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1003B - 無線通信的交遞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信的交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1003B
TWI391003B TW097109406A TW97109406A TWI391003B TW I391003 B TWI391003 B TW I391003B TW 097109406 A TW097109406 A TW 097109406A TW 97109406 A TW97109406 A TW 97109406A TW I391003 B TWI391003 B TW I3910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dispa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0990A (en
Inventor
Aleksandar Damnjanovi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0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0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10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Description

無線通信的交遞
以下描述大體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明確地說,係關於無線通信網路中之交遞。
本申請案主張2007年3月17日所申請之名為"無隨機存取通道之交遞(HANDOVER WITHOUT RACH)"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895,453號之權利;上述申請案之全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廣泛運用無線通信系統來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語音、資料等。典型無線通信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可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及其類似者。另外,該等系統可遵照諸如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3GPP長期演進(LTE)等之規範。
一般而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行動器件之通信。每一行動器件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代自基地台至行動器件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代自行動器件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另外,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 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等來建立行動器件與基地台之間的通信。另外,在點對點(peer-to-peer)無線網路組態中行動器件可與其他行動器件(及/或基地台與其他基地台)通信。
MIMO系統通常使用多個(N T )傳輸天線及多個(N R )接收天線來進行資料傳輸。在一實例中,天線可與基地台及行動器件有關,從而允許該等器件之間在無線網路上的雙向通信(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由於行動器件在服務區域中到處移動,故可在一或多個基地台之間交遞該等器件之通信。舉例而言,在可用基地台可提供比當前在與行動器件通信之基地台好的信號或服務時,可將該器件交遞至該可用基地台。此通常係藉由使用隨機存取通道(RACH)來請求並排程資源而達成;然而,RACH在作用中通信網路中可變得被過度使用。
下文呈現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簡化概述,以便提供對此等實施例之基本理解。此概述並非為所有預期實施例的詳盡綜述,且並不意欲識別所有實施例之關鍵要素,而且不意欲描繪任何或所有實施例之範疇。其唯一目的在於以簡化形式呈現一或多個實施例之一些概念,作為稍後呈現之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對應揭示內容,描述與促進使用與目標器件有關的頻寬之共用資料部分而非隨機存取部分來在無線通信網路中交遞通信有關的各種態樣。使用該 共用資料部分允許交遞至目標器件,而無需單獨的隨機存取部分;因此,可最佳化交遞程序,且頻寬之隨機存取部分可較少經受過載。
根據相關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網路中交遞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無線網路通信服務提供至一扇區中之至少一行動器件。該方法另外可包括自一全異扇區之至少一基地台為該行動器件請求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以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基地台,及將來自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之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指派給該行動器件。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一自一行動器件接收到之量測報告而自一全異扇區之一基地台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該無線通信裝置亦可包括一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的記憶體。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請求用於交遞行動器件通信之上行鏈路資源的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請求用於交遞行動器件通信之上行鏈路資源的構件,及用於自全異無線通信裝置接收上行鏈路通信資源的構件。該無線通信裝置可進一步包括用於促進行動器件對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使用的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具有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將無線網路通信服務提供至一扇區中之至少一行動器件的程式碼。 該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為自一全異扇區之至少一基地台為該行動器件請求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以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基地台的程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將來自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之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指派給該行動器件的程式碼。
根據另一態樣,一無線通信系統中之一裝置可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自一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為一行動器件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自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接收該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且促進該行動器件對該上行鏈路通道資源的使用。再者,該裝置可包括一耦接至該處理器的記憶體。
根據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網路中請求交遞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可包含傳輸一與至少一可用基地台有關之量測報告。該方法亦可包含接收與關於該量測報告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中之至少一者有關的共用資料通道資源及在該共用資料通道資源上傳輸初始交遞資料。
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括至少一處理器,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以藉由在一目標基地台之一共用資料通道上傳輸初始交遞資料來將通信自一源基地台交遞至該目標基地台。該無線通信裝置亦可包括一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的記憶體。
又一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在無線網路中請求通信交遞的無線通信裝置。該無線通信裝置可包含:用於在與一目標 基地台有關之一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一延長循環前置項(extended cyclic prefix)來傳輸初始交遞資料的構件、用於接收關於與該共用資料通道之同步之定時資訊的構件,及用於在該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一標準循環前置項來傳輸後續通信資料的構件。
