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791A -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791A
TW202409791A TW112115359A TW112115359A TW202409791A TW 202409791 A TW202409791 A TW 202409791A TW 112115359 A TW112115359 A TW 112115359A TW 112115359 A TW112115359 A TW 112115359A TW 202409791 A TW202409791 A TW 2024097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e
inductor
output
management ch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5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權熙東
孔泰煌
金旻才
梁埈赫
李倫昊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9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7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5Converters combining the concepts of switch-mode regulation and linear regulation, e.g. linear pre-regulator to switching converter, linear and switching converter in parallel, same converter or same transistor operating either in linear or switch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H02M1/0054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 H02M1/0058Transistor switching losses by employing soft switching techniques, i.e. commutation of transistors when applied voltage is zero or when current flow is zer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4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lo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Logic Circuits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源管理晶片,包含:閘極驅動器,經組態以輸出驅動第一電源開關的第一閘極信號及驅動第二電源開關的第二閘極信號;多工器,經組態以自第一誤差放大器接收誤差偵測信號且自閘極驅動器接收第一閘極信號,以及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用誤差偵測信號或第一閘極信號中的任一者來驅動第一電源開關;電感器偵測邏輯,經組態以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輸出用於偵測外部電感器的比較偵測信號及脈衝信號以及輸出對應於偵測的結果的模式選擇信號;以及比較器,回應於比較偵測信號而將輸出節點的內部輸出電壓與回饋節點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

Description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概念是關於一種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2年8月25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2-0107092號的優先權,所述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電源管理晶片可用於向諸如行動裝置、高效能計算(high-performance-computing;HPC)裝置或物聯網(Internet-of-thing;IoT)裝置的裝置供應操作電壓。降壓類型電源管理晶片包含電感器,且低壓差(low-dropout;LDO)調節器電源管理晶片省略電感器。舉例而言,降壓類型電源管理晶片可用於向無電感器的裝置供應操作電壓,且LDO電源管理晶片可用於向包含電感器的裝置供應操作電壓。
本發明概念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支援多模式操作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概念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在LDO模式下減少洩漏電流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概念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在降壓模式下減少過沖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
根據本發明概念,一種電源管理晶片包含:第一電源開關,連接於電源端子與輸出節點之間;第二電源開關,連接於輸出節點與接地端子之間;第一誤差放大器,經組態以回應於在模式選擇信號為第一邏輯位準時將回饋節點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第二誤差放大器,經組態以在模式選擇信號為第二另一邏輯位準時將回饋節點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脈衝寬度調制邏輯,經組態以接收第二誤差放大器的輸出及輸出驅動信號;閘極驅動器,經組態以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及模式選擇信號、自脈衝寬度調制邏輯接收驅動信號以及輸出驅動第一電源開關的第一閘極信號及驅動第二電源開關的第二閘極信號;多工器,經組態以自第一誤差放大器接收誤差偵測信號且自閘極驅動器接收第一閘極信號,以及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用誤差偵測信號及第一閘極信號中的一者來驅動第一電源開關;電感器偵測邏輯,經組態以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輸出用於判定是否存在外部電感器的比較偵測信號及脈衝信號以及輸出對應於判定的結果的模式選擇信號;以及比較器,回應於比較偵測信號而將輸出節點的內部輸出電壓與回饋節點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
根據本發明概念,一種操作用於支援多模式操作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包含:偵測外部電感器的存在;以及基於偵測的結果而選擇低壓差(LDO)模式及降壓模式中的一者,其中偵測電感器的存在包含:回應於脈衝信號而使輸出節點與回饋節點之間的流量開關短路;以及將輸出節點的輸出電壓與回饋節點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
根據本發明概念,一種操作用於根據是否偵測到電感器來判定低壓差(LDO)模式及降壓模式中的一者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包含:使用睡眠LDO來啟動降壓模式;以及當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藉由使電感器兩端開關短路來減少輸出電壓的過沖。
