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3994B -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3994B
TW523994B TW091104884A TW91104884A TW523994B TW 523994 B TW523994 B TW 523994B TW 091104884 A TW091104884 A TW 091104884A TW 91104884 A TW91104884 A TW 91104884A TW 523994 B TW523994 B TW 5239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s
electron beam
superconducting
superconducting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4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deg M Faris
Original Assignee
Reve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veo Inc filed Critical Reveo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3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39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00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analogue conversion
    • H03M1/1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H03M1/2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pattern-reading type
    • H03M1/32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pattern-reading type using cathode-ray tubes or analoguous two-dimensional deflec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 Superconductor Devic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523994 A7 -----------B7__ 五、發明説明(1 ) 一 本發明係關於類比至數位轉換,且更特別關於用於高 速類比至數位轉換之系統和方法。 fcg背景 數位處理上的進展明顯地衝擊科學和技術及數位處理 應用上的許多成就。有許多情況需要把類比信號快速轉換 成數位表示來供處理,且提供數位設備之電源動力。一關 鍵元件係已知為在許多系統中係重要前端的類比至數位轉 換器(A/D轉換器)之裝置。然而,A/D轉換器之性能落後於 數位處理器,產生對許多應用之完全數位化的障礙。 期望提供操作在30MHz*3GHWb1、解析度超過約⑺ 位兀的A/D轉換器。這些A/D轉換器可使用為在雷達前端、 攔截接收器、影像處理、HDTV和許多其他領域中的組件。 傳統半導體裝置具有熟知之系統限制,且無法符合上述性 能要求。例如,目前矽晶雙極技術達到1(3112之4位元,且 GaAs異接合雙極電晶體(HBT)技術被設計來達成於π沿 之6位元。這使約瑟夫遜接合(JJ)技術成為最具潛力來產生 先進數位系統所需之性能’。操作於液態取溫度的最快速約 瑟夫遜接合快閃a/D轉換器可達成於1(}1^之6位元、和於 10GHz之3位元。這些低臨界溫度(Te)電路要求具有使用高 Tc(HTC)超導性無法來複製之高非線性的良好品質約瑟夫 遜接合面。結果,許多已知低Tc Η電路和觀念無法用咖 超導體來實施。因此,可以說此等已知技術達到其在很低 於所需的性能位準之基本限制,且搜尋新方法很需要且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〇χ297公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可I 4 523994 五、發明説明(2 ) 時。 因此,在技術中持續需要一種新的A/D轉換系統和方 法’其係根據可產生比使用傳統低Tcjj裝置而認為可能者 高出數等級之性能位準的HTC超導體。特別地,需要一種 A/D轉換系統,能夠操作於由習知技術無法達成之超過 10GHz於10位元解析度的頻帶寬。 週^式之簡單据沭 第1圖說明一微弱鏈結約瑟夫遜接合面裝置之電流_電 壓特性; % 第2圖說明於兩端點來匹配、且含有串聯之微弱鏈結的 一電子束激勵無散射HTC超導線條; 第3圖說明一個3位元電子束激勵超導A/D轉換器,· 第4圖說明一個一般、N位元電子束激勵超導a/d轉換 器; ~ 第5圖說明例示實施例電子束類比至數位轉換哭之 待性能; 第6圖顯示一微型史達林閉循環冷凍機;及 圖第7圖說明一超高性能類比至數位轉換器系統之構造 發明之概要 習知技術之上述和其他問題及缺點可由本發明、 把類比電壓信號以高速來轉換成一數位表示、已知為—類 比至數位轉換器(A/D轉換器)之數個方法和裝置來克服或 減輕。本發明教導由較佳為咖“條超導式傳輸線來夢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緖準(CNS) A4«#^21〇X297~
