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0692A - 清掃機 - Google Patents

清掃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0692A
TW202320692A TW111127397A TW111127397A TW202320692A TW 202320692 A TW202320692 A TW 202320692A TW 111127397 A TW111127397 A TW 111127397A TW 111127397 A TW111127397 A TW 111127397A TW 202320692 A TW202320692 A TW 2023206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water
storage part
water storage
clean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7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42021B (zh
Inventor
張宰源
李旻雨
李榮宰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721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17095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0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0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202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掃機,包括藉由產生蒸汽來清掃清掃區域的清掃模組。該清掃模組包含:清掃模組殼體,其連接至主體,形成外觀,並於其中形成空間;加熱器,其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內,並從水產生蒸汽;儲水桶,其設置在加熱器上並向加熱器供應水;以及加熱器放置部,其藉由將儲水桶的底面向上凹陷來形成,並且其中插入並設置加熱器的至少一部分。從加熱器輻射出的熱能被儲水桶阻擋,因此,即使當使用者接觸清掃模組也不會被燙傷。由於儲水桶的特殊結構,清掃模組的高度可以降低。

Description

清掃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掃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真空吸塵器,其可以組合或分離清掃模組。
一般而言,清掃機是一種家用電器,其藉由使用電力以抽吸空氣的方式來抽吸微小的垃圾或灰塵,並將垃圾或灰塵裝入包含在清掃機產品中的集塵箱。該清掃機通常稱為真空吸塵器。
這種清掃機可以分為手動清掃機和自動清掃機,前者透過由使用者直接移動來進行清掃,後者則在自行移動中進行清掃。手動清掃機根據其形狀可以分為罐式真空吸塵器、直立式真空吸塵器、手持式真空吸塵器和棒式真空吸塵器等。
過去,罐式真空吸塵器被廣泛用作家用清掃機。然而,最近,包含與吸塵器主體一體形成的集塵箱並改善使用便利性的手持式真空吸塵器和棒式真空吸塵器往往被大量使用。
在罐式真空吸塵器的情況下,主體和其抽吸口透過橡膠軟管或管道連接。在某些情況下,該吸塵器可以以將毛刷插入抽吸口的方式使用。
手持式真空吸塵器具有最大的便攜性,因此重量輕,且長度短。因此,該吸塵器的清掃區域可能受到限制。因此,手持式真空吸塵器用於清掃局部位置,如桌子或沙發上、車輛內部。
棒式真空吸塵器允許使用者以站立姿勢使用,因此可以在不向前彎曲腰部的情況下進行清掃。因此,其對於在大範圍內移動時進行清掃較有利。若手持式真空吸塵器可以清掃狹窄空間,則棒式真空吸塵器可以清掃比狹窄空間更寬的空間,並可以清掃難以觸及的高處。最近,棒式真空吸塵器設置為模組的形式,如此即可以根據不同的物體主動改變吸塵器的類型。
清掃地面的方法主要分為乾式清掃和濕式清掃。乾式清掃藉由清掃或抽吸灰塵來進行,而傳統的吸塵器即屬於乾式清掃。濕式清掃藉由拖布擦拭灰塵來進行。此外,還有一種在濕式清掃過程中藉由產生並噴灑高溫蒸汽來進行消毒和清掃的方法。
最近,由於在建築中應用各種材料,清掃方法也不斷多樣化。過去,由於地面主要由木質材料組成,因此不可能進行濕式清掃,只能進行乾式清掃。然而,近年來,地面由諸如鋼板或大理石的各種材料組成,則其可以進行濕式清掃。
過去,乾式清掃機已用於乾式清掃,而濕式清掃機已用於濕式清掃。然而,為了清掃各種地面,則必須購置這兩種類型的清掃機,相當不便。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研究一種方法,其中設置了主體、乾式清掃模組、以及濕式清掃模組,乾式清掃模組安裝在主體上以便進行乾式清掃,而濕式清掃模組安裝在主體上以便進行濕式清掃。
濕式清掃模組包含:儲水桶,用於儲存水;加熱器,用於加熱水以產生蒸汽;以及拖布,藉由接收水或蒸汽來擦拭地面。較佳的是將各部件配置為單一組件,以利於更換部件。例如,在清掃機包含設置在主體上的儲水桶或加熱器的情況下,若乾式清掃模組安裝在主體上,則由於不必要的部件導致清掃不便。因此,有鑒於清掃和模組更換的便利性以及空間利用,理想的是應將儲水桶或加熱器設置在濕式清掃模組上,而非設置在主體上。
提出韓國專利公開申請第10-2009-0043379號作為先前技術文件1。該先前技術文件1涉及一種加熱器裝置和具有該加熱器裝置的清掃機。根據先前技術文件1的清掃機包括包含加熱殼體的加熱器裝置,其從供水箱接收水並產生蒸汽。
根據先前技術文件1,儲水桶安裝成與主體分離,以代替噴嘴組件。另外,用於產生蒸汽的加熱器裝置也安裝在主體中,而不是在噴嘴組件中。根據先前技術文件1,為了將噴嘴組件設計成更小尺寸並獲得儲水桶的足夠儲存容量,儲水桶和加熱器裝置安裝在主體中,而不是在噴嘴組件中。
根據先前技術文件1,由於儲水桶安裝在主體中,因此清掃機的重心很高,使得清掃機難以操作。此外,由於加熱器與拖布之間距離很長,因此蒸汽流向拖布時會發生熱能損失,損失的熱能會損壞精密電子設備。
提出韓國專利第10-1342567號作為先前技術文件2。該先前技術文件2涉及一種蒸汽清掃機。根據先前技術文件2,蒸汽產生器具有簡單的結構,並可以提高蒸汽產生效率。而且,供應有蒸汽的拖布都在左右兩側上旋轉,如此提高了清掃效率。然而,與先前技術文件1相同,先前技術文件2的儲水桶和加熱器均安裝在清掃機的主體中,而不是在清掃模組中。因此,先前技術文件2具有和先前技術文件1相同的問題。
