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1517A -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1517A
TW202331517A TW111147591A TW111147591A TW202331517A TW 202331517 A TW202331517 A TW 202331517A TW 111147591 A TW111147591 A TW 111147591A TW 111147591 A TW111147591 A TW 111147591A TW 202331517 A TW202331517 A TW 2023315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analysis
inform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7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大樹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產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產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產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5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檢測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監視對象之異常。 本發明具備:閘道裝置,其具有自機器收集機器資料、且依照判定規則判定所收集之機器資料有無異常的資料處理部;及解析伺服器,其具有與閘道裝置進行資訊之收發並解析接收到之資訊的解析部、及執行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輸入輸出的輸入輸出部;且閘道裝置將包含資料處理部之判定結果與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發送至解析伺服器,解析伺服器解析發送資料,當機器資料中存在表示與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不同之異常的機器資料之情形時,基於輸入資訊將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且發送至閘道裝置,閘道裝置基於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判定規則之資訊。

Description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監視對象之狀態進行監視之閘道裝置、與包含閘道裝置之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近年,於產業領域中,以提高機器之運轉率或把握來自較遠區域之機器狀態等為目的之產業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之導入持續進展。於產業IoT中,藉由將自產業機器取得之資料以無線通信向伺服器匯集,且於伺服器側參照、活用資料,有助於機器之預兆檢測或狀態監視。
一般而言,因產業機器不具有通信功能,故具有通信功能之閘道裝置與產業機器連接之情形較多。閘道裝置係RS232、RS485等之依據特定通信規格之資料,自產業機器取得運轉資訊等之資料,將取得之資料週期性地發送向伺服器。伺服器藉由參照取得之資料,進行產業機器之運轉狀態把握、或故障之產生檢測。
然而,若由伺服器全部解析取得之資料,則負荷較大,因此提出有於閘道裝置中執行其中一部分之技術。
例如,有一種技術,其具有於閘道裝置中對取得之監視資訊應用事前記憶之判定規則且檢測異常,並於該異常檢測時,向監視中心發送與該異常相關聯之異常資訊,自外部更新活用於異常檢測之判定規則之機構(參照專利文獻1)。根據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可減輕監視中心(伺服器)之負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6-19730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因對取得之監視資訊應用事先記憶之判定規則且檢測異常,故不足以高精度地檢測產業機器之異常。即,納入判定規則之異常為已知者,檢測已知異常較容易,但實際上,有時會產生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未知異常。因此,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中,對取得之監視資訊,不足以檢測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未知異常。
本發明之目的係檢測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監視對象之異常。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特徵在於,其係經由通信網路連接1以上之閘道裝置與解析伺服器者;且上述閘道裝置具備:資料處理部,其執行由成為監視對象之機器收集1以上之機器資料,且依照判定規則判定所收集之上述機器資料有無異常之處理;上述解析伺服器具備:解析部,其與上述閘道裝置經由上述通信網路進行資訊之收發,且對接收之上述資訊進行解析;及輸入輸出部,其執行與上述判定規則相當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輸入輸出;上述資料處理部將包含上述判定之處理結果與上述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上述解析部於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存在顯示與上述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不同之異常之機器資料之情形時,至少將顯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傳送至上述輸入輸出部;上述輸入輸出部輸出自上述解析部傳送之顯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且基於輸入資訊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上述資料處理部於輸入更新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基於輸入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上述判定規則之資訊。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檢測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監視對象之異常。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實施形態進行説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實施例之記載內容而解釋者。若為熟知本技藝者,則容易理解可於未脫離本發明之思想及主旨之範圍內,變更其具體構成。
於以下說明之實施例之構成中,對同一或類似之構成或功能標註同一符號,且省略重複之說明。 [實施例1]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於圖1中,解析系統10由局部機器131、複數個閘道裝置121、解析伺服器101及移動通信網路111構成。
局部機器131係具有運轉資訊或設定資訊之空氣壓縮機等之產業機器。顯示局部機器131之狀態等之資料即運轉資訊或設定資訊,作為依據modbus(串行通信協議)等之通信規格之資訊,發送至閘道裝置121。
閘道裝置121係自局部機器131收集包含運轉資訊或設定資訊之資料,對收集之資料(機器資料)進行閾值判定,藉此檢測局部機器131之異常的通信裝置。複數個閘道裝置121相對於一台解析伺服器101連接。各閘道裝置121由資料處理部122、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路)通信部123、局部通信部125及設定文件124構成。
局部通信部125構成為,自成為閘道裝置121之監視對象之局部機器131,收集顯示局部機器131之狀態等之機器資料之資料收集部。資料處理部122依照判定規則,判定經由局部通信部125收集之機器資料有無異常。WAN通信部123作為經由解析伺服器101與通信網路111進行資訊之收發之閘道用通信部而構成。此時,WAN通信部123將包含資料處理部122之判定結果與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經由通信網路111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設定文件124由包含規定判定規則之各種表格(收集表格、監視表格、檢測表格)之表格資料群構成。
解析伺服器101係對自各閘道裝置121發送之發送資料進行解析之伺服器,由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產生部102、解析部103、表格DB(DataBase:資料庫)104、記錄表DB105及通信部106構成。
通信部106構成為與閘道裝置121經由通信網路111進行資訊之收發之伺服器用通信部。此時,通信部106於自閘道裝置121接收對設定文件124之更新詢問之情形時,參照表格DB104之資料,將參照結果回覆至更新詢問處。記錄表DB105於通信部106接收由閘道裝置121發送之發送資料之情形時,將接收之發送資料作為記錄儲存。表格DB104係與閘道裝置121之設定文件124所儲存之各種表格相當之表格,儲存與判定規則相當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各種伺服器用表格(收集表格、監視表格、檢測表格)之資訊。
解析部103解析通信部106之接收之資訊(發送資料)。此時,解析部103若自GUI產生部102觸發解析執行,則自表格DB104與記錄表DB105取得資料,執行資料解析。例如,解析部103於自通信部106輸入發送資料之情形時,解析發送資料,獲得於屬於發送資料之機器資料中存在顯示與閘道裝置121之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不同之異常之機器資料之解析結果之情形時,將該解析結果傳送至GUI產生部102。此時,解析部103可將提示更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主旨之更新提示資訊附加至解析結果之資訊。
GUI產生部102基於解析部103之解析結果,產生解析結果輸出畫面,又,輸出表格資料之設定畫面,將設定畫面所保存之變更之內容反映至表格DB104。此時,GUI產生部102構成為執行與伺服器用判定規則相關聯之資訊之輸入輸出之輸入輸出部,將自解析部103傳送之更新提示資訊顯示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且基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上之操作之輸入資訊,更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移動通信網路111係遵從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等之通信規格之通信線路。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伺服器之硬體構成之方塊圖。於圖2中,解析伺服器101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202、主記憶裝置203、輔助記憶I/F(InterFace:介面)204、輸入輸出I/F205、網路I/F206,且各部分為藉由匯流排結合之形態。
CPU202控制解析伺服器101之各部分,加載並執行主記憶裝置203所需之程式。主記憶裝置203通常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之揮發性記憶體構成,於主記憶裝置203記憶CPU202執行之程式、及CPU202參照之資料。輔助記憶I/F204係用於將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機)等之輔助記憶裝置210連接之介面。
輸入輸出I/F205係用於將鍵盤或滑鼠等之輸入輸出裝置連接之介面。網路I/F206係用於與移動通信網路111連接之介面。輔助記憶裝置210具有大容量之記憶容量,儲存有用於執行本實施例之程式。例如,於輔助記憶裝置210安裝有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資料庫管理系統)211、GUI產生程式220、解析程式221及通信程式222。
