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10280A -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 Google Patents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10280A
TW202210280A TW110132045A TW110132045A TW202210280A TW 202210280 A TW202210280 A TW 202210280A TW 110132045 A TW110132045 A TW 110132045A TW 110132045 A TW110132045 A TW 110132045A TW 202210280 A TW202210280 A TW 2022102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shank
handle
barre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德 艾歇爾
威廉 傑克 麥克尼什三世
艾麗絲 吉賽 尤安 沃爾德斯特蘭德
水野靖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益森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益森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益森頓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028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5Filamentary, e.g. stra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66Means for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apparatus parts, e.g. for twisting the extruded article or for moving the die along a surface to be co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285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 B29C48/288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 B29C48/2888Feeding the extrusion material to the extruder in solid form, e.g. powder or granules in band or in strip form, e.g. rubber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30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 B29C48/3001Extrusion nozzles or 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ir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48/3003Materials, coating or lining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7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8/86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at the nozzle z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2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64/205Means for applying layers
    • B29C64/209Heads;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as mould material
    • B29K2905/08Transition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as mould material
    • B29K2905/08Transition metals
    • B29K2905/12Ir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2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29K2995/0013Conduct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在一個3D列印機中產生材料擠製之噴嘴包含一柄,該柄包含一內部流動通道,其中該柄由具有一第一熱傳導性之一第一材料構造。該噴嘴亦包含機械地耦合至該柄之一柄筒。該柄筒由具有一第二熱傳導性之一第二材料構造。  該第一材料之該第一熱傳導性不同於該第二材料之該第二熱傳導性以在該柄與該柄筒之間形成一第一斷熱件,其中該第一斷熱件減少該柄與該柄筒之間的熱轉移。

Description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0年8月31日提出申請之美國申請案第63/072,556號之優先權。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使用擠製積層製造程式產生3D列印材料之一種噴嘴設計及方法。
本章節中之陳述僅提供與本發明相關之背景資訊且可以或可不構成先前技術。
3D列印機採用材料擠製積層製造(ME-AM)來產生各種幾何結構及功能之部件。3D列印機使用專門噴嘴將一固態聚合物材料或一非聚合物材料之一料絲移動通過一加熱元件,以將固態材料轉化為一低黏度液體。傳統3D列印機噴嘴由一筒體、一加熱塊、一加熱器匣、一溫度感測器及一噴嘴尖口構成。筒體通常被旋擰至具有散熱片之一冷卻筒中,且一風扇在散熱片上方吹送空氣以防止冷卻筒升溫。相對於筒體之一較大直徑區段,筒體具有一既定長度之一經減小直徑區段。筒體之較大直徑區段被旋擰至加熱塊中之一第一鏜孔中。安置在加熱塊中之一第二鏜孔經組態以接納加熱器匣。溫度感測器被固定至加熱塊之一外表面。噴嘴尖口被旋擰至加熱塊中毗鄰筒體之第一鏜孔中。
3D料絲接納於筒體中,經加熱至一低黏度液體狀態,且當在低黏度液體狀態中時透過噴嘴尖口施配以構建一個3D結構。傳統3D列印機噴嘴可不提供筒體在加熱塊處之較大直徑區段與冷卻筒部分之間的足夠區分。若材料在加熱塊附近冷卻得太快,則在加熱塊與冷卻筒部分之間的一過渡處可發生材料堵塞,此需要拆卸設備以進行清洗,且因此損失生產時間。
因此,雖然用於產生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之當前噴嘴及方法對於其預期目的係有用的,但此項技術中存在用於產生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之一經改良噴嘴及方法之空間
本發明闡述一種用於產生供在一材料擠製積層製造3D列印機上使用之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該噴嘴包含一柄,該柄機械地連接至一柄筒。為了最小化柄與柄筒之間的熱轉移,併入多個斷熱件(heat break),包含:提供一第一材料之柄及具有不同熱轉移係數之一第二材料之柄筒;在噴嘴與一噴嘴框架之間提供一間隙;以及提供減少熱轉移之機械連接。
根據數個態樣,第一材料及第二材料係金屬,其中柄之第一材料係一鈦材料且柄筒之第二材料係一不銹鋼材料。
根據數個態樣,使用一粗牙螺紋來將柄可釋放地耦合至柄筒,以減少柄與柄筒之間的材料對材料接觸。
根據數個態樣,柄之一凸肩將柄筒與一噴嘴框架分離。
根據數個態樣,柄筒包含一延伸邊緣,該延伸邊緣在柄筒螺紋耦合至柄時直接接觸柄之第三直徑部分之一內部通道肩部,以進一步最小化柄筒與柄之間的接觸。
根據本文中提供之說明將明瞭其他適用性領域。應理解,說明及具體實例意欲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以下說明在本質上僅係示例性的,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應用或用途。
現參考圖1,用於產生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10之一加熱噴嘴及方法包含供在一材料擠製積層製造(ME-AM)3D列印機上使用之一噴嘴12。噴嘴12包含一柄14,該柄14機械地連接至一柄筒16。柄14提供一伸長主體,該伸長主體具有在本視圖中僅部分可見之一內部流動通道18。柄14具有一錐形噴嘴20,該錐形噴嘴20與通向內部流動通道18之一第一直徑部分22、一第二直徑部分24及一第三直徑部分26成整體。根據數個態樣,第一直徑部分22具有比第二直徑部分24之一直徑更大之一直徑。第三直徑部分26具有比第二直徑部分24之直徑更大之一直徑。因此,第二直徑部分24界定柄14之具有一長度28之一頸縮區段。第二直徑部分24之長度28經組態以允許頸縮部分充當噴嘴12之一外表面30上之一第一「斷熱件」。一斷熱件可理解為諸如藉由傳導減少沿著噴嘴12之一熱轉移之一特徵,諸如第二直徑部分24之頸縮部分或下文所闡述之其他特徵。
第三直徑部分26包含一內螺紋部分32,該內螺紋部分32用以與形成於柄筒16之一第一柄筒部分36上之一外螺紋部分34螺紋嚙合,藉此將柄14機械地耦合至柄筒16。根據數個態樣,內螺紋部分32及外螺紋部分34兩者界定諸如一愛克姆螺紋之一粗牙螺紋以最小化柄14與柄筒16之間的材料對材料接觸,且藉此界定噴嘴12之一第二斷熱件。亦可提供延伸通過第三直徑部分26之一伸長通孔38,該伸長通孔使外螺紋部分34之一部分曝露於大氣,藉此界定噴嘴12之一第三斷熱件。
