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9191B - Connecting rod bearing useful in crank press - Google Patents

Connecting rod bearing useful in crank pres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9191B
TW209191B TW082101339A TW82101339A TW209191B TW 209191 B TW209191 B TW 209191B TW 082101339 A TW082101339 A TW 082101339A TW 82101339 A TW82101339 A TW 82101339A TW 209191 B TW209191 B TW 2091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rankshaft
press
eccentric
lo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2101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gi Takashi
Imanishi Shozo
Original Assignee
Aida E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da Eng Ltd filed Critical Aida Eng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9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91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9/00Bearings for crankshafts or connecting-rods; Attachment of connecting-rods
    • F16C9/04Connecting-rod bea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1/00Combination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with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6Platens or press 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Press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Thereof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Description

209^1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β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 ) [發明說明] [産業上之利用領域]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曲軸歷機(CRANK PRESS)之連桿用 軸承裝置者。 [以往之技術] 以往之一般曲軸壓機50為,如圔9所示,以複數舾支 柱(C0LUMN)53連結頂部(CR0WN)51與底座(BED)52而構成框 架(FRAME),供裝置上模之滑塊54則裝設成可朝上下往復 移動的狀態。供裝設下模之承板(B0LSTR)55為固着於底座 52。在頂部51内配設有,以複數個壓機軸承裝置10P保持 成可以軸线Z0為中心回轉之曲軸1 ,並以一對連桿( CONNECTING R0D)3, 3連結偏心部2, 2與滑塊54。按,偏 心部2之中心(軸线Z 1)葆自軸线Z 0镛心所定量。 於是,使曲軸1回轉,則可一面使滑塊54上下往復移 動而施行壓機加工。按,30P為連捍用軸承裝置,57為飛 輪(F L Y W Η E E L ) , 5 8為離合器(C L U T C Η ) , 5 9為制動器( BRAKE)。 按,以往之壓機軸淨:裝置10p為,由如圖1〇所示使内 徑中心(軸线Z 0 1 )與曲軸1之中心(軸线Z 0 )同芯,且在與曲 軸1之外周面之間設用以供給潤滑油(0 1 L )的一定之餘隙C 1 所配設之圓筒狀滑動軸承11,及如圖11所示使内徑中心( 軸线Z02)與曲軸1之中心(軸线Z0)同芯所配設之一對滾動 軸承2 1所構成。 於是,在使自1回轉以令滑塊3上下動的無負載狀態 ,(請先閲姨背面之注$項再填窝本頁、 訂· .線· 本纸張用 家辟(CNS) V 4 <21δ x 297 82.3. 4ϋ,〇〇(; 2091^^· A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6_ 五、發明説明(4 ) 時,傷如圖9所示將有滑塊54等之重量所成之下向之靜額 定載重W施加於壓機軸承裝置10P。