根據本發明概念,一種電子裝置包含:應用程式,經組態以控制操作;記憶體裝置,經組態以儲存用於應用程式的操作的資料;以及電源管理晶片,經組態以向應用程式及記憶體裝置供電,其中電源管理晶片根據外部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而在低壓差(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下操作,且電源管理晶片在降壓模式下使用睡眠LDO啟動。
在下文中,將使用圖式以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實施本發明概念的程度清楚且詳細地描述本發明概念。
在實施例中,用於支援低壓差(LDO)類型電源管理晶片及降壓類型電源管理晶片的電源管理晶片共用電源開關以提高區域效率。電源開關可包含用於選擇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的類比多工器(multiplexer;MUX)。當運行LDO模式時,歸因於類比MUX的洩漏電流,輸出電壓的準確度可降低。另外,電源管理晶片應在啟動期間穩定地增加輸出以供產品在啟動期間穩定操作。降壓類型電源管理晶片在啟動期間可在輸出處引起過電流或過電壓。因此,降壓類型電源管理晶片需要在啟動情況下穩定地將其輸出增加至所要電壓的軟啟動。此外,當電源管理晶片在降壓模式下操作時,操作模式可自負載電流高的主動模式改變為負載電流低的斷電模式。在此情況下,可出現過沖,其中電源管理晶片的輸出電壓歸因於電感器的充電電流而上升。在此情況下,為了負載的穩定操作,應防止負載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輸出電壓的過度過沖。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根據電感器感測電路的輸出而在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下操作。為了減少在共用電源開關時產生的洩漏電流,此雙模式電源管理晶片可執行適合於類比MUX及降壓模式操作的穩定軟啟動。舉例而言,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在降壓模式下使用睡眠LDO執行穩定啟動。另外,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防止輸出電壓的過沖,當降壓模式在驅動降壓模式的同時自主動模式改變為斷電模式時,可出現輸出電壓的過沖。
圖1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視圖。參考圖1,電源管理晶片100包含第一電源開關MP 1、第二電源開關MN 1、閘極驅動器110(例如,驅動電路)、電感器偵測邏輯120(例如,邏輯電路)、第一誤差放大器131、第二誤差放大器132、脈衝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邏輯133(例如,邏輯電路)、多工器140、流量開關(flow switch;FSW)150、睡眠LDO 155、比較器160以及回饋網路電路170。
第一電源開關MP 1可連接於電源端子V IN與內部輸出電壓V X之間。在實施例中,第一電源開關MP 1可包含P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電晶體。第一電源開關MP 1可回應於多工器140的輸出信號而接通。
第二電源開關MN 1可連接於內部輸出電壓V X與接地端子GND之間。在實施例中,第二電源開關MN 1可包含N通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MOS)電晶體。第二電源開關MN 1可回應於閘極驅動器110輸出的第二閘極信號V GL而接通。
閘極驅動器110可實施為接收驅動信號V DH、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以及模式選擇信號V MD,且輸出第一閘極信號V GH及第二閘極信號V GL
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實施為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且輸出對應於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
第一誤差放大器131(EA_ACT)可實施為將參考電壓V REF與回饋電壓進行比較,且輸出第一誤差電壓V EA。可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V MD而激活第一誤差放大器131。
第二誤差放大器132(EA_BUCK)可實施為將參考電壓V REF與回饋電壓進行比較,且輸出誤差電壓。可回應於反相模式選擇信號/V MD而激活第二誤差放大器132。舉例而言,在去激活第一誤差放大器131時可激活第二誤差放大器132,且在激活第一誤差放大器131時可去激活第二誤差放大器132。
PWM邏輯133可接收由第二誤差放大器132輸出的第二誤差電壓,且可輸出用於驅動電源開關MP 1及電源開關MN 1的驅動信號V DH
多工器140可實施為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V MD而輸出第一誤差電壓V EA或第一閘極信號V GH中的任一者。在此情況下,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為指示電感器L的存在或不存在的電壓。舉例而言,多工器140可根據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而選擇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任一者。
FSW 150可連接於輸出節點與回饋節點FN之間,可接收用於偵測電感器L的脈衝信號V DL,且可根據電感器L的存在或不存在而打開/斷開。舉例而言,脈衝信號V DL可包含一或多個脈衝。
睡眠LDO 155可連接至回饋節點FN,且可實施為輸出穩定電壓。當在降壓模式下驅動時,睡眠LDO 155可用於軟啟動。在此情況下,睡眠LDO 155可實施為專用於睡眠模式的LDO。
比較器160可實施為將內部輸出電壓V X的電壓與回饋節點FN的PMIP輸出電壓進行比較,以輸出比較結果信號V COMP。可回應於比較偵測信號V SEN而激活比較器160。比較偵測信號V SEN可由電感器偵測邏輯120輸出。
回饋網路電路170可實施為輸出回饋節點FN的電壓。可自回饋節點FN輸出PMIP輸出電壓V O及輸出電流I O。輸出電容器C O可連接至回饋節點FN。輸出電容器C O可連接於回饋節點FN與接地端子或電壓之間。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可包含類比多工器140,所述類比多工器140根據晶片上外部電感器L的存在或不存在來選擇LDO模式操作或降壓模式操作,且可在LDO模式及降壓模式兩者下共用回饋網路電路170、參考電壓V REF以及第一電源開關MP 1。在實施例中,多工器140連接至輸出電壓V O(PMIP輸出)以減少在LDO模式操作期間產生的洩漏電流。在實施例中,電感器偵測邏輯120、FSW 150以及比較器160用於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在實施例中,當驅動降壓模式時,使用用於軟啟動的睡眠LDO 155。在實施例中,電源管理晶片100可藉由降壓模式誤差放大器132、接收誤差放大器132的輸出以產生電源開關驅動信號V DH的PWM邏輯133以及閘極驅動器110來支援降壓模式操作,且可藉由LDO模式誤差放大器131來支援LDO模式操作。
圖2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閘極驅動器110的實施例的視圖。參考圖2,閘極驅動器110可包含開關111及開關112以及多工器113及多工器114。
開關111及開關112可實施為根據模式選擇信號V MD使閘極驅動器110的最終端子輸出浮動。
多工器113及多工器114中的各者可接收用於電感器的存在/不存在偵測模式的輸入信號V DH及輸入信號V DL
