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7280A -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7280A
TW202227280A TW110132265A TW110132265A TW202227280A TW 202227280 A TW202227280 A TW 202227280A TW 110132265 A TW110132265 A TW 110132265A TW 110132265 A TW110132265 A TW 110132265A TW 202227280 A TW202227280 A TW 2022272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image
security
layer
server
cod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2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托多 迪諾夫
珍路克 多瑞爾
薩維爾席德瑞克 瑞米
班尼多 卡內羅
艾弗吉尼 洛吉諾夫
安德雅 卡勒嘉里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西克帕控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728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05Associated digital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3Identity c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4Pass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69Magnetised or magnetisabl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標記(100)、用於讀取且解碼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種方法及一種裝置、一種標記有該安全標記(100)的安全文件(150),及用於驗證且鑑認所述安全文件(150)的一種方法及一種系統。該安全標記(100)包含與一材料之一磁性誘發層(120)重疊的一機器可讀標記(130),該材料包括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該磁性誘發層具有具該等粒子之獨特定向的兩個區(120a)及(120b)。集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上之經編碼資料,該經編碼資料僅在自該等兩個區(120a)及(120b)分離地讀取該資料之後為可解碼的。

Description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磁性誘發層、用於讀取磁性誘發層之方法及裝置以及用於驗證且鑑認包括磁性誘發層之文件的方法及系統的領域,其中所述磁性誘發層包含定向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
此項技術中已知曉使用含定向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特別又為光學可變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墨水、複合物、塗層或層來例如在安全文件領域中產生呈磁性誘發標記之形式的安全元件。包含定向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塗層或層揭示於例如US 2,570,856、US 3,676,273、US 3,791,864、US 5,630,877及US 5,364,689中。可用於安全文件保護的包含定向磁性色移顏料粒子從而導致特別吸引人之光學效應的塗層或層已揭示於WO 2002/090002 A2及WO 2005/002866 A1中。
印刷墨水或塗層中的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經由施加對應磁場而允許磁性誘發層、設計及/或圖案的產生,從而使得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之局部定向處於未硬化塗層中,繼之以未硬化塗層的硬化。結果為固定的磁性誘發層、設計或圖案。用於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在塗層複合物中之定向的材料及技術已揭示於US 2,418,479、US 2,570,856、US 3,791,864、DE 2006848-A、US 3,676,273、US 5,364,689、US 6,103,361、EP 0 406 667 B1、US 2002/0160194、US 2004/70062297、US 2004/0009308、EP 0 710 508 A1、WO 2002/09002 A2、WO 2003/000801 A2、WO 2005/002866 A1、WO 2006/061301 A1中;此等文獻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以此方式,可產生具有高度防偽性的磁性誘發層。因此獲得之磁性誘發層產生角度反射輪廓,該輪廓關於磁性誘發層塗覆於上面之基板的法線為大體上不對稱的。此情形為不常見的,且不同於經典鏡面或朗伯反射/散射行為。
例如用於安全文件之安全特徵可通常分類成一方面「隱藏」安全特徵,且另一方面「公開」安全特徵。藉由隱藏安全特徵提供之保護依賴於此類特徵難以偵測的概念,從而通常要求用於偵測的專業裝備及知識,而「公開」安全特徵依賴於由非輔助人類感覺可易於偵測的概念,例如此類公開安全特徵可為可見的及/或經由觸覺感覺可偵測的,同時仍難以產生及/或複製。磁性誘發層通常用作「公開」(或層級1)安全特徵,該等安全特徵應允許人類在不需要任何外部裝置或工具情況下直接且清楚地鑑認。然而,公開安全特徵的效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易於辨識為安全特徵,此係因為大部分使用者且特別而言不具有文件或項目的保證安全藉由之安全特徵之先驗知識的彼等使用者將僅接著實際上基於所述安全特徵執行安全檢查,在所述安全特徵具有其存在及本質的實際知識情況下。
儘管磁性誘發層之安全層級依據抗複製性為高的,但一般消費者可潛在地分辨不清哪一準確效應針對給定產品上之特定公開安全元素應觀測到。詳言之,產生類似圖案或商標的翻轉全息影像(低安全性、低成本安全元素)可導致藉由未經訓練消費者做出之真偽的誤解,此係由於翻轉全息影像亦將產生角度相依反射圖案。
使用攜帶型(手持型)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的許多鑑認方法近些年已顯現。該等方法的大部分依賴於智慧型電話攝影機提取低於人眼解析度之幾何或拓撲資訊的成像能力(諸如揭示於WO 0225599 A1中之一者),或超出人類之提取非常接近於雜訊之信號或解譯印刷設計色彩或形狀之弱變化的能力(如WO 2013071960 A1中所揭示)。此等方法具有提取經寫碼資訊用於識別的優勢,但另一方面要求附接至智慧型電話攝影機的高解析度印刷及/或放大光學件。
已開發出適用於低解析度印刷特徵的其他鑑認方法,該等鑑認方法依賴於基於全息影像之如US 2011190920中揭示之安全特徵的色度分析,或諸如揭示於WO 2015052318 A1中的SICPASMART™,該SICPASMART™分析在圖案周圍智慧型電話之擴增實境輔助的方位角移位期間量測的光學可變圖案之色移性質。此等方法依賴於關於標記之智慧型電話攝影機移動,達成此情形為複雜的。此外,此等方法取決於外部光照射,且因此對於環境光條件(例如,直接太陽光、黑暗環境或高度上色不平衡照射)為高度敏感的。
已提議具有關於反射強度之角度相依性的特徵之其他鑑認方法,諸如如WO 2012 136902 A1及US 20140224879中所揭示的隨機定向雪片,微型鏡面、類似於全息影像或浮雕3D結構的繞射特徵,如WO 2015193152 A1或US 2016378061中所揭示。此等方法係基於用以俘獲接著經分析之兩個影像的攝影機之兩個角度位置。
存在以下挑戰:控制智慧型電話之攝影機及樣本照射兩者以便獲得安全特徵之反射性的可再生量測。智慧型電話攝影機通常使用自動化曝光及聚焦演算法,該等演算法適合於典型攝影機使用(例如,風景或肖像照片),但此類演算法並不適合於具有磁性誘發層之高度反射標記的成像。安全特徵的照射可發源於室內或室外環境照射,環境照射係通常未知的且難以控制,且可阻礙磁性誘發層之特定安全特徵,諸如角度反射率的可靠偵測。
因此,當前已知的智慧型電話類鑑認技術具有包括以下多者的數個缺點:該等技術要求精細結構之高解析度印刷;及/或技術依賴於複雜智慧型電話移動以顯露色彩;及/或技術歸因於有限可用資訊並非可靠的而不能準確地鑑認準確角度相依性。
因此,需要向公眾且潛在地又相關檢察人員提議改良之準確且可靠的技術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對於環境光擾亂為穩健的、並不依賴於高解析度印刷或智慧型電話的複雜移動,且避免控制難題及非直覺傾斜或方位角位置或複雜旋轉移動。
詳言之,需要一種鑑認方法及裝置,該鑑認方法及裝置可明確地區分給定磁性誘發層與另一磁性誘發層或藉由其他技術生產的另一公開安全特徵及基於另一技術的模仿特徵,該另一技術試圖模仿或模擬效應但複製安全特徵或商標拓撲且具有經反射強度的某角度相依性。
經由通信網路(例如,網際網路或區域網路)向使用者授權對給定服務(例如,經由網站)的存取以允許使用執行一些操作(例如,對使用者之銀行賬戶的金融操作)為熟知的。通常而言,使用者必須藉由使用用於發出請求至管理存取的主管機構的加密密鑰及/或密碼來「證明」其識別碼:僅在密碼及/或密鑰為正確的情況下完全,授權對服務的完全存取。然而,具有該存取類別之信賴層級為相當低的,此係由於密碼或密鑰可能被盜竊,或使用者可又在錯誤識別碼情況下經登記(例如,在網站上或在其控制主管機構情況下)。因此,需要改良個人存取憑證的信賴層級。
另一方面,熟知使用安全的政府發佈之識別碼文件(諸如,識別碼卡或碼簿)以證明持有者的識別碼以控制代理(例如,在入口檢查處),且接著獲得對一些服務(或建築)的存取。在此狀況下,代理將控制提供於持有者之識別碼文件上的難以偽造之一些安全標記,可能藉由生物資料及/或識別碼照片來檢查持有者面部的類似性,且接著亦即當代理已獲取所述持有者之識別碼的足夠信賴層級時,所述代理允許持有者執行一些授權操作。舉例而言,文件WO 2014/160582 A1揭示一種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行動裝置處在使用者之政府發佈之識別碼文件與支付模式之間產生關聯;在行動裝置處接收使用者之政府發佈之識別碼文件的存在以支援支付請求;驗證所呈現之政府發佈之識別碼文件是否為使用者的有效識別;及回應於驗證所呈現之政府發佈的識別碼文件,藉由使用支付模式進行支付。政府發佈之識別碼文件可包含印刷文字、磁性媒體及條碼。
又熟知為適用於安全文件的鑑認方法,該鑑認方法揭示於文件US 2007/170248 A1中。所提及鑑認方法包括由讀取器俘獲卡持有者之面部的影像。面部識別軟體處理影像以產生拼湊。同一讀取器用以解碼數位水印及/或條碼。數位水印(及/或條碼)包括相關面部識別拼湊。若拼湊匹配,則個別及識別文件經鑑認。
本發明之目標為經由代理消除初步識別碼控制的必要性,及允許任何使用者直接存取由私密或公眾業者提供的線上服務,同時將關於使用者之真實識別碼的高信賴層級(且因此,執行操作的權力)提供至業者。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提供一種使用攜帶型裝置,較佳智慧型電話鑑認印刷或貼附於基板(諸如,標記、產品或文件)上之用作公開安全特徵的磁性誘發層以便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的方法。
本發明之又一目標為提供一種攜帶型裝置,較佳智慧型電話用於鑑認塗覆於基板上的磁性誘發層,此磁性誘發層易於控制,對於環境光可變性具有良好免疫性且高度耐模仿,且易於與其他角度相依反射標記區分。
本發明之另一目標為提供一種用於驗證文件之內容且鑑認標記有根據本發明之磁性誘發層之所述文件的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之另一目標為提供一種對應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由處理器可執行的電腦碼部分或指令以使得裝備有光源及成像器的攜帶型裝置執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讀取、解碼及鑑認的方法。
根據一個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標記(100),包含: - 一平坦基板(110); - 一材料的一磁性誘發層(120),該材料包含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該磁性誘發層(120)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包含一第一區(120a)及不同於該第一區(120a)的一第二區(120b),在該第一區處該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具有定向於一第一定向方向上的平坦面,在該第二區處所述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具有定向於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的平坦面,該第一區(120a)中的薄片形粒子具有關於該基板(110)之一平面具一仰角γ 1的平坦面,且該第二區(120b)中的該等薄片形粒子具有關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具一仰角γ 2的平坦面,該等平坦面關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的每一銳角係在約5°至約25°的一範圍內; - 一機器可讀標記(130),該機器可讀標記包括一參考圖案(133)及表示經編碼資料的一碼圖案(134),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分別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一頂面(121)上或該基板與該磁性誘發層(120)之一背面(122)之間的該基板(110)上,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區域(134a)安置於該第一區(120a)前方,且該碼圖案(134)之一剩餘第二區域(134b)安置於該第二區(120b)前方。
在以上安全標記(100)中: a) 所述顏料粒子可包含: 一磁性金屬,該磁性金屬選自由鈷、鐵、釓及鎳組成的群; 鐵、鉻、錳、鈷、鎳之一磁性合金,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 鉻、錳、鈷、鐵、鎳之一磁性氧化物,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或 b) 該碼圖案可為以下各者中的任一者:一一維條碼、一堆疊式一維條碼、一二維條碼,及一三維條碼。
該磁性誘發層(120)的該第一區(120a)及該第二區(120b)可屬於一相同單一材料層。替代地,該磁性誘發層(120)的該第一區(120a)及該第二區(120b)可分別屬於形成該磁性誘發層(120)的一第一子層及一相鄰的第二子層(藉由「相鄰」,意謂該第一子層及該第二子層可直接接觸或可隔開)。
在以上安全標記(100)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可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頂面(121)上且編碼有暗色符號,且一暗色底漆層(140)可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可塗覆於該暗色底漆層(140)的一頂面(141)上。
根據該安全標記(100)之另一實施例,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可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頂面(121)上且編碼有明亮符號及一暗色底漆層(140),較佳黑色底漆可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可塗覆於該暗色底漆層(140)的頂面(141)上。
在以上安全標記(110)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可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編碼有暗色符號。
根據另一態樣,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藉由一攜帶型裝置(200)讀取且解碼以上安全標記(100)的方法,該攜帶型裝置裝備有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一成像器(202)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一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執行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 安置該安全標記(100)且在該成像器(202)的一視野內; - 藉由由該光源(201)遞送之照射光來照射該安全標記(100);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 藉由該處理器自該所儲存複合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該碼圖案(134)。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讀取且解碼以上安全標記(100)的攜帶型裝置(200),包含: - 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 - 一成像器(202);及 - 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一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執行用於對所述安全標記(100)之數位影像上的所述安全標記(100)進行讀取及解碼的以上方法之步驟,該等數位影像由該成像器(202)獲取。
本發明之一其他態樣係關於一種藉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一安全文件(150),且包含: - 塗覆於該安全文件(150)上之根據本發明之一安全標記(100),其中該安全標記(100)之該碼圖案(134)中的經編碼資料含有對應於使用者的數位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數位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由該主管機構遞送之該數位簽名藉由由一加密密鑰對使用者數位識別碼資料簽名來獲得。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藉由上述攜帶型裝置(200)驗證一使用者之以上安全文件(150)的方法,該攜帶型裝置進一步裝備有一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資料至該主管機構之一伺服器(S)且接收該資料,該伺服器連接至儲存該加密密鑰及一對應解密密鑰的一資料庫(database,DB),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 將該安全標記(100)安置於該成像器(202)的一視野內; -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安全文件(150)的該安全標記(100);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 讀取且解碼來自該複合數位影像的該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該碼圖案(134)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一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經由該通信單元發送一第一訊息(M1)至該伺服器(S),該第一訊息含有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 - 在該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該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該解密密鑰解密自該攜帶型裝置(200)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該所提取數位簽名,且檢查確認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是否與該所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匹配;及 - 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
