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4617B -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rrangement of many such relays and method to produce one or more such relays - Google Patents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rrangement of many such relays and method to produce one or more such relay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4617B
TW434617B TW87120680A TW87120680A TW434617B TW 434617 B TW434617 B TW 434617B TW 87120680 A TW87120680 A TW 87120680A TW 87120680 A TW87120680 A TW 87120680A TW 434617 B TW434617 B TW 4346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base body
relay
tongu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7120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usanna Kim Hesse
Hans-Jurgen Gevatter
Helmut Schlaak
Martin Hanke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4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46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9/00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 H01H59/0009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making use of micromechan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036Switches making us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 H01H2001/0084Switches making us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with perpendicular movement of the movable contact relative to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9/00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 H01H59/0009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making use of micromechanics
    • H01H2059/0081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making use of micromechanics with a tapered air-gap between fixed and movabl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9/00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 H01H2059/009Electrostatic relays; Electro-adhesion relays using permanently polarised dielectric layers

Landscapes

  • Micromachines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Description

4346 1 7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1 ) 本發明偽關於一種微槺械式靜電繼電器,其具有 -一個固定體,作為基體用, -一個由固定材料所構成之可自由操作之可撓性錨凹舌 ,其之一側是固定於基體上且與肚基體形成一種楔形 之注開口端持鱭擴大之工作氣隙, -一個形成在基體上之平坦式基極電極, -一個形成在錨凹舌上之與基極電極相面對之錨凹電極, -至少一個配置在基體上之固定式接觸件, -至少一個配置在錨凹舌上之與上述固定式接觸件相面 對之移動式接觸件。 此種微機械式繼電器基本上已描述於DE4205029C1中 。由於在基極電極和錨凹電極之間存在一種楔形之氣隙 ,因此在此二個電極之間施加電壓時此錨凹舌會在基極 電極上展開,瑄樣就可使此二锢電極之間狹窄之間距由 绳!緊處至提供接觸之自由端繼纊移動以3「(^「1(6丨1-P「i n c i p丨e )。Μ此種方式,則一方面能Μ足夠之接觸間 隙來確保在開啟吠態時在固定式接觸件和移動式接晡件 之間有一種隔離強度且另一方面能Μ非常小之切換功率 以靜電方式使錨凹起反應。當然在此種純(pure)靜電式 之切換原理中較高之切換電臛是需要的;此外,珂獲得 之接觸力仍然相當小。 此外,在此種原理中很不容易實現開啟式接觸或切換 式接觸。 又,由U S 5 2 7 8 3 6 8 A中已知有一種靜電式繼電器,其中 -3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346 1 7 A7 B7 五、發明説明(i 極電,成駐, 電換? 關 電止大形。伸 靜切 Μ , 止靜當搔觭延 之之 U 啟 靜屆相電接方 藝佳 U 開 個二離之相上 技較 Θ 如 二此距對式份。述種 Η 例 此中之相形部觸所 , 且文 Η 和之一接頭成 Η 整 換此舌能狀的之開達 f 調 持 切然式只線度式文壓 W 行 間當動中或長面本電_ 進 極。移置狀之平成換-«]性 電t)至位點舌有形切躍特 止re其換 K 凹舌步之跳換 靜ct,切能錨凹一小之切 飼 U 著之只式錨進較望之 二“置自上動與是以期望 在層 ffi 各本移能的能所期 堊電地在基在可目使有所 Η 駐行極M只不之 ,具對。 