TWI392805B -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2805B
TWI392805B TW98117370A TW98117370A TWI392805B TW I392805 B TWI392805 B TW I392805B TW 98117370 A TW98117370 A TW 98117370A TW 98117370 A TW98117370 A TW 98117370A TW I392805 B TWI392805 B TW I3928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ole
frame
diameter
fixing scr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2163A (en
Inventor
xian-you Jiao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Priority to TW98117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28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42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2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2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2805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尤指一種應用於液晶顯示領域之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由於液晶顯示技術具有低工作電壓、低功耗、體積輕薄、適於大型積體(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電路之驅動、易於實現大畫面顯示、全色顯示性能優良等特點,已被公認爲是多媒體時代的關鍵電子設備。目前,液晶顯示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於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液晶電視等領域。基本上,液晶顯示裝置包含有一鐵框、液晶顯示面板(LCD Panel)、光學膜片、膠框、燈管組,以及背板等構件,尤其是對於液晶監視器及液晶電視而言,相較於筆記型電腦會多出一片鐵或鋁製的背板,以支撐整個結構。在習知技術中,鐵框與背板必須透過螺絲鎖固的方式,以固定液晶顯示面板及其它光學元件,但由於目前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設計有往輕薄型的方向發展,而造成鐵框與背板所用的鐵件也越來越薄。在螺絲鎖固的作業方式中所採用的自動機台對產品精度要求很高,而越來越薄的鐵框與背板會造成產品精度更難管控,因此造成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螺絲很容易發生鎖固不良的情形而嚴重影響到成品良率及生產速度。
因此,液晶顯示裝置之鐵框與背板的固定結構是否便於組裝拆卸及其固定效果是否良好,已經成爲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固定結構,具有一固定螺釘,該固定螺釘爲無螺紋結構,組裝時無需旋轉,只需要下壓即可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具有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能夠簡化該顯示裝置的組裝結構,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和產品良率。
依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固定結構,包括固定螺釘、第一框體及第二框體。固定螺釘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及連接桿,其中第一固定端係位於固定螺釘之頭部;第二固定端係位於固定螺釘之尾部,第二固定端具有導引部及固定部,其中導引部之直徑小於固定部之直徑;以及連接桿係位於固定螺釘之中部,連接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固定部。第一框體具有第一通孔,用以使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及連接桿穿過第一通孔。第二框體具有第二通孔,在第二框體上相鄰於第二通孔處係具有彈性孔壁,當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之固定部藉由導引部之導引穿過第二通孔時,彈性孔壁產生變形,以擴張第二通孔的孔徑,而且彈性孔壁夾緊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或連接桿之一。
依據本發明固定結構之一較佳實施例,於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上具有多個沿徑向方向形成的狹縫,在一外力作用下,彈性孔壁沿著垂直於第二通孔之軸向方向變形,使得第二通孔之孔徑變大。
依據本發明固定結構之一較佳實施例,固定結構還包括第三框體,係位於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第三框體具有第三通孔,係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上,第三通孔之孔徑係大於或等於固定螺釘之固定部之直徑。
依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固定結構的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組及顯示面板,其中上述第一框體係一鐵框,用以將顯示面板固定至背光模組上。上述第二框體係一背板,位於背光模組上。
依據本發明顯示裝置之一較佳實施例,上述顯示裝置之背光模組更包括一膠框,係位於鐵框與背板之間。膠框具有第三通孔,係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上,第三通孔之孔徑係大於或等於固定螺釘之固定部之直徑。
依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固定結構,包括固定螺釘、第一框體及固定柱。固定螺釘包括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及連接桿,其中第一固定端係位於固定螺釘之頭部;第二固定端係位於固定螺釘之尾部,第二固定端具有導引部及固定部,其中導引部之直徑小於固定部之直徑;以及連接桿係位於固定螺釘之中部,連接第一固定端與第二固定端之固定部。第一框體具有一第一通孔,用以使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及連接桿穿過第一通孔。第二框體具有第二通孔,在第二框體上相鄰於第二通孔處處係具有表面粗糙之孔壁。固定柱係位於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固定柱具有第一末端、第二末端及第三通孔。第一末端係朝向第一框體。第二末端係朝向第二框體且伸入第二通孔中。第三通孔係貫穿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在固定柱上相鄰於第三通孔處具有延伸至第一末端之彈性孔壁,使得第二末端具有可變外徑。當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之固定部藉由導引部之導引穿過第三通孔時,固定柱之彈性孔壁沿著徑向方向向外擴張,使得第二末端之外徑變大,從而使得固定柱之第二末端與第二框體的孔壁形成固定配合。
