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235A -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 Google Patents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235A
TW202237235A TW111108422A TW111108422A TW202237235A TW 202237235 A TW202237235 A TW 202237235A TW 111108422 A TW111108422 A TW 111108422A TW 111108422 A TW111108422 A TW 111108422A TW 202237235 A TW202237235 A TW 2022372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ulse
group
pulse waveform
waveform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本茂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Mtg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23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25Digital circuitry features of electrotherapy devices, e.g. memory, clocks, proces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03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motor muscles, e.g. for walking as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2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muscle stimulation [T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72Structur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76Array electrodes (including any electrode arrangement with more than one electrode for at least one of the polar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4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isometric or isokinetic, i.e. substantial force variation without substantial muscle motion or wherein the speed of the mo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force applied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係用於將電刺激賦予肌肉之程式,使具備向電極群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之電刺激裝置的電腦執行:藉由控制訊號施加部,來重複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作為電壓訊號而施加於前述電極群之功能;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係包含:於每個對應於15Hz~25Hz頻率之第一週期間歇地施加之第一脈衝波形群、及於第一週期中之第一脈衝波形群之施加期間外施加之第二脈衝波形群。

Description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裝置。
專利文獻1,係揭露一種具備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雙腳之電極群的電刺激裝置。藉由使用此電刺激裝置將電刺激賦予雙腳,可促進伴隨肌肉收縮與鬆弛之運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20-1096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近來,擔憂高齡者等之慢性運動不足。因此在謀求解決運動不足下,期望有用於促使持續使用在屋內可利用之電刺激裝置的手段。本發明人,認知到在得到此種手段下,謀求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的多樣化為重要的。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係提供一種能夠使用電刺激裝置謀求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的多樣化之技術。 [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程式,係一種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係用於將電刺激賦予肌肉之程式,使具備向電極群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之電刺激裝置的電腦執行:藉由控制前述訊號施加部,重複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作為前述電壓訊號而施加於前述電極群之功能;前述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係包含:於每個對應於15Hz~25Hz頻率之第一週期間歇地施加之第一脈衝波形群、及於前述第一週期中之第一脈衝波形群之施加期間外施加之第二脈衝波形群。
本發明之電刺激裝置,係具備: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之電極群、向前述電極群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及執行前述肌肉電刺激程式之控制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使用電刺激裝置謀求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的多樣化。
以下,說明實施型態。對相同構成要素賦加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各圖式中,為了方便說明,適當地省略、放大、縮小構成要素。圖式係配合符號方向觀看。波形圖之縱軸及橫軸,為了容易理解而適當地放大、縮小。波形圖之波形,為了容易理解而適當地簡化。
參照圖1。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電刺激系統12,除了電刺激裝置10以外,亦具備用於操作電刺激裝置10之遠端控制器14(以下,亦稱為遙控器14)。遙控器14之細節將於後述之。
