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20273B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20273B
TWI320273B TW092112325A TW92112325A TWI320273B TW I320273 B TWI320273 B TW I320273B TW 092112325 A TW092112325 A TW 092112325A TW 92112325 A TW92112325 A TW 92112325A TW I320273 B TWI320273 B TW I3202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physical layer
channel
re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2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2740A (en
Inventor
P Mohanty Bibhu
I Gurelli Mehmet
A S Esteves Eduard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fil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0412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2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20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202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8Locating faults in cables, transmission lines, 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04B7/212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Description

1320273 玫、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及較具體地係關於無 本發明一般係關於資料通信範圍 線資料通信β 【先前技術】 在一資料通系統中’較具體地係一無線資料通信系統 中’資料封包遺失有各種理由包括不良的通道條件。在兩 用戶之間資料通信可通過一些協定層用於確保適當的資料 流過該系統,同時各層附加一些功能至從源用戶至目的地 用戶的資料封包輸送。資料適當運送至少一方面可確保經 由一系統檢查各資料封包的錯誤,及如果接收的資料封包 中偵測到錯誤,便自動請求重發同一資料封包(ARQ機構) 。不同協定層可使用獨立ARQ機構用於流動相對用戶之間 的資料。資料封包係依順序從—協定層運送至另一層。執 行順序遵送為在一時間内將一串資料封包中的一組資料封 包從一協足層傳送至另一層。一組資料封包可不傳送直到 較低協定層完成該組刪除資料封包的重發處理。重發一刪 除資料封包的重發申請可重複許多次或可以重發許多次直 到目的地正確地收到該刪除的資料封包。結果,一協定層 的重發處理使系統中不同協定層的資料流動減慢。同時, 較高狀層提早申請重發該組中的所有資料封包包括在較 低層成功接收的資料封包,如果資料從—協定層緩慢流至 另-層便造成非常沒有效率的通信資源的使用。因而,蜮 少因經過空氣鏈而刪除的較低層封包損失變為重要,如果 85262 • 6 - 1320273 發生封包損失,便要儘量減少多重重發的延遲。所以,用 於端對端資料封包運送的A R Q機構必須考慮由較低協定層 嘗試重發數及因該重發造成延遲之間的平衡。 要解決這些及其他問題,需要一種方法及裝置有效控制 通信系統的資料流量。 【發明内容】 經過不同協定層的資料效率通信的一種系統及各種不同 方法及裝置。配置一種控制及收發器系統用於決定一資料 率控制(DRC)值及容許發射一最大數量的時隙用於發射一 實體層的資料封包。在偵測一正常發射終止之後調整解 碼限值用於解碼一正確認信息,及使用調整限值重複解碥 確認通道。根據是否重複解碼確認通道產生一負確認信息 ,至少一次以上重發實體層資料封包。重發係根據基地台 及行動台之間通信產量調整。 【實施方式】 、’v«之,本發明的各特徵提供有效使用通信系統的通信資 源藉由根據重複解碼先前接收的確認通道訊號有效決定需 要於正向鏈再次發射實體層的資料封包。重複解碼方法包 括使用不同解碼限值。然後,實體層資料封包的重發包括 暫時分集的使用。暫時分集發射的各種技術為大家所熟 知。本文所舉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示範性具體實施例的環境 均為數位播線資料通信系統。雖然在此環境下使用本發明 有許多優點,但是本發明的不同具體實施例可與不同的環 境或結構相結合。一般而言,本文說明的各種系統均可使 85262 1320273 用軟體控制型處理器、積體電路或離散邏輯構成。本中請 書所提及的資料、說明、指令、資訊、訊號、符號及晶片 以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粒子、光場或粒子或其組 合來表示較為有利。另外,每個方塊圖中所示的方塊均可 代表硬體或方法步驟。 較具體,包含本發明的各種不同具體實施例的一無線通 信系統能根據分碼多存取(CDMA)技術操作,該技術已在電 信工業協會(TIA)及其他標準組織出版的各種標準中揭露 及說明。該等標準包括TIA/EIA-95標準、TIA/EIA-IS-2000 標準、IMT-2000標準、UMTS及WCDMA標準,全部以提 式方式併入本文。在“TIA/EIA/IS-856 cdma2000高速率封包 資料空氣介面規格”中也詳細說明一種資料通信系統,該規 格以提及方式併入本文。該標準的複印本可經由存取WWW 的位址:http://www.3gpp2.org.成寫信至TIA的標準及技術 部,2500 Wilson Boulevard, Arlington, VA 2220 1,USA而獲 得。該標準一般稱為UMTS標準,以提及方式併入本文,可 洛 3GPP 支援辦公室,650 Route des Lucioles-Sophia Antipolis, Valbonne-France獲得。 圖1顯示一通信系統100的總方塊圖能根據任何分碼多存 取(CDMA)通信系統標準操作並包含本發明的各具體實施 例。通信系統100用於資料,或資料及聲音通信。一般, 通信系統100包括一基地台101提供通信鏈介於許多行動台 之間,如行動台102-104,及行動台102-104及一公共交換電 話及資料網路105之間。圖1的行動台表示資料存取終端機 85262 1320273 (AT)及基地台表示資料存取網路(AN)並不背離本發明的主 要範圍及各優點。基地台1 〇 1包括一些組件如一基地台控制 器及一基地收發器系統。為了簡化,圖中未顯示這些組件 。基地台101通信其他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6 0。行動交換 中心(未顯示)可控制本通信系統10 0的各操作特徵及經其間 連線199通信網路105及基地台101及160。基地台1〇丨經一發 射自從基地台101的正向鏈訊號通信位於其範圍内的各行 動台。以行動台102-104為目標的各正向鏈訊號集合形成_ 正向鏈訊號106。接收正向鏈訊號106的各行動台1〇2_1〇4解 碼正向鏈訊號106以抽取接收資訊。基地台160也經—發射 自基地台16 0的正向鏈訊號通信位於其範圍内的各行動台 。行動台102-104經相對反向鏈通信基地台1〇1及16〇。各反 向鏈由一反向鏈訊號維持’如反向鏈訊號107_109分別用於 行動台102-104。反向鏈訊號107-109,雖然目標為一基地台 ,也可以在其他基地台接收。 基地台101及160可同時通信一共同的行動台。例如,行 動台102在基地台1 〇 1及160的附近’便可維持與兩基地台 101及160通信。在正向鏈上’基地台ι〇1在正向鏈上發射訊 號106,及基地台160在正向鏈上發射訊號161。在反向鏈上 ,行動台102在反向鏈上發射反向鏈訊號1〇7由基地台1〇1及 160接收。為了發射—資料封包至行移動台1〇2,選擇基地 台101及160之一以發射該資料封包至行動台1〇2。在反向鏈 上,基地台ιοί及16〇嘗試解碼及發射自行動台1〇2的交通資 料。反向及正向鏈的資料率及功率位準根據基地台及行動 85262 -9- 不5 ]通道條件維持。反向鏈通道條件與正向鏈通道條件 術同反向及正向鍵的資料率及功率位料Θ。熟悉本技 者衣如在—期間内通信的資料量係根據通信資料率而變 J 匕 〇 特 |ΪΛ- 3S >_ ^ w在TBJ為料率接收的資料比同期間低資料率接收 的資料费客。s —π尺夕另外,用戶之間的通信率也會變化。接收器 在高通信資料率接收的資料比同期間低通信率接收的資料 更多。另外,如果一資料封包的通信需要一個以上的發射 貝·!期間内通信的有效資料量減少。所以,一行動台及一 也σ之間的通信產量根據通道條件隨時改變。根據本發 月的一或更多特徵,有效使用通信系統100的通信資源藉由 根據基地台及行動台之間的通信產量,在偵測遣失資料封 ^之後,決定需要再次發射實體層的資料封包而達成。 根據本發明的各種特徵,通信系統1〇〇中,根據是否決定 —源用戶及一目的地用戶之間的通信產量大於產量限值, 在偵測資料損失後至少再一次重發損失資料封包。源用戶 為基地台,如基地台1〇1或160,及目的地用戶為任何行動 台102-104。在建立正向通信後,資料封包的損失由行動台 偵測。正向鏈通信產量可利用通偉資料率,、通信速率,源 ,用戶及目的地用戶之間重發次數,或其組合決定。重發包 括使用發射分集。另外,重發接收包括接收分集。如果產 量南於限值,由於較佳產量通道條件經由重發接收遺失資 料封包的可能性較高。所以,如果由於產量高於限值失敗 而不發生重發,則通信資源因有效使用而保留。另外,如 果發生重發,各協定層的資料流動延遲由於較佳產量通道 85262 •10· 1320273 條件期間按時成功接收遗失資料封包而減少。 圖2顯示根據一使用正向鏈通信通道結構的具體實施例 的正向通道結構200。正向通道結構200包括一導引通道201 ,一中存取控制(MAC)通道202,一交通通道203及一控制 通道204。MAC通道202包括一反向活動通道206及反向功率 控制通道207。反向活動通道206用於表示反向鏈的活動量 。反向功率控制通道207用於控制行動台能在反向鏈發射的 功率。 圖3顯示根據一使用正向鏈通信通道結構的具體實施例 的反向通道結構300。反向通道結構3〇〇包括一存取通道350 及一交通通道301。存取通道350包括一導引通道351及一資 料通道353。