DBMS211、GUI產生程式220、解析程式221及通信程式222係分別實現記錄表DB105與表格DB104、GUI產生部102、解析部103、通信部106之功能之程式。
於記錄表DB105,按各記錄表ID儲存包含自局部機器131收集之運轉資訊(局部機器運轉資訊)213或設定資訊(局部機器設定資訊)214之資料。於表格DB104,作為規定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表格,儲存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及檢測表格218之資訊、與最終更新時日219相關之資訊。
收集表格216係記錄閘道裝置121執行之資料收集相關之設定之資訊之表格。監視表格217係記錄閘道裝置121執行之記錄之閾值判定所關聯之設定之資訊之表格。檢測表格218係記錄閘道裝置121執行之異常檢測所關聯之設定之資訊之表格。於最終更新時日219,記錄上述表格群(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及檢測表格218)最後更新之日期時間。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閘道裝置之硬體構成之方塊圖。於圖3中,閘道裝置121具備CPU301、主記憶裝置302、WAN通信I/F303、輸入輸出I/F304、輔助記憶I/F305、串列通信I/F306、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通信I/F307,各部分為藉由匯流排結合之形態。
CPU301控制閘道裝置121之各部分,加載並執行主記憶裝置302所需之程式。主記憶裝置302通常由RAM等之揮發性記憶體構成,記憶CPU301執行之程式、及CPU301參照之資料。
WAN通信I/F303係用於與移動通信網路111連接之介面。輸入輸出I/F304係用於將鍵盤或滑鼠等之輸入輸出裝置連接之介面。輔助記憶I/F305係用於將EEPROM(Electron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HDD、SSD等之輔助記憶裝置310連接之介面。
串列通信I/F306係與局部機器131等之下屬機器實施Modbus-RTU(Remote Terminal Unit:遠程終端單元)等之串列通信之情形時,與下屬機器之串列通信I/F連接之介面。LAN通信I/F307係與下屬機器實施Modbus-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定)等之LAN通信之情形時,與下屬機器之LAN通信I/F連接之介面。
輔助記憶裝置310具有大容量之記憶容量,儲存有用於執行設定文件124或本實施例之程式。於輔助記憶裝置310安裝有資料處理程式316、WAN通信程式317、局部通信程式318。資料處理程式316、WAN通信程式317及局部通信程式318係分別實現資料處理部122、WAN通信部123、局部通信部125之功能之程式。
於設定文件124,作為規定判定規則之表格,儲存收集表格312、監視表格313及檢測表格314之資訊,且儲存關於最終取得時日315之資訊。收集表格312、監視表格313及檢測表格314係與儲存於圖2之表格DB104之表格群(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檢測表格218)同一形式之文件。於最終取得時日315記錄自解析伺服器101取得表格群之資訊之時日之資訊。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收集表格之構成圖。於圖4中,收集表格312係規定判定規則中資料之收集條件之表格,構成為按各資料具備資料ID(IDentification:識別符)312a、連接處ID312b、儲存處(資料儲存處)312d、資料長度312e、資料類型312e、通信方式312f、週期312g、差量取得312h及始終發送312i之項目。以下記載各項目之說明。另,因收集表格216與收集表格312為同一形式,故僅說明收集表格312。
資料ID312a係唯一識別資料之識別符,於資料ID312a,例如於資料之種類為「電壓」之情形時,儲存「voltage(電壓)」之資訊。連接處ID312b係唯一識別下屬機器之識別符。於閘道裝置121之下屬機器為第1個局部機器131之情形時,於連接處ID312b「1」之資訊。
資料儲存處312c係特定於連接處(下屬機器)儲存資料之部位之資訊。於資料儲存處312c,例如若為Modbus-TCP/RTU,則儲存暫存器序號之資訊。
資料長度312d顯示取得之資料之字節數。資料類型312e顯示取得之資料之資料類型。於資料類型312e,儲存例如Int16B(大端節序16bit整數型)或FloatL(小端節序浮動小數型)等之資訊。
通信方式312f顯示通信裝置即閘道裝置121與下屬機器進行通信之方式。於實施例1之情形時,於通信方式312f儲存LAN或串列之資訊。
週期312g以秒單位顯示通信裝置即閘道裝置121取得資料之週期。於週期312g設定「0」之資訊之情形時,於通信裝置之啟動時,於資料取得值變化之時點發送資料。
差量取得312h顯示於資料為數值資料之情形時,是否取得與之前之取得值之差量。於差量取得312h,藉由取得之記錄表之內容儲存「1」或「0」之資訊。例如,因通信資料量通常作為通信總量被管理,故於閘道裝置121取得資料時,週期性地取得與上次取得值之差量而取得增加量。因此,於與上次取得值之差量有意義之記錄表之情形時,於差量取得312h儲存「1」之資訊。於差量取得312h為「1」之情形時,閘道裝置121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顯示與之前之取得值之差量之資料。於差量取得312h為「0」之情形時,閘道裝置121不加工取得值,而直接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顯示取得值之資料。
始終發送312i係包含平時而顯示是否發送資料之項目。例如,始終發送312i係決定進行平時之記錄表發送、或停止平時之記錄表發送之項目。於始終發送312i,儲存「0」或「1」之資訊。於始終發送312i為「0」之情形時,閘道裝置121僅與檢測表格314之條件一致之情形,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資料,與檢測表格314之條件不一致之情形,停止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資料。於始終發送312i為「1」之情形時,閘道裝置121於各週期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資料。此時,例如於月之資料量有餘裕之情形時,可進行取樣性地取得正常時之資料之運用。相反,於因局部機器131之韌體更新等使資料量受壓迫之月,亦可進行停止平時之資料收集之運用。因此,藉由採用該等之運用中任一者,可於始終發送312i,設定「0」或「1」之資訊。又,若平時之資料充分集中,則亦可進行將始終發送312i之資訊設為「0」之運用。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監視表格之構成圖。於圖5中,監視表格313係規定判定規則中資料之監視條件之表格,各監視條件構成為具備監視ID313a、參照資料ID313b、比較方法313c及閾值313d之項目。以下記載各項目之說明。另,因監視表格217與監視表格313為同一形式,故僅說明監視表格313。
監視ID313a係唯一識別監視條件之識別符。於監視ID313a,例如於監視條件電壓降低之情形時,儲存「voltage Down(電壓下降)」之資訊。
參照資料ID313b顯示由閘道裝置121收集並監視之資料之ID。於參照資料ID313b,與記錄於收集表格312之資料ID312a之資訊同樣,於由閘道裝置121收集之資料之種類為電壓之情形時,儲存「voltage」之資訊。
比較方法313c顯示與對監視對象之資料進行監視時之閾值313d之比較方法。於比較方法313c,例如於資料為數值之情形時,作為監視對象之資料與閾值313d之比較方法,儲存「以上」、「以下」、「變大」、「變小」、「一致」、「不一致」等之資訊。又,於比較方法313c,例如於資料為字符串之情形時,作為監視對象之資料與閾值313d之比較方法,儲存「一致」、「不一致」等之資訊。
閾值313d顯示監視對象之資料之比較對象。於閾值313d,作為監視對象之資料之比較對象,例如儲存「5」之資訊。此時,閘道裝置121於將監視對象之資料與記錄於閾值313d之資訊進行比較之結果滿足條件之情形時,判斷為滿足記錄於監視ID313a之監視條件。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檢測表格之構成圖。於圖6中,檢測表格314係規定判定規則中之異常檢測條件之表格,各項檢測條件具備以下而構成:檢測ID314a、監視ID(ID-1)314b、監視ID(ID-2)314c、監視ID(ID-3)314d、檢測方法314e及收集資料ID314f。以下記載各項目之說明。另,因檢測表格218與檢測表格314為同一形式,故僅說明檢測表格314。
檢測ID314a係唯一識別異常檢測條件之識別符。於檢測ID314a中,例如於異常檢測條件為重新啟動之情形時,儲存「boot(啟動)」之資訊。
監視ID314b~314d係唯一識別為了檢測異常而進行監視之監視對象之識別符。於監視ID314b~314d儲存監視表格313之監視ID313a所記錄之資訊。例如,於監視ID314b儲存「voltage Down」之資訊。於本實施例中,作為監視ID,最多可指定三個條件,但條件之數量可變。又,若於監視ID之項目中儲存有一個以上之ID,則進行依照異常檢測條件之檢測。
檢測方法314e表示進行異常檢測之檢測方法。於檢測方法314e中,作為登錄於監視ID314b~314d之條件為複數個之情形之處理所使用之資訊,儲存「AND(與)」或「OR(或)」。於檢測方法314e中儲存有「AND」之資訊之情形時,當發生全部條件下,視為發生記錄於檢測ID314a之異常。另一方面,於檢測方法314e中儲存有「OR」之資訊之情形時,當發生任一條件下,視為發生記錄於檢測ID314a之異常。
收集資料ID314f表示當檢測出記錄於檢測ID314a之異常之情形時,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之資料的資料ID。另,可於收集資料ID314f中指定複數個ID。於收集資料ID314f,例如於將與電壓、運轉時間相關之資料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之情形時,儲存「voltage」、「uptime(正常運行時間)」之資訊。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閘道裝置向解析伺服器發送之發送資料之構成圖。於圖7中,發送資料701係JSON(Java Script Object Notation:物件標記法)形式,作為要素,具備錯誤ID702、終端ID703、時間戳704及資料705而構成。
於錯誤ID702,作為記錄於檢測表格314之檢測ID314a之資訊,例如於發送異常資料時儲存「Boot」。另,對收集表格312之始終發送312i設定為「1」之項目,於正常資料之發送時,於錯誤ID702儲存空字符串。此時,解析伺服器101於記錄於錯誤ID702之資訊為空字符串之情形時,將接收到之發送資料701識別為於正常時發送之資料(正常時資料)。另一方面,當錯誤ID702記錄之資訊例如為「Boot」之情形時,解析伺服器101將接收到之發送資料701識別為於異常檢測時發送之資料(異常時資料)。
終端ID703係唯一識別閘道裝置121之ID。於終端ID703儲存閘道裝置121出貨時預先設定之值。時間戳704顯示檢測出記錄於檢測表格314之檢測ID314a之資訊(「boot」)之時刻。
資料705顯示於檢測表格314之收集資料ID314f記錄之資料及與資料相關聯之資訊。於資料705儲存檢測表格314之收集資料ID314f所記錄之資料之情形時,以記錄於收集資料ID314f之資料(「voltage」、「uptime」等)為關鍵詞,將各資料之收集值儲存為值。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收集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8中,於解析伺服器101之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顯示設定表格802、勾選框803、刪除按鈕804、追加按鈕805及設定完成按鈕806。
設定表格802係顯示當前之收集表格216之狀態(與收集表格312同一形式之狀態),且藉由使用者編輯可變更設定之表格。
勾選框803係屬於設定表格802之要素,於勾選框803,有勾選之情形儲存「1」,無勾選之情形儲存「0」作為設定值。
刪除按鈕804係將於刪除按鈕804之左側顯示之設定表格802之一行之資訊刪除之按鈕。追加按鈕805係將一行量之資訊追加至設定表格802之按鈕。
