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2301A -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2301A
TW202312301A TW111127914A TW111127914A TW202312301A TW 202312301 A TW202312301 A TW 202312301A TW 111127914 A TW111127914 A TW 111127914A TW 111127914 A TW111127914 A TW 111127914A TW 202312301 A TW202312301 A TW 2023123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metal
conductive
region
alo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7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彥良
陳春宇
王彥森
林忠億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230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8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 H01L23/585Structural electrical arrangement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atteries comprising conductive layers or plates or strips or rods or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26Via connections in a multilevel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3/528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62Protection against mechanical dam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基板;一密封環區域,繞著基板上方的一電路區域,其中密封環區域包括一密封區域以及一過渡區域,且其中過渡區域設置在密封區域與電路區域之間;以及複數個金屬層的一堆疊,設置在電路區域、過渡區域及密封區域上方。上述堆疊的金屬層中的一金屬層包括:複數個金屬密封環,設置在密封區域中,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一第一分區以及沿著一第二方向的一第二分區,其中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以及複數個金屬過渡線,沿著第一分區及第二分區設置在過渡區域中,其中金屬過渡線縱向地沿著第一方向定向。

Description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之方法
本揭露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結構,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密封環結構。
在半導體技術中,透過各種製造步驟處理半導體晶圓以形成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IC)。通常,在同一半導體晶圓上形成多個電路或積體電路晶粒。然後切割晶圓以切出形成在其上的電路。為了保護電路免受濕氣降解、離子污染和切割製程的影響,每個積體電路晶粒周圍都形成了一個密封環。此密封環是在製造包含電路的許多層的期間形成的,上述電路包括生產線前端(front-end-of-line,FEOL)處理、生產線中端(middle-end-of-line,MEOL)結構和生產線後端(back-end-of-line,BEOL)處理。生產線前端及生產線中端包括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電晶體、電容器、二極管及/或電阻器。生產線後端包括形成金屬層互連件和貫孔,為生產線前端的構件提供路由。
儘管現有的密封環結構和製造方法通常足以滿足其預期目的,但仍需要改進。舉例來說,密封環區域和電路區域之間的性質差異,例如圖案密度及/或圖案尺寸的差異,可能會導致製程問題。這種製程問題的範例包括後續化學機械平坦化(chemical mechanical planarization,CMP)製程中的凹陷及/或後續蝕刻製程中的過度蝕刻。至少基於這些原因,需要改進來解決製程問題。
在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基板、一密封環區域以及複數個金屬層的一堆疊。密封環區域繞著基板上方的一電路區域,其中密封環區域包括一密封區域以及一過渡區域,且其中過渡區域設置在密封區域與電路區域之間。金屬層的一堆疊,設置電路區域、過渡區域及密封區域上方。上述堆疊的金屬層中的一金屬層包括:複數個金屬密封環以及複數個金屬過渡線。金屬密封環設置在密封區域中,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一第一分區以及沿著一第二方向的一第二分區,其中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金屬過渡線沿著第一分區及第二分區設置在過渡區域中,其中金屬過渡線縱向地沿著第一方向定向。
在另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半導體基板以及一水平導電層。水平導電層沿著一垂直方向堆疊在半導體基板上方。水平導電層包括一密封環區域,包圍一電路區域。水平導電層包括:一導電密封環以及複數個導電過渡線。導電密封環具有沿著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一邊緣以及沿著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第二邊緣,其中第一水平方向與第二水平方向不同。導電過渡線繞著導電密封環的一內緣設置,其中導電過渡線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水平方向,且其中每一過渡線的寬度小於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的寬度。
在又另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設計一圖案佈線,圖案佈線包括複數個密封環圖案以及複數個過渡線圖案。密封環圖案圍繞複數個電路圖案,其中每一密封環圖案形成一六角形,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複數個第一邊緣、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的複數個第二邊緣、以及連接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的複數個角落邊緣。過渡線圖案在密封環圖案與電路圖案之間。每一過渡線圖案平行於第一邊緣設置。過渡線圖案繞著電路圖案形成一環形。每一過渡線圖案具有一第一寬度且每一密封環圖案具有一第二寬度。第一寬度小於第二寬度。上述方法更包括:提供一基板;以及利用圖案佈線繞著基板上方的一電路結構形成一金屬密封環結構。
以下的揭露內容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範例以實施本案的不同特徵。以下的揭露內容敘述各個構件及其排列方式的特定範例,以簡化說明。當然,這些特定的範例並非用以限定。例如,若是本揭露書敘述了一第一特徵形成於一第二特徵之上或上方,即表示其可能包含上述第一特徵與上述第二特徵是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亦可能包含了有附加特徵形成於上述第一特徵與上述第二特徵之間,而使上述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能未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以下揭露書不同範例可能重複使用相同的參考符號及/或標記。這些重複係為了簡化與清晰的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所討論的不同實施例及/或結構之間有特定的關係。