依據本發明固定結構之一較佳實施例,於固定柱之彈性孔壁上形成有多個沿軸向方向的狹縫,該些狹縫係自第二末端處開始而終止於第一末端之附近。第二通孔之孔壁係呈鋸齒狀。固定柱係設置於一第三框體上,第三框體係位於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
依據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固定結構的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中上述第一框體係一鐵框,用以將顯示面板固定至背光模組上。上述第二框體係一背板,位於背光模組上。
與本發明之先前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固定結構係藉由一無螺紋結構的固定螺釘以固定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由於無螺紋結構的固定螺釘在組裝時無需旋轉,只需要下壓使得通孔變形即可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由於本發明顯示裝置採用該固定結構能夠簡化顯示裝置的組裝結構,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和產品良率。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明可用以實施之特定實施例。本發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以下實施例中,在不同的圖中,相同部分係以相同標號表示。
請參照第一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之示意圖、第二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以及第三A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0、第二框體30及第三框體40藉由固定螺釘10組裝固定之配合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可包括複數個固定螺釘10、第一框體20、第二框體30及第三框體40,第一框體20、第二框體30及第三框體40係藉由該等固定螺釘10而組裝固定。
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螺釘10包括第一固定端12、第二固定端14及連接桿16。第一固定端12係位於固定螺釘10之頭部,第一固定端12之直徑D1爲固定螺釘10之最大直徑。第二固定端14係位於固定螺釘10之尾部,第二固定端14具有導引部140及固定部142,其中導引部140之直徑D2小於固定部142之直徑D3,以提供導引固定部142之功能;而固定部142之直徑D3則小於第一固定端12之直徑D1。連接桿16係位於固定螺釘10之中部,連接第一固定端12與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且連接桿16之直徑D4小於第一固定端12之直徑D1且小於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於連接桿16與固定部142之連接處形成位於第二固定端14上的肩部144。
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0具有複數個第一通孔22,用以使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及連接桿16穿過第一通孔22。第一通孔22之孔徑A1小於固定螺釘10之第一固定端12之直徑D1,以防止第一固定端12進入第一通孔22中,但第一通孔22之孔徑A1大於或等於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以確保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及連接桿16能夠順利穿過其中爲最佳設計。
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框體30具有複數個第二通孔32,在第二框體30上相鄰於第二通孔32處具有彈性孔壁34。當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藉由導引部140之導引穿過第二通孔32時,彈性孔壁34產生變形,以擴張第二通孔32的孔徑A2,而且彈性孔壁34夾緊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如第三A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於第二框體30之彈性孔壁34上具有多個沿徑向方向形成的狹縫,當第二框體30之彈性孔壁34變形之前,第二通孔32之孔徑A2小於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藉由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導引部140之導引穿入,第二通孔32會受到外力作用,彈性孔壁34能夠沿著垂直於第二通孔32之軸向方向撕裂變形,使得第二通孔32之孔徑A2變大。此時,彈性孔壁34將夾緊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並抵靠於第二固定端14之肩部144處,從而提供固定作用。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讓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完全穿過第二通孔32,而藉由第二框體30之彈性孔壁34夾緊固定螺釘10之連接桿16亦能夠達到固定之效果,如第三B圖。
在另一實施例中,對於第二框體30之彈性孔壁34的形狀構造,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使得在第二框體30上相鄰於第二通孔32處具有彈性孔壁34,而並非一定要通過設置多個沿徑向方向的狹縫而形成彈性孔壁34。例如,在第二框體30之孔壁上形成多個朝向通孔中心的彈片36(參見第三C圖所示)也能夠讓該孔壁具備彈性變形之能力,當固定螺釘10需要穿過第二通孔32時,彈片36會讓出一定空間使得第二固定端14之導引部140穿過並藉由彈片36之彈性而夾緊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故,本發明並不限定形成彈性孔壁34之方式,而只需要第二框體30之孔壁具備產生變形、擴張孔徑及夾緊固定螺釘10之功能即可。