訂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成軸立tlA/D轉換器。_線彼此相鄰且平行地來配置。 在母^線上2伽被_聯地嵌人。π以跨越線條來給予n —進位數字、同時在長度方向上這些Ν位數二進位數 a ^ j數里人序中之方式,在Ν條超導式傳輸線之組態上 方來形成-矩陣。_掃描電子束被產生來撞擊此配置。電 子束以高頻率來掃過線條,同時由所施加電壓信號、沿著 線么卞方向來偏向。電子束在擊中任何一個Π之情況時,會 在Ν條主線之任_條上產生—電壓階度。在各橫掃電子束上 的此情形中’叫隨位元階度電壓圖型在線條上產生。此 圖型係輸入電壓信號之直接數位讀出。 字從下歹i 4述和圖式、由熟知該技術者來銘感和瞭解 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特徵及優點。 豐Jg之詳細; 在此揭露的是一種新穎A/D轉換器系統和方法,其係 根據可產生比使用傳統低1(:約瑟夫遜接合面(U)裝置而認 為可能者南出數等級之性能位準的只丁(::超導體微弱鏈結裝 置。此系統依賴於兩個現象。第一,一電子束可在數gHz 頻率範圍内來偏向。第二,一約瑟夫遜接合面(JJ)在被一 適當電子束擊中時、會切換成電壓狀態。此超高性能a/d 轉換器利用電子束與超導裝置和電路之互相作用。特別 地,在此揭露的系統和方法能夠把超過丨〇GHz之頻帶寬的 包子束偏向,導致於10位元解析度的1〇GHZiA/D轉換器 性能。這用傳統技術不可能來達成。此混成系統也具有超 導傳輸線之重要不散射特性、和HTC微弱鏈結之超快切換 五、發明説明(4 ) 的優點。在一實施例中,具有500MHz至1 GHz之類比頻帶 見的12位兀A/D轉換器為可能。這比其他技術高數個等 級。在又一實施例中,A/D轉換器性能可延伸至於12位元 的 10GHz。 為熟知地,約瑟夫遜接合面在用一能量化電子束來激 勵時、可自零電壓狀態切換至無限電壓狀態。此電子東會 產生壓制約瑟夫遜電流之準粒子。第丨圖顯示具有一臨界電 級JG、且被電流偏壓於一電流Ig的微弱鏈結式JJ之電流-電 壓特性。當電子束被施加時,J()被壓制成低於Ig很多的〗,0, 使裝置自零電壓狀態切換至VG。此裝置在去除電子束激勵 日守、將重置回到零電壓狀態。微弱鏈結式刃之切換速度已 知在次亳奈米範圍中。為了完成此,電子束之能量匕必須 在約瑟夫遜能量Ej=IGMG/2B之等級上,同時Ee必須更小於 超導凝結能量。這些條件使用含有在〜⑴磁之範圍中的 1〇及刀别為數# A和數KV的電子束電流和電壓、及在1 _工〇 笔奈米範圍中的電子束激勵脈波週期之約瑟夫遜裝置可易 於被符合。 第2圖說明一傳輸線2〇用為在此揭露的多位元轉 換為系統之組件。傳輸線2〇係包括串聯的多個約瑟夫遜接 合面22(如由第2圖之交叉點所表示的)之一無散射htc超 導傳輸線。傳輸線20-般具有_特性阻抗心(幾歐姆),且 被匹配於兩端點。一電流供應器如上示地、在一 中這些接合面之任一個時、會把約瑟夫遜接合 電子束擊
一電壓脈波VG被產生、且傳輸到線路之輸出端 面偏壓於 。此傳 五、發明説明(5 ) 輸線具有界定自左到右的一信號之傳播延遲丁、且由 rL/Vp所給的—長度L,其中Vp係傳輸線相位速度、其在 貫際情形中係等於大約光速的三分之一。傳播延遲一般會 限制A/D轉換器之頻帶寬和解析度位元。
據此A/D轉換器包括於第2圖上述的n條傳輸線 2〇。操作原理說明於第3圖,其中一個3位元a/d轉換器之 實施例被描寫。在此情形中,三條傳輸線32a、32b和32c 被,此相鄰來投置,且由—適當距離來隔開、來把交叉對 活最〗、化。坆些傳輸線32a、32b和32〇係沿著Y方向來定 向且私子束被產生以χ方向來掃描。也顯示在第3圖中 的疋由Υ〇至Y?來代表的23、或八列。在χ、γ平面中,一矩 陣識别□此被產生’具有八列和三行(三條傳輸線仏、似 和32c)。代表各列位置的一位元圖由各列中的約瑟夫遜接 合面(交叉符號)之數目來顯示。例如,第一列心不具有H、 且代表Y〇之位元圖係(0,0,〇)。在另一端Y7具有3個JJ'且位 兀圖係(1,1,1)。為了完成A/D轉換器功能,可利用極快速地 在X和γ平面上來掃描一電子束之能力。接近頻帶寬 之電子束偏向為可能。在χ方向上,電子束以取樣頻率 fs(fs>l〇GHz)來持續掃描。輸入類比信號被施於γ偏向系 統,依賴於輸入類比信號之數值、把在γ方向上的電子束 偏向至YG和γ?間之任何位置。例如,當輸入類比信號為零 日守,電子束將在X方向上來掃過第一列(Yg),且在此情形 中、因為在此列中沒有約瑟夫遜接合面、故三條線之輸出 電壓係位元圖(〇,〇,〇)。當輸入電壓係最高時,電子束在Y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523994 五、發明説明(6 方向上來偏向、使得它交叉第八列γ7,且三個約瑟夫遜接 合面將切換(根據第圖)、且輸出係位元圖(m)。當 然,當數值在零和最高值間日寺,這將使電子束掃過其他列。 當類比信號改變時,輸出位元圖會改變、以取樣頻率心來 反射k k杬述熟知該技術者應瞭解,是否D被指定1之數 子且使0之數字無效、或反之亦然,是任意的。 頁 3位兀A/D轉換器3〇清楚地依賴於超導線之零電阻和 無散射品質、約瑟夫遜接合面之超高切換速度、及在多個 GHz頻帶寬中以乂和γ方向來偏向電子束之能力。 在第4圖中,一般針對N位元的一 A/D轉換器40被說 明。在此當然,需要糾条傳輸線42142卜42卜、42'。 