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2137A -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 Google Patents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2137A
TW202322137A TW111137482A TW111137482A TW202322137A TW 202322137 A TW202322137 A TW 202322137A TW 111137482 A TW111137482 A TW 111137482A TW 111137482 A TW111137482 A TW 111137482A TW 202322137 A TW202322137 A TW 2023221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vaccine
hospital
institution
ge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7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雄希
尾上広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2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213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包含以下步驟:決定步驟,管理系統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或製造機構自該配方製造該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該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發送步驟,將用來表示該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Description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迄今的癌症醫療中,係依肺癌、大腸癌、乳癌之類的癌症類別來選擇療法或藥物。然而,進入到2000年代,隨著作為癌症原因的分子(蛋白質、作為其基礎的基因突變之解明逐漸進展,開始能夠將對於此種分子還有基因有效的「分子標靶藥物」使用於治療。自分子標靶藥物繼續發展,亦發展出以患者個別的分子、基因突變為對象的治療法。在此將不僅依癌症的種類,還配合基因突變等癌症的特徵而進行個別適用的治療稱為「個人化治療」。過往,根據癌症的基因資訊之「個人化治療」,主要根據調查少數基因的「癌症基因檢測」以及同時調查多數基因的「癌症基因組套檢測(cancer gene panel testing)」來進行。
近年來更發展出使用「藉由人類原本具有的免疫系統作用來攻擊、排除癌細胞」之癌症免疫療法的治療(以下稱為癌症疫苗治療)。就癌症疫苗治療之一而言,已知有「胜肽疫苗」。胜肽疫苗含有癌症的目標即抗原。其機轉是將含有此抗原的胜肽直接注射至體內時,人類原本具有的免疫功能察知到異常,將癌症的目標即抗原作為標靶來攻擊,使癌細胞毀滅。
近年來已成為能將各患者的癌症的基因突變予以網羅且能簡單得知的時代,在癌症的免疫療法中,由於其基因突變而新產生的「胜肽」之重要性受到矚目。此胜肽係稱為「新生抗原」的突變胜肽。已知它們隨著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出現在癌細胞的表面時,由於它們係正常細胞的表面所沒有的胜肽,所以胞毒T細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會將其視為敵人,並殺掉癌細胞。現今歐美國家已在進行確認使用「新生抗原」的個人化癌症疫苗療法作為癌症的治療法、復發預防法而言是否為有效的臨床試驗。又,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針對特定人類受驗者鑑別免疫原性即多胜肽片段的方法、包含該多胜肽片段之個人化的醫藥組成物之調製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20-51069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稱為「新生抗原」的突變胜肽依各個患者而言有不同種類、數量,所以必須針對每個患者,個別地自患者的癌細胞組織之基因突變生產胜肽疫苗。在此,個人化醫療(例如個人化癌症疫苗療法)之情形,有如下程序:基因分析機構(例如定序廠商)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程序;配方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的投予體(例如疫苗)之配方的程序;及疫苗製造機構自此配方製造投予體(例如疫苗)的程序。
如此,因為設想疫苗的生產有多數之程序,且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係活用外部廠商,所以較有可能成為接單生產。因此而有難以掌握投予給患者的投予體(例如疫苗)之交期的問題。另,不僅是癌症疫苗,自體免疫疾病亦有同樣的治療可能性,在自體免疫疾病之個人化醫療中亦有同樣的問題。
本發明有鑑於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掌握個人化醫療用的投予體之交期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解決問題之方式)
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之管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驟:決定步驟,管理系統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或製造機構自前述配方製造前述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發送步驟,將用來表示前述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的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本發明的第二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前述分析機構之候選、及/或前述製作機構之候選、及/或前述製造機構之候選具有多數個,並在前述決定步驟中,依照下單對象之分析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作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造機構,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
本發明的第三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或第二態樣之管理方法中,具有如下步驟:前述管理系統於自終端機接收到要求前述投予體的進度狀況之情形,將用來表示該進度狀況的資訊回覆給該終端機。
本發明的第四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三態樣之管理方法中,依照每個機構分配有瀏覽權限並記憶在記憶裝置,在前述進行回覆的步驟中具有以下步驟:在要求進度狀況的終端機所歸屬的機構分配到的瀏覽權限所許可的範圍內,回覆進度狀況。
本發明的第五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四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具有以下步驟:在超過前述預測交期或者前述預測所須時間之情形,通知給前述患者之主治醫師登入至前述管理系統提供之服務的醫師終端機或前述患者之主治醫師。
本發明的第六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五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於交期的可靠度超越基準之情形,開放接受對於前述患者設定投予排程。
本發明的第七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六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包含以下步驟:於自前述分析機構接收到基因定序資料之情形,前述管理系統將該基因定序資料發送至前述製作機構的系統;及於自前述製作機構接收到配方之情形,前述管理系統將該配方發送至前述製造機構的系統。
本發明的第八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七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於自醫院系統、分析機構系統、製作機構系統、及/或製造機構系統接收到關於檢體的品質資訊、關於基因定序的品質資訊、關於配方的品質資訊、及/或關於疫苗的品質資訊之情形,前述管理系統將該接收到的資訊記憶在記憶裝置。
本發明的第九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八態樣之管理方法中,前述投予體係疫苗,前述配方係新生抗原的胜肽排列資料、蛋白質資料、或投予化合物之集合資料。
本發明第十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九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將前述記憶裝置之更新歷程及或更新資料寫入至區塊鏈。
本發明的第十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依照自檢體獲得的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來決定分析前述基因的估計時間。
本發明的第十二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一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依照基因分析之結果所獲得的序列資料量,來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
本發明的第十三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一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依照基因突變的數量,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