設定完成按鈕806係用於設定操作完成後,關閉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之按鈕。當選擇設定完成按鈕806時,於GUI產生部102執行以收集表格216為對象之表格更新處理。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監視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9中,於解析伺服器101之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顯示設定表格902、下拉框903、刪除按鈕904、追加按鈕905、設定完成按鈕906。
設定表格902係顯示當前之監視表格217之狀態(與監視表格313同一形式之狀態),且藉由使用者編輯可變更設定之表格。
下拉框903係屬於設定表格902之要素,當被選擇時,顯示可設定之值(「>」、「<」、「=」等)。當選擇所顯示之值之任一者時,將選擇之值儲存為設定值。
刪除按鈕904、追加按鈕905、設定完成按鈕906分別顯示與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之刪除按鈕804、追加按鈕805、設定完成按鈕806同一行為,但以監視表格217為對象。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10中,於解析伺服器101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001,顯示設定表格1002、下拉框1003、刪除按鈕1004、追加按鈕1005、設定完成按鈕1006。
設定表格1002係顯示當前之檢測表格218之狀態(與檢測表格314同一形式之狀態),且藉由使用者編輯可變更設定之表格。
下拉框1003顯示與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之下拉框903同樣之行為。刪除按鈕1004、追加按鈕1005、設定完成按鈕1006分別顯示與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之刪除按鈕804、追加按鈕805、設定完成按鈕806同一行為,但以檢測表格218為對象。
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解析結果輸出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11中,於解析伺服器101之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顯示開始時日輸入框1102、結束時日輸入框1103、解析執行按鈕1104、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資料傾向表格1108、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
於開始時日輸入框1102與結束時日輸入框1103輸入用於特定解析對象期間之時日之資訊。此時,解析部103於解析執行時,參照記錄表之時間戳,將成為解析對象之記錄表,縮窄至開始時日輸入框1102與結束時日輸入框1103所輸入之期間內之記錄表。
解析執行按鈕1104係使用指定之時日之記錄表而開始解析之按鈕。當解析部103之解析結束時,更新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資料傾向表格1108、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之顯示。
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係用以於滿足檢測條件並收集之資料中,列舉與平時之資料相比變化大之資料(顯示設想外之異常之異常時資料),提示更新檢測條件之表格。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由#(序號)1105a、檢測ID1105b、強關聯資料ID1105c、檢測表格之操作1105d、檢測表格更新按鈕1106及檢測表格編輯按鈕1107構成。
檢測ID1105b係於檢測表格218定義之檢測ID(「boot」)。強關聯資料ID1105c按各檢測ID顯示於檢測出與平時之資料相比變化大之資料時之資料ID。例如,於自閘道裝置121接收資料中存在「voltage」、「uptime」、「temperature(溫度)」、「rotation(旋轉數)」等之資料,於該等接收資料中、與平時相比變化大之資料為「溫度」、「旋轉數」之情形時,於強關聯資料ID1105c顯示「temperature」、「rotation」之資訊。該等之資訊作為用於提示檢測表格218之更新之更新提示資訊,顯示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於實施例1之變化大,意指以平均值與平時相比變動10%以上之情況為指標。
檢測表格之操作1105d之檢測表格更新按鈕1106係用於更新於檢測表格218收集之資料ID之按鈕。檢測表格更新按鈕1106之操作之意圖為,藉由僅收集與異常相關聯之資料ID,一邊減少資料通信量,一邊不使異常檢測時之資訊收集效率降低。因此,當按下檢測表格更新按鈕1106時,例如即使於檢測ID收集4項目之資料ID之情形時,亦可以僅收集強關聯資料ID所列舉之2項目之資料之方式,更新檢測表格218。
檢測表格編輯按鈕1107係若被選擇則將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001作為其他畫面輸出之按鈕。藉由檢測表格編輯按鈕1107之選擇,使用者可一邊參照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一邊編輯檢測表格218。
資料傾向表格1108係按各資料ID輸出資料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之表格。資料傾向表格1108由#(序號)1108a、資料ID1108b、異常時傾向1108c、正常時傾向1108c、監視表格之操作1108e、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及監視表格編輯按鈕1110構成。
資料ID1108b與收集表格312之資料ID312a為同一項目。異常時傾向1108c輸出解析對象之資料內,於錯誤ID儲存異常時之資訊(例如「boot」)之資料(異常時之資料)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正常時傾向1108d輸出解析對象之資料內,錯誤ID為空之資料(正常時之資料)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係使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所屬之同列之資料ID之監視條件新登錄之按鈕。當選擇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時,將追加監視條件之畫面(圖12之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作為其他畫面顯示。
監視表格編輯按鈕1110係若被選擇則將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作為其他畫面輸出之按鈕。藉由監視表格編輯按鈕1110之選擇,使用者可一邊參照資料傾向表格1108,一邊編輯監視表格217。
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係按各檢測ID輸出檢測出異常之情形時收集之資料之平均值之表格。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由資料ID1111a、檢測ID1111b、1111c、…構成。於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之各列之開頭儲存資料ID111a之資訊。於檢測ID1111b、1111c,記錄「boot」、「overheat(過熱)」作為檢測ID,於滿足檢測ID之條件之情形時,顯示收集之各資料之平均值。於顯示之平均值與平時之平均值相比為10%以上之變化之情形時,以標記之狀態顯示該數值。
藉由參照資料解析結果表格1111,可使各檢測ID需要收集之資料ID明確化,且可使相同之資料ID中,資料之變化大之檢測ID彼此明確化。相同資料中之同傾向之檢測ID有捕捉相同現象之可能性。因此,藉由統合條件減少資料發送之機會,可一邊減少資料通信量,一邊更新不使異常檢測時之資訊收集效率降低之條件。
例如,於意外重新啟動與熱失控時,懷疑熱失控之結果致使重新啟動之發生。又,懷疑電壓降低亦發生重新啟動之情形時,藉由將意外之重新啟動分割、統合為熱失控與電壓降低之檢測ID,可謀求詳細之異常檢測與資料量之削減。
圖1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彈出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12中,解析伺服器101之檢測條件更新完成畫面1201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之檢測條件更新表格1105之檢測表格更新按鈕1106被選擇時輸出。於檢測條件更新完成畫面1201,顯示更新之檢測ID之資訊(「boot」)、與更新後之收集資料ID之資訊(「temperature」、「rotation」)。當選擇關閉按鈕1202時,檢測條件更新完成畫面1201關閉。
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之資料傾向表格1108之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被選擇時輸出。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由與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之設定表格902同一設定表格1204、登錄按鈕1205、關閉按鈕1206構成。於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顯示與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同樣之設定表格1204,但於參照資料名之欄,預先記入有與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之監視表格登錄按鈕1109同列之資料ID所記錄之資訊(「voltage」)。
登錄按鈕1205若被選擇,則將記入於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之設定表格1204之資訊追加至現有之監視表格217之按鈕。當選擇關閉按鈕1206時,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關閉。
錯誤通知畫面1207係於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001及監視條件追加畫面1203中,於設定值為無法輸入之形式之情形時,通知錯誤之畫面。於錯誤通知畫面1207,例如於無法輸入#1之條件ID之情形時,顯示「#1之條件ID異常」之資訊。此處,無法輸入設定值意指於期待數值資料之項目輸入文字列之情形等。因各設定表格有列序號,故藉由顯示列序號與該行名稱,可向使用者通知輸入錯誤。於存在複數個錯誤之情形時,僅顯示最初檢測出之錯誤。當選擇關閉按鈕1208時,錯誤通知畫面1207關閉。
圖1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資料處理部之異常檢測處理之流程圖。藉由閘道裝置121之CPU301啟動資料處理部122而開始該處理。
資料處理部122按閘道裝置121出貨時預先設定之各異常檢測週期執行以下之處理(S1301)。首先,資料處理部122自設定文件124取得收集表格312、監視表格313及檢測表格314之資訊(S1302),參照取得之資訊中之監視表格313之資訊(S1303),以下,自步驟S1304至步驟S1309,逐列參照監視表格313之資訊而執行處理。
資料處理部122確認監視表格313之參照部位,判定是否為表格末尾之列(S1304),於步驟S1304判定為表格末尾之情形時(YES:是),移至步驟S1310之處理,於步驟S1304判定為末尾以外之列之情形時(NO:否),自監視表格313讀出一列資訊(S1305)。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基於步驟S1305讀出之列記載之參照資料ID313b之資訊(「voltage」),取入收集表格312之資訊,參照於收集表格312記錄之資料ID312a(「voltage」)之列,經由局部通信部125自局部機器131收集記錄於資料ID312a之資料(「voltage」)(S1306)。隨後,資料處理部122對收集之資料,基於自監視表格313讀出列之比較方法313c及記錄於閾值313d中之資訊,進行監視條件(「voltage Down」)之驗證作為閾值驗證(S1307),於與閾值之比較下,判定收集之資料是否與條件一致(S1308)。
