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22179A - 香味吸嚐器 - Google Patents
香味吸嚐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22179A TW202222179A TW110122595A TW110122595A TW202222179A TW 202222179 A TW202222179 A TW 202222179A TW 110122595 A TW110122595 A TW 110122595A TW 110122595 A TW110122595 A TW 110122595A TW 202222179 A TW202222179 A TW 20222217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mmodating
- chamber
- fragrance
- abutting
- inhal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為抑制在收容部產生的霧氣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本發明之香味吸嚐器係具備:收容部,係具有形成開口的開口緣部,且收容香味產生物品之至少一部分;抵接部,係與開口緣部之至少一部分抵接;以及彈推部,係將收容部朝抵接部彈推。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香味吸嚐器。
以往,已知有一種不進行材料之燃燒而用以吸嚐香味等用的香味吸嚐器。作為如此的香味吸嚐器,例如是具有收容部及加熱部且使用O型環(O ring)以確保氣密者,該收容部係收容香味產生物品,該加熱部係加熱被收容於收容部的香味產生物品(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20/035454號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香味吸嚐器中係於收容部之鄰近處配置有O型環。為此,O型環因長期間暴露於來自加熱部的熱或收容部所產生的霧氣(aerosol,亦稱氣溶膠)而有劣化之虞。又,由於該O型環係為
了嵌套於溝槽而被伸長,進而在已安裝的狀態下被壓縮,所以壓縮應力會長期間持續作用於形成有溝槽的構件。當溝槽變形時,在收容部產生的霧氣就會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而有促使電子電路部劣化,或招來電性接點部之接點不良所致的裝置故障之虞。為了迴避此問題,有必要採用厚壁化或高剛性材料以便提高形成有溝槽的構件之剛性。又,為了確保穩定的壓縮量,被要求以較高的精度來製作形成有溝槽的構件。結果,有招來裝置之大型化或成本增高(cost up)的情況。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的課題之至少一部分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獲得一種可以抑制收容部所產生的霧氣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的香味吸嚐器。
依據本發明之第1型態,能提供一種香味吸嚐器。該香味吸嚐器係具備:收容部,係具有形成開口的開口緣部,且收容香味產生物品之至少一部分;抵接部,係與前述開口緣部之至少一部分抵接;以及彈推部,係將前述收容部朝前述抵接部彈推。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型態,由於在收容部的開口緣部與抵接部之間形成有密封(seal),所以可以抑制在收容部產生的霧氣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
本發明之第2型態,其在第1型態中,抵接部為將香味產生物品導引至收容部的導引部。
依據本發明之第2型態,由於在收容部的開口緣部與導引部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可以抑制在收容部產生的霧氣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
本發明之第3型態,其在第1型態或第2型態中,收容部係具有於一端形成有開口的筒狀形狀;在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抵接部、收容部及彈推部係依此順序沿著收容部之軸方向排列而配置。
依據本發明之第3型態,由於抵接部、收容部及彈推部係依此順序排列,所以可以將彈推部應用於一般的棒狀(stick)加熱型之香味吸嚐器的收容部。
本發明之第4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3型態之任一型態中,抵接部係遍及於開口之全周而與開口緣部抵接。
依據本發明之第4型態,由於是遍及於收容部的開口緣部之全周而在與抵接部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可以更抑制在收容部產生的霧氣漏出至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部。
本發明之第5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4型態之任一型態中,抵接部係在收容部之相反側抵接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方。
依據本發明之第5型態,由於抵接部係抵接於與香味吸嚐器之殼體或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抵而被支撐,所以可以藉由彈推部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6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5型態之任一型態中,彈推部係在收容部之相反側抵接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方。
依據本發明之第6型態,由於彈推部係抵接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或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而被支撐,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7型態,其在第6型態中,彈推部係具有突起部,該突起部係朝向收容部之相反方向突出,且以隨著遠離收容部而成為前端尖銳者之方式形成。
依據本發明之第7型態,由於突起部具有前端尖銳的形狀,因此容易將被施加於突起部之前端之力傳遞至彈推部整體,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更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8型態,其在第7型態中,突起部為連續性地配置於收容部之軸周圍的環狀突起。
