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013B -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013B
TWI386013B TW96122393A TW96122393A TWI386013B TW I386013 B TWI386013 B TW I386013B TW 96122393 A TW96122393 A TW 96122393A TW 96122393 A TW96122393 A TW 96122393A TW I386013 B TWI386013 B TW I3860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dma
module
subscriber identity
gs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22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1736A (en
Inventor
Xiao Long Fan
Xing Jun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to TW96122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60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01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1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013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目前無線通訊技術已發展許多規範標準,常見無線通訊系統有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行動通訊系統)、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碼多工系統)、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個人手持式電話系統)等,而為了滿足使用者手機需能切換不同規範標準系統之需求,各家手機通訊業者紛紛發展出具有雙模系統之手機,如在一手機中同時存在CDMA與GSM系統即是其中代表之一。
請參照第1圖,係為先前技術之CDMA與GSM雙模系統架構。此架構之運作方式中,CDMA控制模組110係能控制CDMA用戶識別模組130,此CDMA用戶識別模組130係可電性耦接一UIM(User Identity Model,使用者識別模組)卡。此外,CDMA控制模組110還能透過GSM控制模組120以控制GSM用戶識別模組140。其係利用CDMA應用層(CDMA Application Layer)111發送一控制命令,此控制命令係通過CDMA協議棧(CDMA Protocol Stack)112而傳送至CDMA裝置驅動層(CDMA Device Driver Layer)113。CDMA裝置驅動層113再透過一異步收發(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規範以輸出控制命令至GSM控制模組120的GSM裝置驅動層(GSM Device Driver Layer)123,最後通過GSM協議棧(GSM Protocol Stack)/SIM協議122傳遞此控制命令至GSM控制模組120的GSM應用層(GSM Application Layer)121。
此GSM應用層121係進一步解析控制命令是否有效,於判斷此控制命令為有效命令時,透過GSM協議棧/SIM協議122為中介將控制命令傳送至GSM裝置驅動層123並讀取GSM用戶識別模組140的原始數據(Raw Data),此GSM用戶識別模組140係電性耦接一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戶識別模組)卡。然後將GSM用戶識別模組140的原始數據透過GSM控制模組120的SIM協議(SIM Protocol)傳遞回GSM應用層121,藉此作為對此控制命令的響應。
最後GSM應用層121再調用GSM裝置驅動層123透過異步收發(UART)規範將原始數據傳送至CDMA裝置驅動層113,並通過CDMA協議棧112將原始數據傳回CDMA應用層111,由CDMA應用層111處理所回傳之原始數據。
但先前技術係具有無法避免之缺失,即為此種CDMA與GSM雙模手機並無法適用於具有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使用者,即是指擁有雙UIM卡之用戶。因CDMA與GSM雙模手機使用雙模功能之必備條件為此使用者必須是具有個別對應CDMA號碼與GSM號碼之各一UIM卡與SIM卡(包含內建於手機中之晶片或IC)。若使用者想使用兩張對應CDMA號碼之UIM卡時,還是需要額外買一個可插入UIM卡的手機。故無法滿足未申請GSM號碼而具有雙CDMA號碼的使用者之需求,進而降低此CDMA與GSM雙模手機的實用性。
有鑑於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係提出一種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碼多工系統)與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行動通訊系統)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以使CDMA與GSM雙模手機在不更動硬體的情形之下即可使用兩不同號碼之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
本發明揭露一種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此CDMA與GSM雙模手機具有一CDMA控制模組與一GSM控制模組。CDMA與GSM雙模手機於執行系統初始化後,即判斷是否由GSM控制模組所連接之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如果判斷結果為是,則由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此雙模手機於一GSM裝置驅動層(GSM Device Driver Layer)建立相互連接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GSM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Driver,GSM UART Driver)與一UIM與SIM驅動模組,且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以異步收發(UART)規範與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裝置驅動層連通,以控制與UIM與SIM驅動模組連接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如果判斷結果為否,則由一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此雙模手機係利用CDMA控制模組控制其連接之一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
此外,當CDMA與GSM雙模手機處於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待機模式時,係可獲取並記錄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控制命令或設定資訊。之後再重置系統以執行系統初始化步驟。而儲存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乃是利用一快閃記憶體、一EEPROM或一EPROM進行儲存。
然而,前述所說的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係供電性耦接一第一UIM(User Identity Model,使用者識別模組)卡,以供讀取第一UIM卡之數據。而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係供電性耦接一第二UIM卡,以供讀取第二UIM卡之數據。
本發明具有先前技術無法達到之功效,即可於CDMA與GSM雙模手機上配置兩不同號碼之CDMA用戶識別模組,即是可電性耦接兩個對應CDMA號碼的UIM卡。而CDMA控制模組除可對電性耦接於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第一UIM卡進行控制與數據之傳輸外,更能透過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UIM與SIM驅動模組之配合,以對電性耦接於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第二UIM卡進行控制與數據傳輸。因此對於擁有雙UIM卡的使用者,也能輕易實現對雙CDMA號碼的控制並自由選擇以不同之CDMA用戶識別模組別待機,且無需作硬體架構重大變更。此外,GSM控制模組僅相當於中轉數據之功能,而不需要GSM協議棧與SIM協議之介入,故能降低控制程序的複雜度與間接提昇其效能。不但降低手機廠商研發時間和成本也滿足現代人求新求變之心理,同時也可最大程度滿足商務人士及個性化愛好者之需求。
