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0763A -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 Google Patents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0763A
TW202400763A TW112106645A TW112106645A TW202400763A TW 202400763 A TW202400763 A TW 202400763A TW 112106645 A TW112106645 A TW 112106645A TW 112106645 A TW112106645 A TW 112106645A TW 202400763 A TW202400763 A TW 20240076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stream
section
tower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6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洛克 薩克塞納
阿什庫馬爾 沙阿
希曼舒 米斯拉
普拉薩納 拉曼尼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素路彩管理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素路彩管理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素路彩管理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0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76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Distill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14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 B01D3/141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where at least one distillation column contains at least one dividing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00Distillation or related exchange processes in which liquids are contacted with gaseous media, e.g. stripping
    • B01D3/14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 B01D3/143Fractional distillation or use of a fractionation or rectification column by two or more of a fractionation, separation or rectific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7/00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7/04Purification; Separ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5/00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using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 C10G45/58Refining of hydrocarbon oils using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to change the structural skeleton of some of the hydrocarbon content without cracking the other hydrocarbons present, e.g. lowering pour point; Selective hydrocracking of normal paraff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種製造正己烷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a) 在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異構化單元中製造同分異構物流且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 b) 將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該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隔牆式(dividing-wall)蒸餾塔並蒸餾, c) 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四種個別流,即輕同分異構物流、重同分異構物流、經純化的正己烷流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isomerate process recycle stream),及 d) 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該異構化單元的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中的至少一者。

Description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從烴進料,比如從同分異構物流,比如從穩定的C5至C6同分異構物流以高效能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之同分異構物的方法及設備。
高純度正己烷係具非常狹窄之沸程的輕餾出液產物。高純度正己烷係在植物油萃取法、聚合物加工法中及在藥品與製藥產業中用作為溶劑。特殊沸點(「SBP」)產物,通常由具有在5與10個之間的碳原子且具有在55與155℃之間的蒸餾範圍之烴組成,也是在塗料工業中使用的輕餾出液。 傳統上,藉由溶劑萃取法藉由進行用溶劑萃取具有例如140℃的初沸點的石油腦餾分而製造正己烷與SBP產物。將溶劑與石油腦饋送至萃取塔,其中溶劑從石油腦選擇性地萃取芳烴,因此製造具有低芳烴含量之烴流(稱為萃餘物)。將來自萃取塔的萃餘物饋送至萃餘物清洗塔,其中用水清洗該萃餘物以從該萃餘物移除微量溶劑。然後在硫醇移除單元中處理所獲得之經去芳香化的石油腦以移除硫化合物,藉以製造滿足硫規格之經去芳香化的石油腦流。然後在一系列三個分離塔中將經去芳香化之石油腦流分餾,以分別製造所欲之己烷與SBP餾分(fractions)或餾分(cuts)。即使這樣的溶劑萃取法製造正己烷,其品質還是差。例如,藉由溶劑萃取法製造之正己烷的苯含量與硫含量可係相當地高,其中苯含量及硫含量分別地是至多約500重量ppm及約5重量ppm。 另一個已知方法使用烴流之異構化。更具體地說,在一系列異構化反應器中處理烴進料流(比如石油腦),其中將在烴進料流中所包含的芳烴飽和及將在烴進料流中所包含的正烷烴轉化為異烷烴。在產物分離器中分離反應器流出物中之氣體與液體,其中將在產物分離器中所獲得之液體導入穩定蒸餾塔以藉由從液體移除氣體與液化石油氣(LPG)而穩定化。然後在去異己烷(de-iso-hexanizer, DIH)蒸餾塔中分離經穩定化的同分異構物,以製造作為塔頂餾分之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及作為塔側流的流,其被再循環至異構化反應器中之一者。該異構化法只製造作為所欲產物的重同分異構物流與輕同分異構物流。然而,代替操作如上述之DIH蒸餾塔,人們亦知,藉由使用三個蒸餾塔串聯組從如上述所製造之經穩定化的同分異構物製造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在第一蒸餾塔(操作如同DIH蒸餾塔)中,獲得作為塔頂餾分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而將塔底餾分饋送至第二蒸餾塔。將第二蒸餾塔的塔頂餾分再循環至異構化反應器中之一者,而將第二蒸餾塔的塔底餾分饋送至第三蒸餾塔,其中獲得作為塔頂餾分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及獲得作為塔底餾分之重同分異構物流。然而,該方法具有非常高耗能且對於複數個所需蒸餾塔具有需要高投資成本之缺點。 國際專利申請案WO2020/229892 A1揭露從C5至C6異構化單元製造作為副產物的正己烷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i) 在C5至C6異構單元中製造穩定的同分異構物進料;ii) 將該穩定的同分異構物進料饋送至隔牆式(dividing wall)塔之第一側,該隔牆式塔包含隔牆(dividing wall),其將該隔牆式塔至少部分地分成第一側與第二側,其中該第一側與第二側中的一側被配置以操作為去異己烷塔及該第一側與第二側中的另一側被配置以操作為己烷塔以製造a) 正己烷流、b) 輕同分異構物流與c) 重同分異構物流;iii) 將正己烷與氫饋送至連接隔牆式塔之苯氫化單元的混合器以形成己烷-氫混合物;iv) 預熱己烷-氫混合物;v) 將經預熱之己烷-氫混合物饋送至苯氫化單元的精製反應器,其中該精製反應器氫化了至少一部分的在所製造之己烷中所包括的苯;及vi) 將來自該精製反應器之輸出流饋送至汽提塔以將輕烴與己烷分離,其中汽提塔設置在該己烷精製反應器的下游。然而,該方法具有最終同分異構物(其為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之總和)具有至多84之相當低的辛烷值之缺點。
有鑒於此,本發明之基本目的係提供以高產率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多於85且較佳為至少87之相當高的辛烷值之同分異構物的方法及設備,其中該方法係高效能的且需要相當低的設備投資成本。 根據本發明,此目的係藉由提供製造正己烷之方法來滿足,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 在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異構化單元中製造同分異構物流(且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 b) 將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該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隔牆式(dividing-wall)蒸餾塔並蒸餾, c) 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四種個別流,即輕同分異構物流、重同分異構物流、經純化的正己烷流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isomerate process recycle stream),及 d) 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該異構化單元的異構化反應器中的至少一者。 本解決方案係根據下列令人驚奇的發現:藉由使用被饋送在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之異構化單元中所製造的同分異構物流(且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之隔牆式蒸餾塔,及藉由操作該隔牆式蒸餾塔使得移除四種個別烴流,即輕同分異構物流、重同分異構物流、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其中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該異構化單元的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中之至少一者,不僅以只需要相當小的設備投資成本之高效能方式製造高產率的純正己烷,而且所製造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及所製造之重同分異構物流還具有相當高的辛烷值。更具體地說,總同分異構物流(即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之總和)具有87至89的辛烷值(RON)。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在相同分離效率下需要比上述使用三個蒸餾塔串聯組從在異構化單元中從石油腦製造的(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製造正己烷流、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之方法少了至多45%的能量及更少的設備。隔牆式塔之使用藉由使分離能在同一蒸餾塔中進行,藉由避免最重組分與中間沸點組分的逆混合而顯著地改善此方法之可行性。由於蒸餾塔的分離,適當板數(tray)或理論板數(theoretical stage)分別可用於蒸餾塔之隔牆的每一面上,以促進組分之有效率的分離。因此,隔牆式蒸餾塔相當有益於作為來自異構化法之副產物的高純度己烷製造。除了輕同分異構物流、重同分異構物流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之外,還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及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異構化單元之異構化反應器中的至少一者,即低辛烷組分(比如2-甲基戊烷與3-甲基戊烷)之再循環可以顯著地增加所製造的輕與重同分異構物流之辛烷值。 