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5023B - 立體迷宮裝置 - Google Patents

立體迷宮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5023B
TWI385023B TW98136453A TW98136453A TWI385023B TW I385023 B TWI385023 B TW I385023B TW 98136453 A TW98136453 A TW 98136453A TW 98136453 A TW98136453 A TW 98136453A TW I385023 B TWI385023 B TW I3850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byrinth
regions
segments
dimensional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6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4463A (en
Inventor
Tsung Cheng Lin
Hua Yu Huang
Wen Hung Wang
Wen Chuang Yu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TW981364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502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14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4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5023B/zh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Description

立體迷宮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立體迷宮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調整難度的立體迷宮裝置。
伴隨著魔術方塊的發明,各種益智玩具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被研發出來。而各種益智玩具不僅可用以作為腦力訓練的功用,更可用以打發空閒時間。因此,益智玩具在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逐漸提高。
然而,現行大多數益智玩具都有難度變化性不足的問題。換言之,益智玩具的難度不是過於困難就是過於簡單,無法自由調整使得消費者不易挑選程度適合自己的益智玩具,如此也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再者,現行益智玩具大多僅有益智性,而無其他附加功能,無法於玩益智玩具的同時達到其他例如保健功能。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難度變化性多,能夠自由調整難度的立體迷宮裝置。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其他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夠刺激手指尖端,達到保健功能的立體迷宮裝置。
為連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立體迷宮裝置包括一內筒、一外環以及一導引件。內筒具有至少二段,該些段相對為可旋轉的並分別具有至少二區域,各區域包含設置於內筒表面之一迷宮槽,該些段可相對旋轉而具有一第一相對角度與一第二相對角度。外環可旋轉地及可滑動地套設在內筒,導引件設置在外環內壁並延伸至該些迷宮槽其中之一,以隨著外環旋轉及滑動而沿迷宮槽移動。其中,當內筒之該些段間為第一相對角度時,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至少一第一解答路徑,當內筒之該些段間為第二相對角度時,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至少一第二解答路徑,上述至少一第一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數量大於上述至少一第二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數量。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位於相異段但相鄰的該些迷宮槽,分別具有開口端彼此對準連接。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位於相同段且相鄰的該些迷宮槽,分別具有開口端彼此對準連接。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外環的外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凸點或複數個凸條。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外環更具有一透明區,導引件設置在透明區,以藉由透明區觀察導引件沿迷宮槽移動的情形。其中,透明區可為一可調整大小的區域。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各段的該些區域具有相異的顏色。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立體迷宮裝置將外環可旋轉地及可滑動地套設在內筒,內筒具有至少二可相對旋轉的段,各段具有至少二區域,且各區域具有一迷宮槽,並藉由設置在外環的導引件隨著外環旋轉及滑動而沿迷宮槽中移動。因此,使用者可旋轉及滑動外環設法使導引件經由解答路徑走出迷宮槽,以使外環與內筒分離。另外,該些區域分別會具有不同的難易度,若解答路徑需經過較多的區域,即表示此解答路徑較難。再者,旋轉該些段可排列出不同的區域組合,以形成不同難度的迷宮組合,藉此可提供使用者難度變化性多且能夠自由調整難度的立體迷宮裝置。