有關本發明的特徵與實作,茲配合圖示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圖,其為本發明之控制第一及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此系統包含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碼多工系統)控制模組210、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行動通訊系統)控制模組220、一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與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此CDMA控制模組210係包含一CDMA應用層(CDMA Application Layer)211、一CDMA協議棧(CDMA Protocol Stack)212與一CDMA裝置驅動層(CDMA Device Driver Layer)213,而GSM控制模組220則包含一GSM應用層(GSM Application Layer)221、一GSM協議棧(GSM Protocol Stack)/SIM協議222與一GSM裝置驅動層(GSM Device Driver Layer)223,並於GSM裝置驅動層223中建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GSM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Driver,GSM UART Driver)2231以及一UIM(User Identity Model,使用者識別模組)與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戶識別模組)驅動模組2232。
其中,CDMA裝置驅動層213係電性耦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係與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相互連接並連通CDMA裝置驅動層213;及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係電性耦接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
此系統係依據儲存於雙模手機之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或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待機之設定資訊,以令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應用層211發送相對應之控制命令,經由CDMA裝置驅動層213來控制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之作動與資料傳遞。或者,CDMA控制模組210經由CDMA裝置驅動層213與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以將控制命令傳送至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以控制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之作動與資料傳遞。當CDMA控制模組210控制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時,乃是透過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控制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進行單工之串口操作,因此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可取代GSM應用層221與GSM協議棧/SIM協議222之部分功能,故無需利用到GSM應用層221與GSM協議棧/SIM協議222。
此例中,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係供電性連接一第一UIM卡(未繪示)。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係供電性連接一第二UIM卡(未繪示)。其次,CDMA裝置驅動層213與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之間的傳遞訊息係透過一異步收發(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規範進行控制命令及數據之匯整與傳遞。
請參照第3圖,其為本發明之系統流程圖,請同時參考第2圖進行了解。此控制方法之流程係包含下列步驟:執行系統初始化(步驟S310),於此CDMA與GSM雙模手機進行開機或系統重置時,執行此系統的初始化作業。
判斷是否由一GSM控制模組220所連接之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待機(步驟S320)。系統擷取待機用的設定資訊,以判斷是否由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進行待機工作。而待機用的設定資訊係儲存於CDMA與GSM雙模手機既有的記憶體(未繪示)上,係指記憶體儲存以那一個CDMA用戶識別模組進行待機之設定資訊。記憶體本身可為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電子抹除式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或可抹除可程式唯讀存儲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
如果判斷的結果為否,則由一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230,係利用一CDMA控制模組210控制其連接之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步驟S330)。
反之,若於步驟S320中的判斷結果為是時,則由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待機,係於一GSM裝置驅動層223建立相互連接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與一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且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以異步收發(UART)規範與CDMA控制模組210之一CDMA裝置驅動層213連通,以控制與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連接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步驟S340)。
請參照第4圖,其為第3圖之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細部流程圖。系統乃經由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應用層(CDMA Application Layer)211輸出一控制命令至CDMA裝置驅動層213(步驟S331)。當CDMA控制模組210經由CDMA應用層211發送控制命令時,係利用CDMA協議棧(CDMA Protocol Stack)212處理控制命令並輸出經過處理之控制命令至CDMA裝置驅動層213。根據此控制命令以利用CDMA裝置驅動層213取得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之原始數據(Raw Data)(步驟S332)。之後,CDMA裝置驅動層213再回傳原始數據至CDMA協議棧212,並經由CDMA協議棧212處理此原始數據(步驟S333)。最後再回傳經過處理之原始數據至CDMA應用層211(步驟S334)。藉此完成CDMA控制模組210對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之控制與數據讀取,同時進入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為主之待機模式。
請參照第5圖,其為第3圖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細部流程圖。系統係經由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應用層211輸出一控制命令至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步驟S341)。當系統經由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應用層211輸出一控制命令時,係利用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協議棧212處理控制命令並輸出,再利用CDMA裝置驅動層213轉送控制命令至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此控制命令自CDMA裝置驅動層213輸出時,係經由異步收發(UART)規範進行控制命令之傳送。之後再利用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解析控制命令並判斷控制命令是否為有效的命令,若判斷為有效命令,則利用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控制並取得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之原始數據,透過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與CDMA裝置驅動層213回傳原始數據至CDMA控制模組210之CDMA協議棧212(步驟S342)。
在此之前,GSM控制模組220係依據此控制命令將其運作時脈與操作電壓配置成符合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的電器特性規範,並將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初始化,以便於控制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與進行數據之傳輸。然而,由於GSM協議棧/SIM協議222操作第二用戶識別模組240即是單工的串口操作,因此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可部分取代GSM協議棧/SIM協議222與GSM應用層221以透過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來控制第二用戶識別模組240。
