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3012A -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3012A
TW202213012A TW109133775A TW109133775A TW202213012A TW 202213012 A TW202213012 A TW 202213012A TW 109133775 A TW109133775 A TW 109133775A TW 109133775 A TW109133775 A TW 109133775A TW 202213012 A TW202213012 A TW 2022130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server
image
real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3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蘇傳軍
黃士峰
李奕
Original Assignee
蘇傳軍
黃士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蘇傳軍, 黃士峰 filed Critical 蘇傳軍
Priority to TW109133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213012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3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301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該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包括一感測裝置、一伺服器以及一終端裝置。該感測裝置,耦接於一工作場域內的一設備,用以感測該設備的一參數。該伺服器,耦接該感測裝置,儲存有該工作場域的示意圖以及至少一個對應該工作場域的一環景影像。該終端裝置,網路連接該伺服器與該感測裝置,該參數被顯示在一資訊框,且與該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於終端裝置,其中當使用者移動環景影像時,該資訊框不會隨之產生形變。

Description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本發明關於一種工作場域的監控系統與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工作場域的監控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特別是當智慧工廠、無人工廠等逐步成為主流,或是於避免勞工長期暴露在高風險工作場域考量,如何讓管理者能夠有效的監控工廠或是工作場域,是許多企業亟欲想解決的問題。目前的監控方式可以透過工廠或工作場域中的設備傳送待監控設備的實時監控資料回到監控中心的電腦,讓監控人員可以實時的得知相關的資訊。不過這樣的方式對於監控者來說並非最好,一旦工作場域的設備有異動或是變更時,對監控方來說只能看到數值,並無法了解實際現場狀況。
舉例來說,在工廠的自動化生產線上發生了故障而讓產品在組裝上會有跳動的情況時,在自動化生產線的監控資料中卻沒有相關的監控資訊,因此對於監控中心的人來說,並無法得知這個異常。於另一個例子中,高壓變電設施因為有高電磁波的關係,故不建議人員經常進入,雖可透過監控設備讀取相關參數以判斷有無異常,但是對於初到現場的工作 人員來說,因為缺乏對高壓變電設施的熟悉,並無法迅速得知數值與設施位置的對照關係,於排除故障時是相對不方便操作的且易對工作人員造成人身危險。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作場域的監控系統與方法,特別是能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可適用於工廠、智慧工廠、無人工廠、醫院、照護機構、電力設施、倉儲設施等,屬於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應用。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包括一感測裝置、一伺服器以及一終端裝置。該感測裝置,耦接於一工作場域內的一設備,用以感測該設備的一參數。該伺服器,耦接該感測裝置,儲存有該工作場域的示意圖以及至少一個對應該工作場域的一環景影像。該終端裝置,網路連接該伺服器與該感測裝置,該參數被顯示在一資訊框,且與該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於終端裝置,其中當使用者移動環景影像時,該資訊框不會隨之產生形變。
較佳地,該終端裝置發出一請求信號給該伺服器,該伺服器確認後回傳該工作場域的示意圖以及一連結網址給該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透過該連結網址網路連接該感測裝置。
較佳地,該終端裝置將該資訊框顯示於第一影像層,該環景影像顯示於第二影像層,其中當該使用者移動視角時,只有第二影像層會 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改變在終端裝置顯示的影像。
較佳地,該伺服器更傳送一人工智慧分析模型給該終端裝置,以供該終端裝置對該設備的運作進行分析。
較佳地,該連結網址更包括該終端裝置的一識別碼,該感測裝置根據該識別碼認證該終端裝置。
較佳地,該請求信號更包括該工作場域的一識別碼以及一驗證資料。
較佳地,該驗證資料為使用者登入該伺服器的帳號與密碼。
較佳地,該連結網址係該伺服器根據該終端裝置與該工作場域所產生。