交通通道301包括一導引通道304,一 MAC通道 303 ’ 一確認(ACK)通道340及一資料通道302。MAC通道3 03 包括一反向鏈資料率符號通道3〇6及一資料率控制通道 (DRC)3 05»反向速率符號通道3 〇6用於表示行動台目前發射 的速率。資料率控制(DRC)通道305表示一行動台能接收的 正向鏈資料率。例如,DRC值〇 X 3表示資料率153.6 kbps。 另外’系統要求一預定及有限的實體層資料封包可能發生 的重發次數。例如,資料率為153.6 kbps,系統容許初發射 後高達3次重發相同資料封包,達成總共4次發射。如果實 體層資料封包在初發射後未適當解碼,如反向鏈ACK通道 340所示,發射器須再傳送相同封包一次。重發可連續達3 次。如果資料率為153.6 kbps,發射器不能發射相同封包超 過4次,一次初發及3次重發。aCk通道3 4〇用來作是否接收 85262 -11 · 1320273 的實體層資料封包己經在行動台成功解碼的通信。如果, 一資料封包遺失,既使在最大容許重發之後,在根據本發 明的各特徵的通信系統100中,根據是否決定的行動台及服 務基地台之間通信鏈產量大於產量限值,至少可以再一次 重發該遺失的資料封包。 ACK通道340由一行動台發射。ACK通道340上的發射表 示一負確認(NAK)或一正確認(ACK)。行動台發射一NAK信 息如由一單NAK位元所示至服務基地台直到接收的實體層 資料封包成功解碼。在最大容許重發次數之前實體層資料 封包成功解碼。如果資料封包正確解碼,行動台傳送一 ACK 信息如由一單ACK位元於ACK通道340所示至服務基地台 。八(:反通道340使用二元相位移動鍵(8?8尺)調變發射一正調 變符號用於一正確認及一負調變符號用於一負確認。在一 IS-865標準所述的發射器中,ACK/NAK位元傳遞及重複經 一 BPSK調變器。BPSK調變器調變該ACK/NAK位元,及形 成訊號為根據分配Walsh碼涵蓋的Walsh。在一具體實施例 中,接收ACK通道340的訊號以比較一正及負電壓限值。如 果接收訊號量符合正電壓限值,認為ACK通道340上收到一 ACK信息。如果該訊號量符合負電壓限值,認為ACK通道 340上收到一 NAK信息。 參考圖4說明ACK通道340的解碼。形成訊號比較一正限 值40 1及一負限值402。如果接收訊號高於正限值40 1,認為 ACK通道340上收到一 ACK信息如果接收訊號低於負限值 402,認為ACK通道340上收到一NAK信息。正及負限值401 85262 -12- 1320273 及402並不同值。因而,在正及負限值401及402之間產生一 刪除區403。如果形成的解調訊號落入該刪除區403,接收 基地台不能決定是否一 ACK或NAK位元已從行動台的ACK 通道340發射。 如果接收的ACK通道340訊號位於刪除區403,ARQ機構 便有一些問題。如果刪除被認為一 ACK,而事實上為一 NAK 從行動台發射,基地台便停止實體層資料封包剩餘的最大 容許重發次數。結果,行動台不接收實體層資料封包及依 賴較高階協定層的重發機構,如一無線電鏈協定層(RLP) ,以回收該遺失資料封包。不過,資料封包接收延遲及通 信資源利用在RLP層比實體協定層較高。測量的系統品質 之一為適當及準時運送資料封包至行動台的準確性。為了 避免該問題,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解碼ACK通道的方法偏 向偵測一 NAK以解釋刪除作為一 NAK。如果行動台事實上 已發射一 ACK及服務基地台偵測一刪除,解釋該刪除作為 一 NAK容許該基地台繼續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至少剩餘次 數中的一次,而事實上並不需要任何資料封包重發。該種 重發,既使不需要,事實上利用資料封包運送的小延遲達 到通信資源有效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在最後容許重發後不能適當接收 實體資料封包後,改變限值40 1及402以減少一刪除的偵測 。在改變至少一限值後,先前接收ACK通道340的訊號重新 檢查以決定是否偵測ACK信息。如果仍然偵測NAK,嘗試 在最大容許重發次數外再一次重發實體層資料封包。熟悉 85262 -13- 1320273 本技術者會明了,根據行移動台申請的資料率,重發包括 類似原來發射的多時隙。在額外重發嘗試後,根據最近接 收的資料再次決定資料率申請信息。額外重發使用的時隙 數根據最近接收的資料而不同。 兩端點之間的資料流量經由數個協定層控制。圖5顯示用 於控制兩端點之間的資料流量的協定層疊500的例子。例如 ’一端點為源經網路105連接網際網路.另一端點為資料處 理器如’一電腦搞合至一行動台或結合行動台。協定層叠 5 00具有數個其他層或各層具有數個子層。為了簡化,協定 層的詳細堆疊並未顯示。協定層疊5〇0根據從一端點至另 一端點的資料連接中資料的流量堆疊。在頂層,一 TCP層 501控制TCP封包506。TCP封包506由較大的應用資料信息/ 封包產生。應用資料分割成數個TCP封包506。應用資料包 括文件信息資料,視訊資料,圖像資料或音訊資料。TCP 封包506的大小每次不同。網際網路協定層(Ip)5〇2,附加一 標頭於TCP封包506以產生資料封包507。標頭包括其他埸 以外的一目的地位址用於適當傳遞封包至該適當目的地節 點°在點對點協定(PPP)層503,ppp標頭及標尾資料係附加 於資料封包507以產生資料封包5〇8。PPp資料識別點對點連 接位址用於適當傳遞資料封包從一源連接點至一目的地連 接點。PPP層503傳遞資料用於一以上連接不同埠的TCP協 定層。 一無線電鏈協定(RLP)層504提供一重發機構及經空氣回 收刪除的資料封包。雖然TCP具有一重發系統用於可靠傳 85262 -14· 1320273 送資料,資料封包經空氣遺失率造成TCP性能全面不良。 完成低層RLP機構有效降低TCP層的TCP封包遺失率。在 RLP層504,資料封包508分割成數個RLP封包成為一組的 RLP封包509Α-Ν°ΚΧΡ封包組509A-N的各RLP封包獨立處理 及分配一序號。序號附加在各RLP封包的資料用於識別RLP 封包組509Α-Ν的RLP封包。RLP封包組509Α-Ν的一或更多 RLP封包放入實體層資料封包510内。實體層505控制通道 結構,頻率,功率輸出,及資料封包5 10的調變規格。資料 封包5 1 0的載重大小根據發射率而變。所以,資料封包5 10 的大小根據通道條件及選擇通信資料率隨時改變。 實體層封包5 1 0在接收目的地接收及處理。使用ACK通道 340確認成功/失敗接收從基地台發射至行動台的實體層資 料封包510。如果實體層資料封包510無錯誤接收,接收封 包510傳遞至RLP層504。RLP層504嘗試從接收資料封包重 組RLP封包成為RLP封包組509Α-Ν。為了減少由TCP 501傳 送的封包錯誤率,RLP層504完成一自動重發申請(ARQ)機 構用於重發遺失RLP封包。RLP協定重組RLP封包組509A-N 以形成一完全PPP封包508。本方法需要一些時間完全接收 RLP封包組509A-N的所有RLP封包。需要數個實體層資料封 包510以完全傳送RLP封包組509A-N的所有RLP封包。如果 不按順序接收一 RLP資料封包,RLP層504於發訊通道傳送 一 RLP負確認(NAK)信息至發射基地台。發射基地台重發遺 失RLP資料封包回應。 參考圖6,表600說明DRC通道305的DRC值,相對資料率 85262 -15 - 1320273 ,及相對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最大容許重發次數。例如,用 於DRC值0x3,資料率為153.6 kbps及相對最大容許重發次 數為4時隙。實體層資料封包的發射具有一提早結束或正常 結束。如果提早結束,實體層資料封包在接收器已經適當 解碼及發射源已於ACK通道340接收一 ACK信息對應接收 實體層資料封包。如果正常結束,發射器已用完實體層資 料封包的所有容許發射時隙並未於ACK通道340接收一對 應的ACK信息。 參考圖7,顯示DRC值0 X 3相對153.6 kbps資料率的情況 下發射一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提早結束及正常結束。DRC值 0 X 3相對153.6 kbps資料率發射一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提早 結束,在實體層資料封包第一次發射前的時隙702,於DRC 通道305接收一DRC值。DRC值用來決定通信資料率及實體 層資料封包的最大容許重發次數。在時隙70 1的時隙η,產 生第一次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在以下的3個時隙,η+1, η+2及η+3,期間發射器等候於ACK通道3 40接收一 ACK或 NAK。時隙703顯示在時隙n+4之前接收一NAK。實體層資 料封包在時隙n+4期間產生第一次重發。發射器再等候3個 時隙於ACK通道34〇接收一 ACK或NAK。時隙703顯示在時 隙n+8之前接收一 NAK。實體層資料封包在時隙n+8期間產 生第二次重發。用於資料率153.6 kbps,容許發射器再一次 發射相同的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器再等候3個時隙於ACK 通道340接收一 ACK或NAK信息。在時隙n+12之前,於ACK 通道340接收一 ACK信息。所以,發射器在用完所有容許發 85262 -16- 1320273 射時隙之前產生一提早結束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時隙 n+l 2可用來發射另外的實體層資料封包。 DRC值0 X 3相對153.6 kbps資料率發射一實體層資料封 包的正常結束,在實體層資料封包第一次發射前的時隙802 ,於DRC通道305接收一DRC值。DRC值用來決定通信資料 率及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最大容許重發次數。在時隙801的時 隙η,產生第一次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在以下的3個時隙 ,n+l,η+2及η+3,期間發射器等候於ACK通道340接收一 ACK或ΝΑΚ。時隙803顯示在時隙η+4之前接收一 ΝΑΚ。實 體層資料封包在時隙η+4期間產生第一次重發。發射器再等 候3個時隙於ACK通道340接收一ACK或NAK。時隙 803顯示 在時隙η+8之前接收一 ΝΑΚ ^實體層資料封包在時隙η+8期 間產生第二次重發。用於資料率153.6 kbps,容許發射器再 一次發射相同的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器再等候3個時隙於 ACK通道340接收一ACK或NAK。