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7421A -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 Google Patents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7421A
TW202217421A TW110136285A TW110136285A TW202217421A TW 202217421 A TW202217421 A TW 202217421A TW 110136285 A TW110136285 A TW 110136285A TW 110136285 A TW110136285 A TW 110136285A TW 202217421 A TW202217421 A TW 20221742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edia
controller
matrix
display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6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羅伯特 馬丁森
志勇 陳
尼泰許 特雷哈
文 努元
馬修 謝菲爾
安東尼 楊
塔德 安茲
希瑞哈爾 凱雷森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視野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20/05364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67505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視野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視野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7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4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63Operation of electrochromic cells, e.g. electrodeposition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2009/246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featuring transparency control by applying voltage, e.g. LCD, electrochromic panels

Abstract

本文中揭示與耦接至一結構(例如,一視覺窗,諸如一可著色窗)之一顯示構造相關的系統、設備、方法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結構可為一支撐結構,諸如一固定件。該顯示構造經組態以促進媒體顯示且為至少部分透明的。一交互式安設軟體工具及程序將該顯示構造之一數位組態及/或該顯示構造之觸控螢幕功能性與其在顯示構造之一矩陣中之實體組態對準。

Description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優先權申請
本申請案主張來自2021年9月21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46,770號、2021年6月18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12,483號、2021年4月2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70,245號、2021年2月26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54,352號、2020年11月19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15,842號、2021年6月16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AND FRAMING FOR MEDIA PROJEC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11,400號、2021年1月8日申請之標題為「CONFIGURATION OF MEDIA DISPLAY IN A FACILIT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35,021號及2021年9月23日申請之標題為「CONFIGURATION ASSOCIATED WITH MEDIA DISPLAY IN A FACILIT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247,684號的優先權。本申請案亦主張來自2020年11月19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15,842號及2021年2月26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154,352號的優先權。本申請案主張優先權為來自2020年9月30日申請之標題為「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20/53641號之部分接續,該國際專利申請案主張來自2019年10月5日申請之標題為「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TRANSPARENT DISPLA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911,271號、2019年12月20日申請之標題為「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TRANSPARENT DISPLA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952,207號、2020年2月12日申請之標題為「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975,706號、2020年9月30日申請之標題為「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85,254號的優先權。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20/53641號亦為2020年11月17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S FOR TINTABLE WINDOW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950,774號之部分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9年10月24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S FOR TINTABLE WINDOW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608,157號之部分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8年4月25日申請之標題為「DISPLAYS FOR TINTABLE WINDOWS」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18/29476號之國家級條目,該國際專利申請案主張來自(i)2017年12月19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WINDOW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07,618號、(ii)2017年6月22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WINDOW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TECHNOLOG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23,606號、(iii)2017年5月17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WINDOW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TECHNOLOG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7,704號、(iv)2017年5月15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WINDOW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TECHNOLOG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6,514號及(v)2017年4月26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WINDOWS WITH TRANSPARENT DISPLAY TECHNOLOGY」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90,457號的優先權。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20/53641號亦為2020年10月28日申請之標題為「BUILDING NETWORK」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7/083,128號之部分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9年10月25日申請之標題為「BUILDING NETWORK」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664,089號之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9年5月2日申請之標題為「EDGE NETWORK FOR BUILDING SERVICES」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19/30467號之國家級條目,該國際專利申請案主張來自2018年5月02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66,033號之優先權,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7/083,128號亦為2018年4月25日申請之標題為「TINTABLE WINDOW SYSTEM FOR BUILDING SERVICES」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18/29460號之部分接續,該國際專利申請案主張來自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07,618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23,606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7,704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6,514號及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90,457號的優先權。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20/53641號亦為2020年10月27日申請之標題為「TINTABLE WINDOW SYSTEM COMPUTING PLATFORM」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7/081,809號之部分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9年10月24日申請之標題為「TINTABLE WINDOW SYSTEM COMPUTING PLATFORM」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6/608,159號之接續,該美國專利申請案為2018年4月25日申請之標題為「TINTABLE WINDOW SYSTEM COMPUTING PLATFORM」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PCT/US18/29406號之國家級條目,該國際專利申請案主張來自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607,618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23,606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7,704號、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506,514號及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90,457號的優先權。上述專利文獻中之每一者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各種設施(例如,建築物)具有安設於例如其立面中之窗。窗提供了用以觀看設施外部之環境的方式。在一些設施中,窗可能佔據設施立面之相當大部分。使用者可請求利用窗表面區域來觀看各種媒體(例如,出於娛樂目的、處理資料,及/或進行視訊會議)。有時,使用者可想要最佳化內部空間之使用以使媒體可視化(例如,藉由使用窗表面)。媒體可為電子媒體及/或光學媒體。使用者可請求在對經由窗之可見性之影響最小的情況下觀看媒體。可經由至少部分透明之顯示器來顯示媒體。有時,觀看媒體可需要經著色(例如,較暗)背幕。有時,使用者可想要對其內部環境進行遮光。有時,媒體顯示器(例如,OLED顯示器)之壽命可隨時間推移而受損,例如由於紫外線(UV)輻照、熱及大氣成分。此類損害可縮短媒體顯示器之長期使用。有時,使用者可想要使用覆疊、擴增實境及/或照明來擴增外部視圖。本發明提供了對此問題及其他問題之解決方案。
在媒體顯示構造之調試及/或設定期間,必需處置廣泛範圍之組態或重新組態,從而導致可易於出現人為誤差的耗時及/或複雜任務。顯示構造可相對於態樣置放(例如,縱向或橫向)、緊固件(例如,托架)邊緣之位置(判定至顯示構造之投影實體的像素佈線配置之方向)、顯示器矩陣中分組在一起之顯示構造之數目(例如,用作視訊牆)及其配置(矩陣中顯示構造之列及行)、矩陣中顯示器之互連佈局(例如,串行或並行)、矩陣中顯示器當中之識別(ID)之指派,及緊鄰顯示器之間的間隙大小(以在橫跨多個顯示器展示影像時進行補償)而以不同組態安設及利用。在給定安設設計及方法以及所要內容之情況下,系統之組態需要設定關鍵組態使得內容、選單及啟動影像以正常(例如,邏輯)定向顯示給觀看者。此操作已經藉由手動組態每一顯示器,例如藉由使用手持型IR發射遙控經由一系列選單進行導航以藉由一系列上/下、右/左及輸入按鈕推按設定每一組態而進行。此任務可為耗時的(每一顯示器>>10分鐘,甚至在正確輸入已知時)及/或令人混淆的任務(且因此易於出現人為誤差)。顯示構造矩陣設定可能需要注意不要最終將IR命令發送至各自使用同一遠端控制器之相鄰顯示器控制器。
在一態樣中,本文中揭示一種與窗(例如,觀看窗,諸如可著色窗)耦接之顯示構造。觀看窗可包括整合玻璃單元。顯示構造可包括一或多個玻璃窗格。顯示器可包含顯示器矩陣。顯示器矩陣可包含例如至少部分透明的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可包含液晶顯示器(LCD)。
在一態樣中,促進用於顯示構造之安設、組態及/或重新組態程序,例如使得平均使用者(例如,安設者,諸如低壓電工(LVE))可成功地以最小時間量、工作量及/或最高準確性安設、組態及/或重新組態顯示構造(例如,在顯示構造之矩陣中)。攜帶型電路系統(例如,蜂巢式電話、平板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可用於經由安設有顯示構造之設施之區域網路與(多個)顯示構造(例如,相關聯顯示介面、機上盒(STB)及/或電子盒)通信。較流線型方法包含智慧型安設應用程式(APP)(例如,可使用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實施之軟體應用程式),其經由一系列標準,易於理解、直觀及/或明確問題導引及/或提示安設者,例如理解及驗證顯示構造之組態。APP可在其操作期間協調(多個)實體顯示構造上各種影像之投影,例如以驗證正確(例如,邏輯)組態,以促進藉由(多個)顯示構造以其預期(例如,邏輯)方式,例如相對於觀看者之媒體投影。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方法,包含: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而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真實組態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虛擬設定對準:(A)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使用者輸入;及(B)更新虛擬設定以促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經組態以控制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利用虛擬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控制系統中、(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建築物之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包含(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控制系統辨識之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設定為數位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使用者輸入係經由安置於行動電路系統上之應用程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及/或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矩陣,且其中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包含(I)該顯示器矩陣中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方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為其間未安置有任何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框架部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豎框或藉由橫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包含協調之缺乏。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來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完整描繪(例如,如在視訊牆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攜帶型電路系統,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無線遙控之模擬小鍵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示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提示使用者將顯示構造之配置指定為顯示構造之矩陣中列之數目及/或行之數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選定群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縱向定向及橫向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至少一個控制器用於定址顯示構造之識別設定(設定ID)。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顯示埠媒體類型。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顯示構造之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並行互連及/或串行互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及/或框架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邊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顯示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視訊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自顯示構造之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用於驗證所指定組態設定。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備,其包含包含第一電路系統之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及經組態以接受使用者輸入之第二電路系統;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而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真實組態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虛擬設定對準或指導其對準:(A)自該第二電路系統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使用者輸入及(B)更新該等虛擬設定以促進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或指導其更新。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控制系統中、(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建築物之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或指導其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控制系統辨識之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設定為數位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安置於行動電路系統上之應用程式接收使用者輸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及/或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無線網路協定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或指導其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無線網路協定與區域網路(LAN)、都會區域網路(MAN)、廣域網路(WAN)、個人區域網路(PAN)及/或網際網路存取協定相容。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無線網路協定包含WiFi類型網路協定或與超高頻(UHF)無線電波(例如,藍牙)技術相容之網路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乙太網路及/或藍牙連接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或指導其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控制器之階層式網路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提供功率及通信之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至少第四代(4G)或至少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同一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用於使用同軸電纜、光學電線及/或雙絞線之媒體及/或視訊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促進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之內部環境之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中之至少一個設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設備包含照明裝置、可著色窗、感測器、發射器、媒體顯示器、分配器、處理器、電源、安全系統、火警警報系統、聲音媒介、天線、雷達、控制器、加熱器、冷卻器、通風口,或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HVAC)。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矩陣,且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包含(I)該顯示器矩陣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或指導其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係指其間未安置有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框架部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豎框或藉由橫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包含協調之缺乏。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或經指導將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或經指導將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上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完整描繪(例如,如在視訊牆中)或指導其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攜帶型電路系統,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無線遙控之模擬小鍵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配置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該使用者將顯示構造之該配置指定為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列之數目及/或行之數目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選定群組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縱向定向及橫向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至少一個控制器用於定址顯示構造之識別設定(設定ID)。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顯示埠媒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顯示構造之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並行互連及/或串行互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及/或框架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邊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顯示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視訊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自顯示構造之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用於驗證所指定組態設定或指導其投影。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經組態以執行操作,包含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而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真實組態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虛擬設定對準或指導其對準:(A)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使用者輸入及(B)更新該等虛擬設定以促進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或指導其更新。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建築物之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或指導其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控制系統辨識之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虛擬設定為數位設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經由安置於行動電路系統上之應用程式接收使用者輸入。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平板電腦、智慧型電話及/或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使用無線網路協定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或指導其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無線網路協定與區域網路(LAN)、都會區域網路(MAN)、廣域網路(WAN)、個人區域網路(PAN)及/或網際網路存取協定相容。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無線網路協定包含WiFi類型網路協定或與超高頻(UHF)無線電波(例如,藍牙)技術相容之網路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藉由使用乙太網路及/或藍牙連接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或指導其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包括於控制器之階層式網路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器之階層式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提供功率及通信之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至少第四代(4G)或至少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同一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使用同軸電纜、光學電線及/或雙絞線之媒體及/或視訊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促進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之內部環境之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設施中之至少一個設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設備包含照明裝置、可著色窗、感測器、發射器、媒體顯示器、分配器、處理器、電源、安全系統、火警警報系統、聲音媒介、天線、雷達、控制器、加熱器、冷卻器、通風口,或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HVAC)。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矩陣,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顯示器矩陣中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方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係指其間未安置有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框架部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豎框或藉由橫框分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包含協調之缺乏。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來顯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完整描繪(例如,如在視訊牆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攜帶型電路系統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之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無線遙控之模擬小鍵盤。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包含提示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配置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提示使用者將顯示構造之配置指定為顯示構造之矩陣中列之數目及/或行之數目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選定群組或指導其提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縱向定向及橫向定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用於定址顯示構造之識別設定(設定ID)。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顯示埠媒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顯示構造之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並行互連及/或串行互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可著色窗及/或框架之顯示構造之緊固件邊緣。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顯示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矩陣操作為視訊牆之指定。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自顯示構造之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驗證所指定組態設定或指導其投影。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設備,其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b)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i)類似尺寸及(ii)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顯示器矩陣,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而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A)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具有(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B)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具有(II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虛擬座標中之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單一媒體顯示器;及(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單一媒體顯示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及(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列時,在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該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時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組態包含經設計、配置、建構、塑形或結構化。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包括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行時,在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該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時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使用者之輸入接收(a)一或多個行中行之數目及/或(b)一或多個列中列之數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電路系統接收該使用者之該輸入;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為固定或行動的;視情況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第一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使用者經由第二電路系統提供該輸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列之數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行之數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之設定識別(ID)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設定ID限定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相對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的緊固邊緣之相對位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緊固邊緣限定該各別媒體顯示器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橫框、(iv)地平線、(v)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地板、(vii)該設施之頂板、(viii)該設施之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相對定向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媒體顯示器之該相對定向包含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橫框、(iv)地平線、(v)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地板、(vii)該設施之頂板、(viii)該設施之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橫向或縱向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中之緊鄰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中之緊鄰行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媒體投影為視訊牆或指導其投影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上顯示多媒體之完整描繪或指導其顯示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中之裝置集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中之裝置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該裝置集具有包含(i)感測器、(ii)一感測器及一發射器或(iii)一感測器及一收發器之組件,該等組件封閉於外殼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或指導其控制,該裝置集經組態以(i)促進該設施之環境控制、(ii)促進該設施中之人員及/或資產定位、(iii)促進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促進設施管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集安置於固定件中或附接至顯示器矩陣之設施之固定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集包含地理位置晶片及/或加速計;且視情況其中該地理位置晶片包含基於射頻之地理位置技術;且視情況其中該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從而促進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之其他功能之控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具有經組態以傳輸通信及功率兩者之電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遵守包含: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通信協定之通信協定的蜂巢式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蜂巢式通信、控制通信、靜態圖像通信、動畫通信、感測器資料、其他媒體通信及/或其他資料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包含用於子系統之自動控制之至少一個資料通信協定的一或多個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紅外線(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源且經組態以用於功率傳輸,其中該電源視情況包含主電源、備用功率產生器或不間斷電源(UPS)。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指示能耗及/或功耗之信號,其中該功耗視情況包括(i)加熱系統、(ii)冷卻系統及/或(iii)照明之功耗,且視情況其中該信號促進監測個別房間或一組房間之功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利用(i)利用射頻信號及/或(ii)促進與一或多個感測器之通信的至少一個無線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之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該設施包含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設施或安置有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式結構之分佈式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之至少三個層級之分佈式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安置於設施外部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安置於雲端中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環境、(ii)定位該設施之人員及/或資產、(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管理該設施。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上文揭示之任何一或多個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上文揭示之一或多個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陣列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操作,包含: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i)類似尺寸及(ii)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顯示器矩陣,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而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A)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具有(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B)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具有(II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虛擬座標中之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上文揭示之一或多個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遵守與該一或多個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協定而傳輸該等信號。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具有虛擬座標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i)類似尺寸及(ii)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顯示器矩陣,該網路經組態以進一步經組態以:(A)傳輸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與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的相除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具有(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時利用豎直分量之相除及豎直相除結果;(B)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具有(II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組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時利用水平分量之相除及水平相除結果;以及(C)傳輸虛擬座標中之虛擬座標之指派,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判定該指派。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類似尺寸及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顯示器矩陣,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組態包含:(A)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豎直分量具有(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B)將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其中發射實體之陣列之水平分量具有(III)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豎直相除結果及/或水平相除結果指派虛擬座標中之虛擬座標。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設備,該設備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b)偵測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使用者刺激之位置或指導其偵測,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真實組態與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媒體之一部分的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顯示器矩陣顯示媒體之完整描繪;以及(c)使用限定座標系統以將使用者刺激之位置轉換為顯示於媒體顯示器之顯示器矩陣上之媒體中之觸摸位置或指導其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使用者之輸入接收(a)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行之數目及/或(b)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列之數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電路系統接收該使用者之該輸入;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為固定或行動的;視情況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第一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使用者經由第二電路系統提供該輸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陣列之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豎直數目以獲得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當該顯示器矩陣包含該等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列時,在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該虛擬座標時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行時,在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該虛擬座標時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中之緊鄰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而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中之緊鄰行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而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而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而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陣列之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水平數目以獲得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中之裝置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該裝置集包括包含(i)感測器、(ii)一感測器及一發射器或(iii)一感測器及一收發器之組件,該等組件封閉於外殼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中之裝置集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集安置於固定件中或附接至顯示器矩陣之設施之固定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裝置集包含地理位置晶片及/或加速計;且視情況其中該地理位置晶片包含基於射頻之地理位置技術;且視情況其中該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或指導其控制,該裝置集經組態以(i)促進該設施之環境控制、(ii)促進該設施中之人員及/或資產定位、(iii)促進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促進設施管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環境或指導其控制;(ii)定位該設施中之至少一個人員及/或至少一個資產或指導其定位;(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或指導其控制;及/或(iv)管理該設施或指導其管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從而促進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之其他功能之控制。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具有經組態以傳輸通信及功率兩者之電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遵守包含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通信協定之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蜂巢式通信、控制通信、靜止圖像通信、動畫通信、感測器資料、其他媒體通信及/或其他資料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包含用於子系統之自動控制之至少一個資料通信協定之一或多個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紅外線(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傳輸包含超寬頻輻射之射頻或指導其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A)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源且(B)經組態以用於功率傳輸,其中該電源視情況包含主電源、備用功率產生器或不間斷電源(UPS)。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指示能耗及/或功耗之信號,視情況其中該功耗包括加熱系統、冷卻系統及/或照明之功耗,且視情況其中該信號促進監測個別房間或一組房間之功耗。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利用(i)利用射頻信號及/或(ii)促進與一或多個感測器之通信之至少一個無線協定。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傳輸視情況包含超寬頻輻射之射頻或指導其傳輸。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或包括於媒體顯示器之設施之控制系統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媒體顯示器之設施包含與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設施或安置有媒體顯示器之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式結構之分佈式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之至少三個層級之分佈式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安置在設施外部。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安置於雲端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環境或指導其控制、(ii)定位該設施之人員及/或資產或指導其定位、(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或指導其控制,及/或(iv)管理該設施或指導其管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包括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該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之設定識別(ID)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設定ID限定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相對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的緊固邊緣之相對位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緊固邊緣限定該各別媒體顯示器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橫框、(iv)地平線、(v)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地板、(vii)該設施之頂板、(viii)該設施之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例如,經由使用者輸入或感測器輸入)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相對定向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媒體顯示器之該相對定向包含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橫框、(iv)地平線、(v)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地板、(vii)該設施之頂板、(viii)該設施之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橫向或縱向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上文揭示之任何一或多個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a)偵測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使用者刺激之位置,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完整描繪;及(b)使用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觸摸位置。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上文揭示之一或多個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操作,包含:
(a)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使用者刺激之位置或指導其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完整描繪;及(b)使用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觸摸位置或指導其使用。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與上文揭示之一或多個操作相關聯之一或多個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遵守與該一或多個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協定而傳輸該等信號。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a)傳輸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使用者刺激之位置之偵測,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真實組態與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媒體之一部分的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顯示器矩陣顯示媒體之完整描繪;及(b)傳輸限定座標系統以將使用者刺激之位置轉換為顯示於媒體顯示器之顯示器矩陣上之媒體中之觸摸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為區域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包含經組態以以單一電纜傳輸功率及通信之電纜。該通信可為一或多種類型之通信。該通信可包含遵守至少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通信包含有助於靜止圖片、音樂或動畫串流(例如,電影或視訊)之媒體通信。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通信包含資料通信(例如,感測器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通信包含控制通信,例如以控制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一或多個節點。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包含安設於設施中之第一(例如,佈纜)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網路包含安設於設施之包絡中(例如,包括於設施中之建築物之包絡中)的(例如,佈纜)網路。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了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的系統,設備(例如,控制器)及/或一或多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例如,軟體)。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系統、電腦可讀媒體及/或設備中之任一者的方法,例如出於其預期目的。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設備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程式化以指導用於實施(例如,實行)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之機構,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機構。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方法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控制器指導/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控制器指導/執行。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設備包含經組態(例如,經程式化)以實施(例如,實行)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至少一個控制器可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方法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控制器指導/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控制器指導/執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控制器中之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執行兩個或更多個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控制器中之兩個不同控制器經組態以各自執行不同操作。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程式化以指導至少一個另一設備(或其組件)及該設備(或其組件)之操作,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設備(或其組件)。該設備(或其組件)可包括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設備(或其組件)。至少一個控制器可經組態以指導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設備(或其組件)。至少一個控制器可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設備(或其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設備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控制器指導。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控制器指導。
