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2957A -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22957A TW202422957A TW111144061A TW111144061A TW202422957A TW 202422957 A TW202422957 A TW 202422957A TW 111144061 A TW111144061 A TW 111144061A TW 111144061 A TW111144061 A TW 111144061A TW 202422957 A TW202422957 A TW 202422957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trol channel
- output interface
- input interface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包括有與具有正接或反接的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的輸入介面、與具有正接或反接的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的輸出介面、切換單元以及偵測單元。切換單元依據第一切換指令提供第一路徑,或依據第二切換指令提供第二路徑。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一路徑進行傳輸。當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該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Description
本發明為一種切換技術,特別是指一種可以根據連接器正反接的狀態切換傳輸路徑的一種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請參閱圖1A至圖1B所示,該圖為習用技術之USB連接裝置連接示意圖。USB連接裝置1,可以為USB 擴充裝置、切換器等,包括有至少一個USB Type C的輸入介面10(母接頭),以及至少一個USB Type C輸出介面11(母接頭)。其中,輸入介面10用以和傳輸線CA1的USC Type C連接器12(公接頭)電性連接,輸出介面11用以和傳輸線CA2的USC Type C連接器13(公接頭)電性連接。
習用技術中,USB Type C的公母連接介面可以支援正反接。例如在圖1A中,USB Type C連接器12與連接器13都是正接於輸入介面10以及輸出介面11內。而在圖1B中USB Type C連接器12正接於輸入介面10以及連接器13則是反接於輸出介面11內。由於在USB Type C的通訊協定,例如:USB 3.1 Gen 1或者是USB 3.1 Gen 2 中,具有傳輸數據與傳輸電力的能力,其中傳輸電力可以用來對裝置充電或者是供應裝置運作所需的電力。為了支援高電流,例如:3安培以上的電流,因此在連接器12或13上會配置E-mark (Electrically marked)晶片14,用來管理電流。
在有E-mark 晶片14的連接器12與13都是正接(圖1A所示)於連接裝置1或者都是反接於連接裝置1的時候,數據傳輸可以正常運作。但是,如果是如圖1B所示的連接狀態,USB Type C連接器12正接於輸入介面10以及連接器13則是反接於輸出介面11內,則會發生從連接器12要傳給連接器13的數據無法傳輸的問題,因為有E-mark的晶片14會阻礙訊號的傳輸。同理,USB Type C連接器12反接於輸入介面10以及連接器13則是正接於輸出介面11內時,也會發生數據無法傳輸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習用技術中,如圖1C所示,會將其中之一傳輸線的E-mark晶片去除,例如圖1C中的連接器12這邊沒有E-mark晶片。這樣對於連接器13不管正接或者是反接,連接器12都可以接收到數據。儘管前述的方式可以解決正反接數據傳輸的問題,但是卻無法應用在需要電流大於3A的應用情境,因此大大侷限了USB Type C連接裝置的使用情境。
綜合上述因此需要一種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來解決習用技術之問題。
本發明為一種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連接裝置具有偵測輸入側與輸出側連接器是正接或者是反接的功能,並根據連接器正反接的狀態切換相應的數據傳輸路徑,達到可以支援雙向正反接的功效。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包括有輸入介面、輸出介面、切換單元以及偵測單元。輸入介面供第一連接器電性正接或反接。輸出介面供第二連接器電性正接或反接。切換單元依據第一切換指令提供第一路徑,或依據第二切換指令提供第二路徑。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一路徑進行傳輸。當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裝置控制方法,首先以輸入介面連接第一連接器,以及以輸出介面連接第二連接器;然後,以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以及偵測第二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於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之後,於偵測單元偵測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輸出介面時,或偵測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輸入介面,且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輸出介面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接著,以切換單元依據第一切換指令提供第一路徑,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一路徑進行傳輸;最後,以切換單元依據第二切換指令提供第二路徑,使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間經由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在下文將參考隨附圖式,可更充分地描述各種例示性實施例,在隨附圖式中展示一些例示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概念可能以許多不同形式來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例示性實施例。