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0704A -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0704A
TW202320704A TW111130384A TW111130384A TW202320704A TW 202320704 A TW202320704 A TW 202320704A TW 111130384 A TW111130384 A TW 111130384A TW 111130384 A TW111130384 A TW 111130384A TW 202320704 A TW202320704 A TW 20232070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negative pressure
catheter
impedanc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0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約翰R 厄爾貝二世
雅各L 雅博克
布萊恩J 塔克
蘭斯麥克 布萊克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3Ive實驗室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3Ive實驗室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3Ive實驗室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0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70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3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comprising sensors or indicators for physical valu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4Suction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5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mean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 A61B5/0215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means inserted into the body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nous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 A61B5/03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by means introduced into body 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3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 A61B5/0538Measuring electrical impedance or conductance of a portion of the body invasively, e.g. using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36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in closed-loop system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0Suction pumps
    • A61M1/82Membrane pumps, e.g. bul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84Drainage tubes; Aspiration tips
    • A61M1/87Details of the aspiration tip,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2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 A61M25/04Holding devices, e.g. on the body in the body, e.g. expansi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61M27/002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61M27/002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 A61M27/008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pre-shaped, for use in the urethral or ureteral 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65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 A61M60/178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drawing blood from a ventricle and returning the blood to the arterial system via a cannula external to the ventricle, e.g. left or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61M60/22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the blood flow through the rotating member having mainly radial compon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40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 A61M60/403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422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ood contacting member being electromagnetic, e.g. using canned moto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5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rol
    • A61M60/508Electronic control means, e.g. for feedback regulation
    • A61M60/515Regulation using real-time patient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61M60/8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being associated to additional implantable blood trea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DVETERINARY INSTRUMENTS, IMPLEMENTS, TOOLS, OR METHODS
    • A61D1/00Surgical instruments for veterinary u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025/0001Catheters; Hollow probes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 A61M2025/0002Catheters; Hollow probes for pressure measurement with a pressure sensor at the dist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4Liquids
    • A61M2202/0496Ur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0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materials
    • A61M2205/0272Electro-active or magneto-active materials
    • A61M2205/0294Piezoelectric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04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impla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0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ther kinds of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17Electromagnetic, inductive or dielectric measur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61M2205/334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pressure at the body treatment s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07Communication with implanted devices, e.g. external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78Urinary tra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78Urinary tract
    • A61M2210/1082Kidne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78Urinary tract
    • A61M2210/1085Blad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08Other bio-electrical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65Impedance, e.g. conductivity, capac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50/00Specially adapted for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61M25/007Side holes, e.g. their profiles or arrangements; Provisions to keep side holes unblock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2Heart stimulators
    • A61N1/365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 A61N1/36514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quantity other than heart potential, e.g. blood pressure
    • A61N1/36521Heart stimulators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e.g. heart potential controlled by a physiological quantity other than heart potential, e.g. blood pressure the parameter being derived from measurement of an electrical imped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控制器。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該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且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由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之代表該阻抗的該一或多個信號決定的控制信號,以在該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且在該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Description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8月13日申請的名稱為「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System and Method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32,786號之權益,該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揭示案係關於用於向患者之尿路提供負壓之系統及相關治療方法,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向患者之尿路提供基於患者之所量測生物電阻抗控制的負壓的系統及用於患者之治療方法,該方法包括不時地、在預定持續時間內及/或以基於患者之所量測生物電阻抗決定的負壓量值來提供腎負壓。
腎或泌尿系統包括一對腎臟(各腎臟藉由輸尿管連接至膀胱)及用於自膀胱排出腎臟產生的體液或尿液之尿道。腎臟對人體發揮多種重要功能,包括例如過濾血液以消除尿液形式的廢物。腎臟亦調控電解質(例如鈉、鉀及鈣)及代謝物、血量、血壓、血液pH值、體液體積、紅細胞之產生及骨代謝。充分理解腎臟之解剖學及生理學有助於理解血液動力學改變及其他體液過載條件對其功能之影響。
在正常解剖學中,兩個腎位於腹膜後腹腔內。腎臟為豆形包裹的器官。尿液係由腎元(腎臟之功能單位)形成,且隨後流動通過稱為集尿管之會聚小管系統。集尿管連接在一起以形成小腎盞,隨後為大腎盞,最終在腎臟之凹形部分(腎盂)附近匯合。腎盂之主要功能係將尿液引導流動至輸尿管。尿液自腎盂流入輸尿管,輸尿管為一種將尿液自腎臟運送至膀胱的管狀結構。腎臟之外層稱為皮質且為一種硬纖維包膜。腎臟之內部稱為髓質。髓質結構呈金字塔狀佈局。
各腎臟由大約一百萬個腎元構成。各腎元包括腎絲球、鮑曼氏囊(Bowman’s capsule)及小管。小管包括近曲小管、亨耳環管(loop of Henle)、遠曲小管及集尿管。含於腎臟皮質層中之腎元與含於髓質中之彼等腎元之解剖結構不同。主要區別在於亨耳環管之長度。髓質腎元含有較長的亨耳環管,在正常情況下,髓質腎元比皮質腎元更能調節水及鈉之再吸收。
腎絲球為腎元之起點且負責最初的血液過濾。傳入小動脈將血液傳送至腎絲球微血管,其中靜水壓力將水及溶質推入鮑曼氏囊中。淨過濾壓力表示為傳入小動脈中之靜水壓力減去鮑曼氏空間中之靜水壓力減去傳出小動脈中之滲透壓。 淨過濾壓力 = 靜水壓力 ( 傳入小動脈 )- 靜水壓力 ( 鮑曼氏空間 )- 滲透壓 ( 傳入小動脈 )(方程式1)
由方程式1定義的此淨過濾壓力之量值決定了在鮑曼氏空間中形成多少超濾液且遞送至小管。剩餘的血液經由傳入小動脈離開腎絲球。正常腎絲球過濾,或超濾液遞送至小管為約90 ml/min/1.73m 2
腎絲球具有三層過濾結構,包括血管內皮、腎絲球基底膜及足細胞。通常,諸如白蛋白之大蛋白質及紅血球不會過濾至鮑曼氏空間。然而,升高的腎絲球壓力及腎絲球環間膜擴張在基底膜上產生表面區域變化,且在足細胞之間形成更大的開窗,從而允許更大的蛋白質進入鮑曼氏空間。
將在鮑曼氏空間收集的超濾液首先遞送至近曲小管。小管中之水及溶質之再吸收及分泌係藉由主動輸送通道及被動壓力梯度之混合來進行。近曲小管通常會再吸收大部分氯化鈉及水,以及幾乎所有由腎絲球過濾的葡萄糖及胺基酸。亨耳環管具有經設計以濃縮尿液中之廢物的兩個部件。降枝係高度透水的,且再吸收大部分剩餘的水。降枝再吸收25%的剩餘氯化鈉,從而產生例如在尿素及肌酸酐方面濃縮的尿液。遠曲小管通常再吸收一小部分氯化鈉,且滲透梯度為水的再吸收創造了條件。
在正常條件下,淨過濾為大約14 mm Hg。靜脈充血之影響可能為淨過濾顯著減少,降至大約4 mm Hg。參見Jessup M., The cardiorenal syndrome: Do we need a change of strategy or a change of tactics?, JACC 53(7):597-600, 2009 (下文為「Jessup」)。靜脈充血為腎功能衰竭、心臟衰竭、外傷及手術的常見併發症。長期升高的靜脈壓力可導致膨脹、水腫、鬱積、局部缺血及/或細胞死亡。如熟悉此項技術者所熟知的,可藉由觀測症狀(諸如水中),或直接或間接量測來決定靜脈充血。舉例而言,中央靜脈壓(腔靜脈壓力之量度)可使用經內頸靜脈進入且置於右心房附近的上腔靜脈中之中央靜脈導管來量測。正常中央靜脈壓讀數在0至6 mmHg之間。此值由體積狀態及/或靜脈順應性而改變。替代地,靜脈充血可藉由頸靜脈擴張(jugular venous distension,JVD)來量測。當患者躺在檢查台上時,台子之頭部呈45度角且頭部轉向一側,醫師量測可在內頸靜脈中偵測到搏動之最高點。替代地,Venus Excess Ultrasound (VExUS)評分(0-3)可使用超音波來決定,或下腔靜脈之擴張性可經由超音波來量測。NT-proB型利尿鈉肽(BNP)血液測試可提供由靜脈壓升高引起的充血之評估。
第二過濾階段發生在近端小管處。尿液之大部分分泌及吸收發生於髓質腎元之小管中。鈉自小管主動輸送至間質空間起始此過程。然而,靜水力主導溶質及水之淨交換。在正常情況下,咸信75%之鈉再吸收回淋巴或靜脈循環。然而,因為腎臟係經包裹的,其對靜脈及淋巴充血引起之靜水壓力變化敏感。在靜脈充血期間,鈉及水之滯留可超過85%,進一步使腎充血持續。參見Verbrugge等人, The kidney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re natriuresis, sodium, and diuretics really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4:16,133-42 (下文稱為「Verbrugge」)。
靜脈充血可導致腎前性急性腎損傷(AKI)。腎前性AKI係由於通過腎臟之灌注損失(或血流損失)。許多臨床醫師關注由於休克導致的腎臟血流不足。然而,亦有證據表明,由於靜脈充血導致器官血流出不足可能為臨床上重要的持續性損傷。參見Damman K, Importance of venous congestion for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 in advanced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JACC 17:589-96, 2009 (下文稱為「Damman」)。
腎前性AKI發生於需要重症加護住院之各種診斷中。最突出的住院為敗血症及急性失代償性心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其他住院包括心臟血管外科、一般外科、肝硬化、創傷、燒傷及胰臟炎。儘管此等疾病狀態之表現存在廣泛的臨床變異性,但共同點為中央靜脈壓升高。在ADHF之情況下,由心衰竭引起之中央靜脈壓升高導致肺水腫,且隨後出現呼吸困難,進而促使住院。在敗血症之情況下,中央靜脈壓升高主要為積極輸液復甦術之結果。不論原發性損傷是否係由於低血容量症或鈉及體液滯留導致的低灌注,持續性損傷為導致灌注不足之靜脈充血。
高血壓為另一公認的病況,其在一或兩個腎臟之主動及被動輸送系統中產生擾動。高血壓直接影響傳入小動脈壓力且導致腎絲球內之淨過濾壓力成比例增加。增加的過濾分數亦提高了環腎小管微血管壓力,從而刺激鈉及水之再吸收。參見Verbrugge。
因為腎臟為經包裹的器官,其對髓質金字塔之壓力變化敏感。升高的腎靜脈壓力產生充血,導致間質壓力升高。升高的間質壓力對腎絲球及小管均施加力。參見Verbrugge。在腎絲球中,升高的間質壓力直接阻礙過濾。增加的壓力增加了間質液,從而增加了腎臟髓質中之間質液及環腎小管微血管中之靜水壓力。在兩種情況下,缺氧可接著導致細胞損傷基灌注之進一步損失。最終結果係鈉及水之再吸收進一步加劇,產生負反饋。參見Verbrugge, 133-42。體液過載,特別在腹腔中,與許多疾病及病狀相關,包括腹內壓升高、腹腔室症候群及急性腎衰竭。體液過載可經由腎臟替代治療來解決。參見Peters, C.D.,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 Irbesartanon Intradialytic Central Hemodynamic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One-Year Intervention Trial (the SAFIR Study),PLoS ONE (2015) 10(6): e0126882. doi:10.1371/journal.pone.0126882 (下文稱為「Peters」)。然而,此類臨床策略並不改善患有心腎症候群之患者的腎功能。參見Bart B, Ultrafiltration in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 NEJM 2012;367:2296-2304 (下文稱為「Bart」)。
即使在最好的醫療中心,幾乎一半因ADHF導致之充血住院的患者在未實現臨床緩解充血之情況下出院,即使投與大劑量靜脈內利尿劑亦如此。Circ Heart Fail., 8(4), 741–748 (2015)。對於具有任何形式之利尿劑抗性的患者,在實現緩解充血或避免重大臨床事件方面之成功顯著更差。
繼發於神經液遞上調之腎鈉排泄受損為主要異常。身體係由半透膜構成,該等半透膜允許水而非離子自由移動。因此,鈉累積係沉澱容量過載所必需的。因此,臨床充血之呈現強調了腎臟無法適當調節體內之鈉及水。
心衰竭為一種心臟無法維持足夠的血流來支持身體之病狀。心衰竭之徵象及症狀包括但不限於:氣短;疲勞;虛弱;腿部、腳踝及足部腫脹;心跳加快及/或不規律、持續咳嗽或喘鳴、痰中帶血、尿量增加(尤其在夜間)、腹部腫脹、體液滯留、食慾不振及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及警覺性喪失、突然及/或嚴重的呼吸短促及/或胸痛。
心衰竭之一種常見症狀為水腫(亦即患者體內體液積聚)。當多餘的體液困在身體組織中時,則發生此種情況。當心衰竭期間未正確泵送血液時,則血液及體液可回流至患者之腿部、腳踝及足部。其亦可由於體液積聚而導致腹部腫脹以及體重突然增加。當體液在患者之肺部積聚促使呼吸短促及呼吸道症狀時,則發生肺水腫。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至少一個感測器之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且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由自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之代表電阻抗的一或多個信號決定的控制信號,以在電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且在電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根據另一實例,用於為血液循環提供機械輔助且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與該至少一個感測器通信之控制器。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至少一個感測器之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生物電阻抗;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決定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第一控制信號以控制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且向血液泵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決定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第二控制信號以控制血液泵之輸出。
根據另一實例,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方法包括:監測生物電阻抗;決定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且當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尿路移除體液,或當生物電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本發明之非限制性實例現將在以下經編號條項中進行描述:
條項1:一種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系統,其包括: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及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該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且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由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之代表該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決定的控制信號,以在該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且在該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條項2:如條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生物電阻抗包括胸部阻抗。
條項3:如條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藉由胸部區域提供能量脈衝之脈衝發生器及經組態以偵測該等能量脈衝來決定胸部阻抗的電極。
條項4:如條項2或條項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直接收集代表該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植入式醫療裝置。
條項5:如條項4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且治療心臟結構問題之治療裝置。
條項6:如條項4或條項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經組態以皮下植入胸部區域且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外殼延伸至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條項7:如條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佈置於該裝置外殼上之外殼電極及在經組態以定位於該心室中之該引線之一部分上的至少一個引線電極,且其中代表該胸部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為由該外殼電極生成且由該至少一個引線電極偵測之一或多個信號。
條項8:如條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與皮膚接觸定位的外部感測器。
條項9:如條項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外部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全身阻抗。
條項10:如條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定位於一個肢體上之第一電極及經組態以定位於另一肢體上之第二電極。
條項11:如條項10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極經組態以定位於肩部、手臂、手腕、手掌或手指中之一者上,且該第二電極經組態以定位於大腿、膝蓋、腿、腳踝或腳中之一者上。
條項12:如條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代表生物電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代表肺水腫,且其中隨著肺水腫增加,該阻抗降低。
條項13:如條項1至12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之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
條項14:如條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以定位於尿路外部。
條項15:如條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以植入尿路中。
條項16:如條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包括旋轉泵、轉子動力泵或正排量泵中之至少一者。
條項17:如條項13至16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經組態以向該導尿管之該引流腔提供如在該泵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量測的介於約5 mmHg至約150 mmHg之負壓。
條項18:如條項13至17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經組態以在該導尿管中產生足以在腎臟之腎絲球上建立壓力梯度的負壓。
條項19:如條項13至18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定位於體外之外部控制器,該外部控制器電氣耦合至該泵以向該泵提供該控制信號及視情況存在之電力。
條項20:如條項13至19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佈置於該泵之外殼內之印刷電路板上的泵控制器。
條項21:如條項1至20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與該控制器有線或無線通信之遠程電腦裝置,該遠程電腦裝置經組態以向該控制器提供指令用於操作該負壓源且自該控制器接收關於該負壓源中之至少一者及/或關於該阻抗之資訊。
條項22:如條項1至21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該導尿管。
條項23:如條項2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尿管包括有包括遠端部分及近端部分的導尿管,該遠端部分包括滯留部分,該近端部分包括引流腔。
條項24:如條項2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管之該滯留部分包括外周或保護性表面區域,在藉由該導管施加負壓時該表面區域防止來自腎臟、腎盂及/或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黏膜組織堵塞該導管之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
條項25:如條項24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線圈,且其中該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延伸穿過該線圈之側壁的徑向向內的部分。
條項26:如條項22至25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尿管包括經皮腎導管。
條項27:如條項2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經皮腎導管包括:經組態穿過經皮開口之近端部分;以及包括滯留部分之遠端部分,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外周或保護性表面區域,在藉由該導管施加該負壓時該表面區域抑制來自腎臟、腎盂及/或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黏膜組織堵塞該導管之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
條項28:如條項27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大小設定為定位於該腎臟中之近端及大小設定為定位於該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遠端。
條項29:如條項27或條項2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旋捲滯留部分,該旋捲滯留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徑之至少一個第一線圈及具有第二直徑之至少一個第二線圈,該第一直徑大於該第二直徑。
條項30:如條項1至29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時,週期性地將該阻抗與阻抗之該預定值進行比較;以及當該阻抗小於該預定值時向該負壓源提供額外控制信號以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至該導尿管之該負壓的量值。
條項31:如條項30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向該負壓源提供額外的控制信號,以使該負壓源繼續向該導尿管提供增加的負壓量值,直至該阻抗降低至低於該預定值。
條項32:如條項30或條項3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阻抗與該預定值之間的週期性比較每小時、每四小時、每八小時或每二十四小時發生一次。
條項33:如條項1至32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連接至該導尿管或該負壓源之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流速、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總體液體積及/或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分析物濃度,其中該控制信號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之量測值來決定。
條項34:如條項1至33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導尿管之遠端部分上的經組態以量測腎臟、腎盂、輸尿管或膀胱處之壓力的至少一個壓力感測器,其中該控制信號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之量測值來決定。
條項35:如條項1至34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經組態以自患者移除體液。
條項36:如條項3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患者為動物。
條項37:如條項35或條項3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患者為犬。
條項38:一種系統,其為血液循環提供機械輔助且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該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與該至少一個感測器通信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該生物電阻抗;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決定的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第一控制信號,以控制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及向血液泵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所決定的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第二控制信號以控制該血液泵之輸出。
條項39:如條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血液泵包括左心室輔助裝置。
條項40:如條項38或條項39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決定該生物電阻抗是否在胸部阻抗之目標範圍之內或之外。
條項41:如條項38至40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在該目標範圍之外時,該第二控制信號調整該血液泵之該輸出。
條項42:如條項38至41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在該目標範圍之外時,該第一控制信號使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且當該胸部阻抗在該目標範圍內時,該第一控制信號使該負壓源停止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
條項43:如條項4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時,週期性地將該胸部阻抗與生物電阻抗之該目標範圍進行比較;以及當該生物阻抗小於該預定值時向該負壓源提供信號以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至該導尿管之該負壓的量值。
條項44:如條項4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使該負壓源繼續向該導尿管提供增加的負壓量值,直至由該至少一個感測器測定之該生物電阻抗增加至高於該預定值。
條項45:如條項38至44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直接收集代表該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植入式醫療裝置。
條項46:如條項4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且治療心臟問題之治療裝置。
條項47:如條項45或條項4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經組態以皮下植入胸部區域且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外殼延伸至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條項48:如條項38至47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尿路施加該負壓之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用於自腎臟接收體液。
條項49:如條項4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佈置於含於該泵之外殼內之印刷電路板上的泵控制器。
條項50:如條項49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將該第二控制信號無線傳輸至該血液泵。
條項51:如條項38至50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關於以下中之至少一者的負壓反饋: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流速、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總體液體積及/或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分析物濃度,並且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接收的負壓反饋決定該第二控制信號。
條項52:如條項5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二控制信號包括當該負壓反饋指示肺水腫時增加該血液泵之輸出的指令,以及當該負壓反饋指示無肺水腫時減少或保持該血液泵之輸出的指令。
條項53:一種用於自尿路移除體液之方法,該方法包括:監測生物電阻抗;決定該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該尿路移除體液,或當該胸部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該負壓。
條項54:如條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生物電阻抗係用皮下植入胸部區域之植入式醫療裝置監測,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外殼延伸至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條項55:如條項5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或治療該心臟結構問題之治療裝置。
條項56:如條項55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執行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治療、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治療、植入式心臟再同步治療、植入式心血管監測或治療該心臟問題之治療。
條項57:如條項54至56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校準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以及為校準的植入式醫療裝置建立胸部阻抗量測值之基線集,其中該預定值係基於該基線集決定的。
條項58:如條項53至57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監測該生物電阻抗包括向心肺區域施加能量脈衝且用定位於該心臟中之至少一個電極偵測該等能量脈衝。
條項59:如條項53至58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包括施加該負壓預定持續時間。
條項60:如條項59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測定該生物電阻抗,以及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施加該負壓持續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另一情況,或當該生物電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該負壓。
條項61:如條項59或條項60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持續時間包括至少十二小時。
條項62:如條項53至61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當將該負壓施加至該導尿管時,繼續監測該生物電阻抗,且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之該負壓之量值。
條項63:如條項53至62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尿路施加該負壓之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用於自腎臟接收體液。
條項64:如條項53至6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使植入的血液泵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生物電阻抗所決定的輸出來提供血流。
條項65:如條項6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血液泵包括左心室輔助裝置。
如本文所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陳述,否則單數形式「一(a/an)」及「該」包括複數個指示物。
如本文所用,術語「右」、「左」、「頂部」及其衍生詞應與本發明相關,因為其在附圖中為定向的。術語「近端」係指導管裝置之由使用者操控或接觸的部分及/或留置導管之最接近尿路進入部位的部分,例如患者體內之尿道或經皮進入開口。術語「遠端」係指經組態以插入患者體內之導管裝置的相對端及/或裝置插入患者尿路最遠處的部分。然而,應理解,本發明可假定各種替代定向且因此此類術語不應視為限制性的。此外,應理解,除非明確相反地指出,否則本發明可假定各種替代變體及階段順序。亦應理解,附圖中所示以及以下說明書中所描述的特定裝置及過程為實例。因此,與本文所揭露之實施例相關的特定尺寸及其他物理特性不應視為限制性的。
本揭示案之系統及治療方法經組態以向患者之尿路提供負壓而自尿路移除體液。如本文所用,「患者」可為具有一或兩個腎臟、腎系統及/或泌尿系統之人類或動物界的任何物種。患者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一或多種哺乳動物(諸如一或多個人類)及/或一或多種非哺乳動物。一或多種哺乳動物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一或多種靈長類動物及/或一或多種非靈長類動物。一或多種靈長類動物包括一或多個人類及一或多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包括但不限於一或多個雄性、一或多個雌性、一或多個成人及一或多個兒童。一或多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一或多個猴子及/或一或多個人猿,例如黑猩猩。一或多種非靈長類動物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牛(諸如一或多頭乳牛、一或多頭公牛及/或一或多頭小牛)、一或多頭豬、一或多頭駱駝、一或多頭駱馬、一或多頭羊駝、一或多匹馬、一或多頭驢、一或多隻山羊、一或多隻兔、綿羊、一或多隻倉鼠、一或多隻   天竺鼠、一或多隻貓、一或多隻犬、一或多隻大鼠、小鼠、一或多隻獅、一或多隻鯨及/或一或多隻海豚。一或多種非哺乳動物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一或多隻鳥(例如一或多隻鴨或鵝)、一或多隻爬蟲(例如一或多隻蜥蜴、一或多條蛇或一或多隻美洲鱷)、一或多隻兩棲類(例如一或多隻蛙)及/或魚。在一些實例中,動物可為動物園動物、人類寵物及/或野生動物。
出於本書明書之目的,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用的表示成分之量、反應條件、尺寸、物理特性等之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均由術語「約」修飾。除非相反指示,否則在以下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的數值參數為近似值,其可視本發明試圖獲得的期望性質而變化。
儘管闡述本發明之廣泛範疇之數值範圍及參數為近似值,但在特定實例中闡述之數值儘可能精確地報告。然而,任何所量測的數值均可能固有地含有由在數值各別測試量測中發現的標準差而導致的某些誤差。
此外,應理解,本文中所述之任何數值範圍皆意欲包括含於其中之所有子範圍。舉例而言,範圍「1至10」意欲包括在所述最小值1與所述最大值10之間且包括該最小值及該最大值的任一及所有子範圍,即所有子範圍以等於或大於1之最小值開始且以等於或小於10之最大值結束,且所有子範圍介於其間,例如1至6.3、或5.5至10、或2.7至6.1。
如本文所用,術語「通信(communication/communicate)」係指接收或傳遞一或多個信號、訊息、命令或其他類型之資料。一個單元或部件與另一單元或部件通信意謂一個單元或部件能夠直接或間接自另一單元或部件接收資料及/或向另一單元或部件傳輸資料。此可指本質上可為有線及/或無線的直接或間接連接。另外,兩個單元或部件可彼此通信,即使可修改、處理、路由及類似處理第一單元或部件與第二單元或部件之間所傳輸的資料。舉例而言,第一單元可與第二單元通信,即使第一單元被動地接收資料且並不主動向第二單元傳輸資料。作為另一實例,若中間單元處理來自一個單元之數據且將經處理數據傳輸至第二單元,則第一單元可與第二單元通信。應瞭解,許多其他佈局係可能的。
如本文所用,「維持患者之腎臟與膀胱之間的體液流動通暢」意謂建立、增加或維持體液(諸如尿液)自腎臟流經一或多個輸尿管、一或多個輸尿管支架及/或一或多個輸尿管導管至膀胱及體外。在一些實例中,藉由在上尿路及/或膀胱中提供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來促進或維持體液流動以防止尿內皮收縮或塌陷至液柱或流中。如本文所用,「體液」意謂尿液及來自尿路之任何其他體液。
如本文所用,「負壓」意謂分別施加至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的壓力分別低於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處的現有壓力,在施加負壓之前,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分別與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處的現有壓力之間分別存在壓差。此壓差導致來自腎臟之體液分別吸入輸尿管導管或膀胱導管或通過輸尿管導管及膀胱導管,且隨後排出患者體外。舉例而言,施加至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的負壓可低於大氣壓力(低於約760 mm Hg或約1 atm),或低於施加負壓之前,在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所量測的壓力,以便自腎臟及/或膀胱抽取體液。在一些實例中,施加至膀胱導管之近端或輸尿管導管之近端的負壓可在約0.1 mmHg至約150 mm Hg、或約0.1 mm Hg至約50 mm Hg、或約0.1 mm Hg至約10 mm Hg、或約5 mm Hg至約20 mm Hg範圍內,或為約45 mm Hg (泵710處之表壓力或負壓源處之壓力計處的表壓力)。在一些實例中,負壓源包括患者體外的用於藉由膀胱導管及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之泵,繼而導致來自腎臟之體液吸入輸尿管導管中,通過輸尿管導管及膀胱導管且隨後排出患者體外。在一些實例中,負壓源包括患者體外的用於藉由膀胱導管及輸尿管導管施加且調控負壓之真空源,繼而導致來自腎臟之體液吸入輸尿管導管中,通過輸尿管導管及膀胱導管且隨後排出患者體外。在一些實例中,真空源選自壁吸源、真空瓶及手動真空源,或真空源由壓差提供。在一些實例中,自負壓源接收之負壓可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或其組合控制。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用於調控來自負壓源之負壓。下文詳細論述了負壓源及正壓源之非限制性實例。此外,用於提供負壓治療之系統亦揭露於名稱為「輸尿管及膀胱導管以及用於誘導負壓以增加腎灌注之方法(Ureteral and Bladder Catheter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Perfusion)」之國際公開案第WO 2017/015351號及名稱為「用於在患者膀胱中誘導負壓之導管裝置及方法(Cathe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atient’s Bladder)」之國際公開案第WO 2017/015345號中,該等公開案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體液滯留及靜脈充血係進展為晚期腎病的核心問題。過量鈉攝入聯合排泄相對減少導致等滲體積膨脹及繼發性隔室受累。在一些實例中,本發明大體上涉及用於促進自患者之膀胱、輸尿管及/或一或兩個腎臟排出尿液或廢物之裝置及方法。在一些實例中,本發明大體上涉及用於在患者之膀胱、輸尿管及/或一或兩個腎臟(例如泌尿系統)中之至少一部分誘導負壓的系統及方法。儘管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咸信向膀胱、輸尿管及/或一或兩個腎臟(例如泌尿系統)中之至少一部分施加負壓可在一些情況下抵消髓質腎小管對鈉及水之再吸收。抵消鈉及水之再吸收可增加尿產生量、減少體內鈉總量且提高紅血球生成。由於髓內壓力係由鈉驅動,且因此體積過載,有針對性地移除過量鈉可維持體積損失。移除體積可恢復髓質止血。正常尿產生量為1.48-1.96 L/天(或1-1.4 ml/min)。
體液滯留及靜脈充血亦係進展為腎前性急性腎損傷(AKI)的核心問題。特定言之,AKI可與通過一或兩個腎臟之灌注或血流損失有關。因此,在一些實例中,出於緩解或減少靜脈充血之目的,本發明促進改善腎血液動力學且增加尿輸出量。此外,預期AKI之治療及/或抑制積極影響及/或減少其他病狀之發生,例如減少或抑制患有III級NYHA及/或IV級心衰竭之患者的腎功能惡化。不同位凖之心衰竭之分類描述於 The Criteria Committee of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1994), Nomenclature an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Heart and Great Vessels, (第9版),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第253–256頁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減少或抑制AKI發作及/或慢性灌注減少亦可為4期及/或5期慢性腎病之治療。慢性腎病進展描述於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Am. J. Kidney Dis.39:S1-S266, 2002 (增刊1)中,該文獻之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此外,本文所揭露之輸尿管導管、輸尿管支架及/或膀胱導管可適用於預防、延遲發作及/或治療末期腎病(「ESRD」)。對於339億美元之美國政府的總花費,透析患者平均每年在健康照護使用方面消費約90,000美元。如今,ESRD患者僅佔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總受益人的2.9%,但該等患者佔總支出的13%以上。儘管近年來每位患者之發病率及成本已穩定,但存活患者之數量繼續增加。
晚期慢性腎病(「CKD」)之五期係基於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1期(GFR >90)患者具有正常過濾,而5期(GFR <15)患者患有腎衰竭。像許多慢性疾病一樣,診斷捕獲隨著症狀及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提高。
CKD 3b/4子組為反映了疾病進展、健康照護系統參與及向ESRD過渡之重要變化的較小的子組。隨著CKD之嚴重程度,向急診部就診之次數增加。在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的人口中,近86%的事故透析患者在入院前五年內入院。其中,63%在開始透析時住院。此表明在透析之前進行干預的極大機會。
儘管比其他器官在動脈樹之下方更遠,但腎臟在休息時接受的心輸出量不成比例。腎絲球膜代表濾液進入小管阻力最小的路徑。在健康狀態下,腎元具有多種複雜冗餘的在正常動脈壓力範圍內自動調控的方式。
靜脈充血與腎功能降低有關,且與CKD後期所發現之全身性高血容量症相關。由於腎臟經半硬囊覆蓋,靜脈壓力之微小變化翻譯成小管內壓力之直接變化。此小管內壓力之變動已證明上調鈉及水之再吸收,從而使惡性循環持續下去。
不論初始損傷及早期進展如何,更晚期的CKD與過濾減少(根據定義)及更大的氮血症有關。不論剩餘的腎元是過度吸水抑或無法充分過濾,此腎元損失均與體液滯留及腎功能的進行性下降有關。
腎臟對體積的細微變動敏感。隨著小管或微血管床中之壓力升高,另一者中之壓力隨之升高。隨著微血管床壓力升高,濾液之產生及尿液之排出可急劇下降。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咸信遞送至腎盂之溫和且經調控的負壓降低功能性腎元中之每一者中的壓力。在健康的解剖結構中,腎盂經由腎盞及集尿管之網路連接至大約一百萬個單獨的腎元。此等腎元中之每一者本質上為將鮑曼氏空間與腎盂連接之液柱。傳遞至腎盂之壓力貫穿始終。咸信當向腎盂施加負壓時,腎絲球微血管壓力迫使更多的濾液穿過腎絲球膜,導致尿輸出量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尿路組織內襯有尿路上皮,即一種移形上皮。襯在尿路內部之組織亦稱為尿路內皮或尿路上皮組織,諸如輸尿管及/或腎臟之黏膜組織1003及膀胱組織1004。尿路上皮具有極高的彈性,可實現顯著範圍的崩潰性及擴張性。輸尿管腔內襯之尿路上皮首先由固有層包圍(一層薄薄的疏鬆結締組織),其共同構成尿路上皮黏膜。隨後此黏膜由一層縱向肌纖維包圍。包圍尿路上皮黏膜之此等縱向肌纖維及尿路上皮黏膜本身的彈性使輸尿管鬆弛成塌陷的星狀橫截面,且隨後在利尿期間膨脹至完全擴張。任何正常輸尿管橫截面之組織學均揭示人類及通常用於轉化醫學研究中之其他哺乳動物的此星形腔。Wolf等人, 「Comparative Ureteral Microanatomy」, JEU 10: 527-31 (1996)。
將尿液自腎臟輸送至膀胱的過程係藉由腎盂收縮及藉由輸尿管之其餘部分向遠端蠕動來驅動的。腎盂為近端輸尿管加寬成漏斗狀,其中輸尿管進入腎臟。腎盂實際上已證明為輸尿管的延續,由相同的組織構成,但有一個額外的肌肉層允許其收縮。Dixon及Gosling, 「The Musculature of the Human Renal Calyces, Pelvis and Upper Ureter」, J. Anat.135: 129-37 (1982)。此等收縮推動尿液通過腎盂漏斗,以允許蠕動波將體液傳播通過輸尿管至膀胱。