在另一態樣中,一種儲存有程式指令之電腦軟體產品(例如,記錄在一或多個非暫時性媒體上),當由至少一個處理器(例如,電腦)讀取時,該等指令使得至少一個處理器指導本文中所揭示之機構以實施(例如,實行)本文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其中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機構。機構可包含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設備(或其任何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設備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處理器指導/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處理器指導/執行。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例如包括於包含一或多個非暫時性媒體之程式產品中),其包含機器可執行程式碼,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該機器可執行程式碼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中的任一種。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方法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處理器指導/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處理器指導/執行。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了一或多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機器可執行程式碼,該機器可執行程式碼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實行對(多個)控制器的指導(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控制器之)至少兩個操作由同一處理器指導/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兩個操作由不同處理器指導/執行。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腦系統,其包含一或多個電腦處理器以及與之耦接的一或多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包含機器可執行程式碼,該機器可執行程式碼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實施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一種方法及/或實行對本文中所揭示之(多個)控制器的指導。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的任何操作、由本文中所揭示之設備執行(或經組態以執行)的任何操作及/或由本文中所揭示之設備指導(或經組態以指導)的任何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程式指令係記錄於一或多種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中之至少兩者由一或多個處理器中之一者執行。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操作中之至少兩者各自由一或多個處理器中之不同處理器執行。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經組態以用於傳輸有助於本文中所揭示之操作中之任一者的任何通信(例如信號)及/或(例如電)功率之網路。通信可包含控制通信、蜂巢式通信、媒體通信及/或資料通信。資料通信可包含感測器資料通信及/或經處理資料通信。網路可經組態以遵守有助於此通信之一或多個協定。舉例而言,由網路(例如具有BMS)使用之通信協定可為建築物自動化及控制網路協定(BACnet)。舉例而言,通信協定可有助於遵守至少第2代、第3代、第4代或第5代蜂巢式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
此發明內容章節之內容係作為本發明之簡化介紹而提供,且並不意欲用以限制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發明的範疇或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
根據以下實施方式,本發明之額外態樣及優點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變得顯而易見,其中僅展示及描述本發明之說明性實施例。應認識到,本發明能夠具有其他及不同實施例,且其若干細節能夠在各種顯而易見的方面進行修改,該等修改皆不背離本發明。因此,附圖及描述在本質上應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
將更詳細地參考附圖來描述此等及其他特徵以及實施例。 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說明書中所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專利及專利申請案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其引用的程度如同各個別公開案、專利或專利申請案經特定及個別地指示以引用的方式併入一般。
儘管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已展示且描述於本文中,但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此類實施例僅作為實例而提供。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情況下想到眾多變化、改變及取代。應理解,可採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替代例。
諸如「一(a/an)」及「該」之術語並不意欲僅指單一實體,而是包括特定實例可用於說明之一般類別。本文中之術語用以描述(多個)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但其使用並不限定(多個)發明。
除非另外指定,否則當提及範圍時,範圍意欲為包括性的。舉例而言,介於值1與值2之間的範圍意欲為包括性的且包括值1及值2。包括性範圍將橫跨自約值1至約值2之任何值。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鄰近」或「鄰近於」包括「緊鄰」、「鄰接」、「接觸」及「接近」。
如本文中所使用,包括於申請專利範圍中,諸如「包括X、Y及/或Z」之片語中的連接詞「及/或」係指包括X、Y及Z之任何組合或其中的複數者。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X。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X及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X及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Y及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X。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X及複數個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X及複數個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Y及複數個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X及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X及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複數個Y及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X及複數個Y。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X及複數個Z。舉例而言,此片語意欲包括Y及複數個Z。連接詞「及/或」意欲具有與片語「X、Y、Z或其任何組合或其中的複數者」相同的效應。連接詞「及/或」意欲具有與片語「一或多個X、Y、Z或其任何組合」相同的效應。
術語「以可操作方式耦接」或「以可操作方式連接」係指耦接(例如連接)至第二元件以允許第二及/或第一元件之預期操作的第一元件(例如機構)。耦接可包含實體或非實體耦接。非實體耦接可包含信號誘發之耦接(例如,無線耦接)。耦接可包括實體耦接(例如實體連接)或非實體耦接(例如經由無線通信)。
「經組態以」執行功能的元件(例如,機構)包括使元件執行此功能的結構特徵。結構特徵可包括電氣特徵,諸如電路系統或電路元件。結構特徵可包括致動器。結構特徵可包括電路系統(例如,包含電氣或光學電路系統)。電氣電路系統可包含一或多根電線。光學電路系統可包含至少一個光學元件(例如,光束分光器、鏡面、透鏡及/或光纖)。結構特徵可包括機械特徵。機械特徵可包含閂鎖、彈簧、閉合件、鉸鏈、底盤、支撐件、緊固件或懸臂支架等等。執行功能可包含利用邏輯特徵。邏輯特徵可包括程式化指令。程式化指令可由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程式化指令可儲存或編碼於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存取之媒體上。另外,在以下描述中,片語「可用以」、「經調適以」、「經組態以」、「經設計以」、「經程式化以」或「能夠」可在適當時互換地使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與觀看(例如,可著色觀看)窗耦接。觀看窗可包括整合玻璃單元。顯示構造可包括一或多個玻璃窗格。顯示器(例如,顯示矩陣)可包含發光二極體(LED)。LED可包含有機材料(例如,本文中縮寫為「OLED」之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可包含透明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本文中縮寫為「TOLED」),該TOLED為至少部分透明的。顯示器在其基本長度尺度下可具有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或8000個像素。顯示器在其基本長度尺度下可具有在前述像素數目之間的任何數目個像素(例如,自約2000個像素至約4000個像素、自約4000個像素至約8000個像素,或自約2000個像素至約8000個像素)。基本長度尺度可包含定界圓形之直徑、長度、寬度或高度。基本長度尺度可在本文中縮寫為「FLS」。顯示構造可包含高解析度顯示器。舉例而言,顯示構造之解析度可為至少約550、576、680、720、768、1024、1080、1920、1280、2160、3840、4096、4320或7680像素乘至少約550、576、680、720、768、1024、1080、1280、1920、2160、3840、4096、4320或7680像素(在30 Hz或60 Hz下)。第一數目個像素可以指定顯示器之高度,且第二像素可以指定顯示器之長度。舉例而言,顯示器可為具有1920 × 1080、3840 × 2160、4096 × 2160或7680 × 4320之解析度之高解析度顯示器。顯示器可為標準清晰度顯示器、增強型清晰度顯示器、高清晰度顯示器或超高清晰度顯示器。顯示器可為矩形的。由顯示矩陣投影之影像可以至少約20 Hz、30 Hz、60 Hz、70 Hz、75 Hz、80 Hz、100 Hz或120赫茲(Hz)之頻率(例如,再新率)再新。顯示構造之FLS可為至少約20''、25''、29''、30''、35''、40''、45''、49''、50''、55''、58''、60''、65''、80''、90''或98吋('')。顯示構造之FLS可具有在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20''至約55''、自約55''至約100''或自約20''至約100'')。
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設施中之窗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來使用玻璃顯示構造顯示各種媒體。例如在顯示器未操作時,顯示器可用於(例如,至少部分地)觀看在窗外部之環境(例如,室外環境)。顯示器可用以顯示媒體(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以使用(例如,光學)覆疊、擴增實境及/或照明擴增外部視圖(例如,顯示器可充當光源)。媒體可用於娛樂及非娛樂目的。媒體可用於工作(例如,資料分析、繪圖及/或視訊會議)。可操縱媒體(例如,藉由利用顯示構造)。利用顯示構造可為直接的或間接的。媒體之間接利用可為使用諸如電子滑鼠或鍵盤之輸入裝置。輸入裝置可以通信方式(例如,有線及/或無線地)耦接至媒體。直接利用可藉由將顯示構造用作使用使用者(例如,手指)或指導裝置(例如,電子筆或觸控筆)之觸控螢幕。指導裝置可由低研磨材料(例如,聚合物)製成或,及/或塗佈有該低研磨材料。低研磨材料可經組態以促進(例如,反覆地)接觸顯示構造而對顯示構造之損壞(例如,刮擦)最小。低研磨材料可包含聚合物或樹脂(例如,塑膠)。指導裝置可為被動或主動的。主動指導裝置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顯示構造及/或網路。主動指導裝置可包含電路系統。主動指導裝置可包含遠端控制器。指導裝置可促進與藉由顯示構造呈現之媒體相關的操作之指導。指導裝置可促進(例如,即時及/或原位)與藉由顯示構造呈現之媒體之互動。
本文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係關於具有串接(例如,透明)顯示構造之視覺窗。在某些實施例中,視覺窗為電致變色窗。電致變色窗可包含固態及/或無機電致變色(EC)裝置。視覺窗可呈整合玻璃單元(IGU)形式。當IGU包括電致變色(本文中縮寫為「EC」)裝置時,其可被稱為「EC IGU」。相比於非著色IGU,EC IGU可著色(例如,變暗)其所安置的房間及/或提供經著色(例如,較暗)背景。經著色IGU可提供實現(例如,透明)顯示構造上之可接受(例如,良好)對比度的較佳(例如,必要)背景。在另一實例中,具有(例如,透明)顯示構造之窗可替換商業及住宅應用中之電視(本文中縮寫為「TV」)。總之,(例如,透明)顯示構造及EC IGU可提供視覺隱私玻璃功能,例如,此係因為顯示器可擴增僅由EC玻璃提供之隱私。本文中所揭示之實施例亦描述用於將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安裝至視覺窗之框架系統之特定方法、設備及系統。
圖1A展示窗框103 (所示之局部視圖)中成框之窗102及包含第一鉸鏈105a及第二鉸鏈105b之緊固件結構104的實例,該等鉸鏈促進使顯示構造101例如在箭頭111之方向上圍繞鉸鏈軸線旋轉。窗可為電致變色窗。窗可呈EC IGU形式。在一個實施例中,安裝至窗框(例如,103)的為至少部分透明之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例如,101)。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包含T-OLED技術,但應理解,本發明不應受此技術限制或限於此技術。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經由緊固件結構(例如,104)安裝至框架(例如,103)。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結構(在本文中亦被稱作「緊固件」)包含托架。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結構包含L形托架。在一個實施例中,L形托架包含近似或等於窗之側面之長度的長度(例如,且在圖1A中所示之實例中,亦為緊固件104之長度)。在實施例中,窗之基本長度尺度(例如,長度)為至多60呎(')、50'、40'、30'、25'、20'、15'、10'、5'或1'。窗之FLS可具有在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1'至60'、自1'至30'、自30'至60'或自10'至40')。在實施例中,窗之基本長度尺度(例如,長度)為至少約50'、60'、80'或100'。在一個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涵蓋(例如,實質上)匹配窗片(例如,窗格)之表面積的區域。緊固件結構可經由鎖定機構(例如,搭扣鎖)及/或經由(多個)螺釘安裝至該結構(例如,諸如豎框之框架部分),例如可經組態用於滑動及搭扣附接。緊固件可包含安裝板。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允許其相關聯佈纜及/或佈線以駐留於支撐結構腔(例如,框架部分)中而不對支撐結構(例如,固定件)施加壓力。支撐結構可包含夾具(例如,彈簧夾具)以將緊固件固持在適當位置。
在特定實施例中,顯示器之區域近似於窗之視覺區域(例如,窗之框架系統內之區域(例如,參見圖1B中之1))。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共同(例如,大致及/或實質上)覆蓋窗之視覺區域(例如,參見圖1b中之2及3)。在一個實施例中,透明顯示器涵蓋約為(例如,可著色)窗之視覺區域之一半的區域。在一個實施例中,兩個或更多個顯示器安裝在單個視覺窗上方(參見圖1b中之2及3)。顯示構造可覆蓋(例如,可著色)窗之至少一部分。顯示構造可覆蓋(例如,可著色)窗之可見部分之至少約10%、20%、30%、40%、50%、60%、70%、80%、90%、95%或99%。顯示構造佔據之區域可為(例如,可著色)窗之可見部分之全部(100%)。顯示構造佔據之區域可為前述百分比之間的(例如,可著色)窗之可見部分之任何百分比(例如,自約10%至約100%、自約10%至約50%或自約50%至約100%)。有時,複數個顯示構造可覆蓋(例如,可著色)窗。顯示構造可安裝於一或多個佈局及/或組態中,例如以最大化設計靈活性。複數個緊固件可(例如,分別)耦接至該複數個顯示構造(例如,以允許顯示構造之迴轉)。圖1B展示建築物之立面120中之各種窗的實例,該立面包含窗122、123及121,以及顯示構造1、2及3。在圖1B中所示之實例中,顯示構造1至少部分為透明的且安置於窗123上方(例如,顯示構造1超定位於窗123上方),使得整個窗123由顯示構造覆蓋,且使用者可經由顯示構造1及窗123觀看外部環境(例如,花、玻璃及樹)。顯示構造1使用緊固件耦接至窗,該緊固件促進顯示構造圍繞平行於窗底部水平邊緣之軸線旋轉,該旋轉係在箭頭127之方向上。在圖1B中所示之實例中,顯示構造2及3至少部分為透明的且安置於窗121上方,使得整個窗121由各自覆蓋(例如,延伸至)窗121之表面積的約一半的兩個顯示構造覆蓋,且使用者可經由顯示構造2及3以及窗121觀看外部環境(例如,花、玻璃及樹)。顯示構造2使用緊固件耦接至窗121,該緊固件促進顯示構造圍繞平行於窗左部豎直邊緣之軸線旋轉,該旋轉係在箭頭126之方向上。顯示構造3使用緊固件耦接至窗,該緊固件促進顯示構造圍繞平行於窗121右部豎直邊緣之軸線旋轉,該旋轉係在箭頭125之方向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耦接至結構(例如,固定件)。該結構可包含窗、壁或板。顯示構造可使用緊固件耦接至該結構。例如當顯示構造可操作時,顯示構造與該結構之間可存在距離。距離可為至多約0.5公尺(m)、0.4 m、0.3 m、0.2 m、0.1 m、0.05 m、0.025 m或0.01 m。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盒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電源。電源可為將電功率供應至電氣負載之電氣裝置。電源可將來自源之電流轉換為正確的電壓、電流及/或頻率以為負載供電。電源可將由負載汲取之電流限於安全位準(例如,根據管轄及/或安全性標準),關斷電流(例如,在電氣故障之情況下),調節功率(例如,防止輸入上之電子雜訊及/或電壓浪湧到達負載),校正功率因數,及/或儲存能量(例如,以在源功率暫時中斷之情況下促進負載之繼續操作)。負載可為媒體顯示器(例如,OLED顯示器)。電源可為電功率轉換器。電源可為單獨的獨立裝置。電源可包括於電子盒中。獨立電源裝置可安置於諸如固定件之結構中。該結構可包含窗框部分(例如,豎框或橫框)或壁。電源裝置可安置在距電子盒及/或時序控制器一定距離處。距離可為至少約30呎(')、50'、100'、200'、300'。電子盒可或可不為緊固件之部分(例如,附接至緊固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盒(例如,包括任何類比對數位轉換器)可安置在距緊固件一定距離處(例如,不為緊固件之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組件(例如,電路系統)之外殼包含至少一個熱交換器。舉例而言,電子盒、電源外殼及/或時序控制器外殼(例如,緊固件)可包含一或多個熱交換器(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熱交換器可為風扇。熱交換器可為被動或主動的。熱交換器可包含熱管。熱交換器可包含經組態以高效地吸收及/或傳遞熱之組件。舉例而言,熱交換器可包含金屬板(例如,散熱片)。金屬板可包含元素金屬或金屬合金。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組件(例如,緊固件)之外殼可包含一或多個風扇。風扇可將氣體(例如,空氣)自其一側指導至另一側(例如,將氣體推動至周圍環境中或將氣體自周圍環境中抽出)。風扇旋轉之方向可判定其推動/拉動氣體功能性。風扇可具有基本長度尺度(例如,高度、長度、寬度、半徑或定界圓形之半徑)。風扇之基本長度尺度(FLS)可為至多約5公分(cm)、4 cm、3 cm、2.5 cm、2 cm、1.5 cm、1 cm或0.5 cm。FLS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5 cm至約0.5 cm、自約5 cm至約2 cm或自約2 cm至約0.5 cm)。風扇之高度及長度可(例如,實質上)相等。風扇之寬度可為風扇之高度及/或長度之至多約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風扇可具有複數個葉片(例如,至少3、4、5、6、7、8、9或10個葉片)。在一些實施例中,風扇可為無葉片的。風扇可需要例如至多約1.5伏特(V)、2 V、3 V、4 V、5 V、6 V、7 V、8 V、9 V或10 V之低壓。風扇之速度可為至少約每分鐘5千轉(KRPM)、5.5 KRPM、6 KRPM、6.5 KRPM、7 KRPM、7.5 KRPM、8 KRPM、8.5 KRPM、9 KRPM、9.5 KRPM、10 KRPM、10.5 KRPM、11 KRPM、11.5 KRPM或12 KRPM。風扇可具有低雜訊簽章。低雜訊簽章可具有至多約10.0分貝(dbA)、15 dbA、20 dbA、25 dbA或30 dbA,其中dbA值經調整以用於改變人耳對不同頻率之聲音之靈敏度。低雜訊簽章可低於(例如,約65 dbA之)說話聲音。低雜訊簽章可為至多約(例如,約10 dbA之)呼吸雜訊、(例如,約20 dbA之)安靜書房、(例如,約40 dbA之)輕聲細語或(例如,自約50 dbA至約65 dbA)之辦公環境。風扇之雜訊位準可遵守管轄標準,例如遵守職業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頒佈之標準。風扇可具有至多約5公克(g)、6 g、8 g或10 g之重量。風扇可具有至少約0.02立方米/分鐘(M 3/min)、0.03 M 3/min、0.04 M 3/min、0.05 M 3/min、0.06 M 3/min、0.07 M 3/min、0.08 M 3/min、0.09 M 3/min、0.1 M 3/min、0.15 M 3/min、0.2 M 3/min、0.3 M 3/min、0.4 M 3/min或0.5 M 3/min之空氣傳導能力。風扇可具有本文中提及之傳導能力中之任何者之間的傳導能力(例如,自約0.02 M 3/min至約0.05 M 3/min、自約0.05 M 3/min至約0.1 M 3/min或自約0.1 M 3/min至約0.5 M 3/min)。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促進安置在其間之屏蔽、熱交換及/或冷卻元件之方式安置該複數個電路板中之至少兩者。至少一個屏蔽元件可安置於彼此鄰近(例如,直接)定位之第一電路板與第二電路板之間。屏蔽元件可包含電氣及/或電磁(例如,射頻)屏蔽。屏蔽件可或可不充當熱交換器及/或冷卻元件。電子組件之外殼可包含與屏蔽件分離之熱交換器及/或冷卻元件。熱交換器及/或冷卻元件可包含熱管或金屬板。金屬可包含元素金屬或金屬合金。金屬可經組態以用於(例如,高效及/或快速)熱傳導。金屬可包含銅、鋁、黃銅、鋼或青銅。冷卻元件可包含流體、氣體或半固體(例如,凝膠)材料。冷卻元件可為主動及/或被動的。冷卻元件可包含循環物質。冷卻元件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主動冷卻裝置(例如,恆溫器、冷卻器及/或冰箱)。主動冷卻裝置可安置在裝置集外殼外部。冷卻元件可安置於安置有電子組件之外殼的封閉體(例如,建築物或房間)之固定件(例如,地板、頂板、壁或框架)中。固定件可包含豎框或橫框。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總成可接受用於媒體信號及/或電力之一或多種連接器類型。舉例而言,至一或多個驅動器及/或接收器之至少一個連接器及/或插槽例如用於串列通信系統(例如,RS485(輸入及輸出))。連接器及/或插槽類型可包含HDMI、顯示埠(DP)輸入及/或輸出或交流電(AC)輸入及/或開關。圖17展示包括HDMI輸入1701、DP1輸入1702、RS485輸入1703、AC開關及AC輸入1704、RS485輸出1705及DP輸出1706之控制器及電源總成1700之一側的實例。圖17展示連接至主電力線1711之控制器及電源總成1710、窗控制器1712、IGU 1715、框架帽蓋1718 (有時被稱作「美容帽蓋」)、窗框1719、電路系統1716 (例如,包含用於顯示矩陣之升壓器及/或驅動器)、鉸鏈(例如,鉸鏈1717)、顯示構造1714、罩蓋1720及顯示構造之顯示構造框架(例如,邊緣邊框)1713之拆開(例如,分解)透視圖。顯示構造框架可為用於(多個)觸控螢幕組件之罩蓋(例如,作為邊緣邊框之部分)。窗控制器可安置於窗之較接近或較遠離窗之一側。窗控制器可安置於窗框中(或上)、壁中(或上)、頂板中(或上)、地板中(或上)。鉸鏈可或可不被暫時鎖定(例如,使用插入件(例如,狹縫或裂縫)、突起及/或彈簧(例如,彈簧柱塞))。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與觀看窗(例如,本文中縮寫為「IGU」之整合玻璃單元)對齊。顯示構造可經組態以定位於(例如,可著色)窗之至少一部分上。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經組態以與窗之至少一部分超定位在一起。顯示構造可經組態以促進自窗之一側(例如,內部環境)至其相對側(例如,外部環境)之同時觀看。顯示構造可位於使用者經由窗(或其任何部分)觀看之視線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與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通信可為有線及/或無線的。控制器可至少部分自動地控制顯示構造。控制器可為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時序控制器(例如,T-CON)。時序控制器對於每一顯示構造可為特定的(例如,對於每一發射實體矩陣對準)。控制可包括電子及/或光學控制。控制器可包含微控制器。控制器可鄰近於玻璃(例如,IGU)及/或顯示構造安置。控制器可安置於窗框(例如,橫框或豎框)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豎框(例如,圖1B,131)為窗框架之豎直走向,且橫框(例如,圖1B,130)為窗框架之水平走向。窗框可(例如,直接地或間接地)固持玻璃及/或顯示構造。玻璃可為可著色玻璃。可著色玻璃可經控制(例如,使用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可著色玻璃可受控制器之階層控制(例如,參見圖15)。控制器之階層可為靜態或動態的(例如,其中動態地更改控制器之階層式指定)。控制觀看(例如,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可或可不控制顯示構造(在本文中亦被稱作「媒體顯示構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包含玻璃。玻璃可呈一或多個玻璃窗格形式。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包括安置於兩個玻璃窗格之間的顯示矩陣(例如,燈陣列)。燈陣列可包括有色燈陣列。舉例而言,紅色、綠色及藍色燈陣列。舉例而言,青色、紫紅色及黃色燈陣列。燈陣列可包括用於電子螢幕顯示器中之燈色彩。燈陣列可包含LED陣列(例如,OLED,例如TOLED)。矩陣顯示器(例如,燈陣列)可至少部分透明(例如,對於普通人眼)。透明OLED可促進普通人眼感測到之強度及/或波長之相當大部分(例如,大於約30%、40%、50%、60%、80%、90%或95%)的轉變。矩陣顯示器可對通過陣列查看之使用者形成最小干擾。燈陣列可對通過上面安置有陣列之窗查看之使用者形成最小干擾。顯示矩陣(例如,燈陣列)可最大限度地透明。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玻璃窗格可具有常規玻璃厚度。常規玻璃可具有至少約1毫米(mm)、2 mm、3 mm、4 mm、5 mm或6 mm之厚度。常規玻璃可具有前述值中之任何者之間的值(例如,自1 mm至6 mm、自1 mm至3 mm、自3 mm至約4 mm或自4 mm至6 mm)之厚度。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玻璃窗格可具有薄玻璃厚度。薄玻璃可具有至多約0.4毫米(mm)、0.5 mm、0.6 mm、0.7 mm、0.8 mm或0.9 mm厚之厚度。薄玻璃可具有前述值中之任何者之間的值(例如,自0.4 mm至0.9 mm、自0.4 mm至0.7 mm或自0.5 mm至0.9 mm)之厚度。顯示構造之玻璃可為至少透射的(例如,在可見光譜中)。舉例而言,玻璃可為至少約80%、85%、90%、95%或99%透射的。玻璃可具有在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者之間的透射率百分比值(例如,自約80%至約99%)。顯示構造可包含一或多個窗格(例如,玻璃窗格)。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包含複數個(例如,兩個)窗格。玻璃窗格可具有(例如,實質上)相同厚度或不同厚度。面向前之窗格可比面向後之窗格厚。面向後之窗格可比面向前之窗格厚。前側可在預期觀看者之方向上(例如,在顯示構造101前方,看著顯示構造101)。背側可在(例如,可著色)窗(例如,102)之方向上。一個玻璃相對於另一玻璃可較厚。較厚玻璃可比較薄玻璃厚至少約1.25*、1.5*、2*、2.5*、3*、3.5*或4*。符號「*」指定數學運算「乘」。顯示構造(包括一或多個窗格及顯示矩陣(例如,燈陣列或LCD))之透射率可為至少約20%、30%、35%、40%、45%、50%、60%、70%、80%或90%。顯示構造可具有在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者之間的透射率百分比值(例如,自約20%至約90%、自約20%至約50%、自約20%至約40%、自約30%至約40%、自約40%至約80%或自約50%至約90%)。較高透射率百分比係指穿過材料(例如,玻璃)之較高強度及/或較寬光譜之光。透射率可係可見光的。透射率可量測為參考穿過材料的在光譜之可見光部分中的光量的可見光透射率(本文中縮寫為「Tvis」)。透射率可係相對於入射光之強度。顯示構造可透射穿過其中之光之可見光譜(例如,波長光譜)的至少約80%、85%、90%、95%或99%。顯示構造可透射在前述百分比中之任何者之間的百分比值(例如,自約80%至約99%)。在一些實施例中,利用液晶顯示器而非燈陣列。圖2展示在其層壓之前之顯示構造總成200之示意性實例,該顯示構造包括較厚玻璃窗格205、第一黏著劑層204、顯示矩陣203、第二黏著劑層202及較薄玻璃窗格201,該矩陣經由佈線211連接至控制顯示構造之至少一態樣之電路系統212,該顯示構造耦接至緊固件213。
顯示矩陣具有反射率及/或顏色性質。顯示矩陣可為有色、灰度或黑白的。顯示矩陣可具有色深。色深可為至少約2.5、5、10、12.5或15億種顏色。色深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2.5億種顏色至約15億種顏色,自約2.5億種顏色至約12.5億種顏色或自約10億種顏色至約15億種顏色)。顯示構造可具有至少約100000、120000、150000、170000或200000比一之對比率。顯示構造可具有上述參考值中之任何者之間的相對於一之對比率(例如,自約100000:1至約200000:1、自約100000:1至約150000:1或自約150000:1至200000:1)。顯示構造之反射率可為至多約2%、4%、8%、10%、14%或18%。顯示構造之反射率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2%至約18%或自約2%至約14%)。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及/或IGU中之至少一個玻璃窗格經強化。顯示構造及/或IGU之至少一個玻璃可為原生玻璃(例如,其並未經歷強化及/或回火程序)。玻璃可為強化玻璃。強化玻璃可經熱強化、熱回火或化學強化。化學強化玻璃可為化學回火玻璃。化學強化玻璃可包括Gorilla玻璃。玻璃可包含所使用之SentryGlass (R)。化學強化玻璃可包含一或多個離子(例如,陽離子)摻雜玻璃。陽離子可為鹼金屬(例如,鉀)或鹼土陽離子。玻璃可包含一或多種顏料。玻璃可允許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通過其之轉變。玻璃可減少(例如,防止)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之穿透。玻璃可吸收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之至少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玻璃可包含表面處理(例如,砂磨)。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包括黏合劑(例如,層壓物及/或黏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包括黏合劑,其包括聚合物及/或樹脂。黏合劑可安置於玻璃窗格與顯示矩陣之間。黏合劑可經選擇以促進在最低限度地(例如,不會)損壞顯示矩陣之情況下形成該構造(例如,顯示矩陣與玻璃窗格之黏著)。黏合劑可藉由熱及/或UV處理固化。熱處理之溫度可使得最低限度地損壞顯示矩陣(例如,不會在可量測及/或相當大程度上損壞顯示矩陣)。不會在相當大程度上損壞陣列可指代不會在影響其預期目的(例如,根據其規格作為顯示器之效能)之程度上損壞陣列。黏合劑可包括至少一種有機聚合物。至少一種有機聚合物可包括聚乙烯醇縮丁醛(PVB)、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丙烯醯胺、SGP樹脂(例如,Dupont之SGP 5000)。黏合劑可包含例如3M之OCA(例如,3M 8211、3M 8212、3M 8213、3M 8214、3M 8215、3M 8171或3M 8172)。(多種)聚合物可允許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通過其之轉變。聚合物可減少(例如,防止)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之穿透。聚合物可吸收UV光(例如,其波長及/或強度)之至少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包含層壓。顯示構造可包含可著色裝置(例如,電致變色裝置)。可著色裝置可層壓至顯示構造上(以形成單一顯示構造單元)。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包含經沈積之電致變色層構造(例如,沈積於媒體顯示器之背側(例如,LED之背側)上)。顯示構造可包含一或多個層(例如,沈積及/或層壓層)以保護媒體顯示器免於輻射(例如,UV及/或IR輻射)。所添加之分層可構成膜(例如,電致變色裝置、UV保護分層及/或IR保護分層)。膜可為顯示構造之部分。膜可促進顯示構造之較長可操作壽命。膜可促進所顯示媒體之較高對比度。顯示構造(例如,包括電致變色膜)可耦接至可著色(例如,電致變色)窗。膜可構成任何可著色窗能力(例如,液晶裝置、懸浮粒子裝置、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諸如微型快門),或經組態以控制通過窗之光透射率之任何技術)。液晶裝置可包含聚合物分散之液晶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包含呈至少一個層之形式之黏合劑。黏合劑可包括至少一個光學清透黏著劑層(本文中縮寫為「OCA」層)。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包含兩個黏合劑層。黏合劑層可具有至少約0.2 mm、0.3 mm、0.4 mm、0.5 mm、0.6 mm、0.7 mm、0.8 mm、0.9 mm或1 mm之厚度。黏合劑層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0.2 mm至約1 mm、自約0.2 mm至約0.6 mm或自約0.7 mm至約1 mm)之厚度。黏合劑厚度可經選擇以使重量最小化,例如同時充分地黏合構造以形成可經機器切割之高容限構造(例如,具有高模切機器容限)。相比於不含黏合劑之顯示構造,黏合劑可增加顯示構造之耐用性及/或光學特性。黏合劑可(例如,實質上及/或完全)透明(例如,對於可見光)。黏合劑可為無色的。黏合劑可接觸顯示矩陣之(例如,最大)表面及窗格(例如,玻璃窗格)之(例如,最大)表面,因此將顯示矩陣黏合至窗格。黏合劑可最低限度地(例如,不會)促成藉由顯示器顯示之媒體之光學及/或視覺失真。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部署之前固化(多個)窗格、黏合劑及顯示矩陣。固化可藉由UV光、水分及/或熱。固化方法可經選擇以保存顯示矩陣之功能性,且最小化任何光學失真(例如,最大化透射率、降低混濁度及/或氣體間隙,諸如氣隙)。黏合劑可增加顯示構造之耐用性。舉例而言,黏合劑可降低顯示構造之易破損性及/或降低其可燃性。黏合劑可促進窗格對環境空氣(例如,觀看者所處之位置)之折射率之調整,例如以(i)最小化由於任何菲涅耳反射之損失、(ii)經由顯示構造以最小失真傳輸所有顏色,及/或(iii)增強藉由顯示構造投影之影像。顏色之失真可由於顏色傳遞通過黏合劑、傳遞通過玻璃窗格且傳遞至環境空氣。顯示構造(例如,其中之黏合劑)可改良保存及/或改良顯示矩陣之操作溫度範圍。黏合劑可防止一或多種氣體及/或碎片(例如,灰塵或皮脂)到達顯示矩陣。顯示構造(例如,黏合劑、玻璃及/或任何塗層)可防止對顯示矩陣之物理干擾(例如,由於接觸)。接觸可為使用者之直接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IGU及/或顯示構造可包含塗層(例如,抗反射塗層)。塗層可改良玻璃及/或顯示構造之光學效能。塗層可塗覆於玻璃窗格、黏合劑層、顯示矩陣及/或電致變色構造上。塗層可以抗反射、抗眩光、抗冷凝、抗刮擦、抗污跡處理及/或抗UV處理形式沈積。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包含密封件。密封件可安置於顯示構造之兩塊玻璃之間,其間安置有顯示矩陣。密封件可包含聚合物/樹脂(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聚合物/樹脂)。密封件可包含碳基(例如,有機)聚合物或矽基聚合物。密封件可保護顯示構造免於光(例如,UV)、濕氣、氧氣、實體接觸(例如,實體損壞)、碎片及/或其他環境組件影響。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歷經延長壽命為耐用的。預期壽命可為至少約2 y、5 y、10 y、15 y、25 y、50 y、75 y或100(y)年。預期壽命可為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5 y至約100 y、自約2 y至約25 y、自約25 y至約50 y或自約50 y至約100 y)。延長壽命可為至少20 Kh、30 Kh、50 Kh、100 Kh、500 Kh或1000 Kh(千小時)。顯示構造之延長壽命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20 Kh至約1000 Kh、自約20 Kh至約100 Kh或自約100 Kh至約1000 Kh)。小時數可指代例如出於其預期目的操作顯示構造之小時數。顯示構造之壽命可取決於其操作小時數及/或任何環境條件(例如,其部署地點處之UV光、濕度及/或溫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例如藉由緊固機構(在本文中亦被稱作「緊固件」)緊固至固定件(例如,窗框或壁),其固持(例如,可著色)窗。緊固件可包含一或多個組件。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包含托架、鉸鏈、罩蓋。緊固件可為永久性或非永久性的。非永久性的緊固件可藉由人工及/或自動移除。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包含將其緊固至窗框之一或多個螺釘。緊固件可包含鉸鏈及/或托架。鉸鏈可為可撓性的。托架及/或罩蓋(或其任何部分)可為剛性或非撓性的。緊固件(例如,包括鉸鏈及/或托架)可為非透明的。緊固件(例如,其組件中之任一者)可包含元素金屬、金屬合金、元素碳之同素異形體、聚合物或複合材料。緊固件之至少兩個組件可由(例如,實質上)相同類型製成。緊固件之至少兩個組件可由不同材料類型製成。元素金屬可包含鋁。金屬合金可包含鋼。緊固件可包含非腐蝕性材料。緊固件之至少一部分(例如,托架及/或罩蓋)可經組態以承載顯示構造之重量,例如而不會在其預期壽命內造成(例如,相當大的)變形(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顯示構造之重量可為至少約5 Kg、10 Kg、15 Kg、20 Kg、25 Kg、30 Kg、35 Kg、40 Kg或50公斤(Kg)。顯示構造之重量可為前述重量之間的任何重量(例如,自5 Kg至50 Kg、自5 Kg至25 Kg或自25 Kg至50 Kg)。圖3展示總成300(所示之局部視圖)之豎直橫截面之實例,其中顯示矩陣311作為顯示構造之部分安置於第一窗格312與第二窗格313之間,且L形托架302安置於兩個玻璃窗格312與313之間且耦接至顯示構造,該L形托架耦接至鉸鏈303。
緊固件可經組態以易於安設及/或自支撐結構(例如,窗框及/或壁)移除顯示構造。移除可用於顯示構造及/或結構(或任何相關聯裝置)之任何部分之維護、更換及/或升級。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允許顯示構造之(例如,容易)移除及/或插入。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允許與緊固件附接之框架部分之(例如,容易)移除及/或插入。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允許藉由與緊固件附接之框架支撐的可著色窗之(例如,容易)移除及/或插入。容易可指代低勞動成本、低勞動等級(例如,低勞動檢核)及/或短勞動時間。緊固件可經組態以滑動及/或鎖定以用於安設至支撐結構(例如,固定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材料安置於顯示構造與緊固件(例如,及托架及/或罩蓋)之間。連接材料可包含聚合物(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連接材料可包含密封墊片。連接材料可為可固化的(例如,藉由熱、濕度及/或UV)。連接材料可具有低電阻。連接材料可包含至少一種聚合物及/或至少一種樹脂。連接材料可具有低電阻使得其適合於用作電子行業中之包裝材料(例如,用於智慧型電話、包裝、液晶顯示器及個人電腦。連接材料可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伸乙酯(PET)、極高結合性(VHB)材料(例如,3M VHB 4926)或SR或SRS-40P。連接材料可包含丙烯酸材料。連接材料可在環境溫度下保持其性質及形狀。連接材料之拉伸強度可為至少約0.60 MPa、0.63 MPa、0.66 MPa、0.68 MPa或0.70兆帕斯卡(MPa)。連接材料之剪切強度可為至少約0.54 MPa、0.60 MPa、0.620 MPa、0.64 MPa或0.68 MPa。剪切強度可小於拉伸強度。剪切強度及/或拉伸強度可使得其將能夠促進藉由緊固件固持顯示構造(或藉由連接材料(例如,黏著劑)與顯示構造連接之緊固件之任何部分),例如出於顯示構造之預計壽命及/或使用時間。連接材料可為硬及/或可撓性的。連接材料可為黏著劑。連接材料在其固化之前可較軟,且在其固化之後可較硬。連接材料可經選擇以例如在恆定及/或不同條件期間至少承載顯示構造之負載(例如,重量)(例如,根據其預期目的)。托架可包括豎直部分、彎曲部分及/或轉角。托架可不含轉角。托架可為豎直或彎曲的。托架可包含形成(例如,約)一角度之兩個豎直部分(例如,兩個臂)。角度可為直角或鈍角。托架可為「L」形。托架及/或罩蓋之臂可安置於兩個窗格之間、接觸顯示矩陣,及/或接觸黏合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線被緊固件(例如,或其任何組件)自使用者之視野隱藏。舉例而言,托架及/或罩蓋可例如自使用者隱藏連接至顯示矩陣之一或多根(例如,電氣)電線。電線可連接至托架及/或罩蓋。托架及/或罩蓋可包含經組態以容納(多根)電線之凹入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罩蓋及托架為相同組件(例如,531)。凹入部分可自使用者之視野隱藏(例如,可安置於托架及/或罩蓋之後部部分中)。(多根)電線可連接至顯示矩陣(例如,燈陣列或LCD)。(多根)電線可連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可包含時序控制器及/或微控制器。連接材料(例如,連接器)可沿顯示構造之寬度(例如,沿著緊固件結構104)安置。連接材料可沿顯示構造寬度之至少約50%、80%或90%安置。緊固件可包含彎曲部分。緊固件可包含非彎曲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包含鉸鏈。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包括藉由接合部連接之兩個葉片,該接合部形成葉片經組態以圍繞其移動之軸線。鉸鏈之第一葉片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連接)至托架及/或罩蓋。鉸鏈之第二葉片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連接)至固定件。固定件可為壁或窗框。鉸鏈可促進顯示構造圍繞鉸鏈軸線之移動。接合部可促進鉸鏈打開至銳角、直角、鈍角、平角(例如,180 o),或完全旋轉(例如,約360 o)。將鉸鏈緊固至固定件及顯示構造(例如,經由托架及/或罩蓋)促進顯示構造圍繞鉸鏈接合部之軸線之移動。此類移動可促進維護顯示構造而不會干擾窗(例如,IGU)及/或固定件。維護可包括清潔、修復及/或更換例如顯示構造及其任何部分或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可包含複數個組件。該複數個組件可包含托架、罩蓋、鉸鏈及/或板。顯示構造可耦接(例如,連接)至托架及/或罩蓋。托架及/或罩蓋可耦接至鉸鏈之一個葉片。鉸鏈之另一葉片可藉由將另一鉸鏈葉片直接耦接至直接連接至固定件之板而間接耦接至固定件。板可包括本文中所揭示之緊固件材料中之任一者(例如,元素金屬及/或金屬合金)。緊固件可包括相同類型之複數個組件。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包括複數個鉸鏈、複數個托架、複數個罩蓋及/或複數個板。該複數個緊固件組件可為至少2、3、4、5、8或10個組件(例如,屬於相同類型或不同類型)。鉸鏈可包含鉸鏈組件集(例如,轉向節及樞軸)。緊固件可包含複數個鉸鏈組件集。鉸鏈組件集可經對準以具有單一鉸鏈軸線。緊固件可由圍繞鉸鏈補充集之軸線之兩個迴轉葉片形成。葉片中之至少一者(例如,每一者)可包含併有該複數個鉸鏈組件(例如,轉向節)之一半的單一板,使得當兩個葉片整合時,產生複數個功能性鉸鏈組件集(例如,如圖37之實例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各別鉸鏈組件以形成複數個操作性鉸鏈組件之兩個葉片形成緊固件,其中兩個葉片中之每一者由單一材料板形成,該緊固件相比於將顯示構造耦接至各自具有單一鉸鏈集之複數個單獨緊固件較堅固及/或較耐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各別鉸鏈組件以形成複數個操作性鉸鏈組件之兩個葉片形成緊固件,其中兩個葉片中之每一者由單一材料板形成,該緊固件相比於將顯示構造耦接至各自具有單一鉸鏈集之複數個單獨緊固件較易於安設、維護及/或更換。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各別鉸鏈組件以形成複數個操作性鉸鏈組件之兩個葉片相比於將顯示構造耦接至各自具有單一鉸鏈集之複數個單獨緊固件而促進顯示構造之較準確對準,其中兩個葉片中之每一者由單一板形成。此單一緊固件提供額外優點,諸如併有熱交換器(例如,風扇)、指導熱交換(例如,在緊固件內及/或沿著顯示構造),及/或將一或多個電路板耦接至緊固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之至少一個葉片包含一或多個孔。一或多個孔中之至少一個孔經組態以允許螺釘穿過且將鉸鏈(例如,可逆地)連接至固定件(例如,窗框)及/或托架。將緊固件(或其任何組件)連接至顯示構造及/或固定件(例如,窗框)可為(I)不可逆的(例如,使用連接材料)或(II)可逆的(例如,使用一或多個螺釘)。固定件及/或板可使用自身與顯示構造之間的不可逆及可逆連接兩者。舉例而言,鉸鏈可以可逆地連接至窗框及不可逆地連接至托架。舉例而言,鉸鏈可以可逆地連接至托架及不可逆地連接至窗框。舉例而言,鉸鏈可以可逆地連接至窗框及可逆地連接至托架,其將不可逆地連接(例如,膠合)至顯示構造。舉例而言,鉸鏈可以可逆地連接至壁及可逆地連接至罩蓋,其將不可逆地連接(例如,膠合)至顯示構造。舉例而言,鉸鏈可以可逆地連接至板及可逆地連接至罩蓋,其將不可逆地連接(例如,膠合)至顯示構造。板可以可逆地耦接(例如,經由(多個)螺釘)或不可逆地耦接(例如,經由黏合劑(例如,膠))至固定件。圖4展示鉸鏈400之示意性實例,該鉸鏈具有具有允許螺釘在一個方向上之移動之複數個孔(例如,411)的第一葉片401;及具有允許螺釘在第二方向上之移動之複數個孔的第二葉片402,該第一方向可垂直於第二方向。圖4中所展示之鉸鏈具有促進該第一葉片相對於該第二葉片之旋轉的接合部420。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第一葉片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長軸之(多個)孔,且該第二葉片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具有長軸之(多個)孔,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形成非零角度(例如,第一方向可垂直於第二方向)。可在鉸鏈閉合,且兩個葉片中一個葉片位於另一葉片頂部上時量測長軸之相對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托架可為鉸鏈之葉片之延伸部。在一些實施例中,托架可耦接(例如,緊固)至鉸鏈之葉片,例如可逆地(例如,經由(多個)螺釘)或不可逆地(例如,經由黏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罩蓋可為鉸鏈之葉片之延伸部。在一些實施例中,罩蓋可耦接(例如,緊固)至鉸鏈之葉片,例如可逆地(例如,經由(多個)螺釘)或不可逆地(例如,經由黏著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氣電路系統以通信方式耦接至顯示構造。電氣電路系統可(i)增強傳輸至顯示矩陣之信號,及/或(ii)傳輸自電源到達顯示矩陣之功率。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包含觸控螢幕電路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螢幕電路系統可為單獨的(例如,且安置於觸控螢幕感測器罩蓋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可將(多個)觸控螢幕感測器連接至電源。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螢幕電路系統可具有至電源之單獨連接器。
圖5展示總成520之實例,其中顯示構造500(所示之局部視圖)連接至緊固件,該顯示構造包括為第一罩蓋部分501之L形托架、熱墊505、諸如506(MXC)連接器之可撓性電連接器、電路系統502 (例如,升壓板)、可撓性絕緣體503及第二罩蓋部分504;且510展示具有螺釘及連接性之電路系統板之示意性仰視圖,該電路系統板附接至罩蓋。在530中自不同視角展示總成520,指示顯示構造536、可撓性佈線(例如,MXC)535、為托架之罩蓋531之第一部分(所示之局部視圖)、墊片(例如,可撓性絕緣體)533(所示之局部視圖)、電路系統532(所示之局部視圖)及罩蓋534之第二部分(所示之局部視圖)。可撓性絕緣體可為泡沫墊片(例如,poron)。可撓性絕緣體可具有至少25%壓縮。托架可具有安置於其上之一或多個熱墊。參考圖5,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見L形托架501延伸跨越透明顯示器之線性尺寸(且附連至防護玻璃罩500),該L形托架501為第一罩蓋。在一個實施例中,托架501之長度可至多約10呎。電路系統(例如,信號升壓器)可藉由一或多個可撓性佈線(例如,MXC)連接至顯示矩陣。有時,複數個電路系統板(例如,至少2、3或4個板)可安置於緊固件中(例如,第一罩蓋與第二罩蓋之間)。圖5展示兩個電路板502及507之實例。一或多個(例如,可撓性)連接器可將電路系統板連接至可撓性顯示矩陣。可撓性連接器(例如,MXC)之數目可為至少2、5、6、8或10。圖5展示可撓性連接器516、535及506之實例。一或多個(微型)電纜束及/或(例如,微型)同軸電纜可將(i)安置於緊固件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升壓器)與(ii)控制器(例如,時序控制器)耦接。一或多個(微型)電纜束及/或(例如,微型)同軸電纜可藉由連接器連接至電路板(例如,升壓板)。電路板與控制器之間的電連接器(例如,連接器630 (所示之局部視圖),例如IPLEX連接器)之數目可為至少1、2、3、4或5。圖5展示連接板(例如,驅動器板)與控制器(例如,時序控制器)之電纜513之實例。一或多個精細佈線束可將控制器(例如,T-CON)連接至升壓板,其連接至可撓性連接器(例如,MXC電纜)以連接至顯示矩陣(例如,TOLED)。緊固件可經組態以緊固、容納及/或隱藏電纜及/或佈線以免被顯示構造之觀看者看到。
電氣電路系統(例如,及其任何連接電纜)可至少部分地被緊固件(或其任何組件,例如鉸鏈及/或板)自使用者之視野遮蔽。電氣電路系統(例如,及其任何連接電纜)可至少部分地受到保護以免被使用者接觸。托架、罩蓋、板及/或鉸鏈可具有可打開部分。可打開部分可圍繞軸線迴轉(例如,可打開部分可圍繞輔助鉸鏈迴轉以促進其迴轉)。緊固件可具有其組件類型中之一或多者(例如,一或多個托架、一或多個罩蓋、一或多個板、一或多個主鉸鏈及/或一或多個輔助鉸鏈)。緊固件之一或多個組件可橫跨顯示構造及/或觀看窗之FLS,或其部分。可打開及/或可移除部分可促進維護電氣電路系統(例如,及其任何連接電纜),例如而無需將緊固件與其耦接至之支撐結構及/或與顯示構造拆開。開口(與輔助鉸鏈耦接或不具有任何輔助鉸鏈)之使用可促進(i)電子盒及/或電源盒與(ii)附接至顯示構造之電路系統(例如,顯示構造及/或觸控螢幕相關電路系統)之間連接佈纜之(例如,可逆)脫離。此類(例如,可逆)佈纜附接及脫離可允許更換及/或維護電子盒及/或電源,而無需將緊固件與支撐結構及/或顯示構造拆開。此類(例如,可逆)佈纜附接及脫離可允許更換及/或維護顯示構造及/或緊固件,而無需拆開電子盒及/或電源單元。此類(例如,可逆)佈纜附接及脫離可允許(I)顯示構造-緊固件總成與(II)電子盒及/或電源單元之間的分離(例如,斷開連接)。顯示構造-緊固件總成可視情況包含觸控螢幕促進器(例如,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舉例而言,可打開及/或可移除部分(例如,輔助鉸鏈)可促進維護升壓板或任何電纜及/或與其連接之連接器。維護可包括移除、修復、更換及/或清潔。舉例而言,板可具有促進曝露控制器及/或佈線之至少一部分的輔助開口。圖10展示包括部分1017及1021作為緊固系統之部分的輔助開口之實例。緩衝墊可安置於可打開及/或可移除部分與電氣電路系統(例如,及其任何連接電纜)之間。緩衝墊可保護電氣電路系統(例如,及其任何連接電纜)及/或防止其移動。保護可來自光、溫度(例如,熱或冷)、接觸、濕度及/或氧氣。緩衝墊可包含聚合物泡沫(例如,聚胺基甲酸酯)。緩衝墊可包含泡沫墊片。此緩衝墊可輔助維持(多根)電線上之(例如,合理的)彎曲半徑。佈線可包含(多根)微彎完整(MXC)電纜,例如以將電路系統連接至控制器(例如,時序控制器)及/或電源。佈線可經由一或多個連接器(例如,IPEX或微型連接器)耦接至電路系統。微型連接器可將電路系統(例如,安置於緊固件中)連接至顯示矩陣。電路系統可包含升壓板。微型連接器可具有例如結合於包絡中之複數根電線。佈線可包含(多根)同軸電纜。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可包含形成開口之回縮。回縮可為輔助開口。回縮可以緊固件之中間長度為中心。回縮可或可不被覆蓋。回縮之覆蓋可或可不可逆。舉例而言,覆蓋物可為輔助鉸鏈葉片。覆蓋物可使用(多個)螺釘及/或夾具栓接至緊固件。緊固件可包含兩個鉸鏈葉片,其與轉向節及樞軸機構耦接以形成鉸鏈。當緊固件處於其閉合鉸鏈位置時,可覆蓋回縮。當(多個)(主)緊固件鉸鏈處於其閉合位置時,可(可逆地)覆蓋回縮。當(多個)(主)緊固件鉸鏈處於其打開位置時,可(可逆地)打開回縮。圖10展示覆蓋緊固件1021中之開口之罩蓋17017。回縮之寬度(例如,參見圖41,虛線箭頭W opening)可延伸至鉸鏈葉片寬度(例如,參見圖41,虛線箭頭W total)之至多約95%、90%、80%、70%、60%、50%、40%或30%。回縮可自鉸鏈葉片之邊緣朝向其內部部分。回縮可為鉸鏈葉片內之開口(例如,鉸鏈葉片內之窗),例如具有上述參考延伸部作為其寬度。開口之長度(例如,回縮例如參見圖41,虛線箭頭L opening)可延伸至鉸鏈葉片之全長(例如,參見圖41,虛線箭頭L total)之至多約60%、50%、40%、30%、20%或10%。回縮可延伸至寬度及/或長度,使得可促進使將電路板耦接至顯示構造及/或觸控螢幕相關設備(例如,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任何連接器連接及/或斷開連接。開口(例如,回縮)可或可不以緊固件(或其任何鉸鏈葉片)之長度及/或寬度為中心。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可包含時序控制器(本文中縮寫為「T-CON」)。時序控制器可控制顯示矩陣之各種組件之操作時序(例如,當在顯示矩陣中點亮LED時)。時序控制器可在顯示矩陣所需的視訊信號與列及行驅動器信令之間轉變。可經由通信介面,諸如低電壓差分信令(LVDS)、嵌入式顯示埠(eDP)、行動行業處理器介面(MIPI®)、顯示器串列介面(DSI)或VX1將媒體信號傳輸至T-CON板。電路系統(例如,其中之晶片及/或控制器)可包含60 Hz至120 Hz訊框率轉換器。時序控制器可再新電荷以最小化對電荷作出回應之(多個)LCD化學物質之光學回應衰減,例如以保持信號均勻、避免衰減及/或適當更新之速率。控制器(例如,T-CON)可安置在距包括顯示構造及緊固系統(例如,緊固件)之顯示構造總成一定距離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藉由佈線連接)至電源。電路系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藉由佈線連接)至電源。連接可為直接或間接的。間接連接可經由電路系統(例如,升壓器)。電源可為輔助電源。電源可耦接至市政電源(例如,發電廠)及/或建築物電源(例如,發電機、(多個)太陽能電池及/或風力渦輪機)。電源可為可再生及/或非可再生的。電源可耦接至BMS。電源可耦接至網路基礎設施(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電源可以約240 V或120 V (例如,住宅電流)AC供電。輔助電源可包含減小電壓(例如,至至多約24 V、48 V或54伏特(V))之轉換器。圖6展示總成600之透視圖之實例,該總成包括耦接至緊固件之顯示構造及其中緊固件602 (所示之局部視圖)耦接至顯示構造601 (所示之局部視圖)之電路系統,該顯示構造經由佈線603 (所示之局部視圖)連接至安置於緊固件中之電路系統(未展示),該佈線藉由諸如卡鉤604之卡鉤緊固。卡鉤可為連結安裝件。圖6展示與佈線633連接之鉸鏈葉片634之透視圖,該佈線連接至電路系統632,該鉸鏈葉片634與鉸鏈葉片部分635 (所示之局部視圖)及藉由螺釘637連接至固定件(未展示)之鉸鏈葉片部分636接合。鉸鏈葉片部分635及636為相同鉸鏈葉片之部分。圖6展示包括使用例如661之螺釘耦接至固定件(未展示)之緊固件662的總成620之側視圖實例,該固定件具有自其本體伸出且緊固至卡鉤666之懸垂佈線667。佈線667連接至(i)安置於緊固件本體662中之電路系統(未展示)及(ii)包括安置於較厚玻璃665與較薄玻璃663之間的顯示矩陣664的顯示構造(所示之局部視圖)。圖6展示安置於窗框610之豎直橫截面中的總成612 (類似於620)之側視圖實例。圖6展示可用於顯示構造總成中之電氣佈線630之實例。緊固件可包含驅動器及/或升壓板。電路系統可促進資料(例如,網路通信)及/或功率傳輸。
輔助電源可供應直流電(DC)電壓。輔助電源可鄰近於顯示構造及/或IGU安置。輔助電源可安置於窗框、壁、地板或頂板中。顯示構造之控制器可與其電源分開安置。自(i)顯示構造、升壓板、驅動器板及/或時序控制器(例如,T-CON)至(ii)電源之最短距離可為至少約0.25 m、0.5 m、1 m、1.5 m、2 m、2.5 m、3 m、3.5 m、4 m、4.5 m、5 m、5.5 m、6 m、6.5 m、7 m、8 m、10 m或20公尺(m)。自(i)顯示構造、升壓板、驅動器板及/或時序控制器至(ii)電源之最短距離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0.25 m至約20 m、自約0.25 m至約5 m、自約5 m至約7 m或自約7 m至約20 m)。舉例而言,自(i)驅動器及/或升壓板至(ii)電源及/或T-CON之最短距離可為至少約1.5 m、2 m、2.5 m、3 m、3.5 m、4 m、4.5 m、5 m、5.5 m、6 m、6.5 m、7 m、8 m或10 m。自(i)驅動器及/或升壓板至(ii)電源及/或T-CON之最短距離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1.5 m至約10 m、自約1.5 m至約5 m或自約5 m至約10 m)。自(i)顯示構造及/或升壓板至(ii)電源及/或T-CON之最短距離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5'至約30'、自約10'至約25'或自約15'至約20')。舉例而言,自(i)驅動器板及/或顯示構造至(ii)電源及/或T-CON之最短距離可為至少約5'、10'、15'、20'、25'、25'、30'、50'、100'、200'或300'(呎)。自(i)顯示構造及/或升壓板至(ii)電源及/或時序控制器之最短距離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5'至約300'、自約10'至約25'、自約15'至約20'、自約20'至約50'、自約50'至約200'或自約100'至約300')。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端控制器可控制觀看(例如,可著色)窗(例如,作為IGU之部分)及/或顯示構造。本端控制器可為控制網路之部分。控制網路可為階層式控制網路(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控制網路中控制器之階層可為靜態或動態的。本端控制器可鄰近於顯示構造及/或IGU安置。本端控制器可安置於窗框、壁、地板或頂板中。在一些實施例中,一個本端控制器控制觀看(例如,可著色)窗及顯示構造(例如,藉由顯示構造顯示之媒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單獨控制器控制觀看(例如,可著色)窗及顯示構造(例如,藉由顯示構造顯示之媒體)。本端控制器與網路介面之其他組件之間的通信可為有線及/或無線的。有線通信可包括同軸電纜、雙絞線、NM電纜、地下饋線(UF)電纜、熱塑性高耐熱耐綸塗佈(THHN)電線、熱塑性耐熱防水耐綸塗佈(THWN)電線、標準電話線,或類別3(Cat 3)電纜及/或類別5(Cat 5)電纜。控制系統(例如,本端控制器)可藉由有線及/或無線通信以通信方式耦接至顯示構造(例如,經由時序控制器(T-CON))。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經由一或多根電線及/或以無線方式連接至本端控制器。舉例而言,T-CON可經由一或多根電線連接至本端控制器。自(i)顯示構造及/或T-CON至(ii)本端控制器之最短距離可為至少約0.25 m、0.5 m、1 m、1.5 m、2 m、2.5 m、3 m、3.5 m、4 m、4.5 m、5 m、5.5 m、6 m、6.5 m、7 m、8 m、10公尺(m)。自(i)顯示構造及/或T-CON至(ii)本端控制器之最短距離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0.25 m至約10 m、自約0.25 m至約5 m、自約5 m至約7 m或自約7 m至約10 m)。距離可對應於電線長度之最小量度(例如,當顯示構造至少部分地經由佈線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本端控制器時)。(I)顯示構造與本端控制器之間及(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可(例如,實質上)相等。(I)顯示構造與本端控制器之間及(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可(例如,實質上)不相等。(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及(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可(例如,實質上)相等。舉例而言,(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的最短距離可小於(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舉例而言,(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的最短距離可長於(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及(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可(例如,實質上)不相等。舉例而言,(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的最短距離可小於(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舉例而言,(I)時序控制器與本端控制器之間的最短距離可大於(II)本端控制器與電源之間的最短距離。