依據本發明之第8型態,由於彈推部可以一邊與收容部之軸進行軸對準一邊彈推收容部,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又,藉由突起部係連續性地配置,而可以將被施加於突起部之力傳遞至彈推部整體,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更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9型態,其在第7型態中,突起部為斷續性地配置於收容部之軸周圍的複數個突起。
依據本發明之第9型態,由於彈推部可以一邊與收容部之軸進行軸對準一邊彈推收容部,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
推。又,由於藉由突起部係斷續性地配置,來自收容部的熱不易傳遞至彈推部,所以可以抑制彈推部之劣化。
本發明之第10型態,其在第6型態中,彈推部係具有與第一突出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面,該第一突出部係從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方朝向彈推部突出。
依據本發明之第10型態,由於彈推部之第一抵接面係與第一突出部抵接,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該第一突出部係設置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已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方。
本發明之第11型態,其在第6型態至第10型態之任一型態中,彈推部係具有被卡合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及固定部之至少一方的定位部。
依據本發明之第11型態,由於彈推部係藉由定位部而保持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或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12型態,其在第6型態至第10型態之任一型態中,彈推部係具有供收容部之一部分通過的缺口或貫通的孔;收容部之一部分係與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及固定部之至少一方卡合。
依據本發明之第12型態,由於收容部之一部分係與香味吸嚐器之殼體或固定於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卡合,所以可一邊用彈推部將收容部朝抵接部彈推,一邊以防止相對於殼體或固定部的相對旋轉之方式來固定收容部。
本發明之第13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12型態之任一型態中,彈推部係由彈性素材所形成。
依據本發明之第13型態,由於彈推部係彈性變形,所以可以維持彈推部在殼體內彈推收容部的狀態。
本發明之第14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13型態之任一型態中,更具備:支撐部,係由導熱係數比彈推部更小的素材所形成,且支撐收容部。
依據本發明之第14型態,由於來自收容部的熱不易傳遞至支撐部,所以可以抑制收容部的熱損失。
本發明之第15型態,其在第14型態中,彈推部係經由支撐部來彈推收容部。
依據本發明之第15型態,由於來自收容部的熱不易傳遞至彈推部,所以可以抑制彈推部之劣化,並且抑制經由彈推部所致的收容部之熱損失。
本發明之第16型態,其在第14型態或第15型態中,支撐部係配置於收容部與彈推部之間。
依據本發明之第16型態,由於收容部、支撐部及彈推部係依此順序排列所配置,所以彈推部可以經由支撐部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17型態,其在第14型態至第16型態之任一型態中,收容部與彈推部係相互地非接觸。
依據本發明之第17型態,由於來自收容部的熱不易傳遞至彈推部,所以可以抑制彈推部之劣化。
本發明之第18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17型態之任一型態中,彈推部係具有與第二突出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面,該第二突出部係從收容部側朝向彈推部突出。
依據本發明之第18型態,由於彈推部之第二抵接面係與從收容部側朝向彈推部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抵接,所以彈推部可以將收容部確實地朝抵接部彈推。
本發明之第19型態,其在第1型態至第18型態之任一型態中,更具備:具有入口部的殼體;收容部係配置成使設置於底部之相反側的開口緣部面向入口部;抵接部係一旦從入口部被插入於殼體內時就構成不能朝向殼體外脫出,並且會在暴露於殼體外的貫通孔之相反側與開口緣部抵接;彈推部係被配置於收容部之底部側,且在抵接部被插入於殼體內並與開口緣部抵接後的狀態下,藉由抵接部及收容部所壓縮並將收容部朝抵接部彈推。
依據本發明之第19型態,由於抵接部係被插入於殼體內並與開口緣部抵接,藉此彈推部就會藉由抵接部及收容部所壓縮並將收容部朝抵接部彈推,所以可以利用簡單的構成在收容部的開口緣部與抵接部之間形成密封,且可以抑制香味吸嚐器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第20型態,其復具備:滑動構件(slide member),係能夠滑動地安裝於殼體以便開閉入口部;滑動構件係構成為在將入口部予以開啟後的狀態下於收容部之軸方向上覆蓋抵接部之至少一部分。
依據本發明之第20型態,由於只要使用者不破壞滑動構件就無法將抵接部拔出至殼體外,所以可以實現一種不易被改造的構造。
10:內殼
20:電源部
21:電源
22:固定部
22a:定位孔
22b,36b:平坦面
30:霧化部
32:隔熱部
34:插入導引構件
34a:貫通孔
36:底構件
36a:軸部
37,137:第一保持部
38:第二保持部
40:加熱部
42:加熱元件
44:電性絕緣構件
48:電極
50:腔室
52:開口
52a:凸緣部
54:非保持部
56:底部
56a,172a,174a:孔
58:第一導引部
58a:傾斜面
60:側壁部
62:接觸部
62a,66a:內表面
62b,66b:外表面
66:分離部
67:空隙
72:帽蓋
72a:第一側面
72b:肋條
74,174:加熱器緩衝墊
74a,174b:突起部
74b:定位部
74c:開口部
74d:第二側面
74e:第三側面
80:墊圈
90:圓環構件
100,200:香味吸嚐器
101:外殼
102:滑動蓋
103:開關部
110,260:香味產生物品
111:可吸煙物質
112:第一捲紙
113:第二捲紙
114:筒狀構件
115:過濾器部
116:中空過濾器部
117:疏唇劑
172:圈環
210:機殼
220:容器
220a:空氣導入口
220b:開口緣部
230:蓋部
230a:霧氣流路
240:彈推部
250:吸嘴
圖1A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之概略前視圖。
圖1B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之概略俯視圖。
圖1C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之概略仰視圖。
圖2係香味產生物品之概略側剖視圖。
圖3係圖1B所示之箭頭3-3方向觀看時的香味吸嚐器之剖視圖。
圖4A係腔室(chamber)之立體圖。
