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1470A -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1470A
TW202301470A TW110130363A TW110130363A TW202301470A TW 202301470 A TW202301470 A TW 202301470A TW 110130363 A TW110130363 A TW 110130363A TW 110130363 A TW110130363 A TW 110130363A TW 202301470 A TW202301470 A TW 20230147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ard mask
forming
pattern
patter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0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盧泉潓
謝銘峯
郭明誌
蕭名雯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147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18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e.g. specific source or drain implants or silicid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or rais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05After-treatment
    • H01L21/311Etching the insulating layers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 H01L21/31144Etching the insulating layers by chemical or physical means using mas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3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 H01L21/0334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 H01L21/033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in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orientation, disposition, behaviour, shape, in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involved to create the mask, e.g. lift-off masks, sidewalls, or to modify the mask, e.g. pre-treatment, post-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8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 H01L21/3081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e.g. multilayer masks,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01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 H01L21/76802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dielectrics, e.g. smoothing by forming openings in dielectrics
    • H01L21/76816Aspects relating to the layout of the pattern or to the size of vias or tren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97Formation of self-aligned vias or contact plugs, i.e. involving a lithographically uncritical ste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31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ransistors with a horizontal current flow in a vertical sidewall of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FinFET, MuGF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75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interconnection or wiring or contact manufacturing 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 H01L21/823814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e.g. specific source or drain implants or silicid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or raised source or drai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95Local interconnects; Local pads, as exemplified by patent document EP0896365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在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中,形成多個底層結構,其包括多個閘極電極以及多個源極/汲極磊晶層於基板之上。一個或多個層形成於這些底層結構之上,且硬質遮罩層形成於一個或多個層之上。凹槽圖案形成於硬質遮罩層之中,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形成於具有凹槽圖案的硬質遮罩層之上,且第一光阻圖案形成於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之上。藉由以第一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來圖案化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從而形成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並且藉由使用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來圖案化具有凹槽圖案的硬質遮罩層,從而形成第二硬質遮罩圖案。

Description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隨著具有複雜佈局結構的半導體裝置尺寸的減小,已開發出一種局部互連,能將源極/汲極區連接到另一個源極/汲極區。局部互聯或擴散接觸,為導電層設置於在金屬線路層下方的源極/汲極區(例如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的導電層,並且連接元件具有相對較短的距離,且能增加與第一金屬線路電性連接的源極/汲極區的高度。在設計標準單元時,局部互連增強了設計的靈活性,並使標準單元的尺寸最小化。因此,提供具有更大設計靈活性和更高可靠性的局部互連結構和製程是理想的。
