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4796A -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4796A
TW202404796A TW112118335A TW112118335A TW202404796A TW 202404796 A TW202404796 A TW 202404796A TW 112118335 A TW112118335 A TW 112118335A TW 112118335 A TW112118335 A TW 112118335A TW 202404796 A TW202404796 A TW 20240479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mbers
hook
engaging member
film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8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卓弥
大石清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迪睿合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4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479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42B3/20Face guards, e.g. for ice hock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for securing layers together; for attaching the product to another member, e.g. to a support, or to another product, e.g. groove/tongue, interlock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膜積層體,其可獲得充分之滅菌處理之效果,且膜表面構造亦不存在破損風險。 本發明之膜積層體具有:複數個膜狀構件2,其等以自由剝離之方式積層;第1卡合構件6,其固定接著於一對膜狀構件2中之一者;及第2卡合構件9,其固定接著於一對膜狀構件2中之另一者;藉由第1卡合構件6及第2卡合構件9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從而使一對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積層,且第1卡合構件6及第2卡合構件9之卡合部具有透氣性。

Description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本技術係關於一種將複數片膜狀構件以特定間隔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使用膜積層體之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本申請案以2022年5月19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號特願2022-082367為基礎而主張優先權,該申請案作為參照被援引至本申請案中。
作為醫療從業人員之職業感染之防止手段,多數使用個人用護具。尤其是當進行檢查或手術時使用用以防止暴露於血液或體液之防護面罩或防護服等護具,有助於預防因血液傳播病原體(HIV、HBV、HCV)或冠狀病毒(SARS-CoV-2等)所導致之職業感染。
但是,在檢查過程中或手術過程中,此種護具有時會因自患者飛濺之血液或體液等,使其表面受到污染。在此類污染物飛濺而來之環境中,要求不僅避免與該污染物接觸,並且可快速地實現視野之回覆。
又,二輪機車或四輪汽車之汽車比賽競技中所使用之頭盔之面罩、或塗裝作業時所使用之塗裝用護目鏡等亦同樣具有因表面受到污染而導致視野經常受阻之問題。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以往,預先將複數片能夠簡單地剝離之保護膜積層於頭盔之面罩或塗裝用護目鏡之表面,當因髒污導致視野受阻時,將最上層之保護膜與髒污一併剝離,使視野回覆。關於此類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頭盔之面罩部分之保護裝置,其係以覆蓋頭盔之面罩部分之方式貼附有複數個片狀保護罩、即一次性之面甲(visor)。
然而,若如上述般將護具製成單純的保護膜之積層構造,則所積層之各層間之界面處存在發生反射等情況。又,存在隨著單純增加積層片數而穿透性下降等問題。
另一方面,亦提出有一種護具,其利用具備可見光波長以下之間距之蛾眼構造體之光學元件、膜之低反射率特性而使視認性優異(專利文獻2)。
如圖35、圖36所示,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積層體具備複數個膜狀構件,該等膜狀構件於基體之至少一面設置有由可見光波長以下之間距所構成之凹凸所形成之蛾眼構造體,膜狀構件藉由在其至少端部經由黏著層固定化,而以能夠剝離之方式積層。圖35所示之積層體中,黏著層僅設置於膜狀構件之端部。又,圖36所示之積層體中,黏著層遍及膜狀構件之整面而設置。
藉由將具備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積層,可防止反射率升高或穿透率降低,從而可確保視認性。又,當積層體表面被血液或體液污染,或因髒污導致視野受阻時,可將最上層之膜狀構件與髒污一併剝離,而使視野回覆。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1923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57317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將此類使膜狀構件積層而成之護具用於醫療用途之情形時,藉由氣體滅菌處理等,對各膜狀構件之表面進行滅菌處理。並且,將被污染之最上層之膜狀構件剝離後,能夠使新的無菌表面露出至最外面。
但是,在使用藉由黏著層將膜狀構件積層並固定而成之積層體之護具中,當利用氣體等進行滅菌處理時,由於在藉由黏著層而接合之部分,各膜狀構件表面未露出,故而滅菌氣體等無法流入,無法施以滅菌處理。
圖35所示之構成中,不存在黏著層之膜中央部能夠發揮滅菌效果,但設置有黏著層之膜外緣部無法被施以滅菌處理。又,圖35所示之構成中,當黏著層覆蓋膜之整個外周時,被黏著層包圍之膜之正面及背面亦無法被施以滅菌處理。圖36所示之構成中,僅積層膜之正面最外側及背面最外側被施以滅菌處理,介置有黏著層之膜之正面及背面無法被施以滅菌處理。
因此,將被污染之最上層之膜狀構件剝離後,露出局部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膜狀構件或遍及整面均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膜狀構件,無法獲得充分之滅菌處理之效果。
又,在膜表面具有蛾眼構造之透明積層體之情形時使用黏著劑之積層設計中,根據黏著力不同,亦擔心存在將各膜狀構件剝離時會破壞蛾眼構造之風險。
因此,本技術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獲得充分之滅菌處理之效果且膜表面構造亦不存在破損風險之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技術之膜積層體具備:複數個膜狀構件,其等以自由剝離之方式積層;第1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一者;及第2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另一者;藉由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從而使一對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之卡合部具有透氣性。
又,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驟:形成膜狀構件之步驟;形成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之第1卡合構件及第2卡合構件之步驟;將上述第1卡合構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一上述膜狀構件之與另一膜狀構件對向之位置,將上述第2卡合構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另一上述膜狀構件之與上述一膜狀構件對向之位置之步驟;及使上述第1卡合構件與上述第2卡合構件卡止,從而將一對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之步驟。
又,本技術之護具係於使用者之面部或眼睛之周圍安裝有膜積層體者,上述膜積層體係上述所記載者。
又,本技術之護具之製造方法係於使用者之面部或眼睛之周圍安裝有膜積層體之護具之製造方法,且具有形成膜積層體之步驟、及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上述膜積層體係上述所記載者。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技術,膜積層體能夠使包含第1、第2卡合構件在內之各膜狀構件之正面及背面整面暴露於滅菌氣體中,當膜狀構件已被剝離時,新出現之膜狀構件及固定接著於該膜狀構件之第1卡合構件或第2卡合構件亦被施以滅菌處理。又,由於僅藉由解除第1、第2卡合構件之卡合便能夠剝離膜狀構件,因此形成於膜狀構件之蛾眼構造亦不存在破損風險。
以下,針對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本技術並不僅限定於以下之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技術之主旨之範圍內當然能夠進行各種變更。又,圖式係示意性者,各尺寸之比率等有時會與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具體之尺寸等應當參酌以下之說明來判斷。又,圖式相互之間亦當然包含相互之尺寸之關係或比率不同之部分。