圖7展示耦接至電路系統及緊固件之顯示構造部分之豎直橫截面之實例,其包括:以橫截面描繪之L形托架701、電路系統702 (例如,升壓板)、(多根)電纜703、泡沫墊片704、螺釘705、膠帶706、第一玻璃窗格707、黏著劑(例如,OCA)708、顯示矩陣709、第二玻璃窗格710、罩蓋714、緩衝器712、黏著劑713及觀看窗711(所示之局部視圖)。顯示構造可包含可撓性緩衝器(例如,聚合物或樹脂),其將顯示構造與窗(例如,711)分離。緩衝器可防止顯示構造與窗(例如,可著色窗)之間的玻璃至玻璃接觸,這可導致顯示構造及/或窗之損壞(例如,防止裂紋及/或破損)。緩衝器可增加顯示構造例如圍繞鉸鏈軸線迴轉之安全操作。在呈橫截面之一個實施例中,L形托架由一或多個直角界定,但角度可並非90度。在所描繪實施例中,L形托架經由黏著劑元件附連至防護玻璃罩(例如,707)。在實施例中,黏著劑元件為黏著劑膠帶。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膠帶包含VHB類型膠帶。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元件為將L形托架結合至防護玻璃罩之液體或凝膠黏著劑。防護玻璃罩(例如,707)可為塑膠、玻璃或另一透明材料。在一個實例中,防護玻璃罩之厚度可為約4 mm,但其可比4 mm厚或薄。防護玻璃罩可為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之部分及/或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器)元件可經層壓至防護玻璃罩。在圖7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第二防護玻璃罩710經層壓至透明顯示元件709,其為包夾於防護玻璃罩707與第二防護玻璃罩710之間的透明顯示元件709(例如,T-OLED)。所形成之層壓結構可緊靠著觀看窗(例如,711)或平行於但與觀看窗間隔開。包含第一玻璃窗格707、顯示矩陣709及第二玻璃窗格710(例如,第二玻璃罩蓋)之層壓結構可被視為透明顯示總成(本文中亦被稱為「顯示構造」)。
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元件具有支撐透明顯示總成之重量的足夠強度。如所描繪,L形托架(例如,701)之一個面用作黏著劑元件之表面且至少這麼多的表面積經由防護玻璃罩(例如,707)附接至透明顯示總成。
如圖7中所示實例中所描繪,罩蓋714附接至L形托架701。在此實例中,L形托架701包括豎直支腿上之懸垂部分。與罩蓋714一起形成腔室,腔室內容納有用於顯示矩陣之電路系統702。電路系統702可呈電路板(例如,驅動器及/或升壓板)形式。在一個實施例中,罩蓋經由一或多個墊片密封電子件免於環境影響。在一個實施例中,L形托架701經組態以提供窗框與顯示構造之間的移動及/或實體連接性(例如,參見圖1A)。在一個實施例中,電路系統702經由一或多個導體,例如帶狀電纜、撓性電路及/或其他有線連接175耦接至顯示矩陣。在某些實施例中,有線連接175 (參考圖2B)可為微型同軸電纜(例如,參見802,圖8)。在實施例中,有線連接802可終止在具有多銷連接器(參見圖8,803)之L形托架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包含觸控螢幕。顯示構造在其邊緣處可包含一或多個光學感測器以促進(多個)使用者對觸控螢幕之功能性。觸控螢幕可自(多個)使用者接收接觸(例如,觸摸)輸入且遞送輸出回應。回應可為功能性的,回應可包括視覺、資料或聲音之改變。觸控螢幕可利用顯示矩陣。顯示構造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資訊處理系統(例如,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網路介面)。(多個)使用者可藉由觸摸面向(多個)使用者之顯示構造窗格經由簡單(例如,單一)或多點觸摸手勢來使用資訊處理系統。觸摸可使用專用裝置(例如,觸控筆或電子筆)或其身體之一個或任何部分(例如,更多手指)。專用裝置可適於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可為電阻式觸控螢幕、表面聲波觸控螢幕(例如,使用超音波)、電容式觸控螢幕、紅外線柵格觸控螢幕(例如,使用光偵測器)、光學成像(例如,使用CMOS感測器)、紅外線丙烯酸投影(例如,包含紅外線LED)、色散信號觸控螢幕,或聲波脈衝辨識觸控螢幕。根據觸控螢幕技術之要求增強顯示構造。舉例而言,當觸控螢幕需要感測器(例如,COMS)及/或投影儀(例如,LED)時,例如藉由將彼等裝置置於環繞顯示構造之至少一部分之框架內部而將其添加至顯示構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充當觸控螢幕。框架可包含安置於框架上或中之一或多個感測器。框架可包括電路系統、一或多個連接器(例如,至電源及/或網路系統),及任何光學組件(例如,反射器、鏡面、稜柱、光束分光器及/或透鏡)。感測器可經組態以偵測使用者之手指、觸控筆、標記、智慧型筆及/或其他標記及/或指示裝置在由框架形狀限定之區域(例如,透明顯示總成之表面橫跨之區域)內之存在及位置。感測器可沿一或多個框架部分之長度安置及/或安置於一或多個框架部分之長度內(例如,由一或多個框架部分界定之通道內)。一或多個框架部分可包含感測器、電路及/或連接。一或多個框架部分可包括至少1、2、3或4個框架部分(例如,1012、1019及1020)。框架部分可為邊框。框架部分可包含凹槽。框架部分可經組態以固持顯示構造。框架部分凹槽之寬度可經組態以適應顯示構造之寬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之所有邊緣(例如,側部)可包含觸控螢幕框架。電路可處理來自感測器之信號且輸出表示標記或指示裝置在由框架限定之區域內之位置的信號。框架可包含與其他電路,包括安置於透明顯示總成上或耦接至透明顯示總成之電路(例如,L形托架上之電路)的連接。電路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各項中之一或多者:處理器、記憶體、顯示器、類比及/或數位電路。
框架可提供具有交互式顯示器功能性(例如,白板功能性)之透明顯示總成。使用者之手指或指示裝置相對於透明顯示器之固定或移動位置可藉由框架限定之區域內框架之感測器所感測,且表示位置之信號可藉由框架之電路產生。表示由框架限定之區域內之位置的信號可包含與顯示器之顯示器技術相容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表示由框架限定之區域內之位置的信號包含但不限於通用串列匯流排(USB,例如USB 2.0)及/或內容管理系統(CMS)信號(其提供例如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信號或顯示埠(DP)信號)。表示使用者之手指或指示裝置在框架之區域內之固定或移動位置的信號可由與框架及/或透明框架總成相關聯之軟體及/或電路處理。經處理信號可顯示於透明顯示總成上,例如呈固定或移動位置之表示形式(例如,如書寫、印刷、形狀)。與框架及/或透明顯示器相關聯之軟體可經組態以提供其他功能性,包括但不限於(i)使用者之手指或其他指示裝置之所感測位置在另一顯示器或裝置上之顯示、(ii)多於一個使用者與透明顯示器及框架之交互、(iii)所顯示之內容之導出、(iv)顯示內容之導入、(v)所顯示之內容之擦除,及/或(vi)顯示顏色之選擇。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可包含一或多個可商購觸控螢幕(例如,來自美國FlatFrog公司,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西聖卡洛斯街333號95110)。
圖10展示顯示構造1010、包括葉片1021之緊固件之組件、允許顯示構造圍繞其軸線之迴轉之主鉸鏈1018及1015、促進電路系統1016之一部分(例如,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之曝露的輔助鉸鏈(包括部分1017)的實例。葉片1021具有開口,其促進經由由鉸鏈葉片1017覆蓋之開口接取電路系統1016。顯示構造1010藉由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1013及以保護框架覆蓋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保護罩蓋1012及1019成框。顯示構造1050展示使用顯示構造1050覆蓋及組裝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1052,以及經組裝緊固件1056。在一些實例中,輔助鉸鏈(例如,1017)不存在(例如,如在實例3504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包括主鉸鏈)具有開口,電路系統(例如,PCB)之至少一部分可經由該開口觀看及/或接取。舉例而言,電路系統中連接器中之至少一些可經由開口觀看及/或接取。舉例而言,電路系統與顯示構造之間連接器中之至少一些可經由開口觀看及/或接取(例如,參見圖35,允許觀看附接至電路系統3530(例如,包含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之連接器3509之開口3504)。
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包含經組態以提供透明顯示器至窗(例如,鉸鏈)之實體連接性的一或多個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之一或多個部分經組態以提供透明顯示器與窗之窗片之間的移動(例如,使用緊固件之鉸鏈)。
參考圖4,在一個實施例中,L形托架包含一或多個鉸鏈,例如鉸鏈400。在一個實施例中,鉸鏈包含複數個細長孔或槽。在一個實施例中,該複數個孔中之至少一者之伸長軸線正交於該複數個孔中之至少一個其他者之伸長軸線。此允許將透明顯示總成至窗框之安設之方法。舉例而言,一或多個鉸鏈(例如,400)經由孔安裝至窗框,該等孔提供透明顯示總成將與窗(例如,711)相距之距離。在安裝之前,預安裝至透明顯示總成之L形托架(例如,701)可附連至一或多個鉸鏈(例如,400)之另一支腿,這經由正交於鉸鏈之另一支腿上之孔的其他複數個孔使L形托架/透明顯示元件在框架元件之間居中於窗之可觀看區域內。
參考圖7,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鉸鏈具有連接閉合位置791中展示之第一鉸鏈葉片752與第二鉸鏈葉片753的接合部750。打開位置展示於720,其中點線箭頭790指示第一鉸鏈葉片與第二鉸鏈葉片之相對移動,第一鉸鏈葉片在本文中可被稱為「第一支腿」,第二鉸鏈葉片在本文中可被稱為「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可耦接至或包含托架。包含鉸鏈葉片752及753之緊固件耦接至顯示構造754 (所示之局部視圖)及窗751 (所示之局部視圖)。第二支腿可耦接至窗框755。在一個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鉸鏈經組態以啟用透明顯示總成遠離或朝向觀看窗之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移動為圍繞縱向軸線旋轉,亦即樞轉。在一個實施例中,在透明顯示器相對於觀看窗之移動期間,透明顯示總成相對於電路系統757 (例如,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諸如帶狀電纜之導體758及/或用於將透明顯示器耦接至電路系統之其他佈線元件未發生移動。圖7展示耦接至第一鉸鏈葉片782之顯示構造784 (所示之局部視圖)之實例。鉸鏈葉片782藉由接合部780接合至耦接至罩蓋785之第二鉸鏈葉片783,該罩蓋耦接至窗781(所示之局部視圖)之窗框。
此組態為顯示器與控制器(例如,T-CON)之間的電連接提供較長壽命,因為連接並不受與透明顯示器及緊固件(例如,托架)總成之移動相關聯之移動及摩擦的影響。
參考圖8,在一個實施例中,沿著透明顯示總成之至少3個邊緣,例如沿著如本文中所描述之層壓總成之邊緣提供密封件。在實施例中,密封件呈矽酮或其他透明塑膠、樹脂或其他聚合物帽蓋(或緩衝器)形式,其配合在層壓透明總成邊緣上方,從而密封單元。密封件可在第二防護玻璃罩(例如,圖7,710)與窗(例如,圖7,711)之間提供緩衝器功能。圖8展示顯示構造850及根據箭頭811、812及813例如藉由使用施用器(例如,注射槍)810沿著顯示構造850之三個側部施加之密封件的透視圖之實例。顯示構造850耦接至緊固件530,電線802將顯示構造中之顯示矩陣連接至緊固件上,其中電路系統安置於緊固件中(目前所示)。顯示構造850在圖8之實例中亦展示為包括較厚玻璃窗格804、較薄玻璃窗格805、黏著層806及808、顯示矩陣807及密封件809的顯示構造之一部分之豎直橫截面830。密封件可自玻璃窗格突出及/或充當緩衝器。密封件之突出可為隨機或定向的。舉例而言,突起可朝向顯示構造之一側(例如,其預定要觸碰窗)。密封件之突出可為(例如,實質上)均勻或不均勻的(例如,朝向顯示構造之一側)。
圖9展示可用於自視野隱藏L形托架904的罩蓋903(以橫截面展示)之實例。罩蓋903可以可移除方式附接至窗框905。功率及通信可經由在此實例中容納於窗框905內之電線906遞送至透明顯示總成。L形托架可允許透明顯示器之維護或更換,及/或任何電路系統(例如,安置於托架為其一部分之緊固件中)之維護或更換。圖9展示具有顯示構造之透明顯示總成之實例,該顯示構造包括(例如,玻璃)窗格907、顯示矩陣908及(例如,玻璃)窗格902,該顯示構造耦接至或包含框架905。框架可包含彼此耦接或經組態以彼此耦接之部分。框架可包含至少三(3)個部分。框架可包含與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總成)之周邊之至少一部分之形狀匹配(例如,近似)的形狀。框架可耦接或附接至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總成)之側部(或邊緣)。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部分例如在框架部分已經耦接至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總成)之後彼此耦接以形成框架形狀。在一個實施例中,例如在框架部分耦接至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總成)之前,框架部分可彼此耦接以形成框架形狀。顯示構造(例如,透明顯示總成)可定位在由框架形狀限定之區域內。框架部分可包含經組態以在其中接納及/或保持透明顯示總成之側部的通道(例如,U形通道)。
圖9展示與緊固件953(該緊固件包括鉸鏈/鎖952)附接之窗框(例如,豎框)部分951之實例。緊固件953耦接至顯示構造954(所示之局部視圖)及整合玻璃單元961(IGU)(所示之局部視圖),其包括:第一窗格955、封閉環境957、第二窗格956及安置於第二窗格956上之電致變色構造958。IGU中之封閉環境可為絕緣、(例如,密閉)密封及/或惰性環境。圖9展示共同地指定為數字959、安置於框架部分951中之電源單元及/或控制器(例如,時序控制器);及自窗框951外部之環境行進至顯示構造954之電氣佈線及/或通信路徑960的實例。電氣佈線及/或通信路徑可行進通過窗框至IGU。電氣佈線及/或通信路徑可行進通過控制器及/或電源總成至IGU。窗格可具有透明硬材料(例如,玻璃或聚合物,諸如塑膠)。透明可為至少在波長上對普通人觀看者敏感。
本發明不應受上文揭示之實施例、態樣及優點限制,因為其他實施例、態樣及優點在本發明之範疇內,包括以下之彼等者中之一或多者。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結構(例如,緊固件),其中該結構(例如,緊固件)包含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及第二部分經組態以相對於彼此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一或多個托架。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一或多個鉸鏈。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一或多個電連接器。在一個實施例中,電連接器包含微型同軸電纜。在一個實施例中,電連接器包含一或多根帶狀電纜。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經組態以安裝至顯示構造(例如,包含透明顯示器)。在一個實施例中,透明顯示器為T.OLED顯示器。在一個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例如,包括透明顯示器)包含一或多個光學清透玻璃、硬化聚合物(例如,塑膠)或硬化樹脂。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經組態以與顯示矩陣(例如,透明顯示矩陣)通信之一或多個電子電路。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經組態以安裝至框架。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包含窗框。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經組態以安裝至透明顯示器之FLS(例如,長度)。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長度,其中長度為自約0.1呎至約10呎。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之第一部分包含至少一個托架且緊固件之第二部分包含一或多個鉸鏈。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顯示矩陣及黏著劑元件,其中顯示矩陣例如經由黏著劑元件安裝至第一部分及/或第二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元件包含黏著劑膠帶。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膠帶包含VHB膠帶。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之第一部分及/或緊固件之第二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至觀看窗(例如,可著色窗)。在一個實施例中,緊固件之第一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至顯示構造且第二部分經組態以安裝至窗(其中該第二部分包含鉸鏈)。在一個實施例中,鉸鏈包含複數個細長孔,其中該複數個孔中之至少一者之伸長軸線正交於該複數個孔中之至少一個其他者之伸長軸線。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包含框架。框架可包含透明顯示器及緊固件(包含托架),其經組態以提供框架與顯示構造(例如,包含透明顯示器)之間的移動及實體連接性。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包含窗框。在一個實施例中,托架包含L形托架,其中L形托架耦接至框架及顯示構造(例如,包含透明顯示器)。在一個實施例中,托架經由黏著劑結構耦接至透明顯示器。在一個實施例中,黏著劑結構包含黏著劑膠帶。在一個實施例中,托架包含一或多個鉸鏈。在一個實施例中,鉸鏈經組態以提供顯示構造(例如,包含透明顯示器)相對於固定件(例如,窗框)之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移動包含旋轉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移動圍繞水平軸線。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移動圍繞豎直軸線。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包含窗片(例如,窗格)。在一個實施例中,托架經組態以使透明顯示器之一面接近或抵靠著窗片之一面移動。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界定內部區域(例如,其為框架中窗之表面),其中透明顯示器包含界定配合在內部區域內之區域的高度及寬度。在一個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例如,包含透明顯示器)之區域(例如,實質上)配合在所有內部區域內。在一個實施例中,透明顯示器之區域配合在內部區域之一半或小於一半內。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結構包含一或多個導體、帶狀電纜及/或連接器,且一或多個導體、帶狀電纜及/或連接器提供控件與透明顯示器之間的電連接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具有顯示構造及緊固件之總成。顯示構造可黏著至緊固件之至少一組件,例如托架。圖11展示建構顯示構造及緊固件之總成的階段之實例。在1110中,顯示構造1112具有指定用於黏著劑塗覆之區域1112。在1120中,根據箭頭,例如1121將黏著劑塗覆於黏著劑指定區域上。在1130中,緊固件1131(例如,L形托架)置於黏著劑指定區域上,將所塗覆黏著劑置於該黏著劑指定區域上。項目1121、1131及1112展示顯示構造之部分。緊固件及顯示構造可安置於相同平面或不同平面中。緊固件之至少一部分可相對於顯示構造安置於相同平面或不同平面中。顯示構造可以一角度耦接至緊固件(例如,如圖12中所示,1210)。顯示構造及緊固件可形成一個平面(例如,如1220中所示)。圖12展示與緊固件1218形成角度之顯示構造1211及與緊固件1228形成平坦平面之顯示構造1221的實例。顯示構造可包含在一個方向上比在另一方向上輻照更多(例如,在前向方向上比在後向方向上輻照更多)的輻照實體(例如,LED)。藉由顯示矩陣顯示之影像自顯示矩陣之一側比自其相對側清楚地可見。顯示構造可包含背靠背安置之輻照實體(例如,LED矩陣)之兩個配置(例如,矩陣)。輻照實體之兩個配置中之至少一者(例如,每一者)可安置成使其輻照較多側背對後部(且朝向觀看者),且使其輻照較少側面向後部(且遠離觀看者)。顯示構造中輻照實體配置之背靠背配置可促進自顯示構造之兩側觀看清晰影像。具有輻照實體之背靠背配置之顯示構造可利用平坦緊固件(例如,1228)。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顯示構造可以背靠背組態彼此鄰近安置,例如使得顯示構造中之至少一者(例如,每一者)可使其照明較多側背對後部(且朝向觀看者),且使其輻照較少側面向後部(且遠離觀看者)。兩個背靠背顯示構造可利用平坦緊固件(例如,1228)以將兩個顯示構造緊固至結構(例如,固定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窗安置於封閉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封閉體包含由至少一個結構界定之區域。至少一個結構可包含至少一個壁。封閉體可包含及/或封閉一或多個子封閉體。至少一個壁可包含金屬(例如,鋼)、黏土、石頭、塑膠、玻璃、灰泥(例如,石膏)、聚合物(例如,聚胺基甲酸酯、苯乙烯或乙烯基)、石棉、纖維玻璃、混凝土(例如,鋼筋混凝土)、木材、紙張或陶瓷。至少一個壁可包含電線、磚、塊(例如,煤渣塊)、瓷磚、乾壁或框架(例如,鋼架)。
在一些實施例中,封閉體包含一或多個開口。一或多個開口可為可逆地封閉的。一或多個開口可永久敞開。一或多個開口之基本長度尺度相對於界定封閉體之(多個)壁的基本長度尺度可較小。基本長度尺度可包含定界圓形之直徑、長度、寬度或高度。一或多個開口之表面相對於界定封閉體之(多個)壁的表面可較小。開口表面可為(多個)壁之總表面的百分比。舉例而言,開口表面可占(多個)壁之至多約30%、20%、10%、5%或1%。(多個)壁可包含地板、頂板或側壁。可閉合開口可由至少一個窗或門閉合。封閉體可為設施之至少一部分。設施可包含建築物。封閉體可包含建築物之至少一部分。建築物可為私人建築物及/或商用建築物。建築物可包含一或多個樓層。建築物(例如,其樓層)可包括以下中之至少一者:房間、大廳、門廳、閣樓、地下室、陽台(例如,內陽台或外陽台)、樓梯井、走廊、電梯井、立面、夾層、頂樓、車庫、門廊(例如,封閉門廊)、露台(例如,封閉露台)、自助餐廳及/或管道。在一些實施例中,封閉體可為靜止的及/或可移動的(例如,火車、飛機、輪船、車輛或火箭)。
某些所揭示實施例在封閉體(例如,諸如建築物的設施)中提供了網路基礎設施。網路基礎設施可用於各種目的,諸如用於提供通信及/或功率服務。通信服務可包含高頻寬(例如無線及/或有線)通信服務。通信服務可針對設施之居住者及/或設施(例如建築物)外部之使用者。網路基礎設施可與一或多個蜂巢運營商之基礎設施協同工作或作為其部分更換。網路基礎設施可設置於包括電可切換窗之設施中。網路基礎設施之組件的實例包括高速回程。網路基礎設施可包括至少一根電纜、交換器、實體天線、收發器、感測器、傳輸器、接收器、無線電、處理器及/或控制器(其可包含處理器)。網路基礎設施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及/或包括無線網路。網路基礎設施可包含佈線。作為安設網路之部分及/或在安設網路之後,可將一或多個感測器部署(例如,安設)於環境中。網路基礎設施可經組態以促進至少第三代(3G)、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網路可經組態以促進媒體傳輸(例如,演示、靜止圖像或視訊(例如,電影)傳輸)。網路可經組態以用於同時資料及功率通信(例如,在諸如同軸電纜之相同電纜上)。網路可為區域網路。網路可包含經組態以在單一電纜中傳輸功率及通信之電纜。該通信可為一或多種類型之通信。該通信可包含遵守至少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或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通信可包含促進靜止圖像、音樂或動畫串流(例如,電影或視訊)之媒體通信。通信可包含資料通信(例如感測器資料)。通信可包含控制通信,例如以控制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一或多個節點。網路可包含安設於設施中之第一(例如,佈纜)網路。網路可包含(例如,佈纜)網路,其安設於設施之包絡中(例如,諸如在設施之封閉體的包絡中。舉例而言,包括於設施中之建築物的包絡中)。
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經組態以用於傳輸有助於本文中所揭示之操作中之任一者的任何通信(例如信號)及/或(例如電)功率之網路。通信可包含控制通信、蜂巢式通信、媒體通信及/或資料通信。資料通信可包含感測器資料通信及/或經處理資料通信。網路可經組態以遵守有助於此通信之一或多個協定。舉例而言,由網路(例如具有BMS)使用之通信協定可包含建築物自動化及控制網路協定(BACnet)。網路可經組態以用於(例如包括有助於以下之硬體)包含以下各者之通信協定:BACnet(例如BACnet/SC)、LonWorks、Modbus、KNX、歐洲家電系統協定(European Home Systems Protocol;EHS)、BatiBUS、歐洲安設匯流排(European Installation Bus;EIB或Instabus)、紫蜂(zigbee)、Z-Wave、Insteon、X10、藍牙或WiFi。網路可經組態以傳輸控制相關協定。通信協定可有助於遵守至少第2代、第3代、第4代或第5代蜂巢式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例如佈纜)網路可包含樹狀、線性或星形拓樸結構。網路可包含用於建築物自動化之各種任務的交互工作及/或分散式應用模型。控制系統可提供用於對網路上之資源進行組態及/或管理之方案。網路可准許分散式應用之部分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不同節點中黏合。網路可提供具有訊息協定之通信系統及用於在每一節點(能夠代管分散式應用(例如具有共同核函數)中進行通信堆疊之模型。控制系統可包含(多個)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
在各種實施例中,網路基礎設施支援用於諸如可著色(例如,電致變色)窗之一或多個窗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可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直接地或間接地)至一或多個窗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儘管所揭示實施例描述可著色窗(在本文中亦被稱作「光學可切換窗」或「智慧型窗」),諸如電致變色窗,但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可適用於其他類型之可切換光學裝置,包含液晶裝置、電致變色裝置、懸浮粒子裝置(SPD)、NanoChromics顯示器(NC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ELD)、懸浮粒子裝置(SPD)、NanoChromics顯示器(NCD)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ELD)。顯示元件可附接至透明本體(諸如,窗)之一部分。可著色窗可安置於諸如建築物之(非暫時性)設施中,及/或安置於諸如汽車、RV、公共汽車、火車、飛機、直升機、輪船或船之暫時性設施(例如,車輛)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著色窗呈現窗之至少一個光學性質的(例如,可控制及/或可逆)改變,例如在施加刺激時。改變可為連續改變。改變可針對離散的色調等級(例如,至少約2、4、8、16或32個色調等級)。光學性質可包含色相或透射率。色相可包含顏色。透射率可具有一或多個波長。波長可包含紫外線、可見光或紅外線波長。刺激可包括光學、電氣及/或磁性刺激。舉例而言,刺激可包括施加電壓及/或電流。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用以例如藉由調節傳播通過其的太陽能之傳輸來控制照明及/或眩光條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用以例如藉由調節傳播通過窗的太陽能之傳輸來控制建築物內的溫度。太陽能之控制可控制強加於設施(例如,建築物)之內部上的熱負荷。控制可為手動及/或自動的。控制可用於維持一或多個所請求(例如,環境)條件,例如居住者舒適性。控制可包括減小加熱、通風、空氣調節及/或照明系統之能耗。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中之至少兩者可由單獨系統誘發。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中之至少兩者可藉由一個系統誘發。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可由單一系統(本文中縮寫為「HVAC」)誘發。在一些情況下,可著色窗可回應於(例如,且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環境感測器及/或使用者控件。可著色窗可包含(例如可為)電致變色窗。窗可位於自結構(例如,設施,例如建築物)之內部至外部的範圍中。然而,不必如此。可著色窗可使用液晶裝置、懸浮粒子裝置、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諸如,微快門)或現已知或稍後開發之經組態以控制通過窗之光透射的任何技術來操作。窗(例如,具有用於著色之MEMS裝置)描述於2015年5月15日申請之2019年7月23日發佈之標題為「MULTI-PANE WINDOWS INCLUD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DEVICES」的美國專利第10,359,681號中,該美國專利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情況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位於建築物之內部,例如位於會議室與走廊之間。在一些情況下,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用於汽車、火車、飛機及其他車輛中,例如代替被動及/或非著色窗。
在一些實施例中,封閉體包括一或多個感測器。感測器可促進控制封閉體之環境,使得封閉體之居民可具有較舒適、合意、美麗、健康、富有成效(例如,就居民表現而言)、較易於生活(例如,工作)或其任何組合的環境。(多個)感測器可經組態為低或高解析度感測器。感測器可提供特定環境事件之發生及/或存在的開/關指示(例如,一個像素感測器)。
在各種實施例中,網路基礎設施支援用於諸如電致變色(例如,可著色)窗之一或多個觀看窗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可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直接地或間接地)至一或多個窗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窗為光學可切換窗、可著色窗及/或智慧型窗之實例。本文中所揭示之概念可適用於其他類型之可切換光學裝置,包括例如液晶裝置或懸浮粒子裝置。舉例而言,液晶裝置及/或懸浮粒子裝置可作為電致變色裝置之替代或補充實施。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著色窗呈現窗之至少一個光學性質的(例如,可控制及/或可逆)改變,例如在施加刺激時。刺激可包括光學、電氣及/或磁性刺激。舉例而言,刺激可包括施加電壓。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用以例如藉由調節傳播通過其的太陽能之傳輸來控制照明及/或眩光條件。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可用以例如藉由調節傳播通過其的太陽能之傳輸來控制建築物內的溫度。太陽能之控制可控制強加於設施(例如,建築物)之內部上的熱負荷。控制可為手動及/或自動的。控制可用於維持一或多個所請求(例如,環境)條件,例如居住者舒適性。控制可包括減小加熱、通風、空氣調節及/或照明系統之能耗。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中之至少兩者可由單獨系統誘發。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中之至少兩者可藉由一個系統誘發。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可由單一系統(本文中縮寫為「HVAC」)誘發。在一些情況下,可著色窗可回應於(例如,且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環境感測器及/或使用者控件。可著色窗可包含(例如可為)電致變色窗。窗可位於自結構(例如,設施,例如建築物)之內部至外部的範圍中。然而,不必如此。可著色窗可使用液晶裝置、懸浮粒子裝置、微機電系統(MEMS)裝置(諸如微型快門)或經組態以控制通過窗之光透射率之任何技術操作。窗(例如,具有用於著色之MEMS裝置)描述於2015年5月15日申請之標題為「MULTI-PANE WINDOWS INCLUD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S AND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DEVICE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443,353號中,該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情況下,一或多個觀看(例如,可著色)窗可位於建築物之內部,例如位於會議室與走廊之間。在一些情況下,一或多個觀看(例如,可著色)窗可用於汽車、火車、飛機及其他車輛中,例如代替被動及/或非著色窗。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著色窗包含電致變色裝置(在本文中被稱作「EC裝置」(本文中縮寫為ECD)或「EC」)。EC裝置可包含包括至少一個層之至少一個塗層。至少一個層可包含電致變色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材料呈現自一個光學狀態至另一光學狀態之改變,例如當跨越EC裝置施加電位時。電致變色層自一個光學狀態至另一光學狀態之轉變可例如由至電致變色材料中之可逆、半可逆或不可逆離子插入(例如,藉助於嵌入)及電荷平衡電子之對應注入引起。舉例而言,電致變色層自一個光學狀態至另一光學狀態之轉變可例如由至電致變色材料中之可逆離子插入(例如,藉助於嵌入)及電荷平衡電子之對應注入引起。可逆可係針對ECD之預期壽命。半可逆指代窗之色調之可逆性在一或多個著色循環內之可量測(例如,明顯)劣化。在一些情況下,負責光學轉變之離子的一部分不可逆地結合於電致變色材料中(例如,且因此窗之誘發(更改)的色調狀態對於其原始著色狀態不可逆)。在各種EC裝置中,不可逆地結合之離子中之至少一些(例如,全部)可用於補償材料(例如,ECD)中之「盲目電荷」。
在一些實施中,合適的離子包括陽離子。陽離子可包括鋰離子(Li+)及/或氫離子(H+)(亦即,質子)。在一些實施中,其他離子可為合適的。陽離子可嵌入至(例如,金屬)氧化物中。離子(例如,陽離子)至氧化物中之嵌入狀態之改變可誘發氧化物之色調(例如,顏色)之可見改變。舉例而言,氧化物可自無色狀態轉變至有色狀態。舉例而言,鋰離子至氧化鎢中之嵌入(WO3-y(0 < y ≤約0.3))可使得氧化鎢自透明狀態改變至有色(例如,藍色)狀態。如本文中所描述之EC裝置塗層位於可著色窗之可觀看部分內,使得EC裝置塗層之著色可用以控制可著色窗之光學狀態。
圖13展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電致變色構造1300之示意性橫截面之實例。EC裝置塗層附接至基板1302、透明導電層(TCL)1304、電致變色層(EC)1306(有時亦被稱作陰極染色層或陰極著色層)、離子導電層或區域(IC)1308、相對電極層(CE)1310(有時亦被稱作陽極染色層或陽極著色層),及第二TCL 1314。元件1304、1306、1308、1310及1314統稱為電致變色堆疊1320。可操作以在電致變色堆疊1320上施加電位之電壓源1316實現電致變色塗層自例如清透狀態至經著色狀態之轉變。在其他實施例中,相對於基板反轉層之次序。亦即,層呈以下次序:基板、TCL、相對電極層、離子導電層、電致變色材料層、TCL。
在各種實施例中,離子導體區域(例如,1308)可自EC層(例如,1306)之一部分及/或自CE層(例如,1310)之一部分形成。在此類實施例中,電致變色堆疊(例如,1320)可經沈積以包括與陽極染色相對電極材料(CE層)直接實體接觸之陰極染色電致變色材料(EC層)。離子導體區域(有時被稱作界面區域或離子導電的實質上電子絕緣層或區域)可例如經由加熱及/或其他處理步驟形成於EC層與CE層會合之處。電致變色裝置(例如,包括在未沈積相異離子導體材料之情況下製造之彼等電致變色裝置)之實例可發現於2012年5月2日申請之標題為「ELECTROCHROMIC DEVICE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462,725號中,該美國專利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一些實施例中,EC裝置塗層可包括諸如一或多個被動層之一或多個額外層。被動層可用於改良某些光學性質,以提供水分及/或提供抗刮擦性。此等及/或其他被動層可用以氣密密封EC堆疊1320。包括透明導電層(諸如1304及1314)之各種層可用抗反射及/或保護層(例如,氧化物及/或氮化物層)處理。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裝置經組態以(例如,實質上)在清透狀態與經著色狀態之間可逆地循環。可逆可在ECD之預期壽命內。預期壽命可為至少約2 y、5 y、10 y、15 y、25 y、50 y、75 y或100(y)年。預期壽命可為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5 y至約100 y、自約2 y至約25 y、自約25 y至約50 y或自約50 y至約100 y)。可將電位施加至電致變色堆疊(例如,1320)使得堆疊中可導致電致變色材料(例如,1306)處於經著色狀態下之可用離子在窗處於第一色調狀態(例如,清透)下時主要駐存於相對電極(例如,1310)中。當施加至電致變色堆疊之電位反轉時,離子可跨越離子導電層(例如,1308)輸送至電致變色材料並使得材料進入第二色調狀態(例如,經著色狀態)。
應理解,對清透狀態與經著色狀態之間的轉變之參考係非限制性的且建議可實施之電致變色轉變的許多實例當中之僅一個實例。除非另外指定,否則在本文中,每當參考清透至經著色轉變時,對應裝置或程序涵蓋其他光學狀態轉變,諸如非反射至反射及/或透明至不透明的轉變。在一些實施例中,術語「清透」及「漂白」指代光學中性狀態,例如未經著色、透明及/或半透明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致變色轉變之「顏色」或「色調」不限於任何波長或波長範圍。適合的電致變色材料及相對電極材料之選擇可控管相關光學轉變(例如,自經著色狀態至未經著色狀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構成電致變色堆疊之材料之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為無機的、固體的(例如,呈固態),或為無機且固體的。因為各種有機材料隨著時間推移而傾向於降解,尤其當經著色建築物窗曝露於熱及UV光時,無機材料提供可起作用歷時延長時間段的可靠之電致變色堆疊的優點。在一些實施例中,呈固態之材料可提供被最低限度地污染及最小化洩漏問題之優點,因為呈液態之材料有時確實發生。堆疊中之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含有一定量之有機材料(例如,可量測)。ECD或其任何部分(例如,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含有極少或不含可量測有機物質。ECD或其任何部分(例如,層中之一或多者)可含有可以極少量存在之一或多種液體。極少可為ECD之至多約100 ppm、10 ppm或1 ppm。固態材料可使用一或多種採用液態組分之程序(諸如,採用溶膠-凝膠之某些程序、物理氣相沈積及/或化學氣相沈積)來沈積(或以其他方式形成)。
圖14展示根據一些實施的體現於絕緣玻璃單元(「IGU」) 1400中的可著色窗之橫截面圖的實例。當IGU被提供以用於安設於建築物中時,可能需要使IGU充當用於保持電致變色窗格之基本構造(在本文中亦被稱作「窗片」且呈單一「窗片」)。IGU窗片可為單基板或多基板構造。窗片可包含例如兩個基板之層壓物。IGU(例如,具有雙窗格或三窗格組態)可提供相較於單窗格組態之多個優點。舉例而言,多窗格組態可提供增強熱絕緣、雜訊絕緣、環境保護及/或耐用性,當相較於單窗格組態時。多窗格組態可為ECD提供增強之保護。舉例而言,電致變色膜(例如,以及相關聯層及導電互連件)可形成於多窗格IGU之內表面上且受IGU之內部體積(例如,1408)中之惰性氣體填充物保護。惰性氣體填充物可為IGU提供至少一定(熱)絕緣功能。電致變色IGU可例如藉助於吸收(及/或反射)熱及光之可著色塗層而具有熱阻擋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IGU」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實質上透明基板。舉例而言,IGU可包括兩個玻璃窗格。IGU之至少一個基板可包括安置於其上之電致變色裝置。IGU之一或多個窗格可具有安置於其間之分離器。IGU可為氣密密封式構造,例如具有與周圍環境隔離之內部區域。「窗總成」可包括IGU。「窗總成」可包括(例如,獨立)層壓物。「窗總成」可包括一或多根電導線,例如用於連接IGU及/或層壓物。電導線可將一或多個電致變色裝置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連接)至電壓源、開關及其類似者,且可包括支撐IGU或層壓物之框架。窗總成可包括窗控制器,及/或窗控制器之組件(例如,對接件)。
圖14展示IGU 1400之實例實施,該IGU包括具有第一表面S1及第二表面S2之第一窗格1404。在一些實施中,第一窗格1404之第一表面S1面向外部環境,諸如戶外或外部環境。IGU 200亦包括具有第一表面S3及第二表面S4之第二窗格1406。在一些實施中,第二窗格(例如,1406)之第二表面(例如,S4)面向內部環境,諸如房屋、建築物、車輛或其隔室(例如,其中之封閉體,諸如房間)之內部環境。
在一些實施中,第一及第二窗格(例如1404及1406)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例如至少對於可見光譜中之光為透明的或半透明的。舉例而言,窗格(例如1404及1406)中之每一者可以由玻璃材料形成。玻璃材料可包括架構玻璃及/或防碎玻璃。玻璃可包含氧化矽(SO x)。玻璃可包含鈉鈣玻璃或浮法玻璃。玻璃可包含至少約75%之二氧化矽(SiO 2)。玻璃可包含氧化物,諸如Na 2O或CaO。玻璃可包含鹼金屬或鹼土氧化物。玻璃可包含一或多種添加劑。第一及/或第二窗格可包括具有合適的光學、電氣、熱及/或機械性質之任何材料。可包括於第一及/或第二窗格中之其他材料(例如,基板)為塑性、半塑性及/或熱塑性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烯丙基二乙二醇碳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聚(4-甲基-1-戊烯)、聚酯及/或聚醯胺。第一及/或第二窗格可包括鏡面材料(例如,銀)。在一些實施中,第一及/或第二窗格可經強化。強化可包括回火、加熱及/或化學強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感測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至少一個控制器及/或處理器。感測器讀數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及/或控制器獲得。控制器可包含處理單元(例如,CPU或GPU)。控制器可接收輸入(例如,來自至少一個感測器)。控制器可包含電路系統、電氣佈線、光學佈線、插槽及/或插座。控制器可遞送輸出。控制器可包含多個(例如,子)控制器。控制器可為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控制系統可包含主控制器、樓層(例如,包含網路控制器)控制器、本端控制器。本端控制器可為窗控制器(例如,控制光學可切換窗)、封閉體控制器或組件控制器。舉例而言,控制器可為階層控制系統(例如,包含主控制器,該主控制器指導一或多個控制器,例如樓層控制器、本端控制器(例如,窗控制器)、封閉體控制器及/或組件控制器)之一部分。階層控制系統中之控制器類型的實體位置可發生改變。舉例而言:在第一時間:第一處理器可承擔主控制器之角色,第二處理器可承擔樓層控制器之角色,且第三處理器可承擔本端控制器之角色。在第二時間:第二處理器可承擔主控制器之角色,第一處理器可承擔樓層控制器之角色,且第三處理器可保持本端控制器之角色。在第三時間:第三處理器可承擔主控制器之角色,第二處理器可承擔樓層控制器之角色,且第一處理器可承擔本端控制器之角色。控制器可控制一或多個裝置(例如,直接耦接至裝置)。控制器可接近其正控制之一或多個裝置而安置。舉例而言,控制器可控制光學可切換裝置(例如,IGU)、天線、感測器及/或輸出裝置(例如,光源、聲源、氣味源、氣體源、HVAC插座或加熱器)。在一個實施例中,樓層控制器可指導一或多個窗控制器、一或多個封閉體控制器、一或多個組件控制器或其任何組合。樓層控制器可包含樓層控制器。舉例而言,樓層(例如,包含網路)控制器可控制複數個本端(例如,包含窗)控制器。複數個本端控制器可安置於設施之一部分中(例如,建築物之一部分中)。設施之部分可為設施之樓層。舉例而言,可將樓層控制器指派給樓層。在一些實施例中,樓層可包含複數個樓層控制器,例如取決於樓層大小及/或耦接至樓層控制器之本端控制器的數目。舉例而言,可將樓層控制器指派給樓層之一部分。舉例而言,可將樓層控制器指派給安置於設施中之本端控制器的一部分。舉例而言,可將樓層控制器指派給設施之樓層的一部分。主控制器可耦接至一或多個樓層控制器。樓層控制器可安置於設施中。主控制器可安置於設施中或設施外部。主控制器可安置於雲端中。控制器可為建築物管理系統之一部分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建築物管理系統。控制器可接收一或多個輸入。控制器可產生一或多個輸出。控制器可為單輸入單輸出控制器(SISO)或多輸入多輸出控制器(MIMO)。控制器可解譯所接收之輸入信號。控制器可自一或多個組件(例如,感測器)獲取資料。獲取可包含接收或提取。資料可包含量測、估計、判定、產生或其任何組合。控制器可包含回饋控制。控制器可包含前饋控制。控制可包含開關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積分(PI)控制或比例-積分-導數(PID)控制。控制可包含開放迴路控制或閉合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閉合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開放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可包含(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鍵盤、小鍵盤、滑鼠、觸控螢幕、麥克風、語音辨識封裝、相機、成像系統或其任何組合。輸出可包括顯示器(例如,螢幕)、揚聲器或印表機。圖15展示控制系統架構1500之實例,該控制系統架構包含控制樓層控制器1506之主控制器1508,該樓層控制器繼而控制本端控制器1504。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端控制器控制一或多個IGU、一或多個感測器、一或多個輸出裝置(例如,一或多個發射器)或其任何組合。圖15展示主控制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無線及/或有線)至建築物管理系統(BMS)1524及資料庫1520之組態的實例。圖15中之箭頭表示通信路徑。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直接/間接及/或有線及/無線地)至外部源1510。外部源可包含網路。外部源可包含一或多個感測器或輸出裝置。外部源可包含基於雲端之應用程式及/或資料庫。通信可為有線及/或無線的。外部源可安置於設施外部。舉例而言,外部源可包含安置於例如壁上或設施之頂板上的一或多個感測器及/或天線。通信可為單向或雙向的。在圖15中所示之實例中,所有通信箭頭之通信均意欲為雙向的。圖15展示封閉體1501 (例如,建築物)之透視圖之實例。
控制器可監測及/或指導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軟體及/或方法之操作條件的(例如,實體)更改。控制可包含調節、操控、限制、指導、監測、調整、調變、改變、更改、約束、檢查、導引或管理。控制(例如,由控制器進行)可包括衰減、調變、改變、管理、抑制、規訓、調節、約束、監督、操控及/或導引。控制可包含控制控制變數(例如,溫度、功率、電壓及/或剖面)。控制可包含即時或離線控制。控制器利用之計算可以即時及/或離線進行。控制器可為手動或非手動控制器。控制器可為自動控制器。控制器可在請求時操作。控制器可為可程式化控制器。控制器可經程式化。控制器可包含處理單元(例如,CPU或GPU)。控制器可接收輸入(例如,來自至少一個感測器)。控制器可遞送輸出。控制器可包含多個(例如,子)控制器。控制器可為控制系統之一部分。控制系統可包含主控制器、樓層控制器、本端控制器(例如,封閉體控制器或窗控制器)。控制器可接收一或多個輸入。控制器可產生一或多個輸出。控制器可為單輸入單輸出控制器(SISO)或多輸入多輸出控制器(MIMO)。控制器可解譯所接收之輸入信號。控制器可自一或多個感測器獲取資料。獲取可包含接收或提取。資料可包含量測、估計、判定、產生或其任何組合。控制器可包含回饋控制。控制器可包含前饋控制。控制可包含開關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積分(PI)控制或比例-積分-導數(PID)控制。控制可包含開放迴路控制或閉合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閉合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開放迴路控制。控制器可包含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可包含(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鍵盤、小鍵盤、滑鼠、觸控螢幕、麥克風、語音辨識封裝、相機、成像系統或其任何組合。輸出可包括顯示器(例如,螢幕)、揚聲器或印表機。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系統及/或設備可包含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可與本文中所描述之任一設備(例如,感測器)通信。感測器可屬於相同類型或不同類型,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舉例而言,控制系統可與第一感測器及/或第二感測器通信。控制系統可控制一或多個感測器。控制系統可控制建築物管理系統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照明、安全及/或空氣調節系統)。控制器可調節封閉體之至少一個(例如,環境)特性。控制系統可使用建築物管理系統之任何組件來調節封閉體環境。舉例而言,控制系統可調節由加熱元件及/或冷卻元件供應之能量。舉例而言,控制系統可調節經由通風口流動至封閉體及/或自封閉體流動之空氣的速率。控制系統可包含處理器。處理器可為處理單元。控制器可包含處理單元。處理單元可為中央處理單元。處理單元可包含中央處理單元(本文中縮寫為「CPU」)。處理單元可為圖形處理單元(本文中縮寫為「GPU」)。(多個)控制器或控制機構(例如,包含電腦系統)可經程式化以實施本發明之一或多種方法。處理器可經程式化以實施本發明之方法。控制器可控制形成本文中所揭示之系統及/或設備的至少一個組件。
圖16展示電腦系統1600之示意性實例,該電腦系統經程式化或以其他方式組態為本文中所提供之任何方法之一或多個操作。電腦系統可控制(例如,指導、監測及/或調節)本發明之方法、設備及系統的各種特徵,諸如控制封閉體之加熱、冷卻、照明及/或通風,或其任何組合。電腦系統可為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感測器或裝置(例如,包括感測器及/或發射器)集之部分或與任何感測器或裝置集通信。電腦可耦接至本文中所揭示之一或多個機構及/或其任何部分。舉例而言,電腦可耦接至一或多個感測器、閥、開關、燈、窗(例如,IGU)、馬達、泵、光學組件或其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封閉體(例如,包含建築物之設施)之網路。電路系統可包含驅動器板或控制器。控制器可為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控制器(例如,(例如,階層式)控制系統之時序控制器、觸控螢幕控制器及/或任何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裝置集。裝置集可包含感測器或發射器。舉例而言,裝置集可包含複數個感測器、複數個發射器或其任何組合。發射器可為光發射器(例如,LED)或聲音發射器(例如,蜂音器或揚聲器)。感測器可感測環境之任何環境特性(例如,光、溫度、(例如,大氣之)化學成分或聲音)。化學成分可包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二氧化碳、氧氣、一氧化碳、硫化氫或濕氣。控制系統可經組態以例如使用建築物管理系統控制(例如,經由網路)環境。控制系統可經組態以控制(例如,經由網路)封閉體(例如,設施)之通風、加熱、空氣調節、冷卻、照明、安全、安全性、火災或聲波系統。控制系統可經組態以控制(例如,經由網路)至少一個可著色窗、顯示構造及/或觸控螢幕。網路可促進更新與裝置相關聯之軟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之任一者,網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該等裝置。網路可促進更新與裝置相關聯之邏輯(例如,控制邏輯)中之任一者,網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該等裝置。邏輯可嵌入於軟體中。網路可促進更新與裝置相關聯之資料串流中之任一者,網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該等裝置。更新可為即時的。網路可促進具有至多約2毫秒(ms)、3 ms、4 ms、5 ms、7 ms、10 ms或15 ms之延遲的回應時間及/或更新時間。網路可促進低時延通信。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功能性及/或可著色窗可(例如,各自)具有獨特識別(字母數字)程式碼。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功能性及/或可著色窗可(例如,各自)藉由網路及/或控制系統唯一地辨識。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功能性及/或可著色窗可(例如,各自)藉由網路及/或控制系統唯一地識別為裝置及/或節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例如,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功能性及/或可著色窗)以通信方式耦接至網路。第三方裝置及/或資料串流(例如,第三方媒體提供商)可利用網路鑑認協定,例如以與控制系統及/或另一裝置通信。網路鑑認協定可打開用於網路存取之一或多個埠。在組織及/或設施鑑認(例如,經由網路鑑認)嘗試以可操作方式耦接(及/或實體地耦接)至網路之裝置的身分時,可打開(多個)埠。操作性耦接可包含以通信方式耦接。組織及/或設施可授權(例如,使用網路)裝置對網路之存取。存取可或可不受限。限制可包含一或多個安全層級。可基於憑證及/或證書而判定裝置之身分。憑證及/或證書可由網路(例如,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伺服器)確認。鑑認協定可或可不特定用於例如利用封包之區域網路(LAN)中的實體通信(例如,乙太網路通信)。標準可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來維持。標準可指定實體媒體(例如,目標設備)及/或網路(例如,乙太網路)之工作特性。網路連接標準可支援區域(例如,乙太網路)網路上之虛擬LAN(VLAN)。標準可支援經由區域網路(例如,乙太網路)之功率。網路可經由電力線(例如,同軸電纜)提供通信。功率可為直流電(DC)功率。功率可為至少約12瓦特(W)、15 W、25 W、30 W、40 W、48 W、50 W或100 W。標準可促進網狀網路連接。標準可促進區域網路(LAN)技術及/或廣域網路(WAN)應用。標準可例如藉由各種類型之電纜(例如,同軸、雙絞線、銅電纜及/或光纜)來促進目標設備及/或基礎設施裝置(集線器、交換器、路由器)之間的實體連接。網路鑑認協定之實例可為802.1X或KERBEROS。網路鑑認協定可包含秘密密鑰密碼術。網路可支援包含802.3、802.3af(PoE)、802.3at(PoE+)、802.1Q或802.11s的(例如,通信)協定。網路可支援用於建築物自動化及控制(BAC)網路(例如,BACnet)之通信協定。可使用電纜,諸如雙絞線電纜或同軸電纜促進PoE通信。電纜可包含IX工業電纜或IX極端效能聚合物鎖定有線電纜。協定可限定用於在耦接至網路之各種裝置之間通信的(多種)服務。該一或多個裝置包括感測器、發射器、可著色窗、顯示構造、觸控螢幕功能性、控制器、收發器、天線、第三方媒體提供商相關設備、個人電腦、行動電路系統(例如,膝上型電腦、蜂巢式電話、觸控板)及/或任何其他(例如,第三方)裝置。協定服務可包括裝置及物件發現(例如,Who-Is、I-Am、Who-Has及/或I-Have)。協定服務可包括讀取性質及寫入性質(例如,用於資料共用)。網路協定可限定(例如,服務所作用的)物件類型。協定可限定一或多個資料連結及/或實體層(例如,ARCNET、乙太網路、BACnet/IP、BACnet/IPv6、BACnet/MSTP、經由RS-232之點對點、經由RS-485之主從/符記傳遞、ZigBee及/或LonTalk)。協定可專用於裝置(例如,物聯網(IoT)裝置及/或機器對機器(M2M)通信)。協定可為傳訊協定。協定可為發佈-訂閱類型協定。協定可經組態用於傳訊輸送。協定可經組態用於遠端裝置。協定可經組態用於具有較小程式碼佔據面積及/或最小網路頻寬之裝置。較小程式碼佔據面積可經組態以由微控制器處置。協定可具有複數個服務品質位準,包括(i)至多一次、(ii)至少一次及/或(iii)恰好一次。複數個服務品質位準可提高網路中之訊息遞送(例如,至其目標)的可靠性。協定可促進(i)裝置至雲端之間及/或(ii)雲端至裝置之間的傳訊。傳訊協定經組態以用於將訊息廣播至裝置群組(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諸如感測器及/或發射器。協定可符合結構化資訊標準促進組織(OASIS)。協定可支援諸如鑑認(例如,使用符記)之安全方案。協定可支援存取委託標準(例如,OAuth)。協定可支援准予第一應用程式(及/或網站)存取第二應用程式(及/或網站)上之資訊,而無需向第二應用程式提供與第一應用程式相關之安全程式碼(例如,符記及/或密碼)。協定可包含訊息佇列遙測輸送(MQTT)或進階訊息佇列協定(AMQP)協定。協定可經組態用於至少一(1)個訊息/秒(例如,每一發佈者)或更多訊息/秒(例如,每一發佈者)之訊息率。協定可經組態以促進至多約64、86、96或128個位元組之訊息有效負載大小。協定可經組態以與操作協定相容(例如,MQTT)庫及/或經由網路連接至相容代理(例如,MQTT代理)之任何裝置通信(例如,自微控制器至伺服器)。每一裝置(例如,目標設備、感測器或發射器)可為發佈者及/或用戶。至少一個代理可處置數百萬個並行連接之裝置,或小於數百萬個並行連接之裝置。代理可處置至少約100、10000、100000、1000000或10000000個並行連接之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代理負責接收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訊息、濾波訊息、判定誰對每一訊息感興趣及/或發送訊息至此等訂用裝置(例如,代理用戶端)。協定可能需要至網路之網際網路連接性。協定可促進雙向及/或同步同級間傳訊。協定可為二進位有線協定。此網路協定、控制系統及網路之實例可見於2020年3月26日申請的標題為「MESSAGING IN A MULTI CLIENT NETWORK」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3/000,342號中,該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直接與顯示構造相關聯之(多個)控制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設施之一或多個控制器。設施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可為階層控制系統。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經由乙太網路供電連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設施之一或多個控制器。
電腦系統可以包括處理單元(例如1606)(本文中亦使用「處理器」、「電腦」及「電腦處理器」)。電腦系統可包括記憶體或記憶體位置(例如,1602)(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電子儲存單元(例如,1604)(例如,硬碟)、用於與一或多個其他系統通信之通信介面(例如,1603)(例如,網路配接器),及周邊裝置(例如,1605),諸如快取記憶體、其他記憶體、資料儲存器及/或電子顯示配接器。在圖16中所展示之實例中,記憶體1602、儲存單元1604、介面1603及周邊裝置1605經由通信匯流排(實線),諸如母板與處理單元1606通信。儲存單元可為用於儲存資料之資料儲存單元(或資料儲存庫)。電腦系統可藉助於通信介面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電腦網路(「網路」)(例如,1601)。網路可為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及/或企業間網路,或與網際網路通信之企業內部網路及/或企業間網路。在一些情況下,網路為電信及/或資料網路。網路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腦伺服器,該一或多個電腦伺服器可使得能夠進行分散式計算,諸如雲端計算。在一些情況下,網路可藉助於電腦系統實施同級間網路,其可使得耦接至電腦系統之裝置能夠充當用戶端或伺服器。
處理單元可執行可體現於程式或軟體中之機器可讀指令序列。該等指令可儲存於諸如記憶體1602之記憶體位置中。可將該等指令指導至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可隨後程式化或以其他方式組態處理單元以實施本發明之方法。由處理單元執行之操作的實例可包括提取、解碼、執行及寫回。處理單元可解譯及/或執行指令。處理器可包括微處理器、資料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PU)、圖形處理單元(GPU)、系統單晶片(SOC)、共處理器、網路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特殊應用指令集處理器(ASIP)、控制器、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晶片組、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任何組合。處理單元可為諸如積體電路之電路的部分。系統1600之一或多個其他組件可以包括於電路中。
儲存單元可儲存檔案,諸如驅動程式、程式庫及保存的程式。儲存單元可儲存使用者資料(例如,使用者偏好及使用者程式)。在一些情況下,電腦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額外資料儲存單元,該等資料儲存單元處於電腦系統外部,諸如位於經由企業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與電腦系統通信之遠端伺服器上。
