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2928A - 熱傳遞裝置 - Google Patents

熱傳遞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2928A
TW202342928A TW111150584A TW111150584A TW202342928A TW 202342928 A TW202342928 A TW 202342928A TW 111150584 A TW111150584 A TW 111150584A TW 111150584 A TW111150584 A TW 111150584A TW 202342928 A TW202342928 A TW 2023429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transfer part
capillary
capillary force
capillar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50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2308B (zh
Inventor
渡邉陽介
青木博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古河電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2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2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230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2Fillings or auxiliary member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selected or arranged to facilitate heating or cooling
    • H01L23/427Cooling by change of state, e.g. use of heat pi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熱傳遞裝置,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增大冷卻風的風量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熱傳遞裝置包括第一熱傳遞部以及第二熱傳遞部。第一熱傳遞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第二熱傳遞部連接於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並且具有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的熱傳遞方向,前述第一熱傳遞部具有從前述蒸發部連通至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並且作動流體被填入的一體的內部空間,熱傳遞裝置包括第一毛細構造體、第二毛細構造體、以及回流促進體,第一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從前述蒸發部延伸到前述冷凝部,第二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上,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並具有毛細管力,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並且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Description

熱傳遞裝置
本發明關於冷卻搭載在電路基板等的基板的電氣/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熱傳遞裝置,特別是關於即使在熱連接於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dry out)的熱傳遞裝置。
隨著電子設備的高功能化,包括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在內的大量元件被搭載在電子設備內部的電路基板等的基板上。又,隨著電子設備的高功能化,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發熱量也增大。熱導板(vapor chamber)、熱管(heat pipe)、散熱器(heat sink)等的熱傳遞構件有時被用作為冷卻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裝置。
然而,當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發熱量增大時,因為從熱傳遞構件的蒸發部往冷凝部流通的氣相作動流體的流量增大,與氣相作動流體為對流向的關係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可能會受到阻礙。特別是,在毛細構造體為複數個溝部的情況下等,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較小時,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有容易受到阻礙的傾向。當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受到阻礙時,液相作動流體會積聚在熱傳遞構件的冷凝部,進而從冷凝部往蒸發部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量不足,熱傳遞構件可能乾化。
因此,作為冷卻電子元件等的發熱體的熱傳遞構件,係為收容金屬粉末的燒結體等的毛細管力較大的毛細構造體以及作動流體的熱導板,包括第一部分、從第一部分的一端延伸遠離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從第二部分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第四部分、從第一部分的一端延伸遠離第一部分的第三部分、以及從第三部分在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五部分,其中前述毛細構造體延伸遍及第一部分至第五部分的全部(專利文獻1)。
在專利文獻1中,經由將熱連接到第一部分的發熱體的熱,從作為蒸發部的第一部分藉由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而往作為冷凝部的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傳遞,而冷卻發熱體。又,藉由金屬粉末的燒結體等的毛細管力較大的毛細構造體,使液相作動流體從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往第一部分回流。
然而,在專利文獻1中,因為相同的毛細構造體延伸遍及第一部分至第五部分的全部,所以位於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的毛細構造體有保留液相作動流體的傾向。因此,即使在專利文獻1的熱導板,也依然液相作動流體積聚在冷凝部中,並且從冷凝部往蒸發部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量不足而乾化。
又,為了圓滑地冷卻高發熱量的發熱體,可以使供給到熱傳遞構件的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然而,當使冷卻風的風量增大時,在冷凝部中,因為促進作動流體從氣相到液相的相變,所以在專利文獻1的熱導板還是會因作動流體積聚在冷凝部中而乾化。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美國專利申請公開號2020/0018555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鑑於上述情況,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熱傳遞裝置,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構成的要點如下。 [1] 一種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熱傳遞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以及 第二熱傳遞部,連接於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具有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的熱傳遞方向, 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具有從前述蒸發部連通至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並且填入作動流體的一體的內部空間,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連通, 其中前述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從前述蒸發部往前述冷凝部延伸; 第二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以及 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上,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具有毛細管力; 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2] 如[1]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與前述回流促進體藉由具有毛細管力的連接構件而連接。 [3] 如[2]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與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4] 如[2]或[3]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連接構件位於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以及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 [5] 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在相對於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前述回流促進體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以上的區域。 [6] 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回流促進體包括複數個回流促進部,複數個前述回流促進部的毛細管力彼此不同。 [7] 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平面型。 [8] 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 [9] 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為複數個管狀體。 [10] 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設置複數個前述第二熱傳遞部,並且從前述第一熱傳遞部沿複數個方向延伸。 [11] 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管狀體往重力方向下方延伸。 [12] 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係為複數個散熱鰭片熱連接於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散熱器。
在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具有蒸發部(即,受熱部)的熱傳遞構件的內部空間是整體連通為一體,與複數個熱管並列配置的熱管組的內部空間不同。在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第一熱傳遞部中,與作為冷卻對象的發熱體熱連接的部位作為蒸發部(即,受熱部)而發揮功能,與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部位作為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即,放熱部)而發揮功能。在第一熱傳遞部的蒸發部,作動流體從發熱體受熱而從液相往氣相相變,在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氣相的作動流體的一部份放出潛熱而從氣相往液相相變。在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發熱體的熱藉由第一熱傳遞部從第一熱傳遞部的蒸發部往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傳遞,進而,從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往第二熱傳遞部傳遞。又,經由第一熱傳遞部從發熱體受熱而相變為氣相的作動流體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第二熱傳遞部流通。經由氣相作動流體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第二熱傳遞部流通,第二熱傳遞部從第一熱傳遞部受熱,發熱體的熱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第二熱傳遞部擴散。經由將散熱鰭片等的熱交換裝置熱連接到第二熱傳遞部,第二熱傳遞部進一步將受到的熱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熱交換裝置傳輸,從熱交換裝置將熱往外部環境放出。當第二熱傳遞部將受到的熱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熱交換裝置傳輸時,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第二熱傳遞部流通的氣相作動流體往液相相變。
在上述樣態,因為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與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所以第一熱傳遞部的延伸方向與第二熱傳遞部的延伸方向不同。
又,在第一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平面型且第二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的樣態,熱傳遞裝置為熱導板的構成。 [發明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因為設置在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的從蒸發部延伸到冷凝部的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形成在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的設置在第二毛細構造體的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並且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所以為在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毛細構造體與回流促進體,並且設置在具有蒸發部的第一熱傳遞部的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對較大的樣態。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者在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使液相作動流體的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往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方向的回流、以及從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往蒸發部的回流圓滑化。又,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因為設置在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與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都相對較小,所以可以防止保留液相作動流體而液相作動流體積聚在第二熱傳遞部。又,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往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的方向回流第二毛細構造體中的液相作動流體,藉由回流促進體,而被保護免受作為對向流的氣相作動流體的流動,並且回流促進體也有助於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往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的方向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藉由第一毛細構造體與回流促進體藉由具有毛細管力的連接構件連接,使得從第二熱傳遞部往第一熱傳遞部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進一步圓滑化。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藉由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並且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大於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或者與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相同,因為隨著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往第一熱傳遞部流通而毛細管力變大,所以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更確實地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回流促進體在相對於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藉由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以上的區域,回流促進體進一步促進液相作動流體的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往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的方向的回流。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藉由回流促進體包括複數個回流促進部,並且複數個前述回流促進部的毛細管力彼此不同,因為隨著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朝向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的方向而可以增大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所以進一步使液相作動流體的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往與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的方向的回流圓滑化。
