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129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1295B
TWI351295B TW97137325A TW97137325A TWI351295B TW I351295 B TWI351295 B TW I351295B TW 97137325 A TW97137325 A TW 97137325A TW 97137325 A TW97137325 A TW 97137325A TW I351295 B TWI351295 B TW I3512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s
base
arm
hand
fo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2504A (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riority to TW97137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01250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2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2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1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1295B/zh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Description

135129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尤指一種可達到手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手足運動11 部及足部雙重運動效果的運動裴置。 【先前技術】 按,一
般的手足複合式運動健身器,其結構主要包括 有一可架設於地面上的架體’於架體之前段設有一供使用 者雙腳健身之踩賴構,此踩踏機構具有供使用者雙腳踩 踏的左、右純,並於中段處設有1樣位於相同轴桿上 之左、右獅麟,左、右齡機構具有可供使用者的雙 臂前後擺動之左、右擺臂,使用者—面雙腳踩踏,—面左 右擺動雙臂’而達到手部及足部雙重運動效果。
然而,。習用手足複合式運動健身器之擺臂的傳動機構 八月b產生單向阻力效果,也就是在來回往復運動過程中僅 有單一方向可以帶動運動健身器内所設的阻力裝置,故, 習用手足複合式運動健身器所產生的運動功效仍屬有限。 如美國專利公告第6,361,479(專利名稱為
Recumbent total body exerciser),其作動方式主要係利用設置於健 身器基座前端的左右踏板來帶動位於基座後端的凸輪傳動 機構,並傳遞到同樣位於基座後端骨架之阻力機構上,而 形成一種手臂與腳部的相對運動,另外,座椅係設置於含 有傳動機構及阻力機構之基座後端。 然而,此種健身器於實際使用上仍有其缺失存在,由 於其左右踏板係僅能對單—凸輪作動,因此左右踏板之擺 動路從以及對各踏板所產生之阻力將會因凸輪之外形輪廓 線不對稱或因加工不易使凸輪之軸心不在對應點上而有所 偏差’並導致操作時的不順暢感。 另外’當傳動機構裝設於座椅下時,爲了預防使用者 之衣物被捲入傳動機構’通常在外部需再包覆有一保護 TQt _ ’而當欲維修此健身器之傳動機構或阻力機構中的元件 ^由於傳動機構及阻力機構是裝設於基座後端,因此必 、依序拆掉基座後端上的保護套與座 而 ,機構及阻力機構中的各項元件維修, 有維修困難之缺失。 I關係較複雜 【發明内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手 由雙凸輪機構設計,而可使本發明之手動1置,其藉 邊襬動速度與產生的阻力可保持於一致運動装置之左右 健身效果。 ,以達較佳的運動 ^本發明目的之二,在於提供一種手足運 部之擺動玎相反於腳踏桿進行一交叉遁^動骏置,其手 更為順暢。 麵’而使操作上可 需 本發明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手足運 動機構及隊力機構係與座椅分開設置於不_裝置,其傳 柄卸座椅即可直接進行傳動機構與阻力機^側’因此不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發明 一之維修工作 包含有: 種手足運動裝置 後段; 基座,其係具有一前段以及一 1351295 二支臂’係分別左右相對樞設於該基座之前段,並於 該一支臂之樞接侧係各樞設有一凸輪,且該二支臂頂端係 分別設有一踏板,並於該各支臂上係各接設有一擺臂,而 該二支臂係可受其所對應之踏板帶動以分別驅動該各凸輪 與該各擺臂擺動; 一阻力機構,其係設於該基座之前段上,而該阻力機 構係以一從動輪驅動,該從動輪左右兩側之轴心上係各設
