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5643A -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 Google Patents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5643A
TW202345643A TW111148165A TW111148165A TW202345643A TW 202345643 A TW202345643 A TW 202345643A TW 111148165 A TW111148165 A TW 111148165A TW 111148165 A TW111148165 A TW 111148165A TW 202345643 A TW202345643 A TW 2023456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s
user devices
resource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8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亞瑟 穆罕默德 穆斯塔法 卡梅爾 福亞德
菲利普 薩托里
胡亮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56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揭露了一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對於使用者裝置(UE)與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之間的傳輸,基於波束資訊、使用者裝置的位置資訊、所量測的訊號強度及資源預留資訊來確定由所述使用者裝置辨識的候選資源與由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選擇的資源之間的潛在衝突,藉此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中的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以及自資源選擇窗口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資源。

Description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本揭露大體而言是有關於無線通訊系統。更具體而言,本文中所揭露的標的物是有關於對無線通訊系統中毫米波(mmWave)域中的側鏈(SL)傳輸的通訊技術的改善。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基於2021年12月16日在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申請的序列號為63/290,252的美國臨時申請案並主張其優先權,所述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揭露內容如同在本文中充分闡述般全文併入本案供參考。
預計新無線電(new radio,NR)側鏈(sidelink,SL)將在未來十年內顯著擴展,並且由於存在實現覆蓋範圍內(in-coverage)及覆蓋範圍外(out-of-coverage)支援的分佈式設計以及需要相對低的發射功率的短距離鏈路,因此NR SL能夠引入許多應用。然而,為達成SL通訊的潛在能力,此種系統應支援具有高可靠性的高資料速率通訊。因此,對於NR版本18(Rel-18)SL設計已經考量了若干提議,所述提議包括藉由支援頻率範圍2(frequency range 2,FR2)通訊來擴展SL通訊的可用頻寬。
儘管將FR2用於SL通訊在擴展可用頻寬以及隨後的資料速率方面具有優勢,但主要的缺點是需要波束成形。與直接鏈路不同,在例如車聯網(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系統等一些SL通訊情形中涉及高移動性,由此期望發射器及接收器兩者皆為可移動的。此外,由於FR2中的定向傳輸,存在更高的視線障礙概率,此使得發射(transmission,Tx)使用者裝置(user equipment,UE)與接收(reception,Rx)使用者裝置(UE)之間的波束配對技術成為必要。由於SL通訊基礎的變化,直接鏈路波束掃描技術不適用於SL。具體而言,發送同步訊號塊(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的同步源未必參與通訊,使得在粗波束掃描中不會發生對SSB的使用。因此,此項技術中需要更高效的技術來獲得初始波束方向。
本揭露是有關於SL系統,由此Tx UE及Rx UE不主動參與SL通訊,並且應實行初始波束配對以在FR2中通訊,乃因SL發現及波束選擇尚待實行。隨後,本揭露提供了高效實行波束掃描以便獲得初始波束對(initial beam pair)的程序。此外,本揭露提供了對SL的模式2資源選擇機制的更新,以便結合方向性的影響,並隨後提高系統資源利用率。
先前技術揭露了對蜂巢式系統中直接鏈路(即,Uu鏈路)的初始波束獲取。
在NR中,波束管理被定義為一組L1/L2程序,以獲取並維護可用於下行鏈路(downlink,DL)及上行鏈路(uplink,UL)Tx/Rx的一組發射接收點(transmit reception point,TRP)及/或UE波束,其包括用於使TRP或UE選擇Tx/Rx波束的波束確定、用於使TRP或UE量測所接收到的波束成形訊號(beamformed signal)的特性的波束量測、用於使UE基於波束量測來報告波束成形訊號的資訊的波束報告、以及用於利用在時間間隔期間發射及/或接收的波束來覆蓋空間區域的波束掃描。
波束管理可分級實行,由此初始獲取(initial acquisition)會辨識相對寬的波束,而後續的波束細化(beam refinement)會辨識更具方向性及具有更高增益的波束。在DL方向上,UE可基於同步訊號/實體廣播通道(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SS/PBCH)塊及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參考訊號(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的傳輸來完成波束選擇。應用於SS/PBCH塊的集合的波束成形係數可用於為初始獲取產生相對寬的波束。相反,應用於CSI-RS資源的集合的波束成形係數可用於產生更多定向波束以用於後續波束細化。
處於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閒模式的UE在隨機存取(random access,RA)程序期間建立UL與DL波束對。此時,出於小區重選的目的,UE正在量測來自SS/PBCH塊的集合的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此外,UE已經獲取了系統資訊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的集合,且因此已經知曉SS/PBCH塊的集合與實體RA通道(physical RA channel,PRACH)前置碼的集合之間的關聯。