圖4B係圖4A所示之箭頭4B-4B方向觀看時的腔室之剖視圖。
圖5A係圖4B所示之箭頭5A-5A方向觀看時的腔室之剖視圖。
圖5B係圖4B所示之箭頭5B-5B方向觀看時的腔室之剖視圖。
圖6係腔室及加熱部之立體圖。
圖7係在腔室內之所期望位置配置有香味產生物品之狀態的圖5B所示之剖視圖。
圖8係第一保持部之放大剖視圖。
圖9係第二保持部之放大剖視圖。
圖10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看加熱器緩衝墊(heater cushion)的立體圖。
圖11係圖10所示之箭頭11-11方向觀看時的加熱器緩衝墊之剖視圖。
圖12係顯示第一保持部之另一型態的放大剖視圖。
圖13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察到第一保持部的立體圖。
圖14係將圖12所示之加熱器緩衝墊予以抽出顯示的剖視圖。
圖15係加熱器緩衝墊之立體圖。
圖16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看加熱器緩衝墊的立體圖。
圖17係本實施型態的另一香味吸嚐器之概略前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來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在以下說明的圖式中係在相同或相當的構成要素附記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圖1A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100之概略前視圖。圖1B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100之概略俯視圖。圖1C係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100之概略仰視圖。在本說明書所說明的圖式中,有時為了便於說明而附記X-Y-Z正交座標系。在該座標系中,Z軸係面向鉛直上方,X-Y平面係以將香味吸嚐器100朝向水平方向切斷的方式配置,Y軸係以從香味吸嚐器100之正面往背面延伸的方式配置。Z軸亦可以稱為收容於後述的霧化部30之腔室50的香味產生物品之插入方向,或腔室50之軸方向。又,X軸係指與Y軸及Z軸正交的方向。
本實施型態的香味吸嚐器100,例如是構成如下:藉由加熱棒型之香味產生物品來生成包含香味的霧氣,該棒型之香味產生物品具有包含霧氣源的香味源。
如圖1A至圖1C所示,香味吸嚐器100係具有外殼(outer housing)101(相當於殼體之一例)、滑動蓋(slide cover)102及開關(switch)
部103。外殼101係構成香味吸嚐器100之最外面的機殼,且具有能收握在使用者之手上的尺寸。在使用者使用香味吸嚐器100時,可以用手來保持香味吸嚐器100以吸嚐霧氣。外殼101亦可藉由組裝複數個構件所構成。外殼101,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PEEK(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polymer)的聚合物合金(polymer alloy)等,或是鋁(aluminum)等的金屬所形成。
外殼101係具有用以收納香味產生物品之未圖示的開口(相當於入口部之一例),滑動蓋102係能夠滑動地安裝於外殼101以便開閉該開口。具體而言,滑動蓋102係構成能夠沿著外殼101之外表面而於閉鎖外殼101之上述開口的閉位置(圖1A及圖1B所示的位置)與開啟上述開口的開位置之間移動。例如,藉由使用者以手動來操作滑動蓋102就可以使滑動蓋102移動至閉位置與開位置。藉此,滑動蓋102可以允許或限制香味產生物品進出於香味吸嚐器100之內部。
開關部103係為了切換香味吸嚐器100之作動的導通(on)與關斷(off)所使用。例如,使用者係在已將香味產生物品插入於香味吸嚐器100的狀態下操作開關部103,藉此電力就能從未圖示的電源供給至未圖示的加熱部,而可以不使香味產生物品燃燒而加熱。再者,開關部103係既可為被設置於外殼101之外部的開關,又可為位於外殼101之內部的開關。在開關是位於外殼101之內部的情況下,藉由按下外殼101之表面
的開關部103,開關會被間接地按下。在本實施型態中係說明開關部103之開關位於外殼101之內部之例。
香味吸嚐器100亦可更具有未圖示的端子。端子可為將香味吸嚐器100與例如外部電源連接的介面(interface)。在香味吸嚐器100所具備的電源為充電式電池(battery)的情況下,藉由將外部電源連接於端子,外部電源就可以使電流流動至電源且對電源進行充電。又,香味吸嚐器100係能構成如下:將資料發送電纜(data transmission cable)連接於端子,藉此可以將與香味吸嚐器100之作動相關聯的資料發送至外部裝置。
其次,針對在本實施型態之香味吸嚐器100所使用的香味產生物品加以說明。圖2係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概略側剖視圖。在本實施型態中,吸煙系統係能藉由香味吸嚐器100與香味產生物品110所構成。在圖2所示之例中,香味產生物品110係具有可吸煙物質111、筒狀構件114、中空過濾器部116及過濾器部115。
可吸煙物質111係藉由第一捲紙112所捲裝。筒狀構件114、中空過濾器部116及過濾器部115係藉由與第一捲紙112不同的第二捲紙113所捲裝。第二捲紙113亦捲裝用以捲裝可吸煙物質111的第一捲紙112之一部分。藉此,筒狀構件114、中空過濾器部116及過濾器部115與可吸煙物質111連結。但是,第二捲紙113亦可被省略,而使用第一捲紙112來連結筒狀構件114、中空過濾器部116及過濾器部115與可吸煙物質111。在第二捲紙113之過濾器部115側的端部鄰近處之外表面係塗布有用以令使用者之嘴唇容易從第二捲紙113分離的疏唇劑(lip release
agent)117。香味產生物品110之塗布有疏唇劑117的部分係具有作為香味產生物品110之吸嘴的功能。
可吸煙物質111係能包含例如煙草等的香味源與霧氣源。又,捲包可吸煙物質111的第一捲紙112可為具有通氣性的薄片(sheet)構件。筒狀構件114可為紙管或中空過濾器。在圖式之例中,雖然香味產生物品110係具備可吸煙物質111、筒狀構件114、中空過濾器部116及過濾器部115,但是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構成係不被限於此。例如,中空過濾器部116亦可被省略,且筒狀構件114與過濾器部115相互地鄰接配置。
其次,針對香味吸嚐器100之內部構造加以說明。圖3係圖1B所示之箭頭3-3方向觀看時的香味吸嚐器100之剖視圖。如圖3所示,在香味吸嚐器100的外殼101之內側係設置有內殼(inner housing)10(相當於殼體之一例)。內殼10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或是鋁等的金屬所形成。再者,從耐熱性或強度的觀點來看,內殼10特佳為PEEK。在內殼10之內部空間係設置有電源部20與霧化部30。又,有時會將外殼101與內殼10合併稱為殼體。
電源部20係具有電源21。電源21,例如能為充電式電池或非充電式電池。電源21係與霧化部30電性連接。藉此,電源21係能夠以適當地加熱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方式對霧化部30供給電力。