有單向轴承,且該一凸輪係各以一傳動皮帶而分別連結 於該從動輪兩側之單向軸承上,俾供該二凸輪受其所對應 之支是帶動時,該二凸輪係可單向驅動該從動輪而連動該 阻力機構以產生一阻力作用;
一座椅’係遠離於該阻力機構而設置於該基座之後段。 劈=者、’㈣各支f末端係各設有1推部,而該各擺 各叫末端^左右相龍設㈣基座之前段,且該 =:頂:係分別形成有一握持部,並於該 係各具有-連接部,而該二連接部係分別盘鳊 :部對應相接,且該二擺臂係分別受其所相接頂 動,而進行一相反於其所相接之支臂的作動方向。|連 而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與優點, 二 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從下述所選 當然’本發明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6 °
細 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排上容許有 說明,並於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Θ , 【實施方式】 1351295 請參閱第1圖至第6圖,圖中所示者為本發明所選用 之實施例結構,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 種結構之限制。 本實施例之手足運動裝置,主要係由一基座1 1、一 右支臂21、一左支臂31、一右擺臂41、一左擺臂5 1、一阻力機構6 1以及一座椅7 1所構成,其中: 該基座1 1,其係具有一前段1 2以及一後段1 3, 而該基座11係由一右支架14與一左支架15所組成, • 且該右支架1 4係間隔對應於該左支架1 5。 該右支臂2 1 ’其中段係樞設於該右支架1 4外侧 上’並於該右支臂2 1與該右支架1 4之樞接内側係更樞 設有一右凸輪22,且該右支臂2 1頂端係設有一右踏板 2 3,該右支臂2 1之末端則延伸設有一第一頂推部2 4,而該右支臂2 1係可受該右踏板2 3帶動以驅動該右 凸輪2 2進行擺動。 該左支臂3 1,其中段係樞設於該左支架1 5外侧 • 上’並於該左支臂3 1與該左支架1 5之樞接内側係更樞 設有一左凸輪3 2 ’且該左支臂3 1頂端係設有一左踏板 3 3,該左支臂3 1之末端則延伸設有一第二頂推部3 4,而該左支臂3 1係可受該左踏板3 3帶動以驅動該左 凸輪3 2進行擺動。 該右擺臂4 1 ’其頂端係形成有一可供人手握持之右 握持部4 2 ’而該右擺臂4 1之末端則利用一右樞軸4 3 而樞接於該基座1 1之右側,並於該右擺臂4 1之末端往 ί S] 1351295 外擴設有一第一連接部4 4,該第一連接部4 4係與該右 支臂2 1之第一頂推部24相接。當該右支臂2 1作動 時,該第一頂推部2 4係可頂推該第一連接部4 4以帶動 該右擺臂4 1進行一相反於該右支臂2 i之作動方向。此 外,該右擺臂4 1末端係再與一右連桿4 5之一端相樞 接,且該右連桿4 5之另一端則樞接有一右曲柄4 6,而 該右曲柄4 6係設於該基座1 1前段一曲柄座^ 6之右侧 上。 該左擺臂51,其頂端形成有一可供人手握持之左握 持部5 2,而該左擺臂5丄之末端則利用一左樞軸5 3而 樞接於該基座1 1之左側,並於該左擺臂5 i之末端亦往 外擴設有一第二連接部5 4,而該第二連接部5 4係與該 左支臂3 1之第二頂推部3 4相接。 當該左支臂3 1作動時,該第二頂推部3 4係可頂推 该第二連接部5 4以帶動該左擺臂5 1進行一相反於該左 支臂3 1之作動方向。該左擺臂5 1末端係再與一左連桿 5 5之一端相柩接,且該左連桿5 5另一端則柩接有一左 曲柄5 6,而該左曲柄5 6係設於該基座1 1前段曲柄座 1 6之左侧上。因此,該左曲柄5 6與該右曲柄4 6係交 互對應δ又置於該曲柄座1 6上,並可呈現如同自行車之雙 曲柄的作動方式。 該阻力機構6 1,其係設於該基座1 1之前段上,且 該阻力機構6 1係可受一從動輪6 2所驅動,於本實施例 中該阻力機構6 1係為一重量輪,並藉由一連動皮帶6 3 1351295 嚆合繞設於該阻力機構6 1與該從動輪6 2上,使得該從 動輪6 2係可連動該阻力機構6 1運轉,並於該連動皮帶 6 3上係壓抵有一迫輪6 4結構,以確保該連動皮帶6 3 之緊度(張力)不易改變。