再一態樣係關於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可具有一電腦可讀媒體,該電腦可讀媒體包括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傳輸與至少一可用基地台有關之一量測報告的程式碼。該電腦可讀媒體亦可包括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接收與關於該量測報告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中之至少一者有關的共用資料通道資源的程式碼。此外,該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在該等共用資料通道資源上傳輸初始交遞資料的程式碼。
根據另一態樣,可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提供一裝置,該裝置包括一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在與一目標基地台有關之一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一延長循環前置項來傳輸初始交遞資料、接收關於與該共用資料通道之同步的定時資訊,及在該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一標準循環前置項來傳輸後續通信資料。另外,該裝置可包含一耦接至該處理器之記憶體。
為了前述及相關目的的實現,該一或多個實施例包含下文全面描述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定指出的特徵。以下描述及附圖詳細地陳述該一或多個實施例之某些說明性態樣。然而,此等態樣僅指示可使用各種實施例之原理的各 種方式中之少數,且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括所有此等態樣及其均等物。
現參看圖式描述各種實施例,其中相同參考數字始終用於指代相同元件。在以下描述中,為了闡釋之目的,陳述了眾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徹底理解。然而,可在無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此(等)實施例,此係顯然的。在其他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熟知之結構及器件以便有助於描述一或多個實施例。
如在本申請案中所使用,術語"組件"、"模組"、"系統"及其類似物意欲指代電腦相關實體,其可為硬體、韌體、硬體與軟體之組合、軟體或者執行中軟體。舉例而言,組件可為(但不限於為)在處理器上運作之過程、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程式、執行線緒、程式及/或電腦。舉例而言,在一計算器件上運作之應用程式及該計算器件可為一組件。一或多個組件可駐留於過程及/或執行緒(thread of execution)內,且一組件可侷限於一電腦上及/或分布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電腦之間。此外,可自各種電腦可讀媒體執行此等組件,該等電腦可讀媒體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該等組件可藉由本端及/或遠端過程諸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例如,來自藉由信號而與本端系統、分散式系統中之另一組件互動且/或在諸如網際網路之網路上與其他系統互動之組件的資料)之信號來通信。
此外,本文中結合行動器機來描述各種實施例。行動器 件亦可稱為系統、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台、行動器件、遠端台、遠端終端機、存取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終端機、無線通信器件、使用者代理、使用者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行動器件可為蜂巢式電話、無繩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手持器件、計算器件或其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處理器件。此外,本文中結合基地台來描述各種實施例。基地台可用於與行動器件通信且亦可稱作存取點、節點B、演進節點B(eNode B或eNB)、基地收發台(BTS)或某其他術語。
此外,可使用標準程式化技術及/或工程技術將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態樣或特徵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製品"意欲包含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取的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儲存器件(例如,硬碟、軟碟、磁條等)、光碟(例如,緊密光碟(CD)、數位化通用光碟(DVD)等)、智慧卡及快閃記憶體器件(例如,可擦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名片式保密磁碟、棒式保密磁碟、口袋式保密磁碟等)。另外,本文中描述之各種儲存媒體可表示用於儲存資訊之一或多個器件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通道及能夠儲存、含有及/或承載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現參看圖1,根據本文中呈現之各種實施例來說明無線通信系統100。系統100包含一可包括多個天線群組 (antenna group)之基地台102。舉例而言,一天線群組可包括天線104及106,另一群組可包含天線108及110,且一額外群組可包括天線112及114。對於每一天線群組說明兩個天線;然而,可將更多或更少的天線用於每一群組。基地台102可另外包括一傳輸器鏈及一接收器鏈,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其該傳輸器鏈及該接收器鏈中之每一者又可包含複數個與信號傳輸及接收相關聯之組件(例如,處理器、調變器、多工器、解調變器、解多工器、天線等)。
基地台102可與諸如行動器件116及行動器件122之一或多個行動器件通信;然而,應瞭解,基地台102可與實質上任何數目個類似於行動器件116及122之行動器件通信。舉例而言,行動器件116及122可為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手持式通信器件、手持式計算器件、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100上通信之任一其他適宜器件。如所描繪,行動器件116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在前向鏈路118上將資訊傳輸至行動器件116且在反向鏈路120上自行動器件116接收資訊。此外,行動器件122與天線104及106通信,其中天線104及106在前向鏈路124上將資訊傳輸至行動器件122且在反向鏈路126上自行動器件122接收資訊。舉例而言,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可使用與反向鏈路120所使用的頻帶不同的頻帶,且前向鏈路124可使用與反向鏈路126所使用的頻帶不同的頻帶。另外, 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與反向鏈路120可使用共同頻帶,且前向鏈路124與反向鏈路126可使用共同頻帶。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其經指定於其中通信之區域可被稱作基地台102之扇區。舉例而言,可指定多個天線群組在由基地台102覆蓋之區域的扇區中與行動器件通信。在前向鏈路118及124上之通信中,基地台102之傳輸天線可使用波束成形(beamforming)來改良行動器件116及122的前向鏈路118及124之信雜比。再者,當基地台102使用波束成形來傳輸至隨機散布於相關聯之覆蓋範圍上的行動器件116及122時,與一基地台經由單一天線傳輸至其所有行動器件相比,在相鄰小區中之行動器件可經受較少干擾。此外,如所描繪,行動器件116及122可使用點對點技術或特用技術來彼此直接通信。
根據一實例,系統100可為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系統。另外,系統100可使用實質上任何類型之雙工技術來分割通信通道(例如,前向鏈路、反向鏈路…),雙工技術諸如,FDD、TDD及其類似者。通信通道可包含一或多個邏輯通道。可提供此等邏輯通道用於在行動器件116及122與基地台102之間(或例如在點對點組態下,自行動器件116至行動器件122)傳輸不同類型之資料。此等通道可用於傳輸控制資料、正規共用資料(例如,通信資料)、隨機存取資料、信標/導航資料(pilot data)、廣播資料及/或其類似者。舉例而言,基地台102可建立由行動器件116及 122用來存取基地台之資源的共用資料通道;另外,舉例而言,基地台102可具有用於傳輸與共用資料通道有關之控制資訊的專用控制通道。
在該等通道上之通信可為正交的(例如,使用OFDM、單載波頻域多工(SC-FDM)等),使得行動器件116及122在給定通道上在不同時間進行傳輸以防止衝突;為促進正交通信,可將關於該等通道上之傳輸的定時提前量給予行動器件116及122。定時提前量可指定在給定行動器件可通信之前的等候週期或該器件在通道上通信期間的時期等。另外,資料可與循環前置項一起傳達,循環前置項用於調整傳輸該資料之定時的誤差。舉例而言,循環前置項可為在通道上傳輸之一或多個符號的一部分,可在歸因於定時誤差而未接收到符號之一部分的情況下在符號傳輸之開始或結尾處重新傳輸該部分。對於給定通道,循環前置項可改變以容許額外定時誤差(此可視例如通道之連接類型、連接需求及/或連接方法而定)。在一實例中,用於自新器件獲取通道資源的通道可具有較大循環前置項,因為該通道之定時對於該器件而言為不確定的。在先前系統中,隨機存取通道(RACH)可具有較大循環前置項以允許器件發送(例如)連接請求或交遞請求。