較佳地,該示意圖上包括至少一個視點,當使用者選擇其中一個視點時,該終端裝置傳送一信號給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回傳對應該視點的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較佳地,該示意圖上包括至少一個視點,且該伺服器更傳送該工作場域中所有視點的對應的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一終端裝置發出一請求信號給一伺服器;該伺服器根據該請求信號產生一連結網址;伺服器傳送該連結網址與一工作場域示意圖給該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透過該連結網址取得該工作場域內的一感測資料;以及該終端裝置將該感測資料與一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於該終端裝置。
較佳地,該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更包括:使用者透過該 工作場域示意圖選擇一視點;該終端裝置根據該視點傳送一信號給該伺服器;以及該伺服器回傳對應該視點的該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較佳地,該感測資料被顯示在一資訊框,該終端裝置將該資訊框顯示於第一影像層,該環景影像顯示於第二影像層,其中當該使用者移動視角時,只有第二影像層會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改變在終端裝置顯示的影像。
較佳地,該請求信號更包括該工作場域的一識別碼。
較佳地,該連結網址包括該感測裝置的IP位址以及感測裝置所需的一驗證資料。
較佳地,該驗證資料為該終端裝置的一裝置碼。
較佳地,該伺服器僅提供該環景影像,該伺服器不執行將該環景影像與該感測資料整合的程序。
較佳地,該環景影像由下列步驟產生:於該工作場域的一視點拍攝六個方向的影像;將該六個影像組合為一個立方體影像;在該立方體影像的八個端點擷取八個平面;以及將該八個端點的影像投影到該八個平面以產生該環景影像。
11:伺服器
13:終端裝置
15:感測裝置
21a-21g:設備
VP1、VP2、VP3:視點
31、32、33:影像
A:平面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的示意圖。
圖2a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環景影像的產生方法的流程圖。
圖2b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工作場域的示意圖。
圖3a與圖3b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降低環景影像中失真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5a與圖5b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工作場域的監控畫面的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7a與圖7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機電室監控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的示意圖。在此,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包括設置於工作場域(未示出)的感測裝置15、伺服器11以及使用者(未示出)所使用的終端裝置13,屬於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一種應用。工作場域內可能存有多個感測裝置,在本實施例中僅以一個感測裝置15進行說明,而本發明非將限制於單一感測裝置15的使用。此外,工作場域內的一個或多個感測裝置可將 感測資料傳送給一主機(未示出),而由該主機將感測資料提供給使用者所使用的終端裝置13,因此本實施例中的感測裝置15也可能是收集一個或多個感測裝置的感測資料的主機。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感測裝置15為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裝置,可將被監控的設備的資訊傳送給伺服器或是指定的裝置。前述的資訊可能是設備的參數,如電壓、電流,使用率、負載、運作時間等等。
伺服器11用以處理終端裝置13的驗證,並建立終端裝置13與感測裝置15之間的連線。伺服器11內儲存有工作場域內的環景影像,根據使用者於終端裝置13的操作,傳送對應的環景影像給終端裝置13。環景影像的取得可預先於工作場域的定點拍攝,並將拍攝好的影像經伺服器處理後而產生,關於環景影像的產生可以參考圖2a的說明。
圖2a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的環景影像的產生方法的流程圖,而圖2b為一工作場域的示意圖,工作場域內具有多個設備21a~21g,視點(view point)VP1、VP2以及VP3為使用者可以選擇與切換的不同視點。當使用者點選並切換至不同的視點時,使用者可以在自己所使用的終端裝置上看到對應的環景影像。
請同時參考圖2a及圖2b,圖2a中用來形成環景影像的多個影像可能是由人工於三個視點(例如VP1、VP2以及VP3)處分別拍攝得到,也可以是由固定設置於該工作場域內的三個視點的攝影裝置經週期性拍攝所得到。兩者的差異僅在當固定的攝影裝置無法拍到六個方向影像時,因此在形成環景影像的方法可能會略有差異。以下說明先以人工拍攝影像方式說明。在步驟S21中,拍攝者先於一定點(也就是三個視點VP1、VP2以及VP3 其中的一個)拍攝並得到包括上、下、左、右、前、後共六個方向的多個影像。上述六個方向的此些影像的檔案名稱會紀錄方向以及拍攝的視點。在較佳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使用360全景相機於每一定點直接拍攝全景影像並得到構成所述全景影像的包括如上、下、左、右、前、後等共六個方向的多個影像。
在步驟S22中,當伺服器接收到了對應該視點的六張影像後,將先組成一個立方體影像,請參考圖3a的示意圖。在步驟S23中,伺服器會針對立方體影像中易失真部位的進行影像處理,一般來說易失真部分的影像多半為位於角落的影像,因此本實施例的方法先針對位於角落的影像進行影像處理以降低最終得到的環景影像的失真。請參考圖3b。圖3b中伺服器先設定一個平面A,接著將位於角落的三個影像31、32與33投影到平面A上,進而在平面A上形成一個新的影像。新的影像會將影像31、32與33中重複的影像內容疊加(或是刪除),故所形成的新影像可以避免使用者在看到環景影像後,因為位於角落處的距離遠近差異所造成的影像形變而感到失真。於步驟S23中,會在該立方體影像的八個端點擷取八個平面,以及將該八個端點的影像投影到該八個平面以產生該環景影像。