以下揭露提供了用於實現所提供主題的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方式或示例。以下描述原件、數值、操作、材料、配置等類似物的特定示例以簡化本揭露。當然,這些僅僅是示例,而無意於進行限制。其他原件、數值、操作、材料、配置等類似物亦須考慮。例如,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第二特徵上方形成第一特徵可以包括其中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以直接接觸形成的實施方式,並且還可以包括其中可以在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之間形成附加特徵,使得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不直接接觸的實施方式。另外,本揭露可以在各個示例中重複參考數字和/或文字。此重複本身並不指示所討論的各種實施方式和/或配置之間的關為。
此外,為了便於描述,本揭露中可以使用諸如「在...下面」、「在...下方」、「低於」、「在...上面」、「高於」等在空間上相對的術語來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如圖所示的另一個或多個元件或特徵。除了在圖中描述的方位之外,空間相對術語還意圖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此裝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以其他方向),並且在此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語可以同樣地被相應地解釋。另外,術語「由…製成」可表示「包含…」或「具有…」。此外,在以下的製造過程中,在所描述的操作之間可能具有有一個或多個額外的操作,並且操作的順序可能會改變。在本揭露中,「A、B以及C中之一」表示「A、B及/或C」(A;B;C;A及B;A及C;B及C;或者A、B及C)。並且,除非另有描述,這並不表示A中的一個元件、B中的一個元件以及C中的一個元件。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相同或類似的材料、結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亦可以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使用,且詳細說明可以省略。
第1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沿半導體裝置的X方向的剖面圖。半導體裝置包括設置在基板10上的電晶體,其具有設置在溝道區20’以及源極/汲極區50’上的閘極電極84。半導體裝置還包括形成在一個或多個層間介電質層95中的一個或多個導電線路層12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溝道區20’是突出於隔離絕緣層的鰭片的一部分。源極/汲極接觸層100,也可稱為局部互連或擴散接觸,設置於在第一(最低)金屬線路層之下的源極/汲極區50’(例如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的導電(例如金屬)層。源極/汲極接觸層100還用於增加電連接到第一金屬線路的源極/汲極區50’的高度。在這種情況下,源極/汲極接觸層100不一定連接兩個或多個源極/汲極區50’,並且被配置在一個源極/汲極區50’上。通孔110進一步設置在源極/汲極接觸層100上,並嵌入蝕刻停止層96和多個層間介電質層90、92和95。閘極電極接觸層130也設置在閘極電極84上。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相鄰閘極電極84之間形成多個線形導電層,並通過移除部分線形導電層來執行切割操作,將線形導電層切割成多個源極/汲極接觸層10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在相鄰閘極電極84之間形成與源極/汲極接觸層100對應的多個凹槽,且凹槽內填充導電材料。
第2A至13C圖顯示了各種視圖,其說明了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源極/汲極接觸層100的順序製程。在這些圖式中,為了簡化而省略了一些層/特性。應理解,可以在這些圖式所示的製程之前、期間和之後提供額外的操作,對於該方法的附加實施方式,可以替換或消除以下描述的一些操作。並且,這些操作/製程的順序可以互換。
第2A圖-第2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第2A圖為平面(上)視圖,第2B圖為第2A圖中剖面線X1-X1的剖面圖,第2C圖為第2A圖中剖面線Y1-Y1的剖面圖。
如第2A及2B圖所示,鰭片結構20,作為主動區,其被設置在基板10上,並由隔離絕緣層30(淺溝槽隔離,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隔開。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鰭片結構20包括用於n型鰭式場效電晶體(fin FET)的一個或多個鰭片結構20,以及用於p型鰭式場效電晶體的一個或多個鰭片結構20。例如,基板10為雜質濃度約為1×10 15cm -3至約1×10 18cm -3的p型矽基板。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基板10為雜質濃度範圍約為1×10 15cm -3至約1×10 18cm -3的n型矽基板。或者,基板10可包括另一基本半導體,如鍺;半導體化合物,包括IV-IV族半導體化合物,如SiC和SiGe。III-V族半導體化合物,如GaAs、GaP、GaN、InP、InAs、InSb、GaAsP、AlGaN、AlInAs、AlGaAs、GaInAs、GaInP及/或GaInAsP;或其組合。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基板10是SOI(矽絕緣體)基板的矽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鰭片結構20可通過任何合適的方法來圖案化。例如,鰭片結構20可以使用一種或多種光蝕刻製程進行圖案化,包括雙圖案化或多圖案化製程。通常,雙圖案或多圖案製程結合了光蝕刻製程和自對準製程,允許創建的圖案具有,例如,比使用單一的、直接的光蝕刻製程所能獲得的更小的間距。例如,在一實施方式中,犧牲層在一基板上形成並使用光蝕刻製程來圖案化。間隔物藉由使用自對準製程沿圖案化犧牲層形成。然後除去犧牲層,剩下的間隔物或芯棒可用於圖案化鰭片結構。
隔離絕緣層30包括由LPCVD(低壓化學氣相沉積)、電漿CVD或可流動CVD形成的一層或多層絕緣材料,如氧化矽、氮氧化矽或氮化矽。在可流動CVD中,沉積的是可流動的介質材料而不是矽氧化物。可流動介質材料,顧名思義,可以在沉積過程中「流動」,以填充高縱橫比的間隙或空間。通常,會在含矽的前驅物中加入各種化學物質以允許沉積的薄膜流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添加了氮氫鍵。可流動介質前驅物的例子,特別是可流動的矽氧化物前驅物,包括矽酸鹽、矽氧烷、甲基倍半矽氧烷(MSQ)、氫倍半矽氧烷(HSQ)、MSQ和HSQ的混合物、過氫矽氮烷(TCPS)、過氫聚矽氮烷(PSZ)、正矽酸四乙酯(TEOS)或矽胺,例如三矽胺(TSA)。這些可流動的矽氧化物材料是在多個操作過程中形成的。在可流動的薄膜沉積後,將其固化,然後退火以除去不需要的元素以形成矽氧化物。可流動的薄膜中可摻雜硼及/或磷。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隔離絕緣層30可由一層或多層自旋玻璃(SOG)、SiO、SiON、SiOCN及/或氟摻雜的矽酸鹽玻璃(FSG)形成。在所述鰭片結構20上形成厚厚的隔離絕緣層30後,進行平面化製程,以除去隔離絕緣層30的一部分。平面化製程可包括化學機械拋光(CMP)及/或蝕刻製程。然後,進一步去除隔離絕緣層30,使鰭片結構20的上部暴露出來,該部分將成為溝道層,如第2C圖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使用濕式蝕刻製程,例如,藉由將基板浸漬於氫氟酸(HF)中來完成隔離絕緣層30的部分去除。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使用乾式蝕刻製程執行隔離絕緣層30的部分去除。例如,使用CHF 3或BF 3作為蝕刻氣體的乾式蝕刻製程。在形成隔離絕緣層30之後,進行熱製程,例如退火過程,以提高隔離絕緣層30的品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熱製程是通過使用快速熱退火(RTA)在約900°C至約1050°C的溫度範圍內,以及惰性氣體環境(如N 2、Ar或He環境)中存續約1.5秒至約10秒來執行的。