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1308,於收集之資料與閾值之比較下判定為條件不一致之情形時(否),返回步驟S1304之處理,並重複步驟S1304~S1308之處理,於步驟S1308,於收集之資料與閾值比較下判定為條件一致之情形時(是),將條件一致之監視ID313a之資訊(「voltage Down」)作為監視條件添加至監視結果清單。此處,監視結果清單係於閘道裝置121之RAM上管理之暫時資料,其內容為列舉條件一致之監視ID313a所記錄之資訊之清單。該監視結果清單於異常檢測處理結束之時點被刪除。
另一方面,於步驟S1304判定為監視表格313之末尾之情形時,資料處理部122參照步驟S1302取得之表格內,檢測表格314之資訊(S1310),以下,逐列參照檢測表格314之資訊而執行步驟S1311至步驟S1315之處理。
資料處理部122確認檢測表格314之參照部位,判定是否為表格末尾之列(S1311),於步驟S1311,於判定為檢測表格314之末尾之情形時(是),移至步驟S1316,於步驟S1311,於判定為檢測表格之末尾以外之列之情形時(否),自檢測表格314讀出一列資訊(S1312)。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將於自檢測表格314讀出之資訊中,監視ID(監視ID314a~監視ID314d)與追加至監視結果清單(步驟S1309之監視結果清單)之監視ID進行比較,兩者以檢測表格314之檢測方法314e所記錄之資訊(「AND」或「OR」),驗證是否與檢測條件例如異常檢測條件(「boot」)一致(S1313)。資料處理部122於檢測表格314之檢測方法314e記錄有「AND」之情形時,驗證檢測表格314之監視ID314a~監視ID314d是否全部存在於監視結果清單。資料處理部122於檢測表格314之檢測方法314e記錄有「OR」之情形時,驗證檢測表格314之監視ID314a~監視ID314d中之一個以上是否存在於監視結果清單。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判定步驟S1313之驗證結果是否滿足檢測條件(S1314),於步驟S1314判定為步驟S1313之驗證結果滿足檢測條件之情形時(是),收集檢測表格314之收集資料ID314f所記錄之資料(「voltage」、「uptime」等)之資料ID,經由WAN通信部123以發送資料之形式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收集之資料ID(資料)(S1315),隨後返回步驟S1311,重複步驟S1311~步驟S1314之處理。
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1314判定步驟S1313之驗證結果不滿足檢測條件之情形時(否),隨後返回步驟S1311,重複步驟S1311~S1314之處理。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1304判定為檢測表格314之末尾之情形時(是),結束異常檢測處理(S1316)。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部之解析處理之流程圖。該處理以於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選擇解析執行按鈕1104,自GUI產生部102對解析部103通知解析對象期間與解析執行為條件而開始。
解析伺服器101之解析部103,於自GUI產生部102接收解析對象期間(自開始時日至結束時日之期間)與解析執行之通知之情形時,開始以下之處理(S1401)。
解析部103首先自記錄表DB105取得錯誤ID不為空且時間戳為解析對象期間內即異常時記錄表(S1402),對取得之異常時記錄表,按相當於錯誤ID之各記錄表ID計算最大、最小、平均值(S1403)。此時,解析部103於解析對象期間內不存在異常時記錄表之情形時,於各記錄表ID之最大、最小、平均值儲存空結果。
其次,解析部103自記錄表DB105取得錯誤ID為空且時間戳為解析對象期間內即正常時記錄表(S1404),參照取得之正常時記錄表之時間戳,算出連續於各解析週期而發送記錄表之期間(取得異常時記錄表之期間),自步驟S1404取得之正常時記錄表,去除算出之期間內之異常時記錄表(S1405)。藉此,作為解析對象期間內之記錄表,可防止正常時記錄表與異常時記錄表混雜。
其次,解析部103相對於步驟S1405之處理後之正常時記錄表,按各記錄表ID計算最大、最小、平均值(S1406)。此時,解析部103於解析對象期間內不存在正常時記錄表之情形,於各記錄表ID之最大、最小、平均值儲存空結果。
其次,解析部103自表格DB104取得檢測表格218之資訊(S1407),以下,逐列參照檢測表格218執行自步驟S1408至步驟1413之處理。
解析部103確認檢測表格218之參照部位,判定是否為表格末尾(S1408),於步驟S1408判定為表格末尾之例之情形時,移至步驟S1415之處理,於步驟S1408判定為末尾以外之列之情形時(否),將檢測表格218之資訊讀出一列(S1409)。
其次,解析部103自步驟S1402取得之異常時記錄表中,取得步驟S1409讀出之檢測表格218之檢測ID所記錄之資訊(「boot」)與錯誤ID之資訊(「boot」)一致之異常時記錄表(S1410),相對於取得之異常時記錄表,按各記錄表ID計算平均值(S1411)。
其次,解析部103將步驟S1406計算之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與步驟S1411計算之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進行比較(S1412),基於比較結果,判定於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與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之間是否存在10%以上之偏離(S1413)。
其次,解析部103於判定為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相對於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偏離10%以上之情形時(是),即,於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相對於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大或小10%以上之情形時,移至步驟S1414之處理,於判定為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相對於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為10%以之情形時(否),返回步驟S1408之處理,重複步驟S1408~步驟S1413之處理。
於步驟S1414中,解析部103將步驟S1413發現10%以上之偏離之檢測ID所記錄之資訊(「boot」)與收集資料ID(「voltage」)之組合追加至檢測條件(異常檢測條件)之關聯資料清單,返回步驟S1408之處理,重複步驟S1408~S1413之處理。關聯資料清單係於解析伺服器101之RAM上管理之暫時資料,於解析處理結束之時點被刪除。
另一方面,於步驟S1408判定為表格末尾之列之情形時,解析部103將步驟S1403計算之異常時記錄表之最大、最小、平均值及步驟S1406計算之正常時記錄表之最大、最小、平均值、步驟S1411計算之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及步驟S1413製作之關聯資料清單之資訊,作為解析結果,發送至GUI產生部102(S1415),隨後結束解析處理(S1416)。此時,解析部103亦可將提示更新各種表格之更新提示資訊發送至GUI產生部102。
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之表格更新處理之流程圖。該處理係於收集表格設定畫面801、監視表格設定畫面901、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001及解析結果輸出畫面1101,使用者實施按鈕操作,進行各種表格之更新操作之情形而開始。
解析伺服器101之GUI產生部102於接收使用者進行之將GUI之按鈕操作更新為觸發之表格之資訊之情形時,以下將步驟S1502至步驟S1506之處理,逐列參照接收之表格之資訊而執行(S1501)。
GUI產生部102確認步驟S1501接收之表格之參照部位,判定是否為表格末尾(S1502),於步驟S1502判定為表格末尾之列之情形時(是),移至步驟S1508之處理,於步驟S1502判定為末尾以外之列之情形時(否),將接收之表格之資訊讀出一列(S1503)。
其次,GUI產生部102以步驟S1503讀出之表格第1行之ID為關鍵詞,檢索表格DB104中相符表格之資訊(S1504)。例如,若接收到之表格為收集表格216,則將記錄於資料ID之資訊(「voltage」)作為關鍵詞,檢索收集表格216之資訊。另,GUI產生部102對其他表格亦以同樣方式進行。
其次,GUI產生部102基於步驟S1504之檢索結果,判定資料是否存在(S1505),於步驟S1505判定為資料存在之情形時(是),為了更新表格DB104之相符資訊,執行相對於表格DB104之資訊更新指令,依照資訊更新指令登錄表格(S1506),隨後返回至步驟S1502,重複步驟S1502~步驟S1505之處理。藉由GUI產生部102執行資訊更新指令,將以步驟S1504之檢索結果輸出之資訊,更新為於步驟S1503讀出之列之資訊。
另一方面,於步驟S1505判定為資料不存在之情形時(否),GUI產生部102為了將相符資訊追加至表格DB104,執行相對於表格DB104之資訊追加指令,以資訊追加指令登錄表格(S1507),隨後返回步驟S1502,重複步驟S1502~S1506之處理。藉由GUI產生部102執行資訊追加指令,將於步驟S1503讀出之列之資訊追加至表格DB104。
另一方面,於步驟S1502判定為末尾之列之情形時(是),GUI產生部102將當前之時日作為更新時刻,更新表格DB104之最終更新時日(S1508),隨後結束表格更新處理(S1509)。
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通信部之詢問等待處理之流程圖。以下,依照流程圖之項目說明通信部之動作。
解析伺服器101之通信部106藉由CPU202之啟動,開始詢問等待處理(S1601)。通信部106之等待詢問係各種表格之更新詢問,閘道裝置121以一定週期向解析伺服器101進行詢問。於本實施例中作為一例,記載經由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定)通信,以閘道裝置121為用戶端、以解析伺服器101為伺服器之情形時之通信部106之詢問等待處理。
通信部106亦作為Web(Website:網站)伺服器動作,等待來自用戶端之詢問,判定是否接收到詢問(S1602),重複該處理直到接收到詢問為止(否),於判定為接收到詢問之情形時(是),將詢問對象之資料所包含之時日,與表格DB104之最終更新時日進行比較(S1603)。
其次,通信部106基於步驟S1603之比較結果,判定表格DB104之最終更新時日是否晚於接收到之時日(S1604),於步驟S1604判定為表格DB104之最終更新時日晚於接收到之時日之情形時(是),作為詢問之回覆,將儲存於表格DB104之全部表格,例如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及檢測表格218之資訊發送至用戶端(S1605),隨後返回至步驟S1602之處理,重複步驟S1602~S1604之處理。
另一方面,於步驟S1604判斷為表格DB104之最終更新時日較接收之時日舊(陳舊)之情形時(否),作為詢問之回覆,將空響應發送至用戶端(S1606),隨後返回步驟S1602之處理,重複步驟S1602~S1604之處理。
圖17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資料處理部之更新詢問處理之流程圖。以下,依照流程圖之項目說明資料處理部之動作。
閘道裝置121之資料處理部122以預先設定之週期開始更新詢問處理(S1701)。資料處理部122之更新詢問處理係週期性執行之處理,其週期於閘道裝置121出貨時預先設定。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經由WAN通信部123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最終更新時日之資訊作為更新詢問之資訊(S1702)。於本實施例中作為一例,使用HTTP之POST方法發送最終更新時日。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於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最終更新時日之資訊後,等待來自解析伺服器101之應答,判定是否接收應答(S1703),於步驟S1703判定為未接收應答之情形時(否),判定是否經過逾時時間(S1704),於步驟S1704判定為未經過逾時時間之情形時(否),返回至步驟S1703之處理,重複步驟S1703~步驟S1704之處理,於步驟S1704判定為經過逾時時間之情形時(是),返回至步驟S1702之處理,重複步驟S1702~步驟S1703之處理。
