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5219A -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 Google Patents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5219A
TW202315219A TW111109827A TW111109827A TW202315219A TW 202315219 A TW202315219 A TW 202315219A TW 111109827 A TW111109827 A TW 111109827A TW 111109827 A TW111109827 A TW 111109827A TW 202315219 A TW202315219 A TW 2023152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adiator
radiation device
axis
refl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700B (zh
Inventor
簡嘉德
林政宏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5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70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01Q21/205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providing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06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using two or more intersecting plane surfaces, e.g. corner reflect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85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5/00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2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 H01Q19/3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being centre-fed and substantially straight, e.g. Yagi antenna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種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被提出。信號輻射裝置包括第一信號輻射器、第二信號輻射器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第一信號輻射器用以進行第一方向的第一信號的收發動作。第二信號輻射器與第一信號輻射器重疊配置,用以進行第二方向及/或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第二信號的收發動作。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與第三方向不相同。反射式信號輻射器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與第二信號輻射器間,用以進行全方向的第三信號的收發動作。其中第三信號的頻段低於第一信號的頻段與第二信號的頻段。

Description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實現分頻多工的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以及資訊時代的來臨,無線通信已成為電子裝置必備的能力。
為提升電子裝置的通信頻寬,分頻多工的應用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在現今的技術領域中,天線裝置常以線性極化波天線來設計,並皆以垂射場型(broadside)和端射場型(endfire)為主,並沒有結合圓極化波設計。
本發明提供一種信號輻射裝置以及天線結構,可提供多射頻信號的收發動作,並實現分頻多工的應用。
本發明的信號輻射裝置,包括第一信號輻射器、第二信號輻射器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信號輻射器用以進行第一方向的第一信號的收發動作。第二信號輻射器與第一信號輻射器重疊配置,用以進行第二方向及/或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第二信號的收發動作。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與第三方向不相同。反射式信號輻射器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與第二信號輻射器間,用以進行全方向的第三信號的收發動作。其中第三信號的頻段低於第一信號的頻段與第二信號的頻段。
本發明的天線結構包括多個如上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信號輻射裝置相互耦接。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信號輻射裝置具有針對不同方向的信號執行收發動作的多個信號輻射器以及可進行全方向的信號的收發動作的反射式信號輻射器。使天線裝置可具備多頻操作,並提供多數個射頻信號以實現分頻多工的功能。