在時隙n+12之前,·於ACK 通道340接收一 NAK信息。所以,發射器在時隙n+12完成實 體層資料封包的最後的容許發射,及在用完實體層資料封 包的所有容許發射後結束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正常結束。 總之,發射器不需要監視ACK通道340的偵測是否最後發 射已成功接收或失敗。行動台在正常結束後不能成功接收 實體層資料封包。如此,RLP層504的RLP資料封包的重組 並未完全。結果,RLP層5 04由傳送一RLPNAK發訊信息申 請重發RLP資料封包。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在一實镡層 資料發射正常結束後,基地台監視ACK通道340及如果接收 85262 -17- 1320273 一 NAK,利用調整ACK/NAK限值401及402重複解碼先前接 收的ACK通道340的訊號。完成ACK/NAK限值401及402致 使解碼偏向偵測ACK信息。該偏移的產生係藉由處理刪除 作為ACK而不改變先前使用的NAK限值402或選擇一不同 的限值。 總之,ARQ機構經RLP層需要時間,包括行動台及基地 台之間的迴路延遲及處理延遲。參考圖8,顯示一信息流量 800提供一 RLP資料封包流量的例子。例如,序號01至07的 RLP資料封包從源傳送至目的地。源及目的地分別為一基 地台及一行動台或一行動台至一基地台。在RLP層504,累 積RLP封包5 09A-N以完成封包508 〇 —旦接收所有RLP封包 ,則通過RLP封包509A-N至一比較位準。在實體層505,實 體層資料封包510的通信也包括一使用ACK通道340的ARQ 方法。一或更多RLP封包組合成一共同負載及於實體層資 料封包5 10傳送。在信息流量800的例子中,例如,標示為 RLP封包03的RLP封包達不到目的地。失敗的許多因素包括 源及目的地之間無線電鏈刪除。在此情況下,實體層資料 封包發射的正常結束包括產生RLP資料封包03。在目的地 接收RLP資料封包04之後,RLP層504偵測一不按順序接收 的RLP封包。RLP層 5 04傳送一RLPNAK信息識別通信中遺 失的RLP封包03。偵測一遺失RLP資料封包的處理,RLP NAK信息的傳遞及以後的RLP重發需要一些時間。期間之 久足以容許一快速重發實體層資料封包,超過早回收的最 大容許重發次數。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如果額外重發在 85262 -18 - 1320273 發射一 RLP NAK信息之前成功完成,則RLP NAK信息不發 射。 如果RLP NAK信息發射,同時RLP層504開啟一定時器。 定時器計算傳送RLP NAK信息後流逝的時間。如果定時器 過時,例如,5 00 mSec,在接收遺失RLP封包03之前,目的 地RLP 5 04假設遺失RLP封包已經重發失敗。一旦接收遺失 RLP封包03,結束定時器。正確接收資料封包收集在一儲 存器内以形成一組資料封包。所以,實體層資料封包的偵 測及重發處理需要一些時間。期間之久足以容許再一次重 發實體層資料封包,超過最大容許重發次數。根據本發明 的各特徵,如果本額外重發在定時器過時之前成功完成, 由於成功接收重發的實體層資料封包,結束定時器。有可 能RLP NAK信息在成功接收額外重發的實體層之前傳送。 在此情況下,基地台選擇忽略接收的RLP NAK信息或執行 該遺失封包RLP重發,該封包在行動台因為重複而被丟棄 。有可能在失敗的正常結束中終止該實體層額外重發。在 此情況下,有用的RLP重發機構提供遣失封包回收。 參考圖9所示的流程圖900會更明白本發明的各特徵。在 步驟901,發射器決定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的DRC值。DRC 值由解碼DRC通道305決定。在步驟902,實體層資料封包 的最大容許發射時隙數由發射圖6的表600決定。在步驟903 ,發射器偵測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的正常結束超過容許的 最大時隙數以後並未於ACK通道340接收一 ACK。在步驟 905,調整ACK及NAK限值401及402以偏向偵測ACK信息。 85262 -19- 1320273 在步驟906,先前接收ACK通道340的訊號使用調整限值重 新解碼以決定ACK通道340上的位元。如果重解碼產生一 NAK位元,在步驟907,再發射實體層資料執包一個循環。 本額外發射循環包括一些發射達圖6表600根據重發開始時 申請DRC的最大容許時隙。此時,發射器決定一新drc值 由解碼DRC通道305以決定發射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最大容 許時隙數。通道條件在處理中改變。新循環的發射在延遲 後開始。需要延遲以容許通道條件解相關。如果發生通道 條件解相關’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成功發射或然率較高。新 的發射循環係根據新接收DRC值,如此,本發射循環的最 大容許重發數不同。在步驟910,發射下一實體層資料封包 。在步驟907的最後重發到達目的地及解碼,及可能避免需 要重發RLP封包。如此’實體層的延遲ARq(DArq)對資料 有效通信非常有幫助。通道相關簡單的意思為如果一封包 在一時隙中刪除,立刻重發便有可能再度遺失。這緩慢衰 退通道條件特別重要。因而,需要暫時解相關遗失發射的 重發。這包括重發必須在最早時間發生以容許充分通道在 遺失發射後解相關《所以,使用延遲ARq(DARq)。模擬研 艽表示延遲10至20 mSec已充分符合要求,而其他延遲時間 週期也可能符合要求。 DARQ根據本發明各特徵對高產量用戶在某些交通條件 下產生重大性能増益。一系統中Tcp及低層之間的相互作 用造成某些用戶在標準操作條件(1%封包錯誤率(pER))下 產生重大損失。這種損失歸咎於數項因素。一正向鏈損失 85262 -20- 1320273 引導的RLP重發造成受損失影響的Tcp段接收延€,及接收 的後續TCP段,由於RLP依序運送規定而不能立刻運送。這 會延遲接收器的TCP ACK產生。如果遺失封包回收由於 RLP重發,-叢集的封包運送至Tcp層,因而產生—叢集的 TCP ACK,暫時造成反向鏈超載。最後的結果為Tcp傳送 器中斷’及因而造成最先成功接收的一封包重發。另外, 減少tcp傳送器的擁擦窗至其緩慢開始值(_般為— Tcp段) 及在達到穩定的封包流量之前使用_些時間时以致正向 鏈供應不足。 如果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於正向鏈較快執行額外實體層 重發上述的問題便可大幅減輕^額外重發提供額外強度 L速重&有助於減少延遲因而可以避免Tcp發送器中斷 另外丨夬速重發減少TCP發送器觀察的延遲可變性,.因 而導致性能改善。這種系統的其他副產品如最後位元組在 正向鏈發射中遺失。因為行動台不會產生—NAK,基地台 ’’·、持Π光足時器以產生強力重發。如果,DARQ造成—自 動重發,則不需要閃光定時器。 本發明的各特徵對許多不同系、统條件有用,包括高產量 条件如果it if條件非常有利於低錯誤率通信及系統中只 有/數用戶便發生高產量條件。額外重發提供高產量用戶 比低f量用戶更多增益。對於低產量用戶,會造成額外超 又有任何利盈。所以,本發明的各特徵附加一額外控 制層’在步驟903之後及步驟9()5之前,發射器可決定用卢 接收通4的產量。如果產量高於產量限值,本方法移至步 85262 •21 · 1320273 驟905以準備作決定是否產生一額外的實體層資料封包重 發。 在正常結束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之後及完成實體層資料 封包額外發射之前,RLP層504開始發射一 RLPNAK信息。 如果RLP NAK信息與正常結束後完成的額外發射適當接收 的ACK通道3 40的一 ACK符號同時到達,根據本發明各特徵 該RLP NAK信息便可忽略。參考圖10的流程圖1010本發明 的各特徵可以更明白。在步驟1011,接收ACK通道340的一 ACK。該ACK關係第一發射正常結束失敗後實體層資料封 包的重發。在步驟1012,同時也接收一 RLP NAK信息。關 係RLP資料封包的RLP NAK信息包括在實體層資料封包内 。在步驟1 01 3完成一偵測。在步驟1 014,忽略接收的RLP NAK信息及控制器根據在ACK通道340接收的八〇反位元認 為在目的地已適當接收RLP資料封包。行動台在偵測應該 發生的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最後發射後,而同時不接收該最 後發射,延遲發射RLPNAK信息。 圖11顯示一用於處理及解調接收CDMA訊號的接收器 1200的方塊圖。接收器1200用於解調反向及正向鏈訊號的 資訊。接收(Rx)樣品儲存於RAM 1204。接收樣品由一無線 電頻率/中間頻率(RF/IF)系統1290及一天線系統1292產生 。RF/IF系統1290及天線系統1292包括一或更多組件用於接 收多重訊號及RF/IF利用接收分集增益的優點處理接收訊 號。經不同傳播路徑傳播的多重接收訊號形成一共同源。 天線系統1 292接收RF訊號,及傳遞RF訊號至RF/IF系統 85262 -22- 1320273 1290。RF/IF系統1290為任何傳統RF/IF接收器。接收的 訊號經過濾,下轉換及數位化以形成基帶頻率的樣品。 供應樣品至一解多工器(demux)12〇2。解多器 (demUX)1202的輸出供應至一搜尋器12〇6及手指元件12卯 。一控制器1210耦合該等元件。一組合器1212耦合一解碼 器1214至手指元件1208。控制系統⑵。為一微處理器由軟 體控制’及置^相同積體電路或分離的積體電路上。解碼 器1214的解碼功能係根據一滿輪解碼器或任何其他適合的 解碼算法。 °
操作期間,供應接收樣品至解多工器12〇2。解多工哭GW 供應樣品至搜尋器12G6及手指元件丨期。控制系統咖配 置手指X件1208根據搜尋器m6的搜#結果以執行解調及 解分,不同時間偏移接㈣訊號,調結果合併及傳遞至 解馬器1214 _碼器1214解碼資料及輸出解碼資料。解分 散通迢由接收樣品乘P N順序的複共輛數及假設單時分配的
