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3750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37505B
TWI337505B TW96104440A TW96104440A TWI337505B TW I337505 B TWI337505 B TW I337505B TW 96104440 A TW96104440 A TW 96104440A TW 96104440 A TW96104440 A TW 96104440A TW I337505 B TWI337505 B TW I3375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hysical
call
construc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04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2456A (en
Inventor
Kenichi Higuchi
Mamoru Sawahashi
Hiroyuki Atarashi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742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2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37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375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九、發明說明: t發明戶斤屬之技術領域3 發明領域 本發明廣義為有關於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之通道構成方 法,特別是有關於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及實體 通道之構成方法及該等之間的映射關係。 L· Ji 發明背景 習知WCDMA無線介面之通道結構為柔性因應各種服 務提供形態或多呼叫(multi call)(例如聲音啤叫及多媒體呼 叫之同時通信)’而採用實體通道、傳輸通道、邏輯通道之 3階層通道結構。 WCDMA無線介面之協定結構如第1A圖所示,係由第 -層(實體層)、第二層(資料連結層)、第三層(網路層)構成, 在第三層與第三層間之服務存取點中,宕 疋義邏輯通道,在 第二層與第一層間定義傳輸通道。第2層分為進二無線連鲈 之控制之Radio Link Control (RLC)及淮;f-匕 & T, ‘,、線資源之分配 控制專之Media Access Control (MAC)之子居 實體通道係使用實際之無線傳輪路徑,6 之傳輪者,第-層之無線結點(基地台及彳傳輸通道 道係映射至時域、頻域、碼區域上之無線資原)間之傳輸通 傳輸通道如上述係從實體通道提供 /、主為第二展;辟 MAC子層。傳輸通道如第1Β圖所示,化 曰于曰 又1寻輸形雖八来g ,获 由無線介面,分別對哪個資訊如何轉送予以 Ί X 曰 在習知WCDMA無線介面中,具有實現對各使用者分 配個別之通道(DCH : Dedicated Channel)之電路交換型傳輸 之結構(參照立川啓二監修、「W-CDMA行動通信方式」、 pp.97-99)。 又,在基地台之服務區域内之使用者間共有無線資源 而傳送接收之共通傳輸通道中,下行鏈路之廣播通道、呼 叫通道、下行存取通道不具有對應獨立之實體通道之關 係,而皆映射至共通之控制實體通道。 【發明内容】 發明揭示 發明欲解決之問題 另一方面,在使第3世代規格進化之Evolved UTRA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中,由於所有資料皆為 以封包傳輸之傳送之結構,故需重新考慮應用於所有封包 傳輸之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之構成方法及該等間之映射關 係。 又’在Evolved UTRA中’由於應用使用下行鏈路之 OFDM存取,對細胞内之複數不特定或特定使用者進行多 媒體使用者資料之傳送之廣播(播送)/多播(同胞)傳輸,故需 思索考量到進行其信號傳輸之通道的新通道構成方法。 如上述,在習知WCDMA方式使用擴散碼分配方法 中’因同一細胞内之扇區間干擾,引起原本應實現之信號 傳輸特性惡化之情形。 是故,本發明之課題為提供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之傳 1337505 輸通道與實體通道之新構成方法以及該等間之映射關係。 解決問題之方法 為實現上述課題,本發明第1觀點提供一種無線通訊系 統之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 5 具有以下步驟:(a)含有廣播通道、呼叫通道及下行共有通 道作為傳輸通道;(b)含有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下行共有通 道的實體下行共有通道作為實體通道;及(c)在不使用對各 使用者分配之個別通道之情形下,使複數使用者間共有前 述下行共有通道。 10 在較佳之結構例中,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 廣播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廣播通道作為前述實體通 道。 