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7044A -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 Google Patents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7044A
TW202237044A TW110144844A TW110144844A TW202237044A TW 202237044 A TW202237044 A TW 202237044A TW 110144844 A TW110144844 A TW 110144844A TW 110144844 A TW110144844 A TW 110144844A TW 202237044 A TW202237044 A TW 2022370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rod
actuation
drug delivery
delivery device
actu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亞瑟 羅斯
羅夫 唐納德 昆汀 柯林斯
羅奇考斯特 安德魯 蓋 拉巴特
尼可拉斯 詹姆士 夏普
史蒂芬 舒伊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百靈佳殷格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04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in contact 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9/0008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 A61F9/0017Introducing ophthalmic products into the ocular cavity or retaining products therein implantable in, or in contact with, the eye, e.g. ocular 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46Priming, e.g. purging, reducing backlash or clear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01Means for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29Syringe barrels
    • A61M5/3137Specially designed finger grip means, e.g. for easy manipulation of the syringe rod
    • A61M2005/3139Finger grips not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syringe barrel, e.g. using adapter with finger gr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01Means for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 A61M2005/31508Means for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provided on the piston-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2Ey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65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i.e.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odes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 A61M5/31566Means improving security or handling thereof
    • A61M5/31571Means preventing accidental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眼內液體給藥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給藥裝置之一第二致動部件經構形以軸向阻擋該給藥裝置之一柱塞桿及/或一第一致動部件,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將經致動以軸向釋放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使得可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該給藥裝置包括一固定構件,其中該固定構件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之一初始位置及/或一給藥位置中阻擋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之一向後移動,且其中該固定構件經構形以在到達該柱塞桿之該給藥位置之前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之致動。

Description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根據技術方案1之前言之較佳用於眼用(特別是眼內)液體給藥之給藥裝置。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用於將液體(特別是一藥物)給藥/輸送至一病患(即一人或動物)之給藥/輸送裝置之領域。
根據本發明之給藥/輸送裝置較佳地適於將藥物(直接)輸送(特別是注射)至人或動物之眼睛(特別是玻璃體、眼睛之內房及/或後房)中。因此,本發明特別係關於用於眼科(特別是眼內)液體(特別是一藥物)注射之給藥/輸送裝置。然而,根據本發明之給藥裝置亦可用於將液體(特別是一藥物)給藥/注射至人體或動物體之其他部位中。
WO 2014/005728 A1係關於一種適用於眼科注射之一小容量注射器,其中注射器內預填充有一藥物且包括一本體、一塞子及一柱塞。柱塞包括經配置以接觸塞子之一柱塞接觸表面,使得柱塞可用於將塞子推向一出口,藉此輸送容納於注射器內之一液體。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改良(特別是純機械)之給藥/輸送裝置,其係使用者親和及/或容易、直觀及/安全使用的及/或最小化或至少降低誤用、濫用、污染、不正確及/或不精確劑量及/或氣泡之輸送/給藥之風險及/或最小化或至少降低給藥/輸送裝置之製程或製程內之要求及/或複雜度。
以上目的由技術方案1之一給藥/輸送裝置達成。有利的進一步發展係附屬技術方案之主題。
根據本發明之給藥/輸送裝置(在下文中稱作給藥裝置)較佳地經調適以(不可移動地)固持液體(特別是一藥物)之一(特別是)圓柱形容器。
該容器較佳地預填充有該液體(特別是一藥物)。
較佳地,一塞子/活塞/柱塞(在下文中稱作塞子)可移動地配置於該容器內,特別是使得藉由該塞子朝向該容器之出口之一軸向移動,施配容納於該容器中之該液體。
較佳地,該給藥裝置包括該容器及/或該塞子。
此外,該給藥裝置包括一保持器/固持器(在下文中稱作保持器),較佳地,其中該容器係或可(特別是)由該保持器不可移動地固持/接納及/或至少部分地配置於該保持器內。
該給藥裝置包括一致動機構,其用於致動該給藥裝置及/或用於移動該容器內之該塞子,特別是用於在液體給藥之前用於所謂的灌注該給藥裝置及/或用於自該容器施配/給藥該液體,如下文將解釋。
該給藥裝置(特別是其致動機構)包括:一柱塞/活塞/連接桿,其(特別是直接及/或軸向地)作用於該塞子;一第一致動部件,其(特別是直接及/或軸向地)作用於該柱塞/活塞/連接桿;及一第二致動部件,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可移動地(特別是可旋轉地)附接至該保持器及/或其中該柱塞/活塞/連接桿(在下文中稱作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相對於該保持器及/或該容器軸向移動(特別是滑動)。
較佳地,該柱塞桿可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該第一致動部件相對於該保持器及/或容器軸向移動(特別是(進一步)至該容器中)(特別是)以灌注該給藥裝置及/或(隨後灌注)以自該容器施配/給藥該液體。
該給藥裝置之該致動機構(特別是該第一致動部件)較佳地經構形以在給藥之前及/或藉由(人工)致動(特別是壓下)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第一次)而在灌注期間(軸向地)移動(特別是推動)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進一步進入該容器中及/或自一初始/未致動位置至一給藥/即用/灌注位置,及/或在灌注之後、在(後續)給藥期間及/或藉由(特別是人工)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再次及/或第二次)自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至一最終/已致動/停用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該第二致動部件經構形以軸向阻擋(特別是依一形式配合方式)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直接)移動至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中及/或至該最終/已致動/停用位置中或(完全)致動及/或插入至該容器中,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經(人工)致動(特別是旋轉或滑動)以軸向釋放/接通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可經(特別是部分、完全及/或隨後)致動及/或使得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可自該初始/未致動位置移動至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及/或自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移動至該最終/已致動/停用位置及/或進一步移動至該容器中。
依此方式,達成該給藥裝置之一簡單、直觀且使用者親和之使用。特定而言,灌注程序與給藥程序清楚分離,藉此降低該給藥裝置之濫用、液體浪費及/或不正確/不精確劑量之風險。
較佳地,該第二致動部件可藉由使該第二致動部件相對於該容器及/或該保持器及/或圍繞該柱塞桿轉動/旋轉或滑動(最佳地至少基本上90度)來致動。依此方式,提高可用性及/或減少濫用之風險。
由於該第二致動部件較佳地在至少基本上橫向於該第一致動部件之致動方向之一方向上致動,所以最小化或至少減小該第二致動部件對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注射側之一可能影響。
該第一致動部件可藉由朝向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朝向該保持器(人工)推動(特別是壓下)該第一致動部件來致動。
藉由致動(特別是推動/壓下)該第一致動部件且因此移動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可(人工)灌注該給藥裝置及/或推出該容器內容納之空氣/氣體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針頭。
在本發明之內文中,術語「灌注(prime/priming)」較佳地係指(緊接)在容納於該給藥裝置(特別是其容器)中之該液體之給藥之前之該給藥裝置之(必要)準備。
較佳地,在灌注期間,該柱塞桿經(軸向)移動使得及/或直至該柱塞桿(特別是其前部分及/或尖端)鄰接該塞子。
最佳地,在灌注期間,該柱塞桿經(軸向)移動使得該柱塞桿(特別是其前部分及/或尖端)移動/推動該塞子(特別是朝向一出口)及/或使得該液體之一(小)部分經施配及/或該容器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針頭之空氣(即液體中容納之氣泡)經移除(特別是推出)。
該給藥裝置在灌注期間較佳地經垂直固持(特別是)使得該容器之該出口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針頭向上指向及/或空氣可自該容器至少部分地推出。
較佳地,灌注之後之該容器中容納之體積對應於將給藥至一病患/使用者之一所要/預定劑量。
通常,該(預填充)容器中容納之該體積超出待給藥之劑量體積使得該液體、容器及/或附接其上之針頭中容納之空氣可至少部分藉由在不影響待給藥之劑量之情況下灌注來移除。
然而,該給藥裝置之灌注並非暗示一容器實際上填充有一液體及/或施配該液體之一部分。特定而言,即使該容器係空的及/或在不移動及/或作用於該塞子之情況下,亦可致動該致動機構(最佳地該第一致動部件)。
換言之,「灌注(prime/priming)」特別是意謂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自該初始/未致動位置移動至一界定位置(在下文中稱作給藥/即用/灌注位置),特別是在液體給藥之前及/或藉由(部分)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第一次)。
因此,在液體給藥及/或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之前所執行之所有動作較佳地被視為灌注及/或灌注程序。
較佳地僅藉由(部分)致動(特別是推動)該第一致動部件(最佳地,人工)完成灌注。
在本發明之內文中,術語「給藥(administer/ administration)」較佳地係關於最佳地透過附接其上之一注射針頭自該給藥裝置(較佳地其容器)(實際)輸送/施配液體。
儘管根據本發明之給藥裝置較佳地用於將液體(特別是一藥物)直接給藥至一病患之身體,例如藉由使用一注射針頭及/或藉由將一液體直接注射至一病患之眼睛(特別是玻狀體)中,術語「給藥(administer/ administration)」亦係指在一病患不在場之情況下輸送/施配該液體。
較佳地,「給藥(administer/administration)」意謂及/或包含最佳地藉由完全及/或第二次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來使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特別是在灌注之後及/或在第一次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自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移動至一最終/已致動/停用位置。
