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1563A -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 Google Patents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1563A
TW202411563A TW112132576A TW112132576A TW202411563A TW 202411563 A TW202411563 A TW 202411563A TW 112132576 A TW112132576 A TW 112132576A TW 112132576 A TW112132576 A TW 112132576A TW 202411563 A TW202411563 A TW 2024115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light source
region
slits
opening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元量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亞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156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前述面狀光源包括:基板;反射部件,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具有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以及光源,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配置在前述複數個開口部的每一個上,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Description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已知一種固態照明磚,其包括基板、安裝在基板的表面上的固態照明元件以及基板的表面上的反射片。在該固態照明磚中,反射片能包括橫穿反射片的複數個貫穿開口部,該貫穿開口部能用於提供可膨脹區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0-52177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在具有反射部件的面狀光源中,減少反射部件的熱收縮。又,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該面狀光源的反射部件以及使用該面狀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的面狀光源,包括:基板;反射部件,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具有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以及光源,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配置在前述複數個開口部的每一個上,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在具有反射部件的面狀光源中,能夠減少反射部件的熱收縮。又,能夠提供一種用於該面狀光源的反射部件以及使用該面狀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
以下,參照圖式對用於實施本發明的方式進行說明。又,在以下的說明中,依據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或位置的用語(例如,“上”、“下”以及包含這些術語的其它術語)。但是,這些術語的使用是為了容易理解參照圖式的發明,這些術語的含義並不限制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又,在複數個圖式中表示的相同符號的部分表示相同或同等的部分或部件。
又,以下所示的實施形態是例示用於將本發明的技術思想具體化的面狀光源等的實施形態,並不是將本發明限定於以下。又,以下所記載的構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狀、其相對配置等,只要沒有特定的記載,就不是將本發明的範圍僅限於此的意圖,而是用於例示。又,在一個實施形態中說明的內容也能夠適用於其他的實施形態或變形例。又,為了使說明明確,圖式所示的部件的大小、位置關係等存在誇大的情況。又,為了避免圖式過於複雜,有時使用省略了一部分要素的圖示的示意圖,或者使用僅表示出剖面的端面圖作為剖面圖。
〈第一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的面狀光源具有基板、複數個光源和反射部件。複數個光源和反射部件配置於基板上。反射部件是用於反射來自光源的光的部件。
以下,對反射部件進行說明,之後對面狀光源進行說明。
[反射部件1] 圖1是例示反射部件1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II-II線處的剖面圖。注意,在本說明書中,為了便於說明,使用XYZ坐標系。在圖1和圖2中,將反射部件1的厚度方向設為Z方向,將與Z方向正交的一方向設為X方向,將與Z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一方向設為Y方向。這裡,在圖1和圖2中的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之中,將X方向作為第一方向X,將Y方向作為第二方向Y,來進行以下的說明。又,在X方向上,有時將箭頭的起點(根部)側稱為X-側,將箭頭的終點(箭頭)側稱為X+側。Y方向和Z方向也同樣如此。在本說明書中,俯視是指從Z+側沿著Z方向觀看對象物。
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反射部件1在俯視時為矩形。在圖2所示的例子中,反射部件1是具有頂面1a和底面1b的片狀。頂面1a與底面1b可以大致平行。反射部件1的厚度例如為0.2mm以上0.3mm以下。
如圖1和圖2所示,反射部件1具有複數個開口部10和一個以上的狹縫20。開口部10是在將反射部件1用於面狀光源的情況下能夠配置光源的區域。開口部10從反射部件1的頂面1a貫穿到底面1b。在圖1的例子中,開口部10在俯視時是圓形的。各開口部10的大小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相同。
在圖1的例子中,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8行且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成8列而配置。即,在圖1的例子中,複數個開口部10配置成8行8列。
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配置的開口部10的個數並不限於圖1的例子,而是依據所要求的規格、例如搭載反射部件1的面狀光源的大小或所需的光量等進行設定。即,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m是大於或等於2的整數),沿著與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n是大於或等於2的整數)。
在反射部件1中,配置在各行中的開口部10的個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又,配置在各列中的開口部10的個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圖1的例子中,狹縫20包括一個以上的第一狹縫21和與第一狹縫21分開的一個以上的第二狹縫22。第一狹縫21為直線狀,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第二狹縫22是直線狀的狹縫,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狹縫21與第二方向Y平行,第二狹縫22與第一方向X平行。第一狹縫21不限於與第二方向Y嚴格平行的情況,也包括相對於第二方向Y在10°以內的範圍內傾斜的情況。同樣地,第二狹縫22包括相對於第一方向X在10°以內的範圍內傾斜的情況。注意,第一狹縫21可以稱為縱向狹縫,第二狹縫22可以稱為橫向狹縫。
如圖2所示,第一狹縫21從反射部件1的頂面1a貫穿到底面1b。同樣地,第二狹縫22從反射部件1的頂面1a貫穿到底面1b。在圖2的例子中,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貫穿反射部件1的方向是與反射部件1的頂面1a垂直的方向。
注意,在圖2中,為了容易看到第一狹縫21而以第一狹縫21打開的狀態進行圖示。在熱收縮之前的階段,較佳地,第一狹縫21不是打開的。即,在熱收縮之前的階段,較佳地,限定出第一狹縫21的反射部件1的側面彼此相接。由此,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在反射部件1用於面狀光源的情況下,能夠減少產生亮度不均、色度不均等光學影響的情況。