Walsh函數及數位化過滤形成樣品,通常使用積體及轉儲器 电路(未顯不)。該種技術為本技術所熟知。接收器12〇〇用於 基地台101及160的接收器部份用於處理接收來自移動台的 反向鏈訊號,及用於任何行動台的接收器部份用於處理接 收的正向鏈訊號。 圖12顯不用於發射反向及反向鏈訊號的發射器n〇〇的方 塊圖。用於傳輸的通道資料輸入至一調變器13〇1用於調變 。調變係根據任何大家熟知的調變技術如qam,psK或 BPSK。資料以調變器13〇1的資料率編碼。資料率由資料率 85262 -23- 1320273 及功率位準選擇器1303選擇。資料率選擇係根據接收目的 地接收的回饋資訊《接收目的地為一行動台或一基地台。 回饋資訊包括最大容許資料率。最大容許資料率係根據各 種大家熟知的算法。最大容許資料率通常係根據其他考慮 因素外的通道條件。資料率及功率位準選擇器13〇3因而選 擇調變器1301内的資料率。調變器13〇1的輸出通過一訊號 擴散操作及在方塊1302放大用於從天線13 04發射。資料率 及功率位準選擇器1303也選擇一功率位準用於根據回饋資 訊放大發射訊號量。選擇資料率及功率位準的合併容許適 當解碼接收目的地的發射資料。在方塊13〇7也產生一引導 訊號。在方塊1307引導訊號放大至一適當量。引導訊號係 根據接收目的地的通道條件。引導訊號在合併器13〇8合併 通道訊號。合併訊號在放大器1309内放大及從天線13〇4發 射。天線1 304為任何數量組合包括天線陣列及多重輸入多 重輸出配置。 圖13顯示用於結合接收器12〇〇及發射器13〇〇以維持目的 地的一通信鏈的一收發器系統14〇〇的示意圖。收發器14〇〇 結合一行動台或一基地台。一處理器14〇1耦合至接收器 1200及發射器13〇〇以處理接收及發射資料。接收器12〇〇及 發射器1300共有各特徵,但是接收器12〇〇及發射器13〇〇分 開顯示。一方面接收器12〇〇及發射器1300共有一區域振盪 器及一共有天線系統用於RF/IF接收及發射。發射器1300於 輸入1405接收發射資料。發射資料處理方塊丨4〇3準備資料 用於發射通道發射。在解碼器1214解碼後接收的資料在處 85262 ,24- 1320273 理器1401的輸入1404接收。在處理器14〇1的接收資料處理 方塊1402處理接收資料❶處理接收資料—般包括檢查接收 資料封包的錯誤。例如’如果資料封包具有不能接受程度 的錯誤,接收資料處理方塊1402傳送一指令至發射資料^ 理方塊1403以發出一重發資料封包申請。該申請於一發射 通道發射。各通道如ACK通道340,可用於重發處理。=而 ,控制系統12 1 0及處理器丨4 〇丨可用於執行本發明的各特徵 包括流程圖900的各步驟。可利用接收資料儲存單元148〇以 儲存接收資料封包。處理器14〇1的各操作可結合成一單或 多重處理器單元。收發器14〇〇可連接其他裝置。收發器 可為該裝置的—結合部份。該裝置可為-電腦或操作類似 电腦。孩裝置連接一資料網路,如網際網路。如果基地 台結合收發器M00,基地台經許多連接連接至一網路如 網際網路。 熱知本技術者應進一步明白,本文揭露具體實施例所述 的各種解說邏輯方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用電子 硬把、电細軟體或其組合加以實施。為了清楚說明本硬體 及專人體間的互換性,以上已就其功能性說明各種元件、方 塊杈組、電路及步驟。不論此類功能以硬體或軟體執行 都取决於特疋應用及整體系統上具有的設計限制。熟悉本 技藝者可以用纟特別應用的不同方法完成所述功能但其 决足不解釋為背離本發明範圍。 本文揭路的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各種解說邏輯區塊、模组 及ΐ路,可以使用—般的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 85262 -25· 1320273 、專用積體電路(ASIC)、一場域可程式閘極陣列(FPGA)或 其他可程式邏輯裝置、分離閘極或電晶體邏輯、分離硬體 元件或任何設計用於完成本文所述功能的組合來完成或執 行。一般處理器可以是一微處理器,但在另外的例子中, 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傳統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 機。一處理器也可以構成一電腦裝置的組合,例如,一 DSP 及一微處理器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更多微處理器 連結一 DSP芯或任何其他結構。 本文所揭露具體實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計算的步驟可以直 接用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或兩種組合來實現。 軟體模組可駐存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 、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拆 除磁碟、CD-ROM或本技術中所熟知之任何其他形式的儲 存媒體中。一種普通儲存媒體耦合處理器,致使處理器可 自儲存媒體中讀取資訊,以及寫入資訊到儲存媒體。在另 外的例子中,儲存媒體可與處理器結合。處理器及儲存媒 體置於一 ASIC之内。ASIC可放置在一用戶終端機内。在另 外的例子中,處理器及儲存媒體以分離元件放置在一用戶 終端機内。 提供前述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說明以便讓熟知本技術者可 完成或利用本發明。熟悉本技術者必然明白這些具體實施 例的各種修改,並且本文中定義的一般原理可適用於未使 用本發明功能的其他具體實施例。因此,本發明並不受限 於本文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而是涵蓋與本文所揭露之原 85262 -26- 1320273
【圖式簡單說明]
得更明白* 更明白’圖中相同數字表相對的元件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不同具體實施例 的及優點從下列詳細 說明及附圖可獲 件’其中: 例所挺作的一通信系 圖2顯示一 我線資料通信系統的正向鏈 通道結構;
圖6顯示一最大容許發射時隙選擇表用於以選擇資料率 通信資料封包; ' 圖7顯示較早及正常終止實體層資料封包的發射; 圖8顯示一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的流量例子; 圖9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決定實體層資料封包的一 額外重發的各不同步驟的流程圖; 圖10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忽略一無線電鏈負確認的 各不同步驟的流程圖; 圖11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接收及解碼各通道,及操 作的一接收器系統; 圖12顯7F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發射各不同通道,及操作 的一發射器系統;及 圖13顯示根據本發明的各特徵接收及發射各種不同通道 ,及操作的一收發器系統。 85262 -27- 1320273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00 通信系統 101 基地台 102-104 行動台 105 有線網路 106 正向鍵訊號 107-109 反向键訊號 160 基地台 161 正向鏈訊號 199 連線 200 正向通道結構 201 引導通道 202 中存取控制通道 203 交通通道 204 控制通道 206 反向活動通道 207 反向功率控制通道 300 反向通道結構 301 交通通道 302 資料通道 303 中存取控制通道 304 引導通道 305 資料控制通道 306 反向率符號通道 •28- 85262 1320273 340 確認通道 350 存取通道 351 引導通道 353 資料通道 401 正限值 402 負限值 403 刪除區 500 協定層疊 501 TCP層 502 網際網路協定層 503 點對點協定層 504 無線電協定層 505 實體層 506 TCP封包 507 資料封包 508 資料封包 509 RLP封包 510 資料封包 1200 接收器 1202 解多工器 1204 樣品隨機存取記憶體 1206 搜尋器 1208 手指元件 1210 控制系統 85262 -29- 12121320273 1214 1290 1292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7 1308 1309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80 合併器 解碼器 RF/IF系統 天線 發射器 調變器 訊號擴散放大 資料率選擇器/功率位準選擇 天線 引導訊號產生/放大 合併器 放大器 收發器系統 處理器 接收資料處理 發射資料處理 輸入 輸入 資料儲存單元 85262 -30-

Claims (1)

  1. l32〇273 拾、申請專利範園: 1 ·—種於一通信系統中使用之方法,包括: 建立一通信鏈於一源用戶及一目的地用戶之間; 偵測該等源及目的地用戶之間一通信資料封包的損 失; 決定該通信鏈的產量; 在根據是否該決定產量高於一產量限值的該偵測後 至少再一次重發該遺失資料封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重發包括使用發 射分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重發係在一最大 容許重發用完後,及其中該最大容許重發係根據該源用 戶及該目的地用戶之間一通信資料率而定。 4·—種於一通信系統中使用之裝置,包括: 一控制器及一收發器系統,其配置係用於建立一通信 鏈介於一用戶源及一目的地用戶之間,其中該控制器的 配置係進一步用於偵測該等用戶源及目的地用戶之間 通诣資料封包的損失及決定該通信鏈的產量,及該收 發器系統的配置係進一步用於在根據是否該決定該產 量高於產量限值的該偵測後至少再一次重發該遺失資 料封包。 >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 .,^ Λ 策I ’其中孩通信鏈為一正向 鏈通信從該用戶源至兮· 3 邊目的地用戶,及其中該目的地用 戶為該通信系統的一行動台。 85262 1320273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装置,其中該收發器的配置係 進一步用於發射及接收該遺失資料封包的該重發的分 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該重發係在一最大 容許重發用完後,及其中該最大容許重發係根據該用戶 源及該目的地用戶之間通信資料率而定。 