[膜積層體] 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1具有:複數個膜狀構件2,其等以自由剝離之方式積層;第1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相鄰地積層之一對膜狀構件2中之一膜狀構件2;及第2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與該一膜狀構件對向之另一膜狀構件2。膜狀構件2係具有可撓性之透明片。第1卡合構件及第2卡合構件係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藉此,使相鄰地積層之一對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積層。第1卡合構件及第2卡合構件未密接而局部地卡合,在卡合部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即,膜積層體1中,複數個膜狀構件2係隔開空隙地積層,並且各膜狀構件2之第1、第2卡合構件之卡合部亦未被密封。
因此,膜積層體1能夠使包含第1、第2卡合構件在內之各膜狀構件2之正面及背面整面暴露於滅菌氣體中,當膜狀構件2已被剝離時,新出現之膜狀構件2及固定接著於該膜狀構件2之第1卡合構件或第2卡合構件亦被施以滅菌處理。
並且,醫療用途中,在檢查過程中或手術過程中,當表面因自患者飛濺之血液或體液等而被污染時,藉由將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剝離,可避免與污染物之接觸,並且可快速地實現視野之回覆。此時,膜積層體1中,由於藉由剝離而出現之膜狀構件2之露出面及第1、第2卡合構件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可降低對患者或被檢查者、其他醫務人員等之感染風險。又,由於被剝離之膜狀構件2之背面亦同樣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於剝離時或廢棄時,亦不會對患者或被檢查者、醫務人員等暴露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部位。
[第1、第2卡合構件] 圖1、圖2所示之膜積層體1中,使用於基材4之一面豎立設置有無數個環5之環構件6作為第1卡合構件,使用於基材7之一面豎立設置有以自由裝卸之方式卡合於上述環5之無數個鉤8之鉤構件9作為第2卡合構件。
再者,膜狀構件2係於一面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一者,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中,於另一面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另一者。本案之圖式中,為了方便起見,記為「6,9」,其表示於一面及/或另一面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一者或另一者。
如圖3所示,環構件6之基材4係形成為片狀之環5之支持體,於一面豎立設置有無數個微細之環5,與一面為相反側之另一面成為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之固定接著面。
如圖4所示,鉤構件9之基材7係形成為片狀之鉤8之支持體,於一面豎立設置有無數個微細之鉤8,與一面為相反側之另一面成為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之固定接著面。鉤8具有能夠卡合於環5之形狀,例如呈鉤狀、蘑菇形狀,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膜積層體1中,環構件6之基材4藉由接著劑或膠帶等固定接著材料10而固定接著於相鄰地積層之一對膜狀構件2中之一膜狀構件2,鉤構件9之基材7藉由固定接著材料10而固定接著於與一膜狀構件2對向之另一膜狀構件2。又,當將膜狀構件2積層時,環構件6及鉤構件9係設置於對向之位置。
藉由使固定接著有環構件6之膜狀構件2與固定接著有鉤構件9之膜狀構件2重合,從而鉤8卡合於環5。藉此,一膜狀構件2與另一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保持、積層,且能夠被施以利用滅菌氣體之滅菌處理。再者,側視時,儘管乍一看一膜狀構件2與另一膜狀構件2之間看不到空隙,但其等係未密接而輕微接觸之程度,以滅菌氣體能夠通過之方式積層。
又,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不使基材4、7彼此密接,而是使豎立設置於基材4、7之環5與鉤8局部地卡合,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間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因此,膜積層體1在環構件6及鉤構件9卡合之狀態、即將膜狀構件2積層之狀態下,能夠使滅菌氣體通過。因此,即便於環構件6及鉤構件9以包圍膜狀構件2之外側緣之方式固定接著之情形時,膜積層體1亦能夠對其內側之膜狀構件2之表面進行滅菌。
藉由解除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卡合,而剝離膜狀構件2。此時,膜狀構件2能夠露出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面。又,由於具有透氣性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卡合部亦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露出被施以滅菌處理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
作為此類環構件6及鉤構件9,例如可使用3M公司製造之機械性扣結件、或所謂之面扣結件。
[固定接著位置] 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位置及數量之設置係可穩定地將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保持並積層,並且使用時不會干涉膜狀構件2內之使用者之視野,且可容易地進行剝離操作。基於此類觀點而言,環構件6及鉤構件9較佳形成為帶狀且設置於膜狀構件2之側緣部。
固定接著圖案可根據所要安裝之護具之形狀或用途等來決定。例如,可如圖5所示呈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2之左右側緣部,亦可如圖6所示呈虛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2之左右側緣部,亦可如圖7所示呈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2之上下側緣部,還可如圖8所示呈虛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2之上下側緣部。又,還可如圖9所示以包圍膜狀構件2之側緣部全周之方式固定接著。再者,圖5~圖9係示意性地表示使膜狀構件2彼此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固定接著圖案之圖。膜狀構件2係根據積層位置,而於正面及背面中之一者或兩者固定接著環構件6或鉤構件9。
又,亦可使複數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並列地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之側緣部。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形成位置或數量並不限定於上述者,根據護具21或膜積層體1之安裝之構成、用途等而適當設定。
又,各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剝離所需之剝離力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可使每個部位之剝離力有所不同,如:於將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呈虛線狀固定接著之情形時,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係使用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之角部附近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剝離力相對地大於固定接著於中間部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剝離力者,或者於將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固定接著於上下側緣部之情形時,將相對寬幅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固定接著於上側緣部,將相對窄幅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固定接著於下側緣部等。又,1根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亦可藉由改變鉤形狀、改變寬度等而使每個部位之剝離力有所不同。
又,亦可於膜狀構件2之一個面混合存在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於該情形時,於對向之膜狀構件2亦混合存在帶狀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且以相互對向之方式排列。
[剝離力] 膜積層體1中,較佳為使相對上層之膜狀構件2彼此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剝離力低於使相對下層之膜狀構件2彼此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剝離力。藉此,當上層之膜狀構件2已被剝離時,可防止使相對下層之膜狀構件2保持、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剝離,從而可防止下層之膜狀構件2一併被剝離。