接著,如第2A圖-第2C圖所示,在部分鰭片結構20上形成一個虛擬閘極結構40。介電層和多晶矽層形成在隔離絕緣層30和暴露的鰭片結構20之上,然後執行圖案化製程,以獲得虛擬閘極結構40,其包括由多晶矽和虛擬閘極介電層所構成的虛擬閘極電極層。多晶矽層的圖案化是通過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使用包括氮化矽層和氧化物層的硬質遮罩來完成的。虛擬閘極介電層可以是由CVD、PVD、ALD、電子束蒸鍍或其他合適的製程所形成的矽氧化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介電層包括一層或多層氧化矽、氮氧化矽、氮化矽氧或高k介電質。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介電層的厚度在約1 nm至約5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電極層是均勻或非均勻摻雜多晶矽。在本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電極層的寬度在約30 nm至約60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電極層的厚度在約30 nm至約50 nm的範圍內。此外,可以將一個或多個虛擬閘極電極層設置在虛擬閘極結構40的兩側,以提高圖案化製程中的圖案保真度。虛擬閘極結構40的寬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約5 nm到約40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約7 nm到約15 nm的範圍內。
進一步,如第2A圖-第2C圖所示,側壁間隔物48形成於虛擬閘極結構40的相對側面。在虛擬閘極結構40上形成用於側壁間隔物48的絕緣材料層。絕緣材料層以共形(conformal)的方式沉積,使其在垂直表面(如側壁、水平表面和虛擬閘極結構40的頂部)上形成實質上相等的厚度。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絕緣材料層的厚度範圍為約5 nm到約20 nm之間。絕緣材料層包括一種或多種SiN、SiON和SiCN或任何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絕緣材料層可以通過ALD或CVD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形成。接下來,通過各向異性蝕刻去除絕緣材料層的底部部分,從而形成側壁間隔物4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側壁間隔物48包括兩層到四層不同的絕緣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虛擬閘極介電層的一部分設置在側壁間隔物48和隔離絕緣層30之間。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沒有設置虛擬閘極介電層的任何部分在側壁間隔物48和隔離絕緣層30之間。
在第2A圖-第2C圖中,繪示了四個鰭片結構20和四個虛擬閘極結構40。但是,鰭片結構20的數量不限於四個,虛擬閘極結構40的數量也不限於四個。
第3A圖-第3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第3A圖為平面(上)視圖,第3B圖為第3A圖沿剖面線X1-X1的剖面圖,第3C圖為第3A圖沿剖面線Y2-Y2的剖面圖。
接著,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未被虛擬閘極結構40覆蓋的鰭片結構20的源極/汲極區被蝕刻(凹進去)以形成源極/汲極凹槽25。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沒有凹槽形成於其中,而是將磊晶層形成在鰭片結構20之上。
第4A圖-第4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第4A圖為平面(上)視圖,第4B圖為第4A圖沿剖面線X1-X1的剖面圖,第4C圖為第4A圖沿剖面線Y2-Y2的剖面圖。在第4A圖中,省略隔離絕緣層30(透明)。
在源極/汲極凹槽25形成後,在源極/汲極凹槽25之內及之上形成一個或多個源極/汲極磊晶層5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具有不同成分的兩個或多個磊晶層形成為源極/汲極磊晶層5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源極/汲極磊晶層50包括用於n型FinFET的SiP或SiCP,以及用於p型FinFET的摻雜硼的SiGe。在至少一實施方式中,源極/汲極磊晶層50通過LPCVD製程、分子束磊晶、原子層沉積或任何其他合適的方法磊晶生長。LPCVD製程是在大約400°C到850°C的溫度和大約1 Torr到200 Torr的壓力下進行的,使用的矽源極氣體如SiH 4、Si 2H 6或Si 3H 8;鍺源極氣體,如GeH 4或G 2H 6;碳源極氣體如CH 4或SiH 3CH 3,磷源極氣體如PH 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矽化物層在源極/汲極磊晶層50上進一步形成。
第5A圖-第5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第5A圖為平面(上)視圖,第5B圖為第5A圖中沿剖面線X1-X1的剖面圖,第5C圖為第5A圖中沿剖面線Y2-Y2的剖面圖。在第5A圖中,犧牲閘極電極結構和源極/汲極磊晶層50上的一些層被省略。
接著,如第5A圖-第5C圖所示。在源極/汲極磊晶層50和虛擬閘極結構40上形成蝕刻停止層60,然後在蝕刻停止層60上形成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interlayer dielectric,ILD)。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蝕刻停止層60由基於氮化矽的材料製成,如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的材料包括具有Si、O、C及/或H的化合物,如矽氧化物、SiCOH和SiOC。而有機材料,如聚合物,亦可用於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
第6A圖-第6C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第6A圖為平面(上)視圖,第6B圖為第6A圖沿剖面線X1-X1的剖面圖,第6C圖為第6A圖沿剖面線Y2-Y2的剖面圖。在第6A圖中,犧牲閘極電極結構和源極/汲極磊晶層50上的一些層被省略。
在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形成後,進行平面化製程,如CMP,以便暴露虛擬閘極結構40的頂部部分。然後,去除包括虛擬閘極電極層以及虛擬閘極介電層在內的虛擬閘極結構40,從而形成閘極間隔。虛擬閘極結構40可以通過電漿乾式蝕刻及/或濕式蝕刻來去除。當虛擬閘極電極層為多晶矽且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為矽氧化物時,可以使用TMAH溶液等濕式蝕刻劑選擇性地去除虛擬閘極電極層。然後使用電漿乾式蝕刻和/或濕式蝕刻去除虛擬閘極介電層。
