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5379A -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5379A
TW202235379A TW110108248A TW110108248A TW202235379A TW 202235379 A TW202235379 A TW 202235379A TW 110108248 A TW110108248 A TW 110108248A TW 110108248 A TW110108248 A TW 110108248A TW 202235379 A TW202235379 A TW 2022353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ed water
sludge
filter screen
water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7759B (zh
Inventor
梁家源
Original Assignee
梁家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梁家源 filed Critical 梁家源
Priority to TW110108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775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7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5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537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一種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1)以前處理結構處理汙水,產生第一處理水;a2)以一第一微濾結構過濾該第一處理水,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a3)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處理該第二處理水,產生第三處理水;a4)以一第二微濾結構過濾該第三處理水,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a5)以混合及濃縮結構處理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產生第三汙泥;a6)以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處理該第三汙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藉此方法,可達到使處理水符合放流標準、方便處理水回收再利用、增加甲烷產量、節省土地及節省建設成本等目的。

Description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特別關於一種利用第一微濾結構及第二微濾結構取代習用的初沉池及二沉池的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汙水處理的主要目的在於避免放流水汙染及汙泥減量。現今的各個汙水處理廠可採用許多不同的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習用的汙水處理裝置大致包含有前處理結構、初步沉澱池、二次沉澱池、好氧生物處理結構、厭氧生物消化結構等。可使最終產生的處理水符合放流標準或方便回收再利用。另外,還可降低汙泥固體的量,節省後續處理成本。再者,還可產生甲烷,增加經濟效益。
然而,習用的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還具有下列缺失:1.例如粗格柵、細格柵等結構的功能不足,難以篩除例如毛髮及綿絮等懸浮物,造成後續處理程序操作問題,例如影響馬達、管線及薄膜單元;2.初步沉澱池及二次沉澱池的固液分離效果差且效率也差,故需要設置很大面積的初步沉澱池及二次沉澱池,造成占地大、成本高等問題;3.初步沉澱池及 二次沉澱池的固液分離效果差,例如未能將懸浮物及油脂等雜物有效移除,影響後續操作,尤其嚴重影響厭氧消化結構的處理效率及甲烷產量;4.初步沉澱池及二次沉澱池的固液分離效率差,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發明人有鑑於此,乃苦思細索,積極研究,加以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研究之經驗,並經不斷試驗及改良,終於發展出本發明。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處理水符合放流標準、方便處理水回收再利用、增加甲烷產量、節省土地及節省建設成本的汙水處理方法。
本發明達成上述目的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1)以前處理結構處理汙水,產生第一處理水;a2)以一第一微濾結構過濾第一處理水,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第一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a3)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處理第二處理水,產生第三處理水;a4)以一第二微濾結構過濾第三處理水,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第二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a5)以混合及濃縮結構處理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產生第三汙泥;a6)以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處理第三汙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處理水符 合放流標準、方便處理水回收再利用、增加甲烷產量、節省土地及節省建設成本的汙水處理裝置。
本發明達成上述目的之結構包括:一第一微濾結構,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具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過濾該第一處理水以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連接該第一微濾結構以接收該第二處理水,能以好氧生物反應處理該第二處理水以產生第三處理水;一第二微濾結構,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具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過濾該第三處理水以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一混合及濃縮結構,連接該第一微濾結構及第二微濾結構以接收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能混合、濃縮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以產生第三汙泥;及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連接該混合及濃縮結構以接收該第三汙泥,能以厭氧生物消化處理該第三汙泥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
較佳者,該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為平板狀的過濾膜;該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進一步包括:一基座,該基座上設有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呈傾斜狀態並具有一高側及一低側;及一供水組件,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供給第一處理水,該第一處理水順著該第一金屬 編織濾網的高側向低側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該第二處理水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汙泥則由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低側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處理水;及一軌道,設於該基座上;及一第一支撐結構,為可沿著該軌道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組件;及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下方,該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噴射孔,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擋板,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上方;藉以增加第一微濾結構的功效。