最後在步驟S24中,伺服器將產生的環景影像儲存在伺服器內。當使用者發出需求時,便將環景影像傳送給使用者。
請再次參照圖1,當終端裝置13被伺服器11驗證後,伺服器11會傳送一個預定的連結網址(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給終端裝置13,當終端裝置13進入該連結網址時,伺服器11傳送對應的環景影像到終端裝置13,同時感測裝置15也會將對應的感測資料透過邊緣運算技術(edge computing)或超文件傳輸協定(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傳送給終端裝置13。該邊緣運算技術例如是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但並不以上述技術為限。此外,在伺服器11傳送給終端裝置13的連結網址中也可以加入加密公鑰或是驗證資訊,並於經感測裝置15確認為合法的存取之後,才會將感測資料傳送給終端裝置13。於一個實施例中,終端裝置13透過該連結網址建立與感測裝置15的連線。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11提供連結網址,感測裝置15將感測資料傳送到指定的連結網址,而終端裝置13向指定的連結網址讀取該感測資料。
在習知實施方式中,如果由伺服器處理感測裝置傳送之資料,可能會造成感測裝置與伺服器之間的頻寬不足、伺服器的負擔(loading)過大或是反應延遲的狀況。因此本實施例透過邊緣運算技術,由感測裝置根據感測信號或資料進行運算處理以及使用者的身份認證,如此一來可以大幅降低反應延遲情況以及提升使用者用戶體驗。
當終端裝置13接收到伺服器11傳送的環景影像與來自感測裝置15的感測資料時,終端裝置13會將感測資料與環景影像放在不同的影像層,並整合成為監控影像以顯示在終端裝置13上。
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終端裝置13直接傳送控制信號給感測裝置15,用以取得其他感測資料或是進而控制其所感知的設備,達到即時狀況排除之效益。另一方面,因為是環景影像,所以使用者可以在終端裝置13上調整不同的視角,終端裝置會根據視角顯示對應的環景影像。特別要注意的是,即便改變視角,也只有顯示的環景影像會有變化,感測資 料在顯示上也不會產生形變。在一個實施例中,感測資料被顯示在第一影像層的一資訊框,環景影像被顯示在第二影像層,當使用者調整視角時,只有第二影像層的環景影像會做對應的變化。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連結網址傳送控制信號給工作場域中的設備做進一步地操作,如關機或調整設備的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1驗證終端裝置13後,傳送對應的連結網址給終端裝置13後,會根據使用者在終端裝置13的操作,傳送對應的環景影像給終端裝置13,後續的影像合成都是由終端裝置13完成,伺服器11僅傳送環景影像,不參與影像處理的部份。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伺服器11的工作負擔,也可以讓伺服器11同時提供給更多終端裝置13使用。
在另一實施例中,如果工作場域的影像是透過固定式攝影機所拍攝,伺服器11會週期性,如一天,傳送控制信號給設置在工作場域的固定式攝影機拍攝新的影像,並產生新的環景影像。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連結網址去控制攝影機拍攝實時影像(real-time images)。攝影機會在固定角度拍攝多張影像後,如至少6張影像,傳送給伺服器11,接著伺服器11產生對應的環景影像並傳送給終端裝置13。或者,於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亦可使用360全景相機來達成工作場域的影像的更新與實時調整。
在另一實施例中,伺服器11也回傳送一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分析模型給終端裝置13。這邊要注意的是人工智慧分析模型可能是伺服器11提供的應用程式,可提供給終端裝置13執行。終端裝置 13可以自伺服器11取得歷史感測資料,或是根據終端裝置13內儲存的歷史感測資料進行分析,以預估工作場域內設備未來的工作狀態。
圖4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的流程圖。在步驟S41中,使用者透過終端裝置登入設置於一伺服器或一電腦主機的監控工作場域的管理系統。在本實施例中,終端裝置可能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是具連網功能的其他電子裝置。
在步驟S42中,使用者透過管理系統選擇一工作場域,接著伺服器會傳送工作場域的示意圖,如圖2b所示。在步驟S43,使用者選擇一個視點,終端裝置接著傳送一請求信號給伺服器。在步驟S44中,當伺服器接收到終端裝置傳送的請求信號時,伺服器自一資料庫中取得對應該視點的一環景影像,並將該環景影像傳送給終端裝置。接著(或是同時),終端裝置的請求信號也會傳送給工作場域中的感測裝置,在步驟S45中,感測裝置會傳送對應的感測資料到終端裝置。接著,在步驟S46中,終端裝置將感測資料與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在終端裝置的顯示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感測裝置會將該工作場域內的全部感測資料一次性傳遞給終端裝置,當使用者在同一視點上轉換不同視角時,終端裝置會判斷此時所顯示的設備為何,接著才會在顯示裝置上顯示對應的感測資料。換言之,終端裝置會識別顯示影像中的設備,並發出對應的資料請求信號給感測裝置,感測裝置則會回傳對應的感測資料。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環景影像上會有特定的識別點,當使用者改變視角時,終端裝置會根據此時偵測到的識別點顯示對應的感測資料。