在閘極間隔內形成金屬閘極結構。金屬閘極結構包括如第6B圖所示的閘極介電層82和金屬的閘極電極8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鰭片結構20上形成介面層,在介面層上形成閘極介電層8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面層是由化學氧化所形成的。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面層包括氧化矽、氮化矽和混合氧化矽鍺中之一者。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介面層的厚度在約0.2 nm到約6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閘極介電層82包括介電材料的一層或多層,如氧化矽、氮化矽或高k介電材料、其他合適的介電材料和/或其組合。高k介電材料的例子包括HfO 2、HfSiO、HfSiON、HfTaO、HfTiO、HfZrO、氧化鋯、氧化鋁、氧化鈦、二氧化鉿-氧化鋁(HfO 2-Al 2O 3)合金、La 2O 3、HfO 2-La 2O 3、Y 2O 3或其他合適的高k介電材料和/或其組合。閘極介電層82可以通過CVD、ALD或任何合適的方法形成。在一實施方式中,閘極介電層82採用高共形沉積製程如ALD形成,以確保形成圍繞每個溝道層具有均勻厚度的閘極介電層82。在一實施方式中,閘極介電層82的厚度範圍從約1 nm到約100 nm。
金屬的閘極電極84包括設置在閘極介電層82上的一個或多個導電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金屬的閘極電極84包括一個或多個工作功能調整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工作功能調整層由導電材料製成,如TiN、WN、TaAlC、TiC、TaAl、TaC、Co、Al、TiAl或TiAlC單層,或由兩種或多種這些材料組成的多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對於n型溝道FET,含鋁層,如TiAl、TiAlC、TaAl和/或TaAlC被用作n型WFM層,而對於p型溝道FET,一個或多個TaN、TiN、WN、TiC和/或Co被用作p型WFM層。金屬的閘極電極84包括在所述工作功能調整層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本體閘極電極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體閘極電極層包括一層或多層導電材料,如多晶矽、鋁、銅、鈦、鉭、鎢、鈷、鉬、氮化鉭、矽化鎳、矽化鈷、TiN、WN、TiAl、TiAlN、TaCN、TaC、TaSiN、金屬合金、其他合適的材料,和/或組合。
第7A和7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如第7A圖所示,在閘極電極84和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上形成多個層。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層210形成於閘極電極84和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之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層210是介電層,如氮化矽、SiON、SiCN或SiOCN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層210的厚度在約2 nm到約4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層210係作為蝕刻停止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層210之上形成第二層22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層220是不同於第一層210的介電層,並包括氧化矽、SiOC、SiOCN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層220的厚度在約40 nm到約80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層220作為第二層間介電質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第二層220之上形成第三層23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層230由與第二層220不同的材料製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層230包括金屬合金,如WC、WN、TiN、TaN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三層230由介電材料製成,如AlO、AlON、AlN、氧化鉿或其他介電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層230的厚度在約15 nm到約30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三層230係作為第一硬質遮罩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第三層230之上形成第四層24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四層240是與第三層230不同的介電層,並包括氧化矽、SiOC、SiOCN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四層240的厚度範圍從約40 nm到約50 nm。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四層240係作為第二硬質遮罩層。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在第四層240之上形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由與第四層240不同的材料製成,並包括非晶矽或多晶矽,或其他合適的材料。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由介電材料製成,如AlO、AlON、AlN、氧化鉿或其他介電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的厚度在約20 nm到約40 nm的範圍內。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係作為第三硬質遮罩層。第一層210至第五層250由CVD、ALD或任何合適的方法形成。
接著,如第7A圖所示,在第五層250上形成三層抗蝕系統。三層抗蝕劑系統包括底層260作為第六層,中間層270作為第七層和光阻層280(或稱光阻圖案)。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底層260由有機材料製成。前述有機材料可包括多個未交聯的單體或聚合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底層260包含可圖案化的材料及/或具有提供抗反射特性的組成物的材料。底層260的示例性材料包括基於碳的聚合物,如聚羥基苯乙烯(PH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及其組合,以及其他含有芳香環的有機聚合物。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底層260通過旋轉塗布製程形成。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底層260由另一合適的沉積製程形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底層260的厚度範圍從約50 nm到約100 nm。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形成底層260之後,進行退火操作。中間層270包括含矽聚合物,如一些實施方式中的聚矽氧烷。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中間層270的厚度範圍從約10 nm到約30 nm。如第7A圖所示,在三層抗蝕系統中,使用一個或多個光蝕刻製程來圖案化光阻層280。光阻層280對應於沒有形成源極/汲極接觸層的區域。
第8A和8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中間層270通過使用光阻層280作為蝕刻遮罩進行蝕刻,而底層260通過使用圖案化的中間層270作為蝕刻遮罩進行蝕刻。然後,如第8A和8B圖所示,用圖案化的中間層270和/或底層260作為蝕刻遮罩對第五層250進行蝕刻。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隨後移除中間層270和底層260。
