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4433A -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4433A
TW202314433A TW110134329A TW110134329A TW202314433A TW 202314433 A TW202314433 A TW 202314433A TW 110134329 A TW110134329 A TW 110134329A TW 110134329 A TW110134329 A TW 110134329A TW 202314433 A TW202314433 A TW 2023144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fixing hole
board
module card
c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4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呂學智
陳璉鋒
簡辰學
吳俊龍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4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314433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4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443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模組轉接座,包含一第一板體以及一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包含一第一固定孔。第二板體連接於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包含一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用以連接一通訊模組卡。通訊模組卡之長度符合一第一模組尺寸,且通訊模組卡與通訊模組轉接座連接後之長度符合一第二模組尺寸,其中第一模組尺寸小於第二模組尺寸。

Description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通訊模組轉接座,尤指一種用以將通訊模組卡安裝於主機板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及裝設有此通訊模組轉接座之電子裝置。
M.2是電腦內部擴充卡及相關連接器的外觀尺寸與針腳的電氣介面規範。現有M.2模組卡的尾端有提供螺絲固定的凹槽,且主機板上需要提供螺絲固定的螺絲孔,由於M.2為通用介面,支援多種長度的模組卡,因此,需在主機板上設置多個螺絲孔,以供安裝多種長度的M.2模組卡。若支援兩個不同長度的M.2模組卡的螺絲孔較接近時,兩個螺絲孔便有可能相互干涉。此外,因主機板空間往往非常緊密,而螺絲孔設計多為貫穿孔,在螺絲孔穿孔的位置將無法進行電路佈線,進而影響主機板中多層的佈線空間。再者,若因螺絲孔太近而導致破孔時,將會影響螺絲固定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將通訊模組卡安裝於主機板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及裝設有此通訊模組轉接座之電子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根據一實施例,本發明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包含一第一板體以及一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包含一第一固定孔。第二板體連接於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包含一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用以連接一通訊模組卡。通訊模組卡之長度符合一第一模組尺寸,且通訊模組卡與通訊模組轉接座連接後之長度符合一第二模組尺寸,其中第一模組尺寸小於第二模組尺寸。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包含一通訊模組轉接座、一主機板、一通訊模組卡、一第一固定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通訊模組轉接座包含一第一板體以及一第二板體。第一板體包含一第一固定孔。第二板體連接於第一板體。第二板體包含一第二固定孔。主機板包含一第一電連接器以及一第三固定孔。通訊模組卡包含一第二電連接器以及一凹槽。第二電連接器電性連接於第一電連接器。第一固定件穿過第一固定孔而鎖固於第三固定孔中,以將通訊模組轉接座固定於主機板上。第二固定件穿過凹槽而鎖固於第二固定孔中,以將通訊模組卡固定於通訊模組轉接座上。
綜上所述,使用者可將長度較短的通訊模組卡安裝於通訊模組轉接座,再將通訊模組轉接座安裝於主機板之第三固定孔。另一方面,使用者可直接將長度較長的另一通訊模組卡安裝於主機板之第三固定孔。藉此,本發明只要在主機板上設置一個第三固定孔,即可供使用者安裝不同長度的通訊模組卡,不僅可以增加主機板的佈線空間,還可以避免相鄰兩個固定孔產生破孔的問題。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的立體圖,第2圖為第1圖中的電子裝置1的內部視圖,第3圖為第2圖中的元件的爆炸圖,第4圖為第3圖中的通訊模組轉接座12的立體圖。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電子裝置1包含一殼體10、一通訊模組轉接座12、一主機板14、一通訊模組卡16、一第一固定件18以及一第二固定件20。電子裝置1可為電腦、機架伺服器、邊緣運算裝置、5G通訊裝置或其它電子裝置,視實際應用而定。在本實施例中,通訊模組卡16可為4G LTE模組卡,且通訊模組卡16之長度符合一第一模組尺寸(例如,30*42 mm),其中LTE為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的縮寫。需說明的是,通訊模組卡16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其類型及長度可根據實際應用而決定。