列會重複於一期間之長度),其也為-無效單元Γ長 度、沒有的線條之最短部份。各傳輸線之總長度為 。一此關係清楚地顯示若L被維持值定,則在p值減小 π {元數目p曰加,因此允許一較寬的類比頻帶寬。類 比頻帶寬由傳輸線42中的信號、與線路長度相關之傳播延 遲Τ來限制。A/D轉換器40之頻帶寬可表達為:B W二i/2Τ。 卿員率係電子束以,Χ方向來掃描的頻率、且決定系 統之取後性能。系統之最大類比頻帶寬bw不能大於邱。 如第5圖顯示地,A/D轉換器之性能一般由三條線或區域來 侷限。 平坦區域係由在Y方向的電子束偏向頻帶寬之性能、 fs和關係跡fs/2來限制。只要取樣週期大约比3丁長,類比 頻帶寬BW=fs/2則獨立於解析度位元。對於产〇 5微米且— 本紙張尺度適财_準(CNS) Μ規格 523994 A7 -----_ B7__ 五、發明説明(7 ) 電子束直徑大小等於0.5微米及fs=2〇GHz,給予1 OGHzi最 大類比頻帶寬和N二13之最大位元數目。 N>13的光限制區域,頻帶寬相關於由下式的位元數 目:BW二(c/2nP)x(l/2N),其中^係光速、n反映傳輸線相位 速度相對於c有多慢,且其中11被假設為3、且ρ係節距。從 此式可獲得於1GHz之BW的Ν=17。 第5圖中的一長度限制被獲得,因為上式因傳輸線長度 不能無限長之限制而不成立。根據直覺,諸如微製程、電 子束掃描距離、電子束解聚焦和其他等實際限制,最大傳 輸線長度約為l〇cm,在此情形中、A/D轉換器性能具有於 18位元解析度的一 5〇〇mHz頻帶寬。 如第5圖的打點曲線所示地,藉由把節距縮減至小於 〇·5微米、且把電子束偏向頻帶寬增加超過2〇GHz,可能進 一步改善性質。用精密微影和微製程技術、以及電子束偏 向系統之精細設計,兩者皆為可能。 從前述分析,清楚地、新穎電子束A/D轉換器具有比 大多數先進JJ式電路高數個等級之性能。由其他技術無法 想像獲得於13位元之10GHz或於17位元之1(3沿的類比頻 帶覓之可能性。達成此一超高性能位準的關鍵因素係產生 超過10GHz之頻帶寬的電子束偏向電路之能力。此係由S M. Kodmski(1991年6月號的電子裝置上的IEEE會報第%冊第 1524頁)來證實。此新觀念之另一重要優點係約瑟夫遜接合 面可為微弱鏈結型,而非具有尖銳準粒子穿透組件的坑道 接合面。微弱鏈結可使用HTC超導材料來容易地產生,可 本紙張尺度翻巾關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可| P-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23994 五、發明説明(8 步 A7 B7 能使用如第6圖顯示的一微型冷凍器來冷卻於77度尺。 達成20GHz和以上之偏向頻帶寬的一主要考量,相關 於在Ν>1〇時於2N之動態範圍的線性。幸運地,所揭露A/D 轉換器架構可用超導晶片來解決此問題。取代於具有週期 地含有節距p的列重複度,某些群組之列將具有由非線性之 測1而決定之可變隔距。此設計因此用來把非線性最小化。 起同性旎A/D轉換器系統70之較佳實施例被構造地 說明於第7圖。A/D轉換器系統7〇包括三個主要子系統。一 迅子束子系統76 —般包含能夠傳送例如具有約〇·5微米直 仫的一電子束Ο·1# Α、及依賴於期望類比頻帶寬之1-5KV 範圍包尾:的已知電子束產生系統。依賴於性能,X、Y偏向 電路被設計來達成丨00河112至2〇GHz之範圍中的頻帶寬。 超‘傳輸線晶片76也被設置,其利用高Tc超導傳輸 線、和提供一般相對於第2-4圖而上述的線性化傳輸之微弱 。衣置及適备、纟巴緣态和電阻器技術與一經調節電源供 應器。晶片76較佳包括寬頻帶寬放大器、來與室溫電子電 路介接。晶片76應包裝在一真空密封配置中,使得上表面 處在真空中且曝露於電子,束激勵,而其他表面熱性地連接 至冷卻子系統78。 冷卻子系統78被設置來補償來自超導電路的一分數毫 :功率之發散。據此’冷卻限制不嚴重。冷卻可使用例如 弟6圖顯示 '係熟知的—小型史達林劑量循環冷^,來方 便地完成。 未特別顯示於第7圖、諸如線性寬頻帶寬放大器、同 本紙張尺度相巾_家標準(⑽)M規格⑽χ297公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523994 A7
產生器、及諸如記憶體緩衝器和處理器的室溫介面 . 电于電 路’在針對特定應用所需時、也可包括進來。 對於上述本發明之各種層面的修正例只係例示。請瞭 解到,對那些熟知該技術者、對說明性實施例的其他修正 將容易產生。所有此等修正例和改變例被視為在由所附申 请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範傳和精神内。 元件標號對照 20、32a-32c、42a-42N_〗…傳輸線 22…約瑟夫遜接合面(jj) 30···3位元A/D轉換器 40----般A/D轉換器 70…超高性能A/D轉換器系統 74…電子束子系統 76…超導傳輸線晶片 78…冷卻子系統 …參…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2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園 1· -種用來獲得㈣信號大小上的資訊之线,該系統包 含: 一超導傳輸線,該線具有一開始點; 或更多約瑟夫遜接合面,其中該等係嵌入 該超導傳輸線中,且其中該等㈣串聯於自該開始點的 已知距離;及 一電子束,該電子束撞擊在該超導傳輸線上,該電 子束係收納至沿著該超導傳輸線之方向、與該電壓信號 之大小成比例的位移,且其中該電子束在擊中該一或更 多JJ之任一個的情況上、會在該超導傳輸線上產生一電 壓階度。 