SS/PBCH塊的集合是時間多工化(time multiplexed)的,每時隙最大2個SS/PBCH塊。基站對每一SS/PBCH塊應用一組不同的波束成形係數,以產生具有8個波束的集合。當發起至RRC連接模式的轉換時,UE辨識最佳SS/PBCH塊,並選擇對應於所述SS/PBCH塊的基於競爭的PRACH前置碼。因此,基於所量測的RSRP,UE知曉基站處的最佳DL波束及UE處的最佳DL波束/天線面板(若支援)。隨後,UE假定UL/DL波束對應,因此所選擇的DL波束對亦被用作所選擇的UL波束對。然後,UE繼續使用適當的RA時機來發射所選擇的PRACH前置碼。一旦接收到PRACH前置碼,基站便知曉UE所選擇的SS/PBCH塊,並且因此知曉將用於後續DL發射及UL接收的波束。
一旦UE已經進入RRC連接模式,便有可能發起波束細化程序來選擇更具方向性並且具有更高增益的波束。
CSI-RS可用於支援波束細化程序。舉例而言,4個CSI-RS資源的集合可與每一SS/PBCH塊相關聯。基站可對每一CSI-RS資源應用一組不同的波束成形係數,以為每SS/PBCH塊產生4個定向波束。隨後,UE可基於所發射的CSI-RS來實行必要的量測,並相應地報告最佳波束索引。
在作為NR版本16(Rel-16)NR V2X中的資源選擇程序的資源分配模式2中,較高層可請求UE來確定資源子集,較高層將自所述資源子集選擇用於實體SL共享通道(physical SL shared channel,PSSCH)/實體SL控制通道(physical SL control channel,PSCCH)傳輸的資源。在時隙 n中,為了觸發此PSSCH/PSCCH傳輸,較高層提供將自其報告資源的資源池,L1優先級 、剩餘封包延遲預算、時隙中將用於PSSCH/PSCCH傳輸的子通道數目 以及以毫秒為單位的資源預留間隔
圖1示出根據先前技術的模式2資源選擇。在步驟101中,設置選擇窗口,即 t2min_SelectionWindow:針對給定的優先級值 ,將內部參數 設置為來自較高層參數 t2min_SelectionWindow的對應值。將用於傳輸 的候選單時隙資源定義為一組 連續子通道,子通道 x+j在時隙 中,其中 。UE假定在時間間隔 內對應的資源池中所包括的任何一組 連續子通道對應於一個候選單時隙資源,其中對 的選擇取決於在 的情況下的UE實施,並且其中 待被確定(to be determined,TBD)。若 小於剩餘封包延遲預算(以時隙為單位),則 基於符合 剩餘封包預算(以時隙為單位)的UE實施;否則,將 設置為剩餘封包延遲預算(以時隙為單位)。候選單時隙資源的總數由 表示。
在步驟102中,設置感測窗口,並且藉由對PSCCH進行解碼並量測PSRP來監測所有的時隙。具體而言, RSforSensing指示UE是使用PSSCH-RSRP還是PSCCH-RSRP量測,如在TS 38.214子條款8.4.2.1中所定義的 reservationPeriodAllowed t0_SensingWindow。將內部參數 定義為對應於 t0_SensingWindow毫秒的時隙數。感測窗口由時隙範圍[ )定義,其中 定義如上,且 待被確定。UE對除了發生其自身傳輸的時隙之外可屬於感測窗口內的SL資源池的時隙進行監測。UE基於該些時隙中所解碼的PSCCH及所量測的RSRP實行以下步驟。
在步驟103中,依據優先級值來設置臨限值 SL-ThresRSRP_pi_pj。此較高層參數為每一組合 提供RSRP臨限值,其中 是在所接收的SL控制資訊(SL control information,SCI)格式0-1中的優先級字段的值,並且 是UE選擇資源的傳輸的優先級。對於此程序的給定調用, 。針對等於 的給定值的 及每一優先級值 ,將內部參數 設置為來自較高層參數 SL-ThresRSRP_pi_pj的對應值。
若提供了資源預留間隔 ,則將其自以毫秒為單位轉換為以邏輯時隙為單位,進而獲得
具體而言, 表示可屬於SL資源池的時隙集,並且是預先定義的。
在步驟104中,將集合 初始化為所有候選單時隙資源的集合。
在步驟105中,若UE在步驟102中未監測到時隙 ,則UE自集合 中排除任何候選單時隙資源 。對於較高層參數 reservationPeriodAllowed所允許的任何週期值、以及在時隙 中接收的假定SCI格式0-1(其中資源預留週期字段被設置為所述週期值並指示此時隙中資源池的所有子通道),將滿足步驟VI中的條件c。
在步驟106中,若UE在時隙 中接收到SCI格式0-1,根據步驟104中的集合 ,所接收的SCI格式0-1中的資源預留週期字段及優先級字段分別指示值 ,並且根據所接收的SCI格式0-1實行的RSRP量測大於 ,則UE自集合 中排除任何候選單時隙資源 。在時隙 中接收的SCI格式或相同的SCI格式(若資源預留週期字段存在於所接收的SCI格式0-1中,則其被假定在時隙 中接收)基於步驟104確定與 交疊的資源塊及時隙的集合,其中 q=1、2、…、Q且 j=0、1、…、 。此處, 為轉換為以邏輯時隙為單位的 ,若 ,則 ,其中若時隙n屬於集合 ,則 ,否則時隙 是屬於集合 的時隙n之後的第一個時隙;否則 待被確定。
在步驟107中,判斷集合 中剩餘的候選單時隙資源的數目是否小於 。若所述數目小於 ,則在步驟108中,對於每一優先級值 ,使 增加三分貝(3 dB),並且程序返回至步驟104。若在集合 中剩餘的候選單時隙資源的數目大於 ,則在步驟109中,UE向隨機選擇用於傳輸的候選資源的較高層報告集合 的剩餘部分。
如前所述,當前定義的模式2資源選擇程序不考量天線增益。儘管此在天線增益最小(例如,3dBi)的頻率範圍1(frequency range 1,FR1)通訊中是似乎合理的,但FR2中的通訊依賴於高度定向的天線,此使得在此項技術中需要對FR2的模式2資源選擇程序進行修改。
此外,FR2 SL通訊中的UE應能夠實行初始波束配對以進行高效通訊。在Uu鏈路中,初始波束掃描基於被服務的UE所偵測到的來自基站的SSB傳輸。倘若UE不發射SL SSB,則此種解決方案在SL中是不可能的。即使接收到SL SSB(S-SSB),先前技術中的接收UE(receiving UE)亦不知曉發送UE(sending UE)。因此,在此項技術中需要一種不依賴SSB藉由FR2進行SL通訊的初始波束獲取技術。
本揭露已至少解決了上述問題及/或缺點,並且至少提供了下述優點。
因此,本揭露的一個態樣是提供在例如V2X系統等高移動性環境中實現快速、高效且可靠的初始波束配對的技術。
本揭露的另一態樣是提供一種在假定S-SSB不能用於初始波束獲取的情況下用於達成初始波束獲取的方法及儀器。
本揭露的另一態樣是提供對模式2資源選擇NR版本17(Rel-17)SL程序的更新,以藉由結合波束方向性來增強資源利用,進而使得相鄰UE能夠在其彼此不干擾時重用相同的資源。
上述方法對先前方法進行了改善,乃因其提供了不依賴於SSB藉由FR2進行SL通訊的初始波束獲取技術。此外,上述方法適用於FR2,乃因其在波束選擇中結合了波束方向性,此不同於適用於FR1的先前技術,乃因在FR1中未考量方向性或波束資訊。
在實施例中,一種方法包括:對於UE與一或多個相鄰UE之間的傳輸,基於波束資訊、UE的位置資訊、所量測的訊號強度及資源預留資訊來確定由所述UE辨識的候選資源與由所述一或多個相鄰UE選擇的資源之間的潛在衝突,藉此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相鄰UE中的一或多個干擾UE;以及自資源選擇窗口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UE預留的資源。
在實施例中,一種UE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至少一個記憶體,與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可操作地連接,所述至少一個記憶體儲存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執行時指示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藉由以下方式實行方法:對於UE與一或多個相鄰UE之間的傳輸,基於波束資訊、UE的位置資訊、所量測的訊號強度及資源預留資訊來確定由所述UE辨識的候選資源與由所述一或多個相鄰UE選擇的資源之間的潛在衝突,藉此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相鄰UE中的一或多個干擾UE;以及自資源選擇窗口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UE預留的資源。