本發明的第十四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一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依照獲得檢體的內臟名稱,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
本發明的第十五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一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將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輸入至使用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作為輸入而輸出預料交期的學習資料來進行學習的機器學習模型,藉以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
本發明的第十六態樣之管理方法係於第一至第十五任一態樣之管理方法中,更包含以下步驟:存取控制步驟,依每個機構限制所能存取的資訊。
本發明的第十七態樣之管理系統包含:交期管理機構,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製造機構自前述配方製造前述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通信控制機構,將用來表示前述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的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本發明的第十八態樣之電子健康紀錄系統係包含本發明的第十七態樣之管理系統。 (發明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一態樣,因為將用來表示個人化醫療用的投予體之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的資訊表示在終端機,所以能夠掌握個人化醫療用的投予體之交期。
(實施發明之較佳形態)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各實施形態。其中,有時省略不必要的詳細說明。例如,有時省略已經周知的事項之詳細說明或針對實質上相同構成的重複說明。此係為了避免以下說明無謂地冗長,俾使得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易於理解。
<本實施形態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平常的醫藥品之流通中,因為大量生產而無須與患者之資訊綁定。癌症基因組套檢測之情形,患者的資料侷限在醫院內或者基因組定序公司內,治療法選擇(亦即決定投予藥)亦根據癌症基因組套檢測的報告書來實施而自既存的藥物中選擇。因此,無須將患者識別資訊(例如患者ID)或者基因組資料與醫藥品識別資訊(例如醫藥品ID)加以綁定。
在Car-T中,不必進行患者基因資料的分析,原則上僅在工廠與醫院兩者間管理製程即可,因為不存在有基因分析機構(例如定序廠商)還有配方製作機構,所以並未考慮到其協作。個人化癌症疫苗療法之情形,因為疫苗跨越多數之組織及/或系統,所以必須進行管理,並且製程管理與資訊共享很重要。然而,在Car-T的供應鏈中僅止於物理性的檢體運輸及與之相隨的一部分資料之共享,在製程管理與資訊共享上並不充分。
(1)如此,以往因為不需將患者、患者的基因組、投予給患者的疫苗加以綁定管理,所以有著期望適恰管理的方法之進一步的問題。針對此一問題,在本實施形態中,提供一種患者、患者的基因組、投予給患者的疫苗之管理方法。 (2)又,因為與既存的醫療不同,跨越了多數之組織及/或系統,所以有著必須管理各程序之資訊(例如,品質資訊、各程序的成功/失敗等)之進一步的問題。針對此一問題,本實施形態的管理系統提供管理各程序之資訊(例如,品質資訊、各程序的成功/失敗等)的管線管理功能。 (3)因為有供應鏈跨越多國間的可能性,而有著必須在各國適恰管理個人資訊之進一步的問題。針對此一問題,在本實施形態中,依照每個機構(系統)設有存取限制。
配方例如係新生抗原的胜肽排列資料、蛋白質資料、或投予化合物之集合資料。以下,在本實施形態中,投予體就一例而言係疫苗,配方係新生抗原的胜肽排列資料,並依此說明。
圖1係第一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如圖1所示,資訊處理系統S包含:醫院系統1-1、…、1-N(N係自然數)、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及與此等系統經由通信線路網CN而連接的管理系統5。各個系統具備記憶裝置,該記憶裝置就一例而言建立有資料庫。醫院系統1-1、…、1-N亦統稱為醫院系統1。
在此,醫院系統1係醫院所管理的電腦系統,由一台以上的電腦所構成。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係基因分析機構(亦僅稱分析機構)所管理的電腦系統,由一台以上的電腦所構成。基因分析機構例如係定序廠商。又,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係配方製作機構(亦僅稱製作機構)所管理的電腦系統,由一台以上的電腦所構成。配方製作機構例如係PCV(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個人化癌症疫苗)預測廠商。又,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係疫苗製造機構(亦僅稱製造機構)所管理的電腦系統,由一台以上的電腦所構成。疫苗製造機構例如係疫苗製造廠商。
醫院系統1-i(i係1至N為止的整數)以可通信的方式連接有醫院終端機11-i。醫院終端機11-i設於醫院,係醫師、護理師等醫療相關人員所操作的終端機。以下亦將醫院終端機11-1、…、11-N統稱為醫院終端機11。又,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以可通信的方式連接有分析者終端機21。又,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以可通信的方式連接有製作者終端機31。又,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以可通信的方式連接有製造者終端機41。以下,有時將醫院終端機11、分析者終端機21、製作者終端機31、製造者終端機41統稱為終端機。另,在此就一例而言係以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分別各為一個的情形來說明,但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均可與醫院系統1同樣有多數。
管理系統5係管理者所管理的系統,將各程序中的完畢或者進度通知給終端機(例如醫院終端機11、分析者終端機21、製作者終端機31、及製造者終端機41)。
圖2係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如圖2所示,管理系統5包含例如:輸入介面51、通信模組52、儲存裝置53、記憶體54、輸出介面55、及處理器56。
輸入介面51接受來自管理系統5之管理者的輸入,並將與接受到的輸入因應之輸入信號輸出往處理器56。通信模組52連接至通信線路網CN,與醫院終端機11、分析者終端機21、製作者終端機31、及製造者終端機41進行通信。此通信可係有線亦可係無線,但以有線者來說明。
儲存裝置53係記憶裝置的一例,存放有處理器56用來讀出執行的程式及各種資料。在本實施形態中,就一例而言在儲存裝置53建立有資料庫。記憶體54暫時地保持資料及程式。記憶體54係易失性記憶體,例如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輸出介面55能夠與外部裝置連接,能夠將信號輸出往該外部裝置。
處理器56將程式載入至記憶體(未予圖示),藉由執行該程式所含有的一連串命令而作為交期管理機構561、通信控制機構562、ID管理機構563、管線管理機構564、基因組資訊管理機構565、品質資訊管理機構566、存取控制機構567、及區塊鏈處理機構568來發揮功能。
管理系統於交期管理機構561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例如疫苗)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或製造機構自前述配方製造前述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
通信控制機構562將用來表示前述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的資訊往終端機發送(例如醫院終端機11、分析者終端機21、製作者終端機31、或製造者終端機41)。藉此,因為能將用來表示個人化醫療用之投予體(例如疫苗)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資訊表示在終端機,所以能夠掌握個人化醫療用的投予體之交期。
ID管理機構563管理識別醫院之醫院識別資訊的一例即醫院ID、識別患者之患者識別資訊的一例即患者ID、識別檢體之檢體識別資訊的一例即檢體ID、共通管理用的共通ID、識別配方之配方識別資訊的一例即配方ID、及識別疫苗之疫苗識別資訊的一例即疫苗ID。例如ID管理機構563藉由將患者、基因組資訊、及疫苗之資訊,與共通ID相對應來儲存,進而使得多數之系統間的協作能夠單一化。
管線管理機構564管理基因分析、配方製作、疫苗製造之各程序的進度資訊(例如各程序中的成功/失敗)。例如,管線管理機構564實時取得疫苗製造之各程序中的成功/失敗,因應於來自終端機的要求而將各程序中的成功/失敗通知給該終端機。藉此,能夠將疫苗製造之各程序中的成功/失敗實時共享給管理者、醫師、及各機構的承辦人員。
又,例如,管線管理機構564自醫院系統1、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及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自動取得錯誤之發生。藉此,能夠迅速偵測製程的異常。又,管線管理機構564於錯誤發生時將錯誤通知給後續程序的系統及醫院系統。再者,能夠期待藉由管線管理機構564通知後續程序的系統停止進行後續處理,來縮短異常時的恢復時間。
基因組資訊管理機構565管理患者的基因組資訊。
品質資訊管理機構566管理關於疫苗製造之品質的資料。例如品質資訊管理機構566因應於來自醫院終端機11之要求,將該資料通知給醫院終端機11。藉此,該醫師能夠參照該資料,醫師能夠將該資料使用在投予疫苗的判斷上。