較佳者,該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為平板狀的過濾膜;該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基座,該基座上設有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呈傾斜狀態並具有一高側及一低側;及一供水組件,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供給該第三處理水,該第三處理水順著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向低側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該第四處理水通過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汙泥則由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低側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 四處理水;及一軌道,設於該基座上;及一第二支撐結構,為可沿著該軌道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組件;及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下方;該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噴射孔,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擋板,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上方;藉以增加第二微濾結構的功效。
較佳者,該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一空間;該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端,並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封閉板,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端;及一第一支撐結構,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一支撐結構的第一端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上;及至少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由一第一連通管及一第一噴水管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及該第一噴水管,並使該第一噴水管設在靠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處,該第一噴水管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噴水口;及一反沖洗泵,具有一第一進水管及一第一出水管,該第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包覆在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 之外,與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使該第一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該第二處理水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汙泥則沉澱在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及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封閉板的第一開口及該儲存槽的外部以排出該第二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連通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以排出該第一汙泥;藉以增加第一微濾結構的功效。
較佳者,該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一空間;該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封閉板,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端;及一第二支撐結構,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二支撐結構的第一端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上;及至少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由一第一連通管及一第一噴水管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及該第一噴水管,並使該第一噴水管設在靠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處;該第一噴水管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噴水口;及一反沖洗泵,具有一第一進水管及一第一出水管,該第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包覆在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 之外,與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使該第三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該第四處理水通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汙泥則沉澱在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及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封閉板的第一開口及該儲存槽的外部以排出該第四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連通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以排出該第二汙泥;藉以增加第二微濾結構的功效。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及其他目的,其所採取之技術手段、元件及其功效,茲採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示說明如下。
100:汙水處理裝置
1:前處理結構
11:汙水源
2、2a、2b:第一微濾結構
21、21a、21b:第一金屬編織濾網
211a:高側
212a:低側
213b:第一端
214b:第二端
215b:第一空間
22、22a、22b: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
221、221a、221b: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
2211:噴射孔
2212b:第一連通管
2213b:第一噴水管
222、222a、222b:第一支撐結構
2221b:第一端
2222b:第二端
223a:基座
224a:供水組件
225a:第一收集組件
226a:軌道
227a:擋板
228b:第一封閉板
2281b:第一開口
229b:第二封閉板
230b:反沖洗泵
2301b:第一進水管
2302b:第一出水管
231b:儲存槽
2311b:儲存空間
232b:出水管
233b:排汙管
3:好氧生物反應結構
4、4a、4b:第二微濾結構
41、41a、41b:第二金屬編織濾網
411a:高側
412a:低側
413b:第一端
414b:第二端
415b:第一空間
42、42a、42b: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
421、421a、421b: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
4212b:第一連通管
4213b:第一噴水管
422、422a、422b:第二支撐結構
4221b:第一端
4222b:第二端
423a:基座
424a:供水組件
425a:第一收集組件
426a:軌道
427a:擋板
428b:第一封閉板
4281b:第一開口
429b:第二封閉板
430b:反沖洗泵
4301b:第一進水管
4302b:第一出水管
431b:儲存槽
4311b:儲存空間
432b:出水管
433b:排汙管
5:混合及濃縮結構
6:厭氧生物消化結構
[圖1]為本發明的方塊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微濾結構的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微濾結構的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配合第一支撐結構循環反沖洗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大部分或全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二微濾結構的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變化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一變化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二變化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變化實施例的示意圖。
