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9656A -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9656A
TW202319656A TW110141932A TW110141932A TW202319656A TW 202319656 A TW202319656 A TW 202319656A TW 110141932 A TW110141932 A TW 110141932A TW 110141932 A TW110141932 A TW 110141932A TW 202319656 A TW202319656 A TW 2023196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module
biaxial
slot
pivot shaf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1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2224B (zh
Inventor
黃昭凱
王羣元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1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222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2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222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9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65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雙軸式樞接組件包括第一樞轉軸、第二樞轉軸以及雙軸連桿。第一樞轉軸具有沿第一軸心延伸的第一穿槽。第二樞轉軸具有沿第二軸心延伸的第二穿槽。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一樞轉軸及第二樞轉軸,雙軸連桿包括本體、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設置於本體並對應於第一樞轉軸之第一穿槽。第二連桿設置於本體並對應於第二樞轉軸之第二穿槽。雙軸式樞接組件適於使第一模組樞接於第二模組以形成電子裝置。

Description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本揭示係關於一種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特別是具雙軸連桿的樞接組件及使用雙軸式樞接組件之可拆卸組合的電子裝置。
目前市售筆電一般為利用設置於機殼內部的轉軸結構,來樞接螢幕與系統,使螢幕及系統(例如鍵盤側)可相對旋轉開合。並以外殼包覆轉軸結構,使其封閉於機殼內部。且轉軸結構通常為單軸的設計。
消費者在選購筆記型電腦的時候,多僅能購得具有單一設計組裝之筆記型電腦,最常見的就是具有螢幕端及系統鍵盤端,二者可相對開之設計。若是想要有二側皆為觸控螢幕的無鍵盤式操作裝置,或是想要在原單折式筆電結構下再進行擴充,就會有所限制,而必須分別購買不同設計的裝置。
又或者是使用者買了一台筆記型電腦搭配的是沒有觸控功能的螢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之後想要更換為具有觸控功能的螢幕,就需要重新購買一台擁有觸控螢幕的筆記型電腦。更甚者,若消費者想要升級系統效能,受限於原本的筆電架構不能直接做內部零件升級,也只能更換整台筆記型電腦。
鑒於上述,本揭示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模組、第二模組以及至少一雙軸式樞接組件。至少一雙軸式樞接組件樞接第一模組與第二模組,至少一雙軸式樞接組件包括第一樞轉軸、第二樞轉軸以及雙軸連桿。第一樞轉軸設置於第一模組,使第一模組以第一軸心樞轉。第一樞轉軸具有沿第一軸心延伸的第一穿槽。第二樞轉軸設置於第二模組,使第二模組以第二軸心樞轉。第二樞轉軸具有沿第二軸心延伸的第二穿槽。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一樞轉軸及第二樞轉軸。雙軸連桿包括本體、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設置於本體並對應於第一樞轉軸之第一穿槽。第二連桿設置於本體並對應於第二樞轉軸之第二穿槽。
本揭示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雙軸式樞接組件包括第一樞轉軸、第二樞轉軸以及雙軸連桿。第一樞轉軸具有沿第一軸心延伸且截面為非圓形的第一穿槽。第二樞轉軸具有沿第二軸心延伸且截面為非圓形的第二穿槽。雙軸連桿包括本體、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設置於本體,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一樞轉軸,且第一連桿之形狀係對應於第一穿槽之形狀。第二連桿設置於本體,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二樞轉軸,且第二連桿之形狀係對應於第二穿槽之形狀。
本揭示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一樞轉軸及第二樞轉軸。雙軸連桿包括本體、第一連桿以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設置於本體並對應插設於第一樞轉軸。第二連桿設置於本體且平行於第一連桿,並對應插設於第二樞轉軸。
綜上,本揭示實施例之雙軸連桿、具雙軸連桿之雙軸式樞接組件以及具有雙軸式樞接組件之電子裝置,可以藉由雙軸式樞接組件將二個不同的模組相連接形成可供使用者的電子裝置。且電子裝置中的第一模組及第二模組可以視所需要的應用而自由選擇,例如可以是將一般帶有鍵盤的系統與螢幕相結合則形成常見的筆電模組。又或者將二個平板相結合以使用雙螢幕電子裝置。更甚者將平板與喇叭相連接形成可加強外放功能的播放設備。讓使用者可以依需求自行選擇不同的模組進行組合。若是有任一模組毀損或因老舊而需要更換,也可以只更換需更換的模組即可。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揭示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揭示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圖1為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雙軸式樞接組件之部分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在第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模組10、第二模組20以及雙軸式樞接組件30。如圖1所示,本實施中電子裝置100係以筆電為例示,第一模組10為螢幕,第二模組20為帶鍵盤之系統。雙軸式樞接組件30自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的一側組設至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以樞接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
