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9043A -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9043A
TW202209043A TW110131254A TW110131254A TW202209043A TW 202209043 A TW202209043 A TW 202209043A TW 110131254 A TW110131254 A TW 110131254A TW 110131254 A TW110131254 A TW 110131254A TW 202209043 A TW202209043 A TW 2022090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rotation axis
along
electronic device
slid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9884B (zh
Inventor
鄒明政
詹建峰
葉王鴻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9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9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9884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種樞軸模組,包括一第一托架、一轉軸、一第二托架、一滑動件及一導引件。轉軸樞接於第一托架。第二托架連接於轉軸。滑動件滑設於第二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柱部。導引件連接於第一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槽部。槽部內具有一導引面,柱部至少部分地伸入槽部而抵靠於導引面。當轉軸相對於第一托架樞轉時,柱部沿著導引面移動而帶動滑動件相對於第二托架滑動。此外,一種包含此樞軸模組的電子裝置亦被提及。

Description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機構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樞軸模組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為了使筆記型電腦的螢幕相對於使用者有更佳的觀看角度及觀看距離,一些筆記型電腦在螢幕與主機之間增設了支架,此支架的兩端分別樞接於螢幕與主機,而可藉由螢幕相對於支架的樞轉來進一步調整螢幕相對於使用者的傾角及距離。然而,在螢幕及支架尚未從主機展開至具有足夠大展開角度的情況下,貿然扳動螢幕相對於支架樞轉,可能導致螢幕碰撞到主機而損壞。
本發明提供一種樞軸模組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可避免機體相互碰撞而損壞。
本發明的樞軸模組包括一第一托架、一轉軸、一第二托架、一滑動件及一導引件。轉軸樞接於第一托架。第二托架連接於轉軸。滑動件滑設於第二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柱部。導引件連接於第一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槽部。槽部內具有一導引面,柱部至少部分地伸入槽部而抵靠於導引面。當轉軸相對於第一托架樞轉時,柱部沿著導引面移動而帶動滑動件相對於第二托架滑動。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及一樞軸模組。第二機體包括相互樞接的一支架及一主體。樞軸模組包括一第一托架、一轉軸、一第二托架、一滑動件及一導引件。第一托架連接於第一機體。轉軸樞接於第一托架。第二托架連接於支架及轉軸。滑動件滑設於第二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柱部。導引件連接於第一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槽部。槽部內具有一導引面,柱部至少部分地伸入槽部而抵靠於導引面。當轉軸相對於第一托架樞轉時,柱部沿著導引面移動而帶動滑動件相對於第二托架滑動,以使滑動件定位主體或釋放主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第一托架,滑動件沿著垂直於轉動軸線的方向滑設於第二托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第一托架,至少一柱部沿著垂直於轉動軸線的方向伸入至少一槽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第一托架,導引面繞轉動軸線延伸,導引面與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沿著轉動軸線的周向改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樞軸模組包括一彈性件,其中彈性件配置於第二托架與滑動件之間,至少一柱部藉由彈性件的彈性力而抵靠於導引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彈性件連接於第二托架,滑動件具有一延伸部並藉由延伸部接觸彈性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接觸面及一第二接觸面,第一接觸面接觸彈性件,第二接觸面接觸導引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柱部的數量為多個,至少一槽部的數量為多個,這些柱部分別伸入這些槽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第一托架,這些柱部沿著平行於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這些槽部沿著平行於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一預定角度時,滑動件定位主體以阻止主體相對於支架樞轉,當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等於或大於預定角度時,滑動件釋放主體。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樞軸模組中,設置了可隨著樞軸之樞轉而滑移的滑動件。藉此,可在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較小的狀態下利用滑動件來定位主體,避免主體在此狀態下相對於支架樞轉而撞擊主機。隨著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增加,滑動件相應地滑移而釋放主體,讓使用者能夠扳動主體相對於支架樞轉。