8· —種通信系統之方法,包括: 建立一通信鏈於一用戶源及一目的地用戶之間; 根據解碼一確認通道,在該資料封包的最大容許重發 用完後’偵測該等源及目的地用戶之間一通信資料封包 的損失; 調整一確認通道的解碼限值,及重複解碼該確認通道; 根據該解碼該確認通道及該調整限值決定至少再— 次重發該資料封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調整偏向解碼— 正確認信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最大容許重發係 根據該用戶源及該目的地用戶之間的一通信資料率而 定。 11. 一種通信系統之裝置,包括: 一控制器系統及收發器系統,其係配置用於建立一通 信鏈介於一用戶源及一目的地用戶之間,用於根據解碼 一確認通道在該資料封包的最大容許重發用完後偵測 該源及該目的地用戶之間通信資料封包的損失,用於調 85262 -2- 1320273 整一確認通道的解碼限值及重複解碼該確認通道,用於 根據該解碼該確認通道及該調整限值決定至少再—次 重發該資料封包。 12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丨項之裝置,其中該調整偏向解碼一 正確認信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丨項之裝置,其中該最大容許重發係 根據該用戶源及該目的地用戶之間的一通信資料率而 定。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丨項之裝置,其中該收發器系統的配 置係進一步用於發射及接收該重發該遗失資料封包的 分集。 15. —種於一通信系統中使用之方法,包括: 決定一資料率控制(DRC)值用於發射一實體層資料封 包從一基地台至一行動台; 決定一最大容許時隙數用於發射該實體層資科封包; 偵測遠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的一正常結束超過該最 大時隙數,經確認通道基地台並沒有收到該行動台適當 接收該實體層資料封包的確認; 調整解碼限值用於解碼該確認通道以偏向偵測一正 確認信息多於偵測一負確認信息; 使用該等調整解碼限值重複解碼該確認通道; 在根據是否該重複解碼該確認通道產生一負確認信 息以偵測該發射的正常結束後至少再一次重發該實體 層資料封包。 85262 1320273 6.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延遲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以容許用於該行動台 及遠基地台之間通道的解相關。 7.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決定一新DRC值及根據該新DRC值決定一新最大發射 時隙數及限制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達該新最大發 射時隙數。 18 ’如申清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決定該基地台及該行動台之間通信的一產量,其中該 重發係根據是否該決定產量高於一產量限值。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在偵測該發射正常結束後在該至少再一次該重發該 實體層資料封包後偵測接收該實體層資料封包的—正 確認; 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接收失敗的一無線電 鏈協定層負確認; 偵測包括在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内的該無線電鏈協定 層資料封包; 忽略該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及認為該無線電 鏈協定層資料封包適當接收。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在偵測該發射正常結束後在該至少再一次該重發該 實體層資料封包後偵測接收該實體層資料封包的一正 確認; 85262 1320273 延遲發射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接收失敗的_I 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以提供該偵測時間。 21. —種於一通信系統中使用之裝置,包括: 一控制及收發器系統’其配置用於決定一資料率控制 (DRC)值用於發射一實體層資料封包從一基地台至—行 動台’用於決定一最大容許時隙數用於發射該實體層資 料封包’用於偵測該實體層資料封包發射的正常結束超 過該最大時隙數,經確認通道基地台並沒有收到該行動 台適當接收該實體層資料封包的確認,用於調整解碼限 值用於解碼該確認通道以偏向偵測一正確認信息多於 偵測一負確認信息,用於使用該調整解碼限值重複解碼 該確認通道’及在根據是否該重複解碼該確認通道產生 一負確認信息以偵測該發射的正常結束後至少再一次 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用於延遲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以容許 用於該行動台及該基地台之間通道的解相關。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丨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進一步用於決定一新DRC值及根據該新DRC 值決定一新最大發射時隙數及限制該重發該實體層資 料封包達該最大發射時隙數。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以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進一步用於決定該基地台及該行動台之間 通信的產量,其中該重發係根據是否該決定產量高於產 85262 1320273 量限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1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進一步在該彳貞測該發射正常結束後,在至少 再一次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後偵測接收該實體層 資料封包的一正確認’用於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 包接收失敗的一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用於偵測包括 在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内的該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 ’及用於忽略該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及認為該無 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適當接收。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進一步在該偵測該發射正常結束後,在該至 少再一次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後偵測接收該實體 層資料封包的一正確認,用於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 封包接收失敗的一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用於偵測包 括在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内的該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 包’及用於忽略該接收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及認為該 無線電鏈協定層資料封包適當接收。 27.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21項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及收發器系 統的配置係進一步在該偵測該發射正常結束後,在該至 少再一次該重發該實體層資料封包後偵測接收該實體 層;貝料封包的一正確認,及用於延遲發射無線電鏈協定 層資料封包接收失敗的一無線電鏈協定層負確認以提 供該偵測時間。 85262
TW092112325A 2002-05-06 2003-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2027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140,087 US7684329B2 (en) 2002-05-06 2002-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2740A TW200412740A (en) 2004-07-16
TWI320273B true TWI320273B (en) 2010-02-01

Family

ID=2926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2325A TWI320273B (en) 2002-05-06 2003-05-0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7684329B2 (zh)
EP (2) EP1804412B1 (zh)
JP (3) JP4319140B2 (zh)
KR (2) KR101007524B1 (zh)
CN (2) CN101267287B (zh)
AT (1) ATE459145T1 (zh)
AU (3) AU2003228873A1 (zh)
BR (1) BR0311853A (zh)
CA (1) CA2484030A1 (zh)
DE (1) DE60331486D1 (zh)
HK (1) HK1084799A1 (zh)
IL (2) IL165019A0 (zh)
MX (1) MXPA04010994A (zh)
NO (1) NO20045318L (zh)
RU (1) RU2316132C2 (zh)
TW (1) TWI320273B (zh)