接著參閱圖1至圖3,雙軸式樞接組件30包括第一樞轉軸31、第二樞轉軸32以及雙軸連桿33。第一樞轉軸31設置於第一模組10,使第一模組10以第一軸心C1樞轉。第二樞轉軸32設置於第二模組20,使第二模組20以第二軸心C2樞轉。
第一樞轉軸31具有沿第一軸心C1延伸的第一穿槽311。第二樞轉軸32具有沿第二軸心C2延伸的第二穿槽321。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的截面可皆為非圓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的截面形狀以八邊形為例示。在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可以二者為相同形狀,亦可為不同形狀。只要二者的形狀非為圓形即可,例如可以是橢圓形或三角形、菱形等多邊形。
雙軸連桿33可分離地插設於第一樞轉軸31及第二樞轉軸32。雙軸連桿33包括本體331、第一連桿332以及第二連桿333。第一連桿332設置於本體331並對應於第一樞轉軸31之第一穿槽31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桿332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第一穿槽311之截面形狀。第二連桿333設置於本體331且平行於第一連桿332,並對應於第二樞轉軸32之第二穿槽32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桿333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第二穿槽321之截面形狀。由圖2及圖3可見,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的形狀皆為八邊形,且會對應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的截面形狀,使得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可分別插設於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而由於第一穿槽311、第二穿槽321、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的形皆為非圓形,故第一連桿332在第一穿槽311內不會產生相對旋轉運動,第二連桿333在第二穿槽321內不會產生相對旋轉運動。
藉此,當雙軸式樞接組件30如圖1所示,由一側插設至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時,即可使得第一模組10樞接於第二模組20,且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二者可相對樞轉開闔。透過雙軸式樞接組件30將二個不同的模組相連接形成可供使用者的電子裝置100,將大幅提升使用者對於電子裝置100之應用自由度。電子裝置100中的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將可以視所需要的應用而自由選擇後再行組設。例如可以是如本實施例一般將帶有鍵盤的系統與螢幕相結合,形成常見的筆電模組。使用一段時間後,若是有任一模組毀損或因使用需求而需要升級更換,也可以只更換需更換的模組即可。
再請同時參閱圖2及圖3,第一樞轉軸31更包括第一中心件312、第一套筒313及第一固定片314。第一穿槽311設置於第一中心件312。第一樞轉軸31之軸心位於第一軸心C1處,即第一中心件312之軸心對應於第一軸心C1處。第一套筒313套設於第一中心件312且可相對第一中心件312旋轉。第一固定片314固設於第一套筒313及第一模組10。當操作第一模組10動作時,將帶動第一固定片314作動。第一固定片314帶動第一套筒313相對於第一中心件312旋轉,而使第一模組10以第一軸心C1樞轉。
同樣地,第二樞轉軸32更包括第二中心件322、第二套筒323及第二固定片324。第二穿槽321設置於第二中心件322。第二樞轉軸32之軸心位於第二軸心C2處,即第二中心件322之軸心對應於第二軸心C2處。第二套筒323套設於第二中心件322且可相對第二中心件322旋轉。第二固定片324固設於第二套筒323,而可跟隨第二套筒323作動。第二固定片324固設於第二套筒323及第二模組20。當操作第二模組20動作時,將帶動第二固定片324作動。第二固定片324帶動第二套筒323相對於第二中心件322旋轉,而使第二模組20以第二軸心C2樞轉。
藉此,由於第一模組10之樞轉係透過第一固定片314帶動第一套筒313相對於第一中心件312旋轉,而可使第一中心件312與第一連桿332間不具有相對旋轉。同樣地,第二模組20之樞轉係透過第二固定片324帶動第二套筒323相對於第二中心件322旋轉,而可使第二中心件322與第二連桿333間不具有相對旋轉。藉此,若是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間需要形成電性連接以傳遞訊號或電源時,可透過第一中心件312、第一連桿332、第二中心件322及第二連桿333,來進行線路的組設與連接,而可避免線路在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相對旋轉的過程中被過度扭轉。
再請參閱圖1及圖3,第一模組10具有沿第一軸心C1延伸設置之第一安裝部11,第一安裝部11包括通孔111及卡槽112,第一樞轉軸31設置於通孔111。第二模組20具有沿第二軸心C2延伸設置之第二安裝部21,第二安裝部21包括通孔211及卡槽212,第二樞轉軸32設置於通孔211。如圖3所示,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的槽口可經由通孔111及通孔211露出,而使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可分別插設於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
雙軸連桿33更包括第一卡勾334、第一按壓鍵335、第二卡勾336以及第二按壓鍵337。第一卡勾334設置於本體331且包括第一勾部3341,第一勾部3341凸出於本體331並適以卡扣於第一安裝部11之卡槽112。第二卡勾336設置於本體331且包括第二勾部3361,第二勾部3361凸出於本體331並適以卡扣於第二安裝部21之卡槽212。在本實施例中,由圖3可見,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分別設置於第一連桿332及第二連桿333的外側,且位於本體331相對的二外側。第一卡勾334係平行第一連桿332延伸,第二卡勾336係平行第二連桿333延伸。
第一按壓鍵335組設於本體331,且第一按壓鍵335一端露出於本體331,另一端頂抵於第一卡勾334遠離第一勾部3341之一端。第二按壓鍵337組設於本體331,且第二按壓鍵337一端露出於本體331,另一端頂抵於第二卡勾336遠離第二勾部3361之一端。在圖3中省略繪製第二按壓鍵337,但可以了解的是,第二按壓鍵337的結構及位置與第一按壓鍵335係相同且對應。
