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0374A - 觸控感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感測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0374A
TW202240374A TW110111940A TW110111940A TW202240374A TW 202240374 A TW202240374 A TW 202240374A TW 110111940 A TW110111940 A TW 110111940A TW 110111940 A TW110111940 A TW 110111940A TW 202240374 A TW202240374 A TW 2022403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electromagnetic
capacitive
touch
sensing c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1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1569B (zh
Inventor
姚志憲
Original Assignee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1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15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569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觸控感測裝置,包含一上感測單元、一對應安裝於該上感測單元下方的下感測單元,及一處理單元。該上感測單元包括一上透明板、複數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複數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可感測輸出複數第一電容感測訊號,並沿一第一方向間隔設置於該上透明板,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設置於該上透明板且可感測輸出複數第一電磁感測訊號,且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與相鄰的該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部分交疊,而該下感測單元按照上述方式疊置,藉由上述方式可減少該上感測單元及該下感測單元的厚度,藉以縮減本發明觸控感測裝置的整體厚度。

Description

觸控感測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感測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兼具電容式觸控感測功能及電磁式觸控感測功能的觸控感測裝置。
目前,現有的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及現有的電磁式觸控感測裝置係屬兩種分離的裝置,在實際的應用中,如需兼具上述兩種觸控感測功能,必須將該現有的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及電磁式觸控感測裝置重疊組裝為一現有的雙層式觸控感測裝置而得以實現。
然而,該現有的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包括兩片投射電容式感測電極基板,而該現有的電磁式觸控感測裝置包括兩片電磁式感測線圈基板,兩者皆為雙層疊合設計並具備一定厚度,因此,該現有的雙層式觸控感測裝置的總厚度會相當大,此時若將重疊組裝後的該現有的雙層式觸控感測裝置搭配設置於一顯示裝置的正面,由於上述提及的總厚度問題,會降低該顯示裝置的透光度,而連帶影響到顯示效果,但若將該現有的雙層式觸控感測裝置搭配設置於該顯示裝置的背面時,同樣由於上述提及的總厚度問題,會使得該現有的觸控感測裝置的觸控靈敏度不盡理想。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克服先前技術所述缺點的觸控感測裝置。
於是,本發明觸控感測裝置包含一上感測單元、一對應安裝於該上感測單元下方的下感測單元,及一處理單元。
該上感測單元包括一上透明板、複數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複數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沿一第一方向間隔設置於該上透明板,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一電容感測訊號。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設置於該上透明板,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與對應相鄰的該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部分交疊,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被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一電磁感測訊號。
該下感測單元包括一下透明板、複數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複數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沿一實質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下透明板,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二電容感測訊號。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設置於該下透明板,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與對應相鄰的該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部分交疊,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於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被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二電磁感測訊號。
該處理單元電連接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該處理單元可根據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容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容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並可根據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磁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磁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將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以設置於該上透明板,並藉由將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以設置於該下透明板,得以減少該上感測單元及該下感測單元的厚度,藉以縮減該觸控感測裝置的整體厚度。
參閱圖1、2,本發明觸控感測裝置的一實施例,包含一第一透明膠層1、一第二透明膠層2、一表面玻璃層3、一上感測單元4、一下感測單元5、一處理單元6、一顯示單元7,及一框架層8。
在本實施例中,該表面玻璃層3、該第二透明膠層2、該上感測單元4、該第一透明膠層1及該下感測單元5依序間隔設置,該第一透明膠層1設置於該上感測單元4及該下感測單元5間,使該上感測單元4對應安裝於該下感測單元5上方並呈絕緣黏接,而該第二透明膠層2設置於該上感測單元4與該表面玻璃層3間,使該上感測單元4及該表面玻璃層3間呈絕緣黏接,該第一透明膠層1及該第二透明膠層2的材料為光學透明膠(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但不以此為限,此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擴充推知細節,故不予贅述。