該從動輪6 2兩側之轴心上係 各設有-單向軸承6 5,且該右、左凸輪2 2、3 2係各 以右、左傳動皮帶6 6、6 7而分別連結於該從動輪6 2左右兩側之單向軸承6 5上,於本實施例中,該右、左 傳動皮帶6 6、6 7係以時規皮帶為例,而各傳動皮帶6 _ 6、6 7係以其一端接設於所對應之凸輪2 2、3 2上, 另一端則繞經其同側之單向轴承6 5並受一個以上的惰輪 6 9壓抵,再接設於一拉伸彈簧6 8上,進而固定於該基 座1 1之前段。當該二支臂21、31上之凸輪22、3 2文其所對應之右、左踏板2 3、3 3帶動時,該右、左 凸輪2 2、3 2係分別朝不同方向運轉,並可個別單向驅 動該從動輪6 2而連動該阻力機構6 ;[以產生一阻力作 用。 _ Μ座椅7 1,其係^置於該基座1 1之後段,並遠離 該阻力機構6 1而呈相對設置,而該座椅71係具有一接 設部7 2,且於該基座χ i後段係設有一組裝部i 7,該 座椅7 1係以其接設部7 2而相對組裝於該組裝部1 7 上,且該座椅7 1係可於該組裝部丄7上滑移以調整其組 裝位置。 ^ > 依據本實施例之結構進行使用時,請搭配參閱第2圖 至第4圖,當向前踏下右踏板2 3時,右踏板2 3會帶動 1351295 右支臂2 1頂端向前擺動’並同時使右凸輪2 2向下樞轉 • 偏擺,此時該右凸輪2 2上之右傳動皮帶6 Θ即會受該右 凸輪2 2帶動而驅動該從動輪6 2與該阻力機構6 1運轉 ’並藉該阻力機構6 1所提供之阻力作用,以對使用者產 生運動阻力。 另一方面’請搭配參閱第5圖及第6圖所示,當右踏 板2 3被向前踏下並帶動右支臂2 1頂端向前擺動時,右 支臂2 1末端之第一頂推部2 4即會牽動右擺臂4 1之第 Φ 一連接部4 4向後移動,進而連帶使右擺臂4 1朝向使用 者方向並向後擺動,而右連桿4 5亦同步帶動右曲柄4 6 轉動,且由於右曲柄4 6與左曲柄5 Θ係交互對應並呈對 相設置於曲柄座1 6,此時,左曲柄5 6即會反向轉動並 牵引左連桿5 5帶動該左擺臂5 1向前移動,並帶動左支 臂3 1底端向前擺動,而左支臂3 1頂端則向後擺動,同 樣地使左踏板3 3自然朝向使用者方向並向後移動,而完 成手足交互之整個作動。 籲當然’使用者向前踏下左踏板3 3時,右踏板2 3亦 會朝向使用者方向向後移動,而右擺臂4 ^係遠離使用者 方向向前擺動,且左擺臂5 !則朝向使用者方向向後移動 ;藉此,使用者不斷地往復循環踩踏及擺動雙臂,而可達 到手部及足部的雙重運動效果。 接著請搭配參閱第7〜9圖,其中,當右曲柄與 左曲柄5 6設置於曲柄座χ 6之同一相位時,左曲柄5; 即會同向轉動並牵引左連桿55帶動該左擺臂51向後移
11 1351295 ' 動,並帶動左支臂3 1底端向後擺動,而左支臂3 1頂端 • 則向前擺動,同樣地使左踏板3 3自然遠離使用者方向並 向前移動,並完成手足同步拉伸縮收而呈划船機之作動狀 態者。 由於右、左凸輪2 2、3 2係藉由其同一侧之單向轴 承6 5作用,而可個別單向驅動該從動輪6 2而連動該阻 力機構6 1以產生一阻力作用,因此,可使各支臂2 1、 3 1與各擺臂4 1、5 1其來回擺動速度一樣,且產生之 • 阻力一致,並進而使擺動時之阻力提供可更為順暢;再者 ,本發明更可藉由設計不同凸輪形狀,得到不同皮帶之切 線速度,以達到不同的擺動速度,且本發明僅需調整右連 桿4 5與左連桿5 5之長度,即可調整手腳擺動之行程大 小,並藉此使本發明係可因應於不同人體之尺寸,而自行 進行調整動作。 並由上述實施例的說明可知,本發明之特徵主要在於 雙凸輪的傳動設計,而該二凸輪2 2、3 2係可用以單向 Φ 驅動該從動輪6 2而連動該阻力機構6 1以產生一阻力作 用,且帶動該二擺臂4 1、5 1以及該二連桿4 5、5 5 擺動,而提供使用者手部及足部之複合式運動。 故,本發明具有下列之優點: 1 ·本發明藉由雙凸輪機構設計,而可使本發明之手 足運動裝置之左右邊擺動速度與產生的阻力可保 持於一致,以達較佳的運動健身效果。 2·本發明使手部之擺動可相反於腳踏板進行一交叉 12 1351295 ' 運動,而使操作上可更為順暢。 • 3·由於傳動機構及阻力機構可設計成使用本發明之 基座的前段空間,因此座椅的裝設位置較為自由 ,整體的空間利用性較佳,且當欲進行傳動機構 及阻力機構的維修時,無須拆掉座椅,就可直接 進行維修,維修上更為方便。 4·本發明僅需將右曲柄與左曲柄設置於曲柄座之同 一相位,即可使本發明得進行手足同步拉伸縮收 • 而呈划船機之作動狀態者。 5 ·本發明可藉由設計不同凸輪形狀,得到不同皮帶 之切線速度,以達到不同的擺動速度,且本發明 僅需調整連桿之長度,即可調整手腳擺動之行程 大小,並藉此使本發明係可因應於不同人體之尺 寸與需求,而自行進行調整動作。 