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系統,其更包含: N-1條額外超導傳輸線’其中該等叫條額外超導 傳輸線彼此相鄰且大致平行來配置、且與該超導傳輸線 來提作N條大致相同超導傳輸線之—組態,該組態具有 兩特性方向:沿著該等線條之方向的-個y方向及跨越 該等線條來指向的一個χ方向; 矩陣之肷入JJ,{立於該等Ν條超導傳輸線之組態 上方,该矩陣係由在各個該等Ν條超導傳輸線上的 個JJ來形成,其中該等jj被安置、以在該父方向來產生Ν 位數二進位數字’且再者該等職數二進位數字以數量 次序來落在該y方向上;及 ▲ -掃描電壓’使該電子束以^方向來偏向,其中 該電子束週期地撞擊在各條該等N條超導傳輸 六、申請專利範園 3.依射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系、统,其中該等超導傳輸線 係由一個HTC超導體材料來製成。 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系統,其更包含: 一冷卻子系統,該冷卻子系統提供其中該HTC超導 體材料沒有電阻地來傳導電流的一周遭環境;及 一電子束子系統,該電子束子系統更包含一真空系 統。 .-工’、 .-種用來採用時變電壓信號的N位元數位樣本之方 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組 條 提供N條超㈣輸線,料N條超㈣輸線彼此相 鄰且大致平行來配置、且形成具有兩特性方向的— 態:沿著該等線條之方向的方向及跨越該等線 來指向的一個X方,向; 之 嵌入在各條該等N條超導傳輸線上串聯的2叫個 ^瑪接合面㈤,其中該糾在該等N條超導傳輸線〈 :悲上方形成一矩陣’把該等"安置、以在該X方向來 、生=位數二進位數字,㈣者該_位數二進位數字 以數量次序來落在該y方向上;及 置 其 線 :壓 使一電子束撞擊在該㈣條超導傳輸線之該配 :,该電子束係由一掃描電子、以該χ方向來偏向, 中该電子束週期地撞擊在各條該等Ν條超導傳輸 亡味該電子束也被收納至沿著該y方向、與該時變電 k唬之大小成比例的位移,且其 本紙張尺細中國國家檩準 1^)A4規格⑵0X297“ 523994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生一電壓階度,藉此在該等N條線上的該等電壓階度即 產生該時變電壓信號之一數位表示。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更包含選擇一個 HTC超導體材料來製造該等超導傳輸線之步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91104884A 2001-03-14 2002-03-14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TW52399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7578601P 2001-03-14 2001-03-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3994B true TW523994B (en) 2003-03-11

Family

ID=2305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4884A TW523994B (en) 2001-03-14 2002-03-14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617987B2 (zh)
EP (1) EP1413056A2 (zh)
JP (1) JP2005508101A (zh)
CN (1) CN1599980A (zh)
TW (1) TW523994B (zh)
WO (1) WO2002073809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86032A (en) * 1963-06-03 1966-11-15 Itt Digital microphone
US4034363A (en) * 1976-01-14 1977-07-0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Real time data rate quantizer and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system
US4163156A (en) * 1976-05-19 1979-07-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odify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Josephson junction
US6356221B1 (en) * 1999-08-20 2002-03-12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Electron beam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including time sampling of the input sig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9980A (zh) 2005-03-23
