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6843A -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 Google Patents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6843A
TW202316843A TW110137312A TW110137312A TW202316843A TW 202316843 A TW202316843 A TW 202316843A TW 110137312 A TW110137312 A TW 110137312A TW 110137312 A TW110137312 A TW 110137312A TW 202316843 A TW202316843 A TW 2023168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cho cancellation
impedance
nod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3717B (zh
Inventor
陳建文
張孟俊
陳治宇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7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3717B/zh
Priority to US17/667,520 priority patent/US1167112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7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8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ubclass H03G
    • H03G2201/10Gai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d element
    • H03G2201/103Gai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ed element being an amplify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16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having gain 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包含:一第一阻抗電路,用以響應一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一電流至一節點;一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用以自該節點汲取一回波消除電流;一電路模組,耦接於該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以及該節點,其第一阻抗值基於一通訊裝置的一系統收斂指標而調整,且該第一阻抗值用以決定該通訊裝置中之一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一增益;以及一第二阻抗電路,用以響應該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二電流至該節點,該第二阻抗電路的一第二阻抗值基於該電路模組的該第一阻抗值相應地調整。其中,該節點耦接於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輸入端。

Description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通訊系統,尤指一種用於全雙工通訊裝置中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在全雙工(full duplex)通訊系統中,訊號的傳送與接收將同時進行。因此,一個通訊裝置中的接收器收到的訊號,可能包含來自遠端通訊裝置的傳送器發出的傳輸訊號,以及本地傳送器發出的傳輸訊號所導致的回波(echo)。為了正確地從接收訊號中取得遠端通訊裝置欲傳送的資訊,全雙工通訊裝置通常倚賴回波消除裝置來消除接收訊號中的回波。
回波消除裝置的原理是從接收訊號中移除對於回波訊號的估計值,亦即,回波消除訊號。回波訊號的大小會隨著傳輸訊號在輸出路徑上所遭遇的阻抗而定,而回波消除裝置則會透過一個可變阻抗電路來模擬輸出路徑上的阻抗,當相關於傳輸訊號的電流流經此可變阻抗電路時,便可產生回波消除訊號。然而,由於輸出路徑上的阻抗包含有與遠端通訊裝置相連的纜線阻抗、轉換器(transformer)阻抗、電路板走線阻抗、晶片封裝體(package)阻抗等,因此回波消除裝置中的可變阻抗電路往往無法精準地模擬輸出路徑上的阻抗。如此一來,回波消除訊號會與回波訊號在高頻帶不匹配,使得回波消除裝置無法有效地在接收訊號中消除回波訊號。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回波消除裝置,其用於在通訊裝置中消除傳輸訊號造成的回波。本發明的實施例透過產生補償訊號,來彌補回波訊號與回波消除訊號在高頻能量上的落差。並且,本發明也會隨著系統增益的變動來動態地調整補償訊號的產生,從而得到最佳的回波消除效果。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一通訊裝置中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該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包含:一第一阻抗電路、一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一電路模組以及一第二阻抗電路。該第一阻抗電路,耦接至一節點,用以響應一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一電流至該節點;該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耦接至該節點,並用於自該節點汲取一回波消除電流。該電路模組耦接於該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以及該節點,該電路模組的一第一阻抗值基於該通訊裝置的一系統收斂指標而調整,且該第一阻抗值用以決定該通訊裝置中之一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一增益。該第二阻抗電路耦接至該節點,用以響應該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二電流至該節點,該第二阻抗電路的一第二阻抗值基於該電路模組的該第一阻抗值相應地調整。其中,該節點耦接於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輸入端。
在以下內文中,描述了許多具體細節以提供閱讀者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透徹理解。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士將能理解,如何在缺少一個或多個具體細節的情況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或元件或材料等來實現本發明。在其他情況下,眾所皆知的結構、材料或操作不會被示出或詳細描述,從而避免模糊本發明的核心概念。
說明書中提到的「一實施例」意味著該實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能被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本說明書中各處出現的「在一實施例中」不一定意味著同一個實施例。此外,前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適的形式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結合。