WO (1) WO200309615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4329B2 (en) 2002-05-06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8573B2 (en) 2003-01-21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boos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31008B2 (en) * 2003-08-21 2008-02-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rasure decoding optimization of 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748373A (zh) * 2003-10-15 2006-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分组速率的方法
JP4510870B2 (ja) * 2003-11-21 2010-07-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EP2690814A1 (en) 2003-11-21 2014-01-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Multi-antenna apparatus using different interleaving patterns
KR100922950B1 (ko) * 2004-03-05 2009-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 방식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프레임 처리 결과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8930569B2 (en) * 2004-05-05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um file transfers in a time-varying network emvironment
JP4220435B2 (ja) * 2004-05-28 2009-02-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端末
US7873070B2 (en) * 2004-09-16 2011-01-18 Alcatel-Lucent Usa Inc. Determining a number of automatic request retransmissions based on block size
US7382747B2 (en) * 2004-09-16 2008-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lecting a subset of automatic request retransmission processes
WO2006057195A1 (ja) 2004-11-25 2006-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マルチアンテナ送信装置、マルチアンテナ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再送方法
US8661322B2 (en) * 2004-12-22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response to incremental redundancy transmissions
KR101075725B1 (ko) * 2005-03-16 2011-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순방향 채널을 이용하는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시스템에서 전송률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시스템
US7574645B2 (en) * 2005-08-18 2009-08-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decoding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transmissions
EP1962450A4 (en) * 2005-12-15 2011-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CEIVE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89657B2 (en) * 2006-02-03 2009-02-10 Nokia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and use of adaptive thresholds for received messages
EP1816776A1 (en) * 2006-02-07 2007-08-08 Alcatel Luc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effects of impulse noise on data packet transfer
KR100908004B1 (ko) * 2006-02-24 2009-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의 자동 반복 요청 장치 및 방법
JP2007258817A (ja) * 2006-03-20 2007-10-04 Fujitsu Ltd パケット伝送装置
US7680070B2 (en) 2006-07-28 2010-03-1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expedite retransmission of ARQ blocks using temporal relationship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885263B2 (en) * 2006-08-16 2011-02-08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link RLP enhancements
EP1936853B1 (en) * 2006-12-20 2018-11-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voidance of feedback colli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08085811A2 (en) * 2007-01-04 2008-07-1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JP4531784B2 (ja) * 2007-03-20 2010-08-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JP4824612B2 (ja) 2007-03-20 2011-11-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7877514B2 (en) * 2007-05-03 2011-01-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constrained transmission of video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69921B2 (en) * 2007-08-29 2011-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077506B2 (en) * 2007-10-01 2015-07-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sponse signal spreading method
US11477721B2 (en) * 2008-02-22 2022-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a base station
FR2938141B1 (fr) * 2008-11-04 2010-11-19 Thales Sa Procede d'amelioration d'acquisition d'un ensemble de donnees emises de facon repetitive en environnement difficile
CN102484656B (zh) * 2009-06-29 2015-07-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中继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ES2919077T3 (es) 2011-04-13 2022-07-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la gestión de almacenador temporal flexible basada en categorías de equipos de usuario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WO2012141634A1 (en) * 2011-04-13 2012-10-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number of mimo layers
KR20130093857A (ko) * 2012-01-31 2013-08-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Tcp 패킷 손실 구분 장치 및 방법