確切而言,提供此等例示性實施例使得本發明將為詳盡且完整,且將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本發明概念的範疇。類似數字始終指示類似元件。以下將以多種實施例配合圖式來說明連接裝置以及其控制方法,下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請參閱圖2A所示,該圖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之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連接裝置2,可以應用在USB擴充裝置、切換器等。連接裝置2包括有輸入介面20、輸出介面21、切換單元22以及偵測單元23。輸入介面20供第一連接器C1電性連接,輸出介面21供第二連接器C2電性連接,第一連接器C1能以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第二連接器C2能以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切換單元22耦接於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偵測單元23耦接於輸入介面20、輸出介面21與切換單元22之間。於此,透過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以及偵測第二連接器C2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以進一步生成第一切換指令或第二切換指令,進而驅動切換單元22以第一路徑或第二路徑供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進行傳輸。
在本實施例中,請同時參閱圖2B與圖3A-3B,其中,圖2B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輸入介面20為符合USB Type C的介面,支援USB .1 Gen 1、USB 3.1 Gen 2或更新版的協定,其為母頭的設計,本發明並非為限制。輸入介面20通道的配置如圖3A的剖面圖所示。要明白的是,輸入介面20上,如圖3A中的位置A5與B5分別具有第一控制通道90及第二控制通道91以及在位置A6與A7具有數據通道D+與D-,在位置B6與B7具有數據通道D+與D-,其中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二控制通道91在USB通訊的規格中代表CC1與CC2針腳。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C1是相應於輸入介面20,即第一連接器C1為符合USB Type C的連接器,支援USB .1 Gen 1、USB 3.1 Gen 2或更新版的協定,其為公頭的設計。第一連接器C1包括有E-mark晶片24。如圖3B所示,其為圖2B中當第一連接器C1與輸入介面20電性連接時的第一連接器C1的剖面圖,圖3B中所示的位置A5上方具有圖2B上的控制通道92,在USB通訊的規格中代表CC1針腳,而在位置A6與A7則具有資料通道D+與D-。
在一實施例中,以圖3A與3B所示,當第一連接器C1直接插入輸入介面20,使得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2與輸入介面20的A5位置的第一控制通道90電性連接時,代表正接。此時,第一連接器C1的資料通道D+與D-與輸入介面20的A6~A7位置的資料通道D+與D-電性連接。當第一連接器C1翻轉過來插入到輸入介面20,使得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2與輸入介面20的B5位置的第二控制通道91電性連接時,代表反接。此時,第一連接器C1的資料通道D+與D-與輸入介面20的B6~B7位置的資料通道D+與D-電性連接。正接或反接為所屬技術領域之人所熟知的連接方式,在此不做贅述。
再回到圖2B所示,第一連接器C1經由纜線D1與訊號源裝置S1電性連接,訊號源裝置S1可以為計算機、印表機、手機或者是隨身碟等裝置,但不以此為限制。訊號源裝置S1具有可以供應控制通道電力的電壓源,例如:5V,以及Rp電阻,其配置係屬習用之技術,在此不做贅述。
連接裝置2的輸出介面21,供第二連接器C2電性連接,第二連接器C2能以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本實施例中,輸出介面21為USB Type C的連接器,支援USB .1 Gen 1、USB 3.1 Gen 2或更新版的協定,其為母頭型式。相應於輸出介面21,第二連接器C2為USB Type C的連接器,支援USB .1 Gen 1、USB 3.1 Gen 2或更新版的協定,其為公頭型式。同樣地,在第二連接器C2也包含有E-mark晶片24。在一實施例中,當圖2B所示的第二連接器C2直接插入輸出介面21時,第二連接器C2與輸出介面21的剖面係如圖3A與3B所示,圖中所示的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與輸出介面21的B5位置的第四控制通道94電性連接,代表反接。此時,第二連接器C2的資料通道D+與D-與輸出介面21的B6~B7位置的資料通道D+與D-電性連接。反之,當第二連接器C2插入到輸出介面21,使得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與輸出介面21的A5位置的第三控制通道93電性連接時,代表正接。此時,第二連接器C2的資料通道D+與D-與輸出介面21的A6~A7位置的資料通道D+與D-電性連接。
於一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與輸入介面20以及輸出介面21電性連接,用以控制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的第一控制通道90、第二控制通道91、第三控制通道93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之間的連接關係。在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依據第一切換指令提供第一路徑,與依據第二切換指令提供第二路徑。本實施例中,第一路徑代表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三控制通道93連接或第二控制通道91與第四控制通道連接94。第二路徑代表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四控制通道94連接,或者是第二控制通道91與第三控制通道93連接,切換方式後續有實施例說明。