膜狀構件2間之剝離力可藉由改變固定接著面積等來進行調整,固定接著面積之改變係藉由改變設置於各膜狀構件2間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鉤形狀、改變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寬度或固定接著根數來進行。圖10係示意性地表示使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與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寬度窄於使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與下層之膜狀構件2積層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寬度而相對地減小剝離力之構成之剖面圖。圖10所示之膜積層體1中,當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已被剝離時,可防止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剝離。
再者,將環構件6及鉤構件9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之固定接著材料10之固定接著力均高於膜積層體1之各膜狀構件2間之剝離力。因此,當剝離膜狀構件2時,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不會在與膜狀構件2之界面處發生剝離。又,當剝離膜狀構件2時,固定接著材料10本身亦不會於固定接著層間引起凝聚破壞。
[其他] 以上,使用環構件6及鉤構件9作為使膜狀構件2保持、積層之第1、第2卡合構件,但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效果,則亦可將第1卡合構件變更為鉤構件9。即,亦可藉由鉤構件9彼此之卡合而使膜狀構件2保持、積層。
[膜狀構件] 膜狀構件2係具有可撓性之透明片。膜狀構件2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所應用之護具21等而適當地選擇,例如設為圖1等所示之大致矩形等。
如上所述,於膜狀構件2之側緣部設置有環構件6或鉤構件9。具體而言,於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之背面設置有環構件6或鉤構件9,於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之正面及背面設置有環構件6或鉤構件9。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係於正面設置有環構件6或鉤構件9,於背面根據安裝於護具21之形態而適當地設置有環構件6或鉤構件9。
膜狀構件2亦可於外緣部設置有剝離用突片(tab)20。突片20係剝離膜狀構件2時抓握之部位。膜狀構件2較佳為對突片20賦予識別所要剝離之膜狀構件2之功能。藉此,可促進自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進行剝離,可防止錯誤地將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與其上層之膜狀構件2一併剝離。
作為此類識別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之識別手段,可列舉使突片20之大小自最上層起依次變小之手段。即,如圖1所示,將形成於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之突片20形成為大於較其更靠下層之膜狀構件2之突片20,使得下層之膜狀構件2之突片被隱藏,藉此,容易始終僅抓握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之突片20,可防止錯誤地抓握較其靠下層之膜狀構件2之突片20。
又,例如亦可針對每個膜狀構件2改變突片20之形成位置。例如,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係於前視時之右側緣形成突片20,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係於前視時之左側緣形成突片20。藉此,藉由首先抓握右側緣之突片20而剝離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可防止錯誤地剝離至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
除此以外,亦可利用如下等方法進行識別:針對每個膜狀構件2改變突片20之顏色,加工凹凸標記或開口、切口等物理性特徵。又,亦可組合上述識別手段。
再者,膜積層體1中,構成各層之膜狀構件2可全部相同,亦可功能或光學特性不同。該方面係根據應用膜積層體1之護具21之用途等而適當選擇。又,將功能或特性不同之膜狀構件2積層之情形時之積層順序亦根據護具21之用途等而適當地設定。
[蛾眼構造] 此處,膜狀構件2較佳為如下之光學元件,其係於具有可撓性之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以可見光之波長以下之間距設置複數個構造體,藉此具備抗反射功能。以下,將該具有抗反射功能之微細之凹凸構造體稱作「蛾眼構造體」。再者,膜積層體1藉由使用具備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2,從而即便使該膜狀構件2積層,亦不會損害視認性。
如圖11所示,膜狀構件2係於基體11之兩面隔著基底層13以可見光之波長以下之間距設置有構造體12,藉此,對向之正面及背面兩面具有抗反射功能。在基體11之正面及背面,複數個構造體12係以形成複數行之方式規則地配置於基底層13之上。即,膜狀構件2之正面及背面具有由複數個構造體12所構成之蛾眼構造體所形成之凹凸形狀。再者,膜狀構件2亦可僅於基體11之正面設置構造體12。
膜狀構件2藉由在膜狀構件2之正面及背面設置此類凹凸形狀,從而可對安裝有膜積層體1之護具21賦予波長依存性低且視認性優異之光學調整功能。即,可有助於實現視認性優異之護具21。
此處,所謂「光學調整功能」係表示穿透特性或反射特性之光學調整功能。作為光學元件之膜狀構件2例如對可見光具有透明性,其折射率n較佳為1.30以上2.00以下,更佳為1.34以上2.00以下之範圍內。但是,並不限定於此。
再者,構造體12之折射率較佳為與基體11之折射率相同或大致相同。其原因在於,可抑制內部反射,提高對比度。
圖11中示出了構造體12隔著基底層13形成於基體11之正面及背面之例,該基底層13發揮提高構造體12相對於基體11之密接性之作用。於該情形時,基底層13係與構造體12一體成形於該構造體12之底面側之光學層,且具有透明性,可藉由使與構造體12相同之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硬化而形成。
又,如圖12所示,膜積層體1亦可使用如下之膜狀構件2,其不具有基底層13,於基體11之上直接形成有複數個構造體12所構成之蛾眼構造。
進而,如圖13所示,膜積層體1亦可使用基體與構造體一體成形之膜狀構件2。圖13所示之膜狀構件2於基體11之兩面一體成形有構造體12。
[基體] 此處,針對基體1,進一步進行說明。基體11例如係具有透明性之透明基材。作為基體11之材料,例如可列舉具有透明性之以塑膠材料為主成分之材料,但並不特別限定於該等材料。
於使用塑膠材料作為基體11之情形時,為了更加改善塑膠材料表面之表面能量、塗佈性、滑動性、平面性等,亦可藉由表面處理進而設置未圖示之底塗層。作為該底塗層,例如可列舉:有機烷氧基金屬化合物、聚酯、丙烯酸改質聚酯、聚胺酯(polyurethane)等。又,為了獲得與設置底塗層同等之效果,亦可對基體11之表面進行電暈放電處理、UV照射處理等。
於基體11係塑膠膜之情形時,該基體11例如可利用如下等方法獲得,即,使上述樹脂延伸、或使其於溶劑中稀釋後成形為膜狀並進行乾燥。基體11之厚度較佳為根據膜狀構件2之用途適當地進行選擇,例如可為10 μm以上500 μm以下之程度。作為基體11之形狀,例如可列舉:膜狀、板狀等,但並不特別限定於該等形狀。再者,膜中涵蓋了片。
作為基體11之材料,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物、聚碳酸酯、苯乙烯(共)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二乙酸纖維素、三乙酸纖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聚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醚碸、聚碸、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縮乙醛、聚醚酮、聚胺酯、玻璃等,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構造體] 其次,對構造體12進行說明。一般而言,可見光之波長帶為360 nm~830 nm,但該實施方式中,將構造體12以可見光之波長帶以下之尺寸規則地排列。基於該觀點而言,使構造體12之配置間距不超過350 nm。構造體12可為錐體狀、柱狀、針狀等各種形狀。
如下所述,構造體12係藉由如下方法而形成,即,使用形成有與蛾眼構造體對應之圖案之輥母盤曝光裝置,將圖案轉印至塗佈於基體11之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等轉印材料36後,使其硬化。
轉印材料36之硬化物可具有親水性。轉印材料36較佳為含有1種以上之具有親水性之官能基。作為此類具有親水性之官能基,例如可列舉:羥基、羧基、及羰基等。
又,形成構造體12之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產物在基體11之兩面可具備不同之物性。例如,藉由根據使用之用途區分使用撥水性、親水性,可使特定之面具備防霧等功能。
作為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較佳為使用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又,能量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亦可視需要包含填料或功能性添加劑等。
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包含丙烯酸酯及起始劑。
並且,紫外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包含單官能單體、二官能單體、多官能單體等,具體而言,單獨地包含以下所示之材料,或將以下所示之複數種材料加以混合。