進一步而言,滑動件的柱部如上述般伸入導引件的槽部而被槽部內的導引面導引,使滑動件藉由此導引而如上述般滑移。從而,可透過柱部與槽部的相互配合而提升滑動件與導引件相對作動的順暢度。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1B繪示圖1的第二機體從第一機體展開。圖1C繪示圖1B的主體相對於支架樞轉。圖2A至圖2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側視圖。請參考圖1A至圖2C,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且包括一第一機體110及一第二機體120。第一機體11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的主機。第二機體120包括一支架122及一主體124,主體124例如是筆記型電腦的螢幕,支架122的兩端分別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主體124。第二機體120可如圖1A、2A至圖1B、2B所示從第一機體110展開,且主體124可如圖1B、2B至圖1C、2C所示相對於支架122樞轉,以讓螢幕(主體124)相對於使用者有較佳的觀看角度及觀看距離。
圖3A至圖3C分別是圖2A至圖2C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圖3A的樞軸模組的立體圖。圖5是圖4的樞軸模組的分解圖。請參考圖3A至圖5,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更包括一樞軸模組130,第二機體120的支架122藉由樞軸模組130而樞接於第一機體110。詳細而言,樞軸模組130包括一第一托架131、一轉軸132、一第二托架133、一滑動件134及一導引件135。第一托架131連接於第一機體110,轉軸132沿一轉動軸線A(標示於圖4)樞接於第一托架131,第二托架133連接於第二機體120的支架122且連接於轉軸132。滑動件134沿著垂直於轉動軸線A的方向D1(標示於圖4)滑設於第二托架133且具有至少一柱部1341(繪示為兩個),導引件135套設於轉軸132並連接於第一托架131,且導引件135具有至少一槽部1351(繪示為兩個)。兩柱部1341沿著平行於轉動軸線A的方向D2(標示於圖4)排列,且兩槽部1351沿著方向D2排列。各槽部1351內具有一導引面1351a,兩柱部1341分別沿著方向D1伸入兩槽部1351而抵靠於導引面1351a。
當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相對翻轉時,轉軸132隨之相對於第一托架131樞轉,使得各柱部1341沿著對應的導引面1341a移動而帶動滑動件134相對於第二托架133滑動,從而可讓滑動件134如圖3A所示定位第二機體120的主體124或如圖3B所示釋放第二機體120的主體124。具體而言,當支架122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小於圖3B所示的預定角度(例如是88度)時,滑動件134伸入主體124的定位槽124a而定位主體124,以阻止主體124相對於支架122樞轉。當支架122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等於或大於所述預定角度時,滑動件134如圖3B所示脫離主體124的定位槽124a而釋放主體124。
藉由上述配置及作動方式,可在支架122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較小(即,小於圖3B所示的展開角度)的狀態下利用滑動件134來定位主體124,避免主體124在此狀態下相對於支架122樞轉而撞擊主機110。隨著支架122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展開角度增加,滑動件134相應地滑移而如圖3B所示釋放主體124,讓使用者能夠扳動主體124使其如圖3C所示相對於支架122樞轉。進一步而言,滑動件134的柱部1341如上述般伸入導引件135的槽部1351而被槽部1351內的導引面1351a導引,使滑動件134藉由此導引而如上述般滑移。從而,可透過柱部1341與槽部1351的相互配合而提升滑動件134與導引件135相對作動的順暢度。
請參考圖4及圖5,在本實施例中,樞軸模組130更包括一彈性件136。彈性件136配置於第二托架133與滑動件134之間,滑動件134的各柱部1341藉由彈性件136的彈性力而抵靠於導引件135的導引面1351a。據此,可利用彈性件136施加於滑動件134的壓迫力而使滑動件134始終維持於接觸導引面1351a的狀態,從而滑動件134可確實地隨著其與導引件135的相對轉動而作動於圖3A與圖3B所示狀態之間。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彈性件136例如是扭簧且以套設的方式連接於第二托架133上的柱體1331。並且,滑動件134具有一延伸部1342並藉由延伸部1342的一第一接觸面1342a接觸彈性件136的一末端。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件136可為其他形式的彈性結構且可藉由其他適當方式連接於第二托架133與滑動件134之間,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圖6是圖4的滑動件的立體圖。請參考圖6,滑動件134的延伸部1342具有相對於第一接觸面1342a的一第二接觸面1342b。第二接觸面1342b用以接觸導引件135,使滑動件134能夠平穩地在導引件135上作動。
圖7是圖4的導引件的立體圖。圖8是圖7的導引件沿I-I線的剖視圖。請參考圖7及圖8,在本實施例的導引件135中,導引面1351a是繞轉動軸線A延伸的弧面,且導引面1351a與轉動軸線A之間的距離沿著轉動軸線A的周向C(標示於圖8)改變。從而,隨著滑動件134(繪示於圖4)與導引件135沿著轉動軸線A的相對旋轉,滑動件134被導引面1351a推抵而在轉動軸線A的徑向R(標示於圖8)上運動,因為導引面1351a與轉動軸線A之間的距離隨著周向C漸變,而滑動件134可作動於圖3A與圖3B所示狀態之間。此外,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導引件135具有至少一定位部1352,其用以定位於第一托架131,以配合導引件135與轉軸132的套設關係以及轉軸132之止擋部1321(繪示於圖4及圖5)對導引件135的止擋,而使導引件135被限制為不會相對於第一托架131轉動及移動。