另一方面,在壓機加工 時則有壓機載重之反力所成之上向之達100T0N以上之壓機 載重F施加於壓機軸承裝置1 0 P。 如上所述,由於曲軸1之壓機軸承裝置10P之耐載重條 件較駸格,一般在使用滑動軸承11時,對軸承内徑與曲軸 外形之間的餘隙,給油條件,油槽等多加研究,又,使用 滾動軸承21時則構成比一般者非常堅牢的構造。 然而,採用圖10之單獨滑動軸承11時,如為提高其耐 載重能力而使油膜厚度亦卽餘隙C 1較大,則對滑動軸承1 1 之曲軸1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將發生變動,而造成滑塊 54之下死點位置精度亦即模高度(DIE H EIGT)之變化。此 類模高度之變化,在要求更加一層之高精度的今日已較難 容許。另一方面,如採用圖11之一對滾動軸承21時,僅為 單獨者多無法耐大型曲軸壓機之載重能力。又,即令適用 於小型曲軸時亦將變成非常高成本。 於是,本申請人乃曾設計如围12所示,將並設有滑勁 軸承1 1與一對滾動軸承2 1之所諝混合(C 0 Μ Β I N E D )軸承装置 10Ρ1開發成功並提出申請(例如日本實開昭63-89425號公 報)。即,混合軸承裝置1 〇 Ρ 1為,將主要目的為將曲軸1之 移動量管制在一定範圍内的一對滾動軸承21,及主要目的 為提高耐載重能力的滑動軸承1 1 ,配設成使各内徑中心( 軸线Ζ 0 2 , Ζ 0 1 )均與曲軸1之中心(軸线Ζ 0 )相同的構成狀態 。由此,可藉由一對滾動軸承2 1管制曲軸1之移動量,且 1'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ί -裝. 訂_ 丨線_ 本紙張又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恪(210 X 297公坌) 82.3. 4υ,υυο 4 五、發明説明(5 ) 力 能 thml 3 載 耐 高 提 IX 1X 承 軸 滑 以 題 ?rv 課 之 決 解 擬 明 發 Α6 Β6 面 方 置 裝 ^ ^ 0 _高S ㈣模W IE成# 於 所 ii-p 關丨點 觀 述|;之 量上 ,能s 移I ¾之1 戟 軸耐 曲 由 藉 於 基 有 已 高於 提關 步惟一 , 進良 及改 化1) ΛP ο 極1 之P’ 化10 變丨 度 高 模 成 達 制 管 量 動 移 之 由 示 所 3 1 〇 圖 少如 較 , 心為 關0P SS3 RH 承 面 — , 車 方! } 用 0P桿 (3連 置之 裝往 承以 軸 - 用即 桿 遘 之 3 問 的 桿在 連内 與 , ))此 Z 因 钱 〇 軸成 2(形 RW. ΚΊ Λρ fS; 心31 偏承 在 軸 設動 配滑 態狀 狀筒 的圓 2 J C 的 隙間 餘之 有3U 具端 以大 1C形装 置以承 裝 1 軸 承 U 機 承 軸纟壓 _軸 機動 壓滾 之U以 1X1 對 1 往 與 以 生 $在吣 ο 令 1 即 , 圆 時 • , P ΰ 示30 軸所置 曲14裝 於圖承 關如軸 同 ,用 , 又桿 為 。連 題者成 之 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ί -裝. 訂. 題 問 的 4-W 樣 同 者 發 所 P ο 11 置 桿 遵 過 經 為 F 重 截 拗 壓 之 施 所 側 4 5 板 塊 滑 於 由 按 RH 立口 心 偏 置 裝 承 , T3 3 ί 者 置 裝 承 軸 用 軸桿 曲連 至於 達果 傳如 何 如 再 此 因 發 機 饗 壓影 善 可 改足 夫到 工大 下生 工裝 加承 之軸 體用 整捍 50連 機於 壓加 軸施 曲慮 高考 提如 步 , 1 是 進別 想持 Sc ο , 難 量困 S 較 移比 的將 度亦 古间 度 模精 線.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βα工消費合作社印K 因 有 Ϊ 過 與 固 為 3 為 1、 的 + 不 t Iιέ /1 5 ^ 要 之 在、重 都 g 更 最 刻 3 至 為 量 時I等 _移®、 二 、 置 大 最 装 與¾之 向 方 的 —twll J 0 as- 之 法 設 與 為 計 設 之 小 最 為 量 動 移 之 置 装 承 由 ο 車 1 用置 桿裝 連承 使軸 則機 30,壓 置素使 進加 力更 能置 重装 載承 耐軸 之機 置壓 裝將 承可 由 rnu 車 貝 用 , 捍小 連更 將量 。可動 同如移 亦假使 力 ,可 能認且 重咸 載 ,高 耐又提 於 步 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困國家標率(CNS)甲4规格(210 X 2y7公货) 5