即,作為「單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羧酸類(丙烯酸)、羥基類(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烷基或脂環類單體(丙烯酸異丁酯、丙烯酸第三丁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異莰酯、丙烯酸環己酯)、其他功能性單體(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氧基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氫糠酯、丙烯酸苄酯、乙基卡必醇丙烯酸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N,N-二甲胺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丙烯醯胺、丙烯醯啉、N-異丙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吡咯啶酮、2-(全氟辛基)丙烯酸乙酯、3-全氟己基-2-丙烯酸羥基丙酯、3-全氟辛基-2-丙烯酸羥基丙酯、2-(全氟癸基)丙烯酸乙酯、2-(全氟-3-甲基丁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4,6-三溴苯酯、甲基丙烯酸2,4,6-三溴苯酯、丙烯酸2-(2,4,6-三溴苯氧基)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作為「二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胺酯丙烯酸酯等。
作為「多官能單體」,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及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三羥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等。
其中,作為構成轉印材料36之較佳之樹脂組成物,可列舉: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啉、甘油丙烯酸酯、聚醚系丙烯酸酯、N-乙烯基甲醯胺、N-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己內酯、乙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丙烯酸酯、EO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O改質雙酚A二丙烯酸酯、脂肪族胺酯低聚物、聚酯低聚物等。
作為「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
作為「填料」,例如可使用無機微粒子及有機微粒子中之任一種。作為無機微粒子,例如可列舉:SiO 2、TiO 2、ZrO 2、SnO 2、Al 2O 3等金屬氧化物微粒子。
作為「功能性添加劑」,例如可列舉:調平劑、表面調整劑、消泡劑等。
藉由形成由微細之凹凸構造體所構成之蛾眼構造體作為構造體12,從而膜積層體1具有高度之抗反射功能。此處,膜積層體1之防反射性能係正面及背面合計為5%以下,較佳為1%以下,進而較佳為0.5%以下。由於手術時作為光源之無影燈具有100000 lx以上之照度,即便其等之反射光為數%,亦會感覺炫目,因此要求儘可能地抑制反射。並且,具備由蛾眼構造體所構成之抗反射層之膜積層體1由於波長依存或角度依存較少,且防反射性能較高,因此可適宜用作醫療用之防護面罩、眼罩、防護服,該蛾眼構造體係於透明之基體11上以可見光之波長以下之間距構成有複數個構造體作為構造體12而形成。
又,膜積層體1中,藉由使構成由蛾眼構造體所構成之抗反射層之可見光之波長以下之間距之複數個構造體由具有親水性之樹脂構成,可附加防霧性。
進而,膜積層體1藉由在透明之基體11之兩面構成由蛾眼構造體所構成之抗反射層,可賦予進一步優異之防反射性能。
[膜狀構件之製造步驟] 接下來,對形成有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2之製造步驟進行說明。膜狀構件2係藉由使用形成有與蛾眼構造體對應之圖案之輥母盤曝光裝置來轉印圖案,從而形成蛾眼構造體。
[輥母盤] 如圖14所示,輥母盤41例如具有圓柱狀或圓筒狀之形狀,其圓柱面或圓筒面係用以於基體表面成形複數個構造體12之成形面。於該成形面,例如藉由乾式蝕刻、濕式蝕刻等而二維地排列有特定之構造體42。構造體42例如相對於成形面具有凹狀或凸狀。作為輥母盤41之材料,例如可使用玻璃,但並非特別限定於該材料。
配置於輥母盤41之成形面之複數個構造體42、與配置於上述基體11之表面之複數個構造體12存在相反之凹凸關係。即,輥母盤41之構造體42之形狀、排列、配置間距等與基體11之構造體12相同。
[轉印步驟1] 如圖15(A)所示,將轉印材料36塗佈於基體11之一面後,將塗佈有該轉印材料36之面密接於形成有與蛾眼構造體對應之圖案之輥母盤41。接下來,自能量線源37對轉印材料36照射紫外線等能量線而使轉印材料36硬化後,將與硬化後之轉印材料36成為一體之基體11剝離。藉此,如圖15(B)所示,獲得於基體11之單面形成有複數個構造體12之膜狀構件2。此時,視需要,亦可於構造體12與基體11之間進而形成基底層13。
作為能量線源37,並無特別限定,只要能夠釋出電子束、紫外線、紅外線、雷射光線、可見光線、游離輻射線(X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微波、或高頻等能量線即可。
[轉印步驟2] 於欲獲得於基體11之兩面形成有複數個構造體12之膜狀構件2之情形時,進而,如圖15(C)所示,使蛾眼構造體用之輥母盤41、與塗佈於在單面形成有構造體之基體11之相反側之表面上的轉印材料36密接後,自能量線源37對轉印材料36照射紫外線等能量線使轉印材料36硬化。接下來,將與硬化後之轉印材料36成為一體之基體11剝離。藉此,如圖15(D)所示,獲得於基體11之兩面形成有複數個構造體12之膜狀構件2。此時,視需要,亦可於構造體12與基體11之間進而形成基底層13。
該轉印步驟2中用作轉印材料36之樹脂組成物可與上述轉印步驟1相同。
再者,亦可於截至轉印步驟1、或轉印步驟2所獲得之膜狀構件2之表面貼合保護膜。藉此,膜狀構件2可防止構造體12因以後之步驟或輸送等而受到破壞。
[形狀形成步驟] 上述所獲得之膜狀構件2係根據所要安裝之護具21而裁剪成特定形狀,並且適當地進行突片20之加工等。突片20之加工能夠使用經數值控制之切削加工機或雷射加工裝置、沖切衝壓裝置等。若使用沖切衝壓,則能夠在一個步驟中進行特定形狀之裁剪與突片20之物理性加工,因此較為合適。
[積層步驟] 接下來,藉由接著劑或膠帶等固定接著材料10,將環構件6及鉤構件9以特定之圖案固定接著於各膜狀構件2。接下來,藉由使相鄰地積層之一對膜狀構件2之環構件6與鉤構件9卡合,而將膜狀構件2積層。藉此,獲得膜積層體1。膜狀構件2之層數並無特別限制,只要為複數層即可,可根據護具之用途進行設定。但,層數重疊越多,則對光學特性之影響越大,因此在要求清晰之視野之用途等中,層數越少越好。又,醫療用途中,亦存在因重視衛生方面而使膜積層體1或護具21整體為拋棄式之實例,因此積層片數較佳為2~3層。
[滅菌步驟] 接下來,對膜積層體1施以滅菌處理。滅菌處理可採用使用環氧乙烷氣體等之氣體滅菌、或照射伽瑪射線等之放射線滅菌。膜積層體1於各膜狀構件2之間設置有空隙。又,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並未使基材4、7彼此密接,而是使豎立設置於基材4、7之環5與鉤8局部卡合,環構件6及鉤構件9之間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因此,膜積層體1在環構件6及鉤構件9卡合之狀態、即將膜狀構件2積層之狀態下,能夠使滅菌氣體通過。
因此,能夠使所有膜狀構件2之露出之整面及環構件6與鉤構件9之卡合部暴露於滅菌氣體中。進而,即便使用環氧乙烷氣體等滅菌氣體無法穿透之材料來形成膜狀構件2時,膜積層體1亦能夠對露出之整面充分地進行滅菌。
再者,滅菌處理係在形成膜積層體1之後且將其安裝於後述護具21之前進行,但亦可在安裝於護具21之後對護具21一併進行,又,亦可在上述兩個時間點進行。
使用膜積層體1時,若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因受到污損而剝離,則露出其下層之膜狀構件2。新露出之膜狀構件2由於包含環構件6及鉤構件9在內露出之整面已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可降低對患者或被檢查者、其他醫務人員等之感染風險。
又,由於僅藉由將環構件6與鉤構件9之卡合解除,便能夠剝離膜狀構件2,因此形成於膜狀構件2之蛾眼構造亦不存在破損風險。就該點而言,在藉由黏著材將膜狀構件2之間接合之積層構造中,由於剝離時會伴隨黏著層與膜狀構件2之界面破壞或黏著層間之凝聚破壞等機械性破壞,因此根據接合力不同,會產生蛾眼構造破損,對視野帶來不良影響之風險。又,發生黏著層殘渣飛散或自黏著層產生釋氣等尤其對於醫療現場而言欠佳。
又,藉由使膜狀構件2彼此熔接而將膜狀構件2間接合之積層構造中,剝離時亦會伴隨膜狀構件2間之物理性破壞,因此亦伴隨著蛾眼構造之破損波及視野等風險。又,熔接部位之破壞所帶來之殘渣飛散尤其對於醫療現場而言欠佳。
膜積層體1由於未使用黏著劑,又,亦未進行膜狀構件2之熔接,因此亦不存在其等所帶來之風險,可安全地使用。又,膜積層體1中,複數個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積層,並且各膜狀構件2之環構件6與鉤構件9固定接著之部位不會露出至外部,而是露出被施以滅菌處理之環構件6與鉤構件9。因此,膜積層體1能夠使包含第1、第2卡合構件在內之各膜狀構件2之正面及背面整面暴露於滅菌氣體中,當膜狀構件2已被剝離時,新出現之膜狀構件2中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部位不會露出。
[護具] 膜積層體1係被安裝於護具21。護具21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具有藉由將膜狀構件2剝離來確保視野之用途即可,例如可列舉:醫療用防護服(全罩式防護衣)、醫療用防護面罩、醫療用眼罩、醫療用顯示器、頭盔之面甲、塗裝用護目鏡、災害時等所使用之化學防護服等。
安裝有膜積層體1之護具21中,膜積層體1係設置在相當於穿戴護具21之使用者之面部或眼睛周圍之部位。並且,於使用護具21之過程中膜積層體1之表面受到污損之情形時,藉由將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剝離,從而不僅避免與污染物之接觸,並且可快速地實現視野之回覆。膜積層體1中,由於包含環構件6及鉤構件9在內之各層之膜狀構件2之露出之正面及背面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不僅在使用初期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面始終出現於表面,剝離後亦如此。藉此,醫療用途中,可降低對患者或被檢查者、其他醫務人員等之感染風險。又,由於被剝離之膜狀構件2之背面側亦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於剝離時或廢棄時,亦不會對患者或被檢查者、醫務人員等暴露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部位。