提出韓國專利第10-2172613號作為先前技術文件3。該先前技術文件3涉及一種蒸汽拖布吸塵器。根據先前技術文件3,儲水桶周圍的毛刷旋轉以將灰塵引至中心抽吸口,從而維持蒸汽拖布的清潔,並能使蒸汽拖布進行清掃。然而,根據先前技術文件3,當從加熱器產生的熱能向上擴散時,熱能會對諸如馬達等精密電子設備造成損壞。此外,當降低儲水桶的高度以降低清掃模組的高度時,亦具有儲水桶的儲存容量減少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件] 1. 韓國專利申請公開第10-2009-0043379號; 2. 韓國專利第10-1342567號; 3. 韓國專利第10-2172613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亦即,如上所述,在濕式清掃模組中必須設置用於儲存水的儲水桶和從水產生蒸汽的加熱器。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清掃機,包括清掃模組,其高度設計為盡可能低,並包括儲水桶,其能夠獲得最大的儲水量。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清掃機,當儲水桶內的水排出時,使形成氣孔處的水位與未形成氣孔處的水位相等。因此,清掃模組的重心維持在中心位置。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清掃機,防止從加熱器輻射出而排放到清掃模組外部的熱能將清掃模組的頂表面加熱到高溫,導致使用者燙傷或損壞加熱器周圍的精密電子設備,諸如馬達或感測器等。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清掃機,當儲水桶的內表面形成水滴時,防止水滴落在加熱器上。
本發明欲解決的技術問題不限於上述技術問題。其他未提及的技術問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清楚瞭解。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其中一實施例是一種清掃機,包括:主體,其中設置接收命令的操作單元和供應電力的主電池;以及清掃模組,其連接至主體,並藉由產生蒸汽來清掃清掃區域。清掃模組包含:清掃模組殼體,其連接至主體,形成外觀,並於其中形成空間;加熱器,其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內,並從水產生蒸汽;儲水桶,其設置在加熱器上並向加熱器供應水;以及加熱器放置部,其藉由將儲水桶的底面向上凹陷來形成,並且其中插入並設置加熱器的至少一部分。
加熱器放置部可以包含:第一傾斜面,其從儲水桶的底面的一側向後延伸,並且其後端設置在其前端的上方;第二傾斜面,其從第一傾斜面的後端向後延伸,並且其後端設置在其前端的上方;以及第三傾斜面,其從第二傾斜面的後端向後延伸。在此,第二傾斜面的傾斜度可以小於第一傾斜面的傾斜度,而第三傾斜面的傾斜度可以小於第二傾斜面的傾斜度。
儲水桶可以包含:前儲存部,其位於儲水桶的前部,形成用於儲存水的內部空間,並向左右延伸;左儲存部,其形成用於儲存水的內部空間,並從前儲存部的左端沿儲水桶的左側向後延伸;以及右儲存部,其形成用於儲存水的內部空間,並從前儲存部的右端沿儲水桶的右側向後延伸。
儲水桶可以包含:排水口,其形成在儲水桶的前部並將水排出;以及氣孔,其形成在儲水桶的後部,並透過負壓方式通過氣孔來引入外部空氣。在此,當從頂部觀察時,氣孔可以基於一條將儲水桶分為左右兩側的假想線設置在與排水口相反的方向上。
儲水桶可以包含供水口,其形成在儲水桶的兩側上,並且通過供水口供應水。
清掃模組殼體可以包含:下殼體,加熱器安裝在其頂表面上;以及上殼體,其耦接至下殼體、以與加熱器間隔開的方式設置在加熱器上,並且儲水桶安裝在其頂表面上。在此,上殼體具有隔熱塗層表面,形成在上殼體面向加熱器的內表面上。
另一實施例是一種清掃機,包括:主體,其中設置接收命令的操作單元和供應電力的主電池;以及清掃模組,其連接至主體,並藉由產生蒸汽來清掃清掃區域。
清掃模組包含:清掃模組殼體,其連接至主體,形成外觀,並於其中形成空間;加熱器,其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內,並從水產生蒸汽;以及儲水桶,其設置在加熱器上並向加熱器供應水。在此,儲水桶包含儲存部,其圍繞加熱器四個方向的側表面中的至少兩個,並儲存水。
加熱器可以設置成與地面傾斜,並且儲水桶可以包含傾斜面,其設置平行於加熱器的頂表面。
儲存部可以包含:前儲存部,其位於儲水桶的前部,並向左右延伸;左儲存部,其從前儲存部的左端沿儲水桶的左側向後延伸;以及右儲存部,其從前儲存部的右端沿儲水桶的右側向後延伸。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包含在實施方式和圖式中。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清掃機具有以下一種或多種功效。
首先,由於儲水桶設置在加熱器上,並包含加熱器放置部,加熱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其中,因此清掃模組的高度可以設計為盡可能低,並可以清掃狹窄的間隙。
其次,由於儲水桶包含前儲存部、左儲存部、以及右儲存部,並且儲存部圍繞加熱器三個方向的側面,因此橫向輻射出的熱能被儲存部吸收,而不會使周圍的電子設備過熱。
第三,儲水桶包含空氣通道,其將左儲存部和右儲存部連接。因此,即使只有一個儲存部中形成氣孔,未形成氣孔的儲存部的水位和形成氣孔的儲存部的水位仍相等,因此,清掃模組的重心總是位於中心位置。
第四,從加熱器輻射出的熱能具有上升的特性。由於儲水桶設置在加熱器上,透過儲存的水使儲水桶不會過熱,因此,即使使用者接觸清掃模組,也不會被燙傷。
第五,加熱器放置部形成向前向下的傾斜面。由於在加熱器放置部上形成的水滴沿傾斜面流向儲水桶的前端或上殼體,而不會落在加熱器上,因此具有最大限度提高加熱器性能的優點。
本發明的有利功效不限於上述功效,其他未提及的功效可以由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從申請專利範圍的描述中清楚瞭解。
參照下文描述的詳細實施例以及圖式,本發明的特徵、優點以及實現方法將顯而易見。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下文將揭露的實施例,並且可以不同且多樣之形式加以實施。本文的實施例完整揭露本發明,並旨在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充分理解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僅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本發明的通篇內容中,相同元件符號即對應相同元件。
下文將參照用於說明清掃機之所附圖式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清掃機是指由使用者手動操作的清掃裝置。例如,清掃機可以指手持式清掃機或棒式清掃機。
清掃機可以包括主體(圖未示出)。主體中設置有抽吸馬達(圖未示出),並向清掃模組100提供吸力。
主體可以連接至延伸管200。主體可以透過延伸管200連接至清掃模組100。主體可以透過抽吸馬達產生吸力,並可以透過延伸管200向清掃模組100提供吸力。外部灰塵可以透過清掃模組100和延伸管200引入主體中。
主體形成外觀,並在其中容納主要部件。主體可以包含:集塵箱;灰塵分離器;抽吸馬達;過濾器;把手;操作單元;以及主電池。
集塵箱(圖未示出)是用於儲存灰塵的部件。集塵箱與灰塵分離器連通,並可以儲存由灰塵分離器分離的灰塵。
灰塵分離器(圖未示出)與延伸管200連通。灰塵分離器可以將透過延伸管200吸入其內部的灰塵與空氣分離。