該初始/未致動位置(在下文中稱作初始位置)較佳係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在灌注該給藥裝置及/或(第一次)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前及/或該給藥裝置之該初始狀態中該相對於該保持器及/或該容器之(軸向)位置。
在該給藥裝置之該初始狀態中及/或在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位於該初始位置中時,該第一致動部件及該第二致動部件較佳地未經致動。
較佳地,僅可在該給藥裝置之初始狀態中及/或在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位於該初始位置中時(直接)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或該第二致動部件。
最佳地,僅可在該給藥裝置之該初始狀態中及/或在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位於該初始位置中時(直接)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
較佳地,在該初始位置/狀態中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因此,較佳地,不可能在該給藥裝置之該初始狀態中及/或在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位於該初始位置中時(直接)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
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可(特別是)僅藉由第一次(部分)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自該初始位置移出及/或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
該給藥/即用/灌注位置(在下文中稱作給藥位置)較佳係(緊接)在灌注之後及/或(緊接)在第一次致動(特別是推動/壓下)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及/或在進行給藥之前及/或在該給藥裝置之灌注狀態中之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相對於該保持器及/或該容器之(軸向)位置。
該給藥裝置之該灌注狀態較佳係緊接在第一次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及/或緊接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後之該給藥裝置之狀態。在該給藥裝置之該灌注狀態中,該第一致動部件僅部分致動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仍)未致動。
在該給藥位置中,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配置成比該初始位置更接近於該給藥裝置(特別是該容器)之一出口。
特定而言,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在該給藥位置中比該初始位置進一步插入至該容器中。
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較佳地經阻擋而無法(最佳地藉由該第二致動部件)完全致動及/或自該初始位置直接/連續移動至該最終位置。換言之,較佳地可僅致動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使其自該初始位置直接/連續移動至該給藥位置。
較佳地,該第二致動部件經構形以在該給藥位置中軸向阻擋/停止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使其無法自該初始位置直接/連續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在該給藥裝置之灌注狀態中及/或緊接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後及/或在(部分地)致動第一致動部件之後,該給藥裝置(特別是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經阻擋無法進一步移動/致動(特別是藉由該第二致動部件)。
較佳地,在灌注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後及/或在該給藥裝置之灌注狀態中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以接通該給藥裝置及/或軸向釋放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可經(特別是再次及/或完全及/或第二次)致動及/或使得該柱塞桿可經進一步移動至該最終位置及/或使得可進行給藥。
換言之,該第二致動部件較佳地經致動以將該給藥裝置(特別是該第一致動部件)之狀態自一阻擋狀態切換至該給藥/即用/未阻擋狀態。
在該灌注/阻擋狀態中及/或緊接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後,該第二致動部件較佳地位於一阻擋位置中,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軸向地阻擋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最佳地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無法進一步及/或完全致動。
藉由致動(特別是轉動/旋轉或滑動)該第二致動部件,該第二致動部件自該阻擋位置移動至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軸向地釋放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其中可進一步及/或完全地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一釋放位置。
在該給藥裝置之該給藥/即用/接通狀態中及/或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之後,該給藥裝置備妥使用,該第一致動部件可經進一步/完全致動,該柱塞桿可移動至該最終位置及/或該液體可經給藥至一病患(特別是無需執行除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外之進一步步驟)。
較佳地,在該給藥位置/狀態及/或最終位置/狀態中不可能逆轉該第一致動部件之致動。
較佳地,在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期間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不可能(再次)致動該初始狀態/位置中之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之後及/或在第二致動部件之該釋放位置中不可逆轉該第二致動部件之致動。
該最終/已致動/停用位置(在下文中稱作最終位置)較佳地係(緊接)在給藥之後及/或在(完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第二次)之後及/或在該給藥裝置之該最終/已致動/停用狀態(在下文中稱作最終狀態)中之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相對於該保持器之(軸向)位置。
在該給藥裝置之最終狀態中及/或在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位於該最終位置中時,已進行該給藥裝置及/或(完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
在該最終狀態/位置中,該柱塞桿及/或該塞子經配置成比該初始狀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狀態更靠近該給藥裝置之該出口。
特定而言,在該最終狀態中及/或在到達該最終位置之後無法施配/給藥更多液體。
較佳地,在該最終狀態中及/或在到達該最終位置之後不可能(再次)致動及/或逆轉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之致動。
歸因於該給藥裝置之結構(特別是該給藥裝置之部件/組件之(機械)相互作用,在該給藥裝置之使用中引導一使用者/從業者,藉此降低誤用、濫用、污染、不正確及/或不精確劑量之風險。
根據亦可獨立實現之本發明之另一態樣,該給藥裝置(特別是該致動機構)包括一固定構件/部件,其中該固定構件/部件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之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軸向)固定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及/或(軸向)阻擋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之一向後移動(特別是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自該容器向外退出及/或在與該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之一移動)。此外,該固定構件/部件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之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特別是(僅)在)到達該柱塞桿之該給藥位置之前及/或在灌注期間及/或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期間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特別是致動/旋轉該第二致動部件)。
依此方式,降低該給藥裝置之濫用/誤用之風險。
該固定構件/部件(在下文中稱作固定構件)較佳地體現為配置於該保持器之一插口內之一(特別是)撓性環。
較佳地,該固定構件在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鬆釋耦合至該柱塞桿及/或具有徑向遊隙,及/或在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抵靠該柱塞桿徑向預張緊及/或緊密耦合至該柱塞桿。
該固定構件較佳地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之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徑向)接合該柱塞桿及/或(軸向)阻擋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特別是該柱塞桿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之一向後移動)。
另外,該固定構件較佳地經構形以(特別是)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期間(最佳地僅在該柱塞桿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徑向)接合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之致動/旋轉。
較佳地,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在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期間(特別是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及/或在完成灌注之後),該固定構件自動脫離/接通該第二致動部件。
該柱塞桿較佳地包括或形成用於該固定構件之一斜坡,較佳地,其中該斜坡經構形以在該第一致動部件之致動之後及/或在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張緊/加寬該固定構件。
該柱塞桿較佳地包括用於該固定構件之一凹口。
最佳地,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在該柱塞桿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期間(特別是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及/或在完成灌注之後),該柱塞桿(特別是其凹口)經構形以至少部分(較佳完全地)釋放該固定構件及/或自該第二致動部件脫離該固定構件,最佳地使得接通及/或可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
該給藥裝置之該致動機構較佳地經構形以將該固定構件自一接合位置(特別是自動地)移動至一脫離位置。
在該柱塞桿之該初始位置中,在該給藥裝置之灌注及/或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期間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該接合位置較佳地係該固定構件相對於該第二致動部件之(徑向)位置。
在該接合位置中,該固定構件徑向接合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在一致動方向上之旋轉致動。
在該給藥裝置之灌注及/或在(第一次)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之後及/或(緊接)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後,該脫離位置較佳地係該固定構件相對於該第二致動部件之(徑向)位置。
在該脫離位置中,該固定構件自該第二致動部件徑向脫離及/或不再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及/或在一致動方向上之旋轉致動。
因此,該第二致動部件在該固定構件位於該接合位置中時無法致動且僅可在該固定構件位於該脫離位置中時致動。
該固定構件較佳地自該接合位置移動至該脫離位置及/或藉由彈簧力及/或突然/猛然及/或可聽見地自動卡扣至該柱塞桿之該凹口中。
依此方式,提供清楚指示灌注結束及/或何時到達該給藥位置之一聽覺/觸覺回饋(特別是一可聽見卡嗒聲)。
在本發明之內文中,術語「可聽見」較佳地係指可由具有正常聽力之普通人耳聽見之一聲音。一可聽見聲音/回饋較佳地包括高於絕對聽力臨限值之一聲級。例如,具有0.2kHz至5kHz之間的頻率及20dB至100dB之間的一聲壓之一聲音被視為可聽見。
本發明之上述態樣及特徵及將自申請專利範圍及以下描述明白之本發明之態樣及特徵原則上可彼此獨立實施,但亦可依任何組合或順序實施。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1至圖3解釋所提出之給藥裝置100之結構及/或組件/部件。將參考圖4A至圖4D、圖5A至圖5D、圖6A至圖6B、圖7A至圖7B及圖8A至圖8B解釋組件及/部件之相互作用及給藥裝置100之操作,其中為簡單起見,儘管繪示相關特徵/組件/部件,但已省略一些元件符號。