此外,與空間相關用詞,例如「在…下方」、「下方」、「較低的」、「上方」、「較高的」及類似的用詞,係為了便於描述圖示中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徵之間的關係。除了在圖式中繪示的方位外,這些空間相關用詞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裝置之不同方位。裝置可能被轉向不同方位(旋轉90度或其他方位),則在此使用的空間相關詞也可依此相同解釋。進一步地,除非另外限定,根據在本文揭露的特定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範疇,當用「大約」、「近似」等來描述數字或數字範圍時,此用語涵蓋包括所描述的數字在內的合理範圍,例如在所描述的數字的+/-10%內。舉例來說,用語「約5奈米」可以涵蓋從4.5奈米到5.5奈米、從4.0奈米到5.0奈米等尺寸範圍。
密封環結構包括多個層且從基板垂直地延伸,通過一互連結構,且上到鈍化層。密封環結構可與生產線前端(FEOL)結構、生產線中端(MEOL)結構及/或生產線後端(BEOL) 結構中的電路區塊(或晶片區塊、裝置區塊、晶片晶粒)中的電路特徵同時形成。如在本文中所用的,生產線前端結構包括電晶體或其他製造在半導體基板上的半導體裝置的結構性特徵;生產線中端結構包括源極/汲極接觸貫孔或閘極接觸貫孔;且生產線後端結構包括互連結構及互連結構上方的鈍化結構。在生產線後端製程中,數個導電線或貫孔形成在堆疊在半導體結構上方的多個金屬層中, 以連接電路區域中的各種特徵。同時,複數個導電環及貫孔環形成在每一金屬層的密封環區域中。然而,密封環區域中的導電環及貫孔環不如裝置區域中的導電線及貫孔一般對半導體結構提供電性功能。反而,密封環區域中的導電環及貫孔環圍繞且保護電路區塊免於濕氣、機械應力或其他缺陷產生機制的影響。功能性的差異導致密封環區域具有與電路區域不同的性質,例如:圖案尺寸及/或圖案密度。性質的差異可導致製程問題,例如:蝕刻製程中的過度蝕刻及/或化學機械平坦化(CMP)製程中的凹陷,尤其在密封環區域與電路區域之間的區域中。
本揭露大體上關於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製程,並且更特別地關於半導體結構的密封環區域及其製造製程。密封環區域包括在同一層中不同地配置及在多層中不同地變化的各種子區域,如下文詳細描述的。半導體結構的密封環區包括密封區域和過渡區域。過渡區域將密封區域與電路區域分開。過渡區域不用作主動電子構件。反而,過渡區域被設計為具有適當的性質(例如:適當的線寬度、線節距及/或線圖案密度),有助於緩衝電路區域和密封環區域之間的差異,從而提供從電路區域到密封區域的平滑過渡。平滑的過渡減輕了製程問題,例如:後續化學機械平坦化製程期間的凹陷及/或後續蝕刻製程期間的不均勻蝕刻。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可以容易地使用本揭露作為設計或修改用於執行相同目的及/或實現本文介紹的實施例的相同優點的其他製程和結構的基礎。
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半導體結構100的頂視平面圖。半導體結構100(例如:被製造的晶圓或其一部分)包括一密封環區域400,在頂視視角中圍繞一電路區域(或裝置區域、積體電路晶粒、晶片區塊)200。密封環區域400及電路區域200設置在一基板上方且設置在沿著z方向堆疊在基板上方的多個金屬層中,如在下文中詳細討論的(例如:第8圖)。密封環區域400具有矩形或實質上矩形的外圍,完全環繞電路區域200。矩形外圍的四個角落A、角落B、角落C及角落D被四個斜角落線取代,斜角落線連接密封環區域400的鄰接的分區AB、分區BC、分區CD及分區AD。在本實施例中,密封環區域400包括過渡區域420、密封區域440及四個角落區域460。
密封區域440可包括多個同心的密封環。在本實施例中,密封區域440包括同心的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實質上平行於彼此設置,每一者延伸完整地繞著且完全地圍繞電路區域200。密封環442圍繞電路區域200,密封環444圍繞密封環442,密封環446圍繞密封環444,且密封環448圍繞密封環446。套疊在一起的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保護電路區域200免受灰塵、濕氣、機械應力及/或其他降解機制的損壞。每一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包括導電線及貫孔,設置在堆疊在基板上方的每一金屬層中。每一導電線及貫孔可包括銅(Cu)、氮化鈦(TiN)、鎢(W)、釕(Ru)、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或上述之組合。
過渡區域420設置在密封區域440與電路區域200之間。過渡區域420包括平行於彼此的複數個過渡線402,且繞著整個電路區域200分布。每一過渡區域420可包括銅(Cu)、氮化鈦(TiN)、鎢(W)、釕(Ru)、其他適合的導電材料或上述之組合。雖然可具有相似的構件(鰭片、閘極、磊晶特徵、導電線等),電路區域200及密封區域440具有不同的性質,例如:構件尺寸、圖案密度、線寬度、線節距及/或其他性質。性質的差異可造成製程問題例如:後續化學機械平坦化製程中的凹陷及後續蝕刻製程中的過渡蝕刻。為了解決或改善此種問題,過渡區域420的性質例如:線寬度、線節距及/或圖案密度,可設計為大於電路區域中的對應部分但小於密封環區域中的對應部分。
四個角落區域460的每一者設置鄰接於密封環區域400的對應斜角落線。密封區域440將角落區域460分隔成密封區域440外側的外角落區域462以及密封區域440內側的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外角落區域462及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對密封環區域400提供進一步的機械強度。角落區域460可包括各種導電線,如以下參照第7圖、第12圖及第13圖所詳細討論的。
電路區域200包括生產線後端結構中的分區導電線202。在本實施例中,分區導電線202為平行直線,縱向地沿著x方向設置。在參照第10圖至第13圖所詳細討論的替代實施例中,導電線202可縱向地沿著y方向設置。電路區域200的明確功能性及/或配置不限於本揭露。
在所揭露的實施例中,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為互連結構的部分。互連結構包括分布在複數個金屬層中的金屬線、設置在鄰接金屬層之間的貫孔,用以提供垂直的佈線。
密封環及過渡線為導電特徵,且從基板垂直地延伸,通過互連結構,且上到鈍化層。然而,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以及密封區域440中的密封環(例如: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具有不同的設計。舉例來說,電路區域200中在第n層金屬層M n中的導電線202實質上垂直於在第(n+1)層金屬層M (n+1)中的導電線202。在第n層金屬層M n中的過渡線402定向平行於在第n層金屬層M n中的導電線202;且在第(n+1)層金屬層M (n+1)中的過渡線402定向平行於在第(n+1)層金屬層M (n+1)中的導電線202,以提供從電路區域200到密封環區域400的適當過渡。相反地,密封環(例如: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在各種金屬層中保持其定向,且平行於晶片的鄰接邊緣。舉例來說,密封環關於晶片邊緣AB的區段平行於晶片邊緣AB,關於晶片邊緣BC的區段平行於晶片邊緣BC,以此類推。
第2圖為第1圖所示的區塊41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為了繪示目的,區塊410是選自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相同的原理同等地應用於分區AD,除了分區AD為分區BC沿著半導體結構100沿著x方向的中心線的鏡像。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的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沿著x方向縱向地延伸。每一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包括在分區BC中沿著x方向縱向地設置的金屬環404。金屬環404藉由導電棒(或金屬棒)406連接,導電棒406沿著y方向縱向地設置在金屬環404之間。互連的金屬環404及導電棒406增加了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的機械強度。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藉由密封環間隙區域(seal ring gap regions,SRC regions)443、密封環間隙區域445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7彼此分開,使得外部的密封環可阻擋裂痕的增生且因此保護內部的密封環。舉例來說,在外部的密封環448被裂痕損壞的情況下,密封環448與密封環446之間的密封環間隙區域可防止裂痕增生至密封環446、密封環444及密封環442。因此,使內部的密封環446、密封環444及密封環442保持完整以保護電路區域200。本實施例中,密封環區域400更包括金屬環408(亦稱為性質增強環(property enhancing rings,PERs)408),設置在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之間的密封環間隙區域443、密封環間隙區域445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7中。性質增強環將進一步詳細討論,例如:在第3C圖中。