灰塵分離器可以與集塵箱連通。具體而言,灰塵分離器可以設置在集塵箱內。因此,由灰塵分離器分離出來的灰塵收集在集塵箱中,而空氣排放到灰塵分離器外部。
灰塵分離器可以為能夠透過旋風流分離灰塵的旋風器。
抽吸馬達(圖未示出)是產生吸力的部件,用於抽吸空氣。抽吸馬達安裝在主體內。抽吸馬達藉由旋轉產生吸力。
過濾器(圖未示出)是過濾包含在流動空氣中的異物的部件。過濾器可以包含預過濾器或HEPA過濾器。
預過濾器設置在過濾器的最上游。預過濾器形成為網狀,並主要以物理方式過濾較大的灰塵。預過濾器以物理方式過濾大於網間距的灰塵,並提高其他過濾器的壽命。
HEPA過濾器是高效率粒子空氣過濾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的縮寫,且是一種過濾細小灰塵的部件。一般而言,HEPA過濾器透過靜電過濾細小的灰塵。HEPA過濾器設置在預過濾器的下游。
主體把手(圖未示出)可以由使用者抓握。主體把手可以形成為類似圓柱體的形狀。或者,主體把手(圖未示出)可以形成為彎曲的圓柱體。
操作單元(圖未示出)是接收使用者命令的部件。操作單元可以由複數個按鈕組成。當使用者按下對應的按鈕時,操作單元即執行與按鈕對應的命令。例如,操作單元可以包含:操作按鈕;以及停止按鈕。
主電池(圖未示出)可以設置在主體上。主電池儲存電能,並向包含抽吸馬達在內的清掃機的各部件供應電力。
主電池可以可拆卸地耦接到清掃機。
主電池可以向清掃模組100供應電力。或者,清掃模組100可以從副電池接收電力。
延伸管200將由清掃模組100抽吸的空氣引至主體(圖未示出)。
延伸管200的一端與清掃模組100連通,而另一端與主體連通。具體而言,延伸管200的後端連接至主體,而延伸管200的前端連接至清掃模組殼體110。
延伸管200形成為長圓柱體。
滾動軸(X)沿延伸管200的縱向方向形成。滾動軸(X)是一條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假想線,清掃模組100可以繞著滾動軸(X)進行滾動運動。
清掃機包含清掃模組100。清掃模組100是藉由抽吸外部空氣或產生蒸汽來清掃清掃區域的部件。
清掃模組100連接至主體。清掃模組100可以直接連接至主體,亦可以透過延伸管200間接連接至主體。
參照圖1和圖2,清掃模組100包含至少一個拖布161。拖布161含有水分,並且是用於擦洗和清掃地面的部件。
參照圖2,一對拖布161可以設置在清掃模組100的左右兩側上。
拖布161設置有垂直於地面設置的旋轉軸。拖布161繞著旋轉軸旋轉並擦洗和清掃地面。
在此,兩個或多個拖布161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旋轉,以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操作。以圖2作為一示例,右拖布161可以順時針(CW)旋轉,而左拖布161可以逆時針(CCW)旋轉。因此,該對拖布161可以透過摩擦力推動清掃模組100前進,而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向前移動清掃機。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100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清掃模組100的前視圖。圖3是圖1的清掃模組的平面圖。圖4是圖1的清掃模組的右視圖。圖5是圖1的清掃模組的仰視圖。
清掃模組100連接至主體。參照圖1,清掃模組100可以連接至延伸管200,並可以透過延伸管200間接連接至主體。
副電池300安裝在延伸管200中。具體而言,副電池300可以設置在延伸管200的前端。副電池300電性連接至清掃模組100,並向設置在清掃模組100中的每個部件供應電力。
副電池300可以電性連接至主電池。因此,副電池300可以從主電池接收電力。
副電池300可以與主電池串聯。因此,當副電池300儲存的電能不足時,副電池300和主電池串聯,以向清掃模組100供應足夠的電壓電力。
副電池300可以與主電池並聯。因此,可以改善向清掃模組100供應電力的時間。
副電池300可以設置在延伸管200的前端。或者,副電池300可以設置在延伸管200的下部上。藉由這種佈置,清掃模組100和副電池300耦接的清掃機組件的重心設置在其下部,因此清掃機可以容易地轉向。
副電池300可以設置在延伸管200的上部上。具體而言,副電池300可以設置在一條從延伸管200的中心沿延伸管200的縱向方向延伸的假想線的上方。
清掃模組殼體110形成清掃模組100的外觀,並形成用於在其中容納其他部件的空間。
清掃模組殼體110連接至主體。參照圖1,清掃模組殼體110連接至延伸管200的前端,而延伸管200的後端連接至主體,因此,清掃模組殼體110透過延伸管200間接連接至主體。與此不同的是,儘管圖未示出,但清掃模組殼體110可以直接連接至主體。
上述「連接」的含義可以具有多種解釋。例如,空氣流動路徑連接至主體,因此包含灰塵的空氣可以透過清掃模組殼體110流向主體。或者,清掃模組殼體110可以電性連接至主體,電流可以從設置在主體中的主電池流向清掃模組殼體110。
儲水桶120安裝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頂表面上。
進氣口1111形成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前表面上,以便將外部空氣引入清掃模組殼體110中。
發光模組150可以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前表面的下方,並可以向清掃模組100前方的地面照射光線。
出氣口1121形成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側面上,以便將清掃模組殼體110內的空氣排放到外部。
拖布161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底面上。拖布161可以藉由摩擦地面來進行濕式清掃。
抽吸口181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底面上。抽吸口181可以藉由抽吸存在於地面的灰塵來進行乾式清掃。
包含中心部171、第一延伸部172以及第二延伸部173的遮蔽構件170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的底面上。遮蔽構件170將設置抽吸口181處的前部空間與設置有拖布161處的後部空間遮蔽,並阻擋從拖布161排出的蒸汽擴散到抽吸口181中。
清掃模組殼體110可以分為下殼體111和上殼體112。
下殼體111形成清掃模組100的底面的一部分和下表面的一部分。
加熱器130安裝在下殼體111的上表面上。
進氣口1111形成在下殼體111的前表面上。
發光模組150安裝在下殼體111中,並在前表面中形成供光線通過的孔。供光線通過的孔形成在進氣口1111的下方。
拖布161設置在下殼體111的底面上。下殼體111的底面的一側形成以具有向上凹陷的槽,以便設置拖布161。
抽吸口181設置在下殼體111的底面上。抽吸口181設置在拖布161的前方。
用於驅動清掃模組100的複數個部件安裝在下殼體111的頂表面上。
下分隔壁1112形成在下殼體111的頂表面上。下分隔壁1112設置在加熱器130周圍,並阻擋從加熱器130散發的熱能向外輻射。