請參考圖4及圖5,在本實施例中,樞軸模組130更包括一滑設件138(繪示於圖5),滑設件138與滑動件134分別位於第二托架133的不同側且透過第二托架133的滑槽133a而相連接並滑設於滑槽133a。在其他實施例中,滑動件134可藉由其他適當方式而滑設於第二托架133,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此外,本實施例的樞軸模組130更包括扭力彈片137等扭力相關元件,其配置與作用方式為已知技術,於此不加以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樞軸模組中,設置了可隨著樞軸之樞轉而滑移的滑動件。藉此,可在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較小的狀態下利用滑動件來定位主體,避免主體在此狀態下相對於支架樞轉而撞擊主機。隨著支架相對於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增加,滑動件相應地滑移而釋放主體,讓使用者能夠扳動主體相對於支架樞轉。進一步而言,滑動件的柱部如上述般伸入導引件的槽部而被槽部內的導引面導引,使滑動件藉由此導引而如上述般滑移。從而,可透過柱部與槽部的相互配合而提升滑動件與導引件相對作動的順暢度。此外,柱部與槽部的數量可為多個,以藉由多個柱部與多個槽部的配合而有效提升滑動件與導引件的相對作動的穩定度。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22:支架 124:主體 130:樞軸模組 131:第一托架 132:轉軸 133:第二托架 133a:滑槽 1331:柱體 134:滑動件 1341:柱部 1342:延伸部 1342a:第一接觸面 1342b:第二接觸面 135:導引件 1351:槽部 1351a:導引面 1352:定位部 136:彈性件 137:扭力彈片 138:滑設件 A:轉動軸線 C:周向 D1、D2:方向 R:徑向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1B繪示圖1的第二機體從第一機體展開。 圖1C繪示圖1B的主體相對於支架樞轉。 圖2A至圖2C分別是圖1A至圖1C的電子裝置的側視圖。 圖3A至圖3C分別是圖2A至圖2C的電子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圖3A的樞軸模組的立體圖。 圖5是圖4的樞軸模組的分解圖。 圖6是圖4的滑動件的立體圖。 圖7是圖4的導引件的立體圖。 圖8是圖7的導引件沿I-I線的剖視圖。
130:樞軸模組
131:第一托架
132:轉軸
133:第二托架
1331:柱體
134:滑動件
1341:柱部
1342:延伸部
1342a:第一接觸面
135:導引件
1351:槽部
1351a:導引面
136:彈性件
137:扭力彈片
A:轉動軸線
D1、D2:方向

Claims (19)

  1. 一種樞軸模組,包括: 一第一托架; 一轉軸,樞接於該第一托架; 一第二托架,連接於該轉軸; 一滑動件,滑設於該第二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柱部;以及 一導引件,連接於該第一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槽部,其中該至少一槽部內具有一導引面,該至少一柱部至少部分地伸入該至少一槽部而抵靠於該導引面, 其中當該轉軸相對於該第一托架樞轉時,該至少一柱部沿著該導引面移動而帶動該滑動件相對於該第二托架滑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滑動件沿著垂直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滑設於該第二托架。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至少一柱部沿著垂直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伸入該至少一槽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導引面繞該轉動軸線延伸,該導引面與該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沿著該轉動軸線的周向改變。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軸模組,包括一彈性件,其中該彈性件配置於該第二托架與該滑動件之間,該至少一柱部藉由該彈性件的彈性力而抵靠於該導引面。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彈性件連接於該第二托架,該滑動件具有一延伸部並藉由該延伸部接觸該彈性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延伸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接觸面及一第二接觸面,該第一接觸面接觸該彈性件,該第二接觸面接觸該導引件。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至少一柱部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槽部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柱部分別伸入該些槽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樞軸模組,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些柱部沿著平行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該些槽部沿著平行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
  1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 一第二機體,包括相互樞接的一支架及一主體; 一樞軸模組,包括: 一第一托架,連接於該第一機體; 一轉軸,樞接於該第一托架; 一第二托架,連接於該支架及該轉軸; 一滑動件,滑設於該第二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柱部;以及 一導引件,連接於該第一托架且具有至少一槽部,其中該至少一槽部內具有一導引面,該至少一柱部至少部分地伸入該至少一槽部而抵靠於該導引面, 其中當該轉軸相對於該第一托架樞轉時,該至少一柱部沿著該導引面移動而帶動該滑動件相對於該第二托架滑動,以使該滑動件定位該主體或釋放該主體。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滑動件沿著垂直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滑設於該第二托架。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至少一柱部沿著垂直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伸入該至少一槽部。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導引面繞該轉動軸線延伸,該導引面與該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沿著該轉動軸線的周向改變。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樞軸模組包括一彈性件,其中該彈性件配置於該第二托架與該滑動件之間,該至少一柱部藉由該彈性件的彈性力而抵靠於該導引面。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件連接於該第二托架,該滑動件具有一延伸部並藉由該延伸部接觸該彈性件。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延伸部具有相對的一第一接觸面及一第二接觸面,該第一接觸面接觸該彈性件,該第二接觸面接觸該導引件。