參照圖1、圖2。圖1,亦為電刺激裝置10之俯視圖。電刺激裝置10,具備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雙腳之電極群16、及搭載電極群16之本體18。
本體18,以置於地板F之狀態下使用。於本體18之頂面部,設置有用於放置使用者左右足之一對置足部20L、20R。一對置足部20L、20R,係包含用於放置左足LF之左置足部20L、及用於放置右足RF之右置足部20R。置足部20L、20R,係具備用於放置使用者腳之指尖側部分之前側部分22、及用於放置腳之腳跟側部分之後側部分24。
於本體18之頂面部,設置有用於操作電刺激裝置10之複數個裝置操作部26A、26B。裝置操作部26A、26B,例如係接受使用者按壓操作之按鈕。本實施型態之裝置操作部26A、26B,係包含用於提升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的設定等級之第一等級操作部26A、及用於降低設定等級之第二等級操作部26B。
於本體18之底面部,在前後方向上空出間隔設置有複數個接地部30A~30C。複數個接地部30A~30C,包含於本體18之前側設置之前側接地部30A、於後側設置之後側接地部30B、及於前側接地部30A與後側接地部30B之間設置之中間接地部30C。本體18,在中間接地部30C接地之狀態下,能夠伴隨著繞左右方向的軸之旋轉而前後搖動。
電極群16,具備用於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雙腳之複數個電極32L、32R。複數個電極32L、32R,對應左右腳而個別設置。複數個電極32L、32R,包含對應於左腳LL之左側電極32L、及對應於右腳RL之右側電極32R。複數個電極32L、32R,以接觸使用者對應之腳LL、RL之狀態使用。本實施型態之左側電極32L及右側電極32R,係分別各自構成一對置足部20L、20R。詳細而言,左側電極32L構成左置足部20L,右側電極32R構成右置足部20R。
參照圖3(A)、(B)。電極群16,在構成電極群16之複數個電極32L、32R接觸腳LL、RL之狀態時,可形成將電刺激賦予左腳LF之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將電刺激賦予右腳RL之右腳用通電通路34R。本實施型態之電極群16,可形成包含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雙腳用通電通路36。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包含左腳LL之至少一部分。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在本實施型態中,包含左腳LF之腳底、小腿、大腿。右腳用通電通路34R,包含右腳RL之至少一部分。右腳用通電通路34R,在本實施型態中,包含右腳RL之腳底、小腿、大腿。雙腳用通電通路36,除了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外,亦包含胯部。
參照圖4。本說明書之方塊圖所示之各方塊,硬體方面,能夠以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唯讀記憶體(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為首之電子零件、電路、機械裝置等來實現;軟體方面,可藉由電腦程式等來實現。於此,描述藉由此等之連動而實現之功能方塊。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係能夠理解,此等之功能方塊,可藉由硬體、軟體之組合以各種態樣實現。
電刺激裝置10,係除了具備前述電極群16、裝置操作部26A、26B以外,亦具備裝置電源40、向電極群16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42、及控制電刺激裝置10之裝置控制部44(控制裝置)。
裝置電源40,收納於本體18。本實施型態之裝置電源40,係碳鋅電池等一次電池。裝置電源40,除此之外,亦可係鋰離子電池等可充電之二次電池。裝置電源40,向訊號施加部42、裝置控制部44等供給電力。
訊號施加部42,係使用脈衝寬度調變電路等構成。
裝置控制部44,係發揮作為電刺激裝置10之電腦之功能。裝置控制部44,具備儲存與電刺激裝置10相關之各種資訊之裝置儲存部46。裝置控制部44,藉由執行儲存於裝置儲存部46之程式,來執行可實現裝置控制部44之功能(後述之動作控制部48、電流控制部98等)之處理。
裝置控制部44,具備藉由控制訊號施加部42來執行賦予電刺激之電刺激動作的動作控制部48。電刺激動作,係藉由以訊號施加部42將用於賦予電刺激之肌肉電刺激(EMS,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波形群作為電壓訊號而施加於電極群16來執行。以下說明之動作控制部48之功能,係藉由執行用於將電刺激賦予肌肉之肌肉電刺激程式來發揮。
參照圖5。圖5之縱軸係表示電壓等級。EMS波形群,係包含將電刺激賦予左腳LL之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將電刺激賦予右腳RL之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以下,在說明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共同之構成時,使用總稱此等為「EMS波形群50」之用語來說明。EMS波形群50,係用於賦予相當於一步份量的步行動作之電刺激。
裝置儲存部46,係儲存有收存與EMS波形群50相關之參數(後述之期間Ta1、Ta2、Tb、週期Tf、週期Tg、脈衝輸出時間Ti1等)之波形資訊。波形資訊,以資料表等形式儲存。動作控制部48,藉由讀取儲存於裝置儲存部46之波形資訊,並基於該讀取之波形資訊來控制訊號施加部42,能夠生成具有各種波形之EMS波形群50L、50R。
動作控制部48,係可使用訊號施加部42來執行將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交互地施加於電極群16之交互刺激模式。藉由執行交互刺激模式,具有左腳用EMS波形群50L之刺激電流及具有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刺激電流從電極群16交互地輸出。
圖3(A),係表示具有左腳用EMS波形群50L之刺激電流從電極群16輸出之狀態;圖3(B),係表示具有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刺激電流從電極群16輸出之狀態。圖3(A)、圖3(B)中,刺激電流之通電方向附有箭頭Da。
由電極群16形成雙腳用通電通路36之情況下,動作控制部48根據所施加之EMS波形群50L、50R而使施加對象之電極32L、32R之極性不同,藉此能夠僅向左腳LL及右腳RL之其中一者賦予可感知程度的電刺激。以下將詳細描述。
電刺激之強度,在具有EMS波形群50L、50R之刺激電流之輸入處為最強,隨著從該處遠離而急劇減弱。因此,將電刺激賦予左腳LL之情況下,必須使刺激電流之輸入處為左側電極32L。因此,動作控制部48,施加左腳用EMS波形群50L,使施加對象之左側電極32L為正極性、右側電極32R為負極性。藉此,在雙腳用通電通路36中,具有左腳用EMS波形群50L之刺激電流從左側電極32L向右側電極32R通電(參照圖3(A))。此結果,可賦予靠近左側電極32L之左腳L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而無需賦予右腳R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左側電極32L構成左置足部20L,因此向與左側電極32L接觸之左腳LL之腳底賦予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