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可為在C4至C7異構化單元中、在C5至C7異構化單元中、在C4至C6異構化單元中或在C5至C6異構化單元中所獲得之不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然而,在本專利申請案中特佳為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係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較佳地,在C4至C7異構化單元中、在C5至C7異構化單元中、在C4至C6異構化單元中或在C5至C6異構化單元中獲得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根據本發明,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是指已從同分異構物幾乎完全地移除較輕沸程化合物,比如特別是C4與更輕烴[即C4以下]。因此,來自穩定塔之塔底流係經穩定化的同分異構物。 較佳地,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80重量%的C4至C7烴、更佳為至少90重量%的C4至C7烴且最佳為至少95重量%的C4至C7烴。較佳為至少50重量%、更佳為至少6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70重量%的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除了支鏈烷之外,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中還可包含正烷(比如正戊烷與/或正己烷),較佳為5至30重量%的量且更佳為10至20重量%的量。此外,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還可包含環烷(cycloalkanes)或環烷(naphthenes),分別較佳為1至20重量%的量且更佳為5至15重量%的量。而且,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中還可包含微量C6芳烴(苯),較佳為至多100重量ppm的量且更佳為至多50重量ppm的量。C3-烴與C7+烴之總量較佳為少於20重量%、更佳為少於10重量%且最佳為少於5重量%。 或者,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80重量%的C5至C6烴、更佳為至少90重量%的C5至C6烴且最佳為至少95重量%的C5至C6烴。而且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至少50重量%、更佳為至少6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70重量%的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除了支鏈烷之外,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中還可包含正烷(比如正戊烷與/或正己烷),較佳為5至30重量%的量且更佳為10至20重量%的量。此外,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還可包含環烷(cycloalkanes)或環烷(naphthenes),分別較佳為1至20重量%的量且更佳為5至15重量%的量。而且,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流中還可包含芳烴,較佳為至多100重量ppm的量且更佳為至多50重量ppm的量。C4-[即C4以下]烴與C6+烴之總量較佳為少於20重量%、更佳為少於10重量%且最佳為少於5重量%。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至少30重量%的正己烷含量。更佳地,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至少35重量%、還更佳為35至45重量%、又更佳為至少40重量%且最佳為40至45重量%的正己烷含量。除了正己烷之外,在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中還可包含其他C6烴化合物,比如C6異烷與C6環烷。例如,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包含20至50重量%的C6異烷與5至30重量%的C6環烷。 在本發明之構想的另一發展中,建議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 3重量ppm的苯含量及< 0.5重量ppm的硫含量。 在本發明之構想的另一發展中,建議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按照ASTM D86試驗方法的至少63℃之初沸點(IBP)且在64至70℃之間餾出95體積%。 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係主要由C6-[即C6以下]烴組成且較佳包含至少80重量%且更佳為至少90重量%的C6-[即C6以下]烴。此外,其較佳包含至少80重量%的支鏈C5至C6烴,其中較佳為至少70重量%、更佳為至少8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90重量%的輕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進一步較佳為輕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30重量%、更佳為至少4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50重量%的雙支鏈C6烷,比如2,2-二甲基丁烷與/或2,3-二甲基丁烷。例如,輕同分異構物流包含20至60重量%的C5烴與40至80重量%的C6烴。更具體地說,輕同分異構物流可包含20至40重量%的C5-異烷、40至80重量%的C6異烷(較佳為40至60重量%的雙支鏈C6烷與至多20重量%的單支鏈C6烷)與至多20重量%的C6正烷。特佳為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具有87至89的辛烷值。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80重量%的C6+烴且較佳為至少40重量%、更佳為至少5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60重量%的C7+烴。此外,其較佳包含10至60重量%、更佳為20至50重量%且最佳為20至40重量%的C6‑異烷。較佳地,至少40重量%、更佳為至少5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60重量%的重同分異構物流係環烷。例如,重同分異構物流包含20至40重量%的C6環烷、20至40重量%的C7正烷與30至50重量%的C7環烷。特佳為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具有82至87的辛烷值。 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可合併為總同分異構物流。獨立地,從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是否合併為總同分異構物流來看,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與重同分異構物流的總和較佳具有87至89的辛烷值。在本發明中辛烷值是指RON (「研究法辛烷值」)(ASTM D 2699)。 在本發明之構想的另一發展中,建議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50重量%、較佳為至少60重量%、更佳為至少70重量%、還更佳為至少8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90重量%的雙支鏈C6烷,比如2,2-二甲基丁烷與2,3-二甲基丁烷。 在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中可包含單與雙支鏈C6烷(比如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2,2-二甲基丁烷與2,3-二甲基丁烷),其係至多100重量%的量,比如20至75重量%、25至60重量%或30至50重量%的量。較佳地,基於100重量%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包含至多90重量%的單支鏈C 6-烷(比如2-甲基戊烷與3-甲基戊烷)、至多30重量%之雙支鏈C 6-烷(比如2,2-二甲基丁烷與2,3-二甲基丁烷)、至多30重量%的正己烷、至多10重量%之芳烴與C 7+-石蠟及至多10重量%的正戊烷與C 5-環烷。更佳地,基於100重量%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包含30至90重量%的單支鏈C 6-烷(比如2-甲基戊烷與3-甲基戊烷)、至多30重量%之雙支鏈C 6-烷(比如2,2-二甲基丁烷與2,3-二甲基丁烷)、至多30重量%的正己烷、至多10重量%之芳烴與C 7+-石蠟及至多10重量%的正戊烷與C 5-環烷。進一步較佳為,基於100重量%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包含少於10重量%、更佳為少於5重量%、還更佳為少於1重量%且最佳為沒有氫、支鏈C 5-烴與C 4--烴,比如乙烷、C 3-烷與C 4-烷。 本發明不特別限於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的類型。因此,隔牆式蒸餾塔可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隔牆式蒸餾塔或下隔牆式蒸餾塔。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係上隔牆式塔。 在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一變體中,當上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20至80%且較佳為20至70%時,獲得好結果。因此,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及在隔牆下方之下段。根據本發明,基本上垂直向下再一次指在隔牆與上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較佳地,經由壓力控制器而獨立地控制並保持兩個上段各者的塔頂錶壓。 在本發明之構想的另一發展中,建議操作上隔牆式蒸餾塔使得其具有容納70至160個理論板數的高度。較佳地,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包含20至5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包含20至50個理論板數及下段包含30至60個理論板數。 較佳地,在步驟b)中將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一上段移除、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二上段移除、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下段移除及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一上段移除。 此外,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實現下列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至少兩者且最佳為全部: 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其中回流比係3至10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其中回流比係6至15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底部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上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比率,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重同分異構物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 此外,將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中的溫度串聯在隔牆的每一面上之回流流量控制迴路以能控制產物品質。此控制原則防止較重組分去塔頂。這能控制與終沸點/環己烷有關的正己烷產物品質並使單支鏈C6範圍異石蠟滑移至輕同分異構物最小化。藉由將再沸器之蒸汽流量串聯塔底溫度而控制隔牆式蒸餾塔之再沸。藉由串聯下段中的液位控制迴路而控制來自上隔牆式蒸餾塔之重同分異構物產物流率。 在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二變體中,其中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塔係上隔牆式塔,該上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5至60%且較佳為10至50%,其中上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隔牆下方的下分隔壁。分隔壁較佳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其中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分隔壁之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其中分隔壁之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第二邊與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基本上垂直向下再一次指在隔牆與上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其中基本上水平是指在隔牆與上隔牆式蒸餾塔的截面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因此,此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二變體之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在延伸到分隔壁之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下邊之分隔壁的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作為另外的精餾段)及在上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因此,分隔壁不讓下行液體通過分隔壁進入經分隔段,也不讓上行蒸汽通過分隔壁離開經分隔段。