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6012A - 吸塵器停靠站 - Google Patents

吸塵器停靠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6012A
TW202206012A TW110124641A TW110124641A TW202206012A TW 202206012 A TW202206012 A TW 202206012A TW 110124641 A TW110124641 A TW 110124641A TW 110124641 A TW110124641 A TW 110124641A TW 202206012 A TW202206012 A TW 2022060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cuum cleaner
cleaner
coupling
dust
ge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9813B (zh
Inventor
朴玄雨
張大號
李東根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98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47L5/26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with driven dust-loosening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73Docking units or charging st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09Storing devices ; Supports, stands or holders
    • A47L9/0063External storing devices; Stands, casings or the like for the storage of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06Dust remov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4Bags or the like; Rigid filtering receptacles; Attachment of, or closures for, bags or receptacles
    • A47L9/149Emptying means; Reusable ba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83Dust collecting chambers; Dust collecting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91Mounting or coupling means for cyclonic chamber or dust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8Installation of the electric equipment, e.g. adaptation or attachment to the suction cleaner; Controlling suction cleaners by electric means
    • A47L9/286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of vacuum cleaners or the accessories thereof
    • A47L9/2884Details of 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or their instal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47L2201/022Recharging of batte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 A47L2201/02Docking stations; Docking operations
    • A47L2201/024Emptying dust or waste liquid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 Cyclones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包括:一殼體;一集塵馬達,配置以產生用於抽吸一塵箱中的灰塵的吸力;一集塵部件,設置在該集塵馬達的重力方向上的上側;一耦接部件,包括一耦接表面,該吸塵器耦接至耦接表面;以及一固定單元,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固定該吸塵器,因此可以允許使用者密封該吸塵器,而無須使用者出力。

Description

吸塵器停靠站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塵器停靠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配置以將儲存在吸塵器中的灰塵引入吸塵器停靠站的吸塵器停靠站。
一般而言,吸塵器是指一種利用電力透過吸入空氣引入小片垃圾或灰塵並將垃圾或灰塵填滿塵箱的電器。這種吸塵器一般稱為真空吸塵器。
吸塵器可以分類為手動吸塵器和自動吸塵器,手動吸塵器由使用者直接移動以執行清潔操作,而自動吸塵器則在自主行進的同時執行清掃作業。根據吸塵器的形狀,手動吸塵器可以分類為罐筒式吸塵器、直立式吸塵器、手持式吸塵器、以及棒式吸塵器等。
過去,罐筒式吸塵器被廣泛用作家用吸塵器。然而,最近,使用手持式吸塵器和棒式吸塵器的傾向已逐漸增加,上述吸塵器將塵箱和吸塵器主體一體設置以提昇便利性。
在罐筒式吸塵器的例子中,主體和吸入口透過橡膠軟管或管連接,並且在某些情況下,罐筒式吸塵器可以在刷子裝配到吸入口中的狀態下使用。
手持式吸塵器(手持真空吸塵器)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便攜性,在重量上較輕。然而,由於手持式吸塵器長度較短,因此清潔區域可能受到限制。因此,手持式吸塵器用於清潔局部地方,例如桌子、沙發或車輛內部。
使用者可以站立使用棒式吸塵器,從而可以在不彎曲他/她的腰部的情況下執行清潔操作。因此,棒式吸塵器有利於使用者在寬闊的區域內移動的同時清潔該區域。手持式吸塵器可以用於清潔狹窄的空間,而棒式吸塵器可以用於清潔寬闊的空間,也可以用於使用者的手無法觸及的高處。近來,提供了模組化的棒式吸塵器,從而積極改變了吸塵器的類型並用於清潔各種地方。
此外,近來,也使用了無需使用者操縱而自主地執行清潔操作的清掃機器人。清掃機器人藉由在待清潔區域內自主行進的同時從地板上吸取灰塵等異物來自動清潔待清潔區域。
為此,清掃機器人包括:距離感測器,配置以檢測距裝設在待清潔區域中諸如傢俱、辦公設備、或牆壁等的障礙物的距離;以及左輪和右輪,用於移動清掃機器人。
在此情況下,左輪和右輪配置成分別由左輪馬達和右輪馬達旋轉,並且清掃機器人在清掃房間的同時,藉由操作左輪馬達和右輪馬達自主改變其方向。
然而,由於先前技術中的手持式吸塵器、棒式吸塵器或清掃機器人用於儲存收集的灰塵的塵箱容量較小,這對使用者造成不利影響,因為使用者需要頻繁地清空塵箱。
另外,由於在清空塵箱的過程中灰塵會飛散,因此存在飛散的灰塵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問題。
此外,如果不從塵箱中清除殘留的灰塵,則存在吸塵器的吸力惡化的問題。
此外,如果不從塵箱中清除殘留的灰塵,則存在殘留的灰塵導致異味的問題。
專利文獻US 2020-0129025 A1揭露了一種與棒式真空吸塵器相結合的塵箱。
在專利文獻US 2020-0129025 A1中,塵箱和真空吸塵器的組合的情況下,密封構件可以對應於灰塵出口的尺寸,並設置以圍繞灰塵出口。
在專利文獻US 2020-0129025 A1中,密封構件固定地設置在灰塵入口上,以密封真空吸塵器的塵箱和集塵杯體之間的部分。
透過這種配置,當使用者將塵箱插入真空吸塵器時,塵箱與真空吸塵器之間的間隙可以被密封。
然而,揭露在專利文獻US 2020-0129025 A1中的配置對於使用者來說是不方便的,因為使用者需要藉由施加力道以將真空吸塵器推向塵箱,以密封塵箱與真空吸塵器之間的間隙。
另外,專利文獻US 2020-0129025 A1僅揭露了用於密封真空吸塵器與塵箱之間的間隙的密封構件,但其配置不能防止真空吸塵器與塵箱的分離,或防止真空吸塵器在固定真空吸塵器和除塵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晃動。
同時,專利文獻US 10595692 B2揭露了一種具有清掃機器人的垃圾箱的排放站。
在專利文獻US 10595692 B2中,設置了清掃機器人停靠的站點,並設置了密封件以密封清掃機器人的排出口與站點的入口之間的部分。
當清掃機器人的排放口和停靠站的入口被清掃機器人的重量壓住時,揭露在專利文獻US 10595692 B2中的密封件僅密封清掃機器人的排出口與停靠站的入口之間的部分。然而,專利文獻US 10595692 B2的配置不能識別吸塵器的耦接,也不能在固定吸塵器的同時執行密封。
同時,專利文獻KR 2020-0037199 A揭露了一種吸塵器。
專利文獻KR 2020-0037199 A揭露了一種能夠壓縮塵箱中的灰塵並去除灰塵的吸塵器。
專利文獻KR 2020-0037199 A中揭露的吸塵器的優點在於操作單元運作,以壓縮塵箱內部,從而有效去除塵箱中的灰塵。
然而,吸塵器不能在沒有使用者的獨自操作的情況下壓縮塵箱的內部。
此外,即使塵箱的內部被吸塵器的操作單元的操控壓縮,除非使用者通過單獨的操控固定吸塵器,吸塵器會向一側傾斜並倒下,或是安裝有吸塵器的停靠站會倒下。
同時,專利文獻KR 2020-0074054 A揭露了一種真空吸塵器和對接站。
在該真空吸塵器中,集塵容器具有排放空氣的排放口,對接站包括配置以打開或關閉該排放口的打開/關閉裝置。
然而,該打開/關閉裝置用於阻擋排放口以防止外部空氣流入,而不用於密封塵箱與站之間的部分。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能夠將吸塵器固定到吸塵器的同時密封吸塵器和與塵器停靠站之間的部分的結構。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已盡力解決上述先前技術中的問題,並且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消除由於使用者總是需要清空塵箱所造成的不便。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防止在清空塵箱時的灰塵飛散。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藉由讓使用者能夠在無需單獨操作的情況下去除塵箱中的灰塵,而為使用者提供便利性。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中吸塵器可以在安裝有延伸管和清掃模組的狀態下安裝於該吸塵器停靠站。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即使在安裝了吸塵器的狀態下也能夠最小化於水平面上的佔用空間。
本發明的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最小化收集灰塵的流力損失。
本發明的再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中在安裝吸塵器的狀態下從外側看不到塵箱中的灰塵。
本發明的另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藉由防止殘留灰塵留在塵箱中,來去除由殘留灰塵所導致的異味。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允許使用者在將吸塵器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時密封吸塵器,而無須使用者出力。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其能夠在將吸塵器耦接到停靠站時,在檢測吸塵器的耦接狀態的同時自動密封吸塵器。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包括:一殼體;一集塵馬達,容納在該殼體中,配置以產生用於抽吸一吸塵器的一塵箱中的灰塵的吸力;一集塵部件,容納在該殼體中,並配置以捕捉該塵箱中的灰塵;一耦接部件,設置在該殼體中並包含一耦接表面,該吸塵器耦接至該耦接表面;以及一固定單元,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固定該吸塵器。
該固定單元包括一固定構件,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該固定構件從該塵箱的外部朝該塵箱移動,以固定該塵箱。
該固定單元還可以包括:一固定部件馬達,配置以提供移動該固定構件的動力;一固定部件齒輪,耦接到該固定部件馬達,並配置以利用來自該固定部件馬達的動力旋轉;以及一固定部件連桿,配置以連接該固定部件齒輪和該固定構件,並將該固定部件齒輪的旋轉轉換為該固定構件的往復移動。
該固定構件可以包括:一連桿耦接部,該固定部件連桿的一端可旋轉地耦接至該連桿耦接部;一可動面板,連接到該連桿耦接部,並設置以透過該固定部件馬達的操作,從該耦接部件的側壁朝該塵箱往復移動;以及一可動密封件,設置在該可動面板的往復方向上的尖端,並配置以密封該塵箱。
該可動面板可以包括:一面板主體,形成為平板狀;一連接突起,從該面板主體的一端彎曲並延伸,且連接到該連桿耦接部;以及一第一按壓部形成在該面板主體的另一端,並形成以對應於該塵箱的形狀,以密封該塵箱。
該可動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按壓部,連接到該第一按壓部,並形成以對應於電池殼體的形狀。
該固定部件齒輪可以包括:一驅動齒輪,該固定部件馬達的軸插入並耦接到該驅動齒輪中;以及一第一連桿旋轉齒輪,該固定部件連桿的另一端可旋轉地耦接至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
該固定部件齒輪還包括一連接齒輪,配置以與該驅動齒輪和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嚙合。
該固定部件齒輪還包括一第二連桿旋轉齒輪,配置為與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嚙合,並沿與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
該固定單元還包括一固定部件殼體,配置以將該固定部件齒輪容納於其中。
該固定部件殼體可以包括:一第一固定部件殼體;以及一第二固定部件殼體,耦接接到該第一固定部件殼體,並配置以界定容納該固定部件齒輪於其中的空間。
該固定部件殼體還包括一連桿引導孔,沿圓周方向形成為弧形,並配置以引導該固定部件連桿的移動。
該固定部件殼體還包括一馬達容納部,以圓柱形突出以容納該固定部件馬達。
該固定部件連桿可以包括:一連桿主體;一第一連桿連接部,設置在該連桿主體的一端並耦接至該固定構件;以及一第二連桿連接部,設置在該連桿主體的另一端,並耦接到該固定部件齒輪。
該連桿主體可以形成為具有彎曲中心部分的框架的形式,以藉由改變力傳遞的角度來提高傳遞動力的效率。
該耦接部件還可以包括一第一引導單元,配置以當耦接該吸塵器時支撐該塵箱的外表面。
該固定單元還可以包括一固定密封件,設置在該第一引導單元上,並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至該耦接部件時,透過重力密封在該塵箱的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
該耦接部件還可以包括一固定構件進入孔,沿著側壁形成為長孔的形式,使得該固定構件進入和離開該固定構件進入孔。
該固定單元還可以包括一引導框架,耦接到該殼體,並配置以穿透該可動面板並引導該固定構件的移動。
該連接突起可以具有可由引導該框架穿透的框架通孔。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還可以包括一充電部件,配置以向該吸塵器提供電力;以及一控制單元,配置以控制該耦接部件、該充電部件和該固定單元。
該耦接部件還可以包括一耦接感測器,配置以檢測該吸塵器是否耦接到該耦接部件。
當該控制單元從該耦接感測器接收到指示該吸塵器的耦接狀態的信號時,該控制單元操作該固定部件馬達。
當透過該充電部件向該吸塵器的電池供電時,該控制單元可以操作該固定部件馬達。
當該耦接感測器檢測該吸塵器並透過該充電部件向該吸塵器的電池供電時,該控制單元可以確定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
在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吸塵器停靠站中,該固定構件可以包括一旋轉密封件,設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該旋轉密封件由於受到該吸塵器的擠壓而圍繞該吸塵器。
