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6170B - Detection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Detection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6170B
TWI356170B TW096150773A TW96150773A TWI356170B TW I356170 B TWI356170 B TW I356170B TW 096150773 A TW096150773 A TW 096150773A TW 96150773 A TW96150773 A TW 96150773A TW I356170 B TWI356170 B TW I3561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ircuit
voltage
correct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5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35921A (en
Inventor
Masatoshi Kokubun
Takashi Matsumoto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5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5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6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61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8Supervision thereof, e.g. detecting power-supply failure by out of limits supervi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ynchronous rectifier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23/00Electricity: power supply or regulation systems
    • Y10S323/906Solar cell systems

Description

1356170 九、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之對照參考資料 本申請案係根據並主張2〇〇7年2月16日提申的日本專 利申請案第2007-036536號之優先權,其全部内容被併入在 5 此供參考。 【發Η月所屬之技術領域】 發明領域 此申請案有關一種檢測電路,且更明確是一種安裝在 一電源供應系統的檢測電路。 10 【先前技術】 發明背景 一電手裝置包含一用於將一當作一驅動電源供應器之 可充電電池充電的充電電路。曰本專利公報第3428955號揭 露了一種用於利用供應自一外部電源供應器之充電電流來 15將一可充電電池充電的充電電路。該充電電路之操作現將 參考第1圖來說明。 一充電電路11,其被併入一電子裝置中,係供應有一 來自一被耦合至該電子裝置之輸入電源轉12的DC轉接器 電壓VAC。該充電電路11是一DC/DC轉換器,其從該轉接 20器電壓VAC產生輸出電壓V〇ut並根據一輸出電流i〇ut的一 檢測值或此類者來控制該輸出電壓v〇up具體地’該充電 電路11包含一電流放大器13a,其被耦合至一電阻器ri的兩 端以檢測該輸出電流lorn,及一電流放大器13b,其被耦合 至一電阻器R2的兩端以檢測被供應至一電池BT的充電電 5 1356170 流Ichg。該等電流放大器13a與13b分別被耦合至誤差放大器 14a與14b。該電池BT的端電壓被供應至一誤差放大器14c, 且在該電阻器R1的該等端之間的電壓被供應至一倍增器 15。該倍增器15被耦合至一誤差放大器14d,該倍增器15根 5 據流至該電阻器R1的電流與該電阻器R1的端電壓(即,轉接 器電壓VAC)來檢測供應自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之總電源 量。然後,該倍增器15輸出一和該電源量成比例的電壓 PWRO。該等誤差放大器I4a至14d根據流至該電阻器R1的 輸出電流lout、流至該電阻器R2的充電電流Ichg、該電池BT 10 的端電壓、及該總電源量(PWR0)來產生控制電流Isc。一脈 寬調變器(PWM) 17根據該控制電流lsc改變一用於起動與 不起動M0S電晶體T1與T2的工作週期,該充電電路11的電 源輸出根據該工作週期而被控制。當電源經由一系統 DC/DC轉換器18從該充電電路11被供應至一系統電路19 15 時,該電池BT係以該充電電流Ichg被充電。 已有對於控制該AC轉接器以控制該輸出電壓的最近 要求。既然這樣’第1圖所示之輸入電源轉接器12内部包含 該PWM 17與該等電晶體T1與T2 (例如,由第1圖中的雙劃 線所繪出之盒子A中所描述的電路部分),其被該pwM 17 20控制。在此一結構中,由該等放大器13a,13b,14a , 14b 及14c與該倍增器15所產生之控制電流isc從該電子裝置被 供應至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 »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的輸出 電壓因此被該控制電流Isc所控制。 當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的輸出電源被控制時,電源資 6 1356170 訊係自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被提供至該電子裝置。該電源 資訊,作為一電源限制信號PWRM或此類者,從該PWM 17,其被併入該輸入電源轉接器12中,經由一電纜被提供 至該電子裝置的誤差软大器14d。該誤差放大器14d放大了 5在一輸出自該倍增器15的電源檢測信號PWRO與該電源限 制信號PWRM之間的差以產生一誤差電壓。然而,該電纜 包含一電阻成分(寄生電阻)。於是,由於該電親的寄生電 阻,提供至該誤差放大器14d的電源限制信號pWRM是相對 地位準的補償。