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三框體40係位於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之間,第三框體40具有複數個第三通孔42,每一第三通孔42係與對應之第一通孔22及第二通孔32位於同一軸線上,第三通孔42之孔徑A3係大於或等於固定螺釘10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以確保固定螺釘10之固定部142能夠在穿過第一通孔22之後順利穿過第三通孔42並進入第二通孔32爲最佳設計。
需進一步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三框體40並非必要,或者亦可以根據需要在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之間增加更多的框體或非框體構件,而只需要藉由固定螺釘10首先穿過第一框體20上的第一通孔22、而最後能夠穿過第二框體30上的第二通孔32便可以固定包括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在內的所有位於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之間的構件。此外,第一實施例中的第一至第三通孔42之數量係根據第一至第三框體40之結構而定,若框體結構較大,則需要在框體邊緣設置較多的通孔,而若框體結構較小,則只需要設置數個通孔即可,甚至於僅在所需之處設置一個通孔即可達到固定效果。故,不能以通孔數量來限定本發明之固定結構1。
請參照第四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之示意圖、第五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第六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藉由固定柱50與固定螺釘10之配合而組裝固定的結構示意圖,由第七A圖所示的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柱50之立體結構示意圖,以及第七B圖所示的沿著第七A圖中A-A線剖開後之固定柱50的截面示意圖,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柱50的內部結構。其中爲能更清楚地顯示固定柱50的結構,而在第五、六、七A及七B圖中將第三框體40’省略未繪製。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包括複數個固定螺釘10、第一框體20、第二框體30’及第三框體40’,第一框體20、第二框體30’及第三框體40’係藉由該等固定螺釘10而組裝固定。
請參照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螺釘10及第一框體20之結構係分別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螺釘10及第一框體20之結構相同。故,在此不予贅述。
請參照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二框體30’與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框體30之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二框體30’上相鄰於第二通孔32’處具有表面粗糙之孔壁320’。例如: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二框體30’的孔壁320’係呈鋸齒狀,從而使得表面粗糙。需注意的是,第二框體30’之孔壁320’形狀並不能僅限於本實施例所揭示的鋸齒狀,而可以是其他可以產生粗糙效果的結構。
請同時參照第四圖及第五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三框體40’係位於該第一框體20與該第二框體30’之間,在第三框體40’上設置有複數個與上述第一通孔22及第二通孔32’相對應的固定柱50。由於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之第三框體40’與第一實施例中之固定結構1之第三框體40之主要不同點係在於固定柱50,而且第三框體40’也非必要構件,故此處僅針對固定柱50之結構做詳細介紹。
請同時參照第四、五、六、七A及七B圖所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之固定柱50具有第一末端52、第二末端54及第三通孔56。第一末端52係朝向第一框體20。第二末端54係朝向第二框體30’且伸入第二通孔32’中。第三通孔56係貫穿第一末端52與第二末端54,在固定柱50上相鄰於第三通孔56處具有延伸至第一末端52之彈性孔壁560,使得第二末端54具有可變外徑D5。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藉由導引部140之導引穿過第三通孔56時,固定柱50之彈性孔壁560沿著徑向方向向外擴張,使得第二末端54之外徑變大,從而使得固定柱50之第二末端54與第二框體30’的具有粗糙表面之孔壁320’形成固定配合。
在第二實施例中,於固定柱50之彈性孔壁560上形成有多個沿軸向方向的狹縫562,該些狹縫562係自第二末端54處開始而終止於第一末端52之附近。對於固定柱50之彈性孔壁560還可以通過其他結構得到彈性,而並非一定要通過設置沿軸向方向的狹縫562而實現彈性。故,本發明並不限定形成彈性孔壁560之方式,而只需要固定柱50之彈性孔壁560具備外徑可變大之特點,就能夠與第二框體30’的具有粗糙表面之孔壁320’形成固定配合。
在第二實施例中,於第三通孔56內形成有一靠近於第二末端54處的頸部58,頸部58之孔徑A4係小於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當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穿過頸部58時,能夠擴張該頸部58的孔徑A4,藉此使得固定柱50之彈性孔壁560沿著徑向方向向外擴張,使得第二末端54之外徑變大。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通孔56之頸部58可以設置在靠近於第一末端52處或者設置在第三通孔56的中間位置,亦即頸部58位置可以根據所需的彈性孔壁560之變形度而定。
在第二實施例中,第三通孔56內還形成有一位於第一末端52處的第一孔徑A5及一位於第二末端54處的第二孔徑A6,第一孔徑A5及第二孔徑A6均大於頸部58之孔徑A4,且第一孔徑A5大於或等於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之固定部142之直徑D3,以利於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能夠順利穿過其中。
在第二實施例中,固定螺釘10之連接桿16之直徑D4係大於第三通孔56之頸部58之孔徑A4,當固定螺釘10之第二固定端14穿過頸部58之後,固定螺釘10之連接桿16係位於頸部58,藉此頸部58仍處於被擴張的狀態,以確保固定柱50之第二末端54的外表面與第二框體30’的孔壁形成持續性的固定配合。