開關111可由接收電源電壓V IN的第一電晶體實施,且開關112可由位於第一電晶體與接地端子之間的第二電晶體實施。第一閘極信號V GH可自連接於第一開關111與第二開關112之間的節點輸出。額外第一開關可連接於提供電源電壓V IN的節點與第一額外節點之間,額外第二開關可連接於第一額外節點與第二電晶體的閘極之間,且額外第三開關可連接於閘極與接地端子之間。反相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控制第一額外開關及第三額外開關的打開及關閉,且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控制第二額外開關的打開及關閉。一或多個延遲電路(例如,反相器)可存在於多工器113的輸出與第一電晶體的閘極之間。一或多個延遲電路(例如,反相器)可存在於多工器114的輸出與第二電晶體的閘極之間。在實施例中,多工器113接收輸入信號V DH及輸入信號V DL,且多工器113接收輸入信號V DL及接地電壓。
圖3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及比較器的視圖。
參考圖3,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包含正反器121、正反器122以及正反器123、反相器124、延遲電路125及延遲電路126、XOR邏輯127(例如,XOR邏輯閘極)以及AND邏輯128(例如,AND邏輯閘極)。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自外部接收指示電感器存在模式或不存在偵測模式的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及比較器160的比較結果信號V COMP。另外,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向比較器160輸出用於偵測電感器的脈衝信號V DL、用於根據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來選擇PMIP驅動模式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以及比較偵測信號V SEN。在此情況下,在電感器存在/不存在偵測模式下,輸出信號V DL可驅動閘極驅動器110(參考圖1)及可為電感器兩端開關的FSW 150。
AND邏輯128可接收反相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正反器121的時脈端子可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正反器122的時脈端子可接收延遲電路126的輸出。
應理解,圖3中所示出的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僅為說明性的,且可以各種方式實施。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可藉由支援能夠根據使用者偏好在降壓模式或LDO模式下驅動的雙模式PMIC來使用,而不對晶片上外部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有任何限制。當在降壓模式下驅動時,電源管理晶片100藉由使用睡眠LDO啟動而實現軟啟動,而不需要單獨的複雜啟動電路。當在LDO模式下驅動時,與現存雙模式PMIC相比,電源管理晶片100可歸因於多工器的洩漏而增加輸出電壓的準確度。當在降壓模式下驅動時,電源管理晶片100可在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減少輸出電壓的過沖。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可包含構成降壓模式的環路及構成LDO模式的環路。LDO模式的環路可包含用於LDO模式的藉由接收輸出電壓的回饋電壓來偵測誤差的誤差放大器131以及接收誤差放大器131的輸出且向負載供應電流的電源開關MP 1。構成降壓模式的環路可包含用於降壓模式的藉由接收輸出電壓的回饋電壓來偵測誤差的誤差放大器132、藉由接收誤差放大器132的輸出來產生PWM脈衝的PWM邏輯133以及接收PWM脈衝且驅動電源開關MP 1及電源開關MN 1的閘極驅動器110。
兩個模式可共用電源開關MP 1及產生輸出電壓的回饋電壓的回饋網路170。用於選擇模式的類比MUX(多工器140)的輸入信號可根據用於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輸出來判定。在實施例中,在操作期間不根據負載電流位準改變模式。另外,實施例的類比MUX可具有用於減少洩漏電流的連接。另外,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支援雙模式,且可使用睡眠模式專用LDO(睡眠LDO)啟動。當經由橫越電感器的開關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可減少輸出電壓的過沖。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的操作可根據外部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根據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而劃分為LDO模式及降壓模式。
圖4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LDO模式的視圖。
如圖4中所示出,電源管理晶片100外部可不存在電感器。在此情況下,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指示低位準(例如,第一邏輯位準)。電源管理晶片100可根據具有低位準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而在LDO模式下操作。
在此情況下,多工器140可連接LDO模式誤差放大器EA_ACT 131及第一電源開關MP 1,以用誤差放大器EA_ACT 131的誤差電壓V EA來驅動第一電源開關MP 1。在此情況下,可切斷降壓模式誤差放大器EA_BUCK 132及PWM邏輯133以減少功耗。閘極驅動器110的第二閘極信號V GL可具有低位準。具有低位準的第二閘極信號V GL可切斷第二電源開關MN 1。此外,連接至多工器140的第一閘極信號V GH可連接至電源管理晶片100的輸出V O
圖5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降壓模式的視圖。
如圖5中所示出,當電源管理晶片100外部存在電感器時,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具有高位準。回應於具有高位準(例如,不同於第一邏輯位準的第二邏輯位準)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電源管理晶片100可在降壓模式下操作。
在此情況下,多工器140可藉由連接閘極驅動器110的輸出信號V GH及電源開關MP 1來驅動電源開關MP 1。在此情況下,可切斷第一誤差放大器EA_ACT 131以減少功耗。閘極驅動器110可自PWM邏輯133接收驅動信號V DH,且可產生用於驅動電源開關MP 1及電源開關MN 1的閘極信號V GH及閘極信號V GL
當在LDO模式下驅動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時,可防止輸出電壓的精確度歸因於多工器140的洩漏電流而降低。
圖6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中的多工器140的洩漏電流減少的視圖。
參考圖6,示出LDO模式下閘極驅動器110的輸出V GH與多工器140的輸入之間的連接狀態。為了減少多工器140的洩漏電流,閘極驅動器110的末級的PMOS/NMOS電晶體可開關連接以切斷。多工器140可包含末級的PMOS/NMOS電晶體的汲極端子B及汲極端子V GH連接至輸出電壓V O的開關。當在LDO模式下操作時,可使具有電源開關MP 1的閘極電壓的汲極端子B與閘極端子A之間的開關的電壓V SG反相。因此,可減少多工器140的洩漏電流。