外環可更具有透明區,導引件設置在透明區,以讓使用者可藉由透明區觀察導引件沿迷宮槽移動的情形。因此,可藉由調整透明區的大小,例如加大透明區增加可視範圍或者縮小透明區減少可視範圍,來調整本發明之立體迷宮裝置的難易度。另外,藉由外環外表面所設置的複數個凸點或複數個凸條,能夠提供玩立體迷宮的同時刺激手指尖端,進而達到活絡腦部神經及訓練手眼協調之保健功能。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立體迷宮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其中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迷宮裝置1示意圖,圖1B為立體迷宮裝置1的使用狀態示意圖。立體迷宮裝置1包括一內筒2、一外環3及一導引件4。
內筒2具有至少二段21、22,該些段21、22可相對旋轉而具有一第一相對角度與一第二相對角度。需注意的是,該些段21、22可相對旋轉是指,段21可以是固定的,而段22相對於段21是可旋轉的;或者段22可以是固定的,而段21相對於段22是可旋轉的;或者段21、22皆為可旋轉的。而第一相對角度與第二相對角度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角度,且分別可以是任何預設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相對角度與第二相對角度分別可以是0度、90度、120度或240度,其非限制性。
各段21、22分別具有不同難度之至少二區域。在本實施例中,以段21、22分別具有三個區域作說明,其中段21具有不同難度之三個區域211,而段22同樣具有不同難度之三個區域221,然其非限制性。當然,不同難度的區域的個數依要求亦可大於三個。再者,段21上不同難度的該些區域211以及段22上不同難度的該些區域221可以分別具有相同或相異的顏色,若利用相異的顏色例如可藉由不同的顏色來區分難易度,例如在相同的段21或22上,利用不同顏色區分難易度,但不同段21及22上,相同顏色的區域211、221表示相同難度,上述為舉例性非限制性。
各區域211、221並具有一迷宮槽9。各迷宮槽9可由不同延伸方向的複數個槽道構成,例如由橫向(周向)延伸的複數個槽道91及縱向(軸向)延伸的複數個槽道92構成,且各迷宮槽9具有至少二開口端93分別作為出入口。需注意的是,各區域211、221亦可具有二個或二個以上分別獨立不連接的迷宮槽9。當然,依不同的難度設計及要求,各迷宮槽9亦可由斜向延伸或者弧形的槽道所構成,且各迷宮槽9可具有二個以上的出入口。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相同段21或22上相鄰的該些迷宮槽9,可以分別具有一開口端93彼此對準連接。換言之,迷宮槽9的開口端93並非一定得位於區域211、221的上側及/或下側,亦可位於區域211、221的左側及/或右側,以與相鄰區域211、221的迷宮槽9連接。
再者,需注意的是,位於相異段21及22但相鄰的迷宮槽9分別具有開口端93彼此對準連接。換言之,段21及段22相對旋轉後,分別位於段21及22上不同區域211、221的迷宮槽9,即使變更排列組合後,不同段21及22上的該些迷宮槽9仍具有開口端93彼此對準連接。藉此,段21及22上不同的區域211、221即可有效地排列組合形成更多不同的迷宮路徑,使用者可依據需要自由調整。
又,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段21中不同難度的三個區域211各自所涵蓋的角度均相同(皆為120度),且段22之三個區域221亦同,然其僅為實施例說明,並非限制性。亦即,該些區域211、221所涵蓋的角度亦可不相同,例如一個區域涵蓋的角度為180度,其他二個區域涵蓋的角度為90度等,端以段21、22相對旋轉後,該些區域211、221仍能對準連接以形成完整的迷宮路徑為考量。
需注意的是,由於各區域211、221的涵蓋角度為120度,因此當段21相對於段22旋轉120度(即第一相對角度)後會產生定位固定,接著段21再相對於段22旋轉120度(即相對原點為240度(即第二相對角度))也會產生定位固定,而段21再旋轉120度即會回到原點產生定位固定。當然上述僅為舉例性,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再者,段21、22相對產生定位固定的方式例如可利用凸部/凹部、卡勾/卡槽、楔形塊/楔形塊等方式或者其他可產生定位固定的方式構成,在此不予以限制。
接著,請繼續參考圖1A至圖1B。其中,外環3係可旋轉地(rotatably)及可滑動地(slidably)套設在內筒2。而導引件4設置於外環3的內壁並延伸至該些迷宮槽9其中之一,以隨著外環3的旋轉及滑動而沿迷宮槽9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導引件4例如是一凸塊或一凸柱,而外環3與內筒2是為可分離的(separable),但均不欲以此為限。
另外,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外環3更可具有一透明區31,導引件4設置在透明區31,以藉由透明區31觀察導引件4沿迷宮槽9移動的情形。再者,外環3之透明區31係可為一可調整大小的區域,藉由改變透明區31的大小,例如加大透明區31增加可視範圍或者縮小透明區31減少可視範圍,同樣可調整立體迷宮裝置1的難易度。