圖1係初始位置/狀態中之所提出之給藥裝置100之一示意透視圖。圖2及圖3係自不同角度之給藥裝置100之分解圖。
給藥裝置100具有多部件構件及/或包括多個部件/組件,較佳地,其中給藥裝置100之部分或全部部件藉由一卡扣/夾式連接及/或依一無螺絲方式彼此連接。
術語「卡扣」、「夾子」及/或「卡扣/夾式連接」較佳理解為係指一組裝/連接方法,其中至少兩個部件/組件使用待組裝/連接之部件/組件之彈性/撓性及/或不使用(額外)緊固元件(諸如釘子、螺釘、螺栓或其類似者)彼此組裝/連接(特別是依一力配合及/或形式配合方式)。
如圖2及圖3中最佳繪示,給藥裝置100較佳地包括一容器10、一保持器20及/或一致動機構,致動機構具有一柱塞桿40、一第一致動部件60、一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一固定構件90。
較佳地,給藥裝置100之部分或全部部件/組件(特別是容器10、保持器2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由塑膠(最佳為聚乙烯及/或聚丙烯)製成(特別是由塑膠注射成型)。
給藥裝置100較佳地延長及/或塑形為一注射器。
特定而言,給藥裝置100體現為一手持裝置及/或依使其人體工學上配合至一使用者/從業者之手之一方式塑形。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至少基本上係圓柱形及/或旋轉對稱。
較佳地,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包括及/或界定一主軸A,特定而言,其中主軸A係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中心縱向對稱及/或旋轉軸,及/或其中主軸A中心延行穿過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保持器2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
在下文中,空間定向、位置及/或配置(特別是術語「徑向」或「徑向地」及/或「軸向」或「軸向地」)係指主軸A,除非另有說明。
較佳地,第一致動部件60形成一(第一)軸向端及/或一後端且容器10 (特別是其尖端/出口)形成給藥裝置100之一第二(軸向)端及/或一前端。
在正常使用位置中,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較佳地遠離一使用者/從業者及/或指向一病患,且第一致動部件60指向一使用者/從業者及/或遠離一病患。
如在介紹部分中已指出,給藥裝置100經調適以將一液體11 (特別是一藥物)給藥/施配至一病患(即人或動物)。
較佳地,容器10預填充有液體11及/或在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中已含有液體11。
給藥裝置100較佳地經調適以將液體11自容器10 (特別是其出口)給藥/施配至一病患,最佳地藉由其致動機構,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容器10較佳係細長的及/或體現為一中空圓柱體。
較佳地,容器10包括一主體12,較佳地,其中主體12體現為一中空圓柱體及/或其中主體12之內徑在主體12之縱向延伸範圍內恆定。
容器10 (特別是其主體12)較佳一體地形成及/或形成一單件。最佳地,容器10 (特別是其主體12)由玻璃製成或由塑膠注射成型。
容器10較佳地包括一第一軸向端13及一第二軸向端14。
容器10之第一軸向端13較佳地體現為一凸緣/套環及/或包括比主體12及/或第二軸向端14之外徑擴大之一外徑。
容器10之第二軸向端14較佳地體現為容器10之尖端及/或包括或形成容器10之出口。
如圖3及圖4中最佳繪示,容器10之第二軸向端14較佳地係截頭圓錐形及/或錐形。最佳地,第二軸向端14包括比主體12及/或第一軸向端13之內徑及/或外徑小之一內徑及/或外徑。
較佳地,容器10之第二軸向端14體現為用於一針頭19 (圖1至圖3中未展示)之一連接部件。
如圖1中所展示,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視情況配備有一封閉件/鎖15 (特別是魯爾鎖(Luer lock))以保護/密封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最佳其第二軸向端14)及/或針對針頭19提供一連接。
較佳地,針頭19可藉由鎖15附接至容器10 (特別是第二軸向端14),最佳地依一形式配合及/或力配合方式。
鎖15較佳地包括一連接器16及/或一帽17,較佳地,其中連接器16及/或帽17附接至容器10之第二軸向端14 (特別是依一形式配合及/或力配合方式),及/或其中帽17軸向覆蓋第二軸向端14及/或連接器16,最較佳在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中。
連接器16較佳地經調適以將針頭19連接至容器10,特別是其第二軸向端14。
為將針頭19連接至容器10,可自容器10及/或連接器16移除帽17。隨後,針頭19可附接至連接器16 (特別是螺合至連接器16中)。
較佳地,鎖15 (特別是連接器16)包括一內螺紋,使得針頭19可螺合至鎖15 (特別是連接器16)中。依此方式,可達成針頭19及鎖15之一特別牢固連接。然而,其他結構化解決方案亦可行。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較佳地包括一塞子18,較佳地,其中塞子18可移動地配置於容器10內(特別是其主體12內)。
容器10之主體12及塞子18較佳地定界液體11之一腔室。
塞子18較佳地由塑膠(特別是一彈性體)製成(特別由塑膠注射成型)。
塞子18較佳地係圓柱形及/或包括至少基本上對應於及/或(稍)大於容器10 (特別是主體12)之內徑之一外徑,較佳地使得塞子18壓靠容器10 (特別是主體12)之內壁。
較佳地,塞子18密封地鄰接容器10 (特別是主體12)之內壁,及/或包括或形成至少一個(徑向)密封,特別是使得液體11無法洩漏及/或流動通過塞子18及主體12之內壁之間的一間隙。
藉由朝向容器10之第二軸向端14移動/推動塞子18,較佳地藉由致動機構(特別是藉由第一致動部分60),由主體12及塞子18定界之腔室之容積可減小,藉此輸送容納於容器10中之液體11。
如已提及,給藥裝置100較佳地包括保持器20,較佳地,其中給藥裝置100之部分或全部部件/組件(直接)安裝於及/或(特別是剛性/不可移動地或可移動地)附接至保持器20或由保持器20固持
因此,保持器20較佳地充當給藥裝置100之其他部件/組件(特別是容器10、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之一支撐/連接/安裝結構。
較佳地,容器10由保持器20剛性地/不可移動地固持及/或附接至保持器20。
較佳地,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可移動地附接至保持器20,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如圖2及圖3中最佳繪示,保持器20較佳地包括用於容器10之一(較佳地徑向/橫向及/或軸向敞開)底座/插口/基座21及/或用於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之一(較佳地徑向/橫向及/或軸向敞開)支撐件/固持器/框架22。
底座/插口/基座21 (在下文中稱作底座21)及支撐件/固持器/框架22 (在下文中稱作支撐件22)較佳地由相同材料製成及/或形成(特別是注射成型)一單件及/或由塑膠形成(特別是注射成型)。
保持器20 (特別是底座21)較佳地經調適以不可移動地固持容器10,較佳地依一夾緊方式及/或特別是依使得容器10徑向及軸向地固持於保持器20 (特別是底座21)內及/或藉由保持器20 (特別是底座21)徑向及軸向地固持。
容器10 (特別是其第一軸向端13)較佳徑向/橫向插入(特別是壓入/夾入保持器20 (最佳底座21)中。
為此,底座21之內部形狀/輪廓較佳地至少基本上對應於容器10 (特別是其第一軸向端13)之外部形狀/輪廓。
底座21較佳地係槽形及/或包括一徑向開口21A及/或一軸向開口21B,較佳地,其中容器10 (特別是其軸向端13)經由徑向開口21A徑向地(插入)(特別是)壓入/夾入底座21中及/或其中容器10之主體12經由軸向開口21B延伸超出底座21。
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較佳地經調適以(軸向地)接收及/或(徑向地)支撐/引導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特別是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可相對於保持器20旋轉及/或由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軸向固持,及/或使得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可相對於及/或穿過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軸向移動,如下文將解釋。
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較佳地軸向附接至及/或插入保持器20 (最佳支撐件22)中。
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用於固定構件9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特別是)至少基本上圓柱形之基座/插口22A,較佳地,其中支撐件22 (特別是基座/插口22A)軸向敞開。
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較佳地包括一(特別是)環形壁22B,較佳地,其中壁22B界定及/或徑向地定界基座/插口22A(在下文中稱作插口22A)。
較佳地,支撐件22 (特別是壁22B)係徑向敞開及/或包括一徑向開口22C。
固定構件90較佳地插入至插口22A中及/或由壁22B徑向環繞。
較佳地,固定構件90徑向地突出超出插口22A及/或穿過徑向開口22C,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底座21及支撐件22較佳地配置於保持器20之對置側上。
保持器20較佳地包括一中間/分離壁23(在下文中稱作中間壁23),較佳地,其中中間壁23配置於底座21與支撐件22之間及/或將底座21與支撐件22 (軸向地)分離。
特定而言,中間壁23朝向支撐件22 (特別是插口22A)軸向地定界底座21,及/或朝向底座21軸向地定界支撐件22 (特別是插口22A)。
保持器20 (特別是中間壁23)較佳地包括用於柱塞桿40之一(特別是)十字形開口/孔隙24,較佳地,其中柱塞桿40延伸穿過保持器20之開口/孔隙24。
特定而言,開口/孔隙24 (在下文中稱作孔隙24)較佳地徑向引導柱塞桿40及/或防止或定界柱塞桿40相對於保持器20之一潛在旋轉。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保持器20)較佳地包括一手指凸緣/套環25,較佳地,其中手指凸緣/套環25自保持器20徑向向外延伸。
手指凸緣/套環25 (在下文中稱作手指凸緣25)較佳地體現為較佳地圍繞底座21、支撐件22、中間壁23及/或孔隙24延伸之一橢圓形盤。然而,其他結構化解決方案亦可行。
固定構件90較佳地至少基本上係環形及/或徑向地環繞/圍封柱塞桿40。
特定而言,柱塞桿40軸向延伸穿過固定構件90。
如已提及,固定構件90較佳地經構形以固定柱塞桿40、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阻擋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之一向後移動。此外,固定構件90較佳地經構形以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
固定構件90較佳地包括至少一個止回件91/92,較佳地,其中止回件91/92經調適以至少在柱塞桿40之初始位置及/或給藥位置(徑向地)接合及/或(軸向地)阻擋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柱塞桿40。
止回件91/92較佳地體現為徑向向內及/或朝向柱塞桿40延伸之一突出部。最佳地,止回件91/92係鉤狀的及/或體現為一閂鎖。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構件90包括一第一止回件91及一第二止回件92,較佳地,其中第一止回件91及第二止回件92配置於固定構件90之對置側及/或自從不同(特別是相反)側(徑向地)接合柱塞桿40。
較佳地,固定構件90 (特別是止回件91/92)抵靠柱塞桿40徑向預張緊。
固定構件90較佳地係可壓縮的及/或可拉伸的及/或體現為一彈簧。
固定構件90較佳地包括一(整合)彈簧元件93/94,較佳地,其中彈簧元件93/94經調適以抵靠柱塞桿40 (徑向地)按壓止回件91/92。
彈簧元件93/94較佳地係彈性的/可彎曲的/撓性的(特別是)使得固定構件90可被壓縮或拉伸。
彈簧元件93/94較佳地連接第一止回件91及第二止回件92。
彈簧元件93/94較佳地係彎曲的及/或拱形的。最佳地,彈簧元件93/94圍繞柱塞桿40彎折/彎曲。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構件90包括一第一彈簧元件93及一第二彈簧元件94,較佳地,其中第一彈簧元件93及第二彈簧元件94配置於固定構件90之對置側上及/或圍繞固定構件90配置及/或(各)連接第一止回件91及第二止回件92。
如已提及,固定構件90較佳地經構形以徑向地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
固定構件90較佳地包括一阻擋元件95,較佳地,其中阻擋元件95經構形以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之旋轉致動及/或在一致動方向上之旋轉致動及/或(徑向)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僅在灌注期間及/或僅在柱塞桿40到達給藥位置之前),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阻擋元件95較佳地體現為徑向向外及/或遠離柱塞桿40及/或朝向第二致動部件70延伸之一突出部/凸出部。較佳地,阻擋元件95徑向地延伸穿過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之徑向開口22C,特別是使得阻擋元件95徑向地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經構形以軸向地阻擋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特別是在到達給藥位置時及/或在完成給藥裝置100之灌注之後。
特定而言,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防止柱塞桿40自初始位置(直接)移動至最終位置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被完全致動,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至少基本上係圓柱形及/或帽狀及/或體現為一中空圓柱體。