請參照圖1,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示意圖。信號輻射裝置100包括第一信號輻射器110、第二信號輻射器120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130。第一信號輻射器110用以進行第一方向的第一信號WB1的收發動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可以為第一軸向Z-AXIS的方向。第二信號輻射器120則與第一信號輻射器110重疊配置。第二信號輻射器120用以進行第二方向X-AXIS及/或第三方向Y-AXIS的第二信號WB2-1以及WB2-2的收發動作。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方向可以為第二軸向X-AXIS的方向,第三方向則可以為第三軸向Y-AXIS的方向。其中第一軸向Z-AXIS、第二軸向X-AXIS與第三軸向Y-AXIS不相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軸向Z-AXIS、第二軸向X-AXIS與第三軸向Y-AXIS可兩兩相互正交。
此外,反射式信號輻射器130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110與第二信號輻射器120間。反射式信號輻射器130用以進行全方向的第三信號WB3的收發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信號WB3為第二頻段的信號,第一信號WB1包括第一頻段的信號及第三頻段的信號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信號WB2-1、WB2-2包括第一頻段的信號及第三頻段的信號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第二頻段低於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且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相同。
透過第一信號輻射器110、第二信號輻射器120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130的相互組合,本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100可具備多頻段操作的能力,並可提供複數個射頻信號的收發動作,以實現分頻多工的應用。
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100並可提供一種類全向性場型調變的信號輻射裝置。信號輻射裝置100具有圓極化波涵蓋範圍,補強空間傳播任一種極化波,並可實現極化分集的效果。
以下請參照圖2,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側視圖。信號輻射裝置200包括第一信號輻射器210、第二信號輻射器220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230。第一信號輻射器210包括反射板214、基板213以及輻射體211、212。基板213設置在反射板214上,輻射體211、212則設置在基板213上。反射板214可以為朝向第一軸向(例如為立體座標系的Z軸)的信號反射器,並用以提供第一信號輻射器210的一參考接地面。輻射體211、212則可以為用以輻射射頻信號的金屬板,並用以使信號朝Z軸方向輻射。值得注意的,輻射體211、212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是多個,沒有特定的限制。
第二信號輻射器220包括輻射體221、222、波導元件223、224、基板225以及反射板226。基板225與反射板214重疊配置,並設置在反射板214的下方。反射板226則設置在基板225的下方。輻射體221、222分別設置在反射板226的兩個側邊上,也就是信號輻射裝置200的兩個側邊。波導元件223設置在輻射體221的外側,波導元件224則設置在輻射體222的外側。
反射板226可以為一垂直反射器。輻射體221、222則為準八木輻射體,並可等效一偶極輻射體。第二信號輻射器220可使信號輻射裝置200的任一邊上具有等效為準八木輻射體之水平反射器,使其波束方向可朝基板225的側向輻射。
在本實施例中,波導元件223可以具有一個或是多個波導單元,沒有特定的限制。波導元件224同樣可以具有一個或是多個波導單元來組成,也沒有特定的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板226可以為朝向第二軸向(例如為立體座標系的X軸)或第三軸向(例如為立體座標系的Y軸)的信號反射器。反射板226可提供第二信號輻射器220參考接地面。輻射體221、222可以為用以輻射射頻信號的金屬板。
此外,反射式信號輻射器230包括反射板231、232以及信號饋入源233。信號饋入源233耦接在反射板231以及232間,並形成一輻射器組。反射板231、232以及信號饋入源233所形成的輻射器組設置在反射器214以及基板225間。信號饋入源233傳送射頻信號至反射板231以及232。其中反射板231以及反射板232分別用以收發相反極性的信號。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板231以及232應可提供X、Y、Z軸向的信號的反射動作。反射板231以及232的金屬面可等效偶極輻射體,其波束呈類全向性輻射場,以使反射式信號輻射器230可執行全方向的信號的收發動作。
以下請參照圖3,圖3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俯視圖。信號輻射裝置300包括第一信號輻射器311、312、第二信號輻射器321-324以及反射式信號輻射器331。第一信號輻射器311、312成對設置,第二信號輻射器321、322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311的兩個側邊,第二信號輻射器323、324則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312的兩個側邊。第一信號輻射器311、312可進行Z軸向的信號收發動作。第二信號輻射器321、324可提供X軸向的信號收發動作;第二信號輻射器322、323則可提供Y軸向的信號收發動作。
此外,反射式信號輻射器331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311、312的下方。
在本實施例中,以第二信號輻射器321為範例,第二信號輻射器321中的輻射體可以由子輻射體3211以及3212來建構。第二信號輻射器321更包括信號饋入源3213。信號饋入源3213耦接在子輻射體3211以及子輻射體3212間,並用傳送射頻信號至子輻射體3211以及3212中。
