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7614A -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7614A
TW202207614A TW109126465A TW109126465A TW202207614A TW 202207614 A TW202207614 A TW 202207614A TW 109126465 A TW109126465 A TW 109126465A TW 109126465 A TW109126465 A TW 109126465A TW 202207614 A TW202207614 A TW 2022076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less mo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power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6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9541B (zh
Inventor
發明人放棄姓名表示權
Original Assignee
楊紫菱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紫菱 filed Critical 楊紫菱
Priority to TW109126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954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5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7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76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一外接裝置及一無刷馬達,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包括:一微控制單元;一閘極控制電路,電連接至微控制單元;一電容器,電連接至電池;以及一換流器。電池通過換流器而電連接至無刷馬達,使得微控制單元於一驅動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驅動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電池的電力來驅動無刷馬達轉動,且微控制單元於一充電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充電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外接裝置的電力,配合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對電池充電。

Description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充電及/或放電功能的無刷馬達驅動器。
目前,環保與節能減碳的觀念在一般民眾心中所佔比重越來越高,因此,電動車的發展也日新月異。電動車的動力系統主要包括動力系統控制器、馬達控制器、直流無刷馬達、直流電源轉換器、電池管理系統、車載充電器、可充電電池等,其中直流無刷馬達具備了低速高扭力、免碳刷保養、較遠的續航力等優點,故已經成為目前發展的主流。
目前,電動自行車的空間有限,除了馬達控制器以外,一般很難再有多餘空間可以安裝隨車專用充電器,因此需要特定的變壓器提供特定電壓的電源來對電池進行充電。當使用者沒有攜帶變壓器時,將難以進行充電,造成不便。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不但能依據電池的電力驅動無刷馬達,而且還能利用無刷馬達的線圈,依據外接裝置的電源對電池進行充電,及/或可依據電池的電力來放電給外接裝置使用。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一外接裝置及一無刷馬達,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包括:一微控制單元;一閘極控制電路,電連接至微控制單元;一電容器,電連接至電池;以及一換流器。電池通過換流器而電連接至無刷馬達,使得微控制單元於一驅動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驅動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電池的電力來驅動無刷馬達轉動,且微控制單元於一充電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充電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外接裝置的電力,配合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對電池充電。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一外接裝置及一無刷馬達,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包括:一微控制單元;一閘極控制電路,電連接至微控制單元;一電容器,電連接至電池;以及一換流器。電池通過換流器而電連接至無刷馬達,使得微控制單元於一驅動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驅動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電池的電力來驅動無刷馬達轉動,且微控制單元於一放電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以放電信號控制換流器依據電池的電力,配合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供電給外接裝置。
藉由上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在微控制單元中以韌體時序控制的方式擴充成除了具有驅動模式以外,更具有充電模式及/或放電模式,不需增加原本驅動模式下所需的元件,反而可以利用無刷馬達的線圈當作電感使用。而實現儲能後昇壓及/或降壓的功能,為電動車(特別是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等)提供多功能的工作模式,有利於電動車的發展。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S1:驅動信號
S2:充電信號
S3:放電信號
D:第一電極
S:第二電極
G:閘極
10:微控制單元
20:閘極控制電路
30,35:電容器
40:換流器
41:第一功率電晶體
42:第二功率電晶體
43:第三功率電晶體
44:第四功率電晶體
45:第五功率電晶體
46:第六功率電晶體
50:保護開關
55:外部電壓偵測器
60:人機介面
70:電池
71:第一正端
72:第一負端
80:外接裝置
81:第二正端
82:第二負端
90:無刷馬達
91:第一外接端
92:第二外接端
93:第三外接端
94:第一線圈
95:第二線圈
96:第三線圈
97:共接端
100: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的電路圖。
〔圖2〕與〔圖3〕顯示〔圖1〕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進入充電模式的電路圖。
