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7517A - 發光按鍵結構 - Google Patents

發光按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27517A
TW202427517A TW111150657A TW111150657A TW202427517A TW 202427517 A TW202427517 A TW 202427517A TW 111150657 A TW111150657 A TW 111150657A TW 111150657 A TW111150657 A TW 111150657A TW 202427517 A TW202427517 A TW 2024275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key
guide plate
circuit
trans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5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趙令溪
何信政
廖本煇
Original Assignee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5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427517A/zh
Publication of TW202427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7517A/zh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發光按鍵結構包括導光板、鍵帽、透光層、電路基板、光源電路、發光元件以及按鍵電路。鍵帽位於導光板上方,沿垂直方向可移動地設置。透光層沿垂直方向設置於鍵帽和導光板之間,且具有罩幕圖案。電路基板位於導光板下方。光源電路設置於透光層和電路基板之一者上。發光元件設於光源電路上,且沿垂直方向與罩幕圖案重疊。按鍵電路至少部分設置於透光層或電路基板上。

Description

發光按鍵結構
本揭露書是有關於一種按鍵結構,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隨環境調整輸出色溫的顯示裝置及其顯示方法。
鍵盤的背光技術是使用背光源將光線投射到每一個鍵帽的背面穿過鍵帽的可透光區向外出射,形成背光照明效果,不僅可以讓使用者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清楚看到鍵帽上的符號,以方便操作。同時可以藉由調整光線的顏色、亮度,以提供按鍵不同的外觀,以配合各種不同的使用情境。隨著商用發光元件的尺寸逐漸縮小,目前已有鍵盤採用設置至於每顆鍵帽下方的發光元件作為背光源,以照亮並定義出對應於鍵帽的圖案、文字或符號等字符。
然而,由於背光源至鍵帽的可透光區之間存在其他構件,例如支架、底板、電路板等,會易干擾光線傳遞路徑。再加上,隨著鍵盤結構日益薄型化,鍵帽和背光源之間的距離縮短,使光線更容易穿透鍵帽的非可透光區,導致位於發光元件正上方的部分鍵帽區域亮度過高,而遠離發光元件的鍵帽周邊區域則偏暗,造成單一按鍵和鍵盤整體的發光均勻性不佳,影響視覺效果。如何提升發光按鍵結構的發光均勻性為發光鍵盤的設計重點之一。
本說明書的實施例揭露一種導光板、鍵帽、透光層、電路基板、光源電路、發光元件以及按鍵電路。鍵帽位於導光板上方,沿垂直方向可移動地設置。透光層沿垂直方向設置於鍵帽和導光板之間,且具有罩幕圖案。電路基板位於導光板下方。光源電路設置於透光層和電路基板之一者上。發光元件設置於光源電路上,且沿垂直方向與罩幕圖案重疊。按鍵電路至少部分設置於透光層或電路基板上。
根據上述,本說明書的實施例是在提供一種發光按鍵結構,其包括導光板、鍵帽、透光層、電路基板、光源電路、發光元件以及按鍵電路。其中,透光層、導光板和電路基板由上而下依序疊設於鍵帽底部下方,並將光源電路和按鍵電路整合於透光層和電路基板之間,使發光元件一端電性連接於光源電路,一端沿垂直方向延伸至導光板的開口之中。並在透光層上設置至少一個同時具有反光和遮光效果的罩幕圖案對準發光元件。藉由罩幕圖案的遮擋,可防止由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直接向上穿透鍵帽的非可透光區,改善位於發光元件正上方的部分鍵帽區域亮度過高的問題。並通過導光板的均光效果可近一步提高遠離發光元件的鍵帽周邊區域的亮度,達到提高單一按鍵和鍵盤整體發光均勻性的目的。
本說明書是提供一種發光按鍵結構,可達到提高單一按鍵和鍵盤整體發光均勻性的目的。為了對本說明書之上述實施例及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複數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