附帶一提的,在本實施例中,信號輻射裝置300並包括多條傳輸導線W1-W4所構成的饋電網路。饋電網路用以傳輸信號輻射裝置300中的電信號。另外,信號輻射裝置300並包括輻射開關341以及342,用以搭配饋電網路以控制電信號的傳輸動作。
值得一提的,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信號輻射裝置中所包括的第一信號輻射器以及第二信號輻射器的數量沒有特定的限制。圖3實施例中所示的第一信號輻射器以及第二信號輻射器的數量僅只是說明用的範例,不用以限制本發明的範疇。
以下請參照圖4A至圖4D,圖4A至圖4D分別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在圖4A中,第一信號輻射器401包括反射板(未繪示)、基板410以及多個輻射體421。輻射體421的形狀可以是矩形,並設置在基板410上。反射板則設置在基板410下,並被基板410所覆蓋。
在圖4B中,第一信號輻射器402包括反射板(未繪示)、基板410以及多個輻射體422。輻射體422的形狀可以是矩形,並以陣列形式設置在基板410上。反射板則設置在基板410下,並被基板410所覆蓋。
在圖4C中,第一信號輻射器403包括反射板(未繪示)、基板410以及多個輻射體423。輻射體423的形狀可以是三角形,並以陣列形式設置在基板410上。反射板同樣設置在基板410下,並被基板410所覆蓋。
在圖4D中,第一信號輻射器404包括反射板(未繪示)、基板410以及多個輻射體424。輻射體424的形狀則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並以陣列形式設置在基板410上。反射板同樣設置在基板410下,並被基板410所覆蓋。
以下請參照圖5A至圖5C,圖5A至圖5C分別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在圖5A中,第二信號輻射器501包括反射板511、基板521、輻射體531以及波導元件WG1-WG3。基板521設置在反射板511上,輻射體531以及波導元件WG1-WG3則設置在反射板511的一側邊S1的外側。在本實施例中,反射板511鄰近於輻射體531的側邊S1可以為一平邊。而值得注意的,波導元件WG1-WG3的形狀可以不相同,其中波導元件WG1的形狀可以為>的形狀;波導元件WG2的形狀可以為長條形;波導元件WG3的形狀則可以為<的形狀。
在圖5B中,第二信號輻射器502包括反射板512、基板522、輻射體532以及波導元件WG1、WG2。基板522設置在反射板512上,輻射體532以及波導元件WG1、WG2則設置在反射板512的一側邊S2的外側。在本實施方式中,鄰近於輻射體532的反射板512的側邊S2具有凹入部。反射板512的凹入部可以使輻射體532收發的無線信號產生聚集的作用。其中凹入部的夾角可以根據收發信號的波長來進行設定。
在圖5C中,第二信號輻射器503包括反射板513、基板523、輻射體533以及波導元件WG1、WG2。基板523設置在反射板513上,輻射體533以及波導元件WG1、WG2則設置在反射板513的一側邊S3的外側。在本實施方式中,鄰近於輻射體533的反射板513的側邊S3具有突出部。反射板513的突出部可以使輻射體533收發的無線信號產生發散的作用。
以下請參照圖6,圖6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反射式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相較於圖2中的反射式信號輻射器230,本實施方式中的反射式信號輻射器600包括多個輻射器組611-614。輻射器組611-614彼此間可具有相同的架構,輻射器組611-614的每一者則可以與反射式信號輻射器230具有相同的架構。輻射器組611-614水平依序排列,且輻射器組611-614中直接相鄰的二者間可具有一間隔距離。
請參照圖7,圖7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示意圖。天線結構700包括多個信號輻射裝置710-740、平面基板750以及多條傳輸導線W1-W6。信號輻射裝置710-740共同設置在平面基板750上,平面基板750可以是一多層次的基板。信號輻射裝置710-740透過傳輸導線W1-W6以兩兩相互電性連接。在細節上,信號輻射裝置710以及720透過傳輸導線W2相互電性連接;信號輻射裝置720以及730透過傳輸導線W3相互電性連接;信號輻射裝置730以及740透過傳輸導線W4相互電性連接;信號輻射裝置710以及740透過傳輸導線W1相互電性連接;信號輻射裝置710以及730透過傳輸導線W5相互電性連接;以及,信號輻射裝置720以及740透過傳輸導線W6相互電性連接。
信號輻射裝置710-740的每一者的實施細節在前述的多個實施立即實施方式已有詳細的說明,在此不多贅述。
請參照圖8,圖8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示意圖。天線結構800包括多個信號輻射裝置810-840。信號輻射裝置810-840可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平面基板811-814上,其中平面基板811與平面基板831設置在第一軸(例如Z軸)與第二軸(例如X軸)所形成的第一平面上,平面基板831與平面基板841設置在第二軸(例如X軸)與第三軸(例如Y軸)所形成的第二平面上。此外,信號輻射裝置810至840可透過傳輸導線W1、W2相互電性連接
天線結構800可具有三維的立體結構,並可藉以擴大收發信號的場型範圍。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信號輻射裝置以及天線結構,透過使反射式信號輻射器設置在第一信號輻射器以及第二信號輻射器間,透過結合圓極化波設計,達成全向性的信號收發功能。並使天線裝置可具備多頻操作,並提供多數個射頻信號以實現分頻多工的功能。