根據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樣態,藉由設置複數個第二熱傳遞部,並且從第一熱傳遞部在複數個方向上延伸,因為從第一熱傳遞部往第二熱傳遞部傳遞的熱被傳遞到與第一熱傳遞部的延伸方向(熱傳遞方向)不同的複數個方向,所以可以防止熱傳遞裝置的尺寸增大,結果,可以達成節省空間。
以下將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首先,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另外,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內部的概要的俯視剖面圖。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圖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側視剖面圖。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作動流體的流動的說明圖。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1包括具有與發熱體100熱連接的蒸發部11的第一熱傳遞部10、以及連接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並具有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D1不同的熱傳遞方向D2、D3的第二熱傳遞部20。第二熱傳遞部20經由與第一熱傳遞部10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連接,而形成與第一熱傳遞部10以及第二熱傳遞部20連接的連接部30。又,第一熱傳遞部10的內部空間與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部空間連通。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一熱傳遞部10具有從蒸發部11連通到與第二熱傳遞部20連接的連接部30並且填入作動流體的一體的內部空間。
第一熱傳遞部10具有容器19以及作動流體(圖1中未示出),容器19具有中空的空洞部13,作動流體流通空洞部13。容器19藉由將位於熱傳遞裝置1的設置表面側的一個板狀體40與對向於一個板狀體40的另一個板狀體(圖1中未示出)重疊而形成。
一個板狀體40是具有在平面部的邊緣部從平面部立起的側壁的板狀。另一個板狀體也是具有在平面部的邊緣部從平面部立起的側壁的板狀。因此,一個板狀體40與另一個板狀體都為凹狀。藉由將一個板狀體40與另一個板狀體的凹狀在對向的狀態下重疊而形成容器19的空洞部13。因此,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的形狀為平面型。容器19的空洞部13是相對於外部環境而密閉的內部空間,藉由脫氣處理而被減壓。
在容器19的外表面中,作為冷卻對象的發熱體100熱連接的部位作為蒸發部11而發揮功能。經由將發熱體100熱連接至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而冷卻發熱體100。在第一熱傳遞部10,作為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D1的延伸方向的一端熱連接有發熱體100。因此,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形成有蒸發部11。
第一熱傳遞部10從發熱體100的位置往預定方向延伸,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的與一端對向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熱傳遞部20,連接有第二熱傳遞部20的第一熱傳遞部10的另一端作為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而發揮功能。
第一熱傳遞部10的位在位於容器19一端的蒸發部11與位於容器19的另一端的冷凝部12之間的中間部作為絕熱部15而發揮功能。從發熱體100往蒸發部11傳輸的熱經由絕熱部15而從蒸發部11往冷凝部12傳遞。
如圖1所示,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中收納有具有毛細管力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第一毛細構造體14設置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內部空間,並且從蒸發部11往冷凝部延伸12。第一毛細構造體14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大致整個寬度方向上從容器19的蒸發部11延伸到冷凝部12。
作為第一毛細構造體體14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銅粉等金屬粉的燒結體、包括金屬線的金屬網、不織布、金屬纖維等。使用金屬粉末的燒結體作為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又,在第一熱傳遞部10,容器19的內表面可以進一步設置有凹槽(複數個細溝,未示出)。空洞部13中未設置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部位作為氣相作動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16而發揮功能。蒸氣流路16對應於第一毛細構造體14從容器19的蒸發部11延伸到冷凝部12,而從容器19的蒸發部11延伸到冷凝部12。第一熱傳遞部10藉由因作動流體的動作的熱傳遞特性,將在蒸發部11受到的發熱體100的熱從蒸發部11往冷凝部12傳遞。
如圖1所示,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的側面設置有第二熱傳遞部20,其內部空間與第一熱傳遞部的容器19的空洞部13連通。第二熱傳遞部20包括具有中空的空洞部23的容器29。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藉由連接部30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連通。
容器29藉由將位於熱傳遞裝置1的設置表面側的一個板狀體41與對向於一個板狀體41的另一板狀體(圖1中未示出)重疊而形成。一個板狀體41是具有在平面部的邊緣部從平面部立起的側壁的板狀。另一個板狀體也是具有在平面部的邊緣部從平面部立起的側壁的板狀。因此,一個板狀體41與另一個板狀體都為凹狀。藉由將一個板狀體41與另一個板狀體的凹狀在對向的狀態下重疊而形成容器29的空洞部23。因此,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的形狀為平面型。
容器29的空洞部23是相對於熱傳遞裝置1的外部環境而密閉的內部空間,藉由脫氣處理而被減壓。作動流體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的空洞部13與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的空洞部23之間可流通。如上所述,流通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的作動流體被填入到從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到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的空間。
第二熱傳遞部20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為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
第二熱傳遞部20沿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的平面方向,在相對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二熱傳遞部20可以沿相對於重力方向而正交的方向設置。在熱傳遞裝置1中,因為第二熱傳遞部2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熱傳遞方向),所以從第一熱傳遞部10傳遞的熱藉由第二熱傳遞部20而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傳遞。因此,因為可以防止熱傳遞裝置1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上的尺寸增大,所以可以達成節省熱傳遞裝置1的空間。