具體地,提供至該誤差放大器的電源資訊 10之電壓係因該補償量被降低。因此,該電源資訊被錯誤地 傳送,且該電子裝置中的該等電路根據該錯誤的電源資訊 產生該控制電流Isc。結果,一從供應自該輸入電源轉接器 12之電源脫離的錯誤電壓係從該誤差放大器被輸出。 即,產生的控制電流Isc包含一誤差。於是,所需的轉接器 15電壓VAC可能未被精確地供應至該電子裝置31。 t 明内容;J 發明概要 實施例的一個觀點是一種檢測電路,其配置在一電子 裝置中並根據經由-電繞提供自一外部電源供應器之電源 2〇資訊來產生-用於控制由該外部電源供應器所產生之直流 輸入電壓的控制信號。該檢測電路包含有一根據該電瘦的 寄生電阻來產生校i電壓的校正電壓產生電路,一電源 資訊校正電路被輕合至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以便經由該電 .纜接收該電源資訊,該電源資訊校正電路利用該校正電壓 7 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並產生校正的電源資訊,一檢測信號產 生電路從該輸入電壓與自該外部電源供應器被供應至該電 子裝置之輸入電流計算出該電子裝置的一總電源量以產生 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源檢測信號,—控制信號產生電路 5被輕合至該電源資訊校正電路與該檢測信號產生電路以便 自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源檢聰號產生該控制信號。 該等實施例的另-觀點是一種包含一產生直流電壓之 2 電源供應器之電源供應系統…電子裝置操作在經由 10電境供應自該外部電源供應器之輸人電壓,該外部電源 -應器包含-產生該輸人電壓且經由該電纜將對應該輸入 電壓之電源資訊提供至該電子裝置的電壓控制電路,該電 =裝置包含_用於根據該電源資訊來產生—控制該輸入電 2控制信號的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含—根據該電纔 15、原-°生電阻來產生校正電壓之校正電壓產生電路。一電 雷、P校正電路雖合至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以便經由該 接收該電源貧訊’其中該電源資訊校正電路利用該校 電塵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並產生校正的電源資訊。一檢測 =號產生電路從該輸人„與自該外部電源供應器被供應 20量該電子裝置之輸入電流計算出該電子裝置的—總電源 置’並產生—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源檢測信號。—控制信 2產生電路_合至該電源f訊校正電路與該檢測信號產 電路W便根肋校正電源#訊與該電源制信號產生該 控制信號》 該等實施例的又-觀點是一種根據提供自—外部電源 1356170 供應器之電源資訊來控制由該外部電源供應器所產生之直 流輸入電壓的方法包含步驟有經由一電纜來接收該電源資 訊、根據該電纜的一寄生電阻產生校正電壓、利用該校正 電壓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以產生校正的電源資訊、從該輸入 5 電壓與供應自該外部電源供應器的輸入電流計算出一電子 ..- 裝置的一總電源量以產生一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源檢測信 號、及自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源檢測信號產生一控制信 號。 • 該等實施例的其它觀點與優點將從以下說明將變得顯 10 而易見。 圖式簡單說明 ' 第1圖是一傳統電源供應系統之概要區塊圖; v 第2圖是根據一較佳實施例的一電源供應系統的概要 區塊圖,及 15 第3圖是第2圖所示之電源供應系統的一概要電路圖。 L實施方式;! ®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以下揭露說明一種用於精確地產生一控制AC轉接器 - 之輸出電源的控制信號的檢測電路與電源供應系統。 20 在該等圖式中,相似數字處處被用於相似的元件。 根據一個較佳實施例的一電源供應系統現將根據第2 與3圖被說明。 如第2圖所示,該電源供應系統包含一當作外部電源供 應器的AC轉接器21、及一經由一電纜W1被耦合至該AC轉 9 1356170 接器21的電子裝置31。該AC轉接器21是該電子裝置31的一 配件。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電纜wi具有一腳尾固定至該AC 轉接器21的第一端及一設有一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的一連 接器之插頭的第二端。 5 該AC轉接器21被耦合至一 AC電源供應器20,且來自該 AC電源供應|§20之商業AC電壓被供應至該AC轉接器21的 一電壓轉換電路22。該電壓轉換電路22將AC電壓轉換到Dc 電壓並然後將該DC電壓供應至一電壓控制電路23,該電壓 控制電路23根據提供自該電子裝置3丨的控制電流Isc (控制 10信號)從該電壓轉換電路22所產生的DC電壓產生轉接器電 壓VAC。該轉接器電壓VAC,經由該電纜W1,作為輸入電 壓被供應至該電子裝置31。該電壓控制電路23,經由該電 纜W1,將對應供應自該a c轉接器2丨之電源量的電源資訊電 壓VPW (電源資訊)提供至該電子裝置31。 15 該轉接器電壓VAC經由一電阻器R1被供應至一系統 DC/DC轉換器32,一可充電電池(電池)BT經由一電阻器R2 被耦合至該系統DC/DC轉換器32,該系統DC/DC轉換器32 根據該轉接器電壓VAC與供應自該電池BT的電池電壓從該 輸入電壓產生系統電壓¥8。於是,供應自該AC轉接器21 20之電源與供應自該電池BT之電源中的至少一個被供應至— 系統電路33,該系統電路33是一實現該電子裝置之不同功 能的電路。 該電阻器R1與該電阻器R2被耦合至一電池檢測電路 34,該電池檢測電路34被耦合至該電阻器R1的兩端且至一 10 1356170 在該電阻器R2與該電池BT之間的節點,該電池檢測電路34 根據在該電阻器R1兩端之間的電位差來檢測流至該電阻器 R1的電流lout。此外,該電池檢測電路34從在該電阻器R2 兩端之間的電位差(即,電流I〇ut)、該電阻器ri的端電壓 5 (即,轉接器電壓VAC)、及該電源資訊電壓Vpw來檢測該總 輸出電源。該電池檢測電路34亦根據在該電阻器R2兩端之 間的電位差來檢測流至該電阻器R2的電流ichg,該電池檢 測電路34更檢測該電壓(或轉接器電壓VAC)及供應至該系 統DC/DC轉換器32之該電池BT的端電壓。該電池檢測電路 10 34根據該檢測電流、該檢測電壓及該總輸出電源來產生控
