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17671B -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 Google Patents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17671B
TW317671B TW84114208A TW84114208A TW317671B TW 317671 B TW317671 B TW 317671B TW 84114208 A TW84114208 A TW 84114208A TW 84114208 A TW84114208 A TW 84114208A TW 317671 B TW317671 B TW 3176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eries
parallel
pow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84114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y-Her Yang
Original Assignee
Tay-Her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y-Her Yang filed Critical Tay-Her Yang
Priority to TW84114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31767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17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1767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Description

317671 五、發明説明(1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直流電動機或使用直流輔助激磁磁極之交流或直流同 步電動機,由於成本低、運轉性能良好、效率高且功率操 控容易而廣泛運用於機械反產業設備之驅動以及驅動各種 電動載具或大眾運輸載具;吾人發現傳統技藝中,多組電 動機組作串並聯切換可靠性高、效果良好,常見於軌道電 車之控速(如附件A),但其僅能提供串聯、並聯、串並聯混 合等多階變化而無法提供連續線性之調控運轉,其間亦有 藉可變電阻以調整其中間之不連續段,但電阻熱損大及對 電機特性會存有負面影響;因此,吾人希望開發在串聯、 並聯或串並聯混合等各階段間能具良好連續調整並具有經 濟效率反良好架構之電路,並以固態主動操控元件改善傳 統串並聯切換機電式開闞元件壽命短、成本高之缺失,基 於上述茼景而創新揭示此項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 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糸統,此項電路 主要結構含: 一一直流電源:為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或由交流 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為電能之供應者; 一一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為由兩組或兩組 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磁 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成,供接受開關元 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可控比例之混合調 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永磁式磁場直流電 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電樞;或具有串激 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電樞或兩者同時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317671 ____B7 五、發明説明(2 ) 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電樞個別接受 操;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整流子式電動機所構 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流或直流同步電動機 所構成者; ――開關元件組:為由固態開闞元件或可作線性操控之開 關固態元件所構成,特定場合含引用機電式開關元件或兩 者混合使用; 一一二極體組:為提供分流阻隔或逆極性阻隔或作為飛輪 二極體; 一一操控指令輸入軍元: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 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操控指令; 一一中央控制單元: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之信號指令處理軍元,為接受揲控指令輸人單元指令經 驅動電路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驅動電路: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成, 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之指令而相對驅動開關元仵組者》 藉操控上述開關元件作ON及OFF開關切換以操控被調 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作串聯或並聯切換(如特性圖 C-1):以及藉著開關組作PWM之操控以構成串聯與並聯間 兩者混合型態之中間段作無段操控調整(如特性圖C-2);此 外,開關元件組若選用可控内阻之線性開關元件所構成反 操控時亦可構成無段操控運轉者(如特性圖C_3)。 圔1為此項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統應用於兩階式基礎電路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 B7 五、發明説明(3 ) 例,其主要構成如下: --直流電源DCV100 :含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 或由交流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反供應之 直流電能者;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liU、EMD102 : 為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 組或兩組以上磁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 成,供接受開關元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 可控比例之混合調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 永磁式磁場直流電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 電樞;或具有串激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 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 組或電樞個別接受操控;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 