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1032A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211032A TW202211032A TW110129217A TW110129217A TW202211032A TW 202211032 A TW202211032 A TW 202211032A TW 110129217 A TW110129217 A TW 110129217A TW 110129217 A TW110129217 A TW 110129217A TW 202211032 A TW202211032 A TW 20221103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rule
- storage
- rules
- allo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06F16/278—Data partitioning, e.g. horizontal or vertical partition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資訊處理裝置具備至少1個處理器,並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處理器接收儲存目標物件,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Description
本發明的技術有關一種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作為根據預先設定之規則決定物件的傳送目的地之技術,已知有以下技術。
例如,在日本特開2017-184195號公報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向複數個實際儲存節點的任一個發送物件之路徑上的複數個通訊機器中,在設定用於決定基於對物件賦予之唯一的識別碼之物件的傳送目的地之第1規則時,根據將識別碼分配於複數個實際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之第1分配關係和複數個通訊機器及複數個實際儲存節點的連接關係來進行。
在日本特表2016-537735號公報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在包括控制器、開關及與開關進行通訊之儲存裝置之儲存系統中,藉由開關接收操作請求,操作請求傳送識別請求,識別請求包括用戶群資訊及儲存方針資訊中的至少1個,藉由開關,按照識別請求查詢開關的流表(flow table),獲取與操作請求匹配的流表項(flow table entry),並且藉由開關,按照所匹配的流表項的傳送規則,將操作請求從儲存裝置中傳送至目標儲存裝置。
物件儲存系統中的物件的更新處理並不是既存物件的覆寫保存,而是將更新後的物件作為與既存物件不同的物件而儲存於儲存節點。
又,在物件儲存系統中,為了系統信賴性的提高及負載分散等,準備複數個儲存節點,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由用戶發送之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在此類系統中,在新追加了儲存節點之情況下,若按照追加儲存節點之前制定之分配規則(以下,稱為舊規則)進行物件的分配,則無法將物件分配於新追加之儲存節點。因此,可以考慮制定在分配目的地中包括新追加之儲存節點之新分配規則(以下,稱為新規則)。此時,存在按照舊規則分配之既存物件的更新亦即更新物件會按照新規則分配之情況,其結果,存在會在與儲存既存物件之儲存節點不同的儲存節點儲存更新物件之情況。如此,若既存物件和更新物件儲存於不同的儲存節點,則可能難以確定最新物件。
另外,在以上說明中,例示了隨著儲存節點的追加而改變分配規則之情況,但亦可以假設與儲存節點的追加無關地改變分配規則之情況。又,亦可以假設同時存在複數個分配規則且根據情況區分使用分配規則之情況。在任何情況下,均由於存在複數個分配規則而有可能既存物件與更新物件儲存於相互不同的儲存節點中,且有可能難以確定最新物件。
本發明的技術鑑於以上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於,即使在用於將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之分配規則存在複數個時,亦容易確定最新物件。
本發明的技術的資訊處理裝置具備至少1個處理器,並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處理器接收儲存目標物件,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第1部分可以包括數值,複數個分配規則可以與對上述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此時,處理器可以根據上述數值,從複數個分配規則中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上述數值可以為隨時間的經過而增加之數值。上述數值可以包括與儲存目標物件的創建日期對應之數值。
第1部分可以包括字串,複數個分配規則可以與遵循對上述字串預先設定之順序規則之順序的範圍建立對應關係。此時,處理器可以根據上述字串,從複數個分配規則中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分配規則可以隨著儲存節點的追加而被更新。此時,作為遵循相對舊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可以不包括所追加之儲存節點,作為遵循相對新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可以包括所追加之儲存節點。
處理器可以根據物件的識別資訊,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物件的識別資訊可以進一步包括第2部分,此時,處理器可以根據第2部分,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處理器可以根據將第2部分的散列值除以相應於所適用之分配規則之除數時的餘數的值,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
本發明的技術的資訊處理方法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在該資訊處理方法中,由資訊處理裝置所具備之至少1個處理器執行如下處理:接收儲存目標物件,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本發明的技術的資訊處理程式用於使資訊處理裝置所具備之至少1個處理器執行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之處理,在該資訊處理程式中,處理器執行如下處理:接收儲存目標物件,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發明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即使在用於將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之分配規則存在複數個時,亦能夠容易確定最新物件。