將電刺激賦予右腳RL之情況下,必須使刺激電流之輸入處為右側電極32R。因此,動作控制部48,施加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使施加對象之右側電極32R為正極性、左側電極32L為負極性。藉此,在雙腳用通電通路36中,具有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刺激電流從右側電極32R向左側電極32L通電(參照圖3(B))。此結果,可賦予靠近右側電極32R之右腳R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而無需賦予左腳L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本實施型態中,由於右側電極32R構成右置足部20R,因此向與右側電極32R接觸之右腳RL之腳底賦予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
本實施型態之動作控制部48,在刺激賦予期間Ta1中,個別施加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本實施型態之刺激賦予期間Ta1,由連續之複數個區段期間Tb所成。圖中,係表示由連續之三個區段期間Tb所成之刺激賦予期間Ta1。動作控制部48,隔著施加電壓設為0之刺激休止期間Ta2,交互地施加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
藉由改變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時間長,可調整步行速度。例如,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時間長愈長,則可再現緩慢步行速度之步行動作。相對於此,此等之時間長愈短,則可再現快速步行速度之步行動作。再者,在交互地施加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下,沒有必要在該等之刺激賦予期間Ta1之間隔著刺激休止期間Ta2。
參照圖6。圖6,表示圖5之一個區段期間Tb中之EMS波形群50之一部分。EMS波形群50,係藉由向電極群16反覆施加之複數個脈衝波形群52所構成。EMS波形群50,係包含反覆施加之複數個脈衝波形群52。
參照圖7。圖7,表示圖6之脈衝波形群52之一部分。脈衝波形群52之施加期間Tc,係由持續施加脈衝列54之脈衝持續期間Td1、及停止施加脈衝列54之脈衝休止期間Td2所成。脈衝列54,係由具有在每個既定脈衝週期Te施加之既定脈衝數量的同極性之複數個脈衝訊號56所成。脈衝訊號56之脈衝電壓(電壓等級),係藉由對裝置操作部26A、26B之輸入操作所設定之大小。
脈衝持續期間Td1及脈衝週期Te設定為非常短之期間。於脈衝持續期間Td1輸出之脈衝列54,可理解其為一個電刺激。脈衝休止期間Td2之時間長,為了減輕電刺激造成之使用者之疼痛,因此與脈衝持續期間Td1之時間長相比係較長。圖7中,表示脈衝持續期間Td1為2.1ms、脈衝休止期間Td2為14.7ms、脈衝週期Te為700μs、脈衝數量為3之例。
參照圖6。複數個脈衝波形群52,係包含於每個第一週期Tf間歇地施加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於第一週期Tf中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Tc外施加之第二脈衝波形群52B。於此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Tc外,係指從第一週期Tf扣除第一脈衝波形群之施加期間Tc後之期間Th。圖6中,表示於第一週期Tf內包含一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兩個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例。在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中,施加期間Tc、脈衝持續期間Td1、脈衝休止期間Td2、脈衝週期Te為共同之時間長。
本實施型態之脈衝波形群52,係在同一個第一週期Tf內於每個較第一週期Tf短之第二週期Tg重複施加。第一週期Tf中之一個第二週期Tg之部分成為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Tc,第一週期中之剩餘的第二週期Tg之部分成為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施加期間Tc。在第一週期Tf內之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數量為N時,第二週期Tg為將第一週期Tf以N+1等分割之時間長。
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主要係為了對肌肉促進不完全強直收縮而使用。由與該目的之關係而言,第一週期Tf,對應於能夠對肌肉促進不完全強直收縮之15Hz~25Hz頻率而設定於40ms~66ms之範圍。圖6中,表示第一週期Tf為50.00ms、第二週期Tg為16.66ms(=50.00/(2+1))之例。對應於第一週期Tf之頻率,較佳為18Hz~23Hz,更佳為19Hz~21Hz。
在每個第一週期Tf僅施加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情況下,使用者被賦予斷續之如浪拍打般的電刺激。將此種斷續之電刺激賦予腳之情況下,無法再現持續踩踏地面之體感。作為該對策,動作控制部48,於連續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間施加第二脈衝波形群52B。藉此,與在每個第一週期Tf僅施加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情況相比,可賦予使用者連續的電刺激。將此種脈衝波形群52賦予腳之情況下,能夠再現持續踩踏地面之體感。
藉由改變以上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波形及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波形,能夠多樣地改變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於此之「脈衝波形」,係指脈衝列54中脈衝訊號56之波形。
例如,藉由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各脈衝訊號56之脈衝輸出時間Ti1(參照圖7)較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各脈衝訊號56之脈衝輸出時間Ti1更長,可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賦予之體感更強。此係等同於:相較於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訊號56之工作週期(相對於脈衝週期Te之脈衝輸出時間Ti1之比),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訊號56之工作週期更大。藉由增強由15Hz~25Hz頻率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帶來之體感,而較容易促使肌肉不完全強直收縮。因此,雖賦予使用者接受連續的電刺激之體感,但容易促使肌肉疲勞。在將此種脈衝波形群52賦予腳之情況下,雖然賦予持續踩踏地面之體感,但會容易促使肌肉疲勞。因與此種效果之關係,刺激賦予期間Ta1包含複數個區段期間Tb之情況下,只要在至少一個區段期間Tb中符合與此脈衝輸出時間Ti1相關之條件即可。