US9143279B2 (en) 2013-01-18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data re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4026935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Google Inc. Reduction of retransmission latency by combining pacing an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U2015211019B2 (en) * 2014-01-28 2018-11-01 SA Photonics, Inc. Data retransmission for atmospheric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331835B (zh) * 2015-06-26 2019-06-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数据接收缓存的方法及视频解码设备
EP3427445A1 (en) 2016-03-10 2019-01-16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access and wireline network integration
US10764114B2 (en) * 2016-03-10 2020-09-01 Cisco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access and wireline network integration
WO2018109500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In Aria! Ltd Low delay, error resilient video transport protocol over public ip transit
US11991002B2 (en) * 2018-11-01 2024-05-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hreshold for determining HARQ feedback in NR V2X
KR102701511B1 (ko) * 2023-12-27 2024-09-02 한화시스템 주식회사 자동 재전송 요청을 위한 무선 통신시스템 및 무선 통신방법
CN117527151B (zh) * 2023-12-29 2024-03-26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基于ucie的数据重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5023A (en) * 1993-02-25 1998-11-10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Selective radio paging system and pager
US5826172A (en) * 1994-02-03 1998-10-20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repeatedly transmitting paging signals
US5774496A (en) * 1994-04-26 1998-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ata rate of transmitted variable rate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receiver
FI101332B (fi) * 1995-12-18 1998-05-29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päjatkuvalähetys monikanavaisessa suurinopeuksisessa datasiirrossa
US6111863A (en) * 1995-12-29 2000-08-29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signal bandwidth between audio, video and data signals
US5802106A (en) * 1996-12-06 1998-09-01 Packeteer, Inc. Method for rapid data rate detection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ithout data rate supervision
US5914950A (en) * 1997-04-08 1999-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US6314101B1 (en) * 1997-06-17 2001-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layed data frames in a transport function
GB2332343B (en) 1997-12-10 2000-02-16 Motorola Ltd A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307867B1 (en) 1998-05-14 2001-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link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s
CN1124700C (zh) * 1998-12-18 2003-10-15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中的业务负载控制方法
US6556556B1 (en) 1999-01-29 2003-04-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miting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within a digital mobil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y discarding unsuccessfully transmitted radio link protocol frames
US6778501B1 (en) * 1999-04-07 2004-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repeat ARQ with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bitmaps
JP2001094574A (ja) 1999-09-24 2001-04-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lanシステム
US7170866B2 (en) * 1999-12-08 2007-01-30 Cello Partnership Quality of service enhanc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A2397897C (en) * 2000-01-20 2012-08-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carrier arrangement for high speed data
US6917603B2 (en) * 2000-01-20 2005-07-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rvicing multiple high speed data users in shared packets of a high speed wireless channel
US6907020B2 (en) * 2000-01-20 2005-06-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rame structures supporting voice or streaming communications with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6760860B1 (en) * 2000-04-17 2004-07-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layer intera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ES2364396T3 (es) * 2000-04-17 2011-09-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operación entre protocolos arq en las capas físicas y de enlace para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KR100434459B1 (ko) * 2000-06-27 2004-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의 전송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EP1206854B1 (en) * 2000-06-28 2012-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vers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87057B1 (ko) * 2000-07-04 2003-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시스템의 역방향 데이터 전송율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7251285B2 (en) * 2000-07-11 2007-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sing turbo code