  17.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柱部的數量為多個,該至少一槽部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柱部分別伸入該些槽部。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轉軸沿一轉動軸線樞接於該第一托架,該些柱部沿著平行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該些槽部沿著平行於該轉動軸線的方向排列。
  19.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支架相對於該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小於一預定角度時,該滑動件定位該主體以阻止該主體相對於該支架樞轉,當該支架相對於該第一機體的展開角度等於或大於該預定角度時,該滑動件釋放該主體。
TW110131254A 2020-08-27 2021-08-24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89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70836P 2020-08-27 2020-08-27
US63/070,836 2020-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9043A true TW202209043A (zh) 2022-03-01
TWI789884B TWI789884B (zh) 2023-01-11

Family

ID=8174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254A TWI789884B (zh) 2020-08-27 2021-08-24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98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4382B2 (en) * 2013-08-07 2015-08-11 Chin-Hsing Horng Dual lea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iasable display screen lock means
TWI721758B (zh) * 2019-01-16 2021-03-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樞軸模組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9884B (zh) 2023-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3985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thereof
US937251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49621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arrying device
TWI676097B (zh) 轉軸結構與應用此轉軸結構的電子裝置
US20070159786A1 (en) Removable hard disk housing assembly
US785587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US90420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vable foot pad
KR20050056147A (ko) 개량된 힌지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US20110051326A1 (en) Angle Positioning Device of Rotation Shaft an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8459740B (zh) 切换组件
TW202209043A (zh)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2101533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asing
US10010003B2 (en) Casing
TW202103541A (zh)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CN100401229C (zh) 扩充基座
TWI712354B (zh) 電子裝置及樞軸模組
CN110377109B (zh) 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
TW201939196A (zh)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715198B (zh) 轉軸模組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59121B (zh) 鉸鏈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6878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64254B (zh) 轉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51693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2200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210173436A1 (en) Variable torque b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