相對於此,相對於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輸出時間Ti1而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愈短,則可使由第一脈衝波形群52A所賦予之體感變弱。第二脈衝波形群52B與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相同之情況下,會成為在每個超過25Hz之頻率施加脈衝波形群52之狀態。藉由減弱由15Hz~25Hz頻率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所帶來之體感,可減輕對肌肉造成之疲勞。因此,雖賦予使用者接受連續的電刺激之體感,但能夠適度抑制肌肉疲勞。在將此種脈衝波形群52賦予腳之情況下,雖賦予持續踩踏地面之體感,但能夠適度抑制肌肉疲勞。
至此說明之效果,可在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訊號56之脈衝電壓(電壓等級)較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訊號56之脈衝電壓更高之情況下同樣地獲得。此外,在獲得至此說明之效果下,亦可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較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輸出時間Ti1更長,且使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電壓較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電壓更高。
參照圖5。複數個區段期間Tb,各別在區段期間Tb中施加之脈衝波形群52之脈衝波形或區段期間Tb之時間長中至少有一者相異。例如,隨著變為後續之區段期間Tb,可在逐漸增大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之情況下,逐漸增大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之強度。相對於此,隨著變為後續之區段期間Tb,可在逐漸減小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之情況下,逐漸減小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之強度。此外,亦可藉由增減各區段期間Tb之時間長,來增減因應各區段期間Tb之體感長度。藉此,如以下說明,可使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之強弱階段性地變化,可實現賦予使用者之體感的多樣化。即使在任一區段期間Tb中,各脈衝波形群52之第一週期Tf、第二週期Tg為共同之時間長。
接著,說明使用以上之交互刺激模式之各種動作模式。動作控制部48,當符合預先訂定之開始條件時,即開始執行以下動作模式。開始條件,例如,係接受對電刺激裝置10及遙控器14之既定輸入操作。動作控制部48,可個別地執行以下說明之至少一個動作模式,亦可序列地執行各個動作模式。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表1,表示使用交互刺激模式之各種動作模式之時間資料表。表1之Ti2,係脈衝週期Te中之脈衝關閉期間(亦參照圖7)。步行模式,係再現一般步行動作之模式。於此,步行模式,係表示慢走模式、步行模式、及快走模式。各步行模式中,藉由改變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長度,來改變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步行速度。例如,在慢走模式、步行模式、及快走模式之順序下,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合計時間逐漸地變短。此係表示在慢走模式、步行模式、及快走模式之順序下,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步行速度變快。此外,各步行模式中,在第一區段期間Tb、第二區段期間Tb之順序下,將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減小,階段性地減弱電刺激。此係再現步行動作中隨著接地面積之增加而賦予腳之刺激減弱之動作。
踏步模式,係再現踏步之模式。於此,踏步模式,表示第一踏步模式、第二踏步模式、及第三踏步模式。各踏步模式中,為了要賦予有節奏性地輕盈步伐踏步之體感,而使刺激賦予期間Ta1較步行模式更短。各踏步模式中,藉由改變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合計時間,來改變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踏步速度。例如,在第一踏步模式、第二踏步模式、及第三踏步模式之順序下,刺激賦予期間Ta1及刺激休止期間Ta2之合計時間逐漸變短。此係表示在第一踏步模式、第二踏步模式、及第三踏步模式之順序下作為體感所賦予之踏步速度變快。
上升模式,係再現上階梯時之步行動作之模式。上升模式中,刺激賦予期間Ta1由三個區段期間Tb所成。上升模式中,關於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依第一區段期間Tb、第二區段期間Tb、及第三區段期間Tb之順序增大。此係意指在上升模式中,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電刺激逐漸增強。此係再現以下狀態:上階梯時,在一腳著地之時間點,由於體重施於雙腳而使得施於單腳之刺激減弱,在另一腳相對於地面抬起時,由於全部體重施於單腳而使得刺激變強。
下降模式,係再現下階梯時之步行動作之模式。下降模式中,刺激賦予期間Ta1由三個區段期間Tb所成。下降模式中,關於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依第一區段期間Tb、第二區段期間Tb、及第三區段期間Tb之順序減小。此係意指在下降模式中,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電刺激逐漸減弱。此係再現:下階梯時,在一腳著地之時間點,由於以承受體重之狀態下重重地著地而使得刺激變強,稍經一段時間後因荷重分散於腳整體而使得刺激減弱。
牛步模式,係再現緩慢有力之步行動作之模式。牛步模式之刺激賦予期間Ta1係由五個區段期間Tb所成。牛步模式中,關於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輸出時間Ti1,第一區段期間Tb~第四區段期間Tb中逐漸增大,第五區段期間Tb中減小。此外,牛步模式中,使刺激賦予期間Ta1較步行模式更長。此係意指,在牛步模式中,作為體感之所賦予之電刺激緩慢地逐漸增大後,再一下子減弱。此係再現:雖踏往地面之力逐漸增強,然而在最後腳緩慢離開地面之動作。
[表2]
Figure 02_image003