在另一例中,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呼叫通 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呼叫通道作為前述實體通道。 15 當具有獨立之呼叫通道時,宜使用該實體呼叫通道, 在同一基地台管轄之複數扇區間,傳輸同一資訊。藉此, 在行動台中,可進行利用延遲分集之同步合成接收。 又,在另一例中,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下 行共有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之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BMS) 20 通道作為前述實體通道。 當具有獨立之MBMS通道時,宜使用該MBMS通道, 在預定區域内之複數細胞或扇區間,傳輸同一 MBMS資 訊。藉此,在行動台中,可進行利用延遲分集之同步合成 接收。
7 1337505 第2觀點提供無線通訊系統之上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 法。上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係具有以下步驟:(a)含有隨 機存取通道及上行共有通道作為傳輸通道;(b)含有作為映 射前述傳輸通道之隨機存取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隨 5 機存取通道、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上行共有通道之實 體上行共有通道作為實體通道;及(c)在不使用對各使用者 分配之個別通道之情形下,使複數使用者間共有前述上行 共有通道。 發明效果 10 可實現適合所有封包傳輸之無線資源之有效利用。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顯示WCDMA無線介面之協定結構者。 第1B圖係顯示習知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間之映射關係 者。 15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與實體通道之映射關係者。 第3圖係顯示下行鏈路之廣播通道之插入例者。 第4圖係用以說明下行鏈路之呼叫通道之同步合成接 收者。 20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與實體通道之映射關係者。 I:實施方式3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參照附加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 • ο 8 1337505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及實體通道的結構以及該等間之映射關係者。 <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 首先,就通道構成方法作說明。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 5 方法之第1特徵為排除對各使用者分配之個別通道,準備下 行共有通道。藉藉由下行共有通道,使複數使用者間共有 流量資料或上位層之控制信號,而謀求無線資源之有效利 用。 第2特徵為準備獨立之實體廣播通道、實體呼叫通道。 10 又,新設置MBMS通道。 更具體言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具有廣播通道11、 呼叫通道12及下行共有通道13。 廣播通道11為平時將系統固有之系統資訊或細胞、扇 區固有之細胞資訊(扇區資訊)傳送至細胞全體或扇區全體 15 者。 呼叫通道12係以預定之時間間隔通知使用者有通信 者,係平常被傳送至預定位置登錄區域内者。 下行共有通道13係傳送資料或上位層之控制且為複數 使用者間所共有者。 20 另一方面,下行鏈路之實體通道具有引示通道21、實 體廣播通道22、下行同步通道23、實體呼叫通道24、呼叫 指示通道25、實體下行共有通道26、第一層/第二層(L1/L2) 控制通道27、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通道28。 5 者,^通道21係用以傳送通道推定等所用之參考符號 /Μ'行動㈣已預先得知其圖型。 線傳3=道22係實際上使用從基地台至行動台之無 , 碍达上述廣播資訊者。 絲饮I仃同步通道23係、用以進行細胞搜尋或供下行鏈路之 同步者。在下行时通道23中,傳送含 乂進仃符波同步、無線訊框同步' 複數Μ之細胞群之識別之任—個以上的資訊3=有 10 實體呼叫通道24係傳送對存在於呼叫區域内之行動台 通道通知有通信之信號者。 呼Η指示通道25係傳送用以指示傳輸(多工)呼叫通道 之無線資源的信號者。隨著此呼叫指科道之傳送,傳送 實體呼叫通道。 實體下行共有通道2 6係用以傳送流量資料(使用者資 15料)或上位層之控制信號者。 2〇 L1/L2控制通道27係附帶於實體下行共有通道%之控 制通道,其係用以傳送有關第一層、第二層之控制信號者。 傳送應用連結適應時之調變方式、應用顯示編碼率等之資 訊之控制位元、拚合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再傳 送控制)時所用之ACK/NACK之再傳送控制位元或顯示應 用封包排程時之無線資源之分配資訊的控制位元等。 定區域内之特定 傳送使用者資料 MBMS通道28係對含有複數細胞之一 多數(多播)或不特定多數(廣播)之終蠕機, 者0