US6907005B1 (en) 2000-07-24 2005-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ARQ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577630B1 (en) * 2000-08-04 2003-06-10 Intellon Corporation Self-configuring source-aware bridging for noisy media
CN1210886C (zh) * 2000-08-21 2005-07-13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6300525B1 (en) * 2000-09-01 2001-10-09 Milliken & Company Method of producing fluorinated and chlorinated benzaldehyde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WO2002033856A1 (en) * 2000-10-20 2002-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data rate of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37654B2 (en) 2000-11-29 2008-10-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ub-packet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99425B2 (en) * 2000-12-07 2006-02-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reverse link rate limit algorithm for high data rate system
EP1371166A1 (en) * 2001-02-14 2003-12-1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stem with punctured retransmission
US8189556B2 (en) * 2001-03-21 2012-05-29 Lg Electronics Inc. Packet transmit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146980A1 (en) * 2001-04-04 2002-10-10 Solondz Max Aaron Wireless architecture using multiple air interface
WO2002093342A2 (en) * 2001-05-16 2002-11-21 Kanitech International A/S A computer control device with optical detection means and such device with a microphone and use thereof
US7158504B2 (en) * 2001-05-21 2007-01-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mode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forward and/or reverse 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US6920598B2 (en) * 2001-05-21 2005-07-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rror recovery using NAKs
US7599334B2 (en) * 2001-10-15 2009-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hared sub-packet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72549B2 (ja) * 2001-11-16 2009-11-25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082107B1 (en) * 2001-11-26 2006-07-25 Intel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estimations of packet error rate
US20030112780A1 (en) * 2001-12-17 2003-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ime diversity combining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EEE 802.11 WLAN receiver
TW586716U (en) 2002-02-19 2004-05-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iasing criteria for binary decisions employed by a user equipment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o enhance protection
US7684329B2 (en) 2002-05-06 2010-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50405B2 (en) * 2002-08-23 2006-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8573B2 (en) * 2003-01-21 2012-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boos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95660A (ko) 2010-08-31
HK1084799A1 (en) 2006-08-04
EP1509829B1 (en) 2013-12-04
EP1804412A1 (en) 2007-07-04
RU2316132C2 (ru) 2008-01-27
NO20045318L (no) 2005-01-28
TW200412740A (en) 2004-07-16
JP4944142B2 (ja) 2012-05-30
JP2005525033A (ja) 2005-08-18
AU2008219352A1 (en) 2008-10-09
IL200445A0 (en) 2011-07-31
EP1509829A2 (en) 2005-03-02
EP1804412A9 (en) 2007-09-26
RU2004135385A (ru) 2005-07-20
CA2484030A1 (en) 2003-11-20
ATE459145T1 (de) 2010-03-15
EP1804412B1 (en) 2010-02-24
MXPA04010994A (es) 2005-02-17
JP2009207153A (ja) 2009-09-10
IL165019A0 (en) 2005-12-18
JP4319140B2 (ja) 2009-08-26
WO2003096150A3 (en) 2004-04-01
JP2009207152A (ja) 2009-09-10
AU2008219352B2 (en) 2009-11-12
JP4944143B2 (ja) 2012-05-30
US7684329B2 (en) 2010-03-23
BR0311853A (pt) 2006-06-13
KR101007524B1 (ko) 2011-01-14
AU2009201330A1 (en) 2009-04-30
DE60331486D1 (de) 2010-04-08
CN100508443C (zh) 2009-07-01
CN1729643A (zh) 2006-02-01
KR101007525B1 (ko) 2011-01-14
CN101267287A (zh) 2008-09-17
US20030206524A1 (en) 2003-11-06
KR20040102218A (ko) 2004-12-03
CN101267287B (zh) 2012-01-04
AU2003228873A1 (en) 2003-11-11
WO2003096150A2 (en) 200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0273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gmenting physical layer arq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88744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흐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41423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の流れ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518144A (ja) 否定応答(nak)の受信時に開始されるアボートタイマーを用いて自動再送信要求(arq)における往復時間の適応測定
MX2007000574A (es) Nuevos derivados de 2,6-diaminopiridina-3-o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