根據數個態樣,柄筒16之第一柄筒部分36整體連接至柄筒16之一第二柄筒部分40。根據進一步態樣,柄筒16之第一柄筒部分36例如藉由螺紋連接機械地連接至柄筒16之第二柄筒部分40。根據數個態樣,第一柄筒部分36與第二柄筒部分40具有一共同外徑,此為提供參考圖6所展示及所闡述之一陶瓷筒92提供一共同安裝表面。可透過第二柄筒部分40提供一佈線接入口44。一端部46連接至第二柄筒部分40,具有比第二柄筒部分40之直徑更大之一直徑以促進陶瓷筒92之保留。
為了進一步促進柄14與柄筒16之間的一明顯熱轉變,根據數個態樣,將柄14之一材料選擇為不同於柄筒16之一材料之一第一材料,使得柄14之一熱傳導性不同於柄筒16之一熱傳導性。根據數個態樣,柄14之一材料係一鈦材料,諸如但不限於5級鈦,且柄筒16之一材料係一不銹鋼,諸如但不限於一不銹鋼420材料。儘管論述了鈦及不銹鋼,但將瞭解,亦可使用其他材料。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柄14由燒結碳化物及陶瓷構造,且柄筒16由碳化鎢構造。此外,如下文所解釋,在實施例中,柄14及柄筒16亦可包含塗層。材料之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柄14之熱傳導性與柄筒16之熱傳導性之間的差異界定噴嘴12之一第四斷熱件。
參考圖2並再次參考圖1,柄14可進一步包含一盤狀凸肩48,該盤狀凸肩48整體連接至柄14之第二直徑部分24之外表面30並自柄14之第二直徑部分24之外表面30向外延伸。凸肩48在噴嘴12與參考圖6更詳細展示及闡述之一噴嘴框架84之間提供一正接觸表面86,該正接觸表面86將噴嘴框架84與第三直徑部分26間隔開,藉此減少噴嘴12至噴嘴框架84之間的熱轉移。如先前所述,第一直徑部分22具有比第二直徑部分24之一直徑52更大之一直徑50。在第一直徑部分22與第二直徑部分24之間的一接合處形成之一肩面54可坐落在形成於噴嘴框架84中之一類似尺寸形狀之凹槽中。
參考圖3並再次參考圖1至圖2,柄14之一內徑56形成內部流動通道18之一第一部分58。柄14之第三直徑部分26包含延伸至一內部通道肩部62之一內螺紋部分60。在柄14之第三直徑部分26之一端處機加工或形成一實質上平坦端面64。
參考圖4並再次參考圖3,根據一示例性態樣,柄筒16被展示為一單件構件。在柄筒16之第一柄筒部分36之一第一螺柱部分66上形成外螺紋部分34。外螺紋部分34螺紋耦合至參考圖3所闡述之柄14之內螺紋部分60。在第一螺柱部分66與第一柄筒部分36之間形成一第一支承肩68,其經定位以在外螺紋部分34螺紋耦合至內螺紋部分60時允許第一支承肩68與第三直徑部分26之平坦端面64間隔開。此間距提供一進一步熱斷開以最小化柄14與柄筒16之間的熱轉移。根據數個態樣,第一柄筒部分36之一外徑70可等於第二直徑部分24之直徑52。亦在柄筒16之第一柄筒部分36上,第一柄筒部分36相對於第一螺柱部分66之一相對端處提供一第二螺柱部分72。在第二螺柱部分72與第一柄筒部分36之間形成一第二支承肩74,此允許安裝參考圖1所闡述之端部46。
參考圖5並再次參考圖3,柄筒16進一步包含一延伸邊緣76,該延伸邊緣76在柄筒16螺紋耦合至柄14時直接接觸第三直徑部分26之內部通道肩部62以進一步最小化柄筒16與柄14之間的接觸,從而減少柄筒16與柄14之間的熱轉移。柄筒16之一通孔78形成內部流動通道18之一第二部分。通孔78具有一孔徑80,該孔徑小於延伸通過柄14之內部流動通道18之第一部分58之內徑56。
參考圖6並再次參考圖1至圖5,藉由將噴嘴12連結至一噴嘴框架84來形成一組件82。第一直徑部分22之一部分延伸至噴嘴框架84之一表面86之外,從而允許自噴嘴12散佈經加熱及經液化材料。如先前所闡述,為了最小化噴嘴12與噴嘴框架84之間的熱轉移,藉由使噴嘴框架84直接接觸柄14之凸肩48 (參考圖2所展示及所闡述)來界定一第五斷熱件,從而在第一支承肩68與噴嘴框架84之間形成一間隙88。一組加熱線圈90環繞一陶瓷筒92,該陶瓷筒92圍繞柄筒16。一組加熱線圈電線94自噴嘴框架84延伸並連接至加熱線圈90。當被加熱線圈電線94通過之一電流通電時,加熱線圈90液化透過噴嘴12進給之料絲。
參考圖7並再次參考圖6,一連接器96附接至噴嘴框架84。一線束98連接至連接器96並通向一控制器100。根據數個態樣,控制器100向組件82提供用於操作噴嘴12之操作控制信號,包含傳遞至加熱線圈90之電流。根據數個態樣,列印3D物件之功能性被併入至含納在控制器100中之電腦軟體中。
參考圖8並再次參考圖6至圖7,該組加熱線圈電線94之至少一部分可進入至參考圖4所展示及所闡述之在柄筒16中形成之佈線接入口44中。可在線束98之一端處提供一釋放連接器102以提供組件82之可釋放連接。
參考圖9並再次參考圖1至圖8,一噴嘴104自噴嘴12修改而成,其中共同物項具有共同編號。噴嘴104包含一柄106,該柄106機械地連接至柄筒16。根據數個態樣,柄106之一材料與柄14之材料類似,且因此可係為一鈦材料。柄106提供錐形噴嘴20,該錐形噴嘴與一第一直徑部分108開口、連接至第三直徑部分26之一第二直徑部分110成整體。柄106界定一伸長主體,該伸長主體具有諸如但不限於一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之一聚合物材料之一套筒112,該套筒112具有一內部流動通道116,經加熱料絲材料透過該內部流動通道朝向錐形噴嘴20位移。根據數個態樣,柄106之一直徑可大於柄14之直徑以容納套筒112之額外材料。由不同於柄106之材料之聚合物材料提供之套筒112亦可在料絲材料流動通過柄106期間最小化摩擦及熱轉移。除了套筒112之外,亦可透過柄106之一壁提供一或多個窗口114,該一或多個窗口114促進空氣流動以冷卻柄106與柄筒16之間的過渡區。為了進一步增強窗口114之效果,可將來自一冷卻劑系統之一有效冷卻流源(諸如一空氣流或一水流)引導於窗口114處以提供額外熱轉移及柄106之有效冷卻。