過渡區域420設置在密封區域440與電路區域200之間的。過渡區域420的厚度T1不同於(例如:小於)密封區域440的厚度T2。厚度T1及厚度T2是沿著實質上垂直於密封環的縱向方向的方向量測。在一範例中,厚度T1約為厚度T2的20%至50%。厚度T1與密封區域440與電路區域200之間的性質(例如:圖案密度)差異成比例。舉例來說,差異愈大,厚度T1就愈大以適應密封區域440至電路區域200之間的過渡,以避免製程問題。
第3A圖及第3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第2圖中矩形區塊(或矩形單元)412的放大頂視平面圖。參照第3A圖,過渡區域420包括設置在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矩形區塊412中的過渡線402。矩形單元412可具有各種尺寸及各種長度對寬度的比例,設計以增強製造及電路性能。在本實施例中,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的矩形單元412具有一致的尺寸及一致的長度對寬度的比例。一致的尺寸及一致的長度對寬度的比例藉由第3A圖所示的長度L 1及高度H 1定義。鄰接的矩形單元412沿著x方向對齊,且藉由間隙G 1間隔分開。矩形單元412中最底部的數個過渡線402到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的密封環442具有相同的距離。長度L 1及高度H 1是根據過渡區域420的性質需求設計,例如:圖案密度需求。每一矩形單元412包括複數個過渡線402。每一矩形單元412中的過渡線402可為直的導電線,具有各種線寬度及配置為各種線節距。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矩形單元412中的過渡線402包括相同的線寬度w 1及相同的線節距p 1(第3A圖)。線的節距定義為鄰接線之間的尺寸(例如:從一線的一邊緣至相鄰線的相同邊緣)。
第3B圖繪示根據其他實施例建構的過渡區域420,包括設置在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矩形單元412中的過渡線402。第3B圖中的過渡區域420相似於第3A圖中的過渡區域420。為了簡潔目的,不重複相似特徵的描述。然而,第3B圖中的過渡區域420更包括添加在過渡線402之間的複數個金屬棒。舉例來說,金屬棒406配置以連接鄰接的過渡線402。金屬棒406可配置使得鄰接列中的金屬棒406為交叉指形排列(interdigital)或交替地對齊。所添加的金屬棒406可有效地調整圖案密度以改良圖案一致性,藉此消除或減少製造缺陷。舉例來說,用以形成此些導電特徵的製造方法可包括電鍍。一致的圖案密度可有效地改良電鍍一致性且減少電鍍缺陷。過渡區域420中金屬棒406的尺寸例如:寬度及節距,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以調整圖案密度,且可用以調整過渡區域420中的圖案密度。舉例來說,增加金屬棒406的寬度及降低節距可增加圖案密度。
第3C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2圖中區塊415的放大頂視平面圖。參照第3C圖,密封環間隙區域443(或密封環間隙區域445或密封環間隙區域447)包括設置在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矩形區塊415中的性質增強環408。在所描述的實施例中,性質增強環408為沿著x方向定向的直線。就寬度及節距而言,性質增強環408不同於密封環(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或密封環448)。舉例來說,性質增強環408包括小於密封環的寬度的寬度。在另一範例中,性質增強環408包括小於密封環的節距的節距。在一些實施例中,密封環間隙區域443更包括添加在性質增強環408之間的金屬棒406。舉例來說,金屬棒406配置以連接鄰接的金屬線408。金屬棒406可配置使得鄰接列中的金屬棒406為交叉指形排列或交替地對齊。類似地,添加在密封環間隙區域443中的金屬棒406可有效地調整圖案密度以改良圖案一致性,藉此消除或減少製造缺陷。舉例來說,用以形成此些導電特徵的製造方法可包括電鍍。一致的圖案密度可有效地改良電鍍一致性且減少電鍍缺陷。密封環間隙區域443中金屬棒406的尺寸例如:寬度及節距,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以調整圖案密度,且可用以調整密封環間隙區域443中的圖案密度。舉例來說,增加金屬棒406的寬度及降低節距可增加圖案密度。為了繪示目的,描述密封環間隙區域443。金屬棒406的具體實施例亦可應用於密封環間隙區域445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7。舉例來說,亦可用類似或替代性不同的配置,將金屬棒406添加至密封環間隙區域445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7,以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以調整圖案密度。
第4圖為第2圖中所示的區塊413的放大頂視平面圖。過渡線402縱向地平行於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且縱向地平行於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BC中的金屬環404及性質增強環408。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密封區域440中的導電環404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3中的性質增強環408各自具有線寬度w 0、線寬度w 1、線寬度w 2及線寬度w 3。相似地,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密封區域440中的導電環404及密封環間隙區域443中的性質增強環408各自具有線節距p 0、線節距p 1、線節距p 2及線節距p 3。在本實施例中,線寬度w1大於線寬度w0且小於線寬度w2。相似地,線節距p1大於線節距p0且小於線節距p2。此外,過渡區域420具有圖案密度d1,大於電路區域200的圖案密度d0且小於密封區域440中的圖案密度d2。過渡線402與性質增強環408相同,除了每一性質增強環繞著電路區域200形成一封閉迴路,而過渡線402為直線。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如此配置(線寬度、線節距及圖案密度等)以減輕由電路區域與密封區域之間的差異所導致的後續製程問題。過渡區域420提供電路區域200與密封區域440之間的緩衝,以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例如:由於較大線寬度及線節距而過度蝕刻密封區域中的構件,及/或由於圖案密度的差異而產生的凹陷問題。
第5圖為第1圖中所示的區塊43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為了繪示目的,區塊430選自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AB。相同的原理同等地應用於分區CD,除了分區CD為分區AB沿著半導體結構100沿著y方向的中心線的鏡像。電路區域200、密封區域440及過渡區域420的配置與參照第2圖至第4圖所描述的相同,除了在以下明確描述的。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AB中的過渡區域420包括複數個沿著y方向對齊的矩形單元414。每一矩形單元414包括過渡線402,實質上平行於電路區域200中的導電線202。過渡線402在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AB中沿著y方向對齊。換句話說,過渡線402接近密封環442的端部與密封環442的距離相同。不同於密封區域440的分區BC,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AB中的過渡線402設置垂直於導電環404及導電環408。尤其,導電線202及過渡線402定向在相同方向上,而金屬環404及性質增強環408改變定向以平行於對應的晶片邊緣。