請參考第1圖,該圖繪示本發明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實施例的架構圖。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可用於近端通訊裝置10內,其中近端通訊裝置10中的發射器電路12用於在傳輸纜線30上輸出一傳輸訊號,該傳輸訊號藉由傳輸纜線30傳導至遠端通訊裝置20。其中,傳輸訊號係由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所驅動,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可能包含一電流式的數位至類比轉換器,用於將近端通訊裝置10欲傳送給遠端通訊裝置20的資訊,轉換成類比訊號,即傳輸電流I TX。傳輸電流I TX將透過發射器電路12轉換成傳輸訊號。另外,傳輸訊號所導致的回波,會被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中的第一阻抗電路110以及第二阻抗電路120接收到。為了避免影響近端通訊裝置10對於接收訊號的判別,以及準確地還原遠端通訊裝置20所傳送的資訊,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將用於減輕或消除傳輸訊號導致的回波。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阻抗電路110的阻抗實質上為近端通訊裝置10將傳輸訊號送至遠端通訊裝置20的路徑上遇到的阻抗。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所提供的傳輸電流I TX經第一阻抗電路110後成為電流I 1,而電流I 1即可用以模擬接收器電路11所收到的回波。再者,前饋式消除裝置100更包含第二阻抗電路120、節點140、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以及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第二阻抗電路120耦接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其阻抗值可調節。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耦接節點140,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至節點140的路徑上的阻抗值亦可調節。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可操作為電流源電路,用以自節點140抽取回波消除電流I EC(標示為減號),其抽取的回波消除電流I EC與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所產生的傳輸電流I TX有一定的關聯性,從而使得回波消除電流I EC能盡量與電流I 1吻合。
承前所述,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至節點140的路徑上的阻抗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電路15的影響。控制電路15可能包含一數位訊號處理器(未示出),控制電路15中的數位訊號處理器可以根據從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所輸出的訊號,判斷其訊噪比大小以及/或回波訊號能量大小等因素來調整回波消除電流I EC的大小,或者是一定程度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至節點140的路徑上的阻抗,使回波消除電流I EC在各個頻段上趨近電流I 1。然而,如先前所述,電流I 1與回波消除電流I EC在高頻帶存在不匹配,導致回波消除效果不理想。因此,傳輸電流產生電路150所產生的傳輸電流I TX在流經第二阻抗電路120後還會產生一電流I 2。電流I 2可以在節點140上補償回波消除電流I EC與電流I 1兩者在高頻帶的能量落差(如第2圖所示),從而使得I EC≒I 1+I 2。而第二阻抗電路120的阻抗值同樣也受控於控制電路15。
另一方面,近端通訊裝置10還包含有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17,其增益受控於控制電路15。其中,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包含一個電路模組130以及一個放大器132,電路模組130具有可變的阻抗,並且可以由控制電路15所控制,其具體架構將於後詳敘。透過改變電路模組130的阻抗值,可以決定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增益。再者,控制電路15中的數位訊號處理器可以針對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所輸出的訊號,分析系統收斂狀態(如:根據訊號能量跟訊號擺幅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控制電路15為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選擇適合的增益(即,改變電路模組130的阻抗值)。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設置於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輸入端之前,在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消除接收路徑上的回波後,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根據當前的增益來放大接收路徑上的訊號。當控制電路15為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選定了適當的增益後,便會調整回波消除電流I EC的大小,使回波消除電流I EC趨近電流I 1,接著,再根據電路模組130的阻抗調整第二阻抗電路120的阻抗,透過電流I 2在節點140上彌補回波消除電流I EC與電流I 1在高頻能量上的落差。
第3圖進一步地繪示了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阻抗電路120的多種實施態樣。如圖所示,第二阻抗電路120可以使用電容值較小的單一可變電容來實現(如態樣(a)),亦可使用多個電容值較大且以串聯方式連接的可變電容來實現(如態樣(b)~(e))。使用多個電容值較大的可變電容來實現第二阻抗電路120的優勢在於減少寄生電容的干擾。另外,亦可如第4圖所示,使用C-2C電容陣列來實現,透過切換開關來改變第二阻抗電路120的整體阻抗值,以實現特定的訊號增益。第5圖則繪示阻抗可調性更佳的實施態樣。
第6圖繪示本發明的第二阻抗電路120的另一種實施態樣。如圖所示,第二阻抗電路120可以由電阻R1、電容網路121、122以及123來實現。電阻R2則大致可理解為第一阻抗電路110的阻抗值。電容網路121與122分別具有多個並聯的電路分支,每一個電路分支中具有串聯的電容與開關。這些電路分支上的開關狀態將可決定電容網路121與122的組態,從而使得電容網路121與122呈現特定的等效電容值。電容網路121的組態可以決定近端通訊裝置10針對接收訊號的增益以及頻寬。電容網路122的組態可以決定近端通訊裝置10針對接收訊號的粗略增益(coarse gain)。在近端通訊裝置10的運作過程中,控制電路15首先會選擇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一個特定增益。接著,在這個特定增益下,控制電路15會透過控制開關狀態來決定電容網路121與122的組態,來調整第二阻抗電路120的頻寬和增益。當電容網路121與122的組態被確定以後,電容網路123便會隨著電路模組130的電容值改變來調整。其中,為了避免針對電容網路122的調節進一步影響由電容網路121的組態所決定的系統增益以及頻寬,本實施例還透過相對於其他電容網路的電容具有低電容值的電容C P,保證電容網路123之前的電路RC時間常數(RC time constant)不受電容網路122和電容網路123調節的影響,如此一來,便可確保由電容網路121所決定的頻寬,不會因電容網路122和電容網路123的調節而改變。另外,當控制電路15為了搜尋系統的最佳頻寬而調整電容網路121的組態時,可能會導致系統增益的變化使得系統增益偏離最佳增益,因此控制電路15後續可以再透過調整電容網路122的組態來對系統增益進行補償,以最佳化系統增益。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也可基於第3圖~第5圖的架構來實現具有可調性的電容網路121與122。