亦參照圖8。跳走(skip)模式,係再現跳走動作之模式。在跳走模式中,將斷續之複數個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斷續之複數個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交互地施加於電極群16。左右雙腳用之複數個EMS波形群50L、50R,係包含相當於第一步之步行動作之第一EMS波形群50A、及相當於與第一步之步行動作同腳之第二步之步行動作之第二EMS波形群50B。表2,表示在跳走模式中施加之第一EMS波形群50A及第二EMS波形群50B之時間資料表。在第一EMS波形群50A與第二EMS波形群50B之間,隔著施加電壓為0之刺激休止期間Ta2。藉此,對同腳反覆賦予斷續之電刺激,可再現以雙腳反覆進行同腳之連續跳躍動作之跳走動作。
將說明以上手段之效果。
複數個脈衝波形群52,係包含在每個對應於15Hz~25Hz頻率之第一週期Tf間歇地施加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第一週期Tf中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外施加之第二脈衝波形群52B。因此,藉由改變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波形,如前述,能夠容易地使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不同。進而,能夠謀求可賦予使用者之體感之多樣化。
15Hz~25Hz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脈衝訊號,具有與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脈衝訊號56相比更大之脈衝輸出時間Ti1或脈衝電壓。藉此,與僅施加15Hz~25Hz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情況相比,可適度地減小給予使用者之負荷。如以下說明,此係本案發明人藉由進行之實驗性探討所獲得之見解。因此,藉由賦予對於使用者而言不易膩之體感,促使使用者持續使用電刺激裝置10,同時能夠給予使用者適度的疲勞感。進而,與僅輸出15Hz~25Hz頻率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情況相比,能夠賦予適合維持肌肉量之體感。
電刺激裝置10,具備藉由控制訊號施加部42, 將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交互地施加於電極群16之動作控制部48。藉此,藉由從電極群16交互地輸出左腳用EMS波形群50L及右腳用EMS波形群50R,能夠賦予使用者如正在走路一般之至今未曾有過的體感。即,能夠賦予對於使用者而言不易膩之體感。進而,容易促使使用者持續使用電刺激裝置10。
接著,說明為了確認以上交互刺激模式之效果所進行之試驗。
以合計12名受試者為對象,使用前述電刺激裝置10,並單次利用以下說明之行走模式。受試者之詳細內容,係男性6名、女性6名,年齡為68.58±3.53歲之範圍。電刺激裝置10之電壓等級(脈衝電壓),係設定為受試者可耐受之最大等級。
行走模式,係指以踏步模式(3分鐘)→休止模式(30秒鐘)→牛步模式(3分鐘)→步行模式(3分鐘)→休止模式(30秒鐘)→上升模式(3分鐘)→下降模式(3分鐘)→跳走模式(3分鐘)→休止模式(1分鐘)之順序執行之合計20分鐘之模式。於此之踏步模式,係以前述之第一踏步模式(1分鐘)→第二踏步模式(1分鐘)→第三踏步模式(1分鐘)之順序執行。休止模式,係停止施加EMS波形群之模式。
與此同時,以相同受試者為對象,使用前述電刺激裝置10,並利用以下說明之訓練模式。此訓練模式,係將適合促使不完全強直收縮之頻率(=20Hz)之脈衝波形群輸出合計23分鐘之模式。
為了評價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受試者之肌疲勞,而進行以下說明之肌疲勞測定。在肌疲勞測定中,使用簡易肌力測定器(ANIMA公司製,μTas F-1)測定受試者之肌力。在此肌疲勞測定中,測定電刺激裝置10使用前之肌力、及電刺激裝置10使用後之肌力。關於電刺激裝置10使用後之肌力,係個別測定行走模式使用後之肌力、及訓練模式使用後之肌力。
參照圖9。於此,表示將電刺激裝置10之使用前之肌力設為100,相對於該使用前之肌力之使用後之肌力的比率。在使用行走模式之情況下,與行走模式使用前比較,平均後獲得肌力降低10%左右之結果。此外,使用行走模式之情況下,與使用訓練模式之情況相比,更可掌握肌力降低之程度有減小之情事。此係證明,在使用步行模式之情況下,與以增大肌肉為目的使用訓練模式之情況相比,運動之負荷較輕,係適合維持肌肉量之模式。
接著,以合計6名受試者為對象,使用前述電刺激裝置10,並持續利用前述行走模式。受試者之詳細內容,係男性3名、女性3名,年齡為69.83±2.71歲之範圍。電刺激裝置10之電壓等級(脈衝電壓),係設定為受試者可耐受之最大等級。受試者,試驗期間合計4週,在該試驗期間之間,利用步行模式每日一次合計20分鐘。
為了評價受試者之腓腸肌肌力,而進行以下說明之腓腸肌肌力測定。在腓腸肌肌力測定中,使用簡易肌力測定器(ANIMA公司製,μTas F-1)測定受試者之肌力。在此肌疲勞測定中,測定試驗期間前之肌力、及試驗期間後之肌力。
此外,為了評價受試者之步行速度,而進行以下說明之步行速度測定。在步行速度測定中,使用碼表測定以普通步行速度步行5公尺所需要之時間、及以最大步行速度步行5公尺所需要之時間。普通步行速度,係指受試者平常行走之步行速度;最大步行速度,係指受試者在不奔跑之程度下盡可能快速行走之速度。
此外,為了評價受試者之兩步跨步之步距,而進行以下說明之兩步跨步測試。在兩步跨步測試中,使用測定器測定受試者行走兩步時之步距。
參照圖10。於此,表示將試驗期間前之肌力設為100,相對於該試驗期間前之肌力之試驗期間後之肌力的比率。在持續使用行走模式之情況下,與試驗期間前比較,平均後獲得肌力增加4.7%之結果。
參照圖11。在持續使用行走模式之情況下,與試驗期間前比較,平均後,普通步行速度下之速度上升約0.31秒。此外,與試驗期間前比較,平均後,最大步行速度下之速度上升0.19秒,並有顯著差異(p<0.05)。
參照圖12。在持續使用行走模式之情況下,與試驗期間前比較,平均後,步距增加約11.16公分,並有顯著差異(p<0.05)。無論任一試驗結果,皆證明藉由利用行走模式,能夠適度地減小給予使用者之運動負荷。
接著,說明電刺激系統12之其他手段。
假定複數個使用者同時使用個別的電刺激裝置10之場合。此可於例如健身房、長者之家、復健室等場所實現。此情況下,會有因某個使用者之遙控器14而錯誤操作其他使用者之電刺激裝置10之疑慮。
作為其對策,考慮僅在電刺激裝置10接收預先設定之版本之指令資料時,基於該指令資料使電刺激裝置10動作之方針。此情況下,必須在遙控器14,從複數種類之版本中設定應輸出之指令資料之版本。相同地,亦必須在電刺激裝置10,從複數種類之版本中設定應接收之指令資料之版本。因此,有必要設定在遙控器14及電刺激裝置10兩者皆可利用之版本之步驟。
此外,指令資料之版本,通常可藉由滑動配備於遙控器14及電刺激裝置10之滑動開關、或同時按壓複數個按鈕等切換操作來切換。藉由此種切換操作可切換之版本數,頂多2、3種類左右。因此,不適合在更多使用者同時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場合使用。
以下,說明用於防止此種複數個使用者同時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場合中發生錯誤操作之手段。