設置複數個第二熱傳遞部20並且從第一熱傳遞部10在複數個方向上延伸。在熱傳遞裝置1中,設置兩個第二熱傳遞部20,並且第二熱傳遞部20以第一熱傳遞部10為中心往左右兩個方向延伸。因為複數個第二熱傳遞部20從第一熱傳遞部10往複數個方向(熱傳遞裝置1中的兩個方向)延伸,所以從第一熱傳遞部10往第二熱傳遞部20傳遞的熱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不同的複數個方向(熱傳遞裝置1中的兩個方向)分支而傳遞。因此,可以更確實地防止熱傳遞裝置1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增大。
如圖1至圖3所示,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表面設置有沿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延伸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第二毛細構造體24具有使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的功能。
第二毛細構造體24為具有毛細管力的毛細構造體,其構造與收納在容器19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不同。在熱傳遞裝置1中,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表面形成有凹槽(複數個細溝)作為第二毛細構造體24。如上所述,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二毛細構造體24是與第一毛細構造體14不同類型的毛細構造體。作為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凹槽沿第二熱傳遞構件20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二毛細構造體24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延伸到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
又,在第二熱傳遞部20中,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上設置有沿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延伸的具有毛細管力的回流促進體34。回流促進體34具有促進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的功能。回流促進體34以與第二毛細構造體24相接的樣態設置。在熱傳遞裝置1中,回流促進體34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延伸到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附近。
回流促進體34是具有毛細管力的毛細構件,並且是與收納在容器19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以及收納在容器29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不同的構造。作為回流促進體34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銅粉等的金屬粉末的燒結體、包括金屬線的金屬網、不織布、金屬纖維等。在熱傳遞裝置1中,回流促進體34整體以相同的構件形成,並且回流促進體34整體具有大致相同的毛細管力。在熱傳遞裝置1中,可以使用片狀金屬網作為回流促進體34。如上所述,在熱傳遞裝置1中,回流促進體34是與第一毛細構造體14以及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不同類型的毛細構件。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中未設置回流促進體34以及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部位作為氣相作動流體流通的蒸氣流路26。蒸氣流路26從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延伸到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的前端部33。第二熱傳遞部20藉由因作動流體的動作的熱傳遞特性,將從第一熱傳遞部10受到的發熱體100的熱從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往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的方向傳遞。
回流促進體34的設置位置沒有特別限制,只要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內表面即可,但從回流促進體34進一步促進液相作動流體的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而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液相作動流體可以進一步圓滑地回流的角度出發,在相對於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以上的區域較佳。又,在第二熱傳遞構件20被設置成使得第二熱傳遞構件20的延伸方向相對於重力方向為大致正交的方向的情況下,從回流促進體34進一步促進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並且可以確實地確保蒸氣流路26的角度出發,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25%以上且50%以下的區域較佳。又,在第二熱傳遞部20被設置成使得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比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更在重力方向下方的情況下,從回流促進體34確實地促進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的角度出發,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0%以上且100%以下的區域較佳。
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熱傳遞裝置1中,藉由將一個板狀體41與對向於一個板狀體41的另一個板狀體43重疊而形成的容器29的內表面中,回流促進體34設置在作為位於重力方向下方的板狀體的一個板狀體41上,而不設置在另一個板狀體43。
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為大於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又,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為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或等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
如圖1以及圖2所示,設置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與設置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回流促進體34可以藉由具有毛細管力的連接構件35連接。連接構件35位於與第一熱傳遞部10以及第二熱傳遞部20連接的連接部30及其附近。
連接構件35是具有毛細管力的毛細構件,其構造與收納在容器19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收納在容器29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以及回流促進體34不同。作為連接構件35,例如可以舉出金屬網、金屬線的編織體、以及金屬纖維等。在熱傳遞裝置1中,連接構件35可以作為與第一毛細構造體14、第二毛細構造體24、以及回流促進體34不同類型的毛細構件。
在熱傳遞裝置1中,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為大於連接構件35的毛細管力的樣態。又,連接構件35的毛細管力為大於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或與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大致相同的樣態。
在第二熱傳遞部20內部從氣相往液相相變的作動流體藉由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與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第二毛細構造體24內部與回流促進體34內部。回流到連接部30附近的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往連接構件35的一端流通。往連接構件35的一端流通的液相作動流體從一端往另一端流通連接構件35,並且從連接構件35的另一端往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回流。