第9A和9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然後,如第9A和9B圖所示。在圖案化的第五層250上形成三層抗蝕系統。三層抗蝕劑系統包括底層310、中間層320和光阻層330(圖案)。三層抗蝕系統的材料和結構如上所述。光阻層330包括沿Y方向(閘極延伸方向)延伸的線間隔圖案。
第10A圖-第10D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各階段的剖面圖。
如第10A圖所示,中間層320用光阻層330作為蝕刻遮罩進行圖案化。然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0B圖所示,在圖案化的中間層320上形成具有線間隔圖案的另一個光阻圖案,並且通過使用光阻層340作為蝕刻遮罩進一步圖案化前述已圖案化的中間層320。設置在閘極電極上方的其餘中間層320和由中間層320形成的間隔即對應作為於源極/汲極接觸層。
第11A和11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在如第10C圖所示的中間層320被圖案化之後,將圖案化的中間層320作為蝕刻遮罩對底層310進行圖案化。然後,第四層240和第三層230通過使用圖案化的底層310作為蝕刻遮罩被圖案化成線間隔圖案。在這個蝕刻製程中,具有島狀的圖案化的第五層250沒有被圖案化。因此,在圖案化的第五層250之下,一部分的第四層240和第三層230保留如第10D圖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五層250、第四層240和第三層230由與彼此不同的材料製成。
在第四層240和第三層230已圖案化後,移除中間層320和底層310,並且移除第五層250,如第11A和11B圖所示。圖案化的第四層240對應為光阻層280,其延伸至第五層250。圖案化的中間層320之間的間隔朝Y方向延伸,並且沒有圖案化的第五層250的一部分受到蝕刻,以去除第四層240及第三層230。並且,形成了圖案化的第五層250的一部分的地方受到蝕刻保護,從而留下了第四層240及第三層230。如第11B圖所示,未被圖案化的第三層230和圖案化的第四層240所覆蓋的間隔對應作為源極/汲極接觸層。換句話說,第三層230所形成的間隔被第四層240所切割。
第12A和12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隨後,通過使用圖案化的第三層230和圖案化的第四層240的組合作為蝕刻遮罩,對第二層220、第一層210和第一層間介電質層70進行圖案化,從而形成間隔72。接著,移除第三層230和第四層240,如第12A和12B圖所示。
第13A、13B和13C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平面圖(俯視圖)及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如第13A、13B和13C圖所示,間隔72被導電材料所填充,從而形成源極/汲極接觸層100。第13C圖為第13A圖沿剖面線X2-X2的剖面圖。在間隔72和第二層220中形成一層或多層導電材料,如鎢、鈦、鈷、鉬和鎳,或其矽化物,其合金或其他合適的材料,並進行平面化製程,如CMP。
第14圖繪示了前述技術對於半導體裝置的標準單元結構的應用。在一些實施方式中,CMOS電路配置在兩個電源軌道區域之間的單元區中,其中Vdd和Vss的電源線路配置在單元區中。閘極電極沿Y方向延伸並設置在X方向,主動區沿X方向延伸並設置在Y方向。在鰭片場效電晶體的情形中,每個主動區包括一個或多個鰭片結構,在X方向延伸,並設置在Y方向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源極/汲極接觸層設置在及/或連接主動區(鰭片結構)的源極/汲極區上。
如第14圖所示,源極/汲極接觸層的圖案是由一般線形圖案和切割圖案的相減運算生成的。如前所述的製程,實現了這個減法操作。
第15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標準單元結構的電源軌道區的放大佈局圖。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一個或多個通孔110將源極/汲極接觸層(被切割圖案切割後所剩餘的一般圖案)與電源供應線路相連接。當裝置尺寸縮小時,通孔110和切割的圖案之間的間隙及/或相鄰切割圖案之間的間隙會減小。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相鄰的切割圖案彼此合併。在這種情況下,當切割圖案形成如第7A圖所示的光阻層280時,將形成波浪形圖案。在其他情況下,切割圖案的島狀在光阻圖案中是圓形的。光阻圖案中切割圖案的這種變形可能會導致通孔110無法充分接觸源極/汲極接觸層。本揭露所公開的實施方式解決了此問題。
第16A圖-第18B圖分別繪示多種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源極/汲極接觸層100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在這些圖中,為了簡化,省略了一些層/特徵。可以理解的是,對於本方法的其他實施方式,可以在這些圖所示的製程之前、之間和之後提供額外的製程,並且可以替換或消除以下所述的一些製成。操作/製程之間的順序可以互換。如第1圖-第13C圖所述的材料、製程、操作、尺寸和/或配置亦適用於下列實施方式,其詳細描述可以省略。
如第16A圖所示,在形成第五層250後,通過一次或多次光刻和蝕刻操作將第五層250圖案化以形成凹槽圖案25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255位於如第16B圖所示的電源軌道區上方。如第16B圖所示,凹槽圖案255沿著X方向延伸,並與設置在電源軌道區的切割圖案重疊。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255在Y方向上的寬度小於主動區(鰭片)的寬度,且大於主動區(鰭片)的寬度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實施方式中,Y方向上凹槽圖案255的寬度小於電源軌道區的寬度,且大於電源軌道區寬度的四分之一。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255的形成不使用三層抗蝕系統或硬掩模層,並且通過在第五層250上直接形成光阻圖案、並通過蝕刻製程蝕刻第五層250而形成。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光阻圖案包括底部減反射塗層。
隨後,如第17A及17B圖所示,在圖案化的第五層250上形成底層260、中間層270和光阻圖案280(三層抗蝕系統)。如第17A圖所示,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與切割圖案相對應的相鄰島狀圖案合併形成連續圖案。
接著,如第8A圖和第8B圖所描述的操作,第五層250進一步使用三層抗蝕系統來圖案化,即如第18A圖所示。由於凹槽圖案255是在第五層250中預製的,因此光阻圖案280中合併的切割圖案被凹槽圖案255分隔成與設計的切割圖案相似的島狀圖案,如第18B圖所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在光阻圖案280作為與原始佈局圖案不同的連續圖案或變形圖案形成的區域下方形成凹槽(溝槽或開口)圖案。凹槽圖案255可以在蝕刻第五層250(硬質遮罩)時切割或修剪成連續或變形的圖案。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255未形成,使用具有連續抗蝕劑圖案的三層抗蝕系統蝕刻第五層250後,通過使用一個或多個光蝕刻操作將第五層250的連續圖案切割成島狀圖案。當凹槽圖案255被預製時,由於圖案化製程是在第五層250相對平坦的表面上執行的,製程餘量會增加。
在第五層250圖案化完成後,執行第9A圖-第13C圖所述的製程,以形成源極/汲極接觸層100。
本文所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或例子提供了一些優於現有技術的優點。例如,在本揭露中,由於在第五層(硬質遮罩層)中預製凹槽圖案,因此能在硬質遮罩圖案中消除或抑制光阻圖案的變形。所揭露的技術可以增加通孔和源極/汲極接觸層之間的餘量。
需要理解的是,並非所有的優點皆已在此討論,所有的實施方式或實施例都不需要特定的優點,而其他的實施方式或實施例可能提供不同的優點。