本發明汙水處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驟:a1)以前處理結構處理汙水,產生第一處理水;a2)以一第一微濾結構過濾第一處理水,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第一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a3)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處理第二處理水,產生第三處理水;a4)以一第二微濾結構過濾第三處理水,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第二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a5)以混合及濃縮結構處理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產生第三汙泥;a6)以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處理第三汙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藉此方法,可達到使處理水符合放流標準、方便處理水回收再利用、增加甲烷產量、節省土地及節省建設成本等目的。下文將詳予說明。
圖1~5所示為可進行前述的汙水處理方法的汙水處理裝置100,汙水處理裝置100包括:一前處理結構1,連接一汙水源11,可處理汙水源11的汙水以產生第一處理水;一第一微濾結構2,連接前處理結構1以接收第一處理水,具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可處理第一處理水以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3,連接第一微濾結構2以接收第二處理水,能以好氧生物反應處理第二處理水以產生第三處理水;一第二微濾結構 4,連接好氧生物反應結構3以接收第三處理水,具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可處理第三處理水以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一混合及濃縮結構5,連接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以接收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能混合、濃縮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以產生第三汙泥;及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6,連接混合及濃縮結構5以接收第三汙泥,能以厭氧生物消化處理第三汙泥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
步驟a1)為以前處理結構1處理汙水,產生第一處理水。前處理結構1連接一汙水源11,可處理汙水源的汙水以產生第一處理水。前處理結構1可以包含例如粗格柵、細格柵、渦流沉砂結構及/或曝氣沉砂結構等結構中之一或二者以上,主要用於過濾汙水中的大型雜物及較重砂礫,其為習用技術,故不再贅述。
步驟a2)為以一第一微濾結構2過濾第一處理水,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第一微濾結構2含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第一微濾結構2連接前處理結構1以接收第一處理水,其能以掃流式過濾處理第一處理水。
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可具有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及一第一支撐結構222。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主要用於噴射例如氣體或液體等流體,可以採用流體噴射結構,例如具有許多朝向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之噴射孔2211的 管體,或是由一個以上的噴射頭所構成(圖中未示)。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的特點在於只反沖洗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的一部分結構,並可配合第一支撐結構222循環反沖洗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的大部分或全部結構(如圖4所示);藉此結構,可以在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過濾第一處理水時,一併進行反沖洗。
步驟a3)為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3處理第二處理水,產生第三處理水。好氧生物反應結構3連接第一微濾結構2以接收第二處理水,可利用好氧生物淨化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其為習用技術,故不再贅述。
步驟a4)為以一第二微濾結構4過濾第三處理水,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第二微濾結構4可以採用與第一微濾結構2大致相同的結構,其含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且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可具有至少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421及一第二支撐結構422等結構。第二微濾結構4連接好氧生物反應結構3以接收第三處理水,其能以掃流式過濾處理第三處理水,進而產生第四處理水。經過前述步驟產生的第四處理水已經可符合放流標準,必要時亦可在經過例如消毒等後處理以後再放流,另外亦可回收再利用。
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及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均為微濾等級的薄膜,可以 因應例如不同汙水之狀況而選擇不同的目數及孔徑(圖中未示)。
如前所述,第二微濾結構4可以採用與第一微濾結構2大致相同的結構,其中的差異在於所需過慮的第一處理水及第三處理水的狀況不同,因此可選擇不同的目數及孔徑(圖中未示),例如採用目數可為400~500mesh(目數)且孔徑可為30~38μm(微米)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目數可為200~500mesh(目數)且孔徑可為25~75μm(微米)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圖中未示)。
步驟a5)為以混合及濃縮結構5處理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產生第三汙泥。混合及濃縮結構5連接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以接收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可由一混合槽及一濃縮槽所組成(圖中未示),主要用於汙泥之混合及脫水,其為習用技術,故不再贅述。
步驟a6)為以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6處理第三汙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厭氧生物消化結構6連接混合及濃縮結構5以接收第三汙泥,其應用於可生物降解的廢水中,可產生甲烷,其為習用技術,故不再贅述。
本發明的主要特徵在於利用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取代習用的初沉池及二沉池。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利用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及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可在進行過濾時一併進行反沖洗。第一微濾結構2及 第二微濾結構4與習用的初沉池、二沉池或具有反沖洗結構的薄膜過濾結構相較下,具有下列優點。1.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採用掃流式過濾,不需要等待緩慢的自然沉澱,過濾效率較高。2.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可以過濾例如棉絮、毛髮等懸浮物,可藉以避免例如馬達等後續處理結構被懸浮物阻塞。3.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可以增加汙泥量,進而可增加厭氧生物消化結構的甲烷產量;進一步而言,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可對應汙水狀況而挑選不同目數及孔徑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及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因此可增加汙泥量,又,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可以過濾棉絮、毛髮等懸浮物也可增加汙泥量。4.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不需要建設大面積的沉澱池,可以節省許多土地及建設成本。5.第一微濾結構2及第二微濾結構4沒有在反沖洗時需要停止過濾的問題,可以同時進行過濾及反沖洗,不但可以增加過濾效率,還可以節省許多管理成本。
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變化實施例。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一變化實施例。如圖6~7所示,第一微濾結構2a及/或第二微濾結構4a亦可以進一步組成一種固液分離裝置(其結構可大致與本發明申請人於台灣專利申請號第109112091、109204173號揭露的固液分離裝置相同),藉以增加第一微濾結構及第二微濾結構的功效。