影像研究表明,犬之輸尿管可容易地增加至其靜止橫截面積之17倍,以在利尿期間容納大量尿液。Woodburne及Lapides, 「The Ureteral Lumen During Peristalsis」, AJA 133: 255-8 (1972)。在視為最接近人類上尿路之動物模型的豬中,腎盂及最近端輸尿管實際上證明為所有輸尿管部分中最順應的。Gregersen等人, 「Regional Differences Exist in Elastic Wall Properties in the Ureter」, SJUN 30: 343-8 (1996)。對各種研究動物之輸尿管顯微解剖與人類的輸尿管顯微解剖之沃爾夫比較分析(wolf’s comparative analysis)揭露了固有層相對於犬整個輸尿管直徑的厚度相當(人類為29.5%及犬為34%),及平滑肌相對於豬總肌肉橫截面積的百分比相當(人類為54%及豬為45%)。儘管物種之間的比較必然存在局限性,但犬及豬歷來係研究及理解人類輸尿管解剖學及生理學的重點,且此等參考值支持此高位凖的可翻譯性。
關於豬及犬輸尿管及腎盂之結構及力學的資料比人類輸尿管的資料要多得多。此係部分由於此類詳細分析所需的侵襲力以及各種影像診斷工具(MRI、CT、超音波等)在臨床上試圖準確鑑別此類小型靈活且動態結構的大小及組成的固有局限性。然而,人類腎盂擴張或完全塌陷之此能力對於尋求改善尿流之腎病學家及泌尿科醫師來說係一個障礙。
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本發明人推測施加負壓可能有助於促進體液自腎臟流出,且需要經設計以展開保護性表面區域以打開或維持腎盂內部之開口,同時抑制周圍組織在負壓下收縮或塌陷至液柱中的極特別工具,以促進腎盂內負壓之施加。本文所揭露之本發明之導管設計提供保護表面區域以抑制周圍尿路上皮組織在負壓下收縮或塌陷至液柱中。咸信本文所揭露之本發明之導管設計可成功地維持輸尿管壁之星狀縱向折疊遠離中心軸線及導管引流腔之保護孔,且可抑制導管沿輸尿管腔之星狀橫截面自然滑動及/或藉由蠕動波向下遷移。
此外,本文所揭露之本發明之導管設計可避開在引流腔之遠端處的未受保護開孔,該開孔在抽吸期間未能保護周圍組織。儘管將輸尿管視為直管方便,但真正的輸尿管及腎盂可以各種角度進入腎臟。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Annals of Surgery, 58, 第3圖及第9圖(1913)。因此,當在腎盂中展開此類導管時,難以控制在引流腔之遠端處的未受保護開孔之取向。此單孔可能呈現局部的抽吸點,該抽吸點與組織壁無可靠或一致的距離,從而允許組織堵塞未受保護的開孔且冒著對組織造成損害的風險。此外,本文所揭露之本發明之導管設計可避免將具有未受保護開孔之球囊放置於靠近腎臟之引流腔的遠端,此可能導致對腎盞之抽吸及/或阻塞。在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最底部的引流腔之遠端放置具有未受保護開孔之球囊可能導致腎盂組織之抽吸及阻塞。此外,圓形球囊可能存在因對球囊的偶然拉力而導致輸尿管撕除或其他損害的風險。
出於至少三個原因,將負壓遞送至患者之腎臟區域具有許多解剖學挑戰。首先,泌尿系統由容易變形之高度柔韌的組織構成。醫學教科書經常將膀胱描繪為厚厚的肌肉結構,不論膀胱內含有多少尿液,該厚厚的肌肉結構均可保持固定的形狀。然而,實際上,膀胱係一種柔軟的可變形結構。膀胱收縮以適應膀胱中所含之尿量。一個空的膀胱更像一個漏氣的乳膠氣球,而非一個球。另外,膀胱內部之黏膜襯裡係柔軟的且容易受到刺激及損害。期望避免將泌尿系統組織吸入導管之孔口以維持足夠的體液流過其中且避免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傷。
其次,輸尿管係小的管狀結構,其可膨脹及收縮以將尿液自腎盂輸送至膀胱。此輸送以兩種方式發生:蠕動活動及藉由開放系統中之壓力梯度。在蠕動活動中,尿液部分被推至收縮波之前,其幾乎使管腔完全破裂。波形起始於腎盂區域,沿輸尿管傳播,且終止於膀胱。此類完全堵塞中斷體液流動且可防止在膀胱中傳遞的負壓在無輔助情況下達至腎盂。第二種輸送(藉由通過大開口輸尿管之壓力梯度)可能在大量尿流期間出現。在此類高尿產生量時段期間,腎盂中之壓頭不一定係由上尿路平滑肌指收縮引起的,而係由尿液向前流動產生的,且因此反映了動脈血壓。在以下中之Kiil F., 「Urinary Flow and Ureteral Peristalsis」:Lutzeyer W., Melchior H. (編)Urodynamics.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第57-70頁) (1973)。
第三,腎盂至少與膀胱一樣柔韌。腎盂之薄壁可膨脹以容納數倍正常體積,例如在患有腎盂積水之患者中發生之情況。
最近,由於腎盂不可避免的塌陷,已警告不要在腎盂中使用負壓藉由使用抽吸自腎盂移除血凝塊,且因而不鼓勵在腎盂區域中使用負壓。Webb, Percutaneous Renal Surgery: A Practical Clinical Handbook. 第92頁.Springer (2016)。
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腎盂及膀胱之組織足夠柔以在遞送負壓期間向內拉動以順應用於遞送負壓至工具的形狀及體積。類似於脫殼玉米穗之真空密封,尿路上皮組織將在周圍塌陷且順應負壓源。為了防止組織堵塞腔且阻礙尿液流動,本發明人推測當施加輕微負壓時足以維持液柱之保護性表面區域將防止或抑制堵塞。
本發明人決定存在使導管工具能夠成功地展開於泌尿學區域中且將負壓遞送通過泌尿學區域的特定特徵部,該等特徵部先前未描述。此等需要對治療區及鄰近組織之解剖學及生理學具有深入理解。導管必須包括腎盂內之保護性表面區域,藉由在藉由導管腔施加負壓期間支撐尿路上皮且抑制尿路上皮組織堵塞導管中之開口。舉例而言,建立不含或基本上不含尿路上皮組織之三維形狀或空隙體積,確保液柱之通暢或自百萬個腎元中之每一者流入導管之引流腔。
由於腎盂由縱向定向的平滑肌細胞構成,保護性表面區域將理想地結合多平面方法來建立保護性表面區域。解剖學通常以三個平面來描述,即矢狀面(前後垂直,將身體分成左右兩部分)、冠狀面(將身體分成背側及腹側的垂直側對側)及橫切面(將身體分成上下兩部分且垂直於矢狀面及冠狀面之水平或軸向)。腎盂中之平滑肌細胞係垂直定向的。導管亦在腎臟與輸尿管之間的許多橫切面上維持徑向表面區域係合乎需要的。此使得導管能夠在建立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 (如第22A圖至第22E圖中所示)時考慮腎盂之縱向及水平部分。另外,考慮到組織之撓性,保護此等組織免受通向導管工具腔之開口或孔口的影響係合乎需要的。本文所論述之導管可用於遞送負壓、正壓,或可在環境壓力下使用,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例中,使用可展開/可縮回的膨脹機制,當展開時,在腎臟與導管引流腔之間產生及/或維持通暢的液柱或流動。當展開時,此可展開/可縮回機制產生腎盂內之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藉由在藉由導管腔施加負壓期間支撐尿路上皮且抑制尿路上皮組織堵塞導管中之開口。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經組態以延伸至展開位置,在該展開位置中滯留部分之直徑大於引流腔部分之直徑。 用於為體液移除提供負壓之泵組件
參考附圖,本文揭露用於增加來自患者之尿輸出量的包括泵110、510、612、812之通常指示為100、500、9004之泵組件或通常指示為600、800、9000之泵系統。泵110、510、612、812可至少部分或完全定位於患者體內,例如在體腔或導線管內,諸如尿路,或定位於患者體外。在其他實例中,泵110、510、612、812可定位於患者體內尿路外部,諸如患者之腹腔、腹膜或皮下空間中。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510、612、812可為經組態以定位於患者身體之一部分中的留置式泵。「留置式泵」可以通過例如身體孔口插入。舉例而言,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一或多個泵,例如泵110、510,可通過尿道內口插入患者之尿路且展開於膀胱、一或兩根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中。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510、612、812可為植入式泵。如本文所用,藉由穿過患者皮膚之切口插入泵為「可植入的」或「植入的」。「植入式泵」可藉由縫線固定於例如體腔內之適當位置。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泵610可植入患者之腹腔、腹膜或皮下空間中。在一些實例中,泵或泵組件之所有部分經組態以植入或插入患者之體腔或體內。在其他實例中,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可植入泵、泵組件及/或泵系統之一些部分,諸如泵之流體接觸部分,而泵之其他部分(亦即控制器、電源供應器、輸出部件、視覺顯示器)定位於患者體外,且藉由有線或無線電子連接與泵或泵組件之植入部件進行電子通信。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510、612、812、9004可為定位於患者體外且流體連接至例如展開於患者泌尿路中且自患者尿路延伸之導管的外置式泵。如本文所用,「外置式泵」係指其中所有部件(諸如泵之機械部件(亦即外殼、葉輪、閥、儲液器等)及電氣部件(亦即控制器或處理器、電源供應器、輸出部件))位於患者體外之泵,使得僅導管(例如插入尿路或其部分中、或植入尿路之至少一部分中,諸如腎臟區域或膀胱中的導管)自泵延伸至患者體內。包括外置式泵之系統的實例展示於例如第16D圖、第16E圖、第21C圖、第57B圖、第57D圖及第58B圖中。可適用於與本揭示案之泵系統一起使用之外置式泵亦描述於美國專利第10,426,919號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文所揭露之留置式、植入式及/或外置式泵、泵組件100、500、9004及泵系統600、800、9000可經組態以例如由非臥床患者使用,以在延長的治療期,諸如幾天、幾週或更長的治療期向腎盂及/或腎臟提供連續或週期性負壓治療。如本文所用,「非臥床患者」係指在經受負壓治療時不受泵組件100、500或系統600、800之部件的帶來的不便或限制,能夠站立、藉由例如步行或輪椅推動自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以及進行正常生活活動之患者。因此,為了用於非臥床患者,泵組件100、500、9004或系統600、800、9000之部件(諸如泵、導管、電子處理及控制電路以及電源供應器之部件)要麼係植入的要麼由患者佩戴,使患者可移動且進行正常的日常活動,而不受泵組件或系統部件之限制。對於坐輪椅患者,泵組件100、500或系統600、800之一些部件亦可附接至輪椅,而非由患者佩戴。此外,患者體外之泵組件100、500、9004或系統600、800、9000之任何電線或管道之長度應較短,以避免限制患者之移動。此外,在一些實例中,用於非臥床患者之泵組件100、500、9004或系統600、800、9000將尿液排出至膀胱,而非排出至外置式尿液收集容器。在一些實例中,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藉由插入尿道之習知膀胱導管將排出至膀胱中之尿液自膀胱移除。
在一些實例中,本揭示案之泵、泵組件或泵系統(內置式或外置式泵、泵系統或泵組件)中之任一者可經組態用於治療臥床患者,諸如花費至少一部分時間在病床上或坐姿的患者。視需要,泵、泵系統或泵組件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可位於患者體內及/或患者體外。用於臥床患者之此類組件可包括藉由例如尿管連接至尿路之尿液收集容器或儲液器。
第2A圖至第19B圖及第21A圖至第21C圖中所示之泵組件100、500或泵系統600、800包括至少一個輸尿管導管614、814,亦稱為入口管線146,以及泵110、510、612、812。泵組件100、500或泵裝置612、812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定位於患者體內。泵組件100、500或泵系統600、800可進一步包括耦合至泵110、510、612、812之控制器112、644、844,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引導泵110、510、612、812之運動。泵110、510、612、812、控制器112、644、844或電源供應器中之至少一者(一或多者)可定位於患者尿路或任何體腔內。在其他實例中,視需要,控制器112、644、844及/或電源供應器可定位於患者體外。泵110、510、612、812可包括至少一個定位於體液流動通道內之泵元件,以抽取體液通過通道。輸尿管導管包括遠端部分,該遠端部分包括經組態定位於患者腎臟、腎盂及/或輸尿管中之滯留部分;以及包括引流腔之近端部分。滯留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個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之引流端口。泵110、510、612、812經組態以藉由至少一根輸尿管導管之引流腔向患者之腎盂或腎臟中之至少一者提供負壓。泵110、510、612、812可包括與輸尿管導管之近端部分的引流腔流體連通的至少一個流體端口,用於接收來自患者腎臟之體液。
為了便於論述,現將參考與尿路一起使用來論述泵組件100,但一般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泵組件100可以類似方式用於引流來自任何體腔或導線管之體液。具體參考第1A圖,患者之一般示為2之尿路包括患者之右腎4及左腎6。腎臟4、6負責血液過濾及藉由尿液自體內清除廢化合物。由右腎4及左腎6產生之尿液通過小管(即右輸尿管8及左輸尿管10)排入患者膀胱12。舉例而言,尿液可藉由輸尿管壁之蠕動以及藉由重力引導通過輸尿管8、10。稱為腎盂14、16之輸尿管8、10及/或腎臟4、6之遠端部分9為在輸尿管8、10與腎臟4、6之間延伸的羊角形結構。輸尿管8、10藉由輸尿管開口或孔口24、26進入膀胱12。膀胱12為一種撓性且基本中空的結構,適於收集尿液直至尿液自身體排泄出。膀胱12可自空位置(由參考線E表示)過渡至充滿位置(由參考線F表示)。通常,當膀胱12達至基本上充滿狀態時,允許尿液通過位於膀胱12下部之尿道開口或括約肌20自膀胱12排出至尿道18。膀胱12之收縮可響應施加於膀胱12之三角區22上之應力及壓力,該三角區為在輸尿管孔口24、26與尿道開口或括約肌20之間延伸的三角形區域。三角區22對應力及壓力敏感,使得當膀胱12開始填充時,三角區22上之壓力增加。當超過三角區22上之閾值壓力時,膀胱12開始收縮以通過尿道18排出收集的尿液。
現參考展示尿路2之第1A圖至第1D圖、第2A圖及第2B圖,在一些實例中,泵組件100包括泵110。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包括用於自患者之輸尿管或自輸尿管導管之近端部分接收體液的入口以及經組態用於將體液排出至患者之膀胱或排出至例如出口導管的出口,該出口導管用於將體液自泵110引導至患者之膀胱或通過尿路2引導至患者的體外容器。泵110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定位於患者之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及尿道18之內部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內。舉例而言,泵110可經組態定位於患者之輸尿管8、10及/或腎盂14、16之近端部分11或遠端部分9中。泵110可用於視需要向患者之輸尿管8、10或腎臟4、6中之至少一者的內部提供負壓或正壓。
例示性泵組件100展示於第2A圖及第2B圖中。泵組件100包括經組態定位於患者之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 (例如,近端部分11或遠端部分9)及/或腎盂14、16或腎臟之內部部分32、34內之泵110用於向患者之輸尿管8、10及/或腎臟4、6提供負壓或正壓;以及經組態植入及/或展開於輸尿管8、10及/或腎盂14、16之一部分中,或例如患者尿路2中之別處,例如膀胱12或尿道18中的控制器112。 留置式泵組件
在一些實例中,本揭示案涉及多種留置式泵或植入式泵。如第1A圖至第1D圖、第2A圖及第2B圖中所示,泵110可定位於尿路2之一部分中。在其他實例中,一或多個泵可植入患者體內任何方便的位置處。泵通常經組態自腎盂及/或腎臟抽取尿液。在一些實例中,泵引導來自身體之體液通過一或多個引流導管。在其他實例中,泵使體液排入膀胱中,可通過尿道將體液自體內排出。
如下文進一步詳細論述的,為了誘導負壓或正壓,泵110包括泵機制或元件126 (如第2B圖中所示),當該泵機制或元件定位於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或尿道18之內部部分內時,該泵機制或元件連續或週期性地啟動以將體液吸入泵110之流動通道122中,從而在輸尿管8、10及/或腎臟4、6中誘導負壓或正壓。泵元件126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於通道122內,使得當啟動時,沿箭頭A1之方向將體液抽吸通過外殼114之開放遠端118及開放近端116之間的通道122。泵元件126可操作預定時間段,例如每天一定的時段,或該泵元件可連續操作。泵操作之時間段可以視需要變化。泵元件126可包括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不同類型的模製或機製零件,包括葉輪、螺絲、活塞、單向閥、止回閥及用於將體液抽吸通過泵之類似結構,如將在本文中描述。在一些實例中,泵元件126包括壓電薄膜或表面,該壓電薄膜或表面經組態自延伸組態轉變為縮回組態以將體液抽吸通過泵,諸如下文所描述的。
當致動時,泵110自腎臟4、6及輸尿管8、10抽取體液F1 (例如尿液)且將體液F1移動至膀胱12或移動通過膀胱12至患者體外,從而在尿路中誘導負壓。視需要,泵元件126之旋轉或致動可反向以提供正壓。
在一些實例中,體液F1係藉由泵110排出至膀胱12中。在其他實例中,體液F1可引導通過出口管線158 (諸如管或導線管)、通過尿道18之內部及引導至體外。體液F1可收集於位於患者體外之體液收集容器(未示出)中。如在泵110之流入端口處量測的,泵110可經組態遞送0至約150 mmHg、或約5 mmHg至約100 mmHg、或約10 mmHg至約50 mmHg範圍內之負壓。如在泵110之流入端口處量測的,泵110可經組態間歇性遞送約0至約150 mmHg、或約1 mmHg至約100 mmHg、或約1 mmHg至約50 mmHg範圍內之正壓。泵110可經組態提供介於0至約3.5 mL/min、介於約0.2 mL/min至約2.5 mL/min或介於約0.4 mL/min至約1.25 mL/min之體積流體流速。一般而言,由泵遞送之負壓或正壓之量及/或體積流速係由泵操作參數決定(例如將泵設置為遞送預定負壓或以預定流速提取體液)。然而,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可包括用於直接或間接量測由泵110施加於輸尿管及/或腎臟上之負壓及/或正壓的壓力感測器及/或用於量測抽吸通過泵110之體液體積的流速感測器。如本文所描述的,可連續或間歇地脈衝施加負壓或正壓以驅動連續或脈動流。
如本文所描述的,泵元件126可例如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微機電部件,例如Abiomed ®Impella ®泵或壓電泵,諸如由Dolomite製造的彼等泵。用於生產經組態用於插入輸尿管8、10、腎盂14、16或尿道18中之泵110之部件的其他製造技術可包括例如射出成型、立體印刷、金屬沖壓及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類似製造技術。舉例而言,如第7圖及第8圖中所示,泵元件126可包括葉輪1及/或可變形、可移動及/或可膨脹的壓電元件180。如下文關於第11圖更詳細描述的,在一些實例中,泵元件126可操作地連接至包括馬達(例如驅動機制228)、電源(例如電池226及/或感應線圈210)及開/關開關或控制器218,以及連接至用於量測泵操作參數及/或患者生理資訊之不同類型的可選感測器,如本文所論述的。
繼續參考第2A圖及第2B圖,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包括外殼114,該外殼可至少部分地封閉泵元件126及/或可部分地限定流動通道122。外殼114之至少一部分可經組態定位於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或尿道18之內部部分內。外殼114包括開放近端116、開放遠端118及在其間延伸的側壁120,其限定了用於引導體液F1通過患者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患者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患者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或患者尿道18之內部部分(取決於泵110之位置)的流動通道122,且將體液移動至患者膀胱12或尿道18或移動通過患者膀胱或尿道至患者體外。
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外殼114之開放近端116及開放遠端118之大小設計成適合患者尿路2之特定部分,諸如輸尿管。外殼114可具有約3 mm至約8 mm或約4 mm至約7 mm範圍內之直徑,及5 mm至約30 mm、約10 mm至約25 mm或約15 mm至約20 mm範圍內之長度。泵流動通道122可具有約1 mm至約6 mm或約2 mm至約5 mm範圍內之直徑。在其他實例中,外殼114可為錐形的,以便於將外殼114之遠端部分定位於輸尿管8、10、腎盂14、16或尿道18內。舉例而言,可使用約0至約6度之錐度。在其他實例中,外殼114可具有非圓形橫截面。舉例而言,外殼114之橫截面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其他多邊形或其組合。對於具有正方形或長方形橫截面之外殼114,橫截面之每一側可具有約3 mm至約8 mm或約4 mm至約7 mm之寬度。在一些實例中,外殼114可具有大致光滑的外表面以提高患者舒適度。
在一些實例中,外殼114具有約0.5 mm至約3.0 mm,或約2.0 mm至約2.5 mm的最大外徑(external/outer diameter) D1。可選擇外徑D1以對應於平均輸尿管內徑,使得泵110緊貼地裝配於輸尿管內。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可至少部分地密封輸尿管以抑制尿液之旁路洩漏及/或維持負壓。在一些實例中,泵110之外殼114的外橫截面之大小可設計成填充輸尿管之內橫截面。輸尿管組織與外殼114之接合至少部分地密封輸尿管以抑制尿液之旁路洩漏及/或維持負壓。在一個實例中,外殼114可基本上為圓柱形的且外殼114之外徑可等於或大於輸尿管之內徑。在一些實例中,如第2B圖中所示,為了便於形成適合的密封,撓性及/或回彈性彈性體結構可圍繞泵110外部的一部分定位以至少部分地密封輸尿管。舉例而言,圍繞泵110之側壁120圓周之外表面121延伸的環形密封件124可附接至或定位於泵110之一部分周圍,以在外殼114與輸尿管8、10之相鄰內壁13之間形成密封件124。密封件124可由一或多種彈性體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諸如矽氧樹脂、聚氨酯、聚烯烴或水凝膠(諸如藻酸鹽)。
外殼114可視需要成形以促進定位於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內,且容納泵元件(下文所論述的)及流動通道。在一些實例中,外殼114為基本上圓柱形的結構,沿其整個長度具有基本上相似的環形橫截面。
外殼114可由一或多種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諸如醫用級塑膠(例如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及矽氧樹脂材料)及/或金屬(例如外科用不銹鋼)。 泵元件及相關電子部件
泵110之例示性泵元件126展示於第7圖及第8圖中。如先前所論述的,泵元件126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於由泵外殼114限定之通道122內。當啟動時,泵元件126藉由外殼114之開放遠端118將體液(諸如由腎臟產生之尿液)吸入通道122中,且將體液排除通過外殼114之開放近端116。在一些實例中,泵元件126亦可推動體液通過由控制器外殼128 (如第2B圖中所示)限定之通道122且進入患者之膀胱,或通過穿過膀胱及尿道之管子至患者體外。
如第7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泵元件126包括定位於通道122內之可旋轉葉輪170。葉輪170可由各種醫用級材料製成,此等材料足夠堅固且剛性以長時間旋轉而不變形或彎曲。舉例而言,葉輪170可由諸如外科用不銹鋼之金屬材料及/或諸如聚碳酸酯之剛性塑膠材料形成。舉例而言,葉輪170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個葉片172,將該等葉片安裝至中心轉子174且定位成沿箭頭A3之方向圍繞中心轉子旋轉。葉輪170可具有2至4個或更多葉片。葉片172可具有約8 mm至約14 mm或約10 mm至約12 mm之長度及約2 mm至約3 mm之寬度。葉片172之間的間隙可為約0.02 mm至約1 mm或約0.5 mm至約0.8 mm。如第7圖中所示,轉子174可沿通道122之中心縱向軸線L4縱向延伸通過該通道。葉片172可包括直的或彎曲的表面176,該表面經組態接觸通過通道122之體液。在一些實例中,視需要,葉片172亦可能夠圍繞轉子174沿相反方向旋轉以向輸尿管及/或腎臟施加正壓。葉片172可具有任何適合的形狀,當其旋轉時,能夠將體液抽吸通過通道122。舉例而言,如第7圖中所示,葉片172之邊緣178可具有直的、彎曲的或「S」形組態。如先前所論述的,泵元件126及葉輪170可操作地連接至驅動機制或電動馬達,當啟動時,該驅動機制或電動馬達使葉片172如本文所描述地旋轉。
如第8圖中所示,另一例示性泵元件126包括經組態在收縮位置(由第8圖中之虛線所示)及膨脹位置(由第8圖中之實線所示)之間轉換的壓電隔膜180,其中壓電隔膜180膨脹成通道122以限制通過通道122之流動且減小通道122之體積及橫截面積。壓電隔膜180可由薄的撓性導電薄膜形成,諸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聚合物及/或彈性體薄膜,或由不銹鋼形成。壓電隔膜180可電耦合至用於啟動壓電隔膜180之驅動機制,諸如信號產生器或電源。舉例而言,可藉由使由信號產生器或電源產生之電信號穿過隔膜180之導電薄膜來啟動隔膜180,以使隔膜180轉換至延伸位置。在使用期間,將壓電隔膜180之一側暴露於體液,且驅動機制位於壓電隔膜180之未暴露側。泵元件126進一步包括閥182、184,諸如單向閥及/或止回閥,分別定位於通道122之開放遠端118及開放近端116,如第8圖中所示。單向閥及/或止回閥182、184可為經組態限制體液回流之習知單向閥,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例示性單向閥及/或止回閥機制可包括例如撓性瓣片或蓋、球閥、活塞閥或類似機制。
在操作中,藉由壓電隔膜180之放氣將體液通過遠端閥182吸入通道122中,如藉由第8圖中之箭頭A1所示。舉例而言,遠端閥182之瓣片188可沿箭頭A4之方向樞轉至打開位置以允許體液通過。由於隔膜180之放氣或塌陷所產生之負壓,近端閥184被迫關閉(如箭頭A5所示)以防止體液回流。一旦隔膜180以預定量放氣或塌陷,隔膜180之運動藉由向導電薄膜施加電信號而反轉。當隔膜180膨脹時,遠端閥182關閉以防止體液回流,且體液自通道122通過開放近端閥184排出通過外殼114之開放近端116進入下輸尿管部分11且通過尿道18。 泵組件控制器或控制裝置
泵組件100進一步包括控制器112,該控制器經組態定位於患者輸尿管8、10之第二內部部分、患者腎盂14、16之第二內部部分、患者膀胱12之第二內部部分或患者尿道18之第二內部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內。控制器112可包括與一或多個其他模組或裝置有線或無線通信之模組或設備,從而形成患者治療系統。控制器112可包括單個裝置或組件或多個裝置或組件之部分,且例如可封裝於單個裝置外殼或多個外殼中。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112包括經組態執行指令且基於所執行指令發揮功能之處理電路。在彼情況下,相同處理部件可為泵組件100之不同部件發揮功能。舉例而言,單個處理器或微處理器可經組態發揮泵110 (包括致動及停止泵機制或泵元件126之操作)及控制器112 (諸如接收及處理自遠程裝置傳輸之資料)之兩種功能。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112包括電子電路,諸如包括電腦可讀記憶體之控制器或微處理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包括在執行時控制泵操作參數(例如,流速、操作速度、操作持續時間等)之指令。舉例而言,控制器或處理器可經組態向泵110輸出指令以使泵110開啟、關閉或調整操作速度。控制器112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通信介面,用於將指令傳達至泵110且用於將關於向患者提供的治療及所量測的患者參數之資訊傳達至遠程裝置或資料收集設施。舉例而言,通信介面可經組態將關於患者或向患者提供的治療的資料無線傳輸至患者照護機構以納入患者健康記錄中。
泵110及控制器112可整合形成或直接連接,例如如第2A圖及第2B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單獨的泵及控制器可藉由無線或有線連接進行連接,如第3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在泵110與控制器112之間延伸的線可延伸輸尿管之大部分長度,使得泵110可定位於腎盂區域內,且控制器112可定位於患者膀胱12中。在其他實例中,泵110可與控制器112無線通信,該控制器可與泵110間隔開。舉例而言,遙控裝置310 (第12圖中所示),諸如定位於患者體外之裝置,可用於控制泵110。
控制器112可操作地連接至包括泵元件126之泵110的部件及/或與其通信以引導泵元件126運動來控制體液F1穿過患者輸尿管8、10、患者腎盂14、16、患者膀胱12或患者尿道18之內部部分的流速。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112包括外殼128。外殼128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定位於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尿道18之內部部分,及/或尿路2中之其他位置內。外殼128包括遠端132、近端130及在其間延伸之側壁134。控制器112之長度L3可基於其在尿路中之預期位置。舉例而言,控制器112可具有約1 cm與約5 cm或約2 cm至約4cm之間的長度L3。控制器112可具有最大外徑D2,在一些實例中,該最大外徑大於泵殼114之最大外徑D1。控制器112之直徑D2亦基於預期的展開位置而變化。舉例而言,控制器112可具有介於約5 mm至約20 mm或約10 mm至約15 mm之間的直徑D2。
控制器外殼128可視需要成形為便於定位於輸尿管8、10、腎盂14、16、膀胱12或尿道18內,且容納控制器110及流動通道(若存在)。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28為基本上圓柱形的結構,沿其整個長度具有基本上相似的環形橫截面。在其他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14可為錐形的,以便於將控制器外殼128之遠端部分定位於輸尿管8、10、膀胱12或尿道18內。舉例而言,可使用約0至約6度之錐度。在其他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28可具有非圓形橫截面。舉例而言,控制器外殼128之橫截面可為正方形、長方形或其他多邊形。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28為大體上圓柱形的結構。控制器外殼128可視情況包括穿過其中之流動通道136。流動通道136可具有約1 mm至約6 mm或約2 mm至約5 mm範圍內之內徑。流動通道136之內部形狀可視需要具有任何形狀,且在一些實例中可為大體上圓柱形的以促進流過其中。控制器外殼128可由與上文所描述之泵外殼114類似的生物相容性金屬或塑膠材料形成。一般而言,最大外徑D2可足以將控制器112定位於患者之膀胱12內,且因而可比輸尿管孔口24、26 (第1A圖中所示)及輸尿管8、10之內徑更寬,使得控制器112保持在膀胱中且不與泵110一起吸入輸尿管中。
控制器112進一步包括用於操作泵元件126之電子電路,該電子電路包括用於控制且調整泵流速、所產生之負壓及/或正壓、電力使用及其他操作參數的部件。泵組件100之例示性電子部件,特定言之控制器112,展示於第11圖中且在下文中詳細描述。
再次參考第2A圖及第2B圖,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及控制器112可整合形成,使得相應外殼114、128彼此直接連接。舉例而言,如第2A圖及第2B圖中所示,泵110之近端116連接至控制器112之遠端132及/或與其整合形成。在彼情況下,泵110之通道122直接連接至控制器112之通道136且與其流體連通,使得體液F1自輸尿管8、10、腎盂14、16、膀胱12或尿道18抽吸通過泵110之流動通道122及控制器112之流動通道136,且自控制器112之開放近端130排出至患者膀胱12中或藉由管引導體液通過膀胱12及尿道18至患者體外。
如第3圖中所示,在泵組件100之另一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28與泵外殼114隔開。在彼情況下,如第3圖中所示,泵110及控制器112經由由在泵110與控制器112之間延伸的一或多根電線138形成的無線或有線連接來連接。在一些實例中,電線138塗佈有適合的生物相容性護套或塗層,以提供適合的絕緣且促進電線138自尿路插入及/或移除。舉例而言,可使用聚合物塗層,諸如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或矽氧樹脂。在此實例中,控制器外殼128可視情況包括流動通道136。
電線138可經組態以在泵110與控制器112之間傳導電子信號,該等電子信號包括例如自控制器112至泵110之泵元件126的操作指令,以控制或調整操作速度及/或致動或停止泵元件126之操作。由泵110之電子部件感測到之操作參數及/或資訊可經由有線連接傳輸至控制器112以進行處理、分析,及/或自控制器112傳輸至遠程源。在一些實例中,泵110與控制器112之間的電線138之長度相當短,意謂泵110經組態定位於輸尿管8、10之近端部分11中,靠近輸尿管孔口24、26進入膀胱12。在其他組態中,電線138約為輸尿管8、10之長度,意謂泵110可定位於腎盂14、16及/或腎臟4、6中,而控制器112可定位於輸尿管8、10及/或膀胱12中。舉例而言,由於成人平均輸尿管長度為約25 cm至約30 cm,因此電線138可具有約1 cm至約35 cm或約15 cm至約25 cm之長度L1。 泵組件電源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112進一步包括用於為控制器112之電子電路及泵110之泵元件126或機制提供電力的內部電源或外部電源200。電源200可為拋棄式電池或充電式電池,在一些實例中,電源可經由例如藉由展開於膀胱中或體內或體外之其他位置的小感應線圈之感應電能傳遞來充電。感應線圈可經組態以在暴露於由患者體外之遠程裝置產生的電磁場時產生電力。舉例而言,遠程裝置可為電腦化裝置,諸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在其他實例中,遠程裝置可為包括用於產生電磁場之電路的非電腦化裝置。在一個實例中,可在患者睡覺時將包括場產生電磁電路之毯子包裹在患者周圍。場產生電路可在整個晚上或至少直至充電式電池完全充滿之前誘導感應線圈產生電力。由於患者在睡覺時比在清醒時更不可能移動,因此產生電磁場之毯子部分很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緊鄰泵組件100及感應線圈。
在一些實例中,泵組件100進一步包括第9圖及第10圖中所示之電源200。電源200包括電耦合至泵110及/或控制器112之感應線圈210。用於近場無線能量傳遞之感應線圈係已知的且例如用於為可攜式低功率電子裝置充電,諸如手機、膝上型電腦、小型電器用品及電動工具。例示性感應線圈係由Fulton Innovation開發之電子耦合系統,例如在名稱為「Inductive Coil Assembly」之美國專利第6,975,198號中所描述的。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亦可使用其他已知的或後來開發的感應系統,該等感應系統可定位於患者體內且用於產生足夠的電力來操作微機電裝置或系統。
如本文所描述的,感應線圈210產生電力且向泵組件100提供電力以操作泵110及控制器112。舉例而言,由感應線圈210產生之電力可用於對充電式電池進行再充電,以為佈置於泵110中之感測器及/或用於泵組件100與外部裝置之間的無線資料傳輸提供電力。在一些實例中,如本文所論述的,感應線圈210在暴露於由另一裝置產生的電磁場時產生電力。舉例而言,電磁場可由定位於患者體外之遙控裝置310 (第12圖中所示)產生。遙控裝置310可佩戴於例如皮套、手提箱、腰包或口袋中,且定位成使得遠程裝置310平靠患者身體並且儘可能靠近感應線圈210。
在第9圖及第10圖中所示之實例中,感應線圈210包括撓性片材212,諸如聚合物片材,以及嵌入或附接至撓性片材212之導線214。舉例而言,導線214可以螺旋型態、鋸齒形型態或任何其他適合的型態附接至撓性片材212。感應線圈210可藉由一或多根電線或纜線216連接至泵組件110。舉例而言,線圈210可藉由自控制器112之近端130延伸之纜線216連接至控制器112。
在一些實例中,撓性片材212可在捲起組態234 (如第13B圖中所示)及未捲起或展開組態236 (第9圖及第10圖中所示)之間轉換。在一些情況下,撓性片材212可經組態為自動展開。舉例而言,當片材212自展開導管410 (第13A圖及第13B圖中所示)釋放時,片材可偏置以自然展開。在其他實例中,線圈210可包括手動釋放機制,諸如釋放按鈕或觸發電線。當使用者按下釋放按鈕或拉動觸發電線時,用於將線圈210維持在捲起組態234之閂鎖機制釋放,允許撓性片材212展開,從而將片材212轉變為展開組態236。
感應線圈210可定位於患者尿路2內之任何方便的位置處。舉例而言,如第10圖中所示,將感應線圈210可操作地連接至控制器112且定位於患者膀胱12中靠近控制器112之位置處。替代地,感應線圈210可定位於腹腔內、膀胱外、腹膜腔內、體內任何其他方便的位置中或患者體外。 泵組件電氣部件
泵組件100之例示性電子部件展示於第11圖之示意圖中。如先前所描述的,泵組件100包括泵110、控制器112及電源200,諸如感應線圈210或電池226 (第11圖中所示)。感應線圈210可藉由纜線216可操作地耦合至控制器112,用於向控制器112提供電力。
控制器112包括控制器218及相關過渡或非過渡電腦可讀記憶體220。控制器218可包括例如一或多個通用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及實施用於藉由例如與泵110通信來操作泵的指令以致動或停止泵元件126之操作及/或調整操作速度以控制遞送至患者之負壓及/或正壓。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218可經組態以控制泵組件100與位於患者體外之一或多個遙控裝置310 (第12圖中所示)之間的通信。在彼情況下,控制器112可進一步包括通信介面222,其包括例如無線傳輸器或天線。通信介面222可經組態以接收來自遠程源(例如第12圖中所示之遙控裝置310)之指令且基於所接收指令發射控制泵元件之操作的信號。
控制器112進一步包括配電及管理電路224。如第11圖中所示,電力管理電路電子耦合至感應線圈210。配電電路224可經組態以接收由感應線圈210產生之電力且控制將所產生電力分配給其他系統部件。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112可進一步包括可操作地連接至控制器218及配電電路224之電池226,諸如充電式電池。電池226可由感應線圈210產生之電力再充電。在感應線圈210不產生電力的時候,系統部件可用藉由電池226提供之電力繼續操作。電池226可為足夠小以安裝於控制器外殼128內且已經批准用於體內之任何電池。舉例而言,心臟起搏器及類似植入裝置中所用之電池可能適合與本文所描述之泵組件100一起使用。
如先前所描述的,包括控制器218之控制器112之電子部件藉由例如連接電線138 (第3圖、第9圖及第11圖中所示)或藉由另一適合的電子連接與泵110之電氣部件進行電子通信。由感應線圈210產生之電力可藉由電線138提供給泵110之電子部件。另外,由控制器218產生之操作指令可提供給泵110之部件以控制泵操作參數。以類似方式,由泵110之部件收集或產生之資訊可傳達至控制器218以用於進一步處理及/或無線傳輸至遠程裝置。
如第11圖中所示,泵110包括泵元件126及相關電子部件。舉例而言,泵110可包括可操作地連接至泵元件126之驅動機制228,諸如電動馬達或信號產生器。取決於所用之泵元件126之類型,多種不同的驅動機制228可與泵110結合使用。舉例而言,對於葉輪型泵佈局(如第7圖中所示),驅動機制228可包括使葉輪旋轉之電動馬達。在其他實例中,驅動機制228可包括佈置於葉輪170周圍的電磁元件,該等電磁元件以預定模式打開及關閉以使葉輪170以期望的速度旋轉。若泵元件126為壓電元件180,則驅動機制228可包括用於產生電流以使壓電元件180在收縮與膨脹狀態之間轉變的信號產生器。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可進一步包括定位於泵110之流動通道122內用於量測關於泵操作條件及/或關於穿過通道122之體液之資訊的一或多個感測器(例如泵感測器230及生理感測器232)。舉例而言,泵感測器230可包括用於確認體液正在穿過通道122及/或用於量測流速之流動感測器。泵感測器230亦可包括用於量測所產生負壓及/或正壓之量或泵葉輪轉速之感測器。生理感測器232可包括用於量測關於穿過通道122之體液的資訊以決定關於患者生理狀況之資訊的一或多個感測器。例示性生理感測器232可包括例如用於量測代表所產生尿液之化學組成之資訊的電容及/或分析物感測器、用於量測尿液酸度之pH感測器或用於量測尿液溫度之溫度感測器。 泵組件滯留構件
在一些實例中,且如第4圖中所示,泵組件100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滯留構件,諸如滯留刺140及/或螺旋刺144,用於維持泵110及/或控制器112在患者尿路2內之位置。在一些實例中,泵外殼114及/或控制器外殼128包括一或多個自側壁延伸至滯留構件,用於將泵外殼114之一部分可釋放地附接至患者之輸尿管8、10之內部部分28、30、腎盂14、16之內部部分32、34,膀胱12之內部部分40或尿道18之內部部分中之至少一者。滯留構件係可縮回的以允許自輸尿管8、10、腎盂14、16、膀胱12或尿道18移除泵110。
滯留構件或滯留刺140、144可以任何適合的型態或佈局形成,諸如直脊、彎曲脊、尖銳突起、魚鉤及/或其組合。舉例而言,滯留刺140可為可展開且可縮回的。在彼情況下,當泵組件100行進通過尿路時,刺140可處於縮回位置。一旦泵組件100行進至期望位置,刺140即展開以接合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壁之部分以將泵組件100固持在期望位置。舉例而言,如第4圖中所示,例示性泵組件100包括自泵110之側壁120徑向向外延伸之一或多個刺140。刺140可為平坦的,使得刺140可壓靠在泵110之外殼114的側壁120上,以在移除泵組件100期間脫離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之組織。替代地,刺140可具有任何適合的組態或橫截面形狀,諸如三角形、圓形、半圓形、長方形、梯形或多邊形。刺140可具有縱向長度L2,其可為至少約0.25 mm或至少約0.45 mm且可為至多約3.0 mm、至多約2.5 mm或至多約1.5 mm。刺140可具有約1.0 mm或更小、約0.8 mm或更小或約0.5 mm或更小之寬度或直徑。在插入之前,刺140可自泵110之側壁120延伸最大距離,距離為約1.0 mm或更小、約0.8 mm或更小或約0.5 mm或更小。刺140可由半剛性或剛性材料形成,適合於維持泵110在尿路中之位置。舉例而言,刺140可由金屬(例如外科用不銹鋼)或塑膠形成。刺140可包括尖銳的尖端142,用於壓靠且稍微侵入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壁以維持泵110之定位,而不使輸尿管壁穿孔。輸尿管壁厚為約0.05 mm至0.1 mm,因此刺140之尖端142應以小於該量之量侵入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壁。
在一些實例中,刺140為可伸縮的。舉例而言,刺140可在徑向向外之方向上朝向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壁偏置,但經組態以當泵組件100行進通過展開導管且進入患者之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時縮回泵外殼114之側壁120。一旦處於展開位置,刺140可經組態以徑向向外延伸至展開組態,如第4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刺140可藉由手動觸發機制延伸出或縮回。舉例而言,使用者可按壓縮回按鈕或拉動觸發線以自刺140移除徑向偏置力,從而使刺140縮回。在刺140縮回之後,泵組件100可安全且容易地自尿路移除。舉例而言,泵110及控制器112可藉由膀胱及尿道括約肌移除,且隨後通過尿道自身體移除。
在一些實例中,除了或代替泵110上之滯留構件,控制器112亦包括一或多個滯留構件或刺144,用於將控制器112錨定或保持至膀胱壁之內表面。刺144可類似於上文對於刺140所論述之彼等。舉例而言,如第5圖中所示,滯留刺144 (諸如螺旋滯留刺)自控制器112之遠端132沿遠端方向D延伸。當定位於膀胱12中時,刺144經組態以接觸膀胱壁15之圍繞輸尿管孔口24、26之部分27,以將控制器112緊固至膀胱壁15。舉例而言,刺144 (諸如螺旋滯留刺)可藉由沿由箭頭A2所示之方向(如第5圖中所示)的扭轉操縱而與膀胱壁接合。螺旋刺144可藉由沿如箭頭A3所示之相反方向扭轉控制器112而自膀胱壁15移除。在一些實例中,螺旋刺144可伸縮。在彼情況下,使用者可將泵組件100推進至尿路中,其中控制器112之近端與膀胱壁15接觸。一旦控制器112就位,使用者即展開刺144,使得刺144嵌入膀胱壁15中以維持控制器112即/或泵110在尿路內之定位。 具有入口管線之留置式泵
在其他實例中,如第6圖中所示,泵110可經組態定位於患者膀胱12中,而非輸尿管8、10中。在彼情況下,外殼114可足夠大以亦封裝控制器112之電子部件,諸如電腦處理器及電池。在此類組態中,泵組件100可進一步包括自泵110延伸至患者輸尿管8、10及/或腎盂14、16中之入口管線146或引流腔或通道。舉例而言,入口管線146可基本上為管狀導線管,該管狀導線管包括安裝至泵110之流體流入端口150之近端148及用於放置於輸尿管8、10及/或腎盂14、16中之遠端152。在一些實例中,入口管線146可具有約0.33 mm至約3.0 mm或約1.0 mm至2.0 mm範圍內之外徑。在一些實例中,入口管線146之內徑可介於約0.165 mm至約2.39 mm、或約1.0 mm至2 mm、或約1.25 mm至約1.75 mm範圍內。在一個實例中,入口管線146為6 Fr且具有2.0±0.1 mm之外徑。入口管線146可由一或多種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諸如用於習知尿路導管之材料。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可包括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入口管線146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
在一些實例中,入口管線146包括複數個開口147或延伸通過其側壁之引流孔,用於將來自輸尿管及/或腎臟之體液吸入管線146之內腔或流動通道中。在其他實例中,入口管線146之部分可由多孔及/或吸水材料形成,諸如海綿、網狀織物、編織纖維或類似材料。在彼情況下,體液可通過多孔材料吸入管腔或流動通道之內部。
在一些實例中,入口管線146之遠端152包括通常以154表示之滯留部分,用於將入口管線146之位置維持在靠近或在輸尿管8、10及/或腎盂14、16內之所需體液收集位置。適合的滯留部分之非限制性實例揭露於美國專利第10,307,564號及第9,744,331號以及PCT國際公開案第WO 2017/015345號中,該等文獻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經組態為撓性且可彎曲的,以允許將滯留部分154定位於輸尿管及/或腎盂中。滯留部分154理想地可充分彎曲以吸收施加於入口管線146上之力且防止此類力轉化至輸尿管。舉例而言,若滯留部分154沿近端方向P (如第6圖中所示)拉向患者膀胱,則滯留部分154可足夠柔以開始解開或伸直,使得可將其抽吸通過輸尿管。類似地,當重新插入腎盂或輸尿管內其他適合的較寬區域中時,滯留部分154可偏置以恢復其展開組態。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與入口管線146成整體。在彼情況下,滯留部分154可藉由對入口管線146給予彎曲或捲曲來形成,該入口管線大小及形狀設計成將滯留部分154保持在所需體液收集位置。適合的彎曲部或線圈可包括豬尾式線圈、斜紋線圈及/或螺旋線圈。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54可包括一或多個徑向及縱向延伸之螺旋線圈,該螺旋線圈經組態以接觸且被動地將入口管線146保持在靠近腎盂14、16或在其內之輸尿管8、10內。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54由入口管線146之徑向喇叭狀或錐形部分形成。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54可進一步包括體液收集部分,諸如錐形或漏斗形內表面。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54可包括連接至入口管線146且自該入口管線延伸之單獨元件。
現參考第6圖,例示性滯留部分154包括複數個螺旋線圈,諸如一或多個完整線圈及一或多個半或部分線圈,該等線圈能夠在收縮組態與展開組態之間移動。舉例而言,可將基本上筆直的導引線插入通過滯留部分154以將滯留部分154維持在基本上筆直的收縮組態中。當導引線移除時,滯留部分154可轉變為其旋捲組態。在一些實例中,線圈156在入口管線146之遠端部分152處徑向及縱向延伸。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可包括一或多個線圈156,各線圈之外線圈直徑足以接觸輸尿管及/或腎盂之內壁的至少一部分,以將入口管線146維持在患者輸尿管及/或腎盂中之所需位置處。
在一些實例中,旋捲滯留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外徑162的至少第一線圈160及具有小於第一外徑162之第二外徑166的至少第二線圈164。如第6圖中所示,第二線圈164比第一線圈160更靠近滯留部分154之基部(亦即更靠近引流通道之遠端部分的端部)。第一外徑162可在約12 mm至約16 mm或約13 mm至約15 mm範圍內。第二外徑166可在約16 mm至約20 mm或約17 mm至約19 mm範圍內。滯留部分154可進一步包括圍繞滯留部分154之軸線延伸的第三線圈168。第三線圈168可具有大於或等於第一線圈外徑162或第二線圈外徑166之第三外徑169。如第6圖中所示,第三線圈168定位於滯留部分154之基部(亦即臨近引流通道之遠端部分的端部)。第三外徑169可在約12 mm至約20 mm範圍內。旋捲滯留部分154可具有約14 mm至約18 mm範圍內之高度H。
在一些實例中,在插入患者體內之前或之後,滯留部分154之中心軸線190可與引流腔(入口管線146)之流動通道的中心軸線192共延伸、大體平行及/或相對於其彎曲或成角度。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至軸線190的至少一部分自中心軸線192以0至約90度、或約15度至約75度、或約45度之角度194延伸。
在一些實例中,在插入患者尿路之前,靠近滯留部分之引流通道的一部分限定直的或曲線的中心軸線,且其中當展開時,滯留部分之一或多個線圈圍繞滯留部分154之中心軸線190延伸,該滯留部分與流動通道122之一部分的直的或曲線中心軸線192至少部分地共延伸或共延伸。
在一些實例中,多個線圈156可具有相同的內徑及/或外徑D及高度H。在彼情況下,線圈156之外徑162、166、169可在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各線圈156之中線之間的高度H2可在約3 mm至約10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經組態以插入腎盂之錐形部分。舉例而言,線圈156之外徑D可朝向入口管線146之遠端152增加,從而產生具有錐形或部分錐形組態之螺旋結構。舉例而言,錐形螺旋部分之遠端或最大外徑169在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其對應於腎盂之尺寸。
在一些實例中,線圈156之外徑162、166、169及/或高度H2可以規則或不規則方式變化。舉例而言,線圈之外徑162、166、169或線圈之間的高度H2可以在相鄰線圈156之間以規則量(例如約10%至約25%)增加或減少。舉例而言,對於具有三個線圈之滯留部分154 (例如如第6圖中所示),最近端線圈或第一線圈160之外徑162可在約6 mm至約18 mm範圍內,中間線圈或第二線圈164之外徑166可在約8 mm至約24 mm範圍內,且最遠端線圈或第三線圈168之外徑169可在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
適合的滯留部分之其他非限制性實例,諸如漏斗形結構、充氣式或球囊結構、多孔及/或海綿狀結構以及可膨脹籠狀結構揭露於美國專利第10,307,564號及第9,744,331號,以及PCT公開案第WO 2017/015345號中,該等文獻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適合的導管、系統及使用方法之一些實例亦揭露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7/0348507號中,該公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可選地,滯留部分154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穿孔或引流孔147。穿孔或引流孔147可經組態以將體液吸入入口管線146之內部,例如,佈置於或通過滯留部分154上或鄰近滯留部分之入口管線146之側壁,以允許尿液廢物自入口管線146之外側流至流動通道122之內部。引流孔147可沿入口管線146之側壁以間隔佈局之方式定位。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可進一步包括在滯留部分154之遠端152處的附加孔。
引流孔147可位於例如靠近入口管線146之開放遠端152處。在其他實例中,穿孔部分及/或引流孔147沿入口管線146之遠端部分的側壁185佈置。引流孔147可用於輔助體液收集。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54僅僅為滯留結構,且體液收集及/或給予負壓係由入口管線146上之其他位置處之結構提供。
在一些實例中,入口管線146之滯留部分154包括側壁185,該側壁包括徑向向內的對向側186及徑向向外的對向側187。在此類情況下,徑向向內的對向側186上的穿孔或孔147之總表面積可大於徑向向外的對向側187上的穿孔或孔147之總表面積。徑向向外的對向側187可基本上不含或不含穿孔。
引流孔147可為任何形狀並且佈局成適於允許體液F1穿過引流孔147且進入入口管線146之管腔的任何組態。舉例而言,引流孔147可為圓形或非圓形(例如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不規則形狀)或其任何組合。引流孔147之位置及大小可視滯留部分154之所需流速及組態而變化。對於圓形引流孔147,引流孔147中之每一者之直徑可在約0.05 mm至1.1 mm、約0.7 mm至約0.9 mm範圍內。各引流孔147之橫截面面積可在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或約0.35 mm 2至約0.65 mm 2範圍內。相鄰引流孔147之間的距離,例如,當線圈拉直時相鄰引流孔147之中心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可在約20 mm至約25 mm或約21 mm至約23 mm範圍內。引流孔147可以任何佈局間隔開,例如線性或偏移。滯留部分154上之所有引流孔147之總橫截面積可在約0.002 mm 2至約10 cm 2、或約0.02 mm 2至約8 cm 2、或約0.2 mm 2至約5 cm 2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非圓形引流孔147具有約0.00002 mm 2至約1.0 mm 2或約0.02 mm 2至約0.8 mm 2之橫截面面積。
在一些實例中,引流孔147圍繞入口管線146之側壁185的整個外周設置,以增加可吸入流動通道122之體液量。在其他實例中,引流孔147可基本上僅佈置於線圈156之徑向向內對向側186上以防止引流孔147之堵塞或阻塞,且線圈之向外對向側187可基本上不含引流孔147。舉例而言,當在輸尿管及/或腎盂中誘導負壓時,輸尿管及/或腎臟之黏膜組織可抽吸至滯留部分154且可能堵塞滯留部分154外周上之一些引流孔147。當此類組織接觸滯留部分154之外周時,位於滯留結構之徑向向內側之引流孔147不會被明顯堵塞。此外,可減少或改善因夾住或接觸引流孔147而對組織造成損傷之風險。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54可包括一或多個機械刺激裝置,用於向一或兩個輸尿管及腎盂之相鄰組織中的神經及肌肉纖維提供刺激。舉例而言,機械刺激裝置可包括嵌入或安裝於鄰近入口管線146之側壁185之部分的線性或環形致動器,且經組態以發射低位凖振動。在一些實例中,可向輸尿管及/或腎盂部分提供機械刺激以補充或修改藉由施加負壓所獲得的治療效果。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但咸信此類刺激藉由例如刺激神經及/或致動與一或兩個輸尿管及/或腎盂相關的蠕動肌來影響鄰近組織。神經刺激及肌肉激活可能在周圍組織及器官中產生壓力梯度或壓力位凖之變化,其可能有助於或在一些情況下增強負壓治療之治療益處。
在一些實例中,泵110進一步包括自泵110延伸至患者尿路2之一部分的出口管線158。出口管線158可由類似的材料形成且具有與入口管線146類似的尺寸。出口管線158可自膀胱延伸,通過尿道括約肌及尿道,且達至體外收集容器。在一些實例中,取決於患者之性別及年齡,出口管線158之長度可在約30 cm至約120 cm範圍內。 負壓治療系統
參考第12圖,例示性泵組件100示出為負壓治療或治療系統300之部件,用於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儘管系統300描述為包括泵組件100,但應理解,系統300可經修改為包括及/或與本文所描述之任何泵及/或泵組件結合使用。此外,泵組件及泵系統中之任一者均可使用本文所描述之導管中之任一者,例如輸尿管導管、膀胱導管、留置式導管或植入導管。