制電流Isc,該控制電流ISC經由該電纜wi被供應至該AC轉 接器21的電壓控制電路23。因此,該AC轉接器21的電壓控 制電路23根據輸出自該電池檢測電路34之控制電流Isc來控 制該轉接器電壓VAO 15 現將討論該AC轉接器21之結構的一範例。 如第3圖所示,該電壓轉換電路22的一輸出端被耦合至 一第一電晶體T11的第一端(例如’源極),且該第一電晶體 T11的一第二端(例如,汲極)被耦合至一扼流線圈L1的一第 一端,該扼流線圈L1的一第二端被耦合至該AC轉接器21的 20 一第一輸出端P1,該第一電晶體ΤΙ 1的第二端亦被耦合至一 第二電晶體T12的一第一端(例如,汲極),該第二電晶體T12 的一第二端(例’源極)被耦合至地。該第一電晶體T11的一 控制端(閘極)與該第二電晶體T12的一控制端(閘極)被耦合 至一脈寬調變器(PWM) 24。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第一電晶 11 1356170 體Til是-p通道MOS電晶n,且該第二電晶體T12是一N通 道M0S電晶體。如第3圖所示,每個電晶體τι〗,τΐ2呈有 一本體二極體。 該扼流線圈L1的第一端被耦合至一二極體m的陰 5極,且該一極體D1的陽極被耦合至地。該八匸轉接器21的第 一輸出端P1被耗合至一電容器C1的一第一端,且該電容器 C1的一第二端被耦合至地。該AC轉接器21的一第二輸出端 P2被耦合至地,且該AC轉接器21的一第三輸出端p3被耦合 至該PWM 24。該AC轉接器21之第一至第三端ρι至藉由 ίο 6亥電缓wi分別被麵合至該電子裝置的第一至第三端pii至 P13。該扼流線圈L1與該電容器ci形成一平流電路。 該控制電流Isc經由該等第三輸出端?3與?13從該電池 檢測電路34被供應至該PWM 24,該PWM 24亦經由該等第 二端P3與P13將該電源資訊電壓Vpw供應至該電池檢測電 15路34。該PWM 24,在一預定工作週期下,以一互補方式來 起動與不起動該第一電晶體T11與該第二電晶體τΐ2 β該電 晶體Τ11的輸出電流係藉由該第一電晶體T1丨的切換操作而 被控制,該輸出電流係藉由一平流電路(L1與C1)而變平。 當該第一電晶體T11被起動時’該電壓轉換電路22的輸出電 20 壓係經由該電晶體ΤΙ 1被供應至該平流電路(L1與C1)。當該 第—電晶體T11係不起動時,一經過該扼流線圈L1與該二極 體〇1的電流路徑被形成,並且於該第一電晶體T11的起動 期間儲存於該扼流線圈L1的能量被放電至該第一端Ρ1 β 該PWM 24回應該控制電流Isc而改變該工作週期。具 12 1356170 體地’該PWM 24根據該控制電流Isc的電流值來改變該工 作週期以便改變該第一電晶體Til被起動的期間❶輸出自該 AC轉接器21的轉接器電壓VAC係對應於該第一電晶體TU 的起動期間。若該第一晶體Til的起動期間是長的,則儲存 5於該扼流線圈L1的能量增加,且該轉接器電壓VAC上升。 若該第一電晶體T11的起動期間是短的,則儲存於該扼流線 圈L1的能量減少並降低了該轉接器電壓vac。 於疋,该AC轉接器21根據該控制電流isc來改變該轉接 器電壓VAC。當該控制電流Isc不被供應至該ac轉接器21 10時,6亥AC轉接益21產生在最小電壓的轉接器電塵vac。在 此情況下,當耗合至該AC電源供應器20的AC轉接器21被柄 合至該電子裝置31時,該控制電流Isc為0(零)。於是,供應 至e亥電子裝置31的轉接器電壓VAC是最小電壓。這防止了 一大的浪湧電流(inrush current)流至該電子裝置31的電池 15 BT。 在該電子裝置31的該電池檢測電路34之結構現將被說 明。 由該AC轉接器21所產生之轉接器電壓VAC,經由該被 搞合至該電子裝置31的一第一輸入端P11之電阻器Ri,被供 20應至該DC/DC轉換器32。輸出自該AC轉接器21的PWM 24 之電源資訊電壓Vpw經由該電子裝置31的第三端pi3被供 應至該電池檢測電路34。 供應自該AC轉接器21之電流lout流至該電子裝置31的 電阻器R1 ’該電阻器R1的兩端被耦合至該電池檢測電路34 13 1356170 中的—電流放大器41之兩個輸入端,該電流放大器41檢測 流至該電阻器R1的電流lout ’即,該AC轉接器21的輸出電 流’並產生一對應該輸出電流I 〇 u t之檢測值的電流檢測信號 S1 ° —誤差放大器42包含一用於接收該電流檢測信號S1的 5 反相輸入端以及一用於接收一電流參考信號I0UTM,該電 流參考信號I0UTM被設定至一對應該用於該電子裝置31之 總電流量(即,電流lout)的電壓值,該誤差放大器42比較該 電流檢測電路測信號S1與該電流參考信號I0UTM並產生一 對應該比較結果之誤差電壓(第一誤差電壓)。 10 該電阻器R2耦合至該電池BT的兩端被耦合至一誤差 放大器43的兩個輸入端,該電流放大器43檢測流至該電阻 器R2的電流Ichg,即,至該電池BT的充電電流Ichg,並產 生一對應該充電電流Ichg之檢測值的充電電流檢測信號 S2。一誤差放大器44包含一用於接收該充電電流檢測信號 15 S2的反相輸入端以及一用於接收一限流信號IDAC的非反 相輸入端,該限流信號IDAC被設定至對應該電池BT之充電 電流Ichg的電壓值,該誤差放大器44放大了在該充電電流 檢測信號S2之電壓與該限流信號IDAC之電壓之間的差以 便產生一誤差電壓。 20 一在該電阻器R2與該電池BT之間的節點被耦合至一 誤差放大器45的一反相輸入端,一限壓信號VDAC被輸入至 該誤差放大器45的一非反相輸入端’該誤差放大器45放大 在該電池BT之端電壓與該限壓信號VDAC之間的差以便產 生一誤差電壓。 14 該電阻器R1的兩端被耦合至一當作一檢測信號產生電 路的倍增器46,該倍增器46根據該電阻器R1的端電壓來檢 測該轉接器電壓VAC並根據該電阻器幻兩端之間的電壓來 檢測該電子裝置31的總電流量,該倍增祕藉由倍增該轉 接器電壓VAC與該總電流量而獲得該總電源量,然後,該 倍增器46將-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源檢測信號PWRO提供 給一誤差放大器47。一當作電源資訊校正電路的操作電路 耦合至該誤差放大器47 ’該電源資訊電壓Vpw係從該 AC轉接器21被供應至該操作電路48,該操作電路48被耦合 至一在一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與一當作校正電阻器電路之 電阻器R3之間的節點N1。另外,該操作電路48接收在該節 點N1的電壓作為校正電壓vh。