同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三框體40’亦並非必要,例如可以將固定柱50直接設置於第一框體20的下表面,此時固定柱50的第二末端54的外表面仍能夠與第二框體30’的孔壁320’形成固定配合。固定柱50還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構件,此時藉由固定螺釘10依次穿過第一框體20之第一通孔22、固定柱50上的第三通孔56,並使得固定柱50與第二框體30’之第二通孔32’固定配合即能夠實現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之組裝固定。或者根據需要在第一框體20與第二框體30’之間增加更多的框體或非框體構件,而固定柱50設置於其中一相鄰於第二框體30’之構件上即可。同樣地,第二實施例中的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2’及固定柱50之數量係根據第一框體20及第二框體30’之結構而定,故不能以通孔數量來限定本發明之固定結構2。
由以上實施例介紹的固定結構1、2均可以用來固定顯示裝置,尤其是用來固定液晶顯示裝置。
請參照第八圖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之結構示意圖,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包括鐵框100、包含背板200及膠框300在內的背光模組400、顯示面板500。鐵框100係採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0結構,第一通孔22設置於鐵框100上。背板200係採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二框體30結構,第二通孔32設置於背板上。膠框300係採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三框體40結構,第三通孔42設置於膠框上。藉由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可以將顯示面板500固定至背光模組400上,從而簡化顯示裝置3的組裝結構,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和產品良率。
請參照第九圖所示的第二實施例之顯示裝置4之結構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之顯示裝置4亦包括鐵框100’、包含背板200’及膠框300’在內的背光模組400’、顯示面板500’。鐵框100’係採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框體20結構,第一通孔22設置於鐵框100’上。背板200’係採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二框體30’結構,第二通孔32’設置於背板200’上。膠框300’係採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三框體40’結構,固定柱50設置於膠框300’上,如第十圖所示。藉由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2可以將顯示面板500’固定至背光模組400’上,從而簡化顯示裝置4的組裝結構,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和產品良率。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2...固定結構
3、4...顯示裝置
10...固定螺釘
12...第一固定端
14...第二固定端
140...導引部
142...固定部
144...肩部
16...連接桿
20...第一框體
22...第一通孔
30、30’...第二框體
32、32’...第二通孔
320’...孔壁
34、560...彈性孔壁
36...彈片
40、40’...第三框體
42、56...第三通孔
50...固定柱
52...第一末端
54...第二末端
562...狹縫
58...頸部
100、100’...鐵框
200、200’...背板
300、300’...膠框
400、400’...背光模組
500、500’...顯示面板
D1...第一固定端之直徑
D2...導引部之直徑
D3...固定部之直徑
D4...連接桿之直徑
D5...第二末端之可變外徑
A1...第一通孔之孔徑
A2...第二通孔之孔徑
A3...第三通孔之孔徑
A4...頸部之孔徑
A5...第一孔徑
A6...第二孔徑
第一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之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之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三A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框體、第二框體及第三框體藉由固定螺釘組裝固定之結構配合示意圖,其中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夾緊固定螺釘之第二固定端。
第三B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第一框體、第二框體及第三框體藉由固定螺釘組裝固定之結構配合示意圖,其中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夾緊固定螺釘之連接桿。
第三C圖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的形狀構造示意圖,其中在第二框體之孔壁上形成多個朝向通孔中心的彈片。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結構之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其中爲能更清楚地顯示固定柱的結構,故未繪製第三框體。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藉由固定柱與固定螺釘之配合而組裝固定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爲能更清楚地顯示固定柱的結構,故未繪製第三框體。
第七A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柱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七B圖係沿著第七A圖中A-A線剖開後之固定柱的截面示意圖,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固定柱之內部結構。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膠框結構示意圖。
1...固定結構
10...固定螺釘
12...第一固定端
14...第二固定端
140...導引部
142...固定部