圖10圖解說明一噴嘴212之一替代實施例,該噴嘴212包含一柄214,該柄214與一柄筒216螺紋嚙合。圖11係位於柄214之一第三直徑部分226處之柄214及柄筒216之一放大視圖。具體參考圖11,柄214之第三直徑部分226包含一內螺紋部分260。柄筒216包含一第一柄筒部分236,其中一外螺紋部分234圍繞位元於柄筒216之第一柄筒部分236處之一內徑238安置。柄214之內螺紋部分260與柄筒216之第一柄筒部分236之外螺紋部分234螺紋嚙合,藉此將柄214機械地耦合至柄筒216。在如圖11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當柄筒216機械地耦合至柄214時,柄筒216之一端面276直接接觸安置在柄214之第三直徑部分226處之一肩部262。端面276包含圍繞柄筒216之一內開口272安置之一倒角邊緣290。柄筒216之倒角邊緣290與柄214之第三直徑部分226之一外表面292彼此協作以形成安置於柄214與柄筒216之間的一間隙或空腔294。空腔294最小化或減少柄214與柄筒216之間的熱轉移以界定一第六斷熱件。
參考圖10及圖11,在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柄214包含一內徑256。柄214之內徑256形成噴嘴212之一內部流動通道218之一第一部分。柄筒216之一通孔278界定噴嘴212之內部流動通道218之一第二部分。柄筒216之通孔278包含一孔徑280。在如圖10及圖11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柄筒216之孔徑280等於柄214之內徑256。此外,柄214包含安置在一第一直徑部分222處之一第一壁厚度T1 (在圖10中所見)、安置在一第二直徑部分224處之一第二壁厚度T2及圍繞柄214之內螺紋部分260安置在第三直徑部分266處之一第三壁厚度T3。第一壁厚度T1大於柄214之第二壁厚度T2及第三壁厚度T3。柄筒216包含一第四壁厚度T4,該第四壁厚度大於柄214之第二壁厚度T2及第三壁厚度T3。在實施例中,柄筒216之第四壁厚度T4等於柄214之第一壁厚度T1。
圖12、圖13及圖14圖解說明由一噴嘴夾持框架384固定之一柄314之另一實施例。噴嘴夾持框架384包含一第一區段388及一第二區段390,其中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一區段388與第二區段390一起協作以將柄314固定就位。具體而言,圖11係柄314、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一區段388、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二區段390及複數個機械緊固件392之一分解視圖。機械緊固件392將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一區段388固定至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二區段390。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一區段388包含用於散熱之複數個散熱片394及一第一空腔396。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二區段390包含一第二空腔398。參考圖12、圖13及圖14,第一空腔396與第二空腔398彼此協作以形成經定形狀以接納並將柄314固定就位之一經修圓或圓形空腔400。
具體參考圖14,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二區段390進一步包含一孔口402。在實施例中,一風扇(未展示)可毗鄰於孔口402安裝在噴嘴夾持框架384之第二區段390內以形成用於冷卻柄314之一冷卻空氣流。然而,將瞭解,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省略風扇。
圖15係圖12、圖13及圖14中所展示之柄314之一放大視圖。在如圖15中所展示之實例中,柄314包含沿著柄314之一第二直徑部分324安置之複數個開口310。在如圖15中所展示之非限制性實施例中,開口310被圖解說明為圓孔,然而,將瞭解,圖15在本質上僅係示例性的,且開口310可包含各種大小及形狀。例如,在如圖16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開口310被圖解說明為沿著第二直徑部分324之長度328延伸之垂直定向的狹槽。柄314之開口310減少柄314之一外表面330上之熱轉移。
