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5465B - 投影機 - Google Patents

投影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5465B
TWI385465B TW97135156A TW97135156A TWI385465B TW I385465 B TWI385465 B TW I385465B TW 97135156 A TW97135156 A TW 97135156A TW 97135156 A TW97135156 A TW 97135156A TW I385465 B TWI385465 B TW I3854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rojector
heat dissipation
heat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5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1443A (en
Inventor
Chien Fu Chen
Yi Ping Hsieh
Chung Che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7135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54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1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14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5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5465B/zh

Link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Description

投影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投影機。
投影機作為一種方便之成像設備,被廣泛應用在教育、商業、家庭等場所。投影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熱量主要來源於燈泡,燈泡之能量除了一部分轉變為光能,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發在投影機內,另外,光引擎中之光學元件也會吸收一部分不能透過之光而產生熱量。這些能量如果不及時散去,會嚴重影響投影機之正常工作和使用壽命。因此在投影機內,均設置有散熱機構,用於將投影機工作過程中產生之熱量及時散去,這種散熱機構一般包括至少一台風扇和相應之風道,用於在工作中從外部吸入空氣強制通風,將熱量及時從風口排出。但在通風之同時,也會將空氣中之灰塵帶入投影機內部,這些灰塵如果沾附在投影機內部之光學元件上則會影響其光學性能,為了盡可能減少灰塵影響,現有技術往往在進風口上加裝由絲網或者海綿製成之過濾網,然而,通過加過濾網來防塵不僅會產生一定進風阻力,而且使用時間長了還會發生堵塞,當過濾網堵塞投影機之進風口時,投影機內部之熱量無法及時散去則會嚴重損壞投影機,因此過濾網一般1-2個月清洗一次,這給使用者也帶來很大麻煩。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防塵效果佳且散熱效果好之 投影機。
一種投影機,其包括分別獨立設置之一投影系統及一散熱系統。所述投影系統包括一機底殼,一光引擎照明裝置,一光引擎成像裝置及一電源板。所述光引擎成像裝置包括一光機及一成像鏡頭。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光機、成像鏡頭及電源板固設在所述機底殼的內部。所述投影系統為一與外界不連通之封閉系統,其還包括一固設在機底殼上之散熱循環裝置。所述散熱循環裝置通過熱管將投影系統及散熱系統相連接。所述散熱循環裝置使投影系統內之空氣循環流動,可將投影系統內產生之熱量傳入散熱系統。所述散熱系統包括一散熱模組,且所述散熱模組貼附於所述投影系統的機底殼的外側。