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73739B -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 Google Patents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3739B
TWI273739B TW094139304A TW94139304A TWI273739B TW I273739 B TWI273739 B TW I273739B TW 094139304 A TW094139304 A TW 094139304A TW 94139304 A TW94139304 A TW 94139304A TW I273739 B TWI273739 B TW I2737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microstrip
microstrip antenna
unit
antenna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9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9527A (en
Inventor
Jr-Nan Jang
Bo-Tsu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Tatu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tung Co filed Critical Tatung Co
Priority to TW094139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73739B/zh
Priority to JP2006008826A priority patent/JP4249189B2/ja
Priority to US11/362,779 priority patent/US725972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3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37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0719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952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006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0006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 H01Q15/0013Devices acting selectively as reflecting surface, as diffracting or as refracting device, e.g. frequency filtering or angular spatial filtering devices said selective devices working as frequency-selective reflecting surfaces, e.g. FSS, dichroic plates, surfaces being partly transmissive and reflective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Description

127373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 天線的反射板,尤指一種可增加反射板之設計彈性與可降 5低反射板之製造誤差對於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性能之影響 的一種具有可變槽孔尺寸的反射板。 丨 【先前技術】 在而頻通信的領域中,一般為了提供較佳之通信頻 10寬,常使用微帶反射陣列天線接收及傳送一高頻訊號,其 結構如圖1A所不。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丨包括圓型碟片u及號 角天線12(hom),其中圓型碟片u包括複數個位於其上表面 13的陣列天線單元14,而圓型碟片丨丨的下表面則具有一金 屬接地層(圖中未示)。號角天線丨2則藉由支撐架丨5而固定於 15圓型碟片11之上方。且當反射陣列天線1接收一來自於遠端 之阿頻訊號時,高頻訊號被複數個位於圓型碟片丨丨之上表 面13的陣列天線單元14反射並集中於號角天線丨2,再由號 角天線12接收。而當反射陣列天線丨欲發射一高頻訊號時, 號角天線12輸出此高頻訊號,再藉由複數個位於圓型碟片 2〇 11之上表面13的陣列天線單元14將此高頻訊號反射至遠端 接收裝置。 為了使反射陣列天線丨具有較佳之增益(gai幻或較寬之 =頻寬(bandwidth),一般在設計反射痒列天線丨的反射板 時,均安排使複數個位於圓型碟片丨丨之上表面13的陣列天 5 K73739 線單元14分別具有不同的圖樣(pattern),且這些圖樣會依據 陣列天線單元14於上表面13的位置而有所變化。習知圓型 碟片11之陣列天線早元14的圖案變化可大略分別下列三種 不同型態: 5 丨·如圖1B所示,位於圓型碟片11之上表面13的陣列天 線單元141,142,143,144分別具有一條長度不同之延遲線 (delay line),即延遲線145, 146, 147, 148。這些延遲線的功 能係用於調整高頻訊號在被圓型碟片1丨反射的過程中所產 藝 生之相位變化(phase difference),且高頻訊號控制被反射後 10 之主要波束方向(main beam direction)。如此,一被圓型碟 片11反射之高頻訊號便可有效地集中於號角天線j 2,以使 反射陣列天線1可接收及發射一高頻訊號。 2·如圖1C所示,位於圓型碟片11之上表面π的複數個 陣列天線單元14亦可具有不同的旋轉角度及兩條不同形式 15 的延遲線(即直線型延遲線161及彎曲型延遲線丨62)。如此, 具有圓型碟片11的反射陣列天線1便具有較佳的增益與頻 馨寬,且一被反射之高頻訊號也可有效地集中於號角天線 12,使反射陣列天線1可接收及發射一高頻訊號。 3·如圖1D所示,位於圓型碟片11之上表面13的複數個 2〇 陣列單元也可依據其位於圓型碟片11之上表面13的位置而 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並具有雙層結構(即具有第一天線單 元及第二天線單元)。其中,第一天線單元171,172, 173, 174 位於圓型碟片11之上表面13,第二天線單元175,176,177, 178則位於圓型碟片丨丨之下表面(圖中未示)。此外,同屬一 6 1273739 陣列單7G之第-天線單元的尺寸與第二天線單元的尺寸之 間則存在-固定比例關係,如每一第一天線單元之邊長均 為其所對應之第二天線單元之邊長的0 6倍。 但是,當設計及安排圓型碟片之各陣列天線單元的型 5態及位置時,由於圓型碟片之材質特性的緣故(如具有較高 的介質常數),且整體反射陣列天線之性能容易受到圖案之 尺寸與排列的影響。所以,一般而言,習知圓型碟片的設 计難度非常咼,且在製造過程中必須精確地要求各陣列天 線單元的尺寸與位置,否則圓型碟片便無法有效地反射高 10頻訊號,造成整體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性能(如增益、頻寬 及效率)無法提升。 