下分隔壁1112形成以從下殼體111的頂表面向上突出。下分隔壁1112的上部面對上分隔壁1122的下部,並將其中設置加熱器130的內部空間與其中設置其他部件的外部空間隔離。
遮蔽構件插入槽1113形成在下殼體111的底面上。遮蔽構件170插入遮蔽構件插入槽1113中並加以安裝。
上殼體112形成清掃模組100的側表面的一部分和頂表面的一部分。
上殼體112耦接至下殼體111,並以與加熱器130間隔開的方式設置在加熱器130上。儲水桶120安裝在頂表面上。
出氣口1121形成在上殼體112的側面上。
上殼體112設置成與加熱器130間隔開。從加熱器130輻射出的熱能會對流並到達上殼體112。
上分隔壁1122形成在上殼體112中。上分隔壁1122設置在上殼體112的內表面上,並朝加熱器130向下延伸。上分隔壁1122圍繞加熱器130的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從而防止從加熱器130輻射出的熱能對流到側面。
釋放按鈕1123設置在上殼體112中。釋放按鈕1123藉由與形成在儲水桶120中的耦接鉤125扣接來固定儲水桶120。當操作釋放按鈕1123時,將釋放按鈕1123壓下,從而釋放耦接鉤125的扣接,並使儲水桶120分離。
釋放按鈕1123可以設置在儲水桶120的延伸管放置部127上。
上殼體112具有形成在其面向加熱器130內表面上的隔熱塗層表面1124。隔熱塗層表面1124阻擋從加熱器130輻射出的熱能傳遞到上殼體112。
隔熱塗層表面1124設置在上殼體112的內表面之中由上分隔壁1122分隔開的區域內。因此,隔熱塗層表面1124阻擋從加熱器130向上輻射的熱能傳遞到上殼體112。
上殼體112包含儲水桶座部1125。儲水桶座部1125是從上殼體112的頂表面向下凹陷的槽。儲水桶120安置在儲水桶座部1125上,並安裝在上殼體112上。
儲水桶座部1125可以分為:儲存部插入槽1125a至1125c;空氣通道插入槽1125d;以及導向突出部1125e。
儲水桶120的儲存部123插入並安置在儲存部插入槽1125a至1125c中。當從頂部觀察時,儲存部插入槽1125a至1125c可以形成為後部開放的U形。
前儲存部插入槽1125a形成在儲水桶座部1125的前端,並左右延伸。前儲存部123a插入並安置在前儲存部插入槽1125a中。
左儲存部插入槽1125b從前儲存部插入槽1125a的左端向後延伸。左儲存部123b插入並安置在左儲存部插入槽1125b中。
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從前儲存部插入槽1125a的右端向後延伸。右儲存部123c插入並安置在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中。
在前儲存部插入槽1125a與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之間的連接部分中,一個通孔形成在該連接部分與儲水桶120的排水口122垂直重疊處的位置上。
形成在儲水桶120中的空氣通道128插入空氣通道插入槽1125d中。當安裝儲水桶120時,空氣通道插入槽1125d設置以與空氣通道128垂直重疊。空氣通道插入槽1125d延伸到左儲存部插入槽1125b和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
導向突出部1125e是將儲水桶120插入儲水桶座部1125時用於將儲水桶120引至正確位置的部件。儲水桶120形成有槽,用於將導向突出部1125e插入與導向突出部1125e對應的位置中。
參照圖19,導向突出部1125e形成在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的後端。此外,儘管圖未示出,但導向突出部1125e可以形成在左儲存部插入槽1125b的後端。
較佳的是導向突出部1125e可選地形成在右儲存部插入槽1125c和左儲存部插入槽1125b的任一個中。此旨在使儲存部123獲得一定量或以上的儲存容量。
加熱器放置部1126設置在上殼體112中。上殼體112的加熱器放置部1126形成以對應於儲水桶120的加熱器放置部126。亦即,上殼體112的加熱器放置部1126的第一傾斜面1126a與儲水桶120的加熱器放置部126的第一傾斜面126a相對應,而上殼體112的加熱器放置部1126的第二傾斜面1126b與儲水桶120的加熱器放置部126的第二傾斜面126b相對應。上殼體112的加熱器放置部1126的第三傾斜面1126c與儲水桶120的加熱器放置部126的第三傾斜面126c相對應。因此,形成在上殼體112的加熱器放置部1126的水滴不會落在加熱器130上,而是沿第一傾斜面1126a至第三傾斜面1126c流下。
加熱器130是從水產生蒸汽的部件。
加熱器130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內。具體而言,加熱器130安裝在下殼體111的頂表面上。
進水口131是形成在加熱器130的入口的孔。水通過進水口131引入加熱器130中。進水口131連接至加熱器軟管143。
蒸汽出口132是形成在加熱器130的出口端的孔。蒸汽通過蒸汽出口132從加熱器130中排出。蒸汽出口132連接至拖布161。
進水口131設置在蒸汽出口132的上方。因此,當水在重力作用下從頂部流向底部時被加熱,並被相態轉換為蒸汽。
加熱器130設置為傾斜。具體而言,加熱器130設置為相對於地面傾斜一定角度。
加熱器130的後部設置在加熱器130前部的上方。亦即,加熱器130具有向後向上的傾斜度。因此,當水在從加熱器130的後上部流向前下部時被加熱,並被相態轉換為蒸汽。
儲水桶120向加熱器130供應水。儲水桶120儲存水,儲存的水流入加熱器130中,並被相態轉換為蒸汽。
儲水桶120設置在清掃模組殼體110中。具體而言,儲水桶120安裝在形成於上殼體112中的儲水桶座部1125上。
儲水桶120設置在加熱器130上。具體而言,儲水桶120以與加熱器130間隔開的方式設置在加熱器130上。
儲水桶120可以設置在加熱器130上,而上殼體112置於其間。
儲水桶120包含供水口121。供水口121是供流入儲水桶120中的水通過的孔。供水口121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側表面上。供水口121可以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兩個側表面上。
儲水桶120包含排水口122。排水口122是供儲存在儲水桶120中的水排出通過的孔。從排水口122排出的水會流向加熱器130。排水口122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底面上。排水口122可以設置在前儲存部123a與右儲存部123c之間的連接部分處。
儲水桶120包含儲存部123。儲存部123是儲水桶120的內部空間,並可以儲存水。當從頂部觀察儲水桶120時,儲存部123可以形成為後部開放的U形。儲存部123可以分為:前儲存部123a;左儲存部123b;以及右儲存部123c。
儲水桶120包含氣孔124。空氣可以通過氣孔124引入儲水桶120中。當儲存在儲水桶120內的水排放到外部時,儲水桶120內的壓力降低,且空氣通過氣孔124引入儲水桶120中,以補償降低的壓力。