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操作電 路48是一加法器電路,其將該校正電壓¥11加至該電源資訊 電壓Vpw,並將指示該相加結果的校正資訊電壓(校正的電 源資訊)Vph供應至該誤差放大器47作為該電源限制信號 PWRIV^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係由該電 阻器R3與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來形成。 該電阻器R3的電阻值被設定至一和該電繞wi之寄生 電阻成比例的值,該電阻器R3被外部安裝至包含該電池檢 測電路34之半導體裝置。由該電流放大器41所產生之電流 檢測信號S1被提供至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該校正電流 產生電路4 9根據該電流檢測信號S1來產生一對應該供應自 該AC轉接器21之輸入電流lout的校正電流化,該校正電流ih 流至該電阻器R3。於是,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藉由將該 1356170 校正電壓Vh加至因補償而被降低的電源資訊(電源資訊電 壓Vpw)來產生對應輸出自該PWN 24之電源資訊的電壓之 校正訊電壓Vph。 該誤差放大器47將在供應自該操作電路48之電源限制 5信號P WRM與供應自該倍增器4 6之電源檢測信號pwr〇之 間的差玫大以便一誤差電壓。在此情況下,該操作電路补 輸出該校正資訊電壓Vph其係實質上等於輸出自該pWM 24作為該電源限制信號PWRM的電源資訊之電壓。因此, 該誤差放大器47產生該誤差電壓在一實質上等於輸出自該 10 PWM 24之電源資訊的值。 * —極體Dll,D12,D13及D14的陰極分別輕合至該等 誤差放大器42,44,45及47的該等輸出端’該等二極體D11 至D14之陽極一起被耦合柄合至一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〇,該 等二極體D11至D14將對應輸出自該等誤差放大器42,44, 15 45及47的該等誤差電壓中之最大者的電流(誤差電流)傳送 至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0。換言之,該等四個誤差檢測值 中的最大者被提供至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0。 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0的輸出端被耦合至一電晶體 T21之控制端(閘極),其形成一定電流源(電流控制電路)。 20 因此,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0將一和該輸入電流成比例的 輸出電壓供應至該電晶體T21之閘極。在一個實施例中,該 電晶體T21是一P通道MOS電晶體。該轉接器電壓VAC被供 應至該電晶體T21的源極,該電晶體T21的汲極被耦合至該 電子裝置31的一第三端P13,該電子裝置31的一第二端P12 16 1356170 被耦合至地。 该電晶體T21操作為一具有一對應該閘極電壓之電阻 值的電阻器本體,並且能使對應於該電阻值的控制電流Isc 流動。該電晶體T21,其是一P通道m〇S電晶體,在一高閘 5極電壓下指示一大電阻值且在一低閘極電壓下指示一小電 阻值。因此,當該控制電流isc減少時,增加了在該電流電 壓轉換電路50之輸出電壓,即,供應至該電流電壓轉換電 路50的誤差檢測值的增加。另外,在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 47的輸出電壓或該誤差檢測值的減少增加了該控制電流 10 Isc 。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誤差放大器42,44,45及47、 該等二極體Dll,D12 ’ D13及D14、及該電晶體T21形成一 控制信號產生電路60。 當該電池BT並未被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時,供應至該 15誤差放大器45的電池端電壓為〇 (零)。被該誤差放大器44所 檢測之充電電流亦為0。在此情況下,供應至該電流電壓轉 換電路50的誤差檢測值(即,輸入電流)增加。於是,流自該 電晶體T21的控制電流Isc減少。因此,輸出自該AC轉接器 21的電壓控制電路23之轉接器電壓VAC變小。在此一狀態 20 下,當該電池BT被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時,因為在該電池 BT之端電壓與供應自該AC轉接器21的轉接器電壓VAC之 間的差是小的,所以至該電池BT之浪湧電流的流動被抑制。 在以上的電源供應系統中,該電池檢測電路34作用來 在該操作電源供應電壓減少時,諸如當該電此裝置31停止 17 1356170 ,降低該控制電流Ise。該AC轉接器2ι錢產生一低 接益電MVAC。於是’該電源供應電n極限在該電 池檢測電路34㈣作下倾供,並且賴作情況被缓和。 此外®mc轉接器21將低的轉接器電墨實供應至該 電子裳置3卜所以當該電子裝置31停止操作時高的轉接 器電射AC:料被供絲該電子裝431。因此,防止损害 該電子裝置31中的該等電路。
該實施例的電源供應系統具有說明在下的該等優點。
⑴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根據該電流檢測信號31產 10 f和供應自該AC轉接器21之電流成比例的校正電流Ih,該 校正電流Ih流至該校正電阻器R3。結果,該校正電流產生 電路49,在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49與該電阻器们之間的節 點N1’產生實質上要等於因該钱Wl的寄生電阻所導致的 電源資訊電MVPW的補償量(從地位準轉移的電壓量)之校 15正電壓Vh。該操作電路48藉由將該校正電壓^加至該電源 資訊vpw來蓋生該校正資訊電墨Vph。另外,該操作電路牝 將該校正資訊電壓Vph供應至該誤差放大器47作為該電源 限制信號PWRM。即,該操作電路48,藉由利用該校正電 壓vh,產生該電源限制信號PWRM,其是對應於輸出自該 2〇 PWM 24的電源資訊之電壓,以便校正該電源資訊電壓X Vpw,其已被補償且被降低。於是,該誤差放大器们根據 精確的電源資訊(電源資訊電壓Vpw)來產生該誤差電壓。結 果,該電池檢測電路34產生該控制電流Isc而沒有可能因誃 電欖W1的寄生電阻所導致之誤差。 Λ