在此情況下,雖然洩漏電流亦可在閘極驅動器110的末級的PMOS/NMOS電晶體中流動,但可經由輸出電壓V O下沈或輸出(sourced)洩漏電流。由於此不影響操作,因此可防止LDO模式下輸出電壓V O的精確度降低。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可經由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而在電感器感測模式下操作,以偵測外部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
圖7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電感器監控模式的視圖。
參考圖7,當電感器L存在時,電源管理晶片100在電感器感測模式下操作,如下。在電感器感測模式中,可以高位準施加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且可以低位準施加模式選擇信號V MD。在此情況下,閘極驅動器110可接收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輸出V DL作為多工器140的第一輸入。多工器140的第二輸入可連接至接地端子GND。其可為V GH= V DL且V GL= GND。
圖8為示出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操作的視圖。
如圖8中所示出,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經施加以具有用於電感器感測模式的高位準時,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輸出對應於第一延遲時間Delay1的脈衝信號V DL,且當脈衝信號V DL處於低位準狀態時,FSW 150可處於打開狀態。當接通電源開關MP 1時,電感器電流IL可增加。輸出節點電壓V X可等於電源電壓V IN
當脈衝信號V DL轉變為高位準時,FSW 150可短路。當FSW 150短路時,電感器電流IL可流動通過FSW 150,且內部輸出電壓V X的電壓可比FSW 150的輸出電壓V O低Ron*IL,其中Ron為導通電阻值。在脈衝信號V DL具有高位準且流逝第二延遲時間Delay2之後,電壓感測信號V SEN可具有高位準。在此情況下,比較器160可藉由將內部輸出電壓V X與輸出電壓V O進行比較來輸出具有高位準的比較結果信號V COMP。此後,可終止電感器感測模式。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提供為具有低位準時,用於選擇電源管理晶片100的模式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具有高位準。因此,可在降壓模式下驅動電源管理晶片100。
圖9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的在電感器不存在時的電感器感測模式的視圖。
在電感器感測模式中,可以高位準施加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且可以低位準施加模式選擇信號V MD。在此情況下,如圖9中所示出,閘極驅動器110可接收電感器偵測邏輯120的輸出V DL作為多工器140的第一輸入,且可將多工器140的第二輸入連接至接地端子GND。藉此,V GH= V DL且V GL= GND。
圖10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操作的視圖。
如圖10中所示出,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經施加以具有用於電感器感測模式的高位準時,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可輸出對應於第一延遲時間Delay1的脈衝信號V DL,且當脈衝信號V DL處於低位準狀態時,FSW 150可處於打開狀態,且電源開關MP 1可接通。因此,內部輸出電壓V X及輸出電壓V O可等於電源電壓V IN
此後,當脈衝信號V DL變成具有高位準時,FSW 150可短路。在脈衝信號V DL變成具有高位準且流逝第二延遲時間Delay2之後,電壓感測信號V SEN可具有高位準。在此情況下,比較器160可將內部輸出電壓V X與輸出電壓V O進行比較。在此情況下,由於V X及V O具有相同電壓,比較結果信號V COMP可輸出為具有低位準。隨後,可終止電感器感測模式。當電感器偵測信號V CON提供為具有低位準時,用於選擇電源管理晶片100的模式的模式選擇信號V MD可具有低位準。因此,可在LDO模式下驅動電源管理晶片100。
圖11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啟動操作的視圖。
參考圖11,本發明概念的電源管理晶片100可使用睡眠LDO 155執行啟動操作,而無需單獨的啟動電路。
使用睡眠LDO 155的啟動操作可如下進行。可使用電路全部被切斷的斷電模式來節省電源。在此情況下,為了保持SRAM,可需要可供應少量電流的睡眠LDO。首先,當系統進入斷電模式時,所有電路均可被切斷,但睡眠LDO可在不切斷的情況下操作。在此情況下,電源管理晶片100的輸出電壓V O可由V REF及回饋FB_SLP(例如,回饋信號)輸出以執行啟動操作。
參考圖11,睡眠LDO調節器可包含誤差放大器EA_SLP及電源電晶體,其方式與一般LDO調節器類似,且可實施負回饋操作結構。當接收到參考電壓V REF,且使用回饋及電阻分壓器輸出輸出電壓V O時,可供應少量電流。
圖12為示出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使用睡眠LDO的啟動操作波形的視圖。
如圖12中所示出,當電源電壓V IN緩慢上升時,可出現睡眠LDO的輸出電壓V O上升至預定電壓以上的啟動操作。在完成啟動操作之後,電源管理晶片可藉助於啟動在降壓/LDO模式下操作。當電源管理晶片的輸出電壓V O上升至高於睡眠LDO的目標輸出電壓值時,誤差放大器EA_SLP可增加輸出電壓以切斷睡眠LDO。此示出啟動行為,其中睡眠LDO在啟動期間操作,且睡眠LDO可在完成啟動操作之後自適應地切斷。
圖13A及圖13B為示出在實施例中減少過沖的視圖。
當PMIP在降壓模式的主動模式下操作時,負載電流I O可為重負載,且電感器電流可以幾百毫安(mA)至幾安(A)建構。在此情況下,當PMIP進入斷電模式時,負載電流I O可為幾十毫安或更小的輕負載,且可切斷降壓模式下的控制器以及電源開關MP 1及電源開關MN 1。此時,電感器中的過充電電流可經由輸出電容器放電,直至其達到0安,如圖13A的IL所示出。歸因於電感器的放電,PMIP可輸出過沖,如圖13A的V O中所示出,以影響負載操作的穩定性。
當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實施例的PMIP可使FSW 150短路。此時的操作可與圖13B中所示出的操作相同。
當FSW 150短路時,圖13B的過充電電感器的電流IL可經由FSW 150放電,如在圖13B的I FSW中。在此情況下,藉由防止對輸出電容器進行充電的情況,可不存在如圖13B的V O中的過沖。
圖14為示出當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200中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使FSW開關250短路的過程的視圖。
參考圖14,電源管理晶片200可包含降壓控制器230(例如,控制電路)、多工器240以及流量開關250。當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電源管理晶片200可使流量開關250短路。當流量開關250短路時,電感器L的過充電電流IL可像I FSW一樣經由流量開關250放電。降壓控制器230及FSW開關250可為電壓V PD
圖15為示出操作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的視圖。參考圖15,電源管理晶片可如下操作。電源管理晶片的電感器偵測邏輯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S110)。電源管理晶片根據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選擇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S120)。