狹縫20例如藉由準備未設置狹縫20的反射部件中間體並使用切割刀等刀具進行切入的方法而形成為例如數百μm左右的寬度。又,在藉由注射成型等對反射部件1進行成型的情況下,在相當於狹縫20的部分配置模具,以在相當於狹縫20的部分不形成部件的方式進行。
又,狹縫20例如也可以準備未設置狹縫20的反射部件中間體,並使用刀模進行衝壓加工來形成。具體而言,例如,藉由將刀模設置在反射部件中間體的底面側,從反射部件中間體的頂面側使用墊板進行衝壓,能夠在反射部件中間體上形成狹縫20。該方法在形成狹縫20時不易產生毛刺這一點上是較佳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藉由一次衝壓在反射部件中間體的整體上形成狹縫20,也可以分成多次進行衝壓,還可以一個一個地進行衝壓。
在圖3中,第一區域31位於配置在第k行(k是一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又,第一區域31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從第一方向X上的反射部件1的一方的外邊緣到達另一方的外邊緣的區域。
在反射部件1中,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配置在第一區域31中。並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即,在第一區域31中,無論第一假想直線L1處於哪個位置,第一假想直線L1都必然與第一狹縫21交叉。注意,第一假想直線L1是連接反射部件1的一方的外邊緣的一點與另一方的外邊緣的一點的直線。第一假想直線L1可以存在於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
在圖3的例子中,在第二方向Y上,各第一狹縫21均比第一區域31的長度長。但是,不限於此,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狹縫21可以是與第一區域31相同的長度,也可以比第一區域31的長度短。在第一狹縫21比第一區域31的長度短的情況下,只要以滿足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第一假想直線L1與第一狹縫21交叉這一條件的方式,存在兩個以上的第一狹縫21,如此即可。注意,第二方向Y上的第一區域31的長度是指,在第二方向Y上相鄰的開口部10中,從位於Y+側的開口部10的Y-側的端部到位於Y-側的開口部10的Y+側的端部的長度。
圖3示出k為1的情況的例子。即,在圖3的例子中,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配置在位於配置在第一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二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區域31中。並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注意,在圖3的例子中,在第一區域31的第一方向X上,配置有複數個第一狹縫21和複數個第二狹縫22,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交替配置。
k可以不是1而是2以上7以下的任一整數。即,只要在位於有複數個開口部10相鄰的任何行之間的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如此即可。
k也可以是兩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例如,如果k是1和7這兩個整數,則第一個第一區域31位於配置在第一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二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第二個第一區域31位於配置在第七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八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並且,在各第一區域31中均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各第一區域31中的任意位置均與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
當然,k也可以是1以上7以下的所有整數。在這種情況下,七個第一區域31位於有複數個開口部10相鄰的所有行之間。並且,在各第一區域31中均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各第一區域31中的任意位置均與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
又,在圖3中,第二區域32位於配置在第j列(j是一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j+1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又,第二區域32是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從第二方向Y上的反射部件1的一方的外邊緣到達另一方的外邊緣的區域。
在反射部件1中,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配置在第二區域32中。並且,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第二區域32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即,在第二區域32中,無論第二假想直線L2處於哪個位置,第二假想直線L2都必然與第二狹縫22交叉。注意,第二假想直線L2是連接反射部件1的一方的外邊緣的一點和另一方的外邊緣的一點的直線。第二假想直線L2可以存在於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
在圖3的例子中,在第一方向X上,各第二狹縫22均比第二區域32的長度長。但是,不限於此,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狹縫22可以是與第二區域32相同的長度,也可以比第二區域32的長度短。在第二狹縫22比第二區域32的長度短的情況下,只要以滿足在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第二假想直線L2與第二狹縫22交叉這一條件的方式,存在兩個以上的第二狹縫22,如此即可。注意,第一方向X上的第二區域32的長度是指,在第一方向X上相鄰的開口部10中,從位於X+側的開口部10的X-側的端部到位於X-側的開口部10的X+側的端部的長度。
圖3示出j為1的情況的例子。即,在圖3的例子中,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配置在位於配置在第一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二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區域32中。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第二區域32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注意,在圖3的例子中,在第二區域32的第二方向Y上,配置有複數個第一狹縫21和複數個第二狹縫22,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交替配置。
j可以不是1而是2以上7以下的任一整數。即,只要在位於有複數個開口部10相鄰的任何列之間的一個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且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與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如此即可。
j也可以是兩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例如,如果j是1和7這兩個整數,則第一個第二區域32位於配置在第一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二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第二個第二區域32位於配置在第七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八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並且,在各第二區域32中均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且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各第二區域32中的任意位置均與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