綜上所述,業界亟需一種可增加反射板之設計彈性與 可IV低反射板之製造誤差對於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性能之 衫響的一種具有可變槽孔尺寸的反射板,以降低微帶反射 15陣列的製造成本與增加反射板的製程良率。 ►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反 射板,包括:一具有一下表面的下反射板,此下表面上設 20 有一接地板’以使此下反射板接地;以及一位於此下反射 板之上的上反射板,此上反射板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 面’且複數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及複數個分別具有一矩形 槽孔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分別佈設於此上表面及此下表 面。其中’母一此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於此上反射板之下 7 1273739 ^面的位置係一對一對應於每一此等第一微帶天線單元於 在上反射板之上表面的位置,且每_此等第二微帶天線單 =之尺寸係依據其位於此上反射板之下表面的位置而定。 母-此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的面積係大於相對應之每一此 等第:天線微帶單元的面積,且兩者的面積具有一第一比 ή關係@I此等第二天線單元所具之矩形槽孔的尺寸 則與其所位於之每—此等第二天線單元的尺寸具有一第二 比例關係。
10 15 20 口此,藉由在第二微帶天線單元挖設一矩形槽孔的方 式,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 射板的設計彈性大幅地增加,且此反射板所佔的面積可進 步地小。此外,由於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性能對於反 射板之製造精度的敏感度(sensitivity)可藉由使用本發明之 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而大幅地 降低,且僅使用較低價格之高介質常數的微波基板便可達 到與昂貴之低介質常數的微波基板相同的效果。所以,本 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可 降低微波反射陣列天線的製造成本、縮小反射板及微波反 射陣列天線所佔的面積、降低反射板的製造成本及提高反 射板的製程良率。 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可與任何種類之 收發單元搭配而形成一微波反射陣列天線,俾以接收及發 射一高頻訊號,此收發單元較佳為一號角天線(hom)。一具 有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的微帶反射陣列天 8 Ϊ273739 線可接收及發射任何頻率範圍之高頻訊號,其頻率範圍較 佳介於10.4 GHz及12.4 GHz之間。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 寸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材質之下反射板,其較佳為一] 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Duroid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Teflon材質 的微波基板、一 Rohacell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GaAs材質的 被波基板或一陶竞材質的微波基板。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 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材質之上反射板,其較佳為一 FR-4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Dur〇i(i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Tefl〇n
10 15 20 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R〇hacell材質的微波基板、一 ^^材 質的微波基板或一陶瓷材質的微波基板。本發明之具有可 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的上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數值之介質常 數,其數值較佳介於2至12。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 反射板的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數值之介質常數,其數值較 佳介於2至12。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有 任何形狀,其形狀較㈣正方形、長㈣或圓形。本發明 之具村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材質的接地板, 其材質較佳為銅、叙或金。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 反射板可具有任何材質的第—微帶天線單元,其材質較佳 為銅、㈣金。本發明之具有可㈣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 有任何材質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其材質較佳為銅、紹或 二本:!之t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形狀 心天線單元,其形狀較佳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本 ‘帶孔尺寸之反射板可具有任何形狀的第二 心天,.泉早兀,其形狀較佳為正方形或長方形。本發明之 9 K73739 了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的第一微帶天線單元可具有任 何大小的面積,其面積較佳為其所對應之第二微帶天線單 兀之面積的〇·5至〇8倍。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 板的第一从V天線單元可具有任何尺寸大小的矩形槽孔, 5其長邊的邊長較佳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 的〇·2至〇·8倍。 【實施方式】 > 請參閱圖2Α及圖2Β,圖2Α及圖2Β分別為本發明第一較 1〇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之上反射板的上視 圖及下視圖。其中,圖2Α顯示上反射板21之上表面22佈設 有複數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23。