根據一變型,驗證該安全文件(150)的以上方法可包含在將該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之步驟之前的以下準備步驟: -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相對於平行於該基板(110)之平面的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而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對應獨特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由該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儲存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以獲得一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 藉由該通信單元發送一第二訊息(M2)至該伺服器(S),該第二訊息(M2)含有該所獲得的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在該伺服器(S)處比較在該第二訊息(M2)中接收到之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該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在該伺服器(S)處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來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且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該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連同該安全標記(120)為真的一指示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且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藉由該伺服器(S)發送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該使用者准予對一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使用者之通信裝置本身可為攜帶型裝置(200)。
根據一替代性變型,驗證安全文件(150)之以上方法在由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之該伺服器(S)遞送的狀況下可包含其他步驟: -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相對於平行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的該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對應獨特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由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藉由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判定一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經由該處理器比較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且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情況下,藉由該通信單元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訊息(M)至該伺服器(S);且 - 於在該伺服器(S)處自該攜帶型裝置接收到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訊息(M)之狀況下,藉由該伺服器(S)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將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發送回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該使用者准予對一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使用者之通信裝置本身可為攜帶型裝置(200)。
本發明之一其他態樣係關於一種用於驗證藉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根據本發明之一安全文件(150)的系統,該系統包含: - 該主管機構的一伺服器(S),該伺服器連接至一資料庫(database,DB),且可操作以經由一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且接收資料; - 用於讀取且解碼塗覆於安全文件(150)上之根據本發明之安全標記(100)的根據本發明之攜帶型裝置(200),包含: 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 一成像器(202); 一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至該伺服器(S)的資料且接收資料;及 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一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執行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以實行用於對所述安全標記之數位影像上的安全標記(100)進行讀取及解碼的以上方法之步驟,該等數位影像由該成像器(202)獲取; - 其中該伺服器(S)及該攜帶型裝置(200)進一步經調適以藉由以下步驟實行驗證該使用者之該安全文件(150)的方法之步驟: -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安全文件(150)的該安全標記(100),該安全標記(100)係在該成像器(202)的一視野內;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134)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134)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 讀取且解碼來自該複合數位影像的該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該碼圖案(134)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一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經由該通信單元發送一第一訊息(M1)至該伺服器(S),該第一訊息含有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 - 在該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該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該解密密鑰解密來自該攜帶型裝置(200)的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該所提取數位簽名,且檢查確認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與該所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匹配;及 - 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
用於驗證藉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根據本發明之一安全文件(150)的以上系統的第一變型,其中該伺服器(S)進一步經調適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資料至使用者的通信裝置;且 該伺服器(S)及該攜帶型裝置(200)進一步經調適以在將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攜帶型裝置的步驟之前實行以下準備步驟: - 藉由該光源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相對於平行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的該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對應獨特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藉由該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儲存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以獲得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藉由該通信單元發送一第二訊息(M2)至該伺服器(S),該第二訊息(M2)含有該所獲得的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在該伺服器(S)處比較在該第二訊息(M2)中接收到之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該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在該伺服器(S)處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來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及 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該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連同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指示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且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藉由該伺服器(S)發送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授予對一服務之該使用者存取的存取資料。
用於驗證藉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根據本發明之一安全文件(150)的以上系統的第二變型,其中該伺服器(S)進一步經調適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資料至使用者的通信裝置;且 該伺服器(S)及該攜帶型裝置(200)進一步經調適以實行以下步驟: - 在由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的該伺服器(S)遞送之狀況下,包含該等其他步驟: - 藉由該光源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相對於平行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的該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對應獨特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由該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藉由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判定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經由該處理器比較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且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情況下,藉由該通信單元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訊息(M)至該伺服器(S);且 - 於在該伺服器(S)處自該攜帶型裝置(200)接收到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訊息(M)之狀況下,藉由該伺服器(S)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將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發送回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該使用者准予對一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
本發明將在下文參看隨附圖式更充分地描述,在圖式中,類似數字貫穿圖式表示類似元件,且其中以絕非限制性意義圖示本發明之重要態樣及特徵。
以下定義用以解譯描述內容中論述且申請專利範圍中敘述的術語之含義。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至少一個」意謂界定一個或一個以上,例如一個或兩個或三個。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約」意謂,討論中之量或值可為指定的特定值或其鄰域中的某其他值。通常而言,指明某值的術語「約」意欲指明在值之±5%的範圍內。作為一個實例,片語「約100」指明100 ± 5的範圍,亦即自95至105的範圍。通常而言,當使用術語「約」時,可預期到,根據本發明之類似結果或效應可在所指示值的±5%之範圍內獲得。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及/或」意謂,所述群組之元素之全部或僅一者可存在。舉例而言,「A及/或B」應意謂「僅A,或僅B,或A及B兩者」。在「僅A」之狀況下,術語亦涵蓋B不存在的可能性,亦即「僅A但非B」的可能性。
術語「包含」及「含有」如本文中所使用意欲為非排他的且為開放式的。因此,例如,包含/含有化合物A的混合物可包括除了A外的其他化合物。然而,術語「包含」及「含有」如其特定實施例一般亦涵蓋「本質上由……組成」及「由……組成」的更具約束的含義,使得例如「包含A、B且視需要C的混合物」亦可(本質上)由A及B組成,或(本質上)由A、B及C組成。
本文中所描述之安全標記(100)包含平坦基板(110),該平坦基板較佳選自由紙或其他纖維材料(包括編織及非編織纖維材料)組成的群,諸如纖維素、含紙材料、玻璃、金屬、陶瓷、塑膠及聚合物、金屬化塑膠或聚合物、複合物材料,及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或組合。典型紙、類紙或其他纖維材料由包括但不限於蕉麻、棉花、亞麻、木漿及其摻合物的多種纖維製成。然而,根據不同實施例,基板(110)可係基於塑膠及聚合物、金屬化塑膠或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或組合。塑膠及聚合物的合適實例包括聚烯烴,諸如包括雙軸定向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及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醯胺,諸如聚(乙烯對苯二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聚酯,聚(1,4-丁烯對苯二酸酯)(poly( (1,4-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乙烯2,6-萘甲酸鹽) (poly(ethylene 2,6-naphthoate),PEN),及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諸如以商標Tyvek®出售之彼等纖維的紡黏型織物烯烴纖維亦可用作基板。金屬化塑膠或聚合物的典型實例包括上文描述的具有連續或斷續安置於其表面上之金屬的塑膠或聚合物材料。金屬之典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鋁(Al)、鉻(Cr)、銅(Cu)、金(Au)、銀(Ag)、其合金,及前述金屬中兩者或兩者以上的組合。上文描述之塑膠或聚合物材料的金屬化可由電沈積製程、高度真空塗佈製程或濺鍍製程來進行。複合材料之典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者的多層結構或層壓物:紙及至少一種塑膠或聚合物材料,諸如上文描述的彼等,以及併入於類紙或纖維材料中的塑膠及/或聚合物纖維,諸如上文描述的彼等。當然,基板可包含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熟知的其他添加劑,諸如填充劑、上漿劑、增白劑、處理輔助劑、強化劑或濕式強化劑等。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例如如第2圖中所圖示的安全標記(100)包含由一材料製成的磁性誘發層(120),該磁性誘發層包含所描述的複數個磁性定性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其中所述顏料粒子在材料內固定或凍結(固定/凍結)於適當位置及定向。 如第1圖中所繪示,且與可被視為一維粒子的針狀顏料粒子相對比,薄片形顏料粒子歸因於其尺寸之大的縱橫比為準二維粒子。薄片形顏料粒子可被視為二維結構,其中沿著軸線X及Y的尺寸大體上大於沿著軸線Z的尺寸(亦即,厚度)。薄片形顏料粒子在此項技術中亦被稱作扁平粒子或碎片。
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歸因於其平坦形狀具有各向異性反射率。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各向異性反射率」指明,藉由粒子反射至某(檢視)方向(第二角度)的來自第一角度之入射輻射的比例為粒子之定向的函數,亦即,粒子關於第一角度的定向之改變可導致至檢視方向之不同量值反射。較佳地,本文中所描述的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關於自約400至約1000 nm(亦即,自可見光波長至NIR波長),更佳地自約400至約700 nm(亦即,可見光範圍)的一些部分或整個波長範圍內入射電磁輻射具有各向異性反射率,使得粒子定向的改變導致藉由粒子至某方向之反射改變。因此,即使每單位表面面積(例如,每µm 2)的本征反射率越過薄片形粒子的整個表面為均勻的,歸因於其形狀,粒子之反射率隨著粒子之可見區域取決於粒子經檢視的方向為各向異性的。如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知曉,本文中描述之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不同於習知顏料,在於所述習知顏料粒子獨立於粒子定向顯現相同色彩及反射率,而本文中描述的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取決於層之材料內之粒子定向顯現反射或色彩或兩者。材料層內初始隨機分佈的薄片形顏料粒子已由經由層施加強健(均勻)磁場且接著由層之材料的隨後硬化而固定/凍結於適當位置來定向。根據具有尖銳尖峰的統計分佈(例如,類似於高斯),薄片形顏料粒子已接著將其平坦面較佳定向於所施加磁場的(單軸)方向。顏料粒子因此經統計定向,且使其平坦面關於層的平面具有其對應仰角。兩個平面之間的角度係藉由定義垂直於各別平面之向量之間的角度,該角度亦為各別窗格之兩個直線之間的角度,該等窗格垂直於兩個平面之交叉點處的(直)線。此處,沿著定向顏料粒子之平坦面的直線(大體上,根據統計分佈)與所述顏料粒子之定向方向對準。此統計分佈的半高全寬(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允許估計平坦面之定向關於磁場線之方向的對應標準偏離。因此,至(單軸)定向之薄片形顏料粒子之面的垂直方向圍繞單軸定向方向具有實際上小於30°的傾角。為了具有不同顏料粒子之面的更好相對定向(亦即,以減小傾角且因此具有面的更好相對平行度),施加第二磁場(在硬化之前),其中其場線在第二方向上定向(例如,沿著第1圖之所繪示Y軸線):其中在顏料粒子之面的雙軸定向情況下,上文提及之標準偏差經強烈減小,且顏料粒子的面(統計上)平行於彼此,同時仍定向於對應於仰角的給定方向上。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使用雙軸磁性誘發層,其中磁性誘發層之每一區中顏料粒子的面經雙軸定向。