在以下詳細說明中,陳述眾多具體細節來提供對本揭露的透徹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無需該些具體細節亦可實踐所揭露的態樣。在其他情形中,未詳細闡述眾所習知的方法、過程、組件及電路,以免使本文中所揭露標的物模糊不清。
本說明書通篇中所提及的「一個實施例(one embodiment)」或「實施例(an embodiment)」意指結合所述實施例所闡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包含於本文中所揭露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在本說明書通篇中各處出現的片語「在一個實施例中(in one embodiment)」或「在實施例中(in an embodiment)」或者「根據一個實施例(according to one embodiment)」(或具有類似含義的其他片語)可能未必全部指同一實施例。此外,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採用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就此而言,本文中所使用的詞「示例性(exemplary)」意指「用作實例、例子或例示」。本文中被闡述為「示例性」的任何實施例不應被視為與其他實施例相較必定是較佳的或有利的。另外,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採用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另外,端視本文中的論述的上下文而定,單數用語可包括對應的複數形式且複數用語可包括對應的單數形式。相似地,帶連字符的用語(例如,「二維(two-dimensional)」、「預定(pre-determined)」、「畫素專有(pixel-specific)」等)偶爾可與對應的未帶連字符的版本(例如,「二維(two dimensional)」、「預定(predetermined)」、「畫素專有(pixel specific)」等)可互換地使用,且大寫詞條(例如,「計數器時脈(Counter Clock)」、「列選擇(Row Select)」、「PIXOUT」等)可與對應的非大寫版本(例如,「計數器時脈(counter clock)」、「列選擇(row select)」、「pixout」等)可互換地使用。此種偶爾的可互換使用不應被視為彼此不一致。
另外,端視本文中的論述的上下文而定,單數用語可包括對應的複數形式且複數用語可包括對應的單數形式。更應注意,本文中所示及所論述的各個圖(包括組件圖)僅是出於例示目的,而並非按比例繪製。舉例而言,為清晰起見,可相對於其他元件誇大元件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此外,在適宜情況下,在各個圖中重複使用參考編號來指示對應的元件及/或類似元件。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用於闡述一些實例性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所主張標的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本文中所使用單數形式「一(a、an)」及「所述(the)」旨在亦包括複數形式。更應理解,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用語「包括(comprises及/或comprising)」時,是指明所陳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
應理解,當稱一元件或層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至」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所述元件或層可直接位於所述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所述另一元件或層,或者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比之下,當稱一元件「直接位於」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或層時,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在通篇中,相同的編號指代相同的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及/或(and/or)」包括相關聯列舉項中的一或多者的任意及所有組合。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第一」、「第二」等被用作位於所述用語後面的名詞的標籤,且除非明確定義如此,否則所述用語並不暗示任何類型的次序(例如,空間、時間、邏輯等)。此外,在二或更多個圖中可使用相同的參考編號來指代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功能的部件、組件、區塊、電路、單元或模組。然而,此種用法僅是為了使例示簡潔且易於論述起見;所述用法並不暗示該些組件或單元的構造細節或架構細節在所有實施例中是相同的或者該些通常提及的部件/模組是實施本文中所揭露實例性實施例中的一些實例性實施例的唯一方式。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用語(包括技術用語及科學用語)的含義均與本標的物所屬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更應理解,用語(例如在常用詞典中所定義的用語)應被解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且除非在本文中明確定義,否則不應將其解釋為具有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意義。
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模組」是指被配置成結合模組提供本文中所述功能的軟體、韌體及/或硬體的任何組合。舉例而言,軟體可被實施為軟體封裝、碼及/或指令集合或指令,且在本文中所述的任何實施方案中所使用的用語「硬體」可例如以單獨形式或以任何組合的形式包括總成、硬佈線電路系統、可程式化電路系統、狀態機電路系統及/或儲存由可程式化電路系統執行的指令的韌體。各模組可共同地或各別地被實施為形成較大系統(例如但不限於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系統晶片(system on-a-chip,SoC)、總成等等)的一部分的電路系統。
在NR SL中,使用模式2資源選擇來辨識相鄰UE的未來資源預留,使得UE可選擇干擾最小的資源。此選擇藉由兩步程序來實行,其中UE首先在給定持續時間內實行感測,以辨識資源選擇窗口內相鄰UE的未來資源預留。隨後,此窗口內的剩餘資源可用作傳輸的候選資源。與其中所有資源預留皆為全向性的FR1相比,FR2中傳輸的方向性被認為提高了頻譜利用率。亦即,若相鄰UE的目標UE處於不同的方向中,則相鄰UE所佔用的資源可不干擾Tx UE傳輸。