膜積層體1之安裝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只要根據所應用之護具21之規格適當地決定即可。圖16係表示作為護具21之一例而例示之醫療用防護服之外觀斜視圖。例如,如圖16所示,護具21於與使用者之面部對應之位置設置有開口部22,於該開口部22安裝膜積層體1。圖17(A)所示之膜積層體1中,積層有3片膜狀構件2,自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即,配置於最靠近使用者之臉部之膜狀構件2a)起,經由環構件6及鉤構件9而積層有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b及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c。再者,構成本技術之膜積層體1之膜狀構件2之積層數並不限定於3層。
由於膜狀構件2a、2b、2c係隔開空隙地積層,且環構件6及鉤構件9亦具有透氣性,因此可對膜積層體1之使用初期或膜狀構件2被剝離時露出至外部之部位之整面施以滅菌處理。又,膜狀構件2a、2b、2c於側視時,儘管乍一看一膜狀構件2與另一膜狀構件2之間看不到空隙,但其等係未密接而輕微接觸之程度,以滅菌氣體能夠通過之方式積層。
如圖17(A)所示,膜積層體1中,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形成得大於開口部22。又,於開口部22之背面側之外側緣藉由雙面膠帶等設置有接著層23。並且,膜積層體1使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a及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b自護具21之內側通過開口部22,使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經由接著層23接著於開口部22之周圍。藉此,如圖17(B)所示,可將膜積層體1安裝於護具21。
再者,膜狀構件2係藉由設置於一面之環構件6或鉤構件9與設置於相鄰地對向之膜狀構件2之另一面之鉤構件或環構件卡合而積層,但並未規定環構件6或鉤構件9設置於哪一個膜狀構件2。本案之圖式中,為了方便起見,記為「6・9」,表示設置於一膜狀構件2之環構件6與設置於另一膜狀構件2之鉤構件9卡合之狀態。
又,如圖18所示,亦可使用環構件6及鉤構件9來代替藉由接著層23之接著。再者,圖18所示之構成中,於開口部22之背面側之外側緣及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任一者。本案之圖式中,為了方便起見,記為「6/9」,表示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任一者。於對向之位置設置有環構件6及鉤構件9中之任意另一者。
再者,如圖19所示,亦可將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安裝於護具21之正面側。於該情形時,於開口部22之正面側之外側緣藉由雙面膠帶等設置有接著層23。並且,膜積層體1使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經由接著層23而接著於開口部22之周圍。圖19所示之構成中,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b及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c可使用面積大於開口部22者。再者,如圖20所示,將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安裝於護具21之正面側之構成中,亦可使用環構件6及鉤構件9代替接著層23。
又,如圖21所示,將膜狀構件2a連接於護具21之開口部22後(圖21(A)),使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b積層(圖21(B)),接下來使最上層之膜狀構件2c積層(圖21(C)),藉此,形成膜積層體1,並且亦可形成具備膜積層體1之護具21。
[膜積層體之另一構成例1] 接下來,對膜積層體1之另一構成例進行說明。圖22係表示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另一構成例之剖面圖,(A)表示膜狀構件2積層前之狀態,(B)表示膜狀構件2積層後之狀態。圖23係表示將圖22所示之膜積層體25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剖面圖,(A)表示安裝膜積層體25前之狀態,(B)表示安裝膜積層體25後之狀態。
圖22所示之膜積層體25中,將第1卡合構件設為設置於一膜狀構件2之凹構件26,將第2卡合構件設為設置於另一膜狀構件2且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嵌合於凹構件26之凸構件27。藉由凹構件26與凸構件27嵌合,從而使一膜狀構件2與另一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保持並積層。
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未密接,而是局部地嵌合,於凹構件26與凸構件27之嵌合部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因此,膜積層體25在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嵌合之狀態、即將膜狀構件2積層之狀態下,能夠使滅菌氣體通過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間。藉由解除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嵌合,而剝離膜狀構件2。此時,由於具有透氣性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嵌合部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露出已被施以滅菌處理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
作為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嵌合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例如例示圖24所示之子母扣。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樹脂製或金屬製者。
當將膜狀構件2積層時,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設置於對向之位置。又,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係藉由接著劑或膠帶等固定接著材料10而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該固定接著材料10之固定接著力高於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卡合力。因此,當剝離膜狀構件2時,嵌合狀態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不會於一膜狀構件2或另一膜狀構件2之界面處發生剝離,能夠始終露出被施以滅菌處理之表面。又,當剝離膜狀構件2時,固定接著材料10本身亦不會於固定接著層間引起凝聚破壞。
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形成位置只要可穩定地將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保持、積層,並且當將其安裝於護具21時不會妨礙使用者之視野,且可容易地進行膜狀構件2之剝離操作即可,例如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可設置於膜狀構件2之外緣部。又,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設置數量亦並無特別限制,只要可穩定地將膜狀構件2積層並保持即可。
再者,如圖23所示,膜積層體25係藉由將最下層之膜狀構件2a接著於設置在開口部22之背面側之外側緣之接著層23,而安裝於護具21,但膜積層體25亦可安裝於護具21之正面側。又,作為將膜積層體25安裝於護具21之背面側或正面側之手段,亦可使用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代替接著層23。
[膜積層體之另一構成例2] 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亦可藉由分別夾持膜狀構件2而固定接著於膜狀構件2。圖25(A)所示之凹構件26係由如下部分構成:基座26b,其於圓形之基板50上豎立設置有突起部51;及蓋體26a,其於供突起部51插通之插通孔52之周圍形成有嵌合凹部53。蓋體26a於嵌合凹部53之底面設置有插通孔52。並且,使基座26b之突起部51插通至設置於膜狀構件2之孔中(圖25(B)),自相反側使突起部51之前端部插通至蓋體26a之插通孔52中(圖25(C))。突起部51之前端部略粗於插通孔52,且於長度方向設置有狹縫,藉此具有徑向撓性。因此,插通蓋體26a之插通孔52之突起部51之前端部與插通孔52之周圍卡合,藉此,將膜狀構件2夾持在蓋體26a與基座26b之間。
圖25(A)所示之凸構件27係由如下部分構成:基座27b,其於基板55上豎立設置有突起部56;及蓋體27a,其形成有圓筒狀之嵌合凸部57。蓋體27a於嵌合凸部57之底面設置有供突起部56插通之插通孔。並且,使基座27b之突起部56插通至設置於膜狀構件2之孔中(圖25(B)),自相反側使突起部56之前端部插通至蓋體27a之插通孔中(圖25(D))。突起部56之前端部與突起部51同樣地,具有徑向撓性。因此,插通蓋體27a之插通孔之突起部56之前端部與插通孔之周圍卡合,藉此,將膜狀構件2夾持在蓋體27a與基座27b之間。
於凹構件26之嵌合凹部53之開放端設置有向內側伸出之伸出部。另一方面,於凸構件27之嵌合凸部57之前端部設置有向外側伸出之伸出部。藉此,當嵌合凸部57插通至嵌合凹部53時,各伸出部卡合,藉此可使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嵌合。