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包括一外部件71及/或一內部件72,較佳地,其中外部件71及/或內部件72至少基本上係圓柱形及/或體現為一中空圓柱體及/或其中內部件72配置於外部件71內及/或其中外部件71圍封內部件72。
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配置於容器10與第一致動部件60之間。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 (直接)附接(特別是軸向固定)至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最佳壁22B)。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外部件71)徑向及/或向外覆蓋支撐件22 (特別是壁22B)及/或固定構件90。
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外部件71)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手柄/撥盤。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分70 (特別是其外部件71)軸向附接(特別是壓入/夾入)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最佳壁22B)中或保持器20上。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外部件71)包括複數個保持元件73,其等徑向接合及/或突出及/或卡扣至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最佳壁22B及/或一對應保持元件22D,例如形成於壁22B中之一突出部及/或凹部),特別是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軸向固定至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
然而,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可較佳地在一較佳/期望旋轉方向(在下文中稱作致動方向)上相對於保持器20移動(特別是旋轉)。
較佳地,致動機構(特別是第二致動部件70)可藉由相對於保持器20人工旋轉第二致動部件70來致動。
為促進第二致動部件70之旋轉,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外部件71)之外表面可至少部分地開槽、裂開及/或依其他方式成形。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致動機構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包括/界定一旋轉軸,較佳地,其中第二致動部件70可圍繞旋轉軸旋轉。
旋轉軸較佳地對應於/重合於給藥裝置100之主軸A。然而,其他解決方案亦可行,其中旋轉軸不同於主軸A。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可僅在致動方向上旋轉及/或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保持器20)包括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後旋鎖(特別是一棘輪)。
致動方向可藉由一標籤、一標記或其類似者在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保持器20上(最較佳在手指凸緣25上)指示。
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外部件71)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後旋止動件74/75及/或一致動止動件76,較佳地,其中後旋止動件74/75經構形以防止或限制/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旋(即在與(期望)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及/或其中致動止動件76經構形以限制/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相對於保持器20 (特別是在(期望)致動方向上)之致動(特別是旋轉)。
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對應)後旋止動件26及/或一致動止動件27,較佳地,其中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旋止動件74/75及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彼此相互作用,特別是依使得僅第二致動部件70在(期望)致動方向上之一旋轉可行及/或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後旋(即在與(期望)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被阻擋或限制之一方式。
特定而言,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及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旋止動件74/75在與(期望)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依一形式配合方式彼此接接合且/或滑過彼此,即藉由使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旋止動件74/75及/或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在(期望)致動方向上彈性/暫時變形/彎折。
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外部件71)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第一後旋止動件74及一第二後旋止動件75,較佳地,其中第一後旋止動件74及第二後旋止動件75在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不同旋轉位置/定向處彼此周向地間隔開及/或接合/鄰接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最佳地,第一後旋止動件74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前接合/鄰接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且第二後旋止動件75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接合/鄰接保持器之後旋止動件26,特別是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及/或依一形式配合方式致動。
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止動件76及保持器20之致動止動件27在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結束時及/或在到達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預定/最終旋轉定向/位置時(特別是使得防止/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之進一步致動)依一形式配合方式彼此接合。
在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結束時及/或在到達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預定/最終旋轉定向時(特別是在達到釋放位置時),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止動件76在一圓周方向上較佳地鄰接/撞擊保持器20之致動止動件27,如稍後將更詳細地解釋。
如圖2中最佳繪示,後旋止動件74/75及/或致動止動件76較佳地分別體現為一較佳縱向突出部(特別是一肋),其自第二致動部分70之外部件71朝向保持器20之支撐件22及/或壁22B徑向地突出進入第二致動部分70之內部。
如圖3中最佳繪示,後旋止動件26及/或致動止動件27較佳地體現為自朝向第二致動部件70 (尤其是外部件71)自支撐件22及/或壁22B徑向突出之一突出部/凸出部或由突出部/凸出部形成。
如已提及,第二致動部件70之內部件72較佳地體現為配置於外部件71內及/或由外部件71環繞之一中空圓柱體。
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內部件72)較佳地經調適以(徑向)引導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
特定而言,第二致動部件70 (最佳內部件72)經構形以限制/阻擋第一致動部件60之致動及/或柱塞桿40相對於(特別是朝向)保持器20及/或容器10之(軸向)移動。
第二致動部分70 (特別是內部分72)較佳地包括一阻擋壁77及/或(特別是)槽形開口/孔隙78,較佳地,其中開口/孔隙78形成於阻擋壁77內。
較佳地,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延伸穿過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內部件72,最佳開口/孔隙78)。
開口/孔隙78 (在下文中稱作開口78)較佳地徑向引導柱塞桿40。
開口78之形狀/輪廓較佳地至少基本上對應於柱塞桿40之(外部)形狀/輪廓。
如圖2中最佳繪示,開口78較佳地至少基本上係槽狀的。
最佳地,柱塞桿40僅在達到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開口78)相對於柱塞桿40及/或保持器20之一預定旋轉定向時才能移動/推動通過開口78。換言之,第一致動部件60之致動及/或柱塞桿40之移動取決於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開口78)相對於保持器20、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柱塞桿40之旋轉位置。
柱塞桿40較佳地經調適以(直接)作用於及/或鄰接塞子18。特定而言,柱塞桿40經調適以將塞子18推向容器10之出口及/或將液體11推出容器10 (特別是藉由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
然而,較佳地,塞子18並非剛性附接至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尖端)。較佳地,塞子18僅抵靠柱塞桿40靜置及/或鬆散地連接至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尖端)。
換言之,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經構形以僅在壓縮時及/或在柱塞桿40被推靠塞子18時連接。柱塞桿40及塞子18較佳地經構形以在張力下及/或在柱塞桿40自容器10移出/拉出時解耦合。此防止將空氣吸入容器10中,例如在給藥裝置100之一消毒程序期間。
在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及/或柱塞桿40之初始位置中,塞子18亦可與柱塞桿40軸向間隔開,使得柱塞桿40僅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軸向鄰接塞子18。
柱塞桿40較佳地係細長的及/或桿狀的。
較佳地,柱塞桿40軸向延伸(完全)穿過給藥裝置100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固定構件90及/或保持器20),最佳自第一致動部件60穿過第二致動部件70、固定構件90及保持器20至容器10中。
柱塞桿40較佳地包括一前部件/部分41、一中間部件/部分42及/或一後部件/部分43,較佳地,其中中間部件/部分42 (軸向地)配置於前部件/部分41與後部件/部分43之間。
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件/部分41、中間部件/部分42及後部件/部分43)較佳地一體成型或形成為一單件。
前部件/部分41 (在下文中稱作前部分41)較佳地包括或形成柱塞桿40之(第一)軸向端及/或尖端。
前部41較佳地係至少部分地延伸至容器10中及/或(直接)面向/鄰接塞子18之柱塞桿40之部分。
後部件/部分43(在下文中稱作後部分43)較佳地包括或形成柱塞桿40之一(第二)軸向端。較佳地,後部分43背向塞子18。
較佳地,第一致動部件60直接及/或剛性連接至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後部分43)。第一致動部件60可由柱塞桿40之後部分43形成及/或與柱塞桿40 (特別是後部43)一體地/作為一單件。
第一致動部件60較佳地至少基本上係板狀、套環狀及/或凸緣狀及/或包括比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後部43)之外徑擴大之一外徑。最佳地,第一致動部件60包括或形成一拇指托。
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 (特別是朝向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保持器20及/或在致動方向上),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前部分41)較佳地朝向容器10之出口及/或進一步至容器10中移動(特別是推動)。
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 (特別是朝向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保持器20及/或在致動方向上),柱塞桿40 (特別是其中間部件/部分42)較佳地移動(特別是推動)通過第二致動部件70、固定構件90及/或保持器20。
較佳地,柱塞桿40之移動方向對應於/重合於第一致動部件60之致動方向及/或平行於(特別是沿)主軸A。
柱塞桿40 (特別是其中間部件/部分42,在下文中稱作中間部分42)較佳地經調適以與致動機構、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固定構件90機械地相互作用,如稍後將更詳細解釋。
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至少基本上十字形之橫截面。
較佳地,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包括沿主軸A變動之一橫截面。
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之尺寸較佳地小於容器10 (特別是其主體12)之內徑,較佳地使得柱塞桿40可自由地及/或在容器10內移動。
柱塞桿40之後部分43較佳地係突起超出容器10及/或形成至第一致動部件60之過渡之柱塞桿40之部分。