參閱圖3,該上感測單元4包括一具備介電性的上透明板41、八組沿一第一方向X間隔設置於該上透明板41的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八組設置於該上透明板41的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複數對應設置於圖3中的著色處的上絕緣隔離件44,為求圖面的精簡,圖3僅繪製出其中二上絕緣隔離件44作為代表,該等上絕緣隔離件44的詳細結構會於後續段落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一電容感測訊號,並具有九個沿一垂直於該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延伸並設置於該上透明板41的上觸控電極部421,及八個連接兩相鄰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的上連接段部422,值得一提的是,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的數量不限定於九個,而該等上連接段部422的數量也不限於八個,而是可根據不同尺寸的觸控裝置的需求予以進行調整。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中沿該第二方向Y排列而位於相反兩側者,相對於該第一方向X與該第二方向Y所界定出的一平面(圖未示)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三角形,其餘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菱形,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的形狀並不局限於三角形與菱形,也可用其他的對稱圖形來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係採用金屬網格(Metal Mesh)製程技術製備而成,但不以此為限,金屬網格(Metal Mesh)製程技術為一種觸控材料製造技術,將線寬極細的金屬線設置成網格形式,並以此種材料作為偵測用的觸控電極鋪設於該上透明板41,金屬網格相較於現有的觸控電極的材料,如氧化銦錫(ITO),具有低功耗、觸控靈敏、成本較低,及使用壽命較長等優點,其餘技術內容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擴充推知細節,故不再贅述。
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一電磁感測訊號,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與對應相鄰的該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部分交疊,換言之,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任兩相鄰者,即有部分區域重疊,以下會針對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環繞的方式進行更詳盡的界定。
參閱圖3、4、5,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環繞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被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其中二者沿該第一方向X排列並位於相反兩側,且各自僅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中的相對應的其中兩組,而其餘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則依序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中相對應的其中三組。
舉例而言,此處搭配圖4說明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環繞關係,圖4為從圖3中移除部分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示意圖,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會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中從圖4左側數來的第一組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可知從圖4左側數來的第一組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被相對應的其中兩組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所環繞。
接著,搭配圖5,圖5為從圖3中移除另一部分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示意圖,圖5中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會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中從圖5左側數來的第五組的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可知從圖5左側數來的第五組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被相對應的其中三組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所環繞,至此,應能理解本實施例中,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相對於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間的環繞關係。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具有兩圈上感測線圈部431,且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內的該等上感測線圈部431環繞相對應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421,但該等上感測線圈部431的數量不限定於兩圈,可根據所需的感應強度予以進行調整。
參閱圖3、6,圖6為圖3圈選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並定義圖2中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間接觸重疊的部分為上交疊區433,該等上絕緣隔離件44對應設置於該等上交疊區433,每一上絕緣隔離件44設置於一相對應的該上感測線圈部431的下方及另一相對應的該上感測線圈部431的上方間,亦即每一上絕緣隔離件44對應設置於該等上交疊區433中的至少二者間,而不限於設置於其中二個上交疊區433間,也可設置於多於二個的上交疊區433間,該等上交疊區433的數量會根據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佈線方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此外,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所定義出的該等上交疊區433會相鄰於圖3中的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的著色處,而該等上絕緣隔離件44設置於相鄰的相對應的該等上交疊區433間,用以阻絕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定義該等上感測線圈部431中,鄰接於該等上絕緣隔離件44上方的部分為上橋接部432,即為圖3、6中的著色處,而該等上橋接部432的材料為氧化銦錫(ITO)。
參閱圖7,該下感測單元5包括一具備介電性的下透明板51、八組沿該第二方向Y間隔設置於該下透明板51的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八組設置於該下透明板51的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及複數對應設置於圖7中的著色處的下絕緣隔離件54,為求圖面的精簡,圖7僅繪製出其中二下絕緣隔離件54作為代表,該等下絕緣隔離件54的詳細結構會於後續段落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二電容感測訊號,並具有九個沿該第一方向X延伸並設置於該下透明板51的下觸控電極部521,及八個連接兩相鄰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的下連接段部522,值得一提的是,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的數量不限定於九個,而該等下連接段部522的數量也不限於八個,而是可根據不同尺寸的觸控裝置的需求予以進行調整。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中沿該第一方向X排列而位於相反兩側者,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三角形,其餘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菱形,但在其他變化例中,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的形狀並不局限於三角形與菱形,也可用其他的對稱圖形來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係採用金屬網格製程技術製備而成,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7,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二電磁感測訊號。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與對應相鄰的該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部分交疊,換言之,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任兩相鄰者,即有部分區域重疊,以下會針對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環繞的方式進行更詳盡的界定。