例如品質資訊管理機構566於自醫院系統、分析機構系統、製作機構系統、及/或製造機構系統接收到關於檢體的品質資訊、關於基因定序的品質資訊、關於配方的品質資訊、及/或關於疫苗的品質資訊之情形,將該接收到的資訊記憶在儲存裝置53。
基因組資訊管理機構565、品質資訊管理機構566藉由留下資料庫的瀏覽、刪除之歷程而能夠偵測竄改。
存取控制機構567依每個機構限制所能存取的資訊。又,存取控制機構567亦可判定存取來源國家,藉由使用憑證的存取權限(機構、職位、姓名等)判定來限制患者資訊之瀏覽。
區塊鏈處理機構568將儲存裝置53之更新歷程及或更新資料寫入區塊鏈並管理。此更新歷程例如含有儲存裝置53之資料庫的瀏覽、刪除之歷程。藉此,則不易在程序途中竄改資料。又,此更新資料中例如含有關於實施形態之程序的資料(例如,各種ID、疫苗製造的進度資訊、患者的基因組資訊、關於疫苗製造品質的資料等)。藉此,即使在儲存裝置53的資料損壞之情形亦能自區塊鏈恢復資料。
另,區塊鏈處理機構568亦可僅將更新歷程儲存在區塊鏈。藉此,區塊鏈因為並未儲存有更新資料,所以能夠擔保更新資料的機密性。
在本實施形態中,管理系統5於自醫院系統1接收到檢體ID之情形提取出共通ID,僅有管理系統5使用共通ID來管理資料,在醫院系統1及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中使用檢體ID來管理資料,在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中使用配方ID來管理資料,在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中使用疫苗ID來管理資料。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中的各系統之資料庫的概略構成。如圖3所示,管理系統的表格T5存放有識別醫院之醫院ID、識別患者之患者ID、識別檢體之檢體ID、用來管理資料之共通ID、存放自該患者之檢體定序的基因排列之序列檔案的名稱即序列檔案名、識別疫苗配方之配方ID、存放有疫苗配方的配方檔案之名稱即配方檔案名、及識別疫苗之疫苗ID的組合之紀錄。在此,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又,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在此,檢體ID分為給予患者之正常組織或者血液者,以及給予患者之癌細胞組織者。在此,就一例而言,給予患者之正常組織或者血液的檢體ID,與給予此患者之癌細胞組織的檢體ID,僅有最後的末尾不同。
序列檔案有下述者:存放有正常組織之DNA(亦稱為正常DNA)序列的檔案、存放有癌細胞組織之DNA(亦稱為癌症DNA)序列的檔案、及存放有癌細胞組織之RNA(亦稱為癌症RNA)序列的檔案。各個序列檔案名存放在表格T5,各個序列檔案存放在儲存裝置53。
醫院系統的表格T1存放有患者ID、檢體ID、疫苗ID的組合之紀錄。在此,疫苗ID例如係自管理系統5通知之情形,存放在表格T1。
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的表格T2存放有檢體ID、序列檔案的名稱即序列檔案名的組合之紀錄。在此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藉此,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能夠參照表格T2的序列檔案名來讀出該序列檔案。
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的表格T3存放有序列檔案的名稱即序列檔案名、配方ID、配方檔案的名稱即配方檔案名的組合之紀錄。在此,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藉此,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能夠參照序列檔案名來讀出該序列檔案。又,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藉此,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能夠參照配方檔案名來讀出該配方檔案。
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的表格T4存放有配方檔案的名稱即配方檔案名、及疫苗ID的組合之紀錄。在此,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藉此,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能夠參照配方檔案名來讀出該配方檔案。
圖4係本實施形態之順序圖的一例。以下記載各系統的處理器之處理,但從易讀性的觀點而言,省略而不明示處理器。
(步驟S10) 首先,醫院系統1提取出識別對象患者之患者ID、識別對象患者的對象檢體群(例如,正常組織或者血液、及癌細胞組織)之檢體ID群,存放在醫院系統1的表格T1(參照圖3)作為新的紀錄。在此,就一例而言,定為檢體ID的上位4碼與其它檢體ID不重複者。再者,醫院系統1例如將識別醫院(或者醫院系統1)之醫院ID、患者ID與此檢體ID的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20) 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醫院ID、患者ID及檢體ID的組合之情形,提取出與其它共通ID不重複的共通ID,與接收到的醫院ID、患者ID、及檢體ID的組合相對應,並將該共通ID存放在管理系統5的表格T5(參照圖3)作為新的紀錄。
(步驟S30) 其次,醫院系統1將步驟S10中發送的檢體ID群發送給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並且與此同時,醫院側將對象檢體群(例如,正常組織或者血液、及癌細胞組織)交付給基因分析機構。另,不限於以通信來發送此檢體ID群,亦可將此檢體ID存放在非易失性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並與該檢體一同交付。
(步驟S40) 基因分析機構收受到檢體ID群及檢體之情形,針對該檢體執行基因定序,產生存放有基因排列的序列檔案,儲存在預先決定的序列檔案用資料夾。在此,就一例而言,序列檔案名將命名規則決定為與其它序列檔案名不重複。例如序列檔案名包含檢體ID的上位4碼。藉此,因為檢體ID的上位4碼與其它檢體ID不重複,所以能避免序列檔案名重複。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此檢體ID與此序列檔案名的組合之新的紀錄存放在表格T2。又,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此序列檔案與檢體ID群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50) 管理系統5接收到序列檔案與檢體ID之情形,自管理系統5的表格T5將接收到的檢體ID作為鍵值來尋找記錄,將此記錄的序列檔案名以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名稱加以更新。又,管理系統5將序列檔案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藉此,因為此檢體ID已預先與共通ID相對應,所以序列檔案亦與共通ID相對應。
(步驟S60) 管理系統5例如將此序列檔案發送往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接收此序列檔案。
(步驟S70) 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接收到序列檔案之情形,使用存放在序列檔案的基因排列來預測疫苗配方。具體而言例如,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預測胜肽排列。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預測所獲得的疫苗配方存放在配方檔案。在此,就一例而言,配方檔案名將命名規則決定為與其它配方檔案名不重複。
(步驟S80) 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提取與其它配方ID不重複的配方ID,將步驟S60中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檔案名、此配方ID、步驟S70中產生的配方檔案之組合,作為新的紀錄存放在配方製作機構系統的表格T3。並且,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此序列檔案之檔案名、此配方ID、及此配方檔案之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90) 管理系統5接收到步驟S80中發送的資訊之情形,在表格T5中以序列檔案名作為鍵值來提出記錄,將此記錄之配方ID及配方檔案名以接收到的配方ID及接收到的配方檔案之檔案名加以更新。如此,管理系統5將配方ID、配方檔案名與序列檔案名相對應而儲存。又,管理系統5將配方檔案儲存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步驟S100) 管理系統5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發送往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
(步驟S110) 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接收到配方檔案之情形,疫苗製造機構根據存放在配方檔案的配方來製造疫苗。並且,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針對此製造的疫苗提取出疫苗ID。
(步驟S120) 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之配方檔案名、及在步驟S110中提取出的疫苗ID之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另,亦可發送配方檔案本身而非發送配方檔案名。又,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此配方檔案名、及此疫苗ID之組合的記錄新增至疫苗製造機構系統的表格T4(參照圖3)。
(步驟S130) 管理系統5接收此配方檔案名、及此疫苗ID之組合。並且,管理系統5以接收到的配方檔案名作為鍵值而搜尋管理系統的表格T5之記錄,將搜尋所獲得的記錄之疫苗ID以接收到的疫苗ID加以更新。如此進行,管理系統5將接收到的疫苗ID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名相對應而儲存。