另一方面,於步驟S1703判定為接收應答之情形時(是),資料處理部122判定是否接收表格之資訊作為來自解析伺服器101之應答(S1705)。
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1705判定為未自解析伺服器101接收表格資訊之情形時(否),移至步驟S1708之處理,於步驟S1705判定為自解析伺服器101接收表格(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檢測表格218)之資訊之情形時(是),將儲存於設定文件124之表格(收集表格312、監視表格313、檢測表格314)替換為步驟S1703接收之表格(收集表格216、監視表格217、檢測表格218),更新儲存於設定文件124之表格之資訊(S1706),將設定文件124之最終更新時日315之內容更新為當前時刻(S1707),隨後結束更新詢問處理(S1708)。另,資料處理部122以更新之各表格之內容重複同樣之處理。例如,資料處理部122按各設定週期重複執行該處理,每當各處理結束時,經由WAN通信部123將更新詢問之資訊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解析伺服器101以通信部106接收更新詢問之資訊為條件,將更新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作為與更新詢問相對之回覆之資訊,經由通信部106發送至閘道裝置121。藉此,於閘道裝置121與解析伺服器101中,可按各設定週期重複執行處理。
於實施例1中,閘道裝置121基於設定文件124所儲存之表格資料群(收集表格312、監視表格313、檢測表格314、最終取得時日315),將包含異常內容之異常時之資料與正常時之資料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此時,於系統運轉當初,於收集表格312記載可收集之全部資料之資訊,相對於監視表格313或檢測表格314,以檢測較廣範圍之異常之方式設定。例如,將因多種原因而產生之記憶體量減少或溫度上升、重新啟動之產生作為監視對象。此外,以可收集資料之方式設定容易產生檢測之閾值。具體而言,若檢測溫度之上升,則相對於平時為50度、異常時預測平均15度之溫度上升之局部機器131,以55度設定閾值等。且,按該等之各監視條件分配檢測ID(「boot」等),收集盡可能多之資料,並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收集之資料。
於解析伺服器101中,藉由解析由閘道裝置121發送之資料,執行顯示與平時不同之行為之資料(異常時資料)之可視化,將顯示各收集資料之傾向解析之資訊或提示高效之表格更新之資訊,發送至閘道裝置121。
作為其一種實例,相對於考慮多種產生要因之異常,可將涉及原因特定之資料特定。例如,可特定旋轉數或電源電壓、運轉時間與溫度上升密切相關。
又,即使關於監視所使用之閾值,亦可獲得具體之值。例如,於平時之溫度因局部機器131之設置部位而不同之情形時,亦可基於各局部機器設置部位之溫度資料之最大、最小、平均值而重新設定閾值。
此外,於檢測之異常因其他異常而二次產生之情形時,亦可獲得特定原本之原因之資料。例如,自以觸發器收集檢測溫度上升之資料,可使旋轉數之異常上升可視化。
如上所述,若異常與資料之關係性變明確,則使用者可鑑於此更新表格之資訊。更新之表格之資訊,亦自解析伺服器101發佈至閘道裝置121,可進行與設想外之異常(於閘道裝置121設定之異常以外之異常)或局部機器131之設置環境配合之異常檢測。
根據本實施例可檢測事前未納入判定規則之監視對象之異常。即,以檢測局部機器131之異常之方式,將閘道裝置121之異常檢測與解析伺服器101之異常檢測組合,因此可檢測局部機器131之異常。又,根據本實施例,於檢測閘道裝置121與解析伺服器101之間,每一定期間進行資訊之收發,藉由重複進行各種表格之更新處理,可持續更新判定規則。進而,於將儲存於閘道裝置121之各種表格替換為自解析伺服器101發送之各種表格,於更新儲存於閘道裝置121之各種表格時,將儲存於閘道裝置121之各種表格之更新內容(更新ID、資料之種類)縮窄至異常檢測所需之內容,刪除異常檢測無需之內容,因此,結果可高效更新判定規則。
又,於閘道裝置121將發送資料701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時,於機器資料中正常時資料,對錯誤ID附加空字符串之識別資訊,於異常時資料,對錯誤ID附加「boot」等之識別資訊,因此解析伺服器101中,於解析發送資料701時,可由附加至發送資料701之識別資訊判別是否為異常之資料。另,於實施例1中作為一例,於解析方法使用比較平均值之方法,但亦考慮例如按各資料算出平均值與方差,自資料之分佈之偏差擷取與異常關聯深之資料之方法等。如此實施例1不依賴於解析技術,可依照一定之規則,以使用者容易參照之形式輸出檢測資訊。 [實施例2]
於實施例1中,於閘道裝置121中,正常時之資料亦與異常時之資料配合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於解析伺服器101中,採用於解析時將正常時之資料與異常時之資料進行比較之方式。然而,於將該方式應用於如移動通信網路111般經由對一定期間內之通信量有限制之網路進行資料之收發之系統之情形時,資料量之增加成為課題。
因此,於實施例2中,對經由與移動通信網路111不同之網路即對一定期間內之通信量無限制之網路,例如非從量制、或對月最大通信量無限制之有線網路取得正常時之資料,且將經由該網路取得之資料上傳至解析伺服器101之方式進行說明。
圖18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收集資料上傳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18中,收集資料上傳畫面1801由GUI產生部102產生,使用者於瀏覽器自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對解析伺服器101存取,藉此顯示於PC之畫面上。
PC之收集資料上傳畫面1801由文件選擇框1802、上傳按鈕1803、上傳完成按鈕1804構成。當選擇文件選擇框1802時,於文件選擇框1802顯示使用者存取之PC上所保存之文件之資訊。當選擇顯示之文件時,於文件選擇框1802顯示選擇之文件之文件路徑。
上傳按鈕1803係於選擇時,將文件選擇框1802所選擇之文件之資訊向解析伺服器101上傳之按鈕。使用者藉由重複進行文件選擇與上傳之操作,亦可將複數個文件之資訊向解析伺服器101上傳。藉由該操作上傳之文件係與圖7之發送資料701有關之形式之文件。藉由上傳按鈕1803之操作上傳之文件之資訊(正常時之資料),由GUI產生部102儲存於記錄表DB105。
上傳完成按鈕1804係於被選擇時關閉收集資料上傳畫面1801之按鈕。
於實施例2中,解析伺服器101可經由GUI產生部102取入自外部(使用者之PC)取得之正常時資料。此時,WAN通信部123將資料處理部122之判定結果中顯示機器資料之異常之判定結果、與機器資料中由資料處理部122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作為發送資料,經由移動通信網路111發送至解析伺服器101。解析伺服器101之GUI產生部(輸入輸出部)102經由與移動通信網路111不同之網路(有線網路),輸入與附加至發送資料之機器資料中之由資料處理部122判定為正常之機器資料相當之正常時資料,將輸入之正常時資料傳送至解析部101。
另,作為正常時資料,例如亦可於局部機器131之出貨前,以預先於試驗環境自局部機器131長期取得之資料加以代替。
根據本實施例,因不經由移動通信網路111,而自使用者之PC經由有線網路收集正常時之資料,故可抑制移動通信網路111之資料量之增大。 [實施例3]
於實施例2為止之解析系統中,於運用開始後有必要借助使用者之手更新表格。此處,於使用者為對局部機器131等不熟悉之部門外之保養人員之情形時,表格更新之方針未定,保養之水平有下降之可能性。
因此於實施例3中,記載有對各檢測表格所登錄之各監視ID自動更新閾值或判定內容之解析系統。
圖1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於圖19中,實施例3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901係相對於圖10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1001,追加決定是否實施閾值決定之勾選框1007之構成。於選擇勾選框1007之狀態下,若登錄設定表格1002之內容,則閾值修正被有效化。
圖20係顯示實施例3之GUI產生部之檢測表格更新處理之流程圖。於圖20中,實施例3之檢測表格更新處理係於圖15之表格更新處理之步驟S1503與步驟S1504之間,追加步驟S2001~步驟S2003之處理者,以下僅說明追加之處理。
GUI產生部102於步驟S1503讀出之列中,判定閾值修正是否有效(S2001),於步驟S2001判定閾值修正無效之情形時(否),移至步驟S1504之處理。GUI產生部102操作勾選框1007,於步驟S2001判定閾值修正有效之情形時(是),需顧及檢測表格218登錄之監視ID未與其他檢測表格共用,因此將監視ID新追至加至監視表格217,監視ID以外為當前登錄之內容(S2002)。
此處,監視ID之值例如為「voltageDown_for_boot」等般,設為使監視ID(「voltageDown」)與檢測ID(「boot」)建立對應關係之名稱。於登錄有複數個監視ID之情形時,對全部監視ID進行相同之操作。
其次,GUI產生部102將讀出之檢測表格218之監視ID名,變更為於步驟S2002追加之監視ID之值,更新檢測表格218之資訊(S2003),隨後移至步驟S1504之處理。此時,GUI產生部102於使用者之操作之輸入資訊存在顯示由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檢測條件之變更之資訊之情形時,更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異常檢測條件。又,GUI產生部102於檢測表格218之收集資料ID未包含步驟S2002中記錄於監視表格217之監視對象之資料ID(「voltage」)之情形時,將監視對象之資料ID之資訊追加至收集資料ID。
圖2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解析部之閾值決定處理之流程圖。以下,依照流程圖之項目說明解析部之動作。
解析伺服器101之解析部103按預先設定之各週期開始閾值決定處理(S2101),自記錄表DB105取得正常時記錄表(S2102)。此處正常時記錄表,於實施例2將自解析伺服器101之外部取入之正常時記錄表設為對象。於如實施例1般有正常時與異常時之記錄表混雜之可能性之情形時,實施與圖14之步驟S1405同樣之處理,去除取得異常時記錄表之期間之正常時記錄表。
其次,解析部103計算步驟S2102中取得之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S2103),隨後自表格DB104取得檢測表格218之資訊(S2104),以下,逐列參照檢測表格218之資訊,執行自步驟S2105至步驟S2112之處理。
解析部103確認於步驟S2104取得之檢測表格218之參照部位,判定是否為表格末尾(S2105),於步驟S2105判定為末尾以外之列之情形時(否),讀出一列檢測表格218之資訊(S2106),自記錄表DB105取得檢測表格218之檢測ID(「boot」)與錯誤ID(「boot」)一致之資料(異常時記錄表)(S2107)。
其次,解析部103相對於步驟S2107取得之資料(異常時記錄表),計算平均μ與方差σ(S2108)。計算之對象係於檢測表格218之收集資料ID記錄之資料,即於監視表格217之參照資料ID記錄之資料(記錄表)。於複數資料為計算對象之情形時,按各資料計算平均μ與方差σ。
其次,解析部103將於步驟S2108計算之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μ、與於步驟S2103計算之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之大小進行比較(S2109),判定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是否大於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μ(S2110)。
其次,解析部103於步驟S2110判定為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大於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μ之情形時(“是”),將監視表格217內,記載於監視ID之監視條件之列之比較方法設為「<=(以下)」,將閾值設為「μ+3σ」,更新監視表格217之資訊,返回步驟S2104之處理,重複步驟S2104~步驟S2110之處理。
另一方面,解析部103於步驟S2110判定為正常時記錄表之平均值小於異常時記錄表之平均μ之情形時(“否”),將監視表格217內記錄於監視ID之監視條件之列之比較方法設為「>=(以上)」,將閾值設為「μ-3σ」,更新監視表格217之資訊,返回至步驟S2104之處理,重複步驟S2104~步驟S2110之處理。另,於步驟S2108,於以複數資料為對象實施計算之情形時,對作為計算對象之各資料實施步驟S2110~步驟S2112之處理。
