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3809B -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93809B
TWI293809B TW94128677A TW94128677A TWI293809B TW I293809 B TWI293809 B TW I293809B TW 94128677 A TW94128677 A TW 94128677A TW 94128677 A TW94128677 A TW 94128677A TW I293809 B TWI293809 B TW I2938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positive electrode
semiconductor light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28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4552A (en
Inventor
Koji Kamei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614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4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93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93809B/zh

Links

Description

1293809 .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使用它之 發光元件及燈,尤其是關於具有優越的特性及安定性之正 極,具備其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及相關的發明。 【先前技術】 近年來以 AlxInyGai-x_yN (OSx < 1,〇$y < 1,X + y < 1 )所表示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係作爲自紫外線區域至 # 藍色或綠色發光二極體(LED )之材料而受到注目。藉由 使用此種材料之化合物半導體,即可實現一向是認爲困難 的高發光強度的紫外光、藍色、綠色等之發光。此等氮化 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由於其係通常被生長在絕緣性基板之 藍寶石基板上,因此不能如同GaAs (砷化鎵)系發光元件 將電極設置在基板背面。因此,必須將負極及正極兩者形 成在已經生長結晶的半導體層側。 尤其是在使用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的半導體元件之情 ® 形時,則由於藍寶石基板對發光波長具有透光性,因此使 電極面朝下側而安裝,以由藍寶石基板側導出光之結構的 「覆晶型」已受到注目。 第1圖係展示此種型式的發光元件之一般性結構實例示 意圖。亦即,發光元件係在基板1上使緩衝層2、η型半導 體層3、發光層4、及ρ型半導體層5進行晶體生長,並以 蝕刻除去發光層4及ρ型半導體層5之一部份,以使η型 半導體層3露出,且在ρ型半導體層5上形成正極1〇、在 1293809 . η型半導體層3上形成負極20。此等發光元件係例如將電 極形成面朝向導線架而安裝,然後加以接合。並且,由發 光層4所產生之光係由基板1側導出。該型之發光元件爲 _ 有效率地將光導出,則正極1 〇係使用反射性金屬並予以設 置成能覆蓋Ρ型半導體層5之大部份,以將由發光層朝向 正極側之光也能在正極1 〇予以反射而由基板1側導出。 因此,正極材料係被要求與ρ型半導體層之低接觸電阻 及高反射率。反射率爲最高之金屬係以銀(Ag )爲一般所 φ 皆知。然而,Ag會引起電移現象也爲眾所皆知。 所謂「電移」係意謂在水之存在下經離子化而擴散之現 象,在使用Ag之電極則在周圍有水存在的氣氛中,經予以 通電時,即將生成以Ag爲主成份之析出物。若析出物係由 正極產生而到達負極,或若析出物係將P型半導體層與η 型半導體層相連接起來時,則逆方向電壓將降低,且發光 元件之特性將引起時效退化。因此,若反射性正極係使用 Ag時,則必須加以抑制Ag之電移以使特性安定化。 • 以Ag作爲正極材料而使用之裝置,在曰本發明專利特 開平第1 1 - 1 8659 8號公報及特開平第1 1 - 1 86599號公報已 提供一種在P型氮化物半導體層上設置銀層,並在銀層上 •再設置安定化層。此外,也揭示安定化層之作用係供提高 銀層之機械及電氣特性之用。並且,藉由控制Ag之蒸鎞速 度及蒸鍍中的藍寶石基板溫度,使Ag層穩定地成膜在ρ型 氮化物半導體層上。 另外,在日本發明專利特開平第11_2201 7 1號公報也提 1293809 . 供一種使用用以覆蓋連接於P型半導體層之第一金屬層( Ag)的第二金屬層。並且,揭示由於以第二金屬層覆蓋Ag 層,因此不致於造成電移。 然而,在銀層上設置安定化層之措施,將導致成本上升 ,且也有製程將變得複雜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解決正極材料使用銀時之上 述問題,逆方向電壓高且具有優越的安定性,也具有優越 • 的生產性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本發明係提供下列發明。 (1 ) 以具有由銀合金所構成之反射層爲其特徵之化合 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2) 如上述第1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銀合金含有選自由銨、鉑、銅及鉍所構成之 族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 (3) 如上述第1或2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 # 極,其中銀合金中之銀含量爲90〜99.99原子% 〇 (4) 如上述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用正極,其中反射層之膜厚爲30〜500奈米 如上述第1至4項中任一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用正極,其中反射層具有與p型半導體層相 接之接觸金屬層。 1293,809 (6) 如上述第5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接觸金屬層係由含有選自由Pt、Ir、Rh、Pd 、Ru及Os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金屬或含 有該等中之至少一種之合金所構成。 (7) 如上述第5或6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 極,其中接觸金屬層之厚度爲1〜30奈米。 (8) 一種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具有如上述第1至 7項中任一項之正極。 # ( 9) 如上述第8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化 合物半導體爲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10) —種使用如上述第8或9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所構成之燈。 本發明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由於反射層使 用經合金化之銀,與單獨使用銀金屬的迄今爲止之反射性 正極相比較,可有效率地抑制銀之電移。其結果,使用本 發明正極之發光元件係逆方向電壓高、具有優越的安定性 ®且生產性也是優異。 並且,銀合金係雖然視其組成而定,但是反射率可比純 粹的銀金屬高。因此,使用本發明正極之發光元件,其元 件輸出也可提高。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方式〕 可使用本發明正極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可在不受 到任何限制下使用如第1圖所示之在基板1上將緩衝層2 1293809 、η型半導體層3、發光層4及p型半導體層5依此順序使 其結晶生長,並在η型半導體層3及p型半導體層5上分 別設置負極及正極之結構者。 在本發明中,正極係以具有由銀(Ag )合金所構成之反 射層爲其特徵。本發明之發明人發現經使銀合金化,即能 抑制銀之電移。藉由合金化的銀之電移抑制機構並未十分 的清楚。其一是有可能是在合金膜中Ag之凝聚受到抑制而 成爲更平滑的表面之緣故;或另一是成爲合金的金屬將在 # 膜表面形成氧化膜(例如,Bi203 )之緣故。從此等觀點來 考量,合金對象則以易於形成氧化膜的金屬爲較佳。具體 而言,與Ag的合金對象特佳爲Nd、Pd、Cu及Bi等。 反射層中Ag之比率較佳爲至少爲90原子%以上,更佳 爲95原子%以上?且特佳爲97原子%以上。Ag之比率若 爲太低時,反射率則將大大地降低,因此不佳。相反地, 若Ag之比率爲太多時,電移抑制效應則將降低,因此不佳 ;較佳爲99.99原子%以下,更佳爲99.9原子%以下,且特 _佳爲99.5原子%以下。 並且,若比純粹的Ag金屬使Ag合金化時,反射率則將 提高。此也有可能是Ag之凝聚受到抑制而維持平滑性之緣 故。雖然視將作爲合金對象之金屬種類而定’合金比率在 直至1〜2%附近時,反射率將比純粹的Ag金屬更加提高 。然而,若合金比率爲更大時,反射率相反地卻將下降。 因爲提高反射率,元件輸出也將提高。 反射層之膜厚較佳爲30〜500奈米。若膜厚爲太薄時, 1293809 . 則反射率並不足夠,但是太厚時,由生產性的觀點來看則 爲不合算;因此更佳爲50〜3 00奈米,且特佳爲60〜250 奈米。 I 本發明之正極雖然也可僅以由Ag合金所構成之反射層 來構成,但是可將與p型半導體層之接觸電阻爲低、且具 有優越的透光性之接觸金屬層設置在P型半導體層與反射 層之間。並且,通常爲用作爲與電路基板或導線架等之電 氣J1接而使焊墊層設置在最上層。 • 由Ag合金所構成之反射層若直接與p型半導體層相接 時,合金中之Ag則將擴散於p型半導體層。若Ag過度擴 散於P型半導體層時,則將構成逆方向電壓降低之原因。 其係因Ag之擴散而使p型半導體層之結晶性惡化之緣故。 因此,在P型半導體層與反射層之間設置接觸金屬層時, 藉此也可使接觸金屬層當做由反射層向P型半導體層的Ag 之抗擴散層而作用,可更進一步防止逆方向電壓之降低。 接觸金屬層之材料,爲達成與P型半導體層之低接觸電 • 阻,較佳爲使用功函數高的金屬,具體而言,較佳爲使用 含有?1、11*、1111、?(1、1111及〇3等之白金族金屬或含有白 金族金屬之合金,更佳爲Pt、Ir、Rh及Ru,且特佳爲Pt 由於接觸金屬層係也同時具有由反射層向P型半導體層 的Ag之抗擴散層的作用,因此較佳爲具有細密的結構之高 熔點之金屬。