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合適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顏料粒子,該等顏料粒子包含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之群的磁性金屬:鈷(Co)、鐵(Fe)及鎳(Ni);鐵、錳、鈷、鎳之磁性合金,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鉻、錳、鈷、鐵、鎳之磁性氧化物,或前述各者中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或前述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參看金屬、合金及氧化物中的術語「磁性」係針對鐵磁性或鐵磁金屬、合金及氧化物。鉻、錳、鈷、鐵、鎳之磁性氧化物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可為純氧化物或混合氧化物。磁性氧化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鐵氧化物,諸如赤鐵礦(Fe2O3)、磁鐵礦(Fe3O4)、二氧化鉻(CrO2)、磁性鐵氧體(MFe2O4)、磁性尖晶石(MR2O4)、六角鐵氧體(MFe12O19)、磁性正鐵氧體(RFeO3)、磁性石榴石M3R2(AO4)3,其中M代表二價金屬,R代表三價金屬,且A代表四價金屬。
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其他實例包括但不限於顏料粒子,該等顏料粒子包含由諸如鈷(Co)、鐵(Fe)或鎳(Ni)之磁性金屬及鐵、鈷或鎳之磁性合金中的一或多者製成的磁性層M,其中所述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可為包含一或多個額外層的多層結構。較佳地,一或多個額外層為以下各者:獨立地由選自群之一或多者製成的層A,該群由諸如氟化鎂(MgF2)的金屬氟化物、氧化矽(SiO)、二氧化矽(SiO2)、氧化鈦(TiO2)及氧化鋁(Al2O3),更佳地二氧化矽(SiO2)組成;或由一或多者獨立地製成的層B,該一或多者選自由金屬及金屬合金組成之群,較佳地選自由反射金屬及反射金屬合金組成的群,且更佳地選自由鋁(Al)、鉻(Cr)及鎳(Ni)組成的群,且仍較佳地鋁(Al);或諸如上文描述之彼等的一或多個層A,或諸如上文所描述之彼等的一或多個層B的組合。上文描述之係多層結構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之典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A/M多層結構、A/M/A多層結構、A/M/B多層結構、A/B/M/A多層結構、A/B/M/B多層結構、A/B/M/B/A/多層結構、B/M多層結構、B/M/B多層結構、B/A/M/A多層結構、B/A/M/B多層結構、B/A/M/B/A/多層結構,其中層A、磁性層M及層B選自上文描述的彼等。
根據一個實施例,較佳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粒子的至少部分藉由薄片形光學可變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構成。光學可變顏料指顯現光改變或者光改變與色調改變之組合的顏料。根據一個實施例,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粒子的至少部分由顯現金屬色彩,更佳地銀色或金色的粒子構成。
較佳地,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選自群,該群由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磁性膽固醇液晶顏料粒子、包含磁性材料之干涉塗佈顏料粒子以及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混合物組成。
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為已知的,且揭示於例如US 4,838,648、WO 2002/073250 A2、EP 0 686 675 B1、WO 2003/000801 A2、US 6,838,166、WO 2007/131833 A1、EP 2 402 401 B1、WO 2019/103937 A1、WO 2020/006286 A1中且本文中所引用的文件中。較佳地,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包含具有五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的顏料粒子及/或具有六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的顏料粒子及/或具有七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的顏料粒子,及/或具有組合一或多個多層法布里-汨羅結構之多層結構的顏料粒子。
較佳五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由吸收器/介電質/反射器/介電質/吸收器多層結構組成,其中反射器及/或吸收器亦為磁性層,較佳地反射器及/或吸收器為包含鎳、鐵及/或鈷的磁性層,及/或包含鎳、鐵及/或鈷的磁性合金,及/或包含鎳(Ni)、鐵(Fe)及/或鈷(Co)的磁性氧化物。
較佳六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由以下各者組成:吸收器/介電質/反射器/磁性層/介電質/吸收器多層結構。
較佳七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由以下各者組成:諸如揭示於US 4,838,648中的吸收器/介電質/反射器/磁性層/反射器/介電質/吸收器多層結構。
具有組合一或多個法布里-汨羅結構之多層結構的較佳顏料粒子為揭示於WO 2019/103937 A1中的彼等顏料粒子,且由至少兩個法布里-汨羅結構的組合組成,所述兩個法布里-汨羅結構獨立地包含反射器層、介電層及吸收器層,其中反射器及/或吸收器層可各自獨立地包含一或多個磁性材料,及/或其中磁性層包夾於兩個結構之間。WO 2020/006/286 A1及EP 3 587 500 A1揭示具有多層結構的其他較佳顏料粒子。
較佳地,本文中所描述之反射器層獨立地由一或多者製成,該一或多者選自由金屬及金屬合金組成之群、較佳地選自由反射金屬及反射金屬合金組成的群、更佳地選自由鋁(Al)、銀(Ag)、銅(Cu)、金(Au)、鉑(Pt)、錫(Sn)、鈦(Ti)、鈀(Pd)、銠(Rh)、鈮(Nb)、鉻(Cr)、鎳(Ni)及其合金組成的群,甚至更佳地選自由鋁(Al)、鉻(Cr)、鎳(Ni)及其合金組成的群,且仍更佳地鋁(Al)。較佳地,介電層獨立地由一或多者製成,該一或多者選自由諸如氟化鎂(MgF2)、氟化鋁(AlF3)、氟化鈰(CeF3)、氟化鑭(LaF3)、氟化鈉鋁(例如,Na3AlF6)、氟化釹(NdF3)、氟化釤(SmF3)、氟化鋇(BaF2)、氟化鈣(CaF2)、氟化鋰(LiF)的金屬氟化物,及諸如氧化矽(SiO)、二氧化矽(SiO2)、氧化鈦(TiO2)、氧化鋁(Al2O3)的金屬氧化物組成的群,更佳地選自由氟化鎂(MgF2)及二氧化矽(SiO2)組成的群,且更佳地氟化鎂(MgF2)。較佳地,吸收器層獨立地由一或多者製成,該一或多者選自由鋁(Al)、銀(Ag)、銅(Cu)、鈀(Pd)、鉑(Pt)、鈦(Ti)、釩(V)、鐵(Fe)、錫(Sn)、鎢(W)、鉬(Mo)、釹(Rh)、鈮(Nb)、鉻(Cr)、鎳(Ni)、其金屬氧化物、其金屬硫化物、其金屬碳化物及其金屬合金組成的群,更佳地選自由鉻(Cr)、鎳(Ni)、其金屬氧化物及其金屬合金組成的群,且仍更佳地選自由鉻(Cr)、鎳(Ni)及其金屬合金組成的群。較佳地,磁性層包含鎳(Ni)、鐵(Fe)及/或鈷(Co);及/或包含鎳(Ni)、鐵(Fe)及/或鈷(Co)的磁性合金;及/或包含鎳(Ni)、鐵(Fe)及/或鈷(Co)的磁性氧化物。
當包含七層法布里-汨羅結構的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為較佳的時,特別較佳的是,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包含七層法布里-汨羅吸收器/介電質/反射器/磁性層/反射器/介電質/吸收器多層結構,該多層結構由Cr/MgF2/Al/Ni/Al/MgF2/Cr多層結構組成。
本文中所描述之磁性薄膜干涉顏料粒子可為多層顏料粒子,該等多層顏料粒子被視為對於人類健康及環境為安全的且係例如基於五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六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及七層法布里-汨羅多層結構,其中所述顏料粒子包括包含磁性合金的一或多個磁性層,該磁性合金具有大體無鎳的複合物,該無鎳複合物包括約40 wt-%至約 90 wt-%的鐵、約10 wt-%至約50 wt-%的鉻及約0 wt-%至約30 wt-%的鋁。被視為對於人類健康及環境為安全的多層顏料粒子的典型實例可於內容全文據此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的EP 2 402 401 B1找到。
顯現光學可變特性的合適磁性膽固醇液晶顏料粒子包括但不限於磁性單層膽固醇液晶顏料粒子及磁性多層膽固醇液晶顏料粒子。此類顏料粒子例如揭示於WO 2006/063926 A1、US 6,582,781及US 6,531,221中。WO 2006/063926 A1揭示單層及自單層獲得的顏料粒子,該等顏料粒子具有高亮度及色移性質與諸如可磁化性之額外特定性質。所揭示單層及藉由碾碎所述單層自其獲得的顏料粒子包括三維交聯膽固醇液晶混合物及磁性奈米粒子。US 6,582,781及US 6,410,130揭示包含序列A1/B/A2的薄片形膽固醇多層顏料粒子,其中A1及A2可為相同或不同的,且各自包含至少一個膽固醇層,且B為吸收由層A1及A2透射之光之全部或一些的夾層且賦予磁性性質至所述夾層。US 6,531,221揭示薄片形膽固醇多層顏料粒子,該等多層顏料粒子包含序列A/B且視需要C,其中A及C為包含顏料粒子的吸收層,從而賦予磁性性質,且B為膽固醇層。
包含一或多種磁性材料的合適干涉塗佈顏料粒子包括但不限於由基板組成的結構,該基板選自由塗佈有一或多個層之核心組成的群,其中核心或者一或多個層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磁性性質。舉例而言,合適干涉塗佈的顏料粒子包含由磁性材料,諸如上述彼等材料製成的核心,所述核心塗佈有由一或多種金屬氧化物製成的一或多個層,或顏料粒子具有由核心組成的結構,該核心由合成或天然雲母、層化矽酸鹽(例如,滑石、高嶺土及絹雲母)、玻璃(例如,硼矽酸鹽)、二氧化矽(SiO2)、氧化鋁(Al2O3)、氧化鈦(TiO2)、石墨,及其兩者或兩者以上的混合物。此外,諸如著色層之一或多個額外層可存在。
本文中所描述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較佳具有介於約2 µm與約50 µm之間的大小d50 (如藉由直接光學粒度測定量測)。
本文中所描述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可為表面,該表面經處置以便保護顏料粒子免受可發生於塗層複合物及塗佈層中的任何劣化影響,及/或促進其併入於所述塗層複合物及塗佈層中;通常腐蝕抑制劑材料及/或潤濕劑可予以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之磁性誘發層(120)藉由包含以下步驟的製程製備:a)塗覆塗層複合物,該塗層合物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b)暴露塗層複合物至磁場產生裝置的磁場,藉此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至少一部分,及c)硬化塗層複合物以便固定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於其採用位置及定向。
較佳地,本文中所描述之塗層複合物包含分散於黏結劑材料中之本文中所描述的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其中所述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以自約2 wt-%至約40 wt-%,更佳地約4 wt-%至約30 wt-%的量存在,重量百分數係基於塗層複合物的額包含黏結劑材料、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及塗層複合物之其他可選組份之總重量。本文中所描述之塗層複合物可進一步包含選自由有機顏料粒子、無機顏料粒子及有機染料及/或一或多種添加劑組成之群的一或多個著色組份。添加劑包括但不限於化合物及材料,該等化合物及材料用於調整塗層複合物的物理、流變及化學參數,諸如黏度(例如,溶劑、厚度及表面活性劑)、一致性(例如,抗凝固劑、填充劑及增塑劑)、發泡性質(例如,消泡劑)、潤滑性質(蠟、油)、UV穩定性(光穩定性)、黏著性質、抗靜電性、儲存穩定性(聚合抑制劑)等。本文中所描述之添加劑可以先前技術中已知的量及形式存在於塗層複合物中,,包括所謂奈米材料,其中添加劑之尺寸中的至少一者係在1至1000 nm的範圍內。
前述段落中描述之塗覆步驟a)藉由較佳選自由絲網印刷、輪轉凹版印刷及柔板印刷組成之群的印刷製程來實行。此等製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為熟知的,且描述於例如Delmar Thomson Learning之J. M. Adams及P. A. Dolin的Printing Technology (第5版,第293、332及352頁)中。雖然包含本文中描述之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塗層複合物仍足夠濕或軟,使得其中之所述顏料粒子可經移動及旋轉(亦即,在塗層複合物處於第一狀態同時),塗層複合物經受磁場影響以達成粒子的定向。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步驟包含如下步驟:在所塗覆複合物為「濕」的(亦即,仍為液體且並非足夠黏的)同時,暴露所塗覆塗層複合物至藉由磁場產生裝置產生的所判定磁場,藉此沿著磁場之磁場線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諸如以形成定向圖案。 隨後,於塗覆塗層複合物部分同時或同時,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藉由將外部磁場用於根據所要定向圖案定向顏料粒子來定向。因此獲得之定向圖案可為除了隨機定向外且除了其中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使其磁性軸線定向為平行於或垂直於層(120)的圖案外的任何圖案。
用於產生本文中所描述之磁性誘發層(120)的製程包含與步驟b)部分同時或在步驟b)之後的步驟c):硬化塗層複合物以便將部分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固定於其所採用位置及呈所要圖案的定向以形成磁性誘發層,藉此將塗層複合物變換成第二基板。藉由此固定,形成固態塗層或圖。術語「硬化」指包括以下操作的製程:以一方式乾燥或凝固、反應、固化、交聯或聚合所塗覆塗層複合物中之黏合劑組份,從而引起黏附至固態塗層或層形成所在之表面的基本固態材料,塗層複合物包括可選存在之交聯劑、可選存在之聚合起始劑且可選存在的其他添加劑。如本文中所提及,硬化步驟c)可依據包含於塗層複合物中之材料而藉由使用不同構件或製程來執行,該塗層複合物亦包含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硬化步驟通常可為增大塗層複合物之黏度的任何步驟,使得黏附至支撐表面的大體固態材料經形成。硬化步驟可涉及基於揮發性組份,諸如溶劑之蒸發及/或水蒸發(亦即,實體乾燥)的物理製程。本文中,可使用熱空氣、紅外線或熱空氣與紅外線的組合。替代地,硬化製程可包括化學反應,諸如包含於塗層複合物中之黏著劑及可選起始劑化合物及/或可選交聯化合物的固化、聚合或交聯。此化學反應可如上文針對物理硬化製程概述的熱或IR輻射來起始,但可較佳地包括藉由輻射機構進行的化學反應之起始,該輻射機構包括但不限於紫外線-可見光輻射固化(下文中被稱作UV-Vis固化)及電磁射束輻射固化(E射束固化); 氧化聚合(氧化網狀組織,通常藉由氧與較佳選自群的一或多個催化劑的聯合作用來誘發,該群由含鈷催化劑、含釩催化劑、含鋯催化劑、含鉍催化劑及含錳催化劑組成);交聯反應或其任何組合。輻射固化為特別較佳的,且UV-Vis光輻射固化為甚至更佳的,此係由於此等技術有利地產生極快固化製程,且因此顯著減低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磁性誘發層之任何文件的製備時間。此外,輻射固化具有在曝光至固化輻射之後產生塗層複合物之黏度之幾乎瞬時增大的益處,因此使粒子之任何其他移除最小化。結果,磁性定向步驟之後的任何資訊損失可本質上被避免。特別較佳的是,在具有在UV-Vis電磁頻譜中之波長分量之光化光影響情況下藉由光子聚合來輻射固化。UV-可見光-固化的裝備可包含連續或脈衝雷射(例如,GaN)、高功率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diode,LED)燈,或電弧放電燈,諸如中間壓力汞弧(medium-pressure mercury arc,MPMA)或金屬蒸汽弧燈作為光化輻射的源。
較佳暗色底漆且更佳地黑色底漆的底漆(140)應存在於基板(110)與磁性誘發層(120)之間,塗覆且硬化底漆複合物的步驟在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製備之前實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底漆複合物可藉由大量塗佈製程來塗覆,該等塗佈製程較佳地選自由以下各者組成的群:噴墨印刷製程、偏移印刷製程、柔性印刷製程、凹版印刷製程、絲網印刷製程、襯墊印刷製程及滾筒塗佈製程。
本文中所描述之磁性誘發層(120)包含(至少)兩個區(參見第2A圖),第一區(120a)包含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該等顏料粒子具有其定向於第一方向的平坦面且具有對應於所述平坦面與基板(110)之平面之間的角度的關於基板(110)之第一仰角γ 1,且不同於第一區(120a)的第二區(120b)包含磁性定向之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該等顏料粒子具有定向於不同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的平坦面且具有對應於所述平坦面與基板(110)之平面之間的角度的關於基板(110)之第二仰角γ 2。為了具有與對應於界定與基板(例如,其中x及y軸位於平面中且z軸向外定向)之參考平面(頂面)上之某給定右手正交三合軸的常見逆時針旋轉方向一致的磁性誘發層之兩個區中仰角的定義,第一區中顏料粒子之平坦面的仰角γ 1為基板之平面與面之平面之間的逆時針計數的角度,亦即,例如圍繞平坦面與參考平面的交叉點之直線L 1的正旋轉(自參考平面朝向平坦面),而第二區中顏料粒子之平坦面的仰角γ 2為基板之平面與面之平面之間的仍逆時針計數的角度,但此時針對由平坦面與參考平面的交叉點之直線L 2的參考平面中之旋轉獲得的圍繞匹配直線的正旋轉以便對準其與線L 1。判定粒子之兩個獨特定向區中之仰角的此方法促進仰角與定向方向之清晰比較。在磁性誘發層(120)之每一區中,與根據本發明執行之實驗測試達成協議,平坦面關於基板(110)之平面的銳角範圍較佳為約5°至約25°。此外,作為所述實驗測試結果,當經照射之安全標記(100)在分別對應於自第一區及第二區之最佳光反射的兩個檢視角下觀測時,兩個區(120a)及(120b)中平坦面的兩個獨特定向方向較佳處於至少30°的角度,以便在兩個區之間具有可接受對比度。在第2圖上繪示之實例中,其中在每一區(120a, 120b)中,顏料粒子之面大體上平行於彼此(亦即,每一區中之面的法線為大體平行的,參見第2A圖),第一仰角γ 1在如上文所指定在逆時針方向上量測時具有在約5°至約25°範圍(5° ≤ γ 1≤ 25°),較佳約5°至約20°範圍(5° ≤ γ 1≤ 20°)內的值,且第二仰角γ 2在如上文所指定在逆時針方向上量測時具有在約155°至約175°範圍(155° ≤ γ 2≤ 175°),更佳地約160°至約 175°範圍(160° ≤ γ 2≤ 175°)內的值。藉由誘發磁性層(120)之第二區(120b)內之顏料粒子的面形成之銳角,亦即與仰角γ 2互補的角因此在約5° (如180°-175° = 5°)至約25° (如180°-155° = 25°)的範圍內。