參閱圖7、8、9,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環繞於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被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在本實施例中,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其中二者沿該第二方向Y排列並位於相反兩側,且各自僅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中的相對應的其中兩組,而其餘的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則沿該第二方向Y依序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中相對應的其中三組。
舉例而言,此處搭配圖8說明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環繞關係,圖8為從圖7中移除部分的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示意圖,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會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中從圖8上方數來的第一組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可知從圖8上方數來的第一組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被相對應的其中兩組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所環繞。
接著,搭配圖9,圖9為從圖7中移除另一部分的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示意圖,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會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中從圖9上方數來的第五組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可知從圖9上方數來的第五組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被相對應的其中三組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所環繞,至此,應能理解本實施例中,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相對於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間的環繞關係。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具有二圈下感測線圈部531,且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內的該等下感測線圈部531環繞相對應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521,但該等下感測線圈部531的數量不限定於兩圈,可根據所需的感應強度予以進行調整。
參閱圖7、10,圖10為圖7圈選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並定義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間接觸重疊的部分為下交疊區533,該等下絕緣隔離件54對應設置於該等下交疊區533,每一下絕緣隔離件54設置於一相對應的該下感測線圈部531的下方及另一相對應的該下感測線圈部531的上方間,亦即每一下絕緣隔離件54對應設置於該等下交疊區533中的至少二者間,而不限於設置於其中二個下交疊區533間,也可設置於多於二個的下交疊區533間,該等下交疊區533的數量會根據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佈線方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此外,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所定義出的該等下交疊區533會相鄰於圖7中的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的著色處,而該等下絕緣隔離件54設置於相鄰的相對應的該等下交疊區533間,用以阻絕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定義該等下感測線圈部531中,鄰接於該等下絕緣隔離件54上方的部分為下橋接部532,即為圖7、10中的著色處,而該等下橋接部532的材料為氧化銦錫(ITO)。
參閱圖1、2、11,本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4、該第一透明膠層1及該下感測單元5對應疊合設置,並且每一上觸控電極部421與相鄰的每一下觸控電極部521不相重疊地設置。
該處理單元6電連接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在本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6為電容式觸控與電磁式觸控整合驅動晶片組。
使用時,該處理單元6可根據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容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容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在本實施例中,適用於一可用於電容式觸控的指示物(圖未示),如手指、電容式觸控筆等,該處理單元6針對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進行互容式電容感測,於掃描其中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時,偵測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的感應電容值變化,藉由上述方式,該處理單元6可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接收得該等第一電容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容感測訊號,以計算出該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但不以此種電容式感測方式為限,此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擴充推知細節,故不予贅述。
該處理單元6可根據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磁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磁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本實施例適用於一電磁式觸控筆(圖未示),該處理單元6控制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發送預定頻率的一發送訊號,該電磁式觸控筆可透過接收該發送訊號作為電磁能,因此不需內置電源,且該電磁式觸控筆會根據該發送訊號回傳一回授訊號至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以使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根據該電磁式觸控筆的相對位置輸出該等第一電磁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磁感測訊號至該處理單元6,使該處理單元6得以計算出該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但不以此種電磁式感測方式為限,此為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擴充推知細節,故不予贅述。