〔S 10 1337505 如此,與習知進行電路交換型之傳輸之無線通訊系統 不同,不使用對各使用者排他分配之個別通道。流量資料 及上位層之控制信號皆以下行共有通道26傳送。 舉例言之,在某一使用者於網際網路上之某一首頁存 5 取,下載該首頁之時間點,於行動台與基地台間產生通信, 而在叫出首頁之期間未進行基地台一行動台間之通信。在 習知電路交換型個別通道中,只要連接者未切斷連接,即 使無實際之通信,仍佔據通道,無線資源之利用效率差。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以共有通道傳輸,在使用者對 10 首頁之下載完畢之時間點,開放通道,而可對其他使用者 分配。因而,提高無線資源之利用效率。 <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之映射> 接著,說明上述構成方法之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間之 映射關係。 15 (廣播通道之映射) 廣播通道II映射至定義為預先決定之獨立無線資源之 實體廣播通道22。此實體廣播通道22以固定之資料速率, 將廣播資訊傳輸至覆蓋範圍(扇區、細胞等)全體。 實體廣播通道丨2需在無事前之控制資訊下,為細胞(覆 20 蓋範圍)内之所有使用者所接收。是故,將所有使用者已知 之無線資源獨立分配作為實體廣播通道21,將廣播通道II 映射至此實體廣播通道,而實現無線資源。 第3圖係顯示實體廣播通道21之配置例。舉例言之,於 以20個子訊框構成之各訊框設置第丨個及第11個無線資源 11 1337505 作為實體廣播通道21,於此無線資源映射作為傳輸通道之 廣播通道11。 此外,廣播通道構造成可從各扇區傳送扇區固有之資 訊為一般,依廣播資訊之類別不同,亦有在複數細胞、扇 5 區間共通者。舉例言之,從核心網路對行動台之系統資訊 或有關於通道結構之資訊即是如此。是故,廣播通道在複 數細胞或扇區中,傳送同一信號亦可。因此,利用此性質, 使用OFDM無線存取時,亦可使用延遲分集法,將相同信 號傳送至各扇區,以使行動台將同一基地内之複數扇區之 10 信號合成接收。 (呼叫通道之映射) 呼叫通道12映射至定義為預先決定之獨立無線資源之 實體呼叫通道24。 實體呼叫通道12係為通知某一使用者有通信,而將資 15 訊傳輸至預定之呼叫範圍内者,預定呼叫範圍内之所有使 用者需接收。 再者,呼叫通道在預定呼叫範圍内所含之複數細胞或 扇區,傳送相同之信號。是故,利用此特質,使用OFDM 無線存取時,使用延遲分集法,將相同信號傳送至各扇區, 20 以使行動台將同一基地台内之複數扇區之信號合成接收。 第4圖係用以說明實體呼叫通道24之同步合成接收 者。基地台30所管轄之細胞分割為扇區1、扇區2、扇區3。 從基地台30向各扇區傳送之同一實體呼叫通道30在多路徑 傳播,而到達行動台40。此時,進入OFDM信號之循環字 12 1337505 首長之延遲時間以内之複數扇區之信號在行動台40中同步 合成接收。即,藉接收以更多之路徑傳播之同一信號,可 提高推定之確立,而可實現接收信號之高品質化。 為實現此種OFDM無線存取之同步合成接收,需從各 5 細胞傳送具有同一傳送格式之呼叫信號。換言之,與其他 需傳送各扇區固有之信號之實體通道區別,而需另外定義 將向複數扇區傳送呼叫之實體通道。 是故,設定實體呼叫通道24作為獨立無線資源,實現 從各扇區將同一信號傳送至複數扇區内。 10 此外,呼叫通道之另一映射方法亦可為映射至實體下 行共有通道26。此時,實體呼叫通道24進行未定義且映射 至實體下行共有通道26之呼叫通道的同步合成接收時,進 行調整,而使分配有呼叫通道之實體下行共有通道之傳送 格式暫時相同即可。 15 (下行共有通道之映射) 下行共有通道13依傳送之流量之類別,映射至實體下 行鏈路共有通道(單播傳輸)或MBMS通道28(廣播/多播傳 輸)。 進行特定使用者之流量資料或控制資訊之傳送時, 20 即,進行單播傳輸時,考量各使用者之傳播通道狀態,進 行對各使用者分配無線資源之封包排程,藉此,得以提高 各細胞之通量。是故,藉設置在下行鏈路複數使用者可共 用之實體通道之實體下行共有通道26,可實現細胞全體之 通量。 13 另一方面,當進行傳送對預定範圍内之不特定多數或 特定多數之使用者之流量資料之廣播或多播傳輸時,對預 定範圍内之複數細胞、扇區傳送同一信號。在行動台,以 多路徑傳播,接收複數從複數細胞或扇區傳播之同一内容 之信號。與呼叫通道同樣地,使用OFDM無線存取時,進 入OFDM信號之循環字首長之延遲時間内之複數細胞(扇區) 的信號可被合成接收(同步合成接收),而可實現高品質化。 為實現此高品質化,與其他需傳輸各扇區固有之信號 之其他實體通道區別,而需準備對複數扇區之同一信號傳 送用之實體通道。是故,為實現0FDM無線存取之同步合 成接收,δ又疋MBMS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 Service) 通道,而可將同一MBMS信號傳送至各細胞。結果,在行 動台中,可實現複數扇區之MBMS信號之同步合成接收。 (呼叫指示通道之構成方法) 呼叫指不通道為傳送指示所傳輸(多工)之無線資源之 信號的通道。隨著此呼叫指示通道之傳送,傳送實體呼叫 通道。 再者’呼叫指示通道與呼叫通道同樣地,在預定範圍 内所含之複數細胞或扇區中,傳送同—信號。是故,利用 此特質’使肋FDM無線存取時,若使用延遲分集法,將 同-信號傳送至各扇區,錢行動台接收合㈣一基地台 内之複數扇區域之信號時,可實現同步合成接收之高品質 化。 為實現此種OFDM無線存取之同步合成接收 ,需從各 1337505 細胞傳送具有同一傳送格式之呼叫指示資料。