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複數個(特別是四個)翼部/側部/裂口44至47,較佳地,其中翼部/側部/裂口44至47沿柱塞桿40之主軸A延伸及/或徑向向外突起/突出及/或形成柱塞桿40之橫截面。
較佳地,翼部/側部/裂口44至47 (在下文中稱作側部44至47)彼此及/或圍繞主軸A定位/配置/偏移至少基本上90度。
較佳地,部分或全部側部44至47之形狀(特別是高度)沿柱塞桿40之主軸A及/或在致動方向上變動。
較佳地,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最佳地側部44至47)包括凹口、突起、凸出部、步階、傾斜或其類似者。
在本實施例中,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及/或中間部分42)包括一第一側部44、一第二側部45、一第三側部46及/或一第四側部47,較佳地,其中第一側部44及第二側部45配置於柱塞桿40之對置側上及/或第三側部46及第四側部47配置於柱塞桿40之對置側上。
柱塞桿40 (較佳地前部分41)較佳地包括或形成至少一個引導支撐件44A/45A,較佳地,其中引導支撐件44A/45A體現為一凸出部及/或包括比緊鄰於導向支撐件44A/45A之區域增大之一高度。
如圖4A及圖5A中最佳繪示,引導支撐件44A/45A較佳地抵靠容器10 (特別是其主體12)之內壁靜置及/或鄰接內壁。
較佳地,引導支撐件44A/45A依使得柱塞桿40 (局域地)緊密配合及/或鄰接容器10 (特別是其主體12)之一方式增加柱塞桿40之橫截面。
較佳地,柱塞桿40 (特別是前部分41)包括一第一引導支撐件44A及一第二引導支撐件45A,較佳地,其中第一引導支撐件44A及第二引導支撐件45A配置於柱塞桿40之對置側上及/或彼此軸向偏移,特別是使得防止或至少減少柱塞桿40相對於容器10之傾斜。
最佳地,第一引導支撐件44A由第一側44形成及/或配置於第一側44上且第二引導支撐件45A由第二側45形成及/或配置於第二側45上。
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止回件44B/45B,較佳地,其中止回件44B/45B由柱塞桿40之一(徑向)步階/突出部(特別是其中間部分42)形成。
止回件44B/45B較佳地經構形以與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止回件91/92)相互作用/(軸向)鄰接及/或(徑向)接合。
特定而言,固定構件90之止回件91/92及柱塞桿40之止回件44B/45B依一形式配合方式在與柱塞桿40之(期望)移動/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彼此接合及/或滑過彼此,例如藉由使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止回件91/92)及/或柱塞桿40之止回件44B/45B在(期望)移動/致動方向上彈性/暫時變形/彎折,特別是使得柱塞桿40自容器10向外退出及/或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之向後移動被阻擋/防止。
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一第一止回件44B及一第二止回件45B,較佳地,其中第一止回件44B及第二止回件45B配置於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之對置側上,及/或其中第一止回件44B及第二止回件45B彼此軸向偏移。
第一止回件44B較佳地配置成比第二止回件45B更靠近前部分41及/或柱塞桿40之尖端。
第一止回件44B較佳地配置於第一側44上及/或由第一側44形成且第二止回件45B較佳地配置於柱塞桿40之第二側45上及/或由柱塞桿40之第二側45形成。
如已提及,柱塞桿40 (特別是其中間部分42)較佳地藉由致動第一致動部分件60來移動通過固定構件90。
較佳地,柱塞桿40 (特別是其中間部分42)在被移動(特別是被推動)通過固定構件90時與固定構件90機械地相互作用。
較佳地,柱塞桿40之第一止回件44B經構形以(徑向)接合固定構件90之第一止回件91,且柱塞桿40之第二止回件45B經構形以(徑向)接合固定構件90之第二止回件92。
特定而言,柱塞桿40之第一止回件44B在柱塞桿40之初始位置中(徑向)接合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一止回件91)且柱塞桿40之第二止回件45B在柱塞桿之給藥位置(徑向)接合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92)。
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一止動件91)最佳地在柱塞桿40之初始位置中(徑向)接合(特別是卡扣至)柱塞桿40 (特別是第一止動件44B)及/或使得柱塞桿40自容器10向外退出及/或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之向後移動被阻擋/防止。
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二止動件92)較佳地經構形以最佳在到達柱塞桿40之給藥位置時(徑向)接合(特別是卡扣至)柱塞桿40 (特別是第二止動件45B)及/或使得柱塞桿40自容器10向外退出及/或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之向後移動被阻擋/防止。
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最佳地第一側44)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傾斜/斜坡44C,較佳地,其中傾斜/斜坡44C(在下文中稱作斜坡44C)配置於及/或開始(軸向)於第一止回件44B與第二止回件45B之間及/或其中斜坡44C(軸向)鄰接第一止回件44B及/或(軸向)延伸超過第二止回件45B。
較佳地,斜坡44C朝向後部分43/第一致動部分件60連續地增加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之橫截面。特定而言,柱塞桿40 (最佳地斜面44C)經構形以特別是在移動穿過固定構件90及/或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時拉伸/加寬及/或壓開固定構件90。
較佳地,斜坡44C配置於第一側44上或由第一側44形成。
較佳地,在與斜坡44對置之區域中,形狀(特別是第二側45之高度)係恆定/均勻的,最佳使得柱塞桿40之橫截面(僅)歸因於斜坡44C而增加。
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致動止動件46A/47A/44D/45D以控制(特別是(暫時)中斷及/或結束)第一致動部件60之致動及/或柱塞桿40之移動。較佳地,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彼此軸向偏移之複數個致動止動件46A/47A及44D/45D。
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較佳地包括或形成一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及/或一致動端止動件44D/45D,較佳地,其中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及/或致動端止動件44D/45D由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最佳其橫截面)之一(徑向)步階/突出部及/或一(尖銳)邊緣/擴大部分形成。
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及/或致動端止動件44D/45D較佳地經構形以軸向地阻擋柱塞桿40進一步/完全插入容器10中。較佳地,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及/或致動端止動件44D/45D經構形以在柱塞桿40相對於第二致動部件70之預定位置中(最佳在給藥位置及/或在最終位置中)軸向接合/撞擊/鄰接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內部分72,最佳阻擋壁77)。
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較佳軸向地配置於致動端止動件44D/45D之前面(在致動/移動方向上)及/或第二止回件45B與致動端止動件44D/45D之間。
換言之,當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時,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在致動端止動件44D/45D之前較佳地(軸向)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阻擋壁77)。
較佳地,柱塞桿40之第三側46及/或第四側47包括或形成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
在本實施例中,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包括配置於柱塞桿40之對置側上之兩個致動中間止動件46A及47A,較佳地,其中第三側46包括或形成第一致動中間止動件46A且第四側47包括或形成第二致動中間止動件47A。
較佳地,柱塞桿40之第一側44及/或第二側45包括或形成致動端止動件44D/45D。
在本實施例中,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包括配置於對置側上之兩個致動端止動件44D及45D,較佳地,其中第一側44包括或形成第一致動端止動件44D且第二側45包括或形成第二致動端止動件45D。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4A至圖4D、圖5A至圖5D、圖6A至圖6B、圖7A至圖7B及圖8A至圖8B解釋給藥裝置100之不同狀態及給藥裝置100之部件/組件在使用期間之相互作用。
圖4A至圖4D分別展示不同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100之一截面。圖5A至圖5D對應於圖4A至圖4D且依相對於對應圖4A至圖4D旋轉90°之一截面展示給藥裝置100。
圖4A及圖5A展示初始位置/狀態中(即在第一次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前)之給藥裝置100。圖4B及圖5B展示給藥位置/狀態中(即在第一次(部分)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給藥液體11之前,第二致動部件70 (仍)未被致動且阻擋第一致動部件60被進一步/完全致動)之給藥裝置100。圖4C及圖5C展示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使得第一致動部件60可被第二次致動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100。圖4D及圖5D展示其中第一致動部件60已被完全致動之最終位置/狀態中(即在給藥液體11之後)之給藥裝置100。
圖6A展示初始位置/狀態中(即在第一次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前,固定構件90在接合位置中且防止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之給藥裝置100。圖6B展示給藥位置/狀態中(即在(部分地)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固定構件90在脫離位置中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可被致動)之給藥裝置100。
圖7A係給藥位置/狀態中(即在(部分地)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第二致動部件70 (仍)未被致動)之給藥裝置100之一示意性橫截面。圖7B係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100之一示意性橫截面。
圖8A係根據圖7A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100之一部分透視截面。圖8B係根據圖7B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100之一部分透視截面。
初始位置較佳地係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之前及/或給藥裝置100之灌注之前及/或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中之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容器10之(軸向)位置。
在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中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位於初始位置中時,第一致動部件60及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未被致動。
在初始位置/狀態中,柱塞桿40 (特別是其後部分43)軸向突出超出保持器2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
較佳地,在給藥裝置100之初始狀態中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在初始位置中時,無法(直接)致動第二致動部分70及/或(直接)給藥液體11。
較佳地,在初始狀態/位置中僅可(部分地)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較佳地,在初始狀態/位置中無法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
在初始位置/狀態中,最佳地藉由固定構件90 (較佳地旋轉地及/或在致動方向上)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
然而,其他解決方案亦可行,其中無法(直接)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其中僅可在初始狀態/位置中(部分地)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特定而言,第二致動部件70可經構形以在初始位置/狀態中軸向地阻擋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較佳地被致動(特別是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圍繞柱塞桿40 (部分地)轉動/旋轉)以釋放柱塞桿40及/或使得第一致動部件60能夠被致動(特別是第一次)。
如圖4A中最佳繪示,柱塞桿40較佳地在初始狀態/位置中較佳地藉由固定構件90軸向固定以免被拉出。