該顯示單元7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6,以接收並顯示經由該處理單元6根據該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及該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對應生成的一影像資訊,在本實施例中,該顯示單元7為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顯示對應該電磁式觸控筆的觸控位置及該指示物的觸控位置的該影像資訊,但不以此為限,該框架層8設置於該下感測單元5及該顯示單元7間,為中空環狀的矩形框體,該框架層8界定出一內部空間81,以使該顯示單元7所顯示的畫面得以穿透該內部空間81、該下感測單元5、該第一透明膠層1、該上感測單元4、第二透明膠層2及該表面玻璃層3,且該上感測單元4及該下感測單元5皆具備高透光率,故本實施例得以清楚展示該顯示單元7所顯示的畫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藉由將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環繞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42設置於該上透明板41,並藉由將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環繞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52以設置於該下透明板51,相較於該現有的雙層式觸控感測裝置,等同減去該等現有的電磁式感測線圈基板的厚度,故本發明得以減少該上感測單元4及該下感測單元5的厚度,藉此縮減本發明的整體厚度;及
(二)藉由該等上橋接部432及配合該等上絕緣隔離件44,得以阻絕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43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同理,藉由該等下橋接部532及配合該等下絕緣隔離件54,得以阻絕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53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改善同層的該等上感測線圈部431及該等下感測線圈部531需分別導通的情況。
綜上所述,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第一透明膠層 2:第二透明膠層 3:表面玻璃層 4:上感測單元 41:上透明板 42: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 421:上觸控電極部 422:上連接段部 43: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 431:上感測線圈部 432:上橋接部 433:上交疊區 44:上絕緣隔離件 5:下感測單元 51:下透明板 52: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 521:下觸控電極部 522:下連接段部 53: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 531:下感測線圈部 532:下橋接部 533:下交疊區 54:下絕緣隔離件 6:處理單元 7:顯示單元 8:框架層 81:內部空間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觸控感測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一剖視示意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上感測單元、一下感測單元、一處理單元及一顯示單元的一電氣方塊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的一示意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的一不完整示意圖; 圖5是該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的另一不完整示意圖; 圖6是圖3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該實施例的該下感測單元的一示意圖; 圖8是該實施例的該下感測單元的一不完整示意圖; 圖9是該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的另一不完整示意圖; 圖10是圖7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圖;及 圖11是該實施例的該上感測單元及該下感測單元的一示意圖。
1:第一透明膠層
2:第二透明膠層
3:表面玻璃層
4:上感測單元
5:下感測單元
6:處理單元
7:顯示單元
8:框架層
81:內部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感測裝置,包含: 一上感測單元,包括 一上透明板; 複數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沿一第一方向間隔設置於該上透明板,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一電容感測訊號;及 複數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設置於該上透明板,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與對應相鄰的該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部分交疊,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被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一電磁感測訊號; 一下感測單元,對應安裝於該上感測單元下方,包括: 一下透明板; 複數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沿一實質垂直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間隔設置於該下透明板,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電容值變化的第二電容感測訊號;及 複數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設置於該下透明板,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與對應相鄰的該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部分交疊,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環繞於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中的至少一者,以使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被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中的至少二者所環繞,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可感測輸出一指示出對應自身磁通量變化的第二電磁感測訊號;及 一處理單元,電連接於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該處理單元可根據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容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容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並可根據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及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所輸出的該等第一電磁感測訊號及該等第二電磁感測訊號,計算出一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中,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具有複數沿該第二方向延伸並設置於該上透明板的上觸控電極部,及複數連接兩相鄰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的上連接段部,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具有複數沿該第一方向延伸並設置於該下透明板的下觸控電極部,及複數連接兩相鄰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的下連接段部,每一上觸控電極部與相鄰的每一下觸控電極部不相重疊地設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中,每一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中,沿該第二方向排列而位於相反兩側者,相對於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所界定出的一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三角形,其餘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菱形,每一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中,沿該第一方向排列而位於相反兩側者,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三角形,其餘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相對於該平面的截面輪廓實質上呈菱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該等上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及該等下電容式感測電極電路係採用金屬網格(Metal Mesh)製程技術製備而成。