如第12圖中所示,系統300包括與定位於患者體外之一或多個電腦裝置通信之泵組件100,該一或多個電腦裝置用於控制泵組件100之操作且用於接收、處理及分析由泵組件100之植入及留置式部件產生的資料。電腦裝置亦可與組件100或系統之外部部件進行電子通信,該等外部部件包括感測器、電子裝置、患者監測裝置及位於體外之類似部件。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12圖中所示,系統300包括與泵組件100之控制器112有線或無線通信的遙控裝置310。遙控裝置310可為經組態以與泵組件100通信之專用電子裝置。在其他實例中,遙控裝置310包括經組態以執行用於與泵組件100通信及/或控制泵組件之操作的軟體的通用電腦裝置。舉例而言,遙控裝置310可為手持可上網電腦裝置,諸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在其他實例中,遙控裝置310可包括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電腦服務器,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遙控裝置310可位於患者附近。舉例而言,如先前所描述的,遙控裝置310可為可攜式裝置,其易於存放於患者佩戴的口袋、腰包、皮套或背帶中,且經組態以將遙控裝置310定位成儘可能靠近泵組件100。在其他實例中,遙控裝置310可包括放置於例如患者房子或病房中之固定電子裝置,其經組態以藉由諸如BLUETOOTH®之短距離資料通信協定或諸如WiFi之長距離資料通信協定與泵組件100通信。
在一些實例中,遙控裝置310包括控制器312、經組態以與泵組件100以及與其他遠程電腦裝置或網路通信之通信介面314,以及視情況存在之經組態以產生電磁場來引起感應線圈210產生電力之電磁場產生器316。
在一些實例中,遙控裝置310進一步包括可操作地連接至諸如視覺顯示器320之反饋裝置的反饋及/或使用者介面模組318。反饋及/或使用者介面模組318可經組態以接收由與泵110相關之一或多個感測器230、232產生的資訊,且向使用者提供關於泵組件100之操作條件及/或關於患者之生理狀況的反饋。舉例而言,反饋及/或使用者介面模組318可經組態使視覺顯示器320顯示關於穿過流動通道122之尿液的體積及/或流速或關於由泵110產生之負壓量的資訊。在其他實例中,所顯示資訊亦可包括關於泵組件100之資訊,諸如電池226之剩餘電量或電池226需要充電之估計時間。在一些實例中,亦可顯示關於患者治療方案之資訊。舉例而言,可顯示關於將繼續向患者遞送負壓多長時間或顯示要遞送至患者之正壓及負壓模式的資訊。
在一些實例中,通信介面314包括經組態以與控制器112之通信接口314通信的短距離資料收發器322。舉例而言,短距離資料收發器322可包括BLUETOOTH®收發器、近場通信(例如RFID)收發器或類似的資料傳輸裝置。由於遙控裝置310經組態以儘可能靠近泵組件100定位,短距離資料收發器322之傳輸範圍僅需幾英呎或更短。在一些實例中,通信介面314進一步包括長距離資料收發器324,用於將由泵組件100及遙控裝置310收集之資訊傳輸至遠程源,諸如電腦網路326、資料庫328或基於網路之入口網站或網站330。舉例而言,關於患者及/或關於由泵組件100提供之治療的資訊可自遙控裝置310傳輸至遠程資料庫328以納入患者之電子健康記錄中。亦可將已提供治療之確認傳輸至醫療專業人員,諸如責任醫師。醫師可能夠使用例如基於網路之入口網站330來查看確認以及關於患者之生理資訊。 負壓治療系統之展開
泵組件100、電池226及/或感應線圈210經組態以通過患者尿道插入膀胱、輸尿管及/或腎盂。為了便於以此方式放置及展開,本文所描述之泵組件100經組態以裝配於展開裝置內,諸如導管管,且一旦自管推進,則經組態以自動過渡至展開位置。在一些組態中,整個組件100,特定言之泵110、控制器112及感應線圈210,可使用例如12-16 Fr導管(外徑為4.0-5.3 mm)經由尿道遞送至輸尿管及膀胱中。在其他實例中,泵組件100之部分可通過腹部切口或腎造口術或尿道造口術透皮手術遞送。
如第13A圖及第13B圖中所示,與泵組件100一起使用之在其間延伸的例示性展開導管410包括撓性細長管412,其包括經組態以通過尿道插入尿路之開放遠端414、可經組態以保持在患者體外之近端416及側壁418,諸如由撓性醫用級塑膠材料形成之基本上連續的側壁。舉例而言,細長管412可由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形成,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細長管412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導管410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諸如管412,可塗佈有親水塗層以促進插入及/或移除,及/或提高舒適度。在一些實例中,塗層包括疏水及/或光滑塗層。舉例而言,適合的塗層可包括有Koninklijke DSM N.V.生產之ComfortCoat®親水塗層或包含一或多種聚電解質之親水塗層,如例如在美國專利第8,512,795號中所揭露的,該專利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中,管412之近端416可包括轂(未示出),該轂包括用於輔助使用者將導管410定位通過尿道且進入膀胱及/或輸尿管中之導引線管腔端口。導管410可為由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形成的標準展開導管,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如在先前實例中,導管410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細長管412可為用於插入尿路之任何標準大小,諸如12 Fr管至16 Fr管。取決於患者之性別及年齡,細長管412之長度可在約30 cm至約120 cm範圍內。
如第13A圖及第13B圖中所示,包括泵110、控制器112及感應線圈210之泵組件100經組態以收縮組態及位置定位於管412內。如第13B圖中所示,泵組件100由推桿420推進通過管412。一旦導管410之開放遠端414推進通過尿路至膀胱、輸尿管或腎臟內之所需位置,使用者即可推進推桿420通過細長管412以使得泵組件100之部件通過該管之開放遠端414離開管412。一旦離開管412,泵110及控制器112之結構可自收縮組態或位置展開成展開組態或位置。舉例而言,徑向延伸的刺140 (如第4圖中所示)可自泵110之側壁120徑向向外延伸且與輸尿管內壁接觸以將泵110維持在輸尿管內之定位。以類似方式,一旦感應線圈210延伸穿過細長管412之開放遠端414,該線圈即可以先前所描述之方式解開。在一些實例中,感應線圈210可偏置至其未捲曲狀態。在彼情況下,一旦自細長管412移除感應線圈210,該感應線圈即可自動解開。在其他實例中,使用者可藉由致動釋放按鈕或觸發線來手動使感應線圈210解開。
為了在患者尿路中展開泵組件100,醫療專業人員可首先將導引線推進至膀胱及/或輸尿管中之所需位置。在一些情況下,可視化裝置,諸如膀胱鏡,可用於獲得膀胱及輸尿管開口之可視化,以輔助定位導引線之遠端。遞送導管410可在導引線上遞送。舉例而言,醫療專業人員可將遞送導管410插入導引線上且將導管410之遠端414在導引線上朝向輸尿管孔口24、26推進。一旦導管410之遠端414就位,醫療專業人員即可藉由將推桿420推進通過展開細長管412來開始自細長管412推動泵組件100。當自細長管412中排出時,泵110之開放遠端118被推進通過輸尿管孔口24、26且進入患者輸尿管8、10之遠端9。控制器112及感應線圈210可保持在膀胱中。
在一些實例中,如先前所論述的,泵110及/或控制器112之外殼114、128可包括可伸縮或永久延伸的刺140、144,用於將泵110及/或控制器112安裝至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之表面。在一些實例中,一旦包括泵110及控制器112之泵組件100在患者之尿路中就位,使用者即可致動釋放機制以使刺140、144朝向輸尿管、腎盂、膀胱或尿道之內壁延伸。在其他實例中,當細長管縮回時,刺140、144可自動延伸。細長管412之縮回亦導致可展開感應線圈210自捲曲組態解開至基本上平坦組態。 膀胱泵組件
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態樣,系統及裝置可經組態用於在膀胱中誘導負壓。在第14圖中示出了通常標識為組件500之膀胱泵組件之實例,該組件包括用於在膀胱中誘導負壓之膀胱泵510。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咸信膀胱內誘導之負壓傳輸通過膀胱及輸尿管孔口,使得誘導的負壓亦作用於輸尿管即腎臟,從而將尿液自腎臟中吸出以達成類似於先前所描述之實例的治療結果。如先前所論述的,咸信施加至腎臟之負壓增加尿液產生量,從而產生生理益處,諸如減少靜脈充血及降低急性腎損傷之風險。
參考第14圖,膀胱泵510可基本上類似於先前所描述之泵且可包括例如第7圖及第8圖中所示之葉輪或壓電組態。在一些實例中,膀胱泵510包括大小適合放置於患者膀胱中之環形外殼512。舉例而言,膀胱泵510可鄰近尿道開口或括約肌20放置,使得括約肌20圍繞外殼512之外圓周514密封,以防止體液自膀胱12洩漏。
在一些實例中,膀胱泵510包括延伸通過泵510之側壁534之體液進入孔或端口532,用於將體液吸入泵510之中心通道513。在一些實例中,引流孔或端口532中之每一者之直徑為約0.5 mm至2.0 mm或約0.75 mm至1.0 mm。圍繞側壁534之圓周的相鄰引流孔或端口532之間的距離可為約5 mm至約30 mm或約10 mm至20 mm。孔或端口532之大小及形狀可適合於將體液自膀胱12抽吸至膀胱泵510中。舉例而言,孔或端口532可為圓形或非圓形(例如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及/或不規則形狀)或其組合。在一些實例中,孔或端口532可由網篩或過濾器覆蓋以防止將固體材料吸入膀胱泵510。
組件500進一步包括自膀胱泵510延伸之膀胱壁支撐件516。膀胱壁支撐件516經組態以當藉由膀胱泵510將負壓施加至膀胱12、輸尿管8、10及腎臟4、6時,防止膀胱壁15之上部15a (第14圖中未示出)塌陷。特定言之,膀胱壁支撐件516將膀胱12之上部15a至少維持呈未塌陷狀態,其中輸尿管孔口24、26未由塌陷的膀胱壁15堵塞。可用於負壓治療系統以向尿路之部分(諸如膀胱、輸尿管及腎臟)提供負壓之例示性膀胱壁支撐件描述於名稱為「Cathe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atient’s Bladder」之PCT公開案第WO 2017/015345號中,該公開案之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中,膀胱壁支撐件516包括經組態以自塌陷狀態膨脹至充氣狀態之充氣式球囊518。球囊518經組態以將膀胱12之三角區22與膀胱上壁15a隔離,從而防止在向膀胱上壁15a施加負壓時塌陷至三角區22中。在一些實例中,球囊518之直徑可為約1.0 cm至2.3 cm,且較佳直徑為約1.9 cm (0.75 in)。球囊518較佳由撓性材料形成,包括例如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 (例如Teflon®)、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或矽氧樹脂。
如第14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球囊518具有基本上扁平或細長的橫截面,具有最大充氣寬度L1。充氣寬度L1可為例如約15 cm或更小,或約10 cm或更小。充氣寬度L1通常大於球囊518之最大充氣高度L2。最大充氣高度L2可為約5 cm或更小,或可為約2.5 cm或更小。寬度L1通常對應於患者膀胱之寬度。在一些實例中,球囊518之底部或近端表面520為自膀胱之近端表面偏移約1 cm至約3 cm的凹面,以允許尿液自輸尿管孔口24自由流動。
泵組件500進一步包括引流導管522,其包括細長管狀構件524。與本文所描述之經組態用於插入泌尿系統之其他導管及管狀構件一樣,引流導管522之管狀構件524可由任何適合的撓性材料形成,諸如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如在先前實例中,管狀構件524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在一些實例中,管狀構件524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可塗佈有親水塗層以促進插入及/或移除及/或提高舒適度。在一些實例中,塗層為疏水及/或光滑塗層。舉例而言,適合的塗層包括ComfortCoat®親水塗層。
在一些實例中,細長管狀構件524自膀胱泵510之近端511延伸,通過尿道18且延伸至患者體外。引流導管522可連接至體液收集容器,諸如尿液收集袋或小袋(未示出)。引流導管522可為單腔或多腔導管,包括與膀胱泵510之通道513流體連通之一或多個引流腔526。在一些實例中,引流導管522進一步包括與充氣式球囊518之內部530流體連通之充氣腔528。如第14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充氣腔528延伸通過膀胱泵510且進入球囊518之內部530。充氣腔528用於遞送填充材料(諸如鹽溶液)以使球囊518充氣。當使用者準備自身體移除泵組件500時,可藉由將球囊內部520中所含之填充材料(諸如鹽溶液)藉由充氣腔528排空且排出身體而使球囊518放氣。
在一些實例中,充氣腔528延伸通過引流腔526,如第14圖中所示。舉例而言,充氣腔528可延伸通過引流腔526,使得引流腔526之縱向中心軸線X1與充氣腔528之縱向中心軸線基本上共延伸。然而,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可使用引流腔526及充氣腔528之許多不同佈局。舉例而言,單獨的引流腔526及充氣腔528可以並排組態延伸通過引流導管522。引流腔526及充氣腔528之其他組態對於一般熟悉此項技術者亦為顯而易見的。
在使用中,將包括膀胱泵510、膀胱壁支撐件516及細長管狀構件524之膀胱泵組件500推進通過尿道18至膀胱12中。膀胱壁支撐件516之球囊518隨後在膀胱12內膨脹,如第14圖中所示。一旦細長構件524及膀胱泵510就位,即可允許尿道括約肌20圍繞膀胱泵510之外圓周514密封或部分密封。一旦球囊518及膀胱泵510定位於膀胱12內,使用者即可致動膀胱泵510之泵元件以將尿液自膀胱12抽吸通過流體進入端口532進入膀胱泵510中。由膀胱泵510產生之負壓亦作用於尿路之更遠端部分。舉例而言,一或兩個輸尿管及一或兩個腎臟可以本文所描述之方式暴露於負壓以增加腎灌注。當致動膀胱泵510時,由於泵元件之運動,體液抽吸通過膀胱泵510之通道513且自膀胱泵510排出至引流導管522之引流腔526。收集的體液通過引流導管522自身體排出,在此該體液收集於位於患者體外之體液收集容器中,諸如袋子或小袋。可分析收集的尿液以監測患者生理狀況並且確認泵組件510正在操作且以預期方式提供負壓。膀胱泵510可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偵測穿過膀胱泵510之尿液的特性以監測泵效能及/或患者之生理狀況的感測器230、232。 植入式泵系統
參考第15A圖至第16C圖,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態樣,提供了包括經組態定位於患者體內但在尿路之外的泵612的植入式泵組件或泵系統600。如在先前實例中,植入式泵系統600經組態以在患者之腎盂及/或腎臟中提供或誘導負壓。
與先前實例不同,泵612及泵系統600之電氣部件並不定位於尿路中。相反,如第15A圖及第16A圖中所示,泵系統600之泵612定位於尿路外之患者腹腔或腹膜中。如本文所用,「腹腔」可指包括腹壁與脊柱之間的空間的腹部內之空腔。腹腔含有包括食管下部、胃、小腸、結腸、直腸、肝臟、膽囊、胰臟、脾臟、腎臟及膀胱之器官。「腹膜」係指襯在腹腔內及/或覆蓋腹腔內器官之組織或膜。在其他實例中,泵612可定位於皮下腔或鄰近患者骨盆及/或泌尿系統的其他適合位置。舉例而言,泵612可植入皮膚底層於患者肋骨之間的空間中。
一般而言,泵系統600包括輸尿管導管614,其類似於先前所描述之輸尿管導管及體液入口管線,用於收集腎盂或腎臟中之體液(例如尿液)且將體液引導通過輸尿管至泵612。泵系統600可進一步包括與泵612流體連通的流出導線管或導管616,用於將自泵612收集的體液引導至膀胱中,在膀胱中體液可通過尿道自然地自身體排出。舉例而言,出口導管616亦可延伸通過患者膀胱及尿道至用於將體液自患者身體排出之外部收集容器。如第15A圖及第16A圖中所示,與整個或基本上整個組件定位於尿路2中之先前實例不同,導管614、616藉由穿過膀胱壁中之一或多個切口離開尿路。如本文所描述的,可提供多腔及/或同軸導管部分及/或管狀分流器之各種佈局以將膀胱壁中之切口數目降至最少,該等切口係在將泵系統600植入患者體內時產生的。舉例而言,導管614、616可為單獨的管,該等導管藉由單個管狀分流管穿過膀胱壁。替代地,導管614、616可以多腔佈局提供,其中一個導管(例如流入導管614)之管完全或部分地封閉於第二導管(例如流出導管616)之管中,使得僅需要在膀胱壁上做一個切口。
如本文所描述及第15A圖至第15D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泵系統600經組態至少部分或全部植入體內,且例如可使用有線或無線充電組件再充電。如本文所用,當泵系統600之所有或基本上所有處理及控制部件均設置於泵612中時,泵系統為「完全植入」,該泵系統植入體內。在此類情況下,泵612可週期性地自外部源接收電力(例如給電池再充電),但以其他方式獨立操作。在其他實例中,如第16A圖至第16C圖中所示,泵系統600之部分(諸如控制電路及/或電源供應器)可定位於位於體外之單獨的外部或遠程裝置中。外部或遠程裝置可與泵系統600之植入部分有線或無線通信。舉例而言,泵612可經由在泵612與遠程裝置之間延伸的經皮屏蔽線670 (如第16A圖至第16D圖中所示)自外部電源供應器接收電力。藉由使用單獨的電源供應器,可最小化泵612之尺寸,因為電池或其他電源供應器電路並不包括於植入體內之泵612中。
輸尿管導管614在形狀及大小上可與任何先前所描述之例示性輸尿管導管相似。如在先前實例中,輸尿管導管614包括用於將尿液自腎臟及/或腎盂引導至泵612之引流腔618。在一些實例中,泵系統600包括展開於兩個腎臟及/或腎盂中之輸尿管導管614,該等輸尿管導管連接至相同的泵612以同時為兩個腎臟提供負壓治療。當同時治療兩個腎臟時,在一些實例中,展開於各腎臟中之輸尿管導管614可在膀胱中接合在一起,且單個流入導管或管通過膀胱壁中之一個切口自膀胱延伸至泵612。在其他實例中,輸尿管導管614可保持為單獨的管,例如,可穿過膀胱壁中之管狀分流器至泵612。多種輸尿管導管設計可與本文所揭露之泵系統600一起使用,諸如揭露於以下中之輸尿管導管之實施例:Erbey等人,名稱為「經塗佈輸尿管或輸尿管支架及方法(Coated Ureteral Catheter or Ureteral Stent and Method)」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9/0091442號(下文稱為「‘442公開案」)及Erbey等人,名稱為「經塗佈輸尿管或輸尿管支架及方法」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20/0094017號(下文稱為「‘017公開案」),該等公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中,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包括經組態連接至泵612之第一端620 (在別處稱為近端)及第二端622 (在別處稱為遠端)。第二端622經組態以定位於腎盂及/或腎臟中或附近。導管614進一步包括在第一端620與第二端622之間延伸的限定管腔618之管狀側壁。導管614可為適合於輸尿管中展開的任何大小。舉例而言,導管614可為約1 Fr至約9 Fr (法國導管標度)。在一些實例中,導管614之管狀部分具有約0.33 mm至約3 mm範圍內之外徑。在一個實例中,導管614為6 Fr且具有2.0±0.1 mm之外徑。在一些實例中,輸尿管導管614之內徑可在約0.165 mm至約2.39 mm、或約1.0 mm至2 mm、或約1.25 mm至約1.75 mm範圍內。如先前所論述的,輸尿管導管614之部分可由一或多種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諸如用於習知尿路支架及導管的材料。例示性材料可包括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如在先前實例中,導管614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
輸尿管導管614可進一步包括滯留部分624 (諸如任何先前所描述之滯留部分),該滯留部分自引流腔618之第二端622的一部分徑向向外延伸。滯留部分624可經組態以延伸至展開位置,在該展開位置中滯留部分624之直徑大於引流腔618之直徑。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624包括至少一個引流端口626以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618中。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引流口626包括在滯留部分624之向內對向側上的經定位以接收由腎臟產生之尿液的穿孔。引流端口626可為定位於滯留部分624之受保護表面區域上之受保護引流端口,此意謂當將負壓施加至腎臟及/或腎盂時,一或多個受保護引流端口626不會被藉由負抽吸至滯留部分624上之黏膜組織堵塞。如在先前實例中,滯留部分624上之穿孔之直徑可為約0.05 mm至約1.1 mm,或較佳地,直徑為約0.7 mm至約0.9 mm。各穿孔之橫截面積可在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或約0.35 mm 2至約0.65 mm 2範圍內。
多個滯留部分624可用於將輸尿管導管614之第二端622維持在腎盂或腎臟中,如例如'442公開案及'017公開案中所描述的。在一些實例中,如第15A圖及第16A圖中所示,滯留部分624包括形狀及功能類似於第6圖中所示之螺旋線圈的螺旋線圈。如在先前實例中,可例如藉由將導管614之第二端622彎曲或扭轉成旋捲組態來形成滯留部分624之螺旋線圈。旋捲的滯留部分624可為錐形的,使得靠近導管614末端之線圈比位於滯留部分624基部之線圈更寬。可選擇該錐形組態以對應於腎盂之形狀。旋捲的滯留部分624可限定導管之面向內的部分或側及面向外的部分或側。在一些實例中,引流端口626或穿孔定位於線圈之向內對向側,以保護引流端口或穿孔在藉由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施加負壓時不被吸向滯留部分之組織堵塞。在彼情況下,線圈之面向外部分可不含穿孔或開口。
泵系統600進一步包括自泵612延伸至引流位置用於將收集的體液(例如尿液)排出身體的流出導管616。舉例而言,流出導管616可為在第一端632 (亦稱為近端)連接至泵612之細長管或導線管。流出導管616之第二端634 (亦稱為遠端)可定位於患者之膀胱中。在彼情況下,由輸尿管導管614收集之尿液可穿過流出導管616至膀胱。排入膀胱之尿液可自然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
流出導管616之材料組成及尺寸可與輸尿管導管614類似。舉例而言,流出導管616可由與輸尿管導管614類似的材料製成,諸如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流出導管616之長度通常基於泵612之定位。流出導管616理想地具有足夠的長度以自患者膀胱延伸通過膀胱壁中之切口至泵612。若流入或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沿其整個長度保持分離,則流出導管616可與流入或輸尿管導管614具有相同的寬度或直徑。舉例而言,流出導管616可為約1 Fr至約9 Fr (法國導管標度)。在一些實例中,流出導管616可具有約0.33至約3.0 mm範圍內之外徑。在一個實例中,流出導管616為6 Fr且具有2.0±0.1 mm之外徑。在一些實例中,流出導管616之內徑可在約0.165 mm至約2.39 mm、或約1.0 mm至2 mm、或約1.25 mm至約1.75 mm範圍內。
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一些實例中,流入或輸尿管導管614之部分可沿流入或輸尿管導管614長度之至少一部分的方向部分或完全封閉於流出導管616之管腔內,形成多腔導管。在彼情況下,流出導管616足夠寬以封閉流入或輸尿管導管614。舉例而言,流出導管616之多腔部分可具有約0.5 mm至約5.0 mm或約2.0 mm至4.0 mm之外徑。在一些實例中,流出導管616之內徑可在約0.33 mm至約4.4 mm,或約1.5 mm至約3.5 mm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如先前所論述的,泵系統600包括兩個輸尿管導管614,患者之各腎盂及/或腎臟中展開一個。在彼情況下,兩個輸尿管導管616均可封閉於流出導管616內以減少膀胱壁中之切口數目。
泵系統600進一步包括泵612,其經組態以植入體內。泵612經組態以藉由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向尿路部分提供或發揮負壓。舉例而言,當致動時,泵612可對一或兩個腎盂及一或兩個腎臟發揮負壓以將由一或兩個腎臟產生的尿液吸入引流腔618。在一些實例中,如在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的第一端620處量測的,泵612經組態以提供約0 mmHg及約150 mmHg之間的負壓。理想地,由泵612提供之負壓可足以建立跨越患者腎臟之過濾解剖結構或腎絲球的壓力梯度,以促進尿液流向輸尿管。
在一些實例中,泵612包括外殼628及延伸通過外殼628之一或多個流體端口630。如在先前所論述之實例中,外殼628可由任何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該材料在置於體內時不會降解。用於植入式心臟裝置(諸如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及/或心臟起搏器)之材料可用於外殼628。舉例而言,外殼628可由沖壓金屬製成,諸如不銹鋼或鈦合金。替代地或另外地,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外殼628可包括某些生物相容的剛性塑膠。與先前實例不同,在先前實例中,外殼之大小適合插入尿路,外殼628之大小及形狀理想地適合置於體腔內,諸如腹腔或皮膚與肋骨或肌肉組織之間的皮下空間。外殼628可包括圓形邊緣及/或曲面,因為堅硬的邊緣及角會刺激身體組織。在一些實例中,如第15A圖中所示,外殼628包括具有高度H1、寬度W1及較窄深度或厚度T1之窄箱形結構。在一些實例中,高度H1及寬度W1可各自為約25 mm至約75 mm。厚度T1可為約5 mm至約10 mm。在其他實例中,外殼628可為基本圓盤形結構,其具有由彎曲或圓形邊緣連接之相對平坦或基本平坦的正面及背面。圓盤形外殼之直徑可為約25 mm至約75 mm,且圓盤形外殼之厚度可為約5 mm至10 mm。
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在一些實例中,植入體內之泵612具有適合的大小及形狀以藉由切口插入皮下空間或體腔。外殼628之大小可設計成藉由使用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習知縫合技術將外殼628的部分縫合至身體組織來固定在皮下空間或體腔內。如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的,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用於插入及展開電子植入式裝置(例如植入式心臟除顫器及心臟起搏器)的習知技術可用於植入泵612。
泵612之一或多個流體端口630經組態以連接至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20、632,從而在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之管腔618與泵612之泵送部件之間建立流體連通。一或多個流體端口630之大小設計成接合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20、632,且因此可具有比輸尿管導管614及/或流出導管616之外徑稍大的直徑。在一些實例中,泵612包括用於輸尿管導管614之流入流體端口及用於流出導管616之單獨流出流體端口630。在其他實例中,如第15A圖至第16D圖中所示,泵612包括單個流體端口630,其大小設計成接收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兩者的端部620、632。舉例而言,在多腔佈局中,流體端口630之大小可設計成接收外部流出導管616,此意謂流體端口630之直徑略大於流出導管616之外徑。在此類實例中,流體端口630包括大小設計成接合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32的外部環形部分及由外部部分包圍且經組態以接合輸尿管導管614之端部620的內部部分,諸如噴嘴或魯爾(luer)接頭。在泵外殼628中僅包括單個流體端口630簡化了外殼628之結構,且特定言之,減少了在植入期間需要密封的端口的數目。
第16D圖及第16E圖示出了包括外部泵612之泵系統600,該泵系統可包括先前所描述的植入及留置式泵系統的特徵件。如第16D圖種所示,系統包括具有連接至外部泵612之近端及定位於患者膀胱中之遠端的膀胱導管615。膀胱導管615藉由滯留部分625固持在膀胱中之適當位置,該滯留部分可包括大小設計成防止膀胱導管615之遠端在不適當時間被拉出患者膀胱的螺旋線圈。系統600亦包括輸尿管導管614,該輸尿管導管包括用於將輸尿管導管614保持在腎盂及/或腎臟中之滯留部分624及沿輸尿管延伸至膀胱中之引流管。在使用中,體液(例如由腎臟產生的尿液)藉由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624中之引流端口或孔進入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體液穿過引流腔進入膀胱。隨後體液藉由泵612提供的負壓吸入膀胱導管615。外部泵612可經組態以響應於自與患者相關及/或位於患者尿路中之各種感測器接收的資料以與先前所描述之留置式泵及植入泵類似的方式操作。
第16E圖示出了包括外部泵612之泵系統600的另一實例。如第16E圖中所示,系統600包括具有用於將導管614之遠端保持在患者腎盂及/或腎臟中之滯留部分624的輸尿管導管614及定位於患者體外之外部泵612。導管614自患者腎盂延伸通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至外部泵612。在使用中,由泵612施加之負壓將體液(亦即尿液)通過滯留部分624中之引流端口或孔吸入導管614之引流腔。在由泵612提供之負壓下,體液穿過導管614之引流腔至外部儲存器或容器。與第16D圖中之泵612一樣,外部泵612可經組態以響應於自與患者相關及/或位於患者尿路中之各種感測器接收的資料以與先前所描述之留置式泵及植入泵類似的方式操作。 泵之機電部件
將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泵612及/或泵系統600之機電部件。在一些實例中,如第15A圖至第15D圖中所示,一些或所有電氣部件均定位於泵612之外殼628內。在其他實例中,如第16A圖至第16C圖中所示,泵系統600之一些電氣部件可含於單獨的裝置中,該裝置可植入或可在體外。
在一些實例中,泵612包括至少一個藉由適合的導線管642 (諸如撓性或剛性管)連接至流體端口630之泵室或泵元件640,該適合的導線管自流體端口630延伸通過外殼628至泵室或元件640。泵室或元件640可至少部分地定位於外殼628內且與流體端口630流體連通。泵室或元件640可經組態以將體液抽吸通過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至泵室或元件640。泵室或泵元件640可包括轉子動力泵及/或排量泵。如本文所用,「轉子動力泵」係指經組態經由旋轉泵元件將動能連續賦予所泵送體液的泵機制。旋轉泵元件可包括葉輪、渦輪、螺旋槳、螺桿、齒輪葉片、轉子或其組合。「正排量泵」係指一種藉由將固定量之流體捕獲在空間中且隨後迫使所捕獲的流體藉由排放導線管或管道來移動流體的泵元件。用於正排量泵之泵室或元件640可包括例如往復式隔膜。在一些實例中,泵元件640包括壓電隔膜泵。在其他實例中,正排量泵之泵元件640包括蠕動泵元件。
特定參考第15A圖至第15D圖,在一些實例中,泵系統600進一步包括與泵612整合之控制器644。控制器644包括可操作地連接至泵612之泵元件640的處理電路,用於控制泵612之操作。舉例而言,控制器644可包括電腦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該記憶體包括用於操作泵612以向患者遞送負壓治療之指令。特定言之,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藉由響應於存儲於記憶體648上或自外部源(諸如可藉由電腦網路652存儲的遠程電腦裝置650)接收的指令設置及/或調整泵612之操作參數來致動泵612。
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亦可經組態以基於自與泵系統600相關聯的感測器接收的反饋來控制泵室或元件640。泵系統600可包括位於不同位置處之多種不同類型的感測器,用於感測關於藉由組件600之部分的流體流動的資訊以及關於患者狀況之資訊。感測器可電連接至控制器644,用於向控制器644提供關於泵612、患者狀況及/或負壓治療處理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系統600包括位於流體導線管642或導管614、616中之流體感測器654。流體感測器654可經組態以量測穿過導線管642及/或導管614、616之流體的特性或參數。可用於控制泵元件640之流體特性或參數之實例可包括在導線管642或導管614、616中所量測致流體壓力或流量。
在一些實例中,泵系統600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輸尿管導管614之滯留部分624附近的導管探針或感測器656,該導管探針或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腎盂中之流體壓力來決定施加至腎盂之負壓的量值。探針或感測器656可藉由延伸通過輸尿管導管614至泵612及整合控制器644的有線連接電連接至控制器644及處理器646,以提供關於泵系統600之操作的反饋。
在一些實例中,泵系統600進一步包括定位於組件之部件的外表面上用於量測患者身體各個部分之壓力的壓力感測器658。舉例而言,壓力感測器658可定位於泵612之外殼628的外表面上,用於定位於腹腔或腹膜組織中之泵。壓力感測器658可經組態以在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時偵測患者之腹內壓。
在一些實例中,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經組態以接收及處理來自感測器654、656、658之資訊以決定與流體流動及/或患者狀況相關的參數。舉例而言,來自導管614、616及/或導線管642中之流體感測器654之資訊可經處理以決定藉由輸尿管導管614之流體的流速及/或吸入輸尿管導管614之管腔618的尿液的體液體積。來自位於輸尿管導管614之滯留部分624上之滯留部分探針656的資訊可用於決定向腎臟或腎盂提供之負壓。來自外殼628上之壓力感測器658的資訊可用於決定腹內壓。
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644之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基於所決定的流體流量及患者參數來控制泵612之操作參數。舉例而言,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當藉由滯留部分探針656量測之流體藉由輸尿管導管614之流速或負壓的量值大於預期值或閾值時,藉由減少提供給泵室或泵元件640之電力來調整泵612,其可降低吸入輸尿管導管614之引流腔618之體液的流速或流量。類似地,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當藉由滯留部分探針656量測腎盂處之體液流動通過輸尿管導管614或負壓之量值低於預期值或低於最小閾值時,藉由增加泵室或泵元件640之電力來調整泵612以增加流速及/或流量。
在一些實例中,泵612之操作參數可基於所量測的關於患者之生理資訊(諸如所量測的患者腹內壓)來決定。咸信腹內壓升高可能意味著腎功能下降。為了解決腹內壓升高,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藉由增加對泵室或泵元件640之電力來調整泵612,以便增加施加至腎盂及腎臟之負壓的量值。如先前所論述的,增加施加至腎盂及/或腎臟之負壓的量值預期會增加尿輸出量,詞預期會減少靜脈充血及壓力。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使泵室或泵元件640繼續以增加的電力操作,直至腹內壓降低至低於例如目標值或閾值。
在一些實例中,泵612進一步包括定位於泵外殼628中之電源供應器(諸如充電式電池660)用於向泵室或元件640及控制器644供電。電池660在大小及電輸出上可與用於植入式醫療裝置(諸如心臟起搏器及植入式心臟除顫器)的電池類似。舉例而言,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電池660可包括鋰離子電池。電池660可無線充電或經由有線連接至外部電源充電。為了對電池660進行無線再充電,在一些實例中,泵612進一步包括電耦合至泵元件612之感應線圈662 (第15D圖中所示)用於向泵元件612及/或充電式電池660供電。感應線圈662可經組態以在暴露於由定位於患者體外或體內之遠程裝置650產生的電磁場時產生電力。用於產生足夠電力以操作泵元件640及泵612之其他電子部件及/或對電池660再充電之適合的感應線圈662可包括例如定位於基板上之導線或燈絲,諸如電路板。如第15D圖中示意性展示的,感應線圈662可與泵612之其他電子部件一起定位於外殼628中。
在一些實例中,泵612進一步包括定位於外殼628中之無線收發器664,該無線收發器經組態以自例如遠程電腦裝置650 (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腦或電腦網路652)接收泵612之操作指令。如在先前實例中,無線收發器664可包括短距離無線資料收發器(諸如BLUETOOTH®),其經組態以與位於患者附近之遠程電腦裝置650通信,諸如位於患者佩戴之皮套或手提箱中之遠程控制裝置。在彼情況下,遠程電腦裝置650可充當經組態以將自控制器644接收之資訊傳輸或廣播至其他電腦裝置、電腦網路652或網際網路之中繼裝置。無線收發器664可替代或另外包括使用例如WiFi之長距離無線收發器。長距離收發器可經組態以將資訊傳輸至固定的醫療或通信裝置,諸如位於例如患者住所中之患者監測裝置,或傳輸至經組態以將資訊傳達至電腦網路652及/或網際網路的無線路由。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644經組態以記錄關於提供給患者之負壓治療的資訊(例如由感測器654、656、658偵測之資訊),以及關於泵612之操作的資訊。關於泵612之操作的資訊可包括例如泵612在操作中之時間量、泵612之電力使用資訊或充電式電池660之剩餘電量。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組態以週期性地使無線收發器664將此記錄的資訊自控制器644傳輸至遠程電腦裝置650,以向患者及/或護理人員提供關於泵612之操作狀態及關於由泵612提供之治療的反饋。
現參考第16A圖至第16C圖,在其他實例中,泵系統600包括定位於患者體外之封閉於其自身單獨的外殼638內的控制器644。舉例而言,控制器644可為手持式電腦裝置,諸如專用電子裝置、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在一些實例中,控制器644由患者佩戴於皮套、腰包或口袋中,使得其被固持在緊鄰植入體內之泵612的位置中。如在先前實例中,外部控制器644包括經組態以控制泵612之操作的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控制器644可藉由經皮屏蔽線670電連接至泵612。如第16A圖至第16C圖中所示,線670自控制器644延伸通過經皮進入部位至泵612。有利地,由於控制器644之處理電子元件及其他部件定位於患者體外的外殼638中,因此泵612比先前實例中的更小。使用更小的泵612可使裝置更易於植入患者體內及自患者體內移除。
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由線670將操作指令自控制器644傳輸至泵612。此外,處理器646及記憶體648可經由有線連接件670接收關於泵612之操作的資訊。控制器644亦可電連接至系統600之感測器,諸如定位於輸尿管導管614及/或導線管642中之體液感測器654、滯留部分探針656及外部壓力感測器658。如在先前實例中,外部控制器644進一步包括用於向泵612供電之電源,諸如電池660。電能可經由有線連接件670自控制器644中之電池660提供給泵612。在一些實例中,泵612可包括輔助電池666,經組態以存儲經由電線670接收的電力以用於操作泵612。
控制器644可進一步包括無線收發器664。如在先前實例中,無線收發器664可經組態以將關於泵612、患者以及自泵612及感測器654、656、658接收之負壓治療的資訊傳輸至如先前所描述之遠程電腦裝置650、電腦網路652或網際網路。舉例而言,無線收發器664可將資訊自控制器644傳輸至膝上型電腦或電腦服務器,使用者可以在其上進行查看。無線收發器664通常包括週期性或連續地將資訊自控制器644傳輸至遠程電腦裝置或網路的長距離無線收發器。在一些實例中,無線收發器664為藉由無線閘道或路由器將資料傳輸至電腦網路之WiFi收發器。在其他實例中,無線收發器可為蜂巢式收發器(諸如經組態以經由3G或4G移動網路傳輸資料之收發器)。 導管接頭實例
已描述了泵系統600及泵612之電氣部件,現將參照第17A圖及第17B圖更詳細地描述流動通過泵612之流控學及流體之態樣。如先前所論述的,泵612包括經組態以提供輸尿管導管614及/或流出導管616與泵室或泵元件640之間的流體連接件的流體端口630。流體端口630可經組態以連接至多腔或同軸導管或導管段,諸如其中輸尿管導管614形成中心管腔且流出導管616形成圍繞輸尿管導管614之環狀外腔的同軸導管。在包括兩個輸尿管導管614之系統中,流體端口630可包括經組態以接合輸尿管導管614之端部620的兩個內腔或中心管腔,以及經組態以接合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32的外腔。如先前所論述的,在植入泵系統600期間,使用同軸或多腔導管減少了穿過膀胱壁之切口數目。
如第17A圖及第17B圖中所示,經組態以接收同軸或多腔導管之流體端口630包括經組態以接收輸尿管導管614之第一管狀段或部分672,以及封閉第一管狀部分672的經組態以接收流出導管616的第二管狀段或部分674。管狀部分672、674之大小設計成分別接合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之對應端部620、632。舉例而言,內管狀部分672可具有對應於輸尿管導管614之外徑的內徑D3。在一些實例中,直徑D3可為約0.33 mm至約3.0 mm,或約1.0 mm至2.0 mm。第二管狀部分674可具有對應於流出導管616之外徑的內徑D4。直徑D4可為例如約0.5 mm至約6.0 mm,或約2.0 mm至4.0 mm。
來自輸尿管導管614之體液沿箭頭A1之方向穿過流體端口630之第一管狀部分672及流體導管642達至泵室或泵元件640之流入端口676。如先前所論述的,泵室或元件640可包括藉由在輸尿管導管614之管腔618中產生負壓將體液(例如尿液)吸入流入端口676之多種旋轉動力或正排量泵機制中之任一種。舉例而言,泵機制可包括包括葉輪、轉子或壓電隔膜。泵室或元件640之流出端口678位於泵室或元件640與流入端口676之相反側。流出端口678流體連接至流體端口630之第二管狀部分674,使得自泵室或元件640排出之體液沿箭頭A2之方向穿過第二管狀部分674且進入流出導管616。如先前所論述的,排出的體液隨後穿過流出導管616進入膀胱。
在其他實例中,如本文進一步詳細論述的,管狀分流器可定位於膀胱壁中,而非包括同軸或多腔導管。在此類實例中,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均可穿過由管狀分流器限定之膀胱壁中之開口。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可自管狀分流器延伸至泵612。在此類情況下,泵612可包括單獨的流體端口630,其中一個端口經組態以接合輸尿管導管614之端部620,及具有約相同大小的經組態以接合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32的第二端口。有利地,使用管狀分流器避免了在膀胱壁中需要多個切口,同時允許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保持分離,且在一些情況下,沿其整個長度彼此間隔開。 例示性多腔導管及管狀分流器
在第18A圖至第18D圖中示出了用於插入通過膀胱壁的可與本文所揭露之泵系統600一起使用的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的多個實例。第19A圖及第19B圖為示出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可如何藉由例如荷包縫合線690通過膀胱壁中之開口固定的示意圖。第18A圖及第18D圖示出了多腔導管部分680之實例,其中輸尿管導管614之一段定位於流出導管616之環形腔內。第18B圖及第18C圖示出了封閉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兩者之管狀護套或分流器682之實例。第18A圖至第18D圖之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亦包括用於減小、吸收或抵消由於患者移動及/或使用期間膀胱收縮而可能施加至導管614、616之應力的結構。特定言之,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經組態為徑向及軸向撓性及/或可拉伸的。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亦可包括彈性材料。
如本文所用,徑向撓性結構能夠吸收徑向向內的力而不斷裂。儘管該結構可能由於所施加之力而輕微變形,但該結構通常保持能夠在施加徑向向內指向的力時以及一旦移除該力時執行其預期功能。彈性材料或結構能夠吸收徑向向內指向的力且一旦移除該徑向向內指向的力即恢復其先前形狀。類似地,當施加軸向力而不斷裂時,軸向撓性及/或可拉伸的結構能夠增加長度。一旦移除軸向力,彈性材料或結構即恢復至其先前軸向長度。徑向及軸向撓性及/或可拉伸的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允許患者移動而不拉動身體組織、器官、經皮進入部位或尿路內外之其他結構以避免損傷身體組織、引起疼痛,且確保植入體內之導管614、616及泵612不會隨著非臥床患者在進行正常活動時改變位置或移動而拉出原位。
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通常由與導管614、616之其他部分類似的材料形成。在一些實例中,由於部分680及分流器682必須吸收膀胱壁之收縮力,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可經組態為比導管614、616之其他部分更撓性、更易變形或更有彈性。多腔部分680及分流器682可由適合的塗層或塗層生物相容性聚合材料形成,諸如用於習知尿路導管之材料。例示性材料可包括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多腔部分680及分流器682之總外徑D5理想地儘可能小以最小化膀胱壁中切口之大小,同時允許足夠的體液流過導管614、616。舉例而言,外徑D5可為約0.5 mm至約6.0 mm或約2.0 mm至約4.0 mm。
如第18A圖中所示,多腔導管部分680包括由流出導管616封閉之輸尿管導管614。輸尿管導管614包括經組態以在拉動時增加長度之手風琴形段684。在一些實例中,流出導管616可連接至輸尿管導管614且經組態以在該輸尿管導管上發揮偏置力。當不再向導管614、616施加軸向力(例如拉伸力)時,偏置力可使輸尿管導管614恢復至正常長度。以此方式,隨著患者移動,導管614之長度L5可自例如約1 cm至約10 cm之正常長度增加至約2 cm至約15 cm之延伸長度。一旦患者停止移動,由外導管616施加之偏置力使輸尿管導管614之手風琴段684恢復至其正常長度。
為了展開第18A圖之多腔導管部分680,導管部分680可通過膀胱壁中之切口定位。導管614、616可隨後使用充氣式元件(諸如球囊)來膨脹。預期當膀胱排空時,膀胱之緊縮性導致膀胱壁在膨脹的導管614、616周圍密封,從而將多腔導管部分680固定在膀胱壁中之適當位置,而不需要縫合。然而,如第19A圖及第19B圖中所示,鬆散的荷包縫合線690可用於將多腔導管部分680進一步緊固至膀胱壁。
如第18B圖中所示,示出了經組態以通過膀胱壁之切口定位的護套或分流器682之實例。流出導管616及輸尿管導管614均延伸通過護套或分流管682之管腔686。第18B圖之護套或分流器682可由彈性體材料形成,該彈性體材料經組態以吸收施加至導管614、616或護套或分流器682之力。如本文所用,「彈性體材料」係指吸收變形力且在力移除後恢復至其先前或正常大小及形狀的材料或結構。為了避免洩漏及完全密封膀胱,護套或分流器682可緊緊地裝配在導管614、616周圍以抵抗導管之移動,該移動可能在導管614、616之部分被拉動或移動時發生。
為了將護套或分流器682展開於膀胱壁中,可使用習知技術將護套或分流器682縫合至適當位置。舉例而言,如第19A圖及第19B圖中所示,可使用荷包縫合線690將護套或分流器682緊固至膀胱壁。理想地,縫合線690並未完全拉緊以避免圍繞護套或分流器682收縮膀胱壁。在一些實例中,如第19B圖中所示,護套或分流器682可突出至膀胱中適當的距離,以確保該護套或分流器不會由於患者之移動或膀胱收縮而掉出膀胱。
第18C圖中示出了經組態以穿過膀胱壁之護套或分流器682之另一實例。如第18C圖中所示,護套或分流器682包括伸縮佈局,該伸縮佈置包括例如約5 mm至5 cm之長度L6的第一或內部部分或區段692。內部部分或區段692可滑動地容納於例如約5 mm至約5 cm之長度L7的第二或外部部分或區段694內且密封至其。伸縮護套或分流器682經組態以當導管614、616拉動或遠離彼此移動時軸向延伸。因此,伸縮佈局用以吸收施加至導管614、616或護套662之應力。在一些實例中,內部部分或區段692及外部部分或區段694可向內偏置,使得一旦移除偏置力,護套或分流器682即恢復至收縮長度。
第18D圖示出了多腔導管部分680之另一個實例。與第18A圖中之多腔導管部分680之情況一樣,第18D圖中所示之導管614、616形成多腔部分680,其中輸尿管導管614與流出導管616至環形腔一起容納於該多腔部分中。導管614、616之多腔部分680由彈性體材料(亦即當向材料施加力時能夠軸向拉伸且一旦移除力即恢復至其先前狀態的材料)形成以吸收施加至導管614、616至任何應力。舉例而言,導管部分680可經組態以自約1 cm至約10 cm之正常長度L8延伸至約2 cm至約15 cm之延伸長度。導管614、616之彈性體或可拉伸部分可由生物相容性彈性體材料形成,諸如合成或天然橡膠、矽氧樹脂基其他彈性體聚合物。 為非臥床患者植入泵組件之方法
參考第20圖,用於將泵系統600之部件插入及/或植入患者體內之方法包括將一或兩個輸尿管導管614引入患者之尿路中,如步驟710所示。輸尿管導管614、616可使用用於展開輸尿管支架之習知技術通過尿道插入尿路中,且如例如在先前引用的Erbey等人,名稱為「經塗佈輸尿管或輸尿管支架及方法」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20/0094017號中所描述的。
在一些實例中,膀胱鏡用於輔助將導管推進通過尿道、膀胱、尿道孔口且進入輸尿管。舉例而言,為了展開輸尿管導管614,醫療專業人員可將膀胱鏡插入尿道以提供用於工具進入膀胱之通道。隨後可視化輸尿管孔口,且藉由膀胱鏡及輸尿管插入導引線,直至導引線之尖端達至腎盂。一旦導引線達至腎盂,即可移除膀胱鏡,且藉由導引線將推管餽送至腎盂。隨後移除導引線,同時推管保持在原位以充當展開護套。隨後將輸尿管導管614藉由推管/護套插入且朝向腎盂前進。
在步驟712處,一旦輸尿管導管614之導管尖端或末端622達至腎盂,即藉由使滯留部分624膨脹至其展開組態或狀態來將輸尿管導管614展開於腎盂或腎臟中。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624自然地偏置至其展開位置。在彼情況下,一旦輸尿管導管614自推管之遠端突出,該輸尿管導管即可自動展開。在其他實例中,可藉由自輸尿管導管614之管腔618移除導引線或藉由一些其他觸發機制來展開滯留部分624輸尿管導管614,從而允許導管614採用其展開組態。
用於植入泵組件或泵系統600之方法進一步包括用於將泵612植入腹腔、腹膜或皮下空間之步驟。為了植入泵612,在步驟714處,切開一個切口以進入所需植入部位或位置。舉例而言,醫療專業人員可在患者腹部靠近腎臟或腎盂之位置處切開約1 cm至10 cm或約5 cm的切口。一旦切開切口,在步驟716處,泵612藉由切口插入且放置在腹腔、腹膜或皮下空間中之所需植入部位或位置。舉例而言,泵612可抵靠腹膜放置。醫療專業人員可使用外科縫合線將泵612緊固在適當位置以抵靠腹膜組織。
在步驟718處,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膀胱壁中為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切開一或多個切口。如先前所論述的,使用第18A圖至第18D圖中所示之多腔導管部分680及分流器682,輸尿管導管614及流出導管616可接合在一起且藉由單個切口穿過膀胱壁。當導管614、616接合在一起時,僅需要在膀胱壁上做一個切口。
一旦在膀胱壁中切開切口,在步驟720處,多腔導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即藉由切口插入且固定在適當位置。如先前所論述的,膀胱之緊縮性導致膀胱壁壓靠多腔導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之外表面,其可有效地密封膀胱。為了進一步將導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緊固在適當位置,醫療專業人員可在膀胱壁中之開口周圍製作鬆散的荷包縫合線690,以將膀胱壁固持抵靠導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如第19A圖及第19B圖中所示。如先前所論述的,在一些實例中,荷包縫合線690未完全拉緊,但可能僅係緊到足以將膀胱拉緊至分流器682之外表面。如第19B圖中所示,分流器682可延伸至膀胱中至少一小段距離,以確保其不會滑出膀胱壁中之開口。
一旦導管部分680或分流器682緊固至膀胱壁,在步驟722處,導管614、616可通過膀胱壁中之開口插入且導管614、616之端部620、632可緊固至泵612。舉例而言,輸尿管導管614之末端620可緊固至泵612之流體端口630的相應部分。類似地,流出導管616之端部632可緊固至同一流體端口630之相應部分,或對於包括兩個流體端口之泵612,可緊固至不同的流體端口。導管614、616與流體端口630之間的連接經密封以防止洩漏。
在步驟724處,可選地,諸如經皮屏蔽線670的電線可自泵612延伸通過經皮進入部位達至外部控制器644及/或電源供應器。一旦電線670被連接,泵612即可經組態以自外部裝置接收電力且開始操作以為患者提供負壓治療。替代地,對於無線連接,可使遠程電力裝置靠近泵612以對泵612或控制器644中之電池660充電。一旦電池660被無線充電,即可致動泵612以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 使用經皮輸尿管導管之泵組件
參考第21A圖及第21B圖,示出了經組態以向患者之腎臟或腎盂提供負壓治療之包括旁路導管814的泵組件或系統800。然而,與先前實例不同,旁路導管814(可稱為經皮腎造口術管或尿道旁路導管)係通過經皮進入部位而非通過尿路展開於腎臟或腎盂中。可用於通過經皮進入部位進入腎臟及/或腎盂的例示性導管揭露於Erbey等人,名稱為「經皮輸尿管導管(Percutaneous Ureteral Catheter)」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9/0105465號中,該公開案之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
如第21A圖中所示,旁路導管814包括細長管,其限定自近端820 (如第21B圖中所示)延伸至遠端822的引流腔818。細長管包括經組態以展開於患者之腎盂802、腎臟804及/或膀胱中之滯留部分824。導管814可通過經皮進入部位插入,該部位可以習知方式形成,諸如藉由將針之尖端穿過皮膚插入腹部。
旁路導管814之細長管可由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形成及/或包括一或多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如在先前實例中,導管814之部分亦可包括及/或浸漬有金屬材料,諸如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及/或鈦。導管814應具有足夠的長度以自腎盂802延伸通過腎臟804,且如第21B圖中所示,達至植入體內之泵812。導管814之大小可在約1 Fr至約9 Fr (法國導管標度),或約2 Fr至8 Fr範圍內,或可為約4 Fr。在一些實例中,導管814可具有約0.33 mm至約3.0 mm、或約0.66 mm至2.33 mm、或約1.0 mm至2.0 mm範圍內之外徑,及約0.165 mm至約2.40 mm、或約0.33 mm至2.0 mm、或約0.66 mm至約1.66 mm範圍內之內徑。
導管814之滯留部分824可與導管814之遠端822整合形成,或可為藉由習知緊固件或黏合劑安裝至導管814之遠端822的單獨結構。在輸尿管導管614之先前例示性實施例中提供了許多適合於將導管814之遠端822保持在腎盂802內的例示性滯留部分824。舉例而言,包括線圈、漏斗、籠子、球囊及/或海綿中之一或多者的滯留部分824可適於與旁路導管814一起使用。在一些情況下,此類滯留部分824可適於與尿道旁路導管814一起使用,例如,藉由倒置一或多個滯留部分814以說明尿道旁路導管814通過腎臟804而非通過輸尿管進入腎盂802。
不論所選實施例,滯留部分824產生外周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以防止尿路組織收縮或堵塞在腎臟804之腎元與導管814之引流腔818之間延伸的液柱。在一些實例中,此類滯留部分824可包括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側或表面區域(包括一或多個用於接收由腎臟804產生的體液(諸如尿液)的引流開口、穿孔及/或端口826)及向外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其可不含或基本上不含引流端口826。如在先前實例中,理想地,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及向外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經組態使得當藉由導管814之管施加負壓時,尿液通過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26吸入管之管腔818中,同時防止黏膜組織(諸如輸尿管及/或腎盂802之組織)明顯地堵塞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26。如在先前所描述之輸尿管導管中,引流端口826之間的大小及間距可變化以實現腎盂802及/或腎臟804內之不同負壓分佈,如本文所揭露的。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26中之每一者具有約0.0005 mm至約2.0 mm、或約0.05 mm至1.5 mm或約0.5 mm至約1.0 mm之直徑。在一些實例中,引流端口826可為非圓形的,且可具有約0.0002 mm 2至約100 mm 2、或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或約0.2 mm 2至約1.0 mm 2之表面積。引流端口826可沿滯留部分824之軸向長度等距間隔開。在其他實例中,與端口826均勻間隔之實例相比,更靠近滯留部分824之基部或近端之引流端口826可更緊密地間隔在一起,以增加通過更遠的引流端口826之流體流動。