因此,經由設置連接構件35,進一步圓滑化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往第一熱傳遞部10的回流。如上所述,因為藉由連接構件35提升了第二熱傳遞部20與第一熱傳遞部10之間的液相作動流體的流動性能,所以提升了熱傳遞裝置1的熱傳遞特性。
另外,在不設置連接構件35的情況下,從提升第二熱傳遞部20與第一熱傳遞部10之間的液相作動流體的流動性能的觀點出發,在連接部30附近,回流促進體34為與第一毛細構造體14相接的構造較佳。
作為容器19以及容器29的材料,例如可以舉出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鎳、鎳合金、不銹鋼、鈦、鈦合金等。作為填入熱傳遞裝置1的作動流體,可對應於與容器19以及容器29的材料相容性而適當選擇,例如可以舉出水、碳氟化合物、氫氟醚(HFE)、環戊烷、乙二醇、其混合物等。
作為容器19以及容器29的厚度,可以由機械強度、重量等適當選擇,例如可以舉出0.5~3mm。容器19以及容器29的寬度可以藉由熱傳遞裝置1的使用條件適當選擇,例如可以舉出4~20mm。
接下來,使用圖1至圖3說明關於熱傳遞裝置1的熱傳遞功能的機構。首先,將作為被冷卻體的發熱體100熱連接到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的一端,使得容器19的一端作為蒸發部11而發揮功能。當容器19的一端從發熱體100受熱時,在容器19一端中,熱往空洞部13的液相作動流體傳輸,在容器19一端的空洞部13,液相作動流體往氣相作動流體相變。氣相作動流體從容器19的一端往作為冷凝部12的另一端流通蒸氣流路16。氣相作動流體經由從容器19的一端往另一端流通,第一熱傳遞部10將熱從其一端往另一端傳遞。當熱交換裝置(未示出)熱連接到容器19的另一端時,藉由熱交換裝置的熱交換作用,往容器19的另一端流通的氣相作動流體的一部分放出潛熱而往液相作動流體相變,放出的潛熱往熱交換裝置傳輸。往熱交換裝置傳輸的熱藉由熱交換裝置而往熱傳遞裝置1的外部環境放出。藉由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在容器19的另一端相變為液相的作動流體從容器19的另一端往一端回流。
又,因為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與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連通,所以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蒸發部11從液相往氣相相變的作動流體中,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未相變為液相的作動流體從第一熱傳遞部13的空洞部13藉由連接部30往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流入。從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往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流入的氣相作動流體從連接部30往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33的方向流通蒸氣流路26。氣相作動流體經由從連接部30往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的方向流通蒸氣流路26,第二熱傳遞部20從連接部30將熱往其前端部33的方向傳遞。當熱交換裝置(未示出)熱連接到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時,藉由熱交換裝置的熱交換作用,往第二熱傳遞部20的空洞部23流入的氣相作動流體在第二熱傳遞部20內部放出潛熱,而往液相作動流體相變。在第二熱傳遞部20內部放出的潛熱往與第二熱傳遞部20熱連接的熱交換裝置傳輸。往熱交換裝置傳輸的熱藉由熱交換裝置而往熱傳遞裝置1的外部環境放出。在第二熱傳遞部20內部從氣相相變為液相的作動流體藉由設置在第二熱傳遞部20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連接部30附近回流的液相作動流體藉由連接構件35在容器19的另一端(冷凝部12)往第一毛細構造體14回流。往第一毛細構造體14回流的的液相作動流體藉由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從容器19的另一端(冷凝部12)往容器19的一端(蒸發部11)回流。
在熱傳遞裝置1中,因為設置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的從蒸發部11往冷凝部12延伸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大於設置在形成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上的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並且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或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與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大致相同,所以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毛細構造體24以及回流促進體主體34,並且設置在具有蒸發部11的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為相對較大的樣態。因此,在熱傳遞裝置1中,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使從液相作動流體的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以及從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往蒸發部11的回流圓滑化。又,在熱傳遞裝置1中,因為設置在第二熱傳遞部20的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以及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都相對較小,所以可以防止保留液相作動流體而液相作動流體積聚在第二熱傳遞部20。
又,如圖4所示,在熱傳遞裝置1中,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中的液相作動流體F1,藉由回流促進體34,而被保護免受作為對向流的氣相作動流體G的流動,此外,回流促進體34也有助於液相作動流體F2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此外,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的界面部S也有助於液相作動流體F3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如上所述,在熱傳遞裝置1中,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11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又,在熱傳遞裝置1中,因為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大於連接構件35的毛細管力,並且連接構件35的毛細管力大於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或者連接構件35的毛細管力與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大致相同,毛細管力為隨著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往第一熱傳遞部10流通而變大的樣態,所以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更確實地防止蒸發部11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接下來,使用附圖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另外,因為根據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與根據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主要部分共通,所以關於與根據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另外,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內部的概要的俯視剖面圖。圖6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圖7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側視剖面圖。
在根據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1中,第二熱傳遞部20是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的容器,但如圖5所示,在根據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2中,取代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的容器,第二熱傳遞部20為複數個管狀體51、51、51…。