於此,偵測單元23與輸入介面20、輸出介面21以及切換單元22相耦接,偵測單元23是偵測各控制通道的電性特徵,來進一步控制切換單元進行路徑切換。在一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或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使得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經由第一路徑進行傳輸。此外,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或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使得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經由第二路徑進行傳輸訊號。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偵測單元偵測的原理與實施例,判斷的原理是本發明的連接裝置2對於連接到輸入介面20側的第一連接器C1所連接的訊號源裝置S1,例如:計算機或播放器等,連接裝置2會去偵測第一控制通道90或第二控制通道91哪一個通道有電壓,如果第一控制通道90有電壓,參照圖3A所示,即為CC1針腳有電壓,因此代表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反之,如果第二控制通道91有電壓,參照圖3A所示,即為CC2針腳有電壓,因此代表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而偵測的方式,在一實施例中,由於訊號源S1會有電壓源,例如:5V,電性連接於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2,因此當第一連接器C1插入到輸入介面20時,偵測單元23可以偵測第一控制通道90或第二控制通道91的電壓資訊,就可以得知第一連接器C1是正接於輸入介面20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基於前述的原理,在一實施例中,只要透過提供負載電路對於訊號源裝置S1將連接裝置2模擬訊號接收裝置(Sink 端,例如:顯示器等),偵測單元23就可以透過偵測第一與第二控制通道90與91的電壓資訊判斷第一連接器C1是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
對於輸出介面21而言,連接裝置2的偵測單元23對於連接到輸出介面21側的第二連接器C2經由纜線D2所連接的訊號接收裝置S2(Sink),例如:顯示器,但不以此為限制,會去偵測第三控制通道93或第四控制通道94哪一個通道有電壓,如果第三控制通道93有電壓,參照圖3A所示,即為CC1針腳有電壓,因此代表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反之,如果第四控制通道94有電壓,參照圖3A所示,即為CC2針腳有電壓,因此代表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由於訊號接收裝置S2(Sink)不會有電壓源供電給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因此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由連接裝置2虛擬成具有供應電壓,例如:5V,與負載電路的訊號源裝置,因此,當第二連接器C2插入到輸出介面21時,偵測單元23可以偵測第三控制通道93或第四控制通道94的電壓資訊,就可以得知第二連接器C2是正接於輸出介面21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訊號接收裝置S2對應控制通道具有Rd電阻,其配置係屬於習用之技術,在此不做贅述。
請參閱圖2B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3更包括有負載單元230以及判斷單元233,耦接該輸入介面20與該輸出介面21,偵測單元23根據負載單元230所產生的電壓資訊判斷第一連接器C1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入介面20,以及判斷第二連接器C2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在一實施例中,該負載單元230更包括有第一負載電路231以及第二負載電路232。第一負載電路231耦接輸入介面20,偵測單元23根據第一負載電路231所產生的第一電壓資訊,判斷第一連接器C1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第二負載電路232耦接輸出介面21,偵測單元23根據第二負載電路232所產生的第二電壓資訊,判斷第二連接器C2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其中,第一電壓資訊與第二電壓資訊可以為3.3伏特,亦可以為2.5伏特,其可以視需求調整,本案並非為限制。
第一負載電路231更包含第一負載切換器231a,耦接輸入介面20,對輸入介面20的第一控制通道90提供第一負載La,或對輸入介面的第二控制通道91提供第二負載Lb。用以分別模擬USB通訊協定上行端口(upstream facing point, UFP),亦即代表訊號接收裝置的Rd電阻。第一負載切換器231a可以為交叉點切換器(cross point switch),或者是由兩個切換器構成,其中之一切換器負責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一負載La的導通,另一切換器負責第二控制通道91與第一負載Lb的導通。
第二負載電路232更包含第二負載切換器232a,耦接輸出介面21,對輸出介面21的第三控制通道93提供第三負載L1a,或對輸出介面21的第四控制通道94提供第四負載L1b。要說明的是,第三負載L1a與第四負載L1b分別具有負數種電阻值,可以根據需求切換選擇模擬USB通訊協定下行端口(downstream facing point, DFP),亦即代表訊號源裝置控制通道中的Rp電阻。第二負載切換器232a可以為交叉點切換器(cross point switch),或者是由兩個切換器構成,其中之一切換器負責第三控制通道93與第三負載L1a的導通,另一切換器負責第四控制通道94與第四負載L1b的導通。