整流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 流或直流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装置EMD101與EMD102中間串聯阻隔二極體CR100 及開關元件S101後並聯於電源兩端; ——開關元件S101、Sill、S112 :為由固態開關元件或 可作線性操控之開關固態元件所構成,特定場合含採用機 電式開闊元件或固態與機電式開關兩者混合使用;其中開 闞元件S1 01為與二極體CR100串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 電能驅動裝置EMD 101及EMD1 02之間作為阻隔二極體, 其串聯順序為電源正極—EMD101正端—EMD101負端— CR100正端—CR100負端—S101正端—S101負端— (210X297公釐) I---------袭-------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17671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EMD102正端—EMD102負端—電源負極; ——二極體CR100、CR101、CR102 :其中二極體 CR1 00如前逑順向串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騸動裝 置EMD101與開闞元件S101之間作為阻隔二極體;二極髏 CR1 0 1為並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101兩端作為飛輪二極骽,其正端連接於被調控電動 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 01與二極體CR1 00反開關元 件Sill之相接點,其負端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 裝置EMD101正端共同通往電源正端;二極髏CR102為並 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2之兩端作 為飛輪二極體,其負端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 動裝置EMD102與開關充件S112及S101之相接點,其正 端則連接於電源負極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102反開關元件Sill之相換點者; 一一操控指令輸入單元M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之操控指令者; 一一中央控制軍元CCU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之倍號指令處理軍元,為接受操控指令輸入軍 元M100之指令經驅動電路D100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驅動電路D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CCU100之指令而相對驅動開關 元件組者; 其運作狀態含以下全部或其中部份狀態,其運作狀態如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复)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取- 、v5 A7 ___B7 五、發明説明(5 ) (A) 當開關元件S101呈ON狀態,Sill、S112呈OFF 狀態時,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及 EMD102呈串聯高阻抗之低功率運轉狀態,電流由正極經 EMD101—CR100 —S101—EMD102 —負極; (B) 當開關元件S101呈OFF狀態(因二極體CR1 00之逆 阻隔效應ON亦無礙),Sill、S112呈ON狀態時,被調控 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及EMD102呈並聯低 阻抗之高功率運轉狀態,電流呈兩迴路分別由正極— S112 —EMD102—負極以反由正極—EMD101 — S111 —負極, 此時各迴路可單獨對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進 行功率控制以使各電動機組之轉速、扭力或電流或迴轉方 向作相同或不相同狀態之運轉或部份停機者,· 以上(A)項及(B)項功能中,其開關元件可為機電式開 關元件或固態開關元件所構成者,當開關元件S101、S111、 S112皆為OFF狀態時電動機組停止運作: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H. - ....... I -vli- Hi- i j—i I 1 - - - - -I— In HI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木頁) (C) 當開關元件S 101呈ON狀態並操控由固態開關元件 所構成之Sill、S112作導通周期之PWM控制使電動機組 作串聯與並聯之間的變化,而依PWM之DUTY CYCLE(導 通百分比)以操控其運轉功率由串聯到並聯間作連續調整者; (D) 若Sill反S112由可作內阻操控之固態線性元件所構 成,則運轉功率可作由串聯到並聯之連續線性之功率調整; (E) 由具有激磁繞組分激磁場之直流電動機組構成電動 機群,而藉控場變速方式以填補上述各不同運轉功率階級 間隔而獲得連續線性調整運轉扭力或轉速值之特性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羡) 31767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上述操控應用時開關元件S101可作成下列遴擇: (a) S101直接短路而無礙糸統運作; (b) S101以機電式或固態開關元件構成,以在S101、 Sill、S112皆為OFF狀態時電動機組停止運轉; (c) S101以固態開闞元件構成,除與Sill、S112共同構 成總開關功能外,並可在電動機組串聯運轉時由S101 作PWM方式之操控,以對電動機組作由靜止到互相串 聯輸出狀態間作功率變化者(如特性圖C-4); (d) 若S101和Sill、S112皆以可作線性操控之固態元件 構成,則以S101和Sill、S112共同構成總開闞功能 外,並可在電動機組串聯運轉時由S101作線性調節揲 控電動機組由靜止到互相串聯運轉狀態間作功率變化者 (如特性圖C-5); (e) Sill及S1 12可在並聯狀態#兩電動機組以PWM或線 性方式操控兩馬達組分別作不同運轉功率之騸動控制 (如特性圖C-6); 基於前逑電路基本運作,吾人可作成下列寅務應用組合含: 一〜藉方向切換開關同時切換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 動裝置之電流方向以改變轉向者; 一一糸統可擴大為由兩組以上之電動機組及相關開關元件 及二極體所組成,以由串並聯變化而擴大為串並聯混合型 態者; 一一電動機組之電機結構型態及電機特性可為相同或不同 依需要遴擇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 1--! -· In 1! I -- -- 1. ......