JP2005508101A (ja) 2005-03-24
US6617987B2 (en) 2003-09-09
US20020145549A1 (en) 2002-10-10
WO2002073809A2 (en) 2002-09-19
EP1413056A2 (en) 2004-04-28
WO2002073809A3 (en) 200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rman et al. Kinetic-inductance-limited reset time of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photon counters
US5471162A (en) High speed transient sampler
Gray et al. A vacuum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using silicon field emitter arrays
De Wilde et al. Andreev reflections on heavy-fermion superconductors
Shi et al. 30kV and 3kA semi-insulating GaAs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Marcus et al.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field emitters
CN111947794B (zh) 一种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based triggering with 1 ns jitter for trigatron
Ozbay et al. 110-GHz monolithic resonant-tunneling-diode trigger circuit
TW523994B (en)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Curtis et al. Spacecraft mass spectrometer ion source employing field emission cathodes
Casaburi et al.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parallel configuration superconducting strip-line detector
Zhirnov et al.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become closer to reality
US6980142B2 (en) Electron beam excited superconduct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US6356221B1 (en) Electron beam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including time sampling of the input signal
Xiao et al. Effect of periodic array on the on-state resistances of GaAs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 based on total reflection theory
JP2014196983A (ja) 粒子・光子検出器
Silzars et al. Electron bombard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rris Optimum design of electron beam-semiconductor linear low-pass amplifiers—Part II: Output capabilities
Suzuki et al. Progress in HTS sampler development
Fischer et al. Developments in gas detectors for synchrotron X-ray radiation
Shaw 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of ZnS Phosphor Grains at High Resolution
JP2022156995A (ja) 粒子検出装置および画像生成装置
Angeletti et al. Evolution of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technology for wideband space applications
Kramer Sources of millimeter-wave radiation: Traveling-wave tube and solid-state sour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