如第2圖所示,通訊模組轉接座12用以將通訊模組卡16安裝於主機板14上。如第4圖所示,通訊模組轉接座12包含一第一板體120以及一第二板體122,其中第二板體122連接於第一板體12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20與第二板體122可連接成階梯狀,使得第一板體120與第二板體122之間存在一高度差。第一板體120包含一第一固定孔1200,其中第一固定孔1200用以連接主機板14。第二板體122包含一第二固定孔1220,其中第二固定孔1220用以連接通訊模組卡16。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板體122可另包含二第一限位部1222、二第二限位部1224、二支撐部1226以及一銅柱1228,如第4圖所示。二第一限位部1222位於第二板體122之相對二側,且二第二限位部1224自二第一限位部1222之端部朝向彼此延伸出,使得第一限位部1222與第二限位部1224呈L形。二支撐部1226自第二板體122之表面突出。二支撐部1226位於二第一限位部1222之間,且第二固定孔1220位於二支撐部1226之間。換言之,第二固定孔1220亦位於二第一限位部1222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固定孔1220可由銅柱1228提供。
如第3圖所示,主機板14包含一第一電連接器140以及一第三固定孔142,且通訊模組卡16包含一第二電連接器160以及一凹槽16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連接器140可為插槽連接器,且第二電連接器160可為金手指連接器。因此,通訊模組卡16之第二電連接器160可插入主機板14之第一電連接器140,使得第二電連接器160電性連接於第一電連接器140。
如第2圖與第3圖所示,第一固定件18可穿過通訊模組轉接座12之第一固定孔1200而鎖固於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中,以將通訊模組轉接座12固定於主機板14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8可為螺絲,且第三固定孔142可為螺絲孔。此外,第二固定件20可穿過通訊模組卡16之凹槽162而鎖固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之第二固定孔1220中,以將通訊模組卡16固定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0可為螺絲,且第二固定孔1220可為螺絲孔。在本實施例中,通訊模組卡16與通訊模組轉接座12連接後之長度符合一第二模組尺寸(例如,30*52 mm),其中通訊模組卡16之第一模組尺寸小於第二模組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至第一電連接器140之長度亦符合第二模組尺寸。由於通訊模組卡16之第一模組尺寸小於第二模組尺寸,通訊模組卡16無法直接安裝於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此時,使用者可將通訊模組卡16安裝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再將通訊模組轉接座12安裝於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因此,本發明可藉由通訊模組轉接座12將長度較短的通訊模組卡16安裝於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而不須在主機板14上開設對應通訊模組卡16之第一模組尺寸的另一固定孔。藉此,不僅可以增加主機板14的佈線空間,還可以避免相鄰兩個固定孔產生破孔的問題。
如第2圖與第4圖所示,當通訊模組卡16安裝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時,二第一限位部1222會限制通訊模組卡16於一第一軸向A1上的移動,且二第二限位部1224會限制通訊模組卡16於一第二軸向A2上的移動,其中第二軸向A2垂直第一軸向A1。此外,通訊模組卡16會抵靠於二支撐部1226上。藉此,通訊模組卡16即可穩固地安裝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當通訊模組卡16抵接於二第二限位部1224時,通訊模組卡16之凹槽162會對齊通訊模組轉接座12之第二固定孔1220,以方便使用者將第二固定件20穿過通訊模組卡16之凹槽162而鎖固於通訊模組轉接座12之第二固定孔1220中。
請參閱第5圖,第5圖為另一通訊模組卡22安裝於第3圖中的主機板14上的立體圖。
如第5圖所示,通訊模組卡22可為5G NR模組卡,且通訊模組卡22之長度符合上述之第二模組尺寸(例如,30*52 mm),其中NR為New Radio(新無線電)的縮寫。需說明的是,通訊模組卡22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其類型及長度可根據實際應用而決定,只要通訊模組卡22之長度與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至第一電連接器140之長度相符即可。因此,當使用者欲將上述之通訊模組卡16替換為通訊模組卡22時,使用者可直接將通訊模組卡22藉由第一固定件18安裝於主機板14之第三固定孔142(如第3圖所示)。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伺服器係可用於人工智慧(英語: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運算、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亦可當作5G伺服器、雲端伺服器或車聯網伺服器使用。
綜上所述,使用者可將長度較短的通訊模組卡安裝於通訊模組轉接座,再將通訊模組轉接座安裝於主機板之第三固定孔。另一方面,使用者可直接將長度較長的另一通訊模組卡安裝於主機板之第三固定孔。藉此,本發明只要在主機板上設置一個第三固定孔,即可供使用者安裝不同長度的通訊模組卡,不僅可以增加主機板的佈線空間,還可以避免相鄰兩個固定孔產生破孔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電子裝置 10:殼體 12:通訊模組轉接座 14:主機板 16,22:通訊模組卡 18:第一固定件 20:第二固定件 120:第一板體 122:第二板體 140:第一電連接器 142:第三固定孔 160:第二電連接器 162:凹槽 1200:第一固定孔 1220:第二固定孔 1222:第一限位部 1224:第二限位部 1226:支撐部 1228:銅柱 A1:第一軸向 A2:第二軸向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為第1圖中的電子裝置的內部元件立體圖。 第3圖為第2圖中的元件爆炸圖。 第4圖為第3圖中的通訊模組轉接座的立體圖。 第5圖為另一通訊模組卡安裝於第3圖中的主機板上的立體圖。
12:通訊模組轉接座
120:第一板體
122:第二板體
1200:第一固定孔
1220:第二固定孔
1222:第一限位部
1224:第二限位部
1226:支撐部
1228:銅柱
A1:第一軸向
A2:第二軸向