換言之,與 其他需傳送各扇區固有之信號之實體通道區別,而需另外 定義向複數扇區傳送同一呼叫指示之實體通道。 是故,設定呼叫指示通道25作為獨立無線資源,而實 5 現從各細胞將同一信號傳送至複數扇區内。 此外,呼叫指示資料之另一傳送方法使用L1/L2控制通 道27來傳送亦可。此時,呼叫指示通道25進行未定義且映 射至L1/L2控制通道27之呼叫通道之同步合成接收時,進行 調整,而使分配有呼叫通道之L1/L2控制通道之傳送格式暫 10 時相同即可。 接著,就上行鏈路作說明。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上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及實體通道之結構及該等間之映射關係者。 <上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 15 上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之第1特徵為排除對各使用 者分配之個別通道,準備上行共有通道。藉由上行共有通 道,使複數使用者間共有流量資料或上位層之控制信號, 而謀求無線資源之有效利用。 更具體言之,上行鏈路之傳輸通道包含隨機存取通道 20 51及上行共有通道52。 隨機存取通道51係傳送各使用者最初進行上行鏈路之 確立的隨機存取信號者。 上行共有鏈路52係傳送流量資料或上位層之控制信 號,為複數使用者所共有者。
15 337505 另一方面,上行鏈路之實體通道包含引示通道61、上 行同步通道62、實體隨機存取通道63、實體上行共有通道 64、第一層/第二層(L1/L2)控制通道65。 引示通道61傳送用於通道推定等之參考符號。 5 上行同步通道62係傳送用以進行傳送時間控制之同步 信號,以使上行鏈路之複數使用者之接收時間作為循環字 首以内之誤差者。 實體隨機存取通道63傳送上行鏈路之使用者隨機存取 時之信號。 10 L1/L2控制通道64傳送與第一層、第二層相關之控制信 號。 如此,與習知進行電路交換型之傳輸之無線通信系統 不同,使用者不使用個別之通道之情形下,而以上行共有 通道64傳送流量資料及上位層之控制信號,因而,藉複數 15 使用者共有使用共通之無線資源,可謀求無線資源之有效 利用。 <上行鏈路之傳輸通道及實體通道之映射> 接著,說明上述構成方法之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間之 映射關係。 20 (隨機存取通道之映射) 隨機存取通道係用於在上行通信最初確立鏈結,係用 以進行(1)確立鏈結之控制資訊之傳送、(2)在後續之共有資 料通道中,傳送資料所需之預約資訊(大略之資料量、必要 品質、容許延遲量等)之傳送、(3)用以進行上行鏈路之傳送 16 1337505 時間控制之接收時間測量等。 再者,由於此通道為各使用者開始獨立傳送者,故有 使用者間之信號衝突之可能性。因而,對進行排程而使複 數使用者之信號不致衝突的實體共有通道之信號而言,在 5 避免因隨機存取通道之干擾造成之特性惡化上亦為重要之 通道。 是故,藉設置獨立資源作為實體隨機存取通道,產生 衝突者僅止於複數使用者之實體隨機通道間。結果,可抑 制因衝突造成之上行實體共有通道之特性惡化。即,基台 10 地在不考慮隨機存取之影響下,可對各扇區進行上行實體 共有通之排程,而可維持通信品質。 (上行共有通道之映射) 上行共有通道用於傳輸流量資料及上位層之控制資 訊,傳輸層之上行共有通道52映射至實體層之上行共有通 15 道65。 為使可使用者可傳送流量資料或控制資訊,考慮各使 用者之傳播通道狀態,進行進行對各使用者分配無線資源 之封包排程,可提高各細胞或扇區之通量。因而,藉設置 複數使用者可共有實體通道之實體共有通道65,可實現上 20 行鏈路之通量之改善。 (上行同步通道之構成方法) 上行同步通道係在使用循環字首之上行鏈路存取中, 進行上行鏈路之信號的傳送時間控制,以使複數使用者之 接收時間誤差在循環字首長以下且用以測量接收時間誤差 17 337505 之信號。因而,對基地台及行動台而言為已知之參考符號。 因而,在實體通道中,在未定義同步通道之情形下,接收 時間誤差之測量亦可使用同樣已知之參考信號之引示通 道。 5 如以上所述,以實施形態之通道構成方法及映射關 係,可進行適合所有封包傳輸之無線資源利用效率高之信 號傳輸。 本國際專利申請案係主張2006年2月8日提出申請之曰 本專利申請2006-031745號之優先權者,於此沿用 10 2006-031745號之所有内容。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係顯示WCDMA無線介面之協定結構者。 第1B圖係顯示習知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間之映射關係 者。 15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與實體通道之映射關係者。 第3圖係顯示下行鏈路之廣播通道之插入例者。 第4圖係用以說明下行鏈路之呼叫通道之同步合成接 收者。 20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下行鏈路之傳輸通道 與實體通道之映射關係者。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廣播通道 13...下行共有通道 12.. .呼叫 21...引示通道 18 1337505 22...實體廣播通道 40...行動台 23...下行同步通道 51...隨機存取通道 24...實體呼叫通道 52...上行共有通道 25...呼叫指示通道 61...引示通道 26...實體下行共有通道 62...上行同步通道 27...第一層/第二層(L1/L2)控制 63...實體隨機存取通道 通道 64...實體上行共有通道 28...MBMS 通道 65.··第一層/第2層(L1/L2)控制 30...基地台 通道 19