(步驟S140) 管理系統5在管理系統的表格T5中,讀出與接收到的疫苗ID存放在相同記錄的檢體ID與醫院ID,將此疫苗ID與讀出的檢體ID(或者檢體ID群)發送給醫院ID所識別的醫院系統1。醫院系統1接收到此疫苗ID與此檢體ID之組合,以此檢體ID作為鍵值來搜尋醫院系統的表格T1(參照圖3),將搜尋而獲得的記錄之疫苗ID,以接收到的疫苗ID加以更新。
<疫苗下單畫面> 接著使用圖5來說明表示在醫院終端機11的疫苗下單畫面。圖5係表示在醫院終端機11的疫苗下單畫面的一例。如圖5所示,疫苗下單畫面G1表示有下述者:用來輸入患者姓名的文字方塊B11、用來輸入患者ID的文字方塊B12、用來輸入檢體ID的文字方塊、用來輸入主治醫姓名或ID的文字方塊、有無患者同意的核取方塊B15、用來輸入主治醫之聯絡方式(例如郵件位址)的文字方塊B16、用來選擇來自管理系統5之通知方法的文字方塊B17、用來輸入可否提供電子健康紀錄資料的文字方塊B18、及下單按鈕B19。
選擇系統通知作為通知方法之情形,將來自管理系統5的資訊(例如進度資訊、錯誤等)通知給醫院系統1。另一方面,選擇郵件通知作為通知方法之情形,將來自管理系統5的資訊(例如進度資訊、錯誤等)以寄給主治醫之郵件位址的郵件來通知。電子健康紀錄資料提供係選擇「可提供」知情祥,將該患者的電子健康紀錄資料提供給管理系統5。另一方面,於電子健康紀錄資料提供係選擇「不可提供」之情形,不將該患者的電子健康紀錄資料提供給管理系統5。
按下下單按鈕B19之情形,醫院系統1將所輸入的資訊於圖4的步驟S10之際發送往管理系統5。此際,於電子健康紀錄資料提供係選擇「可提供」之情形,亦可將該患者的電子健康紀錄資料發送往管理系統5。
另,檢體ID亦可由醫院系統1自動決定並自動輸入。
<醫院終端機之中的進度管理畫面> 其次,使用圖6來說明表示在醫院終端機11的進度管理畫面。就一例而言,管理系統5係將患者ID、狀態、及進度相對應而在資料庫進行管理。因應於自醫院終端機11要求,而從管理系統5回覆用來表示進度管理畫面的資訊,並根據該資訊而將進度管理畫面表示在醫院終端機11。
圖6係表示在醫院終端機的進度管理畫面的一例。如圖6所示,進度管理畫面G2表示有患者ID、對象疫苗之狀態、對象疫苗之程序進度、交期/交期可靠度、對象疫苗之投予排程。狀態例如有代表疫苗準備中的「製作中(In Production)」,代表程序中錯誤的「錯誤(Error)」,代表已投予疫苗的「完成(Completed)」,在此,就一例而言,作為將「製作中(In Production)」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的一例,係以粗體字表示。藉此,使用醫院終端機醫療相關人員能夠掌握疫苗係在準備中。在此,在視覺上強調表示係指例如文字顏色與它者不同、文字的粗細與它者不同等文字本身之裝飾、文字的背景色或者背景樣式不同等文字背景之裝飾、及底線或者附點等文字周圍之裝飾或者此其組合等。另,狀態不限定於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狀態例如亦可係表示出代表疫苗準備中的「製作中(In Production)」、代表程序中錯誤的「錯誤(Error)」、及代表已投予疫苗的「完成(Completed)」的其中之一。
關於對象疫苗的程序之進度,係顯示出現在係哪個程序。就進度而言例如有檢體運輸中、定序中、定序完畢、PCV預測中、PCV預測完畢、疫苗製造中、疫苗製造完畢、疫苗運輸中、已到達醫院、患者已投予、製造中斷,在此就一例而言,將「PCV預測中」以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的一例,以粗體字表示。藉此,使用醫院終端機的醫療相關人員能夠掌握係在疫苗配方預測中。在此,在視覺上強調表示係如上所述,例如文字顏色與它者不同、文字粗細與它者不同等文字本身之裝飾、文字的背景色或背景樣式不同等文字背景之裝飾、底線或者附點等文字周圍之裝飾或者其組合等。另,進度不限定於在視覺上強調表示,進度例如亦可係表示出上述其中之一。
又,進度管理畫面G2表示有醫師用來更新進度的文字方塊B21與發送按鈕B22。藉由按下發送按鈕B22,將輸入在文字方塊B21的資訊發送至管理系統5,更新管理系統5的資料庫。
進度管理畫面G2就一例而言在中央表示有顯示進度狀況的圖像。在此顯示有PCV預測廠商正在進行疫苗配方的製作。又,進度管理畫面G2表示有至提供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至提供此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係由管理系統5所決定。以下,說明疫苗之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包含至提供上述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之決定方法的具體例。
<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決定方法1:使用預先設定的值之情形> 首先,在基因分析機構(例如定序廠商)、配方製作機構(例如疫苗配方預測系統廠商)、疫苗製造機構(例如疫苗製造系統廠商),收集(事前向廠商諮詢耗時何種程度)各系統自前一程序收受資料及檢體並將成果交給後一程序的所費時間。再者,收集程序與程序之間產生的時間(自運輸業者等收集),管理系統5決定預測交期。此際,計算出整個程序與各程序之預料所須時間,並記憶在管理系統5的儲存裝置53。管理系統5亦可將至提供疫苗為止的剩餘程序所產生的預料所須時間及剩餘程序之間產生的預料所須時間加以合計來決定至提供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
管理系統5於某個程序實際花費的時間超過儲存的各程序之預料所須時間之情形,偵測延遲並通知給醫院系統1或者主治醫。對於主治醫的通知方法例如係通知給主治醫的郵件位址、利用給予外部應用程式的API協作之通知、或系統畫面上的通知等。
<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決定方法2:使用預先設定的值之情形> 首先,自基因分析機構(例如定序廠商)、配方製作機構(例如疫苗配方預測系統廠商)、疫苗製造機構(例如疫苗製造系統廠商)收集各系統自前一程序收受資料及/或檢體並將成果轉送至後一程序的所費時間。此時宜為系統自動收集在各程序所費的時間,管理系統5宜自各系統取得此等收集到的時間。
再者,管理系統5計算程序與程序之間產生的時間。例如管理系統5亦可自連續兩個程序的實例總所須時間減去該兩個程序各自所費時間來計算。管理系統5亦可將收集到的各程序之實例所須時間的平均值或中央值計算為預料所須時間,並儲存在管理系統5的儲存裝置53。又,管理系統5亦可分別使用全體的實例所須時間,將全體所須時間的平均值或中央值決定為預料交期,並將此預測交期儲存在管理系統5的儲存裝置53。
又,管理系統5亦可將至疫苗提供為止的剩餘程序之實例所須時間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及剩餘程序之間產生的實例所須時間的平均值或中央值加以合計來決定至疫苗提供為止的剩餘期間。
又,只要充分收集有實例所須時間,管理系統5亦可藉由將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輸入至學習後的機器學習模型來決定預料交期。在此,機器學習模型係使用以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作為輸入而輸出預料交期的學習資料進行學習而成。
管理系統5亦可於某一程序實際所費時間超過儲存的各程序之預料所須時間之情形,偵測延遲並通知醫院系統1或者主治醫。對於主治醫的通知方法例如係通知給主治醫的郵件位址、利用給予外部應用程式的API協作之通知、或系統畫面上的通知。
<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決定方法的變形例> 交期管理機構561依照自檢體獲得的基因片段(read)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來決定分析前述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交期管理機構561亦可依照基因分析之結果所獲得的序列資料量(例如序列檔案的容量),來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交期管理機構561亦可依照基因突變的數量,來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交期管理機構561亦可依照獲得檢體的內臟名稱,來決定製作前述配方的估計時間。
關於交期的確定,因為存在有不清楚的部分,所以管理系統5亦可通知交期的可靠度。關於可靠度的計算,例如有以下兩種方法。
<交期可靠度之計算方法的第一例:每次程序完畢時增加可靠度的方法> 管理系統5於轉移至序列程序、疫苗配方預測程序、疫苗製造程序等程序之際增加交期的可靠度(例如,於序列程序完畢之情形自20%改為40%等)。
<交期可靠度之計算方法的第二例:依實例值增加可靠度的方法> 管理系統5亦可收集各程序的實例所須時間,在每個程序將其平均值或中央值決定為閾值,並於各程序低於對應的閾值之情形降低可靠度,高於之情形提高可靠度。又,管理系統5亦可將各程序的實例所須時間以機器學習等加以學習,並將其預測結果作為可靠度。
<關於患者投予排程> 管理系統5亦可於可靠度超過設定值(例如80%)之情形,開放可自終端機1設定患者投予日。例如,於可靠度超過設定值(例如80%)之情形,管理系統5亦可將進度管理畫面G2變更成醫院側能針對對象患者而自日曆決定投予預定日,也可將進度管理畫面G2變更成可在多數之候選中指定。
<分析者終端機、製作者終端機或製造者終端機之進度管理畫面的一例> 圖7係表示在分析者終端機、製作者終端機或製造者終端機的進度管理畫面的一例。如圖7所示,進度管理畫面G3表示有患者ID、對象疫苗之狀態、對象疫苗之程序進度。在此,狀態例如有代表疫苗準備中的「製作中(In Production)」、顯示程序中錯誤的「錯誤(Error)」、及代表已投予疫苗的「完成(Completed)」,在此就一例而言,將現在狀態的一例即「製作中(In Production)」以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的一例即以粗體字來表示。藉此,使用醫院終端機的醫療相關人員能夠掌握係在疫苗準備中。在此,在視覺上強調表示如上所述,例如係文字顏色與它者不同、文字粗細與它者不同等文字本身之裝飾、文字的背景色或背景樣式不同等文字背景之裝飾、底線或者附點等文字周圍之裝飾或者其組合等。另,狀態不限於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狀態亦可例如係表示出代表疫苗準備中的「製作中(In Production)」、顯示程序中錯誤的「錯誤(Error)」、及代表已投予疫苗的「完成(Completed)」其中之一。
關於對象疫苗的程序進度,係顯示現在係於哪個程序。就進度而言,例如有:檢體運輸中、定序中、定序完畢、PCV預測中、PCV預測完畢、疫苗製造中、疫苗製造完畢、疫苗運輸中、已到達醫院、已對患者投予、製造中斷,在此就一例而言,以在視覺上強調表示的一例即粗體字來表示有「PCV預測中」。藉此,使用醫院終端機的醫療相關人員能夠掌握係在疫苗配方預測中。在此,在視覺上強調表示如上所述,例如係文字顏色與它者不同、文字粗細與它者不同等文字本身之裝飾、文字的背景色或背景樣式不同等文字背景之裝飾、底線或者附點等文字周圍之裝飾或者其組合等。另,進度不限於在視覺上強調表示,進度亦可係表示出例如上述其中之一。