特定而言,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在初始狀態/位置中阻擋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之向後移動。
較佳地,在初始狀態/位置中,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一止回件91)(軸向)鄰接及/或(徑向)接合柱塞桿40 (特別是柱塞桿40之第一止回件44B),最佳地使得柱塞桿40之一向後移動及/或柱塞桿40自容器10向外之一移動被阻擋。
如已提及,較佳地,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期間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期間無法在初始狀態/位置中(直接)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
較佳地,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期間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期間及/或在到達柱塞桿40之給藥位置之前,最佳地藉由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阻擋元件95)在初始狀態/位置中(特別是旋轉地及/或在致動方向上)阻擋第二致動部件70。
如圖6A最佳繪示,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期間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期間及/或在到達給藥位置之前,固定構件90 (特別是阻擋元件95)在初始狀態/位置中較佳地(徑向)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較佳地,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阻擋元件95)延伸穿過支撐件22之壁22B及/或徑向開口22C及/或突出超出支撐件22之壁22B及/或徑向開口22C,特別是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經阻擋無法致動/旋轉及/或在致動/旋轉方向上。
如圖7A中最佳繪示,第二致動部件70在與初始狀態/位置中之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較佳地(亦)經阻擋。
較佳地,保持器20 (特別是後旋止動件26)在與致動方向相反及/或使得在初始狀態/位置中防止後旋之一方向上(圓周地)鄰接/阻擋及/或(徑向地)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第一旋轉止動件74)。
因此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之位置及/或旋轉角至少基本上固定或受限,特別是在致動方向上及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方向上(在初始狀態/位置中及/或在塞子18及/或柱塞桿40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期間)及/或在藉由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阻擋元件95)且藉由保持器20 (特別是其後旋止動件26)到達給藥位置之前。
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人工致動以最佳地藉由朝向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保持器推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來使柱塞桿40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容器10軸向移動,特別是在一第一步驟中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及/或用於灌注給藥裝置100,及/或(特別是隨後及/或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在一第二步驟中自給藥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及/或用於給藥液體11。
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塞子18及/或柱塞桿40可自初始位置移出(特別是推出),特別是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及/或(特別是隨後及/或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自給藥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
圖4B、圖5B及圖6B展示在第一次(部分)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前之給藥位置中之給藥裝置100。
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柱塞桿40 (特別是中間部分42,最佳其斜坡44C)被移動(特別是推動)通過固定構件90,藉此(進一步)張緊/加寬固定構件90及/或徑向向外按壓第一止回件91及/或按開第一止回件91及第二止回件92,特別是使得固定構件90在柱塞桿40自初始位置朝向給藥位置移動期間抵靠柱塞桿40 (進一步)預張緊。
柱塞桿40 (特別是第二側45)包括一凹口45C,較佳地,其中凹口45C形成第二止回件45B。
在到達給藥位置時及/或在灌注程序結束時及/或凹口45C及/或第二止回件45B經推動/配置成直接相鄰於固定構件90及/或相同於固定構件90之(軸向)位準處時,(張緊)固定構件90可/至少部分(較佳完全地)鬆弛/釋放及/或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92)(自動)接合及/或卡扣至柱塞桿4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45B及/或凹口45C)中。
依此方式,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92)較佳地(徑向)接合柱塞桿4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45B及/或凹口45C),較佳地自動地及/或藉由彈簧力,最佳地使得柱塞桿40之一向後移動及/或柱塞桿40自容器10向外之一移動在給藥位置中被防止/阻擋。
另外或替代地,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阻擋元件95)(徑向)脫離及/或(旋轉地)釋放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自動地及/或藉由彈簧力,最佳地使得第二致動部件70可被致動(尤其是第一次)。
因此,在到達給藥位置時,在灌注程序結束時及/或在凹口45C及/或第二止回件45B經直接推動成相鄰於固定構件90時,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92)(自動地及/或可聽見地)接合及/或卡扣至柱塞桿40 (特別是其第二止回件45B及/或凹口45C)中,特別是使得固定構件90 (徑向地)接合及/或(軸向)阻擋/固定柱塞桿40 (在與致動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且進一步(徑向)脫離及/或(旋轉地)釋放第二致動部件70。
換言之,藉由第一次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在柱塞桿40自初始位置移動至給藥位置期間,固定構件90 (特別是其彈簧元件93/94)首先張緊且隨後及/或在到達給藥位置時(特別是突然/猛然及/或可聽見地)至少部分地、較佳地完全地釋放/鬆弛。
依此方式,固定構件90自接合位置(自動)移動至脫離位置,第二致動部件70被(自動)釋放/接通及/或柱塞桿40 (在與其驅動/移動方向相反之方向上)被(自動)固定。
較佳地,提供清楚指示灌注結束及/或何時到達給藥位置之一聽覺/觸覺回饋。
給藥位置較佳地係在完成灌注程序之後及/或在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 (特別是部分地及/或第一次)之後,塞子18及/或柱塞桿40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容器10之(軸向)位置。
如已提及,第二致動部件70較佳地經構形以軸向地阻擋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 (在致動方向上)及/或防止第一致動部件60之完全致動及/或將柱塞桿40至容器10之完全插入(特別是在到達給藥位置時)。
第一致動部件60僅可(初始)致動及/或柱塞桿40僅可(初始)移動直至第二致動部件70軸向阻擋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柱塞桿40。換言之,歸因於第二致動部件70之(阻擋),第一致動部件60僅可部分致動。
至少在第二致動部件70未致動且/或在阻擋位置中時,第一致動部件60之進一步致動及/或柱塞桿40自給藥位置至最終位置之移動因此藉由第二致動部件70防止/阻擋。僅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將第二致動部件70自阻擋位置移動至釋放位置之後,第一致動部件60才可再次致動及/或第二次致動及/或柱塞桿40可自給藥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
如圖5B中最佳繪示,柱塞桿40 (特別是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在給藥位置中鄰接第二致動部分70 (特別是阻擋壁77)。因此,在到達給藥位置時,第一致動部件60之(進一步)致動藉由第二致動部件70 (暫時)阻擋/防止。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圍繞柱塞桿40轉動/旋轉或滑動,較佳地至少基本上90度)以(軸向)釋放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使得第一致動部件60可被致動(特別是完全地,再次,第二次及/或用於給藥液體11)。
如比較圖5B及圖5C最佳繪示,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藉由滑動或旋轉)以將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開口78)與及/或相對於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柱塞桿40 (特別是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對準,及/或使得柱塞桿40 (特別是致動中間止動件46A/47A)可移動通過第二致動部件70之開口78。
較佳地,第二致動部件70可(僅)被致動直至到達一預定位置及/或直至第二致動部件70之進一步致動(特別是旋轉)由保持器20 (特別是致動止動件27阻擋,及/或直至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止動件76撞擊/鄰接保持器20之致動止動件27。
如圖7B中最佳繪示,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第二致動部件70之位置及/或旋轉角至少基本上固定及/或受限。
較佳地,進一步致動/旋轉藉由致動止動件27阻擋/防止且後旋藉由保持器20之後旋止動件26阻擋/防止。
在(完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最佳地後旋止動件26)在與致動/旋轉方向相反之一方向上(周向)鄰接/阻擋及/或(徑向)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後旋止動件75),且保持器20 (特別是支撐件22,最佳地致動止動件27)在致動/旋轉方向上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致動止動件76。
視情況,保持器20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開始及/或結束時提供一增加旋轉阻力,藉此將指示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開始及/或結束之一聽覺/觸覺回饋提供給一使用者/從業者。
在本實施例中,在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開始及結束時,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第二後旋止動件75)將被推過一(徑向)突出部。然而,其他解決方案亦可行。
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第一致動部件60被(軸向)接通/釋放(在其致動方向上)且可被致動(特別是再次及/或第二次及/或用於將柱塞桿40自給藥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及/或進一步至容器10中)。
藉由致動(特別是壓下)第一致動部件60 (特別是再次及/或第二次及/或在致動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可進行液體11之給藥及/或將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移動至最終位置及/或進一步至容器10中。
圖4D及圖5D展示最終位置/狀態(即在完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中之給藥裝置100。
如比較圖4C及圖4D最佳繪示,第一致動部件60可被致動(特別是被壓下)較佳地僅在柱塞桿40 (特別是致動止動件44D/45D)(軸向地)鄰接/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阻擋壁77)之前。替代地或另外,第一致動部件60可鄰接/撞擊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外部分71)。
因此,在最終位置/狀態中,柱塞桿40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 (軸向地)鄰接/接合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阻擋壁77),藉此特別是防止第一致動部件60之進一步致動及/或柱塞桿40之插入。
特定而言,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之位置藉由第二致動部件70 (特別是其阻擋壁77)在給藥位置及最終位置中預定,藉此提高劑量準確度。
最終位置較佳地係緊接在給藥(之後)及/或(完全)致動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給藥裝置100之最終狀態中之塞子18及/或柱塞桿40相對於保持器20及/或容器10之(軸向)位置。