具體而言,較佳爲熔點比Ag爲高之金屬或合 金。從此觀點來考慮時,白金族金屬也適合用作爲接觸金 •10- 1293809 屬層之材料。 接觸金屬層之厚度,爲穩定地獲得低接觸電阻時’則較 佳爲設定爲1奈米以上,更佳爲2奈米以上’且特佳爲3 奈米以上。另外,如欲獲得充分的光透射率’則較佳爲設 定爲30奈米以下,更佳爲20奈米以下,且特佳爲1〇奈米 以下。由於接觸金屬層係同時具有Ag之抗擴散層的作用’ 因此從此觀點來考慮時,則較佳爲〇·5奈米以上’且更佳 爲1奈米以上。另外,以作爲接觸金屬層而形成尙連續的 φ 層之狀態爲較佳。 焊墊層係以使用Au、Al、Ni及Cu等之材料的各種結構 已爲眾所皆知,包括該等己爲習知者在內’當可在不受到 任何限制下使用各種材料及結構者。另外’厚度較佳爲 1 0 0〜1,0 0 0奈米。焊墊之特性以較厚者之可接合性將增高 ,因此較佳爲3〇0奈米以上。並且,由製造成本的觀點來 考量時,則較佳爲500奈米以下。 反射層、接觸金屬層及焊墊層係可以濺鑛或真空蒸鑛等 Φ 之任何習知的方法來形成。其中之濺鍍法,由於能獲得具 有優越的反射性之反射層及接觸電阻低之接觸金屬層,因 此爲較佳。 使接觸金屬層形成在P型半導體層上時,較佳爲以藉由 RF (射頻)放電的濺鍍成膜法來形成。只要使用藉由RF 放電的濺鍍成膜法,即可形成接觸電阻比藉由蒸鍍法或DC 放電的濺鑛成膜法爲低之電極。 相對地,反射層較佳爲藉由DC放電的濺鍍成膜法來形 1293809 成。藉由RF放電濺鍍法的膜與藉由DC放電濺鑛法的膜之 差異係結晶性不同。DC膜係可看得到柱狀結構、且爲細密 的膜。相對地,RF膜卻看不到柱狀結構、且爲稀疏的膜。 因此,使用RF放電的成膜,在初期則有可降低接觸電 阻之功效,但是若使膜厚增厚時,由於其膜係呈稀疏,因 此就反射率而言,則比藉由DC放電的成膜差。因此,較 佳爲採取藉由RF放電來形成使接觸電阻保持低之範圍下予 以薄膜化以提高光透射率之接觸金屬層,然後在其上藉由 # DC放電來形成反射層之方法。 濺鑛係可使用迄今爲止所習知之濺鑛裝置且可適當地選 擇迄今爲止所習知之條件來實施。亦即,將經積層化合物 半導體層之基板收容在反應室內,並使基板溫度設定爲自 室溫至500°C之範圍。基板加熱雖然並非爲必須,但是也 可採取適當的加熱。反應室內係真空度會達到1(Γ4〜1(Γ7 Pa爲止時予以排氣。濺鍍用氣體可使用He、Ne、Ar、Kr 、Xe等。從易獲得性的觀點來考慮時,則較佳爲採用Ar。 ® 將該等之一種氣體導入於反應室內,並設定爲0.1〜10 Pa 後實施放電。較佳爲設定在0.2〜5 Pa之範圍。供應的電 . 功率較佳爲〇·2〜2 kW之範圍。此時,加以調節放電時間 與供應功率,即可調節所形成的層之厚度。使用於濺鍍所 需要的靶之含氧量較佳爲採用1 0,000 ppm以下時,即可使 所形成的層中之含氧量減少,因此爲較佳,且更佳爲採用 6,00 0 ppm以下。形成合金層時,較佳爲預先製造具有目的 組成之合金,然後以其合金爲靶而濺鍍相同組成之合金層 -12- 1293809 . * 在經使用本發明正極之如以第1圖所示的化合物半導體 發光元件’其基板係包括藍寶石及SiC等迄今爲止所習知 者在內’只要是爲透明的基板則可在不受到任何限制下使 用。化合物半導體則以例如以通式AlxIiiyGanyN ( 0$ X < 1、OSy < 1,X + y < 1)所代表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已有許多爲眾所皆知,在本發明中也可在不受到任何限制 下使用包括該等習知的化合物半導體在內之以通式 _ AlxInyGai-x_yN (OSx < 1、0$y < 1,X + y < 1)所代表之 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茲舉其一實例說明如下。可使用如第2圖所示在藍寶石 基板1上積層由A1N (氮化鋁)層所構成的緩衝層2,並在 其上將由η型GaN (氮化鎵)層所構成的接觸層3a、由η 型GaN層所構成的下部包(clad)層3b、由InGaN (氮化銦 鎵)層所構成的發光層4、由p型AlGaN層所構成的上部 包層5b、以及由p型GaN層所構成的接觸層5a依此順序 馨積層者。 以蝕刻除去此等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之接觸層5a、上 部包層5b、發光層4、及下部包層3b之一部份,然後在接 觸層3a上以習知之方法設置例如由Ti/Au所構成之負極20 ,並在接觸層5a上設置本發明之正極10。 用於本發明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之生長方法,並無 特殊的限制,可適用所有已知之MOCVD (金屬有機化學氣 相生長法)、HVPE (氫化物氣相磊晶生長法)、MBE (分 1293809 子束磊晶生長法)等之用以生長III族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 體之方法。較佳的生長方法,若從膜厚控制性、量產性的 觀點來考慮時,則爲MOCVD法。在MOCVD法則以氫( Ha )、或氮(N2 )作爲載氣,以屬III族原料之三甲基鎵 (TMG )、或三乙基鎵(TEG)作爲Ga源,以三甲基鋁( TMA )、或三乙基鋁(TEA )作爲A1源,以三甲基銦( TMI )、或三乙基銦(TEI )作爲In源,以屬V族原料之 氨(nh3 )、或聯氨(n2h4 )作爲氮源來使用。另外,摻 # 雜劑係對於η型則以單矽烷(SiH4)或二矽院(Si2H6)作 爲Si原料,以鍺烷(GeH4)或有機鍺化合物作爲Ge原料 來使用,對於p型則例如以雙環戊二烯鎂(CP2Mg )或雙 乙基環戊二烯鎂((EtCp)2Mg)作爲Mg原料來使用。 