電腦系統可經由網路與一或多個遠端電腦系統通信。舉例而言,電腦系統可與使用者(例如,操作者)之遠端電腦系統通信。遠端電腦系統之實例包括個人電腦(例如,攜帶型PC)、平板或平板電腦PC(例如,Apple® iPad、Samsung® Galaxy Tab)、電話、智慧型電話(例如,Apple® iPhone、具備Android功能之裝置、Blackberry®),或個人數位助理。使用者(例如,用戶端)可經由網路存取電腦系統。
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可藉助於機器(例如,電腦處理器)可執行程式碼來實施,該程式碼儲存於電腦系統之電子儲存位置上,諸如儲存於記憶體1602或電子儲存單元1604上。機器可執行或機器可讀程式碼可按軟體形式來提供。在使用期間,處理器1606可執行程式碼。在一些情況下,可自儲存單元擷取程式碼且將其儲存於記憶體上以準備好供處理器存取。在一些情形下,可以排除電子儲存單元,並將機器可執行指令儲存於記憶體上。
程式碼可經預編譯且經組態以供具有經調適以執行程式碼之處理器的機器使用,或可在執行階段期間編譯。程式碼可用程式設計語言提供,該程式設計語言可經選擇以使得程式碼能夠以預編譯或編譯時(as-compiled)方式執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包含程式碼。程式碼可為程式指令。程式指令可使得至少一個處理器(例如,電腦)指導前饋及/或回饋控制迴路。在一些實施例中,程式指令使至少一個處理器指導閉合迴路及/或開放迴路控制方案。控制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一或多個感測器讀數(例如,感測器資料)。一個控制器可指導複數個操作。至少兩個操作可由不同控制器指導。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同控制器可指導操作(a)、(b)及(c)中之至少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同控制器可指導操作(a)、(b)及(c)中之至少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使每一不同電腦指導操作(a)、(b)及(c)中之至少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不同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使得每一不同電腦指導操作(a)、(b)及(c)中之至少兩者。控制器及/或電腦可讀媒體可指導本文中所揭示之設備或其組件中之任一者。控制器及/或電腦可讀媒體可指導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的任何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整合玻璃單元彼此協調操作。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相關聯可著色窗(例如,(多個)整合玻璃單元)之控制可經由顯示構造控制與可著色窗控制之整合。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及可著色玻璃可例如經由網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控制系統。至少一個顯示構造之控制可經由乙太網路。可在使用一或多個相關聯顯示構造時調整(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可在使用一或多個顯示構造時自動改變(例如,變暗)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自動改變(例如,變暗或變亮)(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外部輻射及/或顯示對比度。自動改變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隱私(例如,限制自設施外部之某人看到顯示構造之能力)。當使用(多個)可著色窗時,可著色窗之區可具有其(自動)更改(例如,變暗或變亮)之色調等級。可著色窗之區可包含複數個可著色窗。該區可包含(i)面向封閉體(例如,設施)之特定方向之可著色窗;(ii)設施之特定面(例如,立面)上之複數個可著色窗;(iii)設施之特定樓層上之可著色窗;(iv)特定類型之房間及/或活動(例如,開放空間、辦公室、會議室、講演廳、走廊、接待大廳或自助餐廳)中之複數個可著色窗;(v)安置於相同固定件(例如,內壁或外壁)上之可著色窗;及/或(vi)使用者限定之複數個可著色窗(例如,房間中或立面上之可著色窗群組,亦即可著色窗之較大群組之子集,例如在八個可著色窗中之一者上具有顯示構造之會議室可使八個可著色窗-區之色調變暗)。可著色窗之(自動)著色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正展示活動內容(例如,意欲用於使用者觀看之內容)抑或非活動內容。當使用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時,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之自動改變可藉由使用者(例如,藉由手動調整色調等級)改寫。使用者可使用行動電路系統(例如,遠端控制器、虛擬實境控制器、蜂巢式電話、電子記事本、膝上型電腦及/或藉由類似行動裝置)改寫(多個)可著色窗之自動著色。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可鄰近於熱耗散系統(例如,加熱器)。鄰近於顯示構造之熱(例如,藉由顯示構造、任何觸控螢幕、電路系統、電源、鄰近感測器、鄰近發射器及/或太陽輻射產生(例如,透射穿過可著色窗)之熱)可耗散。熱可經由傳導、對流及/或電磁波(輻射)傳送。可主動地或被動地移除熱。可經由對流及/或傳導移除熱。主動熱移除可(例如,使用控制系統)控制。主動(例如,強制)對流(例如,風扇)可產生氣流以耗散鄰近於(多個)顯示構造之熱。氣流可在間隙中(例如,在(多個)可著色窗與(多個)顯示構造之間)。鄰近於(多個)顯示構造或與(多個)顯示構造整合及/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顯示構造之(多個)一或多個溫度感測器可感測溫度及信號以在達成第一(高)溫度臨限值時引發強制對流。(多個)溫度感測器可在達成第二(較高)溫度臨限值時(自動)關斷(多個)顯示構造(例如,以防止故障及/或損壞)。損壞可為永久性或暫時的。第一溫度臨限值相較於第二溫度臨限值可具有較低溫度值。臨限值可取決於環境溫度。環境溫度可包括安置有顯示構造之封閉體外部的溫度,或安置有顯示構造之封閉體中之溫度。穿透(多個)可著色窗之熱可受限制(例如,經由低發射率(Lo-E)玻璃之使用),例如以減少(多個)顯示構造上之熱負載。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之操作包括與(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維護任務。顯示構造之維護任務(例如,像素補償、溫度、使用及/或復位)之控制可為自動的(例如,使用控制系統)。像素補償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在其壽命內如何使用像素來調整顯示構造中像素之亮度。舉例而言,像素發射之波長及/或強度,及視情況持續多長時間。舉例而言,像素投影波長及/或強度之頻率。舉例而言,像素已經顯示之內容(例如,具有運動或靜態顯示之視訊)。可隨時間推移監測顯示構造溫度、風扇速度、顯示構造使用之程度及/或顯示構造使用之類型。監測可藉由控制系統。監測可利用耦接至網路(例如,且耦接至控制系統)之感測器。當顯示構造正投影媒體時,監測可為原位及/或即時的。控制系統可利用影像處理來評定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發射實體(例如,LED或其他燈)之狀態。感測器可包含相機(例如,靜止圖像或視訊相機)。相機可包含像素陣列(例如,電荷耦合裝置(CCD)相機)。相機可經組態用於數位成像(例如,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相機)。相機可包含膠片。相機可對色域敏感(例如,對普通人眼可見之色彩之完整範圍)。控制系統可連續地及/或間歇性地(例如,以預定間隔)監測顯示構造。控制系統可記錄與連續地或間歇性地監測顯示構造相關的資料。資料可以預定間隔及/或在已經達成臨限值時記錄。臨限值可為熱、電氣及/或光學臨限值。臨限值可為時間相依性的(例如,溫度超過50℃多於約1分鐘)。顯示構造調整(例如,復位)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例如,光學、熱及/或電氣)性質之此監測(例如,取決於時間臨限值)。臨限值可為值或函數(例如,時間及/或空間相依性函數)。空間可係關於安置有顯示構造之封閉體之類型。舉例而言,會議室中之顯示構造相較於走廊中之顯示構造可具有較低容錯度。顯示構造之監測可提供關於顯示構造之(多個)組件(例如,像素、電氣電路系統、過濾器及/或風扇)之壽命的預測。監測顯示構造(例如,隨時間推移)可主動地補償與顯示構造相關或顯示構造之組件(例如,像素、電氣電路系統、過濾器及/或風扇)中的任何經預測衰減。顯示構造之監測及/或診斷可經由網路(例如,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設施之外層中之網路)。顯示構造之監測及/或診斷可藉由控制系統。調整(例如,復位)顯示構造可包括(自動及/或可控地)關閉及打開顯示構造。顯示構造可以每一時間間隔(例如,每至少約24小時、36小時、48小時或72小時)循環一次,例如若顯示構造之該等像素可能容易出現故障(例如,燃燒失效)。時間間隔可取決於經預測故障之類型及/或其程度(例如,一個像素之經預測故障或一組像素之經預測故障)。循環時間間隔可取決於顯示構造之觀看之類型。舉例而言,長於時間之預定臨限值之靜態觀看(例如,將顯示構造用作符號)可提高像素故障(例如,失效)之風險。當顯示構造用於靜態觀看時相較於移動視訊更頻繁的開/關循環可降低靜態觀看中像素故障之風險。控制系統可預測(例如,經由軟體模組)顯示構造或其組件中之任一者之維護及/或更換(例如,基於所監測像素狀態)。預測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之輸出之即時感測器量測(例如,相比於預期輸出)。預測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之輸出之先前感測器量測(例如,相比於預期輸出),例如在實驗室或其他測試設施(例如,疲勞測試)中進行。預測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待維護/更換之顯示構造之觀測。預測可至少部分地基於不同於待維護/更換之顯示構造的顯示構造(例如,測試顯示構造)之觀測。預測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平均像素狀態,例如考慮顯示構造及/或其個別像素中之任一者之輻照剖面。控制系統可提供關於預期更換及/或維護之通知。此類預測可允許主動維護及/或更換之執行。此類預測可允許待維護及/或更換之各別顯示構造之預期存放。此類預測可允許將執行此維護及/或更換之人員之及時排程。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一或多個補償性程序(例如,方法)延長顯示構造壽命。在偵測到顯示構造之發射組件(例如,發射像素,諸如LED像素)之損害時,可引發(多個)補償性程序。可(例如,藉由一或多個控制器,例如控制系統)自動引發補償性程序,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可藉由使用者,例如經由APP引發補償性程序。APP可提示使用者引發補償性程序及/或選擇補償性程序。可存在可用於應用程式之一種、兩種、三種或更多種補償性方法。補償性程序彼此不同之處可在於(i)提供至發射實體(例如,包括LED之像素)之最大電流強度、(ii)電流經提供至顯示構造之發射實體的定時序列(例如,頻率)、(iii)電流之任何斜升、(iv)電流之任何斜降、(v)電流之任何保持值、(vi)電流與時間相依之方式(例如,函數類型)或(vii)其任何組合。函數可包括頂帽類型函數及/或漸進函數(例如,包括電流之斜升及/或斜降)。漸進函數可包括線性、三角及/或指數部分。
圖18展示與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相關之操作之實例。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之控制可經由顯示構造控制與(多個)可著色窗控制之整合。至少一個顯示構造之控制可經由網路。在區塊1801中,當使用(多個)一或多個相關聯顯示構造及/或其準備好用於顯示構造之使用時,調整至少一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舉例而言,(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可在使用(多個)一或多個顯示構造時自動變暗。使至少一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自動變暗可至少部分地基於(i)外部輻射、(ii)以顯示對比度顯示之媒體、(iii)所顯示媒體之類型(例如,靜態或變化的),及/或(iv)隱私請求。使(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自動變暗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隱私(例如,限制自設施外部之某人看到顯示構造之能力)。當使用一或多個顯示構造時,可著色窗之區可具有其經更改(例如,變暗)色調等級。可著色窗之區可包括面向設施中之特定方向之複數個可著色窗,可為設施之特定面上之複數個可著色窗,可為設施之特定樓層上之複數個可著色窗,可為特定類型之房間(例如,開放空間、辦公室、會議室、講演廳、自助餐廳)中之複數個可著色窗,及/或可為使用者限定之複數個可著色窗(例如,房間中或立面上之可著色窗群組,亦即可著色窗之較大群組之子集,例如在八個可著色窗中之一者上具有顯示構造之會議室可使八個可著色窗-區之色調變暗)。該區可為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區。可著色窗之自動著色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正展示活動內容(例如,意欲用於使用者觀看之內容)抑或非活動內容。在區塊1803中,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之自動變暗可藉由使用者手動調整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而改寫。使用者可使用行動電路系統(例如,遠端控制器、虛擬實境控制器、蜂巢式電話、電子記事本及/或膝上型電腦)改寫(多個)可著色窗之自動著色。在區塊1804中,鄰近於顯示構造之熱(例如,藉由與顯示構造相關之任何組件產生之熱及/或透射穿過可著色窗之太陽輻射)可耗散且被動地及/或主動地(例如,可控地)移除(例如,使用風扇或任何其他熱交換器之自動致動)。鄰近於顯示構造或與顯示構造整合之溫度感測器可感測溫度及信號以在達成第一高溫臨限值時開始主動熱交換操作(例如,引發強制對流)。溫度感測器可在達成第二較高溫度臨限值時關斷(多個)顯示構造。操作1805展示顯示構造之(多個)維護任務(例如,像素補償、溫度、使用及/或復位)之(例如,自動)預測及/或預期。像素補償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已經使用多少像素、已經使用像素之頻率及/或像素已經顯示之內容(例如,具有運動或靜態顯示之視訊)調整顯示構造中像素之亮度。可監測顯示構造溫度、主動熱交換強度(例如,風扇速度)及/或顯示構造使用量。顯示構造調整(例如,復位)可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構造性質之監測。隨著像素劣化,其可需要更多電流及/或電壓來產生所請求輸出。顯示構造調整可包含調整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像素之強度以產生所請求輸出。顯示構造之監測可提供關於顯示構造中組件(例如,像素、電氣電路系統、過濾器及/或風扇)之狀態及/或經預測使用壽命的預測。控制系統可通知及/或主動地補償與顯示構造相關之組件中之任何經預測衰減。顯示構造之監測及/或診斷可經由網路,其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設施之外層中。在區塊1807中,顯示構造視情況經調整及/或復位。調整及/或復位可包括自動關閉及打開顯示構造,例如以延長像素使用壽命及/或減少像素輸出故障。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之操作係至少部分基於至少一個顯示構造之狀態。可關於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是否打開來檢查、監測及/或驗證顯示構造之狀態。若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未打開,則(多個)可著色窗之預設及/或手動色調等級可經啟動。可週期性地檢查顯示構造之(例如,開/關)狀態。若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打開(例如,正在操作),則可判定顯示構造正顯示主動抑或被動內容。若顯示構造未打開(例如,不顯示媒體),則(多個)可著色窗之預設或手動色調等級可經啟動。若顯示構造正顯示主動內容,則(i)接近正顯示主動內容之(多個)顯示構造的可著色窗之區可經識別,(ii)該區中可具有窗之經識別色調等級(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太陽輻射、太陽眩光及/或所要對比度之存在的不同色調等級)及/或(iii)可在經識別區中調整可著色窗之色調等級。
圖19展示與至少一個顯示構造及(多個)相關聯可著色窗相關之控制操作之實例。在區塊1901中,檢查至少一個顯示構造之狀態。在區塊1902中,控制系統判定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是否打開(例如,至少一個像素正可控地發射輻射)。若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未打開,則在區塊1903中啟動(多個)可著色窗之預設或手動色調等級,且週期性地檢查顯示構造之狀態。若至少一個顯示構造打開,則在區塊1904中可判定顯示構造是否正顯示主動內容。否則,則可在區塊1903中啟動(多個)可著色窗之預設或手動色調等級,且週期性地檢查顯示構造之狀態。若顯示構造正顯示主動內容,則在區塊1905中識別接近顯示主動內容之(多個)顯示構造之(多個)可著色窗。(多個)可著色窗可在區塊1906中具有其經識別色調等級(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太陽/眩光及所要對比度之存在的不同色調等級),且在區塊1907中對可著色窗進行任何色調等級調整。可著色窗可為該區之部分(例如,且該區可由控制器識別),或並非該區之部分。若耦接至顯示構造之第一可著色窗為包含不耦接至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第二可著色窗的區之部分。第二可著色窗之色調可或可不更改至第一可著色窗之色調。可預定及/或藉由使用者判定該區中其他窗之色調之更改,與更改與顯示構造耦接之可著色窗之色調一致。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顯示構造在控制方案中連接在一起。複數個顯示構造可鄰近於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安裝。可著色窗可經由作為控制系統之部分的本端(例如,窗)控制器連接(例如,以有線或無線方式)。控制系統可包含耦接至功率及/或通信網路之控制器之分佈式網路。控制系統可控制各種功能(例如,設施(例如,辦公室建築物、倉庫等)之功能),該等功能可包括調整(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及/或在顯示構造上顯示媒體內容。顯示構造可經由可容納於一或多個外殼中之顯示介面連接(例如,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顯示介面外殼在本文中可被稱作電氣盒((E)-box),例如2006。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用於功率及/或通信)至網路。網路可將資料及/或功率提供至顯示構造。使用者內容伺服器可經由網路提供資料以顯示於顯示構造上及/或可經由與顯示介面之一或多個連接而將資料及功率提供至顯示介面。顯示介面可包括配接器(例如,乙太網路配接器(例如,RS-485至乙太網路))及/或電子盒可包括原生配接器(例如,乙太網路/IP)支援。電子盒可發送提示及/或對來自網路之查詢作出回應。舉例而言,用於資料傳輸之裝置之連接可包括乙太網路、USB(例如,USB 2.0)、HDMI、顯示埠、Thunderbolt、RS-485標準下之埠、RS-422下之埠、RS-232標準下之埠,及/或用於資料及/或媒體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連接可促進至少約10呎(')、15'、20'、50'、70'、100'、150'、300'、500'、1000'、2000'、3000'或4000'之距離內的廣泛操作性距離(例如,在傳輸器與接收器之間)。連接可促進至少約10公尺(m)、50 m、100 m、500 m、800 m、1000 m、1200 m或1500 m之距離內的廣泛操作性距離。可經由網際網路供電及/或經由單獨電力電纜將功率提供至電子盒。該複數個顯示構造可在每一顯示構造上展示不同內容,可展示相同(例如,重複)內容或可經組態以跨越多個顯示構造展示一個影像(例如,使得影像之區段展示於該複數個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上)。顯示構造之連接可允許經由本端控制器控制較小數目(例如,至多10、9、8、5、6或4)個顯示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較大數目(例如,多於10)個顯示構造可經由網路(例如,樓層)控制器耦接或可允許設施中之所有顯示構造受主控制器控制。顯示構造可個別地顯示媒體(例如,獨立於其他顯示構造)或為顯示構造群組(例如,至少2、4、6、8、10、20、25、50或75個顯示構造可以顯示器群組(集)配置),其例如可經控制以如同單一顯示構造一般顯示資料(例如,分別分割在顯示器群組中之顯示器當中的一個媒體)。顯示構造可形成視訊牆。視訊牆可包含平鋪在一起(例如,連續地或重疊)之複數個顯示構造,以便形成一個較大螢幕。控制視訊牆控制器之控制器可將待投影於視訊牆上之單一影像分割成待顯示於構成視訊牆之個別顯示構造上的部分。顯示構造可耦接至壁(例如,不透明或透明)或可著色窗。視訊牆控制器可包含基於硬體之控制器或基於軟體與媒體卡控制器。基於硬體之控制器可包含媒體處理晶片組且可不含操作系統。基於軟體與媒體卡控制器可安置於具有操作系統之處理器中。處理器可為伺服器或可為本端的。處理器可組態有多輸出圖形卡及/或視訊俘獲輸入卡。
顯示構造可經組態於佈局中。佈局可包含相同顯示器幾何結構(例如,具有相同縱橫比)之矩陣柵格佈局(例如,2×2、3×3或4×4)。佈局可包含非相同顯示器幾何結構(例如,具有不同縱橫比)之佈局,例如在除對稱矩陣之外的組態中。所顯示之媒體內容可為相同、經分割或完全不同的。舉例而言,至少兩個不同並行內容可顯示於顯示構造之視訊牆上。
圖20展示用於複數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方案之實例。複數個顯示構造2002可鄰近於複數個可著色窗2003安裝。可著色窗2003可經由本端(窗)控制器2001連接2009(例如,以有線及/或無線方式)至控制網路2004,其控制設施(例如,辦公室建築物、倉庫等)之各種功能,該等功能可包括調整可著色窗2003之色調。顯示構造2002可經由顯示介面2005及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006內之控制器連接(例如,以有線及/或無線方式)2010,以控制網路2004(包含控制系統)。控制網路可經由佈線網路耦接至可著色窗及/或顯示構造,該佈線(例如,同軸電纜)可將資料及/或功率提供至顯示構造2002。使用者內容伺服器2007可提供待顯示於顯示構造2002上之資料(例如,經由佈線及/或控制網路)及/或可經由與顯示介面2005之一或多個連接2011將資料及功率提供至顯示介面2005。顯示介面可包括乙太網路配接器(例如,RS-485至乙太網路)。電子盒2006可包括原生乙太網路/IP支援。電子盒2006可發送提示及/或對來自網路2004之查詢作出回應。舉例而言,用於資料傳輸之裝置之連接可包括乙太網路、HDMI、顯示埠、RS-485及/或用於資料傳輸,諸如用於媒體內容管理系統(CMS)信號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可經由網際網路供電及/或經由單獨電力電纜將功率提供至電子盒2006。該複數個顯示構造2002可展示不同內容、相同內容,或可用以跨越多個顯示構造2002展示一個影像(例如,如在視訊牆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用以在設施中顯示各種媒體。顯示構造可包括可至少部分透明的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例如當顯示構造未操作時(例如,TOLED顯示器)。顯示構造可(例如,直接地或間接地)耦接至硬質表面,諸如壁、板或窗(例如,視覺窗)。硬質表面可為固定件之硬質表面。窗可為可著色窗(例如,電致變色窗)。窗可安置於建築物中或建築物之包絡中。視覺窗可包含可著色(例如,使其顏色(例如,色相)變暗、變亮及/或更改)的包括電致變色窗之可著色窗,這可提供用於與藉由顯示構造顯示之媒體形成對比之背景。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安裝)至硬質表面(例如,窗、壁或板)。耦接可經由鉸鏈、黏著劑、緊固件及/或藉由其他合適機構。耦接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一或多個窗框部分內。(多個)窗框可包括豎直部分(例如,豎框)且可包括水平部分(例如,橫框)。顯示構造可直接黏著(例如,使用黏著劑)至硬質表面。黏著劑可或可不接觸窗框(或其部分)。硬質表面可包含硬化材料(例如,玻璃、金屬或聚合物)。硬質表面可包含固體(例如,石膏、陶瓷、混凝土及/或石材)。可安裝多個顯示構造(例如,經由鉸鏈、黏著劑、緊固件及/或藉由其他機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受至少一個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可為控制系統之部分。控制器可包含直接耦接(例如,連接)至顯示構造之控制器。控制器與顯示構造之間的連接可使用有線及/或無線通信。控制器可經由複數根佈線(例如,用於通信及/或功率)耦接至顯示構造。控制器可安置於外殼中。外殼可包含一或多種材料。材料可包括元素金屬、金屬合金、聚合物(例如,塑膠)、樹脂、木材、玻璃、複合及/或其他材料。材料可包含透明或不透明材料。材料可包含導電或絕緣(例如,電介質)材料。外殼可包含分散或鏡面材料。外殼可具有複數個面。該複數根佈線中之至少兩者(例如,全部)可自控制器外殼之該複數個面中之一個面延伸。有時,一個控制器外殼(例如,包含一或多個控制器)可耦接至複數個顯示構造。有時,一個控制器可(例如,直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個顯示構造。有時,一個控制器可(例如,直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直接耦接可包含連接控制器與顯示構造之電線。電線可為不間斷電線。控制器及/或外殼可包含例如與USB標準(例如,USB 2.0標準)相容之佈線入口。佈線入口與控制器外殼中之佈線出口可或可不處於同一面中。有時,複數個控制外殼可彼此鄰近安置(例如,彼此接觸,或可彼此直接耦接(例如,經由佈線)。連接至少兩個不同外殼(例如,所有外殼)中之(多個)控制器與顯示構造中(例如,顯示構造之集合中)之至少兩者(例如,全部)的佈線(例如,所有佈線)中之至少兩者可(i)自相同面類型之外殼延伸及/或(ii)朝向相同的大體方向(例如,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延伸。面類型可根據面面向之方向(例如,向下面、向上面、向東面、向西面、向北面、向東面或其任何組合)指派。該方向可相對於面向顯示構造之使用者且相對於重力中心。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外殼安裝於框架部分中。控制器外殼可安裝於窗、板或壁框架之至少一部分內。框架之部分可為(多個)上部水平豎框((多個)橫框),在(多個)下部水平豎框((多個)橫框)內,及/或豎直(側)豎框或形成(多個)窗框之豎框之組合內。上部及下部係相對於重力中心。顯示器連接器可經由一或多根電纜及/或電線將控制器連接至顯示構造。可經由電纜將控制器連接至各別顯示構造之顯示器連接器可自控制器外殼之該複數個面中之一個面延伸或可自控制器外殼之該複數個面中之多於一個面延伸。將控制器連接至對應顯示構造之電纜中之至少兩者(例如,全部)可(例如,實質上)具有相同長度。電纜可至少部分地在(多個)窗框內延伸。將控制器連接至顯示構造之電纜可具有不同長度。電纜可至少部分地在(多個)窗框內及/或外部延伸。(例如,本端)控制器可包括可例如連接至一或多個電源之電源連接器。電源連接器可安置於與資料電纜自其延伸至(多個)顯示構造之面相同或不同的面中。不同面可形成角度,該角度可(例如,實質上)為直角。不同面可彼此平行。(多根)資料(例如,通信及/或媒體)電纜可自一或多個資料源(例如,(多個)伺服器)連接至控制器。資料電纜可連接至媒體內容提供商伺服器及/或控制(多個)窗之色調等級之伺服器。在一些實施例中,功率及資料經由相同電纜(例如,同軸電纜)耦接至顯示構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裝置(例如,包括感測器及/或發射器)整合至共同外殼中。外殼可包括一或多個電路板。外殼可整合裝置集。該集可具有單一外殼(例如,罩蓋)。一或多個電路板(例如,印刷電路板PCB)可安置於單一外殼中。至少一個控制器可安置於外殼中。外殼可適於安裝至封閉體(例如,設施、建築物或房間)中之窗、壁、頂板或任何其他結構及/或固定件以執行各種功能。裝置之共同總成(例如,裝置集)可包括功率調節組件、電路系統(例如,處理單元)、記憶體及/或網路介面。外殼可包含安裝配接器,其可經提供以供將總成安設至固定件,諸如窗豎框之至少一部分。外殼可包含最佳效能所要之一或多個特徵,諸如(I)用於容許(多個)外部環境特性進入外殼之一或多個開口、(II)電氣及/或電磁(例如,射頻)屏蔽及/或(III)熱交換器(例如,被動或主動)。舉例而言,外殼可包含促進空氣流動通過電路板之一或多個開口(例如,孔)。外殼可包含散熱片。熱交換器及/或屏蔽件可屏蔽電路系統免受外部影響及/或可屏蔽於外殼中囊封之電路板之間。外殼可包含敞開本體及蓋。蓋可包含一或多個開口(例如,孔)。蓋可搭扣至敞開本體中以使殼體閉合。外殼可包含用於接納佈纜之開口。
圖21A展示安裝於框架2102內(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之硬質表面2101(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102包括豎直的豎框2103a及2103b,及橫框2104a及2104b(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兩個顯示構造2105a及2105b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102內且覆蓋硬質表面2101之(例如,全部)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106a及2106b內之兩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100指向之重力中心)橫框2104a內框架2102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10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通信(例如,路由器)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09a連接至顯示構造2105a。電子盒210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09b連接至顯示構造2105b。顯示器連接器2108a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06a延伸。顯示器連接器2108b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06b延伸。連接器2108a及2108b經配置以指向相同下游方向。電纜2109a自每一電子盒2106a及2106b至各別顯示構造2105a及2105b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102之一部分內延伸。電子盒2106a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10a。電子盒2106b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10b。將功率供應至電子盒電路系統之至少一根電源電纜可連接其自身供電電源。將功率供應至電子盒電路系統之至少兩根電源電纜可連接一個供電電源。圖21A展示兩根電源電纜2110a及2110b連接至相同供電電源2111的實例。電源電纜2110a及2110b(例如,實質上)垂直於顯示器連接器2108a及2108b自電子盒延伸(例如,連接器延伸至電子盒之相同側)之方向自電子盒中之每一者延伸。媒體佈線2112a自資料源(例如,伺服器)連接至容納於電子盒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媒體電路系統板)2106b。媒體佈線2112b連接至電子盒2106a且(經由電子盒2106b)連接至電纜2112a及資料源2115。媒體電纜2112a及2112b可連接至媒體內容提供商伺服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101為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例如經由媒體電纜(例如,2112a及/或2112b)或經由專用電纜(在圖21A中未展示)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窗之色調等級的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1B展示安裝於框架2122內(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之硬質表面2121(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122包括豎直的豎框2123a及2123b,及橫框2124a及2124b(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四個顯示構造2125a、2125b、2125c及2125d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122內且覆蓋硬質表面2121之全部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126a、2126b、2126c及2126d內之四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120指向之重力中心)橫框2124a內框架2122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12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29a連接至顯示構造2125a。電子盒212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29b連接至顯示構造2125b。電子盒2126c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及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29c連接至顯示構造2125c。電子盒2126d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129d連接至顯示構造2125d。顯示器連接器2128a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26a延伸。顯示器連接器2128b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26b延伸。顯示器連接器2128c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26c延伸。顯示器連接器2128d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外殼2126d延伸。連接器2128a、2128b、2128c及2128d經配置以指向相同下游方向。電纜2129a自每一電子盒2126a、2126b、2126c及2126d至各別顯示構造2125a、2125b、2125c及2125d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102之一部分內延伸。電子盒2126a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30a。電子盒2126b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30b。電子盒2126c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30c。電子盒2126d經組態以連接(例如,經由連接器)至電源電纜2130d。將功率供應至電子盒電路系統之至少一根電源電纜可連接其自身供電電源。將功率供應至電子盒電路系統之至少兩根或更多根電源電纜可連接一個供電電源。圖21B展示四根電源電纜2130a、2130b、2130c及2130d連接至相同供電電源2131的實例。電源電纜2130a、2130b、2130c及2130d(例如,實質上)垂直於顯示器連接器2128a、2128b、2128c及2128d自電子盒延伸之方向自電子盒中之每一者延伸。媒體佈線2132a自資料源(例如,伺服器)連接至容納於電子盒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媒體電路系統板)2126d。媒體佈線2132b連接至電子盒2126c且(經由電子盒2126d)連接至電纜2132a及資料源2135。媒體佈線2132c連接至電子盒2126b且(經由電子盒2126d及2126c)連接至電纜2132a及資料源2135。媒體佈線2132d連接至電子盒2126a且(經由電子盒2126d、2126c及2126b)連接至電纜2132a及資料源2135。媒體電纜2132a、2132b、2132c及2132d可連接至媒體內容提供商伺服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121為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例如經由媒體電纜(例如,2132a、2132b、2132c及/或2132d)或經由專用電纜(在圖21B中未展示)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窗之色調等級的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2A展示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222a及2222b內之硬質表面2221a及2221b(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222a及2222b包括豎直的豎框2223,及橫框2224(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兩個顯示構造2225a、2225b安裝於框架2222a內,且兩個顯示構造2225c及2225d安裝於框架2222b內並覆蓋硬質表面2221a及2221b之全部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226a、2226b、2226c及2226d內的四個控制器安裝於豎直側(相對於向量22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223內框架2222a及2222b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22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及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29a連接至顯示構造2225a。電子盒222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29b連接至顯示構造2225b。電子盒2226c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29c連接至顯示構造2225c。電子盒2226d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29d連接至顯示構造2225d。顯示器連接器2228a、2228b、2228c及2228d在相同水平方向上自各別外殼2226a、2226b、2226c及2226d延伸。連接器2228a、2228b、2228c及2228d經配置以指向相同水平方向。電纜2229a、2229b、2229c及2229d自每一電子盒2226a、2226b、2226c及2226d至各別顯示構造2225a、2225b、2225c及2225d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222a及2222b之部分內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221a及2221b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2B展示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232a及2232b內之硬質表面2231a及2231b(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232a及2232b包括豎直的豎框2233,及橫框2234(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顯示構造2235a安裝於框架2232a內,且顯示構造2235b安裝於框架2232b內並覆蓋硬質表面2231a及2231b之全部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236a及2236b內之兩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230指向之重力中心)橫框2234內框架2232a及2232b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23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39a連接至顯示構造2235a。電子盒223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239b連接至顯示構造2235b。顯示器連接器2238a及2238b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各別外殼2236a及2236b延伸。連接器2238a及2238b經配置以指向相同下游方向。電纜2239a及2239b自每一電子盒2236a及2236b至各別顯示構造2235a及2235b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232a及2232b之部分內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231a及2231b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3展示安裝(例如,經由諸如2370之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322a、2322b及2322c內之硬質表面2321a、2321b及2321c(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322a、2322b及2322c包括豎直的豎框2323,及橫框2324(亦被稱作水平豎框)。四個顯示構造2325a、2325b、2325c及2325d安裝於框架2322a內,兩個顯示構造2325e及2325f安裝於框架2322b內,且兩個顯示構造2325g及2325h安裝於框架2322c內並可覆蓋各別硬質表面2321a、2321b及2321c之(例如,實質上)全部(或僅一部分)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舉例而言,可著色窗之表面2380未由顯示構造覆蓋。容納於外殼(電子盒)2326a、2326b、2326c及2326d內之四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3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323內框架2322a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326a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a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a。佈線可經組態以傳輸資料及/或功率(例如,至觸控螢幕)。電子盒232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b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b。電子盒2326c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c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c。電子盒2326d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d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d。顯示器連接器2328a、2328b、2328c及2328d在相同下游方向上自各別外殼2326a、2326b、2326c及2326d延伸。連接器2328a、2328b、2328c及2328d經配置以指向相同下游方向。電纜2329a、2329b、2329c及2329d自每一電子盒2326a、2326b、2326c及2326d至各別顯示構造2325a、2325b、2325c及2325d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322a之部分內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321a、2321b及23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容納於外殼2330內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3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323內框架2322b之一部分中。控制器23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e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e。控制器23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f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f。控制器23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g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g。控制器23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329h連接至顯示構造2325h。電纜2329e、2329f、2329g及2329h自控制器2330至各別顯示構造2325e、2325f、2325g及2325h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322b及2322c之部分內延伸。控制器2330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321a、2321b及23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4展示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422a、2422b及2422c內之硬質表面2421a、2421b及2421c(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422a、2422b及2422c包括豎直的豎框2423,及橫框2424(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四個顯示構造2425a、2425b、2425c及2425d安裝於框架2422a內,兩個顯示構造2425e及2425f安裝於框架2422b內,且兩個顯示構造2425g及2425h安裝於框架2422c內並可覆蓋各別硬質表面2421a、2421b及2421c之全部(或僅一部分)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426a、2426b、2426c及2426d內之四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4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423內框架2422a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42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a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a。電子盒242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b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b。電子盒2426c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c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c。電子盒2426d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d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d。電纜2429a、2429b、2429c及2429d自每一電子盒2426a、2426b、2426c及2426d至各別顯示構造2425a、2425b、2425c及2425d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422a之部分內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421a、2421b及24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容納於外殼2430內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4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423內框架2422b之一部分中。控制器24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e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e。控制器24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f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f。控制器24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g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g。控制器24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429h連接至顯示構造2425h。電纜2429e、2429f、2429g及2429h自控制器2430至各別顯示構造2425e、2425f、2425g及2425h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422b及2422c之部分內延伸。控制器2430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421a、2421b及24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圖25展示安裝(例如,經由鉸鏈及/或黏著劑)在框架2522a、2522b及2522c內之硬質表面2521a、2521b及2521c(例如,可著色窗)之實例。框架2522a、2522b及2522c包括豎直的豎框2523,及橫框2524(有時被稱作水平豎框)。四個顯示構造2525a、2525b、2525c及2525d安裝於框架2522a內,兩個顯示構造2525e及2525f安裝於框架2522b內,且兩個顯示構造2525g及2525h安裝於框架2522c內並可覆蓋各別硬質表面2521a、2521b及2521c之全部(或僅一部分)可觀看表面(例如,板或窗,諸如可著色窗之可見表面)。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2526a、2526b、2526c及2526d內之四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5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523內框架2522a之一部分中。電子盒2526a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a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a。電子盒2526b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b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b。電子盒2526c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c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c。電子盒2526d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d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d。電纜2529a、2529b、2529c及2529d自每一電子盒2526a、2526b、2526c及2526d至各別顯示構造2525a、2525b、2525c及2525d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522a之部分內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521a、2521b及25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容納於外殼2530內之控制器安裝於上部(相對於向量2520指向之重力中心)豎框2523內框架2522b之一部分中。控制器25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e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e。控制器25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f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f。控制器2530中之電路系統(例如,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g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g。控制器2530中之電路系統經由佈線2529h連接至顯示構造2525h。電纜2529e、2529f、2529g及2529h自控制器2530至各別顯示構造2525e、2525f、2525g及2525h的長度(例如,實質上)相同,且電纜在框架2522b及2522c之部分內延伸。控制器2530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舉例而言,在硬質表面2521a、2521b及2521c為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情況下,任何(例如,全部)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控制此等窗之色調等級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外殼((E)盒)中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將功能性提供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電子盒可具有可緊固至安裝托架之罩蓋托架。罩蓋托架及安裝托架可安裝在窗框之一部分內及/或安裝至其他結構。電子盒可具有長度、寬度及高度。電子盒之長度可為至多15吋('')、14''、13''、12''、11''或10''。電子盒之長度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約15''與10''之間,例如約12.5''。電子盒之寬度可為至多5吋('')、4''、3.5''、3''、2.5''、2''或1.5''。電子盒之寬度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約5''與1.5''之間,例如約3.75''。電子盒之高度可為至多3''、2.5''、2''、1.5''或1''。電子盒之高度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約3''與1''之間,例如1.75''。電子盒可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板,其可安裝至罩蓋托架及安裝托架中之一者或兩者。電路板可包括用於經由電纜連接至電源(例如,AC或DC電源)之端子,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子盒,該電路板可包括至少一個(多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資料輸入連接器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且該電路板可包括至少一個(多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用於內容管理系統(CMS)資料傳輸(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電子盒連接器可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電子盒可包括控制器板,其可以可操作方式接合電路板。控制器板可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時序控制器可用於精確協調更改顯示構造中之各種位置(例如,LED)之時序。控制器板可包括連接至佈纜之連接器,佈纜可連接至顯示構造。佈纜可在電子盒與顯示構造之間傳輸資料。自電子盒至顯示構造之連接器(例如,傳輸功率及/或資料)可在相同方向上自電子盒延伸或可在不同方向上自電子盒延伸。舉例而言,自電子盒至顯示構造之全部電源連接器可朝向相同方向延伸且自電子盒及/或其中安置之PCB之同一側伸出。舉例而言,自電子盒至顯示構造之全部通信連接器可朝向相同方向延伸且自電子盒及/或其中安置之PCB之同一側伸出。將功率自電子盒之PCB供應至顯示構造之電源連接器可與自電子盒之PCB至顯示構造之資料連接器駐存於相同PCB側上(例如,且朝向相同方向延伸,例如朝向顯示構造且遠離電子盒延伸)。電子盒與顯示構造之間的資料及/或功率之連接器可在與駐存有用於傳入電源電纜之連接器的電子盒之第二側具有一角度(垂直於第二側)的第一側處駐存於電子盒中。電子盒與顯示構造之間的資料及/或功率之連接器可在與駐存有用於傳入資料及/或媒體通信電纜之連接器的電子盒之第三側具有一角度(垂直於第三側)之第一側處駐存於電子盒中。用於(i)傳入電源、(ii)傳入資料(例如,媒體)通信及(iii)至顯示構造駐存之功率及/或資料的連接器可或可不駐存於一個PCB上。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電子盒可具有唯一網路識別符(ID),例如用於與控制設施之至少一個控制器通信。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根佈纜自電子盒延伸至顯示構造。佈纜經由連接器連接至電子盒中之電路系統。電路系統可處於一或多個印刷電路板(PCB)中。佈纜可經由連接器連接至電路板。連接器可連接捆綁成電纜之複數根電線。連接器之數目可為至少2、4、6或8個。連接器之數目可為偶數個。佈纜可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性。功能性可包括傳輸資料及/或傳輸電力(例如,電功率)。舉例而言,連接器可連接將資料自PCB傳輸至顯示構造之佈纜。舉例而言,連接器可連接將電力自PCB傳輸至顯示構造之佈纜。連接器可形成連接器之兩個群組。連接器群組之成員可相同或不同。舉例而言,連接器群組可包含資料連接器及功率連接器。連接器群組中連接器類型之各別配置可遵循鏡像對稱、反轉對稱及/或旋轉(例如,C 2)對稱。用於可適用對稱操作之鏡面、旋轉軸線及/或反轉點可安置於兩個連接器群組之間。
圖26展示外殼(電子盒)2602中控制器之實例之分解視圖。電子盒2602具有緊固至安裝托架2604之罩蓋托架2603。罩蓋托架2603具有複數個狹縫2620(例如,用於通風及/或熱交換)。罩蓋托架2602及安裝托架2604可安裝在窗框(此圖中未展示)之一部分內或安裝至其他結構(例如,固定件)。電子盒2602包括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板2605,其可安裝至罩蓋托架2603及安裝托架2604中之一者或兩者。電路板2605可包括用於連接至(例如,AC)電源電纜之端子2606,該等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子盒2602;(多個)至少一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2607,其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以及(多個)至少一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2608,其可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電子盒2602包括控制器板2610,其以可操作方式接合電路板2605。控制器板2610可包括時序控制器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時序控制器可用於(例如,精確)協調更改顯示構造之各種位置(例如,LED)之時序。電路板(例如,控制器板)2610包括連接至佈纜2612a-f之連接器(例如,2611),佈纜連接至顯示構造。佈纜2612a-f可在電子盒2602與顯示構造之間傳輸資料及/或功率。舉例而言,佈纜2612a-f中之一些可傳輸資料且佈纜中之一些可傳輸功率。舉例而言,兩根最外側佈纜2612c及2612f可傳輸功率,且四根內部佈纜2612e、2612d、2612a及2612b可傳輸資料。舉例而言,兩根最內側佈纜2612d及2612a可傳輸功率,且四根外部佈纜2612e、2612f、2612c及2612b可傳輸資料。舉例而言,兩根中間佈纜26123及2612b可傳輸功率,且其他四根佈纜2612d、2612f、2612c及2612a可傳輸資料。佈纜2612a-f中之兩者可傳輸功率且佈纜2612a-f中之四者可傳輸資料。連接器可在相同方向上自電子盒延伸或可在不同方向上自電子盒延伸。在圖26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連接器2611在相同方向上自電子盒2602延伸。連接器可與(例如,AC)電源電纜延伸之方向成直角自電子盒延伸或可與電源電纜延伸之方向成任何其他角度延伸。電子盒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電子盒可具有唯一網路ID以用於與控制設施之至少一個控制器通信。
圖27A及圖27B展示圖26中展示為分解視圖之經組裝電子盒2702之各種視圖。電子盒2702具有緊固至安裝托架2704之罩蓋托架2703。罩蓋托架2702及安裝托架2704可安裝在窗框(此圖中未展示)之一部分內或安裝至其他結構。電子盒2702可具有用於配合在結構內之尺寸(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例如,長度2730、寬度2731及厚度2732)。該結構可為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結構。電子盒2702包括(例如,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板2705,其可安裝至罩蓋托架2703及安裝托架2704中之一者或兩者。電路板2705包括用於連接至(例如,AC)電源電纜2715之端子2706,該等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子盒2702;(多個)至少一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2707,其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以及(多個)至少一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2708,其例如經由電纜2716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或網路。電子盒2702包括控制器板2710,其以可操作方式接合電路板2705。控制器板2710可包括時序控制器及媒體相關電路系統。時序控制器可用於精確協調更改顯示構造中之各種位置(例如,LED)之時序。控制器板2710包括連接至佈纜2712之連接器2711,佈纜連接至顯示構造。佈纜2712可在電子盒2702與顯示構造之間傳輸資料及/或功率。連接器2711在相同方向上自電子盒2702延伸。
