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0091A -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0091A
TW202410091A TW111131055A TW111131055A TW202410091A TW 202410091 A TW202410091 A TW 202410091A TW 111131055 A TW111131055 A TW 111131055A TW 111131055 A TW111131055 A TW 111131055A TW 202410091 A TW202410091 A TW 2024100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ngaging portion
elastic body
housing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4543B (zh
Inventor
林傳遠
王惠真
郭展維
賴宇鵬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1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454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1131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814543B/zh
Priority to US18/210,711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1463A1/en
Priority to EP23181394.0A priority patent/EP432582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5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0091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揭露公開一種按鍵結構及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以及一適用於殼體的按鍵結構。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本體以及一彈性體。按鍵本體包括一鍵帽與一鍵柱。鍵帽連接於鍵柱的一端。彈性體套設於鍵柱且彈性體的一端包含一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適於卡設於殼體一部分。

Description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本揭露涉及一種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防水功能的按鍵結構以及具有該按鍵結構的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其按鍵的位置通常設置在電子裝置的殼體邊緣,且通常會搭配一防水結構。使用者按下按鍵,使按鍵觸碰電子裝置內部的開關元件來行使特定功能,例如音量調節或是螢幕開關。然而,現有技術中,防水結構容易因按鍵受到重覆按壓而從按鍵脫落,導致按鍵的防水功能不佳。
本揭露主要提供一種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以解決按鍵防水不佳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揭露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按鍵結構,適用於一殼體。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本體以及一彈性體。按鍵本體包括一鍵帽與一鍵柱。鍵帽連接於鍵柱的一端。彈性體套設於鍵柱且彈性體的一端包含一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適於卡設於殼體一部分。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揭露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殼體以及一按鍵結構。殼體具有一開口、一外壁及一容置槽。開口連通容置槽,外壁位於開口及容置槽之間。按鍵結構設置在殼體。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本體以及一彈性體。按鍵本體包括一鍵帽與一鍵柱,鍵帽連接於鍵柱的一端。鍵帽設置於開口。鍵柱容置於容置槽。彈性體套設於鍵柱。彈性體的一端包含一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卡設於外壁。
本揭露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揭露所提供的電子裝置及其按鍵結構,其能透過彈性體的一端包含第一卡合部的結構設計,使彈性體套設於鍵柱時,彈性體的第一卡合部能夠固定於殼體,加強彈性體套設在按鍵結構的穩固性,使彈性體與殼體之間產生干涉密封。藉此,外界環境的水氣無法通過彈性體與殼體之間的縫隙,進而提高防水效果。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揭露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揭露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揭露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揭露所公開有關“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揭露的優點與效果。本揭露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揭露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揭露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的保護範圍。另外,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參閱圖1所示,圖1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的示意圖。本揭露提供一種電子裝置D,電子裝置D可例如為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本揭露不以為限。電子裝置D包括殼體H以及適用於殼體H的按鍵結構M,按鍵結構M設置在殼體H。