< S 18 (2) s玄AC轉接器21根據該控制電流isc來改變該轉接器 電壓VAC。當該控制電流Isc不被供應至該aC轉接器21實施 例,5玄ac轉接器21產生在最小電壓的轉接器電壓vac。因 此,當該AC轉接器21,其被耦和至該AC電源供應器2〇,被 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時,因為該控制電流Isc為〇(零),所以 該轉接器電壓VAC在最小電壓下被供應至該電子裝置31。 於是,一大的浪湧電流被防止流至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的 電池BT。 (3) 當該電池BT未被耦合至該電子裝置31時,供應至該 誤差放大器45的電池端電壓與被該誤差放大器料所檢測之 充電電流為0。在此狀態下,供應至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〇 的輸入電流是大的。於是,流自該電晶體T21的控制電流isc 是小的。因此,該AC轉接器21之電壓控制電路23輸出一低 的轉接器電壓VAC。在此一狀態下當該電池Βτ被耦合至該 電子裝置31時,因為在該電池BT之端電壓與供應自該 轉接器21的轉接器電壓VAC之間的差是小的,所以至該電 池BT之浪勇的流動被抑制。 ⑷’在該操作電源供應電壓 減少時,諸如當該電子裝置31停止操作時,操作來降低該 控制電流以。該AC轉接器21然:後產生—低的轉接器電壓 VAC。於是’該㈣供應電㈣—極限㈣電池檢測電路 34操作期間被提供,並且該等操作情況被緩和。此外,該 AC轉接器21將低的轉接器電壓%供應至該電子裝置/ 3!。於是,當《子裝置31停止操作時,高的轉接㈣壓 vac不被供應m子裝置31。這防止了該電子裝置31中 的該等電路被損害。 對於嫻熟此技藝應是明顯的是,本發明在不脫離發明 的精神或範圍下係可以許多其它特定形式來實施。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電阻器R3 (校正電阻器電路)可被 配置在包含該電檢測電路34之半導體裝置(晶片)。該校正電 阻器電路係可形成自多晶石夕或可藉由一 M〇s電晶體來形 成。當該電阻器元件係藉由一M0S電晶體來形成時,該電 阻益疋件的閘極電壓(即,該%^^電晶體的導通電阻)係根 據該電纜W1的寄生電阻來被控制。 在以上實施例中,取代—單一電阻器R3,該校正電阻 器電路係可藉由多數個電阻器元件(多晶梦或M 〇 s電晶體) 來形成。既然這樣’一個或更多個電阻器元件係根據該電 纜W1的寄生電阻來選擇。 在以上實施例中’取代利用該校正電阻器R3,該校正 電壓Vh係可藉由調整該輸出自該電流放大糾的電流檢測 化號si來產生。既然這樣,該校正電壓vh係可根據該電纜 W1的寄生電阻’藉由改變位準調整的增益來被改變。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電纜W1的末端不需被固定至該 AC轉接器21 °例如,當因配置連接器在該電_兩端時所 需時,該電纜可被耦合至該AC轉接器與該子裝置。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控制電流Isc係從該電子裝置31的 電池檢測電路34被供應至該AC轉接器21。另外,當該控制 電流1SC為零時’該AC轉接器21的電壓控制電路23將該轉接 1356170 器電壓VAC設定在該最小電壓。這程序係可藉由該電池檢 測電路來執行。既然這樣,該控制電流Isc係從該AC轉接器 被供應至該電池檢測電路。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轉接器電壓VAC不需是和該控制 5電流1sc成比例。該控制電流Isc與該轉接器電壓VAC之間的 關係自可依所需而改變。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〇的輸出電壓 可被用作該控制信號代替該控制電流j s c。 在以上實施例中,該控制信號產生電路6〇係可由該誤 10差放大器47、該二極體D14、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〇、及該 電晶體T21來形《。最好的是,該控制信號產生電路仙係由 該等誤差放大器42與47、該等二極體Du與D14、該電流電 壓轉換電路50、及該電晶體T21來形成。當該電子裝置^ 包含該電池BT時,最好的是,該控制信號產生電路6〇係由 15該等誤差放大器42,44,45及47、該等二極體DU,m2, D13及D14、該電流電壓轉換電路5〇、及該電晶體τ2ι來形 成。 該AC轉接器與該電子裝置之電路結構並不限於以上 實施例之電路結構。 20 【闽式簡單說明】 第1圖是一傳統電源供應系統之概要區塊圖; 第2圖是根據-較佳實施例的一電源供應系統的概要 區塊圖;及 第3圖是第2圖所示之電源供應系統的—概要電路圖。 21 135617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充電電路 44,45…誤差放大器
12.. .輸入電源轉接器 13 & 13b...電流放大器 14M4b,14c,14d...誤差放大器 15.. .倍增器 17.. .脈寬調變器(PWM) 18…系統DC/DC轉換器 19.. .系統電路 20.. . AC電源供應器 21…外部電源供應器 22.. .電壓轉換電路 23.. .電壓控制電路 24…脈寬調變器(PWM) 31.. .電子裝置 32…系統DC/DC轉換器 33.. .系統電路 34.. .電池檢測電路 41.. .電流放大器 42.. .誤差放大器 43.. .電流放大器 46.. .倍增器 47.. .誤差放大器 48.. .操作電路 49.. .校正電流產生電路 50.. .電流電壓轉換電路(I-V) 60.. .控制信號電路 BT...可充電電池 W1...電纜 C1...電容器 D1,D11-D14".二1¾ 體 L1...扼流線圈 R1,R2,R3...電阻器 Tl,T2...MOS 電晶體 T11...第一電晶體 T12...第二電晶體 T21...電晶體 P1·.·第一(輸出)端 P2··.第二(輸出)端 P3··.第三(輸出)端 22 1356170 P11…第一(輸入)端 S1...電流檢測信號 P12···第二(输入)端 S2...充電電流檢測信號 P13·..第三(输入)端 ιουτΜ…電流參考信號 N1...節點 IDAC…限流信號 Ih...校正電流 VDAC…限壓信號 lout...輸入電流 PWRO…電源檢測信號 Ichg...充電電流 PWRM...電源限制信號 Isc...控制電流 Vref...比較參考信號 VAC...直流輸入電壓 Vpw...電源貢訊電壓 Vh…校正電壓 Vph...校正電源資訊 VS...系統電壓 Vout...輸出電壓 23