在一實例中,本文中描述之標的物可藉由使用基地台之共用資料通道來將器件自一基地台交遞至另一基地台。舉例而言,行動器件116可希望自基地台102至一全異基地台(未圖示)之交遞。基地台102可在共用資料通道上與該全異 基地台通信以請求關於行動器件116之全異基地台102的交遞獲取上行鏈路資源。當行動器件116具有來自該全異基地台之良好信號時,可發生交遞,且行動器件116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基地台102之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通道與該全異基地台之下行鏈路共用資料通道之間的差異來估計該全異基地台之定時。另外,歸因於定時之不確定性,該全異基地台在一些時段中可使用較大循環前置項來促進更可靠之交遞。
轉向圖2 ,說明供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之通信裝置200。通信裝置200可為基地台或其部分、行動器件或其部分,或大體上任何接收在無線通信環境中傳輸之資料的通信裝置。通信裝置200可包括:一目標資訊接收器202,其可獲取關於全異通信裝置之資料;一目標交遞請求器204,其可自一全異通信裝置請求資源以自一全異器件交遞通信;及一目標上行鏈路資源指派器206,其可將上行鏈路資源自該全異通信裝置提供至該全異器件。
根據一實例,目標資訊接收器202可接收關於一或多個全異通信裝置之資料。舉例而言,通信裝置200及該等全異通信裝置可提供對行動終端機之資料存取,使得可在該等裝置之間交遞該等終端機。該交遞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例如)信號品質、該等裝置所提供之服務及/或其類似者。所接收之資訊可與關於該一或多個全異通信裝置之此等態樣有關,且可由目標資訊接收器202自一行動終端機(例如,作為量測報告)、該等全異裝置、其他網路組件及/或 其類似者接收;另外,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先前接收到之資訊等來推斷或估計該資訊。使用接收到之資訊,目標交遞請求器204可確定一用於交遞該行動終端機之全異通信裝置。
舉例而言,接收到之資訊可與複數個全異通信裝置有關;目標交遞請求器204可基於該資訊(例如,信號品質、所提供之服務等)來確定用於交遞與一行動終端機之通信的最可能或希望的裝置。一旦確定了該全異通信裝置,目標交遞請求器204即可為該行動終端機請求交遞至該全異裝置,且可自該全異裝置接收上行鏈路資源。在一實例中,目標上行鏈路資源指派器206可將接收到之上行鏈路資源指派給該行動終端機,從而允許該終端機在不使用RACH之情況下與該全異裝置通信。應瞭解,在OFDM及/或SC-FDM組態下,上行鏈路資源可與一共用資料通道、一或多個控制通道(例如,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通道、排程請求(SR)通道等)及/或其類似者有關。
現參看圖3,說明可在行動交遞中將上行鏈路共用資料通道用於初始存取的無線通信系統300。系統300包括一基地台302,其可與一行動器件304(及/或任何數目個全異行動器件(未圖示))通信以促進無線通信服務。基地台302可在前向鏈路通道上將資訊傳輸至行動器件304;另外,基地台302可在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通道上自行動器件304接收資訊。另外,行動器件304可希望交遞至一全異基地台。此外,系統300可為MIMO系統。另外,系統300可在 OFDMA及/或SC-FDMA無線網路(諸如,3GPP、3GPP LTE及其類似者)中操作。再者,在一實例中,基地台302中之在下文展示並描述之組件及功能性亦可存在於行動器件304中,且行動器件304中之在下文展示並描述之組件及功能性亦可存在於基地台302中;為便於闡釋,所描繪之組態排除此等組件。
基地台302包括一的量測報告接收器306,其可獲取一與行動器件304有關之量測報告;該報告可係自行動器件304、一全異器件(包括一或多個基地台)或一網路組件發送的。該量測報告可與行動器件304周圍之基地台的品質(例如,信號品質、資源品質、服務品質等)有關。基地台302可另外包括一目標資源請求器308,其可自行動器件304之一或多個全異基地台請求資源。舉例而言,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量測報告來請求該等資源;舉例而言,可鑒於其他可用候選基地台自一可能或希望的候選基地台請求資源。基地台302可進一步包括一目標資源指派器310,其可將自該候選基地台所請求之資源提供至行動器件304。就此而言,可使用全異基地台之共用資料通道自其請求資源而不要求使用RACH。
行動器件304包括一量測報告產生器312,其可創建一包含關於周圍基地台之資訊的量測報告。舉例而言,該報告可包括關於該等基地台之信號品質、基地台所提供之希望的服務、基地台所使用之協定、關於行動器件304的基地台之偏好量測及/或其類似者的資訊。行動器件304可另外 包括一定時差異計算器314,其可確定定時提前量差異以便在與全異基地台通信中使用。此外,行動器件304可包括一信號量測器316,其可量測全異基地台之信號以確定將通信自一基地台交遞至下一基地台之適當時間。
根據一實例,基地台302可將通信資源提供至行動器件304。交遞可為行動器件304所希望的;此可由基地台302、行動器件304、全異基地台或器件、全異網路組件及/或其類似者指示。舉例而言,行動器件304可在一區域中到處移動且可偵測(例如)信雜比之減少或來自全異基地台之較好信號。在另一實例中,可使用定位服務(例如,GPS)來確定是否存在對行動器件304而言為較好之基地台。此外,在一實例中,行動器件304可請求自基地台302不可獲得之服務。在任何情況下,均希望交遞,使量測報告產生器312創建關於周圍或可用基地台之量測報告。該報告可為如上文所指定的(例如,包含信號資訊、資源資訊、服務資訊及/或其類似者)。
行動器件304可將該報告傳輸至量測報告接收器306,量測報告接收器306可使用該報告來評估用於交遞之基地台。在一實例中,此評估可包括分析由行動器件304指定之基地台。一旦選擇了全異基地台(無論是藉由根據該量測報告確定最好之候選基地台還是明確地接收到行動器件304之指導),目標資源請求器308即可自該全異基地台為行動器件304請求上行鏈路資源。應瞭解,亦可將關於行動器件304之額外資訊發送至該全異基地台。基地台302可 接收用於行動器件304之上行鏈路資源(例如,一或多個共用資料通信通道),且可使用目標資源指派器310來將該等資源提供至行動器件304。該等資源可與在一給定時段內之動態單一時間點指派或在許多時間點上對週期性資源之永久指派有關。另外,在一實例中,該全異基地台可使用基地台302來將其他資訊傳達至行動器件304。
在接收到該全異基地台之上行鏈路資源後,行動器件304即可使用定時差異計算器314來確定基地台302之上行鏈路資源之定時與該全異基地台之上行鏈路資源的定時之間的差異。在一實例中,行動器件可經由基地台之同步通道來獲得定時資訊。使用信號量測器316,行動器件304可確定其何時在要將通信交遞至該全異基地台之範圍中;舉例而言,在一實例中,交遞可在信號達到給定臨限值時發生。在交遞通信後,行動器件304即可使用計算出的定時差異將資料傳輸至該全異基地台以獲得一般水準之同步。
在一實例中,該全異基地台可在給定時間間隔中使用大小不同之循環前置項來補償來自行動器件304之傳輸之定時的較大誤差;此可為該基地台等所特有之網路規範。應瞭解,可將關於循環前置項大小之資訊以各種方式(包括(例如,在廣播通道上)廣播此資訊)傳輸至器件,諸如行動器件304。舉例而言,可將該資訊格式化成一列具有短及/或長循環前置項之訊框或傳輸時間間隔(TTI)。在另一實例中,該資訊可包含當前或初始訊框距第一長循環前置項TTI之偏移量。另外,該全異基地台可動態地組態特別用 於交遞之循環前置項。使用此資訊,行動器件304可交遞至該全異基地台且在長循環前置項TTI期間傳輸初始資料以獲得較大之成功通信可能性(且因此獲得較大之成功交遞可能性)。一旦傳輸了初始通信,行動器件304即可自(例如)該全異基地台接收更精確之同步資訊。應瞭解,可採取額外措施以確保可靠之初始通信,諸如對於初始(及/或後續)交遞通信使用混合式自動重複請求(HARQ)傳輸之通信。就此而言,交遞不需要RACH,從而減輕其過度使用及與其相關聯之延遲。
現參看圖4 ,展示一實例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網路400。網路400包括各自具有各別基地台408、410及412的多個通信小區402、404及406,各別基地台408、410及412具有多個天線以支援來自各種器件之通信。舉例而言,小區扇區402中之器件414及416可與基地台408通信,最初在扇區404中之器件418及420可與基地台410通信,且扇區406中之器件422及424可與基地台412通信。在此實例中,器件420可在網路400中到處移動。當器件420離開基地台410時,信號可衰落且與基地台410通信所要求之資源可增加。當器件420靠近基地台412時,在某種程度上,改為與扇區406中之基地台412通信可為有利的;因此,可將器件420自扇區404交遞至扇區406(且因此自基地台410交遞至基地台412)。
如前所述,行動器件420可將一量測報告傳輸至基地台410;舉例而言,該報告可包含關於基地台408及412及與 其相關聯之信號品質的資訊。基地台410可確定基地台412將為供行動器件420交遞至之較好基地台。因此,基地台410可將一交遞請求或一包含關於行動器件420之資訊的全異請求傳輸至基地台412。舉例而言,使用此資訊,基地台412可經由基地台410將上行鏈路共用資料通道資源指派給行動器件420。在一實例中,行動器件420可使用此資訊來確定關於在該共用資料通道上與基地台412的通信之定時/同步資料。在另一實例中,可將CQI通道指派給行動器件420,且在當時CQI係由基地台412指派的情況下亦使用CQI。
當行動器件420完全在基地台412之範圍中以起始交遞時(例如,當通道量測結果滿足給定臨限值時),行動器件420可使用定時/同步資料來將資料傳輸至基地台412以辨別用於該傳輸之定時提前量。舉例而言,行動器件420可藉由量測基地台410及412之同步通道來計算與基地台410及基地台412通信之間的差異。雖然定時可能不準確,但其一般可足夠接近,使得該等技術可用來適當地解碼該傳輸。在一實例中,基地台412可使用具有延長循環前置項之TTI,且行動器件420可使用此等TTI來傳輸初始交遞資訊。
