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1060A - 隔熱結構 - Google Patents

隔熱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1060A
TW202331060A TW111102906A TW111102906A TW202331060A TW 202331060 A TW202331060 A TW 202331060A TW 111102906 A TW111102906 A TW 111102906A TW 111102906 A TW111102906 A TW 111102906A TW 202331060 A TW202331060 A TW 20233106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joint
groove
joint portion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5708B (zh
Inventor
林勇全
Original Assignee
張家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家維 filed Critical 張家維
Priority to TW111102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70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70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1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06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熱結構,係包含有一隔熱本體、一第三結合部及一第一結合槽,該隔熱本體具有一頂面與一底面,並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呈矩形狀,且於鄰接該頂面之兩側相對設置一第一結合部與一第二結合部,而該頂面並凹設形成一第一導流槽,該第一導流槽具沿一第三方向延伸之一導流底面;一第三結合部於該底面之一側朝一第二方向凸設,使該第一結合槽設置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該第一結合部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大於該第三結合部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且該導流底面的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具有一第一夾角,藉此,達到通風隔熱效果。

Description

隔熱結構
本發明提供一種隔熱結構,特別是指一種設於屋頂上易於組裝而且兼具防雨、通風及隔熱效果之隔熱結構。
傳統屋頂上通常會疊置許多的瓦片,用以覆蓋與保護屋頂,因此,這些瓦片不僅需要承受日曬、雨淋及強風的吹襲,在遇到高溫天氣或是低溫時節,這些疊置的瓦片還希望能達到溫度調節的作用。
然而,這些瓦片雖然能幫助屋頂達到防風、防日曬及防雨淋,但這些瓦片大多是陶土材料實體燒結成型,因此,這些瓦片其單片係具有一定的重量,所能承載的結構體也就需注意可承載的瓦片數量,再者這些瓦片都是直接設於屋頂的結構體上,所以較容易於累積外在環境的熱或冷,相對的也可能使得屋內開啟冷氣或暖氣時,由於冷氣或暖氣可能會不斷的與屋頂的瓦片產生冷或熱的交換進而造成能源的消耗。
是以,如何研究出一種易於排水且能藉由熱對流進行空氣交換,進而使屋頂具有通風與散熱效果之隔熱結構,用以克服習用技術之缺陷,實為重要之課題所在。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易於進行組裝且具隔熱與散熱效果的一種隔熱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隔熱結構,其包含有一隔熱本體,該隔熱本體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呈矩形狀,並具有一頂面與相對該頂面之一底面,每一該隔熱本體於鄰接該頂面之兩側沿該第一方向相對設置一第一結合部與一第二結合部,並於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間自該頂面凹設形成一第一導流槽,而該第一導流槽係鄰接該第二結合部並具有沿一第三方向延伸之一導流底面;一第三結合部,係於該隔熱本體鄰接該底面之一側朝一第二方向凸設形成,其中,該第三結合部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與該第二結合部相對設置;一第一結合槽,係位於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自該第一結合槽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大於該第三結合部自該第一結合槽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而該第一導流槽之該導流底面的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交錯而形成有一第一夾角。
進一步地,該底面沿該第一方向凹設形成複數第二導流槽及設於相鄰該等第二導流槽間之複數支撐部。
進一步地,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二結合部組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槽。
進一步地,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部係蓋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導流槽。
進一步地,該等第二導流槽係位於該第一導流槽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
進一步地,該第一導流槽之該導流底面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導流面與一第二導流面,該第一導流面係為斜面。
是以,本發明較先前技術具有以下有益功效:
本發明的該隔熱結構之該隔熱本體係具有該第一結合部、該第二結合部、該第三結合部及該第一結合槽,而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彼此係相對設置,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間並設有該第一結合槽,該第一結合槽用以容置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二結合部,進而使複數相異的該隔熱本體進行組設而成所需之地板結構或壁板結構,也就是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二結合部係組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槽內,並使相異之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部蓋設於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導流槽,藉此,該隔熱結構不僅可以達到防雨水進入的效果,而且雨水進入時可由該第一導流槽導引雨水流到集水區域排出,同時,設於該隔熱結構之該底面的該等第二導流槽並使風在內產生對流而將熱給導出,進而達到隔熱之目的。
茲就本申請案的技術特徵暨操作方式舉數個較佳實施態樣,並配合圖示說明謹述於后,俾提供審查參閱。再者,本發明中之圖式,為便於說明其比例未必按實際比例繪製,圖式中之比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請求保護之範圍。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隔熱結構100,請先參閱第1圖至第5圖所示,該隔熱結構100其係一一組設於一本體骨架200上,而該本體骨架200係由複數豎向構體210及複數底板220所組成,其中,該隔熱結構100係組設於該等豎向構體210上,該隔熱結構100並與該等底板220形成對流空間300,其中,該隔熱結構100係包含:
一隔熱本體10,該隔熱本體10係沿一第一方向X1延伸而呈矩形狀,並具有一頂面11與相對該頂面11之一底面12,該隔熱本體10於鄰接該頂面11沿該第一方向X1之兩側相對設置一第一結合部13與一第二結合部14,而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二結合部14係於該頂面11朝外沿一第二方向Y凸設形成,並於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二結合部14間自該頂面11凹設形成一第一導流槽15,請再參閱第2圖所示,而該第一導流槽15係鄰接該第二結合部14,並具有一導流底面151,且該導流底面151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導流面152與一第二導流面153,本實施例中之該第一導流面152係具有一斜面,該第二導流面153係為一立面且鄰接該第二結合部14,但不以此為限,又該底面12沿該第一方向X1凹設形成複數第二導流槽16及設於相鄰該等第二導流槽16間之複數支撐部17,於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二導流槽16與該等支撐部17係交錯設置,且該等第二導流槽16係位於該第一導流槽15與該第三結合部20之間,並沿該第一方向X1凹設形成,但不以此為限;
一第三結合部20,係於該隔熱本體10鄰接該底面12之一側朝該第二方向Y凸設形成,其中,該第三結合部20係沿該第一方向X1延伸且與該第二結合部14相對設置;以及
一第一結合槽30,係位於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三結合部20之間,且該第一結合槽30係可組設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二結合部14,也就是相異之兩該等隔熱本體10其中之一該第二結合部14組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槽30;
其中,該第一結合部13自該第一結合槽30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X1朝該第二方向Y所凸設之寬度大於該第三結合部20自該第一結合槽30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X1朝該第二方向Y所凸設之寬度,藉此,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部13係蓋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導流槽15上,而該第一結合部13之寬度大致為其截面所示之,該第三結合部20之寬度大致也是由其截面所示之;
其中,該第一導流槽15之該導流底面151的該第三方向X2與該第一方向X1具有一第一夾角θ,請參閱第2圖與第3圖所示,該第一導流槽15之該導流底面151其延伸之該第三方向X2與該第一方向X1之該第一夾角θ為零時,表示該導流底面151與該第二結合部14大致係相互平行方向延伸設置,請再參閱第5圖所示,其係為該隔熱結構100之該隔熱本體10之另一實施例,其主要差異係該導流底面151其延伸之該第三方向X2與該第一方向X1相交錯而形成有該第一夾角θ大於零,因此,另一實施例之該第一導流槽15與該第二結合部14係分別朝不同方向延伸形成;
請再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使用者依需求利用該等豎向構體210及該等底板而建構出該本體骨架200後,使用者再將該等隔熱結構100組設於該本體骨架200上,也就是讓該等該等隔熱結構100一一組設於該等豎向構體210上,使得該等隔熱本體10之該等底面12與所對應之該等底板220間形成該對流空間300,其中,相異且相鄰的該等隔熱結構100之該等隔熱本體10相組設時,其中之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二結合部14係組設於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槽30內,使得該第二結合部14組設於相異之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三結合部20之間,同時相異之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部13會蓋設於另一該隔熱本體10的該第一導流槽15上,因此,當該隔熱結構100遇到下雨時,由於相鄰之該隔熱本體10係緊密組設,且該隔熱本體10之該頂面11各凹設形成一該第一導流槽15,所以外部的雨水若由縫隙流進來時,可以被該第一導流槽15所截取,並沿該第三方向X2而朝其側邊之該豎向構體210流去,再由該等豎向構體210內的集水槽(圖未示)朝低處流,而達到防水之目的,又請再參閱第5圖所示,使用者亦可使該第一導流槽15之該導流底面151所延伸之該第三方向X2與該第一結合部13或該第二結合部14所延伸之該第一方向X1夾該第一夾角θ,藉此,可以提供該第一導流槽15排水效率,並減少雨水累積在該第一導流槽15內。
再者,請再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由於該隔熱結構100組設於該本體骨架200時其係與該底板220間保持有該對流空間300,同時,該隔熱本體10在等底面12係凹設形成該等第二導流槽16,因此,該等第二導流槽16與該對流空間300彼此相連通,所以可以讓外部空氣可以在此產生對流,進而達到隔熱與通風的效果,另,該等第二導流槽16與該等支撐部17係交錯設置,所以該等支撐部17可以抵接在該等豎向構體210上,使該隔熱本體10的重量可以適當分佈於該豎向構體210上,不僅可減輕該等隔熱本體10的重量還可以增加使用的年限。
茲,再將本發明之特徵及其可達成之預期功效陳述如下:
本發明的該隔熱結構100之該隔熱本體10係具有該第一結合部13、該第二結合部14、該第三結合部20及該第一結合槽30,而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二結合部14彼此係相對設置,該第一結合部13與該第三結合部20間並設有該第一結合槽30,該第一結合槽30用以容置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另一該第二結合部14,進而使複數相異的該隔熱本體10進行組設而成所需之地板結構或壁板結構,也就是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二結合部14係組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槽30內,並使相異之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結合部13蓋設於該隔熱本體10之該第一導流槽15,藉此,該隔熱結構100不僅可以達到防雨水進入的效果,而且雨水進入時可由該第一導流槽15導引雨水流到集水區域排出,同時,設於該隔熱結構100之該底面12的該等第二導流槽16並使外部空氣可以在內產生對流而將熱給導出,進而達到隔熱之目的。
以上已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內容,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內。
100:隔熱結構 10:隔熱本體 11:頂面 12:底面 13:第一結合部 14:第二結合部 15:第一導流槽 151:導流底面 152:第一導流面 153:第二導流面 16:第二導流槽 17:支撐部 20:第三結合部 30:第一結合槽 200:本體骨架 210:豎向構體 220:底板 300:對流空間 X1: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X2:第三方向 θ:第一夾角
第1圖:為本發明之隔熱結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隔熱結構之隔熱本體之局部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隔熱結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隔熱結構之局部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隔熱結構之另一實施例之俯視圖。
10:隔熱本體
11:頂面
12:底面
13:第一結合部
14:第二結合部
15:第一導流槽
151:導流底面
152:第一導流面
153:第二導流面
16:第二導流槽
17:支撐部
20:第三結合部
30:第一結合槽
X1: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Claims (6)