在實施例中,當電感器不存在時,可藉由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將參考電壓與回饋節點的電壓進行比較來輸出誤差放大信號,多工器可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自第一閘極信號及誤差放大信號選擇誤差放大信號,且可根據誤差放大信號驅動第一電源開關。
在實施例中,當電感器存在時,可藉由回應於反相模式選擇信號而將參考電壓與回饋節點的電壓進行比較來輸出誤差放大信號,脈衝寬度調制邏輯可輸出對應於誤差放大信號的驅動信號,閘極驅動器可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輸出對應於驅動信號的第二閘極信號及第一閘極信號,多工器可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自第一閘極信號及誤差放大信號選擇第一閘極信號,且可根據第一閘極信號驅動第一電源開關。
在實施例中,可回應於第二閘極信號而驅動第二電源開關。在實施例中,當電感器存在時,多工器可連接至回饋節點以減少洩漏電流。
圖16為示出操作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圖。參考圖16,電源管理晶片可如下操作。
電源管理晶片可使用睡眠LDO來啟動降壓模式(S210)。當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電源管理晶片可減少輸出電壓的過沖(S220)。
在實施例中,在完成啟動之後,切斷睡眠LDO。在實施例中,可在啟動降壓模式之前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在實施例中,電源管理晶片可包含用於根據自LDO模式及降壓模式選出的模式來驅動電源開關的多工器,且當電感器不存在時,多工器可連接至回饋節點。在實施例中,為了減少功耗,可切斷對應於未自LDO模式及降壓模式選出的模式的組件。
圖17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的視圖。參考圖17,電子裝置1000可包含電源管理晶片(例如,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PMIC))1100、應用程式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1200、輸入裝置1300、顯示器1400、記憶體1500以及電池1600。舉例而言,PMIC 1100可為電源管理晶片100或電源管理晶片200。舉例而言,電子裝置1000可為包含於車輛中的裝置,或電子裝置1000可為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PC、迷你筆記型電腦、電子閱讀器、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攜型多媒體播放器(portable multimedia player;PMP)、MP3播放器、超行動PC(ultra-mobile PC;UMPC)、工作站、便攜型電腦、網頁平板電腦、平板電腦、無線電話、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電子書、便攜型競賽機、導航裝置、黑盒子、數位攝影機、數字多媒體廣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MB)播放器、3維電視、智慧電視、數位聲訊記錄器、數位音訊播放器、數位照片記錄器、數位照片播放器、數位視訊記錄器、數位視訊播放器、構成資料中心的儲存器、能夠在無線環境中發送及接收資訊的裝置、構成本籍網路的各種電子裝置中的一者、構成電腦網路的各種電子裝置中的一者、構成遠程資訊服務(telematics)網路的各種電子裝置中的一者、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或構成計算系統的各種電子裝置中的一者。此外,電子裝置1000可為諸如電子手環、電子項鏈或類似者的穿戴式裝置。
電源管理晶片1100可自電池1600接收電源,且可將電源供應至AP 1200、輸入裝置1300、顯示器1400或記憶體1500且管理電源。電子裝置1000可包含至少一個電源管理晶片1100。在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0可使用一個電源管理晶片1100將電源供應至AP 1200、輸入裝置1300、顯示器1400或記憶體1500。在另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0可包含用於單獨地將電源供應至AP 1200、輸入裝置1300、顯示器1400或記憶體1500中的各者的多個電源管理晶片1100。如參考圖1至圖16所描述,根據是否偵測到電感器,電源管理晶片1100可實施為在雙模式下操作。
AP 1200可控制電子裝置1000的總體操作。舉例而言,AP 1200可根據由輸入裝置1300產生的輸入信號經由顯示器1400顯示儲存於記憶體1500中的資料。輸入裝置1300可用觸控板、諸如電腦滑鼠的指標裝置、小鍵盤或鍵盤來實施。
記憶體1500可實施為儲存供電子裝置1000的至少一個組件使用的資料的各種片段,例如用於軟體及相關命令的輸入資料或輸出資料。記憶體1500可包含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在實施例中,記憶體1500可儲存關於對應於各種任務的任務效能條件的資訊。舉例而言,電子裝置1000可儲存對應於各使用者識別資訊的任務執行條件。記憶體1500可儲存用於電子裝置1000的各種操作的負載控制資訊。
電池1600可實施為可充電二次電池。舉例而言,可使用經由介面電路接收的電源或經由無線充電模組接收的電源來對電池1600進行充電。
介面電路可藉由導線連接至外部電源,且可將來自外部電源的電源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介面電路可用用於連接用於提供電源的電纜的連接器來實施,或可用用於提供電源的電纜及用於將電纜連接至外部電源的連接器來實施。舉例而言,介面電路可用各種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類型連接器來實施。應理解,對連接器的類型沒有限制。當自外部電源接收到DC電源時,介面電路可將接收到的DC電源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或可藉由轉換其電壓的量值來將接收到的DC電源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當自外部電源接收到AC電源時,介面電路可藉由將接收到的AC電源轉換為DC電源或轉換其電壓的量值來將接收到的AC電源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
無線充電模組可以由無線電源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標準(或Qi標準)定義的方式或以由無線電源聯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標準(或空氣燃料聯盟(air fuel alliance;AFA)標準)定義的方式來實施。無線充電模組可包含線圈,其中感應電動勢可由周圍形成的磁場產生,所述磁場的大小根據時間而改變。無線充電模組可包含接收線圈中的至少一者、至少一個電容器、阻抗匹配電路、整流器、DC-DC轉換器或通信電路。通信電路可實施為開/關鍵控調制/解調方法的帶內通信電路,或可實施為帶外通信電路(例如,BLE通信模組)。根據各種實施例,無線充電模組可接收基於RF方法的波束成形射頻(radio frequency;RF)波。
在實施例中,介面電路或無線充電模組可連接至充電器。可使用由充電器調整的電源來對電池1600進行充電。充電器或轉換器可實施為獨立於電源管理晶片1100的元件,或可實施為電源管理晶片1100的至少一部分。電池1600可將所儲存的電源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通過介面電路的電源或通過無線充電模組的電源可傳輸至電池1600或可傳輸至電源管理晶片1100。