在給藥裝置100之最終狀態中及/或在柱塞桿40及/或塞子18位於最終位置中時,液體11之給藥已經進行,第一致動部件60被完全致動及/或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第二致動部件70之進一步致動被(特別是)機械地防止。
如已提及,給藥裝置100可經調適用於眼科注射。給藥裝置100較佳地包括適當小體積之待注射液體11。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可為無矽的,或至少基本上無矽的,或可包括一低位準之矽作為潤滑劑。較佳地,給藥裝置100及/或容器10滿足USP 789之要求。
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可填充有任何適合可注射流體/液體/藥劑11。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給藥裝置100 (特別是容器10)填充有包括適合於治療一眼部疾病之一活性物質之液體11 (特別是一可注射藥物)。此等眼部疾病之實例包含脈絡膜新生血管、年齡相關之黃斑變性(AMD,濕性及乾性兩者)、視網膜靜脈阻塞(RVO)繼發之黃斑水腫(其包含分支RVO (bRVO)及中央RVO (cRVO)兩者)、病理性近視(PM)繼發之脈絡膜新生血管、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糖尿病性黃斑缺血(DMI)、地圖樣萎縮、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液體11 (特別是可注射藥物)包括一生物活性成分,諸如抗體(或其片段)或非抗體蛋白質。
在一個實施例中,液體11 (特別是可注射藥物)包括VEGF拮抗劑、多特異性抗VEGF/Ang2抗體或其片段、多特異性抗VEGF/AngPT2抗體或其片段、多特異性抗VEGF/TrkB激動劑或多特異性抗VEGF/APL-2補體C3抑製劑,諸如蘭尼單抗、貝伐單抗、阿柏西普、布洛賽珠單抗、康柏西普(KH902)及相關糖型式KH906、法瑞西那或帕唑帕尼。
本發明之個別態樣及特徵可彼此獨立地實施,但亦可依任何組合及/或順序實施。
特定而言,本發明亦涉及可獨立地或依任何組合、亦與上述任何態樣組合實現之以下態樣之任何者: 1.一種特別是用於一液體(11)之眼內給藥之給藥裝置(100),該給藥裝置(100)包括: 一固持器(20),其用於固持容納該液體(11)之一容器(10),及 一致動機構,其包括一柱塞桿(40)、一第一致動部件(60)及一第二致動部件(70),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移動附接至該保持器(20), 其中該柱塞桿(40)經調適以作用於可移動配置於該容器(10)內之一塞子(18),且 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人工致動以使該柱塞桿(40)相對於該保持器(20)軸向移動, 其特徵在於: 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以軸向釋放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致動,及/或 該致動機構包括一固定構件(90),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40)之一初始位置及/或一給藥位置中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一向後移動,且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70)。 2.較佳地根據態樣1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軸向延伸穿過該保持器(20)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70)。 3.較佳地根據態樣1或2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藉由朝向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朝向該保持器(20)(特別是人工)推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來致動。 4.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藉由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特別是人工)旋轉或滑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來致動,較佳地達至少基本上90度及/或以改變該第二致動部件(70)相對於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該柱塞桿(40)之對準。 5.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沿該柱塞桿(40)之主軸(A)變動之一橫截面及/或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包括一開口(78),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以使該開口(78)與該柱塞桿(40)(特別是旋轉或滑動地)對準使得該柱塞桿(40)可移動通過該開口(78)。 6.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特別是人工)致動以將該柱塞桿(40)自一初始位置移動至一給藥位置及/或(特別是隨後及/或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一最終位置。 7.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40)之該初始位置中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旋轉或滑動(較佳地達至少基本上90度)以接通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致動(特別是第一次及/或用於該給藥裝置(100)之灌注),及/或使得該柱塞桿(40)可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 8.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40)之該給藥位置中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旋轉或滑動(較佳地達至少基本上90度)以接通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致動(特別是第二次及/或用於該液體(11)之給藥),及/或使得該柱塞桿(40)可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9.較佳地根據前述態樣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致動機構包括用於固定該柱塞桿(40)、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固定構件(90),較佳地,其中該保持器(20)包括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插口(22A)。 10.較佳地根據態樣9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係環形的及/或其中該柱塞桿(40)軸向延伸穿過該固定構件(90)。 11.較佳地根據態樣9或10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體現為一較佳撓性環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在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與該柱塞桿(40)鬆釋耦合及/或具有徑向遊隙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在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徑向預張緊及/或緊密耦合至該柱塞桿(40)。 12.較佳地根據態樣9至11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接合該柱塞桿(40)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40)之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一向後移動。 13.較佳地根據態樣9至12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接合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特別是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該柱塞桿(40)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及/或僅在該柱塞桿(40)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阻擋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自動接通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 14.較佳地根據態樣9至13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或形成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斜坡(44C),及/或其中該柱塞桿(40)(特別是其斜坡(44C))經構形以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特別是進一步)張緊及/或加寬該固定構件(90)。 15.較佳地根據態樣9至14中任一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凹口(45C),及/或其中該柱塞桿(40)(特別是其凹口(45C))經構形以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至少部分(較佳完全地)及/或可聽見地釋放該固定構件(90)及/或自該第二致動部件(70)脫離該固定構件(90),特別是使得可(特別是第一次及/或依使得提供一聽覺及/或觸覺回饋之一方式)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
10:容器 11:流體 12:主體 13:第一軸向端 14:第二軸向端 15:鎖 16:連接器 17:帽 18:塞子 19:針頭 20:保持器 21:底座 21A:徑向開口 21B:軸向開口 22:支撐件 22A:插座 22B:壁 22C:徑向開口 22D:保持元件 23:中間壁 24:孔隙 25:手指凸緣 26:後旋止動件 27:致動止動件 40:柱塞桿 41:前部分 42:中間部分 43:後部分 44:第一側 44A:第一引導支撐件 44B:第一止回件 44C:斜坡 44D:致動端止動件 45:第二側 45A:第二引導支撐件 45B:第二止回件 45C:凹口 45D:致動端止動件 46:第三側 46A:致動中間止動件 47:第四側 47A:致動中間止動件 60:第一致動部件 70:第二致動部件 71:外部件 72:內部件 73:保持元件 74:第一後旋止動件 75:第二後旋止動件 76:致動止動件 77:阻擋壁 78:開口 90:固定構件 91:第一止回件 92:第二止回件 93:第一彈簧元件 94:第二彈簧元件 95:阻擋元件 100:給藥裝置 A:主軸
將參考圖式自申請專利範圍及一較佳實施例之以下描述明白本發明之進一步態樣、優點、特徵及性質,其中:
圖1係一所提出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透視圖;
圖2係根據圖1之給藥裝置之一分解圖;
圖3係相較於圖2旋轉90度之給藥裝置之一分解圖;
圖4A係初始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
圖4B係致動給藥裝置之一第二致動部件之前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
圖4C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
圖4D係最終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
圖5A係初始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其相較於圖4A圍繞其主軸旋轉90度;
圖5B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前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其相較於圖4B圍繞其主軸旋轉90度。
圖5C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其相較於圖4C圍繞其主軸旋轉90度。
圖5D係最終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示意縱向截面,其相較於圖4D圍繞其主軸旋轉90度。
圖6A係初始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部分截面;
圖6B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前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部分截面;
圖7A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前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橫截面;
圖7B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橫截面;
圖8A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前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部分截面;及
圖8B係致動第二致動部件之後之給藥位置/狀態中之給藥裝置之一透視部分截面。
在圖式中,相同元件符號用於相同或類似部件及組件,以導致對應或可比較性質、特徵及優點,即使此等性質、特徵及優點未被重複描述。
10:容器
11:流體
12:主體
13:第一軸向端
15:鎖
16:連接器
17:帽
18:塞子
20:保持器
25:手指凸緣
40:柱塞桿
44A:第一引導支撐件
45A:第二引導支撐件
45D:致動端止動件
60:第一致動部件
70:第二致動部件
100:給藥裝置
A:主軸

Claims (22)