在第2B圖上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磁性誘發層(120)包含塗覆於平坦基板(110)上之單一材料層內的磁性定向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在第2C圖上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磁性誘發層(120)包含分別形成兩個區(120a)及(120b)的兩個獨特子區,其中所述第一子層及所述第二子層為相鄰的,亦即具有形成共同邊界的抵靠邊緣。根據另一實施例(第2C圖中未繪示),分別形成兩個區(120a)及(120b)的兩個獨特子層彼此隔開。
替代使用包含具有本文中描述之仰角的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磁性誘發層,繞射、反射、折射微型結構可諸如例如用於繞射柵格以及包含微型透鏡或微型鏡面結構的層,所述結構包含面具有本文中所描述之特定仰角的微型鏡面 。
根據本發明,如第3圖至第5圖中所圖示,包括參考圖案(133)及表示經編碼資料之碼圖案(134)的呈二維條碼之形式的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頂面(121)上或在所述基板(110)與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之間塗覆於基板(110)上,碼圖案之第一區域(134a)安置於第一區(120a)前方,且碼圖案(134)之剩餘第二區域(134b)安置於第二區(120b)前方。參考圖案(133)用於在讀取且解碼機器可讀標記(130)時在影像處理操作期間精準地定位碼圖案(134)。第5B圖圖示QR碼與其呈三個正方形之形式之特性參考圖案(133)的實施例。第5C圖圖示具有L形參考圖案(133)之資料矩陣碼的實施例。其他機器可讀碼格式(例如,點矩陣)可與其參考圖案一起用於本發明。亦有可能使用使用機器可讀標記,其中參考圖案由磁性誘發層外部之區域中的碼圖案分離地標記(但在讀取機器可讀標記時必須仍在讀者之視野內)。
本文中所描述之機器可讀標記(130)可藉由包括以下各者的任何合適手段來產生:印刷製程(詳言之噴墨印刷)、蝕刻及雷射切除方法(詳言之雷射蝕刻或燒蝕)、浮雕方法等。
第3圖為包含以下各者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安全標記(100)之分解圖:平坦基板(110)、具有具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之獨特定向之兩個區(120a)及(120b)的磁性誘發層(120)、頂面(121)及背面(122);以及具有頂面(131)及背面(132)的呈QR碼形式的電腦可讀標記(130),其中所述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此處,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的頂部上,該磁性誘發層塗覆於基板(110)上。碼圖案(134)之第一區域(134a)安置於第一區(120a)前方,且碼圖案(134)之第二區域(134b)安置於第二區(120b)前方。本發明之效應為,有必要的是在兩個獨特視角下獲得機器可讀標記(130)之兩個獨特影像以便自碼圖案獲取完整經編碼資料,視角分別對應於兩個區(120a)及(120b)內顏料粒子的仰角及定向。實際上,歸因於在單一視角下成像時磁性誘發層(120)之兩個區(120a)及(120b)之光反射率的差,經成像碼圖案之僅一個部分可被可靠地偵測到,亦即,碼圖案的對應於碼圖案之在磁性誘發層之提供最佳對比度之區前方的區域的部分(若檢視角度為對應於所述區內之顏料粒子之面的仰角的正確角度,此係由於顏料粒子之面的仰角設定來自面之光之頻譜反射對於光源之給定位置為最大值的檢視角)。因此不可能的是自單一視角同時獲得碼圖案(134)之兩個區域(134a)及(134b)的經編碼資料之偵測的所要求對比度。為了可靠地偵測完全編碼資料,有必要的是在適宜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及第二區(120b)中顏料粒子之面的各別仰角的兩個獨特視角下首先獲取機器可讀標記(130)的兩個影像,以獲得每一影像上僅碼圖案(130)之可被可靠地偵測到的對應部分,且接著自此等兩個所獲取影像重構建完全碼圖案的影像以便模擬碼圖案的兩個偵測部分。重建構使使用經成像參考圖案(133)成為必須以便具有關於兩個影像的共同參考位置元件以精準地模擬兩個偵測部分且重新構成完全碼圖案(130)的可解碼影像。在此重構建為可能的狀況下,此情形隱含地意謂,成像操作已根據安全標記的非常特定結構執行,且因此安全標記(100)最可能為真的:此情形為本發明的其他優勢。
第4A圖至第4C圖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安全標記(100)的不同實施例。在繪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的第4A圖之實例中,磁性誘發層(120)塗覆於基板(110)上,且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磁性誘發(單)層(120)的頂面(121)上,其中電腦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在繪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的第4B圖之實例中,暗色底漆(140)(較佳黑色底漆)安置於基板(110)與磁性誘發層(120)之間:暗色底漆(140)具有其塗覆於基板(110)之頂面上的背面(142),且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塗覆於暗色底漆的頂面(141)上,其中可能編碼有明亮符號或暗色符號的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在繪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的第4C圖之實例中,較佳編碼有暗色符號之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基板(110)之頂面上,且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塗覆於機器可讀標記(130)的頂面(131)上,其中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如上文所解釋,讀取及解碼兩區磁性誘發層(120)使獲得安全標記(100)之(至少)兩個影像成為必須。根據本發明,用於讀取且解碼安全標記(100)的方法使用攜帶型裝置(200),如第6圖中所圖示(例如,智慧型電話),該攜帶型裝置裝備有光源(201)以遞送較佳在可見光或NIR頻譜(亦即,用於自400 nm至1000 nm的波長)中的照射光、用以獲取數位影像之成像器(202)(例如,智慧型電話的攝影機),及裝備有記憶體(圖中未示)且經調適以執行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的處理器(圖中未示),且包含以下步驟: (i) 藉由由光源(201)遞送之照射光來照射安置於成像器(202)之視野內的安全標記(100)。舉例而言,光源為智慧型電話的相鄰於成像器(智慧型電話之攝影機)的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閃光燈。 (ii) 藉由成像器(202)以與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中顏料粒子的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安全標記(100)的第一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記憶體中。在智慧型電話的以上實例中,藉由非常靠近於(準點類)光源的成像器,藉由第一區(120a)中之顏料粒子之面反射的光強度為最大值下的視角θ 1對應於成像器在大體上垂直於第一區(120a)中之顏料粒子之面的方向上之位置。在此檢視角度θ 1下,僅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上的碼圖案(134)之部分可在第一數位影像上可靠地讀取(在良好對比度情況下),此係由於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上的碼圖案(134)之一部分並不反射足夠光(θ 1並不適合於仰角γ 2)。 (iii) 藉由成像器(202)以與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中顏料粒子的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第二視角θ 2獲取安全標記(100)的第二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記憶體中。在成像器非常靠近於光源之智慧型電話的以上實例中,藉由第二區(120b)中之顏料粒子之面反射的光強度為最大值的視角θ 2為對應於成像器之大體上在垂直於第二區(120b)中之顏料粒子之面的方向上之位置。在此檢視角度θ 2下,僅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上的碼圖案(134)之部分可在第二數位影像上可靠地讀取(在良好對比度情況下),此係由於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上的碼圖案(134)之部分並不反射足夠光(θ 2並不適應於仰角γ 1)。 (iv) 藉由關於參考圖案(133)(在第一數位影像及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對準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的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與對應於在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的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來經由藉由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碼圖案(134)的複合數位影像(亦即,經重建構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儲存於記憶體中。此處,碼圖案(134)之第一部分為第一區域(134a)中碼圖案的部分,該部分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的頂面(121)上;且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為第二區域(134b)中碼圖案的部分,該部分塗覆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的頂面(121)上。 (v) 藉由處理器自所儲存複合數位影像,亦即自完全碼圖案之經重建構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碼圖案(134),在該完全碼圖案上,碼圖案之兩個區域可經同時且可靠地偵測到且解碼。
如上文所解釋,可靠地偵測且解碼機器可讀標記(130)之唯一可能性為在兩個視角下分別獲得碼圖案(134)之第一區域(134a)及第二區域(134b)的兩個影像,該兩個視角適應於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及第二區(120b)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特定定向。能夠解碼安全標記(100)之機器可讀標記的事實暗示,磁性誘發層(120)之兩區結構已確認,其中檢視角對應於兩個區(120a)及(120b)內顏料粒子之面的直角仰角(亦即,直角定向)。因此,解碼機器可讀標記(130)的可能性構成安全標記(100)之鑑認的第一層級。
根據本發明,安全標記(100)之另一鑑認層級可藉由更大深度地利用安全標記(100)的非常材料性質來達成。在藉由光源(201)照射安全標記之後,此情形可藉由以下操作進行:在安全標記(100)上方(且平行於該安全標記)移動攜帶型裝置(200)的成像器(202)同時在各種視角θ i(i = 1,…, N)下獲取安全標記的複數個數位影像,且自所獲取數位影像且對於磁性誘發層的每一區形成在所述各種視角下自所述區反射之光之強度I的對應「曲線」I(θ i) (i = 1,…, N) 。每一曲線I(θ)允許更詳細地分析磁性誘發層(120)之對應區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反射率(由於強度為反射率的函數)。特定而言,可比較以下兩者以便基於曲線的類似性準則決定兩個曲線之形狀是否相當一致:反射率曲線R(θ)
Figure 02_image001
I(θ)的精準形狀(R(θ)為平均反射率),該反射率曲線為顏料粒子以及所關注區之誘發層之材料的本質特性及定向且繪示與該區內顏料粒子之仰角值相關聯的視角值周圍的特性形狀的峰值;及參考反射率曲線R ref(θ)
Figure 02_image001
I ref(θ) (對於具有所遞送安全標記的主管機構已知曉)。舉例而言,曲線可使用相關來比較。另一方法為進行線性迴歸以估計所量測曲線與參考曲線之間的線性相關,且評估緯斜達成統一性的緊密程度且吻合度達成統一性的緊密程度。較佳地,每一曲線I(θ)自來自對應區之經反射光的所量測平均強度I獲得。此情形構成安全標記之材料結構的強健真偽驗證,且因此亦構成安全標記之機器可讀標記之經編碼資料之真偽的驗證。根據磁性誘發性之不同區內顏料粒子的相對部署,對安全標記之鑑認亦有貢獻的本發明之另一優勢為安全標記上方成像器的運動類型,該運動類型經實行以便恰當地獲取機器可讀標記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舉例而言,在磁性誘發層為繪示於第2圖上之層的狀況下,其中第一區(120a)及第二區(120b)內顏料粒子之定向方向皆包含於垂直於基板(110)之平面的平面內,要求將成像器(202)及安全標記(100)的相對平移運動(沿著包含於所述垂直平面內的方向)用於獲取複數個數位影像以便獲得反射率曲線I(θ)。然而,在磁性誘發層之顏料粒子之定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區的不同設計情況下(例如,在小於180°或大於180°之角度下的數個定向方向情況下),相對運動將對應於旋轉運動。較佳地,反射率曲線I(θ)自所量測之平均強度I獲得。然而,其他量度可用於安全標記的鑑認。其他實施例可包含基於分類器或基於中性網路機器學習的鑑認演算法,該等演算法能夠區分鑑認強度輪廓(或其他所量測或所提取特徵,諸如影像熵之變化輪廓等)與並未鑑認的強度輪廓。
作為用於鑑認安全標記而非量測由磁性誘發層反射之光的強度(可能平均強度)以用於反射率曲線的等效方法之實例,機器學習可應用至在各種視角θ i(i = 1,…, N)下獲得之安全標記的上述複數個數位影像。此類方法包含特徵提取、模型訓練及選擇以及預測的三個以下步驟。 關於特徵提取之步驟,成像器傳回一系列RGB影像,其中
Figure 02_image003
。在必要時,僅安全標記週期的關注區(region of Interest,RoI)可藉由剪裁影像保存。此等影像可經線性化且轉換為灰階(如R. C. Gonzalez, T. E. Woods之「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第四版,Pearsons, 2017年)中所描述)。然而,色彩通道的分離處理亦有可能。
對於每一影像,計算一或若干度量函數 f(θ)。應用至影像之影像量度的透徹描述可在R.C. Gonzales及T.E. Woods的以上書籍中找到。量度可直接對影像強度或對諸如離散傅里葉變換(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或離散波形變換(Discrete Wavelet,Transform DWT)的變換進行計算。在可經使用的有用量度之間,吾人找到平均值,標準偏差及熵。取決於所使用之量度,吾人需要使量度放大參考相鄰RoI的平均強度(此操作允許補償成像器之可變曝光時間且補償標記之照射的任何變化)。 對於具有相同尺度的所有量測,量度必須對角度之均一取樣柵格進行估計。此等角度關於至樣本的法線必須為對稱的。吾人可指明,此均勻柵格為
Figure 02_image005
,其中N為角度的數目(例如,N= 21)。實際上,以均勻分離角度進行掃描可能不能始終有可能,且量度之插入可能不得不執行。在掃描程序結束時,吾人獲得 特徵向量
Figure 02_image007
。藉由對不同安全標記執行M次掃描以慮及其可變性,吾人建置資料集
Figure 02_image009
,其中大小為N × M。
關於模型訓練及選擇的步驟,用於分類及偵測的通用機器學習技術描述於C. M. Bishop之「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Springer,2009年)中。此處,鑑認問題減小以區分真正特徵向量與贗品或攻擊。然而,雖然真正特徵向量為已知且可變的,但其他特徵為未知或少見的。因此,直接訓練兩類別分類器為不可行的。如O. Mazhelis的「One-Class Classifiers: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Suit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Mobile-Masquerader Detection」(South African Computer Journal,專欄36,第29頁至第48頁,2006年)中所描述,鑑認可繪示為等效於一類別分類。在此情境下,分類器模型僅依賴於真正特徵向量以學習其參數及決策邊界。在此等方法中,支援向量資料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 ,SVDD)、 v-支援向量分類( v-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 v-SVC)、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及諸如自動編碼器的深度學習模型具有實際關注。模型之選擇藉由其在訓練期間的執行來指明,且亦由其複雜性來約束。在等效執行下,更簡單模型為較佳的。
在訓練模型之前,資料集 X如以下圖式中所繪示經預處理,且實行以下步驟: - 樣本清除。諸如彼等深顏色或具有缺失特徵的有缺陷樣本被捨棄。 - 樣本正規化。特徵向量經正規化為單位能量。 - 特徵標準化。特徵平均值
Figure 02_image011
及特徵標準偏差
Figure 02_image013
經逐特徵估計且移除。 - 樣本趨勢分離。固定階數 p之低階多項式趨勢對每一樣本進行估計並經移除。 - 特徵減小。特徵間相關被移除,且問題之維度被減小。此處,例如,可自N=21減小至K=3至5。較低維度最佳化問題更快速地彙聚,且允許更容易檢查。此步驟經由主要組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來實現(參見C.M. Bishop之「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er, 2009年),該PCA產生向量子空間
Figure 02_image015
,其中大小為N × K。在PCA之後,吾人將資料集 X投影於子空間 V上,此情形導致減小特徵的資料集
Figure 02_image017
,其中大小為K × N。此資料集用於學習候選者一類別分類模型的參數
Figure 02_image019
。最終,最佳候選者經保留用於預測。
關於預測步驟,該預測步驟對資料集執行資料清除、樣本正規化、特徵標準化、消除趨勢、子空間投影、模型決策函數計算的操作。最終,在由子空間投影進行的特徵減小之後,藉由學習到之參數進行的分類器之決策功能經計算(亦參見I. GoodFellow、Y. Bengio、A. Courville的「Deep Learning」,MIT出版社,2016年)。