當使甩本發明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時,則可 獲得具有優越的特性及安定性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 光元件。亦即,由於根據該技術即能製得高亮度之LED燈 ’因此,搭配藉由該技術所製得之晶片的攜帶電話、顯示 ^ 器及面板類等電子機器以及經組配該電子機器之汽車、電 腦及遊樂機之機械裝置類,即可在低功率下作驅動,實現 高特性。特別是在攜帶電話、遊樂機、玩具及汽車零組件 等之使用電池驅動的機器類中,可發揮省電之功效。 《實施例》 茲以實施例及比較例更詳加說明本發明如下,但是本發 明並非僅爲該等實施例所局限。 在表1展示本實施例及比較例所使用之反射層及接觸金 -14- 1293809 屬層之組成以及所製得之初期元件特性及老化試驗結果。 其中老化係在25°C、40〜60 %RH環境下以30 mA繼續通 電之試驗,且展示經通電100小時後之逆方向電壓降低之 數量,即產生電移的數量之比率(對各實施例作1 〇個試驗 )。驅動電壓及輸出係藉由電流20 mA所測定之初期値。 〔實施例1〕 第2圖係藉由本實施例所製得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發光元件之示意圖。 § 所使用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係在藍寶石基板1上 積層由A1N層所構成的緩衝層2,並在其上將由η型GaN 層所構成的接觸層3a、由η型GaN層所構成的下部包層 3b、由InGaN層所構成的發光層4、由p型AlGaN層所構 成的上部包層5b、以及由卜型GaN層所構成的接觸層5a ,依此順序所積層者。接觸層3a係將Si摻雜7xl018/cm3 所製得之 η型 GaN層,下部包層 3b係將 Si摻雜 5x 1018/cm3所製得之η型GaN層,發光層4之結構爲單一 鲁量子井結構,InGaN層之組成是In〇.95Ga().()5N。上部包層 5b係將Mg摻雜1 xlO18/cm3所製得之p型AlGaN層,其組 成是Al〇.25Ga().75N。接觸層5a係將Mg摻雜5xl019/cm3所 製得之P型GaN層。該等層之積層係以MOCVD法並以在 該技術領域中爲眾所皆知的通常條件下進行。 然後,以下述順序分別在該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積層 物上設置正極及負極,以製得覆晶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 體發光元件。 -15- 1293809 (1 ) 首先,使上述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積層物的負極 形成區域之η接觸層3a露出。其順序如下。使用習 知之微影照相術及剝落法,使蝕刻掩模形成在P接 觸層5a上之負極形成區域以外之區域。 其次,以反應性離子乾蝕刻法施加蝕刻直至η型接 觸層3a會露出爲止,然後由乾蝕刻裝置取出,並以 丙酮洗淨除去蝕刻掩模。 (2) 接著,以下列順序形成正極。以除去p接觸層5a表 φ 面之氧化膜爲目的而經在沸騰的濃HC1中將元件處 理1 〇分鐘後,在P接觸層5 a上形成正極。起初使 反射層成膜。形成順序如下。 均勻地塗佈光阻劑,然後以習知之微影照相術除去 正極形成區域之光阻劑。在室溫下浸漬於緩衝用氟 酸(BHF) 1分鐘後,以真空濺鍍裝置使反射層成膜 。以濺鍍法形成時之操作條件如下。 予以排氣至反應室內之真空度會到達1(T4 Pa以下爲 # 止,然後將上述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積層物收容 在反應室內,作爲濺鍍用氣體則將Ar氣導入於反應 室內,並設定爲0.5 Pa後施加藉由DC放電的濺鍍 以使反射層成膜。所供應之功率爲0.5 kW,作爲反 射層,則將Ag/Cu合金(Cu: 1原子%)以200奈 米之膜厚加以成膜。反射層之合金組成之控制,係 藉由預先製造該組成之合金後以其用作爲靶之方法 來實施。 -16 - 1293809 其次,以在上述壓力及供應功率下之藉由DC放電 的濺鍍,作爲焊墊層而使膜厚300奈米之Au加以成 膜。由濺鍍裝置內取出後,使用剝落法將正極區域 以外之金屬膜與光阻劑一起除去。 (3 ) 將負極形成在接觸層3a上。形成順序如下。將光阻 劑全面均勻塗布後,使用習知之微影照相術在經予 以露出至接觸層3a之區域上開設負極區域之窗,然 後以蒸鍍法將Ti及Au以此順序分別以1 〇〇奈米及 φ 300奈米之厚度加以形成。其後則與光阻劑一起除 去負極部以外之金屬膜。 (4) 形成保護膜。形成順序如下。將光阻劑全面均勻塗 布後,使用習知之微影照相術在正極與負極間之一 部份開設窗,然後以上述濺鑛法以200奈米之厚度 形成Si02。然後與光阻劑一起除去保護膜部以外之 Si02 膜。 (5) 將晶圓加以分割,以作爲本發明之氮化鎵系化合物 • 半導體發光元件。 將所製得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安裝於TO-1 8心柱,然後測定初期元件特性。將其結果展示於表1。 另外,將10個試料安裝於T0-18,實施老化試驗,並測定 在前後的逆方向電壓之變化。結果1〇個中就有3個,逆方 向電壓降低而產生電移。 〔實施例2〜6〕 僅予以變更反射層之材料,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 -17- 1293809 法製造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並以與賓施例1 相同方法評估所製得之發光元件。將其結果一倂展示於表 1 ° 〔實施例7〕