氣孔124形成在儲水桶120的上部上。具體而言,氣孔124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的後端上。或者,氣孔124可以形成在右儲存部123c的後端上。
耦接鉤125是用於將儲水桶120固定在上殼體112的部件。耦接鉤125扣接並固定釋放按鈕1123。
耦接鉤125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後端。具體而言,耦接鉤125形成在延伸管放置部127中。
加熱器放置部126是形成其中插入並設置加熱器130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間的部件。加熱器放置部1126是在上殼體112的底面之中的一個表面,其設置以與加熱器130垂直重疊。
參照圖11,加熱器放置部126藉由將儲水桶120的底面向上凹陷來形成。加熱器13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加熱器放置部126之凹陷的槽中,可以降低清掃模組100的高度。
加熱器放置部126可以形成以具有類似四角形的形狀。具體而言,加熱器放置部126可以形成為四角形,其中每個角皆形成為不彎折的曲面。
儲存部123可以形成為U形,並且加熱器放置部126可以被儲存部123圍繞。藉由這種佈置,從加熱器130向上散發的熱能可以被加熱器放置部126阻擋,而從加熱器130橫向散發的熱能可以被儲存部123阻擋。
當從頂部觀察時,從加熱器放置部126投射到地面的面積大於從加熱器130投射到地面的面積。藉由這種佈置,在加熱器放置部126形成的水滴不會落在加熱器130上,而是落在加熱器130外部。因此,由於水滴不會落在加熱器130上,所以可以防止加熱器130的性能下降。
參照圖9,加熱器放置部126可以分為複數個傾斜面。具體而言,加熱器放置部126包含:第一傾斜面126a;第二傾斜面126b;以及第三傾斜面126c。
第一傾斜面126a從儲水桶120的底面的一側向後延伸,並且第一傾斜面126a的後端設置在第一傾斜面126a前端的上方。亦即,第一傾斜面126a具有向後向上的傾斜度。
參照圖11,儲水桶120的底面可以具有平面,排水口122設置在平面上。在此,第一傾斜面126a從平面的後端向後延伸。
第二傾斜面126b從第一傾斜面126a的後端向後延伸,並且第二傾斜面126b的後端設置在第二傾斜面126b前端的上方。亦即,第二傾斜面126b具有向後向上的傾斜度。
第三傾斜面126c從第二傾斜面126b的後端向後延伸。參照圖9,第三傾斜面126c可以形成為平行於地面的平面。然而,亦可以與圖9所示不同,第三傾斜面126c可以具有向後向上的傾斜度。
傾斜度界定為傾斜面相對於地面的角度。第二傾斜面126b的傾斜度小於第一傾斜面126a的傾斜度。第三傾斜面126c的傾斜度小於第二傾斜面126b的傾斜度。
藉由這種佈置,形成在第三傾斜面126c上的水滴沿第二傾斜面126b和第一傾斜面126a向下流動,而不會落在加熱器130上,因此,不會降低加熱器130的性能。
加熱器130設置為與地面傾斜,並且儲水桶120包含傾斜面,其設置平行於加熱器130的頂表面。具體而言,參照圖9,第二傾斜面126b可以設置平行於加熱器130。藉由這種佈置,從加熱器130的頂表面沿垂直於頂表面的方向輻射出的熱能可以均勻地到達第二傾斜面126b,並可以均勻地加熱第二傾斜面126b。因此,具有防止儲水桶120的一側過熱而損壞的功效。
儲水桶120中包含儲存部123,其形成其中儲存水的空間。儲存部123可以分為:前儲存部123a;左儲存部123b;以及右儲存部123c。
前儲存部123a位於儲水桶120的前部中,並左右延伸。
前儲存部123a阻擋從加熱器130向前散發的熱能朝清掃模組100的前方散發。
左儲存部123b從前儲存部123a的左端沿儲水桶120的左側向後延伸。
左儲存部123b阻擋從加熱器130向左散發的熱能朝清掃模組100的左側排放。
右儲存部123c從前儲存部123a的右端沿儲水桶120的右側向後延伸。
右儲存部123c阻擋從加熱器130向右散發的熱能朝清掃模組100的右側排放。
當從頂部觀察時,前儲存部123a、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形成為後部開放的U形。由於假設清掃模組100是在向前移動的同時進行清掃,因此減少了對加熱器130的後部進行冷卻的必要性。因此,較佳的是該些儲存部應形成為覆蓋前側、左側和右側的U形。
當從右側觀察時前儲存部123a的剖面積可以小於當從前方觀察時左儲存部123b的剖面積或當從前方觀察時右儲存部123c的剖面積。這旨在減少清掃模組100的前後長度。然而,藉由這種佈置,左儲存部123b與右儲存部123c之間可能會出現水位不平衡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形成空氣通道128。
當從一側觀察時,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中的至少一個的前端設置在後端下方。參照圖14,儲水桶120的右儲存部123c的前端設置在後端下方。儘管圖未示出,但儲水桶120的左儲存部123b的前端亦設置在後端下方。藉由這種形狀,在左儲存部123b的後端和右儲存部123c的後端會形成氣囊。
儲存部123圍繞加熱器130四個方向的側表面中的至少兩個。具體而言,前儲存部123a設置在加熱器130的前方,左儲存部123b設置在加熱器130的左方,而右儲存部123c設置在加熱器130的右方。因此,儲存部123圍繞加熱器130的三個側面。藉由這種佈置,儲存部123阻擋從加熱器130朝側面散發的熱能,使其不會輻射到清掃模組100的外部。
排水口122形成在前儲存部123a與左儲存部123b之間的連接部分或前儲存部123a與右儲存部123c之間的連接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中。參照圖10,排水口122形成在前儲存部123a與右儲存部123c之間的連接部分中。或者,亦可以與圖10所示不同,排水口122可以形成在前儲存部123a與左儲存部123b之間的連接部分中。
排水口122連接至水箱軟管142。水箱軟管142的入口連接至排水口122,而水箱軟管142的出口連接至給水幫浦141。儲存在儲水桶120內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水箱軟管142,並被加壓,然後藉由給水幫浦141透過加熱器軟管143送到加熱器130。
氣孔124形成一條通道,當水排出時,透過負壓方式通過該通道引入外部空氣。亦即,當儲存在儲水桶120內的水排放到外部時,儲水桶120內的壓力減少,且空氣通過氣孔124引入儲水桶120中,以補償減少的壓力,從而形成氣囊。
氣孔124選擇性地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或右儲存部123c的任一個中。氣孔124在左儲存部123b或右儲存部123c的任一個中形成氣囊。氣囊透過空氣通道128形成在儲存部123中,其中左儲存部123b或右儲存部123c之中未形成氣孔124。例如,參照圖18,由於氣孔124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因此氣囊主要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而形成氣囊的一部分空氣通過空氣通道128流向右儲存部123c。因此,氣囊二次形成在右儲存部123c中,因而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的水位彼此相同。