Claims (1)

1356170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檢測電路,其配置在一電子裝置中並根據經由一電 纜提供自一外部電源供應器之電源資訊來產生一用於控 制由該外部電源供應器所產生之直流輸入電壓的控制信 5 號,該檢測電路包含有: 一校正電壓產生電路,其根據該電纜的一寄生電阻來 產生校正電壓; 一電源資訊校正電路,係耦合至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 以便經由該電纜接收該電源資訊,其中該電源資訊校正 10 電路利用該校正電壓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並產生校正的電 源資訊; 一檢測信號產生電路,其從該輸入電壓與自該外部電 源供應器被供應至該電子裝置之輸入電流計算出該電子 裝置的一總電源量以產生一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源檢測 15 信號;及 一控制信號產生電路,係耦合至該電源資訊校正電路 與該檢測信號產生電路以便自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源 檢測信號產生該控制信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電路,其中該校正電 20 壓產生電路包含: 一校正電流產生電路,其根據該輸入電流產生一校正 電流;及 一電阻器電路,係耦合至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並具有 一對應該電纜之寄生電阻的電阻值,其中該校正電壓係 24 1356170 根據該電阻值與該校正電流被產生在一在該校正電流產 生電路與該電阻器電路之間的節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檢測電路,其中該電阻器 電路包含多數個電阻,且該等多數個電阻中的一個或更 5 多個係根據該電纜之寄生電阻而被使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檢測電路,更包含有: 一電流放大器,其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的電流檢測 信號; 其中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被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並 10 根據該校正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電路,其中該電源資 訊產生電路藉由將該校正電壓加至該電源資訊來產生該 校正電源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電路,更包含有: 15 —用於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之電流檢測信號的電 流放大, 其中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被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並 根據該電流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壓;及 該電源資訊產生電路藉由將該校正電壓加至該電源 20 資訊來產生該校正電源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檢測電路,更包含有: 一用於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之電流檢測信號的電 流放大器; 該控制信號產生電路包含有: 25 1356170 一第一誤差放大器,係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以比 較該電流檢測信號與一電流參考信號並產生一第一誤差 電壓;及 一第二誤差放大器,係耦合至該電源資訊校正電 5 路與該檢測信號產生電路以比較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 源檢測信號並產生一第二誤差電壓,其中該第一誤差電 壓與該第二誤差電壓其中的一個被輸出作為該控制信 號;及 其中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被耦合該電流放大器以便 10 根據該電流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壓。 8. —種電源供應系統,包含有: 一外部電源供應器,其產生直流輸入電壓;及 一電子裝置,其操作在經由一電纜供應自該外部電源 供應器的輸入電壓,其中: 15 該外部電源供應器包含一產生該輸入電壓且經由該 電纜將對應該輸入電壓之電源資訊提供至該電子裝置的 電壓控制電路;及 該電子裝置包含一用於根據該電源資訊來產生一控 制該輸入電壓之控制信號的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包含: 20 一校正電壓產生電路,其根據該電纜的一寄生電 阻來產生校正電壓; 一電源資訊校正電路,係耦合至該校正電壓產生 電路以便經由該電纜接收該電源資訊,其中該電源資訊 校正電路利用該校正電壓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並產生校正 26 1356170 的電源資訊; 一檢測信號產生電路,其從該輸入電壓與自該外 部電源供應器被供應至該電子裝置之輸入電流計算出該 電子裝置的一總電源量,並產生一對應該總電源量的電 5 源檢測信號;及 一控制信號產生電路,係耦合至該電源資訊校正 電路與該檢測信號產生電路以便根據該校正電源資訊與 該電源檢測信號產生該控制信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該校 10 正電壓產生電路包含: 一校正電流產生電路,其根據該輸入電流產生一校正 電流;及 一電阻器電路,係耦合至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並具有 一對應該電纜之寄生電阻的電阻值,其中該校正電壓係 15 根據該電阻值與該校正電流被產生在一在該校正電流產 生電路與該電阻器電路之間的節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該電 阻器電路包含多數個電阻,且該等多數個電阻中的一個 或更多個係根據該電纜之寄生電阻而被選擇。 