參照圖13。遙控器14具備:遙控器電源80、接受使用者輸入操作之複數個遙控器操作部82A~82E、控制遙控器14之遙控器控制部84、使用紅外線等可傳送出傳送訊號之傳送部86、及遙控器儲存部88。
遙控器電源80,收納於遙控器14之殼體。遙控器電源80,係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等。遙控器電源80,向遙控器控制部84、及傳送部86等供給電力。
複數個遙控器操作部82A~82E包含:用於開關電源之電源操作部82A、用於選擇模式之選單操作部82B、用於變更設定等級之等級操作部82C及82D、以及用於暫時停止或重新啟動電刺激裝置10之動作之切換操作部82E。等級操作部82C、82D,係包含用於提升設定等級之第一等級操作部82C、及用於降低設定等級之第二等級操作部82D。
遙控器儲存部88,將固有之識別資訊儲存於遙控器14。識別資訊,係序列碼等。識別資訊,例如,由藉由搭載於遙控器14之亂數生成器所生成之亂數所構成。亂數生成器,生成既定位元數(例如,16位元)之亂數。其他,識別資訊,亦可通過對遙控器操作部之輸入操作寫入遙控器儲存部88。
遙控器控制部84,生成因應對遙控器操作部82A~82E之輸入操作之指令資料。指令資料,係用於指示電刺激裝置10之動作。遙控器控制部84,將包含生成之指令資料之傳送訊號通過傳送部86傳送至電刺激裝置10。
參照圖4。電刺激裝置10,具備接收從遙控器14之傳送部86所傳送之傳送訊號之接收部92。接收部92,接收透過設置於本體18之接收窗口94(參照圖1)之傳送訊號。
電刺激裝置10之裝置控制部44,具備將與電刺激裝置10之間配對之遙控器14的識別資訊登錄於裝置儲存部46之登錄部96。登錄部96,當符合既定之登錄處理開始條件,則執行登錄遙控器14之登錄處理(配對處理)。登錄處理開始條件,係對電刺激裝置10之裝置操作部26A、26B及遙控器14之遙控器操作部82A~82E進行既定之輸入操作。對遙控器14之輸入操作,例如,同時按壓遙控器14之電源操作部82A及選單操作部82B,即同時輸入操作複數個遙控器操作部82A~82E。藉此,可防止在使用遙控器14時登錄處理錯誤而執行之事態。此外,對電刺激裝置10之輸入操作,係例如按壓電刺激裝置10之等級操作部26A。
當對遙控器14進行用於登錄處理之輸入操作,則遙控器14之遙控器控制部84在生成用於登錄處理之處理碼後從傳送部86傳送。處理碼,附加有被儲存於遙控器14之遙控器儲存部88的遙控器14中固有之識別資訊。在已進行用於對電刺激裝置10之登錄處理之輸入操作之狀態的同時,藉由電刺激裝置10之接收部92接收從遙控器14傳送之處理碼之情況下,登錄部96將附加於處理碼之識別資訊作為遙控器14中固有之識別資訊而登錄於裝置儲存部46。藉此,完成登錄處理。
遙控器14之遙控器控制部84,在傳送包含指令資料之傳送訊號時,將儲存於遙控器儲存部88之識別資訊附加於指令資料。指令資料依照既定之格式訂定,識別資訊收存於該格式內之既定位置。電刺激裝置10之動作控制部48,僅在裝置儲存部46中接收到附加有對應於已登錄之遙控器14之識別情報的指令資料時,執行因應該指令資料之動作。藉此,即使在複數個使用者同時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場合中,僅在接收從已登錄於電刺激裝置10之遙控器14傳送之指令資料時,可執行因應該指令資料之動作。進而,在複數個使用者同時使用電刺激裝置10之場合中,可防止錯誤操作其他使用者之電刺激裝置之事態發生。
再者,考慮傳送用於使電刺激裝置10重複既定動作之重複指令之情況。此情況下,遙控器14之遙控器控制部84,亦可傳送附加有遙控器儲存部88所儲存之識別資訊的重複指令。其他,在重複既定動作之情況下,亦可不使用重複指令。此情況下,可於對應於欲重複之動作之指令附加識別資訊,並反覆傳送附加有該識別資訊之指令。
接著,說明電刺激裝置10之其他手段。
在裝置電源40使用商用電源之情況下,由於可持續地供給電力,因此一般電刺激裝置10之接收部92維持在能夠持續接收之狀態。相對於此,在裝置電源40使用電池之情況下,若電刺激裝置10之接收部92維持在能夠持續接收之狀態,則未使用電刺激裝置10時電池會大量消耗。伴隨於此,會有電刺激裝置10之實際可使用時間變短之問題。
以下,說明基於此之用於抑制電刺激裝置10之電力消耗之手段。
電刺激裝置10之裝置控制部44,具備控制向接收部92供給之電流的電流控制部98。電流控制部98,能夠使接收部92執行:將接收部92間歇地維持在可接收之待接收狀態之間歇接收模式、以及將接收部92持續維持在可接收之待接收狀態之持續接收模式。電流控制部98,能夠藉由向接收部92間歇地供給既定設定值之電流來使接收部92執行間歇接收模式。此外,電流控制部98,能夠藉由向接收部92持續供給既定設定值之電流來使接收部92執行持續接收模式。
電流控制部98,在處於間歇接收模式時,僅在每個既定間歇週期(例如,200ms)之既定接收期間(例如,2ms)時,向接收部92間歇地供給設定值之電流。電流控制部98,在處於間歇接收模式時,藉由在接收期間外將供給至接收部92之電流大小限制為較設定值小的限制值以下,來抑制電力之消耗。
電流控制部98,在間歇接收模式中,由接收部92接收傳送訊號時,藉由接收部92來延長可接收之接收期間。電流控制部98,在此延長後之接收期間,從遙控器14接收包含既定指令之傳送訊號時,從間歇接收模式轉移至持續接收模式。此既定指令,係指例如用於開啟電刺激裝置10之裝置電源40之開啟電源指令。相對於此,電流控制部98,在此延長後之接收期間,接收此以外之傳送訊號時,將供給至接收部92之電流限制於限制值以下,以持續間歇接收模式。
電流控制部98,在處於持續接收模式時,符合既定結束條件(例如,從傳送訊號之接收結束經過既定時間)之情況下,從持續接收模式轉移至間歇接收模式。
如以上,電流控制部98,藉由執行間歇接收模式,與將接收部92維持在持續接收模式之情況相比,更可抑制接收部92帶來之電力消耗。
再者,遙控器14之傳送部86,在傳送包含開啟電源指令之傳送訊號時,重複傳送僅既定重複數(例如,6)的量之傳送訊號,使既定傳送期間與傳送間隔期間交互出現。電流控制部98,在連續接收包含開啟電源指令之傳送訊號之情況下,亦可忽略第二次以後之傳送訊號。於此之連續接受,係指在前次接收之傳送訊號與新接收之傳送訊號之間的間隔期間為前述之傳送間隔期間±α。
將說明各構成要素之其他變形型態。
電極群16,只要能夠藉由形成至少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右腳用通電通路34R而賦予使用者雙腳LL、RL電刺激即可,其具體例不特別限定。電極群16之右側電極32R及左側電極32L,例如,亦可設置於與具有置足部20L、20R之本體18分開的帶子等安裝器具。其他,亦可個別設置左側電極32L於左腳LL用安裝器具及本體18、個別設置右側電極32R於右腳RL用安裝器具及本體18。
電極群16,說明能夠形成包含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雙腳用通電通路36之例。其他,電極群16,亦可形成個別分離之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右腳用通電通路34R。此係設想為藉由複數個左側電極32L形成左腳用通電通路34L,並藉由複數個右側電極32R形成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情況。詳細而言,係在前述左右之安裝器具及本體18設置左側電極32L、右側電極32R之情況。