當儲水桶120內未形成空氣通道128時,氣孔124應同時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中。
排水口122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前部,而氣孔124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後部。亦即,儲存在儲水桶120內的水在向前流動的同時排放到儲水桶120的前端,而空氣在流入儲水桶120的後端的同時向前擴散。
排水口122的頂表面的一部分平行於地面,並且氣孔124和空氣通道128沿頂表面形成。參照圖9,空氣通道128的上部可以設置在氣孔124上部的上方。藉由這種佈置,當氣囊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時,空氣可以立即透過空氣通道128移至右儲存部123c,並且氣囊亦可以迅速地形成在右儲存部123c中。
在此,當從頂部觀察時,氣孔124基於一條將儲水桶120分為左右兩側的假想線設置在與排水口122相反的方向上。參照圖12,將儲水桶120分為左右兩側的假想線是剖面線C-C,並與清掃模組100的滾動軸(X)重合。參照圖12和圖13,當從頂部觀察時,排水口122設置在該滾動軸的右側,而氣孔124設置在該滾動軸的左側。藉由這種佈置,氣孔124和排水口122設置在離儲存部123最遠處,且儲存在儲水桶120中所有的水皆可以徹底排出。
與圖12和圖13所示不同,當從頂部觀察時,氣孔124亦可以基於一條將儲水桶120分為左右兩側的假想線設置在與排水口122相同的方向上。
供水口121是供應給儲水桶120的水所通過的孔。
供水口121形成在儲水桶120的兩側上。
在關閉左供水口121並開啟右供水口121之後,即可以向右供水口121供應水。
或者,在關閉右供水口121並開啟左供水口121後,即可以向左供水口121供應水。
或者,在儲水桶120的前端向上放置且儲水桶120的後端向下放置之後,兩個供水口121皆開啟,即可以向其中一側的供水口121供應水。在此,可以向其中一個供水口121供應水,並且同時空氣向另一個供水口121排出,如此即可以快速供應水。
一個蓋子安裝在供水口121中,在該蓋子移除之後,即可以向供水口121供應水。該蓋子可以由彈性材料製成,例如橡膠。
參照圖12,延伸管放置部127形成其中延伸管20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的空間。藉由在儲水桶120中形成延伸管放置部127,即具有使清掃模組100的前端到後端的長度更短的功效。
延伸管放置部127藉由將儲水桶120的後表面的一側向前凹陷來形成。
延伸管放置部127設置在左儲存部123b的右側和右儲存部123c的左側上,並設置在加熱器放置部126的後方。
空氣通道128控制左儲存部123b的水位和右儲存部123c的水位。空氣通道128設置在前儲存部123a的後方,並將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連接。
例如,當氣孔124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時,氣囊即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在此,根據先前技術,參照圖18的(a),當空氣流入左儲存部123b中時,左儲存部123b中的水位降低到H1'。然而,由於氣囊未形成在右儲存部123c中,所以水位仍保持在H2',並且清掃模組的重心可能設置偏向於右儲存部123c。此外,在某些情況下,右儲存部123c中可能形成真空。
相反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參照圖18的(b),在左儲存部123b的氣囊內的空氣通過空氣通道128移至右儲存部123c,並在右儲存部123c中形成氣囊。因此,具有左儲存部123b的水位H1和右儲存部123c的水位H2保持一致的功效。
空氣通道128設置在儲存部123上。儲水桶120的頂表面可以形成為平行於地面的平面。此處,空氣通道128可以形成在儲水桶120的頂表面上。
當從側面觀察時,空氣通道128設置在排水口122與氣孔124之間。
給水幫浦141是使清掃模組100內的水流動的部件。給水幫浦141對儲水桶120內的水加壓,並將其送至加熱器130。給水幫浦141的入口連接至水箱軟管142的出口,給水幫浦141的出口連接至加熱器軟管143。
水箱軟管142將儲水桶120和給水幫浦141連接。水箱軟管142將儲存在儲水桶120中的水引至給水幫浦141。
加熱器軟管143將給水幫浦141和加熱器130連接。加熱器軟管143將給水幫浦141加壓的水引至加熱器130。
發光模組150照亮清掃模組100的前方,並確認清掃模組100前方存在的異物。發光模組150向清掃模組100前方的地面照射光線。
發光模組150可以設置在進氣口1111的後方。藉由這種佈置,發光模組150可以被從進氣口1111引入的空氣冷卻。
複數個發光模組150可以沿前表面左右設置。
發光模組150可以包含:發光構件151;以及擴散板152。
發光構件151可以由複數個LED組成。發光構件151向前或向下發光。
擴散板152設置在發光構件151的前方,並擴散從發光構件151散發的光。
拖布組件160是用於以水或蒸汽清掃地面的部件。拖布組件160從加熱器130接收蒸汽,並透過摩擦和蒸汽對地面進行濕式清掃。
拖布組件160可以包含:拖布161;以及拖布馬達162。
拖布161設置在下殼體111的底面上。具體而言,下殼體111形成有向上凹陷的槽,使得可以設置拖布161,並且拖布161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槽中,從而將拖布161安裝在下殼體111上。
當從頂部觀察時,拖布161可以形成為圓形。在拖布161的中心,形成上下延伸的旋轉軸。拖布161可以在繞著旋轉軸旋轉的同時透過摩擦來清掃地面。
一對左右拖布161可以繞著滾動軸(X)佈置。
拖布馬達162是使拖布161旋轉的部件。拖布馬達162設置在拖布161上,並設置在拖布161的旋轉軸上。
拖布馬達162安裝在下殼體111的頂表面上。
拖布馬達162設置以與拖布161的數量相對應。一對左右拖布馬達162可以繞著滾動軸( X)佈置。
拖布馬達162設置在加熱器130的一側上。上分隔壁1122或下分隔壁1112設置在拖布馬達162與加熱器130之間,並阻擋加熱器130的熱能傳遞給拖布馬達162。
遮蔽構件170將設置有抽吸口181處的前部空間與設置有拖布161處的後部空間遮蔽,從而阻擋從拖布161散發的蒸汽擴散到抽吸口181中。
在清掃模組100內,包含灰塵的空氣流過灰塵通道180。灰塵通道180的入口連接至抽吸口181,而灰塵通道180的出口連接至延伸管200。
抽吸口181是供存在於清掃區域內引入清掃模組100中的灰塵和空氣通過的孔。
抽吸口181形成在下殼體111底面的前部。抽吸口181設置在左拖布161與右拖布161之間。
印刷電路板190是一個其上設置用於控制清掃模組100的控制器(圖未示出)、供電流可流動、並可設置通訊線路的板。