解析部103於步驟S2105判定為表格末尾之列之情形時,結束閾值決定處理(S2113)。
於實施例3中,解析伺服器101實施將閾值之決定自動化之處理。即,解析伺服器101將屬於發送資料之機器資料中由資料處理部122判定為正常之正常時資料、與由資料處理部122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中由檢測表格218之異常檢測條件作為收集對象規定之異常時資料進行比較,並基於該比較結果更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監視條件(監視表格217之閾值)。又,於實施例3中,按各檢測ID計算資料之統計值,以將期望異常時之資料存在99%以上之平均μ±3σ設為檢測範圍之形式自動決定閾值。於閾值決定時,其他亦考慮單純取平時之平均值、與以檢測ID收集之資料之平均值之恰好中間之方法等。
又,於實施例3中,於圖20之步驟S2002實施之閾值決定自動化對象之監視表格之追加、與將圖20之步驟S2003實施之閾值判定對象資料追加至檢測時之收集資料ID之處理較重要,不依賴於閾值之更新方法。
根據本實施例,因藉由解析伺服器101週期性且自動更新判定閾值,故可防止對解析系統10或局部機器131不熟悉之人員負責保養之情形下,發生之保養水準之降低。 [實施例4]
實施例3為止之解析系統,於各表格之初期設定或中途之表格更新,有必要經由人之意願。因此,無法於表格反映人感覺上無法理解之資料或異常之關係性。
因此於實施例4中,說明將使用機械學習之一種技術即神經網路之計算導入至解析部103與資料處理部122之解析系統。
圖2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解析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於實施例4中,於圖1之解析系統中,NW資訊107被追加至解析伺服器101,NW資訊126被追加至閘道裝置121。NW資訊107、126係於實施例4使用之神經網路之計算所需之資訊,且解析部103定期更新之資訊。NW資訊107、126與各種表格同樣,藉由定期之詢問處理,自解析伺服器101向閘道裝置121傳達更新內容。
圖2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NW資訊之內容之模式圖。NW資訊所包含之資訊為NW之構造與參數。其中NW之構造作為預先設定之值賦予至解析部103,實質僅更新參數。參數由參數由權重w 11、w 12、w 21、w 22、w 31、w 32與偏壓b 1、b 2構成。權重w 11~w 32係於NW之各層間相乘之係數。偏壓b 1、b 2係於NW之各層間相加之值。於神經網路中,以被稱為神經元之單位,相對於輸入值X 11、X 21、X 31乘以權重w 11~w 32後,將偏壓b 1、b 2相加,獲得中間輸出a 1、a 2。隨後,將計算結果代入稱為活性化函數h(a)之函數,獲得輸出y 1、y 2。將此處獲得之輸出y 1、y 2作為下一個神經元之輸入,經由複數個神經元,向輸出進行計算。
上述網路之構造主要指神經元之組合,於第一層配置3個神經元、於第二層配置4個神經元等,決定網路之計算內容。於實施例4之神經網路中,將經由全部神經元而獲得之值,於資料收集時轉換為屬於各檢測ID之概率而輸出。因此,本網路之輸入係自局部機器131獲得之資料,網路之輸出為各檢測ID之概率。例如,於收集資料之時點,得到「boot」之異常之概率為「80%」,且「overheat」之異常之概率為「10%」,正常之概率為「10%」般之輸出。
圖2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解析部之NW學習處理之流程圖。以下,依照流程圖之項目說明解析部之動作。
解析伺服器101之解析部103以預先設定之週期,藉由CPU202啟動而開始NW之學習處理(S2401),自記錄表DB105取得於解析部103預先設定之一定期間內儲存於記錄表DB105之資料(S2402)。
其次,解析部103於自記錄表DB105取得之資料,按各檢測ID儲存收集之資料(機器資料),又,考慮以錯誤ID之名目儲存檢測ID之資訊,將收集之資料(機器資料)作為輸入,將適於各檢測ID之狀態之概率作為輸出,進行NW之參數之學習(S2403)。另,對未於各檢測ID之收集資料ID記載之資料,將該值作為「0」輸入。此處,NW之構造或參數預先賦予至解析部103。每當NW之學習時,使用一般之神經網路之學習所使用之誤差逆傳播法等之方法。
其次,解析部103將NW資訊107更新為步驟S2403之學習之結果所獲得之參數之值(S2404)。此時,解析部103為了於自閘道裝置121之詢問時,同時發佈更新後之參數,而將最終更新時日設為當前時刻。
其次,解析部103以NW資訊107被更新為條件,結束NW之學習處理(S2405)。
圖2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資料處理部之NW計算處理之流程圖。以下,依照流程圖之項目說明資料處理部之動作。
閘道裝置121之資料處理部122按預先設定之各週期開始NW計算處理(S2501),自局部機器131取得記載於收集表格312之全部資料,將步驟S2502取得之資料,作為輸入賦予至當前之NW,依照NW資訊126進行計算(S2503)。此處,當前之NW意指反映閘道裝置121定期對解析伺服器101進行之詢問處理所取得之參數之NW。於參數儲存有權重、偏壓之值或NW之構造,若賦予輸入則獲得輸出。
接著,資料處理部122參照於步驟S2503之處理獲得之輸出,判定是否將步驟S2503之處理結果分類為異常狀態(S2504)。此時,於步驟S2503之處理獲得之輸出係屬於各檢測ID(或正常狀態)之概率,將該概率最高之狀態設為現狀之狀態。
其次,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2504判定為輸出被分類為檢測ID之任一者之情形時(是),自設定文件124取得檢測表格314之資訊(S2505),基於取得之檢測表格314之資訊,取得由步驟S2504分類之檢測ID(「boot」)之收集資料ID313d之資料(「voltage」、「uptime」),並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取得之資料(S2506)。
資料處理部122於步驟S2504判定為輸出未被分類為檢測ID之任一者之情形時(否),或於步驟S2506之處理完成之情形時,結束NW計算處理(S2507)。
於本實施例中,解析部103與資料處理部122共有之神經網路,將輸入作為收集資料,將輸出作為檢測表格之檢測ID,使用匯集於記錄表DB105之資料而學習。
根據本實施例,因神經網路不經由人手而自動學習資料與異常之關係性,故亦可根據人感覺上無法理解之資料與異常之關係性檢測異常。 [實施例5]
至實施例4為止之解析系統僅自局部機器131收集資料。因此,無法檢測因閘道裝置121之不調、或通信狀況之變化而產生之異常。例如,於局部通信部125故障而無法收集自局部機器131之資料之情形等時,無法將該異常通知至解析伺服器101。
因此,於實施例5之閘道裝置121中,自局部機器131除資料(機器資料)外,將顯示閘道裝置自身之異常狀態、或閘道裝置121與局部機器131之間之通信路徑中之異常狀態之資料(於閘道裝置121內部收集之資料)作為內部資料收集,並向解析伺服器101發送收集之內部資料。此時,資料處理部122將於閘道裝置內部收集之內部資料附加至發送資料。若由解析伺服器101解析內部資料,可檢測閘道裝置自身之異常,則即使於難以自局部機器131收集資料之情形時,亦可檢測因閘道裝置121之不調、或通信狀況之變化而產生之異常。此外,亦存在隨著局部機器131之馬達之旋轉數上升而產生雜訊,且該雜訊對本地通信部125產生影響,致使通信失敗之事例,因而藉由將閘道裝置121內部收集之包含雜訊之資料作為內部資料,由解析伺服器101進行解析,可檢測馬達之旋轉數與通信品質之關係性,結果可把握異常之原因在於馬達。
根據本實施例,可檢測因閘道裝置121之不調、或閘道裝置121與局部機器131之間之通信狀況之變化而產生之異常。
另,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實施例,亦包含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之主旨內之各種變化例及同等之構成。例如,可將資料處理部122、WAN通信部123、局部通信部125一體化,於資料處理部122附加WAN通信部123與局部通信部125之功能。又,可將解析部103與通信部106一體化,於解析部103附加通信部106之功能。再者,可將GUI產生部102與通信部106一體化,於GUI產生部102附加通信部106之功能。上述之實施例係為便於理解地說明本發明,而詳細說明者,本發明並非限定於必須具備說明之全部構成者。
又,前述之各構成、功能等,可將該等之一部分或全部,藉由例如以積體電路設計等,而以硬體實現,亦可藉由處理器解釋並執行實現各功能之程式,而以軟體實現。
實現各功能之程式、表格、文件等之資訊,可儲存於記憶體、硬碟、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機)等之記憶裝置、或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卡、SD(Secure Digital:保全數位)卡、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數位影音光碟)之記錄媒體。
10:解析系統 101:解析伺服器 102:GUI產生部 103:解析部 104:表格DB 105:記錄表DB 106:通信部 107:NW資訊 111:移動通信網路 121:閘道裝置 122:資料處理部 123:WAN通信部 124:設定文件 125:局部通信部 126:NW資訊 131:局部機器 132:運轉資訊 133:設定資訊 202:CPU 203:主記憶裝置 204:輔助記憶I/F 205:輸入輸出I/F 206:網路I/F 210:輔助記憶裝置 211:DBMS 213:局部機器運轉資訊 214:局部機器設定資訊 216:收集表格 217:監視表格 218:檢測表格 219:最終更新時日 220:GUI產生程式 221:解析程式 222:通信程式 301:CPU 302:主記憶裝置 303:WAN通信I/F 304:輸入輸出I/F 305:輔助記憶I/F 306:串列通信I/F 307:LAN通信I/F 310:輔助記憶裝置 312:收集表格 312a:資料ID 312b:連接處ID 312c:儲存處 312d:資料長度 312e:資料類型 312f:通信方式 312g:週期 312h:差量取得 312i:始終發送 313:監視表格 313a:監視ID 313b:參照資料ID 313c:比較方法 313d:閾值 314:檢測表格 314a:檢測ID 314b:監視ID-1 314c:監視ID-2 314d:監視ID-3 314e:檢測方法 314f:收集資料ID 315:最終取得時日 316:資料處理程式 317:WAN通信程式 318:局部通信程式 701:發送資料 702:錯誤ID 703:終端 704:時間戳 705:資料 801:收集表格設定畫面 802:顯示設定表格 803:勾選框 804:刪除按鈕 805:追加按鈕 806:設定完成按鈕 901:監視表格設定畫面 902:顯示設定表格 903:下拉框 904:刪除按鈕 905:追加按鈕 906:設定完成按鈕 1001:檢測表格設定畫面 1002:顯示設定表格 1003:下拉框 1004:刪除按鈕 1005:追加按鈕 1006:設定完成按鈕 1007:勾選框 1101:解析結果輸出畫面 1102:顯示開始時日輸入框 1103:結束時日輸入框 1104:解析執行按鈕 1105:檢測條件更新表格 1105a:#(序號) 1105b:檢測ID 1105c:強關聯資料ID 1105d:檢測表格之操作 1106:檢測表格更新按鈕 1107:檢測表格編輯按鈕 1108a:#(序號) 1108b:資料ID 1108c:異常時傾向 1108d:正常時傾向 1108e:監視表格之操作 1109:監視表格登錄按鈕 1110:監視表格編輯按鈕 1111:資料解析結果表格 1111a:資料ID 1111b, 1111c:檢測ID 1201:檢測條件更新完成畫面 1202:關閉按鈕 1203:監視條件追加畫面 1204:設定表格 1205:登錄按鈕 1206:關閉按鈕 1207:錯誤通知畫面 1208:關閉按鈕 1801:收集資料上傳畫面 1802:文件選擇框 1803:上傳按鈕 1804:上傳完成按鈕 1901:檢測表格設定畫面 a 1, a 2:中間輸出 b 1, b 2:偏壓 h(a):活性化函數 S1301~S1316:步驟 S1401~S1416:步驟 S1501~S1509:步驟 S1601~S1606:步驟 S1701~S1708:步驟 S2001~S2003:步驟 S2101~S2113:步驟 S2401~S2405:步驟 S2501~S2507:步驟 w 11, w 12, w 21, w 22, w 31, w 32:權重 X 11, X 21, X 31:輸入值 y 1, y 2:輸出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伺服器之硬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閘道裝置之硬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收集表格之構成圖。 