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些特定的實施案例與方法,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仍可採用其他特徵、元件、方法及參數來加以實施。較佳實施例的提出,僅係用以例示本發明的技術特徵,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可根據以下說明書的描述,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範圍內,作均等的修飾與變化。在不同實施例與圖式之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元件符號加以表示。
請參照第1A圖至第1C圖,第1A圖係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發光按鍵結構10的結構爆炸圖。第1B圖係根據第1A圖的發光按鍵結構10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100的部份結構爆炸圖。第1C圖係根據第1B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100的部份結構剖面圖。發光按鍵結構10例如是一發光鍵盤,單一發光按鍵100例如是發光鍵盤上的方鍵(square key)。
發光按鍵結構10包括複數個鍵帽102、透光層103、電路基板104、光源電路105、複數個發光元件106(僅繪製一個)、導光板110以及按鍵電路107。透光層103、導光板110和電路基板105由上而下沿垂直方向(例如,Z軸方向,以下簡稱垂直方向Z)依序疊。複數個鍵帽102沿垂直方向可移動地設置於透光層103上方,位於鍵帽102中央區域和角落區域的不同出光區102P,分別定義鍵帽102的主字符或次字符。電路基板104位於透光層103下方。導光板110位於透光層103和電路基板104之間。光源電路105設於電路基板105之上。發光元件106設置於光源電路105上,且沿垂直方向Z與透光層103上的罩幕圖案113重疊;一或多個發光元件106分別對應複數個鍵帽102中的至少其中一個。按鍵電路107一部分設於透光層103上,另一部分設置在電路基板105上。導光板110的設置是為了解決低亮度發光元件106正上方鍵帽102字符過亮、鍵帽102的角落字符過暗、以及鍵帽102周圍光暈等整體發光均勻度不佳的問題。
例如,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鍵帽102可依據實際的應用,在透光層103的上方排列成N列,每列具有至少兩個按鍵單元,其中N大於或等於1,且較佳大於或等於2。每一個鍵帽102可藉由支撐架108可活動地連接於導光板110上,以支撐鍵帽120沿垂直方向Z可往復的上下移動。為了降低發光按鍵結構10整體厚度,本說明書遂將傳統金屬底板移除,改將連接支撐架108卡勾設置在導光板110上,或者讓卡勾用上下翼片夾持兼具光學/按鍵功能的多層結構;同時讓導光板110扮演傳統三層薄膜電路板的中間間隔層(spacer)角色。透光層103則扮演傳統三層薄膜電路板的上層電路板,另外傳統三層薄膜電路板的下層電路板,則由設置發光元件106、局部按鍵開關107P、光源電路105、按鍵電路107b的電路基板104所扮演。簡言之,傳統三層薄膜電路板和底板完全被移除而降低整體發光按鍵/發光鍵盤高度。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架108還包括至少一個觸發柱108p位於支撐架108靠近鍵帽102底部102a和鍵帽102側邊的一端。當由鍵帽102受壓力向下移動,可帶動支撐架108向下,使觸發柱108p推動設於透光層103的一部分發按鍵電路107a,進而觸發按鍵電路107的至少一個按鍵開關107P,此按鍵開關107P靠近鍵帽102側邊。當停止按壓鍵帽102,又可藉由設置於透光層103及鍵帽102的底部102a之間,且穿設於支撐架108中的復位件109來提供彈性應力,使支撐架108和鍵帽102回復至預設位置。
復位件109位於按鍵中央區域,以對鍵帽102每個角落提供相同或相近的按壓預力和回復力量。支撐架108設置靠外觸發柱108p的用意在於將按鍵開關107從按鍵中央區域移開,從傳統復位件109觸發改為支撐架108觸發靠近鍵帽102側邊的按鍵開關107,使得發光元件106可以設置在鍵帽102中央區域下方,而不被傳統的按鍵開關107P所遮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支撐架108可以是剪刀式(X型態)、蝴蝶式(V型態)或蝙蝠式(倒V型態)架構的升降機構,或者如滑動塊支撐機構、懸臂式支撐機構等。且復位件109可為例如彈性體、彈簧、磁鐵等。在本說明書的另一實施例,鍵帽102可以被整合成一種位於鍵軸殼體內部,且具有回復單元(例如彈簧)的機械式按鍵單元(未繪示),而可不另外設置升降機構(支撐架108)。
透光層103位於複數個鍵帽102的底部102a下方,具有一個罩幕圖案113。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罩幕圖案113位於透光層103面對鍵帽102的底部102a下方的一側。罩幕圖案113包括至少一個反射區塊113a和至少一個遮光區塊113b;且反射區塊113a可以位於透光層103和遮光區塊113b之間;且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至少有一部分重疊。