如圖所示,霧化部30係具有:朝向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插入方向(Z軸方向)延伸的腔室50(相當於收容部之一例);覆蓋腔室50之一部分的加熱部40;隔熱部32;以及大致筒狀的插入導引構件34(相當於抵
接部、導引部之一例)。腔室50係構成為收容香味產生物品110。加熱部40係以接觸於腔室50之外周面且加熱已被收容於腔室50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方式所構成。如圖所示,在腔室50之底部亦可設置有底構件36(相當於收容部之一例)。底構件36係能作為將已被插入於腔室50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予以定位的止動器(stopper)而發揮功能。底構件36係在香味產生物品110抵接的面具有凹凸,且能在香味產生物品110所抵接的面劃分界定能夠供給空氣供給的空間。底構件36,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或是鋁等的金屬所形成。再者,底構件36係為了抑制熱傳遞至隔熱部32等,較佳是由導熱係數較小的素材所形成。
隔熱部32係整體為大致筒狀,且以覆蓋腔室50的方式配置。隔熱部32例如能包含氣凝膠薄片(aerogel sheet)。插入導引構件34係設置於位在閉位置的滑動蓋102與腔室50之間。插入導引構件34係當從外殼101之開口被插入於殼體內時,爪就會卡合於殼體且構成不能朝向殼體外脫出。插入導引構件34,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所形成。再者,插入導引構件34亦可由金屬或玻璃(glass)、陶瓷(ceramic)等所形成。又,從耐熱性的觀點來看,插入導引構件34較佳是PEEK。插入導引構件34係在滑動蓋102位於開位置時會與香味吸嚐器100之外部連通,且藉由將香味產生物品110插入於插入導引構件34之貫通孔34a來導引香味產生物品110往腔室50插入。滑動蓋102係構成為在位於開位置時,一邊使插入導引構件34之貫通孔34a暴露
於外部,一邊在腔室50之軸方向上覆蓋插入導引構件34之至少一部分。在圖3中,以二點鏈線來顯示滑動蓋102以覆蓋插入導引構件34之貫通孔34a整體的方式閉合著的狀態。
香味吸嚐器100係更具有:保持腔室50及隔熱部32之兩端的第一保持部37與第二保持部38。第一保持部37係以保持腔室50及隔熱部32之Z軸負方向側之端部的方式配置。第二保持部38係以保持腔室50及隔熱部32之滑動蓋102側(Z軸正方向側)之端部的方式配置。有關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之詳細將於後述。
其次,針對腔室50之構造加以說明。圖4A係腔室50之立體圖。圖4B係圖4A所示之箭頭4B-4B方向觀看時的腔室50之剖視圖。圖5A係圖4B所示之箭頭5A-5A方向觀看時的腔室50之剖視圖。圖5B係圖4B所示之箭頭5B-5B方向觀看時的腔室50之剖視圖。圖6係腔室50及加熱部40之立體圖。
如圖4A及圖4B所示,腔室50係能具有包含開口52及筒狀之側壁部60的筒狀形狀,該開口52係供香味產生物品110插入,該筒狀之側壁部60係收容香味產生物品110。在劃分界定腔室50之開口52的端部係形成有凸緣(flange)部52a(相當於開口緣部之一例)。腔室50係以設置於底部56之相反側的凸緣部52a朝向外殼101之開口的方式配置。腔室50係具有耐熱性,較佳是由熱膨脹係數較小的素材所形成,例如能由不鏽鋼等所形成。再者,腔室50係除了金屬以外,亦可由PEEK等的樹脂、玻璃、陶瓷等所形成。藉此,就能夠有效地從腔室50對香味產生物品110
進行加熱。再者,腔室50係不被限定於筒狀形狀,亦可具有杯體(cup)形狀。
如圖4B及圖5B所示,側壁部60係包含接觸部62與分離部66。在香味產生物品110被配置於腔室50內之所期望位置時,接觸部62會與香味產生物品110之一部分接觸或按壓,且分離部66會從香味產生物品110分離。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所謂「腔室50內之所期望位置」,係指香味產生物品110適當被加熱的位置,或使用者吸煙時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位置。接觸部62係具有內表面62a與外表面62b。分離部66係具有內表面66a與外表面66b。如圖6所示,加熱部40係配置於接觸部62之外表面62b。加熱部40較佳是無間隙地配置於接觸部62之外表面62b。再者,加熱部40亦可包含接著層。在該情況下,包含接著層的加熱部40較佳是無間隙地配置於接觸部62之外表面62b。
如圖4A及圖5B所示,接觸部62之外表面62b為平面。藉由接觸部62之外表面6b為平面,則如圖6所示,在與被配置於接觸部62之外表面62b的加熱部40連接有帶狀之電極48的情況下,可抑制帶狀之電極48彎曲。如圖4B及圖5B所示,接觸部62之內表面62a為平面。又,如圖4B及圖5B所示,接觸部62之厚度為均一。
如圖4A、圖4B及圖5B所示,腔室50係在腔室50之周方向具有二個接觸部62,二個接觸部62係以相互地成為平行的方式相對向。二個接觸部62之內表面62a間的至少一部分之距離,較佳是比被插入於腔室50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配置於接觸部62間的部位之寬度更小。
如圖5B所示,分離部66之內表面66a係在與腔室50之長邊方向(Z軸方向)正交的面中,整體上能具有圓弧狀之剖面。又,分離部66係以在周方向上與接觸部62鄰接的方式配置。
如圖4B所示,腔室50係能以供圖3所示的底構件36貫通並配置於腔室50內部之方式,在腔室50的底部56具有孔56a。底構件36係能藉由接著劑等而固定於腔室50的底部56之內部。夾設於底構件36與底部56之間的接著劑係能由環氧(epoxy)樹脂等的樹脂材料所構成。又,取而代之,亦能使用黏合劑(cement)或熔接等無機的接著劑。被設置於底部56的底構件36係能以露出香味產生物品110之端面的至少一部分之方式來支撐已被插入於腔室50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一部分。又,底部56係能以露出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端面與後述的空隙67(參照圖7)連通的方式來支撐香味產生物品110之一部分。
如圖4A及圖4B所示,腔室50較佳是在開口52與側壁部60之間具有筒狀之非保持部54。在香味產生物品110已被定位於腔室50之所期望位置的狀態中,能在非保持部54與香味產生物品110之間形成有間隙。又,如圖4A及圖4B所示,腔室50較佳是具有第一導引部58,該第一導引部58係具備有連接非保持部54之內表面與接觸部62之內表面62a的傾斜(taper)面58a。
如圖6所示,加熱部40係具有加熱元件42。加熱元件42,例如亦可為加熱軌(heating track)。加熱元件42係較佳以不接觸於腔室50之分離部66而加熱接觸部62的方式所配置。換言之,加熱元件42較佳是僅配置於接觸部62之外表面。加熱元件42亦可在加熱腔室50之分離部
66的部分與加熱接觸部62的部分具有不同加熱能力。具體而言,加熱元件42能夠以將接觸部62加熱至比分離部66更高的溫度之方式構成。例如,能調整接觸部62與分離部66中的加熱元件42之加熱軌的配置密度。又,加熱元件42亦可在腔室50之全周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加熱能力,並捲繞於腔室50之外周。如圖6所示,加熱部40係除了加熱元件42以外,較佳是具有覆蓋加熱元件42之至少一面的電性絕緣構件44。在本實施型態中,電性絕緣構件44係以覆蓋加熱元件42之雙面的方式配置。