  1. 一種特別是用於一液體(11)之眼內給藥之給藥裝置(100),該給藥裝置(100)包括: 一固持器(20),其用於固持容納該液體(11)之一容器(10),及 一致動機構,其包括一柱塞桿(40)、一第一致動部件(60)及一第二致動部件(70),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移動附接至該保持器(20), 其中該柱塞桿(40)經調適以作用於可移動配置於該容器(10)內之一塞子(18),且 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人工致動以使該柱塞桿(40)相對於該保持器(20)自一初始位置軸向移動至一給藥位置及自該給藥位置軸向移動至一最終位置, 其特徵在於: 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40)之該給藥位置中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以軸向釋放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被致動且該柱塞桿(40)可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及/或 該致動機構包括一固定構件(90),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40)之一初始位置及/或一給藥位置中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一向後移動,且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阻擋該第二致動部件(70)且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自動接通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
  2. 如請求項1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軸向延伸穿過該保持器(20)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70)。
  3. 如請求項1或2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藉由朝向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朝向該保持器(20)(特別是人工)推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來致動。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藉由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特別是人工)旋轉或滑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來致動,較佳地達至少基本上90度及/或以改變該第二致動部件(70)相對於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該柱塞桿(40)之對準。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沿該柱塞桿(40)之該主軸(A)變動之一橫截面。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包括一開口(78),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以使該開口(78)與該柱塞桿(40)(特別是旋轉或滑動地)對準使得該柱塞桿(40)可移動通過該開口(78)。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特別是人工)致動以將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且隨後及/或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將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特別是第一次)經致動以將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及/或接通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其中該第一致動部件(60)將再次及/或在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後經致動以將該柱塞桿(40)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特別是藉由該固定構件(90)來阻擋,及/或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僅在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致動之後(尤其是第一次)被致動。
  10.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40)之該初始位置中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旋轉或滑動(較佳地至少基本上90度及/或第一次)以接通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致動(特別是第一次及/或用於該給藥裝置(100)之灌注),及/或使得該柱塞桿(40)可自該初始位置移動至該給藥位置。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經構形以在該柱塞桿(40)之該給藥位置中軸向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其中該第二致動部件(70)將經致動,特別是相對於該保持器(20)及/或圍繞該柱塞桿(40)旋轉或滑動(較佳地至少基本上90度及/或第二次)以接通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使得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可經致動(特別是第二次及/或用於該液體(11)之給藥),及/或使得該柱塞桿(40)可自該給藥位置移動至該最終位置。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致動機構包括用於固定該柱塞桿(40)、該第一致動部件(60)及/或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一固定構件(90),較佳地,其中該保持器(20)包括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插口(22A)。
  13. 如請求項12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係環形的及/或其中該柱塞桿(40)軸向延伸穿過該固定構件(90)。
  14. 如請求項12或13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體現為一較佳撓性環。
  15. 如請求項12至14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在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與該柱塞桿(40)鬆釋耦合及/或具有徑向遊隙。
  16. 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在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抵靠該柱塞桿(40)徑向預張緊及/或緊密耦合至該柱塞桿(40)。
  17. 如請求項12至16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接合該柱塞桿(40)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至少在該柱塞桿(40)之該初始位置及/或該給藥位置中阻擋該柱塞桿(40)及/或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一向後移動。
  18. 如請求項12至17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固定構件(90)接合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其中該固定構件(90)經構形以特別是在該初始位置中及/或在該柱塞桿(40)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及/或僅在該柱塞桿(40)到達該給藥位置之前阻擋致動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及/或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自動接通該第二致動部件(70)之致動。
  19. 如請求項12至18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或形成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斜坡(44C)。
  20. 如請求項12至19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特別是其一斜坡(44C))經構形以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該柱塞桿(40)自該初始位置朝向該給藥位置移動期間(特別是進一步)張緊及/或加寬該固定構件(90)。
  21. 如請求項12至20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包括用於該固定構件(90)之一凹口(45C)。
  22. 如請求項12至21中任一項之給藥裝置,其中該柱塞桿(40)(特別是其一凹口(45C))經構形以至少部分地(較佳完全地)及/或可聽聞地釋放該固定構件(90)及/或在致動該第一致動部件(60)之後及/或在到達該給藥位置時使該固定構件(90)脫離該第二致動部件(70),特別是使得該第二致動部件(70)可(特別是第一次)及/或依使得提供一聽覺及/或觸覺回饋之一方式致動。
TW110144844A 2020-12-01 2021-12-01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TW2022370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211106.8 2020-12-01
EP20211106 2020-12-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044A true TW202237044A (zh) 2022-10-01

Family

ID=7369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844A TW202237044A (zh) 2020-12-01 2021-12-01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1455A1 (zh)
EP (1) EP4255530A1 (zh)
JP (1) JP2023553858A (zh)
KR (1) KR20230117155A (zh)
CN (1) CN116490233A (zh)
AU (1) AU2021391499A1 (zh)
CA (1) CA3201808A1 (zh)
CL (1) CL2023001454A1 (zh)
MX (1) MX2023006389A (zh)
TW (1) TW202237044A (zh)
WO (1) WO202211755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709698T3 (en) * 2011-05-19 2018-03-26 Shl Group Ab DEVICE FOR PHARMACEUTICAL DELIVERY WITH SPRAY-LIKE FUNCTION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US9033934B2 (en) * 2011-09-27 2015-05-19 Shl Group Ab Medical delivery device with an initial locked state, intermediate priming state and a medicament delivery state
AU2013100070B4 (en) * 2012-07-03 2013-04-04 Novartis Ag Use of device
JOP20200175A1 (ar) 2012-07-03 2017-06-16 Novartis Ag حقنة
NL2016494B1 (en) * 2016-03-24 2017-10-06 Vlow Medical B V Syringe.
JP2019537469A (ja) * 2016-11-04 2019-12-26 シャイアー ヒューマン ジェネティック セラピ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小単位投薬量プランジャロッド止め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7556A1 (en) 2022-06-09
CL2023001454A1 (es) 2024-01-12
CA3201808A1 (en) 2022-06-09
JP2023553858A (ja) 2023-12-26
KR20230117155A (ko) 2023-08-07
CN116490233A (zh) 2023-07-25
AU2021391499A1 (en) 2023-07-20
EP4255530A1 (en) 2023-10-11
US20240091455A1 (en) 2024-03-21
MX2023006389A (es)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7550B (zh) 通用的注射器平台
JP7244442B2 (ja) 注射装置および注射溶液移し替えシステム
US1143975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ecision dose delivery
JP2007514489A (ja) 皮膚引き伸ばし手段を有するノズルデバイス
KR20160094413A (ko) 저체적 약품 전달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TW202237044A (zh) 特別是用於眼內液體給藥的給藥裝置
KR20220110562A (ko) 주입 장치 및 주입 용액 전달 시스템
US20230390109A1 (en) Administration device for in particular intravitreal administration of a flu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