以下,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一例進行說明。另外,在各附圖中,對相同或等同的構成要素及部分標註相同的參考符號,並適當省略重複說明。
圖1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儲存系統100的結構的一例之圖。儲存系統100構成為包括資訊處理裝置10及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儲存系統100經由網路40與終端裝置50連接。終端裝置50係由利用儲存系統100之用戶使用之電腦。儲存系統100保管終端裝置50請求儲存之物件30,並在終端裝置50請求讀取物件時,讀取所請求之物件並發送至終端裝置50。物件30構成為包括資料主體及與資料主體相關之元資料。
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分別為構成儲存節點者,將終端裝置50請求儲存之物件儲存於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任一個中。另外,圖1中例示了構成儲存節點之5台伺服器,但能夠適當增減儲存系統100所具備之伺服器的數量。
資訊處理裝置10作為分散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負載之負載平衡器而發揮功能。資訊處理裝置10與各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連接。將終端裝置50請求儲存之物件30供給至資訊處理裝置10。資訊處理裝置10按照規定的分配規則,將從終端裝置50供給之儲存目標物件30分配於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任一個中。例如,分配規則可以規定物件在各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中的分配比率(分配率)。
在儲存系統100中,在對已儲存於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任一個中之既存物件進行更新時,將既存物件的更新亦即更新物件儲存為與既存物件不同的物件。亦即,儲存系統100中的物件的更新並不是所謂的“資料的覆寫”,而是藉由“更新物件的追加”來進行。對更新物件賦予與所對應之既存物件相同的識別資訊。識別資訊可以為用於唯一識別物件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識別碼)亦即物件的鍵(object key)。
圖2係表示資訊處理裝置10的硬體結構的一例之圖。資訊處理裝置10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11、作為臨時儲存區域的記憶體12及非揮發性記憶部13。又,資訊處理裝置10包括與網路40連接之網路介面14及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所連接之外部介面15。CPU11、記憶體12、記憶部13、網路介面14及外部介面15與匯流排16連接。
記憶部13可藉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機)、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機)或快閃記憶體等儲存媒體實現。在記憶部13中儲存後述資訊處理程式60及規則資訊61。CPU11從記憶部13讀取資訊處理程式60,在記憶體12中擴展並執行。另外,CPU11係本發明的技術中的處理器的一例。
例如,經由在終端裝置50上運行之網頁瀏覽器上顯示之管理控制台進行對儲存系統100的訪問。用戶在儲存系統100中儲存物件時,在管理控制台上創建儲存區(bucket),在儲存區內配置儲存目標物件。儲存區係指接收儲存目標物件之虛擬的容納區域。用戶能夠創建複數個儲存區。用戶在管理控制台上將賦予了物件的識別資訊亦即物件的鍵之物件配置於儲存區內並指示物件的上傳,藉此將該物件發送至儲存系統100,並儲存於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任一個中。
資訊處理裝置10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時的分配規則與儲存區建立對應關係。分配規則的內容作為規則資訊61而保存在資訊處理裝置10的記憶部13。
圖3係表示保存在資訊處理裝置10的記憶部13之規則資訊61的一例之圖。在以下說明中,將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作為新追加之伺服器。在資訊處理裝置10的記憶部13中保存有在追加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之前創建之儲存區的創建時制定之分配規則(以下,稱為舊規則)及在追加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之後制定之分配規則(以下,稱為新規則)作為規則資訊61。
舊規則並未假設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的存在,因此,遵循舊規則之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中通常不包括所追加之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在圖3所示之例子中,作為舊規則,規定有如下內容:將物件在伺服器[1]20A中的分配比率設為50%,將物件在伺服器[2]20B中的分配比率設為25%,將物件在伺服器[3]20C中的分配比率設為25%(分配比率2:1:1)。例如,能夠根據伺服器的處理能力來確定物件的分配比率。亦即,可以將物件在具有更高處理能力之伺服器中的分配比率設定為更高。藉此,能夠使考慮了伺服器的處理能力之負載均勻。
即使在追加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之後,只要適用舊規則,則無法在伺服器[4]20D及伺服器[5]20E中分配物件。因此,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0中,能夠改變創建儲存區時制定之分配規則。亦即,新追加作為儲存節點發揮功能之伺服器時,新制定所追加之伺服器包括在分配目的地之新規則,並追加至規則資訊61。
在圖3所示之例子中,作為新規則,規定有如下內容:將物件在伺服器[1]20A中的分配比率設為20%,將物件在伺服器[2]20B中的分配比率設為10%,將物件在伺服器[3]20C中的分配比率設為10%,將物件30在伺服器[4]20D中的分配比率設為30%,將物件在伺服器[5]20E中的分配比率設為30%(分配比率2:1:1:3:3)。