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木頁) ,11 ί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7 ) ―一各電動機組與負載關係可為驅動共同負載,而各電動 機組以同軸結合或藉傳動元件結合者; 一一各電動機組可為獨立驅動各别負載者; 圖2所示為此項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 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霉路糸統以機電開闞構成串聯 操控電路例,其構成含: 一一直流電源DC V20 0 :含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 或由交流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為直流電 能之供應者;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201、EMD202 : 為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 組或兩組以ii磁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 成,供接受開關元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 可控比例之混合調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 永磁式磁場直流電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 電樞;或具有串激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 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 組或電樞個别接受操;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整流 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流或直流 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201負端及EMD202正端之間串聯阻隔二極體CR200(亦 可遴擇不用)及開闞元件S201再並聯於電源兩端者; --開關元件S201、S211、S212 :為由人工操作或電磁 力驅動或機力驅動或流力所驅動者,其中開關元件S201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 1--1 I. _Γ I m :-- - J11^- Is- - I i^i Hr .I 、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__B7 五、發明説明(δ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置於二極體CR200之負端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 裝置EMD202之間,開關元件S211之一端與二極體CR201 之正端共同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201與二極體CR200正端之連接點,開闞元件S211之 另一端則通往電源負端;開關元件S212之一端與二極嚴 CR202之負端共同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202與開關元件S201之連接點,開關元件S212之 另一端則通往電源正端; ——二極體CR200、CR201、CR202 :其中二極體CR200 可依運作需求而設置或省略,二極體CR201負端聯結於被 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EMD201反電源正端,二 極體CR201正端與開關元件S211反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 能驅動裝置EMD201與二極體CR200之正端共同聯結;二 極體CR202之負端聯結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 置EMD202正端,二極體CR202之正端聯結於電源負端; —一操控指令輸入單元M200 :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 件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之操控指令; ——中央控制單元CCU2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之信號指令處理軍元,為接受操控指令輸入軍 元M200之指令經驅動電路D200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一一驅動電路D2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以接受中央控制軍元CCU200之指令而驅動相對開關 元件組者。 (請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17671 A7 B7 五、發明説明(9 ) 圖3所示為此項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 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統由六組被調控電動機 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所組成以揭示其各組構成之應用模 式,此項應用例可構成依公約組合切換之多階組合含串聯 或並聯或串並聯,其構成如下: 一一直流電源DCV300 :含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 或由交流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為直流電 能供應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W寫本頁)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EMD301〜EMD306 : 為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 組或兩組以上磁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 成,供接受開關元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 可控比例之混合調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 永磁式磁場直流電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 電樞;或具有串激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 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 組或電樞個別接受操;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整 流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流 或直流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為由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 能驅動裝置EMD301〜EMD306與開關元件S301〜S305 反阻隔二極體CR301〜CR305順序串聯構成,其構成順序 為電源正端—EMD301正端—EMD301負端—CR301正端 — CR301 負端—S301 正端—S301 負端->EMD302正端— 丑1^11)302負端—€11302正端—€113 02負端—83 02正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囷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 0 ) S302負端—EMD303正端—EMD303負端—CR303正端 —仁1130 3負端—8 3 03正端—8 303負端-^1^0 304正端— EMD304負端— CR3 04正端—CR304負端— S304正端— S3 04負端4EMD305正端 — EMD305負端 — CR305正端 —CR305負端—S305正端— S30 