當雙軸連桿33組設於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時,第一卡勾334穿過第一安裝部11之通孔111並使第一勾部3341卡扣於第一安裝部11之卡槽112。第二卡勾336穿過第二安裝部21之通孔211並使第二勾部3361卡扣於第二安裝部21之卡槽212。在此,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皆為可彈性變形之材質所製成,當第一勾部3341與第二勾部3361要分別穿過通孔111、211時,可以經由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些微彈性變形後,再進入至對應卡槽112及212處再回復至初始位置,而完成卡扣。當要將雙軸連桿33移除而解除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間的樞接時,則可以透過同時按壓第一按壓鍵335及第二按壓鍵337,使第一按壓鍵335及第二按壓鍵337頂抵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讓第一勾部3341與第二勾部3361分別脫離卡槽112、212,而可順利穿過通孔111、211移出。
藉此,以提升雙軸連桿33與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間的組裝強度,而不會在使用過程中脫離。另外,可以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以是設置單一側的卡扣結構,例如只有第一卡勾334、第一按壓鍵335、第一安裝部11之通孔111及卡槽112,而進行單邊卡扣。另一側則省略,亦可以達到固定雙軸連桿33之效果。
又,由圖3可見,本體331具有相連接且不平行之第一側3311及第二側3312。在此,第一側3311為平面,第二側3312為與第一側3311相連接之半圓弧面,也就是位於圖3中左側的半圓弧面。第一連桿332及第二連桿333沿第一側3311並排設置。第一按壓鍵335位於第二側3312。另外,本體331具有與第一側3311相連接且遠離第二側3312之第三側3313,即第一側3311的左右二側分別連接第二側3312及第三側3313的二個半圓弧面。第二按壓鍵337位於第三側3313。藉此,使得第一按壓鍵335與第二按壓鍵337位於左右二側,使用者在按壓操作上可更為順手便利。
另外,在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也可以是設置於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之間,且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係相面對設置。由於通孔111、211及卡槽112、212是環形設置,故即使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是設置於第一連桿332與第二連桿333之間,也可以穿過通孔111、211而完成卡扣。此時可以設計為利用單一按壓鍵設置於第一側3311,而同時控制第一卡勾334與第二卡勾336的作動。
再請同時參閱圖2及圖3,第一連桿332及第二連桿333電性連接,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經由第一連桿332及第二連桿333彼此電性連接。由圖3可見,第一連桿332具有第一傳輸引腳3321,第二連桿333具有第二傳輸引腳3331。而由圖2可見,第一連桿332及第二連桿333間經由導電元件338相連接。即第一傳輸引腳3321及第二傳輸引腳3331皆分別電性連接於導電元件338,而使第一傳輸引腳3321及第二傳輸引腳3331形成電性連接。視需求,導電元件338也可以是電路板等,以使得第一傳輸引腳3321及第二傳輸引腳3331形成可同時具有電力傳輸及資訊傳輸功能傳輸引腳。
而在第一模組10與第二模組20可以在第一穿槽311及第二穿槽321中分別設置可與第一傳輸引腳3321及第二傳輸引腳3331電性連接的連接器。再使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中的電源或處理器等與連接器相連接。藉此,使得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二者形成電性連接,而可以進行電源的共用、控制訊號的傳輸或資訊的傳輸等。
接下來將說明雙軸式樞接組件30可應用組設的各種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或是如何擴充至更多的模組。請先參閱圖4,圖4為本揭示第二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皆為平板電腦,或是一為平板電腦一為觸控螢幕。且於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的二側皆分別使用一個雙軸式樞接組件30來進行連接,以提升連接的穩固性及樞轉的穩定性。如此,可以提供使用者更大顯示面積的電子裝置100。由於雙軸式樞接組件30可具有電力/資訊傳輸功能,故可以使得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彼此連動控制。當然,也可以是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二者分別單獨控制使用或透過無線模組(例如藍牙模組)進行相連接,藉由增加應用性而提升使用者購買之慾望。
再請參閱圖5,圖5為本揭示第三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之間再多連接第三模組40。且第一模組10與第三模組40係透過二個雙軸式樞接組件30相連接。第二模組20與第三模組40亦透過二個雙軸式樞接組件30相連接。如此,可增強筆記型電腦使用者所在意的功能。像是本實施例中經由增加為喇叭的第三模組40,就可以為喜歡聽音樂的使用者提升原筆記型電腦所不能達到的音響效果。在其他實施態樣中,第三模組40也可以是例如另一控制組件,而將部份的操作鍵設置於此。而另一控制組件可以是觸控面板型式或實體按鍵型式,以符合不同使用習慣之使用者。
再請參閱圖6,圖6為本揭示第四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模組10為平板電腦,第二模組20為平板狀殼體。藉此,第二模組20在與第一模組10相對蓋合時可作為保護殼使用。而在旋轉第二模組20至與第一模組10夾一角度後,也可以作為支架使用。
接著請參閱圖7,圖7為本揭示第五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如同第三實施例係在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之間再多連接第三模組40。而與第三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模組10可以為平板電腦或顯示螢幕,第二模組20可為平板電腦或顯示螢幕,而第三模組40則為單純之顯示螢幕或觸控螢幕。另外,可再連接一支架50於第三模組40,而形成可立於桌面使用、具有更大顯示面積的顯示裝置。
綜上所述,本揭示實施例之雙軸連桿33、具雙軸連桿33之雙軸式樞接組件30及具有雙軸式樞接組件30之電子裝置100,可以將二個不同的模組相連接形成可供使用者的電子裝置100。且電子裝置100中的第一模組10及第二模組20可以視所需要的應用而自由選擇,例如可以是將一般帶有鍵盤的系統與螢幕相結合則形成常見的筆電模組。又或者將二個平板相結合以使用雙螢幕電子裝置。更甚者將平板與喇叭相連接形成可加強外放功能的播放設備。讓使用者可以依需求自行選擇不同的模組進行組合。若是有任一模組毀損或因老舊而需要更換,也可以只更換需更換的模組即可。