圖2示出根據實施例的FR2中的無干擾傳輸200。
如圖2所示,即使UE A 201與UE C 203使用相同的資源,只要其傳輸具有足夠的方向性(即,傳輸波束具有有限的頻寬並且不指向彼此),該些UE便不會彼此干擾。此同樣適用於UE B 202與UE D 204。
此使得能夠更佳地利用系統資源,乃因該些資源可被多個UE同時使用。然而,為了達成此目的,針對相鄰的UE考量以下方法來辨識資源預留是否會導致UE之間的干擾。
在第一種方法中,Tx UE與Rx UE的位置不在SCI中指示,或者作為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與傳輸一起指示。在此種情形中,相鄰UE必須依賴於藉由其他方式(例如,基本安全訊息)獲得的UE位置的先前知識。
在第二種方法中,在SCI(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中指示Tx UE的位置以及所選擇的傳輸方向。舉例而言,Tx UE可指示其位置是區段 X,並且其正以90度的角度進行發射以用於當前及未來的資源預留。作為另外一種選擇,Rx UE可藉由估計傳輸的到達角度或目標UE位置來獲得傳輸方向。
在第三種方法中,Tx UE及Rx UE兩者的位置皆包括於SCI(第一或第二)或MAC CE中。因此,相鄰UE可辨識當前及未來資源預留的方向。
為減少傳訊開銷,可為每資源池配置包括一組可能方向的表。隨後,Tx UE將僅需要指示涉及其傳輸角度的索引。應注意,可基於優先級對每資源池啟用或禁用資源重用特徵。
如前所述,自圖2中的實施例獲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若由於方向性而預期無干擾,則FR2中傳輸的方向性被認為藉由使UE能夠在由其相鄰UE佔用的資源上進行傳輸來提高資源利用率。感測UE可明確地(例如,藉由由Tx UE提供的明確指示)或者隱含地(例如,使用Tx UE及Rx UE的預先知曉的位置或者藉由估計到達角度)辨識傳輸的方向。傳輸方向的指示可在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SCI中發送或者由MAC CE發送。為了減少傳訊開銷,傳輸的方向可被指示為針對每資源池預先配置的表的索引。
為了改善衝突避免並增加資源重用的情況,當允許資源重用時,Tx UE還可向相鄰UE指示用於其傳輸的波束寬度。此可顯著地輔助辨識當相鄰UE重用相同資源時是否應預期干擾。此指示可在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SCI中發送,或者作為PSSCH中的MAC CE發送。此外,當未提供指示時,可使用預先配置的波束寬度,由此此波束寬度是針對每資源池針對每優先級配置的。可藉由索引來提及要使用的波束。當指示波束寬度時,可使用粗略指示來減少開銷。
圖3示出根據實施例由Tx UE指示的波束寬度。在圖3中,使用1位元字段來指示傳輸是使用準全向波束301還是120度角波束302。舉例而言,準全向波束301可在十字路口中用於向所有相鄰UE傳遞安全訊息,使得所述訊息不會干擾相鄰UE的另一傳輸。
概括而言,自圖3中的實施例獲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若啟用了資源重用,則UE可向相鄰UE指示其傳輸所使用的波束寬度,以減少衝突的機會,並且對波束寬度的指示可被攜帶於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SCI中,或者作為PSSCH中的MAC CE被攜帶。
一旦獲得了相鄰UE的位置、其預期傳輸的方向及波束寬度,打算進行傳輸的相鄰UE便可對資源是否被佔用進行評價,並且相應地選擇在相同的資源上進行傳輸或者選擇不同的資源。當排除資源時,此可藉由對模式2資源選擇進行更新以考量所量測的RSRP及預期的傳輸方向兩者來完成。
具體而言,模式2資源選擇機制更新如下。用於傳輸 的候選單時隙資源被定義為一組 連續子通道,子通道 x+ j位於時隙 中,其中 。UE假定在時間間隔 內對應資源池中所包括的任何一組 連續子通道對應於一個候選單時隙資源,其中對 的選擇取決於在 的情況下的UE實施;若 小於剩餘封包延遲預算(以時隙為單位),則 取決於符合 剩餘封包預算(以時隙為單位)的UE實施;否則,將 設置為剩餘封包延遲預算(以時隙為單位)。候選單時隙資源的總數由 表示。 H是觸發資源選擇的TB將被發射至的目標Rx UE的位置。 K是相鄰Tx UE正在向其進行發射的Rx UE的位置。
感測窗口由時隙範圍[ )定義,其中 以上述方式進行定義。UE對除了發生其自身傳輸的時隙之外屬於感測窗口內的SL資源池的時隙進行監測。UE基於該些時隙中所解碼的PSCCH及所量測的RSRP實行以下步驟。
將內部參數 設置為來自較高層參數的對應值。
將集合 初始化為所有候選單時隙資源的集合。若滿足以下條件,則UE自集合 中排除任何候選單時隙資源 。UE在如圖1所示的步驟102中未監測到時隙 。對於較高層參數 reservationPeriodAllowed所允許的任何週期值、以及在時隙 中接收的假定SCI格式0-1(其中資源預留週期字段被設置為所允許的週期值並指示此時隙中資源池的所有子通道),將滿足以上在圖1的步驟106中闡述的條件。亦即,若UE在時隙 中接收到SCI格式0-1,且所接收的SCI格式0-1中的資源預留週期字段(若存在)及優先級字段分別指示值 ,並且基於所接收的SCI格式0-1實行的RSRP量測大於 ,則UE自集合 中排除任何候選單時隙資源 。在時隙 中接收的SCI格式或相同的SCI格式(若資源預留週期字段存在於所接收的SCI格式0-1中,則其被假定在時隙 中接收)確定與 交疊的資源塊及時隙的集合,其中 q=1、2、…、Q且j=0、1、…、 ,如前所述。此處, 為轉換為以邏輯時隙為單位的 ,若 ,則 ,其中若時隙n屬於集合 ,則 ,否則時隙 是屬於集合 的時隙n之後的第一個時隙;否則 。將 設置為轉換為毫秒(msec)單位的選擇窗口大小。在相鄰的Tx UE與Rx UE的位置之間構建波束( )。用於 的波束寬度端視傳輸優先級( )而基於由相鄰Tx UE提供的指示或者基於資源池預配置。類似地,在Tx UE位置與目標Rx UE位置之間構建波束( )。用於 的波束寬度端視傳輸優先級( )而基於由較高層提供的指示或者基於資源池預配置。若波束 覆蓋位置 HH所在的區段,或者若波束 覆蓋位置 KK所在的區段,則候選單時隙資源 應被排除。否則,不排除資源 。若集合 中剩餘的候選單時隙資源的數目小於 ,則對於每一優先級值 ,使 增加3 dB,並且實行圖1中的步驟104,由此UE向較高層報告集合 的剩餘部分,並且根據PRS配置,較高層為用於SL定位的PRS/CSI-RS選擇候選資源。
如上所述,對模式2資源選擇程序進行更新以在自資源選擇窗口排除資源時考量傳輸方向性,僅當相鄰UE之間的傳輸的構建波束軌跡覆蓋發起資源選擇的TB的目標接收器的位置或者發起資源選擇的TB的構建波束覆蓋目標相鄰接收器的位置時,才將資源認為被佔用,並且Tx UE與Rx UE之間的構建波束的寬度可由相鄰的Tx UE來指示或者按每資源池進行配置,並且可取決於傳輸優先級,由此較高的優先級將與較寬的波束相關聯,以減少其他UE重用相同資源的機會。
圖4示出根據實施例由UE在FR2中選擇資源的方法400。
在步驟401中,UE藉由實行當前在NR Rel-16及NR Rel-17中定義的感測來確定向UE 1傳輸的需要。具體而言,UE對PSCCH上的第一階段SCI進行解碼,藉此使得UE能夠獲得UE 2及其他相鄰UE的預留。在步驟402中,UE自基本安全訊息(在另一載波上發送,例如在FR1中)或者如上所述在第二階段SCI訊息UE波束資訊中獲得UE 2的位置。UE 2的位置亦可在步驟402中使用上述技術來確定。舉例而言,第一階段SCI中的字段可指示天線特性(例如,方向、衰減等)。
在步驟403中,UE使用PSCCH上的經解碼的第一階段SCI而自UE 2獲得預留及波束資訊。