5負端—EMD306正端— EMD306負端—電源負端; ——開闞元件S301〜S305及S311〜S320 :其中S301〜 S30 5與二極體CR3 01〜CR305反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裝置EMD301〜EMD306之串聯如前述; 開關元件S3 1 1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1負端與電源負端之間; 開闞元件S3 13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2負端與電源負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5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3負端與電源負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7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4負端與電源負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9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5負端與電源負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2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2正端與電源正端之間; 開闞元件S3 14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3正端與電源正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6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I. - ·- —II ....... II «. ......... I ^^1 I - —i m n 彳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Μ ) 置EMD304正端與電源正端之間; 開關元件S3 18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5正端與電源正端之間; 開闞元件S3 20跨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306正端與電源正端之間; ——二極體CR301〜CR305及CR306〜CR311 :其中二 極體CR301〜CR305與開關元件S301〜S305及被調控電 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30 1〜EMD3 06之串聯如前 述,而二極體CR306〜CR311則分別與電源呈逆極性並聯 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301〜EMD306 之各電樞兩端構成飛輪二極體,其中二極體CR306之負端 連接於EMD301正端,二極體CR306之正端連接於EMD301 之負端; 二極體CR307之負端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裝置EMD302正端,CR307之正端連接於被調控電動 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302之負端; 二極體CR308之負端連接於EMD303正端,CR308之 正端連接於EMD303之負端;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二極體CR309之負端連接於EMD304正端,CR309’之 正端連接於EMD304之負端; 二極體CR310之負端連接於EMD305正端,CR310之 正端連接於EMD305之負端; 二極體CR311之負端連接於EMD306正端,CR311之 正端連接於EMD306之負端;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317671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2 ) —--------^----------ir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t再填寫本頁) ——揲控指令輸入單元M300 :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 件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之操控指令; ——中央控制軍元CCU3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之信號指令處理軍元,為接受操控指令輸入單 吞14300之指令經驅動電路D300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一一驅動電路D3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CCU300之指令而相對驅動開關 元件組者; 圖3所示賁施例之運轉狀態含: a. 開闞元件S301〜S305呈ON狀態,S311〜S320呈OFF 狀態,則EMD301〜EMD306呈串聯並接於電源,此時 被調控之電動機組群呈最高阻抗最低功率運轉型態; b. 開關元件S301、S302、S304、S305、S315 反S316 為 ON狀態,S303 反S311 〜S3、14及S317〜S320為OFF 狀態,則EMD301〜EMD303串聯為一組再並聯於電 源;EMD304〜EMD306亦串聯為一組再並聯於電源, 此時整個被調控之電動機組群呈次低功率運轉型態;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c♦開關元件 S301 ' S303、S305 及 S313 ' S314 ' S317 ' S318呈ON狀態,S302、S304 ' S311、S312、S315、 S316、S319、S320呈OFF狀態,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 電能驅動装置EMD301與EMD302串聯為一組再並聯於 電源;EMD303與EMD304串聯為一組再並聯於電源; EMD305與EMD306串聯為一組再 並聯於電源,此 時被調控之電動機組群呈中功率運轉型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铒(13 ) d. 開關元件S301〜S305皆呈OFF狀態,S311〜S320皆 呈ON狀態,則電動機組各別單獨並聯於電源,此時被調 控之電動機組群呈最大功率運轉型態; e. 以上a.〜d.之各階功率運轉型態之連績線性操控,可藉 下列方式達成之: 一一由前述a.之最低功率運轉狀態—b.次低功率運轉狀態— c,中功率運轉狀態—d.