這些第一微帶天線單元23 =形狀均為正方形,且每一第一微帶天線單元23之尺寸均 隨著其位於上表面21之位置而有所不同。圖2Β則顯示上反 15射板21之下表面24佈設有複數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這 二正方形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均具有一矩形槽孔,且 〖 母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之尺寸均隨著其位於下表面24之 位置而有所不同。 此外,從圖2Α及圖2Β可看出,每一第一微帶天線單元 20 23的位置係一對一地對應於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的位 置兩者並構成一約佔據15 mmxl5 mm見方面積的微帶天 線單位單元(unit cell)。 、 囷3 A係位於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 尺寸之反射板之上反射板的微帶天線單位單元“η)與 1273739 下反射板的立體示意圖。如其所示,此微帶天線單位單元 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23係位於上反射板21的上表面22,而 其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則相對應地位於上反射板21的下表 面並具有一矩形槽孔25 1。而在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中, 5第一微帶天線單元23之邊長〇2)約為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 之邊長(al)的0.65倍(a2=0.65al)。需說明的是,此一邊長比 例關係並非固定不變,其會依據實際的狀況(如天線的性能 需求)而對應地改變。一般來說,此一邊長比例關係通常介 > 於0.5倍至0.8倍之間。此外,矩形槽孔251之長(L)及寬(w) 10則分別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25之邊長(al)的0.6 倍及0·2倍(L=0.6al,W=0.2al)。另外,下反射板26於其底部 則具有一接地板261,以使下反射板26達成接地 (grounding) ° 而當前述之上反射板21與下反射板26結合為一體後, 15 便形成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 板,而其微帶天線單位單元(unit cell)的剖面則如圖犯所 不。其中,上反射板21及下反射板26均由介質常數(dielectric constant,ε )為4.4之FR_4材質的微波基板構成,且兩者的厚 度均為1.6 mm。因此,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 20槽孔尺寸之反射板的整體厚度僅為3.2 mm,其厚度遠較習 知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的厚度(6 mm)為低。 圖4係一運用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 尺寸之反射板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示意圖。其中,反射 板2包括上反射板21及下反射板26,且其長(L)及寬(w)分別 11 1273739 為25 cm及19·5 cm。支撐架42將號角天線41固定於一位於反 射板2上方約20 cm處的位置,使得微帶反射陣列天線4可接 收及發射一頻率範圍介於1〇·4 GHz及12.4 GHz之間的高頻 訊號。經過性能測試,反射陣列天線4的1.5 dB頻寬約佔整 5 體頻寬的19.3%,天線的整體效率則為31.48%,且其交叉極 化(cross-polarization)的分量則低於25 db。此外,在工作頻 率為11.4 GHz的情況下,反射陣列天線4的最大增益為24.5 dB 〇 由於一般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係利用位於其反射板表面 10 之不同位置的微帶天線單位單元(unit cell),將其所發射或 接文之咼頻訊號反射至其收發單元或遠端接收裝置。當此 高頻訊號被反射後,此高頻訊號的不同部分(分別被反射板 之不同位置反射)便具有不同之相位變化(phase difference)。此時,此高頻訊號就如同被一傳統拋物面型態 15的反射板反射一樣。因此,當設計一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 反射板牯,一般要求必須設計出一種可在微帶反射陣列天 •、線之亡作頻率範圍内及在反射板的面積限制内,使得被反 射之高頻訊號的相位改變—整個週期(整體相位差等於細 幻的反射板。所以在實際設計時,—般要考慮下列幾項因 20素以使一具有此反射板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可符合盆設計 規格要求(如增益、旁波瓣比例、頻寬或效率等),其包括: 1·選擇適當之材質(即選擇適當的介質常數Μι 選擇適當的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尺寸 (邊長 ); 及 3. 4擇適當的微帶天線單位單元的構型。 12 1273739 圖5係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各種材質的反射板 所具之微帶天線單位單元(unit cell)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 頻Λ唬(頻率為11 GHz)之反射相位(reflecti〇n phase)的關係 圖,其中Rohacell材質的介質常數(£ )為1〇5,材質 的介質常數(ε )為2.2,FR-4材質的介質常數(£ )為4 4, Adon材質的介質常數(ε )為6。 10 15 20 從圖5中可看出,具有較低介質常數的材質(如R〇haceii 材質與Duroid材質)的曲線較為平緩,且其達到36〇度相位差 (phase difference)並具有穩定斜率之區間範圍較大。所以, 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設計者很容易藉由控制反射板之微帶 天線單位單S的邊長與位置的方式,精確地調整反射板各 部分所造成高頻訊號的反射相位分佈,以控制被反射之高 頻的波形及主要的反射方向。可是’這些由低介質常 數材質構成之微波基板的價格—般極為高昂,並不適合於 大夏生產的應用。 方面_些具有杈南介質常數的材質(如FR-4材質 材質)的曲線則較為陡崎,且其達到則度相位差並 :有=斜率之區間範圍較小。所以’只要微帶天線單位 些微的改變(如製造公差),被反射之高頻訊號 的反射相位便會顯著地改變。 帶反:二田使用这些尚介質常數材質之微波基板製造微 線所使用的反射板時,只要生產的精確度略 微帶反射陣列天蝮的d… 也將网頻δί15虎反射至 線的收發早70或遠端接收裂置,而降低整 13 1273739 個具有此反射板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效能。意即,一具 一由高介質常數材質構成之反射板的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 效能(如增益、旁波瓣比例、頻寬或效率等)對於其反射板之 ' 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邊長誤差的「敏感度」極高。