在基於反射率曲線I(θ)之以上方法的實施例之實例中,關於機器可讀標記(130)作為QR碼的實例(參見第3圖及第5A圖),其中磁性誘發層(120)與機器可讀標記(130)的重疊經選擇以保存碼參考圖案(133)及時脈的偵測(以此方式,碼圖案(134)可始終定位,儘管不必以任何視角解碼)。QR碼為熟知標準化符號使用,其以一方式圖形地構成以允許以下三個基本操作由自QR碼之影像獲得的特徵或圖形元件執行: 1) 使用特定圖形設計(參考圖案(133))之碼的定位,該特定圖形設計由合適影像處理演算法可強健且精準地偵測的。 2) 自在兩個正交方向上沿著一或多根線安置的一系列交替暗色模組且明亮模組(在第5A圖中可見的時鐘)提取取樣柵格及模組大小。 3) 第5A圖之其他區中的QR碼中含有資料、編碼模式及誤差校正區域(在右側邊緣上)。資料根據特定編碼演算法編碼為符號之特定區域中的明亮模組及暗色模組。 安全標記(100)之機器可讀碼(130)藉由攜帶型裝置(200)經讀取且解碼,該攜帶型裝置包含: - 用於遞送照射光的光源(201); - 用於獲得安全標記(100)之數位影像的成像器(202) (攝影機);及 - 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對安全標記(100)的藉由成像器(202)獲取之數位影像執行以上方法的步驟。
如第7圖中所圖示,藉由解碼方法(700),安全標記(100)之數位影像的第一序列以成像器(202)相對於安全標記(100)的各種視角來獲取(701):視角靠近於第一視角θ 1(其係與磁性誘發層之第一區(120a)內顏料粒子的仰角γ 1相關聯)。相對於機器可讀標記(130)的成像器姿勢以下文解釋的方式使用所獲取數位影像序列來估計(702)(在此情形下,位置及定向的組合被稱作物件在電腦視域中的姿勢)。成像器姿勢相對於各種可接受準則進行檢查:例如,對於相對於基板(110)之法線的15° ± 3°,檢查確認來自序列之數位影像是否足夠清晰的(703)。舉例而言,藉由檢查韋伯(Weber)對比度、邁克遜(Michelson) RMS對比度。若所考慮之數位影像被視為不被接受( 703,「N」,亦即「否」),則考慮序列之下一數位影像(701)。若一個姿勢通過可接受準則,則對應於該姿勢的數位影像經進一步處理(703,「Y」,亦即「是」)。該數位影像接著針對其透視失真進行校正,並使用預定解析度重新取樣(704)。使用成像器姿勢資訊及磁性誘發層(120)方位在設計安全標記中的先驗知識,遮罩可經建置以僅保持數位影像的部分,在該部分處,磁性誘發層的第一區存在(705)。
相同處理藉由成像器(202)在靠近於第二視角θ 2的各種視角下重複(706至710)。第二視角θ 2係與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內的顏料粒子的仰角γ 2相關聯的視角。
在步驟(704)處獲得之數位影像於在步驟(705)處遮蔽之後及在步驟(709)處獲得的數位影像於在步驟(710)處遮蔽之後在步驟(711)處組合以形成所得複合數位影像。在步驟(711)處獲得的複合數位影像接著藉由解碼器(包括誤差校正)在步驟(712)處解碼,且提取碼圖案(134)的資料內容。在步驟(711)處組合兩個數位影像可經由已知數位影像處理演算法來達成,該等演算法縫合兩個數位影像且調整整個機器可讀標記上方的對比度及強度。另一可能性為對分別以靠近於如上θ 1及θ 2的視角獲得的安全標記(100)之兩個數位影像A及B執行以下操作,且: - 定位來自影像A的「局部」碼圖案(對應於碼圖案(134)之第一部分),且取樣柵格使用標準碼偵測技術來構建; - 形成影像A之局部碼圖案的二進位表示B1; - 定位來自影像B的「局部」碼圖案(對應於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且取樣柵格使用標準碼偵測技術來構建; - 形成影像B之局部碼圖案的二進位表示B2; - 藉由應用真實表至二進位表示之每一對應模組來組合影像A及B之碼圖案的所獲得的二進位表示B1及B2 (亦即,B1中之「黑色」模組及B2中的黑色模組給出經組合之二進位表示CB的黑色模組;B1中之「白色」模組及B2中的白色模組給出CB中的白色模組;B1中之黑色(分別白色)模組及B2中的白色(分別黑色)模組給出CB中的白色模組);及 - 標準碼誤差校正演算法應用至(完全)碼圖案之所獲得之組合式二進位表示CB以恢復可存在的潛在誤差,且獲得碼圖案(134)之無誤差複合數位影像。
成像器(202)之姿勢估計可使用若干已知方法來執行。其中兩者分別關於第8A圖及第8B圖示意性地圖示。
姿勢估計之一個可能方法係如下(參見第8A圖): 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平坦表面上,所獲取數位影像序列(801)發送至市售平面提取庫(802) (諸如例如Vuforia、ARCore或ARKit)。該庫將成像器之相對於所施加機器讀取標記之平面的所估計姿勢傳回(803)。
姿勢估計之另一可能方法係如下(參見第8B圖)(若參考圖案並非適合於姿勢估計,則基準標記,例如CCTag可添加至安全標記)。 所獲取數位影像(804)經處理(經由習知影像處理)以提取圖形設計資訊(亦即,參考圖案的定位)(805),且藉由使用對於標記類型(此處,QR碼)特定的已知圖案匹配或偵測器來偵測(806)參考圖案(133),例如CCTag、ARTag、ARToolKit標記等,且使用參考圖案之所偵測定位,例如藉由使用來自OpenCV庫的SolvePnP程式提供姿勢估計(807)(參見例如來自V Lepetit等人的文章,「An accurate o(n) solution to the pnp probl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81(2),第155至166頁,2009年)。然而,許多其他姿勢估計方法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為已知的。
其他類型之機器可讀標記可用於實施本發明,例如具有呈L形形式之參考圖案的資料矩陣(參見第5C圖)。
第9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安全文件(150)的實例,此處為具有指示使用者之姓名、地址及生日之印刷識別碼資料(151)的使用者約翰·多伊(John Doe)之識別碼卡。此安全文件已由主管機構遞送至使用者,且此主管機構已應用了文件的安全標記(100)。安全標記(100)之機器可讀標記(130)的碼圖案(134)含有使用者之經編碼數位識別碼資料(此處,對應於印刷識別碼資料),及此等數位識別碼資料的數位簽名。數位簽名由主管機構遞送,且藉由加密密鑰獲得(與對應解密密鑰一起儲存於主管機構的資料庫中)。安全標記(100)對應於繪示於第5C圖上的一個安全標記(亦即,二維GS1資料矩陣條碼)。取決於機器可讀標記之資料儲存能力,額外識別碼資料可編碼於碼圖案(130)中(例如,使用者之生物統計資料,在一些狀況下使用者的相片)。
第10圖為由控制器驗證繪示於第9圖中之安全文件的方法之流程圖。由具有如第6圖上所繪示的攜帶型裝置(200)之控制器進行的驗證安全文件(150)之此方法,該攜帶型裝置進一步裝備有通信單元,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至主管機構之伺服器(S)的資料且接收資料,該伺服器連接至資料庫(database,DB)(亦參見第11圖),其中用於對碼圖案(134)中之經編碼資料進行數位簽名的加密密鑰K與對應解密密鑰K’一起儲存,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亦參見第6圖): - (1000) (由控制器)將安全標記(100)安置於攜帶型裝置(200)之成像器(202)之視場內的安全文件(150)上; - (1001)藉由攜帶型裝置(200)之光源(201)照射安全文件(150)的安全標記(100); - (1002)藉由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第一視角θ 1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一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記憶體中; - (1003)藉由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第二視角θ 2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二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記憶體中; - (1004)藉由關於在第一數位影像及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參考圖案(133)(此處,L形資料矩陣)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134)之第一區域(134a)的碼圖案(134)之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134)之第二區域(134b)的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 - (1005)讀取且解碼來自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的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碼圖案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數位簽名UIDS,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名UIDS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 (1006)經由通信單元發送含有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名UIDS的第一訊息(M1)至伺服器(S); - (1007)在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解密密鑰K’解密自攜帶型裝置(200)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且檢查確認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是否與經解密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匹配; - (1008)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成功驗證的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攜帶型裝置(200);及 - (1009)於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到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並不與經解密之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匹配情況下,將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驗證失敗的伺服器警示訊息(server alert message,SALM)發送回至攜帶型裝置(200)。 在伺服器警示訊息(server alert message,SALM)由攜帶型裝置(200)接收到的狀況下,使用此攜帶型裝置的控制器被告知,安全文件並非為真的,且例如可關於使用者已產生了此偽造安全文件採取必要措施。
經調適以執行用於允許控制器以驗證使用者之安全文件(如第9圖上所繪示)的上述操作之系統示意性地圖示於第11圖中。視圖表示連接至資料庫(database,DB)的已遞送安全文件(150)至使用者的主管機構之伺服器(S),其中加密密鑰K及其對應解密密鑰K’經儲存。控制器之攜帶型裝置(200)為智慧型電話。此處,智慧型電話的螢幕顯示指示安全文件之驗證為成功的(例如,資訊OK經顯示)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
根據本發明之驗證使用者之安全文件的以上方法及用於實施實行所述驗證必要之操作的對應系統可具有涉及安全標記之徹底鑑認的一些變型。特別而言,當驗證方法用於向使用者授予對某線上服務(例如,銀行交易、線上註冊、線上支付等)之存取時。
在驗證方法之第一變型的實施例中,吾人考慮裝備有智慧型電話的使用者,該智慧型電話經合適程式化(例如,藉由已下載用於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的合適應用程式,以在智慧型電話上執行)以又作為根據如第6圖中所繪示的根據本發明之攜帶型裝置(200)執行。智慧型電話裝備有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至主管機構之伺服器(S)的資料且接收資料,該主管機構已遞送對應於繪示於第9圖中之安全文件(150)的識別碼卡至使用者。伺服器(S)連接至儲存加密密鑰K連同對應解密密鑰K’的資料庫(database,DB),該加密密鑰K用於對塗覆於識別碼卡上之安全標記(100)之機器可讀標記(130)之碼圖案(134)中的經編碼資料進行數位簽名。實行以下步驟: - (1200) (由使用者)將安全標記(100)安置於智慧型電話(200)之成像器(202)之視場內的安全文件(150)上; - (1201)藉由智慧型電話(200)之光源(201)照射安全文件(150)的安全標記(100),照射由智慧型電話之閃光燈由使用者進行的點亮產生; - (1202)(由使用者)藉由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第一視角θ 1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一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智慧型電話的記憶體中; - (1203)(由使用者)藉由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第二視角θ 2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二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智慧型電話的記憶體中; - (1204)藉由關於在第一數位影像及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參考圖案(133)( L形資料矩陣)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智慧型電話的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碼圖案(134)的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之第一區域(134a)的碼圖案(134)之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134)之第二區域(134b)的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 - (1205)讀取且解碼來自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的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智慧型電話之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碼圖案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數位簽名UIDS,且將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UIDS名儲存於智慧型電話的記憶體中; - (1206)經由智慧型電話(200)之通信單元發送含有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名UIDS的第一訊息(M1)至伺服器(S); - (1207)在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資料庫中之解密密鑰K’解密自智慧型電話(200)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且檢查確認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是否與經解密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匹配; - (1208)藉由光源(201)照射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成像器(202)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例如十個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平行於基板(110)之平面相對於磁性誘發層(120)移動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對應不同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智慧型電話之成像器的此運動,此處平移由使用者執行); - (1209)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智慧型電話之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藉由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平均強度I,且儲存經反射光的所計算平均強度及對應視角(在智慧型電話之記憶體中)以獲得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1210)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藉由智慧型電話(200)的通信單元發送第二訊息(M2)至伺服器(S),第二訊息(M2)含有所獲得的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1211)在伺服器(S)處比較在第二訊息(M2)中接收到之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1212)在伺服器(S)處基於比較之結果來判定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 - (1213)在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狀況下,將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成功驗證的伺服器訊息(SM’)連同安全標記(100)為真的指示發送回至智慧型電話(200),且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由伺服器(S)發送伺服器授權訊息(SAM)至使用者的智慧型電話(200),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使用者授予對一線上服務(例如,線上註冊的密碼)之存取的存取資料;及 - (1214)於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到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並不與經解密之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匹配或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偽造情況下,將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驗證失敗的伺服器警示訊息(server alert message,SALM)發送回至智慧型電話(200)。