舌有平電角别示明器其是換 式設相止銳分顯發電,於切 動又互靜画層中本繼性 ® , 移另橘使一電其 式特力閉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達錨表 器。電起•之此駐式 便或之 電整之同_定取使肜 Κ 上隙 缗調層共設選可本 造體氣 種行電加所可即基 構基作 此進駐施中此制於 之在工 ,況則之層因控由 述置形 中情 ,壓電。須舌 所S3楔 隙用端電駐性不凹 頭層在 氣應尖制據特得錨 開一含 形之之控依同使 , 文少包 楔別隙與。不,力 本至層 在各氣時小之小應 有有電 含對形同較器大預 具具駐 包地楔即可電之之 器另棰 層好至時身繼度舌 電,此 電良伸始本取程凹 繼外, 駐常延開壓選棰錨 ,此層 使非内動電可某過 明.電 明可向移制刖成超 發的駐 發性層式控 ,度力 本目之 本特電換使度密引 撺逑上。於換駐切 ,密荷之 依上舌中由切於在用荷電層 成凹面 之由荷作電種電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 4346 1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舌觸,基或 基隙擇基電電駐 ue 態電le區或置 凹接小涸上 罩氣選於駐駐層(sbl择駐bl緊雔位 銳式堪一體 外之可下些層二和ta三層taI 夾距緊 s S 罩 ,啟力有基 之形且況瑄二此其is種二0S卜之的夾 下開應只在 外楔中情中此當則仏一此0[1y 舌間之 β 畤 況棰預當置 額個隙種其由。 ,態成由 ί 凹之舌 情一較,配 個一氣此,藉性時樓達藉態-TI錨舌凹 棰式力下地。一成於在層可特等雙可,锞to在凹錨 及 此形引況性上置形置。電下之相種亦面單 彡便錨由 在時種情擇極配91配上駐況層是一下方種 tM和是 。 此此種選電須基式極層情電值成況 一 一 體,極離 锻,時此可凹然式方電一此駐對達情另成 .基吠電距。 基上度在層錨當定之箪置在整絕可調。達 .曲極的大 離體密。電或,固動外設。調之即微性可 中彎基間變 偏基荷象駐上中傾播或別荷來荷式之特亦 造成且之地 而於電琨則舌式灶可上分電整電方當換度 構形曲極績 緊位之閉,凹形使M極上之調之種適切密 佳別彎電持 泣是小關時錨豳,舌電體性之性此在之荷 較分之罩而 力中較棰舌或實方凹極基電度電权或0)電。之須大外端 應態在一凹上之上錨基罩同密同此性bl之性明面最和由 預吠,生錨掻佳體此於外不荷不因特ta同特發表生極自 此止之產有電較基後置和有電中 ,換-S不換本隙產電其 被靜反.此設保在於然放上載中層零切ΓΙ中切在氣中搔向 而在。因髌基 體,地賴驛一| 電是之ft層之 之域基朝 t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4346 1 1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最好是使用矽或具有類似性質之單晶材料來作為基體 ,外罩基體和錨凹舌所用之材料。就錨凹舌而言,除了 單晶矽之外,亦可考盧多晶矽,金屬Μ及一些可在微機 械中操作之塑料(其具有金觴塗層)。在此種情況中, 駐電層(e丨ectret丨ayer)最好是由二氧化砂(Si〇2 )或 由二氧化矽/氮化矽(Si02 / Si3 N4 )化合结構所構成 。駐電層中之表面電荷密度可介於10 4和10 3 (亦可链 為102) c/b2之間。 本發明中製造本文開頭所述技藝之一個或多届繼電器 所用之方法主要是:在單晶之基體中藉由表面之整平而 產生一種與所期望之楔形氣隙表面相對應之外型(profile) 且藉由選擇性之塗層和結構化而形成之至少一層隔離層 ,一層金鼷層Μ構成基極電極和構成至少一負載回路導 引層;一層含有電荷之隔離層以作為駐電層;至少一菌 接觸件。在錨凹基體之下側藉由選擇性塗層和结構化而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和凹側此化 方 極錨上後外構 U 些 去 電。之然 fc 结 一這 方 B層化。 C 和。 像 _ 離構止來層體 f 就 成隔结為出塗基fDf, 構面已度露行凹-fD中 K 表之厚裸進錨化驟 層個體凹面來至構步 匾一基錨側式結结造 金:至之個方連,製 層件结望三之來®-之 一 元連期由體面 _別 ,觸倒所丨基側㊣各 層接下至Ur於之 I,之 離式之直to似化刻器 隔動化平on類構蝕電 層移構整(CM 结之繼 一 俚結被形好已似於 少 一已體外最其類用 至少其基之體 Μ 或應 : 卒:Μ 凹舌基後同可 生成體錨 Μ 罩然相求 產構基ft錨外 , 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346 1 ΑΊ B7 五、發明説明(( _ 好技 體最罩 基型遮 。 外性 樣之牲 一 曲犧 中彆或 械之 } 機用hy 微面ap 它表gr 其隙ho 或氣it 術之 f. 技體術 體基影 導罩微 半外 C 於時to 用要au 應需Gr 可況由 亦情藉 法及是 圓 晶 矽 於 中 置 配 化 樣 多 在 可 常 通 中 式 方 造 製 ο 得此 獲於 來由 術 系 效器 有電 ί 繼 統之 系 5¾ 之各 同使 相不 多後 許之 得成 獲製 上.在 成 製 是 的 利 有 此 因 持 保 是 而 離 隔 相 互 铳 中各 殻而 外件 之元 同端 共終 個取 一 選 在地 裝當 安適 如藉 例可 且統 中系 置器 配電 b 鯓 /Ί iL 樣之 多別 之各 述是 上於 在 式 圖 ο 述 。 描 中细 項詳 臑作 附例 各施 圍實 範各 利對 。 專式 制請圓 控申據 到在依 受述將 地敘下 時造以 同構明 或它發 地其本 別 放 開 或 ~ 閉 0 之 中 態 狀 換 切 個 二 在 別 分 : 圖 下 4 如第 明至 說 1 單第 簡 。 圖 圖面 面切 切之 之置 造配 構式 同換 不切 '之圈 器 5 電第 繼 第第 6 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 '一iffJ—^ϋ -- - --- -
圖 面 切 之 到 看 所 VI VO 著 沿 體 基 之 到 看 VI所 之方 圖上 5 圖 第 5 著第 沿由 圖 _