參考第21B圖,限定旁路導管814之引流腔818的細長管自腎臟804之後表面延伸至植入體內之泵812。如在先前實例中,植入體內之泵812可定位於腹腔、腹膜或皮下空間中。如在先前實例中,旁路導管814之近端或第二端820連接至泵812之流體端口830。系統可進一步包括自相同流體端口830或自泵812之不同流體端口延伸的流出導管816。流出導管816經組態以通過膀胱壁中之開口向膀胱提供自泵812排出之體液(例如尿液)。一旦遞送至膀胱,體液(例如尿液)可自然地排出體外或通過插入尿道之膀胱導管排出。
泵812與先前實例中所描述之泵612類似或相同。如在先前實例中,泵812包括經由導管842與一或多個流體端口830流體連接之泵室或泵元件840。泵812進一步包括控制器844。如第21B圖中所示,控制器844與泵812為一體的且被封閉於泵812之外殼828內。在其他實例中,控制器844可為外部控制器,如結合第16A圖至第16C圖中所描述的。
如在先前實例中,控制器844包括經組態以控制泵812之操作的處理器846及記憶體848。控制器844可進一步包括電源(諸如充電式電池860及/或感應線圈862)用於向泵812供電。
系統800進一步包括電連接至控制器844之處理器846及記憶體848的感測器854、856、858。特定言之,如在先前實例中,系統800可例如包括定位與輸尿管導管814及/或導管842中之流體感測器854、滯留部分探針856及外部壓力感測器858。如在先前實例中,控制器844經組態以接收及處理來自感測器854、856、858之資訊用於控制泵812之操作,且特定言之,用於調整泵之電力輸出以控制藉由輸尿管導管814之引流腔818提供給腎臟及/或腎盂之負壓量值。
控制器844可進一步包括無線收發器864。無線收發器864可經組態以將關於泵812、患者以及自泵812及感測器854、856、858接收之負壓治療的資訊傳輸至如先前所描述之遠程電腦裝置850、電腦網路852或網際網路。無線收發器864可包括短距離收發器(諸如BLUETOOTH®)或長距離無線收發器。無線收發器864可經組態以週期性地或連續地自控制器844向遠程電腦裝置850及/或電腦網路852傳輸資訊。 具有輸尿管滯留部分之導尿管
現提供用於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其他實例,該等滯留部分可與先前所描述且例如第6圖、第15A圖至第15D圖及第16A圖至第16C圖中所示之輸尿管導管之任何滯留部分154、624一起使用。此等滯留部分亦可與第57A圖至第57D圖中所示之體液移除系統9000之輸尿管導管一起使用。本文所揭露之此等滯留部分中之任一者均可由與輸尿管導管之其他部分相同的材料形成,且可與輸尿管導管之其他部分為一體的或連接至輸尿管導管之其他部分。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可由不同的材料(諸如上文針對引流腔所論述之材料)形成,且連接至輸尿管導管之其他部分。舉例而言,滯留部分可由上述材料中之任一者形成,例如聚合物,諸如聚氨酯、撓性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
參考第22A圖至第22F圖,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130b經組態為撓性且可彎曲的,以允許將滯留部分130b定位於患者之輸尿管及/或腎盂中。滯留部分130b理想地可充分彎曲以吸收施加於輸尿管導管112b上之力且防止此類力轉化至輸尿管。舉例而言,若滯留部分130b沿近端方向P (如第22A圖中所示)拉向患者膀胱,則滯留部分130b可足夠柔以開始解開或伸直,使得可將其抽吸通過輸尿管。類似地,當重新插入腎盂或輸尿管內的其他適合區域時,滯留部分130b可偏置以恢復至其展開組態。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與輸尿管導管112b之管122b為一體的。在彼情況下,滯留部分130b可藉由對管122b給予彎曲或捲曲來形成,該管大小及形狀設計成將導管保持在所需體液收集位置。適合的彎曲部或線圈可包括豬尾式線圈、斜紋線圈及/或螺旋線圈,諸如第22A圖至第23F圖中所示。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30b可包括一或多個徑向及縱向延伸之螺旋線圈,該螺旋線圈經組態以接觸且被動地將導管112b保持在靠近腎盂或腎盂內之輸尿管內,如例如第22A圖至第23F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由管122b之徑向喇叭狀或錐形部分形成。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30b可進一步包括體液收集部分,如第28A圖至第50B圖中所致,諸如錐形或漏斗形內表面186b。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可包括連接至導管主體或管122b且自其延伸之單獨元件。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穿孔部分,諸如引流孔、穿孔或端口132b、1232 (例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第23E圖、第24圖至第27圖、第34圖、第41A圖、第41B圖、第42圖、第43圖及第48A圖至第50B圖中所示)。引流端口132b可位於例如管122b之開放遠端120b、121b處,如第23D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穿孔部分及/或引流端口132b、1232沿導管122b之遠端部分118b之側壁109b佈置(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第23E圖、第24圖至第27圖、第34圖、第41A圖、第41B圖、第42圖、第43圖及第48A圖至第50B圖中所示)或佈置於滯留部分之材料(諸如第48A圖、第48B圖、第49A圖及第49B圖之海綿材料)內。引流端口或孔132b、1232可用於輔助體液收集,藉由該等引流端口或孔,體液可流入引流腔以自患者身體移除。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僅僅為滯留結構,且體液收集及/或給予負壓係由導管122b上之其他位置處之結構提供。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22B圖至第22E圖、第23D圖至第23G圖、第28B圖、第28C圖至第28E圖、第29圖、第31A圖至第44B圖、第46B圖、第47A圖、第48B圖及第49A圖至第50B圖中所示,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2b、1232中之至少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定位於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中之輸尿管導管112b中,使得來自腎臟之組織1003 (第22F圖中所示)並不直接接觸或部分或完全堵塞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舉例而言,如第23F圖、第28D圖、第33B圖、第38C圖、第48B圖、第49B圖及第50B中所示,當在輸尿管及/或腎盂中誘導負壓時,輸尿管及/或腎臟之一部分黏膜組織1003之一部分(第22F圖中所示)可靠著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滯留部分130b之外部區域抽吸,且可部分或完全堵塞定位於滯留部分130b之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上之一些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4b。
位於滯留部分130b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之受保護的引流端口133b之至少一部分在此類組織1003接觸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滯留部分130b之外部區域時不會部分或完全堵塞。此外,可減少或改善因夾住或接觸引流端口133b而對組織1003、1004造成損傷之風險。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滯留部分130b之外部區域的組態取決於滯留部分130b之整體組態。一般而言,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滯留部分130b之外部區域接觸且支撐腎臟組織1003 (第22F圖中所示),從而抑制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之堵塞或阻塞。
舉例而言,如第23E圖中所示,示出了包括複數個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例示性滯留部分1230。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外部區域接觸且支撐腎臟組織1003以抑制定位於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1000中的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233之堵塞或阻塞。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外部區域為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233提供保護。在第23F圖中,腎臟組織1003示為圍繞且接觸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外部區域的至少一部分,此抑制了腎臟組織1003與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內表面區域1000接觸,從而抑制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233被腎臟組織1003部分或完全阻塞。
類似地,第28A圖至第50B圖中所示之輸尿管滯留部分之組態的其他實例提供了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外部區域,其可接觸且支撐腎臟組織1003 (第22F圖中所示)以抑制定位於滯留部分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1000中的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之堵塞或阻塞。此等實例中之每一者將在下文進一步論述。
現參考第22A圖至第22E圖,示出了用於包括複數個螺旋線圈(諸如一或多個完整線圈184b及一或多個半線圈或部分線圈183b)之輸尿管導管的例示性滯留部分130b。滯留部分130b能夠藉由複數個螺旋線圈在收縮位置與展開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可將基本上筆直的導引線插入通過滯留部分130b以將滯留部分130b維持在基本上筆直的收縮位置中。當導引線移除時,滯留部分130b可轉變為其旋捲組態。在一些實例中,線圈183b、184b自管122b之遠端部分118b徑向及縱向延伸。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滯留部分130b包括兩個完整線圈184b及一個半線圈183b。舉例而言,完全線圈184b之外徑(由線D11示出)可為約18 ± 2 mm,半線圈183b之直徑D12可為約14m m ± 2 mm,且旋捲的滯留部分130b可具有約16 ± 2 mm之高度H10。
滯留部分130b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經組態以將體液吸入導管122b之內部的引流孔132b、1232 (例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及第23E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可包括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八個或更多個引流孔132b、1232,以及在滯留部分之遠側尖端或末端120b處之附加孔110b。在一些實例中,引流孔132b、1232 (例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及第23E圖中所示)中之每一者之直徑可在約0.7 mm至0.9 mm範圍內,且較佳為約0.83 ± 0.01 mm。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之遠側尖端或末端(例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及第23E圖中所示)處之附加孔110b之直徑可在約0.165 mm至約2.39 mm、或約0.7至約0.97 mm範圍內。相鄰引流孔132b之間的距離,尤其當線圈被拉直時相鄰引流孔132b、1232之最近外邊緣之間的直線距離可為約15 mm ± 2.5 mm,或約22.5 ± 2.5 mm或更大。
如第22A圖至第22E圖中所示,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靠近滯留部分130b之引流腔124b的遠端部分118b限定直的或曲線中心軸線L。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之至少半線圈或第一線圈183b及完整線圈或第二線圈184b圍繞滯留部分130b之軸線A延伸。第一線圈183b起始或開始於管122b以與中心軸線L成約15度至約75度(如由角度α表示)且較佳約45度之角度α彎曲的點。如第22A圖及第22B圖中所示,在插入身體之前,軸線A可與縱向中心軸線L共延伸。在其他實例中,如第22C圖至第22E圖中所示,在插入身體之前,軸線A自縱向中心軸線L延伸且相對於該縱向中心軸線彎曲或成例如角度β之角度。
在一些實例中,多個線圈184b在相鄰線圈184b之間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內徑及/或外徑D10及高度H12。在彼情況下,線圈184b中之每一者之外徑D11可在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相鄰線圈184b中之每一者之間的高度H12可在約3 mm至約10 mm範圍內。
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經組態以插入腎盂之錐形部分。舉例而言,線圈184b之外徑D11可朝向管122b之遠端120b增加,從而產生具有錐形或部分錐形組態之螺旋結構。舉例而言,錐形螺旋部分之遠端或最大外徑D10介於約10 mm至約30 mm,此對應於腎盂之尺寸,且各相鄰線圈之外徑D11可隨著靠近滯留部分130b之近端128b而減小。滯留部分130b之總高度H10可在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各線圈184b之外徑D11及/或線圈184b中之每一者之間的高度H12可以規則或不規則方式變化。舉例而言,線圈之外徑D11或相鄰線圈之間的高度H12可以規則量(例如在相鄰線圈184b之間以約10%至約25%)增大或減小。舉例而言,對於具有三個線圈之滯留部分130b (例如如第22A圖及第22B圖中所示),最近端線圈或第一線圈183b之外徑D12可在約6 mm至約18 mm範圍內,中間線圈或第二線圈185之外徑D23可為約8 mm至約24 mm,且最遠端線圈或第三線圈187之外徑D23可在約10 mm與約30 mm之間。
滯留部分130b可進一步包括佈置於或通過滯留部分130b上或鄰近滯留部分之導管122b之側壁109b的引流穿孔、孔或端口132b,以允許尿液自導管122b之外部流至導管122b之內部引流腔124b。引流端口132b之位置及大小可視滯留部分130b之所需流速及組態而變化。引流端口132b中之每一者之直徑D21可獨立地介於約0.005 mm至約1.0 mm。引流端口132b中之每一者之最近邊緣之間的間隔D22可獨立地介於約1.5 mm至約5 mm。引流端口132b可以任何佈局間隔開,例如隨機的、線性或偏置的。在一些實例中,引流端口132b可為非圓形的且可具有約0.00002至0.79 mm 2之表面積。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22A圖中所示,引流端口132b位於導管管122b之側壁109b之整個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周圍,以增加可吸入引流腔124b中之體液量(第22A圖及第22B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如第22B圖至第22E圖及第23A圖至第23E圖中所示,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2b可基本上僅或僅佈置於線圈184b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或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上,以防止引流端口132b、1232堵塞或阻塞,且線圈之向外對向側1288可基本上不含引流端口132b、1232或不含引流端口132b、1232。外周189b、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螺旋線圈183b、184b、1280、1282、1284之外部區域192b可接觸且支撐腎臟組織1003 (第22F圖中所示)以抑制定位於螺旋線圈183b、184b、1280、1282、1284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中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之堵塞或阻塞。舉例而言,當在輸尿管及/或腎盂中誘導負壓時,輸尿管及/或腎臟之黏膜組織可抽吸至滯留部分130b且可能堵塞滯留部分130b外周189b、1002上之一些引流134b。位於滯留結構之徑向向內側1286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之引流端口133b、1233在此類組織1003、1004接觸滯留部分130b之外周189b、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或外部區域時不會被明顯堵塞。此外,可減少或改善因夾住或接觸引流端口132b、133b、1233或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而對組織造成損傷之風險。
參考第22C圖及第22D圖,示出了具有包括複數個線圈184b之滯留部分130b的輸尿管導管112b之其他實例。如第22C圖中所示,滯留部分130b包括圍繞軸線A延伸之三個線圈184b。軸線A為自引流腔181b之靠近滯留部分130b的部分的中心縱向軸線L延伸的彎曲弧。可選擇賦予滯留部分130b之曲率以對應於包括羊角形空腔之腎盂的曲率。
如第22D圖中所示,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滯留部分130b可包括圍繞成角度的軸線A延伸之兩個線圈184b。成角度的軸線A自中心縱向軸線L以一定角度延伸,且相對於大體上垂直於引流腔部分的中心軸線L的軸線成角度,如由角度β所示。角度β可在約15度至約75度範圍內(例如相對於導管112b之引流腔部分的中心縱向軸線L為約105度至約165度)。
第22E圖示出了輸尿管導管112b之另一實例。滯留部分包括圍繞軸線A延伸之三個螺旋線圈184b。軸線A相對於水平線成角度,如由角度β所示。如在先前所描述之實例中,角度β可在約15度至約75度範圍內(例如相對於導管112b之引流腔部分的中心縱向軸線L為約105度至約165度)。
在第23A圖至第23E圖中所示之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與管1222係一體的。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可包括連接至管或引流腔1224且自該管或引流腔延伸之單獨管狀元件。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包括複數個徑向延伸的線圈184b。線圈184b組態成漏斗形狀,從而形成漏斗支撐件。第22A圖至第23E圖示出了線圈漏斗支撐件之一些實例。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之至少一個側壁119b至少包括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線圈183b及具有第二直徑之第二線圈184b,第一直徑小於第二直徑。第一線圈之側壁的一部分與第二線圈之相鄰側壁的一部分之間的最大距離可在約0 mm至約10 mm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83b之第一直徑介於約1 mm至約10 mm且第二線圈184b之第二直徑介於約5 mm至約25 mm。在一些實例中,線圈之直徑朝向引流腔之遠端增加,從而產生具有錐形或部分錐形組態之螺旋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184b比第一線圈183b更靠近引流管腔124b之遠端部分118b之端部。在一些實例中,第二線圈184b比第一線圈183b更靠近引流管腔124b之近端部分128b之端部。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之至少一個側壁119b包括向內對向側1286及向外對向側1288,向內對向側1286包括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之至少一個開口133b、1233,向外對向側1288基本上不含或不含開口,如下文所論述的。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133b、1233之面積在約0.002 mm 2至約100 mm 2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包括側壁119b,該側壁包括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及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第一線圈1280之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包括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之至少一個開口1233。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包括側壁119b,該側壁包括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及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第一線圈1280之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包括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1224之至少兩個開口1233。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包括側壁119b,該側壁包括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及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第一線圈1280之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基本上不含或不含一或多種開口1232。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包括側壁119b,該側壁包括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及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第一線圈1280之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包括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1224之至少一個開口1233且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基本上不含或不含一或多種開口1232。
現參考第23A圖至第23E圖,在一些實例中,遠端部分1218包括用於將體液吸入引流腔1224之開放遠端1220。輸尿管導管1212之遠端部分1218進一步包括滯留部分1230用於將引流腔或引流管1222之遠端部分1218維持在輸尿管及/或腎臟中。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包括複數個徑向延伸的線圈1280、1282、1284。滯留部分1230可為撓性且可彎曲的,以允許將滯留部分1230定位於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中。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230理想地可充分彎曲以吸收施加於導管1212上之力且防止此類力轉化至輸尿管。此外,若滯留部分1230沿近端方向P (第22A圖至第22E圖中所示)拉向患者膀胱,則滯留部分1230可足夠柔以開始解開或伸直,使得可將其抽吸通過輸尿管。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與管1222係一體的。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可包括連接至管或引流腔1224且自該管或引流腔延伸之單獨管狀元件。在一些實例中,導管1212包括定位於滯留部分1230近端處之管1222上的不透射線帶1234 (第38A圖中所示)。不透射線帶1234在導管1212展開期間藉由螢光成像可見。特定言之,使用者可藉由螢光透視監測帶1234通過尿路之前進以決定滯留部分1230何時在腎盂中且準備好展開。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包括管1222之側壁中之穿孔、引流端口或開口1232。如本文所描述的,開口1232之位置及大小可視各開口之所需體積流速及滯留部分1230之大小限制而變化。在一些實例中,開口1232中之每一者之直徑D21可獨立地介於約0.05 mm至約2.5 mm且具有約0.002 mm 2至約5 mm 2之面積。開口1232可定位於沿管1222之側壁119b上以任何期望的方向(諸如縱向及/或軸向)延伸。在一些實例中,開口1232中之每一者之最接近的相鄰邊緣之間的間距可介於約1.5 mm至約15 mm。體液穿過一或多個穿孔、引流端口或開口1232且進入引流腔1234。理想地,開口1232定位成當將負壓施加至引流腔1224時該等開口不會被輸尿管或腎臟之組織1003堵塞。舉例而言,如本文所描述的,開口1233可定位於線圈之內部部分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或滯留部分1230之其他結構上,以避免開口1232、1233堵塞。在一些實例中,管1222之中間部分1226及近端部分1228可基本上不含或不含穿孔、端口、開口或開口,以避免沿管1222之彼等部分堵塞開口。在一些實例中,基本上不含穿孔或開口之部分1226、1228包括比諸如管1222之遠端部分1218之其他部分顯著更少的開口1232。舉例而言,遠端部分1218之開口1232之總面積可大於或基本上大於管1222之中間部分1226及/或近端部分1228之開口的總面積。
在一些實例中,設計開口1232之大小及間隔以改進通過滯留部分1230之體液流動。特定言之,本發明人已發現,當負壓施加至導管1212之引流腔1224時,大部分體液通過最近端穿孔或開口1232吸入引流腔1224中。為了改進流動動力學以使體液亦通過更遠的開口即/或通過管1222之開放遠端1220接收,可朝向滯留部分1230之遠端1220提供更大大小或更多數量之開口1232。舉例而言,在滯留部分1230之近端1228附近的一段長度的管1222上之開口1232之總面積可小於位於靠近管1222之開放遠端1220之類似長度大小的管1222之開口1232的總面積。特定言之,可能需要產生通過引流腔1224之流動分佈,其中少於90%、較佳少於70%、且更佳少於55%之體液流通過定位於滯留部分1230之近端1228附近的單個開口1232或少量開口1232被吸入引流腔1224。
在許多實例中,開口1232通常為圓形,但亦可使用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菱形及任何其他開口形狀。此外,如一般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的,開口1232之形狀可隨著管1222在未旋捲或伸長位置與旋捲或展開位置之間的轉變而改變。應注意,儘管開口1232之形狀可改變(例如,孔口在一個位置可為圓形的,而在另一位置略微伸長),但與展開或旋捲位置相比,開口1232之面積在伸長或未旋捲位置基本上類似。 螺旋線圈滯留部分
現參考第23A圖至第23E圖,例示性滯留部分1230包括螺旋線圈1280、1282、1284。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包括第一線圈或半線圈1280及兩個完整線圈,諸如第二線圈1282及第三線圈1284。如第23A圖至第23D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包括圍繞滯留部分1230之曲線中心軸線A自0度延伸至180度之半線圈。在一些實例中,如所示,曲線中心軸線A基本上係直的且與管1222之曲線中心軸線共延伸。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之曲線中心軸線A可為彎曲的,從而給出滯留部分1230,例如,聚寶盆形狀。第一線圈1280可具有約1 mm至20 mm且較佳約8 mm至10 mm之直徑D12。第二線圈1282可為沿滯留部分1230自180度延伸至540度的完整線圈,具有約5 mm至50 mm、較佳約10 mm至20 mm且更佳約14 mm±2 mm之直徑D13。第三線圈1284可為在540度與900度之間延伸且具有5 mm與60 mm之間、較佳約10 mm至30 mm且更佳約18 mm±2 mm之直徑D23的完整線圈。在其他實例中,多個線圈1282、1284可具有相同的內徑及/或外徑。舉例而言,完整線圈1282、1284之外徑可各自為約18±2 mm。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之總高度H10介於約10 mm至約30 mm,較佳為約18 ± 2 mm。相鄰線圈1284之間,即第一線圈1280之管1222的側壁1219與第二線圈1282之管122的相鄰側壁1221之間的間隙的高度H12小於3.0 mm,較佳在約0.25 mm與2.5 mm之間,且更佳在約0.5 mm與2.0 mm之間。
滯留部分1230可進一步包括最遠端彎曲部分1290。舉例而言,包括管1222之開放遠端1220之滯留部分1230的最遠端部分1290可相對於第三線圈1284之曲率向內彎曲。舉例而言,最遠端部分1290之曲線中心軸線X1 (第23D圖中所示)可自管1222之遠端1220朝向滯留部分1230之曲線中心軸線A延伸。
滯留部分1230能夠在收縮位置(其中滯留部分1230筆直地插入患者尿路中)與展開位置(其中滯留部分1230包括螺旋線圈1280、1282、1284)之間移動。一般而言,管1222自然地偏向旋捲組態。舉例而言,如例如第24圖至第27圖中所示,可將未旋捲的或基本筆直的導引線插入通過滯留部分1230以將滯留部分1230保持在其筆直的收縮位置。當導引線移除時,滯留部分1230自然地轉變為其旋捲組態。
在一些實例中,開口1232、1233基本上僅或僅佈置於線圈1280、1282、1284之徑向向內對向側1286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以防止開口1232、1233之堵塞或阻塞。線圈1280、1282、1284之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可基本上不含開口1232。在類似實例中,滯留部分1230之向內對向側1286上之開口1232、1233的總面積可顯著大於滯留部分1230之徑向向外對向側1288上之開口1232的總面積。因此,當在輸尿管及/或腎盂中誘導負壓時,輸尿管及/或腎臟之黏膜組織可抽吸至滯留部分1230且可能堵塞滯留部分1230之外周1002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1上之一些開口1232。然而,當此類組織接觸滯留部分1230之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時,位於滯留部分1230之徑向向內側1286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之開口1232未明顯堵塞。因此,可減少或消除因夾住或接觸引流開口1232而對組織造成損傷之風險。 具有可變孔或開口分佈之滯留部分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線圈1280可不含或基本上不含開口1232。舉例而言,第一線圈1280上之開口1232之總面積可小於或基本上小於完整線圈1282、1284之開口1232之總面積。第24圖至第27圖中示出了可用於旋捲滯留部分(諸如第23A圖至第23E圖中所示之旋捲滯留部分1230)的開口或開口1232之各種佈局的實例。如第24圖至第27圖中,滯留部分1330描繪為處於其未旋捲或筆直的位置,如導引線插入通過引流腔時發生的那樣。
例示性滯留部分1330示於第24圖中。為了更清楚地描述滯留部分1330之開口的定位,滯留部分1330在本文中稱為分成複數個部分或穿孔部分,諸如最近端部分或第一部分1310、第二部分1312、第三部分1314、第四部分1316、第五部分1318及最遠端部分或第六部分1320。一般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若需要,可包括更少或額外的部分。如本文所用,「部分」係指管1322在滯留部分1330內之離散長度。在一些實例中,各部分長度相等。在其他實例中,一些部分可具有相同的長度,而其他部分可具有不同的長度。在其他部分中,各部分具有不同的長度。舉例而言,部分1310、1312、1314、1316、1318及1320中之每一者可分別具有長度L11-L16,介於約5 mm至約35 mm且較佳介於約5 mm至15 mm。
在一些實例中,各部分1310、1312、1314、1316、1318及1320包括一或多個開口1332。在一些實例中,各部分各自包括單個開口1332。在其他實例中,第一部分1310包括單個開口1332且其他部分包括多個開口1332。在其他實例中,不同部分包括一或多個開口1332,一或多個開口中之每一者具有不同的形狀或不同的總面積。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23A圖至第23E圖中所示之滯留部分1230,自滯留部分1230之0度延伸至約180度之第一線圈或半線圈1280可不含或基本上不含開口。第二線圈1282可包括在約180度與約360度之間延伸的第一部分1310。第二線圈1282亦可包括定位於滯留部分1230之約360度與540度之間的第二部分1312及第三部分1314。第三線圈1284可包括定位於滯留部分1230之約540度與900度之間的第四部分1316及第五部分1318。
在一些實例中,開口1332之大小可經設計使得第一部分1310之開口的總面積小於相鄰的第二部分1312之開口的總面積。以類似的方式,若滯留部分1330進一步包括第三部分1314,則第三部分1314之開口的總面積可大於第一部分1310或第二部分1312之開口的總面積。第四部分1316、第五部分1318及第六部分1320之開口亦可具有逐漸增加的總面積及/或開口數目以改進通過管1222之流體流動。
如第24圖中所示,管之滯留部分1230包括五個部分1310、1312、1314、1316、1318,該等部分中之每一者包括單個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滯留部分1330亦包括第六部分1320,其包括管1222之開放遠端1220。在此實例中,第一部分1310之開口1332具有最小總面積。舉例而言,第一部分之開口1332的總面積可在約0.002 mm 2至約2.5 mm 2、或約0.01 mm 2至1.0 mm 2、或約0.1 mm 2至0.5 mm 2範圍內。在一個實例中,開口1332距導管之遠端1220約55 mm、具有0.48 mm之直徑及0.18 mm 2之面積。在此實例中,第二部分1312之開口1334的總面積大於第一部分1310之開口1232的總面積且可約0.01 mm 2至約1.0 mm 2大小範圍內。第三開口1336、第四開口1338及第五開口1350可在約0.01 mm 2至約1.0 mm 2大小範圍內。在一個實例中,第二開口1334距導管1220之遠端約45 mm、具有約0.58 mm之直徑及約0.27 mm 2之面積。第三開口1336可距導管1220之遠端約35 mm且具有約0.66 mm之直徑。第四開口1338可距遠端1220約25 mm且具有約0.76 mm之直徑。第五開口1340可距導管之遠端1220約15 mm且具有約0.889 mm之直徑。在一些實例中,管1222之開放遠端1220具有最大開口,其面積介於約0.5 mm 2至約5.0 mm 2或更大。在一個實例中,開放遠端1220具有約0.97 mm之直徑及約0.74 mm 2之面積。
如本文所描述的,當將負壓施加至導管1212之引流腔1224時,例如自引流腔1224之近端部分1228,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可經定位及大小設計,使得穿過第一開口1332之體液的體積流速更接近對應於更遠端部分之開口的體積流速。如上文所描述的,若各開口之面積相同,則當將負壓施加至引流腔1224時,穿過第一開口1332之最近端的體液的體積流速將顯著大於穿過更靠近滯留部分1330之遠端1220之開口1334的體積流速。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咸信當施加負壓時,在引流腔1224內部與引流腔1224外部之間的壓力差在最近開口的區域中更大,且朝向管之遠端移動的各開口處減小。舉例而言,可選擇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之大小及位置,使得流入第二部分1312之開口1334中的體液的體積流速為流入第一部分1310之一或多個開口1332中之體液的體積流速之至少約30%。在其他實例中,流入最近端或第一部分1310之體液的體積流速小於流過引流腔1224之近端部分之體液的總體積流速的約60%。在其他實例中,流入兩個最近部分(例如第一部分1310及第二部分1312)之開口1332、1334中之體液的體積流速可小於當將負壓(例如約-45 mmHg之負壓)施加至引流腔之近端時,流過引流腔1224之近端部分之體液的體積流速的約90%。
如一般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的,包括複數個開口或穿孔之導管或管的體積流速及分佈可以多種不同方式直接量測或計算。如本文所用,「體積流速」意謂各開口下游及鄰近的體積流速之實際量測值或使用下文所描述之「所計算體積流速」的方法的實際量測值。
舉例而言,分散體液體積隨時間之實際量測值可用於決定通過各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之體積流速。在一個例示性實驗佈局中,包括大小設置成接收滯留部分1330之部分1310、1312、1314、1316、1318、1320的單獨腔室的多腔室容器可圍繞滯留部分1330密封且封閉該滯留部分。各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可密封於腔室中。可量測通過各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自各別腔室吸入管3222中之體液體積量以決定當施加負壓時隨時間吸入各開口中之體液體積量。藉由負壓泵系統收集於管3222中之體液體積之累積量將等於吸入各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中之體液的總和。
替代地,通過不同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之體液體積流速可使用用於模擬通過管狀體之流體流動的方程來數學計算。舉例而言,可基於傳質殼平衡評價計算穿過開口1332、1334、1336、1338、1340且進入引流腔1224之體液的體積流速。
第25圖中示出了具有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之另一例示性滯留部分2230。如第25圖中所示,滯留部分2230包括許多較小的穿孔或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中之每一者可具有基本相同的橫截面積,或一或多個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可具有不同的橫截面積。如第25圖中所示,滯留部分2330包括諸如上文所描述之六個部分2310、2312、2314、2316、2318、2320,其中各部分包括複數個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在第25圖中所示之實例中,每部分的開口2332、2334、2336、2338、2340之數目朝向管2222之遠端2220增加,使得各部分中之開口1332之總面積與近端相鄰部分相比增加。
如第25圖中所示,第一部分2310之開口2332沿第一虛擬線V1佈局,該第一虛擬線基本平行於滯留部分2230之中心軸線X1。第二部分2312、第三部分2314、第四部分2316及第五部分2318之開口2334、2336、2338、2340分別以逐漸增加的列數定位於管2222之側壁上,使得此等部分之開口2334、2336、2338、2340亦圍繞管2222的圓周排列。舉例而言,第二部分2312之一些開口2334經定位成使得圍繞管2222之側壁的圓周延伸的第二虛擬線V2接觸多個開口2334之至少一部分。舉例而言,第二部分2312可包括兩列或更多列穿孔或開口2334,其中各開口2334具有相等或不同的橫截面積。此外,在一些實例中,第二部分2312之至少一列可沿第三虛擬線V3對齊,該第三虛擬線平行於管2222之中心軸線X1,但不與第一虛擬線V1共延伸。以類似方式,第三部分2314可包括五列穿孔或開口2336,其中各開口2336具有相等或不同的橫截面積;第四部分2316可包括七列穿孔或開口2338,且第五部分2318可包括九列穿孔或開口2340。如在先前實例中,第六部分2320包括單個開口,即管2222之開放遠端2220。在第25圖之實例中,開口中之每一者具有相同的面積,但若需要,一或多個開口之面積可不同。
第26圖中示出了具有開口3332、3334、3336、3338、3340之另一例示性滯留部分3230。第26圖之滯留部分3230包括複數個類大小的穿孔或開口3332、3334、3336、3338、3340。如在先前實例中,滯留部分3230可分成六個部分3310、3312、3314、3316、3318、3320,各部分包括至少一個開口。最近端部分或第一部分3310包括一個開口3332。第二部分3312包括沿虛擬線V2對齊的兩個開口3334,該虛擬線圍繞管3222之側壁的圓周延伸。第三部分3314包括一組定位於虛擬三角形之頂點處的三個開口3336。第四部分3316包括一組定位於虛擬正方形之拐角處的四個開口3338。第五部分3318包括經定位以在管3222之側壁上形成菱形的十個開口3340。如在先前實例中,第六部分3320包括單個開口,即管3222之開放遠端3220。各開口之面積可在約0.001 mm 2與約2.5 mm 2範圍內。在第26圖之實例中,開口中之每一者具有相同的面積,但若需要,一或多個開口之面積可不同。
第27圖中示出了具有開口4332、4334、4336、4338、4340之另一例示性滯留部分4230。滯留部分4330之開口4332、4334、4336、4338、4340具有不同的形狀及大小。舉例而言,第一部分4310包括單個圓形開口4332。第二部分4312具有圓形開口4334,其橫截面積大於第一部分4310之開口4332。第三部分4314包括三個三角形開口4336。第四部分4316包括較大的圓形開口4338。第五部分4318包括菱形開口4340。如在先前實例中,第六部分4320包括管4222之開放遠端4220。第27圖示出了各部分中不同形狀的開口之佈局的一個實例。應理解,各部分中之各開口之形狀可獨立選擇,例如第一部分4310可以具有一或多個菱形開口或其他形狀。各開口之面積可相同或不同且可在約0.001 mm 2與約2.5 mm 2範圍內。
第28A圖至第50B圖示出了包括遠端部分5004之輸尿管導管5000的額外實例,該遠端部分包括用於將引流腔之遠端部分5004或導管5000之管5002維持於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中的滯留部分5012。如在先前實例中,滯留部分5012可為撓性及/或可彎曲的,以允許將滯留部分5012定位於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中。舉例而言,滯留部分5012可理想地充分彎曲以吸收施加於導管5000上之力且防止此類力轉化至輸尿管。此外,若滯留部分5012沿近端方向拉向患者膀胱,則滯留部分5012可足夠柔以開始解開、伸直或塌陷,使得可將其抽吸通過輸尿管。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包括漏斗支撐件。在第28A圖至第50B圖中示出了不同形狀的漏斗支撐件之非限制性實例,該等非限制性實例將在下文詳細論述。一般而言,漏斗支撐件包括至少一個側壁。漏斗支撐件之至少一個側壁包括第一直徑及第二直徑,第一直徑小於第二直徑。漏斗支撐件之第二直徑比第一直徑更靠近引流腔之遠端部分的端部。
現參考第28A圖至第28D圖,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5012包括漏斗形支撐件5014。漏斗形支撐件5014包括至少一個側壁5016。如第28C圖及第28D圖中所示,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漏斗形支撐件5014之外表面或外壁5022。一或多個引流孔、端口或穿孔或內部開口5030佈置於漏斗形支撐件5014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如第28C圖及第28D圖中所示,在漏斗形支撐件之基部5024處存在單個引流孔5030,儘管可存在多個孔。
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包括第一(外)直徑D14及第二(外)直徑D15,第一外徑D14小於第二外徑D15。漏斗支撐件5014之第二外徑D15比第一外徑D14更靠近引流腔5002之遠端部分5004的遠端5010。在一些實例中,第一外徑D14可在約0.33 mm至4 mm (約1 Fr至約12 Fr (法國導管標度)),或約2.0 ± 0.1 mm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第二外徑D15大於第一外徑D14且可在約1 mm至約60 mm、或約10 mm至30 mm、或約18 mm±2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可進一步包括第三直徑D17 (第28B圖中所示),第三直徑D17小於第二外徑D15。漏斗支撐件5014之第三直徑D17比第二外徑D15更靠近引流腔5002之遠端部分5004的遠端5010。第三直徑D17在下文關於唇緣更詳細地論述。在一些實例中,外徑D17可在約0.99 mm至約59 mm或約5 mm至約25 mm範圍內。
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包括第一(內)直徑D16。第一內徑D16比第三直徑D17更靠近漏斗支撐件5014的近端5017。第一內徑D16小於第三直徑D17。在一些實例中,第一內徑D16可在約0.05 mm至約3.9 mm或約1.25 ± 0.75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側壁5016沿滯留部分5012之中心軸線5018之總高度H15可在約1 mm至約25 m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側壁之高度H15可在側壁之不同部分處變化,例如若側壁具有如第33A圖中所示之起伏邊緣或圓形邊緣。在一些實例中,若需要,起伏可在約0.01 mm至約5 mm範圍內或更大。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28A圖至第50B圖中所示,漏斗支撐件5014可具有大致圓錐形狀。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近端5017附近的外壁5022與漏斗支撐件5014之基部5024附近的引流腔5002之間的角度5020可在約100度至約180度、或約100度至約160度、或約120度至約130度範圍內。角度5020可在圍繞漏斗支撐件5014之圓周的不同位置處變化,如第31A圖中所示,其中角度5020介於約140度至約180度。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側壁5016之遠端5010的邊緣或唇緣5026可為圓形的、方形的或任何所需形狀。由邊緣5026限定之形狀可為例如圓形(如第28C圖及第32B圖中所示)、橢圓形(如第31B圖中所示)、葉形(如第37B圖、第38B圖及第40圖中所示)、正方形、長方形或任何所需形狀。
現參考第37A圖至第40圖,示出了漏斗支撐件5300,其中至少一個側壁5302包括沿側壁5302之長度L17的複數個葉形縱向折疊5304。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漏斗形支撐件5300之外表面或外壁5032。一或多個引流孔、端口或穿孔或內部開口佈置於漏斗形支撐件5300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如第37B圖中所示,在漏斗形支撐件之基部處存在單個引流孔,儘管可存在多個孔。
如所示,折疊5304之數目可在2至約20範圍內或為約6。在此實例中,折疊5304可由一種或多種撓性材料形成,諸如矽氧樹脂、聚合物、固體材料、織物或可滲透的網狀物,以提供所需葉形狀。折疊5304可具有如第37B圖中所示的橫截面圖所示的大致圓形形狀。在漏斗支撐件5300之遠端5306處之各折疊5304的深度D100可相同或不同,且可在約0.5 mm至約5 mm範圍內。
現參考第38A圖至第38C圖,一或多個折疊5304可包括至少一個縱向支撐構件5308。一或多個縱向支撐構件5308可跨越漏斗支撐件5300之整個長度L17或長度L17之一部分。縱向支撐構件5308可由撓性但部分剛性的材料形成,諸如溫度敏感的形狀記憶材料,例如鎳鈦諾。視需要,縱向支撐構件5308之厚度可在約0.01 mm至約1 mm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鎳鈦諾框架可用適合的防水材料(諸如矽氧樹脂)覆蓋以形成錐形部分或漏斗。在彼情況下,允許體液流下漏斗支撐件5300之內表面5310且進入引流腔5312。在其他實例中,折疊5304係由各種剛性或部分剛性的片材或經彎曲或模製以形成漏斗形滯留部分的材料形成。
現參考第39圖及第40圖,折疊5402之遠端或邊緣5400可包括至少一個邊緣支撐構件5404。一或多個邊緣支撐構件5404可跨越漏斗支撐件5408之遠端邊緣5400之整個圓周5406或圓周5406之一或多個部分。一或多個邊緣支撐構件5404可由撓性但部分剛性的材料形成,諸如溫度敏感的形狀記憶材料,例如鎳鈦諾。視需要,一或多個邊緣支撐構件5404之厚度可在約0.01 mm至約1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28A圖至第28C圖中所示,引流腔5002 (或漏斗支撐件5014)之遠端5010可具有朝向漏斗支撐件5014之中心定向的面向內的唇緣5026,例如約0.01 mm至約1 mm,以抑制對腎組織之刺激。因此,漏斗支撐件5014可包括小於第二直徑D15之第三直徑D17,第三直徑D17比第二直徑D15更靠近引流腔5002之遠端部分5004之端部5010。唇緣5026之外表面5028可為圓形的、方形邊緣或任何所需形狀。唇緣5026可輔助為腎盂及內部腎組織提供額外的支撐。
現參考第33A圖及第33B圖,在一些實例中,可成型至少一個側壁5204之遠端5202的邊緣5200。舉例而言,邊緣5200可包括複數個大致圓形邊緣5206或扇形,例如約4至約20個或更多個圓形邊緣。圓形邊緣5206可提供比直邊緣更大的表面積以幫助支撐腎盂或腎臟之組織且抑制堵塞。邊緣5200可具有任何所需形狀,但較佳基本上不含或不含鋒利的邊緣以避免損傷組織。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28A圖至第28C圖及第31A圖至第32B圖中所示,漏斗支撐件5014包括與引流腔5002之遠端部分5004相鄰的基部5024。基部5024包括與引流腔5002之近端部分5006的引流腔5002的內部腔5032對齊的至少一個內部開口5030,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5002之近端部分5006的內部腔5032中。在一些實例中,開口5030之橫截面為圓形的,儘管形狀可變化,諸如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31A圖至第32B圖中所示,漏斗支撐件5014之中心軸線5018相對於引流腔5002之近端部分5006的中心軸線5034偏置。漏斗支撐件5014之中心軸線5018相對於近端部分5006之中心軸線5034的偏置距離X可在約0.1 mm至約5 mm範圍內。
基部5024之至少一個內部開口5030具有介於約0.05 mm至約4 mm範圍之直徑D18 (例如在第28C圖及第32B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基部5024之內部開口5030之直徑D18約等於引流腔之相鄰近端部分5006之第一內徑D16。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側壁5016的漏斗支撐件5014之高度H15與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的第二外徑D15之比在約1:25至約5:1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基部5024之至少一個內部開口5030具有在約0.05 mm至約4 mm範圍內之直徑D18,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的高度H15在約1 mm至約25 mm範圍內,且漏斗支撐件5014之第二外徑D15在約5 mm至約25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之厚度T11 (例如第28B圖中所示)可在約0.01 mm至約1.9 mm,或約0.5 mm至約1 mm範圍內。厚度T11可通常在整個至少一個側壁5016上為均勻的,或其可視需要變化。舉例而言,至少一個側壁5016之厚度T11在引流腔5002的遠端部分5004之遠端5010附近可小於或大於漏斗支撐件5014之基部5024處的厚度。
現參考第28A圖至第30圖,沿至少一個側壁5016之長度,側壁5016可為直的(如第28A圖及第29圖中所示)、凹入的(如第30圖中所示)或其任何組合。如第30圖中所示,側壁5016之曲率可自點Q的曲率半徑R近似,使得以Q為中心的圓與曲線相交且具有與曲線相同的斜率及曲率。在一些實例中,曲率半徑在約2 mm至約12 mm範圍內。在其他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可具有大致半球形形狀。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由球囊5100形成,例如如第44A圖、第44B圖、第47A圖及第47B圖中所示。球囊5100可具有提供漏斗支撐件以抑制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其餘部分堵塞之任何形狀。如第44A圖及第44B圖中所示,球囊5100具有漏斗形狀。藉由藉由氣體端口5102添加或移除氣體或空氣,球囊可在插入之後充氣或在移除之前放氣。一或多個氣體端口5102可簡單地與球囊5100之內部5104鄰接,例如球囊5100可與內部5106相鄰或包圍引流腔5002之近端部分5006的相鄰部分的外部5108。球囊5100之側壁5110之直徑D19可在約1 mm至約3 mm範圍內,且可沿其長度變化,使得側壁具有均勻的直徑,朝向遠端5112逐漸變細或者朝向漏斗支撐件5116之近端5114逐漸變細。漏斗支撐件5116之遠端5112的外徑D20可在約5 mm至約25 mm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沿至少一個側壁5016之高度H15係連續的,例如如第28A圖、第29圖及第30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5014之至少一個側壁5016包括實心壁,例如在一側與諸如尿液之體液接觸24小時後,側壁5016不能滲透側壁。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之至少一個側壁沿至少一個側壁之高度或主體係不連續的。如本文所用,「不連續」意謂至少一個側壁包括至少一個開口,用於允許體液或尿液例如藉由重力或負壓通過其流入引流腔。在一些實例中,開口可為通過側壁之常規開口,或網狀材料內之開口,或可滲透織物內之開口。視需要,開口之橫截面形狀可為圓形或非圓形,諸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多邊形、橢圓形。在一些實例中,「開口」為包括旋捲管或管道之導管之保持部分中相鄰線圈之間的間隙。
如本文所用,「開口」或「孔」意謂自側壁外側至內側穿過側壁之連續空隙空間或通道,反之亦然。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面積,且可在約0.002 mm 2至約100 mm 2,或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範圍內。如本文所用,開口之「面積」或「表面積」或「橫截面積」意謂由開口周長限定之最小(smallest/minimum)平面面積。舉例而言,若開口係圓形的且在側壁外側之直徑為約0.36 mm (面積為0.1 mm 2),但在側壁內或相對側之某個點處的直徑僅為0.05 mm (面積為0.002 mm 2),則「面積」將為0.002 mm 2,因為其為流過側壁開口之最小(minimum/smallest)平面面積。若開口為正方形或長方形,則「面積」將為平面區域之長度乘以寬度。對於任何其他形狀,「面積」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習知數學計算來決定。舉例而言,不規則形狀開口之「面積」係藉由擬合形狀以填充開口之平面區域,計算各形狀之面積且將各形狀之面積相加來得到。
在一些實例中,側壁之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個(一或多個)開口。一般而言,一或多個開口之中心軸線可大體上垂直於側壁之平面外表面,或一或多個開口可相對於側壁之平面外表面成角度。開口之口徑的尺寸可在其整個深度上為均勻的,或寬度可沿深度變化,自側壁之外表面至側壁之內表面通過開口之寬度增加、減小或交替變化。
現參考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第23E圖、第24-27圖、第36圖、第41A圖、第41B圖、第42圖及第43圖,在一些實例中,側壁之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個(一或多個)開口。一或多個開口可沿側壁定位於任何位置。舉例而言,開口可均勻地定位於整個側壁上,或定位在側壁之特定區域中,諸如靠近側壁之遠端或靠近側壁之近端,或沿長度垂直或水平或隨機分組或側壁之圓周。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咸信當在引流腔之近端部分的近端施加負壓時,漏斗支撐件之近端部分中之與輸尿管、腎盂及/或其他腎組織直接相鄰的開口可能係不希望的,因為此類開口可能會降低輸尿管導管之遠端部分的負壓,從而減少來自腎臟及腎盂的體液或尿液的抽吸或流動,以及可能會刺激組織。