較佳地,經由壓力控制器而獨立地控制並保持兩個上段各者的塔頂錶壓及經分隔段之錶壓。 在此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二變體中,當操作上隔牆式蒸餾塔使得其具有容納80至205個理論板數的高度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包含20至5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包含20至5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經分隔段包含10至25個理論板數,及下段包含30至80個理論板數。 較佳地,在步驟b)中將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一上段移除、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移除、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移除及將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經分隔段移除。 此外,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實現下列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至少兩者且最佳為全部: 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其中回流比係3至10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其中回流比係2至6,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上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比率,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重同分異構物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v)  在側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再循環至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經分隔段,其中回流比係0.5至4,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 此外,將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中的溫度串聯回流流量控制迴路以能控制產物品質。此控制原則防止較重組分去塔頂。同樣,將下經分隔段中的溫度/溫差串聯來自此經分隔段之回收器的回流流量。這能控制與終沸點與環己烷有關的正己烷產物品質。藉由將再沸器之蒸汽流量串聯塔底溫度而控制隔牆式蒸餾塔之再沸。藉由串聯下段中的液位控制迴路而控制來自上隔牆式蒸餾塔之重同分異構物產物流率。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係下隔牆式塔,其中較佳為該下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下隔牆式塔的下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上延伸該下隔牆式塔之高度的10至60%且較佳為20至50%。因此,下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下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下段及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其中基本上垂直向上是指在隔牆與下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 當操作下隔牆式蒸餾塔使得其具有容納70至180個理論板數的高度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其中較佳為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下段包含20至60個理論板數,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下段包含20至60個理論板數及上段包含30至60個理論板數。 較佳地,在步驟b)中將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下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下隔牆式蒸餾塔的上段移除,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一下段移除,將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二下段移除及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下隔牆式蒸餾塔的第二下段移除。 此外,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實現下列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至少兩者且最佳為全部: 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下隔牆式蒸餾塔的頂部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下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其中回流比係3至12且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下隔牆式蒸餾塔第一下段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下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回流比,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重同分異構物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下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下隔牆式蒸餾塔第二下段移除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再循環至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下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回流比,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經純化的正己烷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下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 此外,將在下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的每一側上的溫度分別串聯在每一側上的再沸器之蒸汽流量以能控制產物品質。此控制原則防止較重組分從下隔牆式塔之第一與第二下段去塔頂及保持產物品質。這能控制與終沸點與環己烷有關的正己烷產物品質。藉由串聯在下段中的下隔牆之每一面上的液位控制迴路而控制來自下隔牆式蒸餾塔之重同分異構物與正己烷產物流率。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係中隔牆式塔。 在本發明之第三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一變體中,當中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來看,從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20至50%的點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到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70至90%的點時,獲得好結果。因此,中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在隔牆下方之下段、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中段及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中段。基本上垂直向下再一次指在隔牆與中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 此外,較佳為隔牆延伸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高度的20至80%、較佳為30至70%且更佳為30至60%,其中該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高度係在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的直線距離。 當操作中隔牆式蒸餾塔使得其具有容納60至180個理論板數的高度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包含10至3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中段包含20至6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包含20至60個理論板數,及下段包含10至30個理論板數。 較佳地,在步驟b)中將(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中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的上段移除,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及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的下段移除。較佳地,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在將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的點之下方的點移除。當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在將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的點下方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高度的20至50%的點移除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 此外,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實現下列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至少兩者且最佳為全部: 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上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其中回流比係3至12且其中較佳為上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中隔牆式蒸餾塔底部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中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回流比,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重同分異構物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 此外,將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中的溫度串聯回流流量控制迴路以能控制產物品質。此控制原則防止較重組分去塔頂。這能控制與終沸點與環己烷有關的正己烷產物品質。藉由將再沸器之蒸汽流量串聯塔底溫度而控制中隔牆式蒸餾塔之再沸。藉由串聯下段中的液位控制迴路而控制來自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重同分異構物產物流率。 在本發明之第三特佳實施方式的第二變體中,其中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隔牆式塔係中隔牆式塔,該中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來看,從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40至60%的點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到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70至90%的點,其中該中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中隔牆下方的分隔壁。