圖 視 之 VO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員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單 有 具 其 式 形 施 實 之 舌 凹 錨 〇 之 形到 外看 之所 舌方 M上 錨由 有圖 示 δ 標第 其 式 接 橋 有 具 其 圖 視 之 舌 凹 錨 之 到 看 所 方 上 0 由 觸圖 接 9 式第 圖 面 切 之 體 基 中 驟 步 各 之 程 製 在 圖 Ε ο 11 至 A ο ο 1 觸第 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34617 A7 B7 五、發明説明(C ) 第UA至1]H圔在多個製程步琢中製造一個(或二饀) 錨凹舌,與基體之連接Μ及施加另一個外罩基體等等之 切面圖。 第12圖繼電器多樣化配置之透視圖,其具有共同之基 鶊,許多相連接之錨凹舌Μ及一 共同之外罩基體。 第13至15圖本發明之繼電器之各種不同之路徑-電壓-特性圖。 在第1至第4圖中顯示一種具有駐電層之單一式闞閉 型型/開啟型繼電器之各種不同之實胞形式,其中只有 基髖1和錨凹基體2分別設有錨凹舌2〗。在基體1和錨 凹舌21之間形成一個楔形之氣隙10,在氣隙1〇敞開之末 端處此基艄1承載一涸固定式接觸件5且錨凹舌21承載 一偁移動式接觸件6 。為了簡單起見,假設:基體1和 錨凹舌2〗都Μ電極形式構成。控制電壓Us可經由相對應 之终端而腌加於此二饀電極之間。此外,在氣隙表面中 之一個表面上設置一暦駐電層4 ,其是一種在固定位置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M辱電式上 4 狀錨一駐一11層 形且有 C 單面電 其11具式種表駐 設面體形一之據 預表基本示 1 依 來之圖基表體 0 式坦 4 之只基上 形平和坦別在面 本種3A平分置表 基一第涸其ffi之 之有據 一 ί 地體 舌具依有子性基 凹賴或具例擇向 。 錨基,舌之選面 層和圖曲凹鼷可之 離體2Α彎錨 4}21 隔基和上且第件舌 之由1Α往12至啟凹 荷是第面面 1 開錨 電10據平表第或在 著隙依此之在件置 放氣中由曲 4 閉配 存 其舌彎Μ關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祝格(2丨0 X 297公釐) 4346 1 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五、發明説明(?) 之電荷密度來和錨凹舌對基體之機械預應力栢比較之結 果而產生各種不同之切換特性。 第U, 2A, 3A和4A分別顧示氣隙10敞開時之切換狀態 ,而第IB, 2B, 3B和4B則顯示氣隙翮閉時之狀態,因此 具有夾緊之錨凹舌21。吾人因此認為:駐電層4中之電 荷密度在無控制電壓Us之情況下不足Μ夾緊錨凹舌21, 因此瑄是一種闞閉型繼電器。在此悄況下,第U至4Α圖 表示一種具有開敗型接觸件之未激發之狀態,而第1Β至 4Β阃則表示在皰加一種控制電壓Us之施加因此可使接觸 件5和6之間的電潦固路關閉。 怛若駐電層4中之電荷密度很高,使錨凹舌21在無控 制電壓時即被吸引至基體1 ,則第1 B至第4B圖表示一種 具有關閉型接觸件5 , 6之靜止吠態。在開啟型繼電器 之情況中,必須在基體1和錨凹舌21之間施加一種控制 電壓UsM便使接觸件開啟,該控制電壓Us之極性和駐電 翳4之電荷相反旦較這些電荷所具有之電位遨大,使駐 電層之引力被壓抑且接觸件被開啟。在開啟型繼電器之 情況中第〗A至4A圖因此表示此種繼電器之激發狀態β 本發明繼電器之較佳S施形式當然不是單一式醑閉型 或開啟型繼電器。而是切換型繼電器,其顯示在第5圖 中。在此禅情況中,除了基體1和錨凹基體2 (其具有 錨凹舌21)之外須另設置一個外罩基體3 ,使得在基體 和外罩基艏之間形成一個楔形氣隙10且使此二個基體之 間的錨凹舌關閉。外罩基體3之構造最好是和基體1者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iOX297公釐) 43461 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B7五、發明説明(S ) 完全相同目.在錨凹基體2作為中間連接件之情況下此舛 罩基體3 K旋轉180°之方式設定在基體1上。基體之 面向氣隙10之表面11M及外罩基體之表面31就像先前所 述第3和第4圖之情況一樣須形成奪曲狀,使這些表面 在朝向尖端之内部氣隙之區域中具有最大之彎曲度,而 此種彎曲度往氣隙之敞開之末端則持績地變成較平坦, 但整體而言氣隙朝向敞開之末端則持續地變大。錨凹舌 21可依撺此二傾駐電層]2和32中之電荷密度而選擇性地 緊靠在外罩基體3之表面上或基體1之表面上(第5圖 之虛線所示)。 基本上基體1和3 (其具有逋當之摻雜)可用作基極 電極或外罩電極;同樣地錨凹基體2或錨凹舌21可直接 形成錨凹電極。但最好在基極表面上設置一個基極電極 19,在外罩表面上設置一個外罩電極39以及在錨四舌21 之各別表面上設置金圈性錨凹電極28或29 ◊形成各電極 時所用之金屬層可藉由各電極相對應之结構化而形成負 載電滾回路用之引隔離的傳輸線。由第5圈和第6 , 7 圖可辨認的是,可在各駐電層12或32上形成間隔條片13 或33,這些條片不載有電荷且在錨凹舌21之縱向中延伸 。利用這钱間隔條H13或33,則在錨凹舌和各駐電層名 間有機械性接觸時由於接觸面最小化而可防止大面積之 放電現象。此外,在切換畤之移動過程中可使黏滯性之 衰減變小,因此可防止所謂氣泵(P u si p >效應。 在另一種構造方式中,在電搔區域外部於基體(例如 -1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3461 7 ..-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外罩基體)之表面上設置另一個具有較高電荷密度之 駐電層區域,在接阉件開啟期間之放電現象中所產生之 離子可藉由此駐電層區域而被中和(neutralize)。第7 國顯示tt種駐電層區域7 ,其K框架形式而圍繞基極- 駐電層12之區域的一部份。由第7圖中又可看出,基極 -駐電廣12具有一涸圍繞接觸件15之類似圓形之區域, 此區域不載有電荷,此區域以一個邊界線14來表示。ft 外,具有接隴區之錨凹舌21之外形(contour)在第7圖 中是K虚線來表示。此種特殊之外形稍後再詳述。 第7圖顯示此駐電層之三個不同之充電區域.即,Μ 框架形式配置之高充電之駐電層區域7 ,原來之駐電層 12 (其具有一種介於104和103 c/m2之間或102 c/b2 之確定的電荷密度)K及上述之由類似圓形之線14所界 定之接觸區域(其不載有表面電荷)。 切換型繼電器之接觸系统依據第5圖是由基極-固定 式接觸件15,外罩-固定式接觸件16和移動式中央接阑 件17 (其配置在錨凹舌21上)所構成◊錨凹舌21是Μ府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舌由式錨接已 凹藉動由之形 錨1828移別望造 ί W 區由.各期舌 色觸經可所凹 暗卜接22時得錨 成中式隙觸獲之 色圖動鐽接而件 染在移之在式觸 被示之合其方接 域顯17接使種式 區未件相,此掛 電並觸互中以懸 導層接而21且之 ο 極央式舌動動 中電中形凹移移 圖之有輪錨外可 δ 性具陽在往有 第電 ,太掛中具 在専出或懸面種 示是看式而平此 顯樣可形27之 。 