圖32展示電子盒3202之分解視圖之實例。電子盒3202具有緊固至安裝托架3204之罩蓋托架3203。罩蓋托架3202及安裝托架3204可安裝在結構,諸如固定件,例如窗框(此圖中未展示)之一部分內。電子盒3202可具有與將電子盒3202配合至結構之一部分中一致的尺寸或可具有大於或小於此等尺寸的其他尺寸(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電子盒3202包括(例如,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板3205,其可安裝至罩蓋托架3203及安裝托架3204中之一者或兩者。電路板3205可包括用於連接至(多根)(例如,AC)電源電纜之一或多個端子3206,該等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子盒3202(例如,經由同軸電纜);(多個)至少一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207,其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以及至少一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208,其可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及/或網路。電子盒3202包括(例如,控制器)電路板3210,其以可操作方式接合電路板3205。電路板3210可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時序控制器可用於精確協調更改顯示構造中之各種位置(例如,LED)之時序。電路板3210包括連接至佈纜(例如,3212)之連接器3211a-f,佈纜繼而連接至顯示構造。佈纜3212可在電子盒3202與顯示構造之間傳輸資料及/或功率。電子盒3202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電子盒3202可具有唯一網路ID以用於與控制設施之至少一個控制器通信。
圖33A至圖33D展示電子盒之各種視圖。電子盒3302具有緊固至安裝托架3304之罩蓋托架3303。罩蓋托架3303及安裝托架3304可安裝在結構或該結構(例如,固定件,諸如窗框(此圖中未展示))之一部分內。電子盒3302可具有用於安裝在該結構內之尺寸(例如,具有長度3330、寬度3331及厚度3332),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尺寸。電子盒3302包括(例如,類比/數位轉換器)第一電路板,其可安裝至罩蓋托架3303及安裝托架3304中之一者或兩者。第一電路板包括用於連接至(例如,AC)電源電纜(例如,包含同軸電纜或雙絞線)之一或多個端子(例如,3306),該等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子盒3302;一或多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307,其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以及一或多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308,其可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電子盒3302包括第二(例如,控制器)電路板3305,其以可操作方式接合第一電路板。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及第二電路板為一個電路板(例如,且駐存於電路板之相同或不同側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及第二電路板為單獨電路板,其分離一距離,該距離促進熱交換及/或屏蔽(例如,電子及/或電磁(例如,射頻)屏蔽)。熱交換器及/或屏蔽件可包含元素金屬或金屬合金。熱交換器可被動地及/或主動地交換熱。熱交換器可包含熱管、板或網狀物。熱交換器可包含散熱片。第二電路板3305可包括時序控制器、網路組件及/或媒體相關電路系統。時序控制器可用於精確協調更改顯示構造中之各種位置(例如,LED)之時序。在圖33A-D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第二電路板包括連接至佈纜3312之一或多個連接器3311,佈纜繼而連接至顯示構造。佈纜3312可在電子盒3302與顯示構造之間傳輸資料及/或功率。可存在連接電子盒與顯示構造(未展示)之額外佈纜。電子盒3302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以無線及/或有線方式)至網路,該網路耦接至控制設施或設施內之任何可控制裝置的至少一個控制器。電子盒3302可具有唯一網路ID以用於與控制設施之至少一個控制器通信。
圖34A至圖34E展示電路板3405之各種視圖實例,電路板可安裝在電子盒內。電路板3405可包括用於連接至(多根)AC電源電纜之一或多個端子3406,該等電纜將電功率提供至電路板3405;(多個)至少一個資料輸入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407,其可接收資料以供顯示於相關聯顯示構造上;以及(多個)至少一個電子盒連接器(例如,顯示埠、HDMI、乙太網路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器)3408,其可將資料傳輸至另一電子盒。電路板3405可以可操作方式接合控制器板,其可包括時序控制器及媒體相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至佈纜之連接器,佈纜連接至顯示構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某些設備、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及/或方法包含使氣體(例如,空氣)傳遞通過可著色窗之至少一個窗片之技術。可著色窗可包含絕緣玻璃單元,例如IGU之經著色的電致變色塗佈窗片。氣體(例如,空氣)之傳遞可為了移除熱及/或減輕例如窗片及窗片之基板上的任何光學可切換裝置(例如,電致變色塗層)及/或其他組件(例如,顯示構造)上之熱負荷。氣體(例如,空氣)之傳遞可用於經由例如對流移除熱。熱可經由傳導及/或輻射移除。在一些實施例中,已經藉由及/或經由IGU窗片加熱之氣體可諸如藉由泵抽、推動及/或抽吸傳遞。氣體可流動至設施之內部環境及/或具有IGU窗片之設施(例如,建築物)之外部。舉例而言,加熱氣體可用於加溫設施之內部。在一些實施例中,加熱氣體可用於驅動渦輪機產生電力。因此產生之電力可儲存於強制氣窗總成上之電池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強制氣體可著色(例如,電致變色)窗可包含兩個或更多個通風模組,其與IGU子總成之電致變色窗片與第三窗片之間的內部空間連通。在一些情況下,此等通風模組中之一或多者可包含一或多個空氣移動裝置,例如一或多個風扇,以用於主動地移動氣體(例如,空氣)通過電致變色窗片與第三窗片之間的內部空間。在一種情況下,一或多個空氣移動裝置(例如,風扇)可包含葉片風扇、無葉片風扇或空氣泵中之一者。在一些情況下,來自該結構且在強制空氣可著色窗外部的一或多個空氣移動裝置可經組態以將空氣饋入至通風模組中之一或多者中或自通風模組中之一或多者輸出空氣。在某些實施例中,排出空氣可用於藉由轉動連接至發電機之渦輪機而產生電力。所產生電力可儲存於電池中,例如儲存於通風模組中之一者中。強制空氣可著色窗、其使用及其控制之實例可發現於2015年2月4日申請之標題為「Forced Air Smart Windows」之PCT/US15/14453(WO 2015/120045A1)中,其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28展示耦接至緊固件2802之顯示構造2801之實例,該顯示構造藉由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例如2803成框。顯示構造耦接(例如,經由在圖28中未展示之佈線及/或佈纜)至電子盒2811及電源2810。電子盒及電源可鄰近於或遠離顯示構造安置,例如本文中所安置(例如,在固定件腔中,諸如在窗框中或在壁腔中)。緊固件2802包括鉸鏈,其具有藉由轉向節及樞軸配置耦接的包含托架之第一葉片2821與第二葉片2822。緊固件2802包括氣體導引件2823(所示之局部視圖),其促進氣體通過耦接至葉片部分2821(所示之局部視圖)中之各別孔的風扇2805之集合的定向流動。氣體指導組件經組態以附接具有連接器2831之電路板2830,連接器將電路板連接至顯示構造2801。電路板可包含控制器及/或驅動器板。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包括觸控螢幕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顯示構造可彼此鄰近配置(例如,以形成顯示牆,諸如視訊牆)。顯示構造可以矩陣配置(本文中亦被稱作顯示構造之群組或集合)。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可存在間隙。緊鄰顯示構造之間不包括另一顯示構造。間隙可被遮蔽或未被遮蔽。間隙遮蔽可包含可撓性填料,諸如透明聚合物及/或樹脂。可撓性填料可包含碳基或矽基聚合物或樹脂。填料可包含光學級材料。填料可藉由混合至少兩種組分聚合及/或固化。至少兩種組分及/或填料中之至少一者可具有至少約400毫帕秒(mPa*s)、1000 mPa*s、2000 mPa*s、3000 mPa*s、5000 mPa*s、6000 mPa*s、7000 mPa*s、8000 mPa*s、9000 mPa*s、10000 mPa*s、25000 mPa*s或50000 mPa*s之黏度。填料之密度可為至少約0.9公克每立方公分(g/cm 3)、0.95 g/cm 3、0.97 g/cm 3、0.98 g/cm 3或0.99 g/cm 3。填料在固化之後可具有低收縮率(例如,在固化之後相對於在固化之前每一體積至多約0.2%、0.1%或0.5%體積之收縮率)。填料可具有至多約2.5、2.6、2.7、2.8或2.9之介電常數。填料可具有前述介電常數中之任何者之間的介電常數(例如,自2.5至2.9或自2.7至2.8)。填料可光學清透(例如,對於普通人)。填料可具有至少2公斤力每平方公分(Kgf/cm 2)、2.2 Kgf/cm 2、2.5 Kgf/cm 2、3 Kgf/cm 2、3.5 Kgf/cm 2、4.0 Kgf/cm 2、4.5 Kgf/cm 2、5.0 Kgf/cm 2、5.5 Kgf/cm 2,或6 Kgf/cm 2之拉伸強度。填料可具有(例如,可見)光之至少約98%、98.5%、99%、99.2%、99.4%或99.5%之透射率。填料例如在25℃、23℃或20℃下可具有至多約1.9、1.7、1.6、1.5、1.4或1.3之折射率。舉例而言,填料可為Wacker Lumisil ®(WL)填料(例如,WL 100、200或300系列)。可撓性填料可經組態以允許顯示器之膨脹及/或收縮(例如,由於溫度改變)。可撓性填料可經組態以將緊鄰顯示器彼此黏合及/或黏合至結構。該結構可為可著色窗、板或壁。安裝托架及/或鉸鏈可緊固至顯示構造且可安裝至結構。該結構可包含框架或壁部分。該結構可包含固定件。框架可包含豎直豎框及水平豎框(橫框)。固定件(例如,框架)可安裝(例如,結合、緊固及/或藉由其他附接部件)至各種表面(例如,設施內部之壁、板、玻璃及/或其他安裝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直接附接至該結構(例如,可著色窗)。直接附接可使用聚合物及/或樹脂。直接附接可使用結合。結合可利用黏著劑聚合物及/或樹脂(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結合材料可具有相較於其他(例如,剛性)狀態更具延展性的狀態。剛性狀態在環境條件下可為普遍的。延展性狀態可處於不同於環境條件之特定可控制條件下。延展性狀態與剛性狀態之間的改變可藉由外部刺激(例如,熱、磁場、電場及/或化學刺激)觸發。舉例而言,填料(例如,黏著劑聚合物及/或樹脂)可為熱敏性的。舉例而言,填料例如在非環境條件下(例如,在經加熱環境下)可更具延展性,且促進(多個)顯示構造與其支撐結構之脫離(例如,用於維護或交換)。集合中顯示構造及/或觸控螢幕之間的劃分可被遮蔽,例如由於顯示構造之接近性及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發射器-感測器面板之缺失。可撓性填料可安置於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可緊固至側部托架。側部托架可緊固至結構(例如,固定件,諸如框架部分或壁)。側部托架可緊固至顯示構造(例如,經由黏著劑及/或螺釘)。側部托架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至少一對(例如,兩對)發射器面板及感測器面板。第一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對可正交於第二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對安置。兩個正交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對可促進至少一個觸控螢幕之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顯示構造經配置以形成顯示構造壁。顯示構造壁可或可不包含觸控螢幕能力。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壁中之至少一個(例如,全部)顯示構造可具有觸控螢幕能力。可藉由至少一對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促進觸控螢幕。觸控螢幕可包含兩個正交感測器及發射器對,例如正交配置之感測器及發射器(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發射器面板與其感測器面板之間的距離可橫跨一或多個顯示構造。顯示構造可以矩陣配置安置(例如,2×2顯示構造中可形成顯示構造集)。在一些實施例中,集合中之至少一個(例如,每一)顯示構造包含其專用觸控螢幕,該觸控螢幕具有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至少一個集合(例如,兩個集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集合中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包含其專用觸控螢幕,該觸控螢幕具有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至少一個集合(例如,兩個集合)。使來自發射器面板中之發射器的信號行進直至其到達感測器面板中之感測器。若信號未到達感測器,則觸控螢幕控制器可將此類干擾解譯為觸控螢幕之觸控。因此,發射器與感測器之間的路徑不應被無意干擾。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及/或顯示構造之集合為(例如,實質上)平坦的。顯示構造之平坦度變化之容限受限制(例如,以促進鄰近於顯示構造安置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操作)。集合中顯示構造之間的平坦度變化之容限可受限制(例如,以促進鄰近於顯示構造集合安置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操作)。相較於遠離觀看者,朝向觀看者的平坦度變化可更嚴格。朝向顯示構造之鄰近於觸控螢幕安置(例如,安置有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一側的平坦度變化可更嚴格。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以預定距離或更小之偏差朝向觀看者及/或觸控螢幕凸出。顯示構造可遠離觀看者及/或觸控螢幕凸出多於該預定距離。觸控螢幕可經組態以如同單一顯示構造一般展示顯示資料(例如,分別分割在顯示器集合中之顯示器當中使得集合中之每一顯示器顯示螢幕影像之一部分的一個媒體)。使用者可使用選擇器(例如,游標及/或觸控螢幕)以控制該複數個顯示構造,如同顯示構造之集合為單一顯示器一般。容限可允許安置於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間的任何顯示構造之平坦度偏差至多為約100微米(μm)、300 μm、500 μm、700 μm或900 μm。平坦度偏差限制可在朝向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方向上。顯示構造可為(例如,稍微)凹入、凸出或波紋顯示器(例如,在本文中提及之容限內)。兩個緊鄰顯示器之間的間隙可為至多約0.1吋('')、0.2''、0.3''、0.4''或0.5''。間隙可具有前述值之間的任何值(例如,自約0.1''至約0.5'')。顯示構造集合可具有複數個顯示器(例如,TOLED)共用的玻璃面板。顯示構造可各自具有支撐顯示器(例如,TOLED)之玻璃面板。
圖29A至圖29D展示包括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各種顯示構造之實例。圖29A展示四個顯示器(例如,OLED)2903a、2903b、2903c及2903d之實例,顯示器包夾於四個顯示器共用之前部玻璃2904(可經回火)與各自個別地支撐顯示器之四個後部玻璃面板(例如,2905)之間。顯示器共同形成顯示構造集合。圖29A及圖29B中之四個顯示器配置為二乘二矩陣(本文中亦被稱作群組或集合),兩個緊鄰顯示器之間具有間隙(例如,2915)。間隙2915可被遮蔽(例如,藉由安置於顯示器之間的可撓性填料,諸如透明聚合物及/或樹脂(例如,以允許顯示器由於溫度之膨脹及收縮及/或將顯示構造及/或玻璃面板結合在一起))。感測器-發射器面板2918緊固至顯示構造2902且安裝至框架帽蓋2919。顯示構造使用鉸鏈(未展示)緊固至結構,其為具有豎直豎框2907及水平豎框2908(橫框)之窗框2906。框架2906可安裝(例如,結合)至各種表面(例如,設施內部之壁、板、玻璃或其他安裝位置)。結合可使用黏著劑聚合物及/或樹脂,其可或可不具有相較於其他(例如,剛性)狀態更具延展性的狀態,剛性狀態在環境條件下可為普遍的。圖29A展示側框架帽蓋2910之實例,該側框架帽蓋經組態以將感測器-發射器面板緊固至顯示構造集合之一側2920之顯示構造2902,其中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經組態以用作觸控螢幕。顯示器2903a-2903d之集合具有彼此垂直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兩個集合,感測器-發射器面板毗鄰顯示構造之集合(並非毗鄰顯示器中之每一者)。顯示構造2902中顯示器2903a-2903d之間的高度差之容限可受限制(例如,顯示器中無一者可自感測器-發射器面板朝向觀看者突出至多容限臨限值(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使得來自發射器之信號將能夠無阻礙地到達顯示構造集合之相對側上之感測器(例如,集合內之顯示器無法以多於容限臨限值之偏差朝向觀看者凸出但可遠離觀看者凹入多於容限臨限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經組態以將顯示構造耦接至支撐結構。顯示構造可或可不配備有觸控螢幕能力。支撐結構可為固定件。舉例而言,支撐結構可為窗(例如,可著色窗)之框架部分。該結構可為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結構(例如,壁、弓形結構、門框或任何其他結構框架)。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包含經組態以允許(例如,耦接顯示構造)圍繞其軸線之迴轉的鉸鏈。緊固件可包含可移動接合部(例如,鉸鏈)。緊固件可允許其各部分中之至少一者圍繞軸線之擺動。緊固件可包含連接兩個固體物件之機械軸承。固體物件中之至少一者可圍繞軸線(例如,銷釘、樞軸或桿,例如圓柱形桿)擺動。擺動運動可擺動至兩個固體部分(例如,鉸鏈葉片)之間的受限旋轉角度。角度可為至多約270度(°)、180°、90°、60°、45°或30°。該角度可促進到達耦接至緊固件之任何電路系統及/或(例如,電氣)連接。該角度可促進使顯示構造與緊固件附接及/或脫離。該角度可促進使緊固件與支撐結構附接及/或脫離。緊固件可包含筒形鉸鏈、對接鉸鏈、榫眼鉸鏈、隱藏鉸鏈(例如,杯形鉸鏈或歐式鉸鏈)、連續鉸鏈(例如,鋼琴鉸鏈)、旗形鉸鏈、H-鉸鏈、HL鉸鏈、樞軸鉸鏈(例如,雙重作用鉸鏈)、自關閉鉸鏈、彈簧鉸鏈或活動鉸鏈(例如,不含轉向節或銷釘)。迴轉可為鉸鏈葉片(例如,附接至鉸鏈葉片之任何物體)。鉸鏈軸線可與緊固件本體(例如,鉸鏈葉片)具有相同材料或不同材料。舉例而言,鉸鏈軸線相比於鉸鏈本體(例如,鉸鏈葉片)可具有較硬材料。鉸鏈軸線及/或葉片可包含金屬(例如,包含元素金屬或金屬合金)。緊固件可包括轉向節及/或軸線(例如,銷釘)。葉片可自固持鉸鏈軸線之轉向節之集合延伸。舉例而言,緊固件可包含轉向節及/或兩個銷釘之兩個集合。轉向節可為緊固件之葉片之部分(例如,葉片之整體部件,由相同材料片件製成)。鉸鏈之任何部分可包含複合材料(例如,包含碳纖維)。鉸鏈可包含陶瓷材料。鉸鏈可由導熱材料,諸如金屬(例如,銅及/或鋁)製成。金屬可包含元素金屬或金屬合金。鉸鏈軸線(例如,樞軸)可屬於耐用材料。耐用材料可包含不鏽鋼、鈦、平面鋼、鐵、因康鎳合金、赫史特合金、斯帕洛伊合金、雷內合金、英高合金、MP98T、TMS合金或CMSX單晶合金。耐用材料可包含超合金(例如,高效能合金)。鉸鏈(例如,其組件,諸如其軸線(例如,樞軸)中之任一者)可包含耐用材料(例如,超合金)。鉸鏈之轉向節可具有空心圓柱形腔(例如,具有圓形橫截面)。腔可形成鉸鏈之接合部,通過該接合部設定鉸鏈軸線。任一葉片之轉向節可與穿過轉向節之軸線(例如,樞軸)交替及互鎖。轉向節可形成閉合圓柱形腔。轉向節可形成開放腔。圖37展示具有轉向節(例如,3781)之鉸鏈葉片3721之實例,轉向節形成經組態以容納鉸鏈軸線3720之開放腔。轉向節之開放腔促進其葉片(例如,3721)與軸線之附接及/或脫離。在具有開放腔之轉向節實例中,轉向節可藉由(i)使轉向節在沿著樞軸軸線延伸的垂直於樞軸之方向上(例如,及在與腔開口(例如,3782)相反之方向上遠離樞軸移動,及/或(ii)藉由使樞軸沿著其軸線移動提取樞軸而與樞軸分離。圖36展示具有閉合圓柱形腔之轉向節3682之實例,軸線(例如,樞軸)3620橫穿該圓柱形腔。在閉合轉向節實例中,樞軸可能夠(i)沿著其軸線(例如,3683)及圍繞其軸線以圓周運動移動。在閉合轉向節情境中,轉向節可藉由使樞軸沿著其軸線(例如,3683)移動提取樞軸而與樞軸脫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葉面之平面為(例如,實質上)平坦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鉸鏈葉面之平面不具有曲率(例如,凹入、凸出或波紋)。圖40展示具有平坦鉸鏈葉面表面4021a之鉸鏈葉片4021之透視圖實例。圖41展示具有平坦鉸鏈葉面表面4122a(所示之局部視圖)之鉸鏈葉片4122之實例。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經組態以容納各種組件。緊固件(例如,包含鉸鏈)可經組態以容納一或多個電路系統板。舉例而言,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包含顯示器之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的電路板,緊固件經組態以連接至該顯示器。舉例而言,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電路板(例如,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允許易於安設、移除及/或維護(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容易可指代低勞動成本、低勞動等級(例如,低勞動檢核)及/或短勞動時間。鉸鏈葉片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開口,電路系統(例如,PCB)之至少一部分可經由該開口觀看及/或接取。鉸鏈葉片中之至少一者可經組態以促進至少一個連接器之觀看、接取及/或操縱。舉例而言,電路系統中(或耦接至電路系統)之連接器中之至少一些可經由開口觀看、接取及/或操縱。舉例而言,電路系統與顯示構造之間的連接器中之至少一些可經由開口觀看及/或接取。開口可促進耦接至連接器之(多根)電纜之移除。開口可促進電纜之附接及脫離,例如用於(例如,佈纜、電路系統及/或顯示構造)之維護、更換及/或移除。緊固件可搭扣及/或旋擰至該結構。電路板可搭扣至緊固件中、附接至緊固件(例如,使用黏著劑),或搭扣至緊固件。有時,顯示構造在與其耦接之支撐結構(例如,及/或可著色玻璃)之任何部分之更換之前可需要更換。緊固件可或可不具有磁性組件。緊固件可耦接至支撐結構。緊固件可或可不附接至窗。緊固件可或可不栓接至窗中(例如,使用窗中之穿通孔)。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未直接耦接至窗(例如,使用窗中之任何穿通孔及/或使用黏著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未直接耦接至窗(例如,使用窗中之任何穿通孔及/或使用黏著劑)。
圖35展示耦接至顯示構造3501之緊固件3502之實例視圖,該顯示構造與容納於諸如3503之保護框架中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毗鄰以促進觸控螢幕能力。緊固件3502具有開口3504,可經由該開口觀看電路板3530之一部分。電路板可併有與顯示器發射器(例如,LED)耦接之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電路板3530包含六個連接器3509。連接器可促進資料(包括媒體及/或控制相關資料)及/或功率自電源及/或電子盒(構成電路板(例如,時序控制器))至顯示構造之傳輸。緊固件可包含耦接至鉸鏈葉片3521及3522之鉸鏈軸線3520。第一鉸鏈葉片3521包含經組態以附接至該結構(例如,框架部分)之托架。第二鉸鏈葉片3522包含用於電路系統及/或連接器之開口3504。鉸鏈葉片中之任一者可由單一材料片件(例如,來自單一板)製成或可由附接在一起以形成單一件之部分製成。附接可包含拼接、焊接、互鎖或旋擰。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經組態以沿著顯示構造之一側延伸。緊固件可包含延伸至顯示構造之側邊長度之至少一部分的單一單元。單一單元可具有單一材料(例如,單一板)。單一單元可或可不具有一或多個開口。單元(例如,鉸鏈葉片)之延伸部可具有顯示構造側之長度之至少約30%、40%、50%、60%、70%、80%、90%、95%或95%。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例如,至少一個鉸鏈葉片)之至少一部分延伸至顯示構造之一側之全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延伸(例如,稍微)超出顯示構造之該側之全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容納顯示構造之該側。圖35展示具有延伸至顯示構造3501之至少全長之部分(例如,鉸鏈葉片)3522之緊固件3502的實例,該鉸鏈葉片3522具有促進對電路系統3530之至少一部分(例如,其連接器3509)之接取的開口3504以及促進氣流及/或熱交換之複數個開口,該鉸鏈葉片由單一部分(例如,單一板)形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可經組態以促進熱交換。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本文中所揭示之熱交換裝置及/或技術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用於活性氣體(例如,空氣)傳導之一或多個風扇。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至少1、2、3、4、5、6、7、8、9、10或20個風扇。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前述數目之風扇中之任何者之間的數目個風扇(例如,自1至20、自1至10或自10至20)。風扇之數目可為偶數個。風扇之數目可在開口之兩側上(例如,均勻地)分佈。至電路系統之開口可沿著緊固件之長度居中。用於氣流(例如,及風扇之置放)之開口可沿緊固件且較遠離開口安置。每兩個風扇可沿著緊固件長度(例如,葉片長度)之中間部分對稱地對準。圖35展示具有開口3504沿著其長度居中之葉片之緊固件3502的實例,該葉片具有促進氣體交換及風扇(例如,3524)之容納的複數個開口3505a及3505b(總共八個開口)。該複數個開口可為通氣孔。開口可沿著緊固件之長度中心對稱地配置且沿著緊固件葉片遠離開口延伸。開口群組3505a及3505b中之每一者中之開口沿著緊固件(例如,鉸鏈葉片)部分均勻地分佈(例如,均勻地間隔開)且相對於緊固件長度之中心對稱地配置為兩個群組。緊固件葉片3522耦接至經組態以固持電路板3597之轉角3529。電路板可耦接至安置於保護框架罩蓋3503中之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框架罩蓋保護經組態以允許觸控螢幕功能性之發射輻射(例如,紅外線輻射)行進通過的透明材料(例如,3598)之至少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緊固件包含複數個電路板。電路板可包括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及/或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之至少一個電路系統。舉例而言,可存在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兩個電路板。該複數個電路板中之至少一者可附接至緊固件。圖35展示藉由連接片件(例如,L形托架3529耦接至鉸鏈葉片3522之觸控螢幕電路系統3597的實例。額外電路系統3599(例如,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例如,3599)可或可不耦接至緊固件(例如,耦接至鉸鏈葉片3522)。
在一些實例中,緊固件促進顯示構造之一側上之冷卻及/或氣流,及顯示構造之相對側上之觸控螢幕功能性。圖35展示耦接至緊固件3502之觸控螢幕3501之實例,使得氣流3536被指導至顯示構造3501之將較遠離觀看者之背側,且觸控螢幕功能性(例如,包括透明材料3598)安置於顯示構造3501之較靠近觀看者之相對側上(例如,且出於觸控螢幕功能性可接取觀看者)。觀看者示意性地顯示為塑像3596以指定顯示構造3501之觀看者側(例如,縮放可例如與顯示構造不成比例)。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可經組態以促進熱交換。緊固件可經組態以促進自外部大氣朝向顯示構造之主動熱傳導(例如,氣體推動)。緊固件可經組態以促進自顯示構造朝向外部大氣之主動熱傳導(例如,氣體抽吸)。舉例而言,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經組態以將氣體(例如,空氣)自緊固件周圍之環境大氣朝向指定路徑指導的一或多個風扇。路徑可藉由指導結構指定。指導結構可為至少一個平坦及/或彎曲部分。圖35展示具有平坦部分3531及3532以及彎曲部分3533的氣體指導結構3523之實例。氣體指導結構可由一個材料片件(例如,一個板)或複數個附接(例如,拼接、焊接、互鎖及/或緊固)部分形成。氣體指導部分可經組態以沿著路徑3526指導氣體。圖35展示緊固件及相關聯組件之各種視圖。氣體可自外部環境(例如,封閉體之大氣)朝向顯示構造指導,例如通過氣體指導路徑(例如,由氣體指導結構及/或緊固件形成。氣體指導結構可為緊固件之部分或與其耦接。氣體指導結構可耦接至緊固件之第一葉片(例如,緊固至緊固件之第一葉片或為第一葉片之一部分)。氣體指導結構可並非其他(例如,第二)葉片之部分(或耦接至其他葉片)。氣體指導結構可耦接至經組態以附接至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第一葉片(例如,緊固至第一葉片或為第一葉片之一部分)。氣體指導結構可並非經組態以附接至支撐結構(例如,固定件,諸如框架部分或壁)之其他(例如,第二)葉片之部分(或不耦接至其他葉片)。支撐結構可為封閉體(例如,封閉體之固定件)之部分。風扇可包含致動器。風扇可受控制器(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控制器)控制。風扇在本端可為控制器(例如,在緊固件及/或電子盒之控制器中)。風扇可經遠端控制(例如,藉由BMS及/或藉由較高階層控制器,諸如樓層控制器或主控制器)。風扇可受經組態以控制感測器及/或發射器(例如,裝置集)之控制器控制。
圖36展示耦接至緊固件之一部分的顯示構造之透視圖實例。圖36展示具有兩個轉向節群組3685a及3685b之鉸鏈葉片3622之實例。每一轉向節群組具有經由此插入之鉸鏈(例如,3620)。每一轉向節群組為形成鉸鏈之轉向節總成之部分。轉向節群組3685a及3685b形成鉸鏈葉片3622之整合部分,其具有圍繞鉸鏈葉片3622之長度之中心以兩個對稱群組3605a及3605b配置之複數個開口。鉸鏈葉片3622具有圍繞鉸鏈長度之長度居中的出口部分3604。鉸鏈葉片3622由單一件(例如,單一板、切片、條帶或板)形成。鉸鏈葉片3622沿著顯示構造3601之該側之全長延伸。顯示構造3601不具有環繞其所有側部之框架。開口(例如,3605c)經組態以允許氣體(例如,空氣)例如沿著路徑3626自顯示構造3601之一側通過。鉸鏈葉片3622亦包含突出特徵(例如,凸台)3699。數字3601a及3622a中之結尾「a」指定展示了沒有結尾「a」之各別項目之一部分(例如,3601a為顯示構造3601之一部分)。
圖37展示藉由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例如3703成框之顯示構造3701之透視圖實例。顯示構造耦接至具有兩個鉸鏈葉片3721及3722之緊固件3702。鉸鏈葉片3721經組態以耦接至支撐結構。鉸鏈葉片3721具有經組態以藉由分別與閉合腔轉向節3785a及3785b整合與鉸鏈葉片3722附接或脫離的打開的轉向節3783a及3783b之兩個集合,每一轉向節固持鉸鏈樞軸。鉸鏈葉片3721以托架之形狀形成。鉸鏈葉片3722包含沿著其長度居中之開口3704(例如,雕出部分或出口),該開口延伸至鉸鏈葉片寬度之一部分。開口經組態以促進對任何附接電路系統(例如,升壓板及/或驅動器板)及/或連接器之一部分之接取,電路系統及/或連接器將附接至鉸鏈葉片3722及/或耦接至顯示構造且耦接至電子盒及電源(例如,且與其通信)。鉸鏈葉片3722具有經配置為圍繞葉片鉸鏈3722之長度之兩個群組的複數個開口(例如,3705)。每一群組中之開口均勻地間隔開。開口允許氣體(例如,空氣)之交換。鉸鏈葉片3722耦接至氣體指導結構(例如,氣體導引件)3723。氣體導引件經組態以將任何傳入氣體(例如,空氣)經由開口(例如,3705)經由腔3750指導至顯示構造之一側,使得氣體將例如在以虛線箭頭3751描繪之方向上(或在反向方向上)流動。部分3732覆蓋(及形成)腔3750,部分3732、3733及3731為氣體導引部分3723之部分。數字3701a、3702a、3703a、3721a、3722a、3723a及3733a中之結尾「a」指定展示了沒有結尾「a」之各別項目之一部分(例如,3701a為顯示構造3701之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經組態以促進熱交換。熱交換可為主動的。熱交換可藉由一或多個風扇、氣體(例如,空氣)指導組件及/或氣體通道促進。形成於緊固件中用於氣流之路徑可經設計以容納空氣流而不會較快速地形成過高或減小之壓力,例如相比於環境壓力。允許氣體在緊固件中流動之面積可大於氣體在風扇中流動之面積。舉例而言,風扇開口(例如,3805)之總水平橫截面積可小於氣體導引件(例如,3823)與板(例如,3855)之間的總水平橫截面積,氣體導引件及板共同形成將氣體(例如,3851)朝向顯示構造(例如,3801)之外部部分指導的氣體通道。
圖38展示耦接至緊固件3822(例如,鉸鏈葉片)之部分的顯示構造3801之透視圖實例,該緊固件具有延伸至其寬度之一部分之開口(例如,回縮、分割或出口)3804,該開口沿著其長度居中。開口3804經組態以允許對電路系統3830及/或其連接器之一部分之接取。鉸鏈葉片3822具有轉向節3884a及3884b之兩個集合,及促進氣體(例如,空氣)流動通過之複數個開口(例如,3805)。鉸鏈葉片3822耦接至氣體導引件3823,其經組態以導引氣體流動通過(例如,傳入或傳出)開口(例如,3805)。氣體導引件耦接至具有十個突起之板3855。突起沿著板之長度均勻地間隔開。板與氣體導引件3823耦接以形成氣體通路(例如,在每兩個突起之間)。突起經組態以防止氣體導引件及/或板之彎曲(例如,塌縮)。突起經組態以確保氣體通路隨時間推移保持可操作及/或保持完好。氣體導引件3823及板3855在藉由虛線箭頭(例如,3851)描繪之方向上導引氣體。氣體導引件3832(例如,其附接至鉸鏈葉片3822或作為鉸鏈葉片之部分)經組態以與包含托架之鉸鏈葉片3821接合。顯示構造3801藉由促進觸控螢幕能力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例如,3803)成框。緊固件之托架部分可具有至少一個尖端(例如,3821)或至少一個非尖端部分(例如,3525)。托架之至少一個端可接近於氣體導引件安置,例如當緊固件之鉸鏈處於閉合位置時。托架之至少一個端可或可不接觸氣體導引件。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允許緊固件之托架部分與氣體導引件之間的氣體通路(例如,及間隙),例如當緊固件處於閉合位置時。圖35展示氣體導引件3523與緊固件之葉片3921之非尖托架端3525之間的間隙之實例。圖38展示緊固件之葉片3821之尖托架端3825與其作為彎曲部分3533之部分的互補部分氣體導引件3823之間的間隙之實例。托架之至少一個端可與托架之一側形成直角或非直角。托架之至少一個端可具有與緊鄰其之氣體導引部分互補之角度及/或曲率,例如當緊固件處於閉合位置(例如,在3802之實例中所展示)時。鉸鏈葉片3822經組態以安裝電路系統3871(例如,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藉由使用呈L形托架3870之形狀之安裝結構來進行安裝。安裝結構可為鉸鏈葉片3822之整體部分,或可為搭扣、互鎖、焊接、膠合、栓接或以其他方式附接至鉸鏈葉片3822之單獨部分。數字3801a、3803a、3821a、3822a、3832a、3821a、3823a、3840a及3855a中之結尾「a」指定展示了沒有結尾「a」之各別項目之一部分(例如,3801a為顯示構造3801之一部分)。項目3890為連接片件(例如,4090)。氣體導引件可藉由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附接(例如,耦接)方法(例如,搭扣、焊接、膠合、栓接、互鎖或旋擰)耦接(例如,附接)至緊固件。在緊固件之閉合位置處,第一葉片及第二葉片(及與其附接之任何物件)維持彼此之間隔(例如,間隙)(例如,並不彼此接觸)。間隔(例如,間隙)可為至多約0.2毫米(mm)、0.3 mm、0.4 mm、0.5 mm、0.8 mm、1 mm、3 mm或5 mm。間隔(例如,間隙)可介於前述值中之任何者之間(例如,自約0.2 mm至約5 mm、自約0.2 mm至約0.5 mm、自約0.3 mm至約1 mm或自約0.8 mm至約5 mm)。間隙可在第一鉸鏈葉片之托架部分(例如,3525)之尖端與其作為第二鉸鏈葉片之部分的互補部分(例如,附接至第二鉸鏈葉片或為第二鉸鏈葉片之整體部分),諸如托架尖端部分(例如,3525)之間隙導引件(例如,3523)互補部分(例如,3533)之間。數字3501a、3510a及3522a中之結尾「a」指定展示了沒有結尾「a」之各別項目之一部分(例如,3501a為顯示構造3501之一部分)。項目3505c表示風扇3505b之一部分。緊固件及相關聯組件以3570表示為側視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帽蓋(例如,美容帽)自觀看者遮蔽緊固件。帽蓋可充當用於緊固件之保護蓋或罩蓋。帽蓋可遮蔽其安設之支撐結構(例如,固定件)中之緊固件。舉例而言,帽蓋可模仿框架(例如,窗框架)之一部分或壁之一部分。帽蓋可在其周圍環境(例如,支撐結構)中偽裝。帽蓋可例如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附接中之任一者,例如栓接、旋擰、搭扣或黏附(例如,使用黏著劑)附接至支撐結構。支撐結構可經組態以促進此類附接(例如,藉由併有將與帽蓋附接之互補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氣體導引件經組態以沿著顯示構造之一側導引氣體。導引氣體所沿的顯示構造之該側可最接近支撐結構(例如,壁、可著色玻璃及/或框架)。導引氣體所沿的顯示構造之該側可較遠離觀看者。導引氣體所沿的顯示構造之該側可與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顯示構造之一側相對。導引氣體所沿的顯示構造之該側可與發射器作為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部分發射輻射所沿之側相對。圖38展示顯示構造3801之實例,其具有由例如3841之虛線箭頭說明的在顯示構造3801之一側上指導之氣流,顯示構造之該側與藉由塑像3899示意性地說明之觀看者觀看及/或接取之側相對(例如,縮放可例如與顯示構造不成比例)。
在一些實施例中,氣體導引件可藉由突出特徵(例如,凸台)與鉸鏈葉片分離。突出特徵可自氣體導引件或自鉸鏈葉片突出。突出特徵可為氣體導引件或鉸鏈葉片之整體部分。突出特徵可為附接至氣體導引件或鉸鏈葉片(例如,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附接方法中之任一者)的單獨片件。圖38展示自鉸鏈葉片3822突出之突出特徵3840(例如,凸台)之實例。突出特徵可將結構支撐件提供至緊固件之(多個)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動熱交換之引發可受控制器控制。控制器可利用回饋控制方案。回饋控制方案可利用溫度資料。溫度資料可自至少一個溫度感測器導出。溫度資料可係關於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位置處之溫度。緊固件可經組態以容納及/或連接至至少一個溫度感測器(例如,熱電偶或IR感測器)。至少一個溫度感測器可經組態以感測顯示構造之溫度。至少一個溫度感測器可安置成使得其將接觸顯示構造之遠離觀看者、最接近支撐結構及/或最接近與其耦接之窗之一側(例如,輪緣)。至少一個感測器可安置於框架(例如,感測器及發射器保護框架)及/或緊固件之任何部分(例如,組件)中。控制方案可在溫度達到第一臨限值(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時指導主動熱交換系統(例如,風扇及/或冷卻器)之啟動。控制方案可在溫度達到第二臨限值(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時指導顯示構造之關斷操作。控制方案可在溫度達到第三臨限值(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時指導主動熱交換系統(例如,風扇及/或冷卻器)之解除啟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臨限值高於第一臨限值(例如,具有較高溫度值)。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臨限值低於第一臨限值(例如,具有較低溫度值)。有時,主動熱交換始終在「打開」模式下,且在溫度超過臨限值(例如,本文中所敍述之第二臨限值)時關斷。臨限值(例如,高溫臨限值中之任一者,諸如第二臨限值)可為具有至少約40℃、43℃、45℃、47℃、49℃、50℃、53℃、55℃或57℃之值的溫度。最低臨限值可為具有至多約25℃、30℃、35℃、40℃或45℃之值的溫度。高溫臨限值可為發光實體有可能(例如,永久性地)損壞(例如,燃毀)之溫度。
圖39展示耦接至緊固件3902的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顯示構造3901之各種部分的透視圖實例。緊固件具有鉸鏈,其具有第一鉸鏈葉片3921及第二鉸鏈葉片3922,該等葉片經組態以圍繞軸線擺動。項目3980展示與感測器-發射器面板及其外殼之一部分毗鄰的顯示構造之一部分。緊固件包括氣體導引件3923、促進氣體通過其流出及/或流入之複數個孔,及第一電路系統3930。鉸鏈葉片3922具有凹陷3904。凹陷可經組態以促進對經組態以耦接至顯示構造且耦接至電子盒(例如,其中之時序控制器)及/或電源的第二電路系統及/或連接器(在圖39中未展示)之接取。第一電路系統3930可安置於鉸鏈葉片3922之一側上(或以其他方式耦接至該側)。第一電路系統可經組態以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之操作,觸控螢幕功能性包括毗鄰顯示構造之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例如3903。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包含與感測器及發射器(例如,3922)耦接之電路系統3923、反射表面(例如,鏡面)3925、包括3924及3927之保護框架,及經組態以允許來自發射器之輻射行進通過(且視情況保護電路系統免受諸如濕氣之周圍環境影響)的透明材料3920。框架部分3924經組態以將顯示構造3901支撐於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之一部分上方(例如,反射表面3925上方)。保護框架(及其中之組件)沿著顯示構造3901之一側延伸。每兩個垂直保護框架在顯示構造3901之邊緣處之連接轉角3990處會合。連接轉角包含本體3991及本體之罩蓋3995。本體可為單件面板。罩蓋(例如,轉角罩蓋)為三腳罩蓋3995。三腳罩蓋具有共同形成三腳架之三個延伸部。三個延伸部中之兩者安置於平面上,且第三延伸部垂直於平面而安置。第三延伸部包含兩個波狀結構。三腳罩蓋3995經組態以將兩個正常保護框架之連接器密封在其會合邊緣3990處。連接轉角之本體經組態以容納感測器-發射器電路系統之電路板3998a及3998b。3901a為顯示構造3901之一部分。電路板在轉角(未展示)處彼此連接。兩個電路板中之一者連接至觸控螢幕電路板3930。本體經組態以容納具有兩個彎曲邊緣之內部連接器3094,以及形成類似於眼睛或杏仁之橫截面之兩個尖邊緣。內部連接器3994包含經組態以容納螺釘之外殼。整體連接器可為單件面板3991之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之框架經組態以(i)支撐該顯示構造及(ii)分離該顯示構造與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及(iii)保護該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免受周圍環境影響。顯示構造經組態以位於水平地及/或豎直地處於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內之腔中。顯示構造與固持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之腔至少部分地由框架(例如,3924)及/或由黏著劑分離。圖39展示由框架部分3924以及使顯示構造與透明材料3920接觸之黏著劑(例如,雙面膠帶)固持的顯示構造3901的實例。包含3924及3927之框架形成感測器及發射器總成(例如,3922及3925)之內腔及容納顯示構造(例如,3901)之外腔。感測器-發射器總成之透明材料3920(至少部分地例如使用黏著材料)封蓋此內腔以免受外部影響(例如,濕氣及/或碎片)。3920a為透明材料3920之一部分。安置有顯示構造3901之位置X豎直地及水平地處於框架之高度h及框架之寬度w內。黏著材料可為極高結合性(VHB)黏著材料(例如,3M之VHB雙面膠帶)。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正交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藉由轉角總成片件固持在一起。轉角總成片件可包含經組態以導引感測器及發射器之兩個正交電路系統且使其(例如,豎直地)相對於彼此對準(例如在容限內)的導引特徵。轉角片件可具有階形導引件或波狀導引件。圖39展示包含本體3991及轉角罩蓋3995之轉角總成3940之實例,該轉角總成具有兩個導引件3996a及3996b,每一導引件導引感測器及發射器電路系統。導引件(例如,自導引特徵)可經組態以將電路板固持在適當位置(例如,在容限內)。容限可允許電路板之豎直及/或水平位移至多為約0.5毫米(例如,mm)、0.4 mm、0.3 mm、0.2 mm或0.1 mm。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之框架使用至少一個連接片件耦接至緊固件。連接片件可包含三腳架。連接片件可具有面向三個正交方向之三個平面。連接片件可經組態以連接緊固件與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之保護框架。連接片件可經組態以包圍緊固件之一部分(例如,之邊緣)之三個正交側部。圖40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之各種部分之透視圖實例。圖40展示具有三個正交側部4090a、4090b及4090c(4090d為4090a之局部視圖)之整個連接片件4090之實例。連接片件4090經組態以連接至氣體指導部分4032(在其局部視圖中展示),氣體指導部分例如沿著虛線箭頭4051指導氣體通過第一開口4005、第二開口4050且至顯示構造4001之後側(展示為顯示構造之一部分)上。連接片件4090經組態以密封藉由支撐部分4070固持之電路系統且耦接至(例如,連接至)支撐部分且在其4090a側處耦接至感測器-發射器總成4003(所示之局部視圖)之保護框架之一側。緊固件包含至少一個鉸鏈,其具有轉向節及樞軸(例如,4082)、包含經組態以安裝於支撐結構(例如,固定件)上之托架之第一鉸鏈葉片4021(所示之局部視圖)及第二鉸鏈葉片4022(所示之局部視圖)。具有諸如4005之至少一個氣體開口的第二鉸鏈葉片包含升高結構4040,其在鉸鏈處於其閉合位置時減少鉸鏈之葉片之間的氣體逸出。緊固件4002經組態以容納至少一個電路板,例如4030(展示為整個電路板)。電路板4030(例如,包含驅動器板及/或升壓板)經組態以連接至顯示構造4001且經由佈纜4031提供資料及/或功率。電路板4030亦經組態以經由圖40中未展示之(例如,六根)其他電纜連接電子盒(例如,包含時序控制器)及/或連接至電源。其他電纜可自板4030之與圖40中所展示之面相對的面延伸。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經組態以指導氣流。氣流可沿著緊固件中指定之開口指導及/或由緊固件形成。例如在其操作及/或閉合位置處之緊固件可降低氣體在除指定開口之外的方向上流動之機率。緊固件之操作位置可為出於其預期目的(例如,投影媒體)促進顯示構造之操作的位置。緊固件可包含具有兩個葉片(例如,藉由轉向節及樞軸配置接合)的鉸鏈。葉片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升高輪緣以例如在緊固件閉合及/或操作時減少來自該方向之氣體。葉片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墊片以例如在緊固件閉合及/或操作時減少來自該方向之氣體。圖41展示耦接至緊固件4122之一部分的顯示構造4101之透視圖及俯視圖實例,緊固件具有經組態以促進氣體流動通過之複數個孔4105b及4105a。鉸鏈葉片4122包含轉向節4182。鉸鏈葉片包含減少通過升高部分之氣流的升高部分4160,該氣流介於緊固件之內部(例如,當閉合及/或操作時)與周圍環境之間。升高部分可包含墊片;或不具有墊片。鉸鏈葉片4122包含凹陷4104,其延伸至其寬度之一部分且在其長度處居中。4104a為4104之一部分。項目4122a及4122b為4122之部分。墊片可沿著開口4104之輪緣4122置放,如以虛線4162所描繪。鉸鏈葉片4122包含突出特徵(例如,凸台)4162。突出特徵可為鉸鏈之(多個)組件提供結構支撐。突出特徵可為緊固件(例如,鉸鏈葉片)之整體部分。突出特徵可為例如使用本文中所揭示之附接方法中之任一者附接至(例如,鉸鏈葉片之)緊固件的單獨片件。突出特徵可經組態以防止(多個)緊固件部分(例如,鉸鏈葉片)之彎曲(例如,塌縮)。墊片可由聚合物及/或樹脂形成。聚合物及/或樹脂可包含碳基或矽基材料。舉例而言,聚合物可為聚胺基甲酸酯聚合物。墊片可包含泡沫材料。墊片可包含氣袋或可不具有(例如,可偵測)氣袋。墊片可包含可撓性材料(例如,橡膠或乳膠)。墊片可包含對可見光不透明或透明之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路系統接觸及/或附接至氣體導引件。舉例而言,電路系統可經安置及/或附接至氣體導引件,例如在氣體導引件上方。上方可在與重力中心相反(例如,與指向重力中心之重力向量4200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電路系統可經組態以促進氣體流動通過氣體通道。圖42將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緊固件總成之各種部分展示為透視圖。圖42展示經組態以連接至顯示構造(展示為部分4201)且經由佈纜4231提供資料及/或功率的電路板4230(例如,包含驅動器板及/或升壓板)之實例。電路板4230(所示之局部視圖)亦經組態以經由圖42中未展示之(例如,六根)其他電纜連接電子盒(例如,包含時序控制器)及/或連接至電源。其他電纜可自板4230之與圖42中所展示之面相對的面延伸。圖42展示將電路板4230整合至緊固件中之實例,該緊固件包含藉由鉸鏈4285固持之第一部分4222(部分地展示)及第二部分4221(所示之局部視圖)。鉸鏈葉片4222耦接至氣體導引件4223,其經組態以導引氣體流動通過(例如,傳入或傳出)開口(在圖42中未展示)。氣體導引件耦接至具有十個突起之板4255(所示之局部視圖)。突起可沿著板之長度均勻地間隔開。板與氣體導引件4223耦接以形成氣體通路(例如,在每兩個突起之間)。突起經組態以防止氣體導引件及/或板之彎曲(例如,塌縮)。突起經組態以確保氣體通路隨時間推移保持可操作及/或保持完好。氣體導引件4223及板4255在藉由虛線箭頭(例如,4251)描繪之方向上導引氣體。鉸鏈葉片4222經組態以與包含托架之鉸鏈葉片4221接合。顯示構造4201(所示之局部視圖)藉由促進觸控螢幕能力之感測器-發射器面板(例如,4203,所示之局部視圖)成框。4299展示緊固件、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之部分視圖。至少一個氣體通路可與風扇對準。氣體通路可經組態以促進至少作為藉由對準至氣體通路之風扇所產生之氣流的氣流)。氣體通路可經組態以例如在(多個)風扇之操作期間防止緊固件中之壓力不同於環境壓力。環境壓力可為約1個大氣壓。不同於環境壓力之壓力包含過壓或負壓。
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之兩個部分(例如,第一及第二鉸鏈葉片)經組態以可逆地彼此接合及脫離。舉例而言,一個鉸鏈葉片可包含固持樞軸之具有閉合腔之轉向節,且另一葉片可包含具有開放腔且不具有樞軸之互補轉向節。轉向節之兩個互補集合可接合。接合可包含搭扣(例如,滑入及扣入)。接合可按壓彈簧。接合可藉由彈簧之壓縮及/或藉由感測器(例如,壓力感測器)來偵測。一旦轉向節之互補集合接合,其就可經附連以防止脫離。附連可藉由利用螺釘及/或銷釘。附連可在兩個互補轉向節集合接合時自動引發(例如,使用感測器及/或彈簧)。附連可為手動的。附連兩個鉸鏈葉片(例如,藉由附連轉向節)可為可逆的(例如,自動及/或手動的)。轉向節可在其表面上包含凹陷(例如,凹口或切口)。螺釘及/或銷釘可例如在附連(例如,緊固)轉向節及樞軸機構時與凹陷接合。附連轉向節及樞軸可防止鉸鏈打開。鉸鏈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固定(例如,附連)機構。固定可為(例如,自動及/或手動)可逆的(例如,變得未固定)。未固定鉸鏈可打開及閉合。固定鉸鏈可保持在一個位置(例如,閉合位置)。鉸鏈之自動固定可由控制器(例如,控制系統之控制器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鉸鏈之單獨控制器)控制。
圖43展示具有開放腔轉向節4385a及4385b之兩個集合的鉸鏈葉片4321之實例。樞軸4320a展示為與轉向節集合4385a接合,該樞軸模擬互補鉸鏈葉片之閉合腔轉向節及樞軸總成(例如,4082)之補集(例如,4022展示鉸鏈葉片之一部分)。螺釘4389與轉向節4385a接合。圖43展示表示搭扣彈簧之突起4388。螺釘4389可在方向4387上與轉向節接合或脫離。樞軸4320b(所示之局部視圖)可藉由在方向4386上移動與轉向節4385c(所示之局部視圖)接合或脫離。4300展示鉸鏈葉片4321、轉向節集合4851a及螺釘4389之部分視圖。緊固件部分4321以4370展示為透視圖。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經由觸控螢幕控制顯示器之集合,如同顯示器之集合為單一顯示器一般(例如,影像之螢幕劃分)。顯示器集合當中所顯示影像之螢幕劃分可經由軟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實行。軟體可自每一觸控顯示器讀取輸入(例如,經由網路及/或USB)且在知曉每一顯示器在集合(亦被稱作群組)中之位置的情況下可計算集合中使用者觸控之位置。舉例而言,假定集合具有笛卡爾座標系統,其中0,0位於左下角(如顯示器之觀看者所觀看)且100%,100%位於右上角(如自顯示器之觀看者所觀看),對於2×2顯示器群組,顯示器集合之左下角為0,0且顯示器集合之右上角為100%,100%。對於2×2顯示器集合之此實例,任何顯示器上觸控之變換由以下表示:X=(0.5*(左側顯示器中之一者之X)或(0.5+(0.5*(右側顯示器中之一者之X)));以及Y=(0.5*(下部顯示器中之一者之Y)或(0.5+(0.5*(上部顯示器中之一者之Y)));其中X相對於顯示器觀看者在水平方向上且Y相對於顯示器觀看者在豎直方向上。可對座標系統之變換進行調整以說明觸控顯示器之間的螢幕間隙。四個顯示器中之每一者可包括其自身的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兩個集合(例如,圍繞每一顯示器之邊緣)以出於觸控螢幕功能性偵測使用者觸控。顯示器中之每一者可僅具有附接之四個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中之兩者,該等面板可附接在顯示器集合之外部邊緣周圍。
圖30A展示形成顯示器集合3003之四個顯示器3002a、3002b、3002c及3002d之實例。顯示器3002a-d中之每一者顯示同一影像。圖30A展示形成顯示器集合3023之四個顯示器3022a、3022b、3022c及3022d之實例。顯示器3022a-d中之每一者共同顯示例如3002c中所顯示之影像。若使用者將想要點擊顯示器集合3003中所顯示之衝浪者,則使用者將能夠藉由點擊顯示器集合3003之任何位置3008a-d而進行此操作。若使用者將想要點擊顯示器集合3023中所顯示之衝浪者,則使用者將能夠藉由點擊顯示器集合3023之位置3029而非例如位置3028(類似於位置3008c)而進行此操作。顯示器集合3023當中影像之螢幕劃分可經由軟體實行。軟體可(例如,自觸控螢幕或光標)讀取輸入且在知曉如何在顯示器當中分割影像之情況下計算使用者指向之位置。舉例而言,假定集合具有笛卡爾座標系統,其中0,0位於左下角(如顯示器之觀看者所觀看)且100%,100%位於右上角(如自顯示器之觀看者所觀看),對於2×2顯示器群組,顯示器3002c之左下角為0,0且顯示器3002b之右上角為100%,100%。對於2×2顯示器集合之此實例,任何顯示器上觸控之變換由以下表示:X=(0.5*(顯示器3002a或3002c之X)或(0.5+(0.5*(顯示器3002b或3002d之X)));以及Y=(0.5*(顯示器3002c或3002d之Y)或(0.5+(0.5*(顯示器3002a或3002b之Y)));其中X相對於顯示器觀看者在水平方向上且Y相對於顯示器觀看者在豎直方向上。可對座標系統之變換進行調整以說明觸控顯示器之間的螢幕間隙3005。圖30A展示兩個緊鄰顯示器之間的間隙3005及3025之實例,該等間隙可以聚合物及/或樹脂填充。
圖30B展示顯示器集合3011中之四個顯示器3010a、3010b、3010c及3010d(藉由圖30B中所展示之左側四個顯示器展示)之實例,其中影像跨越四個顯示器3010a-3010d顯示,如同顯示器作為單一顯示器一般(藉由圖30B中所展示之右側四個顯示器展示)。顯示器中之每一者可具有其自身識別(例如,展示為編號1、2、3及4)。
圖31A展示2×2顯示構造集合3103中之四個顯示構造3101a、3101b、3101c及3101d之實例。四個顯示器3101a-3101d中之每一者包括其自身的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3104之兩個集合(圍繞每一顯示器之邊緣展示)以出於觸控螢幕功能性偵測使用者接觸。
圖31B展示2×2顯示構造集合3106中包圍顯示構造集合之四個顯示構造3105a、3105b、3105c及3105d之實例。顯示構造集合3106共同地具有附接在框架3108中之兩個垂直的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該等面板附接在顯示器集合3106之外部邊緣周圍。因此,顯示構造3105a-d中之每一者具有安置有感測器發射器面板部分之兩側(例如,外部矩陣側),及不具有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之兩側(例如,內部矩陣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控制器(例如,階層控制系統),參見例如圖20。複數個顯示構造可鄰近於一或多個可著色窗安裝(例如,連接至一或多個可著色窗之框架)。可著色窗可經由作為控制系統之部分的本端(例如,窗)控制器連接(例如,以有線或無線方式)。控制系統可包含耦接至功率及/或通信網路之控制器之分佈式網路。控制系統可控制各種功能(例如,設施(例如,辦公室建築物、倉庫等)之功能),該等功能可包括調整(多個)可著色窗之色調及/或在顯示構造上顯示媒體內容。顯示構造可經由可容納於一或多個外殼中之顯示介面連接(例如,以有線及/或無線方式)。顯示介面外殼可與以下各者合併在一起:可著色窗、絕緣玻璃單元(IGU)及/或可著色窗及/或IGU之框架。IGU可包含可著色窗。顯示介面外殼可安置於電氣盒((E)盒)中,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顯示介面可包括機上盒(STB),其可與(多個)可著色窗、IGU及/或其框架整合或與之分離。機上盒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電子盒及/或STB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例如,用於功率及/或通信)至網路。網路可為安置有顯示構造之設施之區域網路。網路可將資料及/或功率提供至顯示構造。使用者內容伺服器可經由網路提供資料,該資料可顯示於顯示構造上。網路(例如,經由電子盒及/或STB)可經由與顯示介面之一或多個連接將資料及功率提供至顯示介面。顯示介面可包括配接器(例如,乙太網路配接器(例如,RS-485至乙太網路))。電子盒及/或STB可包括原生配接器(例如,乙太網路/IP)支援。電子盒及/或STB可發送提示及/或對來自網路之查詢作出回應。用於資料傳輸之裝置之連接可包括乙太網路、HDMI、顯示埠、RS-485及/或用於資料及/或媒體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具有對網路及/或控制系統之存取的經授權裝置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及/或可組態以與顯示介面、電子盒、STB及/或媒體內容伺服器互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以並列配置置放以形成顯示構造之矩陣。顯示介面可將視訊及/或靜態圖像內容提供至顯示構造之矩陣之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媒體內容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中之至少兩者當中可經協調或未經協調。未經協調影像可包括在矩陣之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上再現媒體,從而以獨立方式投影(i)不同媒體或(i)同一媒體。顯示構造之矩陣可包括(i)顯示經協調媒體投影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及/或(ii)顯示未經協調媒體投影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顯示構造之矩陣可包括(i)顯示不同媒體投影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及/或(ii)顯示同一媒體投影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經協調影像可包括以同步方式投影媒體之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同步影像之一個實例係在兩個或更多個顯示器同時投影同一媒體時,該媒體複製於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上。另一實例係在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投影待顯示之預期媒體之不同部分時,使得當矩陣之兩個或更多個顯示構造經組合時,顯示(例如,完整)預期媒體之較大部分以供顯示。顯示構造之矩陣執行顯示牆之功能。如本文中所使用,「顯示牆」係指顯示構造之矩陣,無論是否經協調(參見例如圖30A)。視訊牆為顯示牆之特定情況。如本文中所使用,「視訊牆」係指顯示構造之矩陣,其中影像投影經協調使得所有顯示構造再現各別部分以形成意欲用於顯示之媒體之經組合影像(參見例如圖30B)。舉例而言,當顯示牆中之所有顯示器共同投影一個媒體影像時,接著該等顯示器執行視訊牆之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電路系統(例如,包含控制器及/或控制應用),諸如蜂巢式電話、平板電腦或膝上型電腦之攜帶型單元由使用者(例如,安設者、現場服務工程師及/或技術員)用於調試設定及/或調整顯示構造之設定。應用程式可藉由程式碼(例如,軟體)記錄於電路系統上。設施(例如,建築物)可具有現有(例如,區域)網路,顯示構造、顯示介面及/或控制器系統之互連。顯示構造及/或介面可在網路上及/或藉由攜帶型單元定址。特定顯示構造之佈局、位置及/或預期操作可在建築物資訊模型化(BIM)檔案中限定。特定介面之佈局、位置及/或預期操作可在BIM檔案中限定。BIM檔案可包括Autodesk ®Revit ®軟體中使用之Revit檔案。攜帶型單元可存取BIM(例如,資料庫)檔案及/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其他資源。網路存取可用於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及/或介面建立通信鏈路,例如出於組態目的(例如,用於將關於顯示構造之數位資料與顯示構造之真實組態對準)。在一些實施例中,攜帶型單元執行使用者安設應用程式。攜帶型單元可提供圖形使用者介面。圖形使用者介面(GUI)可經組織以遵循(例如,智慧型)序列以易於組態程序。安設及/或組態應用程式可經組態以用於行動或用於非行動電路系統。組態可係關於設施之(例如,區域)網路、本端控制器及/或控制系統。