該固定構件可以進一步包括另一耦接部件,可旋轉地耦接到耦接部件。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可以消除由於使用者需要一直清空塵箱而造成的不便。
另外,由於塵箱內的灰塵在清空塵箱時被吸入停靠站內,可以防止灰塵飛散。
此外,無需使用者單獨操作便可以藉由檢測吸塵器的耦接來打開灰塵通孔,並根據集塵馬達的運行清除塵箱中的灰塵,因此,可以為使用者提供便利性。
此外,棒式吸塵器和清掃機器人可以同時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並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清除棒式吸塵器的塵箱中的灰塵和清掃機器人的塵箱中的灰塵。
此外,當吸塵器停靠站檢測塵箱的耦接時,藉由拉動拉桿以壓縮塵箱,使塵箱內不會殘留灰塵,從而可以增加吸塵器的吸力。
此外,可以藉由防止殘餘灰塵留在塵箱中,來去除由殘留灰塵所導致的異味。
此外,吸塵器可以在安裝延伸管和清掃模組的狀態下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上。
此外,即使在吸塵器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的狀態下,也能夠最小化於水平面上的佔用空間。
此外,因為與塵箱連通的流路僅向下彎折一次,所以能夠最小化收集灰塵的流力的損失。
此外,在吸塵器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的狀態下,從外側看不到塵箱中的灰塵。
此外,吸塵器停靠站自動檢測吸塵器的耦接狀態,並在吸塵器與吸塵器停靠站耦接時固定吸塵器的塵箱,這使得使用者無需額外出力即可密封吸塵器。
此外,吸塵器停靠站自動檢測吸塵器的耦接狀態,並在吸塵器與站耦接時密封吸塵器,這使得可以提高防止灰塵飛散的效率。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本發明可以進行各種修改並可以具有各種實施例,以下將具體描述附圖中示出的特定實施例。對實施例的描述並非旨在將本發明限制為特定實施例,而是應理解為,本發明涵蓋落入本發明的精神和技術範疇內的所有修改、均等物和替換。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諸如「第一」和「第二」之類的術語可以用於描述各種構成元件,但是構成元件可以不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組成件與另一個組成元件。例如,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第一組件可以命名為第二組件,類似地,第二組件也可以命名為第一組件。
術語「及/或」可以包括多個相關和列出的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當一個構成元件被描述為「耦接」或「連接」到另一構成元件時,應當理解成一個構成元件可以直接耦接或連接到另一構成元件,並且一個中間的構成元件也可以存在於兩個構成元件之間。當一個構成元件被描述為「直接耦接至」或「直接連接至」另一構成元件時,應當理解成在構成元件之間不存在插入其間的構成元件。
在此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發明。除非在上下文中清楚地描述為不同的含義,否則單數表達可以包括複數表達。
術語「包含、包括(comprises, comprising, includes, including)」、「含有(containing)」、「具有(has, having)」或它們的其他變體是包含在內的,因此指定所陳述的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的群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或科學術語,可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理解的相同的含義。諸如常用詞典中定義的術語可以理解為與相關技術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除非在本申請中明確定義,否則不能理解為理想的或過於正式的含義。
此外,提供以下實施例是為了向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完整地解釋本發明,並為了更清楚的描述,附圖中示出的元件的形狀和尺寸可能被誇大。
圖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包含吸塵器停靠站、第一吸塵器和第二吸塵器的除塵系統的立體圖;以及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除塵系統的配置的示意圖。
參照圖1和圖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除塵系統10可以包括:吸塵器停靠站100;以及吸塵器200和300。在此情況下,吸塵器200和300可以包括:第一吸塵器200;以及第二吸塵器300。同時,可以在缺少部份上述組件的情況下執行本實施例並且不排除附加組件。
除塵系統10可以包括吸塵器停靠站100。第一吸塵器200和第二吸塵器300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側表面。具體地,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可以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側表面。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下部。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去除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從第二吸塵器300的塵箱(圖未顯示)中去除灰塵。
同時,圖3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除塵系統的第一吸塵器的視圖;以及圖4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吸塵器的重心的視圖。
首先,為了協助理解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以下將參照圖1至圖4描述第一吸塵器200的結構。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意指配置成由使用者手動操作的吸塵器。例如,第一吸塵器200可以為手持式吸塵器或棒式吸塵器。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第一吸塵器200可以由吸塵器停靠站100支撐。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至吸塵器停靠站100。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主體210。主體210可以包括:主殼體211;吸入部212;灰塵分離部213;吸入馬達214;排氣蓋215;把手216;延伸部217;以及操作部218。
主殼體211可以界定第一吸塵器200的外觀。主殼體211可以設置可將吸入馬達214和過濾器(圖未顯示)容納於其中的空間。主殼體211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柱形的形狀。
吸入部212可以從主殼體211向外突出。吸入部212可以形成為內部開口的圓柱形。吸入部212可以與延伸管250連通。吸入部212可以稱為流路(以下,稱為「吸入流路」),含有灰塵的空氣可以通過該流路流動。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可以界定假想的中心線以穿過圓柱形吸入部212的中心。亦即,假想的吸入流路中心線a2可以形成以穿過吸入流路的中心。
灰塵分離部213可以與吸入部212連通。灰塵分離部213可以分離透過吸入部212引入灰塵分離部213中的灰塵。灰塵分離部213可以與塵箱220連通。
例如,灰塵分離部213可以是能夠使用旋風流分離灰塵的旋風部件。此外,灰塵分離部213可以與吸入部212連通。因此,通過吸入部212引入的空氣和灰塵沿著灰塵分離部213的內圓周表面螺旋地流動。因此,可以圍繞灰塵分離部213的中心軸線產生旋風流。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旋風部件的中心軸線可以是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之假想的旋風中心軸線a4。
吸入馬達214可以產生用於吸入空氣的吸力。吸入馬達214可以容納在主殼體211中。吸入馬達214可以透過旋轉方式產生吸力。例如,吸入馬達214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柱形的形狀。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延伸吸入馬達214的中心軸線來形成假想的馬達軸線a1。
排氣蓋215可以設置在主殼體211的軸向上的一側。排氣蓋215可以容納用於過濾空氣的過濾器。例如,高效率粒子空氣過濾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可以容納在排氣蓋215中。
排氣蓋215可以具有排氣口215a,用於排出由吸入馬達214的吸力引入的空氣。
導流件可以設置在排氣蓋215上。該導流件可引導通過排氣口215a排放的氣流。
把手216可以由使用者抓握。把手216可以設置在吸入馬達214的後側。例如,把手216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柱形的形狀。或者,把手216可以形成為彎曲的圓柱形狀。把手216可以相對於主殼體211、吸入馬達214或灰塵分離部213以預定角度設置。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延伸把手216的中心軸來形成假想的把手軸線a3。
吸入馬達214的軸可以設置在吸入部212與把手216之間。
亦即,馬達軸線a1可以設置在吸入部212與把手216之間。
此外,把手軸線a3可以相對於馬達軸線a1或吸入流路中心線a2以預定角度設置。因此,可能存在把手軸線a3與馬達軸線a1或吸入流路中心線a2相交的交點。
同時,馬達軸線a1、吸入流路中心線a2和把手軸線a3可以設置在同一平面S1上。
透過這種配置,根據本發明的整個第一吸塵器200的重心可以相對於平面S1對稱地設置。
同時,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正向方向可以表示基於吸入馬達214設置吸入部212的方向,而後向方向可以表示設置把手216的方向。
把手216的上表面可以界定第一吸塵器200上表面的一部分的外觀。因此,當使用者抓取把手216時,可以防止第一吸塵器200的組件與使用者的手臂接觸。
延伸部217可以從把手216朝主殼體211延伸。延伸部217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操作部218可以設置在把手216上。操作部218可以設置在形成於把手216的上部區域的傾斜表面上。使用者可以透過操作部218輸入操作或停止第一吸塵器200的指令。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塵箱220。塵箱220可以與灰塵分離部213連通。塵箱220可以儲存由灰塵分離部213分離的灰塵。
塵箱220可以包括:塵箱主體221;排放蓋222;塵箱壓縮桿223;以及壓縮構件(圖未顯示)。
塵箱主體221可以設置能夠儲存從灰塵分離部213分離的灰塵的空間。例如,塵箱主體221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柱形的形狀。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假想的塵箱軸線a5可以藉由延長塵箱主體221的中心軸線來形成。例如,塵箱軸線a5可以與馬達軸線a1同軸地佈置。因此,塵箱軸線a5也可以設置在包含馬達軸線a1、吸入流路中心線a2和把手軸線a3的平面S1上。
塵箱主體221下側的一部分可以開口。此外,下延伸部221a可以形成在塵箱主體221的下側。下延伸部221a可以形成以阻擋塵箱主體221下側的一部分。
塵箱220可以包括排放蓋222。排放蓋222可以設置在塵箱220的下側。排放蓋222可以可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向下開口的塵箱220的下側。
排放蓋222可以包括:蓋主體222a;鉸鏈部222b;以及耦接桿222c。蓋主體222a可以形成以阻擋塵箱主體221下側的一部分。蓋主體222a可以圍繞鉸鏈部222b向下旋轉。鉸鏈部222b可以設置相鄰於電池殼體230。排放蓋222可以透過鉤接合耦接到塵箱220。同時,排放蓋222可以利用耦接桿222c與塵箱220分離。耦接桿222c可以設置在塵箱220的前側。具體地,耦接桿222c可以設置在塵箱220前側的外表面上。當外力施加到耦接桿222c時,耦接桿222c可以使從蓋主體222a延伸的鉤彈性變形,以釋放蓋主體222a與塵箱主體221之間的鉤接合。
當排放蓋222關閉時,塵箱220的下側可以被排放蓋222和下延伸部221a阻擋(密封)。
塵箱220可以包括塵箱壓縮桿223。塵箱壓縮桿223可以設置在塵箱220或灰塵分離部213的外側。塵箱壓縮桿223可以設置在塵箱220或灰塵分離部213的外側,以便能夠向上和向下移動。塵箱壓縮桿223可以連接到壓縮構件(圖未顯示)。當透過外力使塵箱壓縮桿223向下移動時,壓縮構件(圖未顯示)也可以向下移動。因此,可以為使用者提供便利。壓縮構件(圖未顯示)和塵箱壓縮桿223可以透過彈性構件(圖未顯示)返回到原始位置。具體地,當施加到塵箱壓縮桿223的外力消除時,彈性構件可以向上移動塵箱壓縮桿223和壓縮構件(圖未顯示)。
壓縮構件(圖未顯示)可以設置在塵箱主體221中。壓縮構件可在塵箱主體221的內部空間中移動。具體地,壓縮構件可以在塵箱主體221中上下移動。因此,壓縮構件可以壓縮塵箱主體221中的灰塵。此外,當排放蓋222與塵箱主體221分離,並因此塵箱220的下側打開時,壓縮構件可以從塵箱220的上側移動到塵箱220的下側,從而去除塵箱220中諸如殘留灰塵的異物。因此,可以藉由防止殘留灰塵留在塵箱220中,來提高吸塵器的吸力。此外,可以藉由防止殘留灰塵留在塵箱220中,來去除由殘留灰塵所導致的異味。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電池殼體230。電池240可以容納在電池殼體230中。電池殼體230可以設置在把手216的下側。例如,電池殼體230可以具有在其下側開口的六面體形狀。電池殼體230的後表面可以連接到把手216。
電池殼體230可以包括在其下側開口的容納部。電池240可以透過電池殼體230的容納部來附接或拆卸。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電池240。
例如,電池240可以可拆式地耦接至第一吸塵器200。電池240可以可拆式地耦接至電池殼體230。例如,電池240可以從電池殼體230的下側插入電池殼體230中。
或者,電池240可以一體地設置在電池殼體230中。在此情況下,電池240的下表面不暴露於外部。
電池240可以向第一吸塵器200的吸入馬達214供電。
電池240可以設置在把手216的下部上。電池240可以設置在塵箱220的後側。亦即,吸入馬達214和電池240可以設置為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彼此不重疊,並設置在不同的設置高度。基於把手216,重量較重的吸入馬達214設置在把手216的前側,而重量較重的電池240設置在把手216的下側,使得第一吸塵器200的總重量可以均勻地分佈。因此,當使用者握住把手216並執行清潔操作時,可以防止壓力施加到其手腕。
在根據實施例電池240耦接到電池殼體230的情況下,電池240的下表面可以暴露於外部。因為當第一吸塵器200放置在地板上時,電池240可以放置在地板上,所以電池240可以立即與電池殼體230分離。此外,因為電池240的下表面暴露於外部並因此與電池240外側的空氣直接接觸,故可以提高冷卻電池240的效果。
同時,在電池240整體地固定到電池殼體230的情況下,用於附接或拆卸電池240和電池殼體230的結構的數量可以減少,結果,可以減少第一吸塵器200的整體尺寸和第一吸塵器200的重量。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延伸管250。延伸管250可以與清掃模組260連通。延伸管250可以與主體210連通。延伸管250可以與主體210的吸入部212連通。延伸管250可以形成為長圓柱形。