圖17係一噴嘴412之另一實施例之一剖視圖,該噴嘴412包含一柄414、一柄筒416、一連接器418、一筒尖420、一噴嘴框架422及一料絲導引件424。柄414界定一入口端500且筒尖420界定一排放端502。擠製材料可自柄414之入口端500進入噴嘴412,並自筒尖420之排放端502流出噴嘴412。柄414、柄筒416、連接器418及筒尖420一起協作以界定自噴嘴412之入口端500延伸至排放端502之一內部流動通道430。擠製材料可自入口端500進入內部流動通道430,並自噴嘴412之排放端502流出內部流動通道430。如下文所解釋,料絲導引件424安置在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內。
柄414之一第一內徑432界定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之一第一部分434,且柄筒416之一第二內徑436界定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之一第二部分438,連接器418之一第三內徑440界定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之一第三部分442,且筒尖420之一第四內徑444界定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之一第四部分446。在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柄414之第一內徑432、柄筒416之第二內徑436、連接器418之第三內徑440及筒尖420之第四內徑444皆係相等的。
柄筒416包含沿著柄筒416之一部分縱向安置之複數個切口448。切口448經組態以將冷卻空氣引導至料絲導引件424且亦充當散熱器。在如圖17中所展示之實例中,料絲導引件424安置在柄筒416內、噴嘴412之內部流動通道430之第二部分438內。料絲導引件424包含一入口450、一出口452及延伸於入口450與出口452之間的一通道456。料絲導引件424由諸如但不限於不銹鋼及鈦之材料構造。料絲導引件424包含一厚度相對薄的壁。具體而言,在一實施例中,料絲導引件424之壁厚度係在約0.1毫米至約0.35毫米之範圍內。在實施例中,柄414及料絲導引件424皆塗佈有充當絕緣體之PTFE塗層。此外,PTFE具有增強材料流動之低摩擦係數。在實施例中,筒尖420塗佈有鎳、二硫化鎢(WS2)或二硫化鉬(MoS2)。
圖18係柄筒416之一部分、連接器418及筒尖420之一部分之一放大視圖。如圖18中所見,柄筒416及連接器418皆包含經定形狀以接納一對機械緊固件464之對應孔口460、462。在如圖18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緊固件464係螺紋螺釘。機械緊固件464將連接器418固定至柄筒416之一遠端468。儘管圖17及圖18圖解說明機械緊固件464,但亦可使用其他連結方法,諸如,例如鉸鏈連接、柄筒416與連接器418之間的螺紋連接、壓入配合以及壓接或焊接。
連接器418包含一第一直徑部分470及一第二直徑部分472,其中連接器418之第二直徑部分472包含複數個螺紋478。連接器418之第二直徑部分472由筒尖420之一開口480接納。具體而言,在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筒尖420之開口480包含複數個螺紋482,該複數個螺紋與連接器418之螺紋478螺紋嚙合,藉此將連接器418與筒尖420機械耦合。儘管圖17及圖18圖解說明一連接器418,但在實施例中,可省略連接器418,且替代地柄筒416直接耦合至筒尖420。
料絲導引件424界定一遠端490,該遠端延伸至連接器418內、內部流動通道430之第三部分442中。在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複數個開口492安置在料絲導引件424之遠端490處。安置在料絲導引件424之遠端490處之複數個開口492充當一斷熱件,同時保持結構剛性。儘管柄筒416及料絲導引件424被闡述為獨立部件,但在實施例中,柄筒416與料絲導引件424可係一整體部件。此外,在實施例中,筒尖420亦可包含一單獨筒體及尖部。
繼續參考圖18,一絕緣體494圍繞柄筒416之遠端468安置。絕緣體494經組態以減少熱流。在實施例中,絕緣體亦可係空氣。此外,沿著柄筒416之遠端468定位之一端面496與安置在連接器內之一環形開口498彼此協作以界定一空的空間或空腔508。安置在連接器418內之空腔508充滿空氣,並充當一絕緣體以進一步減少熱流。
在噴嘴12之操作期間,可調整常見列印參數。例如,可調整一列印速度以保持恆定聚合物擠製速度或改變擠製速度。一恆定擠製速度允許擠製材料在噴嘴12中具有相同停留時間,並具有大致相同沈積溫度,從而減少熱轉移導致擠製材料在噴嘴12內堵塞之一可能性。
本發明提供用於接收、加熱及施配3D料絲以逐步構建一個3D結構之一噴嘴12。3D料絲可係由各種聚合物或非聚合物材料製成之一伸長管狀構件。噴嘴12接收3D料絲,將3D料絲加熱至一低黏度液體狀態,並將經加熱材料施配至一支撐平臺上。藉由自噴嘴12施配連續的3D料絲材料層來形成一個3D結構。各種不同3D料絲材料可用於構建具有不同結構性質及外觀之不同3D結構。