以圖2b說明,當使用者選擇一個視點VP1時,終端裝置上只 會顯示設備21d~21e的感測資料,即便環景影像中可以看到設備21a~21c,但是並不會將設備21a~21c感測資料顯示給使用者。在本案中,要顯示感測資料是根據視點的預設值來決定,但是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點選環景影像上的設備,終端裝置會顯示對應的感測資料。換言之,終端裝置可以不用預設顯示使用者看到的設備的感測資料,而是根據使用者的選擇來顯示。
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可以在管理系統設定顯示的感測資料種類,也可以自行設定至少一種的警示標準,當使用者進行遠端監控時,如果設備裝置有異常,終端裝置會主動顯示異常的資料。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終端裝置可以透過管理系統直接在感測裝置端設定異常狀況的警示標準,一旦感測裝置發現異常狀況時,感測裝置會傳送警示信號給伺服器,伺服器會主動傳送連結網址給終端裝置,使用者可以實時了解異常狀況。
在另一實施例中,顯示於終端裝置的影像包括了影像層與數據層,其中影像層呈現的就是伺服器傳送的環景影像,數據層則是終端裝置在接收到設備的感測資料後,終端裝置內的處理器會產生對應的顯示框架並顯示在終端裝置上,其中顯示框架中顯示的感測資料種類可由使用者於終端裝置決定。當使用者在轉換視角時,只有影像層的影像會跟著變動,數據層的顯示框架不會隨著視角而發生形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數據層的顯示框架會根據影像中設備的大小改變顯示框架的大小。請參考圖5a與圖5b。圖5a與圖5b根據本發明的一監控工作場域畫面的示意圖。圖5a與圖5b的右側都有一個工作場域的示意圖,當使用者選定一個視點時,預設會顯 示圖5a的畫面,而當使用者在工作場域示意圖中移動視角時,環景影像會跟著改變,但是感測資料顯示的顯示框架不會形變。在圖5b中,環景影像明顯有改變,但是感測資料的顯示框架並沒有隨著形變。
圖6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步驟S61中,使用者透過終端裝置發出一請求訊號給一伺服器。請求信號的產生可能有多種不同方式,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端可以安裝對應伺服器的監控工作場域的管理系統的一應用程式,接著使用者透過該應用程式選擇想要監控的場域後,應用程式產生請求信號並發送給伺服器。在另一種實施例中,使用者先透過登入架設在伺服器的監控工作場域的管理系統網站,接著使用者登入該管理系統後,該管理系統會根據使用者的選擇產生請求信號,並傳送給伺服器。要特別注意,在這種實施方式下,管理系統網站與後端監控工作場域的管理系統是分開的,管理系統網站只負責產生給伺服器使用的請求信號。
請求信號的內容包括了使用者想監控的工作場域的識別碼且/或驗證資料。驗證資料可能是使用者的帳號密碼,也可能是終端裝置的裝置碼(已經事先被伺服器驗證過)。
在步驟S62中,伺服器接收並驗證終端裝置發出的請求信號是否合法,如果驗證通過後,伺服器會傳送一連結網址給終端裝置,其中連結網址包含了感測裝置的IP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以及感測裝置必要的驗證資訊。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連結網址只有感測裝置的IP位址,而感測裝置是根據儲存在伺服器的終端裝置的識別碼來驗證終端裝置。如果驗證不通過,伺服器並不會作任何回應。
在步驟S63中,終端裝置根據該連結網址連線到該工作場域的監控影像,終端裝置會先顯示一登入驗證畫面,待驗證通過後才會顯示一預設畫面,如圖2b的示意圖。在一個實施例中,當終端裝置連線給感測裝置時,感測裝置會先驗證終端裝置是否為合法認證過的裝置,為了進一步的資訊安全,感測裝置可以發送一識別碼給使用者,讓使用者確認後才會讓終端裝置存取感測裝置。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當終端裝置連線到該工作場域時,終端裝置會直接顯示預設畫面,並跳出視窗要求使用者輸入驗證資訊,如帳號密碼或感測裝置發送到使用者手機的識別碼,待驗證後才會讓使用者進行後續操作。
在步驟S64中,使用者透過終端裝置傳送控制信號給感測裝置,感測裝置會回傳對應的感測資料至終端裝置。在步驟S65中,伺服器會根據前次終端裝置發出的請求信號回傳對應的環景影像。請參考圖2a,若使用者選擇了圖2a的工作場域,伺服器會傳送這個工作場域中對應視點(view point)VP1、VP2以及VP3的環景影像給終端裝置,終端裝置會根據使用者選擇的視點,顯示對應的環景影像。
在步驟S66中,終端裝置會同時顯示環景影像以及對應的感測資料。特別要注意的是,即便改變視角,也只有顯示的環景影像會有變化,感測資料在顯示上也不會產生形變。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連結網址傳送控制信號給工作場域中的設備做進一步地操作,如對設備關機或是改變裝置的參數。
在另一實施例中,伺服器回傳連結網址給終端裝置時,回傳一人工智慧模型給終端裝置。終端裝置可以根據人工智慧模型對工作場域 內的設備做進一步的評估。在本實施例中,人工智慧模型可能包括歷史感測資料,終端裝置可以根據人工智慧模型與歷史感測資料預測設備的壽命或是預估替換設備的零組件的時間。
圖7a與圖7b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一機電室監控示意圖。使用者透過電腦連線並登入設置於伺服器的一監控工作場域的管理系統。使用者在登入後,選定要監控的工作場域,接著伺服器會傳送對應該工作場域的一連結網址給電腦。當使用者使用電腦連線至該連結網址時,伺服器回傳送該工作場域的環景影像給電腦。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伺服器會先傳送機電室的示意圖,示意圖類似圖2b所示的示意圖。使用者在示意圖上選擇一個視點,電腦會傳送一請求信號給伺服器,其中該請求信號包括了該視點的資訊。當伺服器接收到電腦傳送的請求信號時,伺服器自一資料庫中取得對應的一環景影像,並將對應該視點的環景影像傳送給電腦。電腦的請求信號也會傳送給工作場域中的感測裝置,感測裝置會傳送對應的感測資料給電腦。最後電腦將感測資料與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在電腦的顯示裝置,如圖7a與圖7b所示。在監控畫面上,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操作右下角的示意圖去選擇不同的視點或是調整視角。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開啟控制視窗傳送控制信號給感測裝置或是連接感測裝置的設備,使用者可以遠端控制設備或是調整感測裝置的參數。舉例來說,使用者可以設定電流低於2400安培時,表示有異常,因此在圖7a中,標號為1A1-6與1A1-7的設備的電流過低,數據層的資料可以用其他顏色顯示,或是顯示的感測資料會閃爍。這些設定都可 以先透過管理系統在伺服器內設定。