主體210可以連接到延伸管250。主體210可以透過延伸管250連接到清掃模組260。主體210可以借助吸入馬達214產生吸力,並可以透過延伸管250向清掃模組260提供吸力。外部灰塵可以透過清掃模組260和延伸管250引入主體210中。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包括清掃模組260。清掃模組260可以與延伸管250連通。因此,外部空氣可以透過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中的吸力經由清掃模組260和延伸管250引入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中。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殼體110的側表面。具體而言,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可以安裝在耦接部件120上。更具體地,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和電池殼體230可以耦接到耦接表面121,塵箱主體221的外圓周表面可以耦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並且吸入部212可以耦接到耦接部件120的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在此情況下,塵箱220的中心軸線可以設置在平行於地面的方向上,並且延伸管250可以設置在垂直於地面的方向上(見圖2)。
同時,參考圖5,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殼體110的上部。具體而言,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可以安裝在耦接部件120上。更具體地,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和電池殼體230可以耦接到耦接表面121,塵箱主體221的外圓周表面可以耦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並且吸入部212可以耦接到耦接部件120的吸入部引導表面126。
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可以透過重力和集塵馬達191的吸力由吸塵器停靠站100的集塵部件170捕獲。因此,無需使用者單獨操作就可以去除塵箱220中的灰塵,從而為用使用者供便利性。此外,可以消除由於使用者需要一直清空塵箱220所造成的不便。此外,可以在清空塵箱220時防止灰塵飛散。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可以界定假想的重心平面S1,並包括馬達軸線a1、吸入流路中心線a2、把手軸線a3、旋風中心軸線a4、以及塵箱軸線a5中的至少兩條。
因此,吸入部212可以設置在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上。替代地,灰塵分離部213可以設置在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上。替代地,吸入馬達214可以設置在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上。替代地,把手216可以設置在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上。替代地,塵箱220可以設置在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上。
整個第一吸塵器200的重心可以相對於重心平面S1對稱地設置。
除塵系統10可以包括第二吸塵器300。第二吸塵器300可以指清掃機器人。第二吸塵器300藉由在待清潔區域內自主行進的同時從地板上吸取諸如灰塵等異物來自動地清潔待清潔區域。第二吸塵器300亦即清掃機器人可以包括:距離感測器,配置以檢測距裝設在待清潔區域中諸如傢俱、辦公設備,或牆壁等障礙物的距離;以及左輪和右輪,用於移動清掃機器人。第二吸塵器300可以耦接至吸塵器停靠站100。第二吸塵器300中的灰塵可以通過第二流路182被捕獲到集塵部件170中。
同時,圖17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與第一吸塵器的重心之間的佈置關係的視圖;以及圖18是顯示當從另一方向觀看圖17時的示意圖。
下面將參照圖1、圖2、圖17和圖18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
第一吸塵器200和第二吸塵器300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側表面。具體地,第一清掃機200的主體可以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側表面。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 吸塵器停靠站100的下部。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去除來自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去除來自第二吸塵器300的塵箱(圖未顯示)中的灰塵。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殼體110。殼體110可以界定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外觀。具體地,殼體110可以形成為包含一個或多個外壁表面的柱的形式。例如,殼體110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四角柱形。
殼體110可以具有能夠容納集塵部件170和吸塵模組190的空間,其中,集塵部件170配置以將灰塵儲存於其中,吸塵模組190則配置以產生用於從集塵部件170收集灰塵的流力。
殼體110可以包括:底面111;以及外壁面112。
底面111可以支撐吸塵模組190的重力方向的下側。亦即,底面111可以支撐吸塵模組190的集塵馬達191的下側。
在此情況下,底面111可以朝地面設置。底面111也可以與地面平行設置或設置成相對於地面以預定角度傾斜。即使在耦接第一吸塵器200的情況下,上述構造也可以有利於穩定地支撐集塵馬達191,並保持總重量的平衡。
同時,根據實施例,底面111還可以包括地面支撐部(圖未顯示),以防止吸塵器停靠站100掉落並增加與地面接觸的面積以保持平衡。例如,該地面支撐部可以具有從底面111延伸的板狀,並且一個或多個框架可以從底面111往地面的方向上突出和延伸。在此情況下,該地面支撐部可以設置成線性對稱,以基於其上安裝有第一吸塵器200的前表面保持左右平衡和前後平衡。
外壁面112可以是指在重力方向上形成的表面或連接到底表面111的表面。例如,外壁面112可以是指連接到底面111以垂直於底面111的表面。作為另一實施例,外壁面112可以設置成相對於底面111以預定角度傾斜。
外壁面112可以包括至少一個表面。例如,外壁面112可以包括:第一外壁面112a;第二外壁面112b;第三外壁面112c;以及第四外壁面112d。
在此情況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前側。在此情況下,前側可以表示第一吸塵器200或第二吸塵器300耦接的一側。因此,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界定吸塵器停靠站100前表面的外觀。
同時,方向定義如下以理解本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定義方向。
在此情況下,包含吸入部212的延伸線212a的表面可以稱為前表面(見圖1)。亦即,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吸入部212的一部分可以與吸入部引導表面126接觸並安置在吸入部引導表面126,而吸入部212之未連接到吸入部引導表面126的剩餘部分可以設置成從第一外壁面112a暴露到外部。因此,吸入部212之假想的延伸線212a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而包含吸入部212的延伸線212a的表面可以稱為前表面。
在另一個觀點上,在拉桿臂161安置在殼體110的狀態下,包含槓桿臂161透過其而暴露到外部的一側的表面可以稱為前表面。
在又一觀點上,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被第一吸塵器的主體210穿透的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外表面可以稱為前表面。
此外,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第一吸塵器200暴露於吸塵器停靠站100外部的方向可以稱為正向方向。
此外,在另一觀點上,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設置第一吸塵器200的吸入馬達214的方向可以稱為正向方向。此外,與吸入馬達214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可以稱為後向方向。
在又一觀點上,把手軸線a3與馬達軸線a1相交的交點所設置的方向可以稱為基於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正向方向。或者,也可以將把手軸線a3與吸入流路中心線a2交叉的交點所設置的方向稱為正向方向。或者,也可以將馬達軸線a1與吸入流路中心線a2相交的交點所設置的方向稱為正向方向。此外,與設置交點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可以稱為基於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後向方向。
此外,基於殼體110的內部空間,面向前表面的表面可以稱為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後表面。亦即,與基於集塵馬達191的正向方向相反的方向可以稱為後向方向。因此,後表面可以表示形成第二外壁面112b的方向。
此外,基於殼體110的內部空間,當觀察前表面時的左表面可以稱為左表面,而當觀察前表面時的右表面可以稱為右表面。因此,左表面可以表示形成第三外壁面112c的方向,而右表面可表示形成第四外壁面112d的方向。
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形成為平坦面的形式,或者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整體形成為曲面的形式或者形成為部分地包括曲面。
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具有與第一吸塵器200的形狀對應的外觀。詳細地,耦接部件120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透過這種配置,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並由吸塵器停靠站100支撐。以下將描述耦接部件120的具體構造。
此外,拉桿臂161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具體地,拉桿單元160的拉桿臂161可以安裝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例如,第一外壁面112a可以具有臂容納槽,拉桿臂161可容納在該臂容納槽中。在此情況下,該臂容納槽可以形成為對應於拉桿臂161的形狀。因此,當拉桿臂161安裝在臂容納槽中時,第一外壁面112a和拉桿臂161的外表面可以形成連續的外形,並透過拉桿單元160的操作,拉桿臂161可以行程移動(stroke-moved)以從第一外壁面112a突出。
同時,用於安裝用於第一吸塵器200的各種類型的清掃模組260的結構可以額外地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
此外,可以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附加地設置可以耦接第二吸塵器300的結構。因此,對應於第二吸塵器300的形狀的結構可以額外地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
此外,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可以另外耦接到第一外壁面112a,第二吸塵器300的下表面可以耦接至該吸塵器底板上。同時,作為另一實施例,該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可以成形為連接到底面111。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外壁面112b可以是面向第一外壁面112a的面。亦即,第二外壁面112b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後表面上。在此情況下,面向第一吸塵器200或第二吸塵器300耦接到的表面的表面可以是後表面。因此,第二外壁面112b可以界定吸塵器停靠站100後表面的外觀。
例如,第二外壁面112b可以形成為平坦面的形式。透過這種配置,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與房間中的牆壁緊密接觸,並且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被穩定地支撐。
作為另一示例,用於安裝用於第一吸塵器200的各種類型的清掃模組260的結構可以額外地設置在第二外壁面112b上。
此外,可以在第二外壁面112b上附加地設置可耦接第二吸塵器300的結構。因此,對應於第二吸塵器300的形狀的結構可以額外地設置在第二外壁面112b上。
此外,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可以另外耦接到第二外壁面112b,第二吸塵器300的下表面可以耦接至該吸塵器底板上。同時,作為另一實施例,該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可以成形為連接到底面111。透過這種配置,當第二吸塵器300耦接到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時,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整體重心可以降低,從而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被穩定地支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外壁面112c和第四外壁面112d可以是指連接第一外壁面112a和第二外壁面112b的面。在此情況下,第三外壁面112c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左表面上,而第四外壁面112d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右表面上。或者,第三外壁面112c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右表面上,而第四外壁面112d可以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左表面上。
第三外壁面112c或第四外壁面112d可以形成為平坦面的形式,或者第三外壁面112c或第四外壁面112d可以整體形成為曲面的形式或形成為部分地包括曲面。
同時,用於安裝用於第一吸塵器200的各種類型的清掃模組260的結構可以額外地設置在第三外壁面112c或第四外壁面112d上。
此外,可以在第三外壁面112c或第四外壁面112d上附加地設置可耦接第二吸塵器300的結構。因此,可以在第三外壁表面112c或第四外壁表面112d上額外設置與第二吸塵器300的形狀相對應的結構。
此外,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可以另外設置在第三外壁面112c或第四外壁面112d上,第二吸塵器300的下表面可以耦接至該吸塵器底板上。同時,作為另一實施例,吸塵器底板(圖未顯示)的形狀可以連接到底面111。
圖6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耦接部件的視圖;以及圖7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固定單元、門單元、開蓋單元和拉桿單元的佈置的視圖。
以下將參照圖6和圖7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的耦接部件120。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耦接部件120,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具體地,耦接部件120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中,並且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塵箱220和電池殼體230可以耦接到耦接部件120。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耦接表面121。耦接表面121可以設置在殼體110的側表面上。例如,耦接表面121可以指以凹槽形式形成的表面,該凹槽從第一外壁面112a向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內部凹入。亦即,耦接表面121可以是指形成為相對於第一外壁面112a具有階梯部分的表面。