〔圖4〕與〔圖5〕顯示〔圖1〕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進入放電模式的電路圖。
本發明提出一種在完全不增加現有三相無刷馬達的主要硬體電路零件的情況下,利用現成的馬達驅動用的功率電晶體,譬如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將馬達定子內的線圈當作現成的昇壓用電感,藉由韌體程式適當地控制馬達驅動用的功率電晶體的脈波寬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程序,將現有相對低壓的直流電壓源,昇壓至相對電壓較高的電池工作電壓,實現類似昇壓轉換器(boost converter)的功能,在無刷馬達不轉動的情況下,達到對電動車充電的目的。
實務上有很多現有直流電源系統可做為此架構的現成電源,且可接受的供電電壓範圍寬廣。譬如,使用者於攜帶電動車開車出遊時,可以在汽車上使用汽車上的12V或24V的點煙器電源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電。或者,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現役或退役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PC)或液晶螢幕的變壓器(輸出電壓譬如是12V),或筆記型電腦的變壓器(輸出電壓譬如是19V),通過本發明的多功能無刷 馬達驅動器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電,兼具環保及回收退役的變壓器的效果。或者,可以使用供電腦用的不斷電系統(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PS)的直流輸出電源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電。或者,可以直接拉出車庫的快速捲門控制箱內的變壓器(輸出電壓譬如是24V)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電。或者,也可以使用譬如12V以上的移動電源或太陽能板來對電動車的電池充電,以移動電源模擬副油箱功能,或透過太陽能板直接對電池充電,來補充電源。或者,也可使用機車用的鉛酸電池(電壓12V)作為臨時充電器救車用。
於本揭露內容所提到的電連接,包含但不限於經由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達成電力傳輸或信號溝通的目的,也包含但不限於不經任何主動或被動元件的連接。
圖1顯示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的電路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70、一外接裝置80及一無刷馬達90。電池70的電力通過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可以驅動直流無刷馬達90轉動。外接裝置80的電力也可以通過無刷馬達90及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而對電池70充電。此外,電池70的電力也可以通過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及無刷馬達90而對外接裝置80供電。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包括一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0、一閘極控制電路(Gate Control Circuit)20、一電容器30以及一換流器(Inverter)40。閘極控制電路20電連接至微控制單元10。值得注意的是,也可以將閘極控制電路20與微控制單元10看成一體。電容器30的兩端電連接至電池70的兩端。電池70通過換流器40而電連接至無刷馬達90,使得微控制單元10於一驅動模式下 通過閘極控制電路20,以驅動信號S1控制換流器40依據電池70的電力來驅動無刷馬達90轉動。譬如將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應用於電動車的無刷馬達90時,電動車的運行主要是靠電池70的電力來提供,這部分的細節與現有技術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微控制單元10於一充電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20,以充電信號S2控制換流器40依據外接裝置80的電力,配合無刷馬達90的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來對電池70充電。上述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的特徵即可達成本揭露內容的功能,以下將作進一步說明。
於本實施例中,換流器40包含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41至46,各具有一閘極G、一第一電極D及一第二電極S。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41至46的此些閘極G電連接至閘極控制電路20,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41至43的此些第一電極D共同電連接至電池70的一第一正端71。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41至43的此些第二電極S分別電連接至第四至第六功率電晶體44至46的此些第一電極D,且共同電連接至外接裝置80的一第二正端81。
於此是以NMOS電晶體作為例子作說明,所以第一電極為汲極,第二電極為源極。但本發明並未受限於此,因為也可以利用PMOS電晶體當作功率電晶體,於此情況下,第一電極為源極,而第二電極為汲極。
電容器30的兩端分別電連接至電池70的第一正端71及一第一負端72。外接裝置80的一第二負端82電連接至第一負端72(接地)。第一功率電晶體41的第二電極S電連接至無刷馬達90的一第一外接端91。第二功率電晶體42的第二電極S電連接至無刷馬達90的 一第二外接端92。第三功率電晶體43的第二電極S電連接至無刷馬達90的一第三外接端93。此外,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更包含有一電容器35,電容器35與外接裝置80及保護開關50並聯地設置,提供穩壓的功能。
圖2與圖3顯示圖1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進入充電模式的電路圖。於充電模式下,外接裝置80為電源供應器或第二電池,其電壓低於或等於電池70的電壓。首先,如圖2所示,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於一第一時間點控制第一至第四功率電晶體41至44呈斷路或關斷(off),並以PWM的方式控制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呈PWM單位週期內的通路或導通(on)的期間,以控制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儲能。此時電容器30對電池70放電,第一外接端91的極性為正,第二外接端92與第三外接端93的極性為負,電流流動路徑如假想線上的箭頭所示,使得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當作電感用而儲能。PWM通路或導通之佔空比(duty ratio)越高,導通時間比例越長,則馬達的線圈儲能與上升電壓越高。PWM關斷後,馬達的線圈的電壓得以累加外接裝置80的電壓,使其串接電壓大於電池70的電壓來對電池70與電容器30充電。上升的電壓越高,相對充電電流也越大。藉由MCU來調整佔空比,即可控制對電池的充電狀態。