參閱圖2、圖3及圖4所示,圖2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裝設在電子裝置的殼體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2的IV-IV部分的剖面示意圖。須說明的是,為使圖式維持簡潔而方便說明,圖4省略了與本揭露無直接相關的部分的線條。圖4中的殼體H具有開口H0、容置槽H1及外壁H2。開口H0連通容置槽H1,外壁H2位於開口H0及容置槽H1之間。按鍵結構M包括按鍵本體1與彈性體2。按鍵本體1包括鍵帽11與鍵柱12,鍵柱12具有第一端121與第二端122,鍵帽11連接於鍵柱12的第一端121。鍵帽11設置於開口H0,且鍵柱12容置於容置槽H1。
如圖3與圖4所示,彈性體2套設於鍵柱12。彈性體2的一端包含第一卡合部21,第一卡合部21卡設於殼體H的一部分。彈性體2還可包括一第二卡合部22,第二卡合部22鄰設於第一卡合部21,第二卡合部22卡合於殼體H的另一部分。確切來說,殼體H還包括內壁H3,內壁H3位於容置槽H1旁。在本實施例中,殼體H更可包括突出第一卡合部21卡合於外壁H2,而第二卡合部22適於卡合於內壁H3。第一卡合部21及第二卡合部22可例如為凸部結構,但本揭露不以為限。此外,由圖3可知,第一卡合部21及第二卡合部22為環狀結構,並且第一卡合部21及第二卡合部22都是以遠離鍵柱12的方向凸伸。
繼續參閱圖4所示,第二卡合部22包括相連接的第一表面221與第二表面222,第二表面222平行抵靠於殼體H的內壁H3,且第一表面221與第二表面222之間具有一夾角θ,夾角θ小於90度。當使用者用手按壓鍵帽11而推動鍵柱12向殼體H內移動,彈性體2會被適當的拉伸而產生形變。反之,當使用者手離開鍵帽11,彈性體2會恢復原來的長度。換言之,在按壓及離開鍵帽11的過程當中,鍵柱12會往復移動,而彈性體2亦會重複拉伸。因此,第一卡合部21與第二卡合部22能夠固定彈性體2於殼體H,並且透過第二卡合部22的夾角θ小於90度的設計,來加強第二卡合部22的結構強度,進而提升第一卡合部21與第二卡合部22固定彈性體2的穩固性。
繼續參閱圖3與圖4所示,彈性體2具有第一貫穿孔23與第二貫穿孔24,鍵柱12用於穿過第一貫穿孔23及第二貫穿孔24,使彈性體2套設於鍵柱12。彈性體2可例如是由橡膠製成的中空套筒,但本揭露不以彈性體2的型態及材料為限。
電子裝置D還包括設置在殼體H內部的開關元件S,殼體H還包括支撐壁W,支撐壁W具有限位孔W0。開關元件S能夠控制電子裝置D的特定功能,例如螢幕及電源的開關,或是音量的大小調整。因此,本揭露的按鍵結構M可為螢幕鍵、電源鍵或是音量鍵,本揭露不以為限。
繼續參閱圖4所示,鍵柱12穿過第一貫穿孔23、第二貫穿孔24及限位孔W0而抵接於開關元件S。而鍵帽11設置於開口H0而外露於殼體H。進一步來說,鍵帽11與彈性體2之間具有一間距G,間距G為鍵帽11被按壓時所能產生的最大移動距離,而該移動距離即是鍵柱12的行程。因此,使用者按壓鍵帽11來推動鍵柱12,使鍵柱12朝向殼體H內部移動而觸發開關元件S,以完成例如開關機或是調整音量等動作。
此外,如圖4與圖5所示,彈性體2的另一端還可包括第三卡合部25,第三卡合部25以朝向鍵柱12的方向凸伸並且抵接於鍵柱12,第三卡合部25設置於第二貫穿孔24的孔壁周圍。當彈性體2套設在鍵柱12時,彈性體2的內壁與鍵柱12的表面之間可以緊密貼合。或者,彈性體2的內壁與鍵柱12的表面之間可能具有縫隙V,如圖4所示。
因此,本揭露之按鍵結構M的彈性體2可透過第一卡合部21用於卡設在殼體H的外壁H2,以及透過第二卡合部22用於卡設在殼體H的內壁H3,使彈性體2與殼體H之間產生干涉密封。藉此,外界環境的水氣無法通過彈性體2與殼體H之間的縫隙。另外,彈性體2可再透過第三卡合部25以朝向鍵柱12的方向凸伸並且抵接於鍵柱12,使彈性體2與鍵柱12之間產生干涉密封。藉此,儘管電子裝置D具有縫隙V,外界環境的水氣仍無法通過彈性體2與鍵柱12之間的縫隙V滲入至電子裝置D的內部。
本揭露所提供的電子裝置D及其按鍵結構M,其能透過按鍵本體1包括鍵帽11與鍵柱12的結構設計,使鍵柱12能夠往電子裝置D內部延伸。圖4示出了天線元件T、按鍵本體1以及開關元件S之間的相對位置。開關元件S相對於按鍵本體1設置,而天線元件T的下方區域具有一淨空區R。淨空區R重疊了鍵柱12及彈性體2的一部分,而開關元件S則避開了淨空區R。進一步來說,鍵柱12的長度L1會大於天線元件T的整體結構的長度L2,也就是超出淨空區R的範圍,因此開關元件S能夠避開天線元件T而配置在電子裝置D更內部的區域而鍵柱12仍然可以抵觸到開關元件S,有效提升電子裝置D內部空間的利用率。此外,彈性體2的長度可約為鍵柱12之長度L1的4/5。本揭露進一步透過彈性體2具有第一卡合部21的結構設計,使得鍵柱12伸長的同時能夠卡設於殼體H而不會脫離。
此外,本揭露的按鍵結構M的彈性體2還可透過第二貫穿孔24的結構設計,使鍵柱12能穿過第二貫穿孔24而直接接觸開關元件S,也就是鍵柱12的長度較不會受到彈性體2的限制。與此同時,本揭露的按鍵結構M的彈性體2透過第三卡合部25設置於第二貫穿孔24的孔壁周圍而一樣能夠達到防水效果。
更進一步來說,由於鍵柱12的長度加長,容易在使用者按壓鍵帽11的過程中導致按鍵結構M的重心不穩而造成偏心現象,也就是鍵柱12用於接觸開關元件S的第二端122會產生偏移而沒有對準開關元件S。因此,本揭露藉由彈性體2的第二貫穿孔24與第三卡合部25及殼體H的限位孔W0的設計,使鍵柱12能進一步穿過第二貫穿孔24及限位孔W0來限制鍵柱12的位置,並藉由第三卡合部25抵接於鍵柱12,使鍵柱12的第二端122能夠對準開關元件S,可解決因鍵柱12的長度L1較長導致按鍵本體1的中心不穩及偏心的問題。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揭露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揭露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揭露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揭露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D:電子裝置 H:殼體 H0:開口 H1:容置槽 H2:外壁 H3:內壁 M:按鍵結構 1:按鍵本體 11:鍵帽 12:鍵柱 121:第一端 122:第二端 2:彈性體 21:第一卡合部 22:第二卡合部 221:第一表面 222:第二表面 23:第一貫穿孔 24:第二貫穿孔 25:第三卡合部 W:支撐壁 W0:限位孔 G:間距 θ:夾角 S:開關元件 T:天線元件 V:縫隙 R:淨空區 L1、L2:長度
圖1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適用於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裝設在電子裝置的殼體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揭露的按鍵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2的IV-IV部分的剖面示意圖。
H:殼體
H0:開口
H1:容置槽
H2:外壁
H3:內壁
1:按鍵本體
11:鍵帽
12:鍵柱
121:第一端
122:第二端
2:彈性體
21:第一卡合部
22:第二卡合部
221:第一表面
222:第二表面
23:第一貫穿孔
24:第二貫穿孔
25:第三卡合部
W:支撐壁
W0:限位孔
G:間距
θ:夾角
S:開關元件
T:天線元件
V:縫隙
R:淨空區
L1、L2:長度