上述工作場域監控以機電室為例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也可應用在病房監控,特別是在負壓病房、加護病房、重大傳染病病房。因為這些地方的患者需要特殊的照護方式,護理人員也不適合經常進入,醫師查房時也不建議經常進入。因此透過本發明的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醫護人員可以透過電腦遠端實時監控,同時可以在監控畫面上顯示病人的資訊、相片、用藥、生理參數等等的資訊,方便醫護人員判讀。前述的生理參數可能是心跳、血壓、血氧、脈搏、每分鐘呼吸次數等等。同時也可以透過遠端遙控的攝影機與麥克風,讓醫護人員與病患能夠溝通,了解病人的狀況。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醫護人員的被傳染風險,降低病人被其他細菌感染的機率,同時也可以做到實時的病人照護。如果病人有配戴實時生理信號量測裝置,醫護人員更可以隨時得知病人的狀況,一旦病人狀況異常,還可以立即將異常狀況顯示在醫護人員的電腦並且發出通知,對於病人的照護能有更進一步幫助。
前述實施例雖然為獨立描述,但習知技藝者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揭露的技術與相關細節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呈現。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權利範圍。
11:伺服器
13:終端裝置
15:感測裝置

Claims (18)

  1. 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包括:
    一感測裝置,耦接於一工作場域內的一設備,用以感測該設備的一參數;一伺服器,耦接該感測裝置,儲存有該工作場域的示意圖以及至少一個對應該工作場域的一環景影像;以及
    一終端裝置,網路連接該伺服器與該感測裝置,該參數被顯示在一資訊框,且與該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於終端裝置,其中當使用者移動環景影像時,該資訊框不會隨之產生形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終端裝置發出一請求信號給該伺服器,該伺服器確認後回傳該工作場域的示意圖以及一連結網址給該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透過該連結網址網路連接該感測裝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終端裝置將該資訊框顯示於第一影像層,該環景影像顯示於第二影像層,其中當該使用者移動視角時,只有第二影像層會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改變在終端裝置顯示的影像。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伺服器更傳送一人工智慧分析模型給該終端裝置,以供該終端裝置對該設備的運作進行分析。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連結網址更包括該終端裝置的一識別碼,該感測裝置根據該識別碼認證該終端裝置。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請求信號更包括該工作場域的一識別碼以及一驗證資料。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驗證資料為使用者登入該伺服器的帳號與密碼。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連結網址係該伺服器根據該終端裝置與該工作場域所產生。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示意圖上包括至少一個視點,當使用者選擇其中一個視點時,該終端裝置傳送一信號給該伺服器,該伺服器回傳對應該視點的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其中該示意圖上包括至少一個視點,且該伺服器更傳送該工作場域中所有視點的對應的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11. 一種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包括
    一終端裝置發出一請求信號給一伺服器;
    該伺服器根據該請求信號產生一連結網址;
    伺服器傳送該連結網址與一工作場域示意圖給該終端裝置;
    該終端裝置透過該連結網址取得該工作場域內的一感測資料;以及
    該終端裝置將該感測資料與一環景影像整合並顯示於該終端裝置。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更包括:
    使用者透過該工作場域示意圖選擇一視點;
    該終端裝置根據該視點傳送一信號給該伺服器;以及