根據本揭露的一個方面,在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中,形成多個底層結構,其包括多個閘極電極以及多個源極/汲極磊晶層於基板之上,在這些底層結構上形成一個或多個層,在一個或多個層上形成硬質遮罩層,在硬質遮罩層中形成凹槽圖案,在具有凹槽圖案的硬質遮罩層之上形成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形成第一光阻圖案於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之上,藉由以第一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一個或多個第一抗蝕層,從而形成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並且藉由使用第一硬質遮罩圖案,圖案化具有凹槽圖案的硬質遮罩層,從而形成第二硬質遮罩圖案。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光阻圖案包括連續圖案,並且相應連續圖案在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中被凹槽圖案劃分為多個島狀圖案。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硬質遮罩層包括非晶矽或多晶矽。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位於將要形成電源供應線路的電源軌道區。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凹槽圖案的寬度小於電源軌道區的寬度。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閘極電極延伸於第一方向,且排列於與第一方向交錯的第二方向,凹槽圖案延伸於閘極電極之上的第二方向。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方法更包括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抗蝕層於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之上,藉由圖案化一或多個第二抗蝕層來形成第三硬質遮罩圖案,以及藉由以第三硬質遮罩圖案以及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一或多個層,從而形成第四硬質遮罩圖案。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底層結構更包括第一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這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以及第二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第一層間介電質層以及這些閘極電極之上。並且,方法更包括藉由以第四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一層間介電質層以及第二層間介電質層,從而形成多個溝槽圖案,以及藉由以導電材料填滿這些溝槽圖案,從而形成多個源極/汲極接觸圖案。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方面,在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中,形成底層結構,其包括鰭片結構設置於基板之上、閘極結構設置於鰭片結構的上部部分之上、源極/汲極磊晶層設置於鰭片結構的源極/汲極區之上、以及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在底層結構之上形成第一層,在第一層之上形成第二層,在第二層之上形成第三層,在第三層之上形成第四層,在第四層之上形成第五層。在第五層中形成凹槽圖案,並在第五層上形成具有凹槽圖案第一抗蝕層。藉由以第一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一抗蝕層。藉由以圖案化的第一抗蝕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五層。形成第二抗蝕層於圖案化的第五層之上。藉由以一個或多個第二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二抗蝕層。藉由以圖案化的第二抗蝕層以及圖案化的第五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三層及第四層。藉由以圖案化的第三層以及圖案化的第四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二層、第一層以及層間介電質層,從而形成溝槽圖案於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藉由以導電材料填滿溝槽圖案,從而形成源極/汲極接觸圖案。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五層包括非晶矽或多晶矽。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三層包括WC、WN、TiN或TaN中至少一者。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層或第四層中的至少一層包括氧化矽。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層包括氮化矽。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抗蝕層以及第二抗蝕層中每一者皆包括具有有機材料的底層以及具有矽聚合物的中間層。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圖案化的第二抗蝕層包括多個線型圖案設置於這些閘極電極之上,以及多個間隔物設置於這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這些閘極結構延伸於第一方向,且排列於與第一方向交錯的第二方向,並且凹槽圖案延伸於這些閘極結構之上的第二方向。
根據本揭露的又一方面,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形成底層結構,形成介電層於底層結構之上,形成第一硬質遮罩層於介電層之上,形成第二硬質遮罩層於第一硬質遮罩層之上,形成多個第一硬質遮罩圖案於第二硬質遮罩層之上,形成抗蝕層於這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之上。藉由圖案化抗蝕層以形成多個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並且藉由以這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以及這些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第一硬質遮罩層以及第二硬質遮罩層。其中圖案化的第二硬質遮罩層包括相對應於這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的多個圖案,並且圖案化的第一硬質遮罩層包括相應於這些第二硬質遮罩圖案的多個圖案。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硬質遮罩層、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這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是由彼此不同的材料製成的。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方法更包括藉由以圖案化的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圖案化的第一硬質遮罩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介電層。在上述及以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方法更包括在圖案化介電層之後,移除圖案化的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圖案化的第一硬質遮罩層。