圖44展示用於複數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方案之實例。複數個顯示構造4402可鄰近於複數個可著色窗及/或IGU 4403安裝。可著色窗及/或IGU 4403可經由本端(窗)控制器4401連接(例如,以有線及/或無線方式)4409至控制網路4404,該控制網路控制設施(例如,辦公室建築物、倉庫等)之各種功能,該等功能可包括調整可著色窗及/或IGU 4403之色調。顯示構造4402可經由顯示介面4405及容納於外殼(在本文中亦被稱作電氣(E)盒)4406內之控制器連接(例如,以有線及/或無線方式)4410,以控制網路4404(包含控制系統)。控制網路可經由佈線網路耦接至可著色窗及/或顯示構造,該佈線(例如,同軸電纜)可將資料及/或功率提供至顯示構造4402。使用者內容伺服器4407可提供待顯示於顯示構造4402上之資料(例如,經由佈線及/或控制網路)及/或可經由與顯示介面4405之一或多個連接4411將資料及功率提供至顯示介面4405。顯示介面可包括乙太網路配接器(例如,RS-485至乙太網路)。電子盒4406可包括原生乙太網路/IP支援。電子盒4406可發送提示及/或對來自網路4404之查詢作出回應。舉例而言,用於資料傳輸之裝置之連接可包括乙太網路、HDMI、顯示埠、RS-485及/或用於資料傳輸之其他類型之連接。可經由網際網路供電及/或經由單獨電力電纜將功率提供至電子盒4406。該複數個顯示構造4402可展示不同內容、相同內容,可用以跨越多個顯示構造4402展示一個影像(例如,如在視訊牆中)或其任何組合。圖44展示類似於圖20中用於顯示構造之控制方案之實例,添加了待由使用者利用之攜帶型控制單元4420,例如以存取藉由控制器網路4404鏈接之任何選定顯示構造。使用者(例如,技術員)可進入可在視覺上檢測(多個)目標顯示構造之區域。使用者可啟動攜帶型控制單元4420上執行之使用者介面以選擇及調整每一目標顯示構造之對應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設、組態及/或重新組態應用程式(APP)包括例如以可靠、易於執行及/或直觀方式產生所請求組態之一組動作(例如,在序列中)。APP可提示使用者藉由呈現(多個)(例如,簡單及/或直觀)問題輸入資料。APP促進與使用者、目標顯示構造及/或APP之間的交互。APP可在行動裝置及/或目標顯示構造上為使用者呈現提示。APP可促進與使用者、目標顯示構造及/或APP之間的交互式交互。APP之使用者介面可請求使用者輸入(I)特定顯示器陣列中全部顯示器之數目(例如,顯示構造之矩陣為並列佈局)、(II)矩陣中顯示構造行之數目、(III)矩陣中顯示構造列之數目、(IV)使用識別(ID)識別矩陣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V)識別如何定向矩陣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例如,縱橫比係呈橫向抑或縱向格式)、(VI)矩陣之顯示構造相對於觀看者、經組態以用於媒體投影之顯示器之平面、地平線及/或重力中心對準之方式,及/或(VII)顯示構造緊固件相對於觀看者、地平線及/或重力中心對準之方式。舉例而言,APP之使用者介面可呈現問題:當格式為橫向時,緊固件邊緣(例如,一側具有安裝托架)在頂部(向上)抑或底部(向下)處相對於重力中心用於目標顯示器。舉例而言,APP之使用者介面可呈現問題:當格式為縱向時,緊固件邊緣在右側抑或左側處相對於觀看位置及/或相對於投影媒體之顯示器之平面用於每一目標顯示器。使用者可面向投影媒體之顯示構造之平面。此類(多個)組態可允許緊固件(例如,安裝托架)與投影平面定向之關係,該投影平面屬於顯示構造。此類組態可促進內容藉由顯示構造之邏輯顯示(例如,正確顯示),例如由使用者觀看。舉例而言,相對於重力中心,意欲在顯示構造之頂部處展示影像之頂部。可由使用者藉由顯示測試顯示內容來測試正確內容顯示。測試顯示內容可包含APP之選單、標誌、字組、圖像或任何其他邏輯顯示內容。測試顯示內容可明確地判定顯示構造之右側、左側、頂部及底部。舉例而言,不具有內部鏡像對稱之字組、語句、段落、影像或字母序列可為令人滿意的測試顯示內容。舉例而言,諸如HELLO之字組或面部之圖像。可能並不充當令人滿意的測試顯示內容之字母組合將為「IOI」、「dob」或「un」或「OOO」。對稱的花(例如,具有點對稱性)將類似地不能令人滿意。為了確認已經產生有效組態設定,APP可在正經組態之(多個)目標顯示構造上投影測試顯示內容(例如,影像、字組或字母組合)。經投影影像可相對於各種方向參數(例如,重力中心及/或觀看者、右側及/或左側、頂部及/或底部)邏輯地定向,使得任何誤差對於安設者可即刻顯而易見。經投影測試顯示內容可為待由安設者讀取之寫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可定址顯示構造共同用作顯示牆(例如,作為視訊牆)。指派識別符以用於唯一地指定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構造識別符在本文中可被稱作「設定ID」。識別符可在將媒體指導至矩陣中之顯示構造時由伺服器使用。經指導媒體可包含影像或影像之部分(例如,分段影像)。媒體可包含靜止圖像或視訊影像。舉例而言,當顯示器經連接(例如,作為隨插即用模組)時,可在顯示器控制器中(例如,以正常、自動方式)設定設定ID,例如以促進顯示牆。當自動指派設定ID時,接著APP可用於驗證(例如,驗證)指派及/或重新指派設定ID。設定ID可或可不與顯示構造之網路ID耦接(或包括於顯示構造之網路ID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經組態以使用受與其以可操作方式耦接之(多個)控制器控制的ID來識別目標顯示器。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接收網路ID,其(例如,僅)在顯示牆或視訊牆中之各種顯示構造之間進行區分。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接收網路ID,其在安設於設施(或藉由一個實體管理之設施之片段)中的各種顯示構造之間進行區分。舉例而言,顯示構造可接收網路ID,其在例如設施(或設施之片段)中的各種顯示構造與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網路之其他裝置之間進行區分。舉例而言,網路ID可在顯示構造與耦接至網路之(多個)其他節點(例如,(多個)裝置)之間進行區分。(多個)其他節點與顯示構造可或可不屬於不同類型。舉例而言,節點可為同一矩陣上之另一顯示構造。舉例而言,節點可為設施中並非矩陣之部分之另一顯示構造。舉例而言,節點可為感測器、頭端、發射器、天線、收發器、控制器、處理器或可著色窗。在驗證所安設顯示器矩陣之目標顯示構造之設定ID時,可要求使用者驗證藉由目標顯示器投影之設定ID與用於目標顯示器之APP中所展示之設定ID匹配。對於任何缺失及/或不正確的設定ID條目,使用者可將設定ID指派/重新指派為至APP之輸入。所指派/重新指派設定ID可藉由命令目標顯示構造例如在經投影螢幕,諸如選單螢幕上顯示其設定ID來驗證。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引發來自使用者之回應以判定將如何關於顯示構造之矩陣中之複數個顯示器使用媒體(例如,顯示器是否將用作視訊牆功能)。APP可顯示查詢,諸如「將使用視訊牆功能嗎(是或否)」。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判定顯示構造矩陣之第一顯示構造是否獨立於顯示構造矩陣之第二顯示構造(或更多個顯示構造)顯示媒體。在一些情況下,顯示構造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例如,形成顯示牆)相對於彼此以相依性或獨立方式顯示媒體。舉例而言,顯示構造矩陣中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例如,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可以未經協調方式各自連接至其自身HDMI或DP(顯示埠)連接。舉例而言,顯示構造矩陣中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例如,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可以經協調方式各自連接至其自身HDMI或DP(顯示埠)連接。舉例而言,顯示構造矩陣中之至少兩個顯示構造(例如,顯示器矩陣中之所有顯示構造)可以未經協調方式連接至一個HDMI或DP連接。在一些情況下,顯示器矩陣之顯示構造與至少一個其他顯示構造協作投影媒體,例如以用作顯示牆(例如,作為視訊牆)。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矩陣執行視訊牆之功能。矩陣中顯示構造之組態可考慮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間隙距離。兩個緊鄰顯示構造抵消其間之額外顯示構造之存在。兩個緊鄰顯示構造可藉由框架部分(例如,豎框或橫框)及/或藉由緊固件分離。考慮矩陣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此類間隙可提供空間連續性之視覺外觀。矩陣之顯示構造之列及/或行可彼此對準。矩陣之顯示構造之列及/或行可彼此未對準(例如,交錯)。矩陣中顯示器之列及/或行可彼此緊鄰。APP可請求來自使用者之輸入(例如,藉由呈現問題),該輸入關於(A)鄰近作用區域之間的豎直距離係多少及/或(B)作用區域之間的水平距離係多少?使用間隙距離,顯示構造上之個別影像可視情況移位(例如,藉由考慮間隙輸入)。當充當視訊牆時,意欲用於間隙之視訊內容之一部分可丟失(因為間隙中不存在顯示構造),可獲得藉由顯示構造矩陣顯示之總體連續影像。舉例而言,缺失部分可直觀地由人腦補償。間隙可佔經投影之總體影像之一定百分比,該百分比為藉由顯示構造之矩陣投影之視訊牆影像之至多約10%、5%、2.5%、1%、0.5%或0.25%。當使用者輸入用於間隙距離之資料時,APP可強加(例如,最大及/或最小)臨限間隙大小,例如以防止超出臨限窗之非敏感性值之輸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例如,所有)相關設定已經組態時,APP藉由驅動顯示構造矩陣(及/或其顯示構造中之任一者)執行驗證函數以投影測試顯示內容(例如,(多個)驗證影像)。可藉由APP提示使用者回答是否正確地顯示所請求影像。當使用者提供肯定回應時,選定設定可(例如,自動)保存於一或多個裝置中(例如,電子盒、STB、另一顯示介面、內容伺服器、(多個)控制器、記憶體及/或網路中)。當使用者提供否定回應時,接著安設應用程式可(i)返回至主螢幕以連續調整(多個)選定參數或(ii)呈現一系列問題以解決(例如,共同)設定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允許使用者(例如,維護人員)例如使用攜帶型單元(例如,膝上型電腦)上運行之(例如,Windows)桌上型電腦應用程式藉由導航「螢幕上選單」及執行(例如,基本)顯示功能來組態媒體顯示器之矩陣。APP可包含軟體工具,其導引及/或簡化顯示構造設定、提供基本顯示功能以控制顯示構造之矩陣中之(多個)顯示構造及/或可模仿TV遙控以執行各別顯示構造之設定。APP之圖形使用者介面可包括主螢幕、遠端選單及/或顯示牆組態精靈。攜帶型單元可經組態以促進使用者輸入之接收。使用者輸入可包括觸覺輸入(例如,經由攜帶型單元之觸控螢幕介面、滑鼠及/或鍵盤)、話音輸入(例如,經由攜帶型單元之麥克風)及/或示意動作輸入(例如,經由攜帶型單元之相機)。輸入可促進藉由使用者啟動至少一個APP選擇(例如,經由按鈕、下拉式選單、彈出選單、字組或片語)。使用者可使用輸入方法輸入回應及/或參數值,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舉例而言,主螢幕可允許選擇顯示器矩陣之大小與形狀(例如,具有多個行及/或列)、選擇目標顯示構造之顯示定向(例如,橫向或縱向)及/或選擇是否將使用經協調或未經協調影像投影。至少部分地基於已經輸入用於特定顯示構造矩陣之列及行之數目,APP螢幕(例如,APP之使用者介面中之主螢幕或其他螢幕)可例如藉由顯示根據列及行配置之測試顯示內容(例如,圖標)展示顯示構造矩陣之(例如,圖形描繪、音訊描述及/或寫入描述)。
圖45展示用於應用程式,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APP之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的主螢幕(例如,主螢幕)4500之實例。顯示器矩陣圖標4502可經選擇以分別使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504及4506啟用顯示構造之目標矩陣中列數及行數之輸入。取決於構成矩陣之顯示構造之數目,GUI可經組態以展示顯示器圖標4510,其中圖標相對於矩陣之其他顯示構造表示矩陣中在其位置處之每一顯示構造。藉由啟動(例如,突出顯示)4510之虛擬顯示器圖標,使用者可藉由選擇定向圖標4507之定向(例如,藉由雙態切換或自下拉式選單進行選擇,未展示)而組態對應於各別真實顯示構造之顯示定向(例如,橫向或縱向)資訊。顯示器圖標4510可顯示有對應橫向或縱向形狀或態樣以匹配(未展示)。在圖4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顯示器圖標4510提供矩陣中當前指派給每一顯示構造之設定ID之指示。可由使用者啟動驗證設定ID圖標4512。選擇設定ID圖標可引發使每一對應真實顯示構造在APP中顯示其組態中當前設定之設定ID的網路訊息。(例如,彈出)訊息4514可經顯示以允許使用者選擇OK圖標4516指示正確的設定ID指派,或選擇取消圖標4518(例如,以組態一或多個設定ID之重新指派,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訊息4514可被清除,且主螢幕可在主螢幕4520處返回至其預設內容。
在圖4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主螢幕4520進一步包括使得能夠實現顯示矩陣之視訊牆功能性(例如,以促進藉由矩陣之所有顯示構造以協調方式共同顯示一個媒體)的視訊牆圖標4522。視訊牆圖標4522之其他可能額外選項可包括(I)視訊牆關閉選項,其中顯示牆中之每一顯示器顯示其自身內容而不與顯示牆中之其他顯示器協作;及/或(II)重複選項,其中矩陣中之每一顯示螢幕同時顯示相同內容(例如,以經協調方式)。啟用視訊牆功能可引起(例如,自動地)導航或指導至子選單以用於指定矩陣之每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間隙距離。邊框調整圖標4526可用於直接存取間隙距離子選單。
在圖4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可單獨地選擇設定ID以用於藉由觸按(例如,突出顯示)對應的顯示器圖標4510而進行調整。可選擇檢查欄位(例如,圖標)4528,以便同時啟動所有顯示器圖標4510。可使用選單(例如,下拉或彈出)圖標4530獲得自主螢幕4500至遠端選單螢幕及/或其他組態螢幕之導航。
圖46展示可使用選單下拉/彈出自主螢幕存取的遙控式樣選單4600之實例。遙控介面可包括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按鈕4604、退出按鈕4608以及選單按鈕4610的遙控小鍵盤模擬區域4602。按鈕4604、4606、4608及4610可用於在例如已突出顯示對應的顯示器圖標4612之目標顯示構造上執行對應的動作。遠端選單4600具有選單下拉/彈出圖標4620,其具有動作(未展示),諸如導航至主螢幕、導航至顯示器組態及/或取消當前選擇。使用者介面可在輸入不當或不完整命令時提供幫助訊息。舉例而言,螢幕截圖4628展示當設定ID尚未被首先選擇時由操縱模擬遙控按鈕產生的誤差訊息4630。可啟動OK按鈕4632以解除訊息4630。遠端選單4600指示欄位(例如,矩形)4611中之通信狀態,例如,使用色碼(例如,綠色用於良好通信,黃色或橙色用於較差通信且紅色用於無通信)。遠端選單4600藉由雙態切換圖標4621之選擇促進矩陣(此處為具有設定ID 1及2之兩個顯示構造之2行、1列矩陣)中之所有顯示構造之選擇。
圖47展示用於間隙距離設定螢幕之螢幕截圖4700的實例,該螢幕截圖具有提醒使用者用於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704及4708中輸入水平及豎直間隙調整的程序的文字指令欄位(例如,矩形)4702,該間隙在顯示構造之矩陣中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使用顯示器圖標4712a及4712b選擇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例如,可充當視訊牆)。在此實例中,圖標4712a經選擇且藉由SetID=1之陰影正方形標記。組態影像(例如,含有諸如傾斜及/或筆直特徵(諸如線)之連續特徵且跨越多個顯示構造)展示於實體顯示矩陣(充當視訊牆)上。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4706及4710經展示與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704及4708相關聯以說明可能間隙位置。使用者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704及4708中輸入之間隙的寬度以毫米(mm)指示。螢幕截圖4730展示可在輸入預定臨限值內之間隙大小時出現的彈出誤差訊息4732,例如,以便防止所顯示影像之過度移位或使用者之無意不正確輸入。間隙設定螢幕可包括具有諸如導航至主螢幕、導航至遙控螢幕及/或取消當前選擇之動作的選單下拉圖標。諸如後退箭頭4722之前進箭頭可用以以有序方式在使用者介面中之螢幕之間導航。螢幕包括指示使用者正確完成輸入的狀態指示符4720。在間隙距離調整期間,顯示器圖標4712可針對對應圖標4712a及4712b中之顯示器展示任何當前輸入之間隙距離。通信狀態欄位(例如,矩形)4714可使用兩個不同色度、色調及/或顏色以便顯示選定顯示構造之通信狀態,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全選圖標4715促進選擇表示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之所有圖標。在圖47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兩個顯示構造圖標在包括六個顯示構造之顯示器矩陣中為可見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選擇某一顯示構造(例如,SetID=1(4712a))時,強調顯示構造矩陣4706及/或4710之可見性。重點可係藉由視覺變化,諸如使用成框、染色、壓印或以其他方式可見而將其與矩陣中之其他顯示構造區分開來。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操作顯示構造以給出所顯示影像之恰當定向,適用於針對每一顯示構造記錄其緊固邊緣(例如,攜載緊固件,諸如安裝托架,諸如本文中所揭示之安裝托架)之位置(例如,頂部、底部、左側或右側)。顯示構造內之像素矩陣之佈線可根據與緊固邊緣相關聯之電氣或電子特徵遵循預設影像掃描圖案。舉例而言,用於驅動顯示構造之電子盒可安裝於諸如安裝托架之緊固邊緣(例如,緊固件)內。藉由指定緊固邊緣,顯示介面可控制所顯示影像相對於實際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之定向。圖48展示具有文字指令欄位(例如,矩形)4802的緊固邊緣選擇螢幕截圖4800之實例。顯示器圖標4804可具有待由使用者啟動之選擇區域(例如,矩形圖標4804之邊緣)。選擇區域對應於圖標之最接近邊緣。一旦已選擇了緊固邊緣,則可在對應邊緣處將覆疊(未展示)添加至每一顯示器圖標。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例如,安裝托架)可描繪為添加至顯示構造之矩形圖標的一側。在一些實施例中,緊固件(例如,安裝托架)可描繪為指向顯示構造之矩形圖標中對應於具有側緊固件(例如,安裝托架)之真實(例如,實體)顯示構造之一側的箭頭。圖48展示通信狀態圖標4814,例如,使用色碼(例如,綠色用於良好通信,黃色或橙色用於較差通信,且紅色用於無通信),或如本文中以其他方式所揭示。
圖49展示具有文字指令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902之設定ID調整螢幕的第一螢幕截圖4900之實例。螢幕4900包括用於展示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904中之顯示器之總數、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906中之列之數目及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4908中之行之數目的顯示器矩陣確認欄位。矩陣表示由顯示器圖標4910之配置展示。後退按鈕4920及前進按鈕4922促進經由選單序列之進展,其中可例如藉由啟動前進按鈕4922達成以下螢幕截圖5000。圖標4914指示APP至網路之通信狀態(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圖標4915促進表示矩陣中之顯示構造的所有圖標(此處,所有圖標4910)之選擇。
在設定ID指派期間或之後,顯示器矩陣(充當視訊牆)中之顯示構造可再現組合影像,在組合影像上,各別設定ID覆疊在來自每一顯示器之影像上。圖50展示APP之螢幕之實例。圖形元件5002展示於螢幕截圖5000中以將設定ID描繪為組態在安設應用程式內,例如以輔助使用者確認或校正經指派給矩陣中之(多個)顯示構造之設定ID。撥號盤窗5004包括一對數位設定輪,其可由使用者調整以輸入矩陣中之選定(例如,突出顯示)顯示器位置之所要設定ID。圖標5001指示個位選項,且圖標5003指示十位選項。圖標5001及5003中之箭頭指向所作之選擇,該選擇係在圖50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在顯示器ID號為01之情況下作出。撥號盤窗可具有複數個數位圖標(例如,個位、十位、百位及千位)。撥號盤窗可具有至少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撥號盤圖標,諸如圖標5001。可藉由任何其他數目選擇方法(例如,除撥號盤窗之外)選擇設定ID。舉例而言,設定ID可使用輸入欄位選擇及/或輸入,該輸入欄位例如接受數字及/或字母(例如,具有上臨限值)。雙態切換欄位5015促進矩陣中所有顯示構造之選擇及/或矩陣中可供選擇之所有顯示構造。欄位5014指示APP之通信狀態(例如,在APP與網路及/或矩陣中之實體顯示構造之間),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箭頭5020及502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
圖51展示正組態3×3顯示器矩陣之螢幕截圖5100之實例,其包括如欄位5015中所指示之九個顯示構造。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具有在此實例中在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5106)上描繪之圓形中由個位數指示之連續設定ID。具有設定ID 04之顯示構造5106正藉由設定ID撥號盤5104組態,該撥號盤具有藉由箭頭指示個位4之個位撥號盤5101及藉由箭頭指示十位0之十位5103。欄位5102向使用者指示對促進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之設定ID之組態及/或調整的所提出操作的提示。矩陣中之顯示構造可經選擇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矩陣中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5106)而組態/調整設定ID。可例如藉由更改設定ID區域之可見性(例如,具有另一顏色、色調及/或色相)而在視覺上指示選定螢幕,如5106之設定ID圖標之實例中所示。箭頭5120及512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
圖51展示螢幕截圖5150之實例,其展示安置於最大固定大小顯示器矩陣5155(例如,5×5矩陣)內的2×2顯示構造矩陣中所偵測到之顯示構造之顯示器設定ID的實例。欄位(例如,彈出圖標)5158可用於提供增加的螢幕空間以表示及/或調整與所偵測到之顯示器相關聯之各種參數,諸如設定ID。在此實例中,欄位指示矩陣中藉由APP發現之實體顯示器之數目,其為4。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具有在此實例中在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5156)上描繪之圓形中由個位數指示之連續設定ID。具有設定ID 04之顯示構造5156正藉由設定ID撥號盤5154組態,該撥號盤具有藉由箭頭指示個位4之個位撥號盤5151及藉由箭頭指示十位0之十位5153。欄位5152向使用者指示對促進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之設定ID之組態及/或調整的所提出操作的提示。矩陣中之顯示構造可經選擇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矩陣中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5156)而組態/調整設定ID。可例如藉由更改顯示構造圖標區域之可見性(例如,具有另一顏色、色調及/或色相)在視覺上指示選定螢幕,如顯示構造5156之圖標之實例中所示。選定顯示構造圖標5156對應於安置實體顯示構造5180。實體顯示構造5180可或可不結合APP顯示影像。舉例而言,實體(例如,真實)顯示構造可如圖51之實例中所示顯示字組「顯示器ID 4」。此類顯示器可允許使用者確定顯示器恰當地經組態以顯示邏輯影像。箭頭5170及517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螢幕可進一步包括指示APP、網路及/或各別實體顯示構造(未展示)之間的通信狀態的圖標,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
圖52展示緊固邊緣選擇螢幕5200之實例。顯示器矩陣選項5202及5204之群組對應於以橫向定向5202或縱向定向5204安置之正組態之複數個顯示構造之矩陣大小。使用者指示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係使用欄位5208中之雙態切換圖標(例如,選項按鈕)以橫向抑或縱向形式安置。使用者可選擇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APP中之其虛擬影像表示(例如,藉由選擇5206)進行組態。對於對應於橫向矩陣5202中之顯示構造中之一者的選定顯示器圖標(例如,5206),使用者可指示附接至其側部之緊固件(例如,安裝封包)之位置。用於每一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當前定向設定可使用指向緊固邊緣(例如,邊緣5210)之覆疊旗標(例如,圖52中使用黑色三角形指示之緊固件之位置)表示於顯示器圖標5202及5204之群組中。箭頭5270及527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螢幕可進一步包括指示APP、網路及/或各別實體顯示構造(未展示)之間的通信狀態的圖標,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
圖53展示促進顯示器矩陣之顯示構造之控制及組態的使用者介面之螢幕截圖5300之實例。根據列、行(此處為一列兩行矩陣,1×2)配置顯示器圖標5302之群組。顯示器圖標中之每一者指示顯示器之設定ID(例如,SetID=1或2)、來源(Src=HDMI)及信號補償(Sig=Normal指示未利用信號補償方法)。動作欄位5304呈現可用於啟動及組態首先使用顯示器圖標5302選擇之顯示構造的複數個選擇器欄位(例如,圖標)。5304中之選擇欄位分組成四個群組,包括(i)通電/斷電,指示顯示器與電源連接抑或斷開連接;(ii)來源,指示媒體資料來源;(iii)視訊牆,指示將顯示器矩陣用作視訊牆;以及(iv)補償,指示是否利用顯示器之任何信號補償(例如,用於顯示器之任何劣化像素,例如TOLED像素之信號補償)。可使用通電圖標5306及斷電圖標5308使選定顯示器通電及斷電。對於具有多個源輸入(例如,具有接收並處理呈多個格式之視訊信號之能力)的顯示器圖標,提供源選擇欄位(例如,按鈕),包括例如HDMI選擇圖標5310及顯示埠選擇圖標5312。當其他格式可用時,可分別添加額外選擇欄位(未展示)。對於顯示構造之任何任意矩陣配置,顯示器之全部或一部分可使用視訊牆啟用圖標5314指定為視訊牆。停用視訊牆功能可藉由選擇視訊牆停用圖標5316來進行。在圖53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取決於圖標5314或5316之使用者選擇,視訊牆選擇欄位允許所有顯示構造5302充當視訊牆或不充當視訊牆。在其他實例(未展示)中,使用者可首先選擇矩陣中顯示構造之一部分以充當第一視訊牆,而其他顯示構造(不包括於第一選擇中)可以不同方式顯示(例如,與重複相同之媒體之投影、不同媒體之傳輸或第二視訊牆中之第二媒體之投影)。其他顯示器效能設定可供用於組態。舉例而言,當使用(例如,LED)顯示技術時,補償可用於減少像素之影像保持及/或老化,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選擇器圖標5318可雙態切換發起第一補償方法(方法1)之功能。選擇器圖標5320可雙態切換發起第二補償方法(方法2)之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補償方法可為可用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多於兩種補償方法可為可用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例如藉由一或多個控制器(例如,作為控制系統之部分)自動觸發補償方法之使用(例如,補償之引發及/或特定補償方法之選擇)。在一些實施例中,補償方法之引發及/或選擇不可用於使用者(例如,藉由APP)。如圖53中所示,顯示器圖標5302可包括用於源設定及信號補償設定或每一各別顯示構造之文字細節。雙態切換欄位5335促進矩陣中所有顯示構造之選擇及/或矩陣中可供選擇之所有顯示構造。欄位5334指示APP之通信狀態(例如,在APP與網路及/或矩陣中之實體顯示構造之間),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螢幕5300描繪用於下拉式選單5330之選擇欄位5340以在APP之各種螢幕之間進行雙態切換。螢幕可進一步包括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未展示)之間的來回導航的箭頭。
圖54展示用於顯示構造矩陣之間隙距離調整螢幕之實例的螢幕截圖5400。顯示器圖標柵格5402具有對應於顯示構造矩陣之顯示構造之編號為1至6的單元格,該等單元格根據矩陣之顯示構造以資料填充。在圖54中所展示之實例中,藉由設定ID資料填充單元格。不需要表示特定顯示構造之單元格留空。不需要表示特定顯示構造之單元格可替代地指示顯示構造之缺失(例如,藉由顯示「不適用」、「無」、「未發現連接」或任何類似片語)。在選擇對應於顯示器矩陣之真實顯示構造之個別單元格之後,水平間隙距離可輸入於輸入方框5404中,且豎直間隙距離可輸入於輸入方框5406中。提供返回圖標5408以用於返回至使用者介面之先前螢幕。提供完成圖標5410以用於退出至使用者介面之不同區段,諸如主螢幕。雙態切換欄位5415促進矩陣中所有顯示構造之選擇及/或矩陣中可供選擇之所有顯示構造。欄位5414指示APP之通信狀態(例如,在APP與網路及/或矩陣中之實體顯示構造之間),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欄位5420描繪對使用者之解釋及/或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構造矩陣包括以不同方式顯示媒體之顯示器之群組。在一些實施例中,設施中之顯示器經分組而以不同方式顯示媒體。顯示構造在APP中可表示為虛擬圖標。舉例而言,圖標5506為具有設定ID 8之實體(例如,真實)顯示構造5507之虛擬表示,其顯示為實體顯示構造5507上投影之寫入「顯示器ID 8」。圖標中之至少一些可對應於實體(例如,真實)顯示構造。圖55展示各種顯示構造分組之實例。矩形5500包括可表示實體顯示構造之圖標,該等圖標形成六行乘五列矩陣(6×5)。對應於矩陣圖標5500之實體顯示器可安置為實體顯示構造之一矩陣、實體顯示構造之若干矩陣、個別地安置於設施中,或其任何組合。指定為群組5501的具有設定ID 1、2、3、4、7、8、9、10之顯示構造之第一群組可形成將第一媒體顯示為視訊牆之一個矩陣,其中實體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投影藉由群組5501共同地顯示之影像之一部分。指定為群組5502的具有設定ID 5、6、11、12、18及19之顯示構造之第二群組可形成將第二媒體顯示為視訊牆之第二矩陣,其中實體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投影藉由群組5502共同地顯示之影像之一部分。第一媒體與第二媒體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媒體之投影可或可不與第二媒體之投影協調。顯示構造之第一群組5501可鄰近於顯示構造之第二群組5502安置或與第二群組相距一距離安置。舉例而言,第一群組可為包括第二群組的顯示構造之矩陣之部分。舉例而言,第一群組可為安置於設施中之一位置的顯示構造之第一矩陣且第二群組可為安置於設施中之另一位置(例如,另一樓層或另一房間)的顯示構造之第二矩陣。指定為群組5503的具有設定ID 21、22、23及24之顯示構造之第三群組可形成以重複模式顯示第三媒體之第三矩陣,其中實體顯示構造中之每一者投影同一媒體之重複(例如,以時間同步方式)。指定為群組5505的具有設定ID 13、14、19及20之顯示構造之第四群組可形成第四矩陣,其中每一顯示構造以非同步方式投影不同改變媒體。具有設定ID 15及16之顯示構造之第五群組可投影靜態媒體(天氣同步為視訊牆、同步重複投影或非同步投影)。圖標群組5504對應於不與任何顯示構造相關聯之圖標。群組5504中之圖標具有指示其並不與具有設定ID之任何顯示構造相關聯的縮寫「不適用」之「n/a」指定。其亦可指定有可能添加至設施及/或顯示器矩陣之顯示構造之數目。此等群組中之任一者可為安置於設施中之一位置的顯示構造之第一矩陣且此等群組中之任何其他者可為安置於設施之另一位置(例如,另一樓層或另一房間)的顯示構造之第二矩陣。此等群組中之任一者可為包括此等群組中之其他者的顯示構造矩陣之部分。第一、第二及第三媒體中之至少兩者可相同。第一、第二及第三媒體中之至少兩者可不同。APP可促進顯示構造之協調或其缺乏。
圖56描繪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互連之可能類型之圖形描繪輸入視訊連接組態的螢幕截圖5600。圖形描繪表示視訊源5602(例如,機上盒(STB)或串流傳輸伺服器)及對應於實體2×2顯示構造矩陣的複數個顯示構造5604、5606、5608及5610之虛擬表示。顯示器表示5604、5606、5608及5610中之每一者具有HDMI輸入、顯示埠(DP)輸入及DP輸出。使用者可自各種可用選項5681至5684選擇顯示構造及伺服器當中之相互連接性組態,並使用雙態切換欄位輸入類型。雙態切換欄位中之每一者之後為包括顯示構造之互連性(例如,佈線方案)之表示、顯示構造及媒體類型的描述及描繪。每一雙態切換欄位(例如,選項按鈕)經展示與使用諸如5620或5621之連接線限定連接類型之各別圖形描繪並排。選擇器按鈕5612對應於HDMI輸入,多監視器組態,其使用自視訊源5602至每一顯示構造之HDMI輸入之單獨直接連接。選擇器按鈕5614對應於DP輸入,多監視器組態,其使用自視訊源5602至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之DP輸入的單獨直接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至顯示構造之視訊信號在佈線方案中經佈線,其中多個裝置例如使用DP輸出埠自一個裝置至另一裝置依序(亦稱為菊鏈)佈線在一起。依序(例如,菊)鏈組態可提供經協調操作以便實施例如視訊牆。選擇器按鈕5616對應於HDMI輸入視訊牆組態,其中原始視訊信號使用HDMI連接傳遞至第一顯示構造且該鏈中之其他顯示構造使用各別DP輸出埠及輸入埠連接。選擇器按鈕5618對應於DP輸入視訊牆組態,其中原始視訊信號使用DP連接傳遞至第一顯示構造且該鏈中之其他顯示構造使用各別DP輸出埠及輸入埠連接。對於具有顯示器之串行(例如,菊煉)互連之視訊牆,對應於直接接收輸入視訊信號之第一顯示器之設定ID可藉由使用者在輸入方框5622中輸入設定ID而進行組態。欄位5670及5672促進螢幕APP之間的來回導航。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形使用者介面提供供使用者(例如,安設技術員)使用之工具,其提供用於組態顯示構造之(例如,較大)群組之準確及/或高效方式。併有使用者介面之安設應用程式可執行於鏈接至設施(例如,建築物)中之控制網路之攜帶型裝置上。控制網路可與顯示系統之電子組件(例如,顯示構造、顯示介面、電子盒、STB及/或串流傳輸伺服器)耦接。使用者可選擇顯示器矩陣或其他顯示器群組以進行組態並指定其數目及其空間配置(例如,列及行)。對於顯示構造,定向可輸入為橫向或縱向使得視訊源能夠為所顯示影像提供正確格式。為了定址本端矩陣或群組內之每一單獨顯示構造,設定ID可經指派給顯示構造(例如,藉由根據顯示構造之位置(例如,在顯示牆中)使對應電子盒之網路位址與顯示構造之序號(例如,自01至99)相關聯)。媒體組態(例如,諸如HDMI或DP之視訊格式及/或諸如串行或並行之信號佈線方案)可輸入至組態工具。使用者可輸入用於顯示構造之緊固件定向。緊固件定向可指定含有安裝托架之邊緣(例如,頂部、底部、左側或右側)。安裝托架可容納電子盒、控制器、佈線及/或電路系統,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APP可提示使用者指示顯示器群組是否將用於視訊內容之經協調串流傳輸。若要進行協調,則安設應用程式可提示輸入是否將使用視訊牆(其中經協調顯示器各自投影整個影像之一部分),及/或矩陣之哪些顯示構造將參與視訊牆功能。若要進行協調,則安設應用程式可提示輸入是否將使用並行串流傳輸(其中經協調顯示器各自投影同一影像),及/或矩陣之哪些顯示構造將參與並行串流傳輸功能。使用者可輸入間隙寬度或以其他方式調整偏移以用於使影像移位,使得鄰近顯示構造之間的間隙並不使影像之外觀失真。可提示關於視訊牆選項之選擇的間隙輸入。使用者可自可用選項(包括並行及串行佈線組態)選擇矩陣中之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顯示器及/或至串流傳輸源(例如,伺服器或STB)之相互連接性。矩陣中之顯示器中之至少兩者可經由並行連接佈線連接。矩陣中之顯示器中之至少兩者可經由串行(例如,菊煉)連接佈線連接。使用者可在數位(例如,視訊-音訊)介面之間選擇。數位介面可包含HDMI、數位視覺介面(DVI)、顯示埠(DP)或串列數位介面(SDI)。數位介面可為經串流壓縮或未經壓縮(例如,動畫專家組(MPEG)或進階視訊寫碼(AVC,亦稱為H.264))數位媒體串流。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APP呈現於實體顯示構造上之一或多個測試影像個別地或同時串流傳輸至矩陣之顯示構造,例如以驗證組態設定中之每一者。若使用者偵測指示顯示構造之不正確的組態設定之文字影像之任何態樣,則使用者可在APP內導航以視需要修改設定(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若影像正確地(例如,邏輯地)呈現,則使用者可提供成功指示(例如,如在5410中)且安設工具可例如跨越其涉及之所有聯網裝置及/或跨越設施之網路完成並保存組態設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例如,用作安設軟體工具)使用具有主螢幕、子選單螢幕(例如,用於調整特定參數)及/或一或多個「精靈」(例如,用於根據經組態及/或實體上安設之顯示構造之性質的參數之交互式輸入)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可提供遠端選單,其可操作與構成顯示器矩陣之顯示器或顯示介面一起使用之紅外線遙控。精靈可包括顯示牆組態精靈,其中使用者能夠選擇顯示構造矩陣之列數及行數及/或指定顯示器定向。在輸入矩陣細節後,APP可(1)檢查APP中表示之細節是否符合APP能夠經由網路連接偵測之顯示器之總數目及/或(2)產生對應於待用於使用者介面中之顯示構造之矩陣之佈局的顯示器圖標之螢幕上顯示,例如用於選擇待由APP調整之目標顯示器中之一或多者。使用者可例如藉由選擇(例如,點擊)對應於實體顯示構造之顯示器圖標而驗證APP中之個別顯示器設定ID。用於相關設定之螢幕上選單可例如由於經由網路連接中繼之(多個)命令(例如,自動)展示於(多個)對應實體顯示構造上,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使用者可例如藉由選擇對應顯示器圖標選擇緊固件(例如,托架安裝件)相對於顯示構造之位置或針對對應於實體顯示構造(例如,具有設定ID)之虛擬影像或顯示構造之選定群組選擇左側/右側/底部/頂部托架安裝件。使用者可使用APP調整媒體傳輸(例如,以保存顯示構造之發射像素)。使用者可調整顯示器矩陣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藉由選擇(例如,觸碰或點擊)對應顯示器圖標以啟動/突出顯示顯示器而在選擇個別顯示器之後存取個別顯示構造之可組態設定。可觸碰「全選」圖標以突出顯示所有顯示器。為了恢復至單一選擇,全選圖標可雙態切換(例如,再次選擇)以例如藉由選擇對應於實體顯示構造之特定顯示器圖標而取消選擇隨後之所有顯示器。完成後,根據使用者之輸入及/或調整來記錄及/或實施經調整值。
圖57展示用於組態或重新組態用於設施內之顯示構造的方法5700之實例。方法5700提出操作之各種可能序列中之一者。設施可由控制網路伺服,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在5702處,啟動APP(例如,安設應用程式軟體工具)。APP可具有至控制網路之鏈路。控制網路可限於顯示構造之控制,或可為控制設施(例如,整個設施)之至少一個其他部分之控制網路。控制網路可鏈接至待組態之顯示構造矩陣。在5704處,使用者輸入例如目標顯示器矩陣中顯示構造之數目及配置(例如,列及行)。在5708處指定及/或驗證與至少一個(例如,每一)顯示構造相關聯之設定ID(例如,如由顯示介面使用以在本端定址顯示器)。在5710處,使用者可輸入與媒體(例如,HDMI或DP)格式及/或群組內之信號佈線之類型(例如,連接性及/或佈線組態)相關的一或多個組態細節。在5712中藉由使用者輸入緊固件相對於顯示構造之定向。在5714處,可提示使用者指定顯示構造是否將具備經協調或未經協調媒體之串流傳輸。在5716處,可進一步提示使用者選擇協調方式,例如視訊牆或重複串流傳輸。若選擇視訊牆選項,則可在5718處提示使用者輸入間隙寬度距離。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提示使用者輸入間隙,無關於矩陣中顯示構造之間的協調。在5720處,測試影像可發送至顯示構造中之一或多者。可根據對組態設定之適當檢查選擇測試影像(例如,視訊牆影像)。若測試影像之呈現不正確(例如,不合邏輯),則使用者可返回至使用者介面之前一部分以應用經校正設定。當呈現正確時,接著組態設定經儲存及/或置於顯示系統內之適當位置。測試影像可在設定之各種其他部分處發送以確保輸入至APP之資料與實體顯示構造之實體組態之間的同步,例如以(i)確保顯示器定向(例如,橫向/縱向、上/下、左/右)與APP正確同步且邏輯地經投影;(ii)確保像素之充分校正以在預期強度下顯示預期影像;及/或(iii)正確地組態媒體。其他操作可添加至圖57中所展示之方法,例如用於藉由顯示構造投影媒體之校正方法之選擇。當顯示構造充當視訊牆時,此類校正可受關注,例如以促進藉由顯示構造矩陣之不同顯示構造投影同一(或類似)亮度及/或顏色之影像。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用以組態或重新組態安置於顯示構造矩陣中(例如,設施之一位置中)的至少兩個構造。在一些實施例中,APP用以組態或重新組態安置於設施之不同位置中的至少兩個構造。至少兩個顯示構造可為兩個或更多個顯示器矩陣之部分,可個別地安置於設施之不同位置中,或其任何組合。舉例而言,APP可呈現諸如5500之矩陣且提示使用者組態或重新組態矩陣5500之所有對應顯示器,該等顯示器可為設施之所有顯示構造及/或連接至區域網路之所有顯示構造。舉例而言,APP可個別地呈現顯示構造矩陣(例如,一次呈現一個目標顯示器矩陣)且提示使用者組態或重新組態目標顯示構造之所有對應顯示器,該等顯示器可為設施之所有顯示構造及/或連接至區域網路之所有顯示構造。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螢幕包含毗鄰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感測器-發射器陣列。媒體顯示器可配置為媒體顯示器之矩陣。媒體顯示器之矩陣之相關聯觸控螢幕功能性(例如,感測器-發射器)陣列可配置為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媒體顯示器之矩陣可充當視訊牆,例如其中每一媒體顯示器顯示藉由媒體顯示器之矩陣顯示的影像之一部分。媒體顯示器矩陣之相關聯觸控螢幕可經組態以準確地辨識媒體顯示器中之一者中的接觸(例如,觸碰),且在所觸碰之媒體顯示器上準確地顯示與該觸碰相關聯之任何輸出。矩陣之媒體顯示器可或可不充當視訊牆。舉例而言,媒體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中之至少兩者可投影不同媒體。矩陣之媒體顯示器可使用觸控螢幕能力操作(例如,作為視訊牆或不作為視訊牆)。舉例而言,矩陣之至少兩個(例如,所有)媒體顯示器可共同顯示經組合影像,在經組合影像上,各別觸控螢幕功能性覆疊於來自矩陣之每一顯示器之影像上。觸控螢幕功能性可包含觸控螢幕功能性陣列及回應於觸碰之相關聯輸出。相關聯輸出可包含呈現之影像(例如,圖式、靜止圖像或視訊)、已經打開之檔案或已經回應於觸碰執行之任何其他動作。可提供使用者介面以設定及/或操作具有相關聯觸控螢幕能力之媒體顯示器矩陣。用於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調整軟體可與考慮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偏移調整的調整軟體分離。用於視訊牆之觸控螢幕組態(例如,調整)軟體可至少部分地(例如,完全)整合至用於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媒體顯示器組態(例如,偏移調整)軟體中。用於視訊牆之觸控螢幕組態(例如,調整)軟體可整合至用於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媒體顯示器組態(例如,偏移調整)軟體中。使用者介面可將使用者輸入提供至控制器,指示(i)與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每一觸控螢幕的觸控螢幕設定識別(ID);(ii)對應於與使用者介面耦接之媒體顯示器的觸控螢幕之數目、位置及定向;以及(iii)豎直地及水平地處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鄰近觸控螢幕之間的間隙距離(邊框寬度)。控制器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為媒體顯示器矩陣之設施之控制系統之部分。間隙距離(例如,邊框寬度)可為媒體顯示器之邊緣與鄰近媒體顯示器之邊緣之間的距離(例如,以公釐為單位)。間隙距離(例如,邊框寬度)可考慮未將影像投影於鄰近媒體顯示器之邊緣之間。可針對每一觸控螢幕至少部分地基於(多個)使用者輸入限定座標系統。座標系統可利用例如在每一軸線上相對於構成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螢幕之數目及配置分割單一螢幕之解析度。舉例而言,矩陣中顯示器之豎直解析度可除以矩陣中顯示螢幕列之數目。舉例而言,矩陣中顯示器之水平解析度可除以矩陣中顯示螢幕行之數目。顯示器矩陣可具有構成媒體顯示器矩陣之(例如,實質上)相同媒體顯示器。顯示器矩陣可具有(例如,實質上)相同觸控螢幕。限定座標系統可用於將媒體顯示器中之一者上之實體觸碰位置(如藉由觸控感測器-發射器陣列所偵測到)轉換為正顯示於顯示器矩陣上之媒體中之對應觸碰位置(例如,當其充當視訊牆或其他時)。
圖58展示顯示器矩陣5800之實例。顯示器矩陣5800可包含多個媒體顯示器5805(在圖58之實例中,以2×2矩陣配置之四個媒體顯示器-媒體顯示器5805 A、B、C及D)。觸控功能性陣列5810可耦接至媒體顯示器5805,從而限定觸控功能性(例如,感測器-發射器)陣列5815。觸控功能性陣列包含感測器及發射器(例如,感測器-發射器面板陣列)。媒體顯示器矩陣中觸控螢幕之類似配置提供在圖31A中。在圖29中亦提供螢幕功能性之實例2910及在圖圖39中亦提供螢幕功能性之實例3980。媒體顯示器5805及觸控功能性(例如,感測器-發射器)陣列5810可經由無線及/或有線(例如,HDMI、USB)連接與網路通信。網路可將自媒體顯示器5805之螢幕5820投影之多媒體提供至媒體顯示器5805。藉由至少兩個(例如,每一)媒體顯示器5805投影之媒體可不同。媒體可跨越多個媒體顯示器5805投影(當顯示器矩陣假定視訊牆功能性時)。媒體顯示器5805及觸控功能性陣列5810包括於顯示器矩陣5800中。媒體顯示器5805安裝成使得鄰近媒體顯示器5805之螢幕5820之間存在間隙(豎直間隙5830及水平間隙5835)。間隙5830及5835可歸因於在每一媒體顯示器5805之螢幕5820之間延伸之邊框(邊框未展示)。邊框可構成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內部框架。除視情況選用之內部框架之外,顯示器矩陣可具有外部框架(未展示)。間隙5830及5835可歸因於鄰近媒體顯示器5805之間的間距(例如,美觀性間距)。間隙5830及5835可歸因於邊框5825與媒體顯示器5805相隔之間距的組合。對於限定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5800之幾何設定(例如,限定座標系統,在圖58之實例中展示為(0,0)、(1X,0)、(0,1Y)及(1X,1Y))的應用程式,可量測並輸入鄰近媒體顯示器5805之間的豎直間隙5830及水平間隙5835(例如,作為使用者輸入之部分)。媒體顯示器矩陣5800併有媒體顯示器5805,其(例如,實質上)相同且均呈橫向定向。媒體顯示器5805中之每一者包含經組態以將媒體顯示器耦接至固定件之緊固件5825,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媒體顯示器5805A及5805B之緊固件5825各自安置在顯示器矩陣5800之第一側處,而顯示器5805C及5805D中之每一者之緊固件5825各自安置在顯示器矩陣5800之與該第一側相對之第二側處。舉例而言,第一側可為頂部,且第二側可為底部,當相較於重力中心及/或安置有顯示器矩陣之設施之地板時。
在一些實施例中,媒體顯示器群組經組裝成顯示器矩陣。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可包含觸控螢幕功能性陣列(例如,促進觸控螢幕功能性之感測器及發射器之陣列)。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顯示器矩陣之顯示器群組之觸控螢幕之幾何設定的使用者輸入係使用用於將輸入輸入至控制器之介面來提供。至控制器之輸入可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當輸入用以對準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時,可在與與觸控螢幕相關聯之媒體顯示器相關之資訊方面提供使用者輸入。舉例而言,為了判定與第一顯示器相關聯之第一觸控螢幕總成(例如,實體上耦接至第一顯示器之觸控螢幕總成)之定向,使用者可提供與第一媒體顯示器及/或附接至第一媒體顯示器之第一緊固件之置放及/或定向相關的資訊。使用者輸入可包括顯示器矩陣中顯示器之列數及/或行數。使用者輸入可包括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定向。使用者輸入可包括輸入與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的每一觸控螢幕總成之位置的設定ID。可輸入顯示器矩陣中每一緊鄰媒體顯示器之間的水平及/或豎直間隙之間隙距離。可針對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輸入可用於確定對應於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的觸控螢幕之定向的緊固邊緣。
圖59展示應用程式,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APP之圖形使用者介面(GUI)的主螢幕(例如,主螢幕)5900之實例。當選擇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圖標5902時,這使得能夠分別使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5904及5906輸入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目標顯示構造矩陣中的列數及行數。取決於構成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矩陣的媒體顯示器(例如,顯示構造)之數目,GUI可經組態以展示顯示器圖標5910,其中一圖標表示在其相對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其他顯示構造之位置處具有觸控螢幕能力的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舉例而言,在顯示器矩陣5902中,存在如由9504指示之顯示器矩陣之兩列及如5906所指定之顯示器矩陣之兩行。因此,5910包括四個設定ID之四個欄位,2×2顯示器矩陣之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中之一者。藉由啟動(例如,突出顯示)5910之虛擬顯示器圖標,使用者可藉由選擇定向圖標5907之定向(例如,藉由雙態切換或自下拉式選單進行選擇,未展示)而組態對應於採用觸控螢幕能力之各別真實顯示構造之顯示定向(例如,橫向或縱向)資訊。顯示器圖標5910可顯示有對應橫向或縱向形狀或態樣以匹配(未展示)。在圖59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顯示器圖標5910提供當前經指派給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的觸控螢幕設定ID之指示。驗證觸控螢幕設定ID圖標5912可藉由使用者啟動。選擇觸控螢幕設定ID圖標可引發使每一對應真實顯示構造在APP中顯示其組態中當前設定之觸控螢幕設定ID的網路訊息。(例如,彈出)訊息5914可經顯示以允許使用者選擇OK圖標5916指示正確的觸控螢幕設定ID指派,或選擇取消圖標5918(例如,以組態一或多個觸控螢幕設定ID之重新指派,例如如本文中所描述)。訊息5914可被清除,且主螢幕可在主螢幕5920處返回至其預設內容。
在圖59中所展示之實例中,顯示器矩陣之視訊牆觸控螢幕功能性(例如,以促進藉由觸控螢幕矩陣之所有顯示構造以經協調方式共同顯示並辨識一個媒體之觸碰位置)可引起(例如,自動)導航或指導至子選單以用於出於觸控螢幕能力指定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每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邊框距離。邊框距離圖標5922可用於直接存取邊框距離子選單。邊框可經顯示器矩陣中之緊鄰媒體顯示器之間的任何其他間隙取代。
在圖59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可單獨地選擇觸控螢幕設定ID以用於藉由觸按(例如,突出顯示)對應的顯示器圖標5910而進行調整。可選擇檢查欄位(例如,圖標)5928,以便同時啟動所有顯示器圖標5910。可使用選單(例如,下拉或彈出)圖標5930獲得自主螢幕5900至遠端選單螢幕及/或其他組態螢幕之導航。
圖60展示間隙距離設定螢幕之螢幕截圖6000之實例,該螢幕具有提醒程序之使用者以用於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004及6008中輸入水平及豎直間隙距離(邊框寬度)調整的文字指令欄位(例如,矩形)6002,該間隙距離(邊框寬度)介於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顯示器矩陣(例如,可充當視訊牆)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係使用顯示器圖標6012a及6012b選擇。在此實例中,圖標6012a經選擇且藉由觸控螢幕SetID=1之陰影正方形標記。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6006及6010展示為與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004及6008相關聯以說明可能間隙位置。使用者在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004及6008中輸入之間隙的寬度以公釐(mm)指示。然而,任何其他距離量測方法可經取代(例如,使用量度或英制系統)。螢幕截圖6050展示彈出誤差訊息6052,其可在輸入預定臨限值內之間隙大小時出現(輸入欄位區域6054及6058),例如以便防止座標變換之過度移位或使用者對於與圖形縮略圖6056及6060相關聯之特定觸控螢幕設定ID 6052a及6052b的無意不正確輸入。間隙設定螢幕可包括具有諸如導航至主螢幕、導航至遙控螢幕及/或取消當前選擇之動作的選單下拉圖標。諸如後退箭頭6022及6072之前進箭頭可用以以有序方式在使用者介面中之螢幕之間導航。螢幕包括指示使用者正確完成輸入之狀態指示符6020及6070。在間隙距離(例如,邊框寬度)調整期間,顯示器圖標6012可在對應圖標6012a及6012b中展示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器的任何當前輸入之間隙距離(例如,邊框寬度)。通信狀態欄位(例如,矩形)6014可使用兩個不同色度、色調及/或顏色以便顯示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選定顯示構造之通信狀態,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全選」圖標6015促進表示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的全選圖標。在圖60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兩個顯示構造圖標在包括四個顯示構造之顯示器矩陣中可見。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選擇特定顯示構造(例如,具有觸控螢幕SetID=1(6012a))時,強調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6006及/或6010之可見性。重點可係藉由視覺變化,諸如使用成框、染色、壓印或以其他方式可見而將其與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其他顯示構造區分開來。
圖61展示具有文字指令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102之觸控螢幕設定ID調整螢幕之第一螢幕截圖6100的實例。螢幕6100包括用於展示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104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器之總數、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106中之列之數目及輸入欄位區域(例如,矩形)6108中之行之數目的顯示器矩陣確認欄位。藉由觸控螢幕顯示器圖標6110之配置展示顯示器矩陣表示。後退按鈕6120及前進按鈕6122促進經由選單序列之進展,其中可例如藉由啟動前進按鈕6122達成以下螢幕截圖6200。圖標6114指示APP至網路之通信狀態(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圖標6115促進表示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觸控螢幕顯示構造的所有圖標(此處,所有圖標6110)之選擇。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觸控螢幕設定ID指派期間或之後,具有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例如,充當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視訊牆)再現經組合影像,在經組合影像上,各別觸控螢幕設定ID覆疊在來自每一顯示器之影像上。
圖62展示APP之螢幕之實例。螢幕截圖6200中展示圖形元件6202以描繪如安設應用程式內所組態之觸控螢幕設定ID,例如以輔助使用者確認或校正經指派給6202中展示之具有以3×3矩陣配置配置之九個顯示器的顯示器矩陣之(多個)顯示構造的觸控螢幕設定ID。撥號盤窗6204包括一對數位設定輪,其可由使用者調整以輸入顯示器矩陣中之選定(例如,突出顯示)顯示器位置之所要觸控螢幕設定ID。圖標6201指示個位選項,且圖標6203指示十位選項。圖標6201及6203中之箭頭指向所進行之選擇,在圖62中所展示之實例中具有觸控螢幕顯示器ID號01。撥號盤窗可具有複數個數位圖標(例如,個位、十位、百位及千位)。撥號盤窗可具有至少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撥號盤圖標,諸如圖標6201。可藉由任何其他數目選擇方法(例如,除撥號盤窗之外)選擇觸控螢幕設定ID。舉例而言,觸控螢幕設定ID可使用輸入欄位選擇及/或輸入,該輸入欄位例如接受數字及/或字母(例如,具有上臨限值)。雙態切換欄位6215促進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所有顯示構造之選擇,及/或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且可供選擇之所有顯示構造。欄位6214指示APP之通信狀態(例如,在APP與網路及/或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實體顯示構造之間),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箭頭6220及622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
圖63展示螢幕截圖6300之實例,其中3×3顯示器矩陣經組態、包括如欄位6315中所指示之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九個顯示構造。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具有在此實例中在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6306)上描繪之圓形中由個位數指示之連續觸控螢幕設定ID。具有觸控螢幕設定ID 04之顯示構造6306正藉由觸控螢幕設定ID撥號盤6304組態,該撥號盤具有藉由箭頭指示個位4之個位撥號盤6301及藉由箭頭指示十位0之十位6303。欄位6302向使用者指示對促進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之觸控螢幕設定ID之組態及/或調整的所提出操作的提示。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可經選擇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6306)而進行觸控螢幕設定ID之組態/調整。可例如藉由更改觸控螢幕設定ID區域之可見性(例如,具有另一顏色、色調及/或色相)而在視覺上指示選定螢幕,如6306之觸控螢幕設定ID圖標之實例中所示。箭頭6320及632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
圖63展示螢幕截圖6350之實例,其顯示安置於最大固定大小顯示器矩陣6355(例如,5×5矩陣)內的2×2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所偵測到之顯示構造的觸控螢幕設定ID。欄位(例如,彈出圖標)6358可用於提供增加的螢幕空間以表示及/或調整與所偵測到之顯示器相關聯之各種參數,諸如觸控螢幕設定ID。在此實例中,欄位指示藉由APP在顯示器矩陣中發現的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實體顯示器之數目,其為4。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每一顯示構造具有在此實例中在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6356)上描繪之圓形中由個位數指示之連續觸控螢幕設定ID。具有觸控螢幕設定ID 04之顯示構造6356正藉由觸控螢幕設定ID撥號盤6354組態,該撥號盤具有藉由箭頭指示個位4之個位撥號盤6351及藉由箭頭指示十位0之十位6353。欄位6352向使用者指示對促進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之觸控螢幕設定ID之組態及/或調整的所提出操作的提示。顯示器矩陣中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可經選擇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顯示構造之虛擬影像(例如,6356)而進行觸控螢幕設定ID之組態及/或調整。可例如藉由更改顯示構造圖標區域之可見性(例如,具有另一顏色、色調及/或色相)在視覺上指示選定螢幕,如顯示構造6356之圖標之實例中所示。選定顯示構造圖標6356對應於實體顯示構造6380安置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處。實體顯示構造6380可或可不結合APP顯示影像。舉例而言,實體(例如,真實)顯示構造可如圖63之實例中所示顯示字組「觸控螢幕ID 4」。此顯示器可允許使用者確定顯示器恰當地經組態以顯示邏輯影像並辨識正確觸碰位置。箭頭6370及637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螢幕可進一步包括指示APP、網路及/或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未展示)中之各別實體顯示構造之間的通信狀態的圖標,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