然後,如圖26(A)所示,將凹構件26固定接著於鄰接之膜狀構件2中之一者,將凸部構件27固定接著於另一者,藉由使凹構件26與凸構件27嵌合,而能夠將膜狀構件2積層。如圖26(B)所示,凹構件26之嵌合凹部53及凸構件27之嵌合凸部57並未密接,而是局部地嵌合,且凹構件26與凸構件27之各蓋體26a、27a間亦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因此,膜積層體25在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嵌合之狀態、即將膜狀構件2積層之狀態下,能夠使滅菌氣體通過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間。藉由解除凹構件26之嵌合凹部53與凸構件27之嵌合凸部57之嵌合,而剝離膜狀構件2。此時,由於具有透氣性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之嵌合部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露出已被施以滅菌處理之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
圖26(B)表示將2層膜狀構件2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1。圖26(C)表示將3層膜狀構件2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1。如此,將3層以上之膜狀構件2積層之情形時,以嵌合凹部53或嵌合凸部57朝向構成中間層之膜狀構件2之兩面外側之方式固定接著凹構件26及凸構件27。
[膜積層體之另一構成例3] 又,作為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之第1、第2卡合構件,亦可使用圖27所示之拉鏈30。於該情形時,拉鏈30之一片30a沿著一膜狀構件2之側緣固定接著,拉鏈30之另一片30b沿著另一膜狀構件2之側緣固定接著。藉由將拉鏈閉合,從而一對膜狀構件2隔開空隙地積層。又,拉鏈30之兩片30a、30b卡合而並未密接,於兩片30a、30b之卡合部具有間隙,從而具有透氣性。
因此,在將拉鏈30閉合之狀態、即將膜狀構件2積層之狀態下,能夠使滅菌氣體通過。藉由拉開拉鏈30,而剝離膜狀構件2。此時,由於具有透氣性之拉鏈30之卡合部被施以滅菌處理,因此露出已被施以滅菌處理之拉鏈30之兩片30a、30b。 [實施例]
接下來,對本技術之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之各實施例中,作為實施例樣品,準備使用環構件6及鉤構件9作為第1、第2卡合構件將膜狀構件2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樣品,作為比較例樣品,準備將膜狀構件2藉由黏著劑接合並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樣品。
[第1實施例] 第1實施例中,改變膜狀構件之構造及膜狀構件之積層手段,對剝離力(剝離強度[N/25 mm])進行測定、評價。又,對各膜積層體樣品之穿透率[%]、霧度[%]進行測定。
(剝離強度) 用於剝離強度試驗之各膜積層體樣品係使一對矩形膜狀構件(以下,稱為「第1膜31」、「第2膜32」)積層而成者。積層手段係設為具有與第1膜31及第2膜32相同尺寸之基材4、7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或利用黏著膜30進行之膜整面貼附(參照圖28)。
剝離強度[N/25 mm]係使用IMADA公司製造之測力計(DST-20N),藉由90°低速剝離試驗而求出(參照圖29)。測定條件中,拉伸速度設為200 mm/sec。測定樣品尺寸設為25×150 mm。剝離容易性係對沿TD方向進行剝離時之剝離容易程度進行官能評價,按照剝離從易到難之順序依序評價為◎(優良)、○(良好)、△(普通)、×(不良)。
(穿透率・霧度) 穿透率[%]及霧度[%]係使用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公司製造之測霧計(HM-150N),利用雙光束方式而求出(JIS K 7361、JIS K 7136)。積分球係使用 150 mm。測定樣品係使用藉由寬度12.5 mm之環構件6及鉤構件9、或黏著膜30將尺寸50×50 mm之第1膜及第2膜之各兩側緣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
(間隙) 測定第1膜與第2膜之間隙、即空隙之寬度(mm)。空隙係藉由使用Mitutoyo Corporation製造之M型標準游標卡尺N30,自積層體樣品之厚度中減去第1膜與第2膜之厚度而求出。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藉由環構件6及鉤構件9將厚度188 μm之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實施例1中,使用具有蘑菇形狀之鉤5之鉤構件9(以下,有時稱為「環/鉤1」)。
(實施例2) 實施例2中,藉由環構件6及具有蘑菇形狀之鉤5之鉤構件9(環/鉤1)將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50 μm之PC(Polycarbonate)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實施例3) 實施例3中,藉由環構件6及具有蘑菇形狀之鉤5之鉤構件9(環/鉤1)將厚度150 μm之PC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50 μm之PC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實施例4) 實施例4中,藉由環構件6及具有蘑菇形狀之鉤5之鉤構件9(環/鉤1)將由厚度188 μm之PET所構成之第1膜31、及由厚度188 μm之PET所構成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藉由環構件6及鉤構件9將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實施例5中,使用具有鉤狀之鉤5之鉤構件9(以下,有時稱為「環/鉤2」)。
(實施例6) 實施例6中,藉由環構件6及具有鉤狀之鉤5之鉤構件9(環/鉤2)將厚度150 μm之PC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50 μm之PC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比較例1) 比較例1中,藉由黏著膜30將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之各者之兩側緣貼合並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比較例1
第1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C150+蛾眼 PET188 PET188+蛾眼 PC150+蛾眼 PET188+蛾眼
第2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C150+蛾眼 PC150+蛾眼 PET188 PET188+蛾眼 PC150+蛾眼 PET188+蛾眼
積層手段 環/鉤1 環/鉤1 環/鉤1 環/鉤1 環/鉤2 環/鉤2 黏著劑
剝離強度 [N/25 mm] 平均值 0.71 0.88 1.6 0.5 3.09 2.76 0.61
最大值 2.12 0.89 3.23 0.89 9.01 8.66 0.69
最小值 0.23 0.25 0.76 0.25 0.64 0.38 0.58
偏差σ 0.37 0.12 0.41 0.34 1.75 1.46 0.04
穿透率[%] 97.3 97.7 98.4 86.1 97 98.4 97.5
霧度[%] 0.3 0.4 0.5 1.4 0.4 0.5 0.3
間隙[mm] 0.71 0.698 0.696 0.674 3.17 3.146 0.17
剝離容易性
如表1所示,使用環/鉤1之實施例1~4之膜積層體樣品相較於使用環/鉤2之實施例5、6之膜積層體樣品而言,剝離強度之平均值更低。又,可知剝離容易性更優異。環/鉤1之鉤構件9具有柔軟性,認為因鉤5之蘑菇形狀而產生該柔軟性,有助於剝離容易性。
使用黏著劑之比較例1之積層體樣品之剝離強度之平均值與使用環/鉤1之實施例1~4之膜積層體樣品同等,但偏差更小。剝離容易性之評價中,比較例1相較於實施例1~4而言,剝離強度之感受更強。即,可知剝離強度存在偏差之樣品之剝離容易性優異。
再者,對使用相同膜基材(PET)並藉由環/鉤1積層而成之實施例1與實施例4進行比較,則實施例1之穿透率及霧度均更加優異。藉此,可知蛾眼構造所產生之視認性之效果較高。又,可知PC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樣品之穿透率高於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樣品之穿透率。
[第2實施例] 第2實施例中,改變膜狀構件之積層手段及積層手段之寬度尺寸,對剝離力(剝離強度[N/25 mm])進行測定、評價。使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1膜31、及厚度188 μm之PET基材上設置有蛾眼構造體之第2膜32積層,從而形成各膜積層體樣品。積層手段係使用環構件6及鉤構件9、或黏著膜30。第1、第2膜31、32之尺寸設為25×150 mm。剝離強度之測定條件及評價條件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
(實施例1) 實施例1中,如圖30(a)所示,使用基材尺寸為25×150 mm之環/鉤1,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實施例7) 實施例7中,如圖30(b)所示,使用基材尺寸為12.5×150 mm之環/鉤1,獲得膜積層體樣品。環構件6及鉤構件9係貼附於第1、第2膜之寬度方向之大致中央。
(實施例5) 實施例5中,如上所述,使用基材尺寸為25×150 mm之環/鉤2,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實施例8) 實施例8中,使用基材尺寸為12.5×150 mm之環/鉤2,獲得膜積層體樣品。環構件6及鉤構件9係貼附於第1、第2膜之寬度方向之大致中央。
(比較例1) 比較例1中,如上所述,將第1膜31與第2膜32整面藉由相同尺寸之黏著膜30貼合並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