I 除在形成反射層之前,形成厚度爲4奈米之由Pt所構成 之接觸金屬層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相同方法製造氮 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然後,以與實施例1相同 方法將所製得之發光元件加以評估。將其結果一倂展示於 • 表1。由表1即可知,雖然輸出將因設置接觸金屬層而降 低若干,但是驅動電壓將大幅度降低,且根據老化試驗的 逆方向電壓也會大幅度減少。 另外,接觸金屬層之形成係以Ar氣作爲濺鍍用氣體,設 定壓力爲3 Pa,供應功率爲0.5 kW,且以藉由RF放電的 濺鑛來實施。 〔比較例〕 除將反射層變更爲Ag金屬層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 ® 相同方法製造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並以與實 施例1相同方法將所製得之發光元件加以評價。將其結果 一倂展示於表1。由表1即可知,經老化試驗結果,所有 '試料之逆方向電壓降低,電移之產生比本發明顯著。 -18- 1293809 表1 接觸層 反射層 100小時老化後 之電移產生 初期元件特性 驅動電壓/V 輸出/mW 比較例 - Ag 10/10 3.5 6.5 實施例1 - Ag/Cu (1 原子%) 3/10 3.5 6.7 實施例2 - Ag/Cu (3 原子%) 3/10 3.5 6.4 實施例3 - Ag/Cu (10原子〇/〇) 3/10 3.5 6 實施例4 - Ag/Nd (1 原子%) 2/10 3.5 6.3 實施例5 - Ag/Pd (1 原子%) 2/10 3.5 6.4 實施例6 - Ag/Bi (1 原子%) 1/10 3.5 6.6 實施例7 Pt Ag/Cu (1 原子% ) 1/10 3.2 6.1
〔產業上之利用性〕 使用本發明正極之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 有優越的特性與安定性,適合用作爲發光二極體及燈等之 材料。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展示以往之覆晶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之一 般性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展示本發明之覆晶型氮化鎵系化合物之半導體 發光二極體元件之一實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基板 2 緩衝層 3 η型半導體層 3a 接觸層 3b 下部包層 1293809 、 親 _ 4 發光層 5 p型半導體層 5 a 接觸層 5b 上部包層 10 正極 20 負極
-20

Claims (1)

1293809 7许客月丨7日修值)正本 第94 1 28 677號「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使用該正極 之發光元件、及燈」專利案 (2〇〇7年8月17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其特徵爲具有由銀合 金所構成之反射層,其中銀合金含有選自由鈸、鉑、銅及 多必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元素,且銀合金中之銀含量 爲97〜99.99原子%。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反射層之膜厚爲30〜500奈米。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反射層具有與P型半導體層相接之接觸金屬層。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接觸金屬層係由含有選自由Pt、Ir、Rh、Pd、Ru及 〇s所構成之族群中之至少一種金屬或含有該等中之至少一 種之合金所構成。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用正極, 其中接觸金屬層之厚度爲1〜30奈米。 6· —種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5項中任一項之正極。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化 合物半導體爲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 8·—種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之化合物半導體發光 元件所構成之燈。
TW94128677A 2004-08-24 2005-08-23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tting device TWI293809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44054 2004-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4552A TW200614552A (en) 2006-05-01