前述揭露概述了幾個實施方式的特徵,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揭露的各個方面。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他們可以容易地將本揭露用作設計或修改其他製程和結構的基礎,以實現與本揭露介紹的實施方式相同的目的和/或實現相同的益處。本領域技術人員還應該理解,雖然本揭露已以多種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基板 20’:溝道區 20:鰭片結構 25:源極/汲極凹槽 30:隔離絕緣層 40:虛擬閘極結構 48:側壁間隔物 50’:源極/汲極區 50:源極/汲極磊晶層 60:蝕刻停止層 70:第一層間介電質層 72:間隔 82:閘極介電層 84:閘極電極 90:層間介電質層 92:層間介電質層 95:層間介電質層 96:蝕刻停止層 100:源極/汲極接觸層 110:通孔 120:導電線路層 130:閘極電極接觸層 210:第一層 220:第二層 230:第三層 240:第四層 250:第五層 255:凹槽圖案 260:底層 270:中間層 280:光阻層 310:底層 320:中間層 330:光阻層 340:光阻層 X:方向 Y:方向 Z:方向 X1-X1:剖面線 X2-X2:剖面線 Y1-Y1:剖面線 Y2-Y2:剖面線
以下將結合附圖閱讀,根據以下詳細描述可以最好地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應理解,根據行業中的慣例,各種特徵未按比例繪製。實際上,為了清楚起見,各種特徵的尺寸可以任意地增加或減小。 第1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沿半導體裝置的X方向的剖面圖。 第2A、2B和2C圖分別繪示平面視圖(俯視圖)、沿X方向的剖面圖以及沿Y方向的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3A、3B和3C圖分別繪示平面視圖(俯視圖)、沿X方向的剖面圖以及沿Y方向的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4A、4B和4C圖分別繪示平面視圖(俯視圖)、沿X方向的剖面圖以及沿Y方向的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5A、5B和5C圖分別繪示平面視圖(俯視圖)、沿X方向的剖面圖以及沿Y方向的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6A、6B和6C圖分別繪示平面視圖(俯視圖)、沿X方向的剖面圖以及沿Y方向的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7A和7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8A和8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9A和9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0A、10B、10C和10D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的剖面圖。 第11A和11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2A和12B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和平面圖(俯視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3A、13B和13C圖分別繪示透視圖、平面圖(俯視圖)及剖面圖,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4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裝置的標準單元結構的佈局。 第15圖所示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半導體裝置的標準單元結構的電源軌道區的佈局。 第16A和16B圖分別繪示電源軌道區的透視圖和佈局,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7A和17B圖分別繪示電源軌道區的透視圖和佈局,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第18A和18B圖分別繪示電源軌道區的透視圖和佈局,並說明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的半導體裝置製程的順序階段中之一者。
10:基板
20’:溝道區
50’:源極/汲極區
84:閘極電極
90:層間介電質層
92:層間介電質層
95:層間介電質層
96:蝕刻停止層
100:源極/汲極接觸層
110:通孔
120:導電線路層
130:閘極電極接觸層
X:方向
Z: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 形成複數個底層結構,其包括複數個閘極電極以及複數個源極/汲極磊晶層於一基板之上; 形成一或多個層於該些底層結構之上; 形成一硬質遮罩層於該一或多個層之上; 形成一凹槽圖案於該硬質遮罩層之上; 形成一或多個第一抗蝕層於具有該凹槽圖案的該硬質遮罩層之上; 形成一第一光阻圖案於該一或多個第一抗蝕層之上; 藉由以該第一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一或多個第一抗蝕層,從而形成一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以及 藉由使用該第一硬質遮罩圖案,圖案化具有該凹槽圖案的該硬質遮罩層,從而形成一第二硬質遮罩圖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第一光阻圖案包括一連續圖案,且該第一硬質遮罩圖案包括一相應連續圖案;以及 該相應連續圖案在該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中被該凹槽圖案劃分為複數個島狀圖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硬質遮罩層包括非晶矽或多晶矽。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凹槽圖案位於將要形成一電源供應線路的一電源軌道區。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凹槽圖案的寬度小於該電源軌道區的寬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閘極電極延伸於一第一方向,且排列於與該第一方向交錯的一第二方向;以及 該凹槽圖案延伸於該閘極電極之上的該第二方向。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更包括: 形成一或多個第二抗蝕層於該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之上; 藉由圖案化該一或多個第二抗蝕層來形成一第三硬質遮罩圖案;以及 藉由以該第三硬質遮罩圖案以及該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一或多個層,從而形成一第四硬質遮罩圖案。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些底層結構更包括一第一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該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以及一第二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該第一層間介電質層以及該些閘極電極之上;以及 該方法更包括: 藉由以該第四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一層間介電質層以及該第二層間介電質層,從而形成複數個溝槽圖案;以及 藉由以一導電材料填滿該些溝槽圖案,從而形成複數個源極/汲極接觸圖案。