分隔壁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其中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分隔壁之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其中分隔壁之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第二邊與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再一次,基本上垂直向下是指在隔牆與中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其中基本上水平是指在隔牆與中隔牆式蒸餾塔的截面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因此,中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中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中段、在延伸到分隔壁之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下邊之分隔壁的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作為另外的精餾段)及在中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因此,分隔壁不讓下行液體通過分隔壁進入經分隔段,也不讓上行蒸汽通過分隔壁離開經分隔段。 當操作中隔牆式蒸餾塔使得其具有容納58至165個理論板數的高度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包含8至30個理論板數,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中段包含15至40個理論板數,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包含15至40個理論板數,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經分隔段包含10至25個理論板數,及下段包含10至30個理論板數。 較佳地,在步驟b)中將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中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的上段移除,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下經分隔段移除,及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的下段移除。較佳地,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下經分隔段,在將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的點之下方的點移除。當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在將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中段移除的點下方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高度的20至50%的點移除時,特別地獲得好結果。 此外,在此實施方式中較佳為實現下列的至少一者,較佳為至少兩者且最佳為全部: i)    在塔頂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輕同分異構物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輕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其中回流比係3至10且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   在側冷凝器中(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至少部分地冷凝,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冷凝之經純化的正己烷流再循環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經分隔段,其中回流比係0.5至3且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及/或 iii)  在塔底再沸器中將在步驟c)中從中隔牆式蒸餾塔移除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沸,其中將一部分的經再沸之重同分異構物流再循環至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其中進行足夠的再沸以在中隔牆式塔中建立所需之汽-液相負荷分布與所需之回流比,同時在上隔牆式塔底部的液位控制下抽出重同分異構物產物,且其中較佳為中隔牆式蒸餾塔中的錶壓係0.05至0.3 MPa。 此外,將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中的溫度串聯回流流量控制迴路以能控制產物品質。此控制原則防止較重組分去塔頂。同樣,將下經分隔段中的溫度/溫差串聯來自此經分隔段之回收器的回流流量。這能控制與終沸點與環己烷有關的正己烷產物品質。藉由將再沸器之蒸汽流量串聯塔底溫度而控制中隔牆式蒸餾塔之再沸。藉由串聯下段中的液位控制迴路而控制來自中隔牆式蒸餾塔之重同分異構物產物流率。 較佳地,在步驟a)中在包含一或二個異構化反應器之異構化單元中製造(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在二個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較佳為將二個異構化反應器串聯連接,即較佳為將上游異構化反應器之出口與第二下游異構化反應器的入口連接。異構化反應器包含異構化反應(即用於將正烷異構化為異烷)必須的觸媒。這樣的觸媒之適合的例子係沸石基(Pt-沸石)觸媒、氯化氧化鋁基(Pt-Al 2O 3-Cl)觸媒及混合氧化物基(Pt-MO 2SO 4、Pt-ZrO 2M XO YSO 4)觸媒。異構化反應器較佳為在110至260℃的溫度下(取決於觸媒類型與老化)與在2.5至4.0 MPa的錶壓下操作。較佳連同氫饋送至異構化反應器或(在二個後續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饋送至第一上游異構化反應器之進料可為石油腦。然而,在將進料或石油腦饋送至異構化反應器之前可加工進料或石油腦。例如,可先使石油腦在第一蒸餾塔中進行第一蒸餾步驟以移除作為塔頂餾分的輕石油腦,而獲得作為塔底餾分之重石油腦,其被饋送至第二蒸餾塔。在第二蒸餾塔中蒸餾重石油腦以獲得作為塔頂餾分的富異戊烷餾分與作為塔底餾分的富C5至C6烴餾分,其被饋送至異構化反應器或(在二個後續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饋送至第一上游異構化反應器。 較佳為將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之出口或(在二個後續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第二下游異構化反應器的出口與蒸餾塔的入口連接,該蒸餾塔較佳為非隔牆式蒸餾塔。在蒸餾塔中,從在異構化反應器中所獲得之作為塔頂餾分的同分異構物流至少基本上完全地移除剩餘輕烴(即C4-[即C4以下]烴),使得獲得作為此蒸餾塔之塔底餾分的(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在步驟b)中所饋送至隔牆式蒸餾塔之同分異構物流。 如上文所述,在步驟d)中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較佳為直接再循環)至異構化單元之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中的至少一者。在一個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較佳為直接再循環)至異構化反應器,或是分別從新鮮進料到此異構化反應器中,抑或是藉由預混合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與新鮮進料,其中將所獲得之混合物饋送至異構化反應器。在二個後續異構化反應器情況下,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較佳為直接再循環)至該二個異構化反應器的第一上游,或是分別從新鮮進料到此異構化反應器中,抑或是藉由預混合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與新鮮進料,其中將所獲得之混合物饋送至此異構化反應器。 可另外加工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例如,可使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分別在苯飽和反應器或精製反應器中進行苯飽和步驟。為此目的,可將在步驟c)中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連同氫饋送至用於製備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與氫的混合物之混合器,先可選地預熱所獲得之混合物後饋送至苯飽和反應器,其中將在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中的剩餘苯之至少一部分氫化。然後可另外加工所氫化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藉由使其在汽提塔中進行汽提步驟以分離輕烴(特別是C5-[即C5以下]烴,包括氫)與正己烷流。所獲得的經純化之正己烷流較佳為具有少於3重量ppm的苯含量及少於0.5重量ppm的硫含量。 在第二態樣中,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設備,其包含: i)    異構化單元,其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其中異構化單元包含用於烴進料流的入口與用於同分異構物流的出口且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包含入口與出口,及 ii)   隔牆式蒸餾塔,其包含一個入口與四個出口,其中隔牆式蒸餾塔之入口與異構化單元的用於同分異構物流(較佳為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連接,其中第一出口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輕同分異構物流、第二出口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重同分異構物流、第三出口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及第四出口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其中隔牆式蒸餾塔另外包含循環管線,其流體連接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第四出口及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 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的第三出口不再循環至異構化單元,且特別是不再循環至異構化單元的異構化反應器的任一者。 循環管線較佳為直接通往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 或者,循環管線可通往混合器,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入口管線也通往該混合器,該混合器用於混合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之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與新鮮進料流,其中混合器另外包含出口管線,其直接通往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特佳實施方式,隔牆式蒸餾塔係上隔牆式塔。 在此實施方式的第一變體中,上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20至80%且較佳為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20至70%。因此,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及在隔牆下方之下段。基本上垂直向下是指在隔牆與上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上隔牆式塔包含在第一上段之頂部的第一出口、在第二上段之頂部的第二出口、在第一上段之側部的第三出口及在下段之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入口通往上隔牆式塔之第一上段。 上隔牆式塔較佳包含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第一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一上段之循環管線,及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第二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二上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的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下段之循環管線。 