視需要,開口之數目可在1至1000之間變化。舉例而言,在第36圖中,示出了六個開口(每一側有三個)。如上文所論述的,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中之每一者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面積,且可在約0.002 mm 2至約50 mm 2,或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36圖中所示,開口5500可定位成更靠近側壁5504之遠端5502。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開口朝向遠端5502定位於側壁之遠端半部5506中。在一些實例中,開口5500圍繞遠端半部5506之圓周均勻分佈,或更靠近側壁5504之遠端5502。
相比之下,在第41B圖中,開口5600定位於內側壁5604之近端5602附近,且並不直接接觸組織,因為在開口5600與組織之間存在外側壁5606。替代或另外地,視需要,一或多個開口5600可定位於內側壁之遠端附近。內側壁5604及外側壁5606可藉由一或多個支撐件5608或將內側壁5604之外側5610連接至外側壁5606之內側5612的脊連接而接觸。
在一些非限制性實例中,諸如第22A圖至第22E圖、第23A圖、第23D圖至第23F圖、第28B圖、第28D圖、第29圖、第31A圖、第31B圖、第32A圖、第32B圖、第33A圖、第33B圖、第34圖、第35圖、第36圖、第37A圖、第37B圖、第38A圖至第38C圖、第39圖、第40圖、第41A圖、第41B圖、第42圖、第43圖、第44A圖、第44B圖、第46B圖、第46A圖、第48B圖、第49A圖、第49B圖、第50A圖及第50B圖中所示,一或多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可藉由多種不同的形狀或材料來建立。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之非限制性實例可包括例如漏斗150b、5014、5116、5300、5408、5508、5614、5702、5802、6000之內部部分152b、5028、5118、5310、5410、5510、5616、5710、5814、6004;線圈183b、184b、185b、187b、334b、1280、1282、1284之內部部分164b、166b、168b、170b、338b、1281、1283、1285;多孔材料5900、6002之內部部分5902、6003;網狀物5704、5804之內部部分162b、5710、5814;或具有受保護的引流孔533b之籠狀物530b的內部部分536b。
在一些非限制實例中,至少一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佈置於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上。在藉由導管施加負壓治療時,尿路上皮或黏膜組織1003、1004順應或塌陷至滯留部分130b、330b、410b、500b、1230、1330、2230、3230、4230、5012、5013之外周189b、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上,從而防止或抑制佈置於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之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堵塞,從而在腎盂及腎盞與引流腔124b、324b、424b、524b、1224、5002、5003、5312、5708、5808之間建立、維持或增強液柱或流動。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330b、410b、500b、1230、1330、2230、3230、4230、5012、5013包括一或多個螺旋線圈,該螺旋線圈具有向外對向側1288及向內對向側1286,且其中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一或多個螺旋線圈之向外對向側1288,且至少一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佈置於一或多個螺旋線圈之向內對向側1286 (受保護的表面區域或內表面區域1000)上。
舉例而言,如第34圖中所示,漏斗形狀可產生符合腎盂之自然解剖形狀的側壁5700,防止尿路上皮收縮液柱。漏斗支撐件5702之內部5710提供具有開口5706的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該開口提供通道,液柱可通過該通道自腎盞流入引流腔5708中。類似地,第35圖之網形式亦可在腎盞與導管之引流腔5808之間產生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諸如網狀物5804之內部5814。網狀物5704、5804包括穿過其中的複數個開口5706、5806,用於允許體液流入引流腔5708、5808。在一些實例中,開口之最大面積可小於約100 mm 2、或小於約1 mm 2、或為約0.002 mm 2至約1 mm 2、或為約0.002 mm 2至約0.05 mm 2。網狀物5704、5804可由朱如上文所論述之任何適合的金屬或聚合物材料形成。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進一步包括漏斗支撐件遠端上方之覆蓋部分。該覆蓋部分可形成為漏斗支撐件之整體部分或連接至漏斗支撐件之遠端。舉例而言,如第35圖中所示,漏斗支撐件5802包括跨越漏斗支撐件5802之遠端5812且自漏斗支撐件5802之遠端5812突出的覆蓋部分5810。覆蓋部分5810可具有任何所需形狀,諸如平坦的、凸的、凹的、波狀的及其組合。覆蓋部分5810可由網或任何如上文所論述之聚合體固體材料形成。覆蓋部分5810可提供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以輔助支撐腎臟區域中之柔韌組織以促進尿液產生。
在一些實例中,漏斗支撐件包括多孔材料,例如如第48A圖至第49B圖中所示。下文詳細論述了第48A圖至第49B圖及適合的多孔材料。簡言之,在第48A圖至第49B圖中,多孔材料自身為漏斗支撐件。在第48A圖及第48B圖中,漏斗支撐件為多孔材料之楔形。在第49A圖及第49B圖中,多孔材料呈漏斗形狀。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42圖,多孔材料5900定位於側壁5904之內部5902。在一些實例中,諸如第43圖,漏斗支撐件6000包括鄰近側壁6006之內部6004定位之多孔襯墊6002。多孔襯墊6002之厚度T12可例如在約0.5 mm至約12.5 mm範圍內。多孔材料內之開口面積可為約0.002 mm 2至約100 mm 2或更小。
現參考第46A圖及第46B圖,例如輸尿管導管112b之滯留部分130b包括具有加寬及/或錐形遠端部分之導管管122b,在一些實例中,該遠端部分經組態以定位於患者之腎盂及/或腎臟中。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30b可為漏斗形結構,其包括經組態靠著輸尿管及/或腎臟壁定位之外表面185b且包括經組態以將體液引向導管112b之引流腔124b的內表面186b。滯留部分可經組態成具有外表面185b及內表面186b的漏斗形支撐件,且其中外周189b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漏斗形支撐件之外表面185b,且一或多個引流孔、端口或穿孔133b、1233佈置於漏斗形支撐件底部處之內表面186b上。在第41A圖及第41B中圖所示之另一實例中,滯留部分可組態成具有外表面及內表面5616之漏斗形支撐件5614,且其中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外側壁5606之外表面。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可包括內漏斗之內側壁5604,且一或多個引流孔、端口或穿孔5600可佈置於漏斗形支撐件之內側壁5604上。
現參考第46A圖及第46B圖,滯留部分130b可包括與引流腔124b之遠端相鄰且具有第一直徑D11之近端188b及具有第二直徑D12之遠端190b,當滯留部分130b處於其展開位置時,該第二直徑大於第一直徑D11。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可自塌陷或壓縮位置過渡至展開位置。舉例而言,滯留部分130b可徑向向外偏置,使得當滯留部分130b前進至其體液收集位置時,滯留部分130b (例如,漏斗部分)徑向向外膨脹至展開狀態。
輸尿管導管112b之滯留部分130b可由能夠自塌陷狀態轉變為展開狀態之多種適合材料製成。在一個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包括由諸如鎳鈦諾之溫度敏感性形狀記憶材料形成之尖齒或細長構件的框架。在一些實例中,鎳鈦諾框架可用適合的防水材料(諸如矽氧樹脂)覆蓋以形成錐形部分或漏斗。在彼情況下,允許體液流下滯留部分130b之內表面186b且進入引流腔124b。在其他實例中,滯留部分130b係由各種剛性或部分剛性的片材或經彎曲或模製以形成如第46A圖及第46B圖中所示之漏斗形滯留部分的材料形成。
在一些實例中,輸尿管導管112b之滯留部分可包括一或多個機械刺激裝置191b,用於向一或兩個輸尿管及腎盂之相鄰組織中的神經及肌肉纖維提供刺激。舉例而言,機械刺激裝置191b可包括嵌入或安裝於鄰近輸尿管導管122b之側壁之部分的線性或環形致動器,且經組態以發射低位凖振動。在一些實例中,可向輸尿管及/或腎盂部分提供機械刺激以補充或修改藉由施加負壓所獲得的治療效果。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但咸信此類刺激藉由例如刺激神經及/或致動與一或兩個輸尿管及/或腎盂相關的蠕動肌來影響鄰近組織。神經刺激及肌肉激活可能在周圍組織及器官中產生壓力梯度或壓力位凖之變化,其可能有助於或在一些情況下增強負壓治療之治療益處。
參考第47A圖及第47B圖,根據另一實例,輸尿管導管312b之滯留部分330b包括具有形成於螺旋結構332b中之遠端部分318b的導管管322b及定位與螺旋結構332b近側以提供額外程度之於腎盂及/或體液收集位置中之滯留的充氣式元件或球囊350b。球囊350b可充氣至足以將球囊保持於腎盂或輸尿管中之壓力,但亦足夠低以避免膨脹或損壞此等結構。適合的充氣壓力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為已知的且藉由反複試驗很容易辨別。如在先前所描述之實例中,螺旋結構332可藉由彎曲導管管322b以形成一或多個線圈334b來賦予。線圈334b可具有如上文所描述之恆定或可變的直徑及高度。導管管322b進一步包括佈置於導管管322b之側壁上的複數個引流端口336b,以允許尿液被吸入導管管322b之引流腔324b且通過引流腔324b自身體引導,例如在線圈334b之向內對向側及/或向外對向側上。
如第47B圖中所示,充氣式元件或球囊350b可包括具有例如大致心形橫截面且包括限定空腔353b之表面或覆蓋物352b之環狀球囊狀結構。空腔353b與平行於由導管管322b限定之引流腔324b延伸之充氣管腔354b流體連通。球囊350b可經組態以插入腎盂之錐形部分且充氣,使得其外表面356b接觸且抵靠輸尿管及/或腎盂之內表面。充氣元件或球囊350b可包括朝向導管管322b縱向及徑向向內延伸之錐形內表面358b。內表面358b可經組態以將尿液引向導管管322b以吸入引流腔324b中。內表面358b亦可經定位以防止體液在輸尿管中匯聚,諸如圍繞充氣式元件或球囊350b之外圍。充氣式滯留部分或球囊350b之尺寸理想地設計成適合在腎盂內且可具有約10 mm至約30 mm範圍內之直徑。
參考第48A圖至第49B圖,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410b包括附接至導管管422b之遠端421b的多孔及/或海綿狀材料。多孔材料可經組態以引導及/或吸收尿液且將尿液引向導管管422b之引流腔424b。滯留部分410b可經組態成具有外表面及內表面的漏斗形支撐件,且其中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包括漏斗形支撐件之外表面,且多孔材料中之一或多個引流孔、端口或穿孔可佈置於多孔材料內或漏斗形支撐件之內表面426b上。
如第49A圖及第49B圖中所示,滯留部分410b可為多孔楔形結構,其經組態用於插入及滯留於患者腎盂中。多孔材料包括複數個孔及/或通道。體液可通過通道積孔抽吸,例如,藉由重力或在藉由導管412b誘導負壓時。舉例而言,體液可通過孔積/或通道進入楔形滯留部分410b且例如藉由孔及/或通道中之毛細管作用、蠕動或由於負壓之誘導而被拉向引流腔424b之遠端開口420b。在其他實例中,如第49A圖及第49B圖中所示,滯留部分410b包括由多孔海綿狀材料形成之中空漏斗結構。如藉由箭頭A所示,體液沿漏斗結構之內表面426b向下引導至由導管管422b限定之引流腔424b中。此外,體液可通過側壁428b之多孔海綿狀材料中之孔及通道進入滯留部分410b之漏斗結構。舉例而言,適合的多孔材料可包括開孔聚氨酯泡沫,諸如聚氨酯醚。適合的多孔材料亦可包括編織或非編織層之疊層,包括例如聚氨酯、矽氧樹脂、聚乙烯醇、棉或聚酯,具有或不具有諸如銀之抗微生物添加劑,及具有或不具有用於改變材料性質之添加劑,諸如水凝膠、水膠體、丙烯酸或矽氧樹脂。
參考第50A圖及第50B圖,根據另一實例,輸尿管導管512b之滯留部分500b包括膨脹式籠530b。膨脹式籠530b包括一或多個縱向及徑向延伸之中空管522b。舉例而言,管522b可由諸如鎳鈦諾之彈性形狀記憶材料形成。籠530b經組態以自用於插入通過患者尿路之收縮狀態轉變為用於定位於患者輸尿管及/或腎臟中之展開狀態。中空管522b包括複數個引流端口534b,此等引流端口可定位於管上,例如,定位於其徑向向內對向側上。端口534b經組態以允許體液流動或被吸入通過端口534b且進入各別管522b中。體液通過中空管522b吸入由輸尿管導管512b之導管主體526b限定之引流腔524b中。舉例而言,體液可沿著由第50A圖及第50B圖中之箭頭532b指示之路徑流動。在一些實例中,當在腎盂、腎臟及/或輸尿管中誘導負壓時,輸尿管壁及/或腎盂之部分吸向中空管522b之面向外的表面。引流端口534b經定位及組態成在向輸尿管及/或腎臟施加負壓時不會被輸尿管結構明顯堵塞。 經塗佈及/或浸漬之輸尿管導管
參考第51圖至第54圖,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部分或所有裝置,諸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何或所有導管及/或流出導管,可用本文所描述之至少一種塗層/浸漬材料塗佈及/或浸漬。本文所描述裝置中之任一者之部分或全部,通常統稱為7010,諸如一或多個導管,可用本文描述之塗層/浸漬材料中之至少一種塗佈及/或浸漬。
在一些實例中,裝置7010可經組態以便於將經塗佈裝置7010插入患者之尿路內及/或移除及/或一旦插入,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改進裝置7010之功能。裝置7010可經組態用於插入患者之輸尿管、腎盂及/或腎臟中之一或多者中。可展開裝置7010以將裝置7010之末端7044或滯留部分7020維持在尿路內之所需位置。如本文詳細描述的,裝置7010之大小可設計為為牢固地緊固於尿路內之所需位置處。裝置7010在縮回狀態下可足夠窄,使得經塗佈裝置7010可容易地插入及移除。裝置7010可具有本文所描述之任何組態,例如導管或支架。在一些實例中,適合導管之滯留部分7020包括漏斗、線圈、球囊、籠、海綿及/或其組合。
待塗佈及/或浸漬之裝置7010可由至少一種裝置材料形成或包括至少一種裝置材料,該裝置材料包括銅、銀、金、鎳鈦合金、不銹鋼、鈦及/或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中之至少一者,該等生物相容性聚合物諸如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乳膠、矽氧樹脂塗佈之乳膠、矽氧樹脂、聚甘胺酸交酯或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交酯-共-乙交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己內酯及/或聚(丙烯富馬酸),如上文詳細描述的。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裝置7010之至少外周1002或保護性表面區域1001、7038之上及/或之中,在藉由導管施加負壓時,該塗層及/或浸漬抑制黏膜組織1003堵塞至少一個受保護的孔、端口或穿孔7036。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裝置7010之任何部分之上及/或之中,及/或整個裝置7010之上或之中。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滯留部分7020之至少一部分之上及/或之中,及/或所有滯留部分7020之上及/或之中。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裝置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之上及/或之中,及/或整個裝置表面之上或之中。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裝置之至少外表面7028之上及/或之中,及/或裝置之整個外表面7028之上及/或之中。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存在於裝置7010之其他部分之上及/或之中,諸如上文所描述之導管組件中之任一者之部分或全部輸送導管。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由一或多種撓性塗層材料形成,其不會明顯或實質上影響經塗佈及/或浸漬裝置7010之撓性。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7022可包括一或多個塗層,例如一至十個塗層,或二至四個塗層。在一些實例中,形成裝置7010之一或多種材料(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裝置材料)可塗佈有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中之至少一者。一或多個塗層7022可以層施加或形成,應理解一個塗層之組分可能遷移至一或多個相鄰或鄰近的層中,及/或遷移至表面或裝置7010內。
在一些實例中,形成裝置7010之一或多種材料(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裝置材料)可浸漬有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如本文所用,「經浸漬」意謂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之至少一部分滲透至形成裝置7010之一或多種裝置材料中之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下方及/或內部。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種不同塗層/浸漬材料及/或不同量之本文所論述之一或多種各別塗層/浸漬材料可用於浸漬裝置7010之不同部分或區域。舉例而言,滯留部分7020可浸漬有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中之至少一者,諸如至少一種潤滑劑材料及/或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而引流管僅用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浸漬。視需要,裝置7010之部分或全部可經浸漬及/或塗佈。在一些實例中,在裝置7010內可存在不同深度之不同浸漬劑層。
至少一種塗層/浸漬材料(其可用作一或多種塗層材料及/或浸漬材料,為簡潔起見稱為「塗層/浸漬材料」)至少包括潤滑劑、抗微生物材料、pH緩沖劑或抗炎材料中之至少一者(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用於改良裝置7010之短期或長期效能,減少裝置7010插入/移出尿路期間之疼痛,及/或減輕與長期使用留置式裝置相關的風險。
舉例而言,裝置7010之至少一部分可用至少一種包括至少一種潤滑劑之塗層/浸漬材料塗佈及/或浸漬。包含至少一種潤滑劑之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例如具有比未塗佈/未浸漬裝置更低的摩擦係數,用作潤滑劑,及/或在諸如水分或尿液之體液存在下變得潤滑或打滑。在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存在潤滑劑可使裝置7010更易於展開及移除。一般而言,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括經組態以解決與留置式導管相關的問題及不適來源的材料。
替代或另外地,裝置7010可用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一或多種pH緩沖劑及/或一或多種抗炎材料中之至少一者進行塗佈及/或浸漬。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一或多種pH緩沖劑及/或一或多種抗炎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可減輕與長期使用留置式導管相關的風險,諸如通過裝置之部分的組織向內生長、當裝置之部分接觸周圍的體液及/或組織導致之異物反應、感染裝置周圍組織及/或在裝置之部分上形成結殼。結殼可能係由例如蛋白質吸附及/或礦物質或尿結晶之積聚引起的。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包含至少一種潤滑劑。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之一或多個外表面或一或多層包含至少一種潤滑劑。一或多個潤滑塗層/浸漬可根據其潤滑程度或動摩擦係數,或與未塗佈裝置或包括一或多個塗層/浸漬之裝置相比提供的摩擦減少量來描述,該裝置包括具有大於塗佈有潤滑劑之類似裝置的動摩擦係數的動摩擦係數的外層。可使用ASTM方法D1894-14 (2014年3月)測定動摩擦係數。可將剛性心軸插入通過被測試的支架/導管部分之內腔,其大小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支架/導管內腔內之開放空間量以及當沿材料拖曳滑板時可能導致的內腔收縮。替代地,導管管可切開且打開成扁平片材以進行測試。
在一些實例中,潤滑劑可包括至少一種親水性潤滑劑材料。例示性親水性潤滑劑材料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啶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醯胺、聚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上述材料之的其他丙烯酸聚合物或共聚物或聚電解質中之至少一種(一或多種)。例示性親水性塗層材料/浸漬為可自Koninklijke DSM N.V獲得之含有ComfortCoat®聚電解質之親水性塗層。包含一或多種聚電解質之一或多種適合的親水性塗層/浸漬材料之實例揭露於美國專利第8,512,795號中,該專利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或浸漬7022包含至少一種非親水性材料。舉例而言,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一或多層可包括以下或由以下形成:聚四氟乙烯(例如Teflon)、一或多種矽氧烷、矽氧烷或一或多種聚矽氧烷或其他光滑的及/或低摩擦材料。
在一些實例中,潤滑劑可包括至少一種聚合物材料,諸如一或多種至少部分交聯的聚合物材料(例如凝膠或水凝膠)。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種聚合物材料容易吸收或截留流體或液體。凝膠或水凝膠為包含三維物理或化學鍵合聚合物網路之系統,該等網路將流體或液體(諸如水)截留於分子間空間中。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凝膠或水凝膠可指至少部分交聯的材料,其包含大量液體部分,但在穩定狀態下顯示極少或無流動。按重量計,凝膠通常主要為液體,但由於交聯結構,可能表現得像固體。由於其能夠適應高含水量、孔隙率及柔軟一致性,水凝膠與天然活組織極相似,凝膠及水凝膠可能係化學穩定的,或其可能降解且最終分解及溶解。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種潤滑劑為生物相容的。
舉例而言,適用的凝膠或水凝膠可包含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啶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醯胺、聚甲基丙烯酸酯及/或包含聚丙烯酸(PAA)及/或二硫化物交聯的(聚(低聚(環氧乙烷)單甲基醚甲基丙烯酸酯) (POEMA)之水凝膠中之一或多者。由於吸收或截留體液(諸如水分),一些親水性材料可變成凝膠狀、平滑及/或光滑的。
因此,當存在體液(諸如水分及/或尿液)時,潤滑劑之親水性材料可在支架或導管裝置7010與患者尿路之相鄰部分之間提供增加的潤滑性。
一或多種親水性潤滑劑材料、一或多種非親水性潤滑劑材料及/或一或多種聚合物潤滑劑材料之組合或混合物可用於相同塗層/浸漬或一或多個不同塗層/浸漬中,或視需要用於其層中。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基於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潤滑劑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後,基於經乾燥或固化塗層/浸漬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潤滑劑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含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例如以抑制組織生長及/或防止感染。舉例而言,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任一者(諸如最外層7024及/或一或多個子層7026中之任一者)可包含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自身,或一或多種包含至少一種抗菌材料的材料,例如由浸漬有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之適合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形成的聚合物基質。替代或另外地,一或多個子層7026可包含脂質體塗層或類似材料,且可經組態以遞送噬菌體或藥物治療。抗微生物材料可指例如一或多種防腐材料、一或多種抗病毒材料、一或多種抗菌材料、一或多種抗真菌材料及/或一或多種抗生素材料中之至少一者,諸如抗生素藥劑或治療劑。適合的抗菌劑、抗真菌劑及/或防腐劑及材料之實例可包括洛赫西定(chlorhexidine)、銀離子、一氧化氮、噬菌體、西羅莫司(sirolimus)及/或磺胺。一些抗菌材料,諸如西羅莫司,亦可作為免疫抑制劑來減少留置式導管引起的異物反應。可包括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適合的抗生素材料之實例可包括阿姆地諾西林(amdinocillin)、左旋氧氟沙星、青黴素、四環素、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及/或萬古黴素(vancomycin)。可選擇此類抗微生物藥劑之劑量或濃度以避免或減少感染發生率,諸如熟悉此項技術這已知的,諸如約1至約100 mcg/cm 3。一或多個塗層之抗微生物及/或抗菌材料亦可包括諸如肝素、磷酸膽鹼、二氧化矽及/或類鑽碳之材料,以抑制蛋白質吸附、生物膜形成、礦物質及/或晶體堆積,以及類似風險因素中之任一者。為一或多個塗層提供有用的功能性質之其他適合的抗微生物材料可包含其他抗微生物肽、卡泊芬淨(caspofungin)、殼聚醣、聚對二甲苯以及有機矽烷,及賦予機械抗微生物性質之其他材料。
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基於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後,基於經乾燥或固化塗層/浸漬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抗微生物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包含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之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應在裝置7010之整個使用壽命期間為經塗佈裝置7010提供適合的保護,儘管抗微生物性質之存在的時間段可能更短。因此,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應足夠厚且含有足夠的抗微生物材料以在經塗佈裝置7010之使用壽命內繼續展現出抗微生物性質,該使用壽命可為約1天至約一年,或約10天至約180天,或約30天至約90天。
在一些實例中,替代或另外地,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含至少一種pH緩衝材料以緩衝尿路中之體液(諸如尿液)之pH。舉例而言,此類一或多種緩衝材料可減少或消除可能黏附至經塗佈裝置7010之表面的結殼。咸信pH緩衝材料藉由抑制或防止尿結晶之形成來減少結殼,尿結晶通常黏附至位於尿路內之留置式結構上。舉例而言,在能夠產生脲酶之生物體存在下,銨濃度及pH值之局部增加可導致形成磷酸鈣、磷酸鎂或磷酸鎂銨中之至少一種晶體,而尿酸鹽及草酸鹽之晶體在pH值降低時更常見。尿液之pH值可在約4.5至約8.0範圍內,諸如為約6.0。
例如,當尿路中體液之pH值升高至高於預定值(諸如6.0或7.0)時,至少一個塗層和/或浸漬7022可將至少一種緩衝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釋放至體液中。替代或另外地,當尿路中體液之pH值降低至低於預定值(諸如5.5或6.0)時,至少一個塗層和/或浸漬7022可將至少一種緩衝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釋放至體液中。替代或另外地,當鈣、鎂、磷、草酸鹽或尿酸中之至少一者之濃度達至預定值時,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將至少一種緩衝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釋放至體液中。舉例而言,在其體液或尿液中鈣、鎂、磷、草酸鹽或尿酸中之至少一者之含量升高的患者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將至少一種緩衝材料之一部分或全部釋放至體液中之分析物的適合的預定值之實例為:鈣至少約15 mg/分升 (dl)、鎂至少約9 mg/dl、磷至少約60 mg/dl、草酸鹽至少約1.5 mg/dl及尿酸至少約36 mg/dl。特定言之,鈣通常稱為與尿肌酐之比率,亦即正常值為尿鈣:尿肌酐< 0.14。體液或尿液中之此等分析物之位凖可使用體液或尿液樣品之比色分析、光譜法或顯微鏡方法中之一或多者來決定。「正常」值及參考範圍通常以『mg / 24 小時』為單位提供,因為排泄受飲食攝入影響極大,因此預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使用某些藥劑(諸如利尿劑)亦會顯著影響此等分析物之排泄。由於分析物與塗層之至少一部分或組分之結合,裝置可藉由釋放一或多種緩沖劑而固有地「感測」分析物位凖其對分析物位凖作出反應。可為特定分析物設置預定閾值,以便決定塗層之結合親和力,使得不同位凖之結合將視需要觸發不同量之一或多種緩沖劑的釋放。
一或多種適合的pH緩衝材料之實例可包括例如浸漬於可溶解聚合物材料層中之酸式鹽。如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的,當酸式鹽在體液或水分存在下溶解時,產生酸溶液。理想地,所產生的酸性溶液抑制形成結殼,但酸性不至於損害身體組織。可用作適合pH緩衝層之適合的酸式鹽的實例可包括弱酸式鹽,諸如檸檬酸鈉、乙酸鈉及/或碳酸氫鈉。在一些實例中,pH緩衝材料可分散於水凝膠、膠體及/或共聚物基質中,諸如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且用高親和性鈣結合劑或磷酸鹽結合劑分散或分層,諸如乙二醇四乙酸(EGTA)。
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基於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之總重量,至少一種pH緩衝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後,基於經乾燥或固化塗層/浸漬之總重量,至少一種pH緩衝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括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及單個或多個子層7026 (例如包括抗微生物子層或pH緩衝子層)。在其他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之子層7026可包括例如施加至裝置7010之外表面7028的第一子層7030 (包含pH緩衝材料,例如用於減少尿結晶之結殼),以及覆蓋第一子層7030之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子層7032。舉例而言,第二子層7032可包括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替代地,第一子層7030可包含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且第二子層7032可包含一或多種pH緩衝材料。
在一些實例中,替代或另外地,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含至少一種抗炎材料。在插入體內後,體內蛋白質及其他生物分子,諸如血漿及生物體液中之蛋白質及其他生物分子,會吸收至裝置或植入物之生物材料表面上。可能會導致非特異性生物分子及蛋白質吸附以及隨後的白細胞黏附,稱為「生物污垢」。可能導致隨後的炎症反應,諸如生物材料介導之炎症,其為蛋白質吸附、白細胞募集/激活、炎症介質分泌及部分或全部裝置或植入物的纖維包囊的複雜反應。減少炎症反應,例如藉由減少蛋白質結合及免疫反應傳播之能力,可防止或減少在不存在或存在負壓之情況下與裝置接觸而可能對尿路組織造成的損害。
一或多種適合的抗炎材料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一或多種抗炎劑及一或多種防汙表面處理材料。一或多種適合的抗炎劑的實例包括地塞米松(DEX)、肝素或α-黑素細胞刺激激素α-MSH中之至少一者。一或多種適合的防汙表面處理材料之實例包括含聚乙二醇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基於磷醯膽鹼之聚合物、甘露醇、低聚麥芽糖及牛磺酸基團中之至少一者。
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基於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抗炎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後,基於經乾燥或固化塗層/浸漬之總重量,至少一種抗炎材料於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或約20重量%至100重量%,或約50重量%至約100重量%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包括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及包含至少一種抗炎材料之單個或多個子層7026。在一些實例中,最外層7024可包含至少一種pH緩衝材料,且一或多個子層7026可包含至少一種抗炎材料。
在一或多個塗層/浸漬施加及乾燥及/或固化之後,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之總厚度或浸漬於一或多種裝置材料中之深度可在約0.001微米(約1奈米)至約10.0毫米、或約0.001微米至約5 mm、或約0.001 mm至約5.0 mm、或約0.01 mm至約1.0 mm、或約0.001微米至約0.2 mm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在一或多個塗層/浸漬層施加及乾燥或固化之後,多個塗層/浸漬層中之各塗層/浸漬層之厚度可在約0.001微米至約10.0毫米、或約0.001微米至約5.0毫米、或約0.001微米至約500微米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水合或溶脹塗層及/或浸漬7022之總厚度或浸漬於一或多種裝置材料中之深度可在約0.1微米至約25.0毫米、或約0.1微米至約500微米、或約20微米 ± 20%範圍內。
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物之密度可在約0.1至約200 mg/微升範圍內,或約1 mg/微升。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待施加至裝置7010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載劑或佐劑,諸如水、一或多種醇、矽油(諸如一或多種聚二甲基矽氧烷)及/或聚合物基質材料,諸如水凝膠,例如包含聚丙烯酸(PAA)及/或二硫化物交聯的(聚(低聚(環氧乙烷)單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OEMA)。
在一些實例中,在乾燥或固化之前,基於用於各別層之塗層/浸漬組成物之總重量,一或多種潤滑劑、一或多種抗微生物材料、一或多種pH緩沖劑或一或多種抗炎材料中之至少一者於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物中之濃度可在約0.1重量%至約99.9重量%或100重量%範圍內。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物可在乾燥或固化之前以每層約0.001 mg/cm 2至約5 mg/cm 2或約2 mg/cm 2± 50%範圍內之量施加至裝置7010。在一些實例中,對於包含至少一種抗微生物劑之一或多種塗層/浸漬材料組成物,一或多種塗層/浸漬可在乾燥或固化之前以每層約0.001 mg/cm 2至約5 mg/cm 2、或約2 mg/cm 2± 50%、或約0.005 mg/cm 2至約0.025 mg/cm 2範圍內之量施加至裝置7010。
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最外塗層/浸漬層7024包含至少一種潤滑劑。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種潤滑劑(諸如親水性材料、凝膠或水凝膠)經組態以在暴露至體液(諸如水分及/或尿液)時保持或至少部分或完全消散,諸如在將導管裝置7010展開於患者尿路中時發生,以顯露或暴露潤滑劑塗層下方之導管裝置7010之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或外表面7028之其他材料。舉例而言,當潤滑劑消散時,位於最外層7024下方之一或多個子層或底層可能暴露出來。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之潤滑劑可經組態以在植入後之所需時間段內消散至周圍體液或組織中。由於潤滑劑可主要用於促進經塗佈裝置7010之插入及定位,因此最外層7024之一部分或全部可在插入尿路後相當短時間段內消散。舉例而言,最外層7024可經組態以在插入及/或置於尿路內之後的6小時至10天、或12小時至5天、或1天至3天內完全、基本或部分消散。如本文所用,當最外層7024之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或約95%、或約98%已自導管7010之表面或最外層下方之塗層釋放,且吸收至周圍體液及/或組織1003、1004中,及/或自患者體內排出時,諸如最外層7024之一部分或全部的材料基本上消散。在一些實例中,在1天至10天內消散之最外層7024在水合或活化之前或當水合或活化時可具有0.01微米至5.0毫米、或0.001 mm至2.5 mm、或0.01 mm至1.0 mm範圍內之總厚度。在一些實例中,最外層7024之厚度可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在尿路內時最外層7024在溶解以暴露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之一或多個子層7026及/或導管裝置7010之外表面7028之前應保持在原位多長時間。
在最外層7024消散後,位於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下方之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材料可保持在原位以提供特定性質或功能用於延長的時間段或可配經組態以釋放進入周圍體液及/或組織中以例如為周圍體液及/或組織提供所需治療或有益效果。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材料可經組態以在約1天至約一年、或約30天至約180天、或約45天至約90天範圍內之時段內緩慢釋放至周圍組織中。在一些實例中,子層7026之消散率取決於最外層7024之厚度。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子層7026可具有約0.01微米至5.0毫米,或約0.01 mm至4.0 mm、或約0.1 mm至3.0 mm範圍內之總厚度。在一些實例中,可選擇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厚度,使得其可保留或溶解及釋放材料,以在裝置7010在尿路內之整個使用壽命或時間內改良導管裝置7010之功能。
在其他實例中,最外層7024可經組態以在經塗佈裝置7010在尿路內之部分或全部時間段內保持黏附至經塗佈裝置7010,且在一些實例中維持其有益性質。舉例而言,當在患者尿路內時,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可保持原位長達10天、45天、90天或長達至少一年。為了維持有益的或親水的性質長達至少一年,最外層7024可薄至或薄於0.01 mm,或可以厚於5.0 mm,可能厚達10.0 mm。替代或另外地,最外層7024可由不溶解或降解的,或僅當在尿路內時緩慢降解之材料形成。舉例而言,某些平滑或低摩擦非親水性材料,諸如聚四氟乙烯(PTFE) (例如Teflon),可能長時間保留在原位而不溶解。
當經組態以在延長的持續時間內維持性質,諸如親水性質時,最外層7024可經組態成具有時間依賴性的滲透性或釋放,使得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散裝材料可穿過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且達至周圍體液/或組織。舉例而言,最外層7024可包括用於允許水分或體液穿透最外層7024且達至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結構及/或空隙空間。為了獲得此類滲透性,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可包括複合材料,其中維持散裝親水性,而最外層7024之至少一種貢獻材料提供諸如選擇性擴散性、溶解性及/或孔隙度(例如微孔度、中孔度或大孔度)之性質。根據國際純化學及應用化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命名法,微孔度、中孔度及大孔度分別描述了展現直徑小於2.0奈米、2.0至50奈米及大於50奈米之孔隙的材料。可用於形成多孔材料之製程可包括例如相分離、氣體發泡及軟硬模板技術以及其他選擇性及積層製造方法。
替代或另外地,如第53圖中示意性展示,最外層7024可包括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其通過最外層7024延伸至一或多個子層7026。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為最外層7024之材料中固有的、天然存在的或創建的(人造的)。舉例而言,最外層7024可為天然多孔的。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可藉由任何適合的製程形成,包括例如將針釘或穿刺針壓過經固化最外層7024。在其他實例中,可藉由蝕刻或溶解最外層7024之部分來形成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經組態使得諸如水分之體液穿過最外層7024達至一或多個子層7026,且來自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經溶解材料穿過最外層7024之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達至周圍體液及/或組織。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最初延伸通過整個最外層7024,使得一旦裝置7010定位於尿路中,體液即可滲透至一或多個子層7026。在其他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部分延伸通過最外層7024。在彼情況下,諸如水分或尿液之體液可能聚集於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中,從而導致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之部分在插入尿路中之初始階段溶解。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通過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之剩餘部分溶解,最終接觸且暴露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部分。以此方式,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功能材料的釋放延遲直至裝置7010插入尿路之後的一段時間。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具有足以允許體液(諸如水分)通過以接觸一或多個子層7026及允許一或多個子層7026之經溶解材料穿過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達至周圍體液及組織的任何大小及數目。舉例而言,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具有約0.01微米 2至約1.0毫米 2、或約0.1 mm 2至約0.5 mm 2、或約0.2 mm 2至約0.4 mm 2之橫截面積。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以多種組態及佈局形成於最外層7024之中或之上。舉例而言,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為具有任何所需組態之複數個開口,例如基本上圓形、橢圓形或任何橫截面的形狀。在其他實例中,至少一個開口、孔、空間及/或微通道7052可為沿最外層7024之表面或內部之任何方向(例如軸向及/或周向)延伸之凹槽或穿洞。
如第52圖及第53圖中所示,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子層7026定位於裝置7010 (例如細長管7012)之外表面7028與一或多個最外層7024之間。一或多個子層7026可經組態以改良經塗佈裝置7010之長期效能,例如藉由解決與裝置7010 (諸如留置式導管)之長期使用相關之一或多個上文所描述之問題。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子層7026可藉由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來改良經塗佈裝置7010之長期效能:抑制組織向內生長;減輕展開的經塗佈裝置7010周圍組織之異物反應;減少經塗佈裝置7010周圍組織的感染;及/或減少尿晶體在經塗佈裝置7010上之結殼。
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旨在接觸經塗佈裝置7010周圍之體液及/或組織1003、1004之部分,該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可藉由自然力或施加負壓與裝置7010接觸。因此,至少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僅需要施加至外周1002、或向外對向側、或一或多個保護性表面1001、7038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諸如滯留部分7020之至少一部分,或裝置7010之全部。在一些情況下,如先前所描述的,包括至少一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7036之滯留部分7020的內周、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1000、7034可基本上不含或不含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替代地,如結合第54圖所描述的,裝置7010之受保護的表面1000、7034及保護性表面1001、7038均可塗佈有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例如以提供一或多個塗層之一或多種上述益處及/或促進可製造性(例如將塗層沉積於裝置7010上)。
本文所描述之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適用於任何或所有裝置7010,諸如本文所描述之輸尿管導管。舉例而言,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施加至裝置7010,該裝置包括遠端部分7018,該遠端部分包括膨脹式滯留部分7020,當展開於腎臟及/或腎盂內之所需位置時,該膨脹式滯留部分限定三維形狀7040,該三維形狀經大小設計且定位以維持腎臟與裝置7010之近端部分7014和/或近端7016之間的體液流動的通暢,使得至少一部分體液流過膨脹式滯留部分7020。在彼情況下,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可施加至滯留部分7020之與三維形狀7040之表面接觸的部分。此外,如在先前實例中所描述的,為了匹配腎盂之大小及形狀,由展開的膨脹式滯留部分7020在橫向於膨脹式滯留部分7020之中心軸線A的平面中限定的三維形狀7040之二維切片7042的區域可朝向膨脹式滯留部分7020之遠端7044增加。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7020包括自腎盂徑向延伸至腎臟的旋捲滯留部分。旋捲滯留部分7020可包括至少一個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線圈7046及至少一個具有第二直徑之第二線圈7048,該第二直徑可大於第一直徑以對應於腎盂之大小及形狀。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僅需施加至線圈7046、7048之外表面或保護性表面1001、7038,因為身體組織僅接觸此類外表面或保護性表面1001、7038。線圈7046、7048之受保護的表面1000、7034可不由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塗佈。
在一些實例中,裝置7010 (諸如線圈7046、7048)之保護性表面1001、7038及受保護的表面1000、7034中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可由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塗佈。舉例而言,將至少一個塗層及/或浸漬7022施加至裝置7010或細長管7012之所有表面可能更易於製造或生產。在一些實例中,裝置7010 (例如整個細長管7012)可由一或多個親水層或最外層7024塗佈,因為細長管7012或裝置7010在插入通過患者之尿路期間可為基本上線性(例如未旋捲)組態。可有助於改良裝置7010之長期效能的子層7030、7032僅需要施加至裝置7010或細長管7012的可能與體液或組織接觸的部分(例如,管7012之面向外部分)。 用於順序功能之多層塗層 / 浸漬
在其他實例中,如第54圖中所示,經塗佈裝置7110包括具有多種或不同功能的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122。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122可施加至裝置7010之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如在先前實例中,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122可包括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及一或多個最內層7126。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122可進一步包括定位於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與一或多個最內層7126之間的多個子層7128、7130、7132。多個子層7128、7130、7132可由不同材料形成,且各子層可解決留置式導管的不同問題及/或為裝置7110提供不同的功能改進。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及多個子層7128、7130、7132可經組態以順序消散,使得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提供預定時段之第一性質或功能、預定第二時段之第二性質,以及預定第三時段之第三性質。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塗層及/或浸漬7122可經組態使得最外層7124及子層7128、7130、7132隨時間之消散導致週期性及/或間歇性作用,包括但不限於抗微生物及/或抗菌作用之時段與藥物遞送之間歇時段的循環。在一些情況下,可將藥物遞送控制在預先指定的時間發生,諸如將藥物遞送限制為12小時釋放,或限制為24小時釋放,或限制為48小時釋放,接著將經塗佈裝置7110插入尿路。類似地,在移除經塗佈裝置7110之前,可提供藥物之另一12小時釋放、24小時釋放或48小時釋放。
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可在厚度及材料性質上與先前所描述之最外層基本類似。舉例而言,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可提供潤滑外表面,經組態以使裝置7110在尿路中之插入及放置比在不存在潤滑塗層時更容易。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可經組態以在植入體內後不久,諸如在植入後1天至10天內保留或可消散。
可選擇多個子層7128、7130、7132,使得該等子層保持預定時段且在導管裝置7110在尿路中之使用期限或預期持續時間內消散。舉例而言,對於經設計以在尿路中存在十至二十天之時段的導管,五個子層中之每一者可經組態以在約兩天至四天內消散或溶解。如上文所論述的,在另一實例中,包含治療劑之層可在插入後12小時、24小時或48小時內消散。含有其他材料(諸如抗微生物材料及/或pH緩衝材料)之子層可能在更長的時間段內消散,諸如在1天至10天、或2天至8天、或3天至5天之時段內。
在一些實例中,多個子層7128、7130、7132包括位於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下方之第一子層7128。第一子層7128可經組態以當與水分接觸時開始消散至周圍組織中,如一或多個最外層7124之部分消散時發生的那樣。如在先前實例中,第一子層7128之材料可經組態以解決留置式導管之問題及/或改良一或多個塗層7122之功能性質。舉例而言,第一子層7128可包括抗微生物層,該抗微生物層在預定時間段內,諸如植入後的幾天提供保護,防止微生物進入一或多個塗層7122之內或之上。
在插入後的幾小時及/或幾天之過程中,第一子層7128消散,使第二子層7130暴露於體液或水分。第二子層7130可包括一或多種塗層及/或浸漬材料,用於提供用於改進裝置7110之功能的另一性質。舉例而言,第二子層7130可包括一定劑量之治療劑,諸如一定劑量之抗生素。第二子層7130可經組態以在較短時間段內(例如,幾小時或一天)或在稍長的時間段(例如一天至十天、或2天至8天、或3天至5天)遞送一定劑量之治療劑。一旦治療劑釋放且第二子層7130消散至周圍體液或組織中,第三子層7132即可暴露至尿路之水分或體液。第三子層7132可包含一或多種具有額外或不同功能性質之材料。舉例而言,第三子層7132可為pH緩衝層,用於減少或消除裝置7110上結殼之存在。在其他實例中,第三子層7132可為另一抗微生物及/或抗菌層。第三子層7132可經組態以在原位保持數小時或數天,與先前子層或層之情況一樣。
裝置7110可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包括具有不同性質之材料的額外子層7026,用於解決留置式導管之問題及/或用於改進一或多個塗層7122及經塗佈裝置7110之功能。舉例而言,一或多個塗層7122可包括多個治療層,該等治療層包括定位於包含抗微生物材料之一或多個7026之間的一定劑量的抗生素劑。因此,一或多個塗層7122可提供由不遞送抗生素之時間段分隔的間歇性抗生素劑量,從而降低抗生素濃度增加至適合位凖以上的風險。
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塗層7122亦包括定位於裝置7110或細長管7112之外表面7124與最內子層7128之間的最內層7126。最內層7126在大小及材料組成上可與本文所描述之最外層7124類似。舉例而言,最內層7126可包含上文所論述之塗層材料中之任一者,諸如當暴露於水分時變得潤滑的親水材料。在一些實例中,最內層7126可在移除裝置7110之前不久暴露。一旦暴露於體液或水分,最內層7126即可組態為變得平滑且光滑,此有助於通過尿路移除裝置7110。舉例而言,當最內層7126變得潤滑時,裝置7110之細長管7112可更易於滑過身體組織,便於裝置7110之移除。 經皮導尿管
現將論述經組態以通過經皮進入部位插入腎臟及/或腎盂中之輸尿管導管的實例。此等輸尿管導管尤其可與第21A圖及第21B圖中所示之先前所描述之泵系統800一起使用。與先前實例一樣,經組態用於經皮插入之輸尿管導管可包括多種滯留部分,該等滯留部分經組態以將導管之遠端部分及/或遠端維持於腎臟及/或腎盂內。舉例而言,本文所描述之線圈、漏斗、膨脹式籠、球囊及/或海綿中之任一者均可用作滯留部分,用於將通過經皮進入部位插入之導管的末端維持於尿路(例如腎盂、輸尿管及/或腎臟內)內之所需位置處。
參考第55圖,將論述例示性經皮腎造口術管或尿道旁路導管8010。然而,應理解,本文所論述之導管中之任一者均可以下文所描述之類似方式使用。例示性尿道旁路導管8010經組態以展開於尿路中且包括用於將導管8010維持於尿路內之所需位置處的滯留部分8016。旁路導管8010之滯留部分8016可與導管8010之遠端部分8014整合形成,或可為藉由習知緊固件或黏合劑安裝至導管8010之細長管8018之遠端8022的單獨結構。在輸尿管導管8010之先前例示性實施例中提供了許多適合於將細長管8018之遠端8022保持在腎盂內的例示性滯留部分8016。舉例而言,包括線圈、漏斗、籠子、球囊及/或海綿中之一或多者的滯留部分8016可適於與旁路導管8010一起使用。在一些情況下,此類滯留部分8016可適於與尿道旁路導管8010一起使用,例如,藉由倒置一或多個滯留部分8016以說明尿道旁路導管8010通過腎臟而非通過輸尿管進入腎盂。