以上所述實施例之揭示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 限制本發明,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 # 屬本發明之範疇。 並由以上詳細說明後,係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 發明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 出專利申請。 r S] 13 135129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阻力機構與各凸輪間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凸輪之作動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示 右凸輪於旋擺前之狀態 第4圖係本發明凸輪之作動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示 當右踏板受力並連動右凸輪旋擺時之狀態 第5圖係本發明擺臂之作動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示 當右擺臂於旋擺前之狀態 第6圖係本發明擺臂之作動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示 當右踏板受力並連動右擺臂旋擺時之狀態 第7圖係本發明另一作動狀態示意圖,係用以顯示右 曲柄與左曲柄設置於曲柄座之同一相位時之 狀態 第8圖係本發明之右曲柄與左曲柄設置於曲柄座之同 一相位,而凸輪於進行旋擺前之狀態 第9圖係本發明之右曲柄與左曲柄設置於曲柄座之同 一相位,而凸輪於進行旋擺時之狀態 前段1 2 右支架1 4 曲柄座1 6 右支臂2 1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基座1 1 後段1 3 左支架1 5 組裝部1 7 14 1351295 右凸輪2 2 右踏板2 3 第一頂推部2 4 左支臂3 1 左凸輪3 2 左踏板3 3 第二頂推部3 4 右擺臂4 1 右握持部4 2 右樞轴4 3 第一連接部4 4 右連桿4 5 右曲柄4 6 左擺臂5 1 左握持部5 2 左枢轴5 3 第二連接部5 4 左連桿5 5 左曲柄5 6 阻力機構61 從動輪6 2 連動皮帶6 3 迫輪6 4 單向轴承6 5 右傳動皮帶6 6 左傳動皮帶6 7 拉伸彈簧6 8 惰輪6 9 座椅7 1 接設部7 2 15 i S]

Claims (1)

1351295 十、申請專利範固: .1 ·一種手足運動裝置,包含有: 一基座’其係具有一前段以及一後段; 二支臂’係分別左右相對樞設於該基座之前段, 並於該二支臂之樞接側係各樞設有一凸輪,且該二支 臂頂端係分別設有一踏板,並於該各支臂上係各接設 有一擺臂,而該二支臂係可受其所對應之踏板帶動以 分別驅動該各凸輪與該各擺臂擺動; 鲁一阻力機構,其係設於該基座之前段上,而該阻 力機構係以一從動輪驅動,該從動輪左右兩侧之軸心 上係各設有一單向轴承,且該二凸輪係各以一傳動皮 帶而分別連結於該從動輪兩側之單向軸承上,俾供該 二凸輪受其所對應之支臂帶動時,該二凸輪係可單向 驅動該從動輪而連動該阻力機構以產生一阻力作用· 一座椅,係遠離於該阻力機構而設置於該基座之 後段。 Φ 2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傳動皮帶係為時規皮帶。 3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各支臂末端係各設有一頂推部,而該各擺臂係分別 以其末端而左右相對樞設於該基座之前段,且該各擺 臂之頂端係分別形成有一握持部,並於該二擺臂末端 係各具有一連接部,而該二連接部係分別與該各支臂 之頂推部對應相接,且該二擺臂係分別受其所相接之 [S1 16 1351295 支臂連動,而進行一相反於其所相接之支臂的作動方 向。 4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各支臂末端係分別樞設於一連桿之一端,而該各連 桿的另一端則分別樞設有一曲柄,且該二曲柄係交互 對應並呈對相樞設於該基座前段的一曲柄座上。 5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各支臂末端係分別樞設於一連桿之一端,而該各連 桿的另一端則分別樞設有一曲柄,且該二曲柄係同相 對應並樞設於該基座前段的一曲柄座上。 6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阻力機構與該從動輪係藉由一連動皮帶繞設而可相 互連動’且於該連動皮帶上係壓抵有一迫輪結構。 7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二凸輪上之傳動皮帶係以其一端接設於所對應之凸 輪上,另一端則繞經其同侧之單向轴承並受一個以上 的惰輪壓抵,再接設於一拉伸彈簧上而固定於該基座 之前段。 8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手足運動裝置,其中, 該基座後段係設有一組裝部,而該座椅係相對組裝於 該組裝部上,並可於該組裝部上滑移以調整其組事位 置。 、 m 17