(比較例2) 比較例1中,將第1膜31與第2膜32藉由寬度尺寸為第1、第2膜之一半之寬度12.5 mm之黏著膜貼合並積層,獲得膜積層體樣品。黏著膜係貼附於第1、第2膜31、32之寬度方向之大致中央。
[表2]
   實施例1 實施例7 實施例5 實施例8 比較例1 比較例2
第1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第2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積層手段 環/鉤1 環/鉤1 環/鉤2 環/鉤2 黏著劑 黏著劑
積層手段之寬度 25 mm 12.5 mm 25 mm 12.5 mm 25 mm 12.5 mm
剝離強度 [N/25 mm] 平均值 0.71 0.45 3.09 1.64 0.61 0.26
最大值 2.12 1.05 9.01 5.08 0.69 0.32
最小值 0.23 0.04 0.64 0.03 0.58 0.17
偏差σ 0.37 0.2 1.75 1.1 0.04 0.03
剝離容易性
如表2所示,無論積層手段為何種手段,藉由使寬度減半,剝離強度均降低約40~60%。即,可知藉由調整積層手段之寬度,從而可控制剝離強度,能夠設定最適合於用途之剝離強度。
[第3實施例] 第3實施例中,改變膜狀構件之積層手段及積層手段之固定接著位置而製作膜積層體樣品,將其暴露於滅菌氣體中,對滅菌效果進行檢驗。滅菌氣體係使用環氧乙烷氣體(Ethylene Oxide Gas,EOG)。膜狀構件係使用100×120 mm之矩形膜。將與EOG進行反應時會浮現出「已滅菌」之文字之貼紙(日油技研工業公司製造之滅菌標籤EO-L)貼附於膜狀構件之中央。
滅菌處理條件係如下所述。 溫度:50℃ 濕度:50%RH 暴露時間:8小時 腔室內壓力:100 kPa、減壓壓力:-85 kPa 沖洗:5次
其結果為,將浮現出「已滅菌」之文字之情形評價為○(有滅菌效果),將未浮現出「已滅菌」之文字之情形評價為×(無滅菌效果)。
(實施例9) 實施例9中,藉由環構件6及具有蘑菇形狀之鉤5之鉤構件9(環/鉤1)將由厚度188 μm之PET所構成之第1膜31、及由厚度188 μm之PET所構成之第2膜32積層,從而獲得膜積層體樣品。如圖31所示,實施例9中,將環/鉤1設置於第1、第2膜之長邊方向之兩端。
(實施例10) 實施例10中,如圖32所示,將環/鉤1以包圍第1、第2膜之側緣部全周之方式設置,除此以外,與實施例9相同。
(實施例11) 實施例11中,使用環/鉤2作為積層手段,除此以外,與實施例9相同。
(比較例3) 比較例3中,使用黏著膜30作為積層手段,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0相同。
[表3]
   實施例9 實施例10 實施例11 比較例3
第1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第2膜(基材・厚度[μm])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PET188+蛾眼
積層手段 環/鉤1 環/鉤1 環/鉤2 黏著劑
固定接著方法 兩端保持 四角保持 兩端保持 四角保持
滅菌 ×
如表3所示,以包圍第1、第2膜之長邊方向之全部4條邊之方式設置有環/鉤1之實施例10中,設置於中央之貼紙上亦浮現出「已滅菌」之文字,確認到滅菌效果(圖33)。藉此,可知環/鉤1具有透氣性,能夠對膜狀構件中央部之空隙部分施以滅菌處理,以及環/鉤1本身亦被施以滅菌處理。另一方面,以包圍第1、第2膜之長邊方向之全部4條邊之方式設置有黏著劑之比較例3中,設置於中央之貼紙上未浮現出「已滅菌」之文字,可確認無法滅菌(圖34)。因此,當第1膜與第2膜被剝離後,露出未被施以滅菌處理之部位。
於第1、第2膜之長邊方向之兩端設置有環/鉤1之實施例9及於第1、第2膜之長邊方向之兩端設置有環/鉤2之實施例11中,確認到滅菌效果。
1:膜積層體 2、2a、2b、2c:膜狀構件 4:基材 5:環 6:環構件 7:基材 8:鉤 9:鉤構件 10:固定接著材料 11:基體 12:構造體 13:基底層 20:突片 21:護具 22:開口部 23:接著層 25:膜積層體 26:凹構件 26a、27a:蓋體 26b、27b:基座 27:凸構件 30:黏著劑 30a、30b:拉鏈之片 31:第1膜 32:第2膜 34:鉤構件 35:黏著劑 36:轉印材料 37:能量線源 41:輥母盤 42:構造體 50、55:基板 51、56:突起部 52:插通孔 53:嵌合凹部 57:嵌合凸部
[圖1]係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分解斜視圖; [圖2]係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剖面圖; [圖3]係表示環構件之剖面圖; [圖4]係表示鉤構件之剖面圖; [圖5]係示意性地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呈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之左右側緣部之構成的圖; [圖6]係示意性地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呈虛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之左右側緣部之構成的圖; [圖7]係示意性地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呈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之上下側緣部之構成的圖; [圖8]係示意性地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呈虛線狀固定接著於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之上下側緣部之構成的圖; [圖9]係示意性地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以包圍大致矩形之膜狀構件之側緣部全周之方式固定接著之構成的圖; [圖10]係示意性地表示使最上層之膜狀構件與中間層之膜狀構件積層之環構件及鉤構件之寬度窄於使中間層之膜狀構件與下層之膜狀構件積層之環構件及鉤構件之寬度而相對地減小剝離力之構成的剖面圖; [圖11]係構成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膜狀構件之剖面圖; [圖12]係構成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另一膜狀構件之剖面圖; [圖13]係構成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另一膜狀構件之斜視圖; [圖14]係形成有由蛾眼構造體所構成之抗反射層之圖案的轉印用輥母盤之斜視圖; [圖15]係表示形成由蛾眼構造體所構成之抗反射層之步驟之剖面圖,(A)表示使基材之塗佈有轉印材料之面密接於輥母盤之狀態,(B)表示於單面轉印有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C)表示將轉印材料塗佈於在單面轉印有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之另一面,並使其密接於輥母盤之狀態,(D)表示於兩面轉印有蛾眼構造體之膜狀構件; [圖16]係表示作為護具之一例而例示之醫療用防護服之外觀斜視圖; [圖17]係表示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一例的剖面圖,(A)表示安裝前之狀態,(B)表示安裝後之狀態; [圖18]係表示使用環構件及鉤構件代替藉由接著層之接著來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19]係表示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另一例之剖面圖; [圖20]係表示使用環構件及鉤構件代替藉由接著層之接著來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另一例的剖面圖; [圖21]係表示形成膜積層體並且將其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一例的剖面圖,(A)表示將最下層之膜狀構件連接於護具之開口部之狀態,(B)表示將中間層之膜狀構件積層後之狀態,(C)表示將最上層之膜狀構件積層後之狀態; [圖22]係表示應用了本技術之膜積層體之另一構成例之剖面圖,(A)表示膜狀構件積層前之狀態,(B)表示膜狀構件積層後之狀態; [圖23]係表示將圖22所示之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之剖面圖,(A)表示安裝膜積層體前之狀態,(B)表示安裝膜積層體後之狀態; [圖24]係表示作為第1、第2卡合構件之構成例之子母扣之一例的剖面圖; [圖25]係表示凹構件及凸構件之另一構成例之圖,(A)係凹構件及凸構件之分解斜視圖,(B)係表示將基板之突起部插通至膜狀構件之孔中之步驟之斜視圖,(C)係表示使凹構件之蓋體嵌合於突起部之步驟之斜視圖,(D)係表示使凸構件之蓋體嵌合於突起部之步驟之斜視圖; [圖26]係表示使用圖25所示之凹構件及凸構件將膜狀構件積層而成之膜積層體之圖,(A)係表示使固定接著有凹構件之膜狀構件與固定接著有凸構件之膜狀構件積層之步驟之側視圖,(B)係表示由2層膜狀構件所構成之膜積層體之側視圖,(C)係表示由3層膜狀構件所構成之膜積層體之側視圖; [圖27]係表示作為第1、第2卡合構件之構成例之拉鏈之一例之俯視圖; [圖28]係用以對第1實施例之膜積層體樣品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29]係表示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斜視圖; [圖30]係用以對第1實施例之膜積層體樣品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圖,(a)表示使用與膜狀構件相同尺寸之環構件及鉤構件之例,(b)表示使用基材尺寸減半之環構件及鉤構件之例; [圖31]係用以對將環構件及鉤構件設置於膜狀構件之長邊方向之兩端的膜積層體樣品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32]係用以對將環構件及鉤構件以包圍膜狀構件之全部4條邊之方式設置之膜積層體樣品之構成進行說明之圖; [圖33]係表示將環構件及鉤構件以包圍膜狀構件之全部4條邊之方式設置之膜積層體樣品之滅菌試驗之結果的照片; [圖34]係表示將黏著劑以包圍膜狀構件之全部4條邊之方式設置之膜積層體樣品之滅菌試驗之結果的照片; [圖35]係表示藉由設置於膜狀構件之端部之黏著層將複數個膜狀構件積層而成之積層體之剖面圖; [圖36]係表示藉由設置於膜狀構件之整面之黏著層將複數個膜狀構件積層而成之積層體之剖面圖。