任意形狀的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可以設置在每個發光元件106上方,形成圖案化區塊;多個反射區塊113a和多個遮光區塊113b可以分別被設置在鍵帽102側邊下方,圍繞複數個相鄰鍵帽102側邊下方的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可以形成圍繞多個可透光區103T圖案化網格。但罩幕圖案113和透光層103的配置並不以此為限。例如在本說明書的另一些實施例中,罩幕圖案113位於透光層103下表面(遠離鍵帽102的一側),且遮光區塊113b可以位於透光層103和反射區塊113a之間。另一些實施例中,透光層103也可以位於遮光區塊113b和反射區塊113a之間,罩幕圖案113的遮光區塊113b位於透光層103上表面,而罩幕圖案113的反射區塊113a位於透光層103下表面。
反射區塊113a具有一個反射面113r面對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a。在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中,透光層103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塑化材料(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是以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構成。在另一實施例中,反射區塊113a是一種具有反光效果的白色遮光層(例如,白色反射漆)。較低厚度的反射區塊113a可以具有半透光的性質,使得反射區塊113a可以反射部分光線和容許部分光線穿透。換言之,反射區塊113a上沒有被遮光區塊113b遮蔽的區域,光線可以穿透並射向鍵帽102。遮光區塊113b可以由低透光的黑漆實現,實作上可以均勻塗佈成完整遮光區,或者利用間隔疏密排列黑色漆點來形成黑色矩陣(black matrix)以產生半透光辦遮光的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的尺寸相同且二者重合。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區塊113a的尺寸大於遮光區塊113b的尺寸。或者相反,遮光區塊113b的尺寸大於反射區塊113a的尺寸。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被單層不透光的反射層取代,反射層例如由金屬鍍層、或包含金屬顆粒的漆層所實現。
透光層103與未被反射區塊113a和遮光區塊113b所遮罩的部分,可以共同定義出可透光區103T;透光層103與發光元件,設於該光源電路上,且沿該垂直方向與該罩幕圖案重疊的部分,可以共同定義出非可透光區103N。發光元件106沿垂直方向Z與非可透光區103N重疊。在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中,透光層103包括複數個貫穿開口103a,位於未被罩幕圖案113所覆蓋的複數個可透光區103T之中。
導光板110位於透光層103和電路基板104之間。導光板110具有一個面對透光層103的出光面110a和一個與出光面110a相對的底面110b,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a面對透光層103遠離鍵帽102底部102a的一側103b。導光板110的底面110b面對電路基板104。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導光板110可以是一種使用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光學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PC)或 聚環烯烴高分子(cycloolefin polymer,COP)聚合物所構成的光學板材。且導光板110具有複數個微結構110c,對應可透光層103的透光區103T。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微結構110c可以是利用網版印刷技術,在導光板110之底面110b所形成的複數個導光點(網點)。
導光板110還包括至少一個卡勾(Hook)110k,由出光面110a向上延伸穿過透光層103的貫穿開口103a,分別與支撐架108可動連接。如第1C圖所繪示,卡勾110k與導光板110可以是一種一體成形結構。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卡勾110k與導光板110是採用相同材質,藉由同一製程(例如,射出成形製程、壓鑄成形或蝕刻製程)所製成。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10的卡勾110k係在形成導光板110的同時,通過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壓鑄成形所製成,其包括四個直接凸設於出光面110a具有滑槽或樞接口(未繪示)的勾狀突出部,用於與支撐架108的軸狀底座連接部108a可動地連接。