在此實施方式的第二變體中,上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5至60%且較佳為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10至50%,其中該上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隔牆下方且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分隔壁,其中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分隔壁之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其中分隔壁之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第二邊和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因此,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在延伸到分隔壁之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下邊之分隔壁的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及在上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此變體的上隔牆式塔包含在第一上段之頂部的第一出口、在第二上段之頂部的第二出口、在經分隔段之側部的第三出口及在下段之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入口通往上隔牆式塔之第一上段。 此變體的上隔牆式塔較佳包含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第一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一上段之循環管線,及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第二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二上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經分隔段的側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該經分隔段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經分隔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的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下段之循環管線。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特佳實施方式,在步驟c)中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係下隔牆式塔,其中較佳為下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下隔牆式塔的下端垂直向上延伸該下隔牆式塔之高度的10至60%且較佳為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上20至50%,使得該下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下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下段及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再一次,基本上垂直向上是指在隔牆與下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下隔牆式塔包含在第一上段之頂部的第一出口、在第二中段之側部的第二出口、在第二中段之側部的第三出口及在下段之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入口通往上隔牆式塔之第一上段。 此實施方式之下隔牆式塔較佳包含在下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上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下段的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第一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一下段之循環管線,及在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下段的底部之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第二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第二下段之循環管線。 根據本發明之第三特佳實施方式,隔牆式蒸餾塔係中隔牆式塔。 在此實施方式之第一變體中,中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來看,從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20至50%的點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到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70至90%的點,使得該中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在隔牆下方之下段、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中段及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中段。中隔牆式塔包含在第一上段之頂部的第一出口、在第二中段之側部的第二出口、在第二中段之側部的第三出口及在下段之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入口通往上隔牆式塔之第一上段。 此變體的中隔牆式塔較佳包含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上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的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下段之循環管線。 在此實施方式之第二變體中,中隔牆式塔之隔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來看,從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40至60%的點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到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70至90%的點,其中該中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隔牆下方且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分隔壁。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其中分隔壁之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分隔壁之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第二邊與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使得中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隔牆上方之上段、在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中段、在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中段、在延伸到分隔壁之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下邊之分隔壁的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及在中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此變體的中隔牆式塔包含在第一上段之頂部的第一出口、在第二中段之側部的第二出口、在經分隔段之側部的第三出口及在下段之底部的第四出口,其中入口通往上隔牆式塔之第一上段。 此變體的中隔牆式塔較佳包含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的塔頂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該上段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上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經分隔段的側冷凝器(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該經分隔段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經分隔段之循環管線,及/或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的塔底再沸器(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該下段之底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該下段之循環管線。
圖1用圖說明用於藉由使用溶劑進行石油腦餾分萃取而製造己烷與SBP之傳統先前技術溶劑萃取程序流程圖10。將溶劑與石油腦饋送至萃取塔12,其中溶劑從石油腦選擇性地萃取芳烴,因此製造具有低芳烴含量的烴流(稱為萃餘物)。將來自萃取塔12之萃餘物饋送至萃餘物清洗塔14,其中用水清洗萃餘物以從萃餘物移除微量溶劑。然後在硫醇移除單元16中處理所獲得之經去芳香化的石油腦以移除硫化合物,藉以製造滿足硫規格之經去芳香化的石油腦流。然後在一系列三個分離塔18、20、22中將經去芳香化之石油腦流分餾,以製造所欲之己烷與SBP餾分。即使這樣的溶劑萃取法製造正己烷,其品質還是差。例如,藉由圖1的溶劑萃取法所製造之正己烷的苯含量與硫含量高,其中分別地苯含量是約至多500重量ppm及硫含量是約5重量ppm。 圖2用圖說明傳統先前技術異構化程序流程圖24。如圖2顯示,將進料25與來自循環氣壓縮機(RGC) 28的循環氣26在導入一系列反應器(例如反應器一32與反應器二34)之前,在反應器進料流出物交換器30中預熱至所欲溫度,在該反應器中進行芳烴的飽和與正石蠟轉化為異石蠟。在產物分離器36中將反應器流出物中之氣體與液體分離。在藉由使用補充氣體(MUG)壓縮機40而添加補充氫之後,使用RGC 28將來自產物分離器36的氣體38再循環回去反應區。將來自產物分離器36之液體導入用於藉由從液體移除氣體與液化石油氣(LPG)而穩定化的穩定器42。然後在去異己烷(DIH)蒸餾塔44中分離經穩定化之同分異構物以製造滿足辛烷等的規格之同分異構物。所製造之同分異構物係重組汽油庫的一種摻合組分。異構化程序流程圖24製造作為所欲產物之唯一同分異構物。此異構化程序製造作為所欲產物的唯一同分異構物。然而,代替操作如上述之DIH蒸餾塔,人們亦知,在饋送至DIH塔44之前,從如下述關於圖3的所製造之穩定的同分異構物製造經純化之正己烷流。 圖3顯示用於從穩定之同分異構物流(比如在根據圖2之設備中所製造的穩定之同分異構物流)製造經純化之正己烷流的先前技術程序流程圖46,其利用根據先前技術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去異己烷蒸餾塔48、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與正己烷蒸餾塔52。將在去異己烷蒸餾塔48中所獲得之塔底餾分饋送至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及將在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中所獲得之塔底餾分饋送至正己烷蒸餾塔52。去異己烷蒸餾塔48製造作為塔頂餾分的輕同分異構物及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將異構化程序循環分別分離為塔頂餾分(fraction)或塔頂餾分(cut)。正己烷塔52製造分別作為塔頂與塔底餾分(fractions)或餾分(cuts)的高純度己烷與重同分異構物。圖3之先前技術設備46有某些缺點,即C6烴的沸點非常接近於非所欲組分(比如C6正烷、單支鏈烷與環烷)的沸點。為了獲得在輕同分異構物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連同滿足窄沸程之規格的高純度己烷與C6環烷之間的良好分離,設備46之程序需要大量板,導致更大的塔及高再沸騰能量。這樣的具有三個蒸餾塔之設備也有下列問題:在DIH塔中經濃縮之輕同分異構物(富含雙支鏈C6異烷)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富含單支鏈C6異石蠟)的逆混合,及在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中高純度己烷(富含C6異烷)與重同分異構物流(富含C6環烷)的逆混合。因此,用於將這些流濃縮至更高純度水平之能量由於在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底部不同C6異烷、正己烷與C6環烷及重同分異構物的逆混合而損失。 圖4顯示在去異己烷蒸餾塔48中輕同分異構物54、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56、高純度正己烷58與重同分異構物60餾分的濃度分布。圖的縱坐標顯示莫耳分率及橫坐標顯示理論板數。在位置64的箭頭顯示熱力學低效率,即循環逆混合入己烷與重同分異構物中。 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50消耗額外能量(如被配置為圖4之圖5中所顯示),以從重同分異構物分離出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與高純度正己烷流,以減少程序的總能量效率。 圖6顯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利用DIH塔44之用於製造正己烷的先前技術程序流程圖。