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07512Y -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 Google Patents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07512Y
CN201107512Y CNU2007201944186U CN200720194418U CN201107512Y CN 201107512 Y CN201107512 Y CN 201107512Y CN U2007201944186 U CNU2007201944186 U CN U2007201944186U CN 200720194418 U CN200720194418 U CN 200720194418U CN 201107512 Y CN201107512 Y CN 2011075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art
clamping section
connection fastener
sides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44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钦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V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V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V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944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075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075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075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其中组件固定结构包括有活动组件、固定组件、连接扣件以及锁固件,其中活动组件上具有固定孔,固定组件上具有突出的定位部,而用在连结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的连接扣件是组接在定位部上,且位于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之间,锁固件是经由贯穿固定孔而锁固在连接扣件上,而后再通过连接扣件与固定组件的组合而固定,如此一来,固定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间即具有稳固的连结关系,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Description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的设计。
背景技术
市场上应用到的LCD主要有TN、STN与TFT三种。TN结构最简单,其显示质量、反应速度与视角较差,主要应用在显示简单数字与文字的小尺寸屏幕,如:电子表、呼叫器与宠物机等。STN的显像质量与反应速度较TN来的好且快,主要应用在对反应速度要求较快,但显像质量尚可的应用领域,如:个人数字助理、行动电话、低阶笔记型计算机等应用领域。随着TFT技术的发展成熟,在显像质量、反应速度上超越TN与STN型甚多,其应用领域偏向在高画质且反应速度还快的产品。
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必须通过助背光模块來达到显示的功能,LCD面板制造商在产生玻璃面板的后,须先结合彩色濾光片,兩者封合后灌入液晶,再与背光模块、驱动IC、控制电路板等组件,组合成LCD模块出售给下游的笔记型计算机或LCD监视器与LCD电视制造商。
请参阅图1与图2,其为现有液晶显示模块的正面与背面立体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液晶显示模块90一般包含液晶模块91、外框92与背光模块93。液晶模块91与背光模块93均设置在外框92内,且背光模块设置在液晶模块93的后方,而背光模块93还包括有背板94,背板94上适用在配置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以往印刷电路板是直接锁附在背板94上,如图2所示:背板94上具有多个螺柱941,且每个螺柱941内均设有螺纹,而印刷电路板则通过螺丝(图中未示)锁附在螺柱941上,以达到固定的目的。
然而,由于在螺柱941内加工螺纹的成本较高,故无法在背板94上布设符合各种印刷电路板格式的螺柱941,故当印刷电路板的格式改变时,便需要再制作新的背板94,故不论是布设较多的螺柱941来符合各式规格的印刷电路板,或是制作新的背板94以符合新的印刷电路板,这两种方式都无法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
但是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且相较在目前得CRT更有低辐射的优点,近年來需求快速的增加,已能在显示器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在大尺寸与低价格的趋势下,背光模块在考量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高亮度与降低成本的市场要求,厂商为了保持在未來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开发且同时必需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是努力的方向与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能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优势能有更清楚的呈现,特举一种具有可配合不同尺寸使用的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作为较佳实施例来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连接扣件,以解决现有的以布设较多的螺柱来符合各式规格的印刷电路板,会产生制作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组件固定结构,包括有活动组件、固定组件、连接扣件以及锁固件,其中活动组件上具有固定孔,而固定组件上具有突出的定位部,连接扣件则组接在定位部上,且位于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之间,锁固件是经由贯穿固定孔而锁固在连接扣件上,以达到将活动组件锁固在连接扣件上的目的,而后再通过连接扣件与固定组件的组合固定,如此一来,固定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间即具有稳固的连结关系,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扣件包括本体,且本体例如由刚性材质制成,其上并具有第一固定部,而第一固定部上具有穿孔,且自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延伸分别形成有连接部,且每个连接部再延伸形成有第二固定部,如此一来,通过第一固定部与活动组件相组接,而各个第二固定部则与固定组件相组接,如此而可达到让连接扣件固定在固定组件上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可配合不同尺寸或形式的电路板使用,让电路板与背板的结合方式还具弹性,使生产成本还低,以达到利用最少的组装成本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块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件固定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件固定结构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扣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B所绘示为扣接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活动组件;11-固定孔;20-固定组件;21-定位部;211-贯穿槽;212-凸块;213-定位空间;30-连接扣件;3 11-第一固定部;312-连接部;313-第二固定部;3131-内抵接块;3132-外抵接块;314-穿孔;315-补强部;316-第一夹固部;317-第二夹固部;318-第一抵接部;319-第二抵接部;40-锁固件;41-螺纹;90-液晶显示模块;91-液晶模块;92-外框;93-背光模块;94-背板;941-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更为清楚,以下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说明各种特征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所描述的特定组件与安排仅为简化本案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另外,本案可能会在实施例中重复使用参考标号与文字,重复的目的在于简化与清楚说明,并非用以指定各种实施例与/或所述架构之间的关系。
