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0805B -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 Google Patents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0805B
TWI260805B TW94138278A TW94138278A TWI260805B TW I260805 B TWI260805 B TW I260805B TW 94138278 A TW94138278 A TW 94138278A TW 94138278 A TW94138278 A TW 94138278A TW I260805 B TWI260805 B TW I2608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xing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ed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4138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19023A (en
Inventor
Wei-Hsiu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4138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608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0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08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0719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19023A/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126080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乃翁關-種多色L E D背賴組,尤指於可使背光 模組薄型化之結構。 【先前技術】 按,以往大型液晶顯示ϋ朗產品主要為筆記㈣腦(齡 Book PC)及液晶螢幕(LCD M〇nit〇r),其所需求之背光模組特性 2要在㈣餘、體積小、厚麟,相對的在·液晶電視用之 背光源,,所考慮之要侧在於必舰有足夠_像亮度(至少 45〇Cd/m以上)、寬廣峨看姻、鮮㈣f彡像對tb度及合乎標準 的使用壽命。在以上規格的考量τ,「直下式背光模組」⑽祕㈣
Backlight)便成為目祕配大型液晶電視的技術主流,其設計的 主^概念即在於為能因應更高亮度的需求,將原本為能減輕模組 重量及厚度考量_面光源由直下式線光騎规打散均勾後, 使之轉變為平面絲後進人液晶面板的技術模式。 名之直下式月光模組1,凊參閱圖一所示,直下式背光模 組1至少具有一盒體11、複數個燈源12、-擴散板i 3及為 數不等之光學膜片14。 盒體11,上方具有一開口ill,該開口11i朝各體i
呈輪權、,糊2 i之_⑽可為亮面或 貼故一反射薄膜i i 2,以使盒體i i可進行反射光源之作用。 燈源1 2,通常係以冷陰極燈管(CCFL)為之,該燈源W 1260805 係多數並列於盒體1] ^ , 0 底邛,而燈源12之上方係設有一擴散 板1 3 〇 擴散板1 3,倍A i矣τΕτ 4 、 有&放劑或擴散粒子(diffusion bead )之 板體,可將燈源12## 7杈仏之先源予以均勻化,該擴散板1 3係 設置於燈源12之坏且物!Μ口處⑴。 光學膜片1 4, _ , · 包括有擴散膜>UDiffuser) 141及聚光 膜片(Prism lens) 1 4该擴散膜片141與聚光膜片14 2之作用在於擴散光敎紅光源方向。 習知之於組辦,首先係 體11之開口1i]罟入人触,, 3置於盒體]b 底部固定,之後將擴散板1 、" 開口111安裝定位,最後依序將光學膜片1 ㈣侧141及咖片142置於擴散板^之上方, 以=直下式背光模之組合,如圖二所示。 、/ 气月光編且1於實施時’燈源1 2經給予電壓後進行 表光該光源冑份會直接射向上方之擴散板U,一部份則合 =^^_後,__13 ’由於該擴散 31有擴散劑或擴散粒子,因此當光源經過擴散板丄3時, f散板1 3可將來自盒體1 1咖!姆出之光源予以擴 政,經其擴散後之均勻統方可提供触配之液晶面板A所利 ^讀擴散板13將光源予以將光源擴散後仍為不足時,則可 猎由上方光學膜片14中之擴散膜片141加強其光源之擴散 1260805 效犯’亚猎由光學膜片:4中之聚光膜片丨42集中光源行進方 向以加強其出光之輝度表現,以提高該直下式背光模組1之光 源應用效能。 