100:電子裝置 10:第一模組 11:第一安裝部 111,211:通孔 112,212:卡槽 20:第二模組 21:第二安裝部 30:雙軸式樞接組件 31:第一樞轉軸 311:第一穿槽 312:第一中心件 313:第一套筒 314:第一固定片 32:第二樞轉軸 321:第二穿槽 322:第二中心件 323:第二套筒 324:第二固定片 33:雙軸連桿 331:本體 3311:第一側 3312:第二側 3313:第三側 332:第一連桿 3321:第一傳輸引腳 333:第二連桿 3331:第二傳輸引腳 334:第一卡勾 3341:第一勾部 335:第一按壓鍵 336:第二卡勾 3361:第二勾部 337:第二按壓鍵 338:導電元件 40:第三模組 50:支架 C1:第一軸心 C2:第二軸心
[圖1]係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圖2]係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雙軸式樞接組件之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3]係本揭示第一實施例電子裝置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係本揭示第二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5]係本揭示第三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6]係本揭示第四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7]係本揭示第五實施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0:第一模組
11:第一安裝部件
20:第二模組
21:第二安裝部件
33:雙軸連桿
3311:第一側
3313:第三側
337:第二按壓鍵
C1:第一軸心
C2:第二軸心

Claims (15)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模組; 一第二模組;以及 至少一雙軸式樞接組件,適於樞接該第一模組與該第二模組,該至少一雙軸式樞接組件包括: 一第一樞轉軸,設置於該第一模組,使該第一模組以一第一軸心樞轉,該第一樞轉軸包括沿該第一軸心延伸的一第一穿槽; 一第二樞轉軸,設置於該第二模組,使該第二模組以一第二軸心樞轉,該第二樞轉軸具有沿該第二軸心延伸的一第二穿槽;以及 一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該第一樞轉軸及該第二樞轉軸,該雙軸連桿包括: 一本體; 一第一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於該第一樞轉軸之該第一穿槽;以及 一第二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於該第二樞轉軸之該第二穿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模組具有沿該第一軸心延伸設置之一第一安裝部,該第一安裝部包括一通孔及一卡槽,該第一樞轉軸設置於該通孔; 該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一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一勾部,該第一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並適以卡扣於該第一安裝部之該卡槽;以及 一第一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一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一卡勾遠離該第一勾部之一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模組具有沿該第二軸心延伸設置之一第二安裝部,該第二安裝部包括一通孔及一卡槽,該第二樞轉軸設置於該通孔; 該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二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二勾部,該第二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並適以卡扣於該第二安裝部之該卡槽;以及 一第二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二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二卡勾遠離該第二勾部之一端。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電性連接,該第一模組及該第二模組經由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彼此電性連接。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穿槽之截面為非圓形,該第二穿槽之截面為非圓形,且該第一連桿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該第一穿槽之截面形狀,該第二連桿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該第二穿槽之截面形狀。
  6. 一種雙軸式樞接組件,包括: 一第一樞轉軸,具有沿一第一軸心延伸的一第一穿槽; 一第二樞轉軸,具有沿一第二軸心延伸的一第二穿槽;以及 一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該第一樞轉軸及該第二樞轉軸,該雙軸連桿包括; 一本體; 一第一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於該第一樞轉軸之該第一穿槽;以及 一第二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於該第二樞轉軸之該第二穿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雙軸式樞接組件,其中該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一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一勾部,該第一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以及 一第一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一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一卡勾遠離該第一勾部之一端。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雙軸式樞接組件,其中該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二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二勾部,該第二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以及 一第二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二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二卡勾遠離該第二勾部之一端。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雙軸式樞接組件,其中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電性連接。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雙軸式樞接組件,其中該第一穿槽之截面為非圓形,該第二穿槽之截面為非圓形,且該第一連桿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該第一穿槽之截面形狀,該第二連桿之截面形狀係對應於該第二穿槽之截面形狀。