然而,導光板110與支撐架108的連接方式並不以此為限。請參照第1D圖,第1D圖係根據第1B圖所繪示的另一種單一發光按鍵100’的部份結構剖面圖。單一發光按鍵100’ 結構大致與第1C圖所繪示單一發光按鍵100相似,差別在於,支撐架108是通過至少一個卡件118與位於下方的透光層103、電路基板104、導光板110以及電路基板104結合。由於單一發光按鍵100’的其他元件的結構與單一發光按鍵100相同,故不再此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卡件118包括本體118a、卡勾118b、上翼片118c以及下翼片118d。其中,本體118a穿過透光層103、導光板110和電路基板104。卡勾118b由本體118a的頂部向外延伸至透光層103的上方,是一種具有滑槽或樞接口(未繪示)的勾狀突出部,用來與支撐架108的軸狀底座連接部108a可動地連接。上翼片118c由本體118a中間部向外延伸至於透光層103的上方;下翼片118d由本體118a底部向外延伸至於該電路基板104的下方;且上翼片118c和下翼片118d之間的間距K1實質上小於等於透光層103、電路基板104、導光板110以及電路基板104的堆疊厚度K2,可以藉由緊迫的方式,將本體118a與卡勾118b固定於透光層103、電路基板104、導光板110以及電路基板104之上。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電路基板104可以是一種軟式電路板。光源電路105配置於電路基板104面對導光板110底面110b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光源電路105可以是一種形成在電路基板104上的薄膜電路層。發光元件106的一端電性連接於光源電路105的薄膜電路層上;另一端則延伸進入導光板110的開口110d之中。其中,導光板110的開口110d係從導光板110底面110b,沿垂直方向Z,向上延伸進入導光板110本體之中。導光板110的開口110d可以是一種貫穿導光板110之出光面110a 和底面110b的貫穿孔。
在一些實施例中,發光元件106可以是一種由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或Mini-LED)單元所構成的發光元件。由發光元件106所發出,並向上出射的光線L1,受到非可透光區103N的阻擋以及反射區塊113a的反射而進入導光板110之中,並以全反射的方式在導光板110內部傳播。當光線L1傳遞至導光板110的各個微結構110c時,光線L1的全反射條件會受到破壞,而產生往各個角度擴散的光線,穿過出光面110a向外出射後,通過可透光區103T投射至鍵帽102的底部102a形成按鍵100的背光,照亮鍵帽102的多個出光區102P。
另外,發光按鍵結構10更包括一個反射層111,設於電路基板辦面對導光板110之底面110b的一側。用以反射光線L1受到微結構110c破壞而向下投射的部分光線(未繪示)。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反射層111可以是一種白色反光漆。
按鍵電路107中的一部份按鍵電路107a配置在透光層103面對導光板110出光面110a的一側103b;按鍵電路107的另一部份按鍵電路107b配置在電路基板104面對導光板110之底面110b的一側,二者通過導光板110的貫穿孔110e共同形成至少一個按鍵開關107P。其中,導光板110的貫穿孔110係從導光板110的出光面110a,沿垂直方向Z,向下延伸並穿過導光板110的底面110b。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配置在透光層103上的一部分按鍵電路107a,包括至少一個形成在透光層103非可透光區103N中的銲墊107P1,向下部分地延伸進入導光板110的貫穿孔110e之中。配置在電路基板104上的另一部分按鍵電路107b也包括至少一個與銲墊107P2,對準部分按鍵電路107a的銲墊107P1,並且部分地向上延伸進入導光板110的貫穿孔110e之中,使銲墊107P1和107P2二者相距一段距離H1(如第1C圖所繪示),並共同形成一個按鍵開關107P。
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按鍵開關107P可用於響應受到按壓而向下移動的鍵帽102,帶動支撐架108的觸發柱108向下,推動位於透光層103非可透光區103N中的銲墊107P1向下位移,進而改變銲墊107P1和銲墊107P2之間的電容值,或使二者電性接觸,來觸發按鍵電路107的按鍵開關107P。藉以對應用此發光按鍵結構10的電子裝置(未繪示)進行訊號輸入。