一旦控制電路15改變了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增益,即電路模組130中的電容C A1、C A2、C W1與C W2的電容值將由控制電路15來調節。當電路模組130中的電容C A1、C A2、C W1與C W2的電容值產生了改變,控制電路15會對電容網路123中的電容C B1、C B2、C T1與C T2的電容值進行相應調節。電容網路123中的電容C B1與C B2之間的電容值比例將隨著電路模組130中的C A1與C A2之間的電容值比例來調整,電容網路123中的電容C T1與C T2之間的電容值比例將隨著電路模組130中的C W1與C W2之間的電容值比例來調整。透過這樣的連動關係,將可以保證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100所能達成的回波消除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部分實施例中,電容網路123中的電容數量也不是本發明的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電容網路123可能只包含有更少組的電容(其中,電容C B1與C B2可視為一組電容,電容C T1與C T2可視為另一組電容)或者是更多組的電容。而電路模組130的電容也可能會包含有更少組的電容(其中,電容C A1與C A2可視為一組電容,電容C W1與C W2可視為另一組電容)或者是更多組的電容。當用更多組電容來實現電路模組130以及電容網路123時,可讓增益改變的跨度較小,便免產生過大的瞬間增益變化,造成系統無法收斂。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中,電容網路121與122也可以被省略,而是直接透過調節電容網路123的電容值,來得到最佳系統頻寬與增益,並且跟隨著電路模組130的電容值變化來消除回波訊號與回波消除訊號的落差。
再者,由於控制電路15在選擇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增益時,可以考慮外在環境、系統的溫度和狀態等因素,來決定電路模組130的阻抗,從而決定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增益。一旦控制電路15重新選擇了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17的增益,第二阻抗電路120與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160至節點140的路徑上的阻抗值亦會隨著這些因素的改變進行調節。
總結來說,本發明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透過補償訊號來彌補回波訊號與迴波補償訊號在高頻能量上的落差。並且,在消除回波的過程中,補償訊號被饋入至可編程增益放大電路的輸入端(即節點140),因此有效地排除了可編程增益放大電路對於高頻能量補償的影響。而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還可以透過多個電容網路,針對系統的頻寬以及增益進行最佳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近端通訊裝置 11:接收器電路 12:發射器電路 15:控制電路 17: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 100: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110:第一阻抗電路 120:第二阻抗電路 130:電路模組 140:節點 150:傳輸電流產生電路 160: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 20:遠端通訊裝置 30:傳輸纜線
第1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以及應用範例的架構圖。 第2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所產生的訊號與回波之間的關聯。 第3~5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中的第二阻抗電路的不同實施態樣。 第6圖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中的第二阻抗電路的另一實施態樣。
10:近端通訊裝置
11:接收器電路
12:發射器電路
15:控制電路
17:可編程增益放大器電路
100: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110:第一阻抗電路
120:第二阻抗電路
130:電路模組
140:節點
150:傳輸電流產生電路
160: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
20:遠端通訊裝置
30:傳輸纜線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一通訊裝置中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包含: 一第一阻抗電路,耦接至一節點,用以響應一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一電流至該節點; 一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耦接至該節點,用於自該節點汲取一回波消除電流; 一電路模組,耦接於該回波消除電流產生電路以及該節點,該電路模組的一第一阻抗值基於該通訊裝置的一系統收斂指標而調整,且該第一阻抗值用以決定該通訊裝置中之一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一增益;以及 一第二阻抗電路,耦接至該節點,用以響應該傳輸電流以輸出一第二電流至該節點,該第二阻抗電路的一第二阻抗值基於該電路模組的該第一阻抗值相應地調整; 其中該節點耦接於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輸入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阻抗電路還包含有一第一電容網路,且該第一電容網路中至少一電容的電容值隨著該電路模組中至少一電容的電容值而調整。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阻抗電路包含有C-2C電容陣列。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阻抗電路還包含有一第二電容網路,且該第二電容網路的等效電容值係決定該通訊裝置針對該通訊裝置的一接收訊號的一頻寬與一增益。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阻抗電路包含有一第三電容網路,且該第三電容網路的等效電容值係決定該通訊裝置針對該接收訊號的一粗略增益。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電容網路與該第三電容網路的組態調整係先於該第一電容網路的組態調整而進行。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第二電容網路與該第三電容網路分別包含有複數個電路分支,每一個電路分支中包含有串聯的電容與開關,且該第二電容網路與該第三電容網路的組態係分別由該些電路分支上的開關狀態而定。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系統收斂指標包含訊噪比或回波訊號能量。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當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該增益被決定時,該電路模組的該第一阻抗值根據所決定之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該增益而調整。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其中該可編程增益放大器的該增益根據該通訊裝置的一接收訊號的訊號能量跟訊號擺幅而決定。