上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1經相關業界不斷研發改進,目前係 屬於成祕之商品了,而其之應用表現亦上可被接受。,然而,該 直下式背賴組1所使用之燈#1 2係為冷陰極燈f,該冷陰極 燈管雖然可提升背光池i之職,但由於燈穌身含有麵成 分’係屬於非環保性之部品,對地球之環境具有高度之威脅,已 有許多先進國家立法嚴禁使用。 一疋以,有業者開發出另一直下式背光模組2,請參閱圖三所 不’該直下式背光模組2至少具有—盒體2 i、複數個^發 光二極體)燈源2 2、一涊q 5 此光板2 3、一擴散板2 4及為數不等 之光學膜片25。 不鲁 盒體21,上方具有—開口211,該開口211朝盒體2 1之底部係呈漸縮之鶴,該盒體2 1之内部表面係可為亮面或 貼設-反射薄膜212,以使盒體2 i可進行反射光源之作用。 LED燈源2 2,係以呈行列狀設置於盒體2 i之底部,真 每-行列中係以紅光⑻LED221、綠光(G) 〇 2 2及藍光(B) L E D 2 2 3之順序排列來配置,於 源2 2之上方設置有一混光板2 3。 π 此光板2 3 ’係以具良好透紐f之材f (如p]y^)擎成 1260805 m 該混光板2 3具有一出光面2 31及一入夹而9 q 0 八尤由2 3 2,且該出光 面2 3 1或入光面2 3 2-者其中之一,與各丄E 燈源2 2相 對應處塗佈有遮絲2 3 3,該遮光點2 3 3係為可大幅度將匕 ED燈源2 2之规遮蔽之塗料,混光板2 3上方係設有二擴散 板2 4。 口 21 1處,且該擴散 擴散板2 4,係設置於盒體21之開
板2 4上方設置有為數不等之光學膜片2 5。 光學膜片2 5,包括有擴散膜片(Diffuser) 2 5丄及聚光 膜片(Prism lens) 2 5 2,並視需要而可變化擴散膜片2 5工 與聚光膜片2 5 2之上下位置,並可變化其使用之數量。 當該直下式背光模組2之各L E D燈源2 2發射出光源時, 因其正上方已被混光板2 3之遮光點2 3 3所遮蔽,故其大部分 光源會延混光板2 3内部傳遞,如此,即可令l e d燈源2 2中 之紅光(R)LED2 2 1、綠光(G)LED2 2 2及藍光(B) L E D 2 2 3之三原色光於混光板2 3中獲得混光效果,而可混 合成-白光光源;經其混合後之光源並再由擴散板2 4予以擴散 均勻化’甚至可再受光學膜片2 5之擴散膜片2 5丄進—步的加 強擴散效果,並再由聚光則2 5 2扣進行聚光,強化其出光 輝度,而可提供液晶面板A使用。 、 直下式月光模組2之l E D燈源2 2所發出之光源雖然 可於混光板2 3内部進行混光,但請參糊四所示,由於該乙e 8 1260805 寄 D燈源2 2係置疗混光板2 3之入光面2 3 「万,因此,光源 係綠光才反2 3之入光面2 3 2斜行射入,雖然部分進入混光板 2 3中之光源會向四周傳遞而進行混光,但有極大部分進二混光 板2 3中之光源’行進至混光板2 3之出光面2 31 b寺,因其射 角小於臨界角之故,而即由混光板2 3之出光面2 3丄折射出' 光,而造成光源未達充份混光之效果時,及提早離開混光板2 3, 而使離開混光板2 3之光源中仍具原來之紅光、綠光及藍光。此 -混光不完全之現象’-般需再藉由從混光板2 3至擴散板2 4 之空間中’使該等各色之光源在於其中作混光之動作方足以消 除’故,自混光板2 3至擴散板2 4二者之間距即需保持相當大 之距離,於是,便造成該背光模組2之厚度增加,進而對商品之 薄型化要求構成不良之影響。 2是,有更新-代之直下式背光模組3,已開發出另一應用 之型悲架構,請參閱圖五所示,該直下式背光模組3之主要結構 與上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2大致相同,至少具有-盒體3i、複 數個L E D燈源3 2 一混光㈣3 一擴散板3 4及為數不等 之光學臈片3 5,該混光板3 3具有-出光面3 31及一入光面 3 3 2,且該出光面3 3丄或入光面3 3 2二者其中之一,與各 L ED燈源3 2相對應處塗佈有遮光點3 3 3,該光學膜片3 5 乃包含有擴散膜片35 1及聚光膜片352 ;其中,該LED燈 、’、2係以侧邊發光型l E D (Side-emitting LED)而為之,請 1260805 參閱圖六所示,該L E D燈湄q 0 a 原3 2之頂部係具有—呈倒錐狀之反