不論所選實施例,滯留部分8016產生外周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以防止尿路組織收縮或堵塞在腎臟之腎元與細長管8018之管腔之間延伸的液柱。在一些實例中,此類滯留部分8016可包括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8024 (包括一或多個用於接收由腎臟8102產生的體液(諸如尿液)的引流開口、穿孔及/或端口8026)及向外對向側或保護性表面區域8028,其可不含或基本上不含引流端口8026。理想地,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8024及向外對向側或保護性表面區域8028經組態使得當藉由細長管8018施加負壓時,尿液通過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026吸入管8018之管腔中,同時防止黏膜組織(諸如輸尿管及/或腎盂之組織)明顯地堵塞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026。如在先前所描述之輸尿管導管中,引流端口8026之間的大小及間距可變化以實現腎盂及/或腎臟內之不同負壓分佈,如本文所揭露的。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引流端口8026中之每一者具有約0.0005 mm至約2.0 mm、或約0.05 mm至1.5 mm或約0.5 mm至約1.0 mm之直徑。在一些實例中,引流端口8026可為非圓形的,且可具有約0.0002 mm 2至約100 mm 2、或約0.002 mm 2至約10 mm 2、或約0.2 mm 2至約1.0 mm 2之表面積。引流端口8026可沿滯留部分8016之軸向長度等距間隔開。在其他實例中,與端口8026均勻間隔之實例相比,更靠近滯留部分8016之遠端8022之引流端口8026可更緊密地間隔在一起,以增加通過更遠的引流端口8026之流體流動。
滯留部分8016可為適合於將細長管8018之遠端8022維持於尿路內之所需位置之任何結構。舉例而言,足夠大小之滯留部分8016可具有介於約5 mm至約100 mm、或20 mm至80 mm或約50 mm之軸向長度L11。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8016包括膨脹式結構,當插入或自患者身上移除導管8010時,該膨脹式結構自縮回狀態轉變為膨脹或展開狀態,該膨脹或展開狀態經組態以將滯留部分8016錨定且保持在腎盂及/或腎臟中。為了將導管8010充分保持在尿路內之所需位置,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8016在展開時限定三維形狀8032,其經大小設計且定位以維持在腎臟與導管8010之近端之間的流動的液柱的通暢。此外,由腎臟8102產生之至少一部分體液流過滯留部分8016及管8018,而非流過輸尿管。由展開的膨脹式滯留部分8016在橫向於膨脹式滯留部分8016之中心軸線A的平面中限定的三維形狀8032之二維切片8034之面積可朝向膨脹式滯留部分8016之遠端8022減小,使滯留部分8016具有稜錐或倒圓錐形狀。在一些實例中,由展開的膨脹式滯留部分8016在橫向於膨脹式滯留部分8016之中心軸線A的平面中限定的三維形狀8032之最大橫截面積小於或等於約500 mm 2、或小於或等於約350 mm 2、或100 mm 2至500 mm 2、或200 mm 2至350 mm 2
在一些實例中,滯留部分8016包括旋捲滯留部分(包括倒螺旋線圈)。旋捲滯留部分8016可包括複數個螺旋線圈8036、8038、8040,該等螺旋線圈佈局成使得螺旋線圈8036、8038、8040之外周或外部區域接觸且支撐腎臟及/或腎盂之組織以抑制定位於螺旋線圈8036、8038、8040之向內對向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中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8026或穿孔堵塞或阻塞。
旋捲部分8016可包括至少具有第一直徑之第一線圈8036、至少具有第二直徑之第二線圈8038及至少具有第三直徑之第三線圈8040。為了使滯留部分8016裝配於腎盂內,最遠端或第三線圈8040之直徑可小於第一線圈8036或第二線圈8038之直徑。因此,線圈8036、8038、8040之直徑及/或相鄰線圈8036、8038、8040之間的步距或高度可以規則或不規則方式變化。在一些實例中,複數個線圈8036、8038、8040可形成錐形或倒稜錐形狀。在一些實例中,旋捲滯留部分8016可包括複數個類似大小之線圈,或例如可包括複數個類似大小之近端線圈及具有比複數個線圈中之其他線圈更小的直徑的最遠端線圈。
選擇線圈8036、8038、8040之直徑及相鄰線圈之間的步距或高度,使得滯留部分8016在腎盂及/或腎臟中保持所需時間段。特定言之,旋捲滯留部分8016理想地足夠大,使得其保持在腎盂中且在導管8010準備好被移除之前不會進入輸尿管或返回腎臟中。舉例而言,最近端或第一線圈8036之外徑可在約10 mm至約30 mm或約15 mm至25 mm範圍內,或為約20 mm。第二線圈8038可具有約5 mm至25 mm、或約10 mm至20 mm,或可為約15 mm之直徑。最遠端或第三線圈8040可具有約1 mm至20 mm或約5 mm至15 mm範圍內,或可為約10 mm之直徑。 用於經皮輸尿管導管之額外滯留部分
第56A圖及第56B圖中示出了經組態用於經皮插入患者腎盂之輸尿管導管8410的另一實例。如在先前實例中,輸尿管導管8410由細長管8418形成,該細長管包括有包括滯留部分8416之遠端部分8414。滯留部分8416為包括纏繞於細長管8418之基本直線或筆直段或部分8430周圍的複數個線圈的旋捲部分。
旋捲滯留部分8416進一步包括由在滯留部分8416之筆直段或部分8430之遠端處約90度至180度的彎曲部8434形成的最遠端線圈8432。滯留部分8416進一步包括一或多個額外線圈,諸如第二或中間線圈8436及第三或最近端線圈8438,該等線圈纏繞於管8418之筆直部分8430周圍。細長管8418進一步包括在最近端線圈8438之後的遠端8440。遠端8440可關閉或打開以接收來自患者尿路之尿液。
如在先前實例中,選擇線圈8432、8436、8438之大小及方向,使得滯留部分8416保持於腎盂中且不進入輸尿管或縮回腎臟中。舉例而言,最大或最近端線圈8438之直徑可為約10 mm至30 mm、或直徑為約15 mm至25 mm、或直徑為約20 mm。線圈8436和8438可具有較小直徑,例如5 mm至25 mm、或約10 mm至20 mm、或約15 mm。如在先前實例中,旋捲滯留部分8416可具有錐形外觀,其中線圈8432、8436、8438逐漸變窄,從而使滯留部分8416具有倒稜錐形或倒錐形外觀。
如在先前實例中,滯留部分8416進一步包括定位於旋捲滯留部分8416之徑向向內側或受保護的表面區域上之開口或引流端口8442。由於線圈8432、8436、8438圍繞筆直部分8430延伸且防止腎盂及/或腎臟之組織接觸筆直部分8430,因此開口或引流端口8442亦可定位於滯留部分8416之筆直部分8430上。如在先前實例中,滯留部分8416在導引線上以線性取向插入通過腎臟及腎盂。當導引線移除時,滯留部分8416採用旋捲或展開組態。 基於生物電阻抗控制之負壓系統
上文所描述之裝置、系統及治療方法可用於治療可能受益於體液移除之任何患者。舉例而言,上文所描述之裝置、系統及治療方法可用於藉由增加尿液及/或鈉輸出量來移除引起靜脈充血之體液。體液滯留增加、體液過載、靜脈充血、血壓升高及/或水腫可為心衰竭惡化失代償性心衰竭之跡象,該等跡象可能在導致患者住院之其他症狀出現數天或數週之前出現。失代償之其他症狀可包括例如呼吸困難(亦即呼吸短促)、疲勞、四肢腫脹、心跳加快或不規則或持續咳嗽或喘息。使用本揭示案之裝置、系統及治療方法儘早且在需要住院之嚴重症狀發作之前開始治療靜脈充血及/或體液移除將係有益的。在一些情況下,使用本揭示案之裝置、系統及方法可減慢或阻止患者向急性失代償之進展,從而可避免住院。在一些實例中,本揭示案之裝置、系統及方法可藉由減輕或減少患者心臟上之應力來改善患者病狀,使得患者在未來不太可能失代償。本揭示案之裝置、系統及方法亦可藉由對已知導致心衰竭惡化之病狀提供比當前可用治療方法提供的更早的治療來減少失代償之發生、改善患者結果、患者生活品質及/或預期壽命。
許多血液動力學指標或參數可提供充血惡化之早期跡象。舉例而言,可監測生物電阻抗(亦即全身阻抗或所選身體區域之阻抗)以偵測患者體液狀態之變化。如本文所用,「生物電阻抗」係指對生物組織(諸如患者之組織、器官及其他解剖結構)之電流流動之阻抗或阻力。全身阻抗係指藉由患者身體主要部分所量測之阻抗,諸如在手腕與腳之間量測的阻抗。亦可對特定身體區域量測阻抗。舉例而言,可監測胸部阻抗以偵測患者胸部區域中是否存在體液,表明肺水腫發作。亦可例如藉由腹腔或其他方便的身體位置量測阻抗。咸信在急性失代償事件之前的幾天及幾週內,生物電阻抗可能降低(亦即量值減小),表明存在額外體液且聚集在例如胸腔或其他體腔中,從而增加了整體充血。如本文所用,胸部阻抗係指電流流過胸腔之至少一或多個部分之阻抗或阻力。下文所描述之系統及治療方法提供了血液動力學參數(即全身及/或胸部阻抗)可如何用於控制腎負壓治療系統之各態樣以便控制體液自患者身體排出。系統及治療方法可提供一或多種有益效果,諸如減少及/或減輕體液過載及/或導致患者失代償之病狀。
視情況,在一些實例中,由於患者之生理狀態而導致的急性失代償及/或心血管壓力增加之患者可植入血液泵以輔助心臟進行血液循環。此類血液泵之非限制性實例可包括例如左心室輔助裝置或左心室支撐裝置。此類裝置可經組態以藉由在患者左心室壁上之開口與主動脈上之開口之間延伸的管道提供血液流動(通常為連續的體液流動)。當正確安裝及使用時,血液泵可經組態以增加通過患者脈管系統之血流及/或輔助心臟進行循環。由植入的血液泵提供之增加的循環支持可減輕心臟上之應力,若在一段時間內不加以解決,可能減弱心臟且導致心衰竭之進展。
生物電阻抗可藉由多種不同類型的植入或外部阻抗感測器9014及/或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用於量測生物電阻抗之任何其他適合的方法或裝置來量測。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描述的,胸部阻抗可藉由植入的或植入式醫療裝置(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IMD)量測,諸如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及治療該心臟結構問題之治療裝置。植入式醫療裝置用於監測、管理及治療各種醫療病狀,包括例如心搏過緩、心搏過速、心房震顫、心室顫動、心衰竭、心臟結構問題、節律問題及其他心臟病狀。可經組態以量測胸部阻抗來控制本揭示案之負壓治療系統的非限制性例示性IMD描述於例如名稱為「藉由經胸阻抗監測評估肺效能之系統及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pulmonary performance through transthoracic impedance monitoring)」之美國專利第7,329,226號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量測胸部阻抗之植入式醫療裝置之額外非限制性實例描述於名稱為「使用經胸阻抗之速率自適應心節律管理裝置(Rate adaptive cardiac rhythm management device using transthoracic impedance)」之美國專利第6,463,326、名稱為「醫用電導線中之電極組件(Electrode assembly in a medical electrical lead)」之美國專利第9,014,815號及名稱為「使用胸直流阻抗校準呼吸容量之阻抗監測(Calibration of impedance monitoring of respiratory volumes using thoracic D.C. impedance)」之美國專利第7,603,170號中,該等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所描述之泵及/或腎負壓治療系統或組件(包括第1A圖至第1D圖、第14圖、第15A圖至第16C圖、第21A圖及/或第21B圖中所示之泵系統)中之任一者或全部可適於包括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及/或自該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接收資料,諸如經組態以偵測代表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植入式醫療裝置(IMD) 9060。系統及組件亦可適於使用偵測到之阻抗量測值來控制及/或提供關於植入、留置式或外置式泵之操作的反饋。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阻抗量測值亦可用於控制患者治療之其他態樣。舉例而言,生物電阻抗可用於決定何時應將某些藥劑遞送至患者及/或控制此類藥劑之劑量。阻抗量測值亦可用於例如控制提供給患者之其他治療裝置。舉例而言,第1A圖至第1D圖、第14圖、第15A圖至第16C圖及/或第21A圖及第21B圖之負壓系統或泵系統中之任一者或全部可適於包括及/或提供與由血液泵提供之左心室支持相結合的負壓治療處理。此外,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使用任何類型之導尿管,諸如輸尿管導管(第15A圖及第16A圖中所示)或腎經皮導管(第21A圖中所示),且包括先前所描述之滯留部分(第22A圖至第56B圖中所示)中之任一者的泵系統可適於與植入式醫療裝置及視情況選用之血液泵一起使用。
第57A圖至第58E圖中示出了包括諸如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胸部阻抗感測器及視情況選用之血液泵的負壓治療系統的實例。第57A圖至第58B圖意欲作為泵系統類型之實例,該等泵系統可經組態以包括用於量測胸部阻抗之裝置及血液泵。應理解,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其他類型之負壓治療及/或泵系統亦可經組態以包括肺部阻抗感測器、植入式醫療裝置及/或血液泵。舉例而言,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本揭示案之植入式醫療裝置及血液泵可經組態與任何類型之留置式泵、植入式泵或外置式泵(用於非臥床或臥床患者)及相關泵系統一起使用。
第57A圖至第57E圖示出了用於自患者之尿路移除體液之腎負壓治療系統9000的一些實例,該系統具有完全或部分植入及/或展開於患者之心肺及泌尿系統內及/或患者之胸部或腹部區域內之部件。
第57A圖示出了部分地包括一或兩個輸尿管導管9002b及植入的泵9004之系統9000。本文所揭露之一或多個輸尿管導管中之任一者均可用於系統9000,例如第16A圖、第22A圖至第23F圖、第28A圖至第50B圖之輸尿管導管。植入的血液泵9004可為本文所揭露之植入式泵中之任一者且例如第15A圖至第16C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泵9004可為留置式泵,諸如本文所揭露之留置式泵中之任一者,例如如第1A圖至第14圖中所示。
第57B圖中示出了包括自腎臟9102a、9102b或腎盂9104延伸通過膀胱9106及尿道9108之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以及連接至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之近端9006的外置式泵9004的系統9000。第57B圖之系統9000包括兩根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諸如靠近右腎9102a展開之第一導管9002a和靠近左腎9102b展開之第二導管9002b。然而,應理解,對於某些治療及/或對於一些患者,僅提供一根輸尿管導管可能係有利的。
第57C圖示出了包括定位於腎臟9102b及/或輸尿管-腎盂接合處或腎盂9104中之經皮(亦即腎臟)導尿管9008及定位於患者腹腔中之植入的泵9004之系統9000。經皮導尿管9008可包括本文所揭露之經皮導尿管中之任一者的特徵件,諸如第21A圖及第21B圖中所示之經皮導管。經皮導管9008穿過腎臟9102b且達至植入的泵9004。排放導管9010自泵904穿過患者膀胱9106之壁,使得穿過排放導管9010之體液自排放導管9010之引流腔排出至膀胱9106中。
第57D圖示出了包括兩根經皮導管9008之系統9000。經皮導管9008自腎盂9104延伸通過腎臟9102a、9102b且通過經皮進入部位9110達至外置式泵9004。外置式泵9004可包括用於收集自患者尿路抽吸之體液的儲存器9012。第57B圖及第57D圖中所示之外置式泵9004可為可攜式及/或穿戴式泵9004,諸如大小經設計以適合攜帶於患者所佩戴之口袋、腰包、皮套或背帶中之泵9004。在其他實例中,外置式泵9004可為獨立的或固定的泵,其經組態以定位於例如台子、架子、IV桿、床邊櫃上及/或附接至其他家具件上,諸如附接至床架上。
第57E圖示出了系統9000,其包括第57A圖之系統9000的許多部件,即一或多個輸尿管導管9002b。與先前實例不同,第57E圖之系統9000不包括血液泵。
第57A圖至第57E圖中示出了許多器官及其他解剖結構,包括心肺器官及包括患者之心臟9112、主動脈(包括主動脈弧9114、下降性胸主動脈9116、腎上腹部主動脈9118及腎下主動脈9120)以及右肺動脈9122a及左肺動脈9122b之相關結構。第57A圖至第57D圖中亦示出了右腎9102a及左腎9102b。第57A圖至第57D圖亦示出了患者尿路之包括左右輸尿管9124、膀胱9106及尿道9108的部分。
如第57A圖至第57E圖中所示,用於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之負壓治療系統9000包括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患者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將代表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傳達至其他電子裝置,諸如傳達至植入的泵9004 (第57A圖及第57C圖中所示)或外置式泵9004 (第57B圖及第57D圖中所示)及/或傳達至任何其他先前所描述之留置式、植入或外置式泵、電子裝置或外部或遠程控制器。如先前所描述的,由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量測之胸部阻抗可為失代償性心衰竭惡化之早期指標。特定言之,增加充血意謂心臟必須更努力地工作以迫使血液通過肺動脈9122a、9122b。繼續劇烈泵送以克服不斷增加的充血會增加患者心臟9112之應力,從而加速緩解充血心衰竭發展。
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包括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及/或可為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部件,如第57A圖至第57E圖中所示。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可設置於患者體內之多個植入部位。舉例而言,植入式醫療裝置可皮下植入患者胸部區域或腹部之植入部位。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亦可植入其他位置,諸如鄰近患者肩部或上臂。在其他實例中,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為任何其他能夠量測胸部阻抗之植入式感測器或裝置,諸如不為患者提供治療處理之植入式患者監測裝置。在其他實例中,胸部阻抗感測器9014可部分或完全在患者體外。舉例而言,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包括經組態以定位於患者皮膚表面上且產生由植入電極或感測器偵測到之電脈衝的外部電極。在其他實例中,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包括:產生引導通過患者胸部區域之電脈衝的第一感測器或電極,其經組態以定位於患者皮膚之一部分上;以及偵測脈衝以決定熊阻抗之第二感測器或電極,其經組態以定位於患者皮膚之另一部分上。
繼續參考第57A圖至第57E圖,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包括包殼或外殼9062 (含有例如裝置之電子部件,諸如控制電路9064、遙測電路(諸如無線資料傳輸器9066))以及可充電電池9068。外殼9062可由任何適合的剛性生物相容材料形成,諸如不銹鋼或剛性塑膠。外殼9062之大小經設計以方便方式植入胸腔或腹部,諸如藉由皮下切口。控制電路9064可經組態以控制向患者提供不同類型的休克治療,包括例如提供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起搏脈衝、去顫脈衝、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脈衝以及任何其他類型之治療電脈衝。控制電路9064亦可經組態以接收代表由可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偵測到之生物電阻抗的信號及控制經由無線傳輸器9066將該等信號無線傳輸至外部計算裝置。
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進一步包括定位於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外殼9062上的經組態以藉由患者之胸部區域提供能量脈衝以量測胸部阻抗之感測器或電極,諸如脈衝發生器9070。在其他實例中,用於量測胸部阻抗之脈衝發生器9070可與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外殼9062分離且可藉由例如電線或導線連接至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控制電路9064。
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進一步包括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外殼9062延伸通過患者之靜脈達至患者心臟9112之腔室的導線或引線9072a、9072b。舉例而言,如第57A圖至第57E圖中所示,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包括具有患者右心房中之遠端9074的第一引線9072a及具有患者右心室中之遠端9074的第二引線9072b。導線或引線9072a、9072b可包括用於生成及/或感測電信號之電極(在本文中稱為感測電極9076)。為了量測胸部阻抗,在一些實例中,諸如測試脈衝之電信號係由外殼9062上之電極或脈衝發生器9070產生。測試脈衝之電參數可視例如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電氣部件、植入位置或導線或引線9072a、9072b之導電性而變化。在一些實例中,測試脈衝為具有約50 μs至約500 μs之脈衝寬度及約200 μA至1000 μA之幅度的電脈衝。然而,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熟悉此項技術者可針對特定的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及/或特定的患者調整用於測試脈衝或預定持續時間之恆定電信號的電參數。
電信號或測試脈衝穿過患者之胸部區域且由引線9072a、9072b之遠端9074處的感測電極9076偵測到。所偵測信號之電壓可除以電脈衝之電流量值以決定胸部區域之阻抗。如先前所描述的,由感測電極9076偵測到之電信號之阻抗的變化指示患者體液狀態之變化。在其他實例中,由導線9072a、9072b上之電極產生的電流可由其他位置處之感測器或電極偵測,諸如藉由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外殼9062上的感測器或電極偵測。在許多情況下,來自導線9072a、9072b及/或外殼9062上不同位置處之多個電極的電壓量測值可用於計算胸部阻抗,以減少由來自胸部區域中之植入裝置及其他導電結構的電干擾引起之誤差的影響。此外,如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理解的,第57A圖至第57E圖中所示之外殼電極、脈衝發生器9070及感測電極9076的佈局為可用於獲得準確的患者胸部阻抗量測值之電極及感測器之佈局的實例。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內,脈衝發生器9070、感測電極9076及引線9072a、9072b之其他佈局對於熟悉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的。
參考第58A圖及第58B圖,系統9000可進一步包括留置式、植入或外部系統控制器9024,其接收來自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 (亦即來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無線收發器9066)的信號且生成用於控制系統9000之不同治療裝置及其他電子部件之控制信號。系統控制器9024可為單獨的裝置,或可連接至系統9000之各種植入或外部電子裝置或與其整合。舉例而言,如第58B圖中所示,系統控制器9024可與植入的負壓泵9004或與外部負壓泵9004整合。在一些實例中,系統控制器9024可包括佈置於負壓泵9004外殼內之印刷電路板上之電腦處理器或微處理器。
在其他實例中,如第58A圖中所示,系統控制器9024可為與泵9004分離之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的部件,諸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專用電子控制裝置、遙控器或類似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如第58A圖中(以及第57A圖及第57C圖中)所示,外部電腦裝置9026可藉由例如經皮線9028電連接至植入的負壓泵9004,且特定言之,可經組態以向泵控制器9030提供指令以控制泵9004之操作。替代地,外部電腦裝置9026可藉由無線資料連接,諸如使用例如BLUETOOTH®之短距離資料連接,與植入泵9004及/或泵控制器9030通信。如在下文中進一步詳細描述的,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亦可包括無線傳輸器9022之天線,用於與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交互且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接收資料及/或一或多個信號。
在一些實例中,系統控制器9024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之一或多個信號及/或資料以決定患者之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如本文所用,生物電阻抗之「預定值」可指患者群體(亦即包括具有類似體重、身高、身體質量指數、年齡、性別等之患者群體)之正常或目標生物電阻抗值。「預定值」亦可為特定患者之基線值,諸如當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首次植入時所決定之患者的胸部阻抗值。儘管生物電阻抗通常為患者及/或感測器的特定值,但在一些實例中,患者之正常胸部阻抗可為約560歐姆至約680歐姆。大於約680歐姆之生物電阻抗值可能表明患者罹患體液過載及/或肺水腫。在一些實例中,可應用統計方法來決定患者生物電阻抗之基線值。舉例而言,可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一段時間(亦即約7天至約30天),且可計算生物電阻抗之平均值及所收集數據之標準偏差。在彼情況下,患者之任何所量測生物電阻抗值與所計算平均阻抗值的差異超過例如兩個標準偏差均可決定為異常。在患者所量測生物電阻抗決定為異常的情況下,可為患者提供治療干預,包括施加負壓治療,以解決患者不斷變化的體液狀態。
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無線接收代表由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的無線傳輸器9066傳輸之所量測阻抗的信號。系統控制器9024亦可自先前所描述之負壓治療系統中之任一者之其他患者生理、泵及/或環境感測器及/或自接收患者生理資訊之其他感測或監測裝置接收感測器資料。舉例而言,系統控制器9024可接收來自生理感測器之患者資訊,該等生理感測器諸如用於量測代表所產生尿液之化學組成之資訊的電容及/或分析物感測器、用於量測尿液酸度之pH感測器或用於量測尿液溫度之溫度感測器,如第7圖中所示。系統控制器9024亦可自定位於導管9002a、9002b中之流體感測器接收資訊,該流體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流體流動特性或參數,諸如在導管9002a、9002b中所量測之流體壓力或流量。系統控制器9024亦可自定位於導管9002a、9002b之遠端9032及/或滯留部分9034附近之導管探針接收資訊,該導管探針量測腎盂9104或腎臟9102a、9102b中之負壓。在一些實例中,如第21B圖中所示,系統控制器9024亦可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由定位於植入泵9004之外表面上之壓力感測器量測的關於腹內壓力之資訊。
系統控制器9024亦可經組態以向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根據自胸部感測器9014接收的生物電阻抗資料或一或多個信號所決定的一或多個控制信號,以:(a)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患者之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b)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或基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由系統控制器9024生成之一或多個控制信號亦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來自本文描述之其他生理、泵及/或環境感測器中之任一者感測的資料。
負壓源可為植入式負壓治療泵9004 (如第57A圖、第57C圖、第57E圖及第58A圖中所示)或外置式負壓治療泵9004 (第57B圖、第57D圖及第58B圖中所示)。替代地,負壓源可為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且在醫療及/或患者治療環境中可用的任何其他負壓源。舉例而言,負壓源可為醫院之負壓系統或可藉由例如壁掛式負壓端口接入之另一醫療設施。泵9004及/或另一負壓源可經組態以向導尿管之引流腔提供如在泵9004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及/或導尿管近端量測的介於5 mmHg至約150 mmHg之負壓。
將負壓自負壓源(亦即植入式或外置式泵9004)傳輸至患者尿路之導尿管可為第57A圖至第57D圖中所示之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或經皮導管9008。在其他實例中,導尿管可包含及/或可包括第22A圖至第56B圖中所示至先前所描述之導管中之任一者的部件。在一些特定實例中,導尿管亦可包括通過尿道9108插入膀胱9106中之膀胱導管(未示出)。
在一些實例中,如第57A圖及第57B圖中所示,導尿管可為包括遠端部分9032之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該遠端部分包括定位於患者腎臟9102a、9102b、腎盂9104及/或輸尿管9024中之滯留部分9034。如在先前所描述之例示性輸尿管導管中,滯留部分9034包括一或多個引流端口,其允許體液流入導管9002a、9002b之引流腔。
如第57C圖及第57D圖中所示,在其他實例中,導尿管為通過腎臟9102a之後部插入且展開於腎臟9102a、9102b、輸尿管-腎盂接合處或腎盂9104及/或輸尿管9124中之經皮導管9008。經皮導管9008可包括例如經組態以穿過經皮開口之近端部分9006及包括經組態以展開於患者之腎臟9102a、9102b、腎盂9104及/或輸尿管9124中之滯留部分9034的遠端部分9032。如先前所描述的,滯留部分9034包括一或多個引流端口。滯留部分9034經組態以在展開時建立外周或保護性表面區域,其在藉由導管9002a、9002b施加負壓時抑制黏膜組織堵塞一或多個端口。滯留部分9034亦可包括先前所描述之滯留部分中之任一者,諸如第22A圖至第56B圖中所示至滯留部分。
如先前所描述的,系統控制器9024經組態以控制信號之形式將操作指令提供給負壓源,諸如負壓療法泵9004。控制信號至少部分地基於自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接收的生物電阻抗(例如胸部阻抗及/或全身阻抗)量測值,且在一些實例中,可提供反饋迴路(其中依賴於連續獲得的或週期性的阻抗量測值)以逐漸調整所施加之負壓。舉例而言,系統控制器9024最初可經組態當所量測阻抗值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
在簡單實例中,負壓可以預定壓力位凖(亦即如在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之近端處量測的10 mmHg與150 mmHg之間的預定壓力)提供預定持續時間(亦即30分鐘、1小時、2小時、8小時、12小時或更長)。在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可再次量測生物電阻抗。若所量測阻抗保持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則可在預定持續時間之另一實例中繼續向患者施加負壓。若所量測生物電阻抗增加高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則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停止施加負壓。
在其他實例中,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週期性地遞增或遞減所施加之負壓。舉例而言,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週期性地將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與阻抗之預定值及/或患者基線值進行比較。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小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系統控制器9024隨後可經組態以向負壓源(諸如向植入或外置式泵9004)提供額外控制信號,以增加由負壓源施加至導管9002a、9002b之負壓的量值。舉例而言,每次所量測之阻抗小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由系統控制器9024生成之控制信號可使所施加之負壓的絕對值或量值以一定增量(亦即1 mmHg、5 mmHg或10 mmHg)增加。
繼續參考第57A圖至第57D圖,系統9000可視情況進一步包括植入患者心臟左心室附近之血液泵9042,諸如左心室輔助裝置及/或左心室支撐泵。如上文所描述的,可提供本揭示案之負壓治療系統9000以輔助管理患者體液狀態,以努力減輕對心臟及其他器官系統之應力。特定言之,體液位凖升高可增加心臟之應力,削弱心肌且加速心衰竭之進展。因此,本揭示案之系統9000可與血液泵9042結合使用或可包括血液泵,例如以減輕對心臟之應力及/或幫助心臟提供足夠的血液循環。
視情況選用之血液泵9042可與系統控制器9024及/或血液泵控制器9050 (第58B圖中所示)進行有線或無線電子通信且可自其接收操作指令,諸如控制信號。舉例而言,如第57A圖及第57C圖中所示,血液泵9042可與包括系統控制器9024之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進行有線通信。替代地,如第57B圖及第57D圖中所示,血液泵9042可藉由例如經皮線9044與血液泵控制器9050及/或包括系統控制器9024之外置式負壓治療泵9004進行有線通信。
如第57A圖至第57D圖中所示,視情況選用之血液泵9042定位於患者心臟9112之左心室附近。血液泵9042經組態藉由泵9042及相關管道自左心室抽取血液,且將血液排至靠近主動脈弧9114之主動脈中。一般而言,植入式血液泵(諸如血液泵9042)藉由自左心室中之切口或開口延伸至主動脈中靠近主動脈切痕之切口的管道提供連續血流。可以恆定的心輸出量提供連續血流以輔助心臟9112進行血液循環。植入式血液泵9042或左心室輔助裝置由許多醫療裝置製造商製造,包括Abbott Laboratories、HeartWare International、Medtronic, ReliantHeart Inc.及其他製造商。可與本揭示案之系統一起使用的一種例示性血液泵9042係由Abbott Laboratories製造之HeartMate 3 LVAD。可與本揭示案之系統9000一起使用的例示性血液泵9042描述於名稱為「心室輔助裝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之美國專利第9,849,224號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例的,系統控制器9024經組態以控制信號之形式將操作指令提供給血液泵9042。舉例而言,控制信號可使血液泵9042開始為患者提供循環支持,停止為患者提供循環支持,及/或增加或減少泵9042之流速以增加或減少心輸出量及/或流速。在一些實例中,血液泵9042之操作指令至少部分地基於自植入式感測器9014接收之患者的生物電阻抗量測值。血液泵9042之操作指令及/或控制信號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來自本文所論述之負壓治療系統的一或多個感測器中之任一者的資訊。舉例而言,由感測器偵測到之關於總尿量、尿輸出率、血液及/或尿液特性及/或患者生理狀況趨勢之資訊可用於至少部分地控制血液泵之操作。
如第58A圖及第58B圖中所示,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包括控制電路9064、用於向其他植入或外部電子裝置傳輸資料及/或自其接收指令的無線傳輸器9066、電池9068及安裝於裝置9060之外殼9062上的脈衝發生器9070。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 (第58A圖中)或外置式泵(第58B圖中)包括天線或無線傳輸器9022,該天線或無線傳輸器如第58A圖及第58B圖中示意性所示的經組態以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照顧無線傳輸器9066接收信號(諸如阻抗量測值)。如先前所描述的,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及/或外置式泵9004之系統控制器9024及/或另一電腦處理器可經組態以接收且處理來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阻抗量測值以例如追蹤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變化。此外,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基於生物電阻抗之所量測值生成用於負壓治療泵9004及/或血液泵9042之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例中,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及/或外置式泵9004可包括用於為使用者(諸如為負責治療患者之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所量測值及其他反饋的部件。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及/或外置式泵9004可包括向使用者提供資訊及反饋之視覺輸出部件,諸如視覺顯示螢幕9046或觸控式螢幕顯示器及/或聲頻輸出部件,諸如揚聲器9048。舉例而言,關於泵9004之操作狀態的資訊(亦即泵係打開抑或關閉的)、由泵9004所施加之負壓量值以及所測量之患者資訊或參數,諸如所量測之生物電阻抗、尿液輸出量,以及適用於決定患者狀態及/或用於監測負壓治療之任何其他所量測參數。
在一些實例中(舉例而言,如第57F圖及第58C圖中所示),系統9000可包括一個、兩個或更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個電極,諸如經定位以量測患者值全身阻抗的第一電極9080及第二電極9082。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或電極9080、9082可定位於外部,例如定位於患者之身體或四肢上,且經組態以量測通過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或電極9080、9082之間的身體的電信號,例如由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或電極產生由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或電極中之另一者接收的信號。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或電極可定位於身體上之任何位置,例如手腕、手指、手掌、手臂、肩膀、腳踝、腿、膝蓋、大腿或任何其他方便的位置。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第一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或電極與一或多個第二生物電阻抗感測器或電極間隔開定位,用於量測通過體內其間之阻抗信號。舉例而言,如第57F圖中所示,第一電極9080可定位於患者之手腕9126上。替代地,第一電極9080可定位於手指、手掌、手臂、肩部或任何其他方便的位置。如第57F圖中所示,第二電極9082可定位於患者之腳9128上。替代地,第二電極9082可定位於例如患者之腳踝、腿、膝蓋、大腿上,或與第一電極9080間隔開之任何其他方便的位置。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或電極9080、9082可植入或插入患者體內,例如皮下靠近患者之手、手腕、手臂、肩膀、腿、腳踝或腳。在一些實例中,生物電阻抗(例如胸部阻抗)係在患者胸腔之兩個部位或區域之間量測的,諸如在位於心臟中之電極與心臟外部之植入電極之間。例如在靠近胸骨定位之電極與靠近脊柱定位之電極之間量測。胸部阻抗亦可在定位於患者肋架左右兩側之電極之間量測。在一些實例中,第57F圖中所示之系統9000可進一步包括先前所描述之系統的任何部件中之一或多者,例如定位於患者輸尿管或腎臟中之輸尿管導管9002、植入的負壓泵9004及/或植入的血液泵9042。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電極9080及第二電極9082包括或安裝至袖口9084或手鐲以將電極9080、9082緊固至患者身體。特定言之,電極9080、9082之至少一部分應定位於患者皮膚附近及/或接觸患者皮膚,以便可偵測到高品質的電信號。電極9080、9082可藉由有線或無線電連接件電連接至控制器或監控裝置,諸如連接至包括系統控制器9024之可攜式電腦裝置926 (第58C圖中所示)。舉例而言,電極9080、9082可藉由電線9086電連接至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如第57F圖及第58C圖中所示。如在先前實例中,電極9080、9082可經組態以生成及偵測通過患者身體之電信號以決定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舉例而言,第一電極9080可為藉由患者身體發射電脈衝之信號生成電極。患者腳9128上之第二電極9082可經組態以偵測生成的信號。如先前所描述的,可藉由將電脈衝之電流除以所偵測到之響應電壓來計算生物電阻抗。所報導之生物電阻抗值可為自電極9080、9082之週期性生物電阻抗量測值決定的聚合值(亦即平均值)。
可與本揭示案之負壓治療系統一起使用的用於基於生物電阻抗量測值來監測患者之體液狀態的患者監測系統的非限制性實例為Fresenius Medical Care of Bad Homburg, Germany之身體組成監測器(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BCM系統為一種經組態以使用安裝至患者手腕及腳之外部電極決定患者身體總水量(total body water,TBW)及/或細胞外液(ECW)之電阻量測值的生物電阻抗監測器。BCM系統可經組態在臨床環境中使用,其中外部電極連接至固定監測裝置。替代地,BCM系統之外部電極可連接至可攜式監視器,諸如第58C圖中所示之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用於基於生物阻抗量測值監測患者體液狀態之另一非限制性例示性系統揭露於名稱為「用於決定過度水合參數或身體組成參數之方法及佈局(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an overhydration parameter or a body composition parameter)」之美國專利第9,980,663中,該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治療方法
本揭示案之負壓治療系統9000可與用於自患者移除多餘體液之治療方法結合使用。在一些實例中,體液移除方法可與循環支持方法一起使用,諸如使用血液泵(亦即左心室輔助裝置)提供循環支持。在一些實例中,用於自患者移除體液之方法包括:(a)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b)決定患者之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及/或患者之基線值;以及(c)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在一些實例中,藉由在為患者提供負壓治療的同時、之前或之後向患者投與藥劑來增強本揭示案之系統及治療方法用於移除體液及/或增加尿輸出量之使用。方法可包括例如:(a)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其中藥劑增加患者之尿輸出量及/或鈉輸出量;(b)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c)決定患者之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d)當患者之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其中投與至少一種藥劑發生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治療有需要之患者的靜脈充血及/或腎功能障礙的方法。方法可包括例如:(a)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其中藥劑調節患者之電解質再吸收、電解質排泄或腎血流中之至少一者;(b)向導尿管之引流腔施加負壓,使得來自患者輸尿管及/或腎臟之尿液流在引流腔內輸送以自患者體內提取尿液;(b)監測患者之阻抗;(c)決定患者之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d)當患者之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其中投與至少一種藥劑發生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減少有需要之患者的體液過載的方法。舉例而言,方法可包括:(a)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其中藥劑調節患者之電解質再吸收、電解質排泄或腎血流中之至少一者;(b)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c)決定患者之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d)當患者之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其中投與至少一種藥劑發生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增加有需要之患者的腎血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其中藥劑調節患者之腎血流;(b)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c)決定患者之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d)當患者之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其中投與至少一種藥劑發生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
如本文所用,「腎血流」可指每單位時間達至患者腎臟之血量。隨後穿過腎臟之血液在腎絲球中過濾,繼而產生量測患者腎臟功能之效率的腎絲球過濾率(GFR)。因此,穿過腎絲球之增加的血量增加了血液被過濾及/或多餘體液自血流中移除之機會。在一些實例中,藥劑為如本文別處所論述之增加流過患者腎臟之血量的血管擴張劑。在一些實例中,藥劑為一種增加腎血流之藥劑。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了一種用於調節有需要之患者的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泄的方法。舉例而言,方法可包括:(a)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其中藥劑調節患者之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洩;(b)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c)決定患者之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以及(d)當患者之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其中投與至少一種藥劑發生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
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泄係指一個兩步過程,其中(1)水及所溶解物質通過小管壁在腎小管內被動或主動移動,且進入小管外空間,以及(2)水及/或所溶解物質通過毛細管壁移動回患者血流中。移動可經由任一方向的主動或被動輸送。鈉為再吸收的最重要的必需物質,因為其他營養物質(例如葡萄糖、磷酸鹽、胺基酸、乳酸鹽、檸檬酸鹽等)依賴於鈉共運輸蛋白。當維持適當的鈉梯度時,此過程適當地繼續進行。當被破壞時,重要且必需營養物質之再吸收也會被破壞。在一些實例中,幫助維持此平衡之藥劑與本文所揭露之方法一起使用。在一些實例中,如本文中別處所論述之利尿劑藥劑用於調節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泄。在一些實例中,如本文中別處所論述之血管擴張劑用於調節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泄。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血管擴張劑及/或利尿劑用於在具有靜脈充血及/或體液過載患者之尿路內的至少一個位置中誘導負壓之方法中使用。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呋塞米(furosemide)或其醫藥學上之鹽或調配物用於在患者尿路內之至少一個位置中誘導負壓以增加患者尿輸出量之方法中使用。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藥劑在具有靜脈充血及/或體液過載患者之尿路內之至少一個位置中誘導負壓之方法中使用。
在一些實例中,提供藥劑在具有水腫患者之尿路內之至少一個位置中誘導負壓之方法中使用。在一些實例中,藥劑包含一或多種利尿劑及/或一或多種血管擴張劑。
如本文所用,醫學病狀或病痛之術語「治療(treating/treatment)」定義為:(1)預防或延遲可能患有或易患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但尚未經歷或顯示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之臨床或亞臨床症狀之患者與該醫學病狀或病痛相關或由其引起之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之一或多種臨床症狀的出現或發展;(2)抑制與醫學病狀或病痛相關或由其引起之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阻止或減少與醫學病狀或病痛或其至少一種臨床症狀或亞臨床症狀相關或由其引起之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之發展;及/或(3)緩解或改善與醫學病狀或病痛相關或由其引起之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例如導致與醫學病狀或病痛或其至少一種臨床症狀或亞臨床症狀相關或由其引起之該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之消退或改善。對待治療之受試者之益處係統計學上顯著的或至少對患者或醫師係可察覺(例如水腫減輕)。「治療(treating/treatment)」並不暗示醫療病狀得到治癒或消除,儘管此係若干種可能的患者結果中之一者。接受治療之其他患者結果包括減輕及/或降低醫學病狀或病痛之一或多種症狀的嚴重程度。因此,本文所考慮之方法適用於治療任何形式之靜脈充血、水腫及/或心衰竭,或本文所論述之任何其他疾病狀態或醫學病狀。本文所考慮之方法亦適用於治療需要及/或將為患者提供醫療益處之利尿的任何醫學病狀或病痛。
如本文所用,關於醫療病狀或病痛之「改善(improving/improvement)」意謂降低與特定醫療病狀或病痛相關之至少一種症狀的嚴重程度。此類改善可完全減輕至少一種症狀,或可提供至少一種症狀之部分緩解。在一些實例中,醫療病狀為一種需要或會向患者提供醫療益處之增加的尿輸出量及/或鈉輸出量之病狀。在一些實例中,醫學病狀為靜脈充血及/或心衰竭。在一些實例中,醫學症狀將水腫展現為一種症狀。在一些實例中,「改善」意謂減少有需要之患者之水腫。
水腫可分為微量/輕度(0分)、中度(1分)或重度(2分)。端坐呼吸可藉由決定患者是否需要至少2個枕頭才能舒適地呼吸(2分)或不需要枕頭(0分)來評估。可藉由個別端坐呼吸及水腫得分(如下)之總和來生成Orthodema得分。總分1代表存在中度水腫而無端坐呼吸。2分指示存在端坐呼吸或嚴重外周水腫,但兩者不同時存在。1至2分代表低級別充血。高級別充血包括端坐呼吸及水腫,其中3分為端坐呼吸加中度水腫,且若端坐呼吸伴有重度水腫則為4分。
Orthodema得分
輕度水腫,無端坐呼吸 0 無充血
中度水腫,無端坐呼吸 1 低級別orthodema/充血
重度水腫或端坐呼吸 2
中度水腫及端坐呼吸 3 高級別orthodema/充血
重度水腫及端坐呼吸 4
如本文所用,術語「治療有效量」或「治療有效劑量」意謂當投與有需要之患者以治療醫學病狀或病痛時,足以治療此類醫學病狀之藥劑或藥物之量。「治療有效量」將視具體藥劑及所治療的特定病況、疾病、病症或病狀及其嚴重程度而變化。其亦取決於待治療之患者的年齡、體重、體格狀況及反應能力。因此,此等參數中之一或多者可用於選擇且調整藥劑之治療有效量。此外,該量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藥理學方法(諸如劑量反應曲線)來決定。在一些實例中,治療有效劑量係由監督或管理患者治療之醫療專業人員選擇,且係基於醫療專業人員之專業醫療診斷。在一些實例中,與本文中別處所描述之至少一種醫療裝置聯合使用之方法中所投與之藥劑的治療有效劑量將低於單獨投與該藥劑(亦即不與本文所描述之醫療裝置組合)時之治療有效劑量。在一些實例中,治療有效劑量係基於投與患者之藥劑的處方資訊。在一些實例中,劑量為該藥劑之處方資訊中所描述的該藥劑有效的最小所列劑量。在一些實例中,劑量在該藥劑之處方資訊中所包括的該藥劑的建議劑量範圍內。
靜脈充血、心臟損傷或心衰竭為複雜的醫學病痛,其中治療可能需要向患者投與一或多種不同的藥劑。患者經常基於其症狀及醫療病狀之性質及/或嚴重程度來投與多種藥劑。
在本發明方法之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一種、兩種或更多種)藥劑。在一些實例中,當給患者投與兩種或更多種藥劑時,藥劑可屬於同一類或不同類,且可同時投與,或在由開業醫師決定不同時間投與。
至少一種藥劑之投與可在施加負壓之前、期間及/或之後,在由開業醫師決定的任何時間發生。舉例而言,可在施加負壓前約兩個月至施加負壓後約兩2月範圍內或在其間任何時間投與一或多種藥劑。在一些實例中,可在施加負壓前約一週、或約3天、或約1天、或約12小時、或約8小時、或約6小時、或約4小時、或約2小時、或約1小時,或施加負壓前0至60分鐘範圍內,或在施加負壓期間的任何時間,或在施加負壓後0至60分鐘,或在施加負壓後約1小時、或約2小時、或約4小時、或約6小時、或約8小時、或約12小時、或約1天、或約3天、或約一週範圍內,或在其間任何時間投與一或多種藥劑。在一些實例中,在施加負壓前約1至約300分鐘投與藥劑。在一些實例中,在施加負壓前約15分鐘、或約30分鐘、或約45分鐘、或約60分鐘、或約90分鐘、或約120分鐘、或約150分鐘、或約180分鐘、或約2小時、或約2.5小時、或約3.5小時、或約4小時、或約5小時、或約6小時、或約9小時、或約12小時投與藥劑。
不同的藥劑各自具有不同的時間段以實現其峰值效力。此時間段係熟悉此項技術者及監督患者治療之醫療專業人員已知的。該時間段通常包括於藥劑之處方資訊中。在一些實例中,在患者尿路中誘導負壓的同時,在該藥劑之峰值效力出現的時間投與藥劑。
一或多種可經口、皮下、靜脈內、經皮、吸入等來投與。在一些實例中,藥劑呈單位劑型。在此類形式中,製劑被細分為適當大小的含有適量活性成分(例如實現所需目的的有效量)的單位劑量。
單位劑量製劑中活性化合物之量可根據特定應用在約1 mg至約500 mg、或約1 mg至約120 mg、或約40 mg至約120 mg、或約1 mg至約25 mg範圍內變化或調整。
實際使用劑量可視患者之需要及所治療病狀之嚴重程度而變化。用於特定情況之適當劑量方案之決定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技能範圍內。為方便起見,每日總劑量可視需要在一天中按份投與。
本發明化合物及/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投與量及投與頻率將根據主治臨床醫師之診斷,考慮諸如患者之年齡、病狀及體型以及所治療症狀之嚴重程度之因素進行調控。口服投與之典型推薦每日劑量方案可在約1 mg/天至約1000 mg/天、較佳1 mg/天至200 mg/天範圍內,以單劑量或2-4次分劑量給予。然而,確切劑量係由主治臨床醫師決定,且取決於所投與化合物之效力、患者之年齡、體重、病狀及反應。
對於上述化合物之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的投與,上述重量係指衍生自該鹽之治療化合物之酸當量或鹼當量的重量。
適用劑量可為約0.001至500 mg/kg體重/天之一或多種藥劑,或約0.01至25 mg/kg體重/天。在一些實例中,當向患者投與一或多種藥劑時,該劑量作為單一劑量單位投與或分成多個劑量。在一些實例中,每日總劑量以兩次、三次、四次或更多次分劑量來投與。各劑量之確切時序及量係由主治醫療專業人員基於患者之需要決定。舉例而言,可在患者尿路中誘導負壓之前投與第一劑,且可在患者尿路中誘導負壓時投與第二劑。在一些實例中,一或多個劑量之時序係基於投與患者之特定藥劑之處方資訊決定。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適合的藥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種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一或多種ACE抑制劑)、一或多種血管收縮素II受體阻斷劑(ARB)、一或多種β阻斷劑、一或多種利尿劑、一或多種醛固酮拮抗劑、一或多種正性肌力藥物、一或多種血管收縮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一或多種鈉葡萄糖協同運輸蛋白(SGLT-2)、一或多種血管擴張劑或其組合。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種藥劑係選自由一或多種利尿劑、一或多種SGLT-2抑制劑及其組合組成之群。在一些實例中,至少一種藥劑包括至少一種利尿劑。