100、200、300、710-740、810-840:信號輻射裝置 110、210、311、312、401-404:第一信號輻射器 120、220、321-324、501-503:第二信號輻射器 130、230、331、600:反射式信號輻射器 211、212、221、222、421-424、531-533:輻射體 213、225、410、521-523:基板 214、226、231、232、511-513:反射板 223、224、WG1-WG3:波導元件 233、3213:信號饋入源 3211、3212:子輻射體 611-614:輻射器組 700、800:天線結構 750、811-814:平面基板 S1、S2、S3:側邊 W1-W6:傳輸導線 WB1、WB2-1、WB2-2、WB3:信號 X-AXIS、Y-AXIS、Z-AXIS、X、Y、Z:軸向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示意圖。 圖2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側視圖。 圖3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信號輻射裝置的俯視圖。 圖4A至圖4D分別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5A至圖5C分別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6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反射式信號輻射器的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圖7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圖8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天線結構的示意圖。
100:信號輻射裝置
110:第一信號輻射器
120:第二信號輻射器
130:反射式信號輻射器
X-AXIS、Y-AXIS、Z-AXIS:軸向
WB1、WB2-1、WB2-2、WB3:信號

Claims (20)

  1. 一種信號輻射裝置,包括: 一第一信號輻射器,用以進行一第一方向的一第一信號的收發動作; 一第二信號輻射器,與該第一信號輻射器重疊配置,用以進行一第二方向及/或一第三方向的至少一第二信號的收發動作,其中該第一方向、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三方向不相同;以及 一反射式信號輻射器,設置在該第一信號輻射器與該第二信號輻射器間,用以進行全方向的一第三信號的收發動作, 其中該第三信號為一第二頻段的信號,該第一信號包括一第一頻段的信號及一第三頻段的信號的至少其中之一,該第二信號包括該第一頻段的信號及該第三頻段的信號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該第二頻段低於該第一頻段與該第三頻段。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第一信號的頻段與該第二信號的頻段相同或不相同。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反射式信號輻射器包括: 至少一輻射器組,包括: 一第一反射板; 一第二反射板;以及 一信號饋入源,耦接在該第一反射板與該第二反射板間,用以傳送射頻信號至該第一反射板以及該第二反射板, 其中該第一反射板以及該第二反射板分別收發相反極性的信號。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輻射器組的數量為多個時,相鄰的二輻射器組間距有一間隔距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第一信號輻射器包括: 一反射板; 一基板,設置在該反射板上,用以提供一參考接地面;以及 至少一輻射體,設置在該基板上,用以收發該第一信號。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輻射體的數量為多個時,該些輻射體以陣列方式排列在該基板上。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輻射體的形狀為圓形、三角形、矩形或任意相關操作波長。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第二信號輻射器包括: 一第一輻射體,設置在該信號輻射裝置的一第一側邊上,用以收該第二信號;以及 至少一第一波導元件,與該第一輻射體相鄰,並沿該第二方向配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第二信號輻射器更包括: 一第二輻射體,設置在該信號輻射裝置的一第二側邊上,用以收該至少一第二信號;以及 至少一第二波導元件,與該第二輻射體相鄰,並沿該第三方向配置。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波導元件具有與該第一輻射體相平行或不相平行的邊緣。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第一輻射體包括: 一第一子輻射體以及一第二子輻射體; 該第二信號輻射器更包括: 一信號饋入源,耦接在該第一子輻射體以及該第二子輻射體間。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第二信號輻射器更包括: 一反射板,與該第一信號輻射器重疊配置; 一基板,設置在該反射板與該第一信號輻射器間, 其中該至少一波導元件設置在該反射板的至少一側邊的外側的上方。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反射板的該至少一側邊為一平邊。
  14. 如請求項9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其中該反射板的該至少一側邊具有一凹入部或突出部。
  15. 一種天線結構,包括: 多個如請求項1所述的信號輻射裝置, 其中該些信號輻射裝置相互耦接。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結構,其中該些信號輻射裝置共同設置在一平面基板上。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結構,更包括: 多條傳輸導線,各該傳輸導線用以使該些信號輻射裝置其中之二相互電性連接。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結構,其中該些信號輻射裝置中的一第一輻射裝置至一第四輻射裝置分別設置在一第一平面基板至一第四平面基板上, 其中該第一平面基板與該第二平面基板設置在一第一軸與一第二軸所形成的一第一平面上,該第三平面基板與該第四平面基板設置在該第二軸與一第三軸所形成的一第二平面上。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一軸、該第二軸與該第三軸兩兩相互正交。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天線結構,其中該第一方向、該第二方向以及該第三方向兩兩相互正交。