Claims (1)

133750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具有以 下步驟: 含有廣播通道、呼叫通道及下行共有通道作為傳輸 5 通道; 含有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下行共有通道的實體下 行共有通道作為實體通道;及 在不使用對各使用者分配之個別通道之情形下,使 複數使用者間共有前述下行共有通道。 10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 輸通道之廣播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廣播通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廣播通道在同一基地台管轄 15 之複數扇區間,傳輸同一廣播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通訊系統 之下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 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呼叫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 實體呼叫通道。 20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傳輸通道之呼叫通道映射至前述 實體下行共有通道。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或第5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 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呼叫通道在同一基
20 1337505 地台管轄之複數扇區間,傳輸同一呼叫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輸 通道之呼叫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呼叫通道、及傳 5 輸用以指示映射有該實體呼叫通道之無線資源上之位 置的呼叫指示資訊的獨立呼叫指示通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呼叫指示通道在同一基地台管轄 之複數扇區間,傳輸同一資訊。 10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 輸通道之下行共有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之多媒體廣播 多播服務(MBMS)通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15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MBMS)通 道在預定區域内之複數細胞或扇區間,傳輸同一MBMS 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傳送參考符號之 20 引示通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同步通道,該同 步通道係傳送具有用以進行符號同步、無線訊框同步、 細胞之識別或含有複數細胞之細胞群之識別的任1個以 21 上之資訊的信號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傳送具有有關第 一層、第二層之控制資訊之信號的第一層/第二層控制 通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下行鏈路之通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 輸通道之呼叫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呼叫通道、及 傳送具有有關第一層、第二層之控制資訊之信號的第一 層/第二層控制通道,且以前述第一層/第二層控制通道 傳輸顯示映射有前述實體呼叫通道之無線資源上之位 置的呼叫指示資訊。 15. —種無線通訊系統之上行鏈路之通道構成方法,具有以 下步驟: 含有隨機存取通道及上行共有通道作為傳輸通道; 含有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道之隨機存取通道之獨 立無線資源的實體隨機存取通道、作為映射前述傳輸通 道之上行共有通道之實體上行共有通道作為實體通 道;及 在不使用對各使用者分配之個別通道之情形下,使 複數使用者間共有前述上行共有通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上行鏈路之 通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作為映射前述 傳輸通道之隨機存取通道之獨立無線資源的實體隨機
10 15