圖6中所顯示之設備46包含三個蒸餾塔18、44、52,其被設置使得來自第一(分離)蒸餾塔18的塔頂與塔底餾分在二個並聯蒸餾塔44、52中,即在去異己烷塔44中與在正己烷塔52中進一步分離。圖6用圖說明用於將穩定的同分異構物分離為輕同分異構物流、異構化程序循環流、高純度正己烷流及重同分異構物流之設備。更具體地說,設備46包括分離蒸餾塔18、去異己烷蒸餾塔44與正己烷蒸餾塔52。將在去異己烷蒸餾塔44中所獲得之塔頂餾分饋送至去異己烷蒸餾塔44及將在分離蒸餾塔18中所獲得之塔底餾分饋送至正己烷蒸餾塔52。去異己烷蒸餾塔44製造作為塔頂餾分的輕同分異構物流與作為塔底餾分的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正己烷塔52製造作為塔頂餾分的高純度正己烷流與作為塔底餾分的重同分異構物流。在圖6中所顯示之設備46中所進行的先前技術程序也有和在圖3中所顯示之設備46中所進行的先前技術程序相似之缺點。 圖7顯示根據本發明所使用的隔牆式蒸餾塔64。圖7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係上隔牆式塔64,其包含隔牆66,該隔牆66從隔牆式塔64的上端垂直向下延伸隔牆式塔64之高度的約60%。因此,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在隔牆66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68、在隔牆66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70及在隔牆66下方之下段72。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一個入口74與四個出口76、78、80、82。隔牆式蒸餾塔的入口74在第一上段68之側部進入隔牆式塔64且與異構化單元的用於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連接(圖7中未顯示)。第一出口76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輕同分異構物流及在第一上段68的頂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而第二出口78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及在第二上段70的頂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第三出口80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重同分異構物流及在下段72之底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及第四出口82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及在第一上段68的側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循環管線84,其流體連接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第四出口82及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圖7中未顯示)。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一上段68的塔頂冷凝器86 (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第一上段68之頂部的出口76且另外連接進入第一上段68之循環管線88。此外,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在上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二上段70的塔頂冷凝器86' (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第二上段70之頂部的出口且另外連接進入第二上段70之循環管線88'。此外,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下段72的塔底再沸器90 (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下段72之底部的出口80且另外連接進入下段72之循環管線88''。在操作期間,將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側餾分饋送至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一上段68、將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通過出口76從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一上段68移除、將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塔頂餾分通過出口78從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二上段70移除、將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通過出口80從隔牆式蒸餾塔64的下段72移除及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通過出口82從上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一上段68移除。 圖8顯示根據依照本發明所使用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隔牆式蒸餾塔64。圖8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係下隔牆式塔64,其包含隔牆66,該隔牆66從隔牆式塔64的下端垂直向上延伸隔牆式塔64之高度的約40%。因此,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在隔牆66的一面上之第一下段92、在隔牆66的對面上之第二下段94及在隔牆66上方之上段96。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一個入口74與四個出口76、78、80、82。隔牆式蒸餾塔的入口74在第一下段92之側部進入隔牆式塔64且與異構化單元的用於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連接(圖8中未顯示)。第一出口76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輕同分異構物流及在上段96的頂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而第二出口78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及在第二下段94的底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第三出口80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重同分異構物流及在第一下段92的底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及第四出口82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及在第二下段94之側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循環管線84,其流體連接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第四出口82及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圖8中未顯示)。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上段96的塔頂冷凝器86 (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上段96之頂部的出口76且另外連接進入上段96之循環管線88。此外,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一下段92的第一塔底再沸器90 (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第一下段92之底部的出口80且另外連接進入第一下段92之循環管線88'。此外,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第二下段94的第二塔底再沸器90' (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第二下段94之底部的出口78且另外連接進入第二下段94之循環管線88''。 圖9顯示根據依照本發明所使用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隔牆式蒸餾塔64。圖9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係中隔牆式塔64,其包含隔牆66,該隔牆66從隔牆式蒸餾塔64的底部到頂部來看,從位於隔牆式蒸餾塔64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約25%的點垂直向上延伸到位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的底部到頂部之距離的約90%的點。因此,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在隔牆66的一面上之第一側段98、在隔牆66的對面上之第二側段100、在隔牆66上方之上段96及在隔牆66下方之下段72。隔牆式蒸餾塔64包含一個入口74與四個出口76、78、80、82。隔牆式蒸餾塔的入口74在第一側段98之側部進入隔牆式塔64且與異構化單元的用於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連接(圖9中未顯示)。第一出口76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輕同分異構物流及在上段96的頂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而第二出口78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及在第二側段100的側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第三出口80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重同分異構物流及在下段72之底部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及第四出口82係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及在第二側段100的側部在出口78上方離開隔牆式蒸餾塔64。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循環管線84,其流體連接用於從隔牆式蒸餾塔64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第四出口82及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入口(圖9中未顯示)。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上段96的塔頂冷凝器86 (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在上段96之頂部的出口76且另外連接進入上段96之循環管線88。此外,隔牆式蒸餾塔64另外包含在隔牆式蒸餾塔64之下段72的塔底再沸器90 (較佳為蒸汽加熱),其連接在下段72之底部的出口80且另外連接進入下段72之循環管線88'。 圖10顯示根據依照本發明所使用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隔牆式蒸餾塔64。圖10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係類似於圖7中所顯示的上隔牆式塔64。然而,圖10的實施方式的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設置在隔牆66下方的下分隔壁104。分隔壁104包含水平設置段106與下部垂直設置段108,其中上部水平設置段106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分隔壁104之下部垂直設置段108的上邊與上部水平設置段106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其中分隔壁104之上部水平設置段106的第二邊與上隔牆式塔64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在與圖7中所顯示的隔牆式蒸餾塔64的進一步差別中,圖10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具有位於隔牆式蒸餾塔64的第二上段70之頂部的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之出口,而用於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之出口78係位於蒸餾塔64的經分隔段,其係如上述的在延伸到分隔壁104之垂直設置段108的下邊的分隔壁104的水平設置段106下方的容積。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側冷凝器102 (較佳為在氣冷式熱交換器中),其連接出口78且另外連接進入蒸餾塔64的經分隔段之循環管線88'''。 圖11顯示根據依照本發明所使用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隔牆式蒸餾塔64。圖11中所顯示之隔牆式蒸餾塔64係類似於圖9中所顯示的中隔牆式塔64。然而,圖10的實施方式的隔牆式塔64另外包含設置在隔牆66下方的下分隔壁104。如上述,圖11包含分隔壁104。此外,圖11的隔牆式蒸餾塔64的隔牆66比圖9的隔牆式蒸餾塔64的隔牆66短。此外,出口78設有側冷凝器102與循環管線88'。而且,出口82設有側冷凝器102'。 圖12顯示異構化單元110之設備顯示,該異構化單元110包含作為隔牆式塔64的圖9中所顯示之實施方式的中隔牆式塔64。隔牆式塔64之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循環管線84與進料25連接。圖12之異構化單元100的其他部件和圖2描述的相同。 隨後,藉助說明性但非限制性的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 下表1至8表明用於傳統程序與系統及利用具有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四向隔牆式蒸餾塔之本專利申請案的程序與系統之各種操作參數。