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中,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具有複數上感測線圈部,且每一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內的該等上感測線圈部環繞相同的該等上觸控電極部,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具有複數下感測線圈部,且每一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內的該等下感測線圈部環繞相同的該等下觸控電極部。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中,該上感測單元還包括複數上絕緣隔離件,該下感測單元還包括複數下絕緣隔離件,定義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間接觸重疊的部分為上交疊區,該等上絕緣隔離件對應設置於該等上交疊區,且每一上絕緣隔離件設置於一相對應的該上感測線圈部的下方及另一相對應的該上感測線圈部的上方間,以阻絕該等上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定義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間接觸重疊的部分為下交疊區,該等下絕緣隔離件對應設置於該等下交疊區,且每一下絕緣隔離件設置於一相對應的該下感測線圈部的下方及另一相對應的該下感測線圈部的上方間,以阻絕該等下電磁式感測線圈組間相互接觸而呈電連接。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其中,定義該等上感測線圈部中鄰接於該等上絕緣隔離件上方的部分為上橋接部,定義該等下感測線圈部中鄰接於該等下絕緣隔離件上方的部分為下橋接部,該等上橋接部與該等下橋接部的材料為氧化銦錫(ITO)。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上感測單元及該下感測單元間的第一透明膠層,使該上感測單元及該下感測單元間呈絕緣黏接。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還包含一位於該上感測單元上方的表面玻璃層,及一設置於該上感測單元與該表面玻璃層間的第二透明膠層,使該上感測單元及該表面玻璃層間呈絕緣黏接。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感測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下感測單元底部的顯示單元,該顯示單元電連接於該處理單元,以接收並顯示經由該處理單元根據該電容式感測位置資訊及該電磁式感測位置資訊對應生成的一影像資訊。
TW110111940A 2021-03-31 2021-03-31 觸控感測裝置 TWI781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1940A TWI781569B (zh) 2021-03-31 2021-03-31 觸控感測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1940A TWI781569B (zh) 2021-03-31 2021-03-31 觸控感測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374A true TW202240374A (zh) 2022-10-16
TWI781569B TWI781569B (zh) 2022-10-21

Family

ID=8546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1940A TWI781569B (zh) 2021-03-31 2021-03-31 觸控感測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156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1933B (zh) * 2013-06-28 2018-01-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电磁触控一体化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9491555A (zh) * 2019-01-16 2019-03-19 北京汉王鹏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触控感应模组、双触控显示装置及方法
TWM579770U (zh) * 2019-01-31 2019-06-21 洋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改進的複合式透明觸控板
CN110069166A (zh) * 2019-04-30 2019-07-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混合型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1569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325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0480701Y1 (ko) 감지 전극들과 연결하기 위하여 금속 와이어를 사용한 인셀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시스템
TWI489356B (zh) 觸控顯示裝置與觸控裝置
EP2762955B1 (en)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456230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436256B (zh)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and modular mutual capacitive touchpad
TWI464656B (zh) 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製造方法以及觸控面板
KR20120109191A (ko) 터치센서 내장형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41712B (zh) 觸控螢幕、觸控板及其驅動方法
JP6384058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1715365A (zh)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I537652B (zh) 單層電容式觸控裝置及其面板模組
TWI655571B (zh) 互容式觸控面板
KR20130081197A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US8907919B2 (en) Sensing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TWI631503B (zh) 具有雙層電極結構的互容式觸控面板
TWI559198B (zh) A touch panel of the sensing structure
JP2012238066A (ja) 静電容量方式の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673206B1 (ko) 셀프 커패시터 방식 인셀 터치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484172A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
TWM557388U (zh) 具有壓力感測的觸控顯示系統
US9753572B2 (en) Touch panel,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201519031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CN110140105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TW201606612A (zh) 觸控面板及其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