最大功率運轉狀態之各運轉狀態間之 相對固態開關元件,作兩種狀態交替輪流之比例切換以獲 得其中間連續調整運轉扭力或轉速值之特性者; 一一由線性功率元件取代上述固態開關元件,以作類比方式 連續調整兩不同運轉功率階級間之運轉扭力或轉速值者; 一一由具有激磁繞組分激磁場之直流電動機組構成電動機 群,而藉控場變速方式以填補上述各不同運轉功率階級間 隔而獲得連續線性調整運轉扭力或轉速值之特性者; 本項設計基於上述各應用例所示之原理,藉各項開關 元件及電動機組之電路安排組合可獲得下列各種功能或其 中部份功能以配合運用需求,其各項功能如下: F1:單向迴轉由串聯直接轉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F2:單向迴轉由串聯以PWM方式漸昇轉為較大功率並聯之 電動機功能運轉; F3:單向迴轉由串聯線性方式漸昇轉為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 機功能運轉; F4:軍向迴轉並以PWM方式加上串聯並聯切換操控由停機 漸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u) FS:單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加上串聯並聯切換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6:雙向迴轉並以PWM方式操控由停機漸昇至最大功率並 聯之電動機及發電機功能運轉; F7:雙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操控由停機漸昇至最大功率並聯 之電動機反發電機功能運轉; F8:軍向迴轉操控之串聯及並聯,各電動機組可作不平衡運轉; F9:雙向迴轉操控之串聯反並聯,各電動機組可作不平衡運轉; F10:以雙向開闞元件對交流整流子電動機組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11:以雙向線性元件對交流整流子電動機組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1 2:軍向迴轉而由串聯直接轉最大功率並聯之逆向發電機 功能運轉; F13:軍向迴轉並以PWM方式操控漸昇作最大功率並聯之逆 向發電機功能運轉; F1 4:單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操控漸昇作最大功率並聯之逆 向發電機功能運轉; F15:可作公約組合之多種串並聯組合型態; F16:單向迴轉並以固態開關元件或線性元件或進一步結合 控制磁場方式,於並聯運轉時,各別操控電動機組之轉速、 扭力、或電流作同性能或不同性能運轉或部份停機者; F17:雙向迴轉並以固態開關元件或線性元件或進一步結 合控制磁場方式,於並聯運轉時,各別操控電動機組之 A4規格(210X297公釐) I--------^-------1T------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轉速、扭力、或電流或迴轉方向作同性能或不同性能運轉 或部份停機者〃 此外,本案設計之電動機功能運轉當被調控電動機之 直流電能驅動裝置為電樞時,吾人可藉操控電動機組之磁 場激磁強度之方式混合使用以擴大其應用範圍者。 綜合上述,此項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糸統,藉特定創新的電 路架構提供一種簡捷及具有實用性複數組被調控電動機之 直流電能騸動装置串並聯控制功能以及進一步之連繽線性 控制創意新穎,申請人遍查技術資料並無先前技藝揭示, 懇請依法核審為祈。
In m turn, n i In I m { ^^1 f i W J .¾ 、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五、發明説明(U ) 圖式簡軍説明: 圖1所示係本發明之兩階式基礎電路例。 圖2所示係本發明以機電開關構成串聯操控電路例。 圖3所示係本發明由六組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 裝置所組成之應用例。 元件簡單説明: CCU100 =中央控制軍元 CR100,CR101,CR102 =二極骽 D100 =驅動電路 DCV100 =直流電源 EMD101,EMD102==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河100 =操控指令輸入單元8101,8111,8112 =開關元件 CCU200 =中央控制軍元 CR200,CR201,CR202 =二極體 D200 =驅動電路 DCV200 =直流電源 EMD201,EMD202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M200 =操控指令輸人單元S201,S211,S212 =開關元件 CCU300 =中央控制軍元 CR301〜CR3 1 1=二極體 D300 =驅動電路 DCV300 =直流電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EMD301〜EMD306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 M300 =操控指令輸入軍元S301〜S305 =開關元件 S311〜S320 =開關元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317671 - C8 __ D8 六、申請專利鳄圍(1 ) 一種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 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糸統,為以直流激磁之交流或直流同步 電動機或直流!51流子式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含電樞 或磁場繞組)作串聯或並聯之階級式操控以反串聯到並聯連 續性混合運轉狀態以操控所屬電動機之轉速、轉向扭力反 輸出功率為其特徵者,其主要結構含: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 1— - I ―I -li I - - I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一直流電源:為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或由交流 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為電能之供應者; 一一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為由兩組或兩組 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磁 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成,供接受開關元 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可控比例之混合調 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永磁式磁場直流電 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電樞;或具有串激或 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 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電樞個別接受操;或 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整流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 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流或直流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 一一開關元件組:為由固態開關元件或可作線性操控之開 關固態元件所構成,特定場合含引用機電式開關元件或兩 者混合使用; 一一二極體組:為提供分流阻隔或逆極性阻隔或作為飛輪 二極體; 一一操控指令輸入單元: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7671 儲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2 ) 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操控指令; 一一中央控制軍元: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之信號指令處理單元,為接受操控指令輸入單元指令經 驅動電路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一驅動電路: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成, 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之指令而相對驅動開關元件組者; 藉操控上逑開關元件作ON及OFF開關切換以操控被調 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作串聯或並聯切換;以反藉著 開關組作PWM之操控以構成串聯與並聯間兩者混合型態之中 間段作無段操控調整;此外,開關元件組若選用可控內阻之 線性開關元件所構成反操控時亦可構成無段操控運轉者。