82.3. 4U,U(JC %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 ) 改善,藉以比以往大幅提昇壓機加工精度。即,以往咸認 最佳之圖12所示之混合軸承裝置10P1,亦有下列尚待解決 之課題:①發生於滑動軸承11之油壓為,全周一定。這是 因為餘隙C1為全周都平均的緣故。而且,壓機載重F為顯 著大於被驅動時重量W。於是,必要提高油壓值為能耐壓 力機載重F者,故諸多浪費,如必需採用高壓大容量的潤 滑油(Ο I L )供給手段等。②藉由增加滾動軸承2 1之變形量 等措施提高耐載重能力的構造,必需採用待殊之滾動軸承 ,故成本較高。而且,如此容許滾動體之較大變形量,則 將無法滿足曲軸壓機之更加一層的高精度化要求。即,因 為曲軸1之上下方向之移動量將直接顯現在模高度之變化 的緣故。③即令在只使曲軸1之特定徑向之耐載重能力較 大且使移動量較小時,亦必需採取全周方向之對策,故將 導致装置過大化。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一面積極提高油膜壓力 以強化耐載重能力,而將壓機載重所造成的軸之全周方向 移動量抑制為最小的曲軸壓機之連捍用軸承裝置。 [解決課題之手段] 在圖1 3所示之以往之連桿用軸承装置3 0 P f由於偏心 部2之中心(軸线Z 1 )為以小於滑動軸承3 1之搖動速度的速 度搖轉的固有技術因素,致因楔膜作用所造成的油膜壓力 之産生極小較難具有大耐載重能力,且其油膜之厚度亦將 因壓機速度(曲軸1之回轉速度)及貫穿(BREAK THROUGH)之 慣性力而發生變化,而對模高度造成較大影鎏成為降低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又度通用中a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Ul〇 X 2y7公穿) 82.3. 4υ,ου〇 6 Α6 Β6 2〇9lh 五、發明説明(7 ) 機加工精度之要因。 於是,本發明為,一面利用曲軸(偏心部)之回轉蓮動 積極強化潤滑油之楔膜作用,為使因此而産生之最大级油 膜壓力符合壓機載重方向,而將滑動軸承配設成偏心,並 使其内徑中心位置朝回轉方向偏倚相當於偏心角的角度, 且將壓機載重側之滑動軸承之最小間隙之值形成為,小於 滾動軸承之滾動體因靜額定載重所造成之變形量與滾動軸 承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隙之合計(和),以達成前 述目的。按,本發明中之最大级油膜壓力乃指最大油膜壓 力或近乎最大油膜壓力之壓力而言。 即,本發明之曲軸壓機之連捍用軸承裝置為,經過連 捍連結由複數個壓機軸承裝置以回轉狀態支持之曲軸之偏 心部與滑塊,而構成可將曲軸回轉俾使滑塊施行上下往復 移動之構造的曲軸壓機之連捍用軸承裝置中,其持激為, 該軸裝置傜由内徑中心為相對於前述偏心部之軸线施行偏 心裝着的滑動軸承,及内徑中心為與前述偏心部之軸线一 致且裝置在該滑動軸承之兩側的一對滾動軸承所構成,而 將藉該滑動軸承之以偏心裝着而在與前述偏心部之間形成 之最小間隙之位置,定於可利用前述曲軸之回轉蓮動朝® 力機載重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壓力的位置,並將該最小間 隙之值形成為,該滾動軸承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 隙與轉動體之基於靜額定載重之變形量的合計值以下者。 [作用] 依上述構成之曲軸壓機之連桿用軸承裝置為,由一對 表紙張尺度逯用中國國家標毕(CNS)甲4规恪U)10 X 297公货) „ 82.3. 40,000 X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ί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β: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⑽上 “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8) 滾動軸承將曲軸之偏心部與連桿之大端部的金周方向之相 對移動量管制於所定範圍。另一方面,由於滑動軸承係與 滾動軸承之内徑中心形成偏心,且將其最小間隙之位置定 在可朝壓機載重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壓力的位置,故可大 Φ畐增大對壓機載重之耐載重能力。又,由於最小間隙之值 為,定在滾動軸承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隙與轉動 體之基於靜額定載重之變形量之合計值以下,故可將對樹 高度造成影饗之移動量最小化。 [實施例] Η配合圖式説明本發明之實施例。 圖1為整體構成圖,圖2為縱剖面圖,圖3為主要部分 之擴大剖面圖。 圖1中,曲軸壓機5 0之基本構成狀態為,與以往例(圖 9)相同,惟曲軸1偽為4艏壓機軸承裝置1〇所保持而以其軸 线Ζ 0為中心回轉。又,偏心部2, 2與連接捍3 , 3之大端部 3 U , 3 U為,經過本連桿用軸承裝置3 0, 3 0連結著。各偏心 部2之中心(軸线Ζ 1 )為,對曲軸1之中心(軸线Ζ 0 )構成饍心 一定量Ε的狀態。按,56為,對飛輪掛有皮帶之主電動機( MAIN MOTOR ) 〇 至於,本連捍用軸承裝置30為,如圖2所示,由内徑 中心(軸线Z 1 1 )為相對於偏心部2之中心(軸线Z 1 )成偏心裝 着的滑動軸承3 1 ,及内徑中心(軸线Z 1 2 )為與偏心部2之中 心(軸线Z 1 ) —致且装着於滑動軸承3 1之兩側的一對滾動軸 承4 1 , 4 1所構成。