騸同又旋 Η 舌力 視之中螺條凹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現格(2丨0 X 297公釐) 4346 1 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B7五、發明説明() 描述在DE 4437259C1中。接觭件是經由専電軌24而在錨 凹舌21之夾緊位置之區域中與未顯示於圖中之接點相連 接。 若不使用第8 _中所示之接觸件懸掛用之太陽輪造形 ,刖亦可考慮其它可能之情況。因此在第9圖中顯示一 種打轉帶形式之懸掛方式。在扰種情況中,橋接式接觴 件24藉由杻轉帶25而懸掛著,這些扭轉帶25是藉由瘥當 造形之縫隙26而與原來之錨凹舌相隔離。藉由此種结構 ,則在關閉和開啟時利用這些接觸件在橫向之相對移動 可達成一棰可靠之大平面之接觸作用,這樣亦可達到一 棟自我淨化之效應。 在第10和11圖中顯示第5圖之繼電器所需之主要製造 步驟。此處所顯示的是各基體之縱切面圖,其中只顯示 最棄要之製程步睇。因此,並不探討其中一些中間步驟 ,例如,K黏合劑,擴散防止劑等等來對應製程技術上 所需之各添加曆進行遮罩作用或塗佈作用等均不再討論 。這些製程中之步驟在半導體技術中或微機械製程技術 中於處理矽晶圓或類似之基體時已為專家們所热知。 第10A匾基本上顯示矽基體100之切面,矽基體1〇〇 是用作基體1或外罩基體3之原始基體。基體100首东 其表面須整平.Μ便形成楔形工作氣隙所需之彎曲之表 商10]。由第10Β圖明顯可知,由於製程技術上之原因 須同時製成二個鏡面對稱之基體糸统,即,基體在半部 中之電極表面101Α和基體右半部中之鏡面對稱之電極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4346 1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举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u ) 面101b «此棰基極電極外型之產生最好是藉由Grauton-微影術來進行;但亦可使用其它處理方法,例如,半専 體處理過程中之犧牲層技術或其它蝕刻方法。 然後依序fe加第10C圖中已顯示之各層,即,隔離層 102 ,金園層103 (其須被结構化K形成一種驅動電極 以及情況需要時形成負載回路供電層)K及駐電曆表面 用之隔離層]04 ί其同樣須適當地被结構化)。然後依 撺第10D圖概加另一層隔離層105旦對其進行結構化以 形成一樺間隔條Η13或33 (第5圖)。最後,在金屬層 103上藉由電鍍式之強化作用而形成一饀固定式接觸件 106 。此外,藉由隔離層104之以電荷來進行结構化之 充電而形成所期望之駐電層(第7圖)。於是例如在原 來駐電層之區域中形成一種大約士 10至土 50V之電位, 而在框形駐電層表面7之外部抽吸區域中會產生大約 士 100至± 300V之電位。 在第11阚中顯示錨凹電極之另一種獲得方式及其與基 择電極和外罩電極之連接。於是首先在晶圓下側設置一 Μ含有隔離罾201之板形之錨Η基體200且在隔離層上 腌加一層金靨層202且對此金靥層202進行结構化Μ便 形成錨Μ電樺以及情況需要時須形成負載回路供電層。 然後胞加另一 _隔離層203且對其進行結構化,如第11Α _所示。藉由電鍍之強化作用依據第11Β _而在金屬層 202上形成移動式接觸件204 。 這樣所獲得之已结構化的錨凹基體200須以陽極式或 -13-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43461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五、發明説明() 共晶式(eutectic)或其它方式而連結至基趙】〇〇 (其是 依據第10E鼷而構成),請參閲第11C圖。然後依據第 11D _而對錨凹基體進行蝕刻直至錨凹舌21所期望之厚 度為I卜.。此種厚度例如是在IOOmb之數量级中。若只需 依撺第3和第4圖來產生一種開啟件或顒閉件,則這樣 所獲得之錨四舌層210現在可在區域211之中央皤開, 因此可獲得二假在夾緊狀態中之模面對稱之錨凹舌21。 但為了獲得第5圖之切換式繼電器,則錨凹舌層210 之上蝌須再结構化,即,須施加另一層隔離層205 , K 及抱加金鼷曆206 S對其進行結構化Μ用於另一驅動電 择中且情況褥要時亦可用於負載回路供電層中,另又須 陁加一層隔離膚207且對其進行结構化(第11Ε圖)。 然後藉由金匾層206之電鍍強化作用而形成移動式接 觸件208 (第1 1Ρ阖)。 且最後是藉由側向结構化之三個側面之裸露而獲得二 涸錨ffl舌21.如第11G圖所示。最後,外罩基體300 (其構造就像第10E圖之基體—漾)由上方Μ已結 構化之表面往下連結於錨凹基體200上。Μ此種方式依 撺第11Η圖而形成一個具有二涸互相對立之錨凹舌21之 港電器,其中二個系铳之基極-固定式接觸件15和外罩 固定式接觸件16是經由金屬層103而互相連接。若這些 系统須可各別地被切換,則在製程中這些層須適當地互 相分隔或絕緣。 實際上各別基體之操作不只是藉由第10和11圖之二Μ -14-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434617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五、發明説明(〇 ) 錨凹舌來進行,而是以更多個錨凹舌來進行,Μ便可獲 得一種具有許多繼電器系統之矩陣式配置。此種多樣化 配置是顯示在第12圖中,其中一假共用之基體100和一 個共用之外覃基體300包封著一個具有許多錨凹舌21之 錨凹基餺200 。各切換單元(其分別具有一個錨凹舌21) 因此可藉由適當之供電軌造形而各自或同時被控制及被 切換。 在第13牵15阖中所顯示的是三個所考盧之切換特性中 之路捽-電壓特性曲線。所顯示的是錨凹舌之偏移量S 對控制電磨U之赌係圖,其分別顧示一種閉合式之磁滯 冏路(loop)。第13圖顯示一種雙穩態之切換式繼電器之 特性曲線。在電壓-[II時第一接觸件在偏移量+S1時闊 閉。藉由駐電層適當之充電可使得當電壓去除時錨凹舌 仍固定在此一位置。只有在電壓+ U1時此錨凹舌才會切 換狀態,使第二接觸件在彈簧偏移量-S1時闞閉。 第14顬顯示一種單墦態切換式繼電器之特性曲線。在 未激發之狀態中此錨凹舌是藉由駐電層而往一側僑移一 阏偏移最+S1且固定著,使一個相對應之靜態接觸件關 閉。只有在電壓1)2時此錨凹舌才切換狀態,使一個工作 接觸件在偏移最-S1時關閉。在激發電壓下降至值ϋ3之 後相面對之駐電廣之引力占主要部份,使錨凹舌切換狀 態Μ及靜態接觸件關閉。 第15圓顯示一種三點式開關。