在形成此種分離之左腳用通電通路34L及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情況下,動作控制部48,為了僅賦予左腳LL及右腳RL之任一者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亦可根據施加之EMS波形群50L、50R,使施加對象之電極32L、32R之組合不同。詳細而言,動作控制部48,在施加左腳用EMS波形群50L時,只要僅將形成左腳用通電通路34L之複數個左側電極32L作為施加對象即可。藉此,具有左腳用EMS波形群50L之刺激電流僅於左腳用通電通路34L通電,僅賦予左腳L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此外,動作控制部48,在施加右腳用EMS波形群50R時,只要僅將形成右腳用通電通路34R之複數個右側電極32R作為施加對象即可。藉此,具有右腳用EMS波形群50R之刺激電流僅於右腳用通電通路34R通電,僅賦予右腳RL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即可謂,動作控制部48,係藉由根據施加之EMS波形群50L、50R,使施加對象之電極32L、32R之極性及施加對象之電極32L、32R之組合的任一者不同,從而能夠僅賦予左腳LL及右腳RL之任一者可感知程度之電刺激。
EMS波形群50L、50R之具體之波形不限定於實施型態之內容。例如,EMS波形群50L、50R,亦可僅藉由第一脈衝波形群52A及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其中一者來構成。此外,第二脈衝波形群52B,只要於第一週期Tf中之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Tc外(期間Th)施加即可,不必在每個第二週期Tg輸出。例如,亦可在第一脈衝波形群52A之施加期間Tc與第二脈衝波形群52B之施加期間Tc之間隔著休止期間。
設置於EMS波形群50之區段期間Tb數量不特別限定。區段期間Tb可為單數,亦可為6個以上。
至此,雖已說明藉由EMS波形群50賦予電刺激之賦予對象為腳之例,但其具體例不特別限定。例如,電刺激之賦予對象,除了腳之外,亦可為身體之腹部、雙臂等。無論何者,電刺激之賦予對象只要係身體之一部分即可。此情況下,電極群16,只要能夠於電刺激賦予對象(身體之一部分)形成通電通路即可,其具體例不限定於實施型態。
電刺激裝置10,未必須與遙控器14組合來使用。電刺激裝置10,亦可為能夠僅藉由對裝置操作部26A、26B之輸入操作來操作。此實現後,亦可藉由改變對裝置操作部26A、26B之操作時間、或作為輸入操作對象之裝置操作部26A、26B之組合等,來實現與遙控器14之遙控器操作部82A~82E相同之輸入操作。例如,亦可藉由對裝置操作部26A橫跨既定閾值時間以上按壓操作(以下,稱為長壓操作),來實現與遙控器14之電源操作部82A相同之輸入操作。其他,例如,亦可藉由對裝置操作部26B長壓操作,來實現與遙控器14之選單操作部82B相同之輸入操作。其他,例如,亦可藉由對複數個裝置操作部26A、26B同時按壓操作,來實現與遙控器14之切換操作部82E相同之輸入操作。再者,裝置操作部26A、26B按壓操作未滿既定閾值時間(短壓操作)之情況下,實現與遙控器14之等級操作部82C、82D相同之輸入操作。
包含對應於裝置控制部44之各方塊之模組的程式,亦可收存於DVD等之記錄媒體,並安裝於裝置控制部44。其他,亦可藉由以處理器(CPU等)讀取收存於記憶體之程式而執行後,發揮各方塊之功能。
以上之實施型態及變形型態係例示。將此等抽象化之技術性思想,不應限定地解釋為實施型態及變形型態之內容。實施型態及變形型態之內容,係可為構成要素之變更、追加、刪除等大量設計變更。在前述之實施型態中,關於可進行此種設計變更之內容,附有「實施型態」之表示來強調。然而,即使在無此種表示之內容中仍容許設計變更。圖式之截面所附有之截切線,不限定附有截切線之對象之材質。在實施型態及變形型態中言及之數值(例如,對應於第一週期Tf之頻率)中,理應包含考慮誤差可視為相同者。
關於以上之構成要素之任意組合亦作為本發明之態樣而有效。此外,在裝置、電腦程式、收存電腦程式之記錄媒體等之間變換本發明之表達者,亦作為本發明之態樣而有效。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之電刺激裝置。
10:電刺激裝置 16:電極群 42:訊號施加部 50,50L,50R:EMS波形群 52A:第一脈衝波形群 52B:第二脈衝波形群 56:脈衝訊號 Ta1:刺激賦予期間 Ta2:刺激休止期間 Tb:區段期間
〔圖1〕表示實施型態之電刺激系統之構成圖。 〔圖2〕表示實施型態之電刺激裝置之右視圖。 〔圖3〕圖3(A),表示將左腳用EMS波形群施加於電極群之狀態之說明圖;圖3(B),表示將右腳用EMS波形群施加於電極群之狀態之說明圖。 〔圖4〕表示實施型態之電刺激裝置之功能之方塊圖。 〔圖5〕表示左腳用EMS波形群及右腳用EMS波形群之波形圖。 〔圖6〕第一脈衝波形群與第二脈衝波形群之波形圖。 〔圖7〕脈衝波形群之波形圖。 〔圖8〕於跳走模式中施加之EMS波形群之波形圖。 〔圖9〕表示於行走模式使用前後所進行之肌疲勞測定之結果之圖表。 〔圖10〕表示於與行走模式相關之試驗期間前後所進行之腓腸肌肌力測定之結果之圖表。 〔圖11〕表示於與行走模式相關之試驗期間前後所進行之步行速度測定之結果之圖表。 〔圖12〕表示於與行走模式相關之試驗期間前後所進行之兩步跨步測試之結果之圖表。 〔圖13〕表示實施型態之遠端控制器之功能之方塊圖。
50,50L,50R:EMS波形群
Ta1:刺激賦予期間
Ta2:刺激休止期間
Tb:區段期間

Claims (8)

  1. 一種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係用於將電刺激賦予肌肉之程式,其特徵係 使具備向電極群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之電刺激裝置的電腦執行: 藉由控制該訊號施加部,重複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作為該電壓訊號而施加於該電極群之功能; 該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係包含: 於每個對應於15Hz~25Hz頻率之第一週期間歇地施加之第一脈衝波形群、及 於該第一週期中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施加期間外施加之第二脈衝波形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脈衝輸出時間,係較該第二脈衝波形群之脈衝輸出時間更長。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脈衝電壓,係較該第二脈衝波形群之脈衝電壓更高。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脈衝輸出時間,係較該第二脈衝波形群之脈衝輸出時間更長,且 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脈衝電壓,係較該第二脈衝波形群之脈衝電壓更高。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該脈衝波形群,係在同一個該第一週期內於每個較該第一週期短的第二週期重複施加; 該第一週期中之一個該第二週期之一部分為該第一脈衝波形群之施加期間。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施加於該電極群之功能,係藉由控制該訊號施加部,在各個連續之複數個區段期間重複該複數個脈衝波形群而施加於該電極群; 各個該複數個區段期間,在該脈衝波形群之脈衝波形或該區段期間之時間長中至少有一者相異。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其中,施加於該電極群之功能,係藉由控制該訊號施加部,將賦予左腳電刺激之左腳用肌肉電刺激(EMS,Electric Muscle Stimulation)波形群、及賦予右腳電刺激之右腳用EMS波形群作為該電壓訊號而交互地施加於該電極群; 該EMS波形群,係該複數個脈衝波形群之重複。