  9.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 形成一底層結構,其包括複數個鰭片結構設置於一基板之上、複數個閘極結構設置於該些鰭片結構的複數個上部部分之上、複數個源極/汲極磊晶層設置於該些鰭片結構的複數個源極/汲極區之上、以及一層間介電質層設置於該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 形成一第一層於該底層結構之上; 形成一第二層於該第一層之上; 形成一第三層於該第二層之上; 形成一第四層於該第三層之上; 形成一第五層於該第四層之上; 形成一凹槽圖案於該第五層之中; 形成一第一抗蝕層於具有該凹槽圖案的該第五層之上; 藉由以一第一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一抗蝕層; 藉由以圖案化的該第一抗蝕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五層; 形成一第二抗蝕層於圖案化的該第五層之上; 藉由以一或多個第二光阻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二抗蝕層; 藉由以圖案化的該第二抗蝕層以及圖案化的該第五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三層及該第四層; 藉由以圖案化的該第三層以及圖案化的該第四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二層、該第一層以及該層間介電質層,從而形成複數個溝槽圖案於該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以及 藉由以一導電材料填滿該些溝槽圖案,從而形成複數個源極/汲極接觸圖案。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五層包括非晶矽或多晶矽。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三層包括碳化鎢、氮化鎢、氮化鈦或氮化鉭中至少一者。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層或該第四層中至少一者包括氧化矽。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層包括氮化矽。
  14.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抗蝕層以及該第二抗蝕層中每一者皆包括具有一有機材料的一底層以及具有矽聚合物的一中間層。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二抗蝕層包括複數個線型圖案設置於該些閘極電極之上,以及複數個間隔物設置於該些源極/汲極磊晶層之上。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其中: 該些閘極結構延伸於一第一方向,且排列於與該第一方向交錯的一第二方向;以及 該凹槽圖案延伸於該些閘極結構之上的該第二方向。
  17. 一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 形成一底層結構; 形成一介電層於該底層結構之上; 形成一第一硬質遮罩層於該介電層之上; 形成一第二硬質遮罩層於該第一硬質遮罩層之上; 形成複數個第一硬質遮罩圖案於該第二硬質遮罩層之上; 形成一抗蝕層於該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之上; 藉由圖案化該抗蝕層以形成複數個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以及 藉由以該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以及該些第二硬質遮罩圖案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第一硬質遮罩層以及該第二硬質遮罩層; 其中圖案化的該第二硬質遮罩層包括相對應於該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的複數個圖案,並且圖案化的該第一硬質遮罩層包括相應於該些第二硬質遮罩圖案的複數個圖案。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硬質遮罩層、該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該些第一硬質遮罩圖案是由彼此不同的材料製成的。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方法,更包括藉由以圖案化的該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圖案化的該第一硬質遮罩層作為蝕刻遮罩,圖案化該介電層。
  20.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在圖案化該介電層之後,移除圖案化的該第二硬質遮罩層以及圖案化的該第一硬質遮罩層。
TW110130363A 2021-06-18 2021-08-17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TW202301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52,069 2021-06-18
US17/352,069 US20220406661A1 (en) 2021-06-18 2021-06-18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1470A true TW202301470A (zh) 2023-01-01

Family

ID=8357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0363A TW202301470A (zh) 2021-06-18 2021-08-17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6661A1 (zh)
CN (1) CN115206882A (zh)
TW (1) TW20230147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4371B2 (en) * 2014-10-14 2017-02-07 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form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6882A (zh) 2022-10-18
US20220406661A1 (en)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937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351038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51603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154432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859276B2 (en) FinFET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fins with stronger structural strength
CN111128888B (zh)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和半导体器件
US1180448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260838A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220336450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2243007A (zh)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TW202301470A (zh) 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CN118231255A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