又,進度管理畫面G3表示有各個用戶用來更新進度的文字方塊B31與發送按鈕B32。藉由按下發送按鈕B32,將輸入至文字方塊B31的資訊發送至管理系統5,更新管理系統5的資料庫。
進度管理畫面G3就一例而言,在中央表示有顯示進度狀況的圖像。在此顯示有PCV預測廠商正在製作疫苗配方。又,進度管理畫面G3表示有至提供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如上所述,至提供此疫苗為止的剩餘期間係由管理系統5所決定。
<存取控制對象資料> 接著說明存取控制對象資料。存取控制對象資料例如包含以下資料。 (1)共通ID (2)序列資料(由患者檢體採取到的DNA及RNA資訊。為了進行PCV預測,包含癌症DNA、正常DNA、及癌症RNA共3種。) (3)臨床資料(登錄在醫院系統之電子健康紀錄的資料。收集獲得醫院及患者同意的範圍內的資料。例如,過去病歷、事前檢測之數值、疾病問卷等)
(4)定列報告書(由基因分析機構發行而關於基因組序列之品質的資料。例如DNA的平均基因片段長度還有RIN值等) (5)QC(Quality Control,品管)資料及分析中間資料(配方製作機構系統或者還有基因分析機構系統處理基因組資料之際的中間資料或者關於預測還有基因組分析的品質(Quality)的資料,作為前處理而對於基因組資料及其中間資料進行QC的資料、及/或進行PCV配方自體之QC的資料。例如、DNA的平均基因片段長度還有有無汙染物有無、人類白血球抗原分型(HLAtyping)的可靠性、PCV配方所含的候選數量等) (6)疫苗製造時品質資料(關於疫苗製造機構根據數位資料即疫苗配方製造疫苗之際的品質的資料。例如,疫苗製造時的溫度還有胜肽的純度、出貨判定的合格/不合格等)
(7)實驗室資料(係指在用來進行疫苗配方的驗證之實驗室的實驗資料、在用來進行附加用為疫苗配方候選的抗原表位的驗證之實驗室的實驗資料。例如,抗原表位的實測下結合值、免疫原性的數值等) (8)投予後的監控資料(顯示投予疫苗後的患者健康狀態之資料。例如,再發生物標記還有癌症檢診之檢測項目等) (9)系統記錄(原始記錄例如係僅有運用本系統管理者能夠瀏覽,於錯誤時還有疫苗製造製程之進度更新時通知的原始資訊。)
<實驗室的加入> 另,亦可將實驗室中的實際實驗作為配方製作機構的附加或取代,加入至製程內部。亦可使用實驗室資料作為以下用途(1)配方製作機構系統的精度驗證、或(2)根據針對疫苗配方的實際實驗之補全。
<存取限制的一覽> 其次,使用圖8來說明各組織可否存取上述存取對象的九種資料9的一例。圖8係針對存取對象的資料之存取限制的一覽的一例。圖8的表中,針對上述存取對象的九種資料,顯示有醫院、基因分析機構、配方製作機構、疫苗製造機構、管理系統5的管理者、及實驗室廠商各者可否存取。在圖8的表中,〇代表可存取,×代表無法存取。亦可在管理系統5的儲存裝置53存放此表的存取限制作為表格,並亦可根據此表格進行存取限制。
<醫院終端機之中的搜尋結果畫面> 接著使用圖9來說明醫院終端機11之中的搜尋結果畫面之例。圖9表示在醫院終端機的搜尋結果畫面的一例。圖9之搜尋結果畫面G4顯示有用來輸入患者ID的文字方塊B41、及搜尋按鈕B42。圖9之搜尋結果畫面G4係將患者ID輸入至文字方塊B41並按下搜尋按鈕B42的結果畫面的一例。
關於搜尋對象患者ID,顯示有該疫苗的狀態、進度、定列報告書參照用URL、QC資料參照用URL、疫苗製造時品質資料參照用URL、實驗室資料參照用URL、臨床資料(投予前)參照用URL,及監控資料參照用URL。一部分資料因權限不足而無法瀏覽,就一例而言,表示出無法揭示之意。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5具有以下機構:交期管理機構,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製造機構自前述配方製造前述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通信控制機構,將用來表示前述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的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換言之,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具有以下步驟:決定步驟,管理系統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或製造機構自前述配方製造前述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發送步驟,將用來表示的前述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管理系統於自終端機(例如,醫院終端機11、分析者終端機21、製作者終端機31、或製造者終端機41)接收到要求投予體(例如疫苗)的進度狀況之情形,將用來表示該進度狀況的資訊回覆給該終端機。藉此,該終端機使用該回覆的資訊來表示該進度狀況。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依每個機構分配瀏覽權限並記憶在記憶裝置,於前述進行回覆之步驟中,在要求進度狀況的終端機所歸屬的機構分配到的瀏覽權限所許可的範圍內,回覆進度狀況。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於超過前述預測交期或者前述預測所須時間之情形,通知給前述患者的主治醫師登入至前述管理系統提供之服務的醫師終端機或前述患者的主治醫師。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於交期可靠度超越基準之情形,開放接受對於前述患者設定投予排程。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管理系統5於自前述分析機構接收到基因定序資料之情形,將該基因定序資料發送至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及管理系統5於自前述製作機構接收到配方之情形,將該配方發送至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
本實施形態之管理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將儲存裝置53的更新歷程及或更新資料寫入至區塊鏈。
另,分析機構之候選及/或前述製作機構之候選及/或前述製造機構之候選亦可係多數,在該情形下,交期管理機構561亦可在前述決定步驟中,依照下單對象之分析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作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造機構,來決定前述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
<變形例1> 其次,說明資料管理方法的變形例1。在變形例1中,管理系統5於自醫院系統1接收到檢體ID之情形提取共通ID,醫院及各機構以共通ID來管理資料。
圖10係顯示變形例1之中的各系統的資料庫之概略構成。如圖10所示,管理系統的表格T5b存放有:識別醫院的醫院ID、識別患者的患者ID、識別檢體的檢體ID、用來管理資料的共通ID、存放自該患者之檢體定序的基因排列之序列檔案名稱即序列檔案名、存放有疫苗配方的配方檔案名稱即配方檔案名之組合的記錄。在此,變形例1亦同樣將序列檔案存放在例如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
在變形例1中亦同,檢體ID有標註給患者之正常組織或者血液者與標註給患者之癌細胞組織者。在此就一例而言,標註給患者之正常組織或者血液的檢體ID,與標註給此患者之癌細胞組織的檢體ID,僅有最後的末尾不同。
在變形例1亦相同,序列檔案有:存放有正常組織之DNA(亦稱為正常DNA)序列的檔案;癌細胞組織之DNA(亦稱為癌症DNA)序列的檔案;及癌細胞組織之RNA(亦稱為癌症RNA)序列的檔案。各個序列檔案名存放在表格T5b,各個序列檔案存放在儲存裝置53。
變形例1之中的醫院系統的表格T1b,與圖3的醫院系統之表格T1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存放有共通ID而非疫苗ID。在此,於例如自管理系統5通知共通ID之情形,藉由醫院系統1將其存放在表格T1b。
變形例1之中的基因分析機構系統的表格T2b,與圖3的基因分析機構系統之表格T2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更存放有共通ID。在此,例如於自管理系統5通知共通ID之情形,藉由基因分析機構系統將其存放在表格T2b。
變形例1之中的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的表格T3b,與圖3的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之表格T3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存放有共通ID而非配方ID。在此,例如於自管理系統5通知共通ID之情形,藉由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其存放在表格T3b。
變形例1之中的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之表格T4b,與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之表格T4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存放有共通ID而非疫苗ID。在此,例如於自管理系統5通知共通ID之情形,藉由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其存放在表格T4b。
圖11係變形例1之順序圖的一例。以下記載各系統的處理器之處理,但從易讀性的觀點而言,省略而不明示處理器。
(步驟S210)首先醫院系統1提取識別對象患者的患者ID、識別對象患者之檢體群(例如正常組織或者血液、及癌細胞組織)的檢體ID群,並作為新的紀錄存放在醫院系統1的表格T1b(參照圖10)。在此,就一例而言,定為檢體ID的上位4碼與其它檢體ID不重複。再者,醫院系統1例如將識別醫院(或者醫院系統1)的醫院ID、此患者ID、及此檢體ID群之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220)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醫院ID、患者ID、及檢體ID群之組合之情形,提取與其它共通ID不重複的共通ID,並與接收到的醫院ID、患者ID、及檢體ID之組合相對應而將此共通ID作為新的紀錄存放在管理系統5的表格T5b(參照圖10)。