在本實施例中的切換單元22包括有第一切換器220、第二切換器221以及第三切換器222,其中第一切換器220用以控制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三控制通道93之間的導通或切斷。第二切換器221用以控制第二控制通道91與第四控制通道94之間的導通或切斷。第三切換器222,用以切換控制選擇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四控制通道94之間的導或斷開,或者是切換控制選擇第二控制通道91與第四控制通道94之間的導或斷開 。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連接裝置的控制方法,請參閱圖圖4所示,其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控制方法3包括有下列步驟,首先進行步驟30以輸入介面20連接第一連接器C1。本實施例中,如圖2A或圖 2B所示,第一連接器C1一端插入於輸入介面20內,相對的另一端經由纜線D1與訊號源裝置S1電性連接。接著,進行步驟31,以輸出介面21連接第二連接器C2。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器C2一端插入於輸出介面21內,另一端經由纜線D2與訊號接收裝置S2電性連接。要說明的是,步驟30與步驟31並無一定的順序,本實施例僅為說明例示,不以本實施例的順序為限制。
之後,進行步驟32以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以及偵測第二連接器C2正接或反接於輸出介面21。本步驟偵測的一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3可以利用韌體程式的方式來偵測第一控制通道90、第二控制通道91、第三控制通道93與第四控制通道94之間的訊號,進行判斷第一連接器C1、第二連接器C2分別是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或輸出介面21。此外,步驟32的另一實施例,偵測單元23的第一負載切換器231a切換選擇第一負載La與第一控制通道90電性連接,以及切換選擇第二負載Lb與第二控制通道91電性連接,由於訊號源裝置S1供應電壓經由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2傳輸至輸入介面20的第一控制通道90或第二控制通道91,因此透過切換負載與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二控制通道91電性連接之後,與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二控制通道91電性連接的判斷單元233就可以根據其電性特徵,本實施例為電壓資訊,可以得知第一控制通道90與第二控制通道91哪一個通道有電壓,並根據有電壓的那一個通道判斷出第一連接器C1是正接或反接於輸入介面20。
同樣地,第二負載切換器232a切換選擇第三負載L1a與第三控制通道93電性連接,以及切換選擇第二負載L1b與第四控制通道94電性連接,由於訊號接收裝置S2沒有電源供應第三與第四控制通道93與94,因此由連接裝置2提供電源5V,使得連接裝置2虛擬成訊號源裝置供應電壓經由第三控制通道93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而輸出給第二連接器C2。當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亦即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與第三控制通道93電性連接,此時判斷單元233可以偵測到對應第三控制通道93的電路上具有電壓資訊,而在第四控制通道94的電路上沒有電壓資訊;反之,當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亦即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與第四控制通道94電性連接,此時判斷單元233可以偵測到對應第四控制通道94的電路上具有電壓資訊,而在第三控制通道93的電路上沒有電壓資訊。
偵測出第一連接器C1與輸入介面20的正反接狀態,以及第二連接器C2與輸出介面21正接或反接的狀態之後,進行步驟33,根據正反接狀態產生切換指令。在步驟33的一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或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或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
步驟33之後,進行步驟34,以切換單元22依據第一切換指令提供第一路徑,使輸入介面20與該輸出介面21之間經由第一路徑進行傳輸,或切換單元22依據第二切換指令提供第二路徑,使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經由該第二路徑進行傳輸。步驟34中,以圖2A的連接裝置2為例,切換單元22可以為交叉點切換器(cross point switch),並透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切換單元22作動使得輸入介面20的第一控制通道90與輸出介面21的第三控制通道93導通,以及輸入介面20的第二控制通道91與輸出介面21的第四控制通道94導通形成第一路徑進行傳輸。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切換單元22作動使得輸入介面20的第一控制通道90與輸出介面21的第四控制通道94導通,或者是輸入介面20的第二控制通道91與輸出介面21的第三控制通道93導通,以形成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在另一實施例中,以圖2B的連接裝置為例來說明,如圖5A所示,當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給切換單元22。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收到第一切換指令後,會控制第一切換器220導通第一控制通道90以及第三控制通道93,同時也控制第二切換器221導通第二控制通道91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而第三切換器222則是斷開的狀態。同樣地,如圖5B所示,當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一切換指令給切換單元22。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收到第一切換指令後,會控制第一切換器220導通第一控制通道90以及第三控制通道93,同時也控制第二切換器221導通第二控制通道91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而第三切換器222則是斷開的狀態。