圖64展示緊固邊緣選擇螢幕6400之實例。顯示器矩陣選項6402及6404之群組對應於以橫向定向6402或縱向定向6404安置的正組態之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複數個顯示構造。使用者指示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係使用欄位6408中之雙態切換圖標(例如,選項按鈕)(例如,均)以橫向抑或縱向形式安置。使用者可選擇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以用於例如藉由觸按APP中之其虛擬影像表示(例如,藉由選擇6406)進行組態。對於對應於橫向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6402中之顯示構造中之一者的選定顯示器圖標(例如,6406),使用者可指示附接至其側部之緊固件(例如,安裝封包)之位置。用於每一顯示構造之緊固件之當前定向設定可使用指向緊固邊緣(例如,邊緣6410)之覆疊旗標(例如,圖64中使用黑色三角形指示之緊固件之位置)表示於顯示器圖標6402及6404之群組中。箭頭6470及6472促進使用者在APP螢幕之間的來回導航。螢幕可進一步包括指示APP、網路及/或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各別實體顯示構造(未展示)之間的通信狀態的圖標,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於使用者輸入,針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觸控螢幕產生座標系統。座標系統可基於經分割之單一顯示器(單一顯示器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解析度相對於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形成顯示器矩陣(例如,同時考慮鄰近媒體顯示器之間的任何間隙)之(例如,相同或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之數目的比率(例如,百分比)。座標系統可至少部分地基於(I)基於形成單一媒體顯示器中之顯示實體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的解析度與(II)顯示器矩陣中之行數及列數的比率。舉例而言,豎直座標可至少部分地基於(I)基於形成單一媒體顯示器中之顯示實體之豎直像素之數目的豎直解析度除以(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列數的比率。舉例而言,水平座標可至少部分地基於(I)基於形成單一媒體顯示器中之顯示實體之水平像素之數目的水平解析度除以(II)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行數的比率。座標系統可將間隙距離(鄰近媒體顯示器之間)轉換為像素單位等效物。視訊牆中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上之所得像素可轉換為距離量測以準確地考慮矩陣之緊鄰媒體顯示器(及相關聯觸控螢幕)之間的任何間隙。限定座標系統可將媒體顯示器中之一者上之實體觸碰位置(如藉由觸控功能性陣列所偵測到)轉換為正藉由媒體顯示器矩陣顯示之媒體上之觸碰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螢幕相關聯控制系統(例如,建構於控制系統中)經設計以與單一媒體顯示器一起操作。觸控螢幕功能性考慮媒體顯示器及/或觸控螢幕感測器-發射器陣列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舉例而言,觸控螢幕功能性可考慮與其相關聯之媒體顯示器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舉例而言,觸控螢幕功能性可考慮感測器-發射器陣列之形成觸控螢幕功能性的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當觸控螢幕功能性考慮與其相關聯之媒體顯示器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且媒體顯示器為旨在充當具有各別觸控螢幕功能性之視訊牆的顯示器矩陣之部分時,觸控螢幕控制器軟體可經調整使得顯示器矩陣之解析度似乎模仿顯示器矩陣,如同其為單一媒體顯示器。因此應調整矩陣中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之座標。調整可根據(i)單一顯示器協調調整或(ii)矩陣協調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應於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的座標系統係根據(例如,按照)單一顯示器座標調整來調整。當觸控螢幕功能性考慮與其相關聯之媒體顯示器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且媒體顯示器為旨在充當具有各別觸控螢幕功能性之視訊牆的顯示器矩陣之部分時,觸控螢幕控制器軟體可經調整使得顯示器矩陣之解析度似乎模仿顯示器矩陣(例如,包括其他類似顯示器)之單一媒體顯示器之解析度。即使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具有相同的第一解析度,觸控螢幕控制器亦提供觸控螢幕座標以模擬整個矩陣具有相同的第一解析度的虛擬情形(因此產生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依據為第一解析度之部分的解析度操作的虛擬情形,取決於矩陣中顯示器之數目、其配置,及矩陣中之任何間隙)。用於觸控螢幕控制器之每一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座標可考慮:(i)矩陣中單一顯示器之最大水平像素=H;(ii)矩陣中單一顯示器之最大豎直像素=V;(iii)顯示器列數=R;(iv)顯示器行數=C;(i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豎直距離=Dv 1…n(其中n為C-1);以及(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水平距離=Dh 1…m(其中n為R-1)。舉例而言,虛擬座標可遵守C*W+Dh 1…m=H且R*L+Dv 1…n=V,其中W為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水平寬度的常數,且其中L為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豎直長度的常數。單一媒體顯示器可具有1920=H乘1080=V之解析度,而具有2×2顯示器配置之媒體顯示器矩陣可具有3840乘2160之總真實像素解析度。藉由媒體顯示器之影像之顯示將使用真實像素解析度,而觸控螢幕之控制器將至少部分地基於具有複數個媒體顯示器之顯示器矩陣之單一媒體顯示器之解析度使用使用虛擬座標之經調整座標系統。觸控螢幕控制器之虛擬座標系統並不影響藉由顯示螢幕顯示之媒體之解析度。觸控螢幕控制器之虛擬座標系統僅僅用作方便慣例以允許與觸控螢幕相關聯(而不與藉由媒體顯示器顯示之任何媒體之解析度相關聯)的反應之較準確記錄及輸出。作為非限制性說明性實例,視訊牆可具有經配置為2×2矩陣(例如,經配置為兩列及兩行)之四個(例如,實質上)相同媒體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包含觸控螢幕功能性。觸控螢幕功能性以可操作方式(且直接)耦接至控制器,其經組態以報告自(0,0)至(1920,1080)之實體及邏輯座標,其中媒體顯示器分別具有1920像素乘1080像素之解析度。在一些實施例中,直接耦接控制器為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可假定映射至具有1920×1080像素之解析度之顯示螢幕的實體及邏輯座標兩者。當觸控螢幕整合至顯示器矩陣時,該等觸控螢幕均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個控制器。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可或可不另外與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保持連接性。當觸控螢幕整合至顯示器矩陣時,該等觸控螢幕均可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個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舉例而言,當四個媒體顯示器形成顯示器矩陣時,每一顯示器具有觸控螢幕功能性以及其自身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接著可停用專用觸控螢幕控制器中之三個觸控螢幕控制器,且一個剩餘觸控螢幕專用控制器可伺服顯示器矩陣之所有觸控螢幕。媒體顯示器矩陣可假定視訊牆之功能性,且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觸控螢幕可分別假定觸控螢幕功能性以作為與藉由矩陣之媒體顯示器顯示之視訊牆功能對應的視訊牆功能之部分。為了在沿著顯示器矩陣準確安置觸控螢幕時準確地考慮所有觸控螢幕,控制器可提供至每一觸控螢幕控制板之座標(x,y)偏移(例如,其中類似機構藉由旋轉座標限定觸控螢幕定向)。每一觸控螢幕可報告(例如,經由電路系統)其實體及邏輯座標(x,y)+偏移(x,y)。偏移(x,y)可表示觸控螢幕位於顯示器矩陣內之處。在包含具有1920乘1080像素之解析度之四個媒體顯示器的2×2顯示器矩陣中,其中觸控螢幕及相關聯媒體顯示器在顯示器矩陣中無間隙,接著觸控螢幕控制器可假定以下虛擬座標系統:(A)與右上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a)相關聯之右上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0,0);(B)與左上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b)相關聯之左上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959,0);(C)與右下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c)相關聯之右下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0,539);以及(4)與左下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d)相關聯之左下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960,540)。初始座標將為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中之右上座標。因此,整個觸控螢幕矩陣之最末座標將為(1920,1080)。
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應於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的座標系統根據(例如,按照)矩陣座標調整來調整。當觸控螢幕功能性考慮與其相關聯之媒體顯示器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且媒體顯示器為旨在充當具有各別觸控螢幕功能性之視訊牆的顯示器矩陣之部分時,觸控螢幕控制器軟體可經調整使得顯示器矩陣之解析度似乎模仿顯示器矩陣(例如,包括其他類似顯示器,例如根據矩陣中之其配置)之單一累積媒體顯示器之解析度。觸控螢幕控制器提供觸控螢幕座標以模擬整個矩陣具有矩陣中所有螢幕之累積解析度的虛擬情形。然而,替代每一觸控螢幕在位置(0,0)處開始,觸控螢幕控制器將至少部分地基於(i)顯示器矩陣之累積解析度、(ii)矩陣中觸控螢幕(及相關聯媒體顯示器)之位置及(iii)矩陣之緊鄰顯示器之間的任何間隙而調整其虛擬座標系統。用於觸控螢幕控制器之每一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座標可考慮:(i)矩陣中所有顯示器之經組合水平像素=H;(ii)矩陣中所有顯示器之經組合豎直像素=V;(iii)顯示器列數=R;(iv)顯示器行數=C;(i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豎直距離=Dv 1…n(其中n為C-1);以及(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水平距離=Dh 1…m(其中n為R-1)。舉例而言,虛擬座標可遵守C*W+Dh 1…m=H且R*L+Dv 1…n=V,其中W為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水平寬度的常數,且其中L為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豎直長度的常數。單一媒體顯示器可具有1920=H乘1080=V之解析度,而具有2×2顯示器配置之媒體顯示器矩陣可具有3840乘2160之總真實像素解析度。藉由媒體顯示器之影像之顯示將使用真實像素解析度,且觸控螢幕之控制器將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器矩陣之所有媒體顯示器之累積解析度而使用使用虛擬座標之經調整座標系統。觸控螢幕控制器之虛擬座標系統並不影響藉由顯示螢幕顯示之媒體之解析度。觸控螢幕控制器之虛擬座標系統僅僅用作方便慣例以允許與觸控螢幕相關聯(而不與藉由媒體顯示器顯示之任何媒體之解析度相關聯)的反應之較準確記錄及輸出。為了在沿著顯示器矩陣準確安置觸控螢幕時準確地考慮所有觸控螢幕,控制器可提供至每一觸控螢幕控制板之座標(x,y)偏移(例如,其中類似機構藉由旋轉座標限定觸控螢幕定向)。每一觸控螢幕可報告(例如,經由電路系統)其實體及邏輯座標(x,y)+偏移(x,y)。偏移(x,y)可表示觸控螢幕位於顯示器矩陣內之處。在包含具有1920乘1080像素之解析度之四個媒體顯示器的2×2顯示器矩陣中,其中觸控螢幕及相關聯媒體顯示器在顯示器矩陣中無間隙,接著觸控螢幕控制器可假定以下虛擬座標系統:(A)與右上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a)相關聯之右上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0,0);(B)與左上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b)相關聯之左上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1919,0);(C)與右下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c)相關聯之右下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0,1079);以及(4)與左下媒體顯示器(例如,圖31A,3101d)相關聯之左下觸控螢幕之初始座標將指派座標(1920,1080)。初始座標將為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中之右上座標。因此,整個觸控螢幕矩陣之最末座標將為(3840,2160)。
圖65展示產生用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觸控螢幕之虛擬座標系統的實例,使得觸控螢幕控制器可準確地識別矩陣上觸控螢幕之位置及/或以邏輯方式顯示與觸碰相關聯之輸出。對於單一媒體顯示器6500,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可轉換為座標(例如,(H,0)表示表示諸如(1920,0)之影像之右上角的水平像素之最大數目,(0,V)表示表示諸如(0,1080)之影像之左下角的豎直像素之最大數目,且(H,V)表示表示諸如(1920,1080)之影像之右下角的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最大數目)。顯示器矩陣6550包括(例如,實質上)相同於顯示器6500之四個顯示器之2×2矩陣。對於顯示器矩陣(例如,充當具有觸控能力之視訊牆)6550,取決於所利用方法,至少部分地基於(i)單一媒體顯示器6500之豎直(V)及水平(H)發射實體(例如,像素)之最大數目或(ii)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累積豎直(V)及水平(H)發射實體(例如,像素)之最大數目而產生虛擬座標系統。針對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6550中觸控螢幕中之每一者產生座標系統:(0,0)、(H,0)、(H,V)及(0,V)。用於每一觸控螢幕之座標系統可至少部分地基於與特定媒體顯示器6555(圖65之顯示器矩陣中展示之四個)相關聯之每一觸控螢幕上之解析度及/或偏移之比例比率。觸控螢幕座標考慮鄰近顯示器之間的水平及豎直間隙6560。用於觸控螢幕之座標系統係至少部分基於待顯示於媒體顯示器6500上之水平及豎直像素之數目、表示諸如6560之每一間隙的虛擬像素之數目,及矩陣中水平及豎直顯示器之數目(例如,顯示器之列數及行數)。X 2與X 1之間的差表示轉換為虛擬像素單元的媒體顯示器之間的間隙之水平距離。Y 2與Y 1之間的差表示轉換為虛擬像素單元的媒體顯示器之間的間隙之豎直距離。座標(H,V)表示(i)一個顯示器6555(類似於6500)之水平及豎直解析度或(ii)矩陣6550中所有顯示器之累積水平及豎直解析度,取決於所利用之座標方法。在圖6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用於觸控螢幕控制器之每一觸控螢幕功能性之座標可考慮:(i)當使用按照單一顯示器之座標調整時:矩陣中單一顯示器之最大水平像素=H(例如,沿著W 1之1920像素)或當使用按照矩陣之座標調整時:矩陣中成單列之所有顯示器之累積水平像素=H(例如,沿著W 2之2×1920=3840像素);(ii)當使用按照單一顯示器之座標調整時:矩陣中單一顯示器之最大豎直像素=V(例如,沿著L 1之1080像素)或當使用按照矩陣之座標調整時:矩陣中成單行之所有顯示器之累積豎直像素=V(例如,沿著W 2之2×1080=2160像素);(iii)考慮列1及列2,顯示器列數=R為2;(iv)考慮行1及行2,顯示器行數=C為2;(i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豎直距離=Dv 1…n為Dv 1,其為Y 2與Y 1之間的差;以及(v)緊鄰顯示器之間的水平距離=Dh 1…m為Dh 1,其為X 2與X 1之間的差。觸控螢幕控制器利用之虛擬座標可遵守2*W 1+Dh 1=H且2*L 1+Dv 1=V,其中W 1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水平寬度,該水平寬度在此情況下等於以像素為單位的X 1之長度,且其中L 1表示矩陣中(例如,實質上)相同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豎直長度,該豎直長度在此情況下等於以像素為單位的Y 1。當使用按照單一顯示器之座標調整時:若顯示器矩陣6550中之每一螢幕將具有1920=H乘1080=V,則控制器將使用右下角座標(H,V)為(1920,1080)的虛擬座標,但整個顯示器矩陣之真實解析度將為3840乘2160。當使用按照矩陣之座標調整時:若顯示器矩陣6550中之每一螢幕將具有1920=H乘1080=V,則控制器將使用右下角座標(H,V)為(3840,2160)的虛擬座標,從而匹配將為3840乘2160之整個顯示器矩陣之真實解析度。藉由所顯示媒體顯示之媒體保持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真實解析度,而觸控螢幕功能性在觸控螢幕控制器之按照顯示器之虛擬座標調整或按照矩陣之虛擬座標調整中利用經指派給觸控螢幕控制器之虛擬座標系統。
圖66展示用於組態或重新組態用於設施內之具有觸控螢幕能力之顯示構造的方法6600之實例。方法6600提出操作之各種可能序列中之一者。設施可由控制網路伺服,例如如本文中所揭示。在操作6602處,啟動APP(例如,安設應用程式軟體工具)。APP可具有至控制網路之鏈路。控制網路可限於顯示構造之控制,或可為控制設施(例如,整個設施)之至少一個其他部分之控制網路。控制網路可鏈接至具有待組態之相關聯觸控螢幕功能性之顯示構造之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在6604處,使用者輸入例如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目標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顯示構造的觸控螢幕之數目及配置(例如,列及行,6606)。在6608處指定及/或驗證與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至少一個(例如,每一)觸控螢幕相關聯之觸控螢幕設定ID(例如,如由顯示介面使用以在本端定址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在6610處,使用者可輸入與觸控螢幕組態相關之一或多個組態細節。在6612中藉由使用者輸入緊固件相對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多個)顯示構造之定向。在6614處,可提示使用者指定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顯示構造是否將具備經協調或未經協調媒體之串流傳輸。在6616處,可提示使用者選擇協調方式,例如視訊牆或重複串流傳輸。若選擇視訊牆選項,則可在6618處提示使用者輸入水平及豎直間隙寬度(例如,邊框)距離(寬度)。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提示使用者輸入間隙(例如,邊框)距離,無關於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顯示構造之間的協調。在6620處,可選擇用於每一觸控螢幕在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上實現觸控螢幕能力之座標變換。若觸控螢幕指派(座標變換、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觸控螢幕之位置)不正確,則使用者可返回至使用者介面之前一部分以應用經校正設定(6622)。當觸控螢幕指派正確時,接著組態設定經儲存及/或置於顯示系統內之適當位置。測試影像可在設定之各種其他部分處發送以確保輸入至APP之資料與實體顯示構造之實體組態之間的同步,例如以(i)確保顯示器定向(例如,橫向/縱向、上/下、左/右)與APP正確同步且邏輯地經投影;(ii)確保像素之充分校正以將觸控能力提供至預期影像位置;及/或(iii)正確地組態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其他操作可添加至圖66中所展示之方法,例如選擇用於觸控螢幕位置相對於經顯示媒體之校正方法。當顯示構造充當視訊牆時,此類校正可受關注,例如以促進藉由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之不同顯示構造校正觸碰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裝置可以可操作方式(例如,以通信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複數個裝置可安置於設施中(例如,包括建築物及/或房間)。控制系統可包含控制器之階層。裝置可包含發射器、感測器或窗(例如,IGU)。裝置可為如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裝置(例如,媒體顯示器或觸控螢幕)。該複數個裝置中之至少兩者可屬於同一類型。舉例而言,兩個或更多個IGU可耦接至控制系統。複數個裝置中之至少兩者可屬於不同類型。舉例而言,感測器及發射器可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複數個裝置有時可包含至少20、50、100、500、1000、2500、5000、7500、10000、50000、100000或500000個裝置。該複數個裝置可具有前述數目之間的任何數目個裝置(例如,20個裝置至500000個裝置、20個裝置至50個裝置、50個裝置至500個裝置、500個裝置至2500個裝置、1000個裝置至5000個裝置、5000個裝置至10000個裝置、10000個裝置至100000個裝置,或100000個裝置至500000個裝置)。舉例而言,樓層中窗之數目可為至少5、10、15、20、25、30、40或50。樓層中之窗的數目可為前述數目之間的任何數目(例如,自5至50、自5至25或自25至50)。有時,裝置可在多層建築物中。多層建築物之樓層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由控制系統控制之裝置(例如,多層建築物之樓層的至少一部分可由控制系統控制)。舉例而言,多層建築物可具有由該控制系統控制之至少2、8、10、25、50、80、100、120、140或160個樓層。由控制系統控制之樓層(例如,其中之裝置)的數目可為前述數目之間的任何數目(例如,2至50、25至100,或80至160)。樓層可具有至少約150 m 2、250 m 2、500 m 2、1000 m 2、1500 m 2或2000平方公尺(m 2)的面積。樓層可具有前述樓層面積值中之任何者之間的面積(例如,約150 m 2至約2000 m 2、約150 m 2至約500 m 2、約250 m 2至約1000 m 2或約1000 m 2至約2000 m 2)。該建築物可包含至少約1000平方呎(sqft),2000平方呎,5000平方呎,10000平方呎,100000平方呎,150000平方呎,200000平方呎或500000平方呎的面積。建築物可包含在上述任何面積之間的面積(例如,約1000平方呎至約5000平方呎,約5000平方呎至約500000平方呎,或約1000平方呎至約500000平方呎)。建築物可包含至少約100 m 2、200 m 2、500 m 2、1000 m 2、5000 m 2、10000 m 2、25000 m 2或50000 m 2的面積。建築物可包含在上述任何面積之間的面積(例如,約100 m 2至約1000 m 2、約500 m 2至約25000 m 2、約100 m 2至約50000 m 2)。設施可包含商業或住宅建築物。商業建築物可包括(多個)租戶及/或(多個)所有者。住宅設施可包含多戶或單戶家庭建築物。住宅設施可包含綜合住宅大樓。住宅設施可包含單戶家庭住宅。住宅設施可包含多戶家庭住宅(例如,公寓)。住宅設施可包含聯排別墅。設施可包含住宅及商業部分。設施可包含至少約1、2、5、1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20、450、500或550個窗(例如,可著色窗)。該等窗可劃分成區(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安置有該等窗之封閉體(例如,房間)的位置、立面、樓層、所有權、利用率、任何其他指派量度、隨機指派或其任何組合)。窗至區之分配可為靜態或動態的(例如,基於試探法)。每一區可存在至少約2、5、10、12、15、30、40或46個窗。
儘管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已展示且描述於本文中,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此類實施例僅作為實例而提供。並不預期本發明受說明書中所提供之特定實例的限制。儘管已參考前述說明書描述了本發明,但本文中之實施例的描述及說明並不意欲以限制性意義來解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情況下,熟習此項技術者現將想到大量變化形式、改變及取代。此外,應理解,本發明之所有態樣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之特定描繪、組態或相對比例,這取決於各種條件及變數。應理解,可在實踐本發明時採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實施例的各種替代例。因此,預期本發明亦應涵蓋任何此類替代例、修改、變化形式或等效物。預期以下申請專利範圍限定本發明之範疇,且藉此涵蓋此等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之範疇內的方法及結構。
1:顯示構造 2:顯示構造 3:顯示構造 101:顯示構造 102:窗 103:窗框 104:緊固件結構 105a:第一鉸鏈 105b:第二鉸鏈 111:箭頭 120:立面 121:窗 122:窗 123:窗 125:箭頭 126:箭頭 127:箭頭 130:橫框 131:豎框 175:有線連接 200:顯示構造總成 201:較薄支撐結構 202:第二黏著劑層 203:顯示矩陣 204:第一黏著劑層 205:較厚支撐結構 211:佈線 212:電路系統 213:緊固件 300:總成 302:L形托架 303:鉸鏈 311:顯示矩陣 312:第一窗格 313:第二窗格 400:鉸鏈 401:第一葉片 402:第二葉片 411:孔 420:接合部 500:顯示構造 501:第一罩蓋部分 502:電路系統/電路板 503:可撓性絕緣體 504:第二罩蓋部分 505:熱墊 506:可撓性電連接器/可撓性連接器 507:電路板 510:示意性仰視圖 513:電纜 516:可撓性連接器 520:總成 531:罩蓋 532:電路系統 533:墊片 534:罩蓋 535:可撓性佈線/可撓性連接器 536:顯示構造 600:總成 601:顯示構造 602:緊固件 603:佈線 604:卡鉤 610:窗框 612:總成 620:總成 630:電氣佈線 632:電路系統 633:佈線 634:鉸鏈葉片 635:鉸鏈葉片部分 636:鉸鏈葉片部分 637:螺釘 661:螺釘 662:緊固件/緊固件本體 663:較薄玻璃 664:顯示矩陣 665:較厚玻璃 666:卡鉤 667:懸垂佈線 701:L形托架 702:電路系統 703:電纜 704:泡沫墊片 705:螺釘 706:膠帶 707:第一玻璃窗格/防護玻璃罩 708:黏著劑 709:顯示矩陣/顯示元件 710:第二玻璃窗格/第二防護玻璃罩 711:觀看窗 712:緩衝器 713:黏著劑 714:罩蓋 720:打開位置 750:接合部 751:窗 752:第一鉸鏈葉片 753:第二鉸鏈葉片 754:顯示構造 755:窗框 757:電路系統 758:導體 780:接合部 781:窗 782:第一鉸鏈葉片 783:第二鉸鏈葉片 784:顯示構造 785:罩蓋 790:點線箭頭 791:閉合位置 802:有線連接/電線 803:多銷連接器 804:較厚支撐結構 805:較薄支撐結構 806:黏著層 807:顯示矩陣 808:黏著層 809:密封件 810:施用器 811:箭頭 812:箭頭 813:箭頭 830:豎直橫截面 850:顯示構造 902:窗格 903:罩蓋 904:L形托架 905:窗框 906:電線 907:窗格 908:顯示矩陣 951:窗框部分 952:鉸鏈/鎖 953:緊固件 954:顯示構造 955:第一窗格 956:第二窗格 957:封閉環境 958:電致變色構造 959:數字 960:通信路徑 961:整合玻璃單元 1010:顯示構造 1012:框架部分/保護罩蓋 1013:觸控螢幕感測器陣列 1015:主鉸鏈 1016:電路系統 1017:部分/罩蓋/鉸鏈葉片 1018:主鉸鏈 1019:框架部分/保護罩蓋 1020:框架部分 1021:部分/緊固件/葉片 1050:顯示構造 1052:觸控螢幕感測器陣列 1056:經組裝緊固件 1112:顯示構造/區域 1121:箭頭 1131:緊固件 1210:緊固件 1211:顯示構造 1218:緊固件 1220:平面 1221:顯示構造 1228:緊固件 1300:電致變色構造 1302:基板 1304:透明導電層(TCL) 1306:電致變色層(EC) 1308:離子導電層或區域(IC) 1310:相對電極層(CE) 1314:第二TCL 1316:電壓源 1320:電致變色堆疊 1400:絕緣玻璃單元 1404:第一窗格 1406:第二窗格 1408:內部體積 1500:控制系統架構 1501:封閉體 1504:本端控制器 1506:樓層控制器 1508:主控制器 1510:外部源 1520:資料庫 1524:建築物管理系統(BMS) 1600:電腦系統 1601:電腦網路 1602:記憶體或記憶體位置 1603:通信介面 1604:電子儲存單元 1605:周邊裝置 1606:處理單元 1700:控制器及電源總成 1701:HDMI輸入 1702:DP1輸入 1703:RS485輸入 1704:AC開關及AC輸入 1705:RS485輸出 1706:DP輸出 1710:控制器及電源總成 1711:主電力線 1712:窗控制器 1713:顯示構造框架 1714:顯示構造 1715:整合玻璃單元(IGU) 1716:電路系統 1717:鉸鏈 1718:框架帽蓋 1719:窗框 1720:罩蓋 1801:區塊 1803:區塊 1804:區塊 1805:操作 1807:區塊 1901:區塊 1902:區塊 1903:區塊 1904:區塊 1905:區塊 1906:區塊 1907:區塊 2001:本端(窗)控制器 2002:顯示構造 2003:可著色窗 2004:控制網路 2005:顯示介面 2006:外殼/電子盒 2007:使用者內容伺服器 2009:連接 2010:連接 2011:連接 2100:向量 2101:硬質表面 2102:框架 2103a:豎框 2103b:豎框 2104a:橫框 2104b:橫框 2105a:顯示構造 2105b:顯示構造 2106a:外殼/電子盒 2106b:外殼/電子盒 2108a:顯示器連接器 2108b:顯示器連接器 2109a:佈線 2109b:佈線 2110a:電纜/電源電纜 2110b:電纜/電源電纜 2111:供電電源 2112a:媒體佈線 2112b:媒體佈線 2115:資料源 2120:向量 2121:硬質表面 2122:框架 2123a:豎框 2123b:豎框 2124a:橫框 2124b:橫框 2125a:顯示構造 2125b:顯示構造 2125c:顯示構造 2125d:顯示構造 2126a:外殼/電子盒 2126b:外殼/電子盒 2126c:外殼/電子盒 2126d:外殼/電子盒 2128a:顯示器連接器 2128b:顯示器連接器 2128c:顯示器連接器 2128d:顯示器連接器 2129a:佈線 2129b:佈線 2129c:佈線 2129d:佈線 2130a:電源電纜 2130b:電源電纜 2130c:電源電纜 2130d:電源電纜 2131:供電電源 2132a:媒體佈線 2132b:媒體佈線 2132c:媒體佈線 2132d:媒體佈線 2135:資料源 2220:向量 2221a:硬質表面 2221b:硬質表面 2222a:框架 2222b:框架 2223:豎框 2224:橫框 2225a:顯示構造 2225b:顯示構造 2225c:顯示構造 2225d:顯示構造 2226a:外殼/電子盒 2226b:外殼/電子盒 2226c:外殼/電子盒 2226d:外殼/電子盒 2228a:顯示器連接器 2228b:顯示器連接器 2228c:顯示器連接器 2228d:顯示器連接器 2229a:佈線/電纜 2229b:佈線/電纜 2229c:佈線/電纜 2229d:佈線/電纜 2230:向量 2231a:硬質表面 2231b:硬質表面 2232a:框架 2232b:框架 2233:豎框 2234:橫框 2235a:顯示構造 2235b:顯示構造 2236a:外殼/電子盒 2236b:外殼/電子盒 2238a:顯示器連接器 2238b:顯示器連接器 2239a:佈線/電纜 2239b:佈線/電纜 2320:向量 2321a:硬質表面 2321b:硬質表面 2321c:硬質表面 2322a:框架 2322b:框架 2322c:框架 2323:豎框 2324:橫框 2325a:顯示構造 2325b:顯示構造 2325c:顯示構造 2325d:顯示構造 2325e:顯示構造 2325f:顯示構造 2325g:顯示構造 2325h:顯示構造 2326a:外殼/電子盒 2326b:外殼/電子盒 2326c:外殼/電子盒 2326d:外殼/電子盒 2328a:顯示器連接器 2328b:顯示器連接器 2328c:顯示器連接器 2328d:顯示器連接器 2329a:佈線/電纜 2329b:佈線/電纜 2329c:佈線/電纜 2329d:佈線/電纜 2329e:佈線/電纜 2329f:佈線/電纜 2329g:佈線/電纜 2329h:佈線/電纜 2330:外殼/控制器 2370:鉸鏈 2380:表面 2420:向量 2421a:硬質表面 2421b:硬質表面 2421c:硬質表面 2422a:框架 2422b:框架 2422c:框架 2423:豎框 2424:橫框 2425a:顯示構造 2425b:顯示構造 2425c:顯示構造 2425d:顯示構造 2425e:顯示構造 2425f:顯示構造 2425g:顯示構造 2425h:顯示構造 2426a:外殼/電子盒 2426b:外殼/電子盒 2426c:外殼/電子盒 2426d:外殼/電子盒 2429a:佈線/電纜 2429b:佈線/電纜 2429c:佈線/電纜 2429d:佈線/電纜 2429e:佈線/電纜 2429f:佈線/電纜 2429g:佈線/電纜 2429h:佈線/電纜 2430:外殼/控制器 2520:向量 2521a:硬質表面 2521b:硬質表面 2521c:硬質表面 2522a:框架 2522b:框架 2522c:框架 2523:豎框 2524:橫框 2525a:顯示構造 2525b:顯示構造 2525c:顯示構造 2525d:顯示構造 2525e:顯示構造 2525f:顯示構造 2525g:顯示構造 2525h:顯示構造 2526a:外殼/電子盒 2526b:外殼/電子盒 2526c:外殼/電子盒 2526d:外殼/電子盒 2529a:佈線/電纜 2529b:佈線/電纜 2529c:佈線/電纜 2529d:佈線/電纜 2529e:佈線/電纜 2529f:佈線/電纜 2529g:佈線/電纜 2529h:佈線/電纜 2530:外殼/控制器 2602:外殼/電子盒 2603:罩蓋托架 2604:安裝托架 2605:類比/數位轉換器電路板 2606:端子 2607:資料輸入連接器 2608:電子盒連接器 2610:控制器板 2611:連接器 2612a:佈纜 2612b:佈纜 2612c:佈纜 2612d:佈纜 2612e:佈纜 2612f:佈纜 2620:狹縫 2702:經組裝電子盒 2703:罩蓋托架 2704:安裝托架 2705:電路板 2706:端子 2707:資料輸入連接器 2708:電子盒連接器 2710:控制器板 2711:連接器 2712:佈纜 2715:電源電纜 2716:電纜 2730:長度 2731:寬度 2732:厚度 2801:顯示構造 2802:緊固件 2803: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 2805:風扇 2810:電源 2811:電子盒 2821:第一葉片 2822:第二葉片 2823:氣體導引件 2830:電路板 2831:連接器 2902:顯示構造 2903a:顯示器 2903b:顯示器 2903c:顯示器 2903d:顯示器 2904:前部玻璃 2905:後部玻璃面板 2906:窗框 2907:豎直豎框 2908:水平豎框 2910:側框架帽蓋 2915:間隙 2918:感測器-發射器面板 2919:框架帽蓋 2920:側 3002a:顯示器 3002b:顯示器 3002c:顯示器 3002d:顯示器 3003:顯示器集合 3005:螢幕間隙 3008a:位置 3008b:位置 3008c:位置 3008d:位置 3010a:顯示器 3010b:顯示器 3010c:顯示器 3010d:顯示器 3011:顯示器集合 3022a:顯示器 3022b:顯示器 3022c:顯示器 3022d:顯示器 3023:顯示器集合 3025:間隙 3028:位置 3029:位置 3101a:顯示構造 3101b:顯示構造 3101c:顯示構造 3101d:顯示構造 3103:顯示構造集合 3104: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 3105a:顯示構造 3105b:顯示構造 3105c:顯示構造 3105d:顯示構造 3106:顯示構造集合 3108:框架 3202:電子盒 3203:罩蓋托架 3204:安裝托架 3205:電路板 3206:端子 3207:資料輸入連接器 3208:電子盒連接器 3210:電路板 3211a:連接器 3211b:連接器 3211c:連接器 3211d:連接器 3211e:連接器 3211f:連接器 3212:佈纜 3302:電子盒 3303:罩蓋托架 3304:安裝托架 3305:電路板 3306:端子 3307:資料輸入連接器 3308:電子盒連接器 3311:連接器 3312:佈纜 3330:長度 3331:寬度 3332:厚度 3405:電路板 3406:端子 3407:資料輸入連接器 3408:電子盒連接器 3501:顯示構造/觸控螢幕 3501a:數字 3502:緊固件 3503:保護框架 3504:開口 3505a:開口 3505b:開口/風扇 3505c:項目 3509:連接器 3510a:數字 3520:鉸鏈軸線 3521:第一鉸鏈葉片 3522:第二鉸鏈葉片 3522a:數字 3523:氣體指導結構 3524:風扇 3525:非尖端部分 3526:路徑 3529:轉角/ L形托架 3530:電路系統/電路板 3531:平坦部分 3532:平坦部分 3533:彎曲部分 3536:氣流 3570:側視圖 3596:塑像 3597:電路板/觸控螢幕電路系統 3598:透明材料 3599:額外電路系統 3601:顯示構造 3601a:數字 3604:出口部分 3605a:對稱群組 3605b:對稱群組 3605c:開口 3620:軸線/鉸鏈 3622:鉸鏈葉片 3622a:數字 3626:路徑 3682:轉向節 3683:軸線 3685a:轉向節群組 3685b:轉向節群組 3699:突出特徵 3701:顯示構造 3701a:數字 3702:緊固件 3702a:數字 3703:感測器-發射器面板 3703a:數字 3704:開口 3705:開口 3720:鉸鏈軸線 3721:鉸鏈葉片 3721a:數字 3722:鉸鏈葉片 3722a:數字 3723:氣體指導結構 3723a:數字 3731:部分 3732:部分 3733:部分 3733a:數字 3750:腔 3751:虛線箭頭 3781:轉向節 3782:腔開口 3783a:打開的轉向節 3783b:打開的轉向節 3785a:閉合腔轉向節 3785b:閉合腔轉向節 3801:顯示構造 3801a:數字 3802:實例 3803:感測器-發射器面板 3803a:數字 3804:開口 3805:風扇開口 3821a:數字 3822:緊固件 3822a:數字 3823:氣體導引件 3823a:數字 3825:尖托架端 3830:電路系統 3832a:數字 3840:突出特徵 3840a:數字 3841:虛線箭頭 3851:氣體 3855:板 3855a:數字 3870:L形托架 3871:電路系統 3884a:轉向節 3884b:轉向節 3890:項目 3899:塑像 3901:顯示構造 3901a:部分 3902:緊固件 3903:感測器及發射器面板 3904:凹陷 3920:透明材料 3920a:部分 3921:第一鉸鏈葉片 3922:第二鉸鏈葉片 3923:氣體導引件 3924:保護框架 3925:反射表面 3927:保護框架 3930:第一電路系統/觸控螢幕電路板 3940:轉角總成 3980:項目 3990:連接轉角/會合邊緣 3991:本體/單件面板 3994:內部連接器 3995:罩蓋 3996a:導引件 3996b:導引件 3998a:電路板 3998b:電路板 4001:顯示構造 4002:緊固件 4003:感測器-發射器總成 4005:第一開口 4021:第一鉸鏈葉片 4021a:平坦鉸鏈葉面表面 4022:第二鉸鏈葉片 4022a:平坦鉸鏈葉面表面 4030:電路板 4031:佈纜 4032:氣體指導部分 4040:升高結構 4050:第二開口 4051:虛線箭頭 4070:支撐部分 4082:樞軸 4090:連接片件 4090a:正交側部 4090b:正交側部 4090c:正交側部 4090d:局部視圖 4101:顯示構造 4104:凹陷 4104a:部分 4105a:孔 4105b:孔 4122:輪緣 4122a:項目 4122b:項目 4160:升高部分 4162:虛線/突出特徵 4182:轉向節 4200:重力向量 4201:顯示構造 4203:感測器-發射器面板 4221:第二部分 4222:第一部分 4223:氣體導引件 4230:電路板 4231:佈纜 4251:虛線箭頭 4255:板 4285:鉸鏈 4299:部分視圖 4300:部分視圖 4320a:樞軸 4320b:樞軸 4321:緊固件部分 4370:透視圖 4385a:轉向節/轉向節集合 4385b:轉向節 4385c:轉向節 4386:方向 4387:方向 4388:突起 4389:螺釘 4401:本端(窗)控制器 4402:顯示構造 4403:可著色窗及/或IGU 4404:控制網路 4405:顯示介面 4406:電子盒 4407:使用者內容伺服器 4409:連接 4410:連接 4411:連接 4420:攜帶型控制單元 4500:主螢幕 4502:顯示器矩陣圖標 4504:輸入欄位區域 4506:輸入欄位區域 4507:定向圖標 4510:顯示器圖標 4512:驗證設定ID圖標 4514:訊息 4516:確定圖標 4518:取消圖標 4520:主螢幕 4522:視訊牆圖標 4526:邊框調整圖標 4528:檢查欄位 4530:選單圖標 4600:遙控式樣選單 4602:遙控小鍵盤模擬區域 4604:上/下/左/右方向按鈕 4606:按鈕 4608:退出按鈕 4610:選單按鈕 4611:欄位 4612:顯示器圖標 4620:選單下拉/彈出圖標 4621:圖標 4628:螢幕截圖 4630:誤差訊息 4632:確定按鈕 4700:螢幕截圖 4702:文字指令欄位 4704:輸入欄位區域 4706: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 4708:輸入欄位區域 4710: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 4712:顯示器圖標 4712a:顯示器圖標 4712b:顯示器圖標 4714:通信狀態欄位 4715:全選圖標 4720:狀態指示符 4722:後退箭頭 4730:螢幕截圖 4732:彈出誤差訊息 4800:緊固邊緣選擇螢幕截圖 4802:文字指令欄位 4804:顯示器圖標 4814:通信狀態圖標 4900:第一螢幕截圖 4902:文字指令欄位區域 4904:輸入欄位區域 4906:輸入欄位區域 4908:輸入欄位區域 4910:顯示器圖標 4914:圖標 4915:圖標 4920:後退按鈕 4922:前進按鈕 5000:螢幕截圖 5001:圖標 5002:圖形元件 5003:圖標 5004:撥號盤窗 5014:欄位 5015:雙態切換欄位 5020:箭頭 5022:箭頭 5100:螢幕截圖 5101:個位撥號盤 5102:欄位 5103:十位撥號盤 5104:設定ID撥號盤 5106:顯示構造 5120:箭頭 5122:箭頭 5150:螢幕截圖 5151:個位撥號盤 5152:欄位 5153:十位撥號盤 5154:設定ID撥號盤 5155:最大固定大小顯示器矩陣 5156:顯示構造 5158:欄位 5170:箭頭 5172:箭頭 5180:實體顯示構造 5200:緊固邊緣選擇螢幕 5202:顯示器矩陣選項/橫向定向 5204:顯示器矩陣選項/縱向定向 5206:選定顯示器圖標 5208:欄位 5210:邊緣 5270:箭頭 5272:箭頭 5300:螢幕截圖 5302:顯示器圖標 5304:動作欄位 5306:通電圖標 5308:斷電圖標 5310:HDMI選擇圖標 5312:顯示埠選擇圖標 5314:視訊牆啟用圖標 5316:視訊牆停用圖標 5318:選擇器圖標 5320:選擇器圖標 5330:下拉式選單 5334:欄位 5335:雙態切換欄位 5340:選擇欄位 5400:螢幕截圖 5402:顯示器圖標柵格 5404:輸入方框 5406:輸入方框 5408:返回圖標 5410:完成圖標 5414:欄位 5415:雙態切換欄位 5420:欄位 5500:矩陣圖標 5501:第一群組 5502:第二群組 5503:群組 5504:群組 5505:群組 5506:圖標 5507:顯示構造 5600:螢幕截圖 5602:視訊源 5604:顯示構造/顯示器表示 5606:顯示構造/顯示器表示 5608:顯示構造/顯示器表示 5610:顯示構造/顯示器表示 5612:選擇器按鈕 5614:選擇器按鈕 5616:選擇器按鈕 5618:選擇器按鈕 5620:連接線 5621:連接線 5622:輸入方框 5670:欄位 5672:欄位 5681:選項 5682:選項 5683:選項 5684:選項 5700:方法 5702:操作 5704:操作 5706:操作 5708:操作 5710:操作 5712:操作 5714:操作 5716:操作 5718:操作 5720:操作 5722:操作 5800:顯示器矩陣 5805:媒體顯示器 5805A:媒體顯示器 5805B:媒體顯示器 5805C:顯示器 5805D:顯示器 5810:觸控功能性陣列 5815:觸控功能性陣列 5820:螢幕 5825:邊框/緊固件 5830:豎直間隙 5835:水平間隙 5900:主螢幕 5902:觸控螢幕顯示器矩陣圖標 5904:輸入欄位區域 5906:輸入欄位區域 5907:定向圖標 5910:顯示器圖標 5912:驗證觸控螢幕設定ID圖標 5914:訊息 5916:確定圖標 5918:取消圖標 5920:主螢幕 5922:邊框距離圖標 5928:檢查欄位 5930:選單圖標 6000:螢幕截圖 6002:文字指令欄位 6004:輸入欄位區域 6006: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 6008:輸入欄位區域 6010:圖形縮略圖或參考圖像 6012:顯示器圖標 6012a:顯示器圖標 6012b:顯示器圖標 6014:通信狀態欄位 6015:「全選」圖標 6020:狀態指示符 6022:後退箭頭 6050:螢幕截圖 6052:彈出誤差訊息 6052a:特定觸控螢幕設定ID 6052b:特定觸控螢幕設定ID 6054:輸入欄位區域 6056:圖形縮略圖 6058:輸入欄位區域 6060:圖形縮略圖 6070:狀態指示符 6072:後退箭頭 6100:第一螢幕截圖 6102:文字指令欄位區域 6104:輸入欄位區域 6106:輸入欄位區域 6108:輸入欄位區域 6110:觸控螢幕顯示器圖標 6114:圖標 6115:圖標 6120:後退按鈕 6122:前進按鈕 6200:螢幕截圖 6201:圖標 6202:圖形元件 6203:圖標 6204:撥號盤窗 6214:欄位 6215:雙態切換欄位 6220:箭頭 6222:箭頭 6300:螢幕截圖 6301:個位撥號盤 6302:欄位 6303:十位撥號盤 6304:觸控螢幕設定ID撥號盤 6306:顯示構造 6320:箭頭 6322:箭頭 6350:螢幕截圖 6351:個位撥號盤 6352:欄位 6353:十位撥號盤 6354:觸控螢幕設定ID撥號盤 6355:最大固定大小顯示器矩陣 6356:顯示構造 6358:欄位 6370:箭頭 6372:箭頭 6380:實體顯示構造 6400:緊固邊緣選擇螢幕 6402:顯示器矩陣選項/橫向定向 6404:顯示器矩陣選項/縱向定向 6406:選定顯示器圖標 6408:欄位 6410:邊緣 6470:箭頭 6472:箭頭 6500:媒體顯示器 6550:顯示器矩陣 6555:特定媒體顯示器 6560:間隙 6600:方法 6602:操作 6604:操作 6606:操作 6608:操作 6610:操作 6612:操作 6614:操作 6616:操作 6618:操作 6620:操作 6622:操作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3:第一表面 S4:第二表面
本發明之新穎特徵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細緻闡述。將參考以下闡述利用本發明原理之說明性實施例的實施方式及隨附圖式(在本文中亦為「圖(Fig./Figs.)」)來獲得對本發明之特徵及優點的較佳理解,其中:
[圖1A-1B]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
[圖3]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
[圖4]示意性地展示鉸鏈;
[圖5]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緊固件及顯示構造總成;
[圖6]示意性地各種緊固件、顯示構造總成及佈線;
[圖7]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緊固件及顯示構造總成;
[圖8]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及施用器之各種視圖;
[圖9]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之各種視圖;
[圖10]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緊固件選項及顯示構造總成;
[圖11]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形成中之各種操作;
[圖12]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緊固件及顯示構造總成;
[圖13]示意性地展示電致變色構造中之各種層;
[圖14A-B]示意性地展示整合玻璃單元之各種視圖;
[圖15]示意性地展示控制階層方案及建築物;
[圖16]示意性地展示處理系統;
[圖17]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總成與控制器及電源總成;
[圖18]為展示用於顯示構造之操作方法之實例的流程圖;
[圖19]為展示用於顯示構造之操作方法之實例的流程圖;
[圖20]示意性地展示用於顯示構造之控制方案;
[圖21A-B]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2A-B]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3]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4]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5]示意性地展示各種窗及顯示構造;
[圖26]示意性地展示包含電路系統之盒之拆開(例如,分解)視圖;
[圖27A-B]示意性地展示包含電路系統之盒之各種視圖;
[圖28]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
[圖29A-D]示意性地展示各種顯示構造;
[圖30A-B]示意性地展示各種顯示構造;
[圖31A-B]示意性地展示各種顯示構造;
[圖32]示意性地展示包含電路系統之盒之拆開(例如,分解視圖);
[圖33A-D]示意性地展示包含電路系統之盒之各種視圖;
[圖34A-E]示意性地展示包含電路系統之盒之各種視圖;
[圖35]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36]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37]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38]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39]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40]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41]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例如,其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42]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及相關聯組件之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43]示意性地展示緊固件及相關聯組件之部分之各種視圖;
[圖44]示意性地展示用於顯示構造及用於組態顯示構造之攜帶型聯網裝置之控制方案;
[圖45]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46]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47]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48]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49]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0]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1]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及實體顯示構造方案;
[圖52]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3]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4]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5]示意性地展示顯示構造之虛擬表示及實體顯示構造;
[圖56]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57]展示用於組態及/或重新組態顯示構造之操作之流程圖;
[圖58]示意性地展示媒體顯示器之矩陣;
[圖59]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60]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61]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62]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63]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一對使用者介面螢幕及實體顯示構造方案;
[圖64]示意性地展示APP之使用者介面螢幕;
[圖65]示意性地展示各種媒體顯示器及相關聯座標系統;且
[圖66]展示用於組態及/或重新組態觸控螢幕之操作之流程圖。
其中之圖及組件可能未按比例繪製。本文中所描述之圖的各種組件可能未按比例繪製。
3002a:顯示器
3002b:顯示器
3002c:顯示器
3002d:顯示器
3003:顯示器集合
3005:螢幕間隙
3008a:位置
3008b:位置
3008c:位置
3008d:位置
3022a:顯示器
3022b:顯示器
3022c:顯示器
3022d:顯示器
3023:顯示器集合
3025:間隙
3028:位置
3029:位置

Claims (221)

  1. 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方法,其包含: 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真實組態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虛擬設定對準: (A)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一使用者輸入;及 (B)更新該虛擬設定以促進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虛擬設定係由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利用。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一控制系統中;(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一建築物之一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一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一網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包含(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一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一控制系統辨識之一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虛擬設定為一數位設定。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接收該使用者輸入係經由安置於一行動電路系統上之一應用程式。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一平板電腦、一智慧型電話及/或一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至少一個控制器。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一矩陣,且其中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包含(I)該顯示器矩陣中之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一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方式。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為其間未安置有任何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
  13.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框架部分分離。
  14.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豎框或藉由一橫框分離。
  15.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協調之一缺乏。
  16.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來顯示。
  17.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一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
  18.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
  19. 如請求項1或1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攜帶型電路系統,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一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一無線遙控之一模擬小鍵盤。
  21.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提示一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一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一配置。
  22.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中提示該使用者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將顯示構造之該配置指定為列之一數目及/或行之一數目。
  23. 如請求項2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一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一選定群組。
  24.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縱向定向及一橫向定向。
  25.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用於定址該等顯示構造之一識別設定(設定ID)。
  26.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一顯示埠媒體類型。
  27.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該等顯示構造之一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一並行互連及/或一串行互連。
  28.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及/或一框架的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邊緣。
  29.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顯示牆之一指定。
  30.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視訊牆之一指定。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該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一距離。
  32. 如請求項2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用於驗證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
  33. 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設備,其包含包含一第一電路系統之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 (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及經組態以接受使用者輸入之一第二電路系統;及 (b)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而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真實組態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虛擬設定對準或指導其對準:(A)自該第二電路系統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一使用者輸入及(B)更新該等虛擬設定以促進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或指導其更新。
  34.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一控制系統中、(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一建築物之一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一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一網路。
  35.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
  36.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一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或指導其對準。
  37. 如請求項36之設備,其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一控制系統辨識之一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
  38.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一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
  39.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虛擬設定為一數位設定。
  40.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安置於一行動電路系統上之一應用程式接收該使用者輸入。
  41. 如請求項40之設備,其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一平板電腦、一智慧型電話及/或一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
  42. 如請求項4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一無線網路協定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或指導其耦接。
  43. 如請求項42之設備,其中該無線網路協定與區域網路(LAN)、都會區域網路(MAN)、廣域網路(WAN)、個人區域網路(PAN)及/或網際網路存取協定相容。
  44. 如請求項42之設備,其中該無線網路協定包含WiFi類型網路協定或與超高頻(UHF)無線電波(例如,藍牙)技術相容之一網路協定。
  45. 如請求項4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用一乙太網路及/或藍牙連接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或指導該耦接。
  46.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控制器之一階層式網路中。
  47.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提供功率及通信之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至少第四代(4G)或至少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
  48. 如請求項47之設備,其中在同一電纜上傳輸該功率及通信。
  49. 如請求項4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用於使用同軸電纜、光學電線及/或雙絞線之媒體及/或視訊傳輸。
  50. 如請求項4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一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促進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之一內部環境之調整。
  51. 如請求項4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一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中之至少一個設備。
  52. 如請求項5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設備包含一照明裝置、一可著色窗、一感測器、一發射器、一媒體顯示器、一分配器、一處理器、一電源、一安全系統、一火警警報系統、一聲音媒介、一天線、一雷達、一控制器、一加熱器、一冷卻器、一通風口,或一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HVAC)。
  53.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一矩陣,且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包含(I)該顯示器矩陣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一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或指導其對準。
  54.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係指其間未安置有一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