即,各滾動軸承4 1為,因需管制連桿3 ,i:請先閲Ϊ1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埸寫本頁) 装. 訂· .丨線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櫺準(CNS)甲4规格Uio X 297公釐) 82.3. 4υ,ουο 8 2〇9^x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S 五、發明説明(9 ) 之大端部3(1與偏心部2之全周方向相對移動量,而與偏心 部2之中心構成同芯。另一方面,滑動軸承3 1則為與兩滾 動軸承4 1 , 4 1形成偏心配設,俾得以利用曲軸1 (偏心部2 ) 之回轉運動産生反抗壓力機載重F之較大油膜壓力。 滑動軸承31為,就本實施例而言,基於方便製造,裝 配及偏心配設的理由,傺由嵌於圖4所示之偏心部2的偏心 變形套筒(BUSH)32,與嵌於該偏心變形套筒32且嵌插於大 端部3U之正圓套筒33所形成。另一方面,各滾動軸承41為 ,如圖2,圖3所示,由為嵌於偏心部2之内環(INNER RACE)42,定位環(RETAINER)44所保持之複數個轉動體43 及外環(OUTER RAICE)45所形成,並以確保徑向餘隙5C的 狀態裝入。按,將轉動體43之因靜額定載重所造成之變形 量定義為δ r。 按,滑動軸承3 1之偏心方向及藉該偏心配設所形成之 最小間隙(h 0 )為,依如下之技術根據加以決定。 即,圖4,圖5中,藉由曲軸1之回轉將偏心部2偏心回 轉時,産生於滑動軸承3 1之各部位的油膜壓力P,可以式 1求得。 P = Kp(n Ur/C2)··.式 1 但是,各記號為代表下述内容的意思。 η :潤滑油之粘度 U :偏;L、部(軸)2之周速度 r :偏心部(軸)2之半徑 C :為半徑間隙, 以(D-d)/ 2表示之因周方向各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蜞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10 X 297公釐) 9 82.3. 4〇,υυ〇 A6 ______B6_ 五、發明説明& ) 位而異之變數 K P :為壓力傺數,如圖6,取決於軸承角度Θ與偏心 率 ε (=e2/C) e 2 :偏心量 又,油膜形狀(油膜厚度)h為,可以h = C (1 + ε · C 0 S 0 )求得。假設最小間隙之值為h 0 ,則其相反側之最大間隙 之值hi為,hl=2C-hO。於是,圖5所示之楔膜作用(油膜壓 -力上昇)區35為,在偏心部2之回轉方向形成於最大間隙( h 1 )至最小間隙(h 0 )之間。3 6為,反楔膜作用(油膜壓力下 降)區。 按,為決定便於朝壓機載重(Π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 壓力Ρ的最小間隙(h 0 )之位置,而設定有偏心量e 2及偏心 角Φ (例如,1 5度〜4 5度。該偏心量e 2為,使其位置對偏 心部2之中心0j (軸线Z1),在圖4中朝上方偏倚ell,且對 具 在 ο ο 一了 尋 彳 ί 奄 獲 U以 以i }箝I 度 2,角 el人 倚裝 偏之 便 3 右筒 朝套 M形 軸變 直 心 垂偏 之整 OJ調 心 係 中 , 過上 通體 以 ’ P 高 力的 壓目 膜一 油另 级成 大達 最法 生無 産仍 向大 方較 重量 載 動 機移 壓如 朝 , , 力 此能 ϋ S 坑 S 令 _ 即耐 高 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間傾按 小向 。 最方立 定轉確 決回以 , 朝籍 準32, 為筒配 e 套裝 5 形以 變加 δ < 心而 0 12 h 偏 e 0<將為 立可量 成 ,心 於偽偏 便關使 以 一 且 ’ 此 4 此 。度 因ho角 〇 值心 化之偏 度隙斜 + Γ 為 成 將 與 2 部 心 偏 各 結 .1- 遵 ο 3 置 裝 承 軸 用 桿 i- 逋 gilt 種 此 用 採 是 於 B- ώ口 端 大 之 3 桿 連 承 軸 動 滾 對 一 則 之 2 部 心 偏 將 即 82.3. 4ϋ,〇υ〇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园國家捸準(CNS)甲4规恪U10 X 2ΰ7公货) 10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1 ) 全周方向之移動量管制於一定範圍。特別是,對貫穿産生 時之壓機載重F與反方向之慣性力可有效發揮管制作用。 又,根據與一對滾動軸承41, 41成偏心配設之滑動軸承31 之最小間隙(h 0 )之位置,可利用曲軸1 (2 )之回轉運動朝壓 -機載重(F)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壓力P,故可大幅增大耐 載重能力,並可使壓機載重方向之移動量非常之小。即, 可將對膜高度變化造成之影繼最小化。 