144...肩部
16...連接桿
20...第一框體
22...第一通孔
30...第二框體
32...第二通孔
34...彈性孔壁
40...第三框體
42...第三通孔
D1...第一固定端之直徑
D2...導引部之直徑
D3...固定部之直徑
D4...連接桿之直徑
A1...第一通孔之孔徑
A2...第二通孔之孔徑
A3...第三通孔之孔徑

Claims (20)

  1. 一種固定結構,包括:一固定螺釘,包括:一第一固定端,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頭部;一第二固定端,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尾部,該第二固定端具有一導引部及一固定部,其中該導引部之直徑小於該固定部之直徑;以及一連接桿,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中部,連接該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一第一框體,具有一第一通孔,用以使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及該連接桿穿過該第一通孔,且該第一固定端係與該第一通孔卡合;以及一第二框體,具有一第二通孔,且在該第二框體上相鄰於該第二通孔處具有彈性孔壁,當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藉由該導引部之導引穿過該第二通孔時,該彈性孔壁產生變形,以擴張該第二通孔的孔徑,而且該彈性孔壁夾緊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或該連接桿之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通孔之孔徑小於該第一固定端之直徑,且大於或等於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在該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變形之前,該第二通孔之孔徑小於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於該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上具有多個沿徑向方向形成的狹縫,在一外力作用下,該彈性孔壁沿 著垂直於該第二通孔之軸向方向變形,使得該第二通孔之孔徑變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固定螺釘之該連接桿之直徑小於該第一固定端之直徑且小於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於該固定螺釘之該連接桿與該固定部之連接處形成一位於該第二固定端上的肩部,該第二框體之彈性孔壁抵靠於該肩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更包括一第三框體,係位於該第一框體與該第二框體之間,該第三框體具有一第三通孔,係與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上,該第三通孔之孔徑係大於或等於該固定螺釘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8. 一種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一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框體係一鐵框,用以將該顯示面板固定至該背光模組上,該第二框體係一背板,位於該背光模組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括一膠框,係位於該鐵框與該背板之間,該膠框具有一第三通孔,係與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位於同一軸線上,該第三通孔之孔徑係大於或等於該固定螺釘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10. 一種固定結構,包括:一固定螺釘,包括:一第一固定端,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頭部; 一第二固定端,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尾部,具有一導引部及一固定部,其中該導引部之直徑小於該固定部之直徑;以及一連接桿,係位於該固定螺釘之中部,連接該第一固定端與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一第一框體,具有一第一通孔,用以供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及該連接桿穿過該第一通孔;一第二框體,具有一第二通孔,在該第二框體上相鄰於該第二通孔處係具有表面粗糙之孔壁;以及一固定柱,係位於該第一框體與該第二框體之間,該固定柱具有:一第一末端,係朝向該第一框體;一第二末端,係朝向該第二框體且伸入該第二通孔中;以及一第三通孔,係貫穿該第一末端與該第二末端,且在該固定柱上相鄰於該第三通孔處具有延伸至該第一末端之彈性孔壁,使得該第二末端具有可變外徑;當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藉由該導引部之導引穿過該第三通孔時,該固定柱之彈性孔壁沿著徑向方向向外擴張,使得該第二末端之外徑變大,從而使得該固定柱之該第二末端與該第二框體的孔壁形成固定配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通孔之孔徑大於或等於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於該第三通孔內形成有一靠近於該第二末端處的頸部,該頸部之孔徑係小於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當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穿過該 頸部時,以擴張該頸部的孔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於該第三通孔內還形成有一位於該第一末端處的第一孔徑及一位於該第二末端處的第二孔徑,該第一孔徑及該第二孔徑均大於該頸部之孔徑,且該第一孔徑大於或等於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固定螺釘之該連接桿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三通孔之頸部之孔徑,當該固定螺釘之該第二固定端穿過該頸部之後,該固定螺釘之該連接桿係位於該頸部處,藉此該頸部仍處於被擴張的狀態。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固定螺釘之該固定部之直徑小於該第一固定端之直徑,該連接桿之直徑小於該第一固定端之直徑且小於該第二固定端之該固定部之直徑。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於該固定柱之彈性孔壁上形成有多個沿軸向方向的狹縫,該些狹縫係自該第二末端處開始而終止於該第一末端之附近。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二框體之孔壁係呈鋸齒狀。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固定柱係設置於一第三框體上,該第三框體係位於該第一框體與該第二框體之間。