如圖6所示,第一微濾結構2a的第一金屬編織濾 網21a可為平板狀的過濾膜;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a可進一步包括:一基座223a,其上設有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呈傾斜狀態,具有一高側211a及一低側212a;及一供水組件224a,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的高側211a供給第一處理水,該第一處理水順著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的高側211a向低側212a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第二處理水通過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第一汙泥則由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的低側212a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225a,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的第二處理水;及一軌道226a,設於該基座223a上;及一第一支撐結構222a,為可沿著該軌道226a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組件(圖中未示);及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a,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22a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下方;該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a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的噴射孔(圖中未示),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及一擋板227a,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222a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a及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a上方。
如圖7所示,第二微濾結構4a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可為平板狀的過濾膜;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a可進一步包括:一基座423a,其上設有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呈傾斜狀態,具有一高側411a及一低側 412a;及一供水組件424a,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的高側411a供給第三處理水,該第三處理水順著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的高側411a向低側412a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第四處理水通過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第二汙泥則由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的低側412a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425a,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的第四處理水;及一軌道426a,設於該基座423a上;及一第二支撐結構422a,為可沿著該軌道426a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組件(圖中未示);及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421a,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422a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下方;該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421a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的噴射孔(圖中未示),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及一擋板427a,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422a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a及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421a上方。
圖8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二變化實施例。圖9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變化實施例。如圖8~9所示,第一微濾結構2b及/或第二微濾結構4b亦可以進一步組成一種過濾結構(其結構大致可與本發明申請人於台灣專利申請號第109123504、109208852號揭露的過濾結構及其應用相同),藉以增加第一微濾結構及第二微濾結構的功效。
如圖8所示,第一微濾結構2b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可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213b、一第二端214b及一第一空間215b;第一微濾結構2b的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22b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228b,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的第一端213b,具有一第一開口2281b;及一第二封閉板229b,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的第二端214b;及一第一支撐結構222b,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2221b及第二端2222b,該第一支撐結構222b的第一端2221b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228b上;及至少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221b,由一第一連通管2212b及一第一噴水管2213b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2212b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222b及該第一噴水管2213b,並使該第一噴水管2213b設在靠近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處;該第一噴水管2213b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的第一噴水口(圖中未示);及一反沖洗泵230b,具有一第一進水管2301b及一第一出水管2302b,該第一出水管2302b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222b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2213b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231b,包覆在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之外,與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2311b,儲存槽231b的儲存空間2311b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使第一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第二處理水通過第一金屬編織濾網21b,第一汙泥則沉澱在儲存槽231b的儲存空間2311b底部;及一出 水管232b,連通該第一封閉板228b的第一開口2281b及該儲存槽231b的外部以排出第二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233b,連通該儲存槽231b的儲存空間2311b底部以排出第一汙泥。