圖7係在腔室50內之所期望位置配置有香味產生物品110之狀態的圖5B所示之剖視圖。如圖7所示,當香味產生物品110被配置於腔室50內之所期望位置時,香味產生物品110就能與腔室50之接觸部62接觸並被按壓。另一方面,在香味產生物品110與分離部66之間係形成有空隙67。空隙67係能與腔室50之開口52以及被定位於腔室50內的香味產生物品110之端面連通。藉此,從腔室50之開口52流入的空氣係可以通過空隙67而流入至香味產生物品110之內部。換言之,在香味產生物品110與分離部66之間形成有空氣流路(空隙67)。
其次,針對保持腔室50及隔熱部32的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之構造加以說明。圖8係第一保持部37之放大剖視圖。圖9係第二保持部38之放大剖視圖。再者,在圖8中,圖3所示的底構件36係省略圖示。
如圖8所示,第一保持部37係具有帽蓋(cap)72(相當於支撐部之一例)與加熱器緩衝墊74(相當於彈推部之一例)。帽蓋72係構成為和腔室50相對面的第一側面72a與腔室50之底部56抵接並支撐腔室50。
帽蓋72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所形成。再者,帽蓋72亦可由金屬或玻璃、陶瓷等所形成。又,從耐熱性的觀點來看,帽蓋72較佳是PEEK。又,在帽蓋72係於與第一側面72a為相反側的面豎設有朝向加熱器緩衝墊74突出的肋條(rib)72b(第二突出部)。
加熱器緩衝墊74係構成為收容帽蓋72之一端並予以支撐。加熱器緩衝墊74係具有以與形成於帽蓋72的肋條72b抵接之方式所構成的第二側面74d(第二抵接面)。加熱器緩衝墊74,例如能由矽氧橡膠(silicone rubber)等的彈性構件所形成。再者,在使用矽氧橡膠的情況下,較佳的蕭氏A硬度(Shore A hardness)之範圍為40至60,且能夠因應加熱器緩衝墊74之變形而適當選擇。又,加熱器緩衝墊74係以定位固定於被固定在未圖示之內殼的固定部22之方式所構成。再者,固定部22亦可為內殼本身。
如圖9所示,第二保持部38係具有墊圈(gasket)80、與圓環構件90。墊圈80係被配置於腔室50的非保持部54之周圍且構成為支撐腔室50。墊圈80,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所形成。再者,墊圈80亦可由金屬或玻璃、陶瓷等所形成。又,從耐熱性的觀點來看,墊圈80較佳是PEEK。
圓環構件90係構成為與插入導引構件34及墊圈80卡合並支撐插入導引構件34及墊圈80。圓環構件90,例如能由矽氧橡膠等的彈
性構件所形成。再者,在使用矽氧橡膠的情況下,較佳的蕭氏A硬度之範圍為40至60,且能夠因應圓環構件90之變形而適當選擇。又,圓環構件90係以定位固定於被固定在未圖示之內殼的固定部22之方式所構成。又,雖然未圖示,但是插入導引構件34係構成為在腔室50之相反側與固定部22抵接。
如圖9所示,腔室50之凸緣部52a係以遍及於全周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貫通孔34a的相反側抵接之方式所構成。又,如圖8及圖9所示,插入導引構件34、腔室50、帽蓋72及加熱器緩衝墊74係依此順序沿著腔室50之軸方向排列配置。由於插入導引構件34、腔室50及加熱器緩衝墊74係依此順序排列,所以可以將加熱器緩衝墊74應用於一般的棒狀加熱型之香味吸嚐器的腔室50。再者,亦可不設置帽蓋72,而由加熱器緩衝墊74支撐腔室50。
在此,加熱器緩衝墊74係如上所述地由例如矽(silicon)等的彈性構件所形成,且構成為經由帽蓋72將腔室50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亦即朝Z軸正方向側彈推。具體而言,加熱器緩衝墊74係在插入導引構件34被插入於殼體內並與凸緣部52a抵接的狀態下,藉由插入導引構件34及腔室50所壓縮,並將腔室50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藉此,由於在腔室50的凸緣部52a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可以抑制因香味產生物品110之加熱而在腔室50產生的霧氣會從腔室50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漏出至內殼內部。又,由於遍及於腔室50的凸緣部52a之全周在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可以更抑制在腔室50產生的霧氣漏出至內殼內部。
又,由於以彈性構件來構成加熱器緩衝墊74,藉此已被固定於固定部22的加熱器緩衝墊74就會彈性變形,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在內殼內維持已彈推腔室50的狀態。
又,由於加熱器緩衝墊74經由帽蓋72來彈推腔室50,藉此加熱器緩衝墊74與腔室50不會相互地接觸,所以來自腔室50的熱不易傳遞至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抑制加熱器緩衝墊74之劣化。
此時,帽蓋72較佳是由導熱係數比加熱器緩衝墊74更小的素材所形成。藉此,由於來自腔室50的熱不易強制傳遞至帽蓋72,所以可以抑制腔室50之熱損失。又,由於來自腔室50的熱不易經由帽蓋72傳遞至加熱器緩衝墊74,所以可以抑制加熱器緩衝墊74之劣化,並且抑制經由加熱器緩衝墊74所致的腔室50之熱損失。
又,藉由腔室50、帽蓋72及加熱器緩衝墊74依此順序排列配置,加熱器緩衝墊74就可以經由帽蓋72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其次,針對加熱器緩衝墊74之較佳的形狀加以說明。圖10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看加熱器緩衝墊74時的立體圖。圖11係圖10所示之箭頭11-11方向觀看時的加熱器緩衝墊之剖視圖。如圖8、圖10及圖11所示,加熱器緩衝墊74係具有突起部74a、定位部74b及開口部74c。
加熱器緩衝墊74係在與腔室50為相反側的面具有以與固定部22抵接之方式所構成的第三側面74e(第一抵接面)。藉此,由於加熱器緩衝墊74係與固定部22抵接而被支撐,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又,由於插入導引構件34係與固