Claims (10)

  1. 一種通訊模組轉接座,包含: 一第一板體,包含一第一固定孔;以及 一第二板體,連接於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包含一第二固定孔,該第二固定孔用以連接一通訊模組卡,該通訊模組卡之長度符合一第一模組尺寸,該通訊模組卡與該通訊模組轉接座連接後之長度符合一第二模組尺寸,該第一模組尺寸小於該第二模組尺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二第一限位部,該二第一限位部位於該第二板體之相對二側,該第二固定孔位於該二第一限位部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二第二限位部,該二第二限位部自該二第一限位部之端部朝向彼此延伸出。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二支撐部,該二支撐部自該第二板體之表面突出,該第二固定孔位於該二支撐部之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一銅柱,該第二固定孔由該銅柱提供。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模組轉接座,其中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連接成階梯狀。
  7.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一通訊模組轉接座,包含一第一板體以及一第二板體,該第一板體包含一第一固定孔,該第二板體連接於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包含一第二固定孔; 一主機板,包含一第一電連接器以及一第三固定孔; 一通訊模組卡,包含一第二電連接器以及一凹槽,該第二電連接器電性連接於該第一電連接器; 一第一固定件,穿過該第一固定孔而鎖固於該第三固定孔中,以將該通訊模組轉接座固定於該主機板上;以及 一第二固定件,穿過該凹槽而鎖固於該第二固定孔中,以將該通訊模組卡固定於該通訊模組轉接座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通訊模組卡之長度符合一第一模組尺寸,該通訊模組卡與該通訊模組轉接座連接後之長度符合一第二模組尺寸,該第一模組尺寸小於該第二模組尺寸。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二第一限位部與二第二限位部,該二第一限位部位於該第二板體之相對二側,該第二固定孔位於該二第一限位部之間,該二第一限位部限制該通訊模組卡於一第一軸向上的移動,該二第二限位部自該二第一限位部之端部朝向彼此延伸出,該二第二限位部限制該通訊模組卡於一第二軸向上的移動,該第二軸向垂直該第一軸向。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板體另包含二支撐部,該二支撐部自該第二板體之表面突出,該第二固定孔位於該二支撐部之間,該通訊模組卡抵靠於該二支撐部上。
TW110134329A 2021-09-15 2021-09-15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TW2023144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4329A TW202314433A (zh) 2021-09-15 2021-09-15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4329A TW202314433A (zh) 2021-09-15 2021-09-15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4433A true TW202314433A (zh) 2023-04-01

Family

ID=8694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4329A TW202314433A (zh) 2021-09-15 2021-09-15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144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2001B2 (en) External conductive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microcomputers
TWI553443B (zh) 擴充卡
TW201308793A (zh) 插槽連接器
KR20060065658A (ko) 전기 커넥터
US201201550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294309A1 (en) Expansion card and expansion apparatus thereof
US10193249B2 (en) Connector component and retention mechanism for M.2 form factor module
US7727024B2 (en) Electrical adapter assembly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685749B1 (en) Cable limiting device and server thereof
US20210096614A1 (en) Motherboard and detachable module
US11166366B2 (en) Heat sink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202314433A (zh) 通訊模組轉接座及電子裝置
US9515402B1 (en) Structures for edge-to-edge coupling with flexible circuitry
TWM459676U (zh) 伺服器裝置
JP2002314215A (ja) プリント基板装置
WO2022028357A1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30265716A1 (en) Chassis structure for mounting expansion cards
US11507150B2 (en) Interface card cage and server
JP2000155631A (ja) Pcカード用周辺装置
US11212933B2 (en) Universal carrier for OCP modules
US9274569B2 (en) Detachable assembly and memory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06059935A (ja) 保持具、部品搭載方法、電子回路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TWI499137B (zh) 卡緣連接器
US20220377894A1 (en) Motherboard
CN115799929A (zh) 通讯模块转接座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