在驗證方法之第二變型的實施例中,其中反射率曲線I(θ)及I ref(θ)由攜帶型裝置(200)比較,吾人仍考慮裝備有智慧型電話的使用者,該智慧型電話經合適地程式化以亦作為如第6圖上繪示的根據本發明之攜帶型裝置(200)執行。智慧型電話裝備有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至主管機構之伺服器(S)的資料且接收資料,該主管機構已遞送對應於繪示於第9圖中之安全文件(150)的識別碼卡至使用者。伺服器(S)連接至儲存加密密鑰K連同對應解密密鑰K’的資料庫(database,DB),該加密密鑰K用於對塗覆於識別碼卡上之安全標記(100)之機器可讀標記(130)之碼圖案(134)中的經編碼資料進行數位簽名。實行以下步驟: - (1300)(由使用者)將安全標記(100)安置於智慧型電話(200)之成像器(202)之視場內的識別卡(150)上; - (1301)藉由智慧型電話(200)之光源(201)照射安全文件(150)的安全標記(100),照射由智慧型電話之閃光燈由使用者進行的點亮產生; - (1302)(由使用者拍攝圖片)藉由智慧型電話(200)之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一區(120a)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第一視角θ 1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一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智慧型電話的記憶體中; - (1303)(由使用者)藉由成像器(202)以與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第二區(120b)內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第二視角θ 2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第二數位影像,且將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智慧型電話(200)的記憶體中; - (1304)藉由關於在第一數位影像及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參考圖案(133)( L形資料矩陣)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智慧型電話的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碼圖案(134)的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134)之第一區域(134a)的碼圖案(134)之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碼圖案(134)之第二區域(134b)的碼圖案(134)之第二部分; - (1305)讀取且解碼來自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的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智慧型電話(200)之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碼圖案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數位簽名UIDS,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名UIDS儲存於智慧型電話的記憶體中; - (1306)經由智慧型電話(200)之通信單元發送含有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及數位簽名UIDS的第一訊息(M1)至伺服器(S); - (1307)在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資料庫(database,DB)中之解密密鑰K’解密自智慧型電話(200)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且檢查確認在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UID是否與經解密的所提取數位簽名UIDS匹配; - (1308)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成功驗證的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發送回至智慧型電話(200); - (1309)在指示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成功驗證的伺服器訊息(server message,SM)由伺服器(S)遞送狀況下,藉由光源(201)照射(由使用者)識別碼卡(150)上機器可讀標記(130)之磁性誘發層(120),及藉由智慧型電話(200)之成像器(202)獲取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成像器(202)藉由平行於基板之平面相對於磁性誘發層(120)移動成像器(202)係針對在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之對應不同視角θ下的每一數位不同數位影像(此處,使用者執行成像器的平行於安全標記之平移); - (1310)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磁性誘發層(120) 反射且由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平均強度I,且藉由經反射光的所計算平均強度及對應視角判定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 (1311)經由智慧型電話(200)之處理器比較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智慧型電話之記憶體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 (1312)基於比較之結果經由智慧型電話(200)之處理器判定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且在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情況下,藉由智慧型電話之通信單元經由該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訊息(M)至伺服器(S);且 - (1313)於在伺服器(S)處自該智慧型電話(200)接收到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之訊息(M)的狀況下,由伺服器(S)經由通信網路(communication network,CN)發送伺服器授權訊息(server authorization message,SAM)至使用者的智慧型電話(200),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使用者授予對一線上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 安全標記之實例
實例E1至E4已藉由使用在表1中給出之配方的UV-Vis可固化絲網印刷墨水以及下文描述之第一及第二磁性總成來實行。 1
成份 Wt-%
環氧丙烯酸酯寡聚物(Allnex) 30.1
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單體(Allnex) 21.0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Allnex) 21.5
Genorad 16 (Rahn) 1.1
矽膠200 (Evonik) 1.1
快速固化TPO-L (Lambson) 2.2
Irgacure® 500 (IGM) 6.4
Genocure® EPD (Rahn) 2.2
BYK® 371 (BYK) 2.2
迪高發泡樹脂N (Evonik) 2.2
磁性顏料粒子(*) 10.0
(*)具有約19 μm之直徑d 50且約1 μm之厚度的偽造形狀的顯現金屬銀色色彩的5層薄片形磁性顏料粒子自VIAVI Solutions, Santa Rosa, CA獲得。 針對雙軸定向的磁場產生裝置 ( 12A 圖至第 12B )
磁性總成用以使顏料粒子雙軸定向。磁性總成包含九個棒偶極磁體(M1至M9)。
九棒偶極磁體(M1至M9)中的每一者具有以下尺寸:100 mm (L1) × 10 mm (L2) × 10 mm (L3)。磁場產生裝置嵌入於具有以下尺寸之由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POM)製成的非磁性固持器(圖中未示)中:250 mm × 150 mm × 12 mm。九個棒偶極磁體(M1至M9)由NdFeB N40製成。
九個棒偶極磁體(M1至M9)以彼此相聚約10 mm的距離(d1)安置成一列,九個棒偶極磁體(M1-M9)的頂表面為平齊的。九個棒偶極磁體(M1至M9)中之每一者的磁軸大體平行於所述磁體的厚度(L3),兩個相鄰磁體(M1至M9)之磁性方向指向相對方向(交替磁化)。磁場為大體上均質的,且磁場線在區域A中為大體上共面的。 針對單軸定向的磁場產生 ( 13 )
磁場產生裝置用以使顏料粒子單軸定向。磁場產生裝置包含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及兩個極片件(P1、P2)。
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中的每一者具有以下尺寸:40 mm (L1) × 40 mm (L2) × 10 mm (L3)。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由NdFeB N42製成。
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彼此相距約40 mm的距離(d1)。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中之每一者的磁軸大體平行於所述磁體的長度(L1),所述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之磁性方向指向相同方向。 兩個極片件(P1、P2)中的每一者具有以下尺寸: 60 mm (L4) × 40 mm (L5) × 3 mm (L6)。兩個極片件(P1、P2)由鐵(ARMCO ®)製成。
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及兩個極片件(P1、P2)經安置以諸如形成具有中心矩形立方體孔隙的矩形立方體,所述孔隙由區域A組成,其中磁場為大體上均質的,且其中磁場線大體上彼此平行,使得兩個極片件(P1、P2)之間的距離(d2)為約40 mm,亦即,兩個極片件(P1、P2)之間的距離(d2)為兩個棒偶極磁體(M1、M2)之長度(L1)。如第13圖中所繪示,磁場在區域A中為大體上均質的。 E1 ( 2 圖、第 12A 圖至第 12B 圖、第 14A )
表1之UV-Vis可固化絲網印刷墨水塗覆於一片黑色塗佈紙(45 mm × 60 mm) (110)上以便形成第一塗佈層(30 mm × 19 mm) (120a),其中所述塗覆步驟藉由實驗室絲網印刷裝置使用90T絲網實行以便形成具有約20 µm之厚度的層。
雖然塗佈層(120a)仍為濕潤的且尚未處於至少部分固化狀態,但基板(110)置放於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製成的支撐板(300 mm × 40 mm × 1 mm)之中心的頂部上。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以面向基板(110)的磁場產生裝置表面與第一塗佈層(120a)之最近邊緣之間的約20 mm之距離(d5)且為棒偶極磁體(M1至M9)之長度之一半(½ L1)的所述最近第一塗佈層(120a)邊緣與磁場產生裝置之底表面之間的高度以約10 cm/秒的速度在磁場產生裝置(如第12A圖中所圖示)旁邊移動。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伴隨地移動,同時採用由第一塗佈層(120a)與區域A內磁場產生裝置之磁場之磁場線的切線形成的角度α,在區域A處,磁場為均質的,所述角度α具有約20°的值,因此允許粒子以約20°的仰角定向,因此允許粒子以約20的仰角γ 1定向。
第一塗佈層(120a)經至少部分固化,以便形成第一區(120a),所述固化由固化單元(UV LED燈(FireFly 395 nm, 4W/cm 2,購自Phoseon)實行,該固化單元以棒偶極磁體(M1至M9)之長度(L1)之中心約15 mm的距離(d4)的基板路徑上方、在第八偶極磁體與第九偶極磁體 (M8與M9)之間的空間旁邊且以約10 mm的距離(d3)在第九棒偶極磁體(M9)旁邊安置。
表1之UV-Vis可固化絲網印刷墨水塗覆於一片黑色經塗佈紙(110)上以便使用相同的實驗室90T絲網印刷裝置相鄰於第一區(120a)(沿著19 mm邊緣)形成第二塗佈層(30 mm × 19 mm) (120b)。所得經組合塗佈層(120a及120b)具有30 mm × 38 mm的總面積。
雖然第二塗佈層(120b)仍為濕潤的且尚未處於至少部分固化狀態,但基板(110)置放於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製成的支撐板(300 mm × 40 mm × 1 mm)的中心之頂部上。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以面向基板(110)的磁場產生裝置表面與第二塗佈層(120b)之最近邊緣之間的約20 mm之相同距離(d5)且為棒偶極磁體(M1至M9)之長度的一半(½ L1)的所述最近第二塗佈層(120b)邊緣與磁場產生裝置之底表面之間的高度以約10 cm/秒的速度在同一磁場產生裝置(如第12A圖至第12B圖中所圖示)旁邊移動。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伴隨地移動,同時採用塗佈層(120b)及區域A內磁場產生裝置之磁場之磁場線之切線形成的角度α,在區域A處,磁場為均質的,所述角度α具有約160°的值,因此允許粒子以約160°的仰角定向,因此允許粒子以約160°的仰角γ 2定向。
第二塗佈層(120b)經至少部分固化,以便形成第二區(120b),所述固化由固化單元(UV LED燈(FireFly 395 nm, 4W/cm 2,購自Phoseon)實行,因此提供磁性誘發的影像(120),該固化單元以棒偶極磁體(M1至M9)之長度(L1)之中心約15 mm的距離(d4)的基板路徑上方、在第八偶極磁體與第九偶極磁體(M8與M9)之間的空間旁邊且以約10 mm的距離(d3)在第九棒偶極磁體(M9)旁邊安置以便形成第二區(120b)。
QR碼(25 mm × 25 mm)由噴墨印刷來印刷於磁性誘發影像(120)上,使得QR碼位於所述層(120)的中心,其中黑色墨水(購自Siegwerk的Sicurajet SUV )使用Konica Minolta印刷頭端(KM1024i)。噴墨印刷QR碼使用汞燈(500 mJ/cm 2)至少部分固化。
實例E1之所得樣本繪示於第14A圖中(左側:+22°之視角θ 1;右側:-22°的視角θ 2)。 E2 ( 2C 圖、第 13 圖、第 14B )
表1之UV-Vis可固化絲網印刷墨水塗覆於一片黑色塗佈紙(45 mm × 60 mm) (110)上以便形成第一塗佈層(30 mm ×19 mm) (120a),其中所述塗覆步驟藉由實驗室絲網印刷裝置使用90T絲網實行以便形成具有約20 µm之厚度的層。
雖然第一塗佈層(120a)仍為濕潤的且未處於至少部分固化狀態,但基板(110)置放於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製成的支撐板 (300 mm × 40 mm × 1 mm)的中心頂部上。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如第13圖中所圖示安置於磁性總成之孔隙的中心中,同時採用第一塗佈層(120a)與區域A內磁場產生裝置之磁場之磁場線的切線形成的角度α,在區域A處,磁場為均質的,所述角度α具有約8°的值,因此允許粒子以約8°的仰角γ 1定向。
在約1秒後,第一塗佈層(120a)經至少部分固化以便形成第一區(120a),所述固化如第13圖中所圖示由固化單元(UV LED燈(FireFly 395 nm,4W/cm 2,可購自Phoseon)實行。
表1之UV-Vis可固化絲網印刷墨水塗覆於一片黑色經塗佈紙(110)上以便使用相同的實驗室90T絲網印刷裝置相鄰於第一區(120a)(沿著19 mm邊緣)形成第二塗佈層(30 mm × 19 mm) (120b)。所得經組合塗佈層(120a及120b)具有30 mm × 38 mm的總面積。
雖然第二塗佈層(120b)仍為濕潤的且並非處於至少部分固化狀態,但基板(110)置放於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製成的支撐板(300 mm × 40 mm × 1 mm)的中心之頂部上。攜載基板(110)之支撐板及第二塗佈層(120b)如第13圖中所圖示安置於磁性總成之孔隙中心中,同時採用第二塗佈層(120b)與區域A內磁場產生裝置之磁場之磁場線的切線形成的角度α,在區域A處,磁場為均質的,所述角度α具有約172°的值,因此允許粒子以約172°的仰角γ 2定向。
在約1秒之後,第二塗佈層(120b)至少部分經固化以便形成第二區(120b),所述固化由固化單元(UV LED燈(FireFly 395 nm,4W/cm 2,購自Phoseon)實行,以便形成第二區(120b),因此提供磁性誘發層(120)。
QR碼(25 mm × 25 mm)由噴墨印刷來印刷於磁性誘發層(120)上,使得QR碼使用Konica Minolta印刷頭端(KM1024i)藉由黑色墨水(購自Siegwerk的Sicurajet SUV )位於所述層(120)的中心。噴墨印刷QR碼使用汞燈(500 mJ/cm 2)至少部分固化。
實例E2之所得樣本繪示於第14B圖中(左側:+10°之視角θ 1;右側:-10°的視角θ 2)。 E3 E4 ( 2C 圖、第 12A 圖至第 12B 圖、第 13 圖、第 14C 圖至第 14D
在實例E1中或在實例E2中獲得的單獨地攜載磁性誘發層(120) (10 mm × 5 mm)的基板(110)之10 mm × 10 mm件經塗覆且各自膠合至一片白色塗佈紙(50 mm × 50 mm)。
QR碼(25 mm × 25 mm)由噴墨印刷來印刷於磁性誘發層(120)上,使得QR碼之沉默區使用Konica Minolta印刷頭端(KM1024i)藉由黑色墨水(購自Siegwerk的Sicurajet SUV )位於所述層(120)的頂部上,如第14C圖及第14D圖中所圖示。噴墨印刷QR碼使用汞燈(500 mJ/cm 2)至少部分固化。
實例E3之所得樣本繪示於第14C圖中(左側:+22°之視角θ 1;右側:-22°的視角θ 2)。所得樣本E4繪示於14D中(左側:+10°之視角θ 1;右側:-10°的視角θ 2)。
上文揭示之標的物視為說明性的,且並非為約束性的,且用以提供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本發明之更好理解。
100:安全標記 110:平坦基板 120:磁性誘發層 120a:第一區 120b:第二區 121:頂面 122:背面 130:機器可讀標記 131:頂面 132:背面 133:參考圖案 134:碼圖案 134a:第一區域 134b:剩餘第二區域 140:暗色底漆層 141:頂面 142:背面 150:安全文件 151:識別碼資料 200:攜帶型裝置 201:光源 202:成像器 210a:照射 210b:照射 220a:反射光 220b:反射光 700:解碼方法 701:步驟 702:步驟 703:步驟 704:步驟 705:步驟 706:步驟 707:步驟 708:步驟 709:步驟 710:步驟 711:步驟 712:步驟 800:方法 801:所獲取數位影像序列 802:平面提取庫 803:所估計姿勢傳回 804:所獲取數位影像 805:圖形設計資訊 806:偵測 807:姿勢估計 1000:步驟 1001:步驟 1002:步驟 1003:步驟 1004:步驟 1005:步驟 1006:步驟 1007:步驟 1008:步驟 1009:步驟 A:區域 CN:通信網路 S:伺服器 DB:資料庫 d1:距離 d2:距離 d3:距離 d4:距離 d5:距離 L1:長度 L 2:直線 L3:長度 L4:長度 L5:長度 L6:長度 M1~M10:棒偶極磁體 P1:極片件 P2:極片件 γ 1:第一仰角 γ 2:第二仰角 θ 1:第一視角 θ 2:第二視角
1 示意性地圖示薄片形顏料粒子,其中笛卡爾座標軸(X,Y,Z)附接至粒子的(大體上平坦)面。
2A 為包含兩個區(120a、120b)的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磁性誘發層(120)之示意性圖示,其中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關於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之平面具有不同定向;第一區(120a)具具有第一仰角γ 1之反射薄片形顏料粒子,且第二區(120b)具具有第二仰角γ 2之反射薄片形顏料粒子。
2B 示意性地圖示第1圖之磁性誘發層(120)的橫截面,該磁性誘發層在塗覆於平坦基板(110)上之單一材料層內包含磁性定向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磁性誘發層(120)包含單一層(120)中的兩個獨特區(120a、120b),其中反射顏料粒子具有不同仰角γ 1及γ 2
2C 示意性地圖示在平坦基板(110)上之兩個層中包含磁性定向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磁性誘發層(120)的橫截面。磁性誘發層(120)包含兩個區,其中第一區(120a)為包含具有第一仰角γ 1之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一材料層,且第二區(120b)為包含具有第二仰角γ 2之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的第二材料層,其中第一層及第二層具有鄰接邊緣。