  11. 一種雙軸連桿,可分離地插設於一第一樞轉軸及一第二樞轉軸,該雙軸連桿包括; 一本體; 一第一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並對應插設於該第一樞轉軸;以及 一第二連桿,設置於該本體且平行於該第一連桿,並對應插設於該第二樞轉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一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一勾部,該第一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以及 一第一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一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一卡勾遠離該第一勾部之一端。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雙軸連桿,其中該雙軸連桿更包括: 一第二卡勾,設置於該本體且包括一第二勾部,該第二勾部凸出於該本體;以及 一第二按壓鍵,設置於該本體,且該第二按壓鍵之一端露出於該本體,另一端頂抵於該第二卡勾遠離該第二勾部之一端。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雙軸連桿,其中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電性連接。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雙軸連桿,其中該第一連桿之截面為非圓形,該第二連桿之截面為非圓形。
TW110141932A 2021-11-10 2021-11-10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TWI7722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932A TWI772224B (zh) 2021-11-10 2021-11-10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932A TWI772224B (zh) 2021-11-10 2021-11-10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2224B TWI772224B (zh) 2022-07-21
TW202319656A true TW202319656A (zh) 2023-05-16

Family

ID=8343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1932A TWI772224B (zh) 2021-11-10 2021-11-10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222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8191A (zh) * 2018-09-30 2019-0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TWM614166U (zh) * 2021-04-21 2021-07-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同步式鉸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2224B (zh) 2022-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99178B2 (e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bodi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base using the same
US9471111B2 (en) Hinge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0291367B1 (ko) 책형태의정보단말기
KR940009735B1 (ko) 노우트 북 컴퓨터
KR100534125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US20060021195A1 (en) Hing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202296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33669A (zh) 電子裝置
WO2019015151A1 (zh) 笔记本与平板二合一电脑
US1042326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inge member and connecting assembly
TWI273375B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a rotary knob
TW201322892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21237850A1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TW200424913A (en) Foldable keyboard
US20070146983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product with a Qwerty keyboard
TW202319656A (zh) 雙軸連桿、雙軸式樞接組件及電子裝置
TWM445832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945886A (zh) 擴充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12906049U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皮套
CN111736660A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键盘皮套
TWM626267U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接機構
TWI571727B (zh) 電子裝置
TW201423311A (zh) 電子裝置
TWM568991U (zh) 電子裝置
US6914775B2 (en) Main unit ca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