在步驟404中,UE實行包括來自UE 2的波束資訊的模式2資源選擇,以估計UE 2已經預留資源的時隙上的預期干擾。具體而言,一旦UE已獲得了關於UE 2的位置以及其在感測程序期間監測/辨識的所有UE的資訊,UE便可選擇資源。更新的模式2程序用於考量UE 2的位置及天線波束資訊,以自發射UE的角度確定由UE 2生成的干擾水準。
在步驟405中,自傳輸中排除干擾UE 2預留的資源。亦即,UE可僅依靠區段資訊來聲明資源是被佔用還是未被佔用。具體而言,UE使用相鄰的Tx UE與Rx UE的區段資訊,並相應地構建傳輸的投影。若此投影與預期的Rx UE的區段相交,則可聲明所述資源被佔用,並由此自傳輸中排除所述資源。作為另外一種選擇,若其目標Rx UE及其相鄰UE的目標Rx UE兩者皆落入相同的區段內而未構建任何軌跡,則UE可聲明資源被佔用。舉例而言,所述區段可由涉及由RRC傳訊預先配置的一組位置的索引來指示。如以上在圖1中闡述的模式2選擇中一般,藉由判斷對預留訊號實行的RSRP量測是否大於臨限值來選擇資源。
圖5示出根據實施例如何將傳輸聲明為無干擾500。在圖5中,由於使用一個兩位元的位元字段來指示區段被視為被佔用的象限,因此區段指示是藉由角度扇區來表示的。
此外,對於由預留訊號的RSRP量測所確定的極為靠近Tx UE 501的一或多個UE,即使該些UE不在被佔用的區段中,干擾UE 504仍可對Tx UE 501產生顯著的干擾。因此,在Tx UE 501周圍定義了排除區段502。當確定干擾時,需要包括在此排除區段中任何地方的UE,例如目標UE 2 503。排除區段502可藉由RRC傳訊進行硬編碼或(預)配置。
因此,為了降低複雜性,模式2資源選擇對資源的排除可依賴於UE所在的區段,而非依賴於其實際位置。
圖6示出根據實施例用於波束選擇600的兩步程序。
具體而言,為了使UE能夠使用FR2中的SL進行通訊,UE應能夠將其波束指向接收UE的方向,以便在FR2中進行初始波束獲取。為達成此目的,在圖6中揭露了兩步波束選擇程序。在第一步驟601中,UE藉由依靠更寬的波束來達成粗略的波束操縱,並且在第二步驟602中,UE實行微調以達成更佳的方向性且隨後達成更高的通量及可靠性。第一較寬的波束需要與窄波束準協同定位(quasi co-located,QCL)。
具體而言,UE可利用其目標相鄰UE的容易獲得的位置來進行粗波束選擇。在V2X系統中,為了安全應用,期望車輛使用基本的安全訊息來週期性地發射其位置。藉由使用所述資訊以及其自身的位置,UE可辨識相鄰UE的相對位置,並據以實行初始波束選擇。作為另外一種選擇,UE可依賴於在第二階段SCI中發送的區段資訊而以降低的準確度獲得相鄰UE的相對位置。
圖7示出根據實施例劃分成子區段的區段700的實例。藉由引入圖7中的子區段701、702、703及704來減輕上述降低的準確度,由此UE使用新的參數來指示其在區段內的位置。儘管圖7中示出四個區段,但可按每資源池來配置子區段的大小及每區段的子區段數目。對子區段的指示可作為新字段被添加至第二階段SCI,或者作為PSSCH中的MAC CE被發送至相鄰UE。由於方向估計的準確度可能會降低,因此依靠更寬的波束才能夠到達相鄰的UE並發起通訊。波束寬度可取決於位置資訊的可靠性、傳輸的相對速度、傳輸優先級及最近更新的位置資訊的有效性中的一或多者。
Tx UE對第一波束方向的選擇可取決於其Rx UE的相對位置。
若源UE知曉目的地UE的位置,則期望源UE在覆蓋目的地UE的方向上發送第一波束,此不同於現有的用於蜂巢的波束成形程序,其中波束定向遵循所定義的模式,而與源及目的地的位置無關。
儘管在FAN1中已經定義了區段的概念,但應注意,創建更小的區段將是不可取的,乃因該些區段已經在SL上用於其他目的,並且在第二階段SCI中進行了傳訊。因此,增加區段的數目將增加用於其他目的的開銷,此即為所揭露的子區段有益的原因。
此外,區段由其在RRC傳訊中的座標來定義,而相比之下,子區段不需要此種傳訊,乃因其是基於區段自動定義的。
亦即,如圖7所示,矩形區段700被自動劃分成四個子區段701、702、703及704。因此,簡化了對不同數目的子區段的擴展。
除了包含在基本安全訊息中的位置資訊之外,可在第二階段SCI或MAC CE中發送附加的實體(PHY)層可存取位置資訊(例如,第二階段SCI中的區段字段及在第二階段SCI中或作為MAC CE的子區段字段),以便於辨識目標UE位置。可週期性地實行此種傳輸,由此可按每資源池配置週期。作為另外一種選擇,由於Rx UE的方向可能未知,因此可因應於在FR1中發送的來自相鄰UE的請求(在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SCI中或者作為MAC CE)來發送傳輸。
舉例而言,可利用新的字段來更新第二階段SCI,以指示位置資訊更新的請求。作為另外一種選擇,對位置資訊的請求可藉由將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SCI中的一或多個字段設置為預先配置的值來隱式實行。此外,所述請求可以一個(即,單播)或多個UE(即,組播)或所有相鄰UE(廣播)為目標。舉例而言,在組播的情形中,群首(clusterhead)可週期性地發送請求來更新其所有群成員的位置,以便在需要時可到達所述位置。對UE位置的請求亦可以特定距離或區段/子區段內的UE為目標。舉例而言,所述請求可指示Tx UE的位置以及期望UE提供其位置資訊的特定範圍。在此種情形中,第二階段SCI格式2-B中的範圍字段可被重用。所述請求還可攜帶附加資訊,以例如藉由請求未來的計劃位置(future projected location)而減少開銷或增加位置資訊的有效性。舉例而言,可請求更新區段ID及子區段ID中的一者或兩者,或者更新計劃位置而非當前位置。發送位置資訊的觸發可基於預定義的條件(例如,當進入新的區段或子區段時),並且可藉由資源池配置來啟用或禁用。
為了向其相鄰UE傳達子區段位置,UE可使用點陣圖,由此設置指示UE的位置在對應的子區段中的特定位元。此外,子區段的大小、每區段的子區段的數目以及點陣圖大小皆可按每資源池進行配置。為了減少點陣圖傳輸的開銷,特別是當子區段的數目為大時,可能需要UE指示其相對於前一子區段的不同位置。舉例而言,由於UE的位置不太可能在兩次後續位置更新之間顯著不同,因此UE可使用三位元字段來指示其子區段索引{-3,-2,-1,0, 1, 2, 3, 4}的以下可能變化中的一者。
在一些情形中,位置更新訊息可能會(例如,因干擾或低訊號雜訊干擾比(noise and interference ratio,SINR))丟失。隨後,Tx UE將無法更新其目標UE的位置。為解決此種情況,考量歷史資訊來構建軌跡。因此,Tx UE可預測相鄰目標UE的位置,直至新的位置更新變得可用。舉例而言,當沿著直線分配子區段時,若目標UE的最後已知的三個更新是子區段2、3、4但最後的更新丟失了,則Tx UE可預期目標UE應在子區段5中。類似地,若最後已知的3個更新報告相同的子區段,則Tx UE可預期目標UE未移動,且因此假定目標UE在相同的子區段中。然而,由於此位置是預期的,因此自長期來看可能不可靠。因此,一旦新的更新變得可用,便將所述位置移除以便不影響未來的預測,或者在相較於來自目標UE的常規位置更新時,將所述位置視為在較短的持續時間內有效。
圖8是根據實施例的網路環境800中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參照圖8,網路環境800中的電子設備801可經由第一網路898(例如,短程無線通訊網路)與電子設備802進行通訊,或經由第二網路899(例如,遠程無線通訊網路)與電子設備804或伺服器808進行通訊。電子設備801可經由伺服器808與電子設備804進行通訊。電子設備801可包括處理器820、記憶體830、輸入設備840、聲音輸出設備855、顯示設備860、音訊模組870、感測器模組876、介面877、觸覺模組879、相機模組880、電源管理模組888、電池889、通訊模組890、用戶辨識模組(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896或天線模組894。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自電子設備801省略所述組件中的至少一者(例如,顯示設備860或相機模組880),或者可將一或多個其他組件添加至電子設備801。所述組件中的一些組件可被實施為單一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舉例而言,感測器模組876(例如,指紋感測器、虹膜感測器或照度感測器)可被嵌入於顯示設備860(例如,顯示器)中。