當然,j也可以是1以上7以下的所有整數。在這種情況下,七個第二區域32位於有複數個開口部10相鄰的所有列之間。並且,在各第二區域32中均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且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各第二區域32中的任意位置均與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
在具有反射部件1的面狀光源中,當在高溫環境下保管或光源驅動時等對反射部件1施加熱負荷時,有時在反射部件1上會發生收縮。注意,在高溫環境下保管時,即使是反射部件1單體有時也會發生熱收縮。
當對反射部件施加熱負荷時,在俯視時,反射部件向中央側收縮,反射部件的外形變小。此時,在俯視時,越是位於反射部件的外邊緣側的開口部,從收縮前的位置偏移的距離就越長。依據開口部的位置偏移的程度,限定開口部的反射部件的端部可能與光源接觸。如果反射部件與光源接觸,則有時會對面狀光源的光學特性產生影響,例如亮度不均、色度不均等。
在反射部件1中,在位於配置在第k行(k是一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反射部件1中,在位於配置在第j列(j是一個以上1以上7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j+1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在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
由此,當對反射部件1施加熱負荷時,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打開。結果,減少了反射部件1的外形變小的情況,也減少了開口部10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夠減小熱負荷對面狀光源的光學特性的影響,從而能夠減少在面狀光源中產生亮度不均、色度不均等光學影響的情況。
反射部件1中,越靠外邊緣側,因收縮而引起的開口部10的位置偏移就越大。因此,為了有效地降低開口部10的位置偏移,較佳地,在第二區域32中,第一狹縫21包括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21。又,較佳地,在第一區域31中,第二狹縫22包括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二狹縫22。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21中包括與未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21相同長度的狹縫、以及比未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21短的長度的狹縫。注意,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21不限於配置在第二區域32內,也可以配置在第二區域32外。又,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第二狹縫22不限於配置在第一區域31內,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區域31外。
對於稍後說明的反射部件1A的第一狹縫21、反射部件1B的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反射部件1C的狹縫20C、反射部件1D的狹縫20D、以及反射部件1E的第一狹縫21、第二狹縫22、第三狹縫23,也較佳地包括到達各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狹縫。
未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複數個第一狹縫21各自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又,未到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的複數個第二狹縫22各自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對於稍後說明的反射部件1A的第一狹縫21、反射部件1B的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反射部件1C的狹縫20C、反射部件1D的狹縫20D、以及反射部件1E的第一狹縫21、第二狹縫22、第三狹縫23也同樣地,在配置有複數個各狹縫的情況下,各狹縫的各自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由於反射部件1的中央側與外邊緣側相比,因收縮而導致的開口部10的位置偏移小,所以可以使反射部件1的中央側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的長度比反射部件1的外邊緣側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的長度短。由此,在將反射部件1用於面狀光源的情況下,由於從光源射出的光中照射到狹縫的光減少,所以能夠減少在面狀光源中產生亮度不均、色度不均等光學影響的情況。
又,由於反射部件1的中央側與外邊緣側相比,因收縮而導致的開口部10的位置偏移小,所以也可以使得在反射部件1的中央側不存在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由此,與上述同樣地,在將反射部件1用於面狀光源的情況下,由於從光源射出的光中照射到狹縫的光減少,所以能夠減少在面狀光源中產生亮度不均、色度不均等光學影響的情況。
注意,對於稍後說明的反射部件1A~1E也同樣地,可以使反射部件的中央側的狹縫的長度比反射部件的外邊緣側的狹縫的長度短。又,也可以不存在反射部件的中央側的狹縫。
注意,在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排列成n列的情況下,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配置在位於配置在第k行(k是一個以上1以上m-1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區域31中。並且,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排列成n列的情況下,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配置在位於配置在第j列(j是一個以上1以上n-1以下的整數)的複數個開口部10與配置在第j+1列的複數個開口部10之間、且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區域32中。並且,第二狹縫22在第二區域32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
在圖1中,示出了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彼此分開的例子。但是,不限於此,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也可以在俯視時以呈十字狀、L字狀、T字狀等形狀的方式連接。又,彼此分開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以及彼此連接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也可以混合存在。
注意,在反射部件1中,在俯視時,在畫出連接位於不同邊上的兩點的第三假想直線時,該兩點間的長度比反射部件1的最小外接矩形的短邊長的2/3要長的第三假想直線在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都與開口部10和/或狹縫20交叉。另一方面,反射部件1的最小外接矩形的短邊長的2/3以下的第三假想直線可以在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都與開口部10和/或狹縫20交叉,也可以在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都不與開口部10和狹縫20交叉。這裡,最小外接矩形,是指在外接於對象物的長方形或正方形中面積最小的矩形。由於反射部件1在俯視時為正方形,所以最小外接矩形的短邊長為正方形的一條邊的長度。
[反射部件1A] 反射部件1A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4是例示反射部件1A的俯視圖。反射部件1A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狹縫僅由第一狹縫21構成,未設置第二狹縫22。