TW97137325A 2008-09-26 2008-09-26 Hands-and-feet exercise apparatus TW201012504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7325A TW201012504A (en) 2008-09-26 2008-09-26 Hands-and-feet exercis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7325A TW201012504A (en) 2008-09-26 2008-09-26 Hands-and-feet exercise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2504A TW201012504A (en) 2010-04-01
TWI351295B true TWI351295B (zh) 2011-11-01

Family

ID=4482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7325A TW201012504A (en) 2008-09-26 2008-09-26 Hands-and-feet exercise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01250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2504A (en)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4808B2 (en) Rear-pedaling standing type bicycle structure
US7896375B2 (en) Arm and leg powered bicycle
US6017295A (en) Recumbent mobile exercise apparatus
US7717448B2 (en) Ratchet-action drive mechanism for human power
US8448969B2 (en) Exercise vehicle with rod steering system
US7846074B2 (en) Recumbent exerciser
US7267639B2 (en) Compound bicycle exercising device
CN105143030A (zh) 用于人供动力的交通工具的推进系统
US20090048077A1 (en) Stationary exerciser
US11459059B2 (en) Stride emulator device
TWI351295B (zh)
RU2372244C2 (ru)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велосипед
CN101721789A (zh) 手足运动装置
TWM281887U (en) Easy-to-pedal bike and its transmission crank
CN202554823U (zh) 座式踏步机
KR100907732B1 (ko) 전신 운동 자전거
TW201336552A (zh) 座式踏步機
JP3111499U (ja) 複合自転車運動装置
TWM577822U (zh) 往復式直線踩踏原動機及含此往復式直線踩踏原動機的自行車
GB2460475A (en) Stationary elliptical exerciser
US20230286609A1 (en) Arm Powered Cycle
JP2022152485A (ja) 駆動補助装置
TWI313183B (zh)
US20230271673A1 (en) Rotary force transfer mechanism
JP3100035U (ja) 上下動クランクを具備する自転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