處理器820可執行例如軟體(例如,程式840)以控制與處理器820耦合的電子設備801的至少一個其他組件(例如,硬體或軟體組件),且可實行各種資料處理或計算。作為資料處理或計算的至少一部分,處理器820可將自另一組件(例如,感測器模組846或通訊模組890)接收的命令或資料載入於揮發性記憶體832中,處理儲存於揮發性記憶體832中的命令或資料,並將所得的資料儲存於非揮發性記憶體834中。處理器820可包括主處理器821(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以及能夠獨立於主處理器821進行操作或與主處理器821相結合地進行操作的輔助處理器823(例如,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感測器集線器處理器(sensor hub processor)或通訊處理器(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另外地或作為另外一種選擇,輔助處理器823可適於消耗較主處理器821少的功率,或執行特定功能。輔助處理器823可被實施為與主處理器821分離或被實施為主處理器821的一部分。
當主處理器821處於非現用(例如,睡眠)狀態時,輔助處理器823可代替主處理器821來控制與電子設備801的組件中的至少一個組件(例如,顯示設備860、感測器模組876或通訊模組890)相關的功能或狀態中的至少一些功能或狀態,或者當主處理器821處於現用狀態(例如,執行應用)時與主處理器821一起進行上述控制。輔助處理器823(例如,影像訊號處理器或通訊處理器)可被實施為在功能上與輔助處理器823相關的另一組件(例如,相機模組880或通訊模組890)的一部分。
記憶體830可儲存電子設備801的至少一個組件(例如,處理器820或感測器模組876)所使用的各種資料。所述各種資料可包括例如軟體(例如,程式840)以及用於與其相關的命令的輸入資料或輸出資料。記憶體830可包括揮發性記憶體832或非揮發性記憶體834。
程式840可作為軟體被儲存於記憶體830中,且可包括例如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OS)842、中間軟體844或應用846。
輸入設備850可自電子設備801的外部(例如,使用者)接收電子設備801的另一組件(例如,處理器820)欲使用的命令或資料。輸入設備850可包括例如麥克風、滑鼠或鍵盤。
聲音輸出設備855可向電子設備801的外部輸出聲音訊號。聲音輸出設備855可包括例如揚聲器或接收器。揚聲器可用於一般目的,例如播放多媒體或錄製,且接收器可用於接收來電。接收器可被實施為與揚聲器分離或被實施為揚聲器的一部分。
顯示設備860可在視覺上向電子設備801的外部(例如,使用者)提供資訊。顯示設備860可包括例如顯示器、全像設備(hologram device)或投影儀以及用於控制顯示器、全像設備及投影儀中的對應一者的控制電路系統。顯示設備860可包括適於偵測觸控的觸控電路系統或適於量測由觸控所產生的力的強度的感測器電路系統(例如,壓力感測器)。
音訊模組870可將聲音轉換成電性訊號,且反之亦然。音訊模組870可經由輸入設備850獲得聲音,或經由聲音輸出設備855或與電子設備801直接地(例如,有線地)或無線地耦合的外部電子設備802的耳機而輸出聲音。
感測器模組876可偵測電子設備801的操作狀態(例如,功率或溫度)或電子設備801外部的環境狀態(例如,使用者的狀態),且然後產生與所偵測狀態對應的電性訊號或資料值。感測器模組876可包括例如手勢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大氣壓力感測器、磁性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抓握感測器、接近感測器、顏色感測器、紅外線(infrared,IR)感測器、生物識別感測器(biometric sensor)、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或照度感測器。
介面877可支援欲用於電子設備801的一或多個規定協定,以直接地(例如,有線地)或無線地與外部電子設備802耦合。介面877可包括例如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介面、保全數位(secure digital,SD)卡介面或音訊介面。
連接端子878可包括連接器,電子設備801可經由所述連接器與外部電子設備802在實體上連接。連接端子878可包括例如HDMI連接器、USB連接器、SD卡連接器或音訊連接器(例如,耳機連接器)。
觸覺模組879可將電性訊號轉換成機械刺激(例如,振動或移動)或電性刺激,所述機械刺激或電性刺激可由使用者藉由觸覺或動覺來識別。觸覺模組879可包括例如馬達、壓電元件或電性刺激器。
相機模組880可捕獲靜止影像或移動影像。相機模組880可包括一或多個透鏡、影像感測器、影像訊號處理器或閃光燈。
電源管理模組888可管理被供應至電子設備801的電源。電源管理模組888可被實施為例如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PMIC)的至少一部分。
電池889可向電子設備801的至少一個組件供電。電池889可包括例如不可再充電的一次電池、可再充電的二次電池或者燃料電池。
通訊模組890可支援在電子設備801與外部電子設備(例如,電子設備802、電子設備804或伺服器808)之間建立直接(例如,有線)通訊通道或無線通訊通道,並經由所建立的通訊通道實行通訊。通訊模組890可包括一或多個能夠獨立於處理器820(例如,AP)進行操作的通訊處理器且支援直接(例如,有線)通訊或無線通訊。通訊模組890可包括無線通訊模組892(例如,蜂巢式通訊模組、短程無線通訊模組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通訊模組)或有線通訊模組894(例如,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通訊模組或電源線通訊(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模組)。該些通訊模組中的對應一者可經由第一網路898(例如,短程通訊網路,例如藍芽 TM、無線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直連或紅外線資料協會(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IrDA)的標準)或第二網路899(例如,遠程通訊網路,例如蜂巢式網路、網際網路或電腦網路(例如,LAN或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WAN)))與外部電子設備進行通訊。該些各種類型的通訊模組可被實施為單一組件(例如,單一IC),或者可被實施為彼此分離的多個組件(例如,多個IC)。無線通訊模組892可使用儲存於用戶辨識模組896中的用戶資訊(例如,國際行動用戶辨識(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來在通訊網路(例如,第一網路898或第二網路899)中辨識及認證電子設備801。