圖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監視表格之構成圖。 圖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檢測表格之構成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閘道裝置向解析伺服器發送之發送資料之構成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使用者介面)產生部輸出之收集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監視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解析結果輸出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輸出之彈出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1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資料處理部之異常檢測處理之流程圖。 圖1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解析部之解析處理之流程圖。 圖1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GUI產生部之表格更新處理之流程圖。 圖16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通信部之詢問等待處理之流程圖。 圖17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1之資料處理部之更新詢問處理之流程圖。 圖18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收集資料上傳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19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檢測表格設定畫面之畫面構成圖。 圖20係顯示實施例3之GUI產生部之檢測表格更新處理之流程圖。 圖21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解析部之閾值決定處理之流程圖。 圖22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解析系統之整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2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NW(Network:網路)資訊之內容之模式圖。 圖24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解析部之NW學習處理之流程圖。 圖25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資料處理部之NW計算處理之流程圖。
10:解析系統
101:解析伺服器
102:GUI產生部
103:解析部
104:表格DB
105:記錄表DB
106:通信部
111:移動通信網路
121:閘道裝置
122:資料處理部
123:WAN通信部
124:設定文件
125:局部通信部
131:局部機器
132:運轉資訊
133:設定資訊

Claims (15)

  1. 一種解析系統,其特徵在於,其係經由通信網路連接1個以上之閘道裝置與解析伺服器者,且 上述閘道裝置具備: 資料處理部,其執行以下處理:自監視對象之機器收集1項以上之機器資料,且依照判定規則,判定所收集之上述機器資料有無異常; 上述解析伺服器具備: 解析部,其經由上述通信網路與上述閘道裝置進行資訊之收發,對接收到之上述資訊進行解析;及輸入輸出部,其執行與上述判定規則相當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輸入輸出; 上述資料處理部將包含上述判定之處理結果與上述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 上述解析部當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存在表示與上述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不同之異常的機器資料之情形時,至少將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傳送至上述輸入輸出部; 上述輸入輸出部輸出由上述解析部傳送之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且基於輸入資訊,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 上述資料處理部於輸入經更新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基於輸入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上述判定規則之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資料處理部於每個設定週期重複執行上述判定之處理,每當各處理結束時,將上述發送資料及更新詢問之資訊,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 上述解析部以接收到上述發送資料及上述更新詢問之資訊為條件,解析接收到之上述發送資料,將該解析結果之資訊傳送至上述輸入輸出部;且 上述輸入輸出部當以輸入自上述解析部傳送之上述解析結果之資訊為條件,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將經更新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作為對上述更新詢問之回覆之資訊,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閘道裝置。
  3.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資料處理部將上述判定結果中表示上述機器資料異常之判定結果、與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判定之處理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作為上述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且 上述輸入輸出部將於上述機器資料中相當於由上述資料處理部判定為正常之機器資料之正常時資料,經由與上述通信網路不同之網路輸入,並將輸入之上述正常時資料傳送至上述解析部。
  4.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資料處理部於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判定之處理判定為正常之正常時資料,與由上述判定規則所規定之始終發送之條件一致之情形時,將上述正常時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始終或週期性地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於上述正常時資料與上述始終發送之條件不一致之情形時,停止上述正常時資料之發送。
  5.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輸入輸出部當上述輸入資訊中存在表示由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規定之異常檢測條件之變更資訊之情形時,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上述異常檢測條件;且 上述解析部將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資料處理部判定為正常之正常時資料、與由上述資料處理部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中以上述異常檢測條件規定為收集對象之異常時資料進行比較,並基於該比較結果,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監視條件。
  6.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解析部基於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資料處理部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之統計值,更新機械學習之參數,將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閘道裝置;且 上述資料處理部於輸入上述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之情形時,執行以下計算:基於輸入之上述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輸入上述收集之上述機械資料,且輸出異常狀態之發生概率。
  7.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資料處理部將在上述閘道裝置內部收集之內部資料附加至上述發送資料,且將包含上述內部資料之上述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且 上述解析部於接收到包含上述內部資料之上述發送資料之情形時,對包含接收到之上述內部資料之上述發送資料進行解析。
  8. 如請求項1之解析系統,其中 上述解析部於將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傳送至上述輸入輸出部時,將提示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主旨之資訊,附加至表示上述不同異常解析結果的資訊;且 上述輸入輸出部於接收到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及提示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主旨之資訊之情形時,於畫面上顯示接收到之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及提示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主旨之資訊。
  9. 一種解析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經由通信網路連接1個以上之閘道裝置與解析伺服器之解析系統之解析方法,且具備: 資料處理步驟,其執行以下處理:由上述閘道裝置自監視對象之機器收集1項以上之機器資料,且依照判定規則,判定所收集之上述機器資料有無異常; 解析步驟,其由上述解析伺服器經由上述通信網路與上述閘道裝置進行資訊之收發,且對接收到之上述資訊進行解析;及 輸入輸出步驟,其由上述解析伺服器執行與上述判定規則相當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輸入輸出;且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將包含上述判定之處理結果與上述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 上述解析伺服器於上述解析步驟中,當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存在表示與上述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不同之異常的機器資料之情形時,至少傳送表示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之資訊; 於上述輸入輸出步驟中,輸出表示以上述解析步驟傳送之上述不同異常之解析結果的資訊,且基於輸入資訊,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當自上述解析伺服器輸入經更新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基於輸入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上述判定規則之資訊。