利尿劑(俗稱水丸)為一種增加自身體以尿液形式排出水及鹽之量(亦即藉由利尿)的藥劑。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適合的利尿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種環利尿劑、一或多種碳酸酐酶抑制劑、一或多種保鉀利尿劑、一或多種保鈣利尿劑、一或多種滲透性利尿劑、一或多種噻嗪類利尿劑、一或多種雜利尿劑或其組合。
環利尿劑為作用於患者腎臟中之亨氏(Henle)升支的藥劑。該等環利尿劑抑制亨氏環粗支中之氯化鈉鉀(NKCC2)協同運輸蛋白之再吸收。藉由抑制鈉之再吸收,高滲壓濾液經由擴散抑制水之再吸收,從而導致體積移除。適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環利尿劑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布美他尼(bumetanide)、埃酒克林酸(ethacrynic acid)、托拉塞米(torsemide)或呋塞米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布美他尼。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埃酒克林酸。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托拉塞米。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呋塞米。
在藥劑為呋塞米之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20至約600 mg/天、或約20至約500 mg/天、或約20至約400 mg/天、或約20至約300 mg/天、或約20至約200 mg/天、或約20至約100 mg/天、或約20至80 mg/天、或約20 mg/天、或約40 mg/天、或約60 mg/天、或約80 mg/天、或約100 mg/天、或約120 mg/天、或約140 mg/天、或約160 mg/天、或約180 mg/天、或約200 mg/天、或約300 mg/天、或約400 mg/天、或約500 mg/天、或約600 mg/天。
在藥劑為布美他尼之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10 mg/天、或約0.5 mg/天、或約1 mg/天、或約1.5 mg/天、或約2 mg/天、或約3 mg/天、或約4 mg/天、或約5 mg/天、或約6 mg/天、或約7 mg/天、或約8 mg/天、或約9 mg/天、或約10 mg/天。
在藥劑為托拉塞米之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1.25至約200 mg/天、或約10 mg/天、或約20 mg/天、或約30 mg/天、或約40 mg/天、或約50 mg/天、或約60 mg/天、或約70 mg/天、或約80 mg/天、或約90 mg/天、或約100 mg/天、或約120 mg/天、或約140 mg/天、或約160 mg/天、或約180 mg/天、或約200 mg/天。
在藥劑為埃酒克林酸之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25至約400 mg/天、或約50至約200 mg/天、或約50 mg/天、或約75 mg/天、或約100 mg/天、或約125 mg/天、或約150 mg/天、或約175 mg/天、或約200 mg/天。
噻嗪類利尿劑直接作用於腎臟,且藉由抑制患者腎臟中之腎元遠端小管中的鈉/氯化物協同運輸蛋白促進利尿。該等噻嗪類利尿劑減少鈉再吸收,從而減少細胞外液及血漿量。適合的噻嗪類利尿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吲達帕胺(indapamide)、氫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氯薩利酮(chlorthalidone)、美托拉宗(metolazone)、甲氯噻嗪(methyclothiazide)、氯噻嗪(chlorothiazide)、芐氟噻嗪(bendroflumethiazide)、泊利噻嗪(polythiazide)、氫氟甲噻嗪(hydroflumethiazide)或其組合。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吲達帕胺。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氫氯噻嗪。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氯薩利酮。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美托拉宗。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甲氯噻嗪。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氯噻嗪。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芐氟噻嗪。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泊利噻嗪。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氫氟甲噻嗪。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500 mg/天、或約2至400 mg/天、或約3至300 mg/天。
碳酸酐酶抑制劑降低碳酸酐酶之活性,該酶催化二氧化碳與水之間的反應以形成碳酸且最終形成碳酸氫鹽。此減少了患者腎臟近端小管中之碳酸氫鹽的再吸收,從而增加了碳酸氫鹽之提取。此亦導致鈉及鉀提取之增加。適合的碳酸酐酶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乙醯偶氮胺、二氯苯磺胺、醋甲唑胺及其組合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乙醯偶氮胺。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二氯苯磺胺。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醋甲唑胺。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約500 mg/天、或約2至約400 mg/天、或約3至約300 mg/天。
保鉀利尿劑可增加利尿作用,但亦不會增加鉀排泄。該等保鉀利尿劑藉由抑制患者腎臟之遠曲小管中之鈉鉀交換來發揮作用。適合的保鉀利尿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依普利酮、胺苯蝶啶、螺內酯、阿米洛利(amiloride)或其組合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依普利酮。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胺苯蝶啶。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螺內酯。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阿米洛利。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500 mg/天、或約2至400 mg/天、或約3至300 mg/天。
保鈣利尿劑可降低患者之鈣排泄率。某些噻嗪類利尿劑及保鉀利尿劑亦為保鈣的。噻嗪類利尿劑及保鉀利尿劑亦視為保鈣利尿劑。
滲透性利尿劑抑制水及鈉之再吸收。該等滲透性利尿劑通常為惰性的,但藉由增加患者血液及腎濾液之滲透壓來發揮作用。適合的滲透性利尿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甘露醇及/或異山梨醇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甘露醇。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異山梨醇。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約500 mg/天、或約2至約400 mg/天、或約3至約300 mg/天。
鈉-葡萄糖協同運輸蛋白2 (SGLT-2)抑制劑(亦稱為格列淨(gliflozin))抑制腎臟中之腎小管中負責將葡萄糖再吸收回血液中之SGLT-2蛋白。結果,更多的葡萄糖自尿液中排出。此有助於降低血紅素A1c之位凖,從而改善體重減輕且降低血壓。適合的SGLT-2抑制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艾格列淨(ertugliflozin)、坎格列淨(canagliflozin)、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達格列淨(dapagliflozin)或其組合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艾格列淨。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坎格列淨。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恩格列淨。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達格列淨。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約500 mg/天、或約2至約400 mg/天、或約3至約300 mg/天。
適合的雜利尿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帕馬溴、葡萄糖、甘露醇或其組合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帕馬溴。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甘露醇。在一些實例中,向患者投與葡萄糖。在大多數情況下,雜利尿劑為不需要醫生處方之成藥。因而,患者在服用任何此類藥劑之前應仔細遵循與此相關之任何說明及警告。在一些實例中,由患者服用或投與患者之劑量應嚴格遵循與藥劑一起提供之推薦給藥方案。
如本文所用,術語「血管擴張劑」定義為擴張(擴寬)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過之藥物。一些血管擴張劑直接作用於血管內襯之平滑肌細胞。其他血管擴張劑具有中樞作用,且最有可能藉由位於大腦延腦內之血管舒縮中樞來調控血壓。適合的血管擴張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種硝基血管擴張劑(諸如硝化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異山梨酯或硝普鈉)、一或多種ACE抑制劑、一或多種血管收縮素受體拮抗劑、一或多種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一或多種直接血管擴張劑、一或多種腎上腺髓質素受體拮抗劑、一或多種鈣通道阻斷藥、一或多種α阻斷劑、一或多種β阻斷劑、一或多種擬淋巴劑、一或多種維生素、一或多種有機硝酸鹽、一或多種血清素受體阻斷劑、一或多種咽峽炎阻斷劑、一或多種其他高血壓劑、一或多種心臟刺激劑、改善腎功能、血管功能之劑、擬交感神經胺及鹽、衍生物、前驅物、醫藥學上活性序列或區域、利尿鈉肽(諸如烏拉立肽(ularitide)、蛇毒肽(cenderitide)或舒拉欣(serelaxin))、一或多種擬肽物、一或多種仿生物及其混合物。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約500 mg/天、或約2至約400 mg/天、或約3至約300 mg/天。
如本文所用,術語「RAAS抑制劑」係指抑制患者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之藥物。在許多情況下,RAAS抑制劑亦為本文中別處所揭露之血管擴張劑。適合的RAAS抑制劑利尿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者:一或多種ACE抑制劑、一或多種血管收縮素受體拮抗劑、一或多種β阻斷劑、一或多種鈣通道阻斷劑及血管收縮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在一些實例中,以單劑量或分成多個劑量向患者投與約0.5至約1000 mg/天、或約1至約500 mg/天、或約2至約400 mg/天、或約3至約300 mg/天。
所揭露之藥劑中之任一者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且可同時或在不同時間投與,例如如本文所論述的。
在本文所揭露之方法中投與的一或多種藥劑的所有態樣中,各藥物可以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形式存在,且可包括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在一些實例中,藥劑以一或多種鹽、一或多種酯、一或多種同質多形體或一或多種前藥之形式存在,當其存在時。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可能已獲得商業營銷之法規批准,或可能仍在開發中(例如臨床試驗)。在所有態樣中,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調配物視為合適的,且適合於向人類患者投與。
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本發明人推測施加負壓可能有助於促進體液自腎臟流出,且需要經設計以展開保護性表面區域以打開或維持腎盂內部之開口,同時抑制周圍組織在負壓下收縮或塌陷至液柱中的極特別工具,以促進腎盂內負壓之施加。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但本發明人推測在使用如本文所揭露之藥劑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施加負壓可出乎意料地及/或協同地增強來自腎臟之體液流動。舉例而言,環利尿劑為抑制亨氏環粗支中鈉再吸收之藥劑。藉由抑制鈉之再吸收,高滲壓濾液經由溶劑曳力抑制水之再吸收,從而導致尿量增加。然而,在充血期間,腎血流減少且藥劑向小管腔之遞送減少。結果,環利尿劑之效力降低。即使在充血期間,對腎臟收集系統施加負壓會導致遞送至小管之腎血流及濾液增加。結合此等方法導致單獨經由任一方法產生之尿液增加。負壓將增加濾液產生,從而向小管遞送鈉。負壓亦將增加腎血流,從而向小管遞送更多的環利尿劑。因此,可阻斷更多的鈉再吸收且產生更多的尿液。
第59圖之流程圖中示出了一種包括以下步驟用於使用本文所描述之裝置及系統9000自患者移除體液之方法。在一些實例中,本文所揭露之方法可用於治療無充血症狀至非臥床患者,意謂患者未展示出需要住院的失代償性熱衰竭之嚴重生理症狀(亦即水腫、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為了評估非臥床、無症狀患者之生理狀態,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可用於週期性地(亦即每天或每隔幾天)偵測阻抗量測值。舉例而言,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可用於檢查胸部阻抗量測值。在其他實例中,外部電極9080、9082可用於偵測患者之全身阻抗。若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自預定值或基線值降低,則可在患者尿路內設置導尿管9002a、9002b (亦即腎經皮導管或插入尿路中之留置式導管),來為患者提供腎負壓治療。一旦一或多根導尿管9002a、9002b就位,即可在任何適合的時間段內提供腎負壓治療處理,以減輕體液過載及/或降低患者之胸部阻抗。舉例而言,可向患者提供腎負壓治療約12小時至約96小時之時間段。腎負壓治療完成後,即可移除一或多根導尿管。移除一或多根導尿管9002a、9002b後,可繼續週期性地(亦即每天或每隔幾天)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量測值,以決定患者是否受益於負壓治療之額外治療。
在一些實例中,如流程圖中所示,在步驟9208處,用於患者之治療方法包括自生物電阻抗感測器9014,諸如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 (例如植入患者之胸部區域)獲得患者生物電阻抗(亦即胸部阻抗、全身阻抗或任何其他身體區域之阻抗)的基線值。在步驟9210處,方法進一步包括偵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如先前所描述的,監測生物電阻抗可包括例如自外部電極或植入式電腦裝置9060之電極施加電流(亦即具有預定量值的電流的電脈衝)且量測與其他外部或植入的電極或感測器(諸如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電極或感測器)的電壓響應。所量測電壓可除以所施加電流的量值以決定生物電阻抗。如先前所描述的,所量測胸部阻抗值可為在外殼9062上之不同電極與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引線9072a、9072b之間傳輸的電脈衝之量測值的集合(亦即平均值)。用於所量測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及/或資料可藉由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的無線傳輸器9066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傳輸至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如先前所描述的,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可包括電子電路(諸如系統控制器9024)用於接收且處理來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一或多個信號及/或資料,以控制系統9000之其他部件。監測生物電阻抗可包括連續地或以預定間隔測定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諸如每小時一次、每兩小時一次、每四小時一次或每天一次。
在步驟9212處,方法進一步包括決定患者之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預定值及/或是否高於、低於或為患者之基線值。可基於健康患者(亦即對於無惡化心衰竭之患者)的正常值來決定預定值,或在其他實例中,可接受值之預定範圍。基線值可為當包括外部電極及阻抗感測器9014及/或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首次用於患者時在步驟9208處獲得的患者之生物電阻抗值。
在步驟9214處,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導尿管9002a、9002b施加負壓以自患者尿路移除體液,或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為或高於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由泵9004藉由導管9002a、9002b施加之負壓亦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來自其他感測器之患者資訊,諸如先前所描述之生理、泵參數及/或環境感測器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接收指示輸尿管-腎盂接合處或腎盂處之負壓的感測器資料且可基於自腎盂接收之壓力量測值來修改泵9004之操作參數。在其他實例中,泵9004之操作參數可基於例如由感測器偵測到之患者尿輸出量、已穿過導管及/或泵之尿總量、所收集尿液之分析物濃度及/或患者的生理參數之趨勢來修改。
在一些實例中,施加負壓治療可包括在患者之輸尿管9124及/或腎臟9102a、9102b中展開輸尿管支架或導尿管之滯留部分9034,諸如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使得尿液自輸尿管9024及/或腎臟9102a、9102b流入支架或導管9002a、9002b。導管9002a、9002b可定位於腎臟9102或腎盂9104內以避免堵塞輸尿管9024及/或腎臟9102a、9102b。在一些實例中,支架或導管之體液收集部分可定位於患者腎臟9102a、9102b之腎盂中。在一些實例中,輸尿管支架或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可定位於患者腎臟9102a、9102b中之每一者中。在其他實例中,可在膀胱或輸尿管中展開尿液收集導管。在一些實例中,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包括本文所描述之滯留部分9034中之一或多者。舉例而言,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可包括限定引流腔之管,該引流腔包括螺旋滯留部分9024及複數個引流端口。在其他實例中,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可包括漏斗形體液收集器及滯留部分9034或斜紋線圈。替代地,可展開具有例如斜紋線圈之輸尿管支架9002a、9002b。
在一些實例中,負壓以預定量值(亦即10 mmHg至150 mmHg之量值)施加預定持續時間(亦即一小時、兩小時或四小時)。在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可再次偵測生物電阻抗。若所偵測到之生物電阻抗保持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值,則可再次施加預定量值之負壓持續預定持續時間。若所偵測到之生物電阻抗高於預定值,則方法可包括停止施加負壓持續預定持續時間。
在一些實例中,負壓治療系統9000之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以響應於所量測之生物電阻抗值及/或響應於來自系統9000之其他生理、泵參數及/或環境感測器之感測器量測值而自動修改所施加之負壓。在其他實例中,負壓治療之修改可由例如醫療專業人員手動執行,或在一些情況下由患者手動執行。舉例而言,使用者(受過訓練之醫療專業人員或患者)可查看顯示於例如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或外置式泵9004之視覺顯示器9046上之生物電阻抗量測值。使用者可基於所顯示之生物電阻抗量測值決定何時開啟或關閉負壓治療泵9004及/或調整所施加之負壓的量值。
在一些實例中,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步驟9216處,在提供負壓治療的同時繼續監測患者之生物電阻抗。舉例而言,繼續監測生物電阻抗可包括以預定間隔週期性地接收患者生物電阻抗之量測值。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在步驟9218處,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及/或基線時,增加由負壓源所施加之負壓的量值。舉例而言,增加負壓之量值可包括每次接收到大於預定值之生物電阻抗的新量測值時遞增地增加壓力量值(亦即以預定諸如約1.0 mmHg、0.5 mmHg或0.1 mmHg遞增)。
在步驟9220處,可選地,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基於自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及/或泵9004接收到之生物電阻抗量測值來減小施加至導尿管(諸如輸尿管導管9002a、9002b)的負壓之量值的步驟。舉例而言,每當接收到大於先前所接收之生物電阻抗的生物電阻抗量測值時,可以設定量(亦即1.0 mmHg、0.5 mmHg或0.1 mmHg)減小負壓之量值,即使量測值保持高於預定值(亦即收縮壓或舒張壓之預定目標值)。將所施加之負壓的量值以少量遞增地減小可用於降低施加負壓與不施加壓力之間的過渡的嚴重程度。
在步驟9222處,方法可進一步包括當所量測之患者生物電阻抗高於預定值或患者之基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之步驟。舉例而言,系統控制器9024可經組態當所量測之患者生物電阻抗高於預定值或基線值時自動關閉泵9004。在其他實例中,當例如在外部可攜式電腦裝置9026或外置式泵之視覺顯示器9046上顯示生物電阻抗值高於預定值或基線值時,使用者可手動關閉泵9004以停止向患者之尿路施加負壓。
繼續參考第59圖,藉由負壓治療系統9000及本揭示案之相關方法自患者體內移除多餘體液可藉由在向患者之尿路施加負壓治療之前、期間或之後向患者提供藥劑來增強。舉例而言,如步驟9224處所示,方法視情況進一步包括向患者投與至少一種藥劑。藥劑可為先前所描述之藥劑、治療劑及/或具有增加患者之尿輸出量及/或鈉輸出量之作用的活性劑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藥劑可包括已知或預期調節患者體內之電解質再吸收、電解質排泄及/或腎血流量之藥劑。替代或另外,藥劑可為已知或預期調節腎血流量之藥劑。在又其他實例中,藥劑可為調節患者體內電解質再吸收及/或電解質排泄的藥劑。
如第59圖中所示,可在向患者之泌尿系統提供負壓治療之前、期間及/或之後提供藥劑。在一些實例中,可基於自阻抗感測器9014接收之生物電阻抗量測值(諸如來自植入式醫療裝置9060之胸部阻抗量測值)及/或修改向患者投與藥劑之決定。舉例而言,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大於預定值時,可提供藥劑。當患者之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可能不向患者投與藥劑,或可能減少向患者提供之藥劑之量或向患者提供藥劑之頻率。 實例
出於評價負壓治療對腎臟中腎充血的效果,進行了農場豬腎盂內負壓誘導。此等研究之一個目的為證明在腎充血之豬模型中,遞送至腎盂之負壓是否會顯著增加尿輸出量。在實例1中,通常用於血栓切除術或支氣管鏡術應用之小兒Fogarty氏導管僅用於豬模型中以證明在腎盂中誘導負壓之原理。不建議在臨床環境中將Fogarty氏導管用於人體以避免損傷尿路組織。在實例2中,使用第23A圖至第23F圖中所示且包括用於將導管之遠端部分安裝或維持在腎盂或腎臟中之螺旋滯留部分的輸尿管導管1212。 實例1 方法
出於評價負壓治療對腎臟中腎充血之影響的目的,使用四隻農場豬800。如第60圖中所示,將兒科Fogarty氏導管812、814插入四隻豬800之各腎臟802、804之腎盂區域820、821。導管812、814藉由將膨脹式球囊充氣至足以密封腎盂且維持球囊在腎盂內之位置的大小而在腎盂區域內展開。導管812、814自腎盂802、804延伸通過膀胱810和尿道816,且達至豬外部之體液收集容器。
收集兩隻動物之尿輸出量持續15分鐘時段,以建立尿輸出量及尿輸出速率之基線。個別地量測右腎802及左腎804之尿輸出量,發現差異極大。亦測定肌酸酐清除值。
藉由用剛好在腎靜脈流出口上方之充氣式球囊導管850部分堵塞下腔靜脈(IVC),在動物800之右腎802及左腎804中誘導腎充血(例如,腎靜脈中之充血或減少的血流量)。壓力感測器用於量測IVC壓力。正常IVC壓力為1-4 mmHg。藉由將導管850之球囊充氣至IVC直徑的大約四分之三,IVC壓力升高至15-25 mm Hg之間。將球囊充氣至IVC直徑的大約四分之三導致尿輸出量減少50%-85%。完全堵塞產生的IVC壓力高於28 mm Hg,且與尿輸出量減少至少95%相關。
各動物800之一個腎臟不經治療且用作對照(「對照腎臟802」)。自對照腎延伸之輸尿管導管812連接至體液收集容器819,用於決定體液位凖。各動物之一個腎臟(「經治療腎臟804」)用來自連接至輸尿管導管814之負壓源(例如與經設計以更準確地控制負壓之低量值的調節器組合的治療泵818)的負壓處理。泵818為來自Cole-Parmer Instrument Company之Air Cadet真空泵(型號EW-07530-85)。泵818與調節器串聯。調節器為由Airtrol Components Inc.製造之V-800系列微型精密真空調節器-1/8 NPT端口(型號V-800-10-W/K)。
根據以下方案,致動泵818以在所治療腎臟之腎盂820、821內誘導負壓。首先,在正常狀態下(例如不給IVC球囊充氣)研究負壓之影響。將四種不同的壓力位凖(-2、-10、-15及-20 mm Hg)各自施加15分鐘,且測定尿產生率及肌酸酐清除率。壓力位凖係由調節器控制且測定。在-20 mm Hg處理後,將IVC球囊充氣以增加15-20 mm Hg的壓力。應用相同的四個負壓位凖。獲得充血的對照腎臟802及經治療腎臟804之尿輸出率及肌酸酐清除率。動物800因IVC部分堵塞90分鐘而充血。在90分鐘充血時段中提供60分鐘之治療。
收集尿輸出量及肌酸酐清除率資料後,對一隻動物之腎臟進行剖檢,隨後將其固定在10%中性緩衝福馬林中。剖檢之後,獲得組織切片,檢查且拍攝切片之放大影像。使用直立式Olympus BX41光學顯微鏡檢查切片,且使用Olympus DP25數位相機拍攝影像。特定言之,在低放大率(20倍原始放大率)及高放大率(100倍原始放大率)下獲得取樣組織之顯微照相影像。對獲得的影像進行組織學評價。評價之目的係在組織學上檢查組織且定性地表徵所獲得樣品的充血及小管退化。
亦對獲得的腎臟組織玻片進行了表面映射分析。特定言之,對樣品進行染色及分析,以評價治療及未治療腎臟之小管大小的差異。影像處理技術計算經染色影像中具有不同色彩之像素的數目及/或相對百分比。所計算的量測資料用於決定不同解剖結構之體積。 結果尿輸出量及肌酸酐清除率
尿輸出率變化極大。在研究期間觀測到尿輸出率變化的三個來源。個體間及血液動力學變異性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預期變異性來源。在本文所論述之實驗中,根據先前未知的資訊及信念,鑑別了尿輸出量變異之第三來源,即對側的尿輸出量個體內變異性。
一個腎臟之基線尿輸出率為0.79 ml/min,且另一腎臟為1.07 ml/min (例如26%的差異)。尿輸出率係根據各動物之尿輸出率計算的平均率。
當藉由充氣IVC球囊提供充血時,經治療之腎臟尿輸出量自0.79 ml/min降至0.12 ml/min (基線之15.2%)。相比之下,充血期間之對照腎髒尿輸出率自1.07 ml/min降至0.09 ml/min (基線之8.4%)。基於尿輸出率,根據以下等式計算經治療腎臟尿輸出量與對照腎臟尿輸出量相比之相對增加:
Figure 02_image001
Figure 02_image003
因此,與對照組相比,經治療腎臟尿輸出量之相對增加為180.6%。此結果表明,與治療側相比,對照側因充血而導致的尿產生量減少量值更大。將結果呈現為尿輸出量之相對百分比差異可調整腎臟之間的尿輸出量差異。
其中一隻動物之基線、充血及經治療部分之肌酸酐清除率量測值展示於第61圖中。 剖檢及組織學評價
基於對照腎臟(右腎)及經治療腎臟(左腎)之剖檢,決定對照腎臟具有均勻的深紅棕色,其對應於與經治療腎臟相比,對照腎臟中更多的充血。放大切片影像之定性評價亦注意到,與經治療腎臟相比,對照腎臟之充血增加。特定言之,如表1中所示,與對照腎臟相比,經治療腎臟展現出較低位凖的充血及小管退化。以下定性量表用於評價所獲得的玻片。
充血
  損害 得分
  無: 0
  輕度: 1
  中度: 2
  顯著: 3
  重度: 4
小管退化  
  損害 得分
  無: 0
  輕度: 1
  中度: 2
  顯著: 3
  重度: 4
1表列結果
動物ID/器官/大體損害 玻片編號 組織學損害
充血 管狀透明圓柱體 肉芽腫
6343/左腎/正常 R16-513-1 1 1 0
6343/左腎/正常有出血條紋 R16-513-2 1 1 0
6343/右腎/充血 R16-513-3 2 2 1
6343/右腎/充血 R16-513-4 2 1 1
如表1中所示,經治療腎臟(左腎)僅展現輕度充血及小管退化。相反,對照腎臟(右腎)展現中度充血及小管退化。此等結果係藉由下文所論述之玻片的分析獲得的。
第62A圖及第62B圖為動物左腎(經負壓處理)之低放大率及高放大率顯微照片。基於組織學檢查,在皮髓質接合處之血管中鑑別了輕度充血,如箭頭所指示。如第62B圖中所示,鑑別出具有透明圓柱體之單個小管(如藉由星號所鑑別)。
第62C圖及第62D圖為對照腎臟(右腎)之低分辨率及高分辨率顯微照片。基於組織學檢查,在皮髓質接合處之血管中鑑別了中度充血,如第62C圖中之箭頭所示。如第62D圖中所示,組織樣品中存在若干個帶有透明圓柱體之小管(如藉由影像中之星號所鑑別)。大量透明圓柱體之存在為缺氧之證據。
表面映射分析提供了以下結果。決定了經治療腎臟在鮑曼氏空間中之體液體積為1.5倍大,在小管腔中之體液體積為2倍大。鮑曼氏空間及小管腔內之增加的體液體積對應於增加尿輸出量。另外,與對照腎臟相比,經治療腎臟毛細管中之血容量減少了5倍。經治療腎臟體積增加似乎係由於(1)與對照相比,個別毛細管之大小減小,及(2)與對照腎臟相比,經治療腎臟中無可見紅血球之毛細管數目增加,其為經治療器官充血較少之指標。 概述
此等結果表明,與經治療腎臟相比,對照腎臟具有更多的充血及更多的具有血管腔內透明圓柱體的小管,該等小管代表富含蛋白質之血管腔內物質。因此,經治療腎臟展現出較低程度之腎功能損失。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咸信隨著腎臟嚴重充血,器官之低氧血症隨之而來。低氧血症會干擾器官內之氧化磷酸化(例如ATP產生)。ATP損失及/或ATP產生量減少會抑制蛋白質的主動輸送,導致血管腔內蛋白質含量增加,表現為透明圓柱體。具有血管腔內透明圓柱體之小管數目與腎功能損失之程度相關。因此,認為經治療左腎中之小管數目減少具有生理意義。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咸信此等結果表明,藉由對插入腎盂中之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以促進尿輸出,可預防或抑制對腎臟之損害。 實例2 方法
對四(4)只農場豬(A、B、C、D)進行鎮靜及麻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監測每隻豬之生命力,且在研究之各30分鐘階段結束時量測心輸出量。將諸如第23A圖至第23F圖中所示之輸尿管導管1212的輸尿管導管展開於每隻豬之腎臟的腎盂區域中。展開的導管係外徑為2.0 ± 0.1 mm之6 Fr導管。導管長度為54 ± 2 cm,不包括遠端滯留部分。滯留部分之長度為16 ± 2 mm。如第23A圖至第23F圖中之導管1212所示,滯留部分包括兩個完整線圈及一個近端半線圈。全線圈之外徑(第23A圖中之線D23所示)為18 ± 2 mm。半線圈直徑D12為約14mm。展開的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包括六個引流開口,以及導管管遠端之一個額外開口。引流開口中之每一者之直徑為0.83 ± 0.01 mm。相鄰引流開口1232之間的距離,特定言之當線圈拉直時引流開口之間的線性距離為22.5 ± 2.5 mm。
將輸尿管導管定位成自豬之腎盂延伸通過膀胱及尿道,且達至各豬外部之體液收集容器。在放置輸尿管導管後,將用於量測IVC壓力之壓力感測器置於IVC中遠離腎靜脈之位置處。由Hopkinton, NY之NuMED Inc.製造之充氣式球囊導管,特定言之PTS®經皮球囊導管(30 mm直徑×5 cm長度),在IVC中靠近腎靜脈之位置膨脹。隨後將熱稀釋導管,特定言之由Irvine, CA之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製造之Swan-Ganz熱稀釋肺動脈導管置於肺動脈中,以量測心輸出量。
最初,量測基線尿輸出量30分鐘,且收集血液及尿液樣品進行生化分析。在30分鐘基線期後,將球囊導管充氣以將IVC壓力自1-4 mm Hg的基線壓力增加至約20 mm Hg (+/- 5 mm Hg)之升高的充血壓力。隨後收集充血基線30分鐘,且進行相應的血液及尿液分析。
充血期結束時,維持升高的充血IVC壓力,且對豬A及豬C提供負壓利尿治療。特定言之,藉由用泵藉由輸尿管導管施加-25 mmHg之負壓來治療豬(A、C)。如在先前所論述之實例中,泵為來自Cole-Parmer Instrument Company之Air Cadet真空泵(型號EW-07530-85)。泵與調節器串聯。調節器為由Airtrol Components Inc.製造之V-800系列微型精密真空調節器-1/8 NPT端口(型號V-800-10-W/K)。在提供治療時觀測豬120分鐘。在治療期期間,每30分鐘進行一次血液及尿液收集。其中兩隻豬(B、D)視為充血對照(例如並不藉由輸尿管導管向腎盂施加負壓),意謂兩隻豬(B、D)並不接受負壓利尿治療。
在收集120分鐘治療期之尿輸出量及肌酸酐清除率資料後,處死動物且對來自各動物之腎臟進行剖檢。剖檢之後,獲得組織切片,並且檢查且拍攝切片之放大影像。 結果
表2提供了在基線、充血及治療期收集之量測值。特定言之,獲得各時間段之尿輸出量、血清肌酸酐及尿肌酸酐量測值。此等值允許計算如下所量測之肌酸酐清除率:
Figure 02_image005
另外,嗜中性白血球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值係自各時間段獲得之血清樣品量測,且腎損傷分子1 (KIM-1)值係自各時間段獲得之尿液樣品量測。藉由檢查獲得的組織切片所決定之定性組織學發現亦包括於表2中。 2
動物 A B C D
治療分派 治療 對照 治療 對照
基線: 尿輸出量(ml/min) 血清肌酸酐(mg/dl) 肌酸酐清除率(ml/min) 血清NGAL (ng/ml) 尿道KIM-1 (ng/ml) 3.01 0.8 261 169 4.11 2.63 0.9 172 * * 0.47 3.2 5.4 963 3.59 0.98 1.0 46.8 99 1.16
充血: 尿輸出量(ml/min) 血清肌酸酐(mg/dl) 肌酸酐清除率(ml/min) 血清NGAL (ng/ml) 尿道KIM-1 (ng/ml) 0.06 (2%) 1.2 (150%) 1.0 (0.4%) 102 (60%) 24.3 (591%) 0.53 (20%) 1.1 (122%) 30.8 (18%) * * 0.12 (25%) 3.1 (97%) 1.6 (21%) 809 (84%) 2.2 (61%) 0.24 (25%) 1.2 (120%) 16.2 (35%) 126 (127%) 1.39 (120%)
治療: 尿輸出量(ml/min) 血清肌酸酐(mg/dl) 肌酸酐清除率(ml/min) 血清NGAL (ng/ml) 尿道KIM-1 (ng/ml) 0.54 (17%) 1.3 (163%) 30.6 (12%) 197 (117%) 260 (6326%) ** 0.47 (101%) 3.1 (97%) 18.3 (341%) 1104 (115%) 28.7 (799%) 0.35 (36%) 1.7 (170%) 13.6 (29%) 208 (209%) 233 (20000%)
組織學發現 毛細管空間的血容量 透明圓柱體 去顆粒作用 2.4% 輕度/中度 輕度/中度 ** 0.9% 無 無 4.0% 中度 中度
資料為原始數值(%基線) *未量測 **由脫羥腎上腺素混雜
動物A:動物重50.6 kg,且基線尿輸出率為3.01 ml/min,基線血清肌酸酐為0.8 mg/dl,並且所量測的CrCl為261 ml/min。應注意,除了血清肌酸酐之外,此等量測值相對於所研究的其他動物異常高。充血與尿輸出率減少98% (0.06 ml/min)及CrCl減少>99% (1.0 ml/min)相關。藉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治療之尿輸出量及CrCl分別為基線值之17%及12%,以及分別為充血值之9倍及>10倍。NGAL位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在充血期間基線之68%至90分鐘治療後基線之258%範圍內變化。最終值為基線之130%。在基線評估後之前兩個30分鐘窗口中,KIM-1之位凖為基線之6倍及4倍,接著在最後三個收集期分別增加至基線值之68倍、52倍及63倍。2小時血清肌酸酐為1.3 mg/dl。組織學檢查揭示總體充血位凖(藉由毛細管空間之血容量量測)為2.4%。組織學檢查亦發現若干個具有血管腔內透明圓柱體之小管及一定程度之小管上皮變性,此發現與細胞損傷一致。
動物B:動物重50.2 kg,且基線尿輸出率為2.62 ml/min,並且所量測的CrCl為172 ml/min (亦高於預期)。充血與尿輸出率減少80% (0.5 ml/min)及CrCl減少83% (30 ml/min)相關。在充血後50分鐘(充血基線期後20分鐘),動物之平均動脈壓力及呼吸率突然下降,接著出現心搏過速。麻醉師投與一劑脫羥腎上腺素(75 mg)以防止心因性休克。當麻醉期間血壓降至安全位凖以下時,脫羥腎上腺素適用於靜脈投與。然而,由於實驗係測試充血對腎生理學影響,因此投與脫羥腎上腺素混雜實驗之其餘部分。
動物C:動物重39.8 kg,且基線尿輸出率為0.47 ml/min,基線血清肌酸酐為3.2 mg/dl,並且所量測的CrCl為5.4 ml/min。充血與尿輸出量減少75% (0.12 ml/min)及CrCl減少79% (1.6 ml/min)相關。決定基線NGAL位凖> 5倍正常上限(ULN)。藉由輸尿管導管向腎盂施加負壓治療與正常化尿輸出量(基線之101%)及CrCl改善341% (18.2 ml/min)相關。NGAL位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在充血期間基線之84%至30分鐘與90分鐘之間的基線之47%至84%範圍內變化。最終值為基線之115%。在充血之前30分鐘內,KIM-1位凖自基線下降了40%,隨後在剩餘30分鐘窗口中分別增加至基線值之8.7倍、6.7倍、6.6倍及8倍。2小時血清肌酸酐位凖為3.1 mg/dl。組織學檢查揭示總體充血位凖(藉由毛細管空間之血容量量測)為0.9%。注意到小管在組織學上係正常的。
動物D:動物重38.2 kg,且基線尿輸出量為0.98 ml/min,基線血清肌酸酐為1.0 mg/dl,並且所量測的CrCl為46.8 ml/min。充血與尿輸出率減少75% (0.24 ml/min)及CrCl減少65% (16.2 ml/min)相關。繼續充血與尿輸出量減少66%至91%及CrCl減少89%至71%相關。NGAL位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在充血期間基線之127%至基線之209%最終值範圍內變化。在基線評估後之前兩個30分鐘窗口中,KIM-1之位凖保持在基線之1倍與2倍之間,接著在最後三個30分鐘期增加至基線值之190倍、219倍及201倍。2小時血清肌酸酐位凖為1.7 mg/dl。組織學檢查揭示,總體充血位凖比經治療動物(A、C)之組織樣品中觀測到的高2.44倍,其中平均毛細管大小比經治療動物中之任一者中觀測到的大2.33倍。組織學評價亦注意到若干個具有血管腔內透明圓柱體之小管以及小管上皮變性,表明大量細胞損傷。 概述
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咸信收集的資料支持靜脈充血對腎功能產生生理上顯著影響之假設。特定言之,觀測到腎靜脈壓力升高在數秒內使尿輸出量減少75%至98%。小管損傷之生物標記升高與組織學損傷之間的關聯與所產生之靜脈充血程度一致,無論係在損傷之程度抑或在損傷之持續時間方面。
資料似乎亦支持該假設,即靜脈充血藉由改變間質壓力而降低了髓質腎元之過濾梯度。該變化似乎直接導致髓質腎元內之缺氧及細胞損傷。儘管此模型並不模擬AKI之臨床病狀,但其確實提供了對機械性持續損傷之深入瞭解。
資料似乎亦支持該假設,即藉由輸尿管導管向腎盂施加負壓可增加靜脈充血模型中之尿輸出量。特定言之,負壓治療與尿輸出量及肌酸酐清除率之增加有關,其臨床上顯著的。亦觀測到了具有生理意義之髓質毛細管體積減少及小管損傷生物標記之較小升高。因此,似乎藉由增加尿輸出率及降低髓質腎元之間質壓力,負壓治療可直接減少充血。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藉由減少充血,可得出結論,負壓治療可減少靜脈充血介導之AKI中腎臟內的缺氧及其下游效應。
實驗結果似乎支持該假設,即在壓力量值及持續時間方面,充血程度與所觀測到之細胞損傷程度有關。特定言之,觀測到尿輸出量減少程度與組織學損傷之間存在關聯。舉例而言,經治療豬A之尿輸出量減少了98%,其比經治療豬C遭受了更多的損傷,經治療豬C之尿輸出量減少了75%。正如所預期的,對照豬D展現出最大的組織學損傷,其在兩個半小時內未接受治療之情況下尿輸出量減少了75%。此等發現與人類資料大體一致,表明AKI發病風險增加,靜脈充血更嚴重。參見例如Legrand, M.等人, Association between systemic hemodynamics and septic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Critical Care 17:R278-86, 2013。 實例3:使用呋塞米之腎負壓治療
實例3評價了在充血性心衰竭(HF)模型中使用負壓治療(rNPT)改善利尿、尿鈉排泄及腎功能。 方法
將十隻18-20週齡(約80 kg)之約克郡農場豬用於研究使用JuxtaFlow®導管及泵系統進行腎負壓治療(rNPT)的效果。如先前所論述的,JuxtaFlow®導管為一種記憶聚合物導管,當置於腎盂中時,該導管展開成3維螺旋,允許向腎臟施加負壓,而不會導致組織塌陷或阻塞。JuxtaFlow®導管與先前所描述的且例如第23A圖至第23F圖中所示之輸尿管導管1212類似或相同。JuxtaFlow®泵為一種嚴格控制的自調控的負壓泵系統,經設計與JuxtaFlow®導管及rNPT一起使用。JuxtaFlow®泵包括第57B圖及第57D圖中所示之外置式泵的特徵件。
為了展開JuxtaFlow®導管,在隔夜禁食後,用肌內注射氯胺酮及替來他明(tiletamine)/唑拉西泮(zolazepam) (替拉唑(Telazol))之組合來麻醉豬,插管且維持吸入異氟烷。經由左側開胸術放置心包內導管。經由右內頸靜脈切開術放置Swan-Ganz導管。藉由Seldinger技術或動脈切開術,將用於連續血液動力學監測之動脈管線置於頸動脈或股動脈中。大口徑中心靜脈通路同樣置於對側頸靜脈或股靜脈中,用於輸液及示蹤劑輸注。為了給輸尿管插管,膀胱藉由恥骨上小切口自尾部縮回,且分離各輸尿管並且藉由小切口直接插管。隨後在螢光透視導引下將JuxtaFlow®導管推進至腎盂。各腎臟藉由JuxtaFlow®導管被動或在由JuxtaFlow®泵提供之負壓下用於施加rNPT來引流。
鑑於JuxtaFlow®導管及系統的人類心衰竭用例可能與靜脈注射環利尿劑結合使用,進行了兩個實驗階段來研究rNPT之效果:1)在無心衰竭(HF)之最大呋塞米利尿期間;2)處於以靜脈充血及呋塞米同時利尿為特徵之HF狀態。在該兩個階段期間,各動物充當其自身的對照,將左腎或右腎隨機分配至rNPT與無rNPT。實驗以平衡期開始,其中起始靜脈內(IV)推注及連續輸注以下藥劑,且維持2.5小時之時段:碘酞酸鹽 (「IOT」,120 mg推註,0.3 mg/min輸註,Guerbet, USA);對胺基馬尿酸鹽(「PAH」,800 mg推註,8.4 mg/min輸註,MilliporeSigma, USA供應商);以及呋塞米(400 mg推註,以80 mg/小時輸註)。為避免體積耗盡,在此平衡期期間進行4公升生理鹽水IV輸注,接著進行滴定以匹配尿輸出量1:1 (mL)的維持IV輸注。 實驗期
示蹤劑平衡後,將左右腎臟隨機分配(將-30 mmHg rNPT施加至一個腎臟,而另一腎臟藉由被動引流來引流)且開始rNPT治療。為了確保填塞前及填塞實驗期具有類似的背景體液狀態,此時進行了快速、大容量、20%至25%體重的生理鹽水輸注。平衡10分鐘後,動物經歷兩次15分鐘的「體液後」清除期。接下來,藉由心包滴注大約200 mL之6%羥乙基澱粉來誘導心包填塞。滴定心包羥乙基澱粉及額外的IV生理鹽水輸注,以維持足以相對保持心輸出量及平均動脈壓力(與基線流體前讀數相比)的血液動力學曲線,同時維持中心靜脈壓力低於20 mmHg。在穩定及10分鐘平衡後,重複兩個15分鐘研究期。 測定及計算
將Randox Imola自動臨床化學分析儀用於量測尿液濃度或血清化學參數。校準品、試劑及尿液位凖2及位凖3對照購自Randox Laboratories。所有測定量測均根據製造商之說明(Randox Laboratories, UK)進行。肌酸酐量測值標準化為同位素稀釋質譜(Isotope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IDMS)可追蹤的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參考材料(SRM 967)。使用裝備有Agilent 1290 UHPLC之Agilent 6490 QTOF量測尿液及血漿碘酞酸鹽。
碘酞酸鹽儲備溶液在含有0.1%甲酸之氘代碘酞酸鹽中連續稀釋,以創建校準曲線(1-2000 ng/ml)。藉由添加300 μL之含有100%甲醇之氘代碘酞酸鹽(1000 ng/ml) (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 Inc)對血漿樣品(100 μL)進行脫蛋白,渦旋且在12,000 rpm下離心10分鐘。隨後將200 μL上清液轉移至玻璃取樣瓶中,且將10 μL樣品注入UHPLC-MS/MS系統。用含有0.1% 甲酸之內標將尿樣稀釋10倍。將10 µL經稀釋的尿樣注入UHPLC-MS/MS系統。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RP 2.1×50 mm 1.8 µm柱以400 μL/min之恆定流速實現分離。將0.1%甲酸及100%甲醇之儀器控制梯度分別用作緩衝液A及緩衝液B。使用Agilent MassHunter定量分析軟體進行定量。根據製造商之建議,使用來自Abcam之PAH比色測定套組量測尿液及血漿PAH。用來自Alpco (Alpco, Salem, NH)之豬NGAL套組量測尿液嗜中性白血球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GAL)。根據製造商之指南(Parameter cGMP Assay, R&D Systems Inc, Minneapolis, MN, USA),使用可商購之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測定套組來測定尿液cGMP濃度。
所量測之肌酸酐清除率計算為尿液肌酸酐 × 每分鐘尿量/血漿肌酸酐。所量測之GFR計算為尿液碘酞酸鹽 × 每分鐘尿量/血漿碘酞酸鹽。腎血漿流量計算為尿液PAH × 每分鐘尿量/血漿PAH。過濾分數計算為GFR/(腎血漿流量/0.9)。鈉排泄分數(FENa)計算為(Na 尿液/ Na 血漿) × (Cr 血漿/ Cr 尿液) × 100%。 統計分析
根據所觀測到之分佈,連續數據顯示為平均值±標準差或中位數(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分類數據顯示為頻率(百分比)。具有偏態分佈之變數經對數轉換為近似常態分佈。將連續變數自基線至體液後(無HF)或至靜脈充血之HF模型的變化與配對 t檢驗進行比較。經由考慮動物內相關性之線性混合模型分析實驗期間連續變數之變化。靜脈充血之rNPT及HF模型作為主要因素(二元變數)包括於全因素模型中。統計顯著性定義為雙尾P<0.05。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版本26 (IBM Corp, Armonk, NY)及Stata SE版本16.0 (StataCorp, College Station, TX)進行統計分析。
實例3之結果示於第63A圖至第64D圖中。第63A圖至第63F圖為示出尿輸出量(第63A圖)、累積尿鈉排泄(第63B圖)、鈉排泄分數(第63C圖)、腎血漿流量(第63D圖)、藉由碘酞酸鹽(IOH)量測之腎絲球過濾率(第63E圖)及過濾分數(第63F圖)之結果的圖。圖呈現為平均值±平均值之標準誤差。各圖將無腎負壓治療之15分鐘基線期與非HF狀態及HF模型中之15分鐘腎負壓治療期進行了比較。
第64A圖至第64D圖為在實例3之實驗期間收集的血液動力學變數之線圖。血液動力學變數表示為三個研究期平均值之平均值±標準誤差:1)靜脈(IV)流體投與前(流體前),2)無心衰竭(無HF)之IV流體投與後,以及3)自心包填塞誘導HF模型後。如第64A圖中所示,SBP及MAP (第64A圖)在三個期之間無統計學差異(每次比較p>0.12),而CO自流體前至無HF期增加(p<0.01)。與流體前期相比,HF模型中之CO無統計學差異(p=0.90)。
CVP、PCWP及HR (第64C圖)自流體前至無HF期,以及自無HF期至HF模型顯著增加(對於所有比較,p<0.05)。嗜中性白血球明膠酶相關脂質運載蛋白(NGAL) (第64B圖)自流體前至無HF期無變化,但自無HF至HF期傾向於增加(p=0.053)。環GMP (cGMP) (第66D圖)自流體前至無HF期無變化,但自無HF至HF期顯著降低(p<0.001)。
如此等圖式中所示,與對照相比,在呋塞米利尿期間,rNPT顯著增加尿鈉排泄(2.4 ± 0.6 mmol/min對1.5 ± 0.5 mmol/min;p<0.001)及利尿(19.7 ± 4.5 ml/min對11.8 ± 3.7 ml/min;p<0.001)。參見第63A圖及第63B圖。rNPT亦增加了碘酞酸鹽清除率(79 ± 28 ml/min對62 ± 23 ml/min;p<0.001)及肌酸酐清除率(105 ± 38對85 ± 30,p=0.001)。參見第63E圖。rNPT與對照之間的腎血漿流量(p=0.13)無顯著差異。參見第63D圖。使用rNPT增加的尿鈉排泄並不僅僅由鈉過濾增加驅動,因為使用rNPT之鈉排泄分數(FENa)亦更高(15.9% ± 3.3%對12.0% ± 4.2%,p<0.001)。參見第63C圖。
此等圖式亦表明,心包填塞之誘導成功地產生了「溫暖且潮濕的」HF表型,其心輸出量及血壓保持不變,但右側充盈壓力嚴重升高。參見第64A圖及第64C圖。心-腎表型也出現為尿輸出量(37%)、腎鈉排泄(40%)、所量測之GFR (27%)及腎血漿流量(50%)均隨著HF之誘導而顯著下降(p<0.001)。此外,尿液環GMP顯著下降(p<0.001)且NGAL趨向於隨著HF之誘導而增加(p=0.053)。在HF誘導期間過濾分數增加(42 ± 18%對56 ± 21%,p=0.001)。
rNPT對GFR之影響在HF期與無HF期之間類似(亦即GFR與rNPT之相似增量;對於rNPT在HF及無HF中之不同影響,對於相互作用,p=0.23)。rNPT在HF期或無HF期均未顯著改變腎血漿流量(對於相互作用,p=.47)。在HF期間,與對照腎臟相比,rNPT產生更多的尿輸出量(276 ml ± 113 ml對167 ml ± 55 ml;p<0.001)及尿鈉排泄量(33.0 ± 14.5 mmol對19.5 ± 6.8 mmol;p<0.001)。參見第63A圖及第63B圖。使用rNPT之FENa亦較高(14.5% ± 3.0%對10.9% ± 2.7%,p<0.001)。參見第65C圖。HF中之rNPT的腎血漿流量未顯著變化(p=0.58)。參見第65D圖。在rNPT期間過濾分數增加(55.6 ± 24.8%對49.0 ± 20.8%; p=0.034),其中在HF期與無HF期具有類似效果(對於相互作用,p=0.70)。參見第63F圖。具有及不具有rNPT之尿液NGAL類似(p=0.70)。重要的是,與不具有HF之無rNPT腎臟相比,在HF期間,rNPT腎臟具有類似的尿輸出量(p=0.52)及鈉排泄量(p=0.87),以及更高的FENa (14.5 ± 3.0%對12.0 ± 4.2%;p=0.001)。 討論
實例3之上述測試結果表明,在大劑量呋塞米治療期間施加至腎盂之負壓顯著改進了廣泛的心腎參數,諸如GFR增加、尿輸出量增加及鈉輸出量增加。累積尿鈉排泄增加之機制不僅僅由於GFR之增加,亦因為總鈉排泄及部分鈉排泄均增加了。重要的是,該益處似乎具有臨床顯著量值,因為在實驗性心衰竭期間使用rNPT之尿輸出量及鈉排泄量與對照期期間的無rNPT腎臟類似,亦即在心衰竭模型顯示顯著降低腎功能後,在心衰竭期間rNPT之施加似乎使腎功能恢復至基本正常位凖。
如熟悉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在ADHF中,升高的中心靜脈壓力傳輸至腎靜脈。中心靜脈壓力向腎靜脈之傳輸增加腎靜脈壓力且降低靜脈順應性,但不會改變腎動脈阻力或順應性。腎靜脈充血升高經囊封腎臟固定空間內之腎內壓力及小管壓力。儘管並不意欲受任何理論所束縛,由於腎靜脈血流量之改變隨著充血而正常化,因此本發明人推測降低腎內壓之干預可改進利尿劑反應,且潛在地改進ADHF結果。實例3之實驗表明,腎負壓治療之干預增加了尿輸出量及尿鈉排泄。此等發現與在ADHF患者中之觀測結果一致,其中腎靜脈阻抗及流量之異常量測已證實與較高的鈉親和力、減少的利尿劑反應及惡化的HF結果相關,而與中心靜脈壓力無關。在ADHF患者中,利尿劑反應與腎靜脈阻抗升高之間的反比關係與GFR無關。
除了在HF模型中之有益效果外,腎負壓治療似乎可在大劑量呋塞米治療期間改善尿鈉排泄及GFR。刺蝟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因為吾人可能假設,在正常狀態下,rNPT濾過增加會激活管狀腎絲球反饋(TGF),從而減少過濾且使GFR返回基線。然而,已知呋塞米可降低GFR。舉例而言,據報導,呋塞米投與可使近端小管壓力急劇增加約10 mmHg至約15 mmHg,且腎間質壓力增加約7 mmHg,該兩者均可能導致投與環利尿劑時觀測到GFR下降。因此,即使在不存在HF情況下,呋塞米亦預期降低GFR且升高小管及間質壓力,理論上此可藉由rNPT得到改善。此觀測結果可預期具有臨床相關性,因為當患者血管內充血嚴重至足以對腎功能產生負面影響時,rNPT之治療價值可能超出通常短暫的時期。
儘管並不意欲受理論所束縛,咸信來自實例3之充血主導的HF模型之當前觀測結果可闡明關於人類HF中腎功能障礙之人類文獻。大多數當代人類研究尚未發現心輸出量與腎功能之間存在有意義的關聯。因此,在具有正常「前向流動」之HF模型中顯示腎功能顯著惡化之實例3的發現與相關文獻中所描述之條件一致。參見例如Damman K, Navis G, Smilde TD等人, Decreased cardiac output, venous congestion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renal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dysfun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07) 9:872-878;Uthoff H, Breidthardt T, Klima T等人,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and impaired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1) 13:432-9;以及Nohria A, Hasselblad V, Stebbins A等人, Cardiorenal interactions: insights from the ESCAPE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08) 51:1268-74。此外,此等若干項人體研究已註意到中心靜脈壓力與腎功能之間的關聯。然而,似乎此等發現與研究報告為異質的,該等研究報道高CVP患者之減輕充血與一些個體之腎功能惡化及其他個體之腎功能改善有關。在實例3中,大量靜脈注射生理鹽水顯著增加了心臟充盈壓,但現有的腎功能度量要麼不受影響,甚至有所改善。一旦誘導心包填塞,即觀測到尿鈉排泄、腎血漿流量、GFR及尿道cGMP顯著降低。與人體文獻顯示充血對腎功能及利尿有時相反的影響很相似,實例3之實驗似乎說明利尿鈉及抗利尿因子之總體平衡最終決定了容量膨脹對腎功能之影響。
在解釋實例3中之結果時,應考慮儘管所採用之急性心包填塞模型試圖提供相對穩定、可預測且可滴定的「溫暖且潮濕的」HF表型,但心包填塞為一種罕見的人類HF表現。因此,實例3之發現不可外推至急性或慢性失代償人類HF。儘管Juxtaflow®導管及系統之人體用例可能涉及高劑量環利尿劑,但在不存在利尿劑之情況下,缺乏人體數據表明rNPT之效果係一個考慮因素。儘管rNPT改善腎功能之假定機制為降低小管內及間質壓力,但並未直接量測。儘管將JuxtaFlow®導管用於負壓及大氣壓兩者均提供了對腎盂儀器之任何機械效應的控制,但實例3之實驗未量測通過Juxtaflow®導管之的單腔在腎盂位凖上遞送之壓力。因此,未決定rNPT組中之實際所遞送壓力是否偏離-30 mmHg及無rNPT組之0 mmHg。然而,實例3提供了概念驗證結果,表明了rNPT在豬的急性心包填塞模型中改善腎功能之益處。