根據進一步態樣,噴嘴12包含一柄14,該柄14機械地連接至一柄筒16,該柄係一第一材料且柄筒16係不同於第一材料之一第二材料。
根據數個態樣,第一材料及第二材料經選擇使得第一材料之一熱轉移係數與第二材料之一熱轉移係數不同。
根據數個態樣,第一材料及第二材料係金屬,其中柄14之第一材料係一鈦材料且柄筒16之第二材料係一不銹鋼。
根據數個態樣,提供多個斷熱件以最小化噴嘴12之部分之間的熱轉移。斷熱件包含:一第一斷熱件,其界定第二直徑部分24之一長度28,該長度經組態以允許頸縮區段減少噴嘴12之一外表面30上之熱轉移;一第二斷熱件,其界定一內螺紋部分32及外螺紋部分34,該兩者界定一粗牙螺紋以最小化柄14與柄筒16之間的材料對材料接觸;一第三斷熱件,其界定延伸通過第三直徑部分26,使外螺紋部分34之一部分曝露於大氣之一伸長通孔38;一第四斷熱件,其界定材料差異及由此產生的柄14之熱傳導性與柄筒16之熱傳導性之間的差異;以及一第五斷熱件,其在噴嘴框架84直接接觸柄14之凸肩(參考圖2所展示及所闡述)時界定,在第一支承肩68與噴嘴框架84之間形成一間隙88。
本發明之說明在本質上僅係示例性的,且未背離本發明之主旨之變化形式意欲係在本發明之範疇內。此等變化形式將不視為對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一背離。
10: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 100:控制器 102:釋放連接器 104:噴嘴 106:柄 108:第一直徑部分 110:第二直徑部分 112:套筒 114:窗口 116:內部流動通道 12:噴嘴 14:柄 16:柄筒 18:內部流動通道 20:錐形噴嘴 212:噴嘴 214:柄 216:柄筒 218:內部流動通道 22:第一直徑部分 222:第一直徑部分 224:第二直徑部分 226:第三直徑部分 234:外螺紋部分 236:第一柄筒部分 238:內徑 24:第二直徑部分 256:內徑 26:第三直徑部分 260:內螺紋部分 262:肩部 272:內開口 276:端面 278:通孔 28:長度 280:孔徑 290:倒角邊緣 292:外表面 294:間隙或空腔 3:區段 30:外表面 310:開口 314:柄 32:內螺紋部分 324:第二直徑部分 328:長度 330:外表面 34:外螺紋部分 36:第一柄筒部分 38:伸長通孔 384:噴嘴夾持框架 388:第一區段 390:第二區段 392:機械緊固件 394:散熱片 396:第一空腔 398:第二空腔 40:第二柄筒部分 400:經修圓或圓形空腔 402:孔口 412:噴嘴 414:柄 416:柄筒 418:連接器 420:筒尖 422:噴嘴框架 424:料絲導引件 430:內部流動通道 432:第一內徑 434:第一部分 436:第二內徑 438:第二部分 44:佈線接入口 440:第三內徑 442:第三部分 444:第四內徑 446:第四部分 448:切口 450:入口 452:出口 456:通道 46:端部 460:孔口 462:孔口 464:機械緊固件/緊固件 468:遠端 470:第一直徑部分 472:第二直徑部分 478:螺紋 48:盤狀凸肩/凸肩 480:開口 482:螺紋 490:遠端 492:開口 494:絕緣體 496:端面 498:環形開口 5:區段 50:直徑 500:入口端 502:排放端 508:空的空間或空腔 52:直徑 54:肩面 56:內徑 58:第一部分 60:內螺紋部分 62:內部通道肩部 64:實質上平坦端面/平坦端面 66:第一螺柱部分 68:第一支承肩 70:外徑 72:第二螺柱部分 74:第二支承肩 76:延伸邊緣 78:通孔 80:孔徑 82:組件 84:噴嘴框架 86:表面 88:間隙 90:加熱線圈 92:陶瓷筒 94:加熱線圈電線 96:連接器 98:線束 T1:第一壁厚度 T2:第二壁厚度 T3:第三壁厚度 T4:第四壁厚度
本文中所闡述之圖式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原理用於產生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之一噴嘴之一前視透視圖。 圖2係圖1之噴嘴之一柄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3係在圖2之區段3處截取之一剖視立面圖。 圖4係圖1之噴嘴之一柄筒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5係在圖4之區段5處截取之一剖視立面圖。 圖6係在具有一噴嘴框架之一組件中之圖1之噴嘴之一側視立面圖。 圖7係圖6之組件之一俯視平面圖。 圖8係圖7之組件之一端立面視圖。 圖9係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原理自圖1之噴嘴修改而成之用於產生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之一噴嘴之一前視透視圖。 圖10係噴嘴之另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11係圖10中所展示之噴嘴之柄及柄筒之一部分之一放大視圖。 圖12係一柄及一噴嘴夾之另一實施例之一分解視圖。 圖13係圖12中所展示之柄及噴嘴夾之一前視透視圖。 圖14係圖12中所展示之柄及噴嘴夾之一正視後視圖。 圖15係圖12中所展示之柄之一立面透視圖。 圖16係圖15中所展示之柄之一替代實施例之一立面透視圖。 圖17係包含一料絲導引件之噴嘴之另一實施例之一剖視圖。 圖18係包含料絲導引件之一出口之圖17中所展示之噴嘴之一部分之一放大視圖。