  1. 一種隔熱結構,其包含: 一隔熱本體,該隔熱本體係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而呈矩形狀,並具有一頂面與相對該頂面之一底面,該隔熱本體於鄰接該頂面之兩側沿該第一方向相對設置一第一結合部與一第二結合部,並於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間自該頂面凹設形成一第一導流槽,而該第一導流槽係鄰接該第二結合部並具有沿一第三方向延伸之一導流底面; 一第三結合部,係於該隔熱本體鄰接該底面之一側朝一第二方向凸設形成,其中,該第三結合部係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且與該第二結合部相對設置;以及 一第一結合槽,係位於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 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自該第一結合槽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大於該第三結合部自該第一結合槽連接處沿該第一方向所凸設之寬度; 其中,該第一導流槽之該導流底面的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交錯而形成有一第一夾角。
  2. 如請求項1之隔熱結構,進一步地,該底面沿該第一方向凹設形成複數第二導流槽及設於相鄰該等第二導流槽間之複數支撐部。
  3. 如請求項1之隔熱結構,進一步地,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二結合部組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槽。
  4. 如請求項1之隔熱結構,其中,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結合部係蓋設於相異之另一該隔熱本體之該第一導流槽。
  5. 如請求項1之隔熱結構,進一步地,該等第二導流槽係位於該第一導流槽與該第三結合部之間。
  6. 如請求項1之隔熱結構,進一步地,該第一導流槽之該導流底面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導流面與一第二導流面,該第一導流面係為斜面。
TW111102906A 2022-01-24 2022-01-24 隔熱結構 TWI7757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906A TWI775708B (zh) 2022-01-24 2022-01-24 隔熱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906A TWI775708B (zh) 2022-01-24 2022-01-24 隔熱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708B TWI775708B (zh) 2022-08-21
TW202331060A true TW202331060A (zh) 2023-08-01

Family

ID=8380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906A TWI775708B (zh) 2022-01-24 2022-01-24 隔熱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57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5235B (zh) * 2021-02-04 2021-11-01 王貞祿 塑製板材
TWM622863U (zh) * 2021-08-25 2022-02-01 黃柏隆 屋頂防水隔熱結構改良
TWM627100U (zh) * 2022-01-24 2022-05-11 佳東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隔熱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708B (zh) 2022-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50844T3 (es) Sistema de tejado modular aislado por vacío.
US7407004B2 (en) Structure utilizing geothermal energy
US20060124276A1 (en) Solar energy system
JP3240653U (ja) 屋根型太陽電池の基板、屋根型太陽電池、及び太陽光発電屋根
TWM627100U (zh) 隔熱結構
KR101855254B1 (ko) 자연 환기를 위한 건물 일체형 태양광 발전 지붕 구조체
TW202331060A (zh) 隔熱結構
KR101292702B1 (ko) 커튼월 스팬드럴 구간의 자연순환형 외단열 시스템
US4237870A (en) Solar collector for gaseous heat exchange media
JP2019516945A (ja) 集熱器として機能する屋根パネル設備
CN215760050U (zh) 一种通风式光伏集成金属坡屋面的建筑构造
JP3848652B2 (ja) ソーラーシステムハウス
JP5960507B2 (ja) 建築物
TWM530850U (zh) 具有斷熱對流通風結構之屋頂
CN106948535A (zh) 建筑物的屋顶与墙壁的通风及隔热结构
ES2716889A1 (es) Estructura modular para la construcción de edificaciones
JP3214200U (ja) 木造住宅の床下断熱構造
CN215978135U (zh) 隔热的节能型楼宇屋面
CN212836189U (zh) 一种绿色建筑屋顶
KR102250206B1 (ko) 벽체용 복합 유니트 패널
TWM541491U (zh) 隔熱屋頂
JP5921889B2 (ja) 床下暖房システム
TW202223217A (zh) 熱動力屋頂主動排熱裝置
JP2005195223A (ja) 床下空間の熱を利用した室内空調装置
JPH01190851A (ja) 建築物の空気循環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