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逑之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 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統,其兩階式 電路糸統主要構成如下: ——直流電源DCV1 00 :含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 或由交流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反供應之 直流電能者;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 . HH ^^^1 nn -n n n ^^^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EMD102 : 為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 組或兩組以上磁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 成,供接受開關元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 螫 可控比例之混合調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驅動裝置含具有 永磁式磁場直流電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 電樞;或具有串激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3 ) 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 組或電樞個別接受操控;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 整流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 流或直流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裝置EMD101與EMD102中間串聯阻隔二極體CR100 及開關元件S101後並聯於電源兩端; —一開關元件S101、Sill、S112 :為由固態開關元件或 可作線性操控之開關固態元件所構成,特定場合含採用機 電式開關元件或固態與機電式開闞兩者混合使用;其中開 關元件S1 01為與二極體CR100串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 電能驅動裝置EMD101及EMD1 02之間作為阻隔二極體, 其串聯順序為電源正極—EMD101正端—EMD101負端— CR100正端— CR100負端—S101正端—S101負端— EMD102正端—EMD102負端—電源負極;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二極體CR100、CR101、CR102 :其中二極體CR100如前述 順向串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與開 關元件S101之間作為阻隔二極體;二極骽CR101為並聯於被 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兩端作為飛輪二極 體,其正端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101與二極體CR100及開闞元件Sill之相接點,其負 端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正端共同通 往電源正端;二極體CR102為並聯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 能驅動裝置EMD102之兩端作為飛輪二極體,其負端連接於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2與開闞元件S1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17671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4 )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及S101之相接點,其正端則連接於電源負極與被調控電動機之 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2及開闞元件S111之相接點者; __操控指令輸入單元M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之操控指令者; 一一中央控制單元CCU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之信號指令處理單元,為接受操控指令輸入單 元M100之指令經驅動電路D100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一一驅動電路D100 :為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成, 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CCU100之指令而相對驅動開關元件組者; 其運作狀態含以下全部或其中部份狀態,其運作狀態如下: (A) 當開關元件S 101呈ON狀態,S1 11、S1 12呈OFF 狀態時,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101反 EMD102呈串-高阻抗之低功率運轉狀態,電流由正極經 EMD101—CR100 —S101—EMD102 —負極; (B) 當開關元件S1 01呈OFF狀態(因二極體CR1 00之逆 阻隔效應ON亦無礙),Sill、S112呈ON狀態時,被調控 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騸動裝置EMD101反EMD102呈並聯低 阻抗之高功率運轉狀態,電流呈兩迴路分別由正極— S112 —EMD102—負極以及由正極—EMD101 —SI 11 —負極, 此時各迴路可單獨對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進 行功率控制以使各電動機組之轉速、扭力或電流或迴轉方 向作相同或不相同狀態之運轉或部份停機者; 以上(A)項反(B)項功能中,其開關元件可為機電式開 關元件或固態開關元件所構成者,當開闞元件S10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六、申請專利範圍(5 ) Sill、S112皆為OFF狀態時電動機組停止運作; (C) 當開關元件S101呈ON狀態並操控由固態開關元件 所構成之Sill、S11 2作導通周期之PWM控制使電動機組 作串聯與並聯之間的變化,而依PWM之DUTY CYCLE(導 通百分比)以操控其運轉功率由串聯到並聯間作連續調整者; (D) 若S1 11反S1 12由可作內阻操控之固態線性元件所 構成,則運轉功率可作由串聯到並聯之連續線性之功率調整; * (E)由具有激磁繞組分激磁場之直流電動機組構成電動 機群,而藉控場變速方式以填補上述各不同運轉功率階級 間隔而獲得連績線性調整運轉扭力或轉速值之特性者。 