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耦接至耦接表面121上。例如,耦接表面121可以與塵箱220的下表面和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殼體230的下表面接觸。在此情況下,下表面可以是指當使用者使用第一吸塵器200,或將第一吸塵器200放置在地面上時指向地面的表面。
在此情況下,耦接表面121與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之間的耦接可以意味著第一吸塵器200和吸塵器停靠站100透過其彼此耦接和固定的實體耦接。這可以是流路耦接的前提,塵箱220和流路部分180透過其彼此連通,且流體可以流通。
此外,耦接表面121與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殼體230之間的耦接可以意味著第一吸塵器200和吸塵器停靠站100透過其彼此耦接和固定的實體耦接。這可以是電性耦接的前提,電池240和充電部件128透過其彼此電性連接。
例如,耦接表面121相對於地面的角度可以是直角。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可以最小化吸塵器停靠站100的空間。
作為另一示例,耦接表面121可以設置成相對於地面以預定角度傾斜。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被穩定地支撐。
耦接表面121可以具有灰塵通道孔121a,殼體110外部的空氣可通過灰塵通道孔121a引入殼體110中。灰塵通道孔121a可以形成為孔的形式,並對應於塵箱220的形狀,從而將塵箱220中的灰塵引入集塵部件170中。灰塵通道孔121a可以形成以對應於塵箱220的排放蓋222的形狀。灰塵通道孔121a可以形成以與將在以下描述的第一流路181連通。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塵箱引導表面122。塵箱引導表面122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塵箱引導表面122可以連接到第一外壁表面112a。此外,塵箱引導表面122可以連接到耦接表面121。
塵箱引導表面122可以形成為與塵箱220的外表面相對應的形狀。塵箱220的前部外表面可以耦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因此,可以在將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提供便利性。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引導突起123。引導突起123可以設置在耦接表面121上。引導突起123可以從耦接表面121向上突出。兩個引導突起123可以設置成彼此間隔開。彼此間隔開的兩個引導突起123之間的距離可以對應於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殼體230的寬度。因此,可以在將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提供便利性。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側壁124。側壁124可以是指設置在耦接表面121的兩個側面上的壁面,並可以垂直地連接到耦接表面121。側壁124可以連接到第一外壁面112a。此外,側壁124可以連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亦即,側壁124可以界定連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的表面。因此,可以穩定地容納第一吸塵器200。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耦接感測器125。耦接感測器125可以檢測第一吸塵器200是否耦接在耦接部件120上。
耦接感測器125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耦接感測器125可以包括微動開關。在此情況下,耦接感測器125可以設置在引導突起123上。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殼體230或電池240耦接在一對引導突起123之間時,電池殼體230或電池240與耦接感測器125接觸,使得耦接感測器125可以檢測第一吸塵器200實體耦接至吸塵器停靠站100。
同時,耦接感測器125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耦接感測器125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在此情況下,耦接感測器125可以設置在側壁124上。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或主體210通過側壁124然後到達耦接表面121時,耦接感測器125可以檢測塵箱220或主體210的存在,並檢測第一吸塵器200實體耦接至吸塵器停靠站100。
耦接感測器125可以面向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或電池殼體230。
耦接感測器125可以是用於確定第一吸塵器200是否耦接且電力是否施加到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240的裝置。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可以設置在第一外壁面112a上。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可以連接到塵箱引導表面122。吸入部212可以耦接到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吸入部引導表面126可以形成為與吸入部212相對應的形狀。因此,可以在將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提供便利性。
耦接部件120可以包括固定構件進入孔127。固定構件進入孔127可以形成為沿著側壁124的長孔的形式,使得固定構件131可以進入和離開固定構件進入孔127。例如,固定構件進入孔127可以是沿側壁124形成的矩形孔。以下將詳細描述固定構件131。
透過這種配置,當使用者將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耦接部件120時,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可以透過塵箱引導表面122、引導突起123和吸入部引導表面126穩定地設置在耦接部件120上。因此,可以在將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與電池殼體23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提供便利性。
同時,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立體圖。
為了避免重複描述,除了本實施例中未具體描述的組件以外,可以適用本發明實施例對於吸塵器停靠站的描述,因為可以適用與吸塵器停靠站相同的配置和功效。
參照圖5,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吸塵器停靠站的耦接部件120可以設置在殼體110的上表面上。此外,在本實施例中,耦接表面121可以設置成相對於地面以預定角度傾斜。例如,耦接表面121與地面之間的角度可以是銳角。
因此,可以在將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提供便利性。亦即,因為當第一吸塵器200放置在耦接表面121上時,第一吸塵器200透過第一吸塵器200的重量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所以可以提供便利性。
同時,圖8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和固定單元的佈置的視圖;以及圖10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剖面圖。
以下將參照圖5至圖10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固定單元130。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固定單元130。固定單元130可以設置在側壁124上。此外,固定單元130可以設置在耦接表面121的後表面上。固定單元130可以固定耦接在耦接表面121上的第一吸塵器200。具體地,固定單元130可以固定耦接到耦接表面121的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和電池殼體230。
固定單元130可以包括:固定構件131,配置以固定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和電池殼體230;以及固定部件馬達133,配置以操作固定構件131。此外,固定單元130還可以包括:固定部件齒輪134,用於將動力從固定部件馬達133傳遞到固定構件131;以及固定部件連桿135,用於將固定部件齒輪134的旋轉運動轉換為固定構件131的往復運動。進一步地,固定單元130還可以包括固定部件殼體132,用於容納固定部件馬達133和固定部件齒輪134。
固定構件131可以設置在耦接部件120的側壁124上以便往復運動以固定塵箱220。具體地,固定構件131可以容納在固定構件進入孔127中。
固定構件131可以分別設置在耦接部件120的兩側。例如,一對兩個固定構件131可以相對於耦接表面121對稱地設置。
具體地,固定構件131可以包括:連桿耦接部131a;可動面板131b;以及可動密封件131c。在此情況下,連桿耦接部131a可以設置在可動面板131b的一側,可動密封件131c可以設置在可動面板131b的另一側。
連桿耦接部131a設置在可動面板131b的一側並耦接到固定部連桿135。例如,連桿耦接部131a可以從藉由彎曲和延伸可動面板131b的一端而形成的連接突起131bb,以圓柱形狀或圓形銷狀突出。因此,連桿耦接部131a可以可旋轉地插入並耦接到固定部件連桿135的一端中。
可動面板131b可以連接到連桿耦接部131a,並設置以透過固定部件馬達133的操作從側壁124朝塵箱220往復移動。例如,可動面板131b可以設置以可沿引導框架131d直線和往復移動。
具體而言,可動面板131b的一側可以設置以容納在第一外壁面112a中的空間中,而可動面板131b的另一側可以設置成從側壁124暴露。
可動面板131b可以包括:面板主體131ba;連接突起131bb;第一按壓部131bc;以及第二按壓部131bd。例如,面板主體131ba可以形成為平板的形式。此外,連接突起131bb可以設置在面板主體131ba的一端。另外,第一按壓部131bc可以形成在面板主體131ba的另一端。
連接突起131bb可以藉由使面板主體131ba的一端朝固定部件馬達131彎曲和延伸來形成。連桿耦接部131a可以從連接突起131bb的尖端突出和延伸。
連接突起131bb可以具有可由引導框架131d穿透的框架通孔。例如,通孔可以形成為類似於「I」形。
第一按壓部131bc形成在面板主體131ba的另一端,並形成為對應於塵箱220的形狀的形狀,以密封塵箱220。例如,第一按壓部131bc可以形成為能夠圍繞圓柱形的形狀。亦即,第一按壓部131bc可以是指具有凹弧形狀並形成在面板主體131ba另一側的端部。
第二按壓部131bd可以連接到第一按壓部131bc並形成為與電池殼體230的形狀對應的形狀,以密封電池殼體230。例如,第二按壓部131bd可以形成為能夠按壓電池殼體230的形狀。亦即,第二按壓部131bd可以是指具有直線形狀並形成在面板主體131ba另一側的端部。
可動密封件131c可以設置在可動面板131b的往復運動方向上的尖端上,並可以密封塵箱220。具體地,可動密封件131c可以耦接到第一按壓部131bc,並可以在第一按壓部131bc圍繞並按壓塵箱220時,密封塵箱220與第一按壓部131bc之間的空間。此外,可動密封件131c可以耦接到第二按壓部131bd,並可以在第二按壓部131bd圍繞並按壓電池殼體230時,密封電池殼體230與第二按壓部131bd之間的空間。
固定單元130還可以包括引導框架131d,耦接到殼體110,並配置以穿透可動面板131b且引導固定構件131的運動。例如,引導框架131d可以是具有穿透連接突起131bb的「I」形的框架。透過這種配置,可動面板131b可以沿引導框架131d直線往復移動。
固定部件殼體132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中。此外,固定部件殼體132可以設置在耦接表面121的後表面上。
固定部件殼體132可以在其中具有能夠容納固定部件齒輪134的空間。此外,固定部件殼體132可以容納固定部件馬達133。
固定部件殼體132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連桿引導孔132c;以及馬達容納部132d。
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彼此耦接以界定能夠在其中容納固定部件齒輪134的空間。
例如,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可以沿朝吸塵器停靠站100外部的方向設置,而第二固定部殼體132b可以沿朝吸塵器停靠站100內部的方向設置。亦即,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可以沿朝耦接表面121的方向設置,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可以沿朝第二外壁面112b的方向設置。
連桿引導孔132c可以形成在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中。連桿引導孔132c可以是指形成以引導固定部件連桿135的移動路線的孔。例如,連桿引導孔132c可以指圍繞固定部件齒輪134的旋轉軸沿圓周方向形成的弧形孔。
可以形成兩個連桿引導孔132c以引導一對固定部件連桿135以移動一對固定構件132。此外,兩個連桿引導孔132c可以對稱地形成。
可以設置馬達容納部132d以容納固定部件馬達133。例如,馬達容納部132d可以從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以圓柱形形狀突出,以將固定部件馬達133容納在其中。
固定部件馬達133可以提供用於移動固定構件131的動力。具體地,固定部件馬達133可以沿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轉固定部件齒輪134。在此情況下,正向方向可以表示固定構件131從側壁124移動以擠壓塵箱220的方向。另外,反向方向可以表示固定構件131從其按壓塵箱220的位置移動到側壁124內側的方向。該正向方向可以與該反向方向相反。
固定部件齒輪134可以耦接到固定部件馬達133,並可以使用來自固定部件馬達133的動力移動固定構件131。
固定部件齒輪134可以包括:驅動齒輪134a;連接齒輪134b;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以及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
固定部件馬達133的軸可以插入並耦接到驅動齒輪134a中。例如,固定部件馬達133的軸可以插入並固定地耦接到驅動齒輪134a中。作為另一例子,驅動齒輪134a可以與固定部件馬達133的軸一體成形。
連接齒輪134b可以與驅動齒輪134a和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嚙合。
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可旋轉地耦接到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並且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可以將從驅動齒輪134a傳遞的旋轉力傳遞到固定部件連桿135。
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可以包括:旋轉軸134ca;旋轉表面134cb;齒輪齒134cc;以及連桿緊固部134cd。
旋轉軸134ca可以耦接到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並由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支撐。旋轉表面134cb可以形成為圍繞旋轉軸134ca且具有預定厚度的圓板形狀。齒輪齒134cc可以形成在旋轉表面134cb的外圓周表面上,並可以與連接齒輪134b嚙合。此外,齒輪齒134cc可以與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嚙合。透過這種配置,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可以透過驅動齒輪134a和連接齒輪134b從固定部件馬達133接收動力,並將動力傳遞到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