實例3表明,在豬之高劑量環利尿劑治療背景中,使用JuxtaFlow®導管及泵系統的rNPT導致利尿、尿鈉排泄及mGFR顯著增加。重要的是,該益處似乎具有臨床量值,因為在實驗性心衰竭期間,使用rNPT之尿輸出量及鈉排泄量與對照期期間的無rNPT腎臟類似。
已參考各種實例描述了本發明的前述實例及實施例。修改及更改將在閱讀及理解前述實例後被他人想起。因此,前述實例不應解釋為限制本揭示案。
1:葉輪 2:尿路 4:右腎 6:左腎 8:右輸尿管 9,118b,152,318b,1218,5004,8014,8414:遠端部分 10:左輸尿管 11:近端部分,下輸尿管部分 12,810,9106:膀胱 13:內壁 14,16,802,9104:腎盂 15:膀胱壁 15a:上部 18,9108:尿道 20:尿道開口或括約肌 22:三角區 24,26:輸尿管開口或孔口 27:部分 28,30,32,34,40,152b,162b,164b,166b,168b,170b,338b,536b,1281,1283,1285,5118,5410,5510,5616,5710,5814,5902,6003,6004:內部部分 100,500:泵組件 112,218,312,644,844:控制器 112b,312b,512b,1212,5000,8410,9002a,9002b:輸尿管導管 114:泵外殼 116:開放近端 118,120b,121b,414,1220,3220,4220:開放遠端 109b,119b,120,134,185,418,428b,534,1219,1221,5016,5302,5204,5110,5504,5700,5904,6006:側壁 110b:附加孔 121,356b,7028:外表面 122:流動通道,管 122b:管 124:環形密封件 126:泵機制或元件 128:控制器外殼 128b,130,148,188b,416,511,5017,5114,5602,7016,9006:近端 132,152,190b,421b,822,2220,5010,5306,5202,5112,5502,8022,5812,8440,9032,9074:遠端 133b,134b,1233:引流孔,端口,穿孔 136:流動通道 138:電線 140:滯留刺 142:尖端 144:螺旋刺 146:入口管線 147:開口,穿孔或引流孔 150,676:流入端口 156,187b,334b:線圈 158:出口管線 160,7046,8036:第一線圈 162:第一外徑 164,7048,8038:第二線圈 166:第二外徑 168,8040:第三線圈 169:第三外徑 170:葉輪 172:葉片 174:中心轉子 176:直的或彎曲的表面 178,5200,5206:邊緣 180:壓電元件,壓電隔膜 182,184:閥 183b:半線圈或部分線圈 184b:完整線圈 185b:線圈,外表面 186,1286,1288:對向側 187:對向側,線圈 186b:錐形或漏斗形內表面 188:瓣片 190,192,L,5018,5034:中心軸線 191b:機械刺激裝置 192b:外部區域 194,5020:角度 110,510,612,710:泵 200:電源 210,662,862:感應線圈 212:撓性片材 214:導線 216:電線或纜線 220:電腦可讀記憶體 222,314:通信介面 224:配電及管理電路 226,666:電池 228:驅動機制 230:泵感測器 232:生理感測器 234:捲起組態 236:未捲起或展開組態 300:治療系統 310:遙控裝置 316:電磁場產生器 318:反饋及/或使用者介面模組 320:視覺顯示器 322:短距離資料收發器 322b,422b:導管管 324:長距離資料收發器 326,652,852:電腦網路 328:資料庫 330:基於網路之入口網站或網站 332,332b:螺旋結構 352b:表面或覆蓋物 353b:空腔 354b:充氣管腔 358b,426b:內表面 410:展開導管,遞送導管 412,7012,7112,8018,8418:細長管 420:推桿 420b:遠端開口 512:環形外殼 513:中心通道 514:外圓周 516:膀胱壁支撐件 518:充氣式球囊 520:底部或近端表面,球囊內部 522:引流導管 522b:中空管 524:細長管狀構件 526b:導管主體 528:充氣腔 530,5104,5106:內部 530b:籠狀物,膨脹式籠 532:孔或端口 533b:引流孔 600,9000:泵系統 412b,614,616,814,842:導管 615:膀胱導管 336b,534b,626:引流端口 620,632:第一端 622,634:第二端 628,638,828:外殼 630,830:流體端口 640,840:泵室或泵元件 642:導線管 646,846:電腦處理器 648,848:記憶體 650:遠程電腦裝置 654,658,854,858,9014:感測器 656,856:探針或感測器 660,860:充電式電池 664,864:無線收發器 670:經皮屏蔽線,有線連接件 672:第一管狀段或部分 674:第二管狀段或部分 678:流出端口 680:多腔導管部分 682:分流器 684:手風琴形段 686:管腔 690:荷包縫合線 692:內部部分或區段 694:外部部分或區段 710,712,714,716,718,720,722,724,9208,,9210,9212,9214,9216,9216,9218,9220,9222,9224:步驟 800:泵系統,豬 804,8102,9102a,9102b:腎臟 812:泵,導管 816:流出導管,尿道 818:引流腔,泵 819:體液收集容器 820,821:腎盂區域 826,132b:端口 850:遠程電腦裝置,導管 9004:泵,泵組件 1000:內表面區域,受保護的表面區域 1001,7038,8028:保護性表面區域 189b,1002:外周 1003:黏膜組織 1004:膀胱組織 1222,2222,3222,4222:管 1226:中間部分 1228,5006,7014:近端部分 1280,1282,1284:螺旋線圈 1290:最遠端彎曲部分 1232:端口,引流開口 1234:不透射線帶,引流腔 124b,324b,424b,524b,526,618,1224,5003,5312,5708,5808:引流腔 130b,154,330b,410b,500b,624,625,824,1230,1330,2230,3230,4230,5012,5013,7020,8016,8416,9034:滯留部分 1310,3310:最近端部分或第一部分 1312,2312,3312,4312:第二部分 1314,2314,3314,4314:第三部分 1316,2316,3316,4316:第四部分 1318,2318,3318,4318:第五部分 1320:最遠端部分或第六部分 1332,1334,1336,1338,1340,2332,2334,2336,2338,2340,3332,3334,3336,3338,3340,4332,4334,4336,4338,4340,5500,5550,5600,5706,5806:開口 2310,4310:第一部分 2320,3320,4320:第六部分 5002:管,引流腔 150b,5014,5116,5300,5408,5508,5614,5702,5802,6000:漏斗支撐件 5022,5032:外表面或外壁 5024:基部 5026:邊緣或唇緣 5028:內部部分,外表面 5030:內部開口,引流孔 350b,5100:球囊 5102:氣體端口 5108:外部 5304,5402:折疊 5308:縱向支撐構件 5310:內表面,內部部分 5400:遠端或邊緣 5404:邊緣支撐構件 5406:圓周 5506:遠端半部 5604:內側壁 5606:外側壁 5608:支撐件 5610:外側 5612:內側 5704,5804:網狀物 5810:覆蓋部分 5900,6002:多孔材料 7010:裝置,導管 7022:塗層及/或浸漬 7024,7124:最外層 7026,7128:子層 7030:第一子層 7032:第二子層 7034:受保護的表面 7036:受保護的孔,端口,穿孔 7040,8032:三維形狀 7042,8034:二維切片 7044:末端 7052:開口,孔,空間,微通道 7110:經塗佈裝置 7122:塗層 7126:最內層 8010:尿道旁路導管 8024:受保護的表面區域 8026:引流開口,穿孔,端口 8430:筆直段或部分 8432:最遠端線圈 8434:彎曲部 8436:第二或中間線圈 8438:第三或最近端線圈 8442:開口或引流端口 9008:經皮導尿管 9010:排放導管 9012:儲存器 9016:基板 9018:錨固件 9024:系統控制器 926,9026:可攜式電腦裝置 9028,9044:經皮線 9030:泵控制器 9042:血液泵 9046:視覺顯示螢幕 9048:揚聲器 9050:血液泵控制器 9060:植入式醫療裝置 9062:包殼或外殼 9064:控制電路 9022,9066:無線傳輸器 9068:可充電電池 9070:脈衝發生器 9072a,9072b:引線 9076:感測電極 9080:第一電極 9082:第二電極 9084:袖口 9110:經皮進入部位 9112:心臟 9114:主動脈弧 9116:下降性胸主動脈 9118:腎上腹部主動脈 9120:腎下主動脈 9122a:右肺動脈 9122b:左肺動脈 9124:輸尿管 9126:手腕 9128:腳 A:箭頭,軸線 A1,A2,A3,A4,A5,532b,:箭頭 D,D10,D12,D13,D21,D18,D19:直徑 D1,D2,D5,D11,D20,D23:外徑 D3,D4:內徑 D14:第一外徑 D15:第二外徑 D16:第一內徑 D17:第三直徑 D22:間隔 D100:深度 E,F:參考線 F1:體液 7-7,10E-10E,23E-23E,31B-31B,32B-32B,B-B,C-C:線 H,H1,H2,H10,H12,H15:高度 L3,L5,L6,L7,L8,L11,L12,L13,L14,L15,L16:長度 L1:長度,充氣寬度 L2:縱向長度,充氣高度 L4:中心縱向軸線 L17:長度 P:近端方向 Q:點 R:曲率半徑 T1,T11,T12:厚度 V1:第一虛擬線 V2:第二虛擬線 V3:第三虛擬線 W1:寬度 X:偏置距離 X1:縱向中心軸線
本揭示案之此等及其他特徵及特性,以及結構之相關元件之操作方法、用途及功能以及零件之組合及製造經濟性將在考慮以下描述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參考附圖而變得更顯而易見,所有該等內容形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其中類似的元件符號表示各個圖中之對應部分。然而,應明確理解,圖式僅出於說明及描述目的,且並不旨在作為對本發明之限制的定義。
其他特徵及其他實例以及優點將自以下參考圖式而進行的詳細描述中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第1A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患者之尿路的示意圖,示出了位於患者之輸尿管及膀胱中的泵組件;
第1B圖為第1A圖之一部分的放大圖;
第1C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實例的患者之尿路的示意圖,示出了位於患者之腎盂及輸尿管中的泵組件;
第1D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實例的患者之尿路的示意圖,示出了位於患者之膀胱中的泵組件;
第2A圖及第2B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在泵與其控制器之間的線連接件;
第4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自其側壁徑向向外延伸之錨刺。
第5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螺旋滯留刺;
第6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經組態以插入患者之輸尿管的入口導線管;
第7圖為第2A圖及第2B圖之泵組件之一部分沿線7-7截取之橫截面圖;
第8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9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可展開感應線圈;
第10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展開於患者之尿路中的第9圖之泵組件的示意圖;
第11圖為第2A圖及第2B圖之泵組件之電子部件的示意圖;
第12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用於在包括泵組件之患者之尿路中誘導負壓;
第13A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遞送導管的示意圖,該遞送導管用於將泵組件遞送至患者之尿路的一部分中;
第13B圖為第13A圖之遞送導管之示意圖,其中切除細長管部分以顯示含於其中的泵組件;
第14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泵組件的示意圖,該泵組件包括位於患者之膀胱中的泵;
第15A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植入式泵系統的實例的示意圖,該植入式泵系統植入患者之腹部及尿路中;
第15B圖為第15A圖之泵系統之部件的透視圖;
第15C圖為示出泵外殼內部之部件的第15A圖之泵系統的另一透視圖;
第15D圖為第15A圖之泵系統之電氣部件的示意圖;
第16A圖為植入式泵系統之另一實例的示意圖,該植入式泵系統植入患者之腹部及尿路中;
第16B圖為第16A圖之植入式泵系統之部件的透視圖;
第16C圖為第16A圖之泵系統之電氣部件的示意圖;
第16D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實例之外部泵系統的示意圖,該外部泵系統用於自尿路移除尿液;
第16E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實例之另一外部泵系統的示意圖,該外部泵系統用於自尿路移除尿液;
第17A圖及第17B圖為示出泵之流體導線管之實例的示意圖,該流體導線管在泵腔或元件與泵之流體端口之間延伸;
第18A圖至第18D圖為可與本文所揭露之植入式泵系統一起使用之導管實例的示意圖;
第19A圖及第19B圖為示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用於將導管縫合至膀胱壁以與植入式泵系統一起使用之技術的示意圖;
第20圖為示出用於植入植入式泵系統之部件的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第21A圖為示出植入患者之腎盂及/或腎臟中之旁路導管的示意圖;
第21B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之植入式泵系統的示意圖,該泵系統包括第21A圖之旁路導管;
第22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實例的示意圖;
第22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2C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2D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2E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2F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輸尿管導管的一部分的放大示意圖,以虛線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23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輸尿管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23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第23A圖之滯留部分的正視圖;
第23C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第23A圖之滯留部分的後視圖;
第23D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第23A圖的滯留部分的俯視圖;
第23E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第23A圖之滯留部分沿線23E-23E截取的橫截面圖;
第23F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第23A圖之滯留部分沿線23E-23E截取的橫截面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2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處於約束或直線位置的導管之滯留部分的示意圖;
第2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處於約束或直線位置的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處於約束或直線位置的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7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處於約束或直線位置的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28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導管的滯留部分的側視立面圖;
第28B圖為第28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沿第28A圖之線B-B截取的橫截面圖;
第28C圖為第28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沿第28A圖之線C-C截取的俯視平面圖;
第28D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橫截面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29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側視立面圖;
第30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側視立面圖;
第31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輸尿管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31B圖為第31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沿第31A圖之線31B-31B截取的俯視平面圖;
第32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32B圖為第32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沿第32A圖之線32B-32B截取的俯視平面圖;
第33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33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橫截面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34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側視立面圖;
第35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側視立面圖;
第3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37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37B圖為第37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的俯視平面圖;
第38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38B圖為第38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的俯視平面圖;
第38C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橫截面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39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40圖為第39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的俯視平面圖;
第41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41B圖為第41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的俯視平面圖;
第42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橫截面立面圖;
第43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橫截面立面圖;
第44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另一導管的滯留部分的透視圖;
第44B圖為第44A圖之導管之滯留部分沿第44A圖之線B-B截取的橫截面立面圖;
第45圖為示出了圍繞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導管的護套之剖視橫截面圖的側視立面圖,該護套處於收縮組態以用於插入患者之輸尿管中;
第46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46B圖為第46A圖之滯留部分的一部分沿第46A圖之線B-B截取的橫截面圖之示意圖;
第47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47B圖為第47A圖之滯留部分沿第47A圖之線B-B截取的橫截面圖之一部分的示意圖;
第48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48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用於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橫截面之示意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49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橫截面之示意圖;
第49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用於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橫截面之示意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50A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用於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示意圖;
第50B圖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例之位於腎臟之腎盂區域中的用於輸尿管導管之滯留部分的另一實例的橫截面之示意圖,顯示認為響應於經由輸尿管導管施加負壓而在腎盂組織中發生的一般變化;
第51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包括多功能塗層之處於線性未旋捲狀態之輸尿管導管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52圖為處於展開或旋捲狀態之第51圖之輸尿管導管之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53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包括另一例示性多功能塗層之處於線性未旋捲狀態之輸尿管導管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54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包括另一例示性多功能塗層之處於線性未旋捲狀態之輸尿管導管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
第55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經組態以通過經皮進入部位插入腎盂之導管的實例的橫截面圖;
第56A圖為經組態以通過經皮進入部位插入腎盂之導管的另一實例的透視圖;並且
第56B圖為第56A圖之導管之橫截面圖。
第57A圖至第57D圖為示出根據本揭示案之實例的用於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之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包括用於量測胸部阻抗之植入式醫療裝置及循環支持裝置;
第57E圖為根據本揭示本案之一實例的用於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之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包括用於量測胸部阻抗之植入式醫療裝置;
第57F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用於向患者提供負壓治療之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包括用於量測生物電阻抗之外部電極;
第58A圖及第58B圖為示出第57A圖至第57D圖之系統的電氣部件的示意圖;
第58C圖為示出第57F圖之系統之電氣部件的示意圖;
第59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實例的用於向患者提供基於生物電阻抗量測值決定的腎負壓治療之步驟的流程圖;
第60圖為根據本發明之用於評價豬模型中之負壓治療之實驗裝配的示意圖;
第61圖為使用第60圖中所示之實驗裝配進行的測試的肌酸酐清除率圖;
第62A圖為來自用負壓治療處理之充血腎臟之腎臟組織的低放大率顯微照片;
第62B圖為第62A圖中所示之腎臟組織的高放大率顯微照片;
第62C圖為來自充血且未處理(例如對照)之腎臟之腎臟組織的低放大率顯微照片;
第62D圖為第62C圖中所示之腎臟組織的高放大率顯微照片;
第63A圖至第63F圖為示出如實例3中所描述的,對於處於無心衰竭(無HF)狀態之無腎負壓治療之15分鐘基線時段及15分鐘腎負壓治療時段所量測的血液動力學變數的圖式;以及
第64A圖至第64D圖為示出在實例3中所量測之對於體液前狀態、無HF狀態及HF狀態之所量測的血液動力學變數的圖式。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9000:泵系統
9002b:輸尿管導管
9004:泵
9006:近端
9010:排放導管
9014:感測器
9026:可攜式電腦裝置
9028:經皮線
9032:遠端
9034:滯留部分
9042:血液泵
9044:經皮線
9060:植入式醫療裝置
9062:包殼或外殼
9064:控制電路
9068:可充電電池
9070:脈衝發生器
9072a,9072b:引線
9074:遠端
9076:感測電極
9102a,9102b:腎臟
9104:腎盂
9106:膀胱
9108:尿道
9110:經皮進入部位
9112:心臟
9114:主動脈弧
9116:下降性胸主動脈
9118:腎上腹部主動脈
9120:腎下主動脈
9124:輸尿管

Claims (65)

  1. 一種用於自一尿路移除體液之系統,其包括: 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 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 接收且處理來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該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一預定值;且 向一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由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接收之代表該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決定的一控制信號,以在該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將向一導尿管施加負壓,且在該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負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生物電阻抗包括胸部阻抗。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藉由一胸部區域提供能量脈衝之一脈衝發生器及經組態以偵測該等能量脈衝來決定胸部阻抗的一電極。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直接收集代表該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一植入式醫療裝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一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一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一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且治療心臟結構問題之一治療裝置。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經組態以皮下植入胸部區域且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一外殼延伸至一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佈置於該裝置外殼上之一外殼電極及在經組態以定位於該心室中之該引線之一部分上的至少一個引線電極,且其中代表該胸部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為由該外殼電極生成且由該至少一個引線電極偵測之一或多個信號。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與皮膚接觸定位的一外部感測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外部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全身阻抗。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定位於一個肢體上之一第一電極及經組態以定位於另一肢體上之一第二電極。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一電極經組態以定位於肩部、手臂、手腕、手掌或手指中之一者上,且該第二電極經組態以定位於大腿、膝蓋、腿、腳踝或腳中之一者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代表生物電阻抗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代表肺水腫,且其中隨著肺水腫增加,該阻抗降低。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之一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一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以定位於一尿路外部。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之至少一部分經組態以植入一尿路中。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包括一旋轉泵、一轉子動力泵或一正排量泵中之至少一者。
  17.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經組態以向該導尿管之該引流腔提供如在該泵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量測的介於約5 mmHg至約150 mmHg之負壓。
  18.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泵經組態以在該導尿管中產生足以在一腎臟之一腎絲球上建立一壓力梯度的一負壓。
  19.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定位於體外之一外部控制器,該外部控制器電氣耦合至該泵以向該泵提供該控制信號及視情況存在之電力。
  20.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佈置於該泵之一外殼內之一印刷電路板上的一泵控制器。
  2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與該控制器有線或無線通信之一遠程電腦裝置,該遠程電腦裝置經組態以向該控制器提供指令用於操作該負壓源且自該控制器接收關於該負壓源中之至少一者及/或關於該阻抗之資訊。
  2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該導尿管。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尿管包括有包括一遠端部分及一近端部分的一導尿管,該遠端部分包括一滯留部分,該近端部分包括一引流腔。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管之該滯留部分包括一外周或保護性表面區域,在藉由該導管施加負壓時該表面區域防止來自一腎臟、腎盂及/或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黏膜組織堵塞該導管之一或多個受保護引流孔、端口或穿孔。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一線圈,且其中該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延伸通過該線圈之一側壁的一徑向向內的部分。
  26. 如請求項2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導尿管包括一經皮腎導管。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經皮腎導管包括: 一近端部分,經組態穿過一經皮開口;以及 一遠端部分,包括一滯留部分, 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一外周或保護性表面區域,在藉由該導管施加負壓時該表面區域抑制來自一腎臟、腎盂及/或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黏膜組織堵塞該導管之一或多個受保護的引流孔、端口或穿孔。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大小設定為定位於該腎臟中之一近端及大小設定為定位於該輸尿管-腎盂接合處之一遠端。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滯留部分包括一旋捲滯留部分,該旋捲滯留部分包括具有一第一直徑之至少一個第一線圈及具有一第二直徑之至少一個第二線圈,該第一直徑大於該第二直徑。
  3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時,週期性地將該阻抗與電阻抗之該預定值進行比較;以及 當該阻抗小於該預定值時向該負壓源提供額外控制信號以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至該導尿管之該負壓的一量值。
  31. 如請求項30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向該負壓源提供額外的控制信號,以使該負壓源繼續向該導尿管提供增加的負壓量值,直至該阻抗降低至低於該預定值。
  32. 如請求項30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阻抗與該預定值之間的週期性比較每小時、每四小時、每八小時或每二十四小時發生一次。
  3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連接至該導尿管或該負壓源之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經組態以量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流速、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總體液體積及/或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一分析物濃度, 其中該控制信號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之量測值來決定。
  3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定位於該導尿管之遠端部分上的經組態以量測一腎臟、腎盂、輸尿管或膀胱處之壓力的至少一個壓力感測器, 其中該控制信號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至少一個體液感測器之量測值來決定。
  3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系統經組態以自一患者移除體液。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患者為一動物。
  37. 如請求項3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患者為一犬。
  38. 一種系統,其為血液循環提供機械輔助且用於自一尿路移除體液,該系統包括: 至少一個感測器,其經組態以偵測代表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且傳達代表該生物電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以及 與該至少一個感測器通信之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 接收且處理來自該至少一個感測器之該一或多個信號以決定該生物電阻抗; 向一負壓源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決定的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一第一控制信號,以控制向一導尿管施加負壓;以及 向一血液泵提供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所決定的生物電阻抗而決定的一第二控制信號以控制該血液泵之輸出。
  39.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血液泵包括一左心室輔助裝置。
  40.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決定該生物電阻抗是否在胸部阻抗之一目標範圍之內或之外。
  41.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在該目標範圍之外時,該第二控制信號調整該血液泵之該輸出。
  42.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在該目標範圍之外時,該第一控制信號使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且當該胸部阻抗在該目標範圍內時,該第一控制信號使該負壓源停止向該導尿管施加該負壓。
  43. 如請求項42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經組態以: 在該負壓源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時,週期性地將該胸部阻抗與生物電阻抗之該目標範圍進行比較;以及 當該生物電阻抗小於該預定值時向該負壓源提供一信號以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至該導尿管之該負壓的一量值。
  44. 如請求項43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使該負壓源繼續向該導尿管提供增加的負壓量值,直至由該至少一個感測器測定之該生物電阻抗增加至高於該預定值。
  45.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個感測器包括經組態以直接收集代表該胸部阻抗之一或多個信號的一植入式醫療裝置。
  46. 如請求項4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一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一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一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且治療心臟問題之一治療裝置。
  47. 如請求項45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經組態以皮下植入胸部區域且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一外殼延伸至一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48.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尿路施加該負壓之一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一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用於自一腎臟接收體液。
  49. 如請求項4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為佈置於含於該泵之一外殼內之一印刷電路板上的一泵控制器。
  50. 如請求項49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將該第二控制信號無線傳輸至該血液泵。
  51. 如請求項38所述之系統,其中該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關於以下中之至少一者的負壓反饋: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一流速、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一總體液體積及/或通過該導尿管之體液之一分析物濃度,並且 其中該第二控制信號係至少部分地基於所接收的負壓反饋來決定。
  52. 如請求項51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第二控制信號包括當該負壓反饋指示肺水腫時增加該血液泵之一輸出的一指令,以及當該負壓反饋指示無肺水腫時減少或保持該血液泵之一輸出的一指令。
  53. 一種用於自一尿路移除體液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監測一生物電阻抗; 決定該生物電阻抗是否高於、低於或為一預定值;以及 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向一導尿管施加負壓以自該尿路移除體液,或當該胸部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該負壓。
  54.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生物電阻抗係用皮下植入一胸部區域之一植入式醫療裝置監測,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自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之一外殼延伸至一心室的至少一根引線。
  55. 如請求項5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植入式醫療裝置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一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一植入式心臟再同步裝置、一植入式心血管監測器,或監測或治療該心臟結構問題之一治療裝置。
  56. 如請求項55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執行以下中之至少一者:一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治療、一植入式人工心臟去顫器治療、一植入式心臟再同步治療、一植入式心血管監測或治療該心臟問題之治療。
  57. 如請求項54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 校準該植入式醫療裝置;以及 為校準的植入式醫療裝置建立胸部阻抗量測值之基線集,其中該預定值係基於該基線集決定的。
  58.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監測該生物電阻抗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向一心肺區域施加能量脈衝且用定位於該心臟中之至少一個電極偵測該能量脈衝。
  59.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預定值時,向該導尿管施加負壓之步驟包括以下步驟:施加該負壓一預定持續時間。
  60. 如請求項59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該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測定該生物電阻抗,以及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施加該負壓持續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另一情況,或當該生物電阻抗為或高於該預定值時停止施加該負壓。
  61. 如請求項5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預定持續時間包括至少十二小時。
  62.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當將該負壓施加至該導尿管時,繼續監測該生物電阻抗,且當該生物電阻抗低於該預定值時增加由該負壓源施加之該負壓之一量值。
  63.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負壓源包括經組態以向該尿路施加該負壓之一泵,該泵包括與該導尿管之一引流腔流體連通之至少一個流體端口用於自一腎臟接收體液。
  64. 如請求項53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使一植入的血液泵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生物電阻抗所決定的一輸出來提供血流。
  65. 如請求項6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血液泵包括一左心室輔助裝置。
TW111130384A 2021-08-13 2022-08-12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TW2023207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32786P 2021-08-13 2021-08-13
US63/232,786 2021-08-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704A true TW202320704A (zh) 2023-06-01

Family

ID=8327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0384A TW202320704A (zh) 2021-08-13 2022-08-12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8431A1 (zh)
TW (1) TW202320704A (zh)
WO (1) WO20230189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7861A (en) * 1997-01-31 1999-09-28 Medtronic, Inc. Impedance monitor for discerning edema through evaluation of respiratory rate
US6076015A (en) 1998-02-27 2000-06-1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Rate adaptive cardiac rhythm management device using transthoracic impedance
CN1922700A (zh) 2003-02-04 2007-02-28 通达商业集团国际公司 感应线圈组件
US7329226B1 (en) 2004-07-06 2008-02-12 Cardiac Pacemaker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pulmonary performance through transthoracic impedance monitoring
US7603170B2 (en) 2005-04-26 2009-10-13 Cardiac Pacemakers, Inc. Calibration of impedance monitoring of respiratory volumes using thoracic D.C. impedance
DK1957130T3 (da) 2005-12-09 2010-11-22 Dsm Ip Assets Bv Hydrofilt overtræk omfattende en polyelektrolyt
US9014815B2 (en) 2009-11-19 2015-04-21 Medtronic, Inc. Electrode assembly in a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EP2578147B1 (en) 2011-10-07 2016-04-20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an overhydration parameter or a body composition parameter
WO2015160995A1 (en) 2014-04-15 2015-10-22 Thoratec Corporation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US20200094017A1 (en) 2015-07-20 2020-03-26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Coated and/or Impregnated Ureteral Catheter or Stent and Method"
US11040180B2 (en) * 2015-07-20 2021-06-22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function
US10765834B2 (en) 2015-07-20 2020-09-08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Ureteral and bladder catheters and methods of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perfusion
US11541205B2 (en) 2015-07-20 2023-01-03 Roivios Limited Coated urinary catheter or ureteral stent and method
US11229771B2 (en) 2015-07-20 2022-01-25 Roivios Limited Percutaneous ureteral catheter
US10512713B2 (en) * 2015-07-20 2019-12-24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Method of removing excess fluid from a patient with hemodilution
EP3479867A3 (en) 2015-07-20 2019-07-31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Ureteral and bladder catheters
US10493232B2 (en) 2015-07-20 2019-12-03 Strataca Systems Limited Ureteral catheters, bladder catheters,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function
BR112018001111A2 (pt) 2015-07-20 2018-09-11 Strataca Systems Llc cateter coletor de urina, sistema para extrair urina a partir da bexiga de um paciente, cateter de urina e método para induzir uma pressão negativa a uma bexiga de um pacien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68431A1 (en) 2023-03-02
WO2023018924A1 (en)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1583B2 (en) Method of removing excess fluid from a patient with hemodilution
JP7278066B2 (ja) 腎灌流を増加させるために負圧を誘発させるための尿管および膀胱カテーテルおよび方法
US116127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ortion of a urinary tract of a patient
US11541205B2 (en) Coated urinary catheter or ureteral stent and method
US20200094017A1 (en) "Coated and/or Impregnated Ureteral Catheter or Stent and Method"
US20200268947A1 (en) Pump Assembly and System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ortion of a Urinary Tract of a Patient
US20200054800A1 (en)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atient's Bladder
EP3672656A1 (en) Ureteral and bladder catheters and methods of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perfusion
TW202034864A (zh) 經皮導尿管
EP3570750B1 (en) System for removing excess fluid from a patient with hemodilution
WO2019038734A1 (en) URBER AND VESICAL PROBES AND METHODS OF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TO INCREASE RENAL INFUSION
EP3615124A1 (en) Catheter and method for inducing negative pressure in a patient's bladder
US20220184342A1 (en) Coated Urinary Catheter or Ureteral Stent and Method
US20210370019A1 (en) Method of Treatment Using Negative Pressure Renal Therapy and Medicament(s)
JP2022529526A (ja) 患者の尿路の一部内で負圧を誘発するためのポンプ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システム
TW202320704A (zh)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TW202319078A (zh) 負壓治療系統及方法
US20240091428A1 (en)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Devices, Systems, And Treatment Methods With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US20230364322A1 (en) Wearable Garment for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WO2024059244A1 (en)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devices, systems, and treatment methods with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s
TWI842780B (zh) 用於誘發負壓以增加腎功能的輸尿管導管、膀胱導管、系統、套件、及方法
TW202034863A (zh) 用於誘發負壓以增加腎功能的輸尿管導管、膀胱導管、系統、套件、及方法
EP3886931A1 (en) Coated and/or impregnated ureteral catheter or stent and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