參照第6圖,矩形單元414可為各種尺寸及各種長度對寬度的比例。在本實施例中,矩形單元414具有一致的尺寸及一致的長度對寬度的比例,藉由長度L 2及高度H 2定義,其中長度L 2等於高度H 1且高度H 2等於長度L 1。矩形單元414之間的間隙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矩形單元414之間具有一致的間隙G 2,其中間隙G 2等於線節距p 1。每一矩形單元414的線寬度及線節距可不同,且可相同或不同於線寬度w 1及線節距p 1。在本實施例中,矩形單元414中的過渡線402具有線寬度w 1及線節距p 1,與分區BC中的過渡線402相同。如此,分區AB中的過渡區域420的厚度T 1與分區BC中的相同(長度L 2等於高度H 1),且因此提供從電路區域200至繞著電路區域200的整個外圍的密封環區域400的平滑過渡。
第7A圖為第1圖中區塊45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為了繪示目的,區塊450選自密封環區域400的角落A。相同的原理同等地應用於角落B、角落C及角落D,除了角落B、角落C及角落D各自為角落A沿著沿著x方向的中心線、沿著BD方向的對角線及沿著y方向的中心線的鏡像。
區塊450中的過渡區域420包括角落單元416。角落單元416可為各種適合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角落單元416為正梯形的形狀。正梯形的兩個平行邊緣各自與x方向形成45º的角度。靠近分區AB的其中一個不平行邊緣實質上平行於過渡線。靠近分區AD的另一個不平行邊緣實質上垂直於過渡線。每一不平行邊緣的長度等於高度H 1及長度L 2。正梯形形狀的高度h(也是角落單元416的厚度T)小於高度H 1及長度L 2。角落單元416可包括過渡線402,縱向地沿著x方向定向(平行於過渡區域中的其他過渡線402),具有各種寬度、長度及線節距。在本實施例中,過渡線402具有一致的線寬度w 1及一致的線節距p 1。如此,過渡區域420具有一致的性質,例如:在角落A處的線長度、線寬度、厚度及圖案密度。過渡區域420的一致性質改良了後續製程中過度蝕刻或凹陷的問題。
仍參照第7A圖,密封環區域400包括四個角落區域460在晶片的角落A、角落B、角落C及角落D處。每一角落區域460包括一外角落區域462、一內角落區域464及一內角落區域466。外角落區域462為直角三角形,包含沿著密封環區域400的邊緣的兩個直角邊緣。內角落區域464為六角形,最長的對角線與x方向形成45º的角度。內角落區域466為用一矩形形狀連接兩個直角三角形而形成的不規則形狀。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及矩形的長邊緣沿著與x方向形成45º夾角的直線設置。兩個直角三角形及矩形設置在45º直線的相同側。外角落區域462、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可包括各種線寬度及線節距的導電線。導電線可設置在各種適當的方向上。在本實施例中,外角落區域462、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的每一者包括平行於過渡線402的金屬線。角落區域460中的金屬線具有一致的線寬度w 1及一致的線節距p 1。角落區域460如此配置以增強密封環區域400的可處理性及強度。
第7B圖為根據一些實施例所建構,第7A圖中所示的半導體結構的角落區域(外角落區域462、內角落區域464或內角落區域466)的放大頂視平面圖。如第7B圖所繪示,外角落區域462包括導電線(金屬線)468,且更包括添加在金屬線468之間的金屬棒406。舉例來說,金屬棒406配置以連接鄰接的金屬線468。金屬棒406可配置使得在鄰接列中的金屬棒406為交叉指形排列或交替地對齊。相似地,添加在外角落區域462中的金屬棒406可有效地調整圖案密度以改良圖案一致性,藉此消除或減少製造缺陷。外角落區域462中金屬棒406的尺寸例如:寬度及節距,提供更多的自由度以調整圖案密度,且可用以調整角落區域中的圖案密度。舉例來說,增加金屬棒406的寬度及降低節距可增加圖案密度。為了繪示目的,描述外角落區域462。金屬棒406的具體實施例亦可應用於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舉例來說,亦可用類似或替代性不同的配置,將金屬棒406添加至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
第8圖為沿著第1圖中的線段1-1,密封環區域400的剖面圖。線段1-1沿著縱向方向切過過渡線402。密封環區域400包括基板110及設置在基板110上方的密封環結構150。密封環結構150垂直地從基板延伸,通過互連結構,且上到鈍化層,以對電路區域200中的電路提供適當的保護。然而,如以下描述的,在每一區域中的密封環結構150係不同地配置。基板110包括主動區域120、閘極結構124及源極/汲極接觸件128。每一閘極結構124設置在主動區域120的通道區域上方。每一源極/汲極接觸件128設置在源極/汲極特徵上方,源極/汲極特徵設置在主動區域的源極/汲極區域上方。密封環區域400可包括多個金屬層,例如:9至14個金屬層,埋設在金屬層間介電質(intermetal dielectric,IMD)層中。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密封環區域400包括九個金屬層:第一金屬層M0、第二金屬層M1、第三金屬層M2、第四金屬層M3、第五金屬層M4、第六金屬層M5、第七金屬層M6、第八金屬層M7及第九金屬層M8。在密封區域440中,每一金屬層包括一或多個金屬環142及一或多個貫孔環144。貫孔環垂直地設置在兩鄰接金屬層中兩個金屬環之間,且連接兩個鄰接的金屬層。金屬環及貫孔環縱向地延伸,完整地繞成封閉迴路,環繞電路區域200(第1圖)。密封環區域400中的密封環結構150保護電路區域200免受灰塵、濕氣、及/或機械應力的損壞。雖然第8圖未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第2圖、第3A圖及第5圖所描繪的),性質增強環可為插入在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之間的密封環間隙區域。
第8圖描繪沿著縱向方向切開的過渡線402的剖面圖。線段1-1沿著矩形單元410中的過渡線402的垂直方向切過過渡線402。與密封區域440相同,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亦設置在所有從第一金屬層M0至第九金屬層M8的金屬層中,每一者包括過渡線402及一或多個貫孔401。雖然過渡區域420的剖面圖非常相似於密封區域440的剖面圖,在許多方面它們是不同的。舉例來說,在密封區域440中的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繞著電路區域200連續地延伸,且特別是在密封環區域400的分區AB中沿著y方向縱向地定向,而過渡區域420中的過渡線402及貫孔401沒有任何一者形成環形。呈環形的導電結構意謂導電特徵繞著電路區域連續地延伸。反而,過渡線402為彼此平行的直導電線,且平均地設置在過渡區域420中。過渡區域420延伸繞著整個電路區域200,且在頂視視角中形成一迴路(第1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板110可為塊體矽(Si)基板。替代地,半導體結構100可包括元素半導體,例如:鍺(Ge);複合物半導體,包括:碳化矽(SiC)、砷化鎵(GaAs)、磷化鎵(GaP)、磷化銦(InP)、砷化銦(InAs)及/或銻化銦(InSb);合金半導體,包括:矽鍺(SiGe)、磷化砷化鎵(GaAsP)、銦砷化鋁(AlInAs)、鎵砷化鋁(AlGaAs)、砷化鎵銦(GaInAs)、磷化鎵銦(GaInP)、及/或砷磷化鎵銦(GaInAsP);或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基板110包括一或多個III-V組的材料、一或多種II-VI組的材料、或上述之組合。在又一些範例中,基板110為絕緣層上覆半導體基板,例如絕緣層上矽(silicon-on-insulator,SOI)基板、絕緣層上矽鍺(silicon germanium-on-insulator,SGOI)基板、或絕緣層上鍺(germanium-on-insulator,GeOI)基板。在又一些實施例中,基板110可為鑽石基板或藍寶石基板。