定部22抵接,所以可以由固定部22所支撐且藉由加熱器緩衝墊74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此時,突起部74a較佳是朝向腔室50之相反方向突出,且以隨著遠離腔室50而成為前端尖銳的方式所形成。藉由突起部74a具有前端尖銳的形狀,而容易將被施加於突起部74a之前端之力傳遞至加熱器緩衝墊74整體,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更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又,突起部74a較佳為繞著腔室50之軸而連續性地配置的環狀突起。藉此,由於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一邊與腔室50之軸進行軸對準一邊彈推腔室50,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又,藉由突起部74a為連續性地配置,而可以將被施加於突起部74a之力傳遞至加熱器緩衝墊74整體,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更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再者,突起部74a亦可為繞著腔室50之軸而斷續性地配置的複數個突起。即便是在此情況下,由於加熱器緩衝墊74仍可以一邊與腔室50之軸進行軸對準一邊彈推腔室50,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又,在此情況下,由於突起部74a與腔室50之接觸面積會被減低,所以來自腔室50的熱變得不易傳遞至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抑制加熱器緩衝墊74之劣化。
再者,雖然已說明加熱器緩衝墊74具有突起部74a,但是不被限定於此,固定部22亦可具有朝向加熱器緩衝墊74突出的突起部(第
一突出部)。在此情況下,藉由第三側面74e與第一突出部抵接,加熱器緩衝墊74就可以經由帽蓋72將腔室50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定位部74b係以朝向腔室50之相反方向突出且與已形成於固定部22的定位孔22a卡合之方式所構成。藉此,由於加熱器緩衝墊74會保持於固定部22且以不會位置偏移的方式被固定,所以加熱器緩衝墊74可以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開口部74c係用以使圖6所示的加熱部40之電極穿通的開口。藉由在加熱器緩衝墊74設置開口部74c,就可以與腔室50之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加熱部40之電極48。
再者,在圖9中,為了更進一步抑制在腔室50產生的霧氣從腔室50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漏出至內殼內部,亦可在墊圈80與圓環構件90之接觸部位形成有密封面。
歸納以上所說明者,第二保持部38係保持圓環構件90、腔室50之凸緣部52a與隔熱部32之一端側的內徑。加熱器緩衝墊74係保持腔室50之底部側與隔熱部32之另一端側的內徑。設置於帽蓋72的肋條72b係抵接於加熱器緩衝墊74之第二側面74d,形成於加熱器緩衝墊74之第三側面74e的突起部74a係抵接於固定部22。
在此等被收容於殼體內的狀態下,當將插入導引構件34往殼體內插入時,插入導引構件34之前端就會接觸於凸緣部52a,且於進一步使插入導引構件34之爪插入直至與殼體卡合為止時,肋條72b就會咬合於加熱器緩衝墊74,同時加熱器緩衝墊74之突起部74a會被壓扁而使加熱器緩衝墊74產生反作用力。藉此,插入導引構件34之前端就會密接於凸緣部52a,
且凸緣部52a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的間隙會被消除。又,由於腔室50會升溫,所以較佳是在使用者將嘴碰觸香味產生物品110來進行吸嚐時,香味吸嚐器100之會靠近嘴的部分不會變高溫。
於是,在本實施型態中,設置一邊抵接於腔室50一邊暴露於殼體外的插入導引構件34。插入導引構件344與金屬製的腔室50相較,由於選擇導熱係數較小且比熱也較小的樹脂材料,所以可構成為插入導引構件34之升溫的程度會比起腔室50還變低。
藉由上述的構造,由於不會令使用者感到熱,並同時能在香味吸嚐器100之內部消除間隙,所以可構成為使存在於腔室50內的霧氣不會往殼體內漏出。
再者,在本實施型態中,雖然已說明加熱器緩衝墊74係定位固定於固定部22,但是不被限定於此。圖12係顯示第一保持部之另一型態的放大剖視圖。圖13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看時之第一保持部的立體圖。如圖12及圖13所示,第一保持部137係具有圈環(ring)172(相當於支撐部之一例)與加熱器緩衝墊174。又,已設置於腔室50之底部56的底構件36係具有通過腔室50之孔56a並朝向腔室50之外部突出的軸部36a。
圈環172係構成為與腔室50之底部56抵接並支撐腔室50。又,圈環172係在中央部分具有供底構件36之軸部36a貫通的孔172a。圈環172,例如是樹脂製,特別是能由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聚醚醚酮(PEEK)或含有複數種類之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或是鋁等的金屬所形成。
加熱器緩衝墊174係構成為收容圈環172之一端並予以支撐。又,加熱器緩衝墊174係在中央部分具有供底構件36之軸部36a貫通的孔174a。加熱器緩衝墊174例如是能由矽等的彈性構件所形成。再者,加熱器緩衝墊174亦可具有供底構件36之軸部36a通過的缺口來取代孔174a。
底構件36係以軸部36a定位固定於已被固定在未圖示之內殼的固定部22之方式所構成。再者,固定部22亦可為內殼本身。軸部36a係在Z軸負方向側之端部具有平坦面36b。固定部22係以與軸部36a之平坦面36b相對向的方式具有平坦面22b。藉由軸部36a之平坦面36b與固定部22之平坦面22b卡合,就可以防止腔室50相對於固定部22的相對旋轉。
其次,針對加熱器緩衝墊174之較佳的形狀加以說明。圖14係將圖12所示之加熱器緩衝墊予以抽出所示的剖視圖。圖15係加熱器緩衝墊之立體圖。圖16係從Z軸負方向側觀看時之加熱器緩衝墊的立體圖。如圖14至圖16所示,加熱器緩衝墊174係具有孔174a與突起部174b。
如上所述,孔174a係指供底構件36之軸部36a貫通的孔。突起部174b係構成為朝向腔室50之相反方向突出且與固定部22抵接。藉此,由於突起部174b係與固定部22抵接而被支撐,所以加熱器緩衝墊174可以將腔室50確實地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
即便是如此構造的第一保持部37,由於加熱器緩衝墊174係將腔室50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藉此在腔室50之凸緣部52a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可以抑制因香味產生物品110之加熱
而在腔室50產生的霧氣,會從腔室50與插入導引構件34之間漏出至內殼內部。
以上雖然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但是本發明並非被限定於上述實施型態,而是能夠在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與圖式所記載的技術思想之範圍內進行各種的變化。再者,即便是沒有直接記載於說明書及圖式中之任何的形狀或材質,只要能達到本案發明的作用與功效,仍屬於本案發明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