(步驟S230)其次管理系統5,將提取出的共通ID通知給醫院系統1。醫院系統1於接收到此共通ID之情形,在表格1b中以此接收到的共通ID,將含有步驟S210中發送的患者ID與檢體ID群的記錄之共通ID加以更新。
(步驟S240)與圖4之步驟S30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醫院系統1不僅是在步驟S210發送的檢體ID群,還加上將在步驟S230接收到的共通ID亦發送往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與此同時,醫院側將以檢體ID識別的檢體(例如,正常組織或者血液、及癌細胞組織)交付給基因分析機構。另,不限於以通信來發送此檢體ID與此共通ID,亦可將此檢體ID與此共通ID存放在非易失性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並與該檢體一同交付。
(步驟S250)基因分析機構收受到檢體ID、共通ID、及檢體之情形,對於此檢體執行基因定序,產生存放有基因排列的序列檔案。在此,就一例而言,序列檔案名將命名規則定為與其它序列檔案名不重複。例如序列檔案名包含檢體ID的上位4碼。藉此,因為檢體ID的上位4碼與其它檢體ID不重複,所以能夠避免序列檔案名的重複。
與圖4之步驟S40相較而言,下述點不同: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此檢體ID之序列檔案名加上此共通ID的組合之新的紀錄存放在表格T2b。又,與圖4之步驟S40相較而言,下述點不同: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此序列檔案不是加上檢體ID,而是加上共通ID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260)管理系統5接收到序列檔案與共通ID之情形,自管理系統5的表格T5b中,以接收到的共通ID作為鍵值尋找記錄,以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名稱將此記錄的序列檔案名加以更新。又,管理系統5將序列檔案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
(步驟S270)與圖4之步驟S60相較而言,下述點不同:管理系統5於例如將產生的序列檔案加上接收到的共通ID發送往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接收此序列檔案與共通ID。
(步驟S280)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接收到序列檔案與共通ID之情形,使用存放在序列檔案的基因排列來預測疫苗配方。具體而言,例如,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預測胜肽排列。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預測所獲得的疫苗配方存放在配方檔案。在此,就一例而言,配方檔案名將命名規則定為與其它配方檔案名不重複。
(步驟S290)與圖3之步驟S80相較而言,在以下點不同: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針對在步驟S270中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檔案名及在步驟S280中產生的配方檔案,並非以配方ID,而是以在步驟S270中接收到的共通ID為組合,作為新的紀錄存放在配方製作機構系統的表格T3b。在此,就一例而言,配方檔案名將命名規則定為與其它配方檔案名不重複。與圖3之步驟S80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在步驟S280中產生的配方檔案,並非加上配方ID還有序列檔案名,而是加上共通ID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300)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在步驟S290中發送的資訊之情形,在表格T5b中以共通ID作為鍵值提取出記錄,並以接收到的配方檔案名,將此記錄的配方檔案名加以更新。如此,管理系統5將配方檔案與共通ID相對應而儲存。又,管理系統5將配方檔案儲存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步驟S310)與圖3之步驟S100相較而言,在下述點不同:管理系統5在接收到的配方檔案還加上共通ID發送往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疫苗製造機構於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接收到配方檔案及共通ID之情形,根據存放在配方檔案的配方來製造疫苗。
(步驟S320)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共通ID、及疫苗製造完畢之示意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330)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共通ID、及疫苗製造完畢之示意之情形,在醫院系統將此共通ID、及疫苗製造完畢之示意通知給醫院系統1。
<變形例2> 其次說明資料管理方法之變形例2。在變形例2中,管理系統5於自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接收到醫院ID、檢體ID群、及序列檔案之情形,提取共通ID,並將此共通ID與接收到的檢體ID群相對應而儲存,患者ID係封閉在醫院系統1內而不發送往外部,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以檢體ID來管理資料,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以配方ID來管理資料,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以疫苗ID來管理資料。
圖10係顯示變形例2之中的各系統的資料庫之概略構成。管理系統的表格T5c相較於圖3之管理系統的表格T5而言,患者ID的欄位自記錄中刪除。在此,與圖3同樣將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又,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與圖3同樣,序列檔案有:存放有正常組織之DNA(亦稱為正常DNA)序列的檔案、存放有癌細胞組織之DNA(亦稱為癌症DNA)序列的檔案、及存放有癌細胞組織之RNA(亦稱為癌症RNA)序列的檔案。各個序列檔案名存放在表格T5c,各個序列檔案存放在儲存裝置53。
醫院系統的表格T1c與圖3之醫院系統的表格T1同樣存放有患者ID、檢體ID、及疫苗ID之組合的記錄。在此,於例如自管理系統5通知疫苗ID之情形,將其存放在表格T1。
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的表格T2c,相較於圖3之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的表格T2而言,新增有醫院ID的欄位。與圖3同樣,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
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的表格T3c與圖3之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的表格T3同樣,存放有:序列檔案的名稱即序列檔案名、配方ID、及配方檔案的名稱即配方檔案名之組合的記錄。在此,與圖3同樣,序列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的表格T4c與圖3之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的表格T4同樣,存放有:配方檔案的名稱即配方檔案名、及疫苗ID之組合的記錄。在此,與圖3同樣,配方檔案例如存放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圖13係變形例2之順序圖的一例。以下記載各系統的處理器之處理,但從易讀性的觀點而言,省略而不明示處理器。
(步驟S410)首先醫院系統1將醫院ID及分配給對象檢體群的檢體ID群,發送往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與此同時,醫院側將對象檢體(例如正常組織或者血液、及癌細胞組織)交付給基因分析機構。另,不限於以通信來發送此醫院ID及檢體ID群,亦可將此檢體ID存放在非易失性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並與該檢體一同交付。
(步驟S420)基因分析機構於收受到醫院ID、檢體ID及檢體之情形,對於此檢體執行基因定序,產生存放有基因排列的序列檔案,並儲存在預先決定的序列檔案用資料夾。在此,就一例而言,序列檔案名將命名規則定為與其它序列檔案名不重複。例如序列檔案名包含檢體ID的上位4碼。藉此,因為檢體ID的上位4碼與其它檢體ID不重複,所以能夠避免序列檔案名的重複。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此醫院ID、此檢體ID、此序列檔案名之組合的新記錄存放在表格T2c。又,基因分析機構系統2將醫院ID添加至此序列檔案與檢體ID群並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430)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此序列檔案、檢體ID群、及醫院ID之情形,提取共通ID。
(步驟S440)並且,管理系統5將含有接收到的檢體ID群、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檔案名、提取出的共通ID之新記錄新增至管理系統5的表格T5c。如此進行,管理系統5將接收到的檢體ID群、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檔案名與提取出的共通ID相對應來儲存。又,管理系統5將序列檔案存放在預先決定給序列檔案用的資料夾。
(步驟S450)與圖4的步驟S60相同,管理系統5例如將此序列檔案發送往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接收此序列檔案。