在此情況下此錨凹舌在 未受到激發時通常是處於一種中間之睜止位置(零位置) -15- I . Ί » I Α I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A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4617 B7 五、發明説明(14 ) • 其 中 不 會 有 接 觸 件 呈 關 閉 吠 態 〇 在 胞 加 正 電 壓 U4時 第 一 接 觸 件 關 閉 ( 此 時 饍 移 量 是 -S1) < 3但此- -切換位置 是 不 穩 定 的 > 當 電 壓 下 降 至 值 + U5 時 錯 凹 古 回 到 零 位 置 0 在 負 的 激 發 電 壓 -U6 時 則 第 二 接 觸 件 在 偏 移 量 + S 1 時 關 閉 在 此 -~* 負 電 壓 下 P革 至 值 -U7 時 第 二 接 觸 件 又 開 啟 0 因 此 可 提 供 一 種 點 式 之 開 關 1 其 具 有 涸 分 隔 之 關 閉 型 接 觸 件 以 及 -- 個 零 位 置 〇 各 別 之 繼 電 器 系 統 或 繼 電 器 多 樣 化 配 置 是 Μ 一 般 之 方 式 安 裝 在 外 般 中 此 外 殻 不 特 別 顯 示 出 來 0 種 這 樣 之 外 殼 噩 好 是 不 透 氣 之 方 式 密 封 著 且 例 如 須 抽 成 真 空 或 保 護 領 體 (Ν 2 或 SF e )填人, 此外, 亦可由金觴製成 此 樺 外 殼 Μ 作 為 靜 電 屏 m 之 用 〇 在 上 述 各 實 拖 例 中 之 圖 式 都 已 放 大 許 多 1 其 中 這 些 大 小 上 之 比 例 在 所 有 情 況 中 未 按 比 例 尺 繪 出 的 » 特 別 是 一 層 之 厚 度 為 了 清 楚 之 故 是 以 較 跨 大 之 方 式 顯 示 出 來 〇 ¢++ m 凹 舌 之 典 型 尺 寸 例 如 是 : 長 度 1500 -2 0 0 0 w δ (微米) 寬 度 大 约 1000 U π m 度 10 U Ώ -16- 厂 il「 - - ^^^1 I — k ml m - -- I kn^ ml ^^^1 1^1 4 --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 i Ο X 297公釐) ¢34617 A7 B7 五、發明説明(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參考符號說明 1,100 2,200 3,300 4 5 6 7 1011,12 15 16 17 19 21 13,33 24 28,29 32 39 100 基體 錨凹基體 外罩基體 駐電層 固定式接觸件 移動式接觸件. 駐電區域 氣隙 表面 基瘓-固定式接觸件 外罩-固定式接觴件 移動式中央接觸件 基極電極 錨凹舌 間隔條Η 導電軌 錨凹電極 駐電曆 外罩電極 矽基體 102,104,105,201,203,205,207 隔離層 1 0 3,202, 206 金屬層 208 接觸件 210 錨凹舌層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ί〇Χ297公釐) mp dual I ^^1 .^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Claims (1)

  1. 4346 1 年1月'日修正/更正/補充 Λ8 Β8 C8 D8 經·s部智慧时4.兑爵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夂、申請專利範圍 第871 20680號「微機械式靜電繼電器,多個此種繼電器所 構成之配置以及製造一個或多個此種繼電器所用之方法」 專利案 (90年2月修正) Λ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微機械式靜電繼電器,具有 -—個固定體,作爲基體(丨)用, -一個由固定材料所構成之可自由操作之可撓性錨凹 舌(21),其之一側是固定於基體(1)上且與此基體形 成一種模形之往開口端持續擴大之工作氣隙(1〇), •—個形成在基體(1)上之平坦式基極電極(19), -一個形成在錨凹舌(21)上之與基極電極(19)相面對之 錨凹電極(28, 29), -至少一個配置在基體(1)上之固定式接觸件(5;〗5), -至少一個配置在錨凹舌(21)上之與上述固定式接觸件 (5; 15)相面對之移動式接觸件(6; 17), 此種靜電繼電器之特徵爲:至少有一種配置在基體(1) 上或錨凹舌(21)上之設置於楔形工作氣隙表面中之駐電 層(4;12;3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繼電器,其中基體(1)具有 一種平坦之表面(1丨)且錨凹舌(21)受到預應力而由基體 (1)偏離成一種持續彎曲之基本形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繼電器,其中錨凹舌(21)具 有一種平坦之基本形式且基體(1)具有一種由錨凹舌 (21)偏離之持續彎曲之表面(11)。 (請先閲绩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丨· 本紙張尺度遠闭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父2^7公釐) 434617 A8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时4局員工"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駐電層(4)之電荷在基體(1)和錨凹舌(21)之間產生一 種引力,此種引力小於錨凹舌(21)之由基體(1)偏離之 預應力,因此形成一種關閉式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駐電層(4)之電荷在基體(1)和錨凹舌(21)之間產生一 種引力,此引力大於錨凹舌(21)之由基體(1)偏移之預 應力,因此形成一種開啓式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在形成一種持續之楔形氣隙(10)時須另外配置一個外罩 基體(3)於基體(1)上方且此外罩基體(3)須承載一個 與錨凹電極(28, 29)相對立之平面式外罩電極(39), 使錨凹舌(21)夾緊於上述二個基體(1, 3)之間且在第 —切換位置時此錨凹舌(21)可施加於外罩基體(3)上且在 第二切換位置時可施加於基體(1)上,在基體(1)和外 罩基體(3)上分別配置一種駐電層(12; 32),其分別具 有不同極性之電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繼電器,其中在上述二層駐 電層(12, 