天線模組897可向電子設備801的外部(例如,外部電子設備)發射訊號或電力,或自電子設備801的外部(例如,外部電子設備)接收訊號或電力。天線模組897可包括一或多個天線,且可例如由通訊模組890(例如,無線通訊模組892)自所述一或多個天線選擇適宜於在通訊網路(例如第一網路898或第二網路899)中使用的通訊方案的至少一個天線。然後,可經由所選擇的所述至少一個天線在通訊模組890與外部電子設備之間發射或接收訊號或電力。
命令或資料可經由與第二網路899耦合的伺服器808在電子設備801與外部電子設備804之間發射或接收。電子設備802及804中的每一者可為與電子設備801相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設備。欲在電子設備801處執行的全部或一些操作可在外部電子設備802、804或808中的一或多者處執行。舉例而言,若電子設備801應自動、或因應於來自使用者或另一設備的請求而實行功能或服務,則電子設備801可請求所述一或多個外部電子設備來實行所述功能或服務的至少一部分而非自身執行所述功能或服務,或除自身執行所述功能或服務以外還請求所述一或多個外部電子設備來實行所述功能或服務的至少一部分。接收請求的所述一或多個外部電子設備可實行所請求的功能或服務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或與所述請求相關的附加功能或附加服務,並將實行的結果輸送至電子設備801。電子設備801可提供所述結果(在將所述結果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或不作進一步處理的情況下)作為對所述請求的答覆的至少一部分。為此,例如,可使用雲端計算、分佈式計算或客戶端-伺服器計算技術。
儘管已經參照某些實施例闡述了本揭露,但在不背離本揭露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改變,本揭露的精神及範圍並非由詳細說明及實施例界定,而是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範圍界定。
100、400:方法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步驟 200:無干擾傳輸 201:UE A 202:UE B 203:UE C 204:UE D 301:準全向波束 302:120度角波束 401、402、403、404、405:步驟 500:無干擾 501:Tx UE 502:排除區段 503:目標UE 2 504:干擾UE 600:波束選擇 601:第一步驟 602:第二步驟 700:區段 701、702、703、704:子區段 800:網路環境 801:電子設備 802、804:電子設備/外部電子設備 808:伺服器/外部電子設備 820:處理器 821:主處理器 823:輔助處理器 830:記憶體 832:揮發性記憶體 834:非揮發性記憶體 836:內部記憶體 838:外部記憶體 840:程式 842:作業系統(OS) 844:中間軟體 846:應用 850:輸入設備 855:聲音輸出設備 860:顯示設備 870:音訊模組 876:感測器模組 877:介面 878:連接端子 879:觸覺模組 880:相機模組 888:電源管理模組 889:電池 890:通訊模組 892:無線通訊模組 894:有線通訊模組 896:用戶辨識模組(SIM)/用戶辨識模組(SIM)卡 897:天線模組 898:第一網路 899:第二網路
在以下部分中,將參照附圖中示出的示例性實施例來闡述在本文中揭露的標的物的態樣,在附圖中: 圖1示出根據先前技術的模式2資源選擇。 圖2示出根據實施例在FR2中的無干擾傳輸。 圖3示出根據實施例由Tx UE指示的波束寬度。 圖4示出根據實施例由UE在FR2中選擇資源的方法。 圖5示出根據實施例如何將傳輸聲明為無干擾。 圖6示出根據實施例用於波束選擇的兩步程序。 圖7示出根據實施例劃分成子區段的區段的實例。 圖8是根據實施例的網路環境800中的電子設備的方塊圖。
400:方法
401、402、403、404、405: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側鏈(SL)傳輸方法,包括: 對於使用者裝置(UE)與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之間的傳輸,基於波束資訊、位置資訊、所量測的訊號強度及資源預留資訊來確定由所述使用者裝置辨識的候選資源與由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選擇的資源之間的潛在衝突,藉此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中的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以及 自資源選擇窗口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資源。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藉由判斷預留功率是否高於基於優先級的臨限值來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所述資源;以及 自在所述排除之後剩餘的所述候選資源中選擇資源。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資訊、所述使用者裝置的所述位置資訊及所述資源預留資訊是自實體側鏈控制通道(PSCCH)上的側鏈控制資訊(SCI)或者自基本安全訊息中獲得。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傳輸中向接收所述傳輸的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指示傳輸方向、所述波束資訊及所述使用者裝置的所述位置資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方法, 其中藉由實行模式2資源選擇程序並包括來自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的所述位置資訊及所述波束資訊來估計所述資源選擇窗口內的子通道及時隙上的干擾並自一組所述候選資源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所述資源而避免所述潛在衝突。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自所述傳輸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所述資源的同時,藉由所述模式2資源選擇程序在未排除的資源上向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發送所述傳輸,以及 其中藉由將使用者裝置周圍的區域視為區段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區段的所述區域中的至少一者中界定排除區段,並且 其中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藉由位於所述排除區段內或者在所述排除區段內具有至少一個目標使用者裝置而進一步進行辨識。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方法, 其中在所述排除區段內,當自所述候選資源中選擇資源時,自所述資源選擇窗口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所述資源。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區段中的每一者被劃分成多個子區段,所述多個子區段是按每個資源池配置的,並且在側鏈控制資訊中進行指示。