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之投影機利用一個具有散熱循環裝置之完全封閉之投影系統及一個可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並與投影系統獨立之散熱系統,可將投影系統內產生之熱量通過所述散熱循環裝置迅速傳至散熱系統,然後散發到外界,從而可有效避免粉塵污染光學元件,同時還可提高散熱效率。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之投影機100,所述投影機100包括一投影系統110及一散熱系統180。所述投影系統110為一個空氣循環流動之完全封閉之系統,其包括一機底殼120,光引擎照明裝置130,光引擎成像裝置140,一電源板150,一散熱循環裝置160。
所述機底殼120為一類似矩形之殼體結構,用於裝設各光 學元件及電子元件。所述機底殼120包括相對設置之第一側壁121及第三側壁123,連接第一側壁121及第三側壁123且相對設置之第二側壁122及第四側壁124。在所述機底殼120上設置一呈類似L型之擋板125。如圖2所示,所述擋板125之一端126與第二側壁122平行,另一端127與第三側壁123平行,從而在所述擋板125與第二側壁122及第三側壁123之間形成第一風道101。一柵格128將擋板125之一端126與第一側壁121相連接,且所述柵格128相對於第二側壁122傾斜設置在所述機底殼120上。
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130固設在所述機底殼120上靠近第一側壁121處,該光引擎照明裝置130用以產生投影機100工作時所必需之光線,其也係投影機100工作時發熱之主要元件。且在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130及機底殼120之第一側壁121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一第二風道102(見圖2)。
所述光引擎成像裝置140固設在所述機底殼120上第二側壁122及第三側壁123之交接處,其包括一光機141及一成像鏡頭142,所述光機141與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130相鄰接,用以接受該光引擎照明裝置130所發出之光線,並對光線進行處理後得到帶有圖片資訊之光學訊號,該光學訊號通過所述成像鏡頭142投射到螢幕上得到可視資訊。所述光機141包括一數位微鏡裝置143。所述數位微鏡裝置143在工作時也會產生熱量。所述數位微鏡裝置143設置在所述光機141內與成像鏡頭142相對之一側。
所述電源板150固設於所述機底殼120上靠近第四側壁 124處,且與所述第四側壁124平行。所述電源板150也會產生熱量。所述電源板150與數位微鏡裝置143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一第三風道103(見圖2)。
如圖2所示,所述散熱循環裝置160包括兩個第一散熱塊161,一第二散熱塊162,兩個製冷晶片163,一第一軸流風扇164,一第二軸流風扇165,一渦流風扇166及多根熱管109。其中兩個第一散熱塊161分別沿第一風道101方向固設在所述第一風道101中,第二散熱塊162貼附於所述數位微鏡裝置143之外側。如圖1所示,所述兩個製冷晶片163均包括冷面167與熱面168,且冷面167分別貼附於第一散熱塊161上與機底殼120相對之一側,且通過熱管109將製冷晶片163之熱面168與散熱系統180相連接,從而使流經第一風道101之空氣之熱量迅速傳入所述散熱系統180中。所述第一軸流風扇164與所述電源板150平行,且固設於所述電源板150及光引擎照明裝置130之間。所述第二軸流風扇165固設於所述電源板150靠近第三側壁123之一端且與第四側壁124垂直設置。所述渦流風扇166固設於所述擋板125與光機141之間,其包括一進風面166a及一出風孔166b,所述進風面166a朝向第四側壁124設置,所述出風孔166b朝向光引擎照明裝置130傾斜設置。