32)中之電荷之和(sum)在數値上是相等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繼電器,其中在上述二層駐 電層(12, 32)中之電荷之和(sum)在數値上是不同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在基體(1),錨凹舌(21)和(如果有時)外罩基體(3)之 間形成楔形氣隙(10)之各彎曲之表面分別在錨凹舌(21) (請先閱婧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浪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ί_ 2】0Χ297公釐) 6 4 3 4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之拉力附近具有一種最大彎曲之區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繼電器,其中在基體(1),錨 凹舌(21)和(如果有時)外罩基體(3)之間形成楔形氣 隙(10)之各彎曲之表面分別在錨凹舌U1)之拉力附近具 有一種最大彎曲之區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繼電器,其中每一駐電層 (4;12;32)分別藉由其各別載體基體(1;21;3)之絕緣之分 子型化合物而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繼電器,其中基體(1)及/ 或錨凹舌(21)及/或(如果有時)外罩基體(3)是由矽 所構成且駐電層(4;12;32)分別是完全由或一部份由二 氧化矽(SiCp所構成。 1¾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繼電器,其中各別之駐電層(12, 32)具有一種無電荷之間隔條片(13,33),這些間隔條片 由駐電層之表面顯露出來且延伸於錨凹舌之縱向方向 中。 战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繼電器,其中各別之駐電層(12, 32)具有一種無電荷之間隔條片(13, 33),這些間隔條片 由駐電層之表面顯露出來且延伸於錨凹舌之縱向方向 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基體(1,3)中之至少一個基體在側向中靠近電極(19,39) 附近具有一·種高度充電之駐電層區域(7)。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繼電器,其中基體(1,3)中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域! 經渍部智慧財產局β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4617 ^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至少一個基體在側向中靠近電極(19,3 9)附近具有一種 高度充電之駐電層區域(7)。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繼電器,其中 錨凹舌(21)在其可移動之末端區段區域中具有至少一個 可移動之彈性接觸區段(24, 28),其可承載一種移動性 接觸件(17)且經由可撓性之導電帶(25; 27)而由錨凹面 中伸出。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7項之繼電器,其中錨凹舌(21)承 載一個移動性接觸件(17),其經由導電帶(23)而與負載 端相連接且與基體(1)及/或外罩基體(3)之每一位置 固定之對置接觸件(15, 16)共同作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繼電器,其中錨凹舌承載一 個移動式橋接(bridge)接觸件(24)而不具備負載端,該 橋接接觸件是與基體(1)及/或外罩基體(3)之二個位 置固定之對置接觸件(15)共同作用。 20. —種由多個繼電器所構成之配置,此繼電器是指申請專 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一項所述者,此種配置之特徵 爲:所有繼電器至少經由其基體(1)而共同連接至多樣 化配置中之單件式載體基體(199)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配置,其中在載體基體(100) 上設置每一各別之繼電器所用之一些控制線。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配置,其中在載體基體U 〇〇) 上設置一些控制線以同時控制多個繼電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配置,其中此配置是配置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伕尺度速用111國國家標準(C_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經"部智慧財4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3461 7 as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金屬性屏蔽外殻中。 2i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至23項中任一項之配置,其中繼 電器單獨地或以多重配置之方式配置在一種以保護氣 體塡入之外殼中。 2& —種製造一個或多個繼電器所用之方法,此繼電器是指 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4項中任一項所述者,此方法之 特徵爲: 在單晶之基體(100)中藉由表面之整平而產生一種與 所期望之楔形氣隙相對應之外型(profile)且藉由選擇 性地塗層以及結構化而形成至少一層隔離層(102),一 層金屬層(103)〔其係用來形成基極電極),至少一層 負載回路供電層,一層存有電荷之隔離層(104)其係作 爲駐電層)以及至少一個接觸件(106),在錨凹基體(200) 之下側上藉由選擇性地塗層和結構化而產生至少一層 隔離層(201),一層金屬層(202)其係用來形成一個錨凹 電極),至少一個移動式接觸件以及一層表面隔離層 (203), 錨凹基體(200)以其已結構化之下側而連結至基體 (100)之已結構化之上側且被整平直至一種所期望之錨 凹厚度爲止,然後此錨凹之外形(contour)由三個側面 裸露出來。 