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5C所示,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21面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給切換單元22。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收到第二切換指令後,會控制第一切換器220斷開第一控制通道90以及第三控制通道93,同時也控制第二切換器221導通第二控制通道91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以及同時控制第三切換器222為導通的狀態,使得從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0輸出的訊號經由第一控制通道90、第三切換器222以及第二切換器221(如圖5C中箭頭所指方向),然後訊號進入第四控制通道94而被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所接收。同樣地,如圖5D所示,當偵測單元23偵測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且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生成第二切換指令給切換單元22。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22收到第二切換指令後,會控制第一切換器220導通第一控制通道90以及第三控制通道93,同時也控制第二切換器221斷開第二控制通道91以及第四控制通道94,以及控制第三切換器222為導通的狀態,使得從第一連接器C1的控制通道90輸出的訊號經由第二控制通道91、第三切換器222以及第一切換器220(如圖4C中箭頭所指方向),然後訊號進入第三控制通道93而被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所接收。換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偵測單元23是透過偵測電壓資訊以確認E-mark晶片24位於第一控制通道90、第二控制通道91、第三控制通道93或第四控制通道94,以進一步利用第一切換指令或第二切換指令來驅動對應的第一切換器220、第二切換器221或第三切換器222為導通狀態或斷開狀態。
透過本發明之控制方法,可以讓具有E-mark晶片24的第一連接器C1正接於輸入介面20,以及讓具有E-mark晶片24的第二連接器C2反接於輸出介面21;或者是第一連接器C1反接於輸入介面20,以及第二連接器C2正接於輸出介面21時,第一連接器C1控制通道92的訊號仍可以透過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之間的第二路徑傳輸至第二連接器C2的控制通道95,而不受阻礙。
請參閱圖6所示,該圖為本發明連接裝置另一實施例示意圖。本實施例連接裝置2a的架構基本上與圖2相似,差異的是本實施例是應用在多輸入介面20的架構。其架構與偵測控制的方法係如前所述,在此不做贅述。
綜合上述,本案前述實施例所示的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透過偵測輸入側與輸出側連接器是正接或者是反接,並根據連接器正反接的狀態切換相應的數據傳輸路徑,達到可以支援雙向正反接的功效。要說明的是,前述的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器C1、第二連接器C2、輸入介面20與輸出介面21雖然以USB Type C來做為實施例說明,但實際不以此為限制,只要支援正反接功能的連接器以及會有因為連接器正反接而有訊號傳輸阻礙的問題,即可以根據本發明的精神來實施。
以上所述,乃僅記載本發明為呈現解決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手段之較佳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專利實施之範圍。即凡與本發明專利申請範圍文義相符,或依本發明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2、2a:連接裝置 20:輸入介面 21輸出介面 22:切換單元 220-第一切換器 221-第二切換器 222-第三切換器 23:偵測單元 230:負載單元 231-第一負載電路 231a:第一負載切換器 232-第二負載電路 232a:第二負載切換器 233:判斷單元 24:晶片 90:第一控制通道 91:第二控制通道 92:控制通道 93:第三控制通道 94:第四控制通道 95:控制通道 C1:第一連接器 C2-地二連接器 D1~D2:纜線 S1:訊號源裝置 S2:訊號接收裝置 La:第一負載 Lb:第二負載 L1a:第三負載 L2a:第四負載 3-方法 30~34:步驟
圖1A至圖1C為習用技術之連接裝置與連接器連接狀態的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之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之輸入介面與輸出介面之針腳配置剖面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之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之針腳配置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控制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示意圖。
圖5A至圖5D為第一連接器與第二連接器與輸入介面以及輸出介面之插接態樣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連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方塊示意圖。
2:連接裝置
20:輸入介面
21:輸出介面
22:切換單元
220:第一切換器
221:第二切換器
222:第三切換器
23:偵測單元
230:負載單元
231:第一負載電路
231a:第一負載切換器
232:第二負載電路
232a:第二負載切換器
233:判斷單元
90:第一控制通道
91:第二控制通道
92:控制通道
93:第三控制通道
94:第四控制通道
95:控制通道
C1:第一連接器
C2:地二連接器
D1~D2:纜線