所以, 5设什一使用咼介質常數材質的微波基板構成之微帶反射陣 列天線的反射板的難度極高,且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因邊長 製造誤差的緣故而必須報廢整個反射板。但是,從材料成 本的觀點來看,由於這些高介質常數(例如FR_4)的微波基板 • 之價格遠低於前述之具有低介質常數的微波基板,所以能 10克服前述之問題的話,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的整體 成本便可顯著降低,且可大量地生產。 由於FR-4材質的微波基板不僅價格便宜,且其已經被 廣泛地使用於各種微帶天線的應用中,如微帶陣列天線的 反射板等。因此,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便利用FR_4材質 15 (ε =4·4)的微波基板製作一具有可變槽孔尺寸的反射板。圖 6Α及圖6Β係分別為一具有複數個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 • FR_4材質的反射板(ε =4·4),在不同工作頻率範圍(1〇.6 GHz、11 GHz與11.4 GHz)的情況下,其各自之微帶天線單 位單元(unit cell)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 2〇高頻訊號的反射相位的關係圖。其中,圖6A係表示微帶天 線單位單元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並未具有一矩形槽孔的情 況。圖6B則表示在微帶天線單位單元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 具有一矩形槽孔的情況,且此矩形槽孔的長(L)t(w)分別 14 1273739 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⑻的。6倍及〇 2倍 (L=0.6al5 W=〇.2al)。 • „攸圖6A中可看當工作頻率為11GHz時,微帶天線 早位單元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必須介於⑴醒之 5間,其曲線才具有穩定的斜率並達到360度的相位差。但 是,在如此狹窄的邊長範圍(2mm)中,每改變imm的邊長 便會造成166.1度之反射相位的相位差。況且,所有微帶天 線單位單元的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都必須長於7麵。 攀目此,每-微帶天線單位單元均姑據一定的面積(49 10 mmS),造成反射板的面積無法進一步縮小。 另方面,如圖6B所示,同樣在工作頻率為u (5]^的 情況下,整條曲線(lay〇ut curve)具有穩定斜率的區間大幅 增加(從4 mm-直延伸到9mm),且其斜率也遠較前述之曲 線為低。所以,整個反射板的面積可進一步縮小,且不會 15目微小的邊長誤差而破壞一具有此反射板之微帶反射陣二 天線的整體效能。因此,在利用蝕刻的方式於每一第二微 • 页天線單兀形成一矩形槽孔後,反射板的設計難度便大幅 地降低,且具有此反射板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整體效能 不再會因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微小的邊長誤差而降低,反 20 射板的製程良率也可大幅提升。 圖7係當工作頻率為11 GHz的情況下,位於本發明第一 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之第二微帶天線 單元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之反射相位的關係圖。 其中,每一條曲線分別代表於第二微帶天線單元具有不同 15 1273739 比例長度的矩形槽孔(S1,S2, S3, S4)及未挖設矩形槽孔 (without Slot)的情況:S1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 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的〇·2倍(L=〇 2al),s2 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 5 之邊長(al)的〇·4倍(L=〇.4al),S3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 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al)的〇 6倍 (L=0.6al) ’ S4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位於之第二 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al)的〇.8倍(L=〇8al)。 從圖7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曲線當中,S3曲線具有最 1〇 大的「穩定斜率區間」,且其斜率最為平緩。所以,本發 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便依據幻 曲線設計及安排位於其下表面之每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 邊長長度(al)及位置,以使高頻訊號能正確地反射至微帶反 射陣列天線之收發單元或遠端接收裝置。當這些第二微帶 15天線單元之邊長長度及位置確定之後,位於其中之矩形槽 孔的長(L)及寬(W)便可因而確定(L=〇.6al,W=0.2al),且與 每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相對應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的邊長 (a2=0.65al)及位置亦可被確定。因此,價格便宜之叩_4材 質的微波基板便可用於製造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 2〇 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 尺寸之反射板不但無需使用到價格昂貴之低介質常數材質 的微波基板便可製造,且其設計難度大幅降低,其生產良 率也大幅地提高。 16 1273739 圖8係當工作頻率為11 GHz的情況下,位於本發明第二 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之第二微帶天線 單元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之反射相位的關係圖。 此日守,反射板係由高介質常數(ε =6)之Arl〇n材質的微波基 • 5 板構成。