请参照图3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组件固定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组件固定结构包括有活动组件10、固定组件20、连接扣件30以及锁固件40,其中活动组件1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一片电路板,其上具有固定孔11,且固定孔11是位于电路板的角隅处或电路板上未布设信号线的位置处;而固定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背光模块的背板,其上具有突出的定位部21,且定位部21内具有贯穿槽211,在贯穿槽211的两侧则均形成有凸块212,并在各个凸块212内形成有定位空间213;连接扣件30则组接在定位部21上,且位于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20之间;锁固件40在本实施例中例如为螺丝,是经由贯穿固定孔11而锁固在连接扣件30上,以达到将活动组件10锁固在连接扣件30上的目的,而后再通过连接扣件30与固定组件20的组合固定,如此一来,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20间即具有稳固的连结关系,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为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何使用连接扣件30来固定连接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20,请先行参阅图5A,图5A是本实用新型扣接件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扣件30是例如由刚性材质制成,其上具有第一固定部311,而第一固定部311上具有穿孔314,且自第一固定部311的两侧延伸分别形成有连接部312,且每个连接部312再延伸形成有第二固定部313,如此一来,通过第一固定部311与活动组件10相组接,而各个第二固定部313则与固定组件20相组接。除此的外,请参照参阅图5A与图5B,图5B所绘示为扣接件的侧视图。第一固定部311与各个第二固定部313间成相互平行的关系。又,第一固定部311的另外两侧再分别延伸形成有补强部315,通过补强部315可加强第一固定部311与连接部312间的连接强度,而上述的两个第二固定部313分别包括有内抵接块3131以及外抵接块3132,其中外抵接块3132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内抵接块3131的两侧,而内抵接块3131是伸入在定位空间213(如图3所示)内,外抵接块3132则分别夹抵在凸块212(如图3所示)的两侧。
除此的外,上述的两个连接部312上再分别形成有第一夹固部316以及第二夹固部317,且在第一夹固部316的前端再形成有第一抵接部318,而第二夹固部的前端则形成有第二抵接部319,通过第一夹固部316的第一抵接部318与第二夹固部317的第二抵接部319,可使锁固件40受到挟持。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5B,上述的锁固件40,在本实施例中为螺丝,故其上具螺纹41,第一抵接部318与第二抵接部319则分别抵接在螺纹41的两侧。如此,当锁固件40锁入在连接扣件30上时,第一夹固部316的第一抵接部318与第二夹固部317的第二抵接部319,则可用在挟持锁固件40,让锁固件40可以旋入并锁合在连接扣件30上。
为更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组件固定结构的固定态样,请参阅图4与图5A,是本实用新型板件固定结构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在图4中可见,是利用连接扣件30来固定连接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20,在本实施例中,将活动组件所代表的电路板组合在固定组件20所代表的背光模块背板上。首先,先将连接扣件30与固定组件20进行组接,通过连接扣件30的第二固定部313上之内抵接块3131伸入在定位空间213(如图3所示)内,而外抵接块3132夹抵在凸块212的两侧,来达到使连接扣件30固定在固定组件20上的目的,在连接扣件30与固定组件20组接完成后,接下来即将锁固件40(例如为螺丝),先经由贯穿活动组件10上的固定孔11(如图3所示),再穿设在第一固定部311上的穿孔314,使锁固件40旋入在第一夹固部316与第二夹固部317之间,并通过第一抵接部318与第二抵接部319,让锁固件40与连接扣件30两着相互锁合,并同时将活动组件10固定在连接扣件30与锁固件40间,进而达到固定活动组件10在固定组件20上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将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应用在目前液晶显示器的电路板固定作业上时,即可利用最少的组装成本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首先在液晶显示器上的背光模块背板(固定组件20)中预先开设多个突出的定位部21,而后再依据所欲固定电路板的尺寸或位置,在其对应的定位部21上配设连接扣件30,而后再利用锁固件40将电路板(活动组件20)锁固在连接扣件30上,如此一来,通过锁固件40与连接扣件30便完成了将电路板锁固在背板上的要求,利用此种方式无需在背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柱,也不必要为了符合各种尺寸的电路板应用,而在每一个螺柱内都设置内螺纹,以供螺丝锁合,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即可省去设置内螺纹的制作成本,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的设计,还可配合不同尺寸或形式的印刷电路板使用,让印刷电路板与背板的结合方式还具弹性,且生产成本更低。
是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扣件,极具新颖性与进步性,并充份符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连接扣件,适用在连接一活动组件在另一固定组件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本体,其上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且自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延伸分别形成有一连接部,且第一固定部上具有一穿孔,而各所述的连接部再延伸形成有一第二固定部;
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活动组件相组接,而各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则与所述的固定组件相组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的另外两侧再分别延伸形成有一补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扣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连接部上再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夹固部以及一第二夹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固部的前端形成有一第一抵接部,而所述的第二夹固部的前端形成有一第二抵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扣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分别包括有一内抵接块以及二外抵接块,其中各所述的抵接块分别位于所述的内抵接块的两侧。
6、一种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活动组件,其上具有一固定孔;
一固定组件,其上具有突出的一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内具有一贯穿槽,而在所述的贯穿槽的两侧则各形成有一凸块,且所述的凸块内凹入有一定位空间;
一连接扣件,组接在所述的定位部上,且位于所述的活动组件与所述的固定组件间,所述的连接扣件包括一本体,所述的本体上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且自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的两侧延伸分别形成有一连接部,而各所述的连接部再延伸形成有一第二固定部,其中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活动组件相组接,而各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则定位于各所述的定位空间内;以及