2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方法,其中須對晶體所形成 之外罩基體(300)以類似於基體(100)之方式來進行塗 層且對其進行結構化,此種外罩基體(300)以其已結構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足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Χ297公釐) 43461 7 ; as *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化之側面而連結至錨凹基體(200)。 2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或26項之方法,其中基體(1)及 /或外罩基體(3)之彎曲之氣隙表面是藉由Grauton-微 影術而產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时"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遶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公嫠)
TW87120680A 1998-02-20 1998-12-11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rrangement of many such relays and method to produce one or more such relays TW43461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8107214 DE19807214A1 (de) 1998-02-20 1998-02-20 Mikromechanisches elektrostatisches Relai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4617B true TW434617B (en) 2001-05-16

Family

ID=7858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7120680A TW434617B (en) 1998-02-20 1998-12-11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rrangement of many such relays and method to produce one or more such relay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057196A1 (zh)
DE (1) DE19807214A1 (zh)
TW (1) TW434617B (zh)
WO (1) WO19990430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450C2 (de) * 1998-11-25 2000-12-14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Mikromechanisches elektrostatisches Relais
DE10046509A1 (de) * 2000-09-14 2002-04-04 Siemens Ag Sensorbauteil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DE10046510A1 (de) * 2000-09-14 2002-04-18 Siemens Ag Sensorbauteil mit einem in einem Kanal isoliert, umströmbar gelagerten, elektrisch leitenden, länglichen Element und Herstellverfahren hierfür
WO2002073645A1 (en) * 2001-03-12 2002-09-19 Hrl Laboratories, Llc Torsion spring for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and a cantilever-type r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incorporating the torsion spring
US6768403B2 (en) 2002-03-12 2004-07-27 Hrl Laboratories, Llc Torsion spring for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es and a cantilever-type R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incorporating the torsion spring
DE10118195C1 (de) * 2001-04-11 2002-11-07 Siemens Ag Verwendung eines Schaltelements zum Schalten in einem Kernspintomographie-Gerät und Kernspintomographie-Gerät
FR2824679B1 (fr) * 2001-05-09 2003-10-03 Phs Mems Actionneur electrostatique
WO2003028059A1 (en) * 2001-09-21 2003-04-03 Hrl Laboratories, Llc Mems switch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GB2569632B (en) 2017-12-21 2020-08-05 Univ Bristol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EP3929960A1 (de) * 2020-06-26 2021-12-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ms-schalt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ms-schalters und vorrichtung