TW111109827A 2021-09-17 2022-03-17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TWI807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45207P 2021-09-17 2021-09-17
US63/245,207 2021-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5219A true TW202315219A (zh) 2023-04-01
TWI807700B TWI807700B (zh) 2023-07-01

Family

ID=8552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9827A TWI807700B (zh) 2021-09-17 2022-03-17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7415A1 (zh)
JP (1) JP7454013B2 (zh)
KR (1) KR20230041579A (zh)
CN (1) CN115832702A (zh)
TW (1) TWI80770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4666B2 (ja) 2000-02-28 2006-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レーアンテナ
JP2010119002A (ja) 2008-11-14 2010-05-27 Ne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US8666450B2 (en) * 2010-05-09 2014-03-04 Ralink Technology Corp. Antenna and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19313B (zh) * 2016-04-29 2018-03-2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雙頻印刷式天線
TWI628862B (zh) * 2016-05-10 2018-07-0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
KR101939047B1 (ko) 2017-12-26 2019-01-16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듀얼밴드 안테나 장치
TWM601907U (zh) * 2020-05-07 2020-09-21 佐臻股份有限公司 指向性天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87415A1 (en) 2023-03-23
TWI807700B (zh) 2023-07-01
CN115832702A (zh) 2023-03-21
JP2023044625A (ja) 2023-03-30
JP7454013B2 (ja) 2024-03-21
KR20230041579A (ko)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4877B (zh) 天线
US9287633B2 (en) Dual frequency coupling feed antenna and adjustable wave beam module using the antenna
EP2346114B1 (en) Dual-frequency / polarization antenna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US8674882B2 (en) Antenna, complex antenna and radio-frequency transceiver system
KR101973440B1 (ko)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안테나 모듈
US9912080B2 (en) Multi-sector directive antenna
US6252549B1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radio signals
KR20120086838A (ko) Pcb 기판형 광대역 이중 편파 다이폴 안테나
JPWO2014034490A1 (ja) アンテナ
JP2015050669A (ja) アンテナ及びセクタアンテナ
EP1566857B1 (en) Dual polarized antenna module
TWI686997B (zh) 天線系統
JP7243483B2 (ja) 偏波共用アレイ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58880B2 (ja) 偏波共用アレイ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047234A1 (ja) アンテナ装置、mimo通信システム
TWI807700B (zh) 信號輻射裝置及天線結構
US20230092632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WO2015016349A1 (ja) アンテナ及びセクタアンテナ
TWI451632B (zh) 高增益迴圈陣列天線系統及電子裝置
CN111525235A (zh) 多频带基站天线
RU2225663C1 (ru) Антенна
CN210692768U (zh) 基站天线和多频带基站天线
KR102056225B1 (ko) 원형편파 특성을 갖는 다이폴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안테나 모듈
CN211455948U (zh) 高增益天线装置
KR102016014B1 (ko) 전방위 방사 안테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