  10. 一種使用者裝置(UE),包括: 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 至少一個記憶體,與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操作地連接,所述至少一個記憶體儲存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執行時指示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藉由以下方式實行方法: 對於所述使用者裝置(UE)與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之間的傳輸,基於波束資訊、位置資訊、所量測的訊號強度及資源預留資訊來確定由所述使用者裝置辨識的候選資源與由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選擇的資源之間的潛在衝突,藉此來辨識所述一或多個相鄰使用者裝置中的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以及 自資源選擇窗口中排除由所述一或多個干擾使用者裝置預留的資源。
TW111148165A 2021-12-16 2022-12-15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TW2023456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90252P 2021-12-16 2021-12-16
US63/290,252 2021-12-16
US18/071,297 2022-11-29
US18/071,297 US20230199819A1 (en) 2021-12-16 2022-11-29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wave domai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5643A true TW202345643A (zh) 2023-11-16

Family

ID=86606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8165A TW202345643A (zh) 2021-12-16 2022-12-15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9819A1 (zh)
KR (1) KR20230091801A (zh)
CN (1) CN116266949A (zh)
DE (1) DE102022132665A1 (zh)
TW (1) TW2023456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6062A1 (ko) * 2018-08-31 2020-03-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단말이 빔 스위핑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91801A (ko) 2023-06-23
US20230199819A1 (en) 2023-06-22
DE102022132665A8 (de) 2023-08-10
DE102022132665A1 (de) 2023-06-22
CN116266949A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9437B (zh) 通信方法、终端、通信节点、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09315B1 (ko) 액세서리 디바이스에 최적화된 블루투스 스케줄링
EP4145864A1 (en) Prs configu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396075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45461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n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
CN111684829B (zh) 用于优先接入用户与一般接入用户之间的机会且高效的频谱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91296A (zh) 在协调接入点组中进行动态接入点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EP3666030B1 (e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based on mobility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9814011B2 (en) Cluster based communication
WO20230088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2041081A (zh) 用戶裝置和基站使用的擴展隨機存取方法及其相關設備
TW202345643A (zh) 側鏈傳輸方法及使用者裝置
EP345461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tenna cloud nodes in indoor high-density network
EP2661816B1 (en) Method for participating in an ad hoc network
EP3668143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255354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WO2022150972A1 (en) Network-assisted sidelink resource selection
US20230209365A1 (en) Enhanced fr2 tracking procedures for nr sidelink systems
US202303197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WO2024073896A1 (en) Opportunistic rx beam alignment for sidelink operation in fr2
CN114026905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224867A1 (en) Technologies for inter-user equipment coordination
US20240214910A1 (en) Identifying relay user equipment for sidelink relay
US202400080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virtual bss and multi-ap transmissions
KR20240022991A (ko) 빔 페어링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