    該伺服器回傳對應該視點的該環景影像給該終端裝置。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感測資料被顯示在一資訊框,該終端裝置將該資訊框顯示於第一影像層,該環景影像顯示於第二影像層,其中當該使用者移動視角時,只有第二影像層會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改變在終端裝置顯示的影像。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請求信號更包括該工作場域的一識別碼。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連結網址包括該感測裝置的IP位址以及感測裝置所需的一驗證資料。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驗證資料為該終端裝置的一裝置碼。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伺服器僅提供該環景影像,該伺服器不執行將該環景影像與該感測資料整合的程序。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方法,其中該環景影像由下列步驟產生:
    於該工作場域的一視點拍攝六個方向的影像;
    將該六個影像組合為一個立方體影像;
    在該立方體影像的八個端點擷取八個平面;以及
    將該八個端點的影像投影到該八個平面以產生該環景影像。
TW109133775A 2020-09-29 2020-09-29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TW202213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3775A TW202213012A (zh) 2020-09-29 2020-09-29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3775A TW202213012A (zh) 2020-09-29 2020-09-29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3012A true TW202213012A (zh) 2022-04-01

Family

ID=8219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3775A TW202213012A (zh) 2020-09-29 2020-09-29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2130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5457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monitoring patient video, audio and medical parameter data
US8824750B2 (en) Distributive facial matching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US201302678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patients with real-time video
KR20150067289A (ko) 환자관리시스템과 방법
US881317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surveillance system
US20200118689A1 (en) Fall Risk Sc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220103760A1 (en) Privacy controls for cameras in healthcare environments
US8782750B2 (en) Collaborative gateway
WO2017132930A1 (zh) 物联网设备智能看护方法
WO2022052613A1 (zh) 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0659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s-free control of a far end camera
Fischer et al. ReMoteCare: Health monitoring with streaming video
US11138415B2 (en) Smart vision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122518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patient parameters and transmitting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a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20170242969A1 (en) Capturing and managing healthcare information
TW202213012A (zh) 實時監控工作場域的系統與方法
US20230135997A1 (en) Ai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CN114338061A (zh) 实时监控工作场域的系统与方法
WO2017132931A1 (zh) 具有看护功能的物联网智能设备
CN209913963U (zh) 一种医院云视频探视系统
TWI622024B (zh) 智慧影像式監測告警裝置
KR101609533B1 (ko) 라이프 케어시스템
US20230266872A1 (en) Intelligent surgical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JP6921550B2 (ja)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WO202200961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