基板110包括各種半導體結構,例如:主動區域、設置在主動區域的通道區域上方的閘極結構、設置在主動區域的源極/汲極區域上方的源極/汲極特徵、設置在源極/汲極特徵上方的源極/汲極接觸件及設置在閘極結構上方的閘極接觸貫孔,以及設置在其上方的互連結構以將各種構件耦接至積體電路中。主動區域可包括矽(Si)或其他適合的半導體材料,例如:鍺(Ge)或矽鍺(SiGe)。每一分段閘極結構包括一閘極介電層及在閘極介電層上方的一閘極電極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介電層包括一分界層以及一高介電常數閘極介電層。高介電常數介電材料,如在此所使用及描述,包括具有高介電常數的介電材料,舉例來說,大於熱氧化矽的介電常數(約3.9)。分界層可包括介電材料例如:氧化矽、矽酸鉿、或氮氧化矽。分界層可藉由化學氧化、熱氧化、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及/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形成。高介電常數閘極介電層可包括其他高介電常數介電材料,例如:氧化鈦(TiO 2)、氧化鉿鋯(HfZrO)、氧化鉭(Ta 2O 5)、矽酸鉿(HfSiO 4)、氧化鋯(ZrO 2)、矽酸鋯(ZrSiO 2)、氧化鑭(La 2O 3)、氧化鋁(Al 2O 3)、氧化鋯(ZrO)、氧化釔(Y 2O 3)、鈦酸鍶(STO)、鈦酸鋇(BTO)、鋯酸鋇(BaZrO)、氧化鉿鑭(HfLaO)、氧化鑭矽(LaSiO)、矽酸鋁(AlSiO)、氧化鉿鉭(HfTaO)、氧化鉿鈦 (HfTiO)、鈦酸鍶鋇((Ba,Sr)TiO 3,BST)、氮化矽(SiN)、氮氧化矽(SiON)、上述之組合或其他適合的材料。高介電常數閘極介電層可藉由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學氣相沉積、氧化及/或其他適合的方法形成。
金屬層間介電質層可包括材料例如:四乙基正矽酸鹽(TEOS)氧化物、未摻雜的矽酸鹽玻璃、或摻雜的氧化矽、硼磷矽酸鹽玻璃(borophosphosilicate glass,BPSG)、熔融矽玻璃(fused silica glass,FSG)、磷矽酸鹽玻璃(phosphosilicate glass,PSG)、摻硼矽玻璃(boron doped silicon glass,BSG)、碳氧化矽及/或其他適合的介電材料,藉由化學氣相沉積、流動式化學氣相沉積(flowable CVD,FCVD)、其他適合的方法或上述之組合而沉積。
閘極電極層可包括單層或者替代的多層結構,例如:用以增強裝置性能的包含所選的可用功能的金屬層(可用功能金屬層)、襯層(liner layer)、潤濕層、接著層、金屬合金或金屬矽化物的各種組合。作為範例,閘極電極層可包括氮化鈦(TiN)、鋁化鈦(TiAl)、氮化鈦鋁(TiAlN)、氮化鉭(TaN)、鉭鋁(TaAl)、氮化鉭鋁(TaAlN)、碳化鉭鋁(TaAlC)、碳氮化鉭(TaCN)、鋁(Al)、鎢(W)、鎳(Ni)、鈦(Ti)、釕(Ru)、鈷(Co)、鉑(Pt)、碳化鉭(TaC)、鉭矽氮化物(TaSiN)、銅(Cu)、其他耐火金屬、或其他適合的金屬材料或上述之組合。在各種實施例中,閘極電極層可藉由原子層沉積、物理氣相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電子束蒸發或其他適合的製程形成。
源極/汲極特徵可包括摻雜有n型摻雜劑的矽(Si)或摻雜有p型摻雜劑的矽鍺(SiGe),n型摻雜劑例如:磷(P)或砷(As),p型摻雜劑例如:硼(B)或二氟化硼(BF 2)。源極/汲極接觸件可包括矽化物層、設置在矽化物層上方的金屬填充物層以及用以將金屬填充物層從金屬層間介電質層分開的障壁層。障壁層可包括氮化鈦或氮化鉭,且作用以防止金屬填充物層中的電遷移。矽化物層可包括矽化鈦、矽化鉭、矽化鈷、矽化鎳或矽化鎢。矽化物層設置在金屬填充物層與源極/汲極特徵之間的分界,以減少接觸電阻。金屬填充物層可包括釕(Ru)、銅(Cu)、鎳(Ni)、鈷(Co)、鎢(W)或其他適合的金屬材料。
密封環結構150更包括設置在最頂部的金屬層上方(例如:第九金屬層M8)的第一鈍化層186、埋設在第一鈍化層186中的貫孔環162、設置在第一鈍化層186及接觸貫孔環162上方的接觸墊環164、設置在接觸墊環164及第一鈍化層186上方的第二鈍化層194、以及第二鈍化層194上方的聚合物層196。接觸貫孔環162垂直地延伸通過第一鈍化層186以耦接至最頂部金屬層中的最頂部金屬線的其中一者。接觸墊環164及接觸貫孔環162可一起藉由雙鑲嵌製程形成,更包括形成雙鑲嵌開口;將金屬填充物層沉積在雙鑲嵌開口中;以及執行化學機械平坦化(CMP)製程。在此些實施例中,接觸墊環164及下方的接觸貫孔環162為連續的,不包含可見的分界。第一鈍化層186、貫孔環162、接觸墊環164、第二鈍化層194及聚合物層196的每一者繞著電路區域200延伸以形成封閉迴路。
第9圖為沿著第1圖中線段2-2,密封環區域400的剖面圖。線段2-2沿著在矩形單元430中過渡線402的垂直線切過過渡線402。在所描繪的實施例中,包括在矩形單元430中的過渡線402的數量從最底部的金屬層到最頂部的金屬層逐漸遞減。舉例來說,在第一金屬層M0、第二金屬層M1、第三金屬層M2及第四金屬層M3的每一者中,矩形單元430包括七個金屬線402、第五金屬層M4中包括五個金屬線402、第六金屬層M5、第七金屬層M6、第八金屬層M7及第九金屬層M8中包括四個金屬線402。進一步地,根據一些實施例,過渡線402的尺寸例如:寬度及節距從最底部的金屬層到最頂部的金屬層遞增。相似地,電路區域200包括形成在鈍化層中的結合墊及重分布層(redistribution layer,RDL)。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在雙鑲嵌製程中沉積金屬填充物層,密封環區域400中的接觸墊環164及接觸貫孔環162可與電路區域200中的結合墊及重分布層(RDL)同時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鈍化層186及第二鈍化層194可包括未摻雜矽酸鹽玻璃(undoped silicate glass,USG)、氮化矽、氧化矽或氮氧化矽。接觸貫孔環162及接觸墊環164可包括鋁(Al)、銅(Cu)、鋁銅(Al-Cu)、適合的金屬、或適合的金屬合金。聚合物層196可包括環氧樹脂、聚醯亞胺(PI)、苯環丁烯(BCB)、聚苯并(口咢)唑(PBO)。在一實施例中,聚合物層196包括聚醯亞胺(PI)。
第10圖為第1圖中區塊41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第11圖為第10圖(或第2圖)中區塊413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第10圖及第11圖繪示第2圖及第3圖所描繪實施例的替代性實施例。舉例來說,第2圖及第3圖描繪區塊410在第九金屬層M8、第七金屬層M6、第五金屬層M4、第三金屬層M2或第一金屬層M0中,而第10圖及第11圖描繪區塊410在第八金屬層M7、第六金屬層M5、第四金屬層M3或第二金屬層M1中。在下文利用第九金屬層M8及第八金屬層M7於繪示目的。第八金屬層M7中密封環區域400的配置實質上與第九金屬層M8中的配置相同,除了以下明確描述的型態。第八金屬層M7中的導電線202及第九金屬層M8中的導電線202實質上垂直。第八金屬層M7中的過渡線402定向平行於第八金屬層M7中的導電線202;且第九金屬層M8中的過渡線402定向平行於第九金屬層M8中的導電線202,以提供從電路區域200到密封環區域400的適當過渡。相反地,密封環(例如:密封環442、密封環444、密封環446及密封環448)在各種金屬層中保持其定向,且平行於晶片的鄰接邊緣。舉例來說,密封環關於晶片邊緣AB的區段平行於晶片邊緣AB,關於晶片邊緣BC的區段平行於晶片邊緣BC,以此類推。
特別地,第八金屬層M7中的過渡線402以及導電線202縱向地沿著y方向設置。第八金屬層M7中的過渡線402以及導電線202實質上與第九金屬層M8中的過渡線402以及導電線202垂直。第八金屬層M7中的導電環404平行於第九金屬層M8中的導電環404。此外,在第九金屬層M8的分區BC中(第2圖),過渡線402及導電線202平行於金屬環404及金屬環408,而在第八金屬層M7的分區BC中(第10圖),過渡線402及導電線202垂直於金屬環404及金屬環408。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八金屬層M7中過渡線402的線寬度小於第九金屬層M8中過渡線402的線寬度w 1。相似地,過渡線402的線節距小於線節距p 1