連桿緊固部134cd可以從旋轉表面134cb沿軸向以圓柱形狀或圓形銷狀突出和延伸。連桿緊固部134cd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例如,連桿緊固部134cd可以穿過連桿引導孔132c,並可以耦接到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透過這種配置,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可以透過來自固定部件馬達133的動力旋轉,而固定部件連桿135可以透過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的旋轉而旋轉和直線地移動,因此,固定構件131可以移動以固定或釋放塵箱220。
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可以與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嚙合,並沿與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
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可旋轉地耦接到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並且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可以將從驅動齒輪134a傳遞的旋轉力傳遞到固定部件連桿135。
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可以包括:旋轉軸134da;旋轉表面134db;齒輪齒134dc;以及連桿緊固部134dd。
旋轉軸134da可以耦接到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並由第一固定部件殼體132a和第二固定部件殼體132b支撐。旋轉表面134db可以形成為圍繞旋轉軸134da且具有預定厚度的圓板形狀。齒輪齒134dc可以形成在旋轉表面134db的外圓周表面上,並可以與第ㄧ連桿旋轉齒輪134c嚙合。透過這種配置,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可以透過驅動齒輪134a、連接齒輪134b和第一連桿旋轉齒輪134c從固定部件馬達133接收動力,並將動力傳遞到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
連桿緊固部134dd可以從旋轉表面134db沿軸向以圓柱形狀或圓形銷狀突出和延伸。連桿緊固部134dd可以可旋轉地耦接耦接到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例如,連桿緊固部134dd可以穿過連桿引導孔132c,並可以耦接到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透過這種配置,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可以透過來自固定部件馬達133的動力旋轉,而固定部件連桿135可以透過第二連桿旋轉齒輪134d的旋轉而旋轉且直線移動,因此,固定構件131可以移動以固定或釋放塵箱220。
固定部件連桿135可以連接固定部件齒輪134和固定構件131,並將固定部件齒輪134的旋轉轉換為固定構件131的往復移動。
固定部件連桿135的一端可以耦接到固定構件131的連桿耦接部131a,而固定部件連桿135的另一端可以耦接到固定部件齒輪134的連桿緊固部134cd或134dd。
固定部件連桿135可以包括:連桿主體135a;第一連桿連接部135b;以及第二連桿連接部135c。
例如,連桿主體135a可以形成為框架形式,並具有彎曲中央部分。這是為了藉由改變力傳遞的角度來提高傳遞動力的效率。
第一連桿連接部135b可以設置在連桿主體135a的一端,第二連桿連接部135c可以設置在連桿主體135a的另一端。第一連桿連接部135b可以從連桿主體135a的一端以圓柱形形狀突出。第一連桿連接部135b可以具有可以讓連桿耦接部131a插入並耦接到其中的孔。第二連桿連接部135c可以從連桿主體135a的另一端以圓柱形形狀突出。在此情況下,第二連桿連接部135c突出的高度可以大於第一連桿連接部135b突出的高度。這是為了使固定部件齒輪134的連桿緊固部134cd和134dd能夠容納在連桿引導孔132c中並沿連桿引導孔132c移動,且在連桿緊固部134cd和134dd旋轉時支撐連桿緊固部134cd和134dd。第二連桿連接部135c可以具有可讓連桿緊固部131cd或dd插入並耦接到其中的孔。
固定密封件136可以設置在塵箱引導表面122上,以便在耦接第一吸塵器200時密封塵箱220。透過這種配置,當耦接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時,第一吸塵器200可以通過其自身的重量按壓固定密封件136,從而可以密封塵箱220和塵箱引導表面122。
固定密封件136可以設置在可動密封件131c的假想延伸線上。透過這種配置,當固定部件馬達133運行並且固定構件131按壓塵箱220時,可以密封處於相同高度的塵箱220的周邊。亦即,固定密封件136和可動密封件131c可以密封佈置在同心圓上的塵箱220的外圓周表面。
根據實施例,固定密封件136可以設置在塵箱引導表面122上,並形成為彎曲線的形式,以對應於以下將描述的開蓋單元150的佈置。
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設置在耦接部件120上時,固定單元130可以固定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具體地,當耦接感測器125檢測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耦接部件120時,固定部件馬達133可以移動固定構件131以固定第一吸塵器200的主體210。
固定單元130還可以包括定固定檢測部件137。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設置在殼體100中,並可以檢測固定構件131是否固定第一吸塵器200。
例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分別設置在固定部件連桿135的旋轉區域中的兩端。
因此,當固定構件131移動到預定固定位置FP1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檢測第一吸塵器200已被固定。此外,當固定構件131移動到預定釋放位置FP2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檢測第一吸塵器200已被釋放。
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包括微動開關。
同時,固定檢測部件137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
透過這種配置,第一塵箱200可以自動檢測第一吸塵器200的耦接狀態,並在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時固定第一吸塵器的塵箱220,這允許使用者可以不須需額外出力的情況下密封第一吸塵器200。
此外,第一吸塵器200可以自動檢測第一吸塵器200的耦接狀態,並在第一吸塵器200與吸塵器停靠站100耦接時密封第一吸塵器200,這使得可以提高防止灰塵飛散的效率。
同時,圖11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視圖。
以下將參照圖11至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固定單元1130的另一實施例。
為了避免重複描述,除本實施例中未具體描述的組件外,可以適用本發明實施例對於固定單元130的描述,因為可以適用與固定單元130相同的結構和功效。
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構件1131可以包括:旋轉密封件1131a;耦接部件1131b;以及密封構件1131c。
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形成以對應於塵箱220的形狀和對應於電池殼體230的形狀。具體地,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成形以圍繞塵箱220的外表面。例如,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包括弧形部分,其半徑對應於塵箱220的外徑。此外,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包括與電池殼體230的形狀對應的直線部分。
耦接部件1131b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耦接部件120。具體地,耦接部件1131b可以從面向側壁1124的旋轉密封件1131a的表面突出。耦接部件1131b的一部分可以容納在固定構件進入孔1127中。耦接部件1131b可以具有孔,其可以被作為旋轉密封件1131a的旋轉軸的密封件旋轉軸(圖未顯示)貫穿。該密封件旋轉軸(圖未顯示)可以設置在殼體100中。
耦接部件1131b的位置可以從旋轉密封件1131a的中間點沿重力方向向下設置。這種配置可以在耦接第一吸塵器200時,使旋轉密封件1131a的阻力最小化,並使旋轉密封件1131a圍繞第一吸塵器200的力最大化。
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配置以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時圍繞第一吸塵器200。具體而言,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時,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的前外表面耦接到第一引導單元1122,使得塵箱220的前外表面可以在旋轉密封件1131a的重力方向上按壓下端。在此情況下,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在受到第一吸塵器 200擠壓的同時,圍繞耦接部件1131b旋轉。結果,旋轉密封件1131a在重力方向上的上端可以在旋轉的同時圍繞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殼體230和塵箱220的後外表面。亦即,旋轉密封件1131a可以在透過第一吸塵器200的重量或透過第一吸塵器200耦接的力移動的同時,固定第一吸塵器200。
同時,圖12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門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
以下將參照圖6、圖7和圖12描述根據本發明的門單元140。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門單元140。門單元140可以配置以打開或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
門單元140可以包括:門141;門馬達142;以及門臂143。
門141可以鉸接地耦接到耦接表面121,並可以打開或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門141可以包括:門主體141a;鉸鏈部141b;以及臂耦接部件141c。
門主體141a可以形成為能阻隔灰塵通道孔121a的形狀。例如,門主體141a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板形。基於門主體141a阻隔灰塵通道孔121a的狀態,鉸鏈部141b可以設置在門主體141a的上側,並且臂耦接部件141c可以設置在門主體141a下側。
門主體141a可以形成為能密封灰塵通道孔121a的形狀。例如,暴露於吸塵器停靠站100外部的門主體141a的外表面形成其直徑對應於灰塵通道孔121a的直徑,並且設置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中的門主體141a的內表面形成其直徑大於灰塵通道孔121a的直徑。此外,可以在外表面與內表面之間界定高度差。同時,一個或多個加強肋可從內表面突出以連接鉸鏈部141b和臂耦接部件141c,並加強門主體141a的支撐力。
鉸鏈部141b可以是一種門141利用其鉸鍊耦接到耦接表面121的元件。鉸鏈部141b可以設置在門主體141a的上端並耦接到耦接表面121。
臂耦接部件141c可以是一種讓門臂143可旋轉地耦接到其上的元件。臂耦接部件141c可以設置在內表面的下側,並且門臂143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臂耦接部件141c。
透過這種配置,當門臂143在門141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的狀態下拉動門主體141a時,門主體141a圍繞鉸鏈部141b朝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內部旋轉,從而可以打開灰塵通道孔121a。同時,當門臂143在灰塵通道孔121a打開的狀態下推動門主體141a時,門主體141a圍繞鉸鏈部141b朝吸塵器停靠站100的外部旋轉,從而可以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
門馬達142可以提供用於旋轉門141的動力。具體地,門馬達142可以沿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轉門臂143。在此情況下,正向方向可以是指門臂143拉動門141的方向。因此,當門臂143沿正向方向旋轉時,灰塵通道孔121a可以打開。此外,反向方向可以指門臂143推動門141的方向。因此,當門臂143沿反向方向旋轉時,可以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的至少一部分。該正向方向可以與該反向方向相反。
門臂143可以連接門141和門馬達142,並使用門馬達142產生的動力打開或關閉門141。
例如,門臂143可以包括:第一門臂143a;以及第二門臂143b。第一門臂143a的一端可以耦接到門馬達142。第一門臂143a可以透過門馬達142的動力旋轉。第一門臂143a的另一端可以可旋轉地耦接到第二門臂143b。第一門臂143a可以將從門馬達142傳遞的力傳遞到第二門臂143b。第二門臂143b的一端可以耦接到第一門臂143a。第二門臂143b的另一端可以耦接到門141。第二門臂143b可以藉由推或拉門141來打開或關閉灰塵通道孔121a。
門單元140還可以包括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設置在殼體100中,並可以檢測門141是否處於打開狀態。
例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分別設置在門臂143的旋轉區域中的兩端。作為另一示例,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分別設置在門141的移動區域中的兩端。
因此,當門臂143移動到預定打開位置DP1時或者當門141打開到預定位置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檢測門被打開。此外,當門臂143移動到預定關閉位置DP2時或者當門141打開到預定位置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檢測門被打開。
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包括微動開關。
同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還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
透過這種配置,門單元140可以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耦接表面121的至少一部分,從而允許第一外壁面112a的外側與第一流路181及/或集塵部件170連通。
當第一吸塵器200的排放蓋222打開時,可以打開門單元140。此外,當門單元140關閉時,也可以關閉第一吸塵器200的排放蓋222。
當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被去除時,門馬達142可以旋轉門141,從而將排放蓋222耦接到塵箱主體221。具體地,門馬達142可以旋轉門141以圍繞鉸鏈部141b旋轉門141,並且圍繞鉸鏈部141b旋轉的門141可以將排放蓋222推向塵箱主體221。