EP4002407A1 (de) * 2020-11-24 2022-05-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ikro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element, vorricht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72199C (en) * 1991-06-24 1997-11-11 Fumihiro Kasano Electrostatic relay
DE4205029C1 (en) * 1992-02-19 1993-02-11 Siemens Ag, 8000 Muenchen, De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 has tongue-shaped armature etched from surface of silicon@ substrate
JP3402642B2 (ja) * 1993-01-26 2003-05-0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静電駆動型リレー
FR2706074B1 (fr) * 1993-06-02 1995-07-21 Lewiner Jacques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 type actionneur à structure symétrique.
FR2706075B1 (fr) * 1993-06-02 1995-07-21 Lewiner Jacques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 type actionneur à pièce mobile conservant son orientation au cours du mouvement.
DE4437259C1 (de) * 1994-10-18 1995-10-19 Siemens Ag Mikromechanisches Rela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807214A1 (de) 1999-09-16
EP1057196A1 (de) 2000-12-06
WO1999043013A1 (de) 199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4617B (en)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rrangement of many such relays and method to produce one or more such relays
TW385465B (en) Micromechanical electrostatic relay and a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TWI235011B (en) Flexible MEMS transduc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MEMS wireless microphone
TW379346B (en) Micro-relay and th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449762B (en) Arc resistant high voltage micromachined electrostatic switch
US20030006868A1 (en) Microrelay
US20070120438A1 (en) Electrostatic control device
US20060049900A1 (en) Micro-magnetic latching switches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olenoid coil
JPH01310164A (ja) 燃料噴射弁
JP2001502247A (ja) 膜連結による双安定マイクロアクチュエータ
US7346981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devices
EP1391906A3 (en) Electrostatic RF mems switches
JP2009268084A (ja) 磁気ナノ共振器
TW420814B (en) Micro-relay
TW457722B (en) Field-effect-controlled transistor and method to its manufacturing
TW201212515A (e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ith vibration unit
CN101496220B (zh) 形成微电子机械开关的方法
TW200531109A (en) Micro relay
US20020190267A1 (en) Electrostatically actuated microswitch
TW201209969A (en) A buried silicon wiring glass substrate and a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TW550616B (en) Electrostatic micro-relay, radio device and measuring device using the electrostatic micro-relay, and contact switching method
JP2011060766A (ja) 相互嵌合電極を備えた電気機械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070217120A1 (en) Microelectrical Device With Space Charge Effect
KR20090056457A (ko) Mems 기반의 전자기 유도방식 발전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313210B2 (ja) マイクロマシンシステムのマイクロ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