第12圖為第1圖中區塊45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繪示第7A圖所描繪實施例的替代性實施例。舉例來說,第7A圖描繪區塊450在第九金屬層M8、第七金屬層M6、第五金屬層M4、第三金屬層M2或第一金屬層M0中,而第12圖描繪區塊450在第八金屬層M7、第六金屬層M5、第四金屬層M3或第二金屬層M1中。在下文利用第九金屬層M8及第八金屬層M7於繪示目的。舉例來說,第7A圖描繪區塊450在第九金屬層M8中,而第12圖描繪區塊450在鄰接第九金屬層M8的第八金屬層M7中。第八金屬層M7中密封環區域400的配置與第九金屬層M8中的配置相同,除了以下明確描述的型態。第八金屬層M7中的過渡線402以及導電線202縱向地沿著y方向設置,且實質上垂直於第九金屬層M8中的過渡線402及導電線202。第八金屬層M7中外角落區域462、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中的導電線縱向地沿著y方向設置,且平行於第八金屬層M7中的過渡線402,且垂直於第九金屬層M8的角落區域中的導電線。
第13圖為第1圖中區塊45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繪示第12圖所描繪實施例的替代性實施例。舉例來說,第13圖描繪區塊450在一金屬層中,此金屬層與第12圖描繪的金屬層不同。第13圖中區塊450的配置實質上與第12圖所描繪的配置相同,除了以下明確描述的型態。如第13圖所描繪,外角落區域462、內角落區域464及內角落區域466中的金屬線可沿著不同方向設置。舉例來說,外角落區域462及內角落區域464中的金屬線沿著與x方向夾45º角的方向設置,而內角落區域466中的導電線平行於過渡線402設置。此些配置提供了製程彈性。
第14圖為製造第1圖中半導體結構100的方法500。方法500(操作502)設計一圖案佈線,圖案佈線包括電路區域200中的複數個導電特徵(單純的電路圖案,例如:導電線202)、密封區域440中的複數個密封環(單純的密封環圖案,例如:金屬環404)、以及過渡區域420中的複數個過渡線402(單純的過渡線圖案),密封區域440圍繞電路圖案,且過渡區域420在密封環圖案與電路圖案之間。佈線圖案反映以上參照第1圖至第13圖所描述的配置。舉例來說,過渡線圖案彼此平行。在另一範例中,過渡線圖案的線寬度大於電路圖案的線寬度且小於密封環圖案的線寬度。方法500(操作504)後續地提供(或被提供有)一基板110。隨後,方法500(操作506)利用圖案佈線形成上述參照第1圖至第13圖所描述的半導體結構100。
儘管非意欲為限制,但本揭露的實施例提供以下一或多個優點。例如,本揭露的實施例提供了圍繞電路區域的密封環區域。密封環區域包括密封區域以及密封區域與電路區域之間的過渡區域。過渡區域包括平行於密封環區域的邊緣並繞著電路區域設置的直導電線。過渡區域平滑了從較高圖案密度的電路區域到低圖案密度的密封環區域的過渡。因此,減少了後續製程期間的過度蝕刻或凹陷問題。在一些實施例中,過渡區域中的所有過渡線均平行於電路區域中的導電線。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過渡線的寬度大於電路區域中的導電線的寬度並且小於密封環中的導電線的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層的過渡區域中的第一過渡線實質上垂直於第二金屬層的過渡區域中的第二過渡線。
在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基板、一密封環區域以及複數個金屬層的一堆疊。密封環區域繞著基板上方的一電路區域,其中密封環區域包括一密封區域以及一過渡區域,且其中過渡區域設置在密封區域與電路區域之間。金屬層的一堆疊,設置電路區域、過渡區域及密封區域上方。上述堆疊的金屬層中的一金屬層包括:複數個金屬密封環以及複數個金屬過渡線。金屬密封環設置在密封區域中,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一第一分區以及沿著一第二方向的一第二分區,其中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金屬過渡線沿著第一分區及第二分區設置在過渡區域中,其中金屬過渡線縱向地沿著第一方向定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過渡區域形成圍繞電路區域的一環形,且其中環形實質上平行於金屬密封環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金屬線,設置在電路區域中,且其中金屬過渡線的圖案密度小於金屬線的圖案密度且大於金屬密封環的圖案密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線平行於金屬過渡線。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分區的金屬過渡線具有實質上相同的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分區的金屬過渡線具有靠近第二分區的複數個第一端部以及遠離第二分區的複數個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實質上沿著一直線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金屬線,設置在電路區域中,且其中金屬過渡線的厚度大於金屬線的厚度且小於金屬密封環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第一金屬棒,連接金屬密封環。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更包括複數個第二金屬棒,連接金屬過渡線。
在另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半導體結構。半導體結構包括:一半導體基板以及一水平導電層。水平導電層沿著一垂直方向堆疊在半導體基板上方。水平導電層包括一密封環區域,包圍一電路區域。水平導電層包括:一導電密封環以及複數個導電過渡線。導電密封環具有沿著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一邊緣以及沿著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第二邊緣,其中第一水平方向與第二水平方向不同。導電過渡線繞著導電密封環的一內緣設置,其中導電過渡線實質上平行於第一水平方向,且其中每一過渡線的寬度小於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角落邊緣,沿著一第三方向連接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其中導電過渡線設置在複數個矩形單元與複數個角落單元中,其中矩形單元沿著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彼此分開地設置,且其中角落單元沿著角落邊緣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矩形單元及角落單元具有一致的過渡線寬度及一致的過渡線節距。在一些實施例中,矩形單元中沿著第一邊緣設置的導電過渡線具有一第一長度,且其中設置在角落單元中的導電過渡線具有與第一長度不同的一第二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導電密封環的第一邊緣的矩形單元的寬度等於沿著導電密封環的第二邊緣的矩形單元的高度,且其中寬度是沿著第一水平方向量測且高度是沿著第二水平方向量測。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結構更包括複數個導電線,在電路區域中,沿著第一水平方向縱向地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水平導電層為一第一水平層,導電密封環為一第一導電密封環,電路區域為一第一裝置區域,導電過渡線為複數個第一導電過渡線,且導電線為複數個第一導電線。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第二水平層,沿著垂直方向堆疊在第一水平層上方,其中第二水平導電層包括:一第二導電密封環、複數個第二導電過渡線以及複數個導電線。第二導電密封環包圍一第二密封環區域,其中第二導電密封環與第一導電密封環垂直地對齊。第二導電過渡線繞著第二導電密封環的內緣設置,其中第二導電過渡線沿著第二水平方向定向。導電線設置在一第二電路區域中,沿著第二水平方向縱向地定向。