請參照第2A圖和第2B圖,第2A圖係根據本說明書另一實施例的發光按鍵結構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200的部份結構爆炸圖。第2B圖係根據第2A圖繪示單一發光按鍵200的部份結構剖面圖。單一發光按鍵200的結構大致與第1B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100類似,差別在於單一發光按鍵200的光源電路205和發光元件206的配置有所不同。由於單一發光按鍵200的其他元件的結構與單一發光按鍵100相同,故不再此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光源電路205並未配置於電路基板204中,而是配置於透光層103面對導光板210之出光面210a的一側103b。發光元件206一端電性連接於光源電路205的薄膜電路層上;另一端則延伸進入導光板210的開口210d之中。其中,導光板210的開口210d係從導光板210之出光面210a,沿垂直方向Z,向下延伸進入導光板210本體之中。導光板210還包括至少一個卡勾210k,由出光面210a向上延伸穿過透光層103的貫穿開口103a,分別與支撐架108的軸狀底座連接部108a可動連接。
由發光元件206所發出並向下投射的一部分光線L2,因受到反射層111的反射進入導光板210之中,並以全反射的方式在導光板210內部傳播,當光線L2射到導光板210的各個微結構210c時,光線L2的全反射條件會被微結構210c破壞,而產生往各個角度擴散的光線,穿過出光面210a向外出射後,通過可透光區103T投射至鍵帽102的底部102a形成背光。
請參照第3A圖和第3B圖,第3A圖係根據本說明書又一實施例的發光按鍵結構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300的部份結構爆炸圖。第3B圖係根據第3A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300的部份結構剖面圖。單一發光按鍵300的結構大致與第1B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100類似,差別在於單一發光按鍵300中的按鍵電路307以及用來觸發發按鍵電路307的觸發柱309a之配置有所不同。由於單一發光按鍵300的其他元件的結構與單一發光按鍵100相同,故不再此贅述。
如第3A圖和第3B圖所繪示,發光按鍵結構30中用來觸發按鍵電路307的觸發柱309a並非配置於支撐架308上。在本實施例中,觸發柱309可以是配置在往復元件309(例如,彈性體)的底部一個凸柱,並對應於設置在透光層303非可透光區303N下方的按鍵開關307P和發光元件306。
按鍵電路307中的一部份按鍵電路307a配置在透光層303面對導光板310出光面310a的一側;按鍵電路307的另一部份按鍵電路307b配置在電路基板304面對導光板310之底面310b的一側。在本說明書的一些實施例中,配置在透光層303上的一部分按鍵電路307a,包括至少一個形成在透光層303非可透光區303N中的銲墊307P1,並且部分地向上延伸進入導光板310的貫穿孔310e之中;配置在電路基板304上的另一部分按鍵電路307b包括至少一個與銲墊307P2,對準部分按鍵電路307a的銲墊307P1,並且部分地向上延伸進入導光板310的貫穿孔310e之中,使銲墊307P1和307P2二者相距一段距離H3,並共同形成一個按鍵開關307P。
發光元件306的一端電性連接於設置於電路基板304上的光源電路305;另一端則延伸進入導光板310的貫穿孔310e之中,並且與按鍵電路307的銲墊307P2相鄰而位於導光板310的貫穿孔310e之中。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306和按鍵電路307的按鍵開關307P皆至少部份地位於透光層303非可透光區303N的正下方;或說發光元件306和按鍵開關307P,與透光層303的非可透光區303N的正投影,是至少部分地重疊。導光板310還包括至少一個卡勾310k,由出光面310a向上延伸穿過透光層303的貫穿開口303a,分別與支撐架308可動連接。
當由鍵帽302受壓力向下移動,可帶動支撐架308和往復元件309(例如,彈性體)向下,使觸發柱309a推動位於透光層303非可透光區303N中的銲墊307P1向下位移,進而改變銲墊307P1和銲墊307P2之間的電容值,或使二者電性接觸,來觸發按鍵電路307的按鍵開關307P。藉以對應用此發光按鍵結構30的電子裝置(未繪示)進行訊號輸入。
由發光元件306所發出並向下投射的一部分光線L3,受到非可透光區303N(遮光區塊313b)的阻擋以及反射區塊313a的反射而進入導光板310之中,並以全反射的方式在導光板310內部傳播。當光線L3傳遞至導光板310的各個微結構310c時,光線L3的全反射條件會受到破壞,而產生往各個角度擴散的光線,穿過出光面310a向外出射後,通過可透光區303T投射至鍵帽302的底部302a形成按鍵300的背光,照亮並定義出對應於鍵帽302的圖案302P。光線L3受到微結構310c破壞而向下投射的部分光線(未繪示)則可以藉由反射層311的反射再次進入導光板310之中。