20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 該檢測電路更包含一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之電流 檢測信號的電流放大, 該校正電流產生電路被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並根據 該電流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流。 27 1356170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該電 源資訊產生電路藉由將該校正電壓加至該電源資訊來產 生該校正電源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 5 該檢測電路更包含一用於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之 電流檢測信號的電流放大, 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被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並根據 該電流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壓;及 該電源資訊產生電路藉由將該校正電壓加至該電源 10 資訊來產生該校正電源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源供應系統,其中: 該檢測電路更包含一用於產生一對應該輸入電流之 電流檢測信號的電流放大, 該控制信號產生電路包含有: 15 一第一誤差放大器,係耦合至該電流放大器以比 較該電流檢測信號與一電流參考信號並產生一第一誤差 電壓;及 一第二誤差放大器,係耦合至該電源資訊校正電 路與該檢測信號產生電路以比較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 20 源檢測信號並產生一第二誤差電壓,其中該第一誤差電 壓與該第二誤差電壓其中的一個被輸出作為該控制信 號;及 該校正電壓產生電路被耦合該電流放大器以便根據 該電流檢測信號產生該校正電壓。 28 1356170 15. —種根據提供自一外部電源供應器之電源資訊來控制 由該外部電源供應器所產生之直流輸入電壓的方法,包 含步驟有: 經由一電纜來接收該電源資訊; 5 根據該電纜的一寄生電阻產生校正電壓; 利用該校正電壓來校正該電源資訊以產生校正的電 源資訊; 從該輸入電壓與供應自該外部電源供應器的輸入電 流計算出一電子裝置的一總電源量以產生一對應該總電 10 源量的電源檢測信號;及 自該校正電源資訊與該電源檢測信號產生一控制信 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控制信號 的產生係在經由該電纜被耦合至該外部電源供應器之電 15 子裝置中被執行。
29
TW096150773A 2007-02-16 2007-12-28 Detection circuit TWI35617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6536A JP5029056B2 (ja) 2007-02-16 2007-02-16 検出回路及び電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921A TW200835921A (en) 2008-09-01
TWI356170B true TWI356170B (en) 2012-01-11

Family

ID=3970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50773A TWI356170B (en) 2007-02-16 2007-12-28 Detection circui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94221B2 (zh)
JP (1) JP5029056B2 (zh)
KR (1) KR101086104B1 (zh)
CN (1) CN101247082B (zh)
TW (1) TWI356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3643B1 (en) * 2010-03-23 2012-07-31 Fiberplex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mplifying low level signals provided on electrical supply power
CN104898001B (zh) * 2013-08-08 2017-09-29 江苏理工学院 双联电位器总阻、零阻及动噪声检测仪
CN103607028B (zh) * 2013-12-09 2015-08-05 深圳市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移动电源的直流瓦时计