射體3 2 1,藉由該反射體3 21可使L E D燈源3 2發射之光 源獲得反狀絲,_錢麵、之發散肖度後射錢混光板3 3之中’雖_LED燈源32係可擴大其發散岐,而有助於 光源於混光板3 3巾之絲絲,然,該絲财職混光板3 3之入光面3 3 2斜射進人,極多之光職會於未完成混光時即 由混光板3 3之出光面3 31折射出光,而仍須保有混光板3 3 至擴散板3 4二者較大之空間,予以補救其混光之效果,故,對 於商品薄型化之要求表現尚屬有限。 是以,如何應用具有環保功能之L ED燈源於直下式背光模 組中,使其商品可符合環保之要求,且又可使該商品縮減其厚度 而達成薄型化之目標,即是目前相關業者亟欲突破之課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種多色LED背光模組,該 背光模組至少具有一外殼、一混光板、複數個L E D燈源及為數 不等之光學膜片,該外殼内依序放置有混光板及光學膜片,其中, 該混光板至少一周侧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L E D燈源容置,藉 由將LED燈源設置於混光板凹部之入光面,來降低背光模組之 厚度’以達到背光模組薄型化之目的。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種多色L E D背光模組,藉 由於混光板之入光面形成眾多之V型光導體,藉此使L E D燈源 10 1260805
之光源'、?、酬V型光導體時,經其仙之後,可有效縮短L E D 燈源之混光距離。 本發明之再—目的,乃在提供—種多色LED背光模組,藉 由於此光板之出光面形成眾多條狀之Μ光導體,使L E D燈源 之光源,、、、射至混光板而出光時,在經過出光面時,該V型光導體 可進行聚光之動作,而增強出光時之輝度表現。 本發明之又-目的,乃在提供—種多色L e d背光模組,藉 由於混光板之反射面形絲多條狀之¥型光導體,使l e d燈源 之光源㈣至混光板時,該反射蚊⑲光導體可將光源予以反 射,而將光源導向出光面進行出光,且該反射面之V型光導體可 為疏密程度不-之雜,叹進—步獲騎杨之光缝控制及 分布者。
本發明之另—目的,乃在提供—種多色led背光模組,藉 由於此光板之反射面及出光面啊形成條狀之V型光導體,且該 混光板之反射面及出光面巾餘V3^導體之佈献向係為勒 垂直,俾使該混光板之光源可達到多方向性之聚光,而可更加強 出光時之輝度表現。 $ 【實施方式】 步了解本發明之結構及所能達成之功 為使貴審查員更進一 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后: 首先,請參關七飾’本翻之f光额4,至少具有 11 1260805 外殼41、一混光板4 2、複數個L E D燈源4 3、為數不等之 光學膜片4 4及反射片4 5。 外殼41,係為一盒體,該外殼41内部依序設置有混光板 4 2及光學膜片4 4。 ::;彳^光^ 2,係以具良好之透光性的材質所製成,如聚曱基 丙細酸曱醋(PMMA) ’該混光板4 2具有一出光面421,一與 _ 出光面4 21呈相對位置之反射面4 2 2,以及,至少於混光板 4 2 —周侧面4 2 3形成有凹部S,該凹部s與反射面4 2 2相 鄰之-端面為入光面4 2 4,其中,該混光板4 2之反射面4 2 2外叹有反射片4 5 ’而於混光板4 2之周侧面外4 2 3及凹部 S之上方外亦設有反射片4 5 i,而反射面4 2 2外之反射片4 5之長度更可延伸至混光板4 2之周侧面4 2 3之下方。 L E D燈源4 3,係設置於電路板“,且該L E D燈源4 φ 3係以紅光⑻LED431、綠光(G) led4 3 2及藍 光(B) LED4 3 3之順序排列來配置於電路板B上之多色七 ED。 ‘光學膜片4 4,包括有擴散膜片⑽4 4丨及聚光 膜片(Msm lens) 4 4 2,並視需要而可變化擴散膜片^工 與?K光膜片4 4 2之上下位置,並可變化其旦。 机次請參關八所示,本發明於組裝時,首先將l e D燈制 3 δ免置於混光板4 2之凹部〇;考,拉4 w 凹邛8處,接者將混光板4 2置於外殼4 12 1260805 1之内口卩’再依序將絲膜片4 4之擴散膜片4 4丄及聚光膜片 4 4 2置於絲板4 2之上方,即可完成本發明背錢組4之組 合。 本發明於實施時,由於L E D燈源4 3係為紅光(R )、綠光 ⑹及藍光⑻之多色L E D ’藉由於混光板4 2之周侧面 4 2 3及凹部S上方設置反射>;4 5 1,可令該多色LED之光 源由入光面4 2 4集中射進混光板4 2進行混光成白光後,部分 光源會由混光板42之出光面421射出,而部分光源則會射入 反射面4 2 2,經由反射片4 5之反射再由混光板4 2之出光面 4 21將光源射出’該光源可接受光學膜片4 4之擴散膜片4 4 1作進-步的加強擴散效果,並再由聚光膜片4 4 2予以進行聚 光,強化其出光輝度,以提供液晶面板來使用。 請參閱圖九所示’本發明之混光板於朗時,係可於該混光 板4 2之反射面4 2 2形成眾多之導光點(P姐ern) p,該導 光點P係可以油墨印刷之方式為之,或以模具予以成型為凹:於 反射面4 2 2之狀,如圖十所示;或是凸出於反射面4 2 2之狀, 如圖二一所示,藉此使混光板4 2内之光源射及於反射面4 2 2 時,藉由鱗光點P扣擴散狀反射,而令光賴向出光面4 21方向行進,達到光源均勾化之效果。 