因此,使用者可旋轉及滑動外環3設法使導引件4經由解答路徑走出迷宮槽9,甚至進而使外環3移動而與內筒2分離。而當內筒2之該些段21、22間為第一相對角度(例如可以是0度、90度、120度、240度或其他預設角度)時,立體迷宮裝置1具有至少一第一解答路徑,當內筒2之該些段21、22間為第二相對角度(例如可以是0度、90度、120度、240度或其他預設角度)時,立體迷宮裝置1具有至少一第二解答路徑,第一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會大於第二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
具體而言,當第一解答路徑與第二解答路徑皆為一個時,則此第一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會大於此第二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進一步來說,當立體迷宮裝置1具有複數個第一解答路徑與複數個第二解答路徑時,則這些第一解答路徑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主要解答路徑,而這些第二解答路徑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二主要解答路徑,此第一主要解答路徑與第二主要解答路徑可為設計者預先設定。然而,本發明對此不作任何限定。由此,此第一主要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會大於第二主要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類似地,當第一解答路徑為一個,而第二解答路徑為多個時,此第一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會大於第二主要解答路徑所經的該些區域211、221的數量。反之亦然。
換言之,該些區域211、221分別會具有不同的難易度,而若解答路徑需經過較多的區域211、221,即相對表示此解答路徑的變化較多,難度也有可能較難。同時,藉由相對旋轉該些段21、22可排列出不同的區域211、221組合,以形成涵蓋之區域211、221數量不同的解答路徑。換言之,旋轉該些段21、22可形成更多不同難度的解答路徑,藉此可提供使用者難度變化性多的立體迷宮裝置1。
如圖2所示,其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迷宮裝置1a另一態樣示意圖。立體迷宮裝置1a的內筒2a具有三個段21、22及23。因此,為增加迷宮的變化性,立體迷宮裝置1a亦可具有更多段,例如本實施例利用三個段21、22及23,且段21具有四個不同難度的區域211,段22具有四個不同難度的區域221以及段23具有四個難度不同的區域231,藉此立體迷宮裝置1a可形成4×4×4=64種的迷宮組合。當然,立體迷宮裝置1a亦可具有更多段或更多區域,以形成更多種的迷宮組合。或者,該些段21、22及23也可以是可分離的,換言之,可以藉由拆換段21、22及23來形成更多不同的迷宮組合。
需注意的是,立體迷宮裝置1a更可包含一柱體C,內筒2a套設於柱體C,該些段21、22及23分別例如可為套筒穿設在柱體C上。柱體C表面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複數個第一卡合部C1,且內筒2a之各段21、22及23的內壁對應該些第一卡合部C1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卡合部(圖中未表示)。第一卡合部C1及第二卡合部可為凸部/凹部、卡勾/卡槽等組合,在此第一卡合部C1及第二卡合部以凸部/凹部為例,其非限制性。
因此,當該些段21、22及23相對旋轉時,該些第二卡合部與該些第一卡合部C1相互卡合而定義該些段21、22及23間之第一相對角度與第二相對角度。也就是說,例如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各區域211、221及231的涵蓋角度為90度,因此當段21相對於段22旋轉90度(即第一相對角度)後,第二卡合部與第一卡合部C1相互卡合會產生定位固定,接著段21再相對於段22旋轉90度(即相對原點為180度(即第二相對角度))第二卡合部與第一卡合部C1相互卡合也會產生定位固定,當然段21可再旋轉90度(即相對原點為270度)及180度以回到原點產生定位固定。當然上述僅為舉例性,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更甚者,該些區域211、221及231也可以是可拆的,換言之,該些區域211、221及231可以是殼體,藉由拆換區域211、221及231來形成更多不同的迷宮組合。值得一提的是,當然也可以是段21、22及23為不可拆換的,而該些區域211、221及231是可拆的。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外環3a的透明區31a較大,藉此可增加可視範圍,以降低立體迷宮裝置1a的難易度。當然,使用者可以更換不同透明區大小的外環來調整難易度。再者,外環3a的外表面更設置有複數個凸點或複數個凸條,在此以外環3a的外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凸點32為例,其非限制性。藉由外環3a外表面設置的該些凸點32,可在使用者在玩立體迷宮裝置1a的同時,刺激使用者的手指尖端產生按摩的功效,進而達到保健功能。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立體迷宮裝置將外環可旋轉地及可滑動地套設在內筒,內筒具有至少二可相對旋轉的段,各段具有至少二區域,且各區域具有一迷宮槽,藉由外環具有的導引件在迷宮槽中移動。因此,使用者可移動外環設法使導引件經由解答路徑走出迷宮槽,以使外環移動而與內筒分離。另外,該些區域分別會具有不同的難易度,而若解答路徑需經過較多的區域,即表示此解答路徑的變化較多,難度也有可能較難。再者,旋轉該些段可排列出不同的區域組合,以形成不同難度的迷宮組合,藉此可提供使用者難度變化性多且能夠自由調整難度的立體迷宮裝置。