3 示意性地圖示包含以下各者之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安全標記(100)之透視分解圖:平坦基板(110);磁性誘發層(120),其具有具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之獨特定向的兩個區(120a)及(120b)與頂面(121)及背面(122);以及具有頂面(131)及背面(132)的電腦可讀標記(130),其中所述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4A 示意性地圖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該安全標記包含平坦基板(110)、塗覆於基板上之具有兩個區的磁性誘發層(120),及印刷於磁性誘發層之頂面(121)上的機器可讀標記(130),其中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4B 示意性地圖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該安全標記包含平坦基板(110)、具有頂面(141)及背面(142)的暗色底漆(140)、塗覆於基板上之具有兩個區的磁性誘發層(120)及機器可讀標記(130),其中所述暗色底漆具有塗覆於基板(110)之頂面上的背面(142),且磁性誘發層(120)之背面(122)塗覆於暗色底漆的頂面(141)上,且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4C 示意性地圖示安全標記(100)之橫截面,該安全標記包含平坦基板(110)、磁性誘發層(120)及機器可讀標記(130),其中機器可讀標記(130)印刷於基板(110)之頂面上,且磁性誘發層(120)的背面(122)施加於機器可讀標記(130)的頂面(131)上,且機器可讀標記(130)與磁性誘發層(120)部分重疊。
5A 圖示呈小型QR碼之形式的機器可讀碼(130)之實例的俯視圖,該小型QR碼具有用於在解碼操作期間定位碼圖案(134)之參考圖案(133)以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一區(120a)上方的第一區域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二區(120b)上方的第二區域(繪示於第3圖上)。
5B 圖示呈大型QR碼之形式的機器可讀碼(130)之實例的俯視圖,該大型QR碼具有用於在解碼操作期間定位碼圖案(134)之參考圖案(133)以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一區(120a)上方的第一區域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二區(120b)上方的第二區域(繪示於第3圖上)。
5C 圖示呈資料矩陣之形式的機器可讀碼(130)之實例的俯視圖,該資料矩陣具有用於在解碼操作期間定位碼圖案(134)之L形的參考圖案(133)以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一區(120a)上方的第一區域(134a)及磁性誘發層之第二區(120b)上方的第二區域(134b)(繪示於第2圖上)。
6A 6B 圖示以兩個獨特視角θ 1及θ 2獲得包含具兩個區(120a)及(120b)之磁性誘發層(120)之安全標記(100)之影像的攜帶型裝置(200),其中第一區(120a)及第二區(120b)的照射分別繪示為(210a)、(210b),且來自第一區及第二區的反射光分別繪示為(220a)、(220b)。
7 為圖示自第5A圖之機器可讀標記(130)提取經編碼資料之程序(700)的示意性流程圖。
8A 圖至第 8B 圖示用於藉由攜帶型裝置之成像器讀取且解碼根據本發明之安全標記(100)的兩種方法(800a)及(800b)的姿態估計流程圖。
9 圖示根據本發明之安全文件(150),亦即由主管機構遞送之使用者之識別卡的實例。
10 圖示根據本發明的驗證第9圖之安全文件的方法。
11 圖示根據第9圖上圖示之方法驗證安全文件的系統。
12A 圖至第 12B 圖示用於在基板(110)上產生磁性誘發層(120)的製程,其中所述層(120)包含雙軸向定向的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
13 圖示用於在基板(110)上產生磁性誘發層(120)的製程,其中所述層(120)包含單軸向定向的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
14A 圖至第 14D圖繪示安全標記(100)之攝影影像,其中磁性誘發層(120)藉由使用繪示於第12圖至第13圖中的方法及裝置獲得。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10:平坦基板
120a:第一區
120b:第二區
121:頂面
122:背面
130:機器可讀標記
131:頂面
132:背面

Claims (15)

  1. 一種安全標記(100),藉由包含以下各者來表徵: 一平坦基板(110); 一材料的一磁性誘發層(120),該材料包含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該磁性誘發層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包含一第一區(120a)及不同於該第一區(120a)的一第二區(120b),在該第一區處,該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具有定向於一第一方向上的平坦面,在該第二區處,所述磁性定向反射薄片形磁性或可磁化顏料粒子具有定向於不同於該第一方向之一第二方向上的平坦面,該第一區(120a)中的該等薄片形粒子具有關於該基板(110)之一平面具一仰角γ1的平坦面,且該第二區(120b)中的該等薄片形粒子具有關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具一仰角γ2的平坦面,該等平坦面關於該基板之該平面的每一銳角係在約5°至約25°的一範圍內; 一機器可讀標記(130),該機器可讀標記包括一參考圖案(133)及表示經編碼資料的一碼圖案(134),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分別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一頂面(121)上或在所述基板與該磁性誘發層(120)之一背面(122)之間塗覆於該基板(110)上,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區域(134a)安置於該第一區(120a)前方,且該碼圖案(134)之一剩餘第二區域(134b)安置於該第二區(120b)前方。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 a) 所述顏料粒子包含: 一磁性金屬,該磁性金屬選自由鈷、鐵、釓及鎳組成的群; 鐵、鉻、錳、鈷、鎳之一磁性合金,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 鉻、錳、鈷、鐵、鎳之一磁性氧化物,或前述各者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或 前述兩者或兩者以上的一混合物;或 b) 該碼圖案為以下各者中的任一者:一一維條碼、一堆疊式一維條碼、一二維條碼,及一三維條碼。
  3. 如請求項1及2中任一項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該磁性誘發層(120)的該第一區(120a)及該第二區(120b)屬於一相同單一材料層。
  4. 如請求項1及2中任一項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該磁性誘發層(120)的該第一區(120a)及該第二區(120b)分別屬於形成該磁性誘發層(120)的一第一子層及一相鄰的第二子層。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頂面(121)上且編碼有暗色符號,且一暗色底漆層(140)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背面(122)塗覆於該暗色底漆層(140)的一頂面(141)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頂面(121)上且編碼有明亮符號,且一暗色底漆層(140),較佳一黑色底漆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該磁性誘發層(120)之該背面(122)塗覆於該暗色底漆層(140)的一頂面(141)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安全標記,其中該機器可讀標記(130)塗覆於該基板(110)上且編碼有暗色符號。
  8. 一種用於藉由一攜帶型裝置(200)讀取且解碼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安全標記(100)的方法,該攜帶型裝置裝備有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一成像器(202)及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一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執行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將該安全標記(100)安置於該成像器(202)的一視野內; 藉由由該光源(201)遞送之照射光來照射該安全標記(100);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該成像器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藉由該處理器自該所儲存複合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該碼圖案(134)。
  9. 一種用於讀取且解碼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安全標記(100)的攜帶型裝置(200),包含: 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 一成像器(202);及 裝備有一記憶體的一處理器, 且經調適以執行以下步驟: 藉由由該光源(201)遞送之照射光來照射該安全標記(100);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該成像器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藉由該處理器自該所儲存複合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該碼圖案(134)。
  10. 一種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安全文件(150),藉由包含以下各者來表徵: 塗覆於該安全文件(150)上之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安全標記(100),其中該安全標記(100)之該碼圖案(134)中的經編碼資料含有對應於該使用者的數位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數位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藉由該主管機構遞送之該數位簽名藉由由一加密密鑰對該使用者數位識別碼資料簽名來獲得。
  11. 一種藉由如請求項9所述之一攜帶型裝置(200)驗證如請求項10所述之一使用者之一安全文件(150)的方法,該攜帶型裝置進一步裝備有一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該通信網路(CN)發送資料至該主管機構之一伺服器(S)且接收資料,該伺服器連接至儲存該加密密鑰及一對應解密密鑰的一資料庫(DB),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將該安全標記(100)安置於該成像器(202)的一視野內;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安全文件(150)的該安全標記(100);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經照射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自該複合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該碼圖案(134),且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該碼圖案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一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經由該通信單元(CN)發送一第一訊息(M1)至該伺服器(S),該第一訊息含有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 在該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該資料庫(DB)中之該解密密鑰解密自該攜帶型裝置(200)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該所提取數位簽名,且檢查確認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是否與該所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匹配;及 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M)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包含在將一伺服器訊息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的該步驟之前的以下預備步驟: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平行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相對於該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對應不同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藉由該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儲存該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以獲得一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經由該通信網路(CN)藉由該通信單元發送一第二訊息(M2)至該伺服器(S),該第二訊息(M2)含有該所獲得的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在該伺服器(S)處比較在該第二訊息(M2)中接收到之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資料庫(DB)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在該伺服器(S)處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來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及 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該伺服器訊息(SM)連同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指示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且經由該通信網路(CN)由該伺服器(S)發送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該使用者准予對一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在由該伺服器(S)遞送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M)的狀況下包含以下其他步驟: 藉由該光源(201)照射該磁性誘發層(120)且藉由該成像器(202)獲取該經照射磁性誘發層(120)的複數個數位影像,該成像器(202)係針對藉由平行於該基板(110)之該平面相對於該磁性誘發層(120)移動該成像器(202)以關於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對應不同視角θ下的每一不同數位影像; 對於每一所獲取數位影像,藉由該處理器分別計算藉由該磁性誘發層(120)反射且藉由該成像器(202)在對應視角θ下收集的光之對應強度I,且藉由該經反射光的該等所計算強度及對應視角判定一對應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 經由該處理器比較該經反射光強度曲線I(θ)與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所述磁性誘發層(120)的一參考反射光強度曲線I ref(θ); 基於該比較之一結果判定該磁性誘發層(120)是否為真的,且在該磁性誘發層(120)判定為真的狀況下,藉由該通信單元經由該通信網路(CN)發送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訊息(M)至該伺服器(S);及 於在該伺服器(S)處自該攜帶型裝置(200)接收到指示該安全標記(100)為真的一訊息(M)之狀況下,由該伺服器(S)經由該通信網路(CN)將一伺服器授權訊息(SAM)發送回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該伺服器授權訊息含有向該使用者准予對一服務之存取的存取資料。
  14. 一種用於驗證由一主管機構遞送至一使用者的如請求項10所述之一安全文件(150)的系統,包含: 該主管機構之一伺服器(S),該伺服器連接至一資料庫(DB)且可操作以經由一通信網路(CN)發送且接收資料,該資料庫(DB)儲存該加密密鑰及一對應解密密鑰;及 如請求項9所述之一攜帶型裝置(200),其用於讀取且解碼塗覆於該安全文件(150)上之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一安全標記(100),該攜帶型裝置包含: 可操作以遞送照射光的一光源(201); 一成像器(202); 一通信單元,該通信單元可操作以經由該通信網路(CN)發送資料至該伺服器(S)且接收該資料;及 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裝備有一記憶體且經調適以執行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且經調適以實行以下步驟: 藉由由該光源(201)遞送之照射光來照射該安全標記(100); 藉由該成像器(202)以與該第一仰角γ 1相關聯的一第一視角θ 1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一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一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該成像器以與該第二仰角γ 2相關聯的一第二視角θ 2獲取該安全標記(100)的一第二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取之第二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藉由關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及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的該參考圖案(133)對準以下兩者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自該所儲存之第一數位影像及該所儲存的第二數位影像形成該碼圖案(134)的一複合數位影像且將該所獲得之複合數位影像儲存於該記憶體中:對應於在該第一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一區域(134a)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一部分,及對應於在該第二數位影像中偵測到之該碼圖案之該第二區域(134b)的該碼圖案(134)之一第二部分; 藉由該處理器自該所儲存複合數位影像讀取且解碼該碼圖案(134); 其中該系統進一步經調適以實行以下步驟: 經由藉由該處理器進行的影像處理及解碼操作自該碼圖案之經解碼資料提取一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所述使用者識別碼資料的一數位簽名,且將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儲存於該記憶體中; 經由該通信單元(CN)發送一第一訊息(M1)至該伺服器(S),該第一訊息含有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及數位簽名; 在該伺服器(S)處藉由儲存於該資料庫(DB)中之該解密密鑰解密自該攜帶型裝置(200)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的該所提取數位簽名,且檢查確認在該第一訊息(M1)中接收之該所提取使用者識別碼資料是否與該所接收的所提取數位簽名匹配;及 在匹配狀況下,將指示該使用者識別碼資料之一成功驗證的一伺服器訊息(SM)發送回至該攜帶型裝置(200)。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系統,其中 該伺服器(S)經進一步調適以經由該通信網路(CN)發送資料至該使用者的一通信裝置;及 該伺服器(S)及該攜帶型裝置(200)進一步經調適以實行驗證該使用者之該安全文件(150)的如請求項12及13中任一項所述之方法的步驟。