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在創建儲存區時,在該時點生成相應於儲存系統100所具備之伺服器的台數及各伺服器的處理能力等之分配規則,並將其作為規則資訊61而保存在記憶部13。又,例如,資訊處理裝置10在追加伺服器時,生成所追加之伺服器包括在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新分配規則,並將其追加至規則資訊61。
資訊處理裝置10在生成新舊分配規則時,例如,可以以考慮了在該時點設置之伺服器的處理能力之負載變均等之方式生成分配規則。又,資訊處理裝置10在生成新舊分配規則時,在規則資訊61中包括表示哪個分配規則為最新的履歷資訊。
如此,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0中,分配規則隨著作為儲存節點發揮功能之伺服器的追加而被更新。通常,作為遵循相對舊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不包括所追加之伺服器,作為遵循相對新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包括所追加之伺服器。
另外,在圖3所示之例子中,示出了舊規則及新規則這2個分配規則包括在規則資訊61中之情況,但並不限定於該態樣。例如,分配規則的更新進行2次以上時,規則資訊61中包括3個以上分配規則。分配規則亦能夠由資訊處理裝置10的管理員任意設定及變更。
圖4係表示將物件分配於構成儲存節點之各伺服器時的資訊處理裝置10的功能性結構的一例之功能框圖。如圖4所示,資訊處理裝置10包括接收部70、特定部71、決定部72及發送部73。藉由CPU11執行資訊處理程式60,資訊處理裝置10作為接收部70、特定部71、決定部72及發送部73發揮功能。
如上所述,若用戶在儲存區內配置儲存目標物件並指示上傳,則儲存目標物件被發送至儲存系統100。接收部70接收從終端裝置50發送之儲存目標物件。
特定部71在保存在記憶部13之規則資訊61中包括之複數個分配規則中,確定適用於接收部70所接收之儲存目標物件之分配規則。特定部71根據對儲存目標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圖5係表示對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的一例之圖。在圖5中,例示有賦予了2018/05/25/foo.txt這一識別資訊之物件1及賦予了2020/08/03/bar.txt這一識別資訊之物件2。物件1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2018/05/25/的部分及物件2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2020/08/03/的部分亦即第1部分201係相當於物件的鍵中的前綴之部分。物件1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foo.txt部分及物件2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bar.txt部分亦即第2部分202係相當於物件的鍵中的物件名之部分。另外,可以在第1部分201與第2部分202之間及第1部分201之前的至少一者中包括識別資訊的其他部分。
特定部71確定根據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1部分201適用之分配規則。如圖5所示,第1部分201可以包括數值。該數值可以為該物件的創建日期等隨時間的經過而增加之數值。在圖5所示之例子中,物件1係2018年5月25日創建的物件,物件2係2020年8月3日創建的物件。
第1部分201包括數值時,規則資訊61中包括之複數個分配規則與對該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例如,圖3中例示之舊規則例如與數值範圍“2018/01/01~2019/12/31”建立對應關係。這表示對從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之間創建的物件適用舊規則。另一方面,例如,圖3中例示之新規則與數值範圍“2020/01/01~”建立對應關係。這表示對2020年1月1日以後創建的物件適用新規則。在該例子的情況下,對於圖5中例示之物件1,第1部分201包括數值“2018/05/25”且包括在數值範圍“2018/01/01/~2019/12/31”中,因此適用舊規則。對於圖5中例示之物件2,第1部分201包括數值“2020/08/03”且包括在數值範圍“2020/01/01~”中,因此適用新規則。另外,第1部分201中包括之數值的範圍與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的對應關係可以包括在規則資訊61中,亦可以保存在與規則資訊61不同的記憶部13。
決定部72根據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按照以下順序決定成為遵循藉由特定部71確定之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
決定部72算出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的散列值a。決定部72算出將散列值a除以根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時的餘數c。決定部72將與餘數c的值建立對應關係之伺服器決定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
例如,藉由特定部71確定之分配規則係圖3中例示之舊規則(分配比率2:1:1)時,決定部72導出4(=2+1+1)作為根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決定部72在將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的散列值a除以除數b(=4)時的餘數c係0或1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1]20A,餘數c係2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2]20B,餘數c係3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3]20C。藉此,如圖6A所示,能夠以遵循舊規則之分配比率(2:1:1)進行儲存目標物件在伺服器[1]20A~伺服器[3]20C中的分配。