存取通道。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上行鏈路之 ,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用以傳送參考 付號之引示通道。 18·如申請專鄕圍第15項之無料㈣狀上行鍵路之 2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傳送具有有關 層、第二層之控制資訊之信號的第-層/第二層控 制通道。 曰又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無線通㈣統之上行鍵路之 通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傳送用以進行 上仃鏈路之使用者之信號傳送時間控制之信號的同步 通道。 20.如申請專利範m第〗5項之無線通訊系統之上行鍵路之 通道構成方法,其中前述實體通道更含有収傳送參考 苻號之引示通道,將該引示通道作為用以進行上行鏈路 之使用者之仏號傳送時間控制的信號來使用。 23
TW096104440A 2006-02-08 2007-02-07 Uplink and downlink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74245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1745A JP4711844B2 (ja) 2006-02-08 2006-02-0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リンクのチャネル構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2456A TW200742456A (en) 2007-11-01
TWI337505B true TWI337505B (zh) 2011-02-11

Family

ID=3834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4440A TW200742456A (en) 2006-02-08 2007-02-07 Uplink and downlink channe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018896B2 (zh)
EP (2) EP2670066B1 (zh)
JP (1) JP4711844B2 (zh)
KR (1) KR20080102148A (zh)
CN (1) CN101416425A (zh)
BR (1) BRPI0707603A2 (zh)
ES (2) ES2594861T3 (zh)
HU (1) HUE030039T2 (zh)
RU (1) RU2426235C2 (zh)
TW (1) TW200742456A (zh)
WO (1) WO20070915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78059A (en) * 2007-02-13 2012-12-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etection and efficient use of broadcast-only modes of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on
US8155013B2 (en) * 2007-11-02 2012-04-10 Ntt Docomo, Inc. Synchronized multi-link transmission in an ARQ-enabled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JP2009147537A (ja) * 2007-12-12 2009-07-02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JP5145294B2 (ja) * 2008-09-22 2013-02-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1689597B1 (ko) * 2009-02-09 2016-1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mimo 시스템에 있어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US20110013574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Chia-Chun Hsu Method of Handling Unicast Transmission o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ubfram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IT1401745B1 (it) * 2010-07-30 2013-08-02 Sisvel Technology Srl Metodo di comunicazione bidirezionale in un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mobile cellulare e relativa rete di telecomunicazioni
MX2012010072A (es) 2010-10-28 2012-09-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control.