1:膜積層體
2:膜狀構件
6:環構件
9:鉤構件
20:突片(tab)

Claims (15)

  1. 一種膜積層體,其具有: 複數個膜狀構件,其等以自由剝離之方式積層; 第1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一者;及第2卡合構件,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另一者; 藉由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從而使一對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 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之卡合部具有透氣性。
  2. 如請求項1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第1卡合構件係於基材之一面豎立設置有複數個環之環構件, 上述第2卡合構件係於基材之一面豎立設置有以自由裝卸之方式卡合於上述環之複數個鉤之鉤構件, 藉由上述環構件與上述鉤構件卡合,從而使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
  3. 如請求項2之膜積層體,其中,使相對上層之上述膜狀構件彼此積層之上述環構件及上述鉤構件之剝離力低於使相對下層之上述膜狀構件彼此積層之上述環構件及上述鉤構件之剝離力。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之卡合力低於該第1卡合構件與上述膜狀構件之固定接著力,且低於該第2卡合構件與上述膜狀構件之固定接著力。
  5. 如請求項1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第1卡合構件係凹構件, 上述第2卡合構件係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嵌合於上述凹構件之凸構件, 藉由上述凹構件與上述凸構件嵌合,從而使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
  6. 如請求項5之膜積層體,其中,使上層之上述膜狀構件彼此積層之上述凹構件及上述凸構件之剝離力相對地低於使下層之上述膜狀構件彼此積層之上述凹構件及上述凸構件之剝離力。
  7.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分別設置於上述膜狀構件之外緣部。
  8.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第1卡合構件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分別以包圍上述膜狀構件之外緣部之方式設置。
  9.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其中,各上述膜狀構件及上述第1卡合構件以及上述第2卡合構件之露出至外部之面被施以滅菌處理。
  10. 如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其中,上述膜狀構件於具有可撓性之透明基材之至少一面以可見光之波長以下之間距設置有複數個構造體。
  11. 一種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驟:  形成膜狀構件之步驟; 形成以自由裝脫之方式卡合之第1卡合構件及第2卡合構件之步驟; 將上述第1卡合構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一上述膜狀構件之與另一膜狀構件對向之位置,將上述第2卡合構件固定接著於一對上述膜狀構件中之另一上述膜狀構件之與上述一膜狀構件對向之位置之步驟;及 使上述第1卡合構件與上述第2卡合構件卡止,從而將一對上述膜狀構件隔開空隙地積層之步驟。
  12. 如請求項11之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驟:在使複數個上述膜狀構件積層之狀態下,進行滅菌處理。
  13. 一種護具,其係在相當於使用者之面部或眼睛之周圍之部位安裝有膜積層體者,且 上述膜積層體係上述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
  14. 如請求項13之護具,其中,上述護具係防護服、防護面罩、眼罩、頭盔中之任一種。
  15. 一種護具之製造方法,其係在相當於使用者之面部或眼睛之周圍之部位安裝有膜積層體之護具之製造方法,且具有如下步驟: 形成膜積層體之步驟;及 將膜積層體安裝於護具之步驟; 上述膜積層體係上述請求項1至3、5、6中任一項之膜積層體。
TW112118335A 2022-05-19 2023-05-17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TW2024047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2367 2022-05-19
JP2022082367A JP2023170535A (ja) 2022-05-19 2022-05-19 フィルム積層体、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保護具、保護具の製造方法
WOPCT/JP2023/017965 2023-05-12
PCT/JP2023/017965 WO2023223976A1 (ja) 2022-05-19 2023-05-12 フィルム積層体、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保護具、保護具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4796A true TW202404796A (zh) 2024-02-01

Family

ID=8883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8335A TW202404796A (zh) 2022-05-19 2023-05-17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70535A (zh)
TW (1) TW202404796A (zh)
WO (1) WO202322397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6601A (en) * 1986-08-05 1988-01-05 Scott Usa Limited Partnership, A Washington Limited Partnership Tear-off le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goggles
US5671483A (en) * 1995-06-06 1997-09-30 Ontario Limited Removable subsidiary helmet face shield lens
US7540039B2 (en) * 2003-06-19 2009-06-02 Reaux Brian K Face and eye covering device
TWI467214B (zh) * 2009-09-02 2015-01-01 Dexerials Corp A conductive optical element, a touch panel, an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a display device, a solar cell, and a conductive optical element
JP6655239B2 (ja) * 2013-08-09 2020-02-2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保護具
US9415561B2 (en) * 2013-12-30 2016-08-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ost-formed successively peelable coextruded polymer film
US20200178622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O&M Halyard, Inc. Mechanically Bonded Visor System for Surgical Hood
US11307329B1 (en) * 2021-07-27 2022-04-19 Racing Optics, Inc. Low reflectance removable lens st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70535A (ja) 2023-12-01
WO2023223976A1 (ja)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1959B2 (en) Low reflectance optical web
EP3165358B1 (en) Transparent film for face protective shield
US11307329B1 (en) Low reflectance removable lens stack
JP6469965B2 (ja) 眼鏡用保護具
JP6493900B2 (ja) 透明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保護具
JP7275199B2 (ja) 眼鏡装着者用保護具
TW202404796A (zh)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JP2019123246A (ja) 透明積層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保護具
TW202402518A (zh) 膜積層體、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護具、護具之製造方法
US20230132244A1 (en) Face shield and mask-equipped face shield
CA3140167A1 (en) Medical dressings with stiffening systems
JP2022040921A (ja) 顔面保護具、顔面保護具用積層体、及び顔面保護具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