TW110137312A 2021-10-07 2021-10-07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TWI783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7312A TWI783717B (zh) 2021-10-07 2021-10-07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US17/667,520 US11671124B2 (en) 2021-10-07 2022-02-08 Feedforward echo cancell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7312A TWI783717B (zh) 2021-10-07 2021-10-07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3717B TWI783717B (zh) 2022-11-11
TW202316843A true TW202316843A (zh) 2023-04-16

Family

ID=8579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7312A TWI783717B (zh) 2021-10-07 2021-10-07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1124B2 (zh)
TW (1) TWI7837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9045B (zh) * 2021-10-07 2023-01-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與回波消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5527A2 (en) * 1999-11-11 2001-05-17 Broadcom Corporation Gigabit ethernet transceiver with analog front end
US7738408B2 (en) * 2004-01-09 2010-06-15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Transceiver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233268B (en) * 2004-03-22 2005-05-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Transceiver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246261B (en) * 2004-02-10 2005-12-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Transceiver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200805878A (en) 2006-07-12 2008-01-16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TW200849809A (en) * 2007-06-01 2008-12-16 Holtek Semiconductor Inc Linear programmable switch-capacitance gain amplifier
US9461610B2 (en) * 2014-12-03 2016-10-04 Tdk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igh voltage variable capacitors
US9385661B1 (en) 2015-02-13 2016-07-05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Amplifier with deterministic noise cancell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294694B (zh) * 2016-04-06 2022-05-24 马克西姆综合产品公司 用于全双工串行链路通信系统的可配置双向收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10683A1 (en) 2023-04-13
US11671124B2 (en) 2023-06-06
TWI783717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8286B1 (ko) 무선 주파수 커플러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187907B2 (en) Simultaneous two-way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signals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US7899409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mpedance
KR100816927B1 (ko) 광대역 간섭 상쇄
US7804904B1 (en) Active replica transformer hybrid
US7864718B2 (en) Echo cancellation device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783717B (zh)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
JP6920446B2 (ja) 光受信機
US9590801B1 (en) Equalization scheme in trans-impedance amplifier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Mahadevan et al. A differential 160-MHz self-terminating adaptive CMOS line driver
US11063628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echo cancellation
US10447506B1 (en) Dual-duplex link with independent transmit and receive phase adjustment
WO2017070951A1 (zh) 一种回波抵消的相关电路及方法
CN115967406A (zh) 前馈式回波消除装置
WO2021088848A1 (zh) 带内波动抑制装置和射频系统
TWI730422B (zh) 接收器及相關的訊號處理方法
KR102187846B1 (ko) 광대역에서 고조파의 밸런스 조절장치 및 그 방법
US7436787B2 (en) Transceiver for 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11599B2 (en) Systems,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dual transformer duplexing
TWI789045B (zh) 前饋式回波消除裝置與回波消除方法
Govindaswamy et al. Power Efficient Echo-Cancellation Based Hybrid for Full-Duplex Chip-to-Chip Interconnects
US20040109496A1 (en) Simultaneous bidirectional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interface
Luo et al. A 112-Gb/s Single-Ended PAM-4 Transceiver Front-End for Reach Extension in Long-Reach Link
US7408994B1 (en) AC coupling system for wide band digital data with dynamic AC load
US20210058078A1 (en) Crosstalk cancellation circuit, transmitter, an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