再則,在本實施例中,傜同時著眼於本連桿用軸承裝 置30之耐載重能力之增大及減少全周方向移動量,持別是 可將壓機載重方向之移動量最小化之機能•性能,而為進 一步提高曲軸壓機整體之高精度化及耐載重能力,而於各 壓機軸承裝置10採用圖7,圖8所示之複數値滑動軸承方式 。即,壓機軸承裝置10為,由列配在曲軸1之軸线Z0方向 之3個滑動軸承11A, 11B, 11C所成,各滑動軸承11A, 11B ,1 1C係製成圓筒形。 按,為相對於圖1所示之壓機載重F減少在滑塊下死點 時的曲軸1之上方向移動量而使中間之軸承11B之寬度較大 ,且使上部側之間隙C3較小下部側之間隙4較大,而使軸 承1 1 B之内徑中心(軸线Z 0 2 )相對於曲軸1之中心(軸线Z 0 ) 朝下側偏心所定量e 0 1。 另一方面,其他軸承1 1 A , 1 1 C之内徑中心(軸线Z 0 1, Z 0 3 )為,一方面使其偏心量e 0 1與中央軸承1 1 B之偏心量 e 0 1相同,如圖3所示使相對於曲軸1之中心(軸线Ζ 0 )之偏 心方向為不同者而設定(SET)。亦卽,使各滑動軸承11A,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a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mo X 297公¢) 1 1 82.3. 4U,UUC (請先閲諫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一 裝· 訂. \|丨線.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S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丨2 ) 1 1 B , 1 1 C之内徑中心(Z 0 1 , Z 0 2 , Z 0 3朝不同方向偏心同一 量。 在本實施例中,偽以偏心配設各軸承1 1 A , 1 1 B , 11 C , 侔使由於偏心作用所造成的逐漸變窄之間隙C3之變化與曲 軸1之回轉力之關偽而引發油壓上昇之油壓上昇部12A, 112B, 12C成等間隔(120度)。於是,可從全周方向平均地 保持施加於曲軸1之載重。又,中央軸承1 1 B為偏心成使上 方之間隙較小的狀態,故可對最大載重亦即壓機載重F發 揮必要而充分的耐載重能力。 如此構成之壓機軸承裝置10,可按滑動軸承11A〜 11C之内徑中心(軸线Z01〜Z03)之偏心方向而使其具有各 種特性。例如滑動軸承1 1 B ,則可使上方側之間隙C 3亦即 油膜厚度較小,藉此將曲軸1之壓機載重方向之移動量最 小化。又,由於間隙因曲軸1之回轉運動而逐漸變小而造 成油壓上昇,故可在最小間隙C3之稍前方側發生高油壓。 即,可使間隙C3變小藉以提高供給油壓力大幅增大耐載重 能力。 而依本實施例,則由於連桿用軸承裝置30為,由内徑 中心0 b (軸线Z 1 1 )為相對於偏心部2之軸线Z 1裝着成偏心一 定量e 2的滑動軸承3 1,及内徑中心〇 j (軸线Z 1 2 )為與辐心 部2之軸线Z 1 —致,且装着在其兩側的一對滾動軸承4 1, 4 1所構成,且將因滑動軸承3 1之偏心装置所形成之最小間 隙(h0)之位置定於可利用曲軸1之回轉蓮動朝壓機載重(F) 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壓力P的位置,並將其最小間隙之值 本紙ifLML逯用中國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uio X 297公¢) 82.3. -JU.OUO _<請先閲請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ί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βκ工消費合作社印$ 2〇9^·〇χ Α6 __Β6 _ 五、發明説明(i 3 ) hO形成為滾動軸承41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隙δ c 與轉動體43之基於靜額定載重W之變形量δ r之合計值(δ C+δΓ)以下者,故可將全周方向之移動量控制於一定範圍 内且可大幅增大耐載重能力,而且可將壓機載重方向之移 動量最小化。是故,可確實且圓滑地施行使模高度為一定 的高精度之壓機加工。 又,滑動軸承31為由偏心變形套筒32與正圓套筒33所 形成,故裂造•装配較容易而成本低,亦可正確地決定最 小間隙(h 0 )之位置。 又,因為滑動軸承31將增大耐載重能力,故可簡化兩 滾動軸承41, 41較為經濟。 再則,各壓機軸承裝置10之構成狀態為,將3個滑動 軸承1 1 A, 1 1 B , 1 1 C之各内徑中心(軸线Z 0 1 , Z 0 2, Z 0 3 )相 對於曲軸1之内徑中心(軸线Z 0 )分別朝不同方向偏心一定 量eOl,故可增大曲軸壓機整體之耐載重能力。且可使移 動量較小,故可與連捍用軸承装置3 0之作用相輔相成施行 更加高精度且安定的壓機蓮轉。而且,各滑動軸承11A, 11B, 11C為圓筒形狀,故加工容易而成本低裝配亦簡單。 又,因為中央之滑動軸承1 1 B之偏心方向為上方側之 間隙C3較小,且軸线Z02方向之寬度尺寸為大於其他滑動 軸承11A, 11C之寛度尺寸,故可提高對向於壓機載重f之 部位的油壓發生能力,亦即,在滑塊下死點時曲軸1有足 夠的上方向耐載重能力,可藉偏心方向不相同之滑動軸承 11A, UC自下方向拘束,以減少曲軸1之全方向移動景。 