其中,圖中的每一條曲線分別代表當在第二微帶 天線單元具有不同比例之長度的矩形槽孔(S1,S2,S句 及未挖設矩形槽孔(without slot)時的情況:si曲線代表矩形 槽孔之長(L)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的 • 〇.M^(L=0.2a1),S2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位於之 10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al)的0·4倍(L=0.4al),S3曲線代 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 (al)的0.6倍(L=0.6al),S4曲線代表矩形槽孔之長(L)為其所 位於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al)的0.8倍(L=〇.8al)。 從圖8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曲線當中,S4曲線具有最 15大的「穩定斜率區間」,且其斜率最為平緩。所以,本發 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便依據% φ 曲線設計及安排位於其下表面之每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 邊長長度(al)及其位置,以使高頻訊號能正確地反射至微帶 反射陣列天線之收發單元或遠端接收裝置。當這些第二微 20 π天線單元之邊長長度及位置確定之後,位於其中之矩形 槽孔的長(L)及寬(W)便可因而確定(L=08al,w=:〇2al),且 與每一第二微帶天線單元相對應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的邊 長(a2-〇·65a 1)及位置亦可被確定。如此,即便採用高介質 17 1273739 常數之Arlon材質的微波基板,亦可用本法製造出具可容許 較大製造誤差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 尺寸之反射板,設計上可採用較高介質常數材質的微波基 5 板’其整體尺寸可以縮小,使設計更具彈性。 因此,藉由在第二微帶天線單元挖設一矩形槽孔的方 式,本發明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 射板的設計彈性大幅地增加,且此反射板所佔的面積可進 一步地縮小。此外,由於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性能對於反 10 射板之製造精度的敏感度(sensitivity)可藉由使用本發明之 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而大幅地 降低,且可使用高介質常數的微波基板達到與低介質常數 的微波基板有相同可容許製造誤差,所以,本發明之具有 可變槽孔尺寸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反射板可降低微波反 15 射陣列天線的製造成本、縮小反射板及微波反射陣列天線 所佔的面積、降低反射板的製造成本及提高反射板的製程 良率。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 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 20 於上述實施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A係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示意圖。 18 1273739 圖1B係位於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圓形碟片上表面之 陣列天線單元所具有之圖案的示意圖。 圖1C係位於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圓形碟片上表面之 . 陣列天線單元所具有之圖案的示意圖。 • 5請係位於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圓形碟片上表面之 陣列天線單元所具有之圖案的示意圖.。 圖2A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 板之上反射板的上視圖。 籲目2B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 10 板之上反射板的下視圖。 圖3 A係位於本發明第_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 反射板之上反射板的微帶天線單位單元與下反射板的立體 示意圖。 圖3 B係圖3 A之微帶天绩置办留一 & 诚页大踝早位早兀與下反射板的剖面示意 15 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 φ 板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的示意圖。 圖5係習知之微帶反射陣列天線之各種材質的反射板所具 ^微帶天線單位單元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頻率 20 為11 GHz)之反射相位的關係圖。 圖6A係-具有複數個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fr_4材質的反射 板U=4.4),在不同工作頻率範圍(i〇6gHz、ugh^ii4 GHz)的|f况下,其各自之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第二微帶天 19 1273739 線&早兀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的反射相位的關係圖 (弟二微帶天線單元並具有一矩形槽孔)。 SUB-具有複數個微帶天線單料元之㈣材質的反射板 (&4·4),在不同工作頻率範圍(1〇·6 GHz、u gHz^u 4 • 5 GH^的情況下,其各自之微帶天線單位單元之第二微帶天 、’^單元的故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的反射相位的關係圖 (第二微帶天線單元具有一矩形槽孔)。 圖7係係當工作頻率為11 GHz的情況下,位於本發明第一較 鲁卩實施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之第二微帶天線單 10元的迻長與其所造成之南頻訊號之反射相位的關係圖(反 射板為FR-4材質,ε =4.4)。 圖8係當工作頻率為11 GHz的情況下,位於本發明第二較佳 貝知例之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 的邊長與其所造成之高頻訊號之反射相位的關係圖(反射 15 板為 Arlon材質,e =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反射陣列天線 11圓型碟片 12號角天線 上表面13 141,142,143,144陣列天線單元 14陣列天線單元 ^5,146,147,148延遲線 15支撐架 171, 172, 173, 174 Π5, 176, 177, 178 22上表面 161直線型延遲線162彎曲型延遲& 第一天線單元 2反射板 第二天線單元 21上反射板 23第一微帶天線單元 20 1273739 24下表面 25第二微帶天線單元 251矩形槽孔 26下反射板 261接地板 4微帶反射陣列天線41號角天線 42支撐架
21

Claims (1)