例如,雖然本實施型態之香味吸嚐器100係具有從腔室50之開口52流入的空氣被供給至香味產生物品110之端面的所謂逆流式(counter flow type)之空氣流路,但是不限於此,亦可具有從腔室50之底部56對腔室50內供給空氣的所謂底流式(bottom flow type)之空氣流路。又,加熱元件42係不限於電阻加熱式,亦可為感應加熱式。在該情況下,加熱元件42係可以藉由感應加熱來加熱腔室50。又,在香味產生物品110具有感受器(susceptor)的情況下,加熱元件42可以藉由感應加熱來加熱香味產生物品110之感受器。再者,雖然已說明將加熱元件42配置於腔室50之周圍以使腔室50內之香味產生物品110升溫的構造,但是使腔室50內之香味產生物品110升溫的方法,亦可將加熱元件42直接碰觸到香味產生物品110,或藉由香味產生物品110之中的物質彼此之振動來使摩擦熱產生。
又,在上述實施型態中,雖然已顯示加熱器緩衝墊74將腔室50朝插入導引構件34彈推的構造,但是不被限定於此。圖17係本實施型態的另一香味吸嚐器之概略前視圖。如圖17所示,香味吸嚐器200係具
有機殼210(相當於殼體之一例)、容器220(相當於收容部之一例)、蓋部230(相當於抵接部之一例)、彈推部240及吸嘴(mouthpiece)250。再者,在圖17中,加熱部係省略圖示。
機殼210係構成香味吸嚐器200之最外面的機殼,且具有如能收在使用者之手上的尺寸。容器220係構成為收容香味產生物品260。又,容器220係具有空氣導入口220a及開口緣部220b,該空氣導入口220a係從外部吸取空氣,該開口緣部220b係形成於劃分界定容器220之開口的吸嘴250側之端部。作為香味產生物品260,係可以使用粉煙或漿狀煙、片劑(tablet)等的成形體,而非為上述實施型態所示的棒型。
蓋部230係具有霧氣流路230a,該霧氣流路230a係供藉由香味產生物品260被加熱而產生的霧氣通過。彈推部240係構成為收容例如容器220之下表面並予以支撐。又,彈推部240係能由例如矽等的彈性構件所形成。吸嘴250係構成能夠對機殼210裝卸,且在已被裝設於機殼210的狀態下保持固定蓋部230。
即便是如此構成的香味吸嚐器200,由於彈推部240係將容器220朝蓋部230彈推,藉此在容器220之開口緣部220b與蓋部230之間形成有密封,所以仍可以抑制依香味產生物品260之加熱而在容器220產生的霧氣,從容器220與蓋部230之間漏出至機殼210內部。
22:固定部
22a:定位孔
32:隔熱部
37:第一保持部
50:腔室
56:底部
72:帽蓋
72a:第一側面
72b:肋條
74:加熱器緩衝墊
74a:突起部
74b:定位部
74c:開口部
74d:第二側面
74e:第三側面
Claims (20)
- 一種香味吸嚐器,其具備:收容部,係具有形成開口的開口緣部,且收容香味產生物品之至少一部分;抵接部,係與前述開口緣部之至少一部分抵接;以及彈推部,係將前述收容部朝前述抵接部彈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抵接部為將前述香味產生物品導引至前述收容部的導引部。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收容部係具有於一端形成有前述開口的筒狀形狀;在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內,前述抵接部、前述收容部及前述彈推部係依此順序沿著前述收容部之軸方向排列而配置。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抵接部係遍及於前述開口之全周與前述開口緣部抵接。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抵接部係在前述收容部之相反側與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已固定於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部分抵接。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在前述收容部之相反側與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固定於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部分抵接。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具有突起部,該突起部係朝向前述收容部之相反方向突出,且隨著遠離前述收容部而成為前端尖銳者。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起部為繞著前述收容部之軸連續性地配置的環狀突起。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突起部為繞著前述收容部之軸斷續性地配置的複數個突起。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具有與第一突出部抵接的第一抵接面,該第一突出部係從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以及固定於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的固定部之至少一方朝向前述彈推部突出。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具有被卡合於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及前述固定部之至少一方的定位部。
- 如請求項6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具有供前述收容部之一部分通過的缺口或貫通的孔;前述收容部之一部分係與前述香味吸嚐器之殼體及前述固定部之至少一方卡合。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由彈性素材所形成。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更具備:支撐部,係由導熱係數比前述彈推部更小的素材所形成,且支撐前述收容部。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經由前述支撐部來彈推前述收容部。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支撐部係配置於前述收容部與前述彈推部之間。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收容部與前述彈推部係相互地非接觸。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其中,前述彈推部係具有與第二突出部抵接的第二抵接面,該第二突出部係從前述收容部側朝向前述彈推部突出。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香味吸嚐器,更具備:具有入口部的殼體;前述收容部係配置成使設置於底部之相反側的前述開口緣部面向前述入口部;前述抵接部係構成為一旦從前述入口部被插入於前述殼體內時就不能朝向前述殼體外脫出,並且會在暴露於前述殼體外的貫通孔之相反側與前述開口緣部抵接;前述彈推部係被配置於前述收容部之前述底部側,且在前述抵接部被插入於前述殼體內並與前述開口緣部抵接的狀態下,被前述抵接部及前述收容部壓縮而將前述收容部朝前述抵接部彈推。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香味吸嚐器,更具備:滑動構件,係以開閉前述入口部之方式可滑動地安裝於前述殼體;前述滑動構件係構成為在將前述入口部予以開啟後的狀態下於前述收容部之軸方向上覆蓋前述抵接部之至少一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46196 WO2022123758A1 (ja) | 2020-12-11 | 2020-12-11 | 香味吸引器 |