(步驟S460)與圖4的步驟S70相同,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於接收到序列檔案之情形,使用存放在序列檔案的基因排列來預測疫苗配方。具體而言,例如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預測胜肽排列。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預測而獲得的疫苗配方存放在配方檔案。在此,就一例而言,配方檔案名將命名規則定為與其它配方檔案名不重複。
(步驟S470)與圖4的步驟S80相同,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提取與其它配方ID不重複的配方ID,將步驟S450中接收到的序列檔案之檔案名、此配方ID、及步驟S460中產生的配方檔案之駔和,作為新記錄而存放在配方製作機構系統的表格T3。並且,配方製作機構系統3將此序列檔案的檔案名、此配方ID、及此配方檔案之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
(步驟S480)與圖4的步驟S90相同,管理系統5於接收到步驟S470中發送的資訊之情形,在表格T5c中以接收到的序列檔案名作為鍵值來提出記錄,並將此記錄之配方ID及配方檔案名,以接收到的配方ID及接收到的配方檔案之檔案名加以更新。如此,管理系統5將配方ID、及配方檔案名與序列檔案名相對應而儲存。又,管理系統5將配方檔案儲存在預先決定給配方檔案用的資料夾。
(步驟S490)與圖4的步驟S100相同,管理系統5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發送往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
(步驟S500)與圖4的步驟S110相同,於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接收到配方檔案之情形,疫苗製造機構根據存放在配方檔案的配方來製造疫苗。並且,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對於此製造的疫苗提取疫苗ID。
(步驟S510)與圖4的步驟S120相同樣,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之配方檔案名、及步驟S500中提取出的疫苗ID之組合發送往管理系統5。另,亦可並非發送配方檔案名,而是發送配方檔案本身。又,疫苗製造機構系統4將此配方檔案名、及此疫苗ID之組合的記錄新增至疫苗製造機構系統的表格T4c(參照圖12)。
(步驟S520)與圖4的步驟S130相同,管理系統5接收此配方檔案名、及此疫苗ID之組合。並且,管理系統5以接收到的配方檔案名作為鍵值搜尋管理系統的表格T5c之記錄,並將搜尋獲得的記錄之疫苗ID,以接收到的疫苗ID加以更新。如此進行,管理系統5與接收到的配方檔案名相對應而儲存接收到的疫苗ID。
(步驟S530)與圖4的步驟S140相同,管理系統5在管理系統的表格T5c中,讀出與接收到的疫苗ID存放在相同記錄的檢體ID與醫院ID,並對於以醫院ID識別出的醫院系統1發送此疫苗ID與讀出的檢體ID(或者檢體ID群)。醫院系統1接收此疫苗ID與此檢體ID之組合,以此檢體ID作為鍵值搜尋醫院系統的表格T1c,並以接收到的疫苗ID將搜尋獲得的記錄之疫苗ID加以更新。
另,亦可如圖14所示,電子健康紀錄系統6具備管理系統5。圖14係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亦可如圖14的資訊處理系統Sb所示,電子健康紀錄系統6的一部組入有管理系統5。
另,上述實施形態中說明的管理系統5的至少一部分可係以硬體來構成,亦可係以軟體來構成。以軟體來構成之情形,亦可將實現管理系統5之至少一部分功能的程式容納在電腦可讀取的記憶媒體,使電腦讀入來執行。記憶媒體不限定於磁碟還有光碟等可移除者,亦可係硬碟裝置還有記憶體等固定型的記憶媒體。
又,亦可將實現管理系統5的至少一部分功能之程式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線路(亦包含無線通信)來發行。再者,亦可將該程式加密、調變,在壓縮的狀態經由網際網路等有線通信線路或無線通信線路來發行,或者容納於記憶媒體來發行。
再者,亦可藉由一個或多數之資訊機器發揮管理系統5的功能。使用多數之資訊機器之情形,亦可將其中之一定為電腦,藉由該電腦執行既定程式來作為管理系統5的至少一個機構而實現功能。
又,在方法發明中,可將全部的程序(步驟)由電腦自動控制來實現。又,亦可由電腦實施各程序,而由人工來實施程序之間的進行控制。又,更亦可由人工來實施全程序之中的至少一部分。
以上,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在實施階段不脫離其主旨精神的範圍將構成元件變形而具體化。又,可藉由上述實施形態所揭示的多數之構成元件之適當組合來形成各種發明。例如,亦可自實施形態所示的全構成元件中刪除幾個構成元件。再者,亦可在不同實施形態中適當組合構成元件。
1,1-1,1-N:醫院系統 2:基因分析機構系統 3:配方製作機構系統 4:疫苗製造機構系統 5:管理系統 6: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11-1,11-N:醫院終端機 21:分析者終端機 31:製作者終端機 41:製造者終端機 51:輸入介面 52:通信模組 53:儲存裝置 54:記憶體 55:輸出介面 56:處理器 561:交期管理機構 562:通信控制機構 563:ID管理機構 564:管線管理機構 565:基因組資訊管理機構 566:品質資訊管理機構 567:存取控制機構 568:區塊鏈處理機構 B11~B18:文字方塊 B19:按鈕 B21,B31:文字方塊 B22,32:按鈕 B41:文字方塊 B42:按鈕 G1,G2,G3:進度管理畫面 G4:搜尋結果畫面 S,Sb:資訊處理系統 S10~S140,S210~S330,S410~S530:步驟
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 圖2係本實施形態之管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中的各系統之資料庫的概略構成。 圖4係本實施形態之順序圖的一例。 圖5係表示在醫院終端機的疫苗下單畫面的一例。 圖6係表示在醫院終端機的進度管理畫面的一例。 圖7係表示在分析者終端機、製作者終端機或製造者終端機的進度管理畫面的一例。 圖8係針對存取對象資料之存取限制的一覽的一例。 圖9係表示在醫院終端機的搜尋結果畫面的一例。 圖10係顯示變形例1之中的各系統之資料庫的概略構成。 圖11係變形例1之順序圖的一例。 圖12係顯示變形例2之中的各系統之資料庫的概略構成。 圖13係變形例2之順序圖的一例。 圖14係本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資訊處理系統的概略方塊圖。
G2:進度管理畫面
B21:輸入方塊
B22:按鈕

Claims (18)

  1. 一種管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決定步驟,管理系統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或製造機構自該配方製造該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該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 發送步驟,將用來表示該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2.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 該分析機構之候選及/或該製作機構之候選及/或該製造機構之候選有多數個, 在該決定步驟中,依照下單對象之分析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作機構及/或下單對象之製造機構,來決定該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
  3. 如請求項1或2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當該管理系統自終端機接收到該投予體之進度狀況的要求時,將用來表示該進度狀況之資訊回覆給該終端機。
  4. 如請求項3之管理方法,其中, 對於每一機構分配瀏覽權限並記憶在記憶裝置, 在該回覆步驟中包含以下步驟:在分配給要求進度狀況之終端機所歸屬的機構之瀏覽權限所許可的範圍內,回覆進度狀況。
  5.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在超過該預測交期或者該預測所須時間之情形,通知給該患者之主治醫師登入至該管理系統提供之服務的醫師終端機或該患者之主治醫師。
  6.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於交期的可靠度超越基準之情形,開放接受對於該患者設定投予排程。
  7.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於自該分析機構接收到基因定序資料之情形,該管理系統將該基因定序資料發送至該製作機構的系統;及 於自該製作機構接收到配方之情形,該管理系統將該配方發送至該製造機構的系統。
  8.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該管理系統於自醫院系統、分析機構系統、製作機構系統、及/或製造機構系統接收到關於檢體之品質資訊、關於基因定序之品質資訊、關於配方之品質資訊、及/或關於疫苗之品質資訊的情形,將該接收到的資訊記憶至記憶裝置。
  9. 如請求項8之管理方法,其中, 該投予體係疫苗, 該配方係新生抗原的胜肽排列資料、蛋白質資料、及投予化合物的集合資料。
  10.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將該記憶裝置之更新歷程及或更新資料寫入至區塊鏈。
  11.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照自檢體獲得的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決定分析該基因的估計時間。
  12.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照基因分析之結果所獲得的序列資料量,決定製作該配方的估計時間。
  13.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照基因突變的數量,決定製作該配方的估計時間。
  14.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依照獲得檢體的內臟名稱,決定製作該配方的估計時間。