然而,延長循環前置項可對通量具有不利影響;因此,在一實例中,僅特定TTI可具有延長循環前置項,且行動器件402可獲知此資訊(例如,藉由廣播關於該等TTI之資訊,諸如,延長循環前置項之特定次數、具有或不具有偏 移量之樣式,及/或特定事件)。另外,在一實例中,在獲悉交遞後即可特定地(動態地)實施具有延長循環前置項之TTI。再者,可使用HARQ傳輸來改良初始(及/或後續)交遞通信之可靠性。應瞭解,在初始通信後,可由行動器件420接收並使用更準確之定時資訊以確保與基地台412之可靠的後續通信。就此而言,在不使用RACH之情況下實現交遞。
參看圖5-6,說明與使用目標之共用資料通道(例如,替換RACH)來交遞通信有關的方法。雖然為了闡釋之簡單性而將方法展示且描述為一連串動作,但應理解且瞭解,方法不受動作次序之限制,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些動作可按與本文中展示且描述之次序不同的次序發生且/或與其他動作同時發生。舉例而言,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並瞭解,可諸如以狀態圖將一方法替代地表示為一連串相關狀態或事件。此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可不要求所有說明之動作來實施方法。
轉向圖5,說明促進在通信之交遞期間請求並指派上行鏈路資源的方法500。在502處,接收一量測報告,該量測報告包含關於一或多個通信目標及與其有關之量度的資訊。舉例而言,該量測報告可包含關於一目標存取點之信號品質及/或強度之資訊,用於與該目標存取點連接。另外,該量測報告可包含如所描述之其他資料,包括所提供之服務、協定及其類似者。在504處,自該目標請求交遞。可為正被交遞之器件而傳輸該交遞請求。就此而言, 該請求可包含目標特定資訊,包括資源需求、協定等。此資訊可來自該器件及/或可由當前存取點產生(例如,關於使用統計資料、活動水準及/或其類似者之資訊)。
在506處,自目標接收上行鏈路資源。在一實例中,該等資源可包括一共用資料通道。該共用資料通道可為正交的,使得在該通道上進行之通信在時間上可不干擾;相反,每一器件可在不同時間進行傳輸。在一實例中,此可使用OFDM、SC-FDM及/或正交化該通道之類似技術來達成。另外,若控制通道資源可用,則亦可接收控制通道資源以允許(例如)對CQI之指定。在508處,可指派上行鏈路資源以促進交遞。舉例而言,可將該等資源指派給一待交遞之器件,使得該器件可與該目標通信(例如,經由當前存取點)。
現參看圖6,說明促進使用共用資料通道來在源存取點與目標存取點之間交遞通信的方法600。在602處,傳輸一量測報告;該報告可為如上所述的,包括信號量測、資源可用性、可存取服務、可存取協定及/或其類似者。舉例而言,該報告可由行動器件產生。在604處,可接收目標上行鏈路資源;舉例而言,該等資源可與共用資料通道之一部分有關,在共用資料通道之該部分上一器件可進行通信。另外,該等資源可包括控制通道(若可用)以允許傳輸該共用資料通道之CQI。在606處,偵測目標信號以確定交遞之時間。舉例而言,一旦該信號達到臨限值,交遞即可發生,因為目標變為較好的服務提供者。
另外,在一實例中,該交遞可基於除信號品質以外之因素,包括該行動器件所請求之服務的可用性,該服務不可自當前存取點或服務提供者獲得。在608處,可計算當前與目標(例如,存取點)之間的定時差異。此可以許多方式來達成,包括評估與每一者有關之同步通道。使用此資訊與接收到之上行鏈路資源資訊,可估計該通道之定時。使用該定時差異,可在610處傳輸初始交遞資料。舉例而言,該定時可為大體上正確的,且在兩端處可採取措施以解決偏差(諸如,先前描述之延長循環前置項及HARQ傳輸)。一旦傳達了該初始交遞資料,即可建立更準確之定時。
應瞭解,根據本文中描述之一或多個態樣,可關於如所描述而將通信自行動器件之源基地台交遞至目標基地台進行推論。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推斷"或"推論"一般指由經由事件及/或資料獲取之一組觀測來推理或推斷系統、環境及/或使用者之狀態的過程。推論可用來識別特定情境或動作,或例如可產生狀態之機率分布。推論可為機率性的-即,基於資料及事件之考量對在相關狀態上之機率分布的計算。推論亦可指用於由一組事件及/或資料組成較高階事件之技術。無論事件在時間鄰近性上是否緊密相關,且無論事件及資料是來自一個事件及資料源還是若干事件及資料源,此推論均引起自一組觀測到之事件及/或儲存之事件資料對新事件或動作之構造。
根據一實例,上文呈現之一或多個方法可包括關於以下 各者進行推論:創建一量測報告、由該量測報告為行動器件確定最好匹配等。亦可關於以下各者進行推論:計算源基地台與目標基地台之間的定時差異,以及確定使用延長循環前置項以在其中戰略地傳輸初始交遞資料之TTI,及/或其類似者。
圖7為促進使用共用資料通道來傳輸初始交遞資料而交遞通信的行動器件700之說明。行動器件700包含接收器702,接收器702接收來自(例如)接收天線(未圖示)之信號,並對所接收之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等),且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樣本。接收器702可包含解調變器704,解調變器704可解調變所接收之符號且將其提供至處理器706用於通道估計。處理器706可為專用於分析由接收器702接收之資訊且/或產生用於由傳輸器718傳輸之資訊的處理器;控制行動器件700之一或多個組件之處理器;及/或分析由接收器702所接收之資訊、產生用於由傳輸器718傳輸之資訊且控制行動器件700之一或多個組件的處理器。
行動器件700可另外包含記憶體708,記憶體708操作性地耦接至處理器706且記憶體708可儲存待傳輸之資料、所接收之資料、與可用通道有關之資訊、與所分析之信號及/或干擾強度相關聯的資料、與所指派之通道、功率、速率或其類似物有關之資訊,及用於估計一通道及經由該通道而通信的任何其他適宜資訊。記憶體708可另外儲存與估計及/或使用一通道相關聯之協定及/或演算法(例如,基 於效能、基於容量等等)。
應瞭解,本文中描述之資料儲存器(例如,記憶體708)可為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包括揮發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兩者。舉例而言且並非限制,非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化ROM(PROM)、電可程式化ROM(EPROM)、電可擦除PROM(EEPROM)或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包括充當外部快取記憶體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舉例而言且並非限制,RAM可呈許多形式,諸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SDRAM)、雙資料傳輸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ESDRAM)、同步鏈結DRAM(SLDRAM)及直接Rambus RAM(DRRAM)。所主張之系統及方法之記憶體708意欲包含(但不限於)此等及任何其他適宜類型之記憶體。
處理器706可另外操作性地耦接至可量測關於周圍基地台之信號之信號量測器710及可創建量測報告之量測報告產生器712,量測報告包含與周圍基地台有關之信號量測結果(或如前所述之其他資料)。舉例而言,行動器件700可在一伺服區域周圍移動,且來到與當前基地台通信不如與全異基地台通信般為希望的(歸因於信號強度、可用資源、可用服務及/或其類似者)點處。量測報告產生器712可創建與周圍基地台有關之報告,報告可包括(例如)由信號量測器710量測之信號強度。可將該報告傳輸至一基地台,該基地台可由該報告而請求與全異基地台之交遞,且 可自全異基地台接收資源以便進行上行鏈路通信。
在一實例中,行動器件700可經由當前基地台而接收資源且與全異基地台通信。在一實例中,信號量測器710可用於確定何時交遞至全異基地台(例如,在信號達到給定臨限值時)。在此確定後,即可使用定時差異計算器714來至少部分地基於源基地台與目標基地台之間的時間差異(例如,藉由評估其各別同步通道)來確定目標基地台的大體上正確之定時,且可使用該時間差異來估計在上行鏈路資源上進行傳輸之定時。應瞭解,如先前所述,在兩端處可採取措施來增強初始通信之可靠性,使得最終可接收更準確之定時資訊。行動器件700又包含調變器716及傳輸器718,其分別調變信號及將信號傳輸至(例如)基地台、另一行動器件等。雖然描繪成與處理器706分離,但應瞭解,信號量測器710、量測報告產生器712、定時差異計算器714、解調變器704及/或調變器716可為處理器706或多個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8為促進自目標基地台為行動器件請求交遞的系統800之說明。系統800包含基地台802(例如,存取點…),基地台802具有:接收器810,其經由複數個接收天線806接收來自一或多個行動器件804之信號;及傳輸器824,其經由傳輸天線808而傳輸至該一或多個行動器件804。接收器810可接收來自接收天線806之資訊且操作性地與解調變器812相關聯,解調變器812解調變所接收之資訊。由處理器814分析經解調變之符號,處理器814可類似於上文關於圖 7所描述之處理器且處理器814耦接至記憶體816,記憶體816儲存與估計信號(例如,導航)強度及/或干擾強度有關之資訊、待傳輸至行動器件804(或根本不同的基地台(未圖示))或待自行動器件804(或根本不同的基地台(未圖示))接收之資料,及/或與執行本文中陳述之各種動作及功能有關的任何其他適宜資訊。處理器814進一步耦接至一可請求將被用於交遞來自行動器件804之通信的上行鏈路資源(諸如,共用資料通道)的目標資源請求器818及一可將該等資源指派給行動器件804的目標資源指派器820。
例如,一或多個行動器件804可在交遞之範圍中。可以複數種方式接收此資訊,包括自該行動器件接收一包含關於全異基地台之量測資訊的報告(如上所述)。在接收到潛在交遞之通知後,目標資源請求器818即可與潛在目標基地台中之一或多者通信從而為行動器件804獲取上行鏈路通信資源。應瞭解,如所描述,可在該請求中傳輸關於行動器件804之資訊。在一實例中,在接收到該等資源(該等資源可包含一共用資料通道及/或控制通道(例如,用於傳輸CQI))後,目標資源指派器820即可將該等資源指派給行動器件804,且行動器件804可在準備好時交遞通信。此外,雖然描繪成與處理器814分離,但應瞭解,目標資源請求器818、目標資源指派器820、解調變器812及/或調變器822可為處理器814或多個處理器(未圖示)之部分。