一锁固件,其贯穿所述的固定孔而锁固在所述的连接扣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上具有一穿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的另外两侧再分别延伸形成有一补强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第二固定部分别包括有一内抵接块以及二外抵接块,其中各所述的抵接块分别位于所述的内抵接块的两侧,而所述的内抵接块是伸入在所述的定位空间内,各所述的外抵接块分别夹抵在所述的凸块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的连接部上再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夹固部以及一第二夹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固部的前端是形成有一第一抵接部,而所述的第二夹固部的前端形成有一第二抵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夹固部的所述的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的第二夹固部的所述的第二抵接部挟持所述的锁固件。
CNU2007201944186U 2007-11-28 2007-11-28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75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44186U CN201107512Y (zh) 2007-11-28 2007-11-28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44186U CN201107512Y (zh) 2007-11-28 2007-11-28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07512Y true CN201107512Y (zh) 2008-08-27

Family

ID=3995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441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07512Y (zh) 2007-11-28 2007-11-28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07512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477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10475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071654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128470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Yicheng Kuo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LCD Device
US20130127700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Yuchun Hsiao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LCD Devic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0477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10475A (zh) * 2011-11-18 2012-04-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071654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071655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071653A1 (zh) * 2011-11-18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背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30128470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Yicheng Kuo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LCD Device
US20130127700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Yuchun Hsiao Backlight Module, Backplane and LCD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7512Y (zh) 组件固定结构及其连接扣件
US9467641B2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976781B2 (en) Frame and bezel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unit
US8820953B2 (en) Backlight system
US20130128138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Plasma Display Device
US20230185122A1 (en) Curved display module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8678604B2 (en) Mold for back frame and bracing pie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20140009897A1 (en) Lcd device and fixing piece for locking pcb
TWM513549U (zh) 顯示裝置之框架
US8545088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8184232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5405009U (zh) 一种前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US8545036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thereof
US8545038B2 (en) Back frame of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system, and fla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913210B2 (en)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20575019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M334219U (en) Element fastening structure and connecting fastener
US8864363B2 (en) Back frame, mold for back fram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ack fram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216748340U (zh)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836884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30128604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N203535547U (zh) 显示器
CN103123422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US20130128424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CN205961298U (zh) 液晶显示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