127373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可變槽孔尺寸之反射板,係應用於一微帶 • 反射陣列天線,包括·· 一下反射板,具有一下表面,該下表面上設有一接地 5 板,以使該下反射板接地;以及 一位於該下反射板之上的上反射板,該上反射板具有 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且複數個第一微帶天線單元及複數 _ 個分別具有一矩形槽孔之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係分別佈設於 5亥上表面及該下表面;
其中,每一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於該上反射板之下 表面的位置係一對一對應於每一該等第一微帶天線單元於 该上反射板之上表面的位置,且每一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 兀之尺寸係依據其位於該上反射板之下表面的位置而定; 每一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的面積係大於相對應之每一該 等第一天線微帶單元的面積,且兩者的面積具有一第一比 例關係,每一該等第二天線單元所具之矩形槽孔的尺寸則 與其所位於之每一該等第二天線單元的尺寸具有一第二比 例關係。 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反射 20板可配合一位於該上反射板上方之收發單元接收及發射一 咼頻訊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收發 早元係為號角天線。 22 1273739 4·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高頻訊 $虎之頻率範圍係介於10.4 GHz及12.4 GHz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收發 單元係藉由一支撐架而固定於一位於該上反射板上方的位 5 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下反 射板係為一 FR-4材質的微波基板。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上反 射板係為一 FR-4材質的微波基板。 10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下反 射板之介質常數係介於2至12。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上反 射板之介質常數係介於2至12。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反射 15 板之形狀係為正方形。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接地 板之材質係為金屬。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等第 一微帶天線單元之材質係為金屬。 20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等第 二微帶天線單元之材質係為金屬。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等第 一微帶天線單元之形狀係為正方形。 23 1273739 二^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中該等第 一 Λ f天綠單元之形狀係為正方形。 -η 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等第 相同Γ線單元之形狀係與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形狀 比例1 二二 = 專—=㈣=述之ί射板,其中該第一 ^ 、 I 4弟祕V天線單元之邊長係為相對 應之母,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邊長的〇·65倍。 10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反射板,其中該第二 比例關係係指每一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所具之矩形槽孔 之長政邊長係為其所位於之每一該等第二微帶天線單元之 邊長的0.6倍。 24
TW094139304A 2005-11-09 2005-11-09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TWI273739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39304A TWI273739B (en) 2005-11-09 2005-11-09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JP2006008826A JP4249189B2 (ja) 2005-11-09 2006-01-17 溝寸法可変な反射板
US11/362,779 US7259721B2 (en) 2005-11-09 2006-02-28 Reflecting board with variable slot size for a microstrip reflectarray antenn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4139304A TWI273739B (en) 2005-11-09 2005-11-09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73739B true TWI273739B (en) 2007-02-11
TW200719527A TW200719527A (en) 2007-05-16

Family

ID=3800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9304A TWI273739B (en) 2005-11-09 2005-11-09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59721B2 (zh)
JP (1) JP4249189B2 (zh)
TW (1) TWI2737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995A (zh) * 2021-08-05 2021-10-15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平面波的单波束调控超表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07809A (en) * 2006-07-28 2008-02-01 Tatung Co Ltd Microstrip reflection array antenna
US8217847B2 (en) * 2007-09-26 2012-07-10 Raytheon Company Low loss, variable phase reflect array
JP4990188B2 (ja) * 2008-02-29 2012-08-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反射板