另一方面,藉由特定部71確定之分配規則係圖3中例示之新規則(分配比率2:1:1:3:3)時,決定部72導出10(=2+1+1+3+3)作為根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決定部72在將儲存目標物件的散列值a除以除數b(=10)時的餘數c係0或1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1]20A,餘數c係2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2]20B,餘數c係3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3]20C,餘數c係4、5或6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4]20D,餘數c係7、8或9時,將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決定為伺服器[5]20E。藉此,如圖6B所示,能夠以遵循圖3中例示之新規則之分配比率(2:1:1:3:3)進行儲存目標物件在各伺服器中的分配。
如上所述,藉由根據將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的散列值a除以根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時的餘數c決定分配目的地,能夠以遵循所適用之分配規則之分配比率進行儲存目標物件在伺服器中的分配。另外,餘數c與成為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之間的每一分配規則的對應關係可以包括在規則資訊61,亦可以與規則資訊61不同地保存在記憶部13。
發送部73將儲存目標物件發送至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中成為藉由決定部72決定之分配目的地。儲存目標物件儲存於分配目的地的伺服器所具備之硬碟等儲存媒體。
在此,考慮對已在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的任一個中儲存之既存物件進行更新。此時,既存物件的更新亦即更新物件作為與既存物件不同的物件而儲存於儲存系統100。亦即,儲存系統100中的物件的更新並不是所謂的“資料的覆寫”,而是藉由“更新物件的追加”來進行。在此類系統中,若更新物件儲存於與儲存有所對應之既存物件之伺服器不同的伺服器,則難以確定最新物件。
用戶在更新既存物件時,將賦予了與既存物件相同的識別資訊之更新物件配置於儲存區內。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能夠按照與對既存物件適用之分配規則相同的分配規則分配更新物件。
又,如上所述,資訊處理裝置10根據將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的散列值a除以根據所選擇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時的餘數c決定分配目的地。對更新物件賦予與既存物件相同的識別資訊,因此針對更新物件算出的餘數c與針對既存物件算出的餘數c相同。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能夠將更新物件分配於與儲存有既存物件之伺服器相同的伺服器。
以下,對資訊處理裝置10的作用進行說明。圖7係表示藉由CPU11執行資訊處理程式60而實施之處理的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例如,在終端裝置50請求物件的儲存時執行資訊處理程式60。另外,記憶部13中預先保存有規則資訊61。
在步驟S1中,接收部70接收從終端裝置50發送的儲存目標物件。
在步驟S2中,針對在步驟S1中接收之物件,特定部71根據對該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1部分201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例如,第1部分201包括數值時,規則資訊61中包括之複數個分配規則與對該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此時,特定部71判定儲存目標物件中的第1部分201中包括之數值包括在對該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中的哪一範圍,並將與所判定之範圍對應之分配規則確定為對步驟S1中接收之物件適用之分配規則。
在步驟S3中,決定部72進行如下決定處理:從伺服器[1]20A~伺服器[5]20E中決定遵循步驟S2中確定之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在此,圖8係表示決定處理的詳細內容之流程圖。以下,參考圖8的流程圖,對決定處理進行說明。
在步驟S11中,決定部72算出步驟S1中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的散列值a。
在步驟S12中,決定部72算出將散列值a除以根據步驟S2中確定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時的餘數c。
在步驟S13中,決定部72根據步驟S12中算出之餘數c的值,決定步驟S1中接收之物件的分配目的地。
參考圖7,在步驟S4中,發送部73將步驟S1中接收之物件發送至成為步驟S3中決定之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該物件儲存於分配目的地的伺服器所具備之硬碟等儲存媒體。
如上所述,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0,在追加了作為儲存節點發揮功能之伺服器時,會生成包括所追加之伺服器作為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新分配規則,因此能夠有效使用所追加之伺服器。如此,在能夠改變分配規則之系統中,可以考慮按照最新分配規則分配按照過去的分配規則分配之既存物件的更新亦即更新物件。此時,存在更新物件儲存於與儲存有既存物件之伺服器不同的伺服器之情況。若既存物件與更新物件儲存在相互不同的伺服器,則有可能難以確定最新物件。作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可以考慮如下方法:對各伺服器進行是否儲存有賦予了與儲存目標物件相同的識別資訊之物件的查詢。然而,根據該方法,存在複數個儲存目標物件時,由於每個物件均需要查詢,因此處理時間變得相對長。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0,根據儲存目標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1部分201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並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伺服器的任一個中。如上所述,對更新物件賦予與既存物件相同的識別資訊,因此資訊處理裝置10能夠按照與對既存物件適用之分配規則相同的分配規則分配更新物件。又,資訊處理裝置10根據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的部分決定成為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因此能夠將更新物件分配於與儲存有既存物件之伺服器相同的伺服器。亦即,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10,即使存在複數個分配規則時,亦能夠容易確定最新物件。又,與對各伺服器進行查詢的情況相比,能夠以較短的處理時間進行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