圖13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吸塵器的塵箱的下側的視圖;圖14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開蓋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以及圖15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開蓋單元的立體圖。
以下將參照圖6、圖7、圖13至圖15描述根據本發明的開蓋單元150。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開蓋單元150。開蓋單元150可以設置在耦接部件120上,並可以打開第一吸塵器200的排放蓋222。
開蓋單元150可以包括:推動突起151;開蓋馬達152;開蓋齒輪153;支撐板154;以及齒輪箱155。
當耦接第一吸塵器200時,推動突起151可以移動以按壓耦接桿222c。
推動突起151可以設置在塵箱引導表面122上。具體地,可以在塵箱引導表面122中形成突起移動孔,並且推動突起151可以通過穿過該突起移動孔而暴露到外部。
當耦接第一吸塵器100時,推動突起151可以設置在推動突起151可推動耦接桿222c的位置。亦即,耦接桿222c可以設置在突起移動孔上。此外,耦接桿222c可以設置在推動突起151的移動區域中。
推動突起151可以直線往復移動以按壓耦接桿222c。具體地,推動突起151可以耦接到齒輪箱155,從而可以引導推動突起151的直線移動。推動突起151可以耦接到開蓋齒輪153,並透過開蓋齒輪153的移動與開蓋齒輪153一起移動。
例如,推動突起151可以包括:突起部151a;突起支撐板151b;連接部151c;齒輪耦接塊151d;以及引導框架151e。
突起部151a可以設置以推動耦接桿222c。突起部151a可以形成為類似於鉤形、直角三角形或梯形的形狀。突起支撐板151b可以連接到突起部151a,並形成為平板形式以支撐突起部151a。
突起支撐板151b可以設置成可沿齒輪箱155的上表面移動。連接部151c可以連接突起支撐板151b和齒輪耦接塊151d。連接部151c可以形成為具有比突起支撐板151b和齒輪耦接塊151d更窄的寬度。
連接部151c可以設置以穿過形成在齒輪箱155中的突起通孔155b。齒輪耦接塊151d可以耦接到開蓋齒輪153。齒輪耦接塊151d可以使用諸如螺釘或零件的構件固定地耦接到開蓋齒輪153。
齒輪耦接塊151d可以容納在齒輪箱155中,並可以透過開蓋齒輪153的移動在齒輪箱155中直線往復移動。引導框架151e可分別從齒輪耦接塊151d的兩個側面突出和延伸。引導框架151e可以從齒輪耦接塊151d以四角柱形突出和延伸。
引導框架151e可以設置以穿過形成在齒輪箱155中的引導孔155c。因此,當齒輪耦接塊151d直線地移動時,引導框架151e可以沿引導孔155c直線往復移動。
開蓋馬達152可以提供用於移動推動突起151的動力。具體地,開蓋馬達152可以沿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轉馬達軸152a。在此情況下,正向方向可以是推動突起151推動耦接桿222c的方向。另外,反向方向可以表示已推動耦接桿222c的推動突起151返回到原始位置的方向。該正向方向可以與該反向方向相反。
開蓋馬達152可以設置在齒輪箱155的外側。開蓋馬達152的馬達軸152a可以穿過齒輪箱155的馬達通孔155e,並可以耦接到開蓋齒輪153。例如,馬達軸152a可以耦接到開蓋驅動齒輪153a,並與開蓋驅動齒輪153a一起旋轉。
開蓋齒輪153可以耦接到開蓋馬達152,並可以使用來自開蓋馬達152的動力移動推動突起151。具體而言,開蓋齒輪153可以容納在齒輪箱155中。開蓋齒輪153可以耦接到開蓋馬達152並獲得動力。開蓋齒輪153可以耦接到推動突起151以移動推動突起151。
開蓋齒輪153可以包括:開蓋驅動齒輪153a;以及開蓋從動齒輪153b。具體而言,開蓋馬達152的馬達軸152a插入並耦接到開蓋驅動齒輪153a中,使得開蓋驅動齒輪153a可以接收來自開蓋馬達152的旋轉動力。
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與開蓋驅動齒輪153a嚙合,並可以耦接到推動突起151的齒輪耦接塊151d,從而移動推動突起151。例如,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形成為齒條的形式,以與以形成為小齒輪形式的開蓋驅動齒輪153a嚙合。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包括耦接到齒輪耦接塊151d的主體部153ba。此外,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包括齒輪部153bb,形成在主體部153ba的下側,並配置以與開蓋驅動齒輪153a嚙合。此外,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包括從主體部153ba的兩個側面突出的引導軸153bc。另外,開蓋從動齒輪153b可以包括齒輪153bd,引導軸153bc插入並耦接到齒輪153bd中,並且齒輪153bd可以沿形成在齒輪箱155的內表面中的導軌155d滾動地移動。
可以設置支撐板154以支撐塵箱220的一個表面。具體而言,支撐板154可以從耦接表面121延伸。支撐板154可以從耦接表面121朝灰塵通道孔121a的中心突出和延伸。
支撐板154可以從耦接表面121對稱地突出和延伸,但是本發明不限於此,支撐板154可以具有各種能夠支撐第一吸塵器200的下延伸部221a或塵箱220的下表面的形狀。
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時,塵箱220的下表面可以設置在灰塵通道孔121a中,並且支撐板154可以支撐塵箱220的下表面。排放蓋222可以可打開和可關閉地設置在塵箱220的下側,並且塵箱220可以包括:圓柱形塵箱主體221;以及延伸的下延伸部221a。在此情況下,支撐板154可以與下延伸部221a接觸,並可以支撐下延伸部221a。
透過這種配置,推動突起151可以在支撐板154支撐下延伸部221a的狀態下推動排放蓋222的耦接桿222c。因此,可以打開排放蓋222,並且灰塵通道孔121a與塵箱220的內部可以彼此連通。亦即,當排放蓋222打開時,流路部分180與塵箱220的內部可以彼此連通,並且吸塵器停靠站100與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彼此耦接以允許流體流動(流路的耦接)。
齒輪箱155可以耦接到殼體110的內表面並沿重力方向設置在耦接部件120的下側,並且開蓋齒輪153可以容納在齒輪箱155中。具體地,齒輪箱主體155a具有能夠容納開蓋齒輪153的空間,並且被推動突起151的連接部151c穿透的突起通孔155b形成在齒輪箱主體155a的上表面上。此外,引導孔155c以長孔的形式形成在齒輪箱主體155a的左右方向上的側面上,以使推動突起151的引導框架151e穿過引導孔155c。
同時,導軌155d可以形成在齒輪箱主體155a的左右方向上的橫向側的內表面上。導軌155d可以支撐開蓋從動齒輪153b並引導開蓋從動齒輪153b的移動。
馬達通孔155e可以形成在齒輪箱155的一個表面上,開蓋馬達152的馬達軸152a可以穿過馬達通孔155e。此外,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設置在齒輪箱155的側面上。
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包括微動開關。同時,開蓋檢測部件155f還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因此,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檢測引導框架151e的位置,從而檢測推動突起151的位置。
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分別設置在形成為長孔形式的引導孔155c的兩端。因此,當推動突起151移動到其可以推動耦接桿222c以打開排放蓋222的位置時,引導框架151e可以位於預定的開蓋點CP1處,並且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檢測排放蓋222被打開。另外,當推動突起151返回到原始位置時,引導框架151e可以位於預定的未開蓋點CP2處,並且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檢測推動突起151已返回到原始位置。
因此,根據本發明,即使使用者單獨打開第一吸塵器200的排放蓋222,開蓋單元150也可以打開塵箱220,因此可以提高便利性。
此外,由於排放蓋222在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狀態下打開,所以可以防止灰塵飛散。
同時,圖16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拉桿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
以下將參照圖6、圖7和圖16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拉桿單元160。
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拉桿單元160。拉桿單元160可以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一外壁面112a上。拉桿單元160可以推動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壓縮桿223以壓縮塵箱220中的灰塵。
拉桿單元160可以包括:拉桿臂161;臂齒輪162;行程驅動馬達163;旋轉驅動馬達164;以及臂移動檢測部件165。
拉桿臂161容納在殼體110中,並可以設置成可行程移動和可旋轉。例如,拉桿臂161可以容納在形成在第一外壁面112a中的臂容納槽中。在此情況下,當相對於該臂容納槽的下端界定為假想圓柱形時,塵箱壓縮桿223可以設置在該假想圓柱形中。
可以設置拉桿臂161以推動塵箱壓縮桿223。拉桿臂161可以形成以對應於臂容納槽的形狀。例如,拉桿臂161可以形成為類似於長桿的形狀。
在拉桿臂161容納在臂容納槽中的狀態下,拉桿臂161的一個表面可以形成以與第一外壁面112a一起界定連續表面。臂齒輪162可以耦接到拉桿臂161的另一表面的一側。
臂齒輪162可以耦接到拉桿臂161、行程驅動馬達163和旋轉驅動馬達164。例如,臂齒輪162可以形成為類似於一種軸。臂齒輪162的軸的一端可以固定地耦接到拉桿臂161。臂齒輪162的軸的另一端可以設置為蝸輪的形式。因此,臂齒輪162的軸的另一端以蝸輪的形式形成,並可以與旋轉驅動馬達164嚙合。臂齒輪162的軸可以形成為圓柱蝸桿的形式。臂齒輪162的軸可以以蝸輪的形式形成,並可以與行程驅動馬達163嚙合。
行程驅動馬達163可以為拉桿臂161的行程移動提供動力。行程驅動馬達163可以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轉。在此情況下,正向方向可以是指拉桿臂161移離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殼體110的方向。另外,反向方向可以表示拉桿臂161被拉向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方向。該正向方向可以與該反向方向相反。
旋轉驅動馬達164可以提供用於旋轉拉桿臂161的動力。旋轉驅動馬達164可以正向方向或反向方向旋轉。在此情況下,正向方向可以是指拉桿臂161旋轉到拉桿臂161可以推動塵箱壓縮桿223的位置的方向。此外,該反向方向可以是與該正向方向相反的方向。
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上。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設置在臂齒輪162的軸的移動路線上。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分別設置在臂齒輪162的軸的初始位置LP1、最大行程移動位置LP2和塵箱壓縮桿223被拉動時的位置LP3。
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微動開關。同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還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透過這種配置,臂移動檢測部165可以檢測臂齒輪162的行程位置。
此外,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設置在臂齒輪162的軸的另一端上。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設置在以蝸輪形式設置的臂齒輪162的另一端,並可以檢測旋轉位置。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接觸感測器。例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微動開關。同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還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測器。例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包括紅外線(IR)感測器或是霍爾效應感測器(Hall sensor)。
因此,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檢測拉桿臂161位於初始位置。此外,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檢測拉桿臂161已最大程度地遠離殼體110移動。此外,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檢測拉桿臂161旋轉以拉動塵箱壓縮桿223。此外,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檢測拉桿臂161拉動了塵箱壓縮桿223。此外,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檢測在拉動塵箱壓縮桿223之後,拉桿臂161旋轉到原始位置。
因此,當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時,壓縮構件可以隨著拉桿臂161的行程移動而向下移動,從而壓縮塵箱220中的灰塵。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當排放蓋222與塵箱220分離時,塵箱220中的灰塵可以主要透過重力被捕獲到灰塵分離部213中,然後塵箱220中的殘留灰塵可以透過壓縮構件二次捕獲到灰塵分離部213中。否則,在排放蓋222耦接到塵箱220的狀態下,壓縮構件(圖未顯示)可以向下壓縮塵箱220中的灰塵,然後排放蓋222可以與塵箱220分離,使得塵箱220中的灰塵可以被捕獲到灰塵分離部213中。
同時,以下將參照圖2和圖17至圖19描述集塵部件170。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集塵部件170。集塵部件170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中。集塵部件170可以設置在耦接部件120的重力方向上的下側。
集塵部件170可以包括捲狀乙烯膜(圖未顯示)。捲狀乙烯膜可以固定到殼體110上並透過從塵箱220落下的灰塵負載向下展開。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接合部件(圖未顯示)。該接合部件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中。該接合部件可以設置在集塵部件170的上部區域中。接合部件可以切割並接合捲狀乙烯膜捕獲灰塵的上部區域。具體而言,該接合部件可以將捲狀乙烯膜縮回至中心區域,並用電熱線將捲狀乙烯膜的上部區域接合。該接合部件可以包括第一接合構件(圖未顯示)和第二接合構件(圖未顯示)。第一接合構件(圖未顯示)可以透過第一接合驅動部件174在第一方向上移動,而第二接合構件(圖未顯示)可以透過第二接合驅動部件175在與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移動。
透過這種配置,從第一吸塵器200或第二吸塵器300捕獲的灰塵可以被收集在捲狀乙烯膜中,並可以自動接合捲狀乙烯膜。因此,使用者無需另行捆紮收集灰塵的袋子,從而能夠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同時,以下將參照圖2和圖17至圖19描述流路部分180。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流路部分180。流路部分180可以將第一吸塵器200或第二吸塵器300連接到集塵部件170。
流路部分180可以包括:第一流路181;第二流路182;流路切換閥183。