叫參閱圖十二所示,本發明之混光板於應用時,亦可將出光 面4 2 1為她化之霧面狀,以使光源於離開混光板4 2時,藉 13 1260805 Λ 由已呈霧面狀之出光面4 2 2,來令光源獲得擴散之效果。 再請參賴十三所示,本發明於實施時,可將l e d燈源4 3與入光面4 2 4之距離加大,使LED;)t源4 3與入光面4 2 4間形成-混光區4 2 5,藉此使L E D燈源4 3之紅光(R)、 綠光⑹及藍光⑻等多色之L E D光源,可於混光區4 2 5先行混光動作,再由絲板4 2之出絲4 2 1出光後,供液 晶面板來使用。 又請蒼_十四所示,本發明為了縮短L E D燈源4 3之混 光距離,係可於混光板4 2之人光面4 2 4形成眾多之v型光= 體4 2 4 1,藉此來使L E D燈源4 3之絲照_㈣光導體 4 2 4 1時’經其作用將各L E D燈源4 3之入射角擴大之後, 來有效縮短L E D燈源4 3之混光距離,使光源提早均勻擴散, 而達到較佳之混光效果。 • 又請參_十五所示,本發明於應㈣,亦可於混光板4 2 ^出光面4 21形成取多條狀之v型光導體4 2 i i,藉由於混 光板4 2之出光面4 21形成眾多條狀之v型光導體4 2 i工, 、> E 且源4 3之光源知、射至混光板4 2而出光時,在經過出 Ί 4 2 1日$ ’該v型光導體4 2 1 1可進行聚光之動作,而增 強出光時之輝度表現。 另請參_十六所示,本發明亦可於混光板4 2之反射面4 2 2及凹部s之上方形成中多條狀之v型光導體4 2 2丄、s 14 1260805 1’藉由於混缺42之反射面422 條狀之V型光導體4 2 2 1、S1,使^之上^♦夕 射至使LED輯4 3之光源照 h ’該反射面4 2 2及凹部s之上方^型光導 ]隹! 2丄S™源予以反射,而將先源導向出光… 玄光且掀射面4 2 2之¥型光導體4 2 21更可為疏 =度不—之狀態,依—〇4LED燈源43之值置 =,而使之姆越遠,該v型光導以⑴即可越呈緊密 =’而距離越近時,型_4 2 2 i _稀疏之配置 如圖十七_,叫進—步麟縣源之光能雜制及分布 者。 轉,請參賴权所示,本糾亦可於混光板4 2之反射 、首㈣2、出先面4 21及凹部S之上方_形成條狀之V型光 ^丄、4211、81,藉由於混光板42之反射面4 、出先面4 21及凹部S同時形成條狀之V型光導體4 2 2 2 1 1、S 1 ’且該混光板4 2之反射面4 2 2及凹部S 中膽型細4 2 2 1、S1蝴走㈣絲421中 =型先導體4 2 1 1係為縣垂直狀之配置,而可令該混光板 4 2之先源可達到多方向性之聚光,以更加強出光時之輝度表現。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於混光板42至少—周側面M3 形成一凹部S,並將L E D燈源4 3設置於混光板4 2凹部s之 入光面4 2 4處,直接將光源射於混光板4 2内部,而可使l e 15 1260805 4源4 3之光源更易傳遞於混光板4 2之較遠之距離,而達成 j佳之混光效果,藉此可無需設置盒體及擴散板等元件,以降低 月光极組4之厚度,進而制背光模組4薄型化及降低成本之功 夕,另猎由於混光板42之入光面424形成眾多之V型光導體 4 2 4 1 ’來縮短L ED燈源4 3之混光距離;或是於混光板4 2之反射面4 2 2及出光面4 2 1形絲多之v型光導體4 2 2 1 421 1 ’來提高背光模組4之出光輝度,且藉由該v型光 導體s1、4221、4211之形成,可降低L E D燈源4 3 之使用顆數,進而達_低成本之目的。 、、’T上所述本發明之多色L E D背光模組,不僅構造簡單, 且確實能達到所訴求目的及功效,應已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要 件,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貴審查員之詳鑑,准予 發明專利之審定,至感德便。 【圖式簡單說明】 圖一係習知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二係習知直下式背光触之職示意圖。 圖三係另-習知直下式背賴組之剖視示意圖 圖四係圖三光源動作之示意圖。 圖五係又—f知直下«光麵之观示意圖 圖六係圖五光源動作之示意圖。 圖七係本發明背光模組之立體分解圖。 16 1260805 圖八係本發明背m組之剖視示意圖。 曰十+係本發明〉昆光被具導光點之實施例。 圖十—係本發明混光板具霧面狀表面之實施例。 圖十三係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背光模組之示意圖。 圖十四係本彳㈣混光板—較佳實關之立體圖。 圖十五係本發明混光板另—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十六係本發明混光板又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十七係圖十六另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十八係本發明混光板再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直下式背光模組 11盒體 111開口 112反射薄膜12燈源 13擴散板 14光學膜片 141擴散膜片 14 2聚光膜片 2直下式背光模組21盒體 211開口