  55.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框架部分分離。
  56.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豎框或藉由一橫框分離。
  57.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該方式包含協調之一缺乏。
  58.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或經指導將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顯示。
  59.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使得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或經指導將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一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
  60.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上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或指導該顯示。
  61.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攜帶型電路系統,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一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
  62. 如請求項61之設備,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一無線遙控之一模擬小鍵盤。
  63. 如請求項6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一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一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一配置或指導其提示。
  64. 如請求項6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該使用者將顯示構造之該配置指定為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列之一數目及/或行之一數目或指導其提示。
  65. 如請求項6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一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一選定群組或指導其提示。
  66.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縱向定向及一橫向定向。
  67.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用於定址該等顯示構造之一識別設定(設定ID)。
  68.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一顯示埠媒體。
  69.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該等顯示構造之一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一並行互連及/或一串行互連。
  70.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及/或一框架的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邊緣。
  71.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顯示牆之一指定。
  72.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視訊牆之一指定。
  73. 如請求項72之設備,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該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一距離。
  74. 如請求項65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 自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用於驗證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或指導其投影。
  75. 一種用於控制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經組態以執行操作,包含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而將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真實組態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虛擬設定對準或指導其對準:(A)接收關於該真實組態的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或多個真實特性之一使用者輸入及(B)更新該等虛擬設定以促進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控制或指導其更新。
  76.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I)包括於經組態以控制除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外的建築物之至少一個裝置之一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安置有該等顯示構造之一建築物之一包絡中,及/或(III)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用於在一電纜上傳輸功率及通信之一網路。
  77.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
  78.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基本長度尺度之豎直或水平置放、(II)藉由該顯示構造投影之媒體相對於地平線及/或一重力中心之對準、(III)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中之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之識別或(IV)該顯示構造之識別號碼或指導其對準。
  79. 如請求項78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識別號碼包含藉由一控制系統辨識之一網路位址,該控制系統包括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
  80.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虛擬設定為一數位設定。
  81.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接收該使用者輸入係經由安置於一行動電路系統上之一應用程式。
  82. 如請求項81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行動電路系統包含一平板電腦、一智慧型電話及/或一膝上型電腦,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
  83. 如請求項81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使用一無線網路協定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或指導其耦接。
  84. 如請求項83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無線網路協定與區域網路(LAN)、都會區域網路(MAN)、廣域網路(WAN)、個人區域網路(PAN)及/或網際網路存取協定相容。
  85. 如請求項83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無線網路協定包含WiFi類型網路協定或與超高頻(UHF)無線電波(例如,藍牙)技術相容之一網路協定。
  86. 如請求項81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藉由使用一乙太網路及/或藍牙連接將該行動電路系統耦接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或指導其耦接。
  87.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包括於控制器之一階層式網路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階層式網路。
  88.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經組態以提供功率及通信之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至少第四代(4G)或至少第五代(5G)蜂巢式通信。
  89. 如請求項88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在同一電纜上傳輸該功率及通信。
  90.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用於使用同軸電纜、光學電線及/或雙絞線之媒體及/或視訊傳輸。
  91.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一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促進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之一內部環境之調整。
  92.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或包括於一控制系統中,該控制系統控制安置有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之一設施中之至少一個設備。
  93. 如請求項9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至少一個設備包含一照明裝置、一可著色窗、一感測器、一發射器、一媒體顯示器、一分配器、一處理器、一電源、一安全系統、一火警警報系統、一聲音媒介、一天線、一雷達、一控制器、一加熱器、一冷卻器、一通風口,或一加熱通風及空氣調節系統(HVAC)。
  94. 如請求項75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包含顯示構造之一矩陣,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將該一或多個真實特性對準為(I)該顯示器矩陣中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之間的一距離或(II)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的媒體之任何協調之方式。
  95.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係指其間未安置有一中間顯示構造之兩個顯示構造。
  96.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框架部分分離。
  97.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兩個緊鄰顯示構造藉由一豎框或藉由一橫框分離。
  98.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協調之一缺乏。
  99.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同一媒體,其中該媒體係藉由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器來顯示。
  100.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藉由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之媒體之任何協調的該方式包含在該矩陣中之該等顯示構造上同時串流傳輸一媒體,其中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
  101.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該矩陣中之每一顯示構造顯示該媒體之一部分使得顯示構造之該矩陣顯示串流傳輸之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
  102. 如請求項9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攜帶型電路系統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該攜帶型電路系統具有至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之一使用者介面以用於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交互。
  103. 如請求項10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使用者介面包括與該一或多個顯示構造相關聯之一無線遙控之一模擬小鍵盤。
  104. 如請求項102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包含提示一使用者至少部分地藉由使用該使用者介面在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指定(i)顯示構造之一數目及/或(ii)顯示構造之一配置或指導其提示。
  105. 如請求項10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提示該使用者將顯示構造之該配置指定為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列之一數目及/或行之一數目或指導其提示。
  106. 如請求項104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提示該使用者指定(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一個別顯示構造之組態設定或(ii)顯示構造之該矩陣中顯示構造之一選定群組或指導其提示。
  107.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縱向定向及一橫向定向。
  108.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用於定址該等顯示構造之一識別設定(設定ID)。
  109.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一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HDMI)媒體類型及/或一顯示埠媒體。
  110.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將顯示信號分佈至該等顯示構造之一互連組態,該互連組態包括一並行互連及/或一串行互連。
  111.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可著色窗及/或一框架的一顯示構造之一緊固件邊緣。
  112.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顯示牆之一指定。
  113.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將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操作為一視訊牆之一指定。
  114. 如請求項113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包含用於偏移藉由該視訊牆中之鄰近顯示構造投影之各別影像之部分的一距離。
  115. 如請求項106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自顯示構造之該矩陣投影測試影像以驗證該等所指定組態設定或指導其投影。
  116.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設備,其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 (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 (b)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該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該顯示器矩陣具有(i)類似尺寸及(ii)類似發射實體陣列之媒體顯示器,該等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該顯示器矩陣,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進行以下操作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 (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 (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一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117.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列時,在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該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時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
  118.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及(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
  119.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及(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
  120.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經組態包含經設計、配置、建構、塑形或結構化。
  121.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包括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
  122.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行時,在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該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時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
  123. 如請求項12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一使用者之一輸入接收(a)該一或多個行中行之一數目及/或(b)該一或多個列中列之一數目。
  124. 如請求項12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一電路系統接收該使用者之該輸入;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為固定或行動的;視情況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一第一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使用者經由一第二電路系統提供該輸入。
  125.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列之一數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26.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行之一數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27.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設定識別(ID)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設定ID限定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相對位置。
  128.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的一緊固邊緣之一相對位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緊固邊緣限定該各別媒體顯示器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橫框、(iv)一地平線、(v)一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一地板、(vii)該設施之一頂板、(viii)該設施之一壁或(ix)其任何組合之一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
  129.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相對定向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媒體顯示器之該相對定向包含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橫框、(iv)一地平線、(v)一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一地板、(vii)該設施之一頂板、(viii)該設施之一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橫向或縱向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
  130.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中之緊鄰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31. 如請求項13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
  132.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中之緊鄰行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33. 如請求項13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
  134.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35. 如請求項13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
  136.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37. 如請求項13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
  138.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媒體投影為一視訊牆或指導其投影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39.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上顯示多媒體之一完整描繪或指導其顯示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140.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中之一裝置集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
  141.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中之一裝置集。
  142. 如請求項14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該裝置集具有包含(i)感測器、(ii)一感測器及一發射器或(iii)一感測器及一收發器之組件,該等組件封閉於一外殼中。
  143. 如請求項14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或指導其控制,該裝置集經組態以(i)促進該設施之環境控制、(ii)促進該設施中之人員及/或資產定位、(iii)促進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促進設施管理。
  144. 如請求項141之設備,其中該裝置集安置於一固定件中或附接至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設施之一固定件。
  145. 如請求項141之設備,其中該裝置集包含一地理位置晶片及/或一加速計;且視情況其中該地理位置晶片包含基於射頻之地理位置技術;且視情況其中該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
  146.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從而促進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之其他功能之控制。
  147.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具有經組態以傳輸通信及功率兩者之一電纜。
  148.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遵守包含:一第四代(4G)或一第五代(5G)通信協定之一通信協定的蜂巢式通信。
  149.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蜂巢式通信、控制通信、靜態圖像通信、動畫通信、感測器資料、其他媒體通信及/或其他資料通信。
  150.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包含用於子系統之自動控制之至少一個資料通信協定的一或多個協定。
  151.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紅外線(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
  152.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電源且經組態以用於功率傳輸,其中該電源視情況包含一主電源、一備用功率產生器或一不間斷電源(UPS)。
  153.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指示能耗及/或功耗之一信號,其中該功耗視情況包括(i)一加熱系統、(ii)一冷卻系統及/或(iii)照明之功耗,且視情況其中該信號促進監測個別房間或一組房間之功耗。
  154.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利用(i)利用射頻信號及/或(ii)促進與一或多個感測器之通信的至少一個無線協定。
  155. 如請求項154之設備,其中該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
  156.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括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之一控制系統中或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控制系統。
  157.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該設施包含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一設施或安置有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
  158.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一階層式結構之分佈式控制器。
  159.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之至少三個層級之分佈式控制器。
  160.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安置於該設施外部之一控制器。
  161.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安置於一雲端中之一控制器。
  162. 如請求項156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一環境、(ii)定位該設施中之人員及/或資產、(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管理該設施。
  163.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如請求項116至162中任一項之一或多個操作。
  164.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一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如請求項116至162之一或多個操作。
  165.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顯示器矩陣之觸控螢幕陣列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操作,包含: 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i)類似尺寸及(ii)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該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該等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該顯示器矩陣,該等操作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藉由以下操作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 (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 (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 (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一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166.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一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如請求項116至162之一或多個操作。
  167. 如請求項166之系統,其中該網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遵守與該一或多個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協定而傳輸該等信號。
  168.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一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 傳輸具有虛擬座標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i)類似尺寸及(ii)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該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該等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該顯示器矩陣,該網路經組態以進一步經組態以: (A)傳輸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與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的相除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時利用該豎直分量之該相除及該豎直相除結果; (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之所有媒體顯示器,其中至少部分地在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時利用該水平分量之該相除及該水平相除結果;以及 (C)傳輸該等虛擬座標中之一虛擬座標之指派,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來判定該指派。
  169.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組態具有虛擬座標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均與具有類似尺寸及發射實體之類似陣列之媒體顯示器的一顯示器矩陣中之每一媒體顯示器相關聯,該等媒體顯示器以一或多個列及一或多個行配置以形成該顯示器矩陣,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組態包含: (A)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豎直分量具有(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I)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行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 (B)將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其中該等發射實體之該陣列之該水平分量具有(III)一單一媒體顯示器或(IV)該顯示器矩陣中媒體顯示器之一列中的所有媒體顯示器;以及 (C)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及/或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等虛擬座標中之一虛擬座標。
  170.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設備,該設備包含:至少一個控制器,其經組態以: (a)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一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 (b)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一使用者刺激之一位置或指導其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一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一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一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以及 (c)使用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一觸摸位置或指導其使用。
  171.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一使用者之一輸入接收(a)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行之一數目及/或(b)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列之一數目。
  172. 如請求項17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經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該至少一個控制器之一電路系統接收該使用者之該輸入;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為固定或行動的;視情況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一第一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使用者經由一第二電路系統提供該輸入。
  173.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一陣列之一豎直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一豎直數目以獲得一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一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174. 如請求項17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一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行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一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175.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當該顯示器矩陣包含該等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列時,在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該虛擬座標時包括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
  176.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在該顯示器矩陣包含媒體顯示器之多於一個行時,在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該虛擬座標時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包括。
  177.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列中之緊鄰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而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
  178. 如請求項177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
  179.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一或多個行中之緊鄰行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而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
  180. 如請求項179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
  181.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水平間隙距離而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
  182. 如請求項18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水平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水平相除結果。
  183. 如請求項174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基於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間的豎直間隙距離而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或指導其調整。
  184. 如請求項183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等緊鄰的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該等豎直間隙距離轉換成虛擬發射實體單元或指導其轉換,該等虛擬發射實體單元用於調整該豎直相除結果。
  185.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A)將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一個媒體顯示器之一陣列之一水平分量除以該顯示器矩陣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或多個列之一水平數目以獲得一水平相除結果或指導其相除;及(B)至少部分地藉由包括該水平相除結果而指派該限定座標系統之一虛擬座標或指導其指派。
  186.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中之一裝置集。
  187. 如請求項18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該裝置集包括包含(i)感測器、(ii)一感測器及一發射器或(iii)一感測器及一收發器之組件,該等組件封閉於一外殼中。
  188. 如請求項187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將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安置於該一或多個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中之一裝置集或指導其操作性耦接。
  189. 如請求項187之設備,其中該裝置集安置於一固定件中或附接至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設施之一固定件。
  190. 如請求項187之設備,其中該裝置集包含一地理位置晶片及/或一加速計;且視情況其中該地理位置晶片包含基於射頻之地理位置技術;且視情況其中該射頻包含超寬頻輻射。
  191. 如請求項18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控制該裝置集或指導其控制,該裝置集經組態以(i)促進該設施之環境控制、(ii)促進該設施中之人員及/或資產定位、(iii)促進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及/或(iv)促進設施管理。
  192. 如請求項18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一環境或指導其控制;(ii)定位該設施中之至少一個人員及/或至少一個資產或指導其定位;(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或指導其控制;及/或(iv)管理該設施或指導其管理。
  193.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從而促進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之其他功能之控制。
  194.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具有經組態以傳輸通信及功率兩者之一電纜。
  195.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遵守包含第四代(4G)或一第五代(5G)通信協定之一通信協定之蜂巢式通信。
  196.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蜂巢式通信、控制通信、靜止圖像通信、動畫通信、感測器資料、其他媒體通信及/或其他資料通信。
  197.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包含用於子系統之自動控制之至少一個資料通信協定之一或多個協定。
  198.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紅外線(IR)信號及/或射頻(RF)信號。
  199. 如請求項198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傳輸包含超寬頻輻射之該射頻或指導其傳輸。
  200.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A)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電源且(B)經組態以用於功率傳輸,其中該電源視情況包含一主電源、一備用功率產生器或一不間斷電源(UPS)。
  201.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指示能耗及/或功耗之一信號,視情況其中該功耗包括一加熱系統、一冷卻系統及/或照明之功耗,且視情況其中該信號促進監測個別房間或一組房間之功耗。
  202.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利用(i)利用射頻信號及/或(ii)促進與一或多個感測器之通信之至少一個無線協定。
  203. 如請求項20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傳輸視情況包含超寬頻輻射之該射頻或指導其傳輸。
  204.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之一控制系統或包括於該控制系統中。
  205.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設施包含與該等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一設施或安置有該等媒體顯示器之一設施。
  206.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一階層式結構之分佈式控制器。
  207.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包含具有階層之至少三個層級之分佈式控制器。
  208.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安置在該設施外部。
  209.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之一或多個控制器安置於一雲端中。
  210. 如請求項204之設備,其中該控制系統經組態以(i)控制該設施之一環境或指導其控制、(ii)定位該設施之人員及/或資產或指導其定位、(iii)控制該設施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或指導其控制,及/或(iv)管理該設施或指導其管理。
  211.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包含電路系統,且視情況其中該電路系統包括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中。
  212. 如請求項116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之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設定識別(ID)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設定ID限定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相對位置。
  213.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的一緊固邊緣之一相對位置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緊固邊緣限定該各別媒體顯示器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橫框、(iv)一地平線、(v)一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一地板、(vii)該設施之一頂板、(viii)該設施之一壁或(ix)其任何組合之一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
  214. 如請求項170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該至少一個控制器經組態以接收該顯示器矩陣中每一媒體顯示器之一相對定向或指導其接收而組態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或指導其組態,該媒體顯示器之該相對定向包含相對於(i)彼此、(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豎框、(iii)該顯示器矩陣之一橫框、(iv)一地平線、(v)一重力向量、(vi)該設施之一地板、(vii)該設施之一頂板、(viii)該設施之一壁或(ix)其任何組合的橫向或縱向定向,其中該顯示器矩陣屬於該設施。
  215.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如請求項170至214中任一項之一或多個操作。
  216.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偵測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一使用者刺激之一位置,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一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一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一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及 (b)使用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一觸摸位置。
  217.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一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如請求項170至214之一或多個操作。
  218.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該等程式指令在藉由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一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或多個處理器讀取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操作,包含: (a)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一使用者刺激之一位置或指導其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一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一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一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及 (b)使用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一觸摸位置或指導其使用。
  219.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配置於一媒體顯示器矩陣中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陣列的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傳輸與如請求項170至214之一或多個操作相關聯之一或多個信號。
  220. 如請求項219之系統,其中該網路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藉由經組態以遵守與該一或多個信號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協定而傳輸該等信號。
  221. 一種用於控制媒體顯示器觸控螢幕之系統,該系統包含以可操作方式耦接至形成一顯示器矩陣之媒體顯示器之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一網路,該網路經組態以: (a)傳輸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或多者之一使用者刺激之一位置的偵測,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該一或多者之刺激之該位置(i)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之一限定座標系統,該限定座標系統至少部分地藉由將各自具有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一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之一真實組態與該等觸控螢幕感測器及發射器陣列中之每一者之一虛擬設定對準而導出;且(ii)至少部分地基於顯示一媒體之一部分的該等媒體顯示器中之每一者使得該顯示器矩陣顯示該媒體之一完整描繪;及 (b)傳輸該限定座標系統以將該使用者刺激之該位置轉換為顯示於該等媒體顯示器之該顯示器矩陣上之該媒體中之一觸摸位置。
TW110136285A 2020-09-30 2021-09-29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TW2022174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85254P 2020-09-30 2020-09-30
US63/085,254 2020-09-30
WOPCT/US20/53641 2020-09-30
PCT/US2020/053641 WO2021067505A1 (en) 2019-10-05 2020-09-30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202063115842P 2020-11-19 2020-11-19
US63/115,842 2020-11-19
US202163135021P 2021-01-08 2021-01-08
US63/135,021 2021-01-08
US202163154352P 2021-02-26 2021-02-26
US63/154,352 2021-02-26
US202163170245P 2021-04-02 2021-04-02
US63/170,245 2021-04-02
US202163211400P 2021-06-16 2021-06-16
US63/211,400 2021-06-16
US202163212483P 2021-06-18 2021-06-18
US63/212,483 2021-06-18
US202163246770P 2021-09-21 2021-09-21
US63/246,770 2021-09-21
US202163247684P 2021-09-23 2021-09-23
US63/247,684 2021-09-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421A true TW202217421A (zh) 2022-05-01

Family

ID=8095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284A TW202232214A (zh) 2020-09-30 2021-09-29 用於媒體投影及無線充電之顯示構造
TW110136285A TW202217421A (zh) 2020-09-30 2021-09-29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TW110136286A TW202225797A (zh) 2020-09-30 2021-09-29 用於媒體投影之顯示構造及框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284A TW202232214A (zh) 2020-09-30 2021-09-29 用於媒體投影及無線充電之顯示構造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6286A TW202225797A (zh) 2020-09-30 2021-09-29 用於媒體投影之顯示構造及框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222555A1 (zh)
KR (1) KR20230095064A (zh)
CN (1) CN116391151A (zh)
CA (3) CA3169821A1 (zh)
TW (3) TW202232214A (zh)
WO (3) WO20220724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85754A1 (en) * 2021-06-01 2022-12-01 Production Resource Group, L.L.C. Fast Remote Stage Applications
CN114826710B (zh) * 2022-04-15 2023-09-26 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qtt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及方法
WO2024091649A1 (en) * 2022-10-27 2024-05-02 View, Inc. Electrochromic window framing systems with accessible wiring and compon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4489B2 (en) * 2008-03-05 2012-05-08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ual-sided display for mobile device
KR101925832B1 (ko) * 2012-06-13 2018-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칠판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101254602B1 (ko) * 2012-07-27 2013-04-15 주식회사 오리온 위치 정렬 기능이 구비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장치
US20160027391A1 (en) * 2013-03-19 2016-0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ual-sided display
CN106125442B (zh) * 2016-08-31 2019-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3960844A (zh) * 2016-11-23 2022-01-21 唯景公司 窗网络中控制器的自动调试
CN106444184B (zh) * 2016-11-24 2019-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装置、系统及显示方法
CN110709784A (zh) * 2017-04-26 2020-01-17 唯景公司 可着色窗户系统计算平台
JP7058162B2 (ja) * 2018-03-29 2022-04-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連結表示装置
CN208537871U (zh) * 2018-04-03 2019-02-2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装置和车窗
KR102489223B1 (ko) * 2018-09-28 2023-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디스플레이의 갭 조절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멀티디스플레이
KR102550293B1 (ko) * 2018-09-28 2023-07-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멀티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설치 방법
KR20200047185A (ko) * 2018-10-26 2020-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515425A (zh) * 2019-08-23 2019-11-29 北京安博智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电子书写板设备
CN110543057A (zh) * 2019-09-09 2019-12-06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69821A1 (en) 2022-04-07
EP4222555A1 (en) 2023-08-09
WO2022072461A3 (en) 2022-06-02
WO2022072462A1 (en) 2022-04-07
TW202225797A (zh) 2022-07-01
WO2022072454A1 (en) 2022-04-07
WO2022072461A2 (en) 2022-04-07
CA3171898A1 (en) 2022-04-07
KR20230095064A (ko) 2023-06-28
TW202232214A (zh) 2022-08-16
CN116391151A (zh) 2023-07-04
CA3171879A1 (en)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06525B1 (ko) 탠덤 가시 윈도우 및 미디어 디스플레이
US20210390953A1 (en) Immersive collaboration of remote participants via media displays
US20210383804A1 (en) Immersive collaboration of remote participants via media displays
TW202217421A (zh) 與設施中之媒體顯示器相關聯之組態
TWI776719B (zh) 窗網路中之控制器的自動化調試
US11868019B2 (en)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TW202147074A (zh) 封閉體與一或多個佔用者之間的互動
TW202349090A (zh) 窗總成、用於控制窗總成之方法及設備及相關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程式指令
TW202333483A (zh) 用於建築物服務之邊緣網路
US11892738B2 (en)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11747698B2 (en)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20240085754A1 (en) Display construct for media projec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US20230350260A1 (en) Configuration associated with media display of a facility
WO2022221532A1 (en) Immersive collaboration of remote participants via media displays
EP4038449B1 (en)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20230324952A1 (en) Display construct and framing for media projection
TW202142939A (zh) 串聯視覺窗和媒體顯示器
TW202246865A (zh) 經由媒體顯示器之遠端參與者的沉浸式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