10:材料擠製3D列印材料
12:噴嘴
14:柄
16:柄筒
18:內部流動通道
20:錐形噴嘴
22:第一直徑部分
24:第二直徑部分
26:第三直徑部分
28:長度
30:外表面
32:內螺紋部分
34:外螺紋部分
36:第一柄筒部分
38:伸長通孔
40:第二柄筒部分
44:佈線接入口
46:端部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在一個3D列印機中產生材料擠製之噴嘴,該噴嘴包括: 一柄,其包含一內部流動通道,其中該柄由具有一第一熱傳導性之一第一材料構造;及 一柄筒,其機械地耦合至該柄,其中該柄筒由具有一第二熱傳導性之一第二材料構造,且其中該第一材料之該第一熱傳導性不同於該第二材料之該第二熱傳導性以在該柄與該柄筒之間形成一第一斷熱件,其中該第一斷熱減少該柄與該柄筒之間的熱轉移。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包含一錐形噴嘴,該錐形噴嘴與一第一直徑部分成整體,其中,該第一直徑部分通向該柄之該內部流動通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包含一第二直徑部分,其中,該柄之該第一直徑部分包含比該噴嘴之該第二直徑部分之一第二直徑更大之一第一直徑。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噴嘴,其中,該噴嘴之該第二直徑部分包含一頸縮區段,該頸縮區段包含一長度,其中,該柄之該頸縮區段經組態以充當沿著該噴嘴之一外表面之一第二斷熱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噴嘴,其中,該噴嘴之該頸縮區段界定一或多個開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噴嘴,其中,該一或多個開口係沿著該噴嘴之該頸縮區段之該長度延伸之狹槽。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噴嘴,其中,該噴嘴包含一第三直徑部分,該第三直徑部分包含一內螺紋部分。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筒包含一第一柄筒部分上之一外螺紋部分。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之該內螺紋部分與該柄筒之該外螺紋部分螺紋嚙合以將該柄與該柄筒彼此機械地耦合以界定一第三斷熱件。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之該內螺紋部分及該柄筒之該外螺紋部分皆包含愛克姆螺紋。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噴嘴,其中,該噴嘴包含延伸通過該第三直徑部分之一通孔,其中該通孔使該柄筒之該外螺紋部分之一部分曝露以界定一第四斷熱件。
  12. 如請求項8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筒包含機械地連接至該第一柄筒部分之一第二柄筒部分。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噴嘴,其中,該第一柄筒部分及該第二柄筒部分兩者皆包含界定一共同安裝表面之一共同直徑。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噴嘴,其進一步包括圍繞該共同安裝表面定位之一陶瓷筒。
  15. 如請求項8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包含連接至該柄之該第二直徑部分之一外表面並自該柄之該第二直徑部分之一外表面向外延伸之一凸肩。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噴嘴,其進一步包括連结至該噴嘴之一噴嘴框架,其中該噴嘴框架直接接觸該凸肩以界定一第五斷熱件。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柄包含由一聚合物材料構造之一套筒,且其中該柄之該內部流動通道包含在該套筒內。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嘴,其進一步包括安置在該柄與該柄筒之間的一空腔,其中該空腔界定一第六斷熱件。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噴嘴,其進一步包括安置在由該柄筒界定之該內部流動通道之一第二部分內之一料絲導引件。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噴嘴,其中,該料絲導引件界定一遠端,且其中複數個開口安置在該料絲導引件之該遠端處。