212反射薄膜 2 2 L ED燈源 2 21紅光(R) LED 2 2 2綠光(G) LED 2 2 3藍光(B) LED 2 3混光板 2 31出光面 2 3 2反射面 2 3 3遮光點 17 1260805 3直下式背光模組 2 4擴散板 2 51擴散膜片 3 1盒體 3 3混光板 2 5光學膜片 2 5 2聚光膜片 3 2 L ED燈源 3 31出光面 3 3 2反射面 3 4擴散板 3 5光學膜片 4背光模組 4 1外殼 4 2混光板 4 21出光面 421IV型光導體 4 2 2反射面 422IV型光導體 4 2 3周侧面 4 2 3 1反射片 4 2 4入光面 424IV型光導體 4 2 5混光區 4 3 L ED燈源 4 4光學膜片 4 41擴散膜片 4 4 2聚光膜片 4 5反射片 4 51反射片 S凹部 S1V型光導體 P導光點 18

Claims (1)

126080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種多色LED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至少具有: 一外殼,係為一盒體; -混光板,該混光板具有-出光面’―與出光面呈相對位置 之反射面,以及’至少於混光板-周侧面形成有凹部,該凹部與 反射面相鄰之^一端面為入光面; L E D·、’係設電路板上,且該L E D燈源至少包含 有紅光(R) LED、綠光(G) LED及藍光⑻led之 順序排列來配置於電路板上之多色L e d . 光學膜片,包括有擴散膜片及聚光膜片; 藉由將LED燈源設置於混光板凹部之人光面處,來降低背 賴組之厚度’以達到背光模組薄型化之目的。 2. 如中请專利範圍第工項所述之—種多&led背光模 鲁組’其中該混光板周侧面及凹部上方係設有反射片者。 么3如申凊專利乾圍第工項所述之一種多色背光模 =其中社ED燈源係可與人光面之距離加大而形成一混光區 組 組 如申明專利祀圍第丄項所述之一種多色l E d背光模 、中該混歧之反射_戦料光點者。 盆Ί月專利1&圍第4項所述之-種多色L E D背光模 ,、該導光點細油墨印刷而成者。 6 ·如中請專利_第4項所述之-種多色LED背光模 19 |26〇8〇5 組, 面者 ~中。亥導光點係以模具射出成型,而凹入於該混光板之反射 組, 面者。 7如申凊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種多色L ED背光 其中該導光點細模具射出成型, 模 而凸出於該混光板之反射 組,^ *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多色L E D背光模 一中該此光板之出光面係可為粗糙化之霧面狀者。 組,^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多色L E D背光模 “中該混光板之人光面係形成有眾多之V型光導體者。 組,^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多色L E D背光模 、、’ ’其中該混光板之出光面麵成有眾多條狀之¥型光導體者。 組j 1 ·如㈣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一種多色L e D背光模 、中该凹部之上方係形成有料條狀之V型光導體者。 1 2”請補細第“賴述之—鮮色 :佈:广部之上方之v型光導體與出光面中瞻型 之佈局走向係為互相垂直者。 * 13 .如帽專利細料項所述之„種多色led背光模 、、且,其中該混光板之反射面係形成有眾多條狀之v型光導體者、 14.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種多色 她,其中該反射面之V型光導體係可為疏密程度不—之狀 I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種多色LED; 光模 20 1260805 組,其中該混光板之出光面及反射面係同時形成有眾多條狀之v 型光導體者。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述之一種多色L E D背光 模組,其中該混光板之反射面及出光面中條狀V型光導體之佈局 走向係為互相垂直者。
21
TW94138278A 2005-11-01 2005-11-01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TWI260805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4138278A TWI260805B (en) 2005-11-01 2005-11-01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4138278A TWI260805B (en) 2005-11-01 2005-11-01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60805B true TWI260805B (en) 2006-08-21
TW200719023A TW200719023A (en) 2007-05-16

Family

ID=3787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4138278A TWI260805B (en) 2005-11-01 2005-11-01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26080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19023A (en) 200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1248B (en) Led backlight module
TWI422922B (zh)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1693700A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unit for a backlight device
JPWO2008007487A1 (ja) ライトユニット、バックライト、フロントライト、及び、表示装置
US20070008740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backlight unit having the same
JP2006024439A (ja) 面状光源装置
JP2009193669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機器
JP2004079488A (ja) Led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039019A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complementary color zone
TW200426450A (en) Backlight and LCD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565322U (zh)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2174372A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18747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TWM619434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JPWO2009044584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418931A (zh) 背光组件
KR2005012157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TWI260805B (en) Multi-color LED backlight module
TWI271587B (en) LED backlight module
TWI253528B (en) Luminous device
TWI329768B (zh)
JP43666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49370A (en) Method of removing aberration in lapping type backlight module
TWI336798B (zh)
TW201020638A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