在又另一範例型態中,本揭露實施例涉及一種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設計一圖案佈線,圖案佈線包括複數個密封環圖案以及複數個過渡線圖案。密封環圖案圍繞複數個電路圖案,其中每一密封環圖案形成一六角形,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複數個第一邊緣、沿著垂直於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的複數個第二邊緣、以及連接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的複數個角落邊緣。過渡線圖案在密封環圖案與電路圖案之間。每一過渡線圖案平行於第一邊緣設置。過渡線圖案繞著電路圖案形成一環形。每一過渡線圖案具有一第一寬度且每一密封環圖案具有一第二寬度。第一寬度小於第二寬度。上述方法更包括:提供一基板;以及利用圖案佈線繞著基板上方的一電路結構形成一金屬密封環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的過渡線圖案具有一致的寬度及一致的線節距。在一些實施例中,過渡線圖案設置在間隔分開的複數個單元中,且沿著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對齊。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佈線更包括複數個角落圖案,具有梯形形狀。
前述內文概述了許多實施例的特徵,使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從各個方面更佳地了解本揭露。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且可輕易地以本揭露為基礎來設計或修飾其他製程及結構,並以此達到相同的目的及/或達到與在此介紹的實施例等相同之優點。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應了解這些相等的結構並未背離本揭露的發明精神與範圍。在不背離本揭露的發明精神與範圍之前提下,可對本揭露進行各種改變、置換或修改。
100:半導體結構 110:基板 120:主動區域 124:閘極結構 128:源極/汲極接觸件 142:金屬環 144:貫孔環 150:密封環結構 162:貫孔環(接觸貫孔環) 164:接觸墊環 186:第一鈍化層 194:第二鈍化層 196:聚合物層 200:電路區域 202:導電線 400:密封環區域 401:貫孔 402:過渡線(金屬線) 404:金屬環(導電環) 406:導電棒(金屬棒) 408:金屬環(性質增強環)(金屬線)(導電環) 410:矩形單元(區塊) 412:矩形區塊(矩形單元) 413:區塊 414:矩形單元 415:區塊 416:角落單元 420:過渡區域 430:區塊(矩形單元) 440:密封區域 442:密封環 443:密封環間隙區域 444:密封環 445:密封環間隙區域 446:密封環 447:密封環間隙區域 448:密封環 450:區塊 460:角落區域 462:外角落區域(外角落) 464:內角落區域 466:內角落區域 468:金屬線(導電線) 500:方法 502,504,506:操作 1-1:線段 2-2:線段 A:角落 B:角落 C:角落 D:角落 AB:分區(晶片邊緣) AD:分區 BC:分區(晶片邊緣) CD:分區 G 1:間隙 G 2:間隙 h:高度 H 1:高度 H 2:高度 L 1:長度 L 2:長度 M0:第一金屬層 M1:第二金屬層 M2:第三金屬層 M3:第四金屬層 M4:第五金屬層 M5:第六金屬層 M6:第七金屬層 M7:第八金屬層 M8:第九金屬層 p 0:線節距 p 1:線節距 p 2:線節距 p 3:線節距 T 1:厚度 T 2:厚度 w 0:線寬度 w 1:線寬度 w 2:線寬度 w 3:線寬度
根據以下的詳細說明並配合所附圖式做完整揭露。應被強調的是,根據本產業的一般作業,圖示並未必按照比例繪製。事實上,可能任意的放大或縮小元件的尺寸,以做清楚的說明。 第1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包含密封環區域的半導體結構的頂視平面圖。 第2圖及第10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1圖中區塊41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3A圖及第3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2圖中區塊412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3C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2圖中區塊415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4圖及第11圖分別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2圖及第10圖中區塊413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5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1圖中區塊43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6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5圖中區塊414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7A圖、第12圖及第13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1圖中區塊450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7B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第7A圖中半導體結構的部分的放大頂視平面圖。 第8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沿著線段1-1,第1圖中半導體結構的剖面圖。 第9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沿著線段2-2,第1圖中半導體結構的剖面圖。 第14圖為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型態,製作第1圖中半導體結構的方法的流程圖。
110:基板
120:主動區域
124:閘極結構
128:源極/汲極接觸件
142:金屬環
144:貫孔環
150:密封環結構
162:貫孔環(接觸貫孔環)
164:接觸墊環
186:第一鈍化層
194:第二鈍化層
196:聚合物層
400:密封環區域
401:貫孔
402:過渡線(金屬線)
420:過渡區域
440:密封區域
442:密封環
444:密封環
446:密封環
448:密封環
M0:第一金屬層
M1:第二金屬層
M2:第三金屬層
M3:第四金屬層
M4:第五金屬層
M5:第六金屬層
M6:第七金屬層
M7:第八金屬層
M8:第九金屬層

Claims (20)

  1.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 一基板; 一密封環區域,繞著該基板上方的一電路區域,其中該密封環區域包括一密封區域以及一過渡區域,且其中該過渡區域設置在該密封區域與該電路區域之間;以及 複數個金屬層的一堆疊,設置在該電路區域、該過渡區域及該密封區域上方,其中該些堆疊的金屬層中的一金屬層包括: 複數個金屬密封環,設置在該密封區域中,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一第一分區以及沿著一第二方向的一第二分區,其中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以及 複數個金屬過渡線,沿著該第一分區及該第二分區設置在該過渡區域中,其中該些金屬過渡線縱向地沿著該第一方向定向。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過渡區域形成圍繞該電路區域的一環形,且其中該環形實質上平行於該些金屬密封環延伸。
  3. 如請求項2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金屬線,設置在該電路區域中,且其中該些金屬過渡線的圖案密度小於該些金屬線的圖案密度且大於該些金屬密封環的圖案密度。
  4. 如請求項3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些金屬線平行於該些金屬過渡線。
  5.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沿著該第二分區的該些金屬過渡線具有實質上相同的長度。
  6.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沿著該第二分區的該些金屬過渡線具有靠近該第二分區的複數個第一端部以及遠離該第二分區的複數個第二端部,其中該些第一端部實質上沿著一直線設置。
  7.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金屬線,設置在該電路區域中,且其中該些金屬過渡線的厚度大於該些金屬線的厚度且小於該些金屬密封環的厚度。