外環可更具有透明區,導引件設置在透明區。因此,可藉由改變透明區的大小,例如加大透明區增加可視範圍或者縮小透明區減少可視範圍,來調整本發明之立體迷宮裝置的難易度。另外,藉由外環外表面所設置的複數個凸點或複數個凸條,能夠提供玩立體迷宮的同時刺激手指尖端,進而達到活絡腦部神經及訓練手眼協調之保健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a...立體迷宮裝置
2、2a...內筒
21、22、23...段
211、221、231...區域
3、3a...外環
31、31a...透明區
32...凸點
4...導引件
9...迷宮槽
91、92...槽道
93...開口端
C...柱體
C1...第一卡合部
圖1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迷宮裝置示意圖,圖1B為如圖1A之立體迷宮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以及
圖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立體迷宮裝置另一態樣示意圖。
1...立體迷宮裝置
2...內筒
21、22...段
211、221...區域
3...外環
31...透明區
4...導引件
9...迷宮槽
91、92...槽道
93...開口端

Claims (14)

  1. 一種立體迷宮裝置,包括:一內筒,具有至少二段,該些段分別具有至少二區域,且各區域包含設置於該內筒表面之一迷宮槽,該些段可相對旋轉而具有一第一相對角度與一第二相對角度;一柱體,該內筒套設於該柱體,其中該柱體表面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複數個第一卡合部,且該內筒之各該些段的內壁對應該些第一卡合部設置有複數個第二卡合部,當該些段相對旋轉時,該些第二卡合部與該些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而定義該些段間之該第一相對角度與該第二相對角度;一外環,可旋轉地及可滑動地套設於該內筒;以及一導引件,設置於該外環的內壁並延伸至該些迷宮槽其中之一,以隨著該外環旋轉及滑動而沿該迷宮槽移動,其中,當該內筒之該些段間為該第一相對角度時,該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至少一第一解答路徑,當該內筒之該些段間為該第二相對角度時,該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至少一第二解答路徑,且該至少一第一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大於該至少一第二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各段的該些區域具有相異的顏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外環更具有一透明區,且該導引件設置在該透明區,以藉由該透明區觀察該導引件沿該迷宮槽移動的情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外環之該透明區係為一可調整大小的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位於相異該些段但相鄰的該些迷宮槽,分別具有一開口端彼此對準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位於相同該些段且相鄰的該些迷宮槽,分別具有一開口端彼此對準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各該些迷宮槽具有至少二開口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各該些迷宮槽包含不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槽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外環的外表面設置有複數個凸點或複數個凸條。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些段相互為可分離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些區域係為可拆的。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該外環與該內筒是為可分離的。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當該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複數個該第一解答路徑時,該些第一解答路徑包括至少一第一主要解答路徑,且該至少一第一主要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大於該第二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立體迷宮裝置,其中當該立體迷宮裝置具有複數個該第二解答路徑時,該些第二解答路徑包括至少一第二主要解答路徑,且該第一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大於該至少一第二主要解答路徑所經之該些區域的數量。