所述散熱系統180貼附於所述機底殼120之第一側壁121之外側,其包括一外殼181,一抽風機182,一送風機183及一散熱模組184。所述外殼181包括一進風口185及一出風口186,所述進風口185與出風口186相對設置, 且在所述進風口185及出風口186之間形成一平行於第一側壁121之第四風道104。所述抽風機182固設於所述進風口185處,所述送風機183固設於所述出風口186處。所述散熱模組184位於所述第四風道104中,且固定於所述散熱系統180內與投影系統110鄰接之側壁187上,用於吸收由機底殼120之第一側壁121所傳出之熱量以及由熱管109從第一散熱塊161傳遞來之熱量。所述抽風機182將外界之空氣抽入散熱系統180中,風流過散熱模組184帶走熱量,最後風被送風機183送出,將熱量散發出去。
如圖2所示,所述投影機100之散熱過程如下:所述渦流風扇166將投影機100內之空氣由進風面166a抽入,並從出風孔166b流出,聚集在光引擎裝置130附近之第二風道102中,所述第一軸流風扇164也可將投影機100內之空氣抽入,然後將空氣也吹入光引擎照明裝置130附近之第二風道102中,這些空氣吸收光引擎照明裝置130所產生之熱量,這些空氣中之熱量部分被機底殼120之第一側壁121傳入散熱系統180中,然後這些吸收了熱量之空氣又在第一軸流風扇164之吹動下,從所述柵格128流入第一風道101中,這些空氣流經第一風道101中之第一散熱塊161時,其熱量被第一散熱塊161所吸收,從而被冷卻,冷卻後之空氣被第二軸流風扇165抽入數位微鏡裝置143及電源板150之間之第三風道103中,帶走數位微鏡裝置143及電源板150所產生之熱量,此後這些空氣再次被渦流風扇166及第一軸流風扇164抽進光引擎照明裝置130 與第一側壁121之間之第二風道102中,再次進行循環散熱。
可以理解,由於所述柵格128相對於第二側壁122傾斜設置,所以可使空氣不易流向第一風道101,可以較長時間之聚集在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130附近之第二風道102中,從而更多地吸收光引擎照明裝置130所產生之熱量,實現對光引擎照明裝置130更好之散熱。
本發明之投影機利用一個具有散熱循環裝置之完全封閉之投影系統及一個可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並與投影系統獨立之散熱系統,可將投影系統內產生之熱量通過所述散熱循環裝置迅速傳至散熱系統,然後散發到外界,可有效避免粉塵污染光學元件並可提高散熱效率,同時由於投影系統密閉,所以不會產生漏光問題。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本發明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投影機
110‧‧‧投影系統
120‧‧‧機底殼
121‧‧‧第一側壁
122‧‧‧第二側壁
123‧‧‧第三側壁
124‧‧‧第四側壁
125‧‧‧擋板
126‧‧‧一端
127‧‧‧另一端
128‧‧‧柵格
130‧‧‧光引擎照明裝置
140‧‧‧光引擎成像裝置
141‧‧‧光機
142‧‧‧成像鏡頭
143‧‧‧數位微鏡裝置
150‧‧‧電源板
160‧‧‧散熱循環裝置
161‧‧‧第一散熱塊
162‧‧‧第二散熱塊
163‧‧‧製冷晶片
164‧‧‧第一軸流風扇
165‧‧‧第二軸流風扇
166‧‧‧渦流風扇
166a‧‧‧進風面
166b‧‧‧出風孔
167‧‧‧冷面
168‧‧‧熱面
180‧‧‧散熱系統
181‧‧‧外殼
182‧‧‧抽風機
183‧‧‧送風機
184‧‧‧散熱模組
185‧‧‧進風口
186‧‧‧出風口
187‧‧‧側壁
101‧‧‧第一風道
102‧‧‧第二風道
103‧‧‧第三風道
104‧‧‧第四風道
109‧‧‧熱管
圖1係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之投影機之示意圖;圖2係圖1之投影機之俯視圖。
100‧‧‧投影機
110‧‧‧投影系統
120‧‧‧機底殼
121‧‧‧第一側壁
122‧‧‧第二側壁
123‧‧‧第三側壁
124‧‧‧第四側壁
125‧‧‧擋板
128‧‧‧柵格
130‧‧‧光引擎照明裝置
140‧‧‧光引擎成像裝置
141‧‧‧光機
142‧‧‧成像鏡頭
143‧‧‧數位微鏡裝置
150‧‧‧電源板
160‧‧‧散熱循環裝置
161‧‧‧第一散熱塊
162‧‧‧第二散熱塊
163‧‧‧製冷晶片
164‧‧‧第一軸流風扇
165‧‧‧第二軸流風扇
166‧‧‧渦流風扇
166a‧‧‧進風面
166b‧‧‧出風孔
167‧‧‧冷面
168‧‧‧熱面
180‧‧‧散熱系統
181‧‧‧外殼
182‧‧‧抽風機
183‧‧‧送風機
184‧‧‧散熱模組
185‧‧‧進風口
186‧‧‧出風口
187‧‧‧側壁
109‧‧‧熱管