S1:訊號源裝置
S2:訊號接收裝置
La:第一負載
Lb:第二負載
L1a:第三負載
L2a:第四負載
Claims (10)
- 一種連接裝置,包括: 一輸入介面,供一第一連接器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器能以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入介面; 一輸出介面,供一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器能以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出介面; 一切換單元,耦接於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之間,該切換單元依據一第一切換指令提供一第一路徑,與依據一第二切換指令提供一第二路徑;以及 一偵測單元,耦接該輸入介面、該輸出介面與該切換單元; 其中,該偵測單元偵測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該第一切換指令,或偵測該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該第一切換指令,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之間經由該第一路徑進行傳輸; 其中,該偵測單元偵測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該第二切換指令,或偵測該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該第二切換指令,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之間經由該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偵測單元更包括有一負載單元,耦接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該偵測單元根據該負載單元所產生的電壓資訊判斷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以及判斷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出介面。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負載單元更包括有一第一負載電路,耦接該輸入介面,該偵測單元根據該第一負載電路所產生的第一電壓資訊,判斷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入介面。
-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負載電路更包含一第一負載切換器,耦接該輸入介面,對該輸入介面的一第一控制通道提供一第一負載,或對該輸入介面的一第二控制通道提供一第二負載。
-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負載單元更包括有一第二負載電路,耦接該輸出介面,該偵測單元根據該第二負載電路所產生的第二電壓資訊,判斷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出介面。
- 如請求項5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負載電路更包含一第二負載切換器,耦接該輸出介面,對該輸出介面的一第三控制通道提供一第三負載,或對該輸出介面的一第四控制通道提供一第四負載。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輸入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一控制通道以及一第二控制通道,該輸出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三控制通道以及一第四控制通道,該切換單元將該第一控制通道與該第三控制通道導通以及將該第二控制通道與該第四控制通道導通以構成該第一路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裝置,其中該輸入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一控制通道以及一第二控制通道,該輸出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三控制通道以及一第四控制通道,該切換單元將該第一控制通道與該第四控制通道導通以及將該第二控制通道與該第三控制通道導通以構成該第二路徑。
- 一種連接裝置控制方法,包括: 以一輸入介面連接一第一連接器; 以一輸出介面連接一第二連接器; 以一偵測單元偵測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以及偵測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或反接於該輸出介面; 於該偵測單元偵測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出介面時,或偵測該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一第一切換指令; 於該偵測單元偵測該第一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出介面時,或偵測該第一連接器反接於該輸入介面,且該第二連接器正接於該輸出介面時,生成一第二切換指令; 以一切換單元依據該第一切換指令提供一第一路徑,使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之間經由該第一路徑進行傳輸;以及 以該切換單元依據該第二切換指令提供一第二路徑,使該輸入介面與該輸出介面之間經由該第二路徑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連接裝置控制方法,其中該輸入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一控制通道以及一第二控制通道,該輸出介面更包含有一第三控制通道以及一第四控制通道,其中該第一路徑為該切換單元將該第一控制通道與該第三控制通道導通以及將該第二控制通道與該第四控制通道導通,該第二路徑為該切換單元將該第一控制通道與該第四控制通道導通以及將該第二控制通道與該第三控制通道導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061A TWI822472B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2310778915.4A CN118054262A (zh) | 2022-11-17 | 2023-06-28 | 连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4061A TWI822472B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22472B TWI822472B (zh) | 2023-11-11 |