然後,如圖3所示,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於一第二時間點控制第一、第四、第五及第六功率電晶體41、44、45、46呈PWM單位週期內的斷路期間,讓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呈通路。此時第一外接端91的極性為負,第二外接端92與第三外接端93的極性為正,使外接裝置80的電壓得以累加上馬達的線圈的電壓,兩者串聯到超過電池70的電壓,達到對電池70與電容器30充電的目 的。電流流動路徑如假想線上的箭頭所示,使得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卸能放電,以控制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進行昇壓放電來對電池70及電容器30充電。讓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呈通路的方法至少有兩種,於此不特別限制,第一種是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主動導通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第二種是不主動導通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也就是讓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呈現PWM單位週期內的斷路的期間,由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的電壓讓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內部的二極體自動順向偏壓而呈通路。
此外,在圖2中,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是以PWM控制,於導通期間,馬達內的線圈當作電感儲能,電容放電;以及在圖3中,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是以PWM控制,於斷路期間下,馬達內的線圈當作電感用而昇壓放電,對電池與電容充電。
由於充電時須將無刷馬達90的UVW三相電力線的一相作為與外部接觸進行充放電時之接頭,因電路同時具馬達驅動與充電的功能,故為避免實際使用時因人為誤觸造成電路損毀(譬如馬達正在運轉中,卻誤將充電接頭接上),本發明同時提出保護開關的電路與控制方式。在此保護開關功能運作下,充放電用的接頭可不必一定要採用傳統有絕緣外殼的插拔式接頭,可放心讓導電電極外露,為設計接觸式導電的充電機構預留可行性。實際實施時,可以通過電動自行車的駐車架來充電,當車身靠上駐車架碰到電極,即可自動充電。
為達成上述功能,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可以更包含一保護開關50及一外部電壓偵測器55。外接裝置80通過保護開關50而電連接至換流器40。微控制單元10依據外部電壓偵測器55偵測外 接裝置80的電壓信號,控制保護開關50呈通路而進入充電模式。於外接裝置80斷電時,微控制單元10依據外部電壓偵測器55偵測外接裝置80的斷開信號,控制保護開關50呈斷路而進入驅動模式。亦即,於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剛上電或無刷馬達90停止時,微控制單元10可通過外部電壓偵測器55以類比轉數位轉換(Analog-Digital,AD)的方式來偵測外部有無電壓。若有則將保護開關50導通,進入充電模式。若無電壓,則關閉保護開關50,讓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與外部完全隔離,進入或回到馬達驅動模式或驅動模式。
除了上述昇壓對電池70充電使用以外,另可一樣對現成的馬達驅動用的功率電晶體進行控制,實現類似降壓轉換器(Buck Converter)來降壓對外接裝置80放電(放電電壓小於或等於電池70的電壓),將電動車的電池70作為移動電源使用。因此,微控制單元10於一放電模式下通過閘極控制電路20以放電信號S3控制換流器40依據電池70的電力,配合無刷馬達90的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來供電給外接裝置80。上述的放電模式與充電模式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一起存在。
於放電模式下,外接裝置80可以是電池、手機等需要被供以電力的電子裝置。為進入此模式,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可以更包含一人機介面60。外接裝置80通過保護開關50而電連接至換流器40,人機介面60連接至微控制單元10。微控制單元10依據人機介面60的一致能信號,控制保護開關50呈通路而進入放電模式。此外,微控制單元10依據人機介面60的一禁能信號,控制保護開關50呈斷路而不供電給外接裝置80。實施上,人機介面60可以是開關組合,也可以是觸控螢幕,依據使用者的選擇輸出致能信號或禁能信號。當然, 人機介面60也可以通過無線的方式與使用者的手機溝通,使用者也可以用手機來選擇輸出致能信號或禁能信號,來選擇進入放電模式或非放電模式。進入非放電模式可以等使用者指示,或者設定放電模式進行一段預定時間後進入非放電模式。
圖4與圖5顯示圖1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進入放電模式的電路圖。如圖4所示,於放電模式下,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於一第一時間點控制第一、第四、第五及第六功率電晶體41、44、45、46呈斷路,並以PWM的方式控制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42與43呈PWM單位週期內的通路或導通(on)的期間,以控制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儲能。此時,第一外接端91的極性為負,第二外接端92與第三外接端93的極性為正,電流流動路徑如假想線上的箭頭所示,使得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當作電感用而儲能,並同時對外接裝置80放電。
然後,如圖5所示,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於一第二時間點控制第一至第四功率電晶體41至44呈PWM單位週期內的斷路,並讓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呈通路,或自動順偏流經電晶體內部的二極體呈通路,此時第一外接端91的極性為正,第二外接端92與第三外接端93的極性為負,電流流動路徑如假想線上的箭頭所示,以控制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對外接裝置80進行降壓放電。讓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呈通路的方法至少有兩種,於此不特別限制,第一種是微控制單元10指示閘極控制電路20主動導通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第二種是不主動導通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也就是讓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呈現PWM單位週期內的斷路的期間,由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的電壓讓第五 與第六功率電晶體45與46內部的二極體自動順向偏壓而呈通路。