衣紙張尺度逯用中西國家標準(CNS)甲4规恪Uio X 297公;„ 82.3. 4υ,0〇(; 〔請先¾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_ 經濟部中央櫺準局8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6 B6 五、發明説明(14 ) [發明之效果] 依本發明之連桿用軸承裝置,則因為由内徑中心(軸 线)為相對於偏心部之軸线依偏心量施行偏心裝着的滑動 軸承,及内徑中心(軸纟I )為與偏心部之軸线一致,且裝着 在其兩側的一對滾動軸承所構成,且將藉滑動軸承之偏心 裝設所形成之最小間隙之位置定於可利用曲軸之回轉蓮動 朝壓機載重方向産生最大级油膜壓力的位置,並將其最小 間隙之值形成為,滾動軸承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 隙與基於轉動體之靜額定載重之變形量的合計值以下,故 可將軸之全周方向之移動量控制於一定範圍内,且可大幅 增大耐載重能力,而且可將壓機載重方向之移動量最小化 。是故,可確實安定地施行使模高度為一定的高精度之壓 機加工。 [圖式之簡單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整體構成圖。 圔2為同上之連捍用軸承裝置的縱剖面圖。 圖3為同上之滾動軸承之要部的擴大剖面圖。 圔4為同上之滑動軸承的橫剖面圖。 圖5為同上之用以詋明滑動軸承之油膜壓力産生原理 的圔。 圖6為同上之用以說明壓力偽數之求法的圖。 圖7為同上之壓機軸承裝置之縱剖面圖。 圖8為同上之壓機軸承装置之橫剖面圖。 圖9為用以詋明以往例的整體構成圖。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國國家桴準(CNS)甲4规格(210 X 297公货) . 82.3. 40,000 (請先閲贫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⑽丄 A6 B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员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15 ) 圖10為用以說明以往之壓機軸承裝置(滑動軸承型)的 縱剖面圖。 圔11為用以說明以往之壓機軸承裝置(滾動軸承型)的 縱剖面圖。 圖12為用以說明以注之壓機軸承裝置(混合軸承型)的 縱剖面圖。 圖13為用以說明以往之連桿用軸承裝置(滑動軸承型) 的縱剖面圖。 圖14為用以說明以往之連桿用軸承裝置(滾動軸承型) 的縱剖面圖。 [符號之説明] 1為曲軸,2為偏心部,3為連桿,3 U為大端部,1 0為 壓機軸承裝置,11A〜11C為滑動軸承,21為滾動軸承,30 為連捍用軸承裝置,31為滑動軸承,32為偏心變形套筒, 33為正圓套筒,35為楔膜作用區,36為反楔膜作用區,41 為滾動軸承,42為内環,43為轉動體,44為定位環,45為 外環,50為曲軸壓機,51為頂部,52為底座,53為支柱, 5 4為滑塊,5 5為承梁,5 6為主電動機,5 7為飛輪,5 3,為 離合器,5 9為制動器,Z 0為曲軸之軸线(中心),Z 1為偏心 部之軸线,0 j為偏心部之中心(滾動軸承之内徑中心),0 b 為滑動軸承之内徑中心,P為油膜壓力,h0為最小間隙之 值,5c為裝入後之殘留直徑方向之餘隙,Sr為基於轉動 體之靜額定載重之變形量,卩為壓機載重。 (請先閲諫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ί 丨裝. 訂· .丨線, 本紙張尺度通用中a國家標準(CNS)甲4规格(2i0 X 297公釐) 82.3. 4U,0U(i

Claims (1)

  1. 上 A7 B7 C7 D7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曲軸壓機之連桿用軸承裝置,係經過連桿連結由複 數個壓機軸承裝置以可回轉狀態支持之曲軸之偏心部與 滑塊(SLIDE),而構成可將曲軸回轉俾使滑塊施行上下 往復移動之構造的曲軸壓機之連接桿用軸承裝置中, 其持徵為,該軸承裝置傺由内徑中心為相對於前述 偏心部之軸线成為偏心裝着的滑動軸承,及内徑中心為 與前述偏心部之軸錢一致且裝置在該滑動軸承之兩側的 一對滾動軸承所構成;而將藉該滑動軸承之以偏心裝着 而在與前述偏心部之間形成之最小間隙之位置,定於可 利用前述曲軸之回轉運動朝壓機載重方向産生最大级油 膜歷力的位置,並將該最小間隙之值設成為,該滾動軸 承之裝入後之殘留直徑(RADIAL)方向之餘隙(CLEARANCE )與轉動體之基於靜額定載重之變形量的合計值以下者。 (請先nf面之注項再蟥寫本11 一 .丨装. 訂· 1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8因家標準(CNS>甲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2101339A 1993-01-08 1993-02-25 Connecting rod bearing useful in crank press TW20919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001554A JP2534962B2 (ja) 1993-01-08 1993-01-08 クランクプレスのコネクティングロッド用軸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9191B true TW209191B (en) 1993-07-11