印刷電路板190和安裝在印刷電路板190上的部件具有易受熱能影響的特性。印刷電路板190和部件可以被引入進氣口1111中並通過出氣口1121排出的空氣冷卻。
下文將說明根據本發明內容配置的清掃機的操作。
儲水桶120設置在加熱器130上,並設置成與加熱器130間隔開。從加熱器130輻射出的熱能具有上升的特性。由於儲水桶120設置在加熱器130上,因此儲水桶120阻擋熱能從清掃模組100向上輻射。此外,由於儲水桶120與加熱器130間隔開,因此從加熱器130散發的熱能會對流到儲水桶120,然後透過傳導來傳遞。因此,即使使用者接觸清掃模組100,也不會被燙傷。
儲水桶120是藉由將底面向上凹陷來形成,並包含加熱器放置部126,其中插入並設置加熱器130的至少一部分。由於儲水桶120設置在清掃模組100上,因此具有清掃模組100的高度增加的問題。加熱器13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並設置在加熱器放置部126中,如此即具有可以降低清掃模組100的高度,從而容易清掃狹窄間隙的優點。
儲水桶120包含:前儲存部123a;左儲存部123b;以及右儲存部123c。儲存部123設置以圍繞加熱器130三個方向的側面。因此,橫向輻射出的熱能被儲存部123吸收,並且不會使周圍的電子設備過熱。
儲水桶120具有空氣通道128,其將左儲存部123b和右儲存部123c連接。參照圖18的(b),即使氣孔124只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形成在左儲存部123b中的氣囊內的空氣仍會通過空氣通道128移至右儲存部123c,並在右儲存部123c中形成氣囊。因此,左儲存部的水位H1和右儲存部的水位H2彼此相同,因此清掃模組100的重心總是位於中心。
加熱器放置部126的第一傾斜面126a和第二傾斜面126b形成向前向下的傾斜面。因此,形成在加熱器放置部126上的水滴沿該傾斜面流到儲水桶120的前端,而不會落在加熱器130上。同理,形成在上殼體112的第一傾斜面126a和第二傾斜面126b上的水滴也會沿該傾斜面流到上殼體112的前端。因此,具有藉由防止加熱器130因水滴落在加熱器130上而被不必要地冷卻來最大化加熱器130的性能的優點。
上述內容已針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加以說明及描述。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所述之具體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在不偏離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標的的情況下,進行各種修改。此外,這些修改不應從本發明 的精神或角度單獨理解。
100:清掃模組 110:清掃模組殼體 111:下殼體 112:上殼體 120:儲水桶 121:供水口 122:排水口 123:儲存部 123a:前儲存部 123b:左儲存部 123c:右儲存部 124:氣孔 125:耦接鉤 127:延伸管放置部 128:空氣通道 130:加熱器 131:進水口 132:蒸汽出口 141:給水幫浦 142:水箱軟管 143:加熱器軟管 150:發光模組 151:發光構件 152:擴散板 160:拖布組件 161:拖布 162:拖布馬達 170:遮蔽構件 171:中心部 172:第一延伸部 173:第二延伸部 180:灰塵通道 181:抽吸口 190:印刷電路板 200:延伸管 300:副電池 1111:進氣口 1112:下分隔壁 1113:遮蔽構件插入槽 1121:出氣口 1122:上分隔壁 1123:釋放按鈕 1124:隔熱塗層表面 1125:儲水桶座部 1125a:儲存部插入槽、前儲存部插入槽 1125b:儲存部插入槽、左儲存部插入槽 1125c:儲存部插入槽、右儲存部插入槽 1125d:空氣通道插入槽 1125e:導向突出部 126,1126:加熱器放置部 126a,1126a:第一傾斜面 126b,1126b:第二傾斜面 126c,1126c:第三傾斜面 H1,H2,H1',H2':水位 X:滾動軸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前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平面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右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仰視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清掃模組的分解圖; 圖7是顯示不包含圖3中之儲水桶和上殼體的內部配置的視圖; 圖8是圖3中之「A」部分的剖面圖; 圖9是圖3中之「B」部分的剖面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的立體圖; 圖11是顯示當從底部觀察時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的平面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的仰視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的右視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儲水桶的分解圖; 圖16是圖12中之「C」部分的剖面圖; 圖17是圖12中之「D」部分的剖面圖; 圖18是根據空氣通道是否存在示意性地顯示儲水桶內的水位的視圖;以及 圖19是上殼體的立體圖。
100:清掃模組
110:清掃模組殼體
111:下殼體
112:上殼體
120:儲水桶
161:拖布
200:延伸管
300:副電池
1111:進氣口
1121:出氣口
1123:釋放按鈕

Claims (17)

  1. 一種清掃機,包括: 一主體,其中設置接收命令的一操作單元和供應電力的一主電池;以及 一清掃模組,其連接至該主體,並藉由產生蒸汽來清掃一清掃區域, 其中該清掃模組包括: 一清掃模組殼體,其連接至該主體,形成外觀,並於其中形成一空間; 一加熱器,其設置在該清掃模組殼體內,並從水產生蒸汽; 一儲水桶,其設置在該加熱器上並向該加熱器供應水;以及 一加熱器放置部,其藉由將該儲水桶的一底面向上凹陷來形成,並且其中插入並設置該加熱器的至少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加熱器放置部包括: 一第一傾斜面,其從該儲水桶的一底面的一側向後延伸,並且其後端設置在其前端的上方; 一第二傾斜面,其從該第一傾斜面的該後端向後延伸,並且其後端設置在其前端的上方;以及 一第三傾斜面,其從該第二傾斜面的該後端向後延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第二傾斜面的傾斜度小於該第一傾斜面的傾斜度,以及 其中,該第三傾斜面的傾斜度小於該第二傾斜面的該傾斜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水桶包括: 一前儲存部,其位於該儲水桶的一前部,形成用於儲存水的一內部空間,並向左右延伸; 一左儲存部,其形成用於儲存水的一內部空間,並從該前儲存部的一左端沿該儲水桶的一左側向後延伸;以及 一右儲存部,其形用於成儲存水的一內部空間,並從該前儲存部的一右端沿該儲水桶的一右側向後延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清掃機,其中,當從頂部觀察時,該前儲存部、該左儲存部和該右儲存部形成為後部開放的一U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排水口,其形成在該前儲存部與該左儲存部之間的一連接部分或該前儲存部與該右儲存部之間的一連接部分的至少一個中,並將水排出。