10:先前技術溶劑萃取設備 12:萃取塔 14:清洗塔 16:硫醇移除單元 18:分離塔 20:分離塔 22:分離塔 24:先前技術異構化單元 25:進料 26:循環氣 28:循環氣壓縮機 30:反應器進料流出物交換器 32:反應器一 34:反應器二 36:產物分離器 38:氣體 40:壓縮機 42:穩定器 44:去異己烷(DIH)蒸餾塔 46:用於製造經純化之正己烷流的先前技術設備 48:去異己烷(DIH)蒸餾塔 50:同分異構物循環蒸餾塔 52:正己烷蒸餾塔 54:輕同分異構物 56: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 58:高純度正己烷 60:重同分異構物 62:表明熱力學低效率 64:根據本發明之隔牆式蒸餾塔 66:隔牆 68: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 70: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 72: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 74:用於穩定之同分異構物流的入口 76:用於輕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 78:用於經純化之正己烷流的出口 80:用於重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 82: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之出口 84: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之循環管線 86,86':塔頂冷凝器 88,88',88'',88''':進入蒸餾塔之循環管線 90,90':塔底再沸器 92: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下段 94: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下段 96:隔牆式蒸餾塔之上段 98: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側段 100: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側段 102,102':側冷凝器 104:分隔壁 106:分隔壁之水平段 108:分隔壁之垂直段 110:異構化單元
隨後,藉助說明性但非限制性的圖式來說明本發明,其中: [圖1] 顯示根據先前技術之一個實施方式的用於製造正己烷之程序流程圖。 [圖2] 顯示根據先前技術之用於製造作為所欲產物的唯一同分異構物之異構化單元的程序流程圖。 [圖3] 顯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利用去異己烷蒸餾塔(DIH)、同分異構物循環塔(IRC)及己烷塔之用於製造正己烷的程序流程圖。 [圖4] 顯示圖3中所顯示之程序流程圖的在傳統DIH塔內部之濃度分布。 [圖5] 顯示圖3中所顯示之程序流程圖的在傳統IRC內部之濃度分布。 [圖6] 顯示根據先前技術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利用DIH塔之用於製造正己烷的程序流程圖。 [圖7]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上隔牆式蒸餾塔之程序流程及設備。 [圖8]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下隔牆式蒸餾塔之程序流程及設備。 [圖9]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中隔牆式蒸餾塔之程序流程及設備。 [圖10]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另外包含分隔壁之上隔牆式蒸餾塔的程序流程及設備。 [圖11]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使用另外包含分隔壁之中隔牆式蒸餾塔的程序流程及設備。 [圖12] 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顯示異構化單元之程序流程及設備。
64:根據本發明之隔牆式蒸餾塔
66:隔牆
68: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一上段
70:隔牆式蒸餾塔之第二上段
72:隔牆式蒸餾塔之下段
74:用於穩定之同分異構物流的入口
76:用於輕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
78:用於經純化之正己烷流的出口
80:用於重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
82: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之出口
84:用於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之循環管線
86,86':塔頂冷凝器
88,88',88":進入蒸餾塔之循環管線
90:塔底再沸器

Claims (15)

  1. 一種製造正己烷之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 a) 在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異構化單元中製造同分異構物流, b) 將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該同分異構物流饋送至隔牆式(dividing-wall)蒸餾塔並蒸餾, c) 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四種個別流,即輕同分異構物流、重同分異構物流、經純化的正己烷流與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isomerate process recycle stream),及 d) 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再循環至該異構化單元的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中的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該同分異構物流係穩定的同分異構物流,其較佳包含至少80重量%的C4至C7烴,其中較佳為至少50重量%、更佳為至少6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70重量%的該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或者,其中在步驟a)中所製造之該同分異構物流包含至少80重量%的C5至C6烴,其中較佳為至少50重量%、更佳為至少6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70重量%的該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該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至少30重量%、較佳為至少35重量%、更佳為35至45重量%、還更佳為至少40重量%且最佳為40至45重量%的正己烷含量,與/或,其中在步驟c)中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該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具有< 3重量ppm的苯含量及< 0.5重量ppm的硫含量。
  4. 如上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該輕同分異構物流具有87至89之辛烷值並包含至少80重量%的支鏈C5至C6烴,其中較佳為至少70重量%、更佳為至少8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90重量%的該輕同分異構物流係支鏈烷。
  5. 如上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的該重同分異構物流具有82至87之辛烷值並包含至少80重量%的C6+烴,其中較佳為至少40重量%、更佳為至少50重量%且最佳為至少60重量%的該重同分異構物流係C7+烴且較佳為10至60重量%、更佳為20至50重量%且最佳為20至40重量%的該重同分異構物流係C6環烷。
  6. 如上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使用的該隔牆式蒸餾塔係上隔牆式塔,其中該上隔牆式塔之隔牆(dividing wall)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20至80%且較佳為20至70%,使得該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該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該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及在該隔牆下方之下段,其中基本上垂直向下是指在該隔牆與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將該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側餾分饋送至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第一上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該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一上段移除、將該經純化的正己烷流作為塔頂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二上段移除、將該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該下段移除及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一上段移除。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上隔牆式塔之該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該上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5至60%且較佳為10至50%,其中該上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該隔牆下方且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分隔壁(partition wall),其中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該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其中該分隔壁之該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該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且其中該分隔壁之該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該第二邊與該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其中基本上垂直向下是指在該隔牆與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該長軸之間的該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其中基本上水平是指在該隔牆與該上隔牆式蒸餾塔的截面之間的該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使得該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該隔牆之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該隔牆之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在延伸到該分隔壁之該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該第二邊之該分隔壁的該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及在該上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中將該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側餾分饋送至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第一上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該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第一上段移除,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塔頂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第二上段移除,將該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下段移除及將該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作為側餾分從該上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經分隔段移除。