第一流路181可以將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連接到集塵部件170。第一流路181可以設置在耦接表面121的後側。第一流路181可以是指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與集塵部件170之間的空間。第一流路181可以是形成在灰塵通道孔121a後側的空間。第一流路181可以是從灰塵通道孔121a向下彎曲的流路,灰塵和空氣可以流過第一流路181。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可以通過第一流路181移動到集塵部件170。
第二流路182可以連接第二吸塵器300和集塵部件170。第二吸塵器300中的灰塵可以通過第二流路182移動到集塵部件170。
流路切換閥183可以設置在集塵部件170、第一流路181和第二流路182之間。流路切換閥183可以可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連接到集塵部件170的第一流路181和第二流路182。因此,可以防止當多個流路181和182打開時所引起的吸力降低。
例如,在只有第一吸塵器200與吸塵器停靠站100耦接的情況下,流路切換閥183可以將第一流路181連接到集塵部件170,並斷開第二流路182與集塵部件170的連結。
作為另一示例,在只有第二吸塵器3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情況下,流路切換閥183可以將第一流路181與集塵部件170斷開,並將第二流路182連接到集塵部件170。
作為又一示例,在第一吸塵器200和第二吸塵器300都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情況下,流路切換閥183可以將第一流路181連接到集塵部件170,並斷開第二流路182與集塵部件170的連接,以首先清除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隨後,流路切換閥183可以將第一流路181與集塵部件170斷開,並將第二流路182連接到集塵部件170以從第二吸塵器300去除灰塵。因此,可以提昇關於由使用者手動操作的第一吸塵器200的使用的便利性。
同時,以下將參照圖2和圖17至圖19描述吸塵模組190。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吸塵模組190。吸塵模組190可以包括:集塵馬達191;第一過濾器192;以及第二過濾器(圖未顯示)。
集塵馬達191可以設置在集塵部件170下方。集塵馬達191可以產生在第一流路181和第二流路182中的吸力。因此,集塵馬達191可以提供能夠抽吸第一吸塵器200的塵箱220中的灰塵和第二吸塵器300中的灰塵的吸力。
集塵馬達191可以透過旋轉方式產生吸力。例如,集塵馬達191可以形成為類似於圓柱形的形狀。
第一過濾器192可以設置在集塵部件170與集塵馬達191之間。第一過濾器192可以是預過濾器。
第二過濾器可以設置在集塵馬達191與外壁面112之間。第二過濾器可以是HEPA過濾器。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假想的平衡保持空間R1可從地面垂直延伸並貫穿集塵部件170和吸塵模組190。例如,平衡保持空間R1可以是從地面垂直延伸的假想空間,並且集塵馬達191至少可以容納在平衡保持空間R1中。亦即,平衡保持空間R1可以是其中容納集塵馬達191的假想圓柱形空間。
在此情況下,在本發明中,重心平面S1的假想延伸面貫穿平衡保持空間R1。透過這種配置,根據本發明,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穩定地保持平衡。
同時,以下將參考圖2,描述在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吸塵器停靠站100的狀態下,第一吸塵器200、第一流路181、集塵部件170和吸塵模組190的佈置。
當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時,形狀為圓柱形的塵箱220的軸線可以設置為與地面平行。此外,塵箱220可以設置為垂直於第一外壁面112a和耦接表面121。亦即,塵箱軸線a5可以設置為垂直於第一外壁面112a和耦接表面121,並平行於地面設置。此外,塵箱軸線a5可以設置為垂直於平衡保持空間R1的軸線。
此外,當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時,延伸管250可以設置在垂直於地面的方向上。此外,延伸管250可以平行於第一外壁面112a設置。亦即,吸入流路中心線a2也可以與第一外壁面112a平行地配置,並與地面垂直地配置。另外,吸入流路中心線a2也可以與平衡保持空間R1的軸線平行地設置。
同時,當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時,塵箱220的外圓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塵箱引導表面122圍繞。第一流路181可以設置在塵箱220的後側,並在塵箱220打開時與第一流路181連通。此外,第一流路181可以從塵箱220向下彎曲。此外,集塵部件170可以設置在第一流路181的下側。此外,吸塵模組190可以設置在集塵部件170的下側。
因此,根據本發明,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在安裝延伸管250和清掃模組260狀態下,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此外,即使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的狀態下,也能夠最小化於水平面上的佔用空間。
此外,根據本發明,因為與塵箱220連通的第一流路181僅向下彎折一次,所以能夠最小化收集灰塵的流力的損失。
此外,根據本發明,在第一吸塵器200安裝在吸塵器停靠站100上的狀態下,塵箱220的外圓周表面由塵箱引導表面122包圍,並且塵箱220容納在耦接部件120中。因此,從外側看不到塵箱220中的灰塵。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充電部件128。充電部件128可以設置在耦接部件120上。具體地,充電部件128可以設置在耦接表面121上。在此情況下,充電部件128可以位於面向設置在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240上的充電端子的位置。充電部件128可以電性連接至耦接到耦接部件120的第一吸塵器200。充電部件128可以向耦接至耦接部件120的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240供電。亦即,當第一吸塵器200實體耦接到耦接表面121時,充電部件128可以電性耦接到第一吸塵器200。
此外,充電部件128可以包括設置在殼體110的下部區域中的下部充電部件(圖未顯示)。該下部充電部件可以電性連接到第二吸塵器300,第二吸塵器300耦接到殼體110的下部區域。第二充電器可以向耦接到殼體110的下部區域的第二吸塵器300的電池供電。
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側門(圖未顯示)。該側門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中。該側門可以選擇性地將集塵部件170暴露於外部。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從吸塵器停靠站100移除集塵部件170。
同時,圖19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控制配置的方塊圖。
以下將參考圖19描述根據本發明的控制配置。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停靠站100還可以包括:控制單元400,配置以控制耦接部件120;固定單元130;門單元140;開蓋單元150、拉桿單元160;集塵部件170;流路部分180;以及吸塵模組190。
控制單元400可以包括:印刷電路板;以及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元件。
當耦接感測器125檢測第一吸塵器200的耦接時,耦接感測器125可以發送指示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的信號。在此情況下,控制單元400可以從耦接感測器125接收信號,並確定第一吸塵器200實體耦接到耦接部件120。
此外,當充電部件128向第一吸塵器200的電池240供電時,控制單元400可以確定第一吸塵器200電性連接到耦接部件120。
因此,當控制單元400確定第一吸塵器200實體和電性地耦接到耦接部件120時,控制單元400可以確定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
當控制單元400確定第一吸塵器200耦接到耦接部件120時,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固定部件馬達133以固定第一吸塵器200。
當固定構件131或固定部件連桿135移動到預定固定點FP1時,固定檢測部件137可以發送指示第一吸塵器200被固定的信號。控制單元400可以從固定檢測部件137接收指示第一吸塵器200被固定的信號,並確定第一吸塵器200被固定。當控制單元400確定第一吸塵器200被固定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停止固定部件馬達133的運轉。
同時,當清空塵箱220的操作結束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在反向方向上旋轉固定部件馬達133以釋放第一吸塵器200。
當控制單元400確定第一吸塵器200固定到耦接部件120時,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門馬達142以打開第吸塵器停靠站100的門141。
當門141或門臂143到達預定的打開位置DP1時,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可以發送指示門141打開的信號。控制單元400可以從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144接收指示門141被打開的信號,並確定門141被打開。當控制單元400確定門141被打開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停止門馬達142的運轉。
同時,當清空塵箱220的操作結束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在反向方向上旋轉門馬達142以關閉門141。
當控制單元400確定門141被打開時,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開蓋馬達152以打開第一吸塵器200的排放蓋222。結果,灰塵通道孔121a可以與塵箱220的內部連通。因此,吸塵器停靠站100和第一吸塵器200可以彼此耦接以允許流體流動(流路的耦接)。
當引導框架151e到達預定打開位置CP1時,開蓋檢測部件155f可以發送指示排放蓋222打開的信號。控制單元400可以從開蓋檢測部件155f接收指示排放蓋222被打開的信號,並確定排放蓋222被打開。當控制單元400確定排放蓋222被打開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停止開蓋馬達152的運轉。
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行程驅動馬達163和旋轉驅動馬達164以控制拉桿臂161,使得拉桿臂161可以拉動塵箱壓縮桿223。
當臂移動檢測部件165檢測臂齒輪162到達最大行程移動位置LP2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發送信號,並且控制單元400可以接收來自臂移動檢測部件165的信號並停止行程驅動馬達163的操作。
當臂移動檢測部件165檢測臂齒輪162旋轉至臂齒輪162可以拉動壓縮桿223的位置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發送信號,並且控制單元400可以接收來自臂移動檢測部件165的信號並停止旋轉驅動馬達164的操作。
此外,控制單元400可以在反向方向上操作行程驅動馬達163以拉動拉桿臂161。
在此情況下,當塵箱壓縮桿223被拉動,臂移動檢測部件165檢測臂齒輪162到達位置LP3時,臂移動檢測部件165可以發送信號,並且控制單元400可以接收來自臂移動檢測部件165的信號並停止行程驅動馬達163的操作。
同時,當清空塵箱220的操作結束時,控制單元400可以在反向方向上旋轉行程驅動馬達163和旋轉驅動馬達164,以將拉桿臂161返回到原始位置。
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第一接合驅動部件174和第二接合驅動部件175以接合捲狀乙烯膜(圖未顯示)。
控制單元400可以控制流路部分180的流路切換閥183。例如,控制單元400可以選擇性地打開或關閉第一流路181和第二流路182。
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集塵馬達191以吸入塵箱220中的灰塵。
控制單元400可以操作顯示單元500以顯示第一吸塵器200或第二吸塵器300的塵箱清空情況和充電情況。
同時,根據本發明的吸塵器停靠站100可以包括顯示單元500。
顯示單元500可以設置在殼體110上、設置在單獨的顯示裝置上,或者設置在諸如行動電話的終端裝置上。
顯示單元500可以配置以包含能夠輸出字母及/或圖形的顯示面板、和能夠輸出語音信號和聲音的揚聲器中的至少任一種。使用者可以基於通過顯示單元500輸出的資訊容易地確定目前執行的過程的情況、剩餘時間等。
雖然已經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具體實施例僅用於具體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具體實施例。顯然,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精神的情況下,所述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修改或置換本發明。
凡對本發明所作的簡單變更或改變,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具體保護範圍以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吸塵器系統 100:吸塵器停靠站 110:殼體 111:底面 112:外壁面 112a:第一外壁面 112b:第二外壁面 112c:第三外壁面 112d:第四外壁面 120:耦接部件 121:耦接表面 122:塵箱引導表面 121a:灰塵通道孔 123:引導突起 124:側壁 125:耦接感測器 126:吸入部引導表面 127:固定構件進入孔 128:充電部件 130:固定單元 131:固定構件 131a:連桿耦接部 131b:可動面板 131ba:面板主體 131bb:連接突起 131bc:第一按壓部 131bd: 第二按壓部 131c:可動密封件 131d:引導框架 132:固定部件殼體 132a:第一固定部件殼體 132b:第二固定部件殼體 132c:連桿引導孔 132d:馬達容納部 133:固定部件馬達 134:固定部件齒輪 134a:驅動齒輪 134b:連接齒輪 134c:第一連桿旋轉齒輪 134ca:旋轉軸 134cb:旋轉表面 134cc:齒輪齒 134cd:連桿緊固部 134d:第二連桿旋轉齒輪 134da:旋轉軸 134db:旋轉表面 134dc:齒輪齒 134dd:連桿緊固部 135:固定部件連桿 135a:連桿主體 135b:第一連桿連接部 135c:第二連桿連接部 136:固定密封件 137:固定檢測部件 140:門單元 141:門 141a:門主體 141b:鉸鏈部 141c:臂耦接部件 142:門馬達 143:門臂 143a:第一門臂 143b:第二門臂 144:門打開/關閉檢測部件 150:開蓋單元 151:推動突起 151a:突起部 151b:突起支撐板 151c:連接部 151d:齒輪耦接塊 151e:引導框架 152:開蓋馬達 152a:馬達軸 153:開蓋齒輪 153a:開蓋驅動齒輪 153b:開蓋從動齒輪 153ba:主體部 153bb:齒輪部 153bc:引導軸 153bd:齒輪 154:支撐板 155:齒輪箱 155a:齒輪箱主體 155b:突起通孔 155c:引導孔 155d:導軌 155e:馬達通孔 155f:開蓋檢測部件 1122:第一引導單元 1124:側壁 1131:固定構件 1131a:旋轉密封件 1131b:耦接部件 1131c:密封構件 160:拉桿單元 161:拉桿臂 162:臂齒輪 163:行程驅動馬達 164:旋轉驅動馬達 165:臂移動檢測部件 170:集塵部件 174:第一接合驅動部件 175:第二接合驅動部件 180:流路部分 181:第一流路 182:第二流路 183:流路切換閥 190:吸塵模組 191:集塵馬達 192:第一過濾器 200:第一吸塵器 210:主體 211:主殼體 212:吸入部 212a:延伸線 213:灰塵分離部 214:吸入馬達 215:排氣蓋 215a:排氣口 216:把手 217:延伸部 218:操作部 220:塵箱 221:塵箱主體 221a:下延伸部 222:排放蓋 223:塵箱壓縮桿 222a:蓋主體 222b:鉸鏈部 222c:耦接桿 223:塵箱壓縮桿 230:電池殼體 240:電池 250:延伸管 260:清掃模組 300:第二吸塵器 400:控制單元 500:顯示單元 a1:馬達軸線 a2:吸入流路中心線 a3:把手軸線 a4:旋風中心軸線 a5:塵箱軸線 R1:平衡保持空間 S1:平面、重心平面