實際應用時,也可以設計成在使用者要進入驅動模式時,禁能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的充電和放電功能,以讓電動車可以行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圖1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是以無刷馬達90的第一至第三線圈94、95、96共接於一共接端97的一種Y接法作為例子來說明,但是依據本揭露內容的上述說明,亦可得知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100亦適用具有△接法的線圈的無刷馬達。
藉由上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在微控制單元中以韌體時序控制的方式擴充成除了具有驅動模式以外,更具有充電模式及/或放電模式,不需增加原本驅動模式下所需的元件,反而可以利用無刷馬達的線圈當作電感使用。而實現儲能後昇壓及/或降壓的功能,為電動車(特別是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等)提供多功能的工作模式,有利於電動車的發展。
在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所提出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方便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而非將本發明狹義地限制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超出本發明的精神及申請專利範圍的情況下,所做的種種變化實施,皆屬於本發明的範圍。
S1:驅動信號
S2:充電信號
S3:放電信號
D:第一電極
S:第二電極
G:閘極
10:微控制單元
20:閘極控制電路
30,35:電容器
40:換流器
41:第一功率電晶體
42:第二功率電晶體
43:第三功率電晶體
44:第四功率電晶體
45:第五功率電晶體
46:第六功率電晶體
50:保護開關
55:外部電壓偵測器
60:人機介面
70:電池
71:第一正端
72:第一負端
80:外接裝置
81:第二正端
82:第二負端
90:無刷馬達
91:第一外接端
92:第二外接端
93:第三外接端
94:第一線圈
95:第二線圈
96:第三線圈
97:共接端
100: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Claims (11)

  1. 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一外接裝置及一無刷馬達,該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包括:
    一微控制單元;
    一閘極控制電路,電連接至該微控制單元;
    一電容器,電連接至該電池;以及
    一換流器,其中該電池通過該換流器而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使得該微控制單元於一驅動模式下通過該閘極控制電路,以驅動信號控制該換流器依據該電池的電力來驅動該無刷馬達轉動,且該微控制單元於一充電模式下通過該閘極控制電路,以充電信號控制該換流器依據該外接裝置的電力,配合該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對該電池充電。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更包含一保護開關及一外部電壓偵測器,其中該外接裝置通過該保護開關而電連接至該換流器,該微控制單元依據該外部電壓偵測器偵測該外接裝置的電壓信號,控制該保護開關呈通路而進入該充電模式,其中於該外接裝置斷電時,該微控制單元依據該外部電壓偵測器偵測該外接裝置的斷開信號,控制該保護開關呈斷路而進入該驅動模式。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該換流器包含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各具有一閘極、一第一電極及一第二電極,該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的該等閘極電連接至該閘極控制電路,該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一電極電連接至該電池的一第一正端,該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二電極分別電連接至 該第四至第六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一電極,且電連接至該外接裝置的一第二正端。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該電容器的兩端分別電連接至該電池的該第一正端及一第一負端,該第一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一外接端,該第二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二外接端,該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三外接端。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於該充電模式下,該閘極控制電路於一第一時間點控制該第一至第四功率電晶體呈斷路,並讓該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呈通路,以控制該第一至第三線圈儲能;以及該閘極控制電路於一第二時間點控制該第一、第四、第五及第六功率電晶體呈斷路,並讓該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呈通路,以控制該第一至第三線圈進行昇壓放電來對該電池及該電容器充電。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該微控制單元於一放電模式下通過該閘極控制電路以放電信號控制該換流器依據該電池的電力,配合該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供電給該外接裝置。
  7. 一種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用於電連接至一電池、一外接裝置及一無刷馬達,該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包括:
    一微控制單元;
    一閘極控制電路,電連接至該微控制單元;
    一電容器,電連接至該電池;以及