  8.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金屬層更包括複數個第一金屬棒,連接該些金屬密封環。
  9. 如請求項8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複數個第二金屬棒,連接該些金屬過渡線。
  10. 一種半導體結構,包括: 一半導體基板;以及 一水平導電層,沿著一垂直方向堆疊在該半導體基板上方,其中該水平導電層包括一密封環區域,包圍一電路區域,且其中該水平導電層包括: 一導電密封環,具有沿著一第一水平方向的一第一邊緣以及沿著一第二水平方向的一第二邊緣,其中該第一水平方向與該第二水平方向不同;以及 複數個導電過渡線,繞著該導電密封環的一內緣設置,其中該些導電過渡線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水平方向,且其中每一該些過渡線的寬度小於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的寬度。
  11. 如請求項10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角落邊緣,沿著一第三方向連接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其中該些導電過渡線設置在複數個矩形單元與複數個角落單元中,其中該些矩形單元沿著該第一邊緣及該第二邊緣彼此分開地設置,且其中該些角落單元沿著該角落邊緣設置。
  12.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些矩形單元及該些角落單元具有一致的過渡線寬度及一致的過渡線節距。
  13.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些矩形單元中沿著該第一邊緣設置的該些導電過渡線具有一第一長度,且其中設置在該些角落單元中的該些導電過渡線具有與該第一長度不同的一第二長度。
  14.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結構,其中沿著該導電密封環的該第一邊緣的該些矩形單元的寬度等於沿著該導電密封環的該第二邊緣的該些矩形單元的高度,且其中該寬度是沿著該第一水平方向量測且該高度是沿著該第二水平方向量測。
  15. 如請求項11之半導體結構,更包括複數個導電線,在電路區域中,沿著該第一水平方向縱向地定向。
  16. 如請求項15之半導體結構,其中該水平導電層為一第一水平層,該導電密封環為一第一導電密封環,該電路區域為一第一裝置區域,該些導電過渡線為複數個第一導電過渡線,且該些導電線為複數個第一導電線,且其中該半導體結構更包括一第二水平層,沿著該垂直方向堆疊在該第一水平層上方,其中該第二水平導電層包括: 一第二導電密封環,包圍一第二密封環區域,其中該第二導電密封環與該第一導電密封環垂直地對齊; 複數個第二導電過渡線,繞著該第二導電密封環的一內緣設置,其中該些第二導電過渡線沿著該第二水平方向定向;以及 複數個導電線,設置在一第二電路區域中,沿著該第二水平方向縱向地定向。
  17. 一種製造半導體結構的方法,包括: 設計一圖案佈線,該圖案佈線包括: 複數個密封環圖案,圍繞複數個電路圖案,其中每一該些密封環圖案形成一六角形,包括沿著一第一方向的複數個第一邊緣、沿著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的複數個第二邊緣、以及連接該些第一邊緣與該些第二邊緣的複數個角落邊緣;以及 複數個過渡線圖案,在該些密封環圖案與該些電路圖案之間,其中每一該些過渡線圖案平行於該些第一邊緣設置,其中該些過渡線圖案繞著該些電路圖案形成一環形,其中每一該些過渡線圖案具有一第一寬度且每一該些密封環圖案具有一第二寬度,且其中該第一寬度小於該第二寬度; 提供一基板;以及 利用該圖案佈線繞著該基板上方的一電路結構形成一金屬密封環結構。
  18.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沿著該些第一邊緣及該些第二邊緣的該些過渡線圖案具有一致的寬度及一致的線節距。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些過渡線圖案設置在間隔分開的複數個單元中,且沿著該些第一邊緣及該些第二邊緣對齊。
  20.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圖案佈線更包括複數個角落圖案,具有梯形形狀。
TW111127914A 2021-07-29 2022-07-26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之方法 TW2023123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7254P 2021-07-29 2021-07-29
US63/227,254 2021-07-29
US17/737,646 2022-05-05
US17/737,646 US20230035217A1 (en) 2021-07-29 2022-05-05 Seal R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2301A true TW202312301A (zh) 2023-03-16

Family

ID=8503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7914A TW202312301A (zh) 2021-07-29 2022-07-26 半導體結構及其製造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5217A1 (zh)
CN (1) CN218585966U (zh)
TW (1) TW202312301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5217A1 (en) 2023-02-02
CN218585966U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774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1006619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369148A1 (en) Dummy Patterns in Redundant Region of Double Seal Ring
US937906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having guard ring structure
US11955441B2 (en) Interconnect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377945A1 (en) Semiconductor fea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754881B2 (en) Designed-based interconnect structure i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TWI822189B (zh) 積體電路晶片以及用於製造互連結構的方法
CN218585966U (zh) 半导体结构
CN115394752A (zh) 集成电路芯片
CN220021083U (zh) 半导体结构
TWI822077B (zh) 積體電路晶片
TWI802449B (zh) 半導體結構
TWI820879B (zh) 具有分層控制的積體電路晶片介電層及其形成方法
US11855010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features in redundant region of double seal ring
US20230154870A1 (en) Dual side seal rings
US20230197640A1 (en) Seal Ring Structures
US2023026828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lignment mark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268283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lignment mark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W202335235A (zh) 積體電路結構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