又,物件的識別資訊中的第1部分201包括該物件的創建日期等隨時間的經過而增加之數值且複數個分配規則與對上述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藉此,能夠簡便且適當地進行新舊分配規則的區分使用。
圖9係表示對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的另一例之圖。圖9中例示有賦予了AAX/foo.txt這一識別資訊之物件3、賦予了ABC/bar.txt這一識別資訊之物件4及賦予了BAA/baz.txt這一識別資訊之物件5。物件3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AAX/的部分、物件4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ABC/的部分及物件5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BAA/的部分亦即第1部分201係相當於物件的鍵中的前綴之部分。物件3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foo.txt的部分、物件4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bar.txt的部分及物件5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baz.txt的部分亦即第2部分202相當於物件的鍵中的物件名稱之部分。
如此,物件的識別資訊的第1部分201可以包括字串。另外,字串中可以包括數值。第1部分201包括字串時,規則資訊61中包括之複數個分配規則與對該字串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具體而言,複數個分配規則與遵循詞典編纂順序(lexicographic order)或萬國碼(Unicode)值中的升序或降序等對字串預先設定之順序規則之順序的範圍建立對應關係。
例如,圖3中例示之舊規則與以“A”開頭的字串建立對應關係,圖3中例示之新規則與以詞典編纂順序中的“B”以後的文字開頭的字串建立對應關係。此時,關於圖9中例示之物件3及4,第1部分201包括以“A”開頭的字串,因此適用舊規則。關於圖9中例示之物件5,第1部分201包括以“B”開頭的字串,因此適用新規則。另外,第1部分201中包括之字串的範圍與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的對應關係可以包括在規則資訊61中,亦可以保存在與規則資訊61不同的記憶部13。
如此,即使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1部分201包括除數值以外的字串,資訊處理裝置10亦能夠按照與對既存物件適用之分配規則相同的分配規則分配更新物件,又,能夠將更新物件分配於與儲存有既存物件之伺服器相同的伺服器。
另外,在以上說明中,例示了決定部72根據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第2部分202決定定成為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之情況,但並不限定於該態樣。決定部72亦可以根據包括第1部分201及第2部分202這兩者之識別資訊的所有部分決定成為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此時,決定部72可以針對包括第1部分201及第2部分202之識別資訊的所有部分算出散列值a,算出將散列值a除以根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確定之除數b時的餘數c,並將對應於餘數c之伺服器決定為成為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隨著追加作為儲存節點發揮功能之伺服器而進行分配規則的變更之情況,但並不限定於該態樣。分配規則的變更能夠在任意時點進行。又,成為遵循過去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與成為遵循最新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之伺服器可以部分一致,亦可以完全一致,亦可以完全不一致。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例如,作為接收部70、特定部71、決定部72及發送部73等執行各種處理之處理部(processing unit)的硬體結構,能夠使用以下所示之各種處理器(processor)。如上所述,在上述各種處理器中,除了包括執行軟體(程式)而作為各種處理部發揮功能之通用處理器亦即CPU以外,亦包括FPGA等製造之後能夠變更電路結構之處理器亦即可程式邏輯裝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應用特定積體電路)等具有為了執行特定處理而專門設計的電路結構之處理器亦即專用電路等。
1個處理部可以由該等各種處理器中的1個構成,亦可以由相同種類或不同種類的2個以上處理器的組合(例如,複數個FPGA的組合、CPU與FPGA的組合)構成。又,亦可以由1個處理器構成複數個處理部。
作為由1個處理器構成複數個處理部之第1例,有如下形態:如客戶端及伺服器等電腦所代表,由1個以上CPU及軟體的組合構成1個處理器,該處理器作為複數個處理部而發揮功能。作為第2例,有如下形態:如單晶片系統(System on Chip:SoC)等所代表,使用以1個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晶片實現包括複數個處理部之系統整體的功能之處理器。如此,各種處理部使用上述各種處理器中的1個以上作為硬體結構來構成。
進而,作為該等各種處理器的硬體結構,更具體而言,能夠使用將半導體元件等電路元件組合之電路(circuitry)。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將資訊處理程式60預先儲存(安裝)在記憶部13中之態樣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資訊處理程式60可以以記錄於CD-ROM(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光碟-唯讀記憶體)、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c Read Only Memory:多樣化數位唯讀記憶體)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記憶體等記錄媒體之形態提供。又,資訊處理程式60亦可以設為經由網路從外部裝置下載之形態。