    一換流器,其中該電池通過該換流器而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使得該微控制單元於一驅動模式下通過該閘極控制電路,以驅動信號控制該換流器依據該電池的電力來驅動該無刷馬達轉動,且該微控制單元於一放電模式下通過該閘極控制電路,以放電信號控制該換流器依據該電池的電力,配合該無刷馬達的第一至第三線圈來供電給該外接裝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更包含一保護開關及一人機介面,其中該外接裝置通過該保護開關而電連接至該換流器,該人機介面連接至該微控制單元,該微控制單元依據該人機介面的一致能信號,控制該保護開關呈通路而進入該放電模式,該微控制單元依據該人機介面的一禁能信號,控制該保護開關呈斷路而不供電給該外接裝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該換流器包含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各具有一閘極、一第一電極及一第二電極,該第一至第六功率電晶體的該等閘極電連接至該閘極控制電路,該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一電極電連接至該電池的一第一正端,該第一至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二電極分別電連接至該第四至第六功率電晶體的該等第一電極,且電連接至該外接裝置的一第二正端。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該電容器的兩端分別電連接至該電池的該第一正端及一第一負端,該第一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一外接端,該第二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二外接 端,該第三功率電晶體的該第二電極電連接至該無刷馬達的一第三外接端。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其中於該放電模式下,該閘極控制電路於一第一時間點控制該第一、第四、第五及第六功率電晶體呈斷路,並讓該第二與第三功率電晶體呈通路,以控制該第一至第三線圈儲能;以及該閘極控制電路於一第二時間點控制該第一至第四功率電晶體呈斷路,並讓該第五與第六功率電晶體呈通路,以控制該第一至第三線圈對該外接裝置進行降壓放電。
TW109126465A 2020-08-05 2020-08-05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TWI739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465A TWI739541B (zh) 2020-08-05 2020-08-05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6465A TWI739541B (zh) 2020-08-05 2020-08-05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541B TWI739541B (zh) 2021-09-11
TW202207614A true TW202207614A (zh) 2022-02-16

Family

ID=78778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6465A TWI739541B (zh) 2020-08-05 2020-08-05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9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2320450A (zh) * 2021-11-08 2023-05-1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馬達驅動與電池充放電之電源整合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45793A (en) * 2009-11-17 2011-12-16 Aerovironment Inc Integrated motor drive and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JP2018137952A (ja) * 2017-02-23 2018-08-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インバータ回路、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092620B2 (ja) * 2018-08-31 2022-06-28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力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ータ制御方法
US11046189B2 (en) * 2019-01-11 2021-06-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charge and discharge solution for inverter DC link capaci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541B (zh) 2021-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7558B2 (en) Electric vehicle
JP6665821B2 (ja) 双方向dc−dcコンバータ
US10720787B2 (en) Combined charger and power converter
CN112428840B (zh) 充放电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04055963A1 (ja) 自動車用電力装置
WO2013129231A1 (ja) 電源装置
KR101734210B1 (ko) 양방향 직류-직류 컨버터
TWI461312B (zh) 充電/啟動系統與應用之電動車輛
JP2015534446A (ja) 自動車または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ための二重電気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を有する給電システム
CN107546786A (zh) 电源装置及供电方法
US11142092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vehicle
CN2872731Y (zh) 混合动力车直流变换器电路
TWI739541B (zh) 多功能無刷馬達驅動器
KR101549551B1 (ko) 전기자동차 구동장치
CN105915150A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驱动装置
JP2016067131A (ja) 充電システム
TWI513167B (zh) 電動車輛之電力轉換系統
CN110723006A (zh) 电气系统、用电池提供充电的方法、电动和混合机动车辆
CN206226052U (zh) 一种混动车用42v/12v双层直流转换充电装置
CN205725084U (zh) 电源装置
KR100527501B1 (ko) 연료 전지 하이브리드 전기 차량의 배터리 충전 제어장치및 방법
CN11125194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母线电容的预充电装置
KR20190029869A (ko) 차량용 전력 제어 장치
JP2005065433A (ja) 電気車輌用電源装置
CN201122853Y (zh) 一种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