TWI293809B true TWI293809B (en) 2008-02-21

Family

ID=3817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4128677A TWI293809B (en) 2004-08-24 2005-08-23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t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95453B1 (zh)
TW (1) TWI2938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2227B (en) * 2000-05-26 2008-01-0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ght-emitting-dioed-chip with a light-emitting-epitaxy-layer-series based on ga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42184A (ko) 2007-04-20
TW200614552A (en) 2006-05-01
KR100895453B1 (ko)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37936B2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US7972952B2 (en)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359509B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process for
JP4438422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TWI416759B (zh) 半導體發光元件、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製造方法及使用該半導體發光元件之燈具
TW200408146A (en) Robust group Ⅲ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high reliability in standard packaging applications
US20090263922A1 (en) Reflectiv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4807983B2 (ja) 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用正極、該正極を用いた発光素子およびランプ
CN101887937A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1049609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負極
US7544974B2 (en)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TW200524187A (en)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thereof
TWI293809B (en)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tting device
JP4999278B2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2006041498A (ja) 反射性正極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2005203765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負極
WO2006022399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for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5259971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2005197670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負極
JPH09251966A (ja) 3−5族化合物半導体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7173745A (ja) III族窒化物p型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JP2005142545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その正極、それを用いた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ンプ
JP2005340797A (ja) 透光性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