  10.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該隔牆式蒸餾塔係下隔牆式塔,其中較佳為該下隔牆式塔之該隔牆從該下隔牆式塔的下端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上延伸該下隔牆式塔之高度的10至60%且較佳為20至50%,使得該下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該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下段、在該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下段及在該隔牆上方之上段,其中基本上垂直向上是指在該隔牆與該下隔牆式蒸餾塔的長軸之間的該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其中較佳為在步驟b)中將該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側餾分饋送至該下隔牆式蒸餾塔之該第一下段,其中在步驟c)中將該輕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頂餾分從該下隔牆式蒸餾塔的該上段移除,將該重同分異構物流作為塔底餾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一下段移除,將該經純化之正己烷流作為塔底餾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二下段移除及將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作為側餾分從該下隔牆式蒸餾塔的該第二下段移除。
  11.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與c)中使用的該隔牆式蒸餾塔係中隔牆式塔,其中較佳為該中隔牆式塔之該隔牆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底部到該頂部來看,從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底部到該頂部之距離的20至50%的點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延伸到位於從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底部到該頂部之距離的70至90%的點,使得該中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該隔牆上方之上段、在該隔牆下方之下段、在該隔牆的一面上之第一中段及在該隔牆的對面上之第二中段,其中基本上垂直向下是指在該隔牆與該中隔牆式蒸餾塔的該長軸之間的該角度為至多20°、較佳為至多10°、更佳為至多5°且最佳為0°。
  12. 一種製造正己烷之設備,其包含: i)   異構化單元,其包含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其中該異構化單元包含用於烴進料流的入口與用於同分異構物流的出口且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包含入口與出口,及 ii)   隔牆式蒸餾塔,其包含一個入口與四個出口,其中該隔牆式蒸餾塔之該入口與該異構化單元的該用於同分異構物流之出口連接,其中第一出口係用於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輕同分異構物流、第二出口係用於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重同分異構物流、第三出口係用於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經純化之正己烷流及第四出口係用於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其中該隔牆式蒸餾塔另外包含循環管線,其流體連接用於從該隔牆式蒸餾塔移除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的該第四出口及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該入口。
  13.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循環管線直接通往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該入口,或者,其中該循環管線通往混合器,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進料管線也通往該混合器,該混合器用於混合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之該同分異構物程序循環流與該進料流,其中該混合器另外包含出口管線,其直接通往該至少一個異構化反應器的至少一者之該入口。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設備,其中該隔牆式蒸餾塔為上隔牆式塔或下隔牆式塔或中隔牆式塔。
  15. 如請求項14之設備,其中該隔牆式蒸餾塔係上隔牆式塔,其中該上隔牆式塔之該隔牆從該上隔牆式塔的上端垂直向下延伸該上隔牆式塔之高度的5至60%且較佳為至少基本上垂直向下10至50%,其中該上隔牆式塔另外包含設置在該隔牆下方且包含基本上水平設置段與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分隔壁,其中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包含第一邊與第二邊及該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包含上邊與下邊,其中該分隔壁之該下部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上邊與該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該第一邊在兩個邊的全長彼此連接,且其中該分隔壁之該上部基本上水平設置段的該第二邊和該上隔牆式塔之外壁緊密流體連接,使得該上隔牆式蒸餾塔包含在該隔牆之一面上之第一上段、在該隔牆之對面上之第二上段、在延伸到該分隔壁之該基本上垂直設置段的該第二邊之該分隔壁的該基本上水平設置段之下方的容積中的經分隔段及在該上隔牆式塔之剩餘容積中之下段。
TW112106645A 2022-02-25 2023-02-23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TW2024007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159007.8 2022-02-25
EP22159007.8A EP4234660A1 (en) 2022-02-25 2022-02-25 A method and plant for energy efficiently producing n-hexane and isomerate having a high octane numb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0763A true TW202400763A (zh) 2024-01-01

Family

ID=8062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6645A TW202400763A (zh) 2022-02-25 2023-02-23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34660A1 (zh)
TW (1) TW202400763A (zh)
WO (1) WO202316126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8875B1 (en) * 2017-09-13 2018-11-06 David Norbert Kockler Energy efficient methods for isomerization of a C5-C6 fraction with dividing wall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PL3664906T3 (pl) * 2017-09-19 2023-12-04 Sulzer Management Ag Zastosowanie górnej pionowej przegrody w jednostce izomeryzacji
EP3942000B1 (en) 2019-05-15 2023-08-16 Sulzer Management AG Method of producing hexane from a c5-c6 isomerization unit stream using a dividing wall colum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1267A1 (en) 2023-08-31
EP4234660A1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0663B2 (en) Process for hydrocracking a hydrocarbon feedstock
CN106661460B (zh) 包括异构化步骤然后是至少两个分离步骤的汽油生产方法
CN1726271A (zh) 制备芳族物质的综合方法
SA99191067B1 (ar) عملية فصل مركبات أروماتيه aromatics separation وطريقة للتعديل الارتجاعى retrofitting لجهاز موجود لنفس الغرض
US11834405B2 (en) Hexane as a by-product of isomerization unit using a dividing wall column
US9556386B2 (en) Separation of hydrocarbon families or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by consecutive extractive distillations performed in a single column
US10118875B1 (en) Energy efficient methods for isomerization of a C5-C6 fraction with dividing wall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JP2018515436A (ja) 芳香族コンプレックスにおいて流れを分離してトランスアルキル化フィード流を得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9738576B2 (en) Processes and systems for separating streams to provide a transalkylation feed stream in an aromatics complex
US9527007B2 (en) Processes and apparatuses for separating streams to provide a transalkylation feed stream in an aromatics complex
JP2019194222A (ja) 芳香族化合物複合施設において流れを分離してトランスアルキル化供給流を与え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202400763A (zh) 以高能效方式製造正己烷及具有高辛烷值的同分異構物之方法及設備
WO2012052042A1 (en) Process for hydrocracking a hydrocarbon feedstock
US11306047B2 (en) Integrated stabilizer in deisobutanizer for isomerization of hydrocarbons and product separation
US3215752A (en) Alkylation process
RU2680377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бензиновых фракций в процессе изомеризации
RU2809322C2 (ru) Гексан в качестве побоч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установки изомеризации, использующей колонну с разделительной стенкой
RU2296736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деления пропена и пропана
US20150037223A1 (en) Processes and systems for separating streams to provide a transalkylation feed stream in an aromatics complex
EP0736588A2 (en) Process for removing aromatics from hydrocarbon vapour streams
KR20230109661A (ko) 나프타 흡수, 스트리핑 및 안정화 제공을 위한 유동 접촉 분해 가스 플랜트 내의 분리벽형 증류탑
CN114901374A (zh) 使用分隔壁塔和/或传统塔制备用于针对烯烃生产的催化裂化单元的进料的方法
CN111996027A (zh) 一种利用隔壁塔对费托合成重油进行分离的方法与装置
CA2173282A1 (en) Process for removing aromatics from hydrocarbon vapour st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