而回傳原始數據之過程中,UIM與SIM驅動模組2232先將原始數據傳送至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此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2231經由異步收發(UART)規範以通過一定的波特率將原始數據傳送至CDMA裝置驅動層213,這時GSM控制模組220的作動即是起到中轉數據的作用。之後CDMA裝置驅動層213再將原始數據傳送至CDMA協議棧212。最後,經由CDMA協議棧212處理原始數據並將經過處理的原始數據回傳至CDMA應用層211(步驟S343),CDMA應用層211係處理回傳之原始數據,進而完成CDMA應用層211對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之初步控制,同時進入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為主的待機模式。而使用者即可透過CDMA應用層211來控制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並進行數據之傳遞。
請參照第6圖,其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選擇並記錄第一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實施例之流程圖,係包含下列之流程:獲取並記錄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或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待機(步驟S410)。此步驟係具有複數個不同之作法,最常見的作法有記錄旗標數據與儲存待機設定資訊。
當用戶利用CDMA與GSM雙模手機下達切換或選擇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或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待機之控制命令時,系統會擷取到此控制命令並依據控制命令包含之資訊以寫入一旗標數據或是將用戶想要使用的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待機設定資訊儲存於記憶體中。
重置系統(步驟S420),當系統重置後(或是將CDMA與GSM雙模手重新開機),會讀取記憶體中儲存的旗標數據或是待機設定資訊,以判斷並驅動CDMA控制模組210讀取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之原始數據,以進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230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240之待機模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運用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系統及其方法,可在不變更硬體之前提下,透過CDMA控制模組、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UIM與SIM驅動模組之間的配合以對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進行控制,故使用者能對兩不同CDMA號碼之UIM卡進行控制與切換待機模式,進而提供此CDMA與GSM雙模手機的實用性。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作更動與潤飾之等效替換,仍為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內。
110...CDMA控制模組
111...CDMA應用層
112...CDMA協議棧
113...CDMA裝置驅動層
120...GSM控制模組
121...GSM應用層
122...GSM協議棧/SIM協議
123...GSM裝置驅動層
130...CDMA用戶識別模組
140...GSM用戶識別模組
210...CDMA控制模組
211...CDMA應用層
212...CDMA協議棧
213...CDMA裝置驅動層
220...GSM控制模組
221...GSM應用層
222...GSM協議棧/SIM協議
223...GSM裝置驅動層
2231...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
2232...UIM與SIM驅動模組
230...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
240...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
步驟S310...執行系統初始化
步驟S320...判斷是否由一GSM控制模組所連接之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
步驟S330...利用一CDMA控制模組控制其連接之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
步驟S331...經由CDMA控制模組之CDMA應用層輸出一控制命令至CDMA裝置驅動層
步驟S332...利用CDMA裝置驅動層取得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原始數據
步驟S333...回傳原始數據至CDMA協議棧,並經由CDMA協議棧處理此原始數據
步驟S334...回傳經過處理之原始數據至CDMA應用層
步驟S340...於一GSM裝置驅動層建立相互連接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一UIM與SIM驅動模組,且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以異步收發規範與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裝置驅動層連通,以控制與UIM與SIM驅動模組連接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
步驟S341...經由CDMA控制模組之CDMA應用層輸出一控制命令至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
步驟S342...利用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解析此控制命令並判斷此控制命令是否為有效的命令,若判斷為有效命令,則利用UIM與SIM驅動模組控制並取得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原始數據,透過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CDMA裝置驅動層回傳原始數據至CDMA控制模組之CDMA協議棧
步驟S343...經由CDMA協議棧處理原始數據並將經過處理的原始數據回傳至CDMA應用層
步驟S410...獲取並記錄以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以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
步驟S420...重置系統
第1圖繪示先前技術之CDMA與GSM雙模手機之系統架構圖;第2圖繪示本發明之控制第一及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第3圖繪示本發明之控制第一及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實施例之流程圖;第4圖繪示第3圖之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細部流程圖;第5圖繪示第3圖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細部流程圖;以及第6圖繪示本發明之選擇並記錄第一或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實施例之流程圖。
步驟S310...執行系統初始化
步驟S320...判斷是否由一GSM控制模組所連接之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
步驟S330...利用一CDMA控制模組控制其連接之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
步驟S340...於一GSM裝置驅動層建立相互連接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一UIM與SIM驅動模組,且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以異步收發規範與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裝置驅動層連通,以控制與UIM與SIM驅動模組連接之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

Claims (9)