TW110132265A 2020-09-02 2021-08-31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TW2022272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94057.4 2020-09-02
EP20194057 2020-09-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7280A true TW202227280A (zh) 2022-07-16

Family

ID=7234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2265A TW202227280A (zh) 2020-09-02 2021-08-31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81408A1 (zh)
EP (1) EP4208348A1 (zh)
JP (1) JP2023540483A (zh)
KR (1) KR20230058480A (zh)
CN (1) CN116157278A (zh)
AR (1) AR123354A1 (zh)
AU (1) AU2021336074A1 (zh)
BR (1) BR112023003508A2 (zh)
CA (1) CA3193165A1 (zh)
CL (1) CL2023000591A1 (zh)
CO (1) CO2023003755A2 (zh)
CU (1) CU20230013A7 (zh)
MX (1) MX2023002567A (zh)
TW (1) TW202227280A (zh)
WO (1) WO20220490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7785A2 (en) * 2021-07-13 2023-01-19 Troy Group, Inc. Dynamic shifting images for security printing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8479A (en) 1944-02-16 1947-04-08 Du Pont Process for orienting ferromagnetic flakes in paint films
US2570856A (en) 1947-03-25 1951-10-09 Du Pont Process for obtaining pigmented films
DE2006848A1 (en) 1970-02-14 1971-09-02 Magnetfabrik Bonn GmbH, vormals Gewerkschaft Windhorst, 5300 Bonn Bad Godesberg, Weilburger Lackfabrik, J Grebe, 6290 Weilburg Magnetic loaded varnish for prodn of pat-terns
US3676273A (en) 1970-07-30 1972-07-11 Du Pont Films containing superimposed curved configurations of magnetically orientated pigment
IT938725B (it) 1970-11-07 1973-02-10 Magnetfab Bonn Gmbh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otte nere disegni in strati superficiali per mezzo di campi magnetici
US4838648A (en) 1988-05-03 1989-06-13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Thin film structure having magnetic and color shifting properties
EP0406667B1 (en) 1989-06-27 1995-01-11 Nippon Paint Co., Ltd. Forming method of patterned coating
DE69218582T2 (de) 1992-02-21 1997-07-10 Hashimoto Forming Kogyo Co Lackierung mit magnetisch hergestelltem Muster und lackiertes Produkt mit magnetisch hergestelltem Muster
DE4419173A1 (de) 1994-06-01 1995-12-07 Basf Ag Magnetisierbare mehrfach beschichtete metallische Glanzpigmente
DE4439455A1 (de) 1994-11-04 1996-05-0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dreidimensionale optische Effekte aufweisenden Beschichtungen
EP1273646A1 (de) 1997-09-02 2003-01-0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Cholesterische Effektschichten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EP1009776B1 (de) 1997-09-02 2003-12-10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hrschichtige cholesterische pigmente
US6103361A (en) 1997-09-08 2000-08-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atterned release finish
DE19820225A1 (de) 1998-05-06 1999-11-11 Basf Ag Mehrschichtige cholesterische Pigmente
US6739941B1 (en) 2000-07-20 2004-05-25 Planet Rascals Method and articles for providing education and support related to wildlife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EP1319219B1 (fr) 2000-09-20 2010-11-17 Alpvision SA Procede destine a prevenir la contrefaçon ou l'alteration d'une surface imprimee ou gravee
EP1239307A1 (en) 2001-03-09 2002-09-11 Sicpa Holding S.A. Magnetic thin film interference device
US20020160194A1 (en) 2001-04-27 2002-10-31 Flex Products, Inc. Multi-layered magnetic pigments and foils
US6808806B2 (en) 2001-05-07 2004-10-26 Flex Products, Inc. Methods for producing imaged coated articles by using magnetic pigments
US7152786B2 (en) 2002-02-12 2006-12-26 Digimarc 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ncluding embedded data
US6871528B2 (en) 2002-04-12 2005-03-29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Method of producing a branched carbon nanotube for use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7324585B2 (en) 2002-10-01 2008-0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ymbol boundary-aligned search of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EP1493590A1 (en) 2003-07-03 2005-01-05 Sicpa Holding S.A. Method and means for producing a magnetically induced design in a coating containing magnetic particles
EP1669213A1 (en) 2004-12-09 2006-06-14 Sicpa Holding S.A. Security element having a viewing-angle dependent aspect
ATE395393T1 (de) 2004-12-16 2008-05-15 Sicpa Holding Sa Cholestere monoschichten und monoschichtpigmente mit besonderen eigenschaften,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US7874489B2 (en) 2005-06-20 2011-01-25 Authentiform Technologies, Llc Product authentication
EP1854852A1 (en) 2006-05-12 2007-11-14 Sicpa Holding S.A.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magnetically induced images
US20120001116A1 (en) 2010-06-30 2012-01-05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Magnetic multilayer pigment flak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US9058535B2 (en) 2011-04-05 2015-06-16 Franck Guigan Security barcode
BR112014010447B1 (pt) 2011-11-15 2022-01-25 Sicpa Holding Sa Padrão para codificação de um item de informação numérica em uma superfície, artigo ou dispositivo de segurança (sup), método para marcar um padrão para codificar um item de informação numérica sobre uma superfície, método para ler um item de informação numérica, sistema de marcação adequado para implementar o método, sistema de leitura adequado para implementar o método e uso de um padrão
US10311435B2 (en) 2013-03-28 2019-06-04 Morphotrust Us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action authentication
TW201522101A (zh) * 2013-07-10 2015-06-16 Sicpa Holding Sa 唯一識別符及有關此唯一識別符之高安全裝置
CH708368A1 (de) 2013-07-25 2015-01-30 Unica Technology Ag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Verifikation von diffraktiven Elementen.
RU2639620C2 (ru) 2013-10-11 2017-12-21 Сикпа Холдинг Са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маркировки
DE102014108492A1 (de) 2014-06-17 2015-12-17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m Detektieren eines blickwinkelabhängigen Merkmals eines Dokumentes
EP3178569A1 (en) * 2016-06-29 2017-06-14 Sicpa Holding Sa Processes and devices for producing optical effect layers using a photomask
US10899930B2 (en) 2017-11-21 2021-01-26 Viavi Solutions Inc. Asymmetric pigment
KR20210023994A (ko) * 2018-06-19 2021-03-04 시크파 홀딩 에스에이 물품의 이중 물질-디지털 위조 방지 보호
JP7490340B2 (ja) 2018-06-29 2024-05-27 ヴァイアヴィ・ソリューショ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非対称層構造を有する光学デバイス
WO2020006286A1 (en) 2018-06-29 2020-01-02 Viavi Solutions Inc. Composition including reflective part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U20230013A7 (es) 2023-10-06
KR20230058480A (ko) 2023-05-03
CA3193165A1 (en) 2022-03-10
CO2023003755A2 (es) 2023-04-27
AR123354A1 (es) 2022-11-23
US20230281408A1 (en) 2023-09-07
MX2023002567A (es) 2023-03-22
EP4208348A1 (en) 2023-07-12
BR112023003508A2 (pt) 2023-04-11
CL2023000591A1 (es) 2023-08-25
CN116157278A (zh) 2023-05-23
JP2023540483A (ja) 2023-09-25
AU2021336074A1 (en) 2023-05-11
WO2022049025A1 (en) 2022-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2370B2 (e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identification medium
US9563831B2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and label for, authenticating objects in situ
US8746555B2 (en) Method of marking a document or i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he marked document or item; use of circular polarizing particles
RU2382415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чтения и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остав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на листовом оригинале
EP2153422B1 (en) Method of marking a document or i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the marked document or item; use of circular polarizing particles
WO200511200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authentication
TW202227280A (zh) 安全標記、讀取安全標記的方法與裝置、標記有安全標記的安全文件及驗證所述安全文件的方法與系統
US11823003B2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magnetically induced mark with a portable device
JP7426002B2 (ja) 検証可能アクセス資格証明
RU2803761C2 (ru) Верифицируемые учетные данные для доступа
EA044693B1 (ru) Защитная маркировк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читывания защитной маркировки, защищаемый документ, маркированный защитной маркировкой, и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ерификации указанного защищаемого документа
OA21347A (en) Security mark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ding the security marking, security document marked with the security marking,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said security document.
RU2805390C2 (ru) Способ аутентификации магнитно-индуцированной метки с помощью портатив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RU2021127447A (ru) Верифицируемые учетные данные для доступ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