第二熱傳遞部20包括具有中空的空洞部23的複數個管狀體51。複數個管狀體51、51、51…是沿管狀體51的徑向並列配置,而形成一個第二熱傳遞部20。管狀體51的長邊方向為管狀體51的熱傳遞方向,進而為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
管狀體51的第一熱傳遞部10側的端部(以下有時稱為「基部」)32有開口,與基部32相反的端部(即,前端部33)為封閉。形成第二熱傳遞部20的管狀體51的空洞部23經由連接部30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連通。管狀體51的空洞部23是相對於熱傳遞裝置2的外部環境密封的內部空間,並且藉由脫氣處理而被減壓。作動流體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與管狀體51的空洞部23之間可流通。
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的側面部形成有用於將管狀體51安裝於容器19的貫通孔(未圖示)。貫通孔的形狀與尺寸對應於管狀體51的形狀與尺寸,經由管狀體51的基部32插入容器19的貫通孔,管狀體51連接於第一熱傳遞部10。因此,管狀體51與第一熱傳遞部10的容器19由不同的構件組成。作為固定安裝在容器19的管狀體51的方法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焊接、軟焊、硬焊等。管狀體51沿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的平面方向在相對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因此,在熱傳遞裝置2中,管狀體51的長邊方向可以以沿相對於重力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設置。
如圖5至圖7所示,各個管狀體51的內表面設置有沿管狀體51的熱傳遞方向延伸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第二毛細構造體24具有使液相作動流體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的功能。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第二毛細構造體24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延伸至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在管狀體51的內表面形成有凹槽(複數個細溝)作為第二毛細構造體24。
又,在各個管狀體51中,在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上設置有沿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延伸的具有毛細管力的回流促進體34。在熱傳遞裝置2中,回流促進體34從管狀體51的長邊方向中央部36延伸到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附近(即,基部32附近)。如上所述,在熱傳遞裝置2中,回流促進體34未設置在管狀體51的從前端部33到中央部36的區域中,並且第二毛細構造體24露出。在管狀體51的內表面中,回流促進體34設置在重力方向下方的部位,而不是設置在重力方向上方的部位。另外,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回流促進體34整體以相同構件形成,並且回流促進體34整體具有大致相同的毛細管力。
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設置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與設置在管狀體51的回流促進體34藉由具有毛細管力的連接構件35而連接。
管狀體51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在熱傳遞裝置2中,長邊方向的形狀為直線狀,相對於長邊方向而正交的方向(徑向)的形狀為橢圓狀。又,任一管狀體51的形狀與尺寸皆大致相同。作為構成第二熱傳遞部20的管狀體51的材料,與第二熱傳遞部20的容器29的材料相同,例如可以舉出銅、銅合金、鋁、鋁合金、鎳、鎳合金、不銹鋼、鈦、鈦合金等。
如圖5至圖7所示,在熱傳遞裝置2中,作為熱交換裝置的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61、61、61…熱連接於管狀體51。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61、61、61…沿管狀體51的長邊方向並列配置。經由將管狀體51分別插入形成在第一散熱鰭片61的複數個貫通孔,第一散熱鰭片61安裝固定在管狀體51的位置,而第一散熱鰭片61與複數個管狀體51、51、51熱連接。如上所述,熱傳遞裝置2是複數個第一散熱鰭片61、61、61…熱連接於第二熱傳遞部20的散熱器。
又,如圖6所示,作為熱交換裝置的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62、62、62…熱連接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為了便於說明,圖5中未示出)。複數個第二散熱鰭片62、62、62…沿第一熱傳遞部10的寬度方向而並列配置。第二散熱鰭片62安裝固定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位置,並與第一熱傳遞部10熱連接。第一散熱鰭片61與第二散熱鰭片62均為薄平板狀的構件。
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因為設置在第一熱傳遞部10的空洞部13的從蒸發部11往冷凝部12延伸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大於設置在形成在作為第二熱傳遞部的管狀體51的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上的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並且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34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或者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與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大致相同,所以在管狀體51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並且與設置在具有蒸發部11的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為相對較大的樣態。因此,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使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以及從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往蒸發部11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圓滑化。又,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因為設置在管狀體51的內表面的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都相對較小,所以可以防止保留液相作動流體而液相作動流體積聚在管狀體51。
又,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回流第二毛細構造體24中的液相作動流體,藉由回流促進體34,而被保護免受作為對向流的氣相作動流體的流動,此外,回流促進體34也有助於液相作動流體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此外,第二毛細構造體24與回流促進體34的界面部也有助於液相作動流體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與第一熱傳遞部10連接的連接部30的方向的回流。如上所述,同樣在熱傳遞裝置2中,即使在熱連接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是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11中的作動流體乾化。
接下來,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另外,因為根據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與根據第一以及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主要部分共通,所以關於與根據第一以及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另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側視圖。