另外,關於2020年8月21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2020-140421的發明,將其整體藉由參考編入本說明書中。又,本說明書中記載之所有文獻、專利申請及技術規格與藉由參考併入各個文獻、專利申請及技術規格之情況被具體且各個記入之情況相同程度地,藉由參考編入本說明書中。
圖1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儲存系統的結構的一例之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的硬體結構的一例之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規則資訊的一例之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資訊處理裝置的功能性結構的一例之功能框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對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的一例之圖。
圖6A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遵循舊規則之物件的分配的態樣的一例之圖。
圖6B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遵循新規則之物件的分配的態樣的一例之圖。
圖7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藉由CPU執行資訊處理程式而實施之處理的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決定處理的流程的一例之流程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的技術的實施形態之對物件賦予之識別資訊的一例之圖。
Claims (11)
-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具備至少1個處理器,並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前述處理器接收儲存目標物件, 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前述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第1部分包括數值, 複數個分配規則與對前述數值預先設定之範圍建立對應關係, 前述處理器根據前述數值,從前述複數個分配規則中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數值係隨時間的經過而增加之數值。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數值包括對應於儲存目標物件的創建日期之數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第1部分包括字串, 複數個分配規則與遵循對前述字串預先設定之順序規則之順序的範圍建立對應關係, 前述處理器根據前述字串,從前述複數個分配規則中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5之任一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分配規則隨著前述儲存節點的追加而被更新, 作為遵循相對舊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不包括所追加之儲存節點, 作為遵循相對新的分配規則之分配目的地,包括所追加之儲存節點。
-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之任一項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處理器根據前述識別資訊,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識別資訊進一步包括第2部分, 前述處理器根據前述第2部分,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
- 如請求項8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 前述處理器根據將前述第2部分的散列值除以相應於所適用之分配規則之除數時的餘數的值,決定成為儲存目標物件的分配目的地之儲存節點。
-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其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資訊處理裝置所具備之至少1個處理器執行如下處理: 接收儲存目標物件, 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前述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 一種資訊處理程式,其用於使資訊處理裝置所具備之至少1個處理器執行如下處理:按照預先設定之分配規則,將儲存目標物件分配於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資訊處理裝置所具備之至少1個處理器執行如下處理: 接收儲存目標物件, 並根據所接收之物件的識別資訊中包括之與分配規則建立對應關係之第1部分,確定所適用之分配規則, 按照所確定之分配規則,將所接收之物件分配於前述複數個儲存節點的任一個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40421 | 2020-08-21 | ||
JP2020140421 | 2020-08-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11032A true TW202211032A (zh) | 2022-03-16 |
Family
ID=8035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9217A TW202211032A (zh) | 2020-08-21 | 2021-08-09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168833A1 (zh) |
EP (1) | EP4202718A4 (zh) |
JP (1) | JPWO2022038935A1 (zh) |
CN (1) | CN115867901A (zh) |
TW (1) | TW202211032A (zh) |
WO (1) | WO202203893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31509A (ja) * | 2000-05-22 | 2001-11-30 | Hitachi Ltd | 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処理装置、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の処理方法及びリレーショナルデータベースの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JP5236129B2 (ja) * | 2013-02-04 | 2013-07-17 | 株式会社インテック | ストレージ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 |