在反射部件1A中,在至少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在第一區域31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因此,在反射部件1A中,當施加熱負荷時,第一狹縫21打開,能夠減少第一方向X上的開口部的位置偏移。注意,反射部件1A只要具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即可。
[反射部件1B] 反射部件1B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5是例示反射部件1B的俯視圖。反射部件1B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狹縫20被置換為狹縫20B。注意,在圖5中,作為一例,開口部10配置為4行4列。
狹縫20B是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連續的狹縫。在狹縫20B中,第三狹縫23呈直線狀,在與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第四狹縫24呈直線狀,與第三狹縫23交叉,並在與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注意,如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那樣,相對於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傾斜的狹縫可以稱為傾斜狹縫。
狹縫20B例如在俯視時既可以是十字狀,也可以是L字狀,還可以是T字狀。又,在狹縫20B中,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在圖5的例子中,在第一區域31的第一方向X上,配置有複數個第三縫23和複數個第四縫24。又,在第二區域32的第二方向Y上,配置有複數個第三狹縫23和複數個第四狹縫24。
在反射部件1B中,在至少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狹縫20B,且至少一個狹縫20B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反射部件1B中,在至少一個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狹縫20B,且至少一個狹縫20B在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因此,在反射部件1B中,當施加熱負荷時,狹縫20B打開,能獲得與反射部件1相同的效果。
注意,在圖5的例子中,第一區域31與第二區域32交叉的區域有9個。在圖5的例子中,狹縫20B配置在第一區域31與第二區域32交叉的所有區域。但是,不限於此,在第一區域31與第二區域32交叉的區域中,也可以存在未配置狹縫20B的區域。例如,在沿第一方向X和/或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區域31與第二區域32交叉的區域中,配置有狹縫20B的區域和未配置狹縫20B的區域可以交替。
在圖5中,示出了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連續的例子。但是,不限於此,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也可以彼此分開。又,連續的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和彼此分開的第三狹縫23和第四狹縫24也可以混合存在。
[反射部件1C] 反射部件1C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6是例示反射部件1C的俯視圖。反射部件1C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狹縫20被置換為狹縫20C。又,在圖6中,作為一例,開口部10配置為6行6列。
狹縫20C為曲線狀。一個狹縫20C例如在俯視時為U字形狀,且配置成與一個圓形開口部10的外邊緣的一半以上相對。在圖6的例子中,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對於每隔一個的開口部10,以與開口部10的外邊緣相對的方式,配置有一個狹縫20C。俯視時為U字形狀的各狹縫20C的U字形狀的開口可以朝向任意方向。例如,如圖6所示,可以配置成,在以封閉開口的方式將狹縫20的圓弧的兩端用假想的直線連接時,該直線與第一假想直線L1或第二假想直線L2平行。
在反射部件1C中,在至少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兩個狹縫20C,且至少兩個狹縫20C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反射部件1C中,在至少一個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兩個狹縫20C,且至少兩個狹縫20C在各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均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因此,在反射部件1C中,當施加熱負荷時,狹縫20C打開,能獲得與反射部件1相同的效果。
[反射部件1D] 反射部件1D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7是例示反射部件1D的俯視圖。反射部件1D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狹縫20被置換為狹縫20D。注意,在圖7中,作為一例,開口部10配置為6行6列。
狹縫20D為曲線狀。彼此分開的複數個狹縫20D例如以在俯視時與開口部10的外邊緣相對的方式配置成圓弧狀。在圖7的例子中,在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上,對於每隔一個的開口部10,以與開口部10的外邊緣相對的方式,配置有四個狹縫20D。四個狹縫20D中的兩個在俯視時隔著開口部10彼此相對,四個狹縫20D中的另外兩個也在俯視時隔著開口部10彼此相對。
狹縫20D例如可以認為是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狹縫、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狹縫、在與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狹縫、以及在與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不與第三狹縫平行的第四狹縫分別變形為曲線狀而成的形狀。
在反射部件1D中,在至少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兩個狹縫20D,且至少兩個狹縫20D在第一區域31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反射部件1D中,在至少一個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兩個狹縫20D,且至少兩個狹縫20D在各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均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因此,在反射部件1D中,當施加熱負荷時,狹縫20D打開,能獲得與反射部件1相同的效果。
[反射部件1E] 反射部件1E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8是例示反射部件1E的俯視圖。反射部件1E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狹縫20被置換為狹縫20E。又,在圖8的例子中,與圖1的例子不同,規定了彼此不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在圖8中,作為一例,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9行且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成9列而配置。在圖8的例子中,開口部10在第一行中是1個,在第二行中是3個,在第三行中是5個,在第四行中是7個,在第五行中是8個,在第六行中是8個,在第七行中是6個,在第八行中是4個,在第九行中是2個。又,開口部10在第一列中為2個、第二列中為4個、第三列中為6個、第四列中為8個、第5列中為8個、第6列中為7個、第7列中為5個、第8列中為3個、第9列中為1個。