在第一以及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1、2中,第二熱傳遞部20沿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的平面方向並相對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但是如圖8所示,在根據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3中,第二熱傳遞部20在相對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的平面方向而垂直的方向、並且相對於第一熱傳遞部10的熱傳遞方向而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
在熱傳遞裝置3中,第二熱傳遞部20包括複數個管狀體51、51、51…,形成第二熱傳遞部20的複數個管狀體51、51、51…往重力方向下方延伸。在熱傳遞裝置3中,設置有一個第二熱傳遞部20。因為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設置在比第一熱傳遞部10的蒸發部11更重力方向下方,所以由確實地促進液相作動流體從第二熱傳遞部20的前端部33往第一熱傳遞部10的回流的角度出發,回流促進體覆蓋相對於管狀體51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的周長的50%以上100%以下的區域較佳。
同樣在熱傳遞裝置3中,因為在管狀體51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毛細構造體與回流促進體,並且設置在具有蒸發部11的第一熱傳遞部10的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為相對較大的樣態,即使在熱連接具有高發熱量的發熱體100的使用條件下或在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可以使從管狀體51的前端部33往第一熱傳遞部10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以及從第一熱傳遞部10的冷凝部12往蒸發部11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圓滑化。
接下來,使用附圖說明關於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另外,因為根據第四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與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主要部分共通,所以關於與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相同的構成元件,使用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另外,圖9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
在根據第一至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1、2、3中,回流促進體34整體由相同的構件形成,並且回流促進體34整體具有大致相同的毛細管力,但如圖9所示,在根據第四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4中,回流促進體34包括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的毛細管力為彼此不同的構造。另外,在圖9中,為了便於說明,回流促進體34具有三個回流促進部34a,但回流促進部34a的設置數量只要為複數個即可,沒有特別限定。
對應於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為大於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任一回流促進部34a的毛細管力也為小於第一毛細構造體1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又,對應於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為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或者大致等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任一回流促進部34a的毛細管力也為大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或大致等於第二毛細構造體24的毛細管力的樣態。
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配置成沿第二熱傳遞部20的熱傳遞方向連接。在熱傳遞裝置4中,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配置成彼此直接相接。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的毛細管力的大小,例如,在回流促進部34a為金屬網的情況下,可以經由調整金屬網的厚度而選擇,在回流促進部34a為金屬粉末的燒結體的情況下,可以經由調整燒結體的空隙率而選擇。
因為藉由複數個回流促進部34a、34a、34a…的毛細管力彼此不同,可以設定回流促進體34的毛細管力隨著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33朝向第一熱傳遞部10而變大,所以可以使從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33往第一熱傳遞部10的方向的液相作動流體的回流進一步圓滑化。
接下來,以下說明關於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的其他實施形態例。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中,設置了複數個第二熱傳遞部,但代替此,第二熱傳遞部為一個也可以。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因為本發明的熱傳遞裝置即使在高熱輸入量並且冷卻風的風量增大的使用條件下,也可以防止蒸發部中的作動流體乾化,所以在冷卻搭載在電路基板的高發熱量的電子元件,例如,中央演算處理裝置等的電子元件的領域具有高利用價值。
1、2、3、4:熱傳遞裝置 10:第一熱傳遞部 11:蒸發部 12:冷凝部 13,23:空洞部 14:第一毛細構造體 15:絕熱部 16,26:蒸氣流路 19,29:容器 20:第二熱傳遞部 24:第二毛細構造體 30:連接部 33:前端部 34:回流促進體 34a:回流促進部 35:連接構件 36:中央部 40,41,43:板狀體 51:管狀體 61:第一散熱鰭片 62:第二散熱鰭片 100:發熱體 D1,D2,D3:熱傳遞方向 F1,F2,F3:液相作動流體 G:氣相作動流體 S:界面部
圖1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內部的概要的俯視剖面圖。 圖2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 圖3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側視剖面圖。 圖4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作動流體的流動的說明圖。 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內部的概要的俯視剖面圖。 圖6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 圖7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側視剖面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側視圖。 圖9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四實施形態例的熱傳遞裝置的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的概要的前視剖面圖。
1:熱傳遞裝置
10:第一熱傳遞部
11:蒸發部
12:冷凝部
13,23:空洞部
14:第一毛細構造體
15:絕熱部
16:蒸氣流路
19,29:容器
20:第二熱傳遞部
24:第二毛細構造體
30:連接部
33:前端部
34:回流促進體
35:連接構件
40,41:板狀體
100:發熱體
D1,D2,D3:熱傳遞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熱傳遞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以及 第二熱傳遞部,連接於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具有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的熱傳遞方向, 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具有從前述蒸發部連通至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並且填入作動流體的一體的內部空間,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連通, 其中前述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從前述蒸發部往前述冷凝部延伸; 第二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以及 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上,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具有毛細管力; 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其中前述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的重力方向下方側,而不設置在重力方向上方側。