TW202422957A true TW202422957A (zh) | 2024-06-01 |
Family
ID=8972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4061A TWI822472B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54262A (zh) |
TW (1) | TWI82247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1525A (ja) * | 1984-04-06 | 1985-10-23 | Fujitsu Ten Ltd | 電源瞬断記憶装置 |
JP5515919B2 (ja) * | 2010-02-12 | 2014-06-1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接続外部機器のデジタルインタフェース判別方法 |
TWI505576B (zh) * | 2012-03-16 | 2015-10-21 | Quanta Comp Inc |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
CN204947285U (zh) * | 2015-08-05 | 2016-01-06 | 庄忆芳 | USB Type-C转换模块 |
JP6975727B2 (ja) * | 2017-01-23 | 2021-12-01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
TWI765391B (zh) * | 2020-10-29 | 2022-05-21 | 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sb裝置、usb纜線及其usb中繼器 |
TWI737533B (zh) * | 2020-11-05 | 2021-08-21 | 香港商香港德潤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過電壓保護電路及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
-
2022
- 2022-11-17 TW TW111144061A patent/TWI822472B/zh active
-
2023
- 2023-06-28 CN CN202310778915.4A patent/CN118054262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54262A (zh) | 2024-05-17 |
TWI822472B (zh) | 2023-1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32057B2 (en) |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07315556B (zh) | 显示装置 | |
US11526459B2 (en) | Adapter, terminal device and adapter system | |
CN110275855B (zh) | 信号传输方向调整方法与装置及双向信号中继器集成电路 | |
WO2012097615A2 (zh) | 将耳机接口复用为高清视音频接口的多用途连接器及手持电子设备 | |
WO2021135687A1 (zh) | 电子设备与兼具快充与音频传输功能的配件 | |
TW202117494A (zh) | Usb設備及其操作方法 | |
TW202006561A (zh) | 信號傳輸方向調整方法與裝置以及應用其中之雙向信號中繼器積體電路晶片 | |
WO2018018916A1 (zh) | 充电系统、终端、电源适配器和充电线 | |
TWI675300B (zh) | 通用串列匯流排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4809088A (zh) | 连接装置及其控制芯片与控制方法 | |
JP2017033461A (ja) | リバーシブルケーブルの検出回路、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ホスト・デバイスのデュアルロールデバイス | |
TWI776685B (zh) | 供電切換電路及使用其的乙太網路裝置 | |
WO2021032084A1 (zh) | type-C供电线材、头戴显示设备和虚拟现实系统 | |
TW202422957A (zh) | 連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19069785A1 (ja) | 中継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伝送システム | |
TWI499145B (zh) | 電子裝置、底座及切換連接器接腳功能之方法 | |
JP2018529301A (ja) | 電源アダプタ、端末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充電方法 | |
US20130300214A1 (en) | Transmission c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operation mod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4314637U (zh) | 一种采用type-c接口输入的一拖二快充数据线 | |
TWI737533B (zh) | 過電壓保護電路及c型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 |
TWI510929B (zh) | 資料傳輸模組、顯示器及資料傳輸方法 | |
TWI700930B (zh) | 切換裝置以及其影像切換系統與方法 | |
TW201303609A (zh) | 可攜式裝置之資料傳輸裝置、系統及其方法 | |
TWI714938B (zh) | 控制方法及電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