TW110132045A 2020-08-31 2021-08-30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TW2022102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72556P 2020-08-31 2020-08-31
US63/072,556 2020-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0280A true TW202210280A (zh) 2022-03-16

Family

ID=8035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2045A TW202210280A (zh) 2020-08-31 2021-08-30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1906A1 (zh)
EP (1) EP4185451A1 (zh)
TW (1) TW202210280A (zh)
WO (1) WO20220471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6631A1 (en) * 2021-04-07 2022-10-13 Us Synthetic Corporation Nozzles including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or 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15512B1 (en) * 2015-09-28 2017-04-20 Ultimaker Bv Inductive nozzle heating assembly.
CN205219760U (zh) * 2015-12-17 2016-05-11 北京清软海芯科技有限公司 打印喷头及具有该喷头的3d打印机
CN206264352U (zh) * 2016-12-22 2017-06-20 东莞市皇龙电子有限公司 3d打印机的打印头调节结构
US11440252B2 (en) * 2018-07-26 2022-09-13 Essentium, Inc. High speed extrusion 3D printer nozzle
US11045999B2 (en) * 2019-01-08 2021-06-29 Shanghai Fusion Tech Co., Ltd. Throat structures for 3D printers, and nozzle apparatus and 3D printers having throat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21906A1 (en) 2023-10-12
WO2022047133A1 (en) 2022-03-03
EP4185451A1 (en) 2023-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55817C (en) Gmaw manual/robotic arc welding mig gun with connector for conductor tube
KR102539388B1 (ko) 고속 압출 3d 프린터 노즐
TW202210280A (zh) 用於產生擠製3d列印材料之噴嘴
US20150147427A1 (en) Extrusion heads
US20150136747A1 (en) Connector for arc welding conductor tube for gmaw manual/robotic arc welding mig guns
JP2009534237A (ja) 射出成形ノズル及びこのノズル用の先端部
TWI343864B (en) Heating cylinder for attachment to an injection nozzle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EP1248501B1 (en) Cathode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arc spray apparatus
CN111745953A (zh) 一种3d打印头
CN216127748U (zh) 一种喉管式挤出头
US20210187844A1 (en) Display screen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212446326U (zh) 一种3d打印头
JP2023057361A (ja) 三次元積層造形用ホットエンド
CN115519787A (zh) 一种喉管式挤出头
AU2015346239A1 (en) Connector for arc welding conductor tube for gmaw manual/robotic arc welding mig gu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