  2. 一種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熱傳遞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以及 第二熱傳遞部,連接於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具有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的熱傳遞方向; 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具有從前述蒸發部連通至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並且填入作動流體的一體的內部空間,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連通; 其中前述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從前述蒸發部往前述冷凝部延伸; 第二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以及 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上,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具有毛細管力; 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其中前述回流促進體在相對於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以上且50%以下的區域。
  3. 一種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熱傳遞部,具有與發熱體熱連接的蒸發部;以及 第二熱傳遞部,連接於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冷凝部,具有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不同的熱傳遞方向; 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具有從前述蒸發部連通至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並且填入作動流體的一體的內部空間,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與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連通; 其中前述熱傳遞裝置包括: 第一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內部空間,從前述蒸發部往前述冷凝部延伸; 第二毛細構造體,設置在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內表面,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以及 回流促進體,設置在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上,沿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延伸,具有毛細管力; 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與前述第二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被設置成使得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前端部比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連接的前述連接部更在重力方向下方。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被設置成使得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延伸方向為相對於重力方向而正交的方向。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與前述回流促進體藉由具有毛細管力的連接構件而連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毛細構造體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大於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或者前述連接構件的毛細管力與前述回流促進體的毛細管力相同。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連接構件位於與前述第一熱傳遞部以及前述第二熱傳遞部連接的連接部。
  8. 如請求項3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回流促進體在相對於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熱傳遞方向而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覆蓋前述剖面的周長的5%以上的區域。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回流促進體包括複數個回流促進部,複數個前述回流促進部的毛細管力彼此不同。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一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平面型。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容器為具有一體的內部空間的平面型。
  12.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為複數個管狀體。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設置複數個前述第二熱傳遞部,並且從前述第一熱傳遞部沿複數個方向延伸。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熱傳遞裝置,其中前述複數個管狀體往重力方向下方延伸。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熱傳遞裝置,係為複數個散熱鰭片熱連接於前述第二熱傳遞部的散熱器。
TW111150584A 2022-02-24 2022-12-29 熱傳遞裝置 TWI842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7148A JP7129577B1 (ja) 2022-02-24 2022-02-24 熱輸送装置
JP2022-027148 2022-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928A true TW202342928A (zh) 2023-11-01
TWI842308B TWI842308B (zh) 2024-05-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23210A (ja) 2023-09-05
WO2023162468A1 (ja) 2023-08-31
JP7129577B1 (ja)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18678A1 (en) Vapor Chamber with Boiling-Enhanced Multi-Wick Structure
JP6647439B1 (ja) ヒートシンク
TWI748294B (zh) 散熱裝置
TWI717263B (zh) 散熱裝置
JPWO2019151291A1 (ja) ヒートシンク
US10677535B1 (en) Heat sink
TWI741592B (zh) 散熱裝置
TWI810448B (zh) 散熱器
TW202037872A (zh) 冷卻裝置
JP2007317825A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TWI722690B (zh) 散熱裝置
WO2005043620A1 (ja) 冷却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TW202342928A (zh) 熱傳遞裝置
EP3723463B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integrated two-phase heat spreader
JP2007081375A (ja) 冷却装置
TWI842308B (zh) 熱傳遞裝置
JP5624771B2 (ja) ヒートパイプおよびヒートパイプ付ヒートシンク
JP7269422B1 (ja) ヒートシンク
JP7340709B1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217503850U (zh) 散热器及半导体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