US8754819B2 (en) * 2010-03-12 2014-06-17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Antenna system including a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JP5572490B2 (ja) * 2010-09-10 2014-08-1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八木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平面状反射板
KR101191819B1 (ko) 2011-07-12 2012-10-16 단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반사판 및 리플렉트어레이 안테나
CN114006178B (zh) * 2021-11-17 2022-11-04 重庆大学 一种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平面反射阵列天线
CN117060097B (zh) * 2023-10-13 2024-01-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反射阵和漏波天线阵的共口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7603A (ja) * 1987-12-15 1989-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平面アンテナ
US5001492A (en) * 1988-10-11 1991-03-19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Plural layer co-planar waveguide coupling system for feeding a patch radiator array
US6366244B1 (en) * 1993-03-11 2002-04-02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Company Planar dual band microstrip or slotted waveguide array antenna for all weather applications
US6424299B1 (en) * 2001-08-09 2002-07-23 The Boeing Company Dual hybrid-fed patch element for dual b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radiation
US7098854B2 (en) * 2004-09-09 2006-08-29 Raytheon Company Reflect antenna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6995A (zh) * 2021-08-05 2021-10-15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平面波的单波束调控超表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9527A (en) 2007-05-16
JP2007135172A (ja) 2007-05-31
US7259721B2 (en) 2007-08-21
JP4249189B2 (ja) 2009-04-02
US20070103368A1 (en) 200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3739B (en) Reflection plate with variable size of trough hole
US8830133B2 (en) Circularly polarised array antenna
CN104900998B (zh) 低剖面双极化基站天线
US7619565B2 (en) Wideband planar dipole antenna
TWI314371B (en) Ultra-wideband antenna structure
US6919854B2 (en) Variable inclination 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 array
JP2006191515A (ja) U形溝孔シールを具えたマイクロ波帯反射アレイアンテナ
JP7140825B2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アンテナユニット付き窓ガラス及び整合体
JP2007529946A (ja) マイクロ波周波数用の高利得アンテナ
JP3735580B2 (ja) 積層誘電体アンテナ
Pour et al. A ring choke excited compact dual-mode circular waveguide feed for offset reflector antennas
Nematollahi et al. Realization of focused beam and shaped beam transmitarrays based on broadband unit cells
CN109560388B (zh)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喇叭的毫米波宽带圆极化天线
TWI344241B (zh)
CN112952395A (zh) 基于单层回形针型单元结构的宽带反射阵列天线
US20200365999A1 (en) Ka Band Printed Phased Array Antenna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Li et al. A novel element for broadband reflectarray antennas
WO2017157216A1 (zh) 双极化天线
Hu et al. Flexible and scalable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antenna array tiles for satellite and 5g applications using a novel rugged microstrip-to-microstrip transition
TWI286399B (en) Antenna apparatus having reflector
Jung et al. Low-Cost $ K $-Band Patch Array Antenna for High-Sensitivity EM Sensor
CN115360519B (zh) 基于微金属线结构的高透光率反射阵天线
WO2020132865A1 (zh) 天线单元和相控阵天线
Danchen et al. Investigation on a single-layer microstrip circular-patch/ring-combination reflectarray element
CN108155475B (zh) 一种基于亚波长螺旋移相单元的微带反射阵列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