  10. 如請求項9之解析方法,其中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於每一設定週期重複執行上述判定之處理,每當各處理結束時,產生上述發送資料及更新詢問之資訊,並將產生之上述發送資料及上述更新詢問之資訊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且 上述解析伺服器 於上述解析步驟中,以接收到上述發送資料及上述更新詢問之資訊為條件,解析接收到之上述發送資料,傳送該解析結果之資訊; 於上述輸入輸出步驟中,當以輸入上述解析步驟傳送之上述解析結果之資訊為條件,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將經更新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作為對上述更新詢問之回覆之資訊,發送至上述閘道裝置。
  11. 如請求項9之解析方法,其中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將上述判定結果中表示上述機器資料異常之判定結果、與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判定之處理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作為上述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且 上述解析伺服器於上述輸入輸出步驟中,將上述機器資料中相當於由上述閘道裝置判定為正常之機器資料之正常時資料,經由與上述通信網路不同之網路輸入; 於上述解析步驟中,將於上述輸入輸出步驟輸入之上述正常時資料作為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資料進行解析。
  12. 如請求項9之解析方法,其中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於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判定之處理判定為正常之正常時資料、與由上述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發送條件一致之情形時,經由上述通信網路將上述正常時資料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於上述正常時資料與上述發送條件不一致之情形時,停止上述正常時資料之發送。
  13. 如請求項9之解析方法,其中 上述解析伺服器 於上述輸入輸出步驟中,當上述輸入資訊中存在表示由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異常檢測條件之變更資訊之情形時,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上述異常檢測條件;且 於上述解析步驟中,將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閘道裝置判定為正常之正常時資料、與由上述閘道裝置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中由上述異常檢測條件規定為收集對象之異常時資料進行比較,並基於該比較結果,更新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所規定之監視條件。
  14. 如請求項9之解析方法,其中 上述解析伺服器於上述解析步驟中,基於屬於上述發送資料之上述機器資料中由上述閘道裝置判定為異常之異常時資料之統計值,更新機械學習之參數,將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發送至上述閘道裝置;且 上述閘道裝置於上述資料處理步驟中,於輸入上述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之情形時,執行以下計算:基於輸入之上述更新後之上述機械學習之參數,輸入上述收集之上述機械資料,且輸出異常狀態之發生概率。
  15. 一種閘道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係經由通信網路與解析伺服器連接者,且具備: 資料處理部,其自監視對象之機器收集1項以上之機器資料,執行以下處理:依照判定規則,判定收集之上述機器資料有無異常;且 上述資料處理部將包含表示上述判定之處理結果之識別資訊與上述機器資料之發送資料,經由上述通信網路發送至上述解析伺服器,當自上述解析伺服器輸入相當於上述判定規則之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之情形時,基於輸入之上述伺服器用判定規則之資訊,更新上述判定規則之資訊。
TW111147591A 2022-01-21 2022-12-12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TW2023315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07612A JP2023106720A (ja) 2022-01-21 2022-01-21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解析システム及び解析方法
JP2022-007612 2022-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1517A true TW202331517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4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7591A TW202331517A (zh) 2022-01-21 2022-12-12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06720A (zh)
TW (1) TW202331517A (zh)
WO (1) WO20231399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22649A (ja) * 2005-02-09 2006-08-24 Fujitsu Ten Ltd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機能付の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JP2008204063A (ja) * 2007-02-19 2008-09-04 Ricoh Co Ltd 仲介装置、および管理装置
JP6423402B2 (ja) * 2015-12-16 2018-11-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セキュリティ処理方法及びサーバ
JP7269955B2 (ja) * 2018-11-30 2023-05-0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車両ログ送信装置、車両ログ解析サーバおよび車両ログ解析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9964A1 (ja) 2023-07-27
JP2023106720A (ja) 2023-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47115A1 (en) Centralized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monitoring tool
US20190132191A1 (en) Machine-learning and deep-learning techniques for predictive ticket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JP6919569B2 (ja) ログ分析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10805173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vice grouping with interactive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cal distance across protocols
US20170109676A1 (en) Generation of Candidate Sequences Using Links Between Nonconsecutively Performed Steps of a Business Process
US20170109636A1 (en) Crowd-Based Model for Identifying Executions of a Business Process
US20180046956A1 (en) Warning About Steps That Lead to an Unsuccessful Execution of a Business Process
JP5264981B2 (ja) ユーザ行動分析方法及びユーザ行動分析システム
US20170109639A1 (en) General Model for Linking Between Nonconsecutively Performed Steps in Business Processes
US20200241516A1 (en)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distributed rule based automated fault detection
US20200372415A1 (en) Machine-learning and deep-learning techniques for predictive ticket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CN105184886A (zh) 一种云数据中心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
US20170109638A1 (en) Ensemble-Based Identification of Executions of a Business Process
JP2016192185A (ja) なりすまし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なりすまし検出方法
US10459730B2 (en) Analysis system and analysis method for executing analysis process with at least portions of time series data and analysis data as input data
TW202331517A (zh) 閘道裝置、解析系統及解析方法
US20220164703A1 (en) Model acceptance determin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model acceptance determination support method
US20170109637A1 (en) Crowd-Based Model for Identifying Nonconsecutive Executions of a Business Process
TWI430107B (zh) 管理複數個輕型目錄存取協定伺服器的電腦實施方法、電腦程式產品,以及資料處理系統
US10466984B2 (en) Identifying and associating computer assets impacted by potential change to a particular computer asset
US1154409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entralization and diagnostics for live virtual server performance data
US20170109670A1 (en) Crowd-Based Patterns for Identifying Executions of Business Processes
JP5901962B2 (ja) コマンド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855364B2 (ja) ログ収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320587A1 (en) Real-time determination of software installation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