i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 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統,其開關元 件S101可作成下列選擇: (a) S101直接短路而無礙系統運f乍; (b) S101以機電式或固態開關元件構成,以在S101、 Sill、S112皆為OFF狀態時電動機組停止運轉,· (C)S101以固態開覼元件構成,除與Sill、S112共同構 成總開關功能外,並可在電動機組串聯運轉時由S101 作PWM方式之操控,以對電動機組作由靜止到互相串 聯輸出狀態間作功率變化者; (d)若S101和Sill、S112皆以可作線性操控之固態元件構 成,則以S1 01和Sill、S11 2共同構成總開關功能外, 並可在電動機組串聯運轉時由S1 01作線性調節操控電 動機組由靜止到互相串聯運轉狀態間作功率變化者;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參--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17671 六、申請專利範圍(6 ) (e) Sill及S112可在並聯狀態對兩電動機組以PWM或線 性方式操控兩馬達組分別作不同運轉功率之驅動控制。 之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流 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統,其應用組合含: _一藉方向切換開闞同時切換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 動裝置之電流方向以改變轉向者; 一一糸統可擴大為由兩組以上之電動機組反相關開關元件 反二極體所組成,以由串並聯變化而擴大為串並聯混合型 態者: 一一電動機組之電機結構型態及電機特性可為相同或不同 依需要選擇者: —一各電動機組與負載關係可為驅動共同負載,而各電動 機組以同軸結合或藉傳動元件結合者; 一一各電動機組可為獨立驅動各別負載者》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複數組直流或交流電動機之直 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糸統,進一步包 括由機電開闞構成串聯操控電路,其構成含: 一一直流電源DCV200 :含來自蓄電瓶、太陽能、發電機 或由交流電源整流而得之物理能或化學能所轉換為直流電 能之供應者; ——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EMD2(H、EMD202 : 為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獨立電動機組或由同組電動機具有兩 組或兩組以上磁場繞組或具有兩組或兩組以上電樞所構 成,供接受開闞元件組之操控以進行串聯或並聯或兩者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17671 II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C工消費合作社中製 可控比例之混合調控,其接受調控之電能騸動裝置含具有 永磁式磁場直流電機或繞組激磁式磁場直流分激電動機之 電樞;或具有串激或換向繞組複激電機之串激磁場繞組或 電樞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串激電動機之串激磁場繞 組或電樞個別接受操;或兩者同時接受操控或由其他具整 流子式電動機所構成;或由具有直流輔助激磁磁場之交流或 直流同步電動機所構成者;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装置 EMD201負端反EMD202正端之間串聯阻隔二極體CR200 (亦可選擇不用)反開關元件S201再並聯於電源兩端者: ——開闞元件S201、S21 1、S212 :為由人工操作或電磁 力騙動或機力騸動或流力所驅動者,.其中開關元件S201設 置於二極體CR200之負端與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 裝置EMD202之間,開關元件S211之一端與二極體CR201 之正端共同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201與二極體CR200正端之連接點,開關元件S211之 另一端則通往電源負端;開關元件S2 12之一端與二極骽 CR202之負端共同連接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 置EMD202與開闞元件S201之連接點,開關元件S212之 另一端則通往電源正端; ——二極髅CR200、CR201、CR202 :其中二極體CR2 00可 依運作需求而設置或省略,二極體CR201負端聯結於被調 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EMD201及電源正端,二極 體CR201正端與開關元件S211反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 驅動装置EMD201與二極體CR200之正端共同聯結;二極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BCD 317671 六、申請專利範圍(8 ) 體CR2 02之負端聯結於被調控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 EMD202正端,二極體CR202之正端聯結於電源負端; ——操控指令輸入單元M200 :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 件所構成,以發出對電動機組運轉狀態之操控指令;. ——中央控制單元CCU200 :爲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 元件所構成之信號指令處理單元,爲接受操控指令輸入單 元M200之指令經驅動電路D200操控開關元件組者; --驅動電路D200 :爲由機電或固態電機或電子元件所構 成,以接受中央控制單元CCU200之指令而驅動相對開關 元件組者。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所述之複數組直流或交流 電動機之直流電能驅動裝置串並聯混合轉態驅動電路系 統,藉各項開關元件及電動機組之電路安排組合可獲得下列各 種功能或其中部份功能以配合運用需求,其各項功能如下: F1:單向迴轉由串聯直接轉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2:單向迴轉由串聯以PWM方式漸昇轉爲較大功率並聯之 電動機功能運轉; F3:單向迴轉由串聯線性方式漸昇轉爲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 機功能運轉; F4:單向迴轉並以PWM方式加上串聯並聯切換操控由停機 漸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5:單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加上串聯並聯切換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6:雙向迴轉並以PWM方式操控由停機漸昇至最大功率並 .........-...........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317671 i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聯之電動機反發電機功能運轉; F7:雙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操控由停機漸昇至最大功率並聯 之電動機反發電機功能運轉; F8:單向迴轉操控之串聯反並聯,各電動機組可作不平衡運轉; F9:雙向迴轉操控之串聯反並聯,各電動機組可作不平衡運轉; F10:以雙向開闞元件對交流整流子電動機組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11:以雙向線性元件對交流整流子電動機組操控由停機漸 昇至最大功率並聯之電動機功能運轉; F1 2:軍向迴轉而由串聯直接轉最大功率並聯之逆向發電機 功能運轉; F13:單向迴轉並以PWM方式操控漸昇作最大功率並聯之逆 向發電機功能運轉; F14:軍向迴轉並以線性元件操控漸昇作最大功率並聯之逆 向發電機功能運轉; F15:可作公約組合之多種串並聯組合型態,· F16:單向迴轉並以固態開關元件或線性元件或進一步結合 控制磁場方式,於並聯運轉時,各別操控電動機組之轉速、 扭力、或電流作同性能或不同性能運轉或部份停機者; F17:雙向迴轉並以固態開關元件或線性元件或進一步結合 控制磁場方式,於並聯運轉時’各別操控電動機組之轉 速、杻力、或電流或迴轉方向作同性能或不同性能運轉或 部份停機者。