圖18為示出應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行動裝置2000的視圖。參考圖18,行動裝置2000可包含充電IC、顯示器PMIC、SoC PMIC以及攝影機PMIC。如參考圖1至圖16所描述,充電IC、顯示器PMIC、SoC PMIC或攝影機PMIC中的至少一者可實施為雙模式PMIC。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適用於車輛。
圖19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車用電源管理晶片3000的方塊圖。參考圖19,車用電源管理晶片3000可包含至少一個升壓轉換器3100、至少一個降壓轉換器3200、至少一個LDO 3300、監視器3400、故障保護邏輯3500以及狀態機3600。狀態機3600可實施為監控至少一個升壓轉換器3100的輸出電壓、至少一個降壓轉換器3200的輸出電壓以及至少一個LDO 3300的輸出電壓,且根據其所監控結果改變操作模式。另外,狀態機3600可實施為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如參考圖1至圖16所描述,且根據其所偵測結果改變操作模式。
監視器3400可實施為監控監控目標電路產生所監控結果且基於所監控結果產生監視器信號。在此情況下,監控目標電路可為故障保護邏輯3500、升壓轉換器3100、降壓轉換器3200或LDO 3300中的至少一者。
故障保護邏輯3500可實施為感測車用電源管理晶片3000內部或外部誤差的出現,且當所感測誤差判定為嚴重威脅安全時進入故障保護模式。舉例而言,故障保護邏輯3500可回應於監視器信號而切斷至少一個升壓轉換器3100、至少一個降壓轉換器3200以及至少一個LDO 3300。
狀態機3600可實施為基於至少一個通知信號而判定在車用電源管理晶片3000中產生的誤差的風險程度。舉例而言,狀態機3600可根據所產生誤差的風險程度及操作電路的車用安全完整性等級(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ASIL)來產生控制信號。在此情況下,操作電路可向使用者或駕駛員提供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服務。ASIL可為車輛安全完整性等級,且其值可基於危害分析及風險評估(hazard analysis and risk assessment;HARA)而判定。當操作電路發生故障時,HARA可為用於評估駕駛員的風險程度的因素。
與僅支援降壓模式或僅支援LDO模式的現存PMIP相比,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智慧財產(power manage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PMIP)可支援使用電感器偵測電路的降壓模式及LDO模式以支援各種產品環境。實施例的PMIP可藉由減少在共用電源開關的結構中的類比MUX中出現的洩漏來改良LDO模式輸出電壓的準確度。在實施例中,實施例的PMIP可使用使用電感器兩端開關自主動模式改變為斷電模式來確保負載的穩定性。實施例的PMIP可使用經由睡眠LDO的啟動來支援雙模式PMIP的穩定啟動。
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感測具有新結構的外部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經由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而非負載電流的位準來支援適當PMIP類型。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藉由應用具有低洩漏的類比MUX結構來增加LDO模式電壓的準確度。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使用睡眠LDO來支援雙模式PMIP的啟動。當使用電感器兩端開關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可減少輸出的過沖。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可使用睡眠LDO來執行降壓模式啟動,以在無複雜的啟動電路的情況下執行軟啟動。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可根據LDO模式下多工器的洩漏電流來增加輸出電壓準確度。
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具有其的電子裝置以及其操作方法可在降壓模式下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減少過沖。
儘管實例實施例已在上文示出及描述,但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的本發明概念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進行修改及變化。
100、200、1000:電源管理晶片 110:閘極驅動器 111:第一開關 112:第二開關 113、114、140、240:多工器 120:電感器偵測邏輯 121、122、123:正反器 124:反相器 125、126:延遲電路 127:XOR邏輯 128:AND邏輯 131:第一誤差放大器 132:第二誤差放大器 133:脈衝寬度調制邏輯 150、250:流量開關 155:睡眠LDO 160:比較器 170:回饋網路電路 230:降壓控制器 1000:電子裝置 1100:電源管理積體電路 1200:應用處理器 1300:輸入裝置 1400:顯示器 1500:記憶體 1600:電池 2000:行動裝置 3000:車用電源管理晶片 3100:升壓轉換器 3200:降壓轉化器 3300:低壓差 3400:監視器 3500:故障保護邏輯 3600:狀態機 A:閘極端子 B:汲極端子 C O:輸出電容器 Delay1:第一延遲時間 Delay2:第二延遲時間 EA_SLP:誤差放大器 FB_SLP:回饋 FN:回饋節點 GND:接地端子 I O:輸出電流 IL:電感器電流 L:電感器 MN 1:第二電源開關 MP 1:第一電源開關 S110、S120、S210、S220:操作 V COMP:比較結果信號 V CON:電感器偵測信號 V DH:驅動信號/輸入信號 V DL:脈衝信號/輸入信號/輸出信號 V EA:第一誤差電壓 V GH:第一閘極信號/汲極端子 V GL:第二閘極信號 V IN:電源端子/電源電壓 V MD:模式選擇信號 V O:PMIP輸出電壓 V REF:參考電壓 V SEN:比較偵測信號 V PD、V SG:電壓 V X:內部輸出電壓 /V CON:反相電感器偵測信號 /V MD:反相模式選擇信號
自結合隨附圖式進行的以下詳細描述將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概念的上述及其他態樣以及特徵,在隨附圖式中: 圖1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視圖。 圖2為示出圖1中所示出的閘極驅動器110的實施例的視圖。 圖3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感器偵測邏輯120及比較器的視圖。 圖4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LDO模式的視圖。 圖5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降壓模式的視圖。 圖6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100中的多工器140的洩漏電流減少的視圖。 圖7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電感器監控模式的視圖。 圖8為示出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操作的視圖。 圖9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的在電感器不存在時的電感器感測模式的視圖。 圖10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偵測電感器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操作的視圖。 