Family

ID=1150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2101339A TW209191B (en) 1993-01-08 1993-02-25 Connecting rod bearing useful in crank pres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534962B2 (zh)
KR (1) KR100221860B1 (zh)
TW (1) TW209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812614D1 (de) * 1998-04-30 2005-04-07 Bruderer Ag Frasnacht Arbon Stanzpresse, insbesondere Schnelläuferpresse
JP4235734B2 (ja) * 2005-03-24 2009-03-11 国立大学法人鳥取大学 ハイブリッド型直動案内装置
JP5401407B2 (ja) * 2010-07-12 2014-01-29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プレス機械
CN112049857B (zh) * 2020-09-04 2023-03-21 宁波富利金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动连杆结构
KR102549720B1 (ko) 2022-12-01 2023-06-29 김정섭 더블 액션 프레스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40018572A (ko) 1994-08-18
KR100221860B1 (ko) 1999-09-15
JP2534962B2 (ja) 1996-09-18
JPH06198500A (ja) 1994-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9191B (en) Connecting rod bearing useful in crank press
CN1730957A (zh) 动压流体轴承装置
CN103339393B (zh)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
US20090218457A1 (en) Shell type needle roller bear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compressor spindle, and support structure for piston pump driving portion
CN106425683A (zh) 分度夹具
CN101108400B (zh) 一种矫直机支撑滚轮组合结构
CN202187919U (zh) 旋转式压缩机
JPH0428423A (ja) カーリング装置
CN105964848A (zh) 曲轴的圆角部的强化方法及强化装置
JP4606781B2 (ja) 動圧軸受
CN209868529U (zh) 一种液压机用加工平台
CN207686775U (zh) 一种机械式气门间隙调整机构
CN110421468B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抛光装置
JP2004115898A (ja) 動圧発生溝を備えた焼結合金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8023434A (zh) 马达
CN106438702A (zh) 一种空气静压气浮轴承
JP2001090849A (ja) ゲートバルブの開閉装置
JPH0614953Y2 (ja) プレス機械のコンバインド軸受装置
CN216576029U (zh) 一种增压机构
CN212760777U (zh) 一种机械冲压设备自动送料装置
CN218696343U (zh) 一种可调式缓冲夹具
CN215199161U (zh) 一种旋压机及其活动梁组件
CN218110048U (zh) 一种通机曲轴生产用夹具
CN213034077U (zh) 一种发动机平衡器动力轴加工工装
CN216478397U (zh) 一种绣花机的连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