狹縫20E包括一個以上的第一狹縫21、一個以上的第二狹縫22和一個以上的第三狹縫23。第一狹縫21、第二狹縫22以及第三狹縫23彼此分開。第一狹縫21、第二狹縫22和第三狹縫23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反射部件1E中,在至少一個第一區域31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或第三狹縫23,且至少一個第一狹縫21或第三狹縫23在第一區域31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一方向X的第一假想直線L1交叉。又,在反射部件1E中,在至少一個第二區域32中,配置有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或第三狹縫23,且至少一個第二狹縫22或第三狹縫23在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第二方向Y的第二假想直線L2交叉。因此,在反射部件1E中,當施加熱負荷時,第一狹縫21、第二狹縫22以及第三狹縫23打開,能獲得與反射部件1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反射部件1E中,與第一方向X平行的第一假想直線L1以及與第二方向Y平行的第二假想直線L2在位於相鄰的開口部10之間的區域(第一區域31以及第二區域32)的任意位置與狹縫20E交叉。除此之外,在將與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且與圖1的X方向相同的方向作為協力廠商向的情況下,與協力廠商向平行的假想直線能夠在位於相鄰的開口部之間的區域的任意位置與狹縫20E交叉。
注意,在反射部件1E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規定方式不限於圖8的例子。例如,在反射部件1E中,也可以將與圖1的第一方向X相同的方向作為第一方向X,將與圖8的第二方向Y相同的方向作為第二方向Y。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8行且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成9列而配置。或者,也可以將與圖1的第一方向X相同的方向作為第一方向X,將與圖8的第一方向X相同的方向作為第二方向Y。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開口部10沿著第一方向X排列成8行且沿著第二方向Y排列成9列而配置。
[反射部件1F] 反射部件1F是反射部件的另一例子。圖9是例示反射部件1F的剖面圖。與反射部件1(參照圖1等)的不同點在於:第一狹縫21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傾斜。第二狹縫22也與圖9所示的第一狹縫21同樣地,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傾斜。注意,反射部件1F在俯視時為與圖1相同的形狀。
如圖9的例子所示,藉由使第一狹縫21以及第二狹縫22傾斜,在將反射部件1F用於面狀光源的情況下,能夠減少面狀光源的光取出效率的降低。例如,在將光學部件配置在光源的上方的情況下,來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有時會被光學部件反射而返回到反射部件1F側。藉由使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傾斜,能夠減少向與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垂直的方向返回的光穿過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而被基板吸收的情況。
注意,可以是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全部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傾斜。或者,也可以是一部分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傾斜,其他的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1F的頂面1a正交。又,在圖9所例示的反射部件1F中,三個狹縫向相同方向傾斜。但是,不限於此,一部分狹縫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傾斜。
注意,對於反射部件1F以外的反射部件(反射部件1A等),第一狹縫21和/或第二狹縫22也可以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反射部件的頂面傾斜。
[面狀光源50] 上述反射部件能夠配置在基板上而構成面狀光源。這裡,以反射部件1為例對面狀光源進行說明。但是,也可以使用上述的反射部件1A、1B等其他反射部件,以代替反射部件1。又,可以在一個基板上配置一個反射部件,也可以排列配置複數個反射部件。在排列配置複數個反射部件的情況下,可以相鄰的反射部件彼此一部分重疊的方式配置。
圖10是例示第一實施形態的面狀光源的俯視圖。圖11是圖10的XI-XI線處的剖面圖。如圖10和圖11所示,面狀光源50是具有反射部件1、基板60和複數個光源63的面發光型的發光裝置。反射部件1配置在基板60上。光源63配置在分別露出於反射部件1的複數個開口部10的基板60上。以下,對面狀光源50中包含的部件進行詳細說明。
(基板60) 基板60是用於載置複數個光源63的部件。在圖11的例子中,基板60包括基材61、導體佈線68A和68B以及覆蓋部件62。導體佈線68A和68B是用於向光源63供給電力的部件,配置在基材61的頂面61m上。在圖11的例子中,覆蓋部件62覆蓋導體佈線68A和68B中不與發光元件進行電連接的區域的一部分。
作為基材61的材料,只要是能夠將至少一對導體佈線68A和68B絕緣分離的材料即可,例如可以舉出陶瓷、樹脂、複合材料。作為樹脂,例如可以舉出酚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BT樹脂、聚鄰苯二甲醯胺(PP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為複合材料,例如可以舉出在上述樹脂中混合了玻璃纖維、SiO 2、TiO 2、Al 2O 3的無機填料的材料、在金屬部件上覆蓋了絕緣層的金屬基板。
基材61的厚度可以適當選擇。基材61可以是能夠以卷對卷(roll-to-roll)方式製造的柔性基板或剛性基板的任一種。
導體佈線68A和68B可以是導電部件,例如可以使用銅。
覆蓋部件62是絕緣性的。覆蓋部件62的材料可以包括與作為基材61的材料所例示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作為覆蓋部件62,可以使用在上述樹脂中含有白色系的光反射性填料或複數個氣泡的材料。由此,能夠減少從光源63發出的光被基材61吸收的情況。
在圖11所示的例子中,反射部件1經由粘接部件66固定在基板60上。粘接部件66可以具有光反射性,也可以具有透光性,還可以具有光吸收性。由於粘接部件66具有光反射性,因此即使來自光源63的光穿過第一狹縫21和第二狹縫22也能夠由粘接部件66將光反射到反射部件1的上方。如果粘接部件具有熱收縮性,則粘接部件可具有狹縫。粘接部件的狹縫可以位於與反射部件1的狹縫20一致的位置,也可以位於與反射部件的狹縫20一部分重疊的位置,還可以位於以不與反射部件的狹縫20重疊的方式分開的位置。在粘接部件的狹縫位於與反射部件1的狹縫一致的位置的情況下,有時與反射部件的狹縫同時開設。
粘接部件66例如可以是在PET基材的兩面配置有丙烯酸樹脂系粘接劑的雙面膠帶,也可以是熱熔型的粘接片,還可以是熱固化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的樹脂系的粘接劑。較佳地,粘接部件66具有高的阻燃性。
藉由使用粘接部件66將反射部件1固定在基板60上,即使反射部件1因熱而收縮,由於反射部件1經由粘接部件66固定在基板60上,所以能夠減少反射部件1的收縮。注意,反射部件1也可以使用螺釘或銷等與基板60固定,以代替使用粘接部件66。
(光源63) 光源63配置在基板60上且配置在反射部件1的開口部10上。光源63是發出光的部件,在圖11所示的例子中,是用密封部件63b密封發光元件63a而成的部件。密封部件63b的形狀例如為大致半球。密封部件63b的材料例如是矽樹脂。密封部件63b可以包括或不包括螢光體和/或擴散材料。光源63不限於此,也可以是自身發光的發光元件本身,也可以是將發光元件收容在樹脂成型體的凹部中並用密封部件密封發光元件而成的光源。或者,也可以是包括包含包圍發光元件的側面的光反射性材料的樹脂、以及覆蓋發光元件的頂面及包含光反射性材料的樹脂的頂面的密封部件的結構。又,也可以是包括覆蓋發光元件的頂面的密封部件、以及包含包圍發光元件的側面及密封部件的側面的光反射性材料的樹脂的結構。該密封部件可以包括螢光體。也可以在發光元件與密封部件之間設置將發光元件和密封部件粘接的透光性的粘接部件。光源63可以使用1個發光元件63a,也可以使用複數個發光元件作為1個光源63。
為了使亮度不均較少地發光,較佳地,光源63為寬配光。特別地,較佳光源63的每一個均具有蝙蝠翼(bat-wing)配光特性。藉此,減少向光源63的正上方方向射出的光量,擴展各個光源63的配光,藉由將擴展後的光照射到反射部件1上,能夠減少亮度不均。