圖11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啟動操作的視圖。 圖12為示出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中使用睡眠LDO的啟動操作波形的視圖。 圖13A及圖13B為示出在實施例中減少過沖的視圖。 圖14為示出當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200中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使FSW開關250短路的過程的視圖。 圖15為示出操作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的視圖。 圖16為示出操作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7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的視圖。 圖18為示出應用根據實施例的電源管理晶片的行動裝置2000的視圖。 圖19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車用電源管理晶片3000的方塊圖。
100:電源管理晶片
110:閘極驅動器
120:電感器偵測邏輯
131:第一誤差放大器
132:第二誤差放大器
133:脈衝寬度調制邏輯
140:多工器
150:流量開關
155:睡眠LDO
160:比較器
170:回饋網路電路
CO:輸出電容器
FN:回饋節點
GND:接地端子
IO:輸出電流
L:電感器
MN1:第二電源開關
MP1:第一電源開關
VCON:電感器偵測信號
VDH:驅動信號/輸入信號
VDL:脈衝信號/輸入信號/輸出信號
VEA:第一誤差電壓
VGH:第一閘極信號/汲極端子
VGL:第二閘極信號
VIN:電源端子/電源電壓
VMD:模式選擇信號
VO:PMIP輸出電壓
VREF:參考電壓
VSEN:比較偵測信號
VX:內部輸出電壓
/VMD:反相模式選擇信號

Claims (20)

  1. 一種電源管理晶片,包括: 第一電源開關,連接於電源端子與輸出節點之間; 第二電源開關,連接於所述輸出節點與接地端子之間; 第一誤差放大器,經組態以在模式選擇信號為第一邏輯位準時將回饋節點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 第二誤差放大器,經組態以在所述模式選擇信號為不同於所述第一邏輯位準的第二邏輯位準時將所述回饋節點與所述參考電壓進行比較; 脈衝寬度調制邏輯,經組態以接收所述第二誤差放大器的輸出以輸出驅動信號; 閘極驅動器,經組態以接收電感器偵測信號及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自所述脈衝寬度調制邏輯接收所述驅動信號以及輸出驅動所述第一電源開關的第一閘極信號及驅動所述第二電源開關的第二閘極信號; 多工器,經組態以自所述第一誤差放大器接收誤差偵測信號且自所述閘極驅動器接收所述第一閘極信號,以及回應於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而用所述誤差偵測信號及所述第一閘極信號中的一者來驅動所述第一電源開關; 電感器偵測邏輯,經組態以接收所述電感器偵測信號、輸出用於判定是否存在外部電感器的比較偵測信號及脈衝信號以及輸出對應於所述判定的結果的所述模式選擇信號;以及 比較器,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比較偵測信號而將所述輸出節點的內部輸出電壓與所述回饋節點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更包括流量開關,所述流量開關經組態以接收所述脈衝信號且連接於所述輸出節點與所述回饋節點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更包括回饋網路電路,所述回饋網路電路連接至所述回饋節點且經組態以將所述回饋節點的電壓輸出至所述第一誤差放大器及所述第二誤差放大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所述閘極驅動器包括: 至少一個開關,經組態以根據所述模式選擇信號使輸出浮動;以及 兩個多工器,經組態以接收用於電感器存在偵測模式及電感器不存在偵測模式的所述驅動信號及所述脈衝信號。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所述電感器偵測邏輯自外部輸出用於驅動電感器兩端開關的所述脈衝信號,且回應於所述比較器的輸出而輸出所述模式選擇信號。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當在低壓差(LDO)模式下操作時,所述多工器連接至所述回饋節點以減少洩漏電流。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更包括用於在降壓模式下驅動時軟啟動且連接至所述回饋節點的睡眠低壓差(LDO)。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所述睡眠低壓差為在電源電壓上升時執行啟動操作的電源管理晶片,輸出電壓在所述啟動操作下上升至等於或高於預定電壓。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當所述模式選擇信號指示降壓模式,且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電感器兩端開關短路。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源管理晶片,其中所述模式選擇信號指示低壓差(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
  11. 一種操作用於支援多模式操作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包括: 偵測外部電感器的存在;以及 基於所述偵測的結果而選擇低壓差(LDO)模式或降壓模式中的一者, 其中偵測所述外部電感器的所述存在包括: 回應於脈衝信號而使輸出節點與回饋節點之間的流量開關短路;以及 將所述輸出節點的內部輸出電壓與所述回饋節點的輸出電壓進行比較。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當所述外部電感器不存在時,藉由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而將參考電壓與所述回饋節點的電壓進行比較來輸出誤差放大信號; 回應於多工器中的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而自第一閘極信號及所述誤差放大信號選擇所述誤差放大信號;以及 根據所述誤差放大信號驅動第一電源開關。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當所述外部電感器存在時,藉由回應於模式選擇信號的反相模式選擇信號而將參考電壓與所述回饋節點的電壓進行比較來輸出誤差放大信號; 在脈衝寬度調制邏輯中輸出對應於所述誤差放大信號的驅動信號; 在閘極驅動器中回應於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而輸出對應於所述驅動信號的第一閘極信號及第二閘極信號; 回應於多工器中的所述模式選擇信號而自所述第一閘極信號及所述誤差放大信號選擇所述第一閘極信號;以及 根據所述第一閘極信號驅動第一電源開關。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回應於所述第二閘極信號而驅動第二電源開關。
  15.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當所述外部電感器存在時,將多工器連接至所述回饋節點以減少洩漏電流。