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莧) 訂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TW84114208A 1995-12-29 1995-12-29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TW31767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4114208A TW317671B (en) 1995-12-29 1995-12-29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84114208A TW317671B (en) 1995-12-29 1995-12-29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17671B true TW317671B (en) 1997-10-11

Family

ID=5156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84114208A TW317671B (en) 1995-12-29 1995-12-29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3176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560B (zh) * 2017-03-31 2019-05-21 黃柏原 可蓄電永磁同步馬達及其電路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0560B (zh) * 2017-03-31 2019-05-21 黃柏原 可蓄電永磁同步馬達及其電路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4267A (en) Quasi-sine wave and stepped square wave AC to AC converter
US8203291B2 (en) Generator assembly
Mishra et al. An efficient control scheme of self-reliant solar-powered water pumping system using a 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
Chiasson et al. A five-level three-phase hybrid cascade multilevel inverter using a single DC source for a PM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JP4176850B2 (ja) 電動機の直、並列混合転換駆動システム
US20080157703A1 (en)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achines
US5436825A (en)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 for the supply of ohmic-inductive loads by means of direct-current pulses
TW317671B (en) DC electric energy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with mixed-state driving circuit system in series/parallel of multiple DC or AC motor sets
Wadibhasme et al. Review of various methods in improvement in speed, power & efficiency of induction motor
Tarnini Microcontroller based PMDC motor control for driving 0.5 KW scooter
US7489100B2 (en) Feedforward controller for synchronous reluctance machines
Henderson Variable speed electric drives-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Chari et al. Novel and Robust 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 Strategies For a BLDC Motor: A Simulation Study and Inverter Design
WO2018207719A1 (ja) 可変速モータ装置
RU228532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ости вентилятора электровоза переменного тока
Naresh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igh Gain Boost Converter (HGBC) fed BLDC Motor
Götz et al. Inverter Topology for Range-Extender Units based on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 with Integrated DC-DC Converter
RU2673460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от солнечных батарей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ами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Fleury et al. Study on an alternative converter performance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
JPS58165700A (ja) 電磁継手
EP0582467A2 (e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hunt type series excitation field driving circuit
US5493186A (en) Sub-exiter control for the series winding of a series-type or compound DC motor or generator
RU2130840C1 (ru) Электропривод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Shah et al. Chopper based speed control of DC motor
Oliveira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an alternative converter for wind powered switched reluctance gener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