TW98136453A 2009-10-28 2009-10-28 立體迷宮裝置 TWI385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6453A TWI385023B (zh) 2009-10-28 2009-10-28 立體迷宮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6453A TWI385023B (zh) 2009-10-28 2009-10-28 立體迷宮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4463A TW201114463A (en) 2011-05-01
TWI385023B true TWI385023B (zh) 2013-02-11

Family

ID=4493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36453A TWI385023B (zh) 2009-10-28 2009-10-28 立體迷宮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5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1079185Y (es) * 2013-04-12 2013-08-02 Ytres Assembly S L Laberinto cilindrico.
TWI743571B (zh) * 2019-10-15 2021-10-21 蔡國銘 可切換路徑變化之立體迷宮結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7016A (en) * 1980-09-11 1982-11-02 Allison Marvin H Manipulation puzzle
US5441260A (en) * 1993-01-29 1995-08-15 Gogarty; Brian J. 3-dimensional maze puzzle
JPH0919564A (ja) * 1995-07-07 1997-01-21 Nichigan Original:Kk 迷路パズル玩具
TWI242459B (en) * 2004-06-02 2005-11-01 Jung-Sheng Chen Assembly type three-dimensional maz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7016A (en) * 1980-09-11 1982-11-02 Allison Marvin H Manipulation puzzle
US5441260A (en) * 1993-01-29 1995-08-15 Gogarty; Brian J. 3-dimensional maze puzzle
JPH0919564A (ja) * 1995-07-07 1997-01-21 Nichigan Original:Kk 迷路パズル玩具
TWI242459B (en) * 2004-06-02 2005-11-01 Jung-Sheng Chen Assembly type three-dimensional maz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4463A (en) 201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5023B (zh) 立體迷宮裝置
CA194745S (en) Glove
CA179205S (en) Exercise device
CA179204S (en) Exercise device
CA3007204C (en)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medium to provide real time 3d visualization bio-feedback
Martins et al. A serious game for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isabilities: Premilinary study
CN204745390U (zh) 一种激光治疗手具及其应用的激光治疗仪
CN102049136B (zh) 立体迷宫装置
von Laßberg et al. The punctum fixum-punctum mobile model: a neuromuscular principle for efficient movement generation?
Teruel et al. Multisensory treatment of the hemispatial neglect by means of virtual reality and haptic techniques
KR102123213B1 (ko) 초음파 자극을 이용한 지방분해 운동기구
TWM519689U (zh) 頭戴裝置調整式樞軸器機構
CN205093782U (zh) 一种磨头
KR102052906B1 (ko) 손 운동용 놀이 기구
JP2010088839A (ja) 関節を大きく動かす足裏マッサージ器
NEGRÓN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tasks
TWI630946B (zh) 立體迷宮結構
CN213551684U (zh) 一种视力测试与训练装置
TWM460651U (zh) 視力保健儀
RU2515445C2 (ru) Кистевой массажер "аван"
Segerman et al. Puzzling the 120-cell
JP3200159U (ja) 知育ボール
IT202000001132U1 (it) Apparecchiatura per la guida ad esercizi di attivita' fisica adattata
US20150328539A1 (en) Three-dimension puzzle
RefraXion FRA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