  19. 一種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固定結構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一背光模組及一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框體係一鐵框,用以將該顯示面板固定至該背光模組上;該第二框體係一背板,位於該 背光模組上。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括一膠框,係位於該鐵框與該背板之間,該固定柱係設置於該膠框上。
TW98117370A 2009-05-25 2009-05-25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TWI392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7370A TWI392805B (zh) 2009-05-25 2009-05-25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7370A TWI392805B (zh) 2009-05-25 2009-05-25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163A TW201042163A (en) 2010-12-01
TWI392805B true TWI392805B (zh) 2013-04-11

Family

ID=4500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7370A TWI392805B (zh) 2009-05-25 2009-05-25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280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8685A (en) * 1977-04-15 1980-02-19 Julius Blum Gesellschaft M.B.H. Mounting plate for hinges or the like
US5468109A (en) * 1993-02-11 1995-11-21 Franco Ferrari Quick removable fasteners in particular for furniture
TWI297375B (en) * 2006-08-03 2008-06-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Fast nail plu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8685A (en) * 1977-04-15 1980-02-19 Julius Blum Gesellschaft M.B.H. Mounting plate for hinges or the like
US5468109A (en) * 1993-02-11 1995-11-21 Franco Ferrari Quick removable fasteners in particular for furniture
TWI297375B (en) * 2006-08-03 2008-06-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Fast nail pl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163A (en) 201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9203B2 (ja) 平板表示装置を有するコンピュ―タ
US20040090560A1 (en) Flat display monitor and flat display panel fi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8090181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10092848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8017303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989774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WO2013120283A1 (zh)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连接件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7063494A1 (zh) 曲面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041267A1 (zh) 平板显示器装置
US7324173B2 (en) Side fixing fram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92805B (zh) 固定結構及具有該固定結構之顯示裝置
CN209879226U (zh) 调整装置与投影装置
US7421811B2 (en) Combination frame for fixing display panel module
JP2007164143A (ja) パネルの組立構造
CN201107512Y (zh)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US2013003365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6023300A1 (zh) 背光模组背板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0002551B2 (en) Bendable display device
CN101672992A (zh) 显示装置
CN101363593A (zh) 背光模块灯管支架
US20140093330A1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713269B2 (en) Fixing structur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495910B1 (en) Display device
US9696587B2 (en)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1283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