圖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包含吸塵器停靠站、第一吸塵器和第二吸塵器的除塵系統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除塵系統的配置的示意圖。 圖3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除塵系統的第一吸塵器的視圖。 圖4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吸塵器的重心的視圖。 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立體圖。 圖6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耦接部件的視圖。 圖7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固定單元、門單元、開蓋單元和拉桿單元的佈置的視圖。 圖8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9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和固定單元的佈置的視圖。 圖10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剖面圖。 圖11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固定單元的另一實施例的視圖。 圖12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門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 圖13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吸塵器的塵箱的下側的視圖。 圖14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開蓋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 圖15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開蓋單元的立體圖。 圖16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吸塵器停靠站中的第一吸塵器與拉桿單元之間的關係的視圖。 圖17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吸塵器停靠站與第一吸塵器的重心之間的佈置關係的視圖。 圖18是從另一方向觀看圖17時的示意圖。 圖19是用於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吸塵器停靠站的控制配置的方塊圖。
130:固定單元
131:固定構件
131a:連桿耦接部
131b:可動面板
131ba:面板主體
131bb:連接突起
131bc:第一按壓部
131bd:第二按壓部
131c:可動密封件
131d:引導框架
132a:第一固定部件殼體
132b:第二固定部件殼體
132c:連桿引導孔
132d:馬達容納部
133:固定部件馬達
134a:驅動齒輪
134b:連接齒輪
134ca:旋轉軸
134cb:旋轉表面
134cc:齒輪齒
134cd:連桿緊固部
134da:旋轉軸
134db:旋轉表面
134dc:齒輪齒
134dd:連桿緊固部
135:固定部件連桿
135a:連桿主體
135b:第一連桿連接部
135c:第二連桿連接部

Claims (19)

  1. 一種吸塵器停靠站,包括: 一殼體; 一集塵馬達,容納在該殼體中,並配置以產生用於抽吸一吸塵器的一塵箱中的灰塵的吸力; 一集塵部件,容納於該殼體中,並配置以捕捉該塵箱內的灰塵; 一耦接部件,設置在該殼體中並包括一耦接表面,該吸塵器耦接至該耦接表面;以及 一固定單元,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固定該吸塵器, 其中,該固定單元包括一固定構件,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該固定構件從該塵箱的外部朝該塵箱移動以固定該塵箱。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單元進一步包括: 一固定部件馬達,配置以提供用於移動該固定構件的動力; 一固定部件齒輪,耦接到該固定部件馬達,並配置以利用來自該固定部件馬達的動力旋轉;以及 一固定部件連桿,配置以連接該固定部件齒輪和該固定構件,並將該固定部件齒輪的旋轉轉換為該固定構件的往復移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構件包括: 一連桿耦接部,該固定部件連桿的一端可旋轉地耦接至該連桿耦接部; 一可動面板,連接到該連桿耦接部,並設置以透過該固定部件馬達的運行,從該耦接部件的一側壁朝該塵箱往復移動;以及 一可動密封件,設置在該可動面板的往復方向上的尖端,並配置以密封該塵箱。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可動面板包括: 一面板主體,形成為平板狀; 一連接突起,從該面板主體的一端彎曲並延伸,並連接到該連桿耦接部;以及 一第一按壓部,形成在該面板主體的另一端,並形成以對應於該塵箱的形狀,以密封該塵箱。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可動面板進一步包括一第二按壓部,連接到該第一按壓部,並形成以對應於一電池殼體的形狀。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齒輪包括: 一驅動齒輪,該固定部件馬達的一軸插入並耦接到該驅動齒輪中;以及 一第一連桿旋轉齒輪,該固定部件連桿的另一端可旋轉地耦接至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齒輪進一步包括一連接齒輪,配置以與該驅動齒輪和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嚙合。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齒輪還包括一第二連桿旋轉齒輪,配置以與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嚙合,並沿與該第一連桿旋轉齒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單元還包括一固定部件殼體,配置以將該固定部件齒輪容納於其中。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殼體包括: 一第一固定部件殼體;以及 一第二固定部件殼體,耦接接到該第一固定部件殼體,並配置以界定容納該固定部件齒輪於其中的空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殼體還包括一連桿引導孔,沿一圓周方向形成為弧形,並配置以引導該固定部件連桿的移動。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部件殼體還包括一馬達容納部,以圓柱形突出以容納該固定部件馬達。
  1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耦接部件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引導單元,配置以當耦接該吸塵器時支撐該塵箱的一外表面,以及 其中,該固定單元還包括一固定密封件,設置在該第一引導單元上,並配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至該耦接部件時,透過重力密封該塵箱的一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
  1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耦接部件包括一固定構件進入孔,沿一側壁形成為一長孔的形式,使得該固定構件進入和離開該固定構件進入孔。
  15. 如請求項3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單元還包括一引導框架,耦接到該殼體,並配置以穿透該可動面板且引導該固定構件的移動。
  1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進一步包括: 一控制單元,配置以控制該耦接部件和該固定單元, 其中,該耦接部件還包括一耦接感測器,配置以檢測該吸塵器是否耦接到該耦接部件,以及 其中,當該控制單元從該耦接感測器接收到指示該吸塵器的耦接狀態的信號時,該控制單元操作定該固定部件馬達。
  1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還包括: 一充電部件,配置以向該吸塵器提供電力;以及 一控制單元,配置以控制該耦接部件、該充電部件和該固定單元, 其中,當透過該充電部件向該吸塵器的一電池供電時,該控制單元操作該固定部件馬達。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構件包括一旋轉密封件,設置以當該吸塵器耦接到該耦接部件時,該旋轉密封件由於受到該吸塵器的擠壓而圍繞該吸塵器。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吸塵器停靠站,其中,該固定構件還包括另一耦接部件,可旋轉地耦接到該耦接部件。
TW110124641A 2020-07-09 2021-07-05 吸塵器停靠站 TWI789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84780A KR20220006850A (ko) 2020-07-09 2020-07-09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10-2020-0084780 2020-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012A true TW202206012A (zh) 2022-02-16
TWI789813B TWI789813B (zh) 2023-01-11

Family

ID=79553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641A TWI789813B (zh) 2020-07-09 2021-07-05 吸塵器停靠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3348A1 (zh)
EP (1) EP4179941A1 (zh)
JP (1) JP2023533527A (zh)
KR (1) KR20220006850A (zh)
CN (1) CN115835804A (zh)
AU (1) AU2021306949A1 (zh)
TW (1) TWI789813B (zh)
WO (1) WO20220101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8150B2 (en) 2019-05-01 2024-06-04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er and docking station for use with the same
WO2024055224A1 (en) * 2022-09-15 2024-03-2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Vacuum cleaner and docking station configur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same
KR20240079621A (ko) * 2022-11-29 2024-06-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스테이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96099A (ko) * 2013-12-06 2016-08-12 알프레드 캐르혀 게엠베하 운트 컴파니. 카게 자기 추진형 및 자기 스티어링형 플로어 청소 디바이스 및 청소 시스템
JP6411794B2 (ja) * 2014-07-04 2018-10-24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ES2829919T3 (es) 2014-12-24 2021-06-02 Irobot Corp Estación de evacuación
JP6648618B2 (ja) * 2016-04-14 2020-0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ごみ回収装置、電気掃除機及び掃除機システム
KR102519650B1 (ko) * 2017-03-03 202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지지기구, 청소기 유닛
CN109124461B (zh) 2017-06-28 2024-03-1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手持吸尘器及吸尘器组合件
CN208510930U (zh) * 2017-08-13 2019-02-19 苏州诚河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CN110547724A (zh) * 2018-05-31 2019-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吸尘器挂架及清洁系统
KR102369480B1 (ko) 2018-09-14 2022-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KR102620360B1 (ko) * 2018-12-14 2024-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청소 시스템
KR20200073966A (ko) 2018-12-14 202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포함하는 청소 장치
KR20200073975A (ko) * 2018-12-14 202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포함하는 청소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306949A1 (en) 2023-02-09
JP2023533527A (ja) 2023-08-03
TWI789813B (zh) 2023-01-11
EP4179941A1 (en) 2023-05-17
WO2022010198A1 (ko) 2022-01-13
US20230263348A1 (en) 2023-08-24
CN115835804A (zh) 2023-03-21
KR20220006850A (ko)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2911B (zh) 用於吸塵器的停靠站及其控制方法
EP4115783A1 (en) Vacuum cleaner station, vacuum clea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acuum cleaner station
TWI789813B (zh) 吸塵器停靠站
TWI809524B (zh) 吸塵器停靠站
TWI797665B (zh) 吸塵器停靠站
KR20220006981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KR20220052602A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CN219461030U (zh) 清洁器站
KR102488294B1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청소기 시스템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의 제어방법
KR102676001B1 (ko) 청소기 스테이션 및 청소기 스테이션의 제어방법