根據上述,本說明書的實施例是在提供一種發光按鍵結構,其包括導光板、鍵帽、透光層、電路基板、光源電路、發光元件以及按鍵電路。其中,透光層、導光板和電路基板由上而下依序疊設於鍵帽底部下方,並將光源電路和按鍵電路整合於透光層和電路基板之間,使發光元件一端電性連接於光源電路,一端沿垂直方向延伸至導光板的開口之中。並在透光層上設置至少一個同時具有反光和遮光效果的罩幕圖案對準發光元件。藉由罩幕圖案的遮擋,可防止由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直接向上穿透鍵帽的非可透光區,改善位於發光元件正上方的部分鍵帽區域亮度過高的問題。並通過導光板的均光效果可近一步提高遠離發光元件的鍵帽周邊區域的亮度,達到提高單一按鍵和鍵盤整體發光均勻性的目的。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該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發光按鍵結構 100:單一發光按鍵 100’:單一發光按鍵 200:單一發光按鍵 300:單一發光按鍵 102:鍵帽 102a:鍵帽的底部 102P:出光區 103:透光層 103a:貫穿開口 103b:透光層面對導光板的一側 103N:非可透光區 103T:可透光區 104:電路基板 105:光源電路 106:發光元件 107:按鍵電路 107a:部分按鍵電路 107b:部分按鍵電路 107P:按鍵開關 107P1:銲墊 107P2:銲墊 108:支撐架 108a:軸狀底座連接部 108P:觸發柱 109:復位件 110:導光板 110a:導光板的出光面 110b:導光板的底面 110c:微結構 110d:導光板的開口 110e:(導光板的)貫穿孔 110k:卡勾 111:反射層 113:罩幕圖案 113a:反射區塊 113b:遮光區塊 113r:反射面 204:電路基板 205:光源電路 206:發光元件 210:導光板 210a:導光板的出光面 210b:導光板的底面 210c:微結構 210d:導光板的開口 210k:卡勾 302:鍵帽 302a:鍵帽的底部 302P:鍵帽的圖案 303:透光層 303a:貫穿開口 303N:非可透光區 303T:可透光區 304:電路基板 306:發光元件 307:按鍵電路 307a:部份按鍵電路 307b:部份按鍵電路 307P1:銲墊 307P2:銲墊 308:支撐架 309P:觸發柱 310:導光板 310c:微結構 310k:卡勾 311:反射層 Z:直方向 H1:距離 H3:距離 L1:光線 L2:光線 K1:間距 K2:堆疊厚度
為了對本說明書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第1A圖係根據本說明書的一實施例所繪示的一種發光按鍵結構的結構爆炸圖; 第1B圖係根據第1A圖的發光按鍵結構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爆炸圖; 第1C圖係根據第1B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剖面圖; 第1D圖係根據第1B圖所繪示的另一種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剖面圖; 第2A圖係根據本說明書另一實施例的發光按鍵結構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爆炸圖; 第2B圖係根據第2A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剖面圖; 第3A圖係根據的本說明書又一實施例的發光按鍵結構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爆炸圖;以及 第3B圖係根據第3A圖所繪示的單一發光按鍵的部份結構剖面圖。
無。
100:單一發光按鍵
102:鍵帽
102a:鍵帽的底部
103:透光層
103a:貫穿開口
103b:透光層面對導光板的一側
103N:非可透光區
103T:可透光區
104:電路基板
105:光源電路
106:發光元件
107:按鍵電路
107a:部分按鍵電路
107b:部分按鍵電路
107P:按鍵開關
107P1:銲墊
107P2:銲墊
108:支撐架
108a:軸狀底座連接部
108P:觸發柱
109:復位件
110:導光板
110a:導光板的出光面
110b:導光板的底面
110d:導光板的開口
110e:(導光板的)貫穿孔
110k:卡勾
111:反射層
113:罩幕圖案
113a:反射區塊
113b:遮光區塊

Claims (11)

  1. 一種發光按鍵結構,包括: 一導光板; 一鍵帽,位於該導光板上方,沿一垂直方向可移動地設置; 一透光層,沿該垂直方向設置於該鍵帽和該導光板之間,且具有一罩幕圖案; 一電路基板,位於該導光板下方; 一光源電路,設置於該透光層和該電路基板之一者上; 一發光元件,設置於該光源電路上,且沿該垂直方向與該罩幕圖案重疊;以及 一按鍵電路,包含至少部分設置於該透光層或該電路基板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光源電路設於該電路基板上;該發光元件一端電性連接於該光源電路,一端沿該垂直方向延伸至該導光板的一開口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光源電路設於該透光層上;該發光元件一端電性連接於該光源電路,一端沿該垂直方向延伸至該導光板的一開口中。