圖9展示實例無線通信系統900。為了簡潔起見,無線通信系統900描繪一基地台910及一行動器件950。然而,應 瞭解,系統900可包括一個以上基地台及/或一個以上行動器件,其中額外基地台及/或行動器件可實質上類似於或不同於以下描述之基地台910及行動器件950。此外,應瞭解,基地台910及/或行動器件950可使用本文中描述之系統(圖1至圖4及圖7至圖8)及/或方法(圖5至圖6),以有助於基地台910與行動器件950之間的無線通信。
在基地台910處,將用於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9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914。根據一實例,可在各別天線上傳輸每一資料流。TX資料處理器914基於經選擇用於彼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方案而格式化、編碼並交錯該訊務資料流以提供編碼資料。
可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將每一資料流之編碼資料與導航資料予以多工。另外或其他,可將導航符號予以分頻多工(FDM)、分時多工(TDM)或分碼多工(CDM)。導航資料通常為經以已知方式被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可在行動器件950處用來估計通道回應。可基於經選擇用於每一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二元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相移鍵控(M-PSK)或M正交振幅調變(M-QAM)等)來調變(例如,符號映射)用於彼資料流之經多工之導航及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藉由處理器930所執行或提供之指令來確定用於每一資料流之資料傳輸速率、編碼及調變。
可將用於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920,TX MIMO處理器220可進一步處理該等調變符號(例 如,對於OFDM符號)。TX MIMO處理器920接著將N 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至N T 個傳輸器(TMTR)922a至922t。在各種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9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資料流之符號且應用於正自其傳輸符號之天線。
每一傳輸器922接收並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在MIMO通道上傳輸之調變信號。另外,分別自N T 個天線924a至924t傳輸來自傳輸器922a至922t之N T 個調變信號。
在行動器件950處,經傳輸之調變信號由N R 個天線952a至952r接收,且自每一天線952接收到之信號經提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954a至954r。每一接收器9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對應的"所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960可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而接收且處理來自N R 個接收器954之N R 個所接收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偵測到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960可解調變、解交錯並解碼每一偵測到之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960進行之處理與在基地台920處由TX MIMO處理器914及TX資料處理器910執行之處理互補。
處理器970可週期性地確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如上文所論述)。另外,處理器970可用公式表示包含矩陣指數(matrix index)部分及秩值(rank value)部分之反向鏈路訊 息。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的各種類型之資訊。反向鏈路訊息可由TX資料處理器938(其亦接收來自資料源936之許多資料流的訊務資料)處理、由調變器980調變、由傳輸器954a至954r調節且被傳輸回至基地台910。
在基地台910處,自行動器件950之調變信號由天線924接收、由接收器922調節、由解調變器940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942處理以擷取由行動器件9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另外,處理器930可處理經擷取之訊息以確定將哪一預編碼矩陣用於確定波束成形權重。
處理器930及970可分別指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在基地台910及行動器件950處之操作。可使各別處理器930及970與儲存程式碼及資料之記憶體932及972相關聯。處理器930及970亦可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對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頻率及脈衝回應估計。
應理解,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可實施於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或其任何組合中。對於硬體實施而言,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以下各者內: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
當該等實施例實施於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者微碼、 程式碼或碼段中時,其可儲存於諸如儲存組件之機器可讀媒體中。碼段可表示程序、函式、次程式(subprogram)、程式、常式、次常式(subroutine)、模組、套裝軟體、類,或者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敍述之任何組合。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內容來將一碼段耦接至另一碼段或一硬體電路。可使用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之任何適宜方式來傳遞、轉發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施,可用執行本文中描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式等等)來實施本文中描述之技術。軟體程式碼可儲存於記憶體單元中且由處理器執行。記憶體單元可實施於處理器內或處理器外,在其實施於處理器外的情況下,可經由如此項技術中已知之各種方式將其通信地耦接至處理器。
參看圖10,說明促進在不使用RACH之情況下在無線網路中交遞行動通信的系統1000。舉例而言,系統1000可至少部分地駐留於基地台、行動器件等中。應瞭解,系統1000經表示為包括功能方塊,該等功能方塊可為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之功能方塊。系統1000包括可協同工作的電力組件之邏輯分組(logical grouping)1002。舉例而言,邏輯分組1002可包括用於自一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為一行動器件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電力組件1004。舉例而言,關於該行動器件之資訊可與該請求一起被傳輸。另外,該請求可基於一與該行 動器件有關之量測報告而進行,該量測報告包含關於周圍基地台之資訊(諸如,信號強度或上文所列出之其他因素)。另外,邏輯分組1002可包含用於自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接收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的電力組件1006。舉例而言,該等資源可與一用於將通信資料傳輸至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之共用資料通道有關;該共用資料通道可為時間正交的,使得該等資源指派一可用來傳輸請求器件所特有之資料的傳輸時間間隔。此外,邏輯分組1002可包含用於促進該行動器件對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使用的電力組件1008。因此,該行動器件可經由所指派之資源與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通信。另外,系統1000可包括記憶體1010,其保留用於執行與電力組件1004、1006及1008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雖然展示為在記憶體1010外部,但應理解,電力組件1004、1006及1008中之一或多者可存在於記憶體1010內。
轉向圖11,說明使用共用資料通道將行動通信自源基地台交遞至目標基地台的系統1100。例如,系統1100可駐於基地台、行動器件等中。如所描繪,系統1100包括可表示由處理器、軟體或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之功能的功能方塊。系統1100包括促進交遞通信之電力組件的邏輯分組1102。邏輯分組1102可包括用於在與一目標基地台有關之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延長循環前置項來傳輸初始交遞資料的電力組件1104。舉例而言,該目標基地台可允許如所描述而在特定TTI中使用延長循環前置項來進行傳輸以促進 在行動器件可能不具有與該目標基地台有關之準確定時資訊時對初始交遞資料的更可靠通信。此外,邏輯分組1102可包括用於接收關於與該共用資料通道之同步的定時資訊的電力組件1106。就此而言,該行動器件可接收關於在用於後續通信之通信通道上進行傳輸之定時的更準確資訊。另外,邏輯分組1102可包含用於在該共用資料通道上使用一標準循環前置項來傳輸後續通信資料的電力組件1108。另外,系統1100可包括記憶體1110,其保留用於執行與電力組件1104、1106及1108相關聯之功能的指令。雖然展示為在記憶體1110外部,但應理解,電力組件1104、1106及1108可存在於記憶體1110內。