  8. 一種電刺激裝置,其特徵係具備: 將電刺激賦予使用者之電極群、 向該電極群施加電壓訊號之訊號施加部、及 執行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肌肉電刺激程式之控制部。
TW111108422A 2021-03-29 2022-03-08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TW2022372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149A JP2022152392A (ja) 2021-03-29 2021-03-29 筋肉電気刺激プログラム及び電気刺激装置
JP2021-055149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235A true TW202237235A (zh) 2022-10-01

Family

ID=8345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422A TW202237235A (zh) 2021-03-29 2022-03-08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7057A1 (zh)
EP (1) EP4316609A1 (zh)
JP (1) JP2022152392A (zh)
KR (1) KR20230162777A (zh)
CN (1) CN116997388A (zh)
TW (1) TW202237235A (zh)
WO (1) WO202220959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20149A (ja) * 2002-01-30 2003-08-05 Ya Man Ltd パルス健康器
JP2004113485A (ja) * 2002-09-26 2004-04-15 Bless:Kk 生体刺激装置
CA2765891A1 (en) * 2008-06-18 2009-12-23 Accelerated Care Plus Corp.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ethod for reduction of joint compression
EP2421600B1 (en) * 2009-04-22 2014-03-05 Nevro Corporation Spinal cord modulation systems for inducing paresthetic and anesthetic effects
GB2493904B (en) * 2011-08-12 2014-03-19 Actegy Lt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a subject
CN105163801B (zh) * 2013-02-22 2017-11-07 波士顿科学神经调制公司 具有用于组合脉冲串的装置的多通道神经调制系统
JP7229688B2 (ja) 2018-07-20 2023-02-28 株式会社 Mtg 電気刺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2392A (ja) 2022-10-12
CN116997388A (zh) 2023-11-03
WO2022209599A1 (ja) 2022-10-06
EP4316609A1 (en) 2024-02-07
KR20230162777A (ko) 2023-11-28
US20240017057A1 (en)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opes et al. Muscle-propelled force feedback: bringing force feedback to mobile devices
Eser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imulation frequencies on power output and fatigue during FES-cycling in recently injured SCI people
US20140128939A1 (e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walking and other locomotion functions
JP2002113115A (ja) バリアント方式を利用した電気治療装置
JP6886559B2 (ja) 振動刺激付与システム
KR102027398B1 (ko) 방향성 자극을 인가하는 웨어러블 타입의 근육 자극 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08721780A (zh) 运动器具控制装置及运动器具控制程序
TWI444213B (zh) 虛擬實境踩踏運動復健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893214B1 (ko) 전기근육자극 장치
Nishida et al. A wearable stimulation device for sharing and augmenting kinesthetic feedback
Alle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ime-varying nature of electromechanical delay during FES-cycling
KR101438006B1 (ko) 게임 기반의 기능적 전기 자극을 이용한 재활 훈련 시스템 및 재활 훈련 방법
TW202237235A (zh) 肌肉電刺激程式及電刺激裝置
JP6188300B2 (ja) 電気的筋肉刺激装置
KR20190008005A (ko) 저주파 자극 운동기기
JP6988252B2 (ja) 低周波治療器
KR20180064781A (ko) 애플리케이션을 활용한 전기근육자극 트레이닝 시스템
JP2010115385A (ja) 身体運動機能増強装置、ボディースーツ、および身体運動機能増強方法
Gföhler et al. Modeling of artificially activated muscle and application to FES cycling
KR100624646B1 (ko) 신경기능을 회복하기 위한 무선통신 제어용 전기자극장치
RU2546421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ами двигательного стереотипа физ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жн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JP2022030123A (ja) 電気刺激装置
JP2000014802A (ja) 低周波治療器
KR102636606B1 (ko) Ems 저주파 운동장치 제어방법 및 어플리케이션
JP7495853B2 (ja) 電気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