Claims (14)

  1. 一種投影機,其包括一投影系統及一散熱系統,所述投影系統包括一機底殼,一光引擎照明裝置,一光引擎成像裝置及一電源板,所述光引擎成像裝置包括一光機及一成像鏡頭,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光機、成像鏡頭及電源板固設在所述機底殼的內部,其改進在於,所述散熱系統與投影系統分別獨立設置,所述散熱系統包括一散熱模組,且所述散熱模組貼附於所述投影系統的機底殼的外側,所述投影系統為一與外界不連通的封閉系統,所述投影系統還包括一散熱循環裝置,所述散熱循環裝置固設在所述機底殼上,用於使投影系統內之空氣進行循環流動,且所述散熱循環裝置與所述散熱系統進行熱傳導連接,用於將投影系統內產生之熱量傳入散熱系統。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機底殼包括相對設置之第一側壁及第三側壁,連接第一側壁及第三側壁且相對設置之第二側壁及第四側壁,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設置於機底殼上靠近第一側壁處,所述光引擎成像裝置設置在第二側壁及第三側壁之交接處,所述電源板設置於機底殼上靠近第四側壁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循環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散熱塊及一第一軸流風扇,所述第一散熱塊固設於所述機底殼之第二側壁或第三側壁上,且第一散熱塊通過一熱管與散熱系統相連接,所述第一軸流風扇固設於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與電源板之間,且第一軸流風扇與所述電源板平行設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投影機之機底殼上還設置一擋板,所述擋板之一端與第二側壁平行,其另一端與第三側壁平行,在所述擋板與第二側壁及第三側壁之間形成第一風道,所述第一散熱塊固設於所述第一風道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與第一側壁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一第二風道,所述電源板及光引擎成像裝置間隔一定距離以形成一第三風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投影機之散熱循環裝置還包括一渦流風扇,所述渦流風扇固設於所述擋板與光機之間,所述渦流風扇包括一進風面及一出風孔,所述進風面朝向第四側壁設置,所述出風孔朝向所述光引擎照明裝置傾斜設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循環裝置還包括一第二軸流風扇,所述第二軸流風扇固設於所述電源板靠近第三側壁之一端且與第四側壁垂直設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循環裝置還包括至少一製冷晶片,所述製冷晶片包括一冷面及一熱面,所述冷面貼附在第一散熱塊上,所述熱面通過所述熱管與散熱系統相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光引擎成像裝置包括一光機及一成像鏡頭,所述光機與所述成像鏡頭相鄰接,所述光機內與成像鏡頭相對之一側設置一數位微鏡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循 環裝置還包括一第二散熱塊,所述第二散熱塊貼附於所述數位微鏡裝置之外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投影機還包括一柵格,所述柵格將所述擋板之一端與第一側壁相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柵格相對第二側壁傾斜設置在所述機底殼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模組固定於所述散熱系統內與投影系統鄰接之第一側壁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投影機,其中,所述散熱系統還包括一外殼,一抽風機及一送風機,所述外殼包括相對設置之一進風口及一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及出風口之間形成一第四風道,所述抽風機固設於所述進風口處,所述送風機固設於所述出風口處,所述散熱模組位於所述第四風道中。
TW97135156A 2008-09-12 2008-09-12 投影機 TWI385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5156A TWI385465B (zh) 2008-09-12 2008-09-12 投影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5156A TWI385465B (zh) 2008-09-12 2008-09-12 投影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1443A TW201011443A (en) 2010-03-16
TWI385465B true TWI385465B (zh) 2013-02-11

Family

ID=44828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5156A TWI385465B (zh) 2008-09-12 2008-09-12 投影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5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3745A (zh) * 2015-08-27 2017-03-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封闭式投影光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5563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5563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j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1443A (en) 201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7635B (zh) 電子裝置及投影機
CN207249336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投影仪
US8974062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CN101666964B (zh) 投影机
CN101377613A (zh) 投影装置及散热方法
JP2007013052A (ja) 貫流型強制空冷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WO2018077036A1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其冷却散热系统
CN100547719C (zh) 灯泡密封内循环式散热系统
JP4811190B2 (ja) 液晶表示機器
JP2010107631A (ja) 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385465B (zh) 投影機
TWI393989B (zh) 投影機
TWI464521B (zh) 投影機冷卻裝置
TW201319720A (zh) 投影機光機散熱裝置
CN112782916A (zh) 一种带有垂直式散热的全封闭光机及其投影机
JP4742554B2 (ja) 電子機器
TW200909989A (en) Projection device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CN211236548U (zh) 投影仪
JP2012189836A (ja) 投影装置
JP2015114369A (ja) 投影装置
CN217689753U (zh) 一种投影仪
CN216622944U (zh) 一种散热模块结构及投影仪
CN210534519U (zh) 一种4k家庭影院散热系统
CN22030561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封闭式光机
JP5380035B2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