以上已描述之內容包括一或多個實施例之實例。當然,不可能為了描述前述實施例而描述組件或方法之每一可想到的組合,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認識到,各種實施例之許多進一步的組合及排列係可能的。因此,所描述之實施例意欲包含屬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疇的所有此等變更、修改及變化。此外,就術語"包括"用於實施方式或申請專利範圍中而言,此術語意欲為包括性的,其方式類似於當"包含"在一請求項中用作過渡詞時對其理解時之術語"包含"。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基地台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行動器件
118‧‧‧前向鏈路
120‧‧‧反向鏈路
122‧‧‧行動器件
124‧‧‧前向鏈路
126‧‧‧反向鏈路
200‧‧‧通信裝置
202‧‧‧目標資訊接收器
204‧‧‧目標交遞請求器
206‧‧‧目標上行鏈路資源指派器
302‧‧‧基地台
304‧‧‧行動器件
306‧‧‧量測報告接收器
308‧‧‧目標資源請求器
310‧‧‧目標資源指派器
312‧‧‧量測報告產生器
314‧‧‧定時差異計算器
316‧‧‧信號量測器
402‧‧‧通信小區
404‧‧‧通信小區
406‧‧‧通信小區
408‧‧‧基地台
410‧‧‧基地台
412‧‧‧基地台
414‧‧‧器件
416‧‧‧器件
418‧‧‧器件
420‧‧‧器件
422‧‧‧器件
424‧‧‧器件
700‧‧‧行動器件
702‧‧‧接收器
704‧‧‧解調變器
706‧‧‧處理器
708‧‧‧記憶體
710‧‧‧信號量測器
712‧‧‧量測報告產生器
714‧‧‧定時差異計算器
716‧‧‧調變器
718‧‧‧傳輸器
800‧‧‧系統
802‧‧‧基地台
804‧‧‧行動器件
806‧‧‧接收天線
808‧‧‧傳輸天線
810‧‧‧接收器
812‧‧‧解調變器
814‧‧‧處理器
816‧‧‧記憶體
818‧‧‧目標資源請求器
820‧‧‧目標資源指派器
822‧‧‧調變器
824‧‧‧傳輸器
900‧‧‧實例無線通信系統
910‧‧‧基地台
912‧‧‧資料源
914‧‧‧傳輸資料處理器
920‧‧‧TX MIMO處理器
922a-922t‧‧‧傳輸器
924a-924t‧‧‧天線
930‧‧‧處理器
932‧‧‧記憶體
936‧‧‧資料源
938‧‧‧TX資料處理器
940‧‧‧解調變器
942‧‧‧RX資料處理器
950‧‧‧行動器件
952a-952r‧‧‧天線
954a-954r‧‧‧接收器
960‧‧‧RX資料處理器
970‧‧‧處理器
972‧‧‧記憶體
980‧‧‧調變器
1000‧‧‧系統
1002‧‧‧邏輯分組
1004‧‧‧電力組件
1006‧‧‧電力組件
1008‧‧‧電力組件
1010‧‧‧記憶體
1100‧‧‧系統
1102‧‧‧邏輯分組
1104‧‧‧電力組件
1106‧‧‧電力組件
1108‧‧‧電力組件
1110‧‧‧記憶體
圖1為根據本文所陳述之各種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的說明。
圖2為供無線通信環境中使用之實例通信裝置的說明。
圖3為使用共用資料通道來實現交遞通信之實例無線通信系統的說明。
圖4為具有在扇區之間移動之行動器件的實例無線通信網路的說明。
圖5為促進為該行動器件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的實例方法之說明。
圖6為促進在基地台之間交遞通信的實例方法之說明。
圖7為促進在無線網路中交遞通信的實例行動器件之說明。
圖8為促進請求用於交遞通信之通信資源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9為可與本文所描述之各種系統及方法結合使用之實例無線網路環境的說明。
圖10為請求用於交遞行動器件通信之通信資源之實例系統的說明。
圖11為在源基地台與目標基地台之間交遞通信的實例系統之說明。
302‧‧‧基地台
304‧‧‧行動器件
306‧‧‧量測報告接收器
308‧‧‧目標資源請求器
310‧‧‧目標資源指派器
312‧‧‧量測報告產生器
314‧‧‧定時差異計算器
316‧‧‧信號量測器

Claims (24)

  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網路中交遞通信之方法,其包含:在一無線通信裝置處將無線網路通信服務提供至一扇區中之至少一行動器件;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自一全異扇區之至少一基地台為該行動器件請求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以在不使用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至少一基地台;及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將來自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之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指派給該行動器件使得該行動器件在不使用該等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可與該至少一基地台通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經指派給該行動器件用於一單一時間點動態授與指派或用於一永久指派。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一共用上行鏈路資料通信通道為一允許與複數個行動器件之時間正交通信的OFDM或SC-FDM邏輯通道。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接收用於報告與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有關之上行鏈路控制資料的上行鏈路控制通道資源。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接收與複數個基地台有關之一量測報告,其中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經選擇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量測 報告來請求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係基於關於該行動器件之一最高信號品質來選擇的。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在給定傳輸時間間隔期間對通信通道強加延長循環前置項以促進與具有一般定時資訊之交遞器件進行通信。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基於為一全異行動器件而接收之交遞資訊來選擇該等循環前置項傳輸時間間隔。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無線通信裝置處在對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之該請求中傳輸關於該行動器件之資料。
  10.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自一行動器件接收到之一量測報告而自一全異扇區之一基地台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以在不使用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基地台;及將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指派給該行動器件使得該行動器件在不使用該等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可與該基地台通信;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11.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該基地台為該行動器件接收該等所請求之上行鏈路通信資源。
  12.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量測報告與在該行動器件之範圍中的一或多個基地台之信號強度有關。
  13. 如請求項12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信號強度來選擇該基地台用於交遞與該行動器件之通信。
  14.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該基地台接收控制通道資源用於報告與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有關的控制資料。
  15.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裝置,其中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與一共用資料通道的一或多個時間訊框有關,在該共用資料通道上該行動器件可將資料傳輸至該基地台。