  15. 如請求項1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以下步驟: 將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輸入至使用基因片段數量及/或讀取的基因之鹼基量、序列資料量、基因突變的數量其中至少一者作為輸入並以預料交期作為輸出的學習資料來進行學習的機器學習模型,藉以決定製作該配方的估計時間。
  16. 如請求項1至15其中任一項之管理方法,其中,更包含: 存取控制步驟,對於每個機構限制所能存取的資訊
  17. 一種管理系統,其特徵在於包含以下機構: 交期管理機構,使用分析機構分析患者檢體之基因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製作機構自基因分析結果製作給予患者之投予體配方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及製造機構自該配方製造該投予體的估計時間或者實例所須時間,來決定該投予體交付至醫院的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及 通信控制機構,將用來表示該預測交期或者預測所須時間之資訊往終端機發送。
  18. 一種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其具備如請求項17之管理系統。
TW111137482A 2021-10-04 2022-10-03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TW2023221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3406 2021-10-04
JP2021-163406 2021-10-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2137A true TW202322137A (zh) 2023-06-01

Family

ID=8580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7482A TW202322137A (zh) 2021-10-04 2022-10-03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58625A1 (zh)
CN (1) CN118056243A (zh)
TW (1) TW202322137A (zh)
WO (1) WO20230586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03720A (ja) * 1991-03-30 1992-10-27 Kubota Corp 個数計数はかり
JP2002203040A (ja) * 2000-10-16 2002-07-19 Kouji Egawa 自己がん細胞預託管理装置および自己がん細胞預託管理方法
JP2003308367A (ja) * 2002-04-17 2003-10-31 Nippon Steel Corp 納入管理システム、納入管理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59311B2 (ja) * 2009-01-26 2013-12-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ワークの製造時間予測方法、製造日時予測方法、到達時間予測方法および到達日時予測方法、並びにワークの製造時間予測装置および到達時間予測装置
JP5844715B2 (ja) * 2012-11-07 2016-01-20 学校法人沖縄科学技術大学院大学学園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解析装置、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651189A (zh) 2017-03-03 2020-01-03 特雷斯生物公司 肽疫苗
JP7071938B2 (ja) * 2019-01-23 2022-05-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JP7479814B2 (ja) * 2019-10-02 2024-05-09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製造発注支援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6243A (zh) 2024-05-17
WO2023058625A1 (ja) 2023-04-13
JPWO2023058625A1 (zh) 2023-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ng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LK rearrangements in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US20220189644A9 (en) Informatics platform for integrated clinical care
MacArthur et al. Locus Reference Genomic: reference sequences for the reporting of clinically relevant sequence variants
McDonald et al. The Indiana network for patient care: a working local 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S6675166B2 (en) Integrated multidimensional database
US10541052B2 (en) Retroactive extraction of clinically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patient sequencing data for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CN110164508A (zh) 生物信息数据提供方法、生物信息数据存储方法和基于多区块链的生物信息数据传输系统
US20130041680A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d allocating stored allogeneic biological cells for transplantation, therapy and research
JP7221600B2 (ja) 食違いが有る場合に電子カルテを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9075828A (ja) 医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並びに依頼情報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Riise Stensland et al. amamutdb. no: A Relational Database for MAN2B1 Allelic Variants that Compiles Genotypes, Clinical Phenotypes, and Biochemical and Structural Data of Mutant MAN2B1 in α‐Mannosidosis
CN108388775A (zh) 基因分析导引系统及其方法
US20110112864A1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the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genome, transcriptome, proteome, epigenome, and metabolome data with data from bonemarrow donor registers and blood banks, umbilical cord blood banks and tissue banks
TW202322137A (zh) 管理方法、管理系統及電子健康紀錄系統
Pincus et al. Patient questionnair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s a quantitative, standardized scientific medical history
Ma et al. OrganoidDB: a comprehensive organoid database for the multi-perspective exploration of bulk and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profiles of organoids
CN105474218A (zh) 用于报告多个医疗程序的系统和方法
Qu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ancer collaboration projects
JPH09330374A (ja) 医用画像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
JP6695310B2 (ja) 医療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医療支援プログラム
Wang et al. Recurrent left atrial myxoma in Carney complex: a case report of a familial pedigree
CN113871029A (zh) 使用计算机支援专家会议的方法、支援装置、用于支援专家会议的计算机程序、支援系统
JP2009195257A (ja) 医用画像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Dreher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pig physical interactome using sequence homology and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human interactome
Salzberg Assembly of a pan-genome from deep sequencing of 910 humans of African des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