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清掃機,進一步包括一延伸管,其後端連接至該主體,其前端連接至該清掃模組殼體,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延伸管放置部,該延伸管放置部設置在該左儲存部的右側上、該右儲存部的左側上、以及該加熱器放置部的後方,藉由將該儲水桶的一後表面的一側向前凹陷來形成,並形成以允許該延伸管的至少一部分插入。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左儲存部和該右儲存部中至少一個的一前端設置在其後端下方。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空氣通道,其設置在該前儲存部的後方,並將該左儲存部和該右儲存部連接。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水桶包括: 一排水口,其形成在該儲水桶的一前部並將水排出;以及 一氣孔,其形成在該儲水桶的一後部,並透過負壓方式通過該氣孔引入外部空氣。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清掃機,其中,當從頂部觀察時,該氣孔基於一條將該儲水桶分為左右兩側的假想線設置在與該排水口相反的方向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供水口,其形成在該儲水桶的兩側上,並通過該供水口供應水。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清掃模組殼體包括: 一下殼體,該加熱器安裝在其頂表面上;以及 一上殼體,其耦接至該下殼體,以與該加熱器間隔開的方式設置在該加熱器上,並且該儲水桶安裝在其頂表面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上殼體具有一隔熱塗層表面,形成在該上殼體面向該加熱器的一內表面上。
  15. 一種清掃機,包括: 一主體,其中設置接收命令的一操作單元和供應電力的一主電池;以及 一清掃模組,其連接至該主體,並藉由產生蒸汽來清掃一清掃區域, 其中,該清掃模組包刮: 一清掃模組殼體,其連接至該主體,形成外觀,並於其中形成一空間; 一加熱器,其設置在該清掃模組殼體內,並從水產生蒸汽;以及 一儲水桶,其設置在該加熱器上並向該加熱器供應水,以及 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儲存部,其圍繞該加熱器四個方向的側表面中的至少兩個,並儲存水。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加熱器設置成與地面傾斜,以及其中,該儲水桶包括一傾斜面,設置以平行於該加熱器的一頂表面。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清掃機,其中,該儲存部包括: 一前儲存部,其位於該儲水桶的一前部,並左右延伸; 一左儲存部,其從該前儲存部的一左端沿該儲水桶的一左側向後延伸;以及 一右儲存部,其從該前儲存部的一右端沿該儲水桶的一右側向後延伸。
TW111127397A 2021-07-27 2022-07-21 清掃機 TWI8420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03572P 2021-07-27 2021-07-27
US63/203,572 2021-07-27
KR10-2021-0172186 2021-12-03
KR1020210172186A KR20230017095A (ko) 2021-07-27 2021-12-03 청소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0692A true TW202320692A (zh) 2023-06-01
TWI842021B TWI842021B (zh) 2024-05-11

Family

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78368A1 (en) 2024-06-05
WO2023008898A1 (ko) 2023-02-02
AU2022320385A1 (en)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9175B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RU2357642C2 (ru) Пылесос и его узел с всасывающим отверстием
CN113243856B (zh) 具有收纳装置的基站设备及表面清洁系统
TWI558364B (zh) 吸入口體以及具備該吸入口體的電氣吸塵器
TW202320692A (zh) 清掃機
TWI842021B (zh) 清掃機
CN113413098B (zh) 清洁系统
KR20220122474A (ko) 청소기
TW202304368A (zh) 清掃機
CN215128110U (zh) 一种清洁设备
KR20230017095A (ko) 청소기
KR20230017094A (ko) 청소기
CN113317725A (zh) 基站设备及清洁系统
KR20070058802A (ko) 스팀 겸용 진공청소기
TWI843060B (zh) 吸塵器
CN216652187U (zh) 清洁设备
CN220069632U (zh) 抽吸装置和清洁设备
TW202239365A (zh) 吸塵器
TW202400067A (zh) 吸塵器
KR101629305B1 (ko) 진공청소기
US20230063470A1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EP4378366A2 (en) Mop module of cleaner
US20240108188A1 (en) Battery-powered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TW202239366A (zh) 吸塵器
KR20080062348A (ko) 스팀발생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청소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