  16. 一種請求用於交遞行動器件通信之上行鏈路資源之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用於自一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為一行動器件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以在不使用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的構件;用於自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接收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的構件;及用於促進該行動器件對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使用以使得該行動器件在不使用該等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可與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通信的構件。
  17.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與對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該請求一起傳輸行動器件資訊的構件。
  18.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自該行動器件接收關於一或多個全異無線通信裝置之一量測報告的構件。
  19.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量測報告來選擇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的構件。
  20.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接收與一控制通道有關之資源的構件,在該控制通道上,該行動器件傳輸關於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控制資料。
  21. 如請求項16之無線通信裝置,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允許延長循環前置項以供行動器件在一或多個傳輸時間間隔中進行傳輸的構件。
  22.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將無線網路通信服務提供至一扇區中之一行動器件的程式碼;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自一全異扇區之至少一基地台為該行動器件請求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以在不使用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至少一基地台的程式碼;及用於使該至少一電腦將來自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之該等共用資料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指派給該行動器件使得該行動器件在不使用該等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可與該至少一基地台通信的程式碼。
  23. 如請求項2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上行鏈路通信通道資源與該全異扇區之該至少一基地台之一共用資料通信通道有關。
  24. 一種無線通信裝置,其包含: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自一全異無線通信裝置為一行動器件請求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以在不使用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促進將該行動器件交遞至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自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接收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及促進該行動器件對該等上行鏈路通信資源之使用以使得該行動器件在不使用該等隨機存取通道資源之情況下可與該全異無線通信裝置通信;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處理器。
TW097109406A 2007-03-17 2008-03-17 無線通信的交遞 TWI391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9545307P 2007-03-17 2007-03-17
US12/049,208 US8509791B2 (en) 2007-03-17 2008-03-14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0990A TW200910990A (en) 2009-03-01
TWI391003B true TWI391003B (zh) 2013-03-21

Family

ID=3976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9406A TWI391003B (zh) 2007-03-17 2008-03-17 無線通信的交遞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509791B2 (zh)
EP (1) EP2143294A2 (zh)
JP (1) JP5108033B2 (zh)
KR (1) KR101282827B1 (zh)
CN (1) CN101637047B (zh)
BR (1) BRPI0808990A2 (zh)
CA (1) CA2678456A1 (zh)
RU (1) RU2445751C2 (zh)
TW (1) TWI391003B (zh)
WO (1) WO200811589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4650A (en) * 2007-10-29 2009-05-20 Nec Corp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ersistently allocated resources
US8068838B1 (en) * 2008-08-19 2011-11-29 Clear Wireless Ll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itiated hand-off based on air interface metrics
KR20100035088A (ko) * 2008-09-25 2010-04-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협력 통신 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US9026113B2 (en) * 2008-10-29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over using increased probability for fast ranging success
CN101516095B (zh) * 2009-03-19 201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载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77627B (zh) * 2009-04-30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US8724551B2 (en) * 2009-11-02 2014-05-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re-connection method
JP2011130088A (ja) * 2009-12-16 2011-06-30 Sony Corp 端末装置、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454123B2 (ja) * 2009-12-16 2014-03-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1078582A2 (ko) * 2009-12-22 2011-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지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CN102244907B (zh) * 2010-05-14 2015-05-2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116709A1 (en) * 2011-03-03 2012-09-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 handover using reserved temporal resources
US9148830B1 (en) * 2011-07-06 2015-09-29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Reverse link throughput us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across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US20130272219A1 (en) * 2012-03-13 2013-10-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ckhaul sharing by femtocells