KR101864813B1 (ko) | 2013-08-31 | 2018-06-05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저장 시스템에서 조작 요청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60378846A1 (en) * | 2015-06-26 | 2016-12-29 | Intel Corporation | Object based storage cluster with multiple selectable data handling policies |
JP6330840B2 (ja) * | 2016-03-29 | 2018-05-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トレージ管理方法 |
JP6677052B2 (ja) | 2016-03-31 | 2020-04-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3563268B1 (en) * | 2017-02-27 | 2022-09-14 | Timescale, Inc. | Scalable database system for querying time-series data |
JP2020140421A (ja) | 2019-02-28 | 2020-09-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フロー管理プログラム |
-
2021
- 2021-07-15 CN CN202180050389.9A patent/CN115867901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7-15 JP JP2022543325A patent/JPWO2022038935A1/ja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1-07-15 WO PCT/JP2021/026635 patent/WO2022038935A1/ja unknown
- 2021-07-15 EP EP21858084.3A patent/EP420271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1-08-09 TW TW110129217A patent/TW202211032A/zh unknown
-
2023
- 2023-01-27 US US18/160,314 patent/US2023016883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202718A1 (en) | 2023-06-28 |
CN115867901A (zh) | 2023-03-28 |
EP4202718A4 (en) | 2024-01-17 |
WO2022038935A1 (ja) | 2022-02-24 |
US20230168833A1 (en) | 2023-06-01 |
JPWO2022038935A1 (zh) | 2022-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66649B2 (en) | Storage apparatus and area allocation method | |
JP3859994B2 (ja) | 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上でのスペースの割振りを管理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
KR100974149B1 (ko) | 네임스페이스에 대한 정보 유지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 |
US8200788B2 (en) | Slice ser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ispersed digital storage vaults | |
JP2004280485A (ja) | 計算機システム | |
JP4799018B2 (ja) | コンピュータの識別情報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 |
JP2004318743A (ja) | ファイル移送装置 | |
JP6062551B2 (ja) | 差分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2002358226A (ja) | サーバレス分散ファイルシステム | |
CN108200211B (zh) | 集群中镜像文件下载的方法、节点和查询服务器 | |
US11729010B2 (en) | Message-limited self-organizing network groups for computing device peer matching | |
KR100985690B1 (ko) | 복수의 ess 셀에 다운로드 가능한 콘텐츠를 저장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 |
TW202211032A (zh)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 |
CN109347991B (zh) | 文件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TW202213091A (zh)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 |
TW202215221A (zh) | 資訊處理裝置、資訊處理方法及資訊處理程式 | |
JP6607044B2 (ja) | サーバー装置、分散ファイルシステム、分散ファイル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4745397A (zh) |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在线存储方法、系统 | |
JP7287508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6846979B (zh) |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调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