WOPCT/JP2020/046196 | 2020-12-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22179A true TW202222179A (zh) | 2022-06-16 |
Family
ID=8197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2595A TW202222179A (zh) | 2020-12-11 | 2021-06-21 | 香味吸嚐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260723A4 (zh) |
JP (2) | JPWO2022123758A1 (zh) |
TW (1) | TW202222179A (zh) |
WO (1) | WO202212375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994614U (zh) * | 2015-05-30 | 2016-01-27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可注液的雾化器及使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
CN108323812B (zh) * | 2017-01-20 | 2023-11-14 |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
JP6930802B2 (ja) * | 2017-04-11 | 2021-09-01 |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
WO2019100229A1 (zh) * | 2017-11-22 | 2019-05-31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一种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
EP3836812A1 (en) | 2018-08-15 | 2021-06-23 |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 An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 article including an aerosolisable medium,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apparatus and an aerosolisable material article for use with the apparatus |
JP7135098B2 (ja) * | 2018-10-26 | 2022-09-12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加熱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香味吸引器 |
-
2020
- 2020-12-11 JP JP2022567999A patent/JPWO2022123758A1/ja active Pending
- 2020-12-11 EP EP20965140.5A patent/EP4260723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12-11 WO PCT/JP2020/046196 patent/WO2022123758A1/ja unknown
-
2021
- 2021-06-21 TW TW110122595A patent/TW202222179A/zh unknown
-
2023
- 2023-06-07 JP JP2023093719A patent/JP7344412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260723A4 (en) | 2024-06-19 |
JP2023113847A (ja) | 2023-08-16 |
WO2022123758A1 (ja) | 2022-06-16 |
JPWO2022123758A1 (zh) | 2022-06-16 |
EP4260723A1 (en) | 2023-10-18 |
JP7344412B2 (ja) | 2023-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145055A1 (en) | Vapor provision systems | |
TW202222185A (zh) | 香味吸嚐器 | |
EP3871533B1 (en) | Heating assembly and flavor inhaler provided with same | |
JP2024057043A (ja) | 香味吸引器 | |
US20230301357A1 (en) | Flavor inhaler | |
TW202222179A (zh) | 香味吸嚐器 | |
CN218073511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JP7531612B2 (ja) |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香味吸引器の製造方法 | |
TW202222178A (zh) | 香味吸嚐器及壓力緩和方法 | |
JP2024147817A (ja) |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香味吸引器の製造方法 | |
TW202241290A (zh) | 香味吸嚐器 | |
TW202430060A (zh) | 香味吸嚐器 | |
EP4260728A1 (en) | Flavor inhal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lavor inhaler | |
WO2024100781A1 (ja) | 香味吸引器、及び、香味吸引システム | |
TWI850589B (zh) | 香味吸嚐器及抽煙系統 | |
TW202222189A (zh) | 香味吸嚐器及香味吸嚐器的製造方法 | |
US20240041130A1 (en) | Flavor inhaler and flavor inhaler manufacturing method | |
WO2022224428A1 (ja) | 香味吸引器 | |
EP4413877A1 (en) | Flavor inhal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lavor inhaler | |
TW202222186A (zh) | 香味吸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