如圖9所示,第二微濾結構4b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可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413b、一第二端414b及一第一空間415b;第二微濾結構4b的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42b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428b,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的第一端413b,具有一第一開口4281b;及一第二封閉板429b,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的第二端414b;及一第二支撐結構422b,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4221b及第二端4222b,該第二支撐結構422b的第一端4221b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428b上;及至少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421b,由一第一連通管4212b及一第一噴水管4213b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4212b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422b及該第一噴水管4213b,並使該第一噴水管4213b設在靠近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處;該第一噴水管4213b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的第一噴水口(圖中未示);及一反沖洗泵430b,具有一第一進水管4301b及一第一出水管4302b,該第一出水管4302b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422b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4213b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431b,包覆在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之外,與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4311b,儲存槽431b的儲存空間4311b連接該好氧生物反 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使第三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第四處理水通過第二金屬編織濾網41b,第二汙泥則沉澱在儲存槽431b的儲存空間4311b底部;及一出水管432b,連通該第一封閉板428b的第一開口4281b及該儲存槽431b的外部以排出第四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433b,連通該儲存槽431b的儲存空間4311b底部以排出第二汙泥。
以上為本發明所舉之實施例,僅為便於說明而設,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之意義,即大凡依所列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各種變換設計,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中。
100:汙水處理裝置
1:前處理結構
11:汙水源
2:第一微濾結構
3:好氧生物反應結構
4:第二微濾結構
5:混合及濃縮結構
6:厭氧生物消化結構

Claims (6)

  1. 一種汙水處理方法,其中包括下列步驟:
    a1)以前處理結構處理汙水,產生第一處理水;
    a2)以一第一微濾結構過濾該第一處理水,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該第一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
    a3)以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處理該第二處理水,產生第三處理水;
    a4)以一第二微濾結構過濾該第三處理水,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該第二微濾結構含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
    a5)以混合及濃縮結構處理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產生第三汙泥;
    a6)以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處理該第三汙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
  2. 一種汙水處理裝置,其中包括:
    一前處理結構,連接一汙水源,可過濾該汙水源的汙水以產生第一處理水;
    一第一微濾結構,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具有一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過濾該第一處理水以產生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
    一好氧生物反應結構,連接該第一微濾結構以接收該第二處理水,能以好氧生物反應處理該第二處理 水以產生第三處理水;
    一第二微濾結構,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具有一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過濾該第三處理水以產生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
    一混合及濃縮結構,連接該第一微濾結構及第二微濾結構以接收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能混合、濃縮該第一汙泥及第二汙泥以產生第三汙泥;及
    一厭氧生物消化結構,連接該混合及濃縮結構以接收該第三汙泥,能以厭氧生物消化處理該第三汙泥以產生甲烷及第四汙泥。
  3. 如請求項2之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為平板狀的過濾膜;該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進一步包括:一基座,該基座上設有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呈傾斜狀態並具有一高側及一低側;及一供水組件,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供給第一處理水,該第一處理水順著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向低側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該第二處理水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汙泥則由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低側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處理水;及一軌道,設於該基座上;及一第一支撐結構,為可沿著該軌道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 組件;及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下方,該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噴射孔,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一擋板,設於該第一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及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上方。
  4. 如請求項2之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為平板狀的過濾膜;該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基座,該基座上設有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呈傾斜狀態並具有一高側及一低側;及一供水組件,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進而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供給該第三處理水,該第三處理水順著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高側向低側流動,並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該第四處理水通過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汙泥則由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低側方向脫離;及一第一收集組件,用於收集通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四處理水;及一軌道,設於該基座上;及一第二支撐結構,為可沿著該軌道滑動的座體,連接一動力組件;及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下方;該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具有至少一個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噴射孔,可使其噴出的流體穿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及一擋板,設於該第二支撐結構上,並位於該第二金屬編 織濾網及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上方。