  4. 如請求項1至3之一者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導光板包括一出光面以及至少一卡勾(Hook),該至少一卡勾由該出光面向上延伸穿過該透光層。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更包括: 一支撐件,可活動地連接該鍵帽和該至少一卡勾;以及 一復位件,設置於該透光層及該鍵帽之間,用以提供一應力,使該支撐件和該鍵帽回復至一預設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支撐件和該復位件之至少一者,具有一觸發柱,用以可動地觸發該按鍵電路的至少一按鍵開關(pad)。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透光層包括至少一貫穿開口,位於未被該罩幕圖案所覆蓋的複數個區域中,用以容許該至少一卡勾穿設其中。
  8. 如請求項1至3之一者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更包括一卡件,至少具有: 一本體,穿過該透光層、該導光板和該電路基板; 一卡勾,由該本體一頂部向外延伸至該透光層的上方; 一上翼片,由該本體一中間部向外延伸至該透光層的上方;以及 一下翼片,由該本體一底部向外延伸至於該電路基板的下方。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發光元件與該按鍵電路的一按鍵開關,共同位於該導光板的一貫穿孔中。
  10. 如請求項1至3之一者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罩幕圖案包括至少一反射區塊和至少一至少一遮光區塊;該反射區塊位於該透光層和該至少一遮光區塊之間;或該至少一遮光區塊位於該透光層和該至少一反射區塊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光按鍵結構,其中該發光元件與該按鍵電路的一按鍵開關,至少部份地共同位於該透光層的一非可透光區下方。
TW111150657A 2022-12-29 2022-12-29 發光按鍵結構 TW2024275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50657A TW202427517A (zh) 2022-12-29 2022-12-29 發光按鍵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50657A TW202427517A (zh) 2022-12-29 2022-12-29 發光按鍵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7517A true TW202427517A (zh) 2024-07-01

Family

ID=92929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50657A TW202427517A (zh) 2022-12-29 2022-12-29 發光按鍵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275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565B (zh) 發光鍵盤
US8884174B2 (en) Locally illuminated keycap
TWI385691B (zh) Glowing keyboard
TWI539328B (zh) 發光鍵盤及其導光板模組
CN112490046A (zh) 发光键盘及其背光模块
TW201517096A (zh) 發光鍵盤裝置
JP6369353B2 (ja) 導光体および発光装置
TW201916086A (zh) 用於發光鍵盤之背光裝置
TW202203278A (zh) 背光模組及其相關發光鍵盤
TW201426797A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鍵盤裝置
TW201310282A (zh) 發光鍵盤
CN107768171A (zh) 用于发光键盘的背光装置
TWM534889U (zh) 具薄膜開關功能之背光模組
TWI628686B (zh) 發光鍵盤及其發光按鍵
TW202427517A (zh) 發光按鍵結構
CN114823201B (zh) 具有按键的输入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9350058U (zh) 发光按键结构
TWI654637B (zh) 發光鍵盤
CN219512995U (zh) 发光按键结构
TW202427521A (zh) 發光按鍵結構
CN118352183A (zh) 发光按键结构
TWI851171B (zh) 背光按鍵及其背光模組
TWI852409B (zh) 背光按鍵及其背光模組
TWI777816B (zh) 具有廣角發光特性的發光按鍵
TWI848358B (zh) 發光鍵盤之背光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