JP6604863B2 (ja) * 2016-02-05 2019-11-13 ローム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トローラ、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給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6939527B2 (ja) * 2017-12-25 2021-09-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8681350A (zh) * 2018-04-24 2018-10-19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WO2020062138A1 (zh) 2018-09-29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测试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0062309A1 (zh) 2018-09-30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器的功能检测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180151B (zh) * 2020-09-30 2023-08-04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10630B2 (ja) * 1993-11-16 199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の電力制御装置、電力制御システム、電力制御方法及び電圧電流出力特性の測定方法
JP3428955B2 (ja) * 2000-08-25 2003-07-22 オーツー・マイクロ・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リミテッド バッファバッテリィ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3968228B2 (ja) * 2001-10-05 2007-08-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ギュレータ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5921A (en) 2008-09-01
KR101086104B1 (ko) 2011-11-25
JP5029056B2 (ja) 2012-09-19
JP2008206226A (ja) 2008-09-04
KR20080076735A (ko) 2008-08-20
US20080197831A1 (en) 2008-08-21
CN101247082A (zh) 2008-08-20
CN101247082B (zh) 2012-05-02
US7894221B2 (en) 2011-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6170B (en) Detection circuit
TWI356174B (en) Detection circuit
TWI338832B (e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voltage
TW583816B (en) Regulator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436353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において電流および電圧を制御する制御回路
US7586726B2 (en) Switching element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which operates within a high-voltage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the switching element
TWI435522B (zh) 充電泵控制器及其方法
US7586367B2 (en) Current sensor device
US94443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verter circuit
CN115378413B (zh) 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US20180337539A1 (en) Implementation of high-voltage direct-charging 2:1 switched-capacitor converter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176853B (zh) 电流感测设备以及相关联的方法
US10101369B2 (en) Highly accurate current measurement
TW201944709A (zh) 開關用可程式化過流保護技術
TW201131174A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urrent
US8476877B2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US8258828B2 (en) Summation circuit in DC-DC converter
JP5287205B2 (ja) 電源回路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US20120032659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09980922B (zh) 用于控制开关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JP5332675B2 (ja) 電子機器及び検出回路
WO2018235485A1 (ja) 同期整流型dc-dcコンバータ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3284328A (ja) Dc・dcコンバータの電流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dc・dcコンバータ
JP2003316451A (ja) 電流/電圧制御回路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TW201009533A (en) Digital over curren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related power suppl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