  16. 一種操作用於根據是否偵測到電感器來判定低壓差(LDO)模式及降壓模式中的一者的電源管理晶片的方法,包括: 使用睡眠低壓差來啟動所述降壓模式;以及 當自主動模式轉變至斷電模式時,藉由使電感器兩端開關短路來減少輸出電壓的過沖。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在完成所述啟動之後切斷所述睡眠低壓差。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偵測存在或不存在所述電感器。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電源管理晶片包括用於根據自所述低壓差模式及所述降壓模式選出的模式來驅動電源開關的多工器,以及 所述方法更包括在所述電感器不存在時將所述多工器連接至回饋節點。
  20.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切斷對應於未自所述低壓差模式及所述降壓模式選出的模式的組件。
TW112115359A 2022-08-25 2023-04-25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TW2024097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107092A KR20240028841A (ko) 2022-08-25 2022-08-25 전원 관리 칩 및 그것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KR10-2022-0107092 2022-08-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791A true TW202409791A (zh) 2024-03-01

Family

ID=86282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5359A TW202409791A (zh) 2022-08-25 2023-04-25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2664A1 (zh)
EP (1) EP4329171A1 (zh)
KR (1) KR20240028841A (zh)
CN (1) CN117631800A (zh)
TW (1) TW20240979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4531B1 (en) * 2005-03-31 2006-06-20 Micrel, Inc. PWM buck regulator with LDO standby mode
US8040116B2 (en) * 2008-06-17 2011-10-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utomatically configurable dual regulator type circuits and methods
GB2472051B (en) * 2009-07-22 2012-10-10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TWI474147B (zh) * 2012-03-01 2015-02-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電源電路的調變決定裝置、調變決定方法及該電源電路
EP3092708B1 (en) * 2014-01-07 2018-09-12 Chaoyang Semiconductor Jiangyin Technology Co., Ltd. A switched power stag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lat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2664A1 (en) 2024-02-29
EP4329171A1 (en) 2024-02-28
CN117631800A (zh) 2024-03-01
KR20240028841A (ko)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22463A1 (en) Duty cycle control for charging a battery
JP5556943B2 (ja) 受電制御装置、集積回路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並びに受電制御方法
US6452364B1 (en) Battery charge control circuit,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and battery charge control method
JP5998025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5902998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943000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NVDC chargers
US9507397B2 (en) Power supplying circuit, power supplying system and power supplying method
US9362742B2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6013451A1 (ja) 充電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充電器
US20200161976A1 (en) Adaptive combin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charging architecture
JP5912513B2 (ja) 充電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US89710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high efficiency bypass circuit for multi-stage DC-DC converters used in battery powered systems
US11545897B2 (en) Gate driver power-saving method for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in pulse-skipping mode
US20220311339A1 (en) Current-based transitions between buck converter and charge pump modes in an adaptive combination power supply circuit
US10944330B1 (en) Self-biased gate driver architecture
JP2013132185A (ja) 充電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US20140077776A1 (en) Voltage regulator
US8723485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US9742131B2 (en) Power transfer systems
US20170117727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086342B1 (en) Low power high speed maximum input supply selector
KR20160008481A (ko) 높은 피크 전류 특성을 가지는 디바이스를 사용하는 스위칭 전원
US7701178B2 (en) Charge control that keeps constant input voltage supplied to battery pack
TW202409791A (zh) 電源管理晶片及其操作方法
EP27256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