  5. 如請求項2之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一微濾結構的第一金屬編織濾網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一空間;該第一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端,並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封閉板,設於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端;及一第一支撐結構,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一支撐結構的第一端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上;及至少一第一反沖洗噴射結構,由一第一連通管及一第一噴水管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及該第一噴水管,並使該第一噴水管設在靠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處,該第一噴水管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噴水口;及一反沖洗泵,具有一第一進水管及一第一出水管,該第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支撐結構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包覆在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之外,與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連接該前處理結構以接收該第一處理水,使該第一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二處理水及第一汙泥,該第二處理水通過該第一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一汙泥則沉澱在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及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封閉板的第一開口及該儲存槽的外部以排出該第二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連通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以排出該第一汙泥。
  6. 如請求項2之汙水處理裝置,其中該第二微濾結構的第二金屬編織濾網呈管狀,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第一空間;該第二循環反沖洗結構可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封閉板,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端,具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封閉板,設於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二端;及一第二支撐結構,為一管體,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二支撐結構的第一端可轉動的樞設於該第一封閉板上;及至少一第二反沖洗噴射結構,由一第一連通管及一第一噴水管所構成;該第一連通管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及該第一噴水管,並使該第一噴水管設在靠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處;該第一噴水管的管壁上具有許多朝向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的第一噴水口;及一反沖洗泵,具有一第一進水管及一第一出水管,該第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二支撐結構以注入加壓水,使加壓水從該第一噴水管的第一噴水口噴出;及一儲存槽,包覆在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之外,與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之間具有一儲存空間,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連接該好氧生物反應結構以接收該第三處理水,使該第三處理水被固液分離而形成第四處理水及第二汙泥,該第四處理水通過該第二金屬編織濾網,該第二汙泥則沉澱在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及一出水管,連通該第一封閉板的第一開口及該儲存槽的外部以排出該第四處理水;以及一排汙管,連通該儲存槽的儲存空間的底部以排出該第二汙泥。
TW110108248A 2021-03-05 2021-03-05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TWI747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8248A TWI747759B (zh) 2021-03-05 2021-03-05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8248A TWI747759B (zh) 2021-03-05 2021-03-05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7759B TWI747759B (zh) 2021-11-21
TW202235379A true TW202235379A (zh) 2022-09-16

Family

ID=7990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8248A TWI747759B (zh) 2021-03-05 2021-03-05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7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933B (zh) * 2021-12-28 2023-04-01 梁家源 固液分離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7208A (zh) * 2016-07-04 2016-10-12 衢州市晟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废水净化处理方法
CN106045039A (zh) * 2016-07-18 2016-10-26 合肥益企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膜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与其操作方法
TWM605475U (zh) * 2020-04-08 2020-12-21 黃志彬 固液分離裝置
CN112159041A (zh) * 2020-10-09 2021-01-01 段贵明 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循环废水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7759B (zh) 2021-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1186A (zh) 一种喷织废水循环回用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3864191A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絮凝沉淀一体式反应器
TW202235379A (zh) 汙水處理方法及裝置
CN104445838B (zh) 一种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6006847A (zh) 一种基于不同污水水质的动态膜污水直接过滤反应器及运行方法
CN105110454A (zh)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CN2417166Y (zh) 多功能高效污水净化装置
CN202449889U (zh) 一种基于动态膜的分散式水处理装置
CN215250251U (zh) 一种多级水体修复系统
CN208378609U (zh) 一种集装箱式自来水处理设备
CN211770679U (zh) 一种利用压力臭氧实现连续清洗的水处理系统
CN209010334U (zh) 一种多向流生物过滤装置
CN109293025B (zh) 一种小型人工洗车水回用的节水装置
CN107285493A (zh) 一种循环过滤污水处理方法
CN206799298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膜功能的双膜法废水回用装置
CN112426886A (zh) 一种基于气液两相流的低耗高效型平板陶瓷膜微滤系统
CN205023936U (zh)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
CN201098608Y (zh) 一体式膜过滤器及其过滤系统
CN110981023A (zh) 一种利用压力臭氧实现连续清洗的水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205773757U (zh) 一种多重污水处理设备
CN109305712A (zh) 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粉末活性炭过滤装置及工艺
CN214990714U (zh) 一种纯化水制备用浓水回收装置
CN211394087U (zh) 一种微絮凝过滤净化装置
CN214781128U (zh) 一种结合高效过滤与反渗透脱盐的一体化装置
CN212269774U (zh) 一种生物法印染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