US8792369B2 (en) * 2011-05-02 2014-07-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setting a mobile node specific cyclic prefix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US9338775B2 (en) * 2012-05-31 2016-05-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control signa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582024B (zh) * 2012-08-06 201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网络系统及终端
KR101995266B1 (ko) 2012-08-17 2019-07-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051254A1 (ko) * 2012-09-28 2014-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89279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aging in a beam 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003405A1 (en) * 2013-06-26 2015-01-01 Mediatek Inc. Enhanced Broadcast Channel for Primary System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in OFDM/OFDMA Systems
WO2015115960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erformance control
CN108370556B (zh) * 2015-12-16 2021-11-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寻呼无线设备
KR102313906B1 (ko) * 2016-05-13 2021-10-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상향링크 drs를 위한 자원의 설정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서브프레임/슬롯의 타입을 지시하는 지시자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하향링크 심볼의 개수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665990B1 (en) 2017-08-11 2023-07-19 ZTE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paging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4830B1 (en) 1998-06-15 2003-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ast base synchronization and sector identification
CA2397398C (en) * 2000-01-14 2007-06-1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selectively sized data transport blocks
US7266107B2 (en) * 2000-11-23 2007-09-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a common channel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77585B (en) * 2001-07-06 2005-08-24 Ipwireless Inc Communication resource access request
MXPA05001325A (es) * 2002-08-01 2005-04-2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odo para coordinar ocasiones de paginacion sobre un canal de paginacion comun.
KR20040016540A (ko) 2002-08-17 2004-02-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04028174A1 (en) * 2002-09-23 2004-04-01 Lg Electronics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cheme for provid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s (mbms)
TWI259731B (en) * 2002-09-26 2006-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for providing fast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72898B2 (en) * 2002-12-11 2008-05-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th loss measureme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0943901B1 (ko) * 2003-08-19 2010-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무선 프로토콜 엔터티 공유방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14821A (ja) 2007-08-23
KR20080102148A (ko) 2008-11-24
CN101416425A (zh) 2009-04-22
EP1983664B1 (en) 2016-07-13
EP1983664A1 (en) 2008-10-22
JP4711844B2 (ja) 2011-06-29
WO2007091546A1 (ja) 2007-08-16
ES2594861T3 (es) 2016-12-23
ES2592330T3 (es) 2016-11-29
BRPI0707603A2 (pt) 2011-05-10
EP2670066B1 (en) 2016-06-29
US20100165873A1 (en) 2010-07-01
EP1983664A4 (en) 2013-08-07
EP2670066A1 (en) 2013-12-04
US8018896B2 (en) 2011-09-13
RU2426235C2 (ru) 2011-08-10
TW200742456A (en) 2007-11-01
RU2008135040A (ru) 2010-03-20
HUE030039T2 (hu) 2017-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7505B (zh)
CN101146337B (zh) 新接入节点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统
US8259636B2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US9025520B2 (en) Apparatus supporting an MBMS service
WO2015180551A1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163278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US9137671B2 (en) Synchronisation method between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KR101334824B1 (ko) Mbsfn 방식으로 mcch 제어 시그널링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538640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WO2007098704A1 (fr) Système de relais et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attribution de bande passante et de transmission
JP2009524313A (ja) 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の擬似同期伝送
WO2008050467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JP519120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CN10303752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公共控制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TW200807938A (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O2013159437A1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TW200830768A (en) A base station, relay station, and method of bandwidth allocation
CN10365037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m2m测距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40034097A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TW201019749A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ast network entry and re-entry i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JP512262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下りリンクの信号を送信する基地局
CN115211170A (zh) 用于侧链路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8401265A (zh) 一种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随机接入控制方法
KR20140079523A (ko)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를 위한 분산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