EP3442296B1 (en) 2012-09-28 2020-0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re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9439120B2 (en) * 2012-09-28 2016-09-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CN103052121B (zh) * 2013-01-04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通信网络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161374B2 (en) * 2013-11-01 2015-10-13 Verizon Deutschland Gmbh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wireless networks
US10015691B2 (en) * 2014-10-16 2018-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US10123323B2 (en) * 2014-10-24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uplink/downlink frame structure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US9906985B2 (en) * 2015-01-30 2018-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uplink data
US10230514B2 (en) 2015-11-03 2019-03-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ed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26641B2 (en) 2016-01-26 2019-06-18 Motorola Mobility Llc Using RF energy on an uplink channel to transition an unpowered access point to a power-up state
CN109076417A (zh) 2016-04-20 2018-12-2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切换方法
US10715392B2 (en) 2016-09-29 2020-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calable numerology for high speed train scenarios
JP6903450B2 (ja) * 2017-02-23 2021-07-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およびセル選択方法
CN108882248B (zh) * 2017-05-16 2021-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扇区标识的lte超长距离用户随机接入方法
CN110248388B (zh) * 2018-03-09 2021-06-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拒绝后惩罚方法
EP3544218B1 (en) * 2018-03-22 2020-10-21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dcch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722351B2 (en) * 2019-01-17 202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CN114928863A (zh) * 2022-02-17 2022-08-19 北京邮电大学 高速移动下的上行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37314C1 (ru) 1998-03-17 1999-09-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дофон"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в сотовых системах радиосвязи с кодовым разделением каналов,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частоты замираний сигнала в среде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в системах радиосвязи с замкнутой петлей регулировки мощности подвижной станции и приемн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варианты)
WO2001035586A1 (en) 1999-11-12 2001-05-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ntrolled handovers in a packet switched telecomunications network
KR100665425B1 (ko) 2003-03-08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599327B2 (en) * 2004-06-24 2009-10-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05982B1 (ko) 2005-02-18 2012-01-18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이동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부하를 제어하는 제어 유닛 및방법
KR100770838B1 (ko) 2005-05-11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기
KR20060117056A (ko) * 2005-05-12 2006-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을 위한 시스템 및방법
US9307464B2 (en) * 2007-06-21 2016-04-05 Sony Corporati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82827B1 (ko) 2013-07-05
WO2008115897A3 (en) 2009-01-29
BRPI0808990A2 (pt) 2014-09-09
WO2008115897A2 (en) 2008-09-25
KR20090132603A (ko) 2009-12-30
US20080227454A1 (en) 2008-09-18
JP5108033B2 (ja) 2012-12-26
RU2009138339A (ru) 2011-04-27
TW200910990A (en) 2009-03-01
EP2143294A2 (en) 2010-01-13
RU2445751C2 (ru) 2012-03-20
US8509791B2 (en) 2013-08-13
CN101637047A (zh) 2010-01-27
CN101637047B (zh) 2013-06-26
JP2010521935A (ja) 2010-06-24
CA2678456A1 (en) 200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1003B (zh) 無線通信的交遞
TWI382775B (zh) 無線通信的交遞
EP38202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measurement report in side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65951B (zh) 用於測距的方法、裝置、設備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US968670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f downlink channe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666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80070322A1 (en) Controlling power in non-licensed band
TWI385947B (zh) 反向鏈路訊務之功率控制
TWI487390B (zh) 用於共同資料頻道資源使用回報之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
TWI723027B (zh) 無線網路中用於設備到設備定位的同步
TW201415929A (zh) 第二節點、定位節點及其中之方法
KR101430015B1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 캐리어들을 비활성화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609679B2 (en) Protocol for device-to-device positioning
JP2018531529A6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位置のためのプロトコル
WO2023012339A1 (en)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with low latency
CN117641569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