這裡,蝙蝠翼配光特性被定義為:將光軸OA設為0度,在配光角的絕對值大於0度的角度下,具有發光強度比0度強的發光強度分佈。注意,如圖11所示,光軸OA被定義為:由經過光源63的中心並與基材61的頂面61m垂直相交的線。
特別地,作為具有蝙蝠翼配光特性的光源63,例如如圖11所示,可以舉出使用在頂面具有光反射膜63c的發光元件63a的光源。藉由在發光元件63a的頂面設置光反射膜63c,朝向發光元件63a的上方的光的大部分被光反射膜63c反射而使發光元件63a的正上方的光量減少,能獲得壁翼配光特性。為了實現蝙蝠翼配光特性,也可以另外組合透鏡。
光反射膜63c可以是含有銀、銅、鋁中的至少一者的金屬膜、在樹脂中含有白色系的填料的膜、它們的組合中的任意一者。又,光反射膜63c也可以是電介質多層膜(DBR膜),相對于發光元件63a的發光波長,具有相對於入射角的反射率角度依賴性。具體而言,較佳地,將光反射膜63c的反射率設定為傾斜入射比垂直入射低。藉此,能獲得蝙蝠翼配光特性。
光源63的俯視尺寸(最大長度)例如為0.5mm以上5.0mm以下。光源63的厚度可以為0.5mm以上2.0mm以下左右。又,光源63例如可以舉出直接安裝在基板60上的發光元件63a的高度為100μm以上500μm以下的光源。光反射膜63c的厚度可以舉出0.1μm以上3.0μm以下的厚度。
複數個光源63能夠彼此獨立地驅動,較佳地,以能夠進行每個光源63的調光控制(例如,本地調光或高動態範圍)的方式在基板60上佈線。
(發光元件63a) 發光元件63a包括半導體結構體。半導體結構體包括n側半導體層、p側半導體層和夾在n側半導體層與p側半導體層之間的有源層。有源層可以是單量子阱(SQW)結構,或者可以是包括複數個阱層的多量子阱(MQW)結構。半導體結構體包括由氮化物半導體構成的複數個半導體層。氮化物半導體包括由In xAl yGa 1-x-yN(0≤x,0≤y,x+y≤1)組成的化學式中組成比x和y在各自的範圍內變化的全部組成的半導體。有源層的發光峰值波長可以依據目的適當選擇。有源層被構成為能夠發射例如可見光或紫外光。
半導體結構體也可以包含複數個包括n側半導體層、有源層和p側半導體層的發光部。在半導體結構體包含複數個發光部的情況下,可以在各個發光部中包含發光峰值波長不同的阱層,也可以包含發光峰值波長相同的阱層。注意,發光峰值波長相同,是指也包括存在數nm左右的偏差的情況。可以適當選擇複數個發光部的發光峰值波長的組合。例如,在半導體結構體包含兩個發光部的情況下,作為各發光部發出的光的組合,可以舉出藍色光和藍色光、綠色光和綠色光、紅色光和紅色光、紫外光和紫外光、藍色光和綠色光、藍色光和紅色光、或者綠色光和紅色光等的組合。例如,在半導體結構體包含三個發光部的情況下,作為各發光部發出的光的組合,可以舉出藍色光、綠色光、以及紅色光的組合。各發光部也可以包含一個以上的與其他阱層的發光峰值波長不同的阱層。
接合部件69是用於將發光元件63a接合到基板60的導體佈線上的部件。在圖11所示的倒裝晶片安裝的情況下,使用導電性部件。具體而言,可以舉出含Au合金、含Ag合金、含Pd合金、含In合金、含Pb-Pd合金、含Au-Ga合金、含Au-Sn合金、含Sn合金、含Sn-Cu合金、含Sn-Cu-Ag合金、含Au-Ge合金、含Au-Si合金、含Al合金、含Cu-In合金、金屬和助熔劑的混合物。
(反射部件1) 反射部件1配置在基板60上。在圖10的例子中,反射部件1在俯視時為矩形。反射部件1在俯視時也可以是多邊形、圓、橢圓等。又,反射部件1在俯視時也可以是異形狀。異形狀,是指對三角形、四邊形之類的多邊形、圓形、橢圓形中的兩種以上形狀進行組合而成的形狀或局部具有切口的形狀。圖12是例示異形狀的反射部件的俯視圖。圖12所示的反射部件1G是隨著從Y+側到Y-側而X方向上的寬度變窄的大致倒梯形形狀,在Y-側在X方向上的大致中央設置有矩形的切口1x。反射部件1的頂面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粗糙的。
在反射部件1中,各開口部10的形狀和大小可以依據使光源63全部露出的形狀和大小來設定,只要與所使用的光源相等或比其大即可。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開口部10的俯視形狀為圓形。但是,不限於此,開口部10的俯視形狀可以是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等多邊形或者與它們近似的俯視形狀。開口部10的俯視形狀可以與光源的俯視形狀相同,也可以不同。
開口部10的俯視尺寸(最大長度)例如是光源63的一條邊的1倍以上2倍以下。例如,在光源63的俯視尺寸(最大長度)為0.5mm以上5mm以下的情況下,開口部10的俯視尺寸可以設定為0.5mm以上10mm以下。較佳地,限定各開口部10的反射部件的側面位於光源63的附近,亦即在俯視時開口部10與光源63之間產生的間隔較窄。藉此,能夠由反射部件1反射來自光源63的更多的光,從而能夠提高光的取出效率。注意,在反射部件1中,各開口部10既可以在狹縫20形成前形成,也可以在狹縫20形成後形成,還可以與狹縫20同時形成。
反射部件1可以使用含有氧化鈦、氧化鋁、氧化矽中的至少一種反射材料的樹脂進行成型,也可以使用不含有反射材料的樹脂進行成型後,在表面設置反射材料。或者,也可以使用含有多個微細氣泡的樹脂。在這種情況下,光在氣泡與樹脂之間的介面處反射。又,作為用於反射部件1的樹脂,可以舉出丙烯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酯等熱塑性樹脂,或者環氧樹脂或有機矽樹脂等熱固化性樹脂。較佳地,反射部件1被設置為使得對於從光源63發射的光的反射率為70%以上。
注意,光學部件可以配置在面狀光源50的上方。光學部件例如是擴散板。藉此,能夠提高從面狀光源50穿過光學部件的光的均勻性。又,光學部件在擴散板的上方還可以具備選自波長轉換片、第一棱鏡片、第二棱鏡片、DBEF(反射型偏光片)中的至少一種。藉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光的均勻性。注意,波長轉換片例如吸收來自光源的藍色光的一部分並發出黃色光、綠色光和/或紅色光。藉由將波長轉換片發出的黃色光、綠色光和/或紅色光與穿過波長轉換部件的藍色光進行混色,得到白色光。由於波長轉換片遠離光源63的發光元件63a,因此能夠使用在發光元件63a附近難以使用的、對熱或光強度耐受性差的螢光體。藉此,能夠提高面狀光源50作為背光的性能。
波長轉換片所包含的螢光體包括釔鋁石榴石系列螢光體(例如,(Y,Gd) 3(Al,Ga) 5O 12:Ce)、碲鋁石榴石系列螢光體(例如,Lu 3(Al,Ga) 5O 12:Ce)、碲鋁石榴石系列螢光體(例如,Tb 3(Al,Ga) 5O 12:Ce)、CCA系列螢光體(例如,Ca 10(PO 4) 6Cl 2:Eu)、SAE系列螢光體(例如,Sr 4Al 14O 25:Eu)、氯矽酸鹽系列螢光體(例如,Ca 8MgSi 4O 16Cl 2:Eu)、矽酸鹽系螢光體(例如(Ba,Sr,Ca,Mg) 2SiO 4:Eu)、β塞隆系螢光體(例如(Si,Al) 3(O,N) 4:Eu)或α塞隆系螢光體(例如,Ca(Si,Al) 12(O,N) 16:Eu)等氧氮化物系螢光體、LSN系螢光體(例如(La,Y) 3Si 6N 11:Ce)、BSESN系螢光體(例如,(Ba,Sr) 2Si 5N 8:Eu)、SLA系螢光體(例如,SrLiAl 3N 4:Eu)、CASN系螢光體(例如,CaAlSiN 3:Eu)或SCASN系螢光體(例如,(Sr,Ca)AlSiN 3:Eu)等氮化物系螢光體、KSF系螢光體(例如,K 2SiF 6:Mn)、KSAF系螢光體(例如,K 2(Si 1-xAl x)F 6-x:Mn,其中,x滿足0<x<1。)或MGF系螢光體(例如,3.5MgO·0.5MgF 2·GeO 2:Mn)等氟化物系螢光體、具有鈣鈦礦結構的量子點(例如,(Cs,FA,MA)(Pb,Sn)(F,Cl,Br,I) 3,其中,FA和MA分別表示甲脒鎓和甲基銨。)、II-VI族量子點(例如,CdSe)、III-V族量子點(例如,InP)、或具有黃銅礦結構的量子點(例如,(Ag,Cu)(In,Ga)(S,Se) 2)等。
注意,在密封部件63b中含有螢光體的情況下,該螢光體可以使用上述材料。例如,在發光元件63a發出藍色光的情況下,可以從光源取出白色光。
面狀光源50可以是平行於X-Y平面的形狀,也可以是相對于X-Y平面向Z+側或Z-側彎曲的形狀。例如,也可以是在X方向上面狀光源50的中央向Z-側凹陷那樣的彎曲形狀。
〈第二實施形態〉 在第二實施形態中,示出將面狀光源50用於背光光源的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的例子。
圖13是例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圖。如圖13所示,液晶顯示裝置1000從上側起依次具備液晶面板720、光學部件710和面狀光源50。注意,面狀光源50可以使用下述部件,其中,在光源63的上方作為光學部件,例如從面狀光源50側起依次層疊有擴散板、螢光體片、第一棱鏡片、第二棱鏡片、DBEF(反射型偏光片)。
液晶顯示裝置1000是在液晶面板720的下方層疊面狀光源50的所謂直下型液晶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1000向液晶面板720照射從面狀光源50照射的光。
從面狀光源的薄型化的觀點來看,面狀光源的厚度可以設為15mm以下。藉此,面狀光源變薄,能夠使液晶顯示裝置1000薄型化。
面狀光源50可以作為液晶顯示裝置1000的背光,用於電視、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智慧手錶、平視顯示器、數位標牌、公告板等。又,面狀光源50也可以用作照明用的光源,也可以用作應急燈、線路照明、或者各種燈飾、車載用的儀錶板等。
以上,對較佳的實施形態等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等,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對上述實施形態等進行各種變形和替換。
除了以上的實施形態之外,還公開了以下附注。 (附注1) 一種面狀光源,包括: 基板; 反射部件,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具有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以及 光源,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配置在前述複數個開口部的每一個上, 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附注2)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並與前述第一狹縫分開, 前述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3) 依據附注2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的前述第一方向上,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且前述第一狹縫和前述第二狹縫交替配置。 (附注4) 依據附注2或附注3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中,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第二狹縫。 (附注5)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並與前述第一狹縫連接, 前述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6)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還配置在第二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二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二區域位於配置在第j列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j+1列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j是1以上n-1以下的任意整數。 (附注7) 依據附注6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並與前述第一狹縫分開,前述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前述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二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8) 依據附注7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的前述第一方向上,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且前述第一狹縫和前述第二狹縫交替配置, 在前述第二區域的前述第二方向上,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且前述第一狹縫和前述第二狹縫交替配置。 (附注9) 依據附注7或8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中,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第二狹縫, 在前述第二區域中,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 (附注10)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三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四狹縫,與前述第三狹縫交叉,並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前述第三狹縫和前述第四狹縫在前述第一區域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11) 依據附注10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中,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三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四狹縫, 複數個前述第三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四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一方的外邊緣的前述第三狹縫和前述第四狹縫。 (附注12)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三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四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前述第二方向和前述第三狹縫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前述第一狹縫、前述第二狹縫、前述第三狹縫和前述第四狹縫彼此分開, 前述第一狹縫、前述第三狹縫和前述第四狹縫中的至少一個在前述第一區域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13) 依據附注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三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前述第一狹縫、前述第二狹縫和前述第三狹縫彼此分開, 前述第一狹縫和前述第三狹縫中的至少一個在前述第一區域中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 (附注14) 依據附注1至13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前述反射部件的頂面傾斜。 (附注15) 依據附注1至14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在俯視時為曲線狀。 (附注16) 依據附注1至15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反射部件藉由粘接部件粘接在前述基板上。 (附注17) 依據附注16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粘接部件具有光反射性。 (附注18)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 將附注1至17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用於背光光源。 (附注19) 一種反射部件,其包括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 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1、1A、1B、1C、1D、1E、1F、1G:反射部件 1a:頂面 1b:底面 1x:切口 10:開口部 20、20B、20C、20D、20E:狹縫 21:第一狹縫 22:第二狹縫 23:第三狹縫 24:第四狹縫 31:第一區域 32:第二區域 50:面狀光源 60:基板 61:基材 61m:頂面 62:覆蓋部件 63:光源 63a:發光元件 63b:密封部件 63c:光反射膜 66:粘接部件 68A、68B:導體佈線 69:接合部件 710:光學部件 720:液晶面板 1000:液晶顯示裝置 XI-XI:剖面線
圖1是例示反射部件1的俯視圖。 圖2是圖1的II-II線處的剖面圖。 圖3是說明狹縫的配置的俯視圖。 圖4是例示反射部件1A的俯視圖。 圖5是例示反射部件1B的俯視圖。 圖6是例示反射部件1C的俯視圖。 圖7是例示反射部件1D的俯視圖。 圖8是例示反射部件1E的俯視圖。 圖9是例示反射部件1F的剖面圖。 圖10是例示第一實施形態的面狀光源的俯視圖。 圖11是圖10的XI-XI線處的剖面圖。 圖12是例示異形狀的反射部件的俯視圖。 圖13是例示第二實施形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結構圖。
1:反射部件
1a:頂面
10:開口部
20:狹縫
21:第一狹縫
22:第二狹縫
50:面狀光源
61:基材
62:覆蓋部件
63:光源
XI-XI:剖面線

Claims (10)

  1. 一種面狀光源,包括: 基板; 反射部件,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具有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以及 光源,配置在前述基板上,且配置在前述複數個開口部的每一個上, 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2. 如請求項1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還配置在第二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二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二區域位於配置在第j列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j+1列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j是1以上n-1以下的任意整數。
  3. 如請求項1或2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一狹縫,在前述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並與前述第一狹縫分開或與前述第一狹縫連接。
  4. 如請求項3之面狀光源,其中,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 前述第一狹縫和前述第二狹縫在前述第一方向或前述第二方向上交替配置。
  5. 如請求項4之面狀光源,其中, 複數個前述第一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第一狹縫, 複數個前述第二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外邊緣的第二狹縫。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三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四狹縫,與前述第三狹縫交叉,並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7. 如請求項6之面狀光源,其中, 在前述第一區域中, 配置有複數個前述第三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四狹縫, 複數個前述第三狹縫和複數個前述第四狹縫包括到達前述反射部件的一方的外邊緣的前述第三狹縫和前述第四狹縫。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具有:第三狹縫,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和前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四狹縫,與前述第三狹縫分開,並在與前述第一方向、前述第二方向和前述第三狹縫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面狀光源,其中, 前述狹縫在剖面圖中相對於前述反射部件的頂面傾斜,或者 前述狹縫在俯視時為曲線狀。
  10. 一種反射部件,其包括複數個開口部和至少一個狹縫,前述複數個開口部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成m行且沿著與前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成n列而配置, 前述狹縫配置在第一區域中,且在前述第一區域的任意位置與平行於前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假想直線交叉,前述第一區域位於配置在第k行的複數個開口部與配置在第k+1行的複數個開口部之間,且在前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k是1以上m-1以下的任意整數。
TW112132576A 2022-08-31 2023-08-29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TW2024115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8188 2022-08-31
JP2022138188A JP2024034138A (ja) 2022-08-31 2022-08-31 反射部材、面状光源、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1563A true TW202411563A (zh) 2024-03-16

Family

ID=8984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32576A TW202411563A (zh) 2022-08-31 2023-08-29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9380A1 (zh)
JP (1) JP2024034138A (zh)
CN (1) CN117631365A (zh)
DE (1) DE102023121906A1 (zh)
TW (1) TW20241156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38188A (ja) 2021-03-10 2022-09-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4138A (ja) 2024-03-13
US20240069380A1 (en) 2024-02-29
DE102023121906A1 (de) 2024-02-29
CN117631365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5011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JP6512321B2 (ja) 発光装置
US9269877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fabricated using the method
US8331746B2 (en) Illumination unit comprising luminescence diode chip and optical waveguide,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llumination unit and LCD display
EP3712969A1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9022633B2 (en) Linear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TWI817708B (zh) 光源
US11073654B2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with recesses in light guide plate
JP5967269B2 (ja) 発光装置
JP2011134829A (ja) 発光装置
TWI784376B (zh) 發光裝置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JP5761391B2 (ja) 発光装置
TW202411563A (zh) 反射部件和面狀光源
KR102398384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793234B (zh) 發光裝置
JP2016189488A (ja) 発光装置
CN214956934U (zh) 发光装置及包括其的发光模块
JP7425346B2 (ja) 区画部材、面状光源、液晶表示装置
US11868005B2 (en) Partitioning member, planar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220173285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US20220173283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WO2022196300A1 (ja) 発光装置及び面状光源
JP2023081081A (ja) 面状光源の製造方法、面状光源
JP2024047138A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JP2023044416A (ja) 発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