Claims (10)

  1. 一種按鍵結構,適用於一殼體,該按鍵結構包括: 一按鍵本體,包括一鍵帽與一鍵柱,該鍵帽連接於該鍵柱的一端;以及 一彈性體,套設於該鍵柱且該彈性體的一端包含一第一卡合部,該第一卡合部適於卡設於該殼體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彈性體還包括一第二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鄰設於該第一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適於卡合於該殼體的另一部分。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合部及該第二卡合部為環狀結構並以遠離該鍵柱的方向凸伸。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二卡合部包括相連接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且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小於90度。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按鍵結構,其中該彈性體的另一端還包括一第三卡合部,該第三卡合部以朝向該鍵柱的方向凸伸並且抵接於該鍵柱。
  6.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 一殼體,該殼體具有一開口、一外壁及一容置槽,該開口連通該容置槽,該外壁位於該開口及該容置槽之間;以及 一按鍵結構,設置在該殼體,該按鍵結構包括: 一按鍵本體,包括一鍵帽與一鍵柱,該鍵帽連接於該鍵柱的一端,該鍵帽設置於該開口,該鍵柱容置於該容置槽;以及 一彈性體,套設於該鍵柱,該彈性體的一端包含一第一卡合部,該第一卡合部卡設於該外壁。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體還包括一第二卡合部,該第二卡合部鄰設於該第一卡合部,該殼體包括一內壁,該內壁位於該容置槽旁,該第二卡合部適於卡合於該殼體的該內壁。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卡合部及該第二卡合部為環狀結構並以遠離該鍵柱的方向凸伸。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卡合部包括相連接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平行底靠於該殼體之該內壁,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小於90度。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體的另一端還包括一第三卡合部,該第三卡合部以朝向該鍵柱的方向凸伸並且抵接於該鍵柱。
TW111131055A 2022-08-18 2022-08-18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814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055A TWI814543B (zh) 2022-08-18 2022-08-18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US18/210,711 US20240061463A1 (en) 2022-08-18 2023-06-16 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3181394.0A EP4325822A1 (en) 2022-08-18 2023-06-26 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055A TWI814543B (zh) 2022-08-18 2022-08-18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4543B TWI814543B (zh) 2023-09-01
TW202410091A true TW202410091A (zh) 2024-03-01

Family

ID=87047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055A TWI814543B (zh) 2022-08-18 2022-08-18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1463A1 (zh)
EP (1) EP4325822A1 (zh)
TW (1) TWI8145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8457A1 (zh) * 2010-10-11 2012-04-1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设备的按键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02890388B (zh) * 2011-07-06 2015-05-20 亚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防水开关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影像拍摄装置
US20140168924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Htc Corporation Button assembly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WI529763B (zh) * 2014-02-12 2016-04-11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按鍵結構與使用所述防水按鍵結構之電子裝置
CN107293431A (zh) * 2016-03-30 2017-10-24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防水按键及具有防水按键的电子装置
CN108471687B (zh) * 2017-02-23 2021-02-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应用该防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10778356U (zh) * 2019-09-19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750640B (zh) * 2019-10-30 2022-07-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0333B (en) Key mechanism with waterproofing function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JP4466630B2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
US7259342B2 (en) Noise reduction key structure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JP2004031177A (ja) スライド式多方向入力キー
US10437289B2 (en) Butt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KR20060128735A (ko) 누름버튼 스위치의 방수 구조
JP2009070657A (ja) 電子機器用プッシュボタン
TWI544309B (zh) 具有觸控裝置之電子設備
WO2016082316A1 (zh) 磁性按键及其键盘
JP2013045600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防水装置
JP5212664B2 (ja) スピーカの実装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WO2015192473A1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US20210103347A1 (en) Composite key structure an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202410091A (zh)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US9360894B1 (en) Water-resista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water resistant key module
TWI814543B (zh) 按鍵結構與電子裝置
TW582046B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TWI687857B (zh)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JP3189304U (ja) 制御機構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JP2013255008A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2013168234A (ja) 防水型スライドスイッチ装置
TWI611701B (zh) 防水模組
TW201909214A (zh) 按鍵及具有該按鍵的電子裝置
CN209461347U (zh) 键盘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