  1. 一種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執行系統初始化;以及判斷是否由一GSM控制模組所連接之一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若為否則由一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係利用一CDMA控制模組控制其連接之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若為是則由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係於一GSM裝置驅動層建立相互連接之一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一UIM與SIM驅動模組,且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以異步收發規範與該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裝置驅動層連通,以控制與該UIM與SIM驅動模組連接之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更包含:獲取並記錄以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以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之控制命令或設定資訊;以及重置該系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該儲存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或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係利用一快閃記憶體、一 EEPROM或一EPROM儲存。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由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步驟係更包含下列步驟:經由該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應用層輸出一控制命令至該CDMA裝置驅動層;利用該CDMA裝置驅動層取得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原始數據;回傳該原始數據至該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協議棧,並經由該CDMA協議棧處理該原始數據;以及回傳經過處理之該原始數據至該CDMA應用層。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經由該CDMA控制模組之該CDMA應用層輸出該控制命令至該CDMA裝置驅動層之步驟更包含利用該CDMA協議棧處理該控制命令並輸出經過處理之該控制命令至該CDMA裝置驅動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待機步驟更包含下列步驟:經由該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應用層輸出一控制命令至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利用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解析該控制命令並判 斷該控制命令是否為有效命令,若判斷為有效,則利用該UIM與SIM驅動模組控制並取得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原始數據,並透過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與該CDMA裝置驅動層回傳該原始數據至該CDMA控制模組之一CDMA協議棧;以及經由該CDMA協議棧處理該原始數據並將經過處理之該原始數據回傳至該CDMA應用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經由該CDMA控制模組之該CDMA應用層輸出該控制命令至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步驟至少包含下列步驟:經由該CDMA控制模組之CDMA應用層輸出該控制命令;利用該CDMA控制模組之該CDMA協議棧處理該控制命令並輸出;以及利用該CDMA裝置驅動層擷取並轉送該控制命令至該GSM異步收發驅動模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該第一CDMA用戶識別模組係供電性耦接一第一UIM卡,以供讀取該第一UIM卡之數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其中該第二CDMA用戶識別模組係供電性耦接一第二UIM 卡,以供讀取該第二UIM卡之數據。
TW96122393A 2007-06-20 2007-06-20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TWI386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22393A TWI386013B (zh) 2007-06-20 2007-06-20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22393A TWI386013B (zh) 2007-06-20 2007-06-20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1736A TW200901736A (en) 2009-01-01
TWI386013B true TWI386013B (zh) 2013-02-11

Family

ID=4472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22393A TWI386013B (zh) 2007-06-20 2007-06-20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601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681A (zh) * 2004-10-30 2006-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及自动识别卡并选择驱动模式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681A (zh) * 2004-10-30 2006-05-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及自动识别卡并选择驱动模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1736A (en) 200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012B (zh) Gsm與cdma雙模手機控制雙gsm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US855427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US2011015185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023998B2 (en) Wireless enabled memory module
US770683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EP1289203A2 (en) Storage device
CA2632733A1 (en) Smart card
US2004002368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storage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0376120C (zh) 便携电话终端以及包含其的便携电话系统
CN104394279A (zh) 一种通信终端和sim卡无线数据传输的终端接口设备
CN100499929C (zh) 便携电话终端、信息发送中心及包含它们的便携电话系统
TWI386013B (zh) Cdma與gsm雙模手機控制雙cdma用戶識別模組之方法
TWI379575B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gsm and td-scdma modes to control two gsm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TWI376931B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tdscdma and gsm modes to control two tdscdma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CN101801119B (zh) 双卡双待双存储卡手机的信息存储方法及其系统
TW200901737A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CDMA and PHS modes to control two CDMA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US20050288042A1 (en) Method of combining and showing short messages sent to or received from a telephone number
CN101350975B (zh) Cdma与gsm双模手机控制双cdma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TW200901733A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GSM and PHS modes to control two GSM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TW200901738A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PHS and CDMA modes to control two PHS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CN101350969A (zh) Gsm与tdscdma双模手机控制双tdscdma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TW200901734A (en) Method for mobile phone with PHS and GSM modes to control two PHS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s
CN